医院公卫科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01:57

医院公卫科工作总结篇1

在医院领导及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在此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触及到地知识,使我受益终生。所以必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努力工作,认真学习。

 具体工作成绩如下几点:

一、参加下乡65岁老年人免费体检工作,完成体检表的汇总、完善、回执等各项工作,服务人群达到了1586人。

二、上报国家疾控网死亡报表,已经上报157人,办理医学死亡证明书27人次。

三、目前全镇建档人数达到了27733人,常住人群21067人,流动人群6125余人,暂住人口650余人,系统修改和调整人数达到了4720人,清理出死档357余人,新建立档案410人,迁出、迁入户籍人数为220,申请迁入18人,失踪人数为:2人。

四、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始终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对待业务知识的学习。平时,多看、多问、多想,,此外,认真参加各类培训和工作例会,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掌握了更多业务知识。在生活上发扬了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尊老爱幼、真诚待人,严格要求自己。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使自己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虽然完善了一大部分的档案,信息更新工作也取得长足的变化,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系统信息还有部份不完善的缺项,还有完善的空间。以及部份人员还未建立档案,非管理人群的信息整理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还需进一步补充完善。

医院公卫科工作总结篇2

一、坚持长效管理,城乡卫生一体化进程加快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卫生体系的决定》,积极落实农村卫生工作的各项任务,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大农村卫生工作的落实力度,城乡卫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一)继续完善和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按照“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参合农民达90%以上”的市政府*年为民办实事目标,今年全市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为587.96万,农民实际参合人数为542.69万人,参合率达92.3%,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共有103.85万多人次报销医药费用,报销金额5060.6万元。

(二)继续深化农村卫生改革

按照《关于农村非建制乡(镇)卫生院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市99家非建制乡(镇)卫生院均已明确改革方式。其中,撤、并66家,股份制12家,产权转让18家,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目前,已全面完成非建制乡(镇)卫生院改革。

(三)强化乡卫生院、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统一部署,制定了《*市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标准》、《*市关于加强农村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管理制度(试行)》等六个文件,从建设标准、标识标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

按照“整体推进,先行试点”的工作思路,从去年10月起,在都江堰市、新都区选择了5所建制乡(镇)卫生院,在“四定”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三分开、一委派”为切入点、“五统一”为核心的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突出建制乡(镇)卫生院的“公立”特性,提高公立卫生院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全市共有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建设项目224个,市政府已经下拨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建设资金1.65亿元,用于改造房屋项目;协调设备配备资金3000万元,用于购置基本设备(救护车、X光机、B超、半自动升化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多功能产床)共计999台(件)。首批126台救护车己配置到各乡(镇)卫生院。截止10月,开工建设91个项目,其中迁建26个、扩建22个、风貌整修改造43个,我市公立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做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从业比例,对达不到职业标准的人员逐步分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给予乡镇卫生院落以人才、技术、设备上的支持,切实加强卫生扶贫工作。在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下,对全市建制乡镇卫生院院长、医师,村卫生站乡村医生共1000余人进行技术和管理培训。

(五)启动了“卫生支农快车”行动,全面开展了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14家市级医疗机构分别对口温江区万春镇等14家乡镇卫生院帮扶工作。市各级医疗机构共派出医疗服务队664余支参加支农工作;派出兼职、挂职医务工作人员共4116余人次,免费赠送药品医疗设备约128.0660万元。市一、二、三人民医院参加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活动,在凉山州喜德县、盐源县、木里县开展的医疗服务工作。共诊治农民群众128517余人次,做手术2310例,义务咨询28406余人次,发放卫生宣传资料10000余份,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积极推进少儿住院互助金工作

加强中小学生、婴儿医疗保障工作,实现城乡一体的少儿住院互助共济。全市参加少儿住院互助金人数120.2314万人,共筹集互助金4809.256万元,参加率66.82%。重点加强了对0-3岁散居儿童住院互助金收缴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市20个区(市)县0-3岁散居的181364名儿童,实际参加人数达到了88587人,参加率达48.84%。

二、坚持预防为主,继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积极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信息网络、社区卫生服务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改善公共卫生机构基础条件

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实现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应急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信息指挥等系统总体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今年市级卫生项目共完成投资7261万元。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675万元用于新都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县四个区(县)27个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我市国债乡镇卫生院及省转移支付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工作。省政府督办目标中的35个乡镇卫生院项目进展顺利,其中23个项目竣工,1个项目主体封顶断水,3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国债及省转移支付卫生院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2240万元。完成了标准化村卫生站建设359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

(二)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机构和队伍整体水平

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防治综合机制,实现医疗救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与协调运作。

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应急工作科学、规范、有效。起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下发了《*市卫生局霍乱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市卫生局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试行)》;医疗急救体系建设。120指挥调度系统硬、软件得到了升级,合理安排国家配备给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24台应急急救车;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公共事件医疗急救人才的培训,举办院前急救人员培训班10个,培训人员700余人,与美国心连心组织联合举办“第三届中美医院管理暨急救医疗学术交流会”,进行为期三天的医疗卫生紧急救援方面的培训,培训人员200余人。从实战出发,加强卫生应急演练,做到平战结合,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与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进行了*市应急综合演练,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夯实工作基础,健全并强化各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加强了狂犬病、人禽流感、霍乱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市狂防办主任及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狂防工作会和市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市政府狂犬病防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在崇州、彭州、大邑相继发生学校志贺菌中毒事件后,积极指导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继续抓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了世界医生组织*市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合作项目,完成了公安系统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艾滋病筛查,覆盖14个区(市)县,共筛查3895人,初筛阳性69人,其中确诊阳性66人,阳性人员以吸毒人群为主。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截止到10月底,全市结防机构接诊可疑肺结核病患者23750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7172例,涂阳肺结核病人2863例,新病人发现率达71%,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0.5%。市卫生局、市结防院荣获卫生部结核病防治先进集体称号,加强霍乱的监测工作,连续两年实现霍乱零发病,完成三轮督查,在全市建立了霍乱病例数据库,处理疑似霍乱疫情9起。开展了重型精神病监管治疗项目的检。1-10月全市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为240.32/10万。

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工作。积极开展相关疾病监测工作,调查完成aFp病例14例,报告发病率0.89/10万,监测报告疑似麻疹306例。1-10月“五苗”基础接种率均达95%以上;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常驻儿童98%、流动儿童97%。

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完成查螺6708.8万m2,完成全年计划的126.2%;完成灭螺1561.1万m2,完成全年计划的101.2%;*年查出有螺面积766、2万㎡,较上年下降106、5万㎡。完成查病753198人次,完成全年计划113.3%;扩大化疗免疫学阳性37283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26.8%,耕牛查病4512头次、耕牛扩大化疗683头。完成土地整治、退耕还林,沟渠硬化等综合措施灭螺246.1万㎡,以机代牛1848台。压检钉螺300314只,完成全年计划的286%,无阳性钉螺。完成了区(市)县第二层次(乡、村)碘盐监测点的抽样工作。全市完成疑拟疟疾病人监测血片137530张,阳性率0.023%。全年共传入性疟疾病人38例,针对传入性疟疾,组织市CDC及时进行了处理。

制定下发了《*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全市产科急救工作管理意见(试行)》,印发了《产科急救工作手册》。成立产科急救指挥小组,由省级驻蓉医院和市级医院的妇产科、内科、外科、麻醉科和检验科专家组成,负责全市产科急救的协调指挥。实施县、片区、市“三级”急救网络,形成三级贯通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今年,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20.97/10万、12.18‰。

2.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按照卫生监督所承担的执法任务,逐步理顺执法体系,归并执法职能,改善执法办案条件,进一步加强对执法机构的管理,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对20个区(市)县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执法工作开展了全面稽查,覆盖率达到100%。

加大了对重大传染病、食物中毒、放射事故、职业中毒等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查处力度,推行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的执法能力。按照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组织开展了保健食品、性保健用品、食品卫生许可证、清理无证无照餐饮单位、餐饮具、农村食品、农家乐、餐饮业、儿童食品专项整治等多次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市“五小”经营单位进行量化分级评审工作,*区、*区所属辖区80%以上的“五小”经营单位达到了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了全市1677户旅店业及旅店业内的美容美发、公共浴室、歌舞厅、茶座等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量化分级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基本完成了卫生部旅店业量化分级试点任务。

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市学校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培训,加强对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发生。针对我市出现的3起学校群体性食源性菌痢暴发流行事件,各级卫生执法监督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卫生监督应急措施,开展“一校一组一周”驻点工作和校园周边饮食环境整治,加强对各单位食品卫生和肠道传染病防治检查工作,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

坚持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开展打击无证行医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对局注册的医疗机构执业情况进行了现场审查、校验,规范了医疗市场和医疗管理秩序,理顺了机构执业准入的审核办理程序。经审核筛查,共受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报名考试7876人,医师资格综合笔试报名考试4755人,颁发《医师资格证书》2171人;换发军队转业、退伍、自主择业人员的《医师资格证书》70人;受理医师执业注册1023人,护士首次注册1846人,再次注册14986人。

加强医疗广告管理,对全市医疗机构的医疗广告进行专项检查,对有超出《医疗广告证明》的内容或广告失实,夸大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监督整改,进一步树立了卫生执法新形象。

3.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按照统一布点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制度规范、统一信息管理、统一慢病防治模式、统一考核评估办法、统一基础设施(“八统一”)的思路,着力构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体系。投资620万元,在中心城区71个中心建立了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武侯区实现了信息管理区级平台;依托信息系统实现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的过程管理,编印《*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制度与职责》,规范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部管理。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实施市级综合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工作,建立快速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打造15分钟健康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综合的社区卫生服务,使城市居民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今年,社区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同比增长68%,社区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全市诊疗总人次比重同比增长42%,双向转诊5700人次,初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今年9月,我市在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总结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三、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

继续开展以“整治环境卫生,提高健康意识,共建和谐*”为主题的爱国卫生工作,为创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提供保障。

(一)巩固创卫成果,提升城乡卫生水平

巩固发展创卫成果,接受“国家卫生城市”复查验收,对照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将10个方面工作、65项指标进行了分解细化,制定了农贸市场、城中村、背街小巷环境卫生、“五小”行业、除“四害”等5项专项整治方案。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多家媒体对复查迎检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播报“国卫”复查信息200余条。设置大型户外公益广告8幅,在城区中小街道和背街小巷设置中小型户外公益广告422幅。发放“国卫”宣传折页41万份,居民健康知识宣传手册36万余份。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19条出入城通道,25个城郊结合部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疏淘排水沟10多万米,新设置生活垃圾收运设施300多处,处理建筑物立面600多幢。开展对400多条中小街道整治。补植树林10余万株,规范设置商招、店招5万余块,打造市容示范街30余条,取缔占道集贸市场25个,新修大棚、室内农贸市场78个。

(二)开展农村爱国卫生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施中央补助农村改水改厕项目,下拨卫生户厕建设中央资金175万元及市级配套资金170万元;开展了改厕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培训,培训人员近三百人;开发制作三格式厕所模型40个,宣传彩喷板70张、改厕年画2万份,同时开展了粪便无害化监测工作。截止目前为止,三项目共开工建厕5707座,修建完成4948座,配合完成世行贷款农村供水项目专项调查审计工作。

(三)灭鼠、灭蟑螂,开展除“四害”活动

开展春、秋季灭鼠工作,共计投放鼠药约140余吨;向餐饮行业、居民院落免费发放价值50万的灭鼠毒饵和毒饵盒;开展灭鼠防病专题健康教育,制作发放宣传折页100万余份、宣传画6000张、《健康时代》报30000份。免费向餐饮行业发放价值14万的特效灭蟑毒饵2万5千盒,蟑螂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四)卫生防病,开展全民健康教育

用多种形式开展以卫生防病为主题的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城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9%,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3%;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3.4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1.52;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1.1%;行业职工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0.3%。

四、加强卫生规划,统筹卫生发展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完成了“*市卫生事业第*个五年规划”,正式提交市政府审定,开展了“*市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和“单病种费用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两个大型课题研究,与市规划局及市规划设计院一起编制《*市医疗卫生设施布点规划》,现已基本完成,编制完成了《*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制定了《*市卫生局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试行)》,鼓励民营资金进入医疗行业,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参与了*市一医院与上海瑞新医疗中心合作建立国际诊所项目、长庚医院与温江区政府合作建立国际医院项目、德国艾伯医疗集团与*区合作建立国际医院项目、美国全球健康联盟集团与*市第六人民医院组建*老年病治疗康复中心项目的洽谈和协调工作。优化整合市级卫生资源,加强卫生建设项目工作,这些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了我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

五、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作用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突出中医药发展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工作,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诊疗思想、方法和技术。坚持继承与创新,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加强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认真总结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经验,加强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采取进修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训。保护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不断完善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制定具体措施办法,鼓励中医中药进农村。

(一)完善政策措施,确保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后,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精神,拟订《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定》(代拟稿)。依据国家和省中医药发展“*”规划,完善了《*市中医药发展“*”规划》。

(二)强化网底建设,巩固和发展农村、社区中医药市场

印发了《*市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及评估标准(试行)》,确定在郫县、都江堰、彭州、双流、新都启动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工作,年内完成50个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中医科、中药房达标的目标任务。双流县顺利通过了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评审验收,成为我市第9家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依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大力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目前六城区92.96%社区卫生服中心设置中医科,69%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各创建单位中医药服务量均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总量的30%以上。

(三)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加大*中医名医馆的经营管理力度,保持名医馆健康发展,不断拓展名医馆的诊疗项目,满足群众需求,增设了中医肛肠、调理门诊等特色专科。*年名医馆门诊量呈持续上升,1-10月门诊总量达95048人次,实现经济收8372.229704万元,比去年同期门诊人次增长了1%,经济收入增长了18%。

认真组织参加了“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活动,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有6名医生入选了省60强,市一医院王静安老先生当选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继续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法国蒙比利埃市医学院达成了合作意向,*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可以在蒙比利埃市医学院内开设中医门诊部,开展诊疗和中医教学活动,双方可相互派遣和接受医务人员进行进修学习。国家科技部“十五”公关课题-王静安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即将结题。

六、其他卫生工作

开展医疗质量大整治,加强医疗纠纷的事前防范,医疗不安全隐患明显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明显下降。各医疗卫生单位切实加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医院管理,注重内涵建设,通过比价格、比服务、比医疗质量,让患者就医更加放心满意。

继续深化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制定下发了*年*市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加强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监测,抗生素使用率由本年度1月份的50%以上,下降到5月份的30%左右,药品与收入结构比下降1-3%,单张处方药品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下降,大包围处方和扩大治疗检查情况有所遏制。加强品和第一类的监管。加强实验室管理,开展检验结果互认调研,对全市52家二甲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了临床实验室管理、质量与安全等情况的全面督导检查。促进了各医疗机构实验室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进程。开展病历质量评价、保证核心制度的落实,对市所有二甲以上医院进行病历质量检查评价。通过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少儿互助金筹集资金8.6亿元,为城市居住人员看病提供8.6亿元的资金支持。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9.8万人报销医药费用,报销金额7.7亿元,我市城市居住人员看病的支付能力实际提高了7.7亿元。近期民意调查显示:在726个有医疗支出的被访者当中,有67%的人通过各种保险方式报销了医疗费,所报金额占总医疗费用比重为42%。

抓好科教兴医工作。加强卫生科技和医学教育的宏观管理,推动卫生科技与医学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落实部署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努力为农村卫生培养实用人才;落实卫生人员在职培训方案,建设终身医学教育体系;探索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提高管理和培训效率。

继续深化学科建设工作。组织7个*市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纳入重点学科建设,组织了第三批次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对15个市医学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和2个省级重点学科(专科)进行了期中督查,继续实施卫生科研项目招标,组织推选60项科研课题参加省级科研项目的招标工作,推选16项课题申报省中医管理局*-2007年度课题申报工作,中标4个。加强对在研课题管理,已有13项课题进行了成果鉴定,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项目10项,向省医学会推荐2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项。认真组织开展了科普月活动及科技周活动。在活动期间,各学会组织115名专家,122个展板深入到乡镇卫生院。我局被*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市委宣传部评为*市第*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优秀组织单位。

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实施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选拔工作。对都江堰、金堂等7个区(市)县的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教部分学点进行了调研。稳步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组织申报*年部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举办部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9项。三是开展医技培训活动。对224个建制乡镇卫生院院长、248名乡镇卫生院中青年业务骨干、500余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院长、管理人员、3018个村卫生站乡村医生进行了培训。

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卫生电子政务建设,将我局的aDSL网络通讯方式转为光纤;完成《*卫生信息网》服务器的更新,实现数据实时备份;提出了市、区(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已有19个区(市)县卫生局,15个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已构建起卫生网页(站);做好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完成了《*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意见征求工作;与市信息办一起对新农合系统和少儿住院互助金系统运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情况通报。

加强无偿献血工作。开展以“血液安全”为主题的采供血和临床用血管理、规范和督导活动,加强采供血机构全面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加快实施集中检测。继续大力推动无偿献血,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1-10月共有91275人次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总量达125036单位,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临床成分输血总量比去年同期上升28.3%,实现血小板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100%继续来自公民自愿无偿献血。

深化惠民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和总结了惠民医院试点工作经验,各医院还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和特困病人情况,在“六免、八减、三优惠、一方便”的基础上,采取了不同的优惠服务措施,使惠民病人得到了更大的医疗优惠。惠民医院由原来的两家试点医院增加到六家医院,在市直属医疗机构和20个区(市)县公立医疗机构增设80余家惠民门诊,在6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惠民医疗服务。截止10月30日,我市惠民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诊治惠民对象220万余人次,惠民优惠金额700多万元,优惠幅度达10—30%,其中最高减免优惠率为33.13%,平均减免优惠比例为20.12%;各区(市)县优惠贫困残疾病人12784名,优惠金额为71万多元。

七、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一)加强卫生系统党的思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决定》和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对卫生工作的讲话精神,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修改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市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基层组织工作细则》。在局机关开展了创建“四好”党支部活动,市卫生局领导班子被市委评为“四好班子”,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今年表彰了3个先进党支部,24个先进基层党组织、78名优秀共产党员、3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7个“四好”活动先进集体和9个“建家”活动先进集体。

(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把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认真实施和推进。召开全市卫生系统动员大会,制定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3个区(市)县卫生局、8家医院作为我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联系点,并对联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三)继续开展“诚信医院”活动,开展评选“四优”医务工作者活动,评选出20名优秀医生、护士、医技、卫生执法人员进行表彰,将他们的先进事迹汇编成册,宣传、宏扬医务人员的优秀思想品德。通过*卫生信息网“党建工作”专栏,宣传我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市劳模、“全国中医师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弘扬行业正气。

(四)扎实做好共青团工作

围绕卫生中心工作,以青年人才建设为核心,以服务青年为着力点,重点抓了“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和“青年文明号”三项“青”字号品牌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年来,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真情送万家”扶贫帮困活动,为下岗职工、残疾人、老年人等困难群众送温暖,为构建和谐*作出了贡献。

八、加强卫生行风建设

(一)着力规范服务型政府建设

规范完善卫生行政许可、项目审批等工作程序和行为,做好政务公开、信息公示、服务承诺的落实工作。印发了《*市卫生事业单位院务公开实施办法》,继续推行医院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医疗服务流程。根据卫生局窗口运行情况,从抓效能、效率和效果入手,把工作重点放在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上,不断深入优化工作流程,严格行政审批准入条件,落实行政审批“六统一”工作;强化督促检查,深入基层明查暗访,准确掌握基层真实情况,促使有关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对顶风违纪的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取消执业资格,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坚持以制度管事,用机制管人,加强监督约束,使不正之风难以立足藏身;严格考核奖惩,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就要管行风的原则,对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不力,,放任不管,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严肃追究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的责任。通过纠风工作阶段性任务和长远目标的有机结合,逐步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

(二)规范行为,减轻群众医药负担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关于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的文件精神,以科学诊治为原则,以合理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降低费用为目标,对诊治过程中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的检查、用药及治疗措施,严格执行相应的规范要求和限制性规定,加强督查考核,进一步规范各医疗单位医疗服务行为。认真执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继续推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清单制,严禁自立或分解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继续推行和完善高值医用耗材、大型医疗设备集中招标采购,严格供应单位资质准入,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药品价格信息收集和,提高集中招标采购率,切断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药品销售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降低药品收入比重和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确保广大群众用药及时、安全、有效、价廉。市属医疗机构普遍建立了“合理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对问题处方实行点评和公示,加强对药品、设备等物资采购行为的监督管理,全市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今年1-10月,全市112家医疗机构认真执行了药品阳光采购制度,网上药品采购金额59398万元,占医院用药总金额的95%以上。实行了药品、设备、基建工程行贿企业“黑名单”制度,开展了对卫生系统基建工程项目招标、大型医疗设备采购重点环节的监督,会同市物价局开展了药品和医疗服务收费督查,对违规收费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进一步加强对基建工程项目的全程审计监督,完成维修改造项目审计82项,送审金额949.35万元,审减188.13万元,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4项。

医院公卫科工作总结篇3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市卫生系统“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努力实现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着力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等三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强化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药卫生体制的运行效率,加快形成群众“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十二五”期间,继续确保农民应参尽参,重点做好农民工和贫困农民的参合工作。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到年,达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水平力争达到80元以上,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医疗需求相适应的筹资机制。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通过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诊疗项目和药品目录,扩大保障范围,明显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达到15万元以上,门诊统筹覆盖所有统筹地区,支付比例提高到50%以上。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范围,使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用于村卫生室的比例达到50%左右,并适当提高支付比例。(农合办、规财处负责)

2.完善新农合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统筹城乡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要求,积极协调、争取支持,探索整合新农合制度和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努力避免重复参合(保)。加强市级新农合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充实县级经办机构人员队伍,规范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逐步对乡级经办机构推行县级统一垂直管理,明确界定职责。进一步落实经办机构的法人自,提高经办能力和效率。创新新农合经办的体制机制和服务模式,制定出台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的指导意见,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新农合医疗保障服务。(农合办、医改办负责)

3.提高新农合管理服务能力。加快新农合信息化建设,依托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综合平台,逐步实现各统筹区域经办机构之间、各经办机构与各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积极探索在农民工集中的地区实现就地就医、就地即时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年基本实现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加强新农合与医疗救助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两项保障制度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农合办、规财处负责)

4.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完善新农合基金管理监督和风险防范机制。将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控制在当年筹集的统筹基金总额15%以内,累计结余控制在当年筹集的统筹基金总额的25%以内。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种违规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的违法违纪行为,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农合办)

5.改革完善新农合支付制度。结合疾病临床路径实施,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行按病种、按人头、按床日、总额预付等多种形式的支付方式改革,增强新农合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建立新农合对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增长的制约机制,制订基金支出总体控制目标并分解到定点医疗机构,将医疗机构次均(病种)医疗费用增长控制情况列入新农合对医院的分级管理评价体系。发挥好新农合支付政策向基层倾斜的作用,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引导参合农民小病到基层就诊,促进形成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将新农合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积极推动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谈判机制。充分发挥新农合的引导作用,探索建立医疗服务和新农合联动机制,形成对医疗行为内控和外控相结合的调控机制,为群众提供适宜、可承受的医疗服务。(农合办负责)

6.探索建立重大疾病保障机制。在普遍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程度基础上,通过有效制度安排,充分发挥新农合、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和公益慈善等多种补充保障模式的协同互补作用,切实解决重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探索建立重大疾病保障机制,对患有儿童白血病等20类重大疾病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的自付部分再给予补偿。不断扩大重大疾病基金的筹资规模和重大疾病保障种类,增强保障能力。在提高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基础上,做好新农合和商业健康保险政策衔接。积极探索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或建立补充保险等方式,形成重大疾病多重保障机制,有效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农合办负责)

(二)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1.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管理、补偿机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措施,巩固基层改革成效。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一般诊疗费及医保支付政策,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协调有关部门,通过开展调研督查、出台文件等办法,努力消除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与《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济政办发〔〕27号)文件精神不一致的规定和做法,切实落实该文件关于岗位设置、竞聘上岗、人员招录、药品采购和补偿机制等相关规定。健全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考核,考核结果与确定财政预算,负责人聘用、奖惩和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挂钩。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绩效工资的有效形式,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奖励性绩效工资占40%以上。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组织人事处、医改办负责)

2.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成果,落实基本药物全部配备使用和医保支付政策,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常态化健康有效运行。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省统一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符合省规划要求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同步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各项补助和支持政策。将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且已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公立医院、国有企业等单位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同步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支持政策;对其他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鼓励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继续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工作,出台基本药物优先使用的鼓励政策,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医院评审、大型医院巡查等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基药处、医政处、中医局、规财处、医改办负责)

3.加强基本药物供应保障管理。继续坚持基本药物以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规范开展采购工作。做好基本药物供应保障调研工作,及时向省级药品招标机构反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需求。探索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协调机制,做好短缺传染病治疗药品和急救药品类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工作。(基药处负责)

4.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按照填平补齐原则,继续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8%以上。原则上,每个街道办事处设置一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年,全面建立起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下联动的协同机制。对服务尚未覆盖所有行政村及未达标的村卫生室进行补充规划建设,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养老政策,探索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和后备力量建设,逐步推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定向培养、学历提升、岗位培训等方式加强乡村医生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农卫处、社区处、规财处负责)

5.积极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把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作为强基层的关键举措,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政策,通过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执业医师招聘和设置特设岗位等方式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到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有执业资格的全科医生1500名以上,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有2-3名全科医生。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加强签约医生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大力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巡回医疗,推动服务重心下沉,服务内容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转变。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积极推进基层首诊负责制试点。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比例。(科外处、社区处、农卫处负责)

6.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加强政策研究,加大协调力度,针对卫生人才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文件制度规定,鼓励引导医务人员到基层服务。建立城乡之间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探索县(市、区)域人才统筹调配和柔性流动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向基层流动。通过优先聘用、提前晋升职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高等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鼓励开展全科医生县乡联动试点项目,促进县乡人才流动。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充实基层人才队伍。严格落实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前到农村或社区服务累计1年以上的政策。鼓励大医院退休医生到基层和农村执业。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落实津贴补贴政策或给予必要补助。(组织人事处、农卫处、社区处负责)

(三)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1.推动各级政府落实办医责任。坚持公立医院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和应履行的职责,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积极推动各级政府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政策。通过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含国有企业所办医院)数量和布局,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规模和设备配备。禁止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医政处、中医局、规财处负责)

2.推进补偿机制改革。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性收费、药品收入加成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投资购置的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按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价格,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原则上由政府回购,回购有困难的限期降低检查价格。由于上述改革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补偿。配合有关部门提高诊疗费用、手术费、护理费收费标准,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医政处、中医局、规财处负责)

3.健全医疗费用增长约束控制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品等行为的监管。指导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费用控制等措施,主动控制成本;定期与医保经办机构通过谈判方式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严格落实基本医保药品目录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等指标考核。制定包括次均费用和总费用增长率、住院床日以及药占比等指标的医疗控费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作为绩效考核、医院评审的重要指标,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及重复检查等行为。加强对费用增长速度较快疾病诊疗行为的重点监控,控制公立医院提供非基本医疗服务。借鉴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模式,开展药品带量采购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医政处、中医局、基药处、法监处负责)

4.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强化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准入、监管等全行业管理职能。研究探索采取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等多种形式确定政府办医机构,由其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能,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绩效考核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任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新设立的公立医院不再明确行政级别。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内设机构和编制员额,并根据服务功能定位和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动态调整,加强公共卫生职能科室建设。(组织人事处负责)

5.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理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理事会与院长职责,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重大投资、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章程拟定和修改等权力由政府办医机构或理事会行使。建立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推进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社会化。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确定财政预算,院长聘用、奖惩和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的重要依据。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提高医务人员待遇,院长及医院管理层薪酬由政府办医机构或授权理事会确定。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完善公立医院财务核算制度,严格控制非业务支出,加强费用核算和成本控制。(医政处、中医局负责)

6.提升医院管理服务水平。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医疗行为。推广应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推广中医中药,实施临床药师制度,推行同级医疗机构之间辅助检查结果互认,规范抗菌药物等药品的临床使用。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核心,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落实公立医院疾病控制职责,规范开展疾病监测及健康指导、行为干预等预防保健服务,促进防治结合。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大力推广优质护理,加强节假日门急诊服务管理,开展“先诊疗、后结算”和志愿者服务。积极推进区域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建设,普遍实行预约诊疗,改善就医环境,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发展面向县及乡镇医疗机构的远程诊疗系统。(医政处、中医局负责)

7.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重点,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十二五”期间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年首选在章丘市和平阴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采购机制、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开展“试点县级医院重点帮扶工程”,巩固深化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的长期合作帮扶机制,加大三级医院对试点县级医院的帮扶力度,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学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经批准可在县级医院设立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年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拓展深化试点内容,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尽快形成改革的基本模式并逐步推广。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鼓励社会资本对公立医院进行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投入,以合资合作方式参与改制的不得改变非盈利性质;改制过程中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医政处、中医局负责)

(四)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1.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协调财政部门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年达到40元以上,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项目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项目执行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全面推进卫生监督进社区、进农村工作,年底前各县(市)区在每个乡镇、社区都要设立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在每个行政村派设卫生监督协管员,逐步建立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联动机制。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市居民健康素养动态监测制度,加强健康教育基地建设,加强控烟健康教育与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科学就医和安全合理用药。到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8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50%以上。(社区处、农卫处、法监处、爱卫办负责)

按照国家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总体部署,继续开展国家免疫规划,艾滋病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孕前和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完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以龋病和牙周病为防治重点,做好牙防工作。继续按规定落实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100%,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进一步降低,维持无脊灰状态,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完善慢病防控体系和防控机制,扩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覆盖面,以示范区创建和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脑卒中防治项目为抓手,提高慢病综合防治水平。建立完善精神卫生工作协调机制,规范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积极开展精神卫生健康促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切实加大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力度,加强霍乱、乙肝、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重大及新发传染病的首发、危重、死亡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流调与处置率达100%,努力实现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目标。(疾控处、妇幼处、医政处负责)

完善疾病防控、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卫生监督、农村应急救治、精神疾病防治、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能力建设。提高疾病监测、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分工协作机制,规范二级以上医院公共卫生职能科室设置,加强医疗机构疾控管理专兼职人员培训,不断强化医院公共卫生职能,促进医防结合。大力实施“健康.幸福”行动,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到“十二五”末达到90%以上。做好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和环境卫生监测工作,开展病媒生物防制达标行动,努力从根本上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扎实推进卫生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新突破。加强对已命名的省市级卫生单位、卫生乡镇、卫生村长效机制建设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大力开展健康示范社区(村)、健康示范单位、健康示范餐厅和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加强流动人口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严格开展绩效考核和效果评估,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全额安排。(疾控处、妇幼处、法监处、应急办、食安处、爱卫办负责)

2.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按照《市医疗卫生专项规划》,积极推进全市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新增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原则上不再新建公立医院。积极整合辖区内检查检验资源,建立区域集中检查检验中心,促进大型设备资源共建共享。医疗机构检验服务对社会开放,检查设备和技术人员应当符合法定要求或具备法定资格,实现检查结果互认。每个县重点办好1至2所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优化医疗机构布局结构,完善区域医疗服务条件,加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和中医等薄弱环节建设,提高儿科、妇产、精神卫生、传染病、老年护理和康复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支持医疗机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财处、医政处、中医局负责)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和医疗服务中的有效作用。加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到年,力争建成2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5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设立中医病房且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的5%,三级医院设立中医门诊3个以上,二级医院2个以上。实施“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97%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医师占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医师;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为主的乡医或能中会西的乡医。加强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建成2个部级、13个省级、12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鼓励有资质的名老中医和药品零售企业提供中医及坐堂服务。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中医局负责)

3.促进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新增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制定出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政策,清理修改相关政策文件,放宽准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依法开办私人诊所。进一步改善执业环境,落实价格、医保定点、土地、医院评审、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集团发展。积极发展医疗服务业,鼓励康复医疗机构发展,扩大和丰富全社会医疗资源。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医政处负责)

4.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使用。加快建立和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以驻济高等院校为平台,加大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师、儿科医师以及精神卫生、院前急救、卫生应急、卫生监督、医院和医保管理人员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高层次人才培养。继续加强基层在岗人员培训,重点实施具有全科医学特点、促进基本药物使用等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培训项目。继续开展乡村医生普通中专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过渡。通过定向培养、学历提升、岗位培训等方式,加强乡村医生能力建设。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具备行医资格的人员申请多个地点执业,完善执业医师注册、备案、考核、评价、监管政策,建立医师管理档案。(科外处、组织人事处、医政处、中医局负责)

5.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新农合管理、绩效考核等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到年,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药品器械、医疗服务、医保信息等数据标准统一。尽快建立具有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等复合功能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与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监管等应用系统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诊疗规范和日常监管有效融合。(办公室、规财处负责)

6.强化医药卫生监管。积极推动制定基本医保、基本药物制度、全科医生制度、公立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逐步建立健全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比较完整的卫生地方法规体系。建立我市科学规范的医疗机构评价体系。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严肃查处药品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等关键环节和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医疗机构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建立健全医疗执业保险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鼓励开展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法监处、监察室、医政处、中医局、基药处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卫生系统“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改办,张继勇兼任办公室主任,崔蕾任副主任,朱谦、孙燕为成员,负责医改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导落实。各县(市)区卫生局、局直各单位要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和中心任务来抓,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局机关各处室要依据责任分工认真组织实施,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对各县(市)区业务工作的督导。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制和问责制,责任落实到岗位、到人员,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沟通协调。卫生部门作为医改工作重要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从大局出发,主动工作,积极作为,带头建立完善符合当地情况、充分发挥部门优势、调动部门积极性的工作机制。主动经常向相关部门通报工作情况,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取得理解支持,努力把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凝聚到推进医改工作的共同目标中来。

(三)加强分类指导。各县(市)区、各单位要在国家和省、市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原则下,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完善政策,积累改革经验。要加强对辖区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单位的成功经验。

医院公卫科工作总结篇4

一、乡镇医院基本情况

石门县辖19个行政乡镇和1个行政管理区,现有乡镇医疗机构37个。乡镇卫生院主要承担辖区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爱国卫生、红会、血防等社会公益事业。

1、内设机构。石门县乡镇卫生院一般设有办公室、财务室、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办公室以及门诊部、住院部、护理部和其它医技功能科室。中心卫生院(一般为一级甲等)的门诊和住院部均设置了内、外、儿、妇、传染、中医等科室,乡镇卫生院或分院(一般为一级乙等)只设立门诊和住院部,一般内部未再细分。

2、人员情况。石门县乡镇卫生院现有在编在册工作人员775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54人,占总人数的97%;工勤人员21人,占总人数的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19人,初级职称632人。现有临聘人员161人,其中卫生专技人员118人、工勤人员43人。

3、经费运行情况。*年度,石门县乡镇卫生院实现收入5005.6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30.61万元,占总收入的6.6%,经营服务收入4542.58万元,占总收入的90.7%,其他收入112.5万元。共计支出4926.68万元,其中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支出1717.34万元,占总支出的35%,基本建设支出111.2万元,占总支出的2.3%,其他均为经营服务性支出。

二、乡镇机构编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乡镇医院管理者编制意识淡薄和缺乏科学合理的乡镇医院编制测算标准,导致乡镇医院编制管理重数量轻质量,行政机构设置小而全,人员流动困难,并形成了以下一些问题。

1、乡镇卫生院人员缺乏且结构不合理。一是卫生专技人员不够。一人多岗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分院甚至就是夫妻店。二是业务骨干不够。特别是临床一线的业务骨干,像外科、妇产科等重要岗位60%的单位不能实现双线配置。三是结构不合理。在年龄上,青黄不接,年龄普遍老化;在技术结构上,石门县乡镇卫生院只有3个副高职称,无资质人员在专技人员中比重较大,约占25%左右,业务开展比较困难。

2、乡镇卫生院现行体制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一是人员编制不足。原编制数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业务需求。编制部门近些年来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干预较少,各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超编现象。二是现在体制留不住人才。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属自收自支,人员过多,单位负担不起,聘用矛盾突出。乡镇卫生院工作、生活条件及福利待遇不如上级医院,引进、留住人才困难,业务能力较强的卫技人员不安心基层工作。三是人员管理不到位。受石门县乡镇卫生院目前体制的影响,县人事部门近三年来未办理乡镇卫生院新聘人员手续,因每年退休、调离等自然减员因素,乡镇卫生院业务人员严重不足,单位正常业务工作无法开展,只得大量临时聘请所需人员。四是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设置随意。一般随单位规模大小设置,没有统一模式。

3、乡镇卫生院普遍发展艰难。一是负债较大。石门县乡镇卫生院总资产6644.4万元,负债2748.6万元,占资产的41.4%。二是基本建设投入不足。虽然乡镇卫生院经过了几轮国债项目建设,但国家投入太少,主要靠单位自身筹集资金进行改扩建,导致大部分医院债台高筑,举债经营。医疗设备和人员技术培训跟不上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三是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普遍偏低。乡镇卫生院病床平均使用率仅为53%,并且不平衡。四是以药养医情况普遍。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占55%左右,有的单位甚至达到了60%以上。

三、乡镇医院编制管理核定建议

1、合理分布机构设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一个乡镇设置一家卫生院,现有乡镇卫生分院逐步撤消,可在原小集镇设立乡镇卫生院门诊室。

2、科学核定人员编制。人员编制的核定应考虑服务人口、近3年的业务开展情况、单位的病床设置情况、事业的发展势头和国家的相关规定等因素。乡镇卫生院床位核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和县级医院一个标准,充分考虑区域性、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和单位发展趋势。乡镇卫生院编制实行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分块核定,统一管理,公共服务管理编制核定按一类乡镇6-8名,二类乡镇3-5名,三、四类乡镇3名的标准核定,基本医疗编制核定以床位为基数,按床位与编制比1:1.2的比例确定。

医院公卫科工作总结篇5

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市政府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医改工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热情支持医改工作,提出了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市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有序有力有效推动医改。全市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安排,成立了相应的医改领导小组,制定下发10余个专项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二、市“十大民心工程”和“六大民生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总投资3150万元,十大民心工程”市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项目建设面积达1.69万平方米。已完成主体工程,占工程总量的63%预计年底可竣工交付使用;市妇幼保健中心大楼项目建设面积达1.14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已完成基础第一层主体,占工程总量的13%六大民生体系”市精神病医院、市肾脏病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及集贤卫生分院、石准卫生分院、芭蕉卫生分院、高炉卫生分院等7个项目,共建设业务用房面积2.19万平方米,总投资345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1943万元,占工程总量的56%预计年底可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三、省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现场会胜利承办

对督查及整改情况实行台帐管理;每季度进行一次大评比,继续组织7个技术指导组实行循环督查。对先进单位及时惩处,推介经验,对后进单位指派专人驻点督查,直到整改达标;选择4所卫生院作为样板,进行手把手传帮带重点指导,以先进促后进。通过这些举措,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各乡镇卫生院以“三个样子”工程建设为中心,创新活动载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和服务理念。如夏塘镇中心卫生院的院长走、医生坐、护士站”公平圩镇中心卫生院的舍小家、顾大家,医院就是家”新市镇中心卫生院的工作零差错、沟通零距离、服务零投诉”和“今天绝对不做一件对不起患者的事”以及大市乡卫生院的学身边榜样、树天使形象”等。6月9日,全省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阶段性评估检查情况通报暨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市隆重召开,省卫生厅副厅长、农卫处领导、各地市州分管副局长等160余人参会,李辉市长亲自致辞,新市、公平卫生院被推选为全省乡镇卫生院的样板。

四、公共卫生工作全面落实

较去年同期上升96.5%其中重症病例5例,一是全力做好手足口病、甲流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上半年我市累计演讲手足口病病例338例。死亡病例1例,家庭聚集性疫情5起。针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市局迅速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防制方案,开展相关人员强化培训和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疫情监测和调查处理,落实终末消毒和预防性消毒,目前疫情已得到控制,未出现迸发疫情,重症病例都已痊愈,聚集性病例未出现二代病例。上半年接到湘南监狱和正源学校共2起疑似流感疫情演讲,共调查流感样病例51例,采样检测35例,实验室结果均为阴性,截止6月30日,市尚无甲型Hlnl流感病例演讲。胜利处置了湘南监狱以甲型副伤寒为主的疫情。人禽流感、霍乱继续坚持零疫情报告。积极做好艾滋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截至当日,累计有395名吸毒人员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上半年新增入组27人,其中HiV抗体检测阳性29人;VCt门诊接待求询者186人,免费HiV抗体检测179名,发现HiV抗体阳性4例;全市现有艾滋病病人2例,其中23例正在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上半年新增服药病人2例。加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截止6月底,共接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1680例,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9例,其中初治涂阳199例,涂阴患者215例,复治涂阳13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对符合条件的427例病人全部提供免费抗结核药品,统计上年度同期涂阳患者治愈率89.2%达到工作目标。二是扎实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8-15周岁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共补种乙肝疫苗199134针次;上半年共演讲麻疹疑似病例7例,无实验室确诊病例,对疫点进行了易感儿童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有效控制了麻疹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居民健康建档工作进展顺利,城镇居民建档实行电子化管理,建档率达90%以上,农村居民健康建档率达15%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开局良好,4月份我市婚姻登记879对,婚前医学检查278对,婚检率达31.63%三筛查一增补”工作措施有力,上半年(31模式)产前筛查率0.38%新生儿疾病筛查率33.4%新生儿听力筛查率5%免费发放叶酸4320瓶;免费孕产妇基本保健服务和0-36个月儿童基本保健服务项目全面启动,上半年完成儿童服务29104人次,孕产妇服务7946人次;降消”项目有序进行,上半年免费补助农村产妇6669人次,财政补助金额207万元,重症并发症救助3人次,救助金额为4.3万元。上半年(31摸式)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31%孕产妇死亡率21.03/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15‰。继续抓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项目,进一步落实改灶降氟综合防治措施。启动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工程,呈报全年手术工作量800例。积极开展以“巩固创卫成果、构建‘三个适宜’中等乡村”为主题的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扎实推进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工作,上半年建设无害化厕所600余座;积极开展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工作,加大控烟宣传力度。三是及时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处置了南玉有色冶炼有限公司18名工人因饮用井水引起的急性砷中毒事件;及时开展救灾防病工作,共发放“84消毒液1500瓶、消毒片500瓶、漂白粉50包、救灾防病知识宣传单3000余份,消毒水井340口,消毒房屋面积102320平方米,目前灾区污染病疫情形势平稳。四是依法加强卫生法制监督。严格执行《食品平安法》开展了315卫生监督维权、打击地沟油流入餐桌等专项整治行动,立案奖励餐饮卫生违法案件70起,罚款18万元;继续推进餐饮、学校食堂及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检查学校35所,查出并立案奖励学校食品及饮用水违法案件7起,罚款4万元;开展了打击无证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了对药店坐堂行医、医院科室出租或变相出租承包等行为的整治力度,监督检查医疗机构48家,立案处分40起,罚款8万元,查处药房坐堂行医7家,取缔无证行医22家。上半年全市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平安事故。同时,积极做好了高考期间学校周边环境的食品平安保证工作。

五、医疗服务质量和平安监管不时加强

对各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了消防平安知识培训。认真落实二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平安生产月”活动。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分别对口支援大义、坛下卫生院和竹市、肥田卫生院,支、受援单位签订并落实了对口支援协议。开展了血液透析工作专项督查和“问题氧”清查工作。完成865名乡村医生执业再注册工作。做好村卫生室设备的验收、配送、使用和监管工作。配合市质监局对全市乡镇卫生院的辅助检查仪器、设备、计量器具进行校验、检测。上半年调处医疗纠纷20起,其中医学鉴定3起,共赔偿金额24.03万元,对2009年度乡镇卫生院重点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进行了评议,并将初步处置意见呈报局党委。对全市医疗机构品及第一类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年度督查,授予192位考核合格医师品和第一类处方权资格。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确保临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组织参与市乡镇卫生院护理“三基”竞赛,局机关荣获组织奖,5名参赛选手中1名夺得单项第一和综合第二的好成绩,另3名夺得2个单项第一和1个单项第三的好成绩;推荐1人参加市“仁济杯”小静脉输液护理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积极开展全市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状况与学历教育需求情况调查,认真落实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本科生项目工作,本年度上报岗位数4名。组织9名卫生院长到省厅参与第一期院长培训;从乡镇选派5人到省厅参与公共卫生和医疗护理管理师资培训,从社区选派3人到省厅参与全科医师骨干培训,从市直单位选派5名儿科医生和10名护理人员到省厅参与儿科技术骨干培训和护理相关知识培训。

六、中医工作力度加大

上半年下乡督查60余天次,胜利举办了市中医药工作现场会。高标准完成全市中医现状调查工作。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工作的督导力度。推动了全市中医工作的良性运行。大力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一步规范中医科室特别是针灸理疗治疗室的设置和设备设施的配置,并一举通过省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和中医兴院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了长坪、龙塘2所卫生院的中医兴院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市中医院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专科专病建设不时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日益彰显,顺利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估验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上半年选送2名社区医生参与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全科医师培训,多次举办乡镇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培训班,并增加了局部新内容,覆盖面达100%

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

加大支付力度;所有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费用弥补统一不设起付线,科学调整弥补兑付起付线、封顶线及兑付比例。实行门诊类和住院类分级分类弥补模式;取消意外伤害调查,按相应级别医院弥补;设立特慢门诊专家委员会,规范和确认特慢病种及补偿程序;设立大病补助基金400万元,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继续强化基金封闭运行管理,完善农民报账三级公示制度,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和费用控制管理,确保基金运行平安有效。年我市共有参合农民996984人,参合率达99.5%统筹资金达1.3958亿元。截止5月31日,全市己有53877人享受到合作医疗弥补,弥补金额为3960.23万元,受益度达39.3%受益面达5.4%

八、人事、党务工作效果显著

缓解了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压力;整合卫生人力资源,继续贯彻执行《市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方法》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向社会公开招考一批合同制护士。将10余名专业技人员从原单位调整到人才缺乏的单位,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认真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从市直医疗卫生单位选派10名技术骨干进驻4所乡镇卫生院帮扶带教。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结束,效果突出。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经验在湖南日报刊登,并获省厅优秀宣传奖;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两次)五里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湖圩乡中心卫生院、公平圩镇中心卫生院均在市作典型发言并获先进单位;局党委作为全市唯一一个科局级党组织在全市的总结惩办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并获市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进集体。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市卫生系统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开展,氛围浓厚。各活动单位都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召开动员大会,制定活动方案,积极开展“公开许诺”活动,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局党委编印创先争优活动基本知识小册子2000份,做到卫生系统党员、积极分子人手一本,兴办活动《简报》每周2期,制作精美小型宣传牌40个,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九、计生、纪检工作常抓不懈

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继续落实计生领导和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强化国策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计生管理,坚持做到分类管理、三查”位、一报两凭”和“两有两无”做好各项指标的登记、上报和统计工作,杜绝违法生育事件发生。加强计生督查,上半年对全市60个医疗单位开展了2次计划生育督查,使基层计生工作更加条理化、规范化、科学化。继续狠抓“两非”工作整治和案件查处,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认真履行领导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多次利用会议、专题讲座、电视录像等方式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实行药品集中招标推销,严格基建工程监管等制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上半年局纪委接到举报7起,已办结2起,另5起正在调查中。

十、其它工作齐头迸进

继续做好“卫生风景线”和“卫生风采”两大专栏,卫生宣传工作力度加大。进一步完善卫生网,积极宣传卫生系统先进典型,及时解读有关医改政策,为加快卫生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积极申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严格职代会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做好“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参与市“泉水湾依尼克斯”羽毛球赛取得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新农村建设局党委先期拨付3万元协助黄市镇黄市村三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助开发了十里荷塘”特色项目,启动了通组公路硬化、排污沟改造等工程建设,建成垃圾处置池1个。上半年完成48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公卫专项经费审计,审计金额高达886.5万元,纠正违纪违法金额67878万元;完成基建审计项目2个,核减工程款26.8万元。卫生法制建设、离退休干部管理、维稳、综治、妇联、共青团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效果和进步。

存在主要问题

上半年卫生工作取得的成果是较大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还没有从根木上解决;二是财政投入保证机制还不健全,总的来说。卫生发展地方财力支撑仍显不足;三是重大污染病、慢性非污染性疾病、地方病还在威胁群众健康,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形势严峻;四是卫生专业技术梯队建设仍然单薄,尤其是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极度匮乏。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城乡之间发展差异。

二是加快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着力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

三是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污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四是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医院公卫科工作总结篇6

全面贯彻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省卫生健康大会精神,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结成绩、查找问题,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将抗疫形成的强大正能量转化为推动健康X建设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我市卫生健康工作新局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健康服务工作在全市卫生健康大会上的讲话,欢迎大家阅读。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省卫生健康大会精神,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结成绩、查找问题,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将抗疫形成的强大正能量转化为推动健康X建设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我市卫生健康工作新局面。一会儿,X书记还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先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当前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状况,坚定健康X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一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愈加完善。中心城区一批重大卫生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成效显著。占地面积X亩,总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的X医专新校区,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投入使用,极大改变了学校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有了大幅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采取土地置换的方式,将原来医专老校区置换给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建改建了心脑血管、肿瘤诊疗中心、神经专科三家专科,增加床位X张,提升了优势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市中心医院儿童病房楼建成,新增床位X张。市立医院建成投用,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们有条件将所有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X市中医院新院区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床位X张。县级医院围绕服务能力提升加快发展,民权、睢县、宁陵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验收;睢县、民权中医院纳入省三级医院规划。依托脱贫攻坚,新建X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X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个,村卫生室X个。全市床位达到X张,执业(助理)医师达到X人,注册护士达到X人,90%的重大疾病患者在市内得到救治。

二是公共卫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用由X元提高到X元,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8%,结核病、艾滋病、肝炎等重点传染病保持低流行水平,慢病防治、癌症筛查等扎实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现全覆盖,X县为省级示范区,X区、X区为部级示范区,居全省第1位。持续提升妇幼保健水平,孕妇免费产前筛查覆盖率达到X%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X%以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X分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暗访验收,睢县、柘城县国家卫生县城顺利通过暗访验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保洁清扫、垃圾处理,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是基本医保体系更趋完备。积极推进全民参保,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覆盖面,建立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制度,全市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X%以上。持续提高医保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补助标准从每年X元提高到X元,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保持在X%左右,有效减轻了群众看病负担。四是医疗医药制度改革实现突破。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同步实施,累计发放取消药品加成补偿资金X亿元。对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耗材实行集中带量采购,X多个品规药品价格降低X%以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市共组建医联体X个,专科联盟X个,X个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行,全市人民看病更便捷、用药更便宜。

五是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X岁,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X%,婴儿死亡率降至X‰,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X‰,孕产妇死亡率X/X万,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六是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第一时间用好核酸检测这一关键手段,有效切断了病毒传播途径,集中收治、集中救治,严防轻症病人向重症转换。全市累计检测各类疑似人员X例,X天就实现了所有在院确诊病例治愈清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确诊病例的“零增长”,确诊病例治愈率达X%。在抗疫和救治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体会。我们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复课,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市复工率、复产率、达产率位居全省前列。

应该说,在X这样一个有X多万的人口交通枢纽城市,人员流动大,外出人员多,农村基础医疗条件相对薄弱的前提下,疫情防控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取得的战果,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的结果。长期以来,全市各级卫生健康工作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卫生健康战线医护工作者自大年二十九全员放弃休假,全员在岗,坚守阵地,白衣战士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用血肉之躯护佑了人民的生命健康。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健康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与6月2日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对疾病预防控制所提出的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对照全省卫生健康大会的安排部署,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不够到位。经费投入不足。疾控力量不强,全市疾控机构只有专业技术人员X人,占岗位总额的X%,远低于国家规定X%的标准。

第二,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尤其是专科医院、三甲医院不多,三甲综合医院只有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家,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需要。同时,我们整体的医疗水平,从千人指标来看,无论是千人床位,还是千人拥有医师、护士等等,与全国、全省的平均数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端化、个性化医疗需求我市还不能满足,治未病的新兴医疗产业发展还有差距。

高端卫生人才短缺,当前全市高级职称X人,仅占全部医师的X%;副高X人,占全部医师的X%。全市执业(助理)医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不足X%;注册护士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不足X%。所以说,我们在医疗队伍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要求和落实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重大疫情的应急防控预测监测救治体系不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救治体系还不完善,贯穿传染病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病原学检测、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和漏洞。应急预案有待完善,响应机制启动标准不够明确,部门之间平时缺乏应急沟通和演练,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不够及时通畅。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站位全局,切实增强护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责任感使命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完善等问题,努力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健康X建设

(一)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当前主要做好三点。一是对我们在抗疫过程中形成的监测、发现、隔离、收治体系,要巩固健全,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救治,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病例。因为总书记讲,我们还始终面临着国内疫情反弹的压力和国际外防输入的压力。每天国际上的新增病例在十万左右,美国在X万例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上的供应链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我国经济发展也需要国际供应链来支撑来完善。面对外防输入的压力持续加大,内防反弹的风险始终存在的现状,我们一定要建立完备的疫情防控和救治体系。

二是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到封闭的公共区域、乘坐公共交通到高风险区域要戴口罩,吃饭时使用公筷、公勺等等,养成这种生活习惯。三是持续巩固群防群治。这次疫情防控为什么能胜利,是依靠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一切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目标,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群防群治。

(二)抓好公共应急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四大体系。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坚持平战结合、防治一体、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建立市、县、乡三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形成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证公共卫生健康、维护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加快市疾控中心p2实验室项目建设,推进各县(区)建立p2实验室及应急处置中心项目建设,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及时检测、及时确定、及时启动防御体系。

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实现重大疫情风险监测预警信息数据共享,形成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落实、早救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要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工作机构设置和优化工作人员结构,按照国家标准,各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数的比例不得低于X%,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X%,确保能够在关键时刻真正发挥作用。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坚持医防结合、学科联动,推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完善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加快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呼吸)病房楼及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和紧急医学救援中心项目建设,推进市立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及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建设,建成全市感染性疾病危重病人集中救治中心。全市各三级以上公立医院都要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都要建立公共卫生管理科,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具备条件的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完善健康教育体系。要加强健康教育网络、队伍和阵地建设,把健康融入各级各类教育,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养成健康习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这几项工作,10月底前基本完成。

二是健全“四项机制”。健全法治保障机制。要针对疫情期间暴露的问题,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领域法治建设,研究制订我市传染病防治、院前急救、野生动物保护、社会捐赠捐助等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从根本上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供法治保障。要提高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意识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意识,加强卫生健康部门与应急管理、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用法治力量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确保在应急状态下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能够发挥好作用。

这项工作待省里出台文件后,我市将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机制。健全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省应急厅对X非常支持,全省战略物资储备布局了几个基地,其中东部基地就设在了X。要将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纳入战略储备,建立储备目录,优化生产区域布局,强化产能保障,加强生产供应和动态储备,对可能出现短缺的物资,聚焦原料供应、生产、流通等环节,探索实行跨地区跨部门集中生产调度和统一运输供应。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立疫苗、药品、试剂、医用防护物资储备库,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健全医保和救助保障机制。

建立完善重大疫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和应急医疗救助制度,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费用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完善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制度。这次疫情防控中国家实行所有患者免费救治,武汉900多万人免费检测,为全面恢复生产,为全国人口流动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从这方面可以看到两种制度鲜明的对比,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就是人民至上,保护每一个公民的身心健康。健全信息化保障机制。我们已经建立了政务信息平台,下一步要加快各级各类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区域信息平台对接,实现相关数据多向流动和资源共享。

(三)抓好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要立足于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加大医疗领域开放合作力度,建设更多高水平医疗机构和区域医疗中心,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影响力辐射力。一是加强中心城区医院建设。把提高医生素养、提升治疗水准和能力作为主攻方向,依据现有医疗资源和条件,建好“四所医院”,即1所公立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1所儿童医院,每所医院都要达到三级水平。

结合“四所医院”建设,建好心血管、儿童、传染病等“十大专科”,达到省级重点临床专科水平;要建好学科带头人、医疗技术骨干、科研骨干“三支队伍”,进一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进一步完善提升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点推动感染呼吸病房楼建设项目(X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项目、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项目,创建神经、心脑血管、肿瘤、妇产、呼吸、急救等省级医学中心和豫东区域医疗中心。

积极推进市中心医院借助旧城改造向北向东扩建,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创成我市第二所三甲综合医院。加快推进市疾病控制中心检验检测项目、市立医院提升改造项目(四个子项目)和传染病区改造提升项目这三个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任务核心项目,提升应急能力,健全以疾控中心为体系的疾病防控、预警体系,完善救治网络。加快市中医院建设,瞄准全国一流综合甲级建设标准,在用地、设置、投资上要高标准。要把肿瘤医院、肛肠专科等十大专科建设,作为我们近三年的重中之重。

市第五人民医院与利君医院合作,高标准建成市级妇幼保健院和市儿童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第四人民医院规模和技术水平要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标准。目前,X有X家三甲医院,X有X家三甲医院,所以我们要加快三甲综合医院建设步伐,抓紧启动1到2家综合三甲医院,五年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增加至X所。强化专科医院建设。市立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和X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要通过规模扩张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为三级专科医院。高标准建设X市肿瘤医院、X市骨科医院等专科医院。加强传染病院、精神病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职业病防治院、老年医院、护理医院和康复医院等专科医院能力建设,力争五年内二级以上专科医院增加至X所。

二是推进县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要充分利用中央1万亿疫情特别国债,加快推进X个公共卫生中央投资卫生项目和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政策保障,加快形成“四级医疗中心”联动格局,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重病不出市。全面落实县级医院提质升级。今年完成夏邑县、虞城县、柘城县人民医院提质升级建设任务,全部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实现县域医疗中心全覆盖。柘城县人民医院、民权县人民医院等要加强学科能力建设,力争达到三级医院标准。推进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创建和县级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县级“五大中心”全覆盖。

强化基层医疗服务,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抓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3年内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和服务能力标准。积极推进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按规定落实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从2021年起,将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提高到50%,并依据考核结果补助经费。

要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今年,X县、X县、X县要至少建成X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其余县至少建成X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通过建设紧密型医共体,促使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利用,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得到合理控制,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力争2020年底县域就诊率达到X%、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X%以上。同时要加强远程诊疗,尤其是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县、市、省甚至到如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的优质学科优质专科对接,形成远程诊疗的体系,全面提升诊疗服务水平。

(四)抓好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守正创新、中西医并重,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要强力推进市、县(市、区)中医院建设。目前,总体上来讲,全市的中医院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规模小、功能不全、人才匮乏,远远达不到标准要求,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中医诊疗的需求。尤其是这次疫情之后,人们对中医治未病、治综合性疾病,达到综合治疗效果这种需求在加大。

3年内,各县(区)中医院都力争达到二级以上中医院标准,睢县、民权县中医院要在综合医院的基础上实现更高的目标,达到三级中医院标准。市中医院要达到三甲中医院标准。要加快中医人才培养,我们去年建立了X院士工作站,这是很好的开端。随着新院区的建成,要考虑建立若干个院士工作站,大力探索名中医培养路径,创新培养模式,加快中医药的发展,完善重大疾病和传染病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要加大医保政策倾斜力度。完善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政策,有序扩大中医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范围,合理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促进中医类新项目、新技术及时转化为临床应用。

同时,完善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要传承弘扬X中医药文化。X是伊尹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伊尹既是护佑商朝的名相,也是护佑先商人民的名医,他发明的草本汤液有效提高了中医药的疗效,成为中医学的最主要特色。我们要发扬这一优势,把中医药发展的更有特色,更有成效,成为X人民卫生健康和人民服务的一张特色名片。

(五)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促进有序就医为核心,深化医疗制度改革。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卫生健康部门要完善并监督落实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医疗机构双向转诊规范。医保部门要完善医保差异化报销制度,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着力破解城乡医疗卫生二元结构。以公益性为导向,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补偿政策,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推行按病种付费,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全成本核算与控制等经济运营管理制度,全面实施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加强对公立医院综合监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严厉查处不合理检查等行为,有效遏制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以保障病有所医为目标,深化医保制度改革。

医保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资源分布的改革,是利用县级资源提高服务能力,降低群众就医成本的非常重要的手段。要继续推进全民参保,实现法定人群应保尽保、医保基金应征尽征。要深化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结合大数据应用,推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绩效。以规范药品供应保障为重点,深化医药制度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品、医用耗材配备使用监测评价,提高短缺药品保供稳价能力。按照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要求,全面推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保证药品质量。

(六)抓好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发挥X医专和其他专科学校的技术优势和专业优势,充分利用医院有科研能力学科的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的基地。进一步巩固第一人民医院和医专实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教学与实践基地相互配合,实验室设备互通共用共享的合作机制,加快培养各级各类医学人才,提升医疗服务的能力。在职称评聘要向基层倾斜。这次全省确定的三级甲等医院的高级职称评定,下落三级甲等医院,进一步激发放大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在社区、乡镇累计工作25年以上的执业医师,凡是符合申报条件的,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可以直接申报基层副高级职称,鼓励引导人才安心在基层服务。建立健全医生生活补助制度。这次在抗疫过程中间对一线医护人员的补助要及时到位。对在乡镇、社区工作的基层全科医生,依据艰苦边远程度等因素,发放一定的岗位津贴,财政按政策落实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县级综合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平均收入水平。

要创新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收入分配,对签约服务获得的收入,可以拿出70%以上用于团队内部分配。完善村医激励政策。把村医作为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在加大各级财政对村卫生室补贴的同时,探索建立“乡聘村用”制度,将具备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择优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支持其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鼓励其他村医以社会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切实加强对村医队伍的关爱和支持,为保障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七)抓好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当前,信息技术对卫生健康发展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正是利用大数据、二维码等技术,改变了传统以人力排查、逐级上报为主的信息收集模式,对于我们全面掌握疫情信息、科学精准施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立足实际,加快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需求。构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目前,全市政务服务平台已经建成,我们要将卫生健康信息系统纳入其中,统一标准规范,统一资源管理,统一数据采集交换,把居民健康数据汇聚起来,实现共用共享。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加快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标准统一,与国民体质测定、健康体检以及其他数据源加强对接,逐步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大数据管理。

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形成信息化服务医疗健康,健全医疗健康档案,信息化监测疾控发生与预防,数据传输的信息系统,用新技术改进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新需要,降低就医成本,使人民群众不用花更多的路费,都能得到更好的诊治。加强健康医疗技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加快发展,支持研发医用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应急救援医疗设备和医用可穿戴设备等,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水平。

(八)抓好老幼孕残重点群体健康。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做好“老少妇幼残”文章。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模式。健全以社区为依托,预防保健、医疗救治、康复护理并重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部分闲置床位较多的公立医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优先转型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建成多层次医疗养老服务体系。

到2025年,基本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医养结合体制和政策体系,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的比例达到35%左右,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守护儿童健康成长。以家庭、社区、托幼机构、中小学为重点,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普及儿童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扩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推进儿科医联体建设。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为儿童提供全程医疗保健服务。继续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促进儿童平衡膳食和适量运动。加强儿童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推广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适宜技术,预防和减少儿童疾病发生。

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持续实施婚前保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加大产前筛查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力度,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健全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管理救治网络,进一步提高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完成省定农村适龄妇女、纳入城市低保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两癌”筛查目标任务。健全残疾人健康保障服务。实施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开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有效控制残疾发生和发展。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和针对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康复工程,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强化防盲治盲和防聋治聋工作。到2030年,有需求的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到100%,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到90%。

(九)抓好健康产业发展。要积极发展康养小镇,宁陵、虞城和示范区的康养小镇,要建立起完善的康养产业和事业相结合的,以中医、民医,以休闲养生和多层次、多元化投资的健康产业信息,把养老、康养、医疗、健康和养生结合起来,来推动健康产业发展。要积极引进和培育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开发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包括疾病预防、跟踪干预、心理健康辅导等服务,促进以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支持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和医学独立实验室等,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建立第三方机构与医疗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和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医学检验、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等服务外包,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医疗机构竞相发展、富有活力、辐射强劲的高端医疗卫生城市。

(十)要推动形成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落实每个人是自己身体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当前重点是做好“三减三健”行动,即减油、减盐、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通过“三减三健”行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同时要进一步巩固好我们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成果,在纵到底横到边尤其是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方面,要完善机制,持续提升工作成果,巩固好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改善成果,切实建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大环境。做好基础性工作,加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不断引导人民群众在饮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上形成习惯,来降低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三、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卫生健康事业保障能力

卫生健康涉及方方面面,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完善推进机制,切实提升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保障水平。

一要加大投入。今年我们要专门研究加大投入,健全稳定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全力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用好专项债券,支持公立医院建设、重点学科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等,努力补齐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短板”。

二要做好保障。各种要素的保障机制,我们要制定制度、完善体系,在用地等方面做好保障。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统筹安排卫生健康事业和产业用地,允许依法依规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卫生健康服务设施。

三要落实工作责任。刚才,我们明确了几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工作重点和工作时间。希望通过今天会议,巩固提升好我市卫生健康体制建设,尤其是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卫生健康服务和救治体系、救治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卫生健康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保障,落实好总书记提出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要求,不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推动健康X建设,全面完成各项工作部署。

医院公卫科工作总结篇7

为进一步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准确考核医院的工作绩效,促进全市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我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一、考核目标和原则

(一)主要目标

按照中省市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有关要求,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以结果性指标为导向,涵盖社会效益、医疗服务、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维度的公立医院综合考核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益导向原则。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着眼公众健康,将维护群众健康权益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作为考核医院绩效的主要内容。

坚持科学公正原则。建立结果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强化信息技术支撑,确保考评结果的公信度。

坚持分类分级原则。按照管理层级和机构类型,分级分类实施医院绩效考核。

坚持激励约束原则。将考核结果作为财政投入、项目建设、医保额度、院长考核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拉开差距,促进绩效持续改进。

二、考核对象和主体

(一)考核对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范围包括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

(二)考核主体。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负责对市级三大医院开展绩效考核。

三、考核内容

绩效考核主要包括社会效益、医疗服务、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一票否决”等5个方面。

(一)社会效益。重点考核公众满意度、政府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费用控制、与基本医保范围相适应、病种结构合理、综合改革等内容。

(二)医疗服务。重点考核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医疗服务便捷和适宜等内容。

(三)综合管理。重点考核行风建设情况,人力效率、床位效率、成本效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预算管理、财务风险管控、医疗收入及支出结构等运行情况。

(四)可持续发展。重点考核人才队伍建设、临床专科发展、教学科研、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五)一票否决指标。主要包括违法违纪管控、安全生产与医疗事故管控等内容。

四、考核方法与程序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采取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考核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现场查看、公众评议和述职报告等方式,对日常运行监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

(一)考核准备。绩效考核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年初由市卫计局制定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明确指标体系、组织分工、考核程序、结果应用等,组建考核组,做好考核准备工作。

(二)医院自评。每年的6月底、11月底,各公立医院按要求开展自查自评,形成自评报告,及时报市卫计局。

(三)考核实施。考核小组或第三方机构根据自评报告,通过现场核对、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座谈访问、核实报表数据、听取院长述职等方式进行考核,同时运用信息技术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考核报告。

(四)考核结果评定。采取百分制办法,考核格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得分90分(含90分)以上的为优秀;得分80-90分的为合格;得分80分(不含8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市卫计局根据考核意见,确定院长绩效考核结果,提交市医改领导小组(或医院管理委员会)审定。

五、考核结果的运用与信息公开

(一)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经费补助、项目安排、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并与医保基金支付、医院等级评审等挂钩。

(二)考核优秀的,给予一定比例的绩效激励措施,连续2年考核优秀的,给全院职工加发一个半月的绩效工资奖励。建议纪检、组织等部门对考核不合格的,给予相关责任领导一定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医院不能评为优秀,院长不得提拔使用;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免去院长职务,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一年内不得提拔或者交流使用,医院一年内不得评为各类先进。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要对院长及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追究责任人员相应责任。

(四)考核结束后,市卫计局要将绩效考核结果报送渭南市卫计局,渭南市将通过有关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附件:华阴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试行)

华阴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参考指标

考核标准说明

分值

备注

一、社会效益

1.公众满意

1.服务对象满意度:(1)门诊患者满意度;(2)在院患者满意度;(3)出院患者满意度;(4)信访投诉(件)。

(1)按3:3:4的比例,对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问卷调查及出院患者电话回访调查,问卷和回访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方便性和有效性等。(2)年度内投诉或被曝光,经查实的;向国家、省、市、县信访部门或卫生计生部门投诉,经查实的。

4

2.职工满意度

职工满意度按照1:3:6的比例抽取院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普通职工进行测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环境、机构管理、工资待遇、培训机会、职称晋升、发展前景等。

2

2.政府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

3.承担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治、对口支援、医学人才培养等任务

落实政府指令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治等任务,应急体系建设和运行,从突发事件院内组织管理体系、院内预案体系、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应急培训演练、应急装备储备等5个方面进行评估;完成对口支援、支边、援外及医学人才培养任务。

5

4.公共卫生

设置急救、发热门诊、产科、儿科、精神卫生科、重症监护、血液透析、新生儿、康复专科等支撑公卫工作的科室并正常运行,完成政府指令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慢性病病例报告和出生、死亡及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等疾病监测任务完成情况。

5

5.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并实施岗位管理制度;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医院与工作人员订立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3

6.惠民措施

(1)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广泛使用适宜技术;(2)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以及上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共享;(3)落实疾病应急救助制度。(4)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5)开展便民门诊服务。

4

一、社会效益

3.费用控制

7.按病种的次均门急诊费用

优先选择当地同级别医院门急诊前20位病种,按病种的次均门急诊费用包括绝对值和增长率,对当地同类医院排名进行评判。(1)绝对值=按病种的门诊业务总收入/同一病种年门诊总人次数;(2)增长率=(按病种的当年度次均门诊医疗费用-按病种的上年度次均门诊医疗费用〕/按病种的上年度次均门诊医疗费用×100%。    

2

8.按病种的次均住院费用

优先选择当地同级别医院住院前20位病种,按照病种的次均住院费用绝对值对当地医院进行排名评判,增长率以当地医院住院费用平均增长率的3/4为标准。(1)绝对值=按病种的住院业务总收入/同一病种年住院总人次数;(2)增长率=(按病种的当年度次均住院医疗费用-按病种的上年度次均住院医疗费用〕/按病种的上年度次均住院医疗费用×100%。

2

9.医疗收入增长率

增长率与GDp等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相适应,并符合国家有关控制费用增幅要求。医疗总收入增长率=(当年度医疗总收入-上年度医疗总收入〕/上年度医疗总收入×100%。

1

10.门诊、出院患者次均费用增长幅度

门诊、出院患者次均费用控制在规定指标内。

1

11.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 

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控制在规定指标内。

1

12.医用耗材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

医用耗材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控制在规定指标内。

1

4.与基本医保范围相适应

13.医保目录外药品占比

医保目录外药品占比较上年下降或保持平稳。医保目录外药品占比=医保目录外药品费用/药品收入×100%。

1

14.医保目录外卫生材料占比

医保目录外卫生材料占比较上年下降或保持平稳。医保目录外卫生材料占比=医保目录外卫生材料费用/卫生材料收入×100%。

1

一、社会效益

5.病种结构合理

15.病种分布

不同级别和类别医院门诊和住院病种分布应与其功能定位相符。

1

16.住院重症病人比例

住院重症病人比例=同期重症病人数/年度出院病人总数×100%。

1

6.综合改革

17.改革任务

落实全员竞聘上岗、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市镇一体化、健康扶贫、现代医院管理等。

5

二、医疗服务

7.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18.执行基本药物制度

加强药品“三统一”管理,实行“零差率”销售,按期完成药款的支付。适时推行药品耗材“两票制”,实行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各项指标达到省、市要求。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占年药品总收入的40%。

3

19.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2

20.临床路径管理的专业和病种数

(1)二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0个专业40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至少包括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骨科、肿瘤科主要病种;(2)二级专科医院不少于8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应当包括各专科主要病种。

2

7.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21.院内感染总发生率和报告率

院内感染总发生率=出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100%;院内感染报告率=院内感染报告次数/院感发生次数×100%;院内感染发生率≤10%;院内感染报告率90%。

2

22.Ⅲ、Ⅳ类手术比例(%)

Ⅲ、Ⅳ类手术比例=Ⅲ、Ⅳ类手术人次数/住院手术人次数×100%;Ⅲ、Ⅳ类手术比例较上年度有增加,综合医院、中医院还应达到同类同级别平均水平。

1

二、医疗服务

7.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23.手术患者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总发生率

手术患者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总发生率=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例数×100%。

1

24.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死亡率

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死亡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死亡人数/同期手术患者出院人次×100%。

1

25.每万名出院患者医疗事故发生次数

包括年度内鉴定为医疗事故数。每万名出院患者医疗事故发生次数=医疗事故发生数×10000/出院患者总数。

1

26.医疗纠纷处理与医疗纠纷赔付率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预防、处理医疗纠纷,没有发生因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和恶性事件;医疗纠纷赔付率不高于医院上年度水平;医疗纠纷赔付率=医疗纠纷赔付金额/医疗收入(扣除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收入)×100。                       

2

8.医疗服务便捷和适宜

27.推广优质护理服务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100%以上的病房。病房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和护士分层管理,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

2

28.开展预约诊疗

开展预约诊疗和节假日门诊工作。

2

29.护床比

护床比≥0.6:1;护床比=在岗护士数/实际开放床位数。

1

30.医护比

医护比≤1:1-1:1.2;医护比:在岗医师数/在岗护士数。

1

31.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

择期手术患者自住院当日到实施首次主要手术当日。

2

32.急诊平均留观时间

急诊平均留观时间=急诊留观总时间/急诊留观患者总数。

2

33.信息公开

(1)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诊疗信息,提供自助打印、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检查检验结果;(2)门诊费用、执业登记、医疗服务等向社会公布;(3)住院费用、重点单病种质量指标、药品耗材检查费用清单等公开。

2

二、医疗服务

8.医疗服务便捷和适宜

34.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1)建立上级医院与下级医院、慢性病长期照护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和双向转诊机制;(2)有专人负责协调该项工作;(3)完成一定数量的上转和下转任务。

3

三、综合管理

9.行风建设

35.医德医风和反腐倡廉

(1)有医德医风和反腐倡廉的制度、奖惩措施并认真落实;(2)建立医德医风和反腐倡廉管理档案,有计划、措施、检查、总结和培训记录;(3)建立医患沟通制度,专人负责投诉及纠纷处理,并有记录。

3

10.人力效率

36.医师日均担负门诊人次数

原则上二级及以下医院应逐年增加;依据当地同级别同类别医院平均水平设定目标值合理区间。医师日均担负门诊人次数=年度门诊人次数/平均在职医师数/250天(法定工作天数)。

2

37.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数

依据当地同级别同类别医院平均水平设定目标值合理区间。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数=年度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在职医师数/365天。

2

11.床位效率

38.平均住院天数

平均住院天数≤同类医院平均水平,平均住院天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出院人数。

1

39.病床使用率

病床使用率≥85%;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实际开放总床日×100%。

1

12.成本效率

40.百元医疗收入成本(元)

目标值设定依据要与上年持平或有所下降。百元医疗收入成本=(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医疗收入×100%

1

13.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41.固定资产平均服务量

目标值设定依据为高于上年水平。固定资产平均服务量=(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3×本院平均住院天数)/年平均固定资产总额(万元)。

1

42.净资产增长率

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

1

三、综合管理

14.预算管理

43.预算执行率

收入和支出预算执行率90%-110%,收入预算执行率=本期实际收入总额/(本期预算收入总额±预算收入调整额)×100%,支出预算执行率=本期实际支出总额/(本期预算支出总额±预算支出调整额)×100%。

1

15.财务风险管控

44.全成本核算

医院应成立成本管理部门,落实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成本核算一般应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

2

45.医院经济运行分析

开展人均业务收支结余、财政投入执行情况及资产周转率等相关分析。医院应按月度、季度、年度开展医院运行情况分析。

1

46.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总资产负债率≦50%;不得违规举债建设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不得超规划建设。

1

16.医疗收入结构

47.卫生材料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

不高于当地同类同级别医院平均水平。卫生材料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卫生材料收入/业务收入×100%。

1

48.检查化验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

不高于当地同类同级别医院平均水平。检查化验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检查化验收入/业务收入×100%。

1

17.支出结构

49.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

有增长但控制在范围之内。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同期人员支出/同期业务支出×100%。

1

四、可持续发展

18.人才队伍建设

50.高层次人才或临床骨干人才配备数量

人才结构符合医院功能定位。根据当地标准确定高层次人才、临床骨干人才。

2

51.专业技术岗位占医院岗位总量的比例

专业技术岗位占医院岗位总量的70%以上,医、药、护、技岗位比例合理。

2

四、可持续发展

18.人才队伍建设

52.设立总会计师

根据省、市、县《关于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

1

53.新聘医生参加规范化培训

将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新进医师聘用的必备条件。

1

19.临床专科发展及教学、科研和信息化建设

54.重点专科建设及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卫技人员带教情况、卫技人员科研项目成果

有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和措施积极开展新技术研究,并取得实效。每百名卫技人员带教人数=本院带教人数×100/卫技人员数。

2

55.信息化建设

有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有专业技术人员;医院管理临床信息系统功能符合要求;实施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有落实的具体措施和突发事件响应机制。

2

五、一票否决

20.违法违纪管控

56.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违纪违规受到查处

班子成员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绩效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57.依法依规执业

(1)不良执业行为指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超诊疗科目、技术范围执业,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等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2)如发生违纪违法案件,情节特别严重的,绩效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21.安全生产与医疗事故管控

58.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重大医疗事故

医院公卫科工作总结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加强传染病防控为重点,以开展“医疗秩序整顿规范年”为抓手,以“强素质、树形象、抓创新、争一流”为载体,以“两好一满意”为标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改革创新水平、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民健康水平、行业管理水平、医院发展水平、综合服务效能和卫生行业形象,力争2—3个单项工作成为全省的亮点,进一步带动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确保在全省位次比上年前移3名,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行业,为保障群众健康、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这次“全面提升年”活动,着力抓好七项工作,实现七大提升,推动卫生工作整体上水平。

(一)积极推进医改工作,全面提升改革创新水平。一是继续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调整补偿方案,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和受益面。加强市直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规范基金使用和监管,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二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项目覆盖面,规范服务内容。项目牵头和实施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责任,加强对基层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精神病防治等项目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评价,提高基层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是争取上级支持项目,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落实中央补助资金总额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大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建立市级医院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长效机制,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四是搞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试点。指导东阿等县(市、区)搞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试点,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我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补偿、补助政策及基本药物定价、报销办法,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降低群众的就医费用。五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选择1-2个县级医院开展试点,推行公立医院改革。同时,在市级公立医院开展绩效工资、缩短平均住院日、改进医患关系、成本核算等单项改革试点,研究制定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

责任人:

责任科室:基妇科、规财科、医政科

(二)着力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一是要全面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按照抓早、抓主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防控工作预案,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扎实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麻疹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努力降低发病率和危重患者死亡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二是要切实加强卫生应急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强化卫生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战能力;要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切实做好信息报告工作;要认真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储备;要切实加强院前急救工作,建立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的“绿色通道”。

责任人:

责任科室和单位:疾控科、爱卫办、市疾控中心

(三)着力抓好全民健康工程,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巡讲活动。组建健康教育巡讲团,定期深入到机关、学校、社区、农村,重点围绕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病及其他常见病,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巡回宣讲活动,大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人人具有基本卫生知识、人人具有基本健康技能、人人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工作目标,使广大群众少生病、晚生病、不生病,从根本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二是开展农民健康服务行动。配备专用车辆,选配精干人员,下乡为农民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诊断服务,加快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转移,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真正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三是加强干部保健工作。要切实加强干部保健基地建设和干部保健队伍建设,改善服务设施,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干部保健服务能力。

责任人:

责任科室和单位:基妇科、疾控科、医政科、市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及其他市直医疗单位

(四)着力抓好医疗秩序整顿,全面提升卫生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全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秩序整顿规范年”活动,分宣传发动、调查摸底、自查自纠、督导检查、总结验收五个阶段。集中整治乱办医、超范围执业、虚假医疗广告、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利用b超非法开展胎儿性别鉴定、乱起名字乱挂牌子等违法违规现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秩序,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责任人:

责任科室:监督所、许可科、医政科、中医科、基妇科

(五)着力抓好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发展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医院管理年活动,完善医院管理评价制度,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强化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开展“医疗质量示范医院、示范科室(示范岗)”、“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和聊城名医评选活动,激励全系统争创品牌、争当名医,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名院、名科、名医。严格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和各项核心制度,强化“三基三严”岗位培训,抓好重点环节、关键部位的管理,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二是加强学科建设和医学科技工作。启动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创建活动,积极创建全市、全省的重点专业、特色专科,树立品牌,带动发展。积极鼓励开展医学科研工作,加快技术创新,围绕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争科技创新和获奖成果实现新突破,带动全市医学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注重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促进服务技术水平的提升。三是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要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积极推进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落实审计制度。同时,做好“保增长”、“调结构”、“控规模”为重点的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实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责任人:

责任科室:医政科、中医科、规财科

(六)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扎实开展“强素质、树形象、抓创新、争一流”活动,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两手抓,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卫生队伍,推动我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狠抓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制定《关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抓好各单位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驾驭全局的能力。要强化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加强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二是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以提高行政效能为中心,开展先进科室创建活动,完善学习、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局机关干部把握大局、统筹协调、执行政策、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要重视各单位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探索建立管理人员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等六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大力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

责任人:

责任科室:人事科、办公室、医政科

(七)着力抓好行业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卫生系统社会形象。一是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和党性修养教育,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回头看”活动,完善作风建设制度,创新作风建设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切实解决群众观念淡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作风不实、服务不优等问题。二是关注民生,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组织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实施贫困家庭医疗救助行动,进一步减轻弱势群体的就医负担;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实施和完善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单病种限额收费、门诊收费项目和住院收费项目公示等制度;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在加强规范和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严格执行新的药品集中采购办法,进一步规范和降低药品价格;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建立市直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三是深入开展“两好一满意”活动,提高群众对卫生工作的满意度。切实解决病人不方便、不放心、不满意的问题,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服务好、质量好、让群众满意”。同时,积极开展质量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在全省打造我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品牌,提升我市卫生系统的良好形象。

责任人:

责任科室:人事科、医政科、规财科

三、方法步骤

这次活动从现在开始,到12月底结束,共分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

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市卫生局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刘德勇为组长的“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综合组、材料组、宣传组三个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调度、督促检查、材料报送等工作。市直各单位也要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要由高素质的精干力量组成。二是层层发动,做好动员。认真组织学习《中共聊城市委、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意见》,传达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充分认识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市卫生局的要求上来。

(二)目标制定阶段(3月上中旬)

一是明确提升目标。局机关各科室和市直各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高标准、提高目标、提高能力、提高成效”的要求,对本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确定每一项任务的提升目标,纵向比,目标比往年要有提升;横向比,目标在全省、全市的位次要前移。每名干部职工都要立足本职工作,制定个人的提升目标。

二是制定落实措施。对每一项提升目标进行认真研究,拿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落实措施和创新创优措施,制定具体的提升方案,每一项提升目标都要明确具体内容和标准,明确具体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每一名干部职工要根据自己的提升目标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

三是目标审核确认。局机关各科室和市直各单位的提升目标和措施,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市卫生局“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审核确认后实施。

(三)组织实施阶段(3月下旬至12月中旬)

一是落实提升目标。根据制定的提升目标和措施,按照时间进度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好各项提升目标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是及时报送信息。市直各单位都要明确1名信息联络员,每周将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整理上报。市卫生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分析汇总各类信息,择优编辑成简报,及时报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是抓好工作调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调度“全面提升年”活动进展情况,并及时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进行通报表扬;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

四是组织现场观摩。在6月份,组织召开一次“全面提升年”活动现场观摩会,到活动开展好的单位进行现场观摩,查看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记录及工作提升情况,听取关于活动开展情况、典型经验做法、活动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等情况的汇报,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

(四)总结验收阶段(12月下旬)

局机关各科室、市直各单位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和总结,于12月25日前报市卫生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于2011年1月5日前报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全面提升年”活动考核验收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对局机关各科室、市直各单位“全面提升年”活动成效进行考核验收。在市直卫生系统年度总结会上,对“全面提升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提升年”活动涉及到各项工作、各个干部职工,工作任务重,工作难度大,需要齐心协力,密切协作,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各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要把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促进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各单位“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督导检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把这项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结合实际,扎实推进。要把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传染病防控、全民健康工程和开展“医疗秩序整顿规范年”活动、“强素质、树形象、抓创新、争一流”活动、“两好一满意”活动等工作结合起来,以“全面提升年”活动为统领,科学统筹各项工作,实现全年任务目标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医院公卫科工作总结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加强传染病防控为重点,以开展“医疗秩序整顿规范年”为抓手,以“强素质、树形象、抓创新、争一流”为载体,以“两好一满意”为标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改革创新水平、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民健康水平、行业管理水平、医院发展水平、综合服务效能和卫生行业形象,力争2—3个单项工作成为全省的亮点,进一步带动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确保在全省位次比上年前移3名,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行业,为保障群众健康、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这次“全面提升年”活动,着力抓好七项工作,实现七大提升,推动卫生工作整体上水平。

(一)积极推进医改工作,全面提升改革创新水平。一是继续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调整补偿方案,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和受益面。加强市直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规范基金使用和监管,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二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项目覆盖面,规范服务内容。项目牵头和实施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责任,加强对基层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精神病防治等项目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评价,提高基层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是争取上级支持项目,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县级医院、[更多精彩文章来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落实中央补助资金总额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大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建立市级医院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长效机制,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四是搞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试点。指导东阿等县(市、区)搞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试点,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我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补偿、补助政策及基本药物定价、报销办法,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降低群众的就医费用。五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选择1-2个县级医院开展试点,推行公立医院改革。同时,在市级公立医院开展绩效工资、缩短平均住院日、改进医患关系、成本核算等单项改革试点,研究制定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

责任人:*、*

责任科室:基妇科、规财科、医政科

(二)着力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一是要全面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按照抓早、抓主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防控工作预案,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扎实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麻疹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努力降低发病率和危重患者死亡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二是要切实加强卫生应急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强化卫生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战能力;要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切实做好信息报告工作;要认真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储备;要切实加强院前急救工作,建立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的“绿色通道”。

责任人:

责任科室和单位:疾控科、爱卫办、市疾控中心

(三)着力抓好全民健康工程,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巡讲活动。组建健康教育巡讲团,定期深入到机关、学校、社区、农村,重点围绕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病及其他常见病,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巡回宣讲活动,大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人人具有基本卫生知识、人人具有基本健康技能、人人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工作目标,使广大群众少生病、晚生病、不生病,从根本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二是开展农民健康服务行动。配备专用车辆,选配精干人员,下乡为农民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诊断服务,加快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转移,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真正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三是加强干部保健工作。要切实加强干部保健基地建设和干部保健队伍建设,改善服务设施,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干部保健服务能力。

责任人:

责任科室和单位:基妇科、疾控科、医政科、市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及其他市直医疗单位

(四)着力抓好医疗秩序整顿,全面提升卫生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全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秩序整顿规范年”活动,分宣传发动、调查摸底、自查自纠、督导检查、总结验收五个阶段。集中整治乱办医、超范围执业、虚假医疗广告、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利用B超非法开展胎儿性别鉴定、乱起名字乱挂牌子等违法违规现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秩序,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责任人:

责任科室:监督所、许可科、医政科、中医科、基妇科

(五)着力抓好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发展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医院管理年活动,完善医院管理评价制度,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强化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开展“医疗质量示范医院、示范科室(示范岗)”、“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和Xx名医评选活动,激励全系统争创品牌、争当名医,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名院、名科、名医。严格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和各项核心制度,强化“三基三严”岗位培训,抓好重点环节、关键部位的管理,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二是加强学科建设和医学科技工作。启动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创建活动,积极创建全市、全省的重点专业、特色专科,树立品牌,带动发展。积极鼓励开展医学科研工作,加快技术创新,围绕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争科技创新和获奖成果实现新突破,带动全市医学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注重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促进服务技术水平的提升。三是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要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积[更多精彩文章来自“:/”]极推进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落实审计制度。同时,做好“保增长”、“调结构”、“控规模”为重点的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实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责任人:

责任科室:医政科、中医科、规财科

(六)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扎实开展“强素质、树形象、抓创新、争一流”活动,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两手抓,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卫生队伍,推动我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狠抓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制定《关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抓好各单位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驾驭全局的能力。要强化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加强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二是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以提高行政效能为中心,开展先进科室创建活动,完善学习、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局机关干部把握大局、统筹协调、执行政策、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要重视各单位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探索建立管理人员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等六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大力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

责任人:

责任科室:人事科、办公室、医政科

(七)着力抓好行业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卫生系统社会形象。一是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和党性修养教育,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回头看”活动,完善作风建设制度,创新作风建设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切实解决群众观念淡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作风不实、服务不优等问题。二是关注民生,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组织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实施贫困家庭医疗救助行动,进一步减轻弱势群体的就医负担;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实施和完善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单病种限额收费、门诊收费项目和住院收费项目公示等制度;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在加强规范和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严格执行新的药品集中采购办法,进一步规范和降低药品价格;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建立市直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三是深入开展“两好一满意”活动,提高群众对卫生工作的满意度。切实解决病人不方便、不放心、不满意的问题,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服务好、质量好、让群众满意”。同时,积极开展质量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在全省打造我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品牌,提升我市卫生系统的良好形象。

责任人:

责任科室:人事科、医政科、规财科

三、方法步骤

这次活动从现在开始,到12月底结束,共分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

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市卫生局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刘德勇为组长的“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综合组、材料组、宣传组三个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调度、督促检查、材料报送等工作。市直各单位也要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更多精彩文章来自“:/”]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要由高素质的精干力量组成。二是层层发动,做好动员。认真组织学习《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意见》,传达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充分认识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市卫生局的要求上来。

(二)目标制定阶段(3月上中旬)

一是明确提升目标。局机关各科室和市直各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高标准、提高目标、提高能力、提高成效”的要求,对本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确定每一项任务的提升目标,纵向比,目标比往年要有提升;横向比,目标在全省、全市的位次要前移。每名干部职工都要立足本职工作,制定个人的提升目标。

二是制定落实措施。对每一项提升目标进行认真研究,拿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落实措施和创新创优措施,制定具体的提升方案,每一项提升目标都要明确具体内容和标准,明确具体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每一名干部职工要根据自己的提升目标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

三是目标审核确认。局机关各科室和市直各单位的提升目标和措施,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市卫生局“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审核确认后实施。

(三)组织实施阶段(3月下旬至12月中旬)

一是落实提升目标。根据制定的提升目标和措施,按照时间进度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好各项提升目标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是及时报送信息。市直各单位都要明确1名信息联络员,每周将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整理上报。市卫生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分析汇总各类信息,择优编辑成简报,及时报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是抓好工作调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调度“全面提升年”活动进展情况,并及时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进行通报表扬;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

四是组织现场观摩。在6月份,组织召开一次“全面提升年”活动现场观摩会,到活动开展好的单位进行现场观摩,查看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记录及工作提升情况,听取关于活动开展情况、典型经验做法、活动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等情况的汇报,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

(四)总结验收阶段(12月下旬)

局机关各科室、市直各单位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和总结,于12月25日前报市卫生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于2011年1月5日前报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全面提升年”活动考核验收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对局机关各科室、市直各单位“全面提升年”活动成效进行考核验收。在市直卫生系统年度总结会上,对“全面提升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提升年”活动涉及到各项工作、各个干部职工,工作任务重,工作难度大,需要齐心协力,密切协作,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各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要把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促进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各单位“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督导检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把这项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结合实际,扎实推进。要把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传染病防控、全民健康工程和开展“医疗秩序整顿规范年”活动、“强素质、树形象、抓创新、争一流”活动、“两好一满意”活动等工作结合起来,以“全面提升年”活动为统领,科学统筹各项工作,实现全年任务目标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医院公卫科工作总结篇10

关于落实《富锦市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新政14条》的工作汇报

 

市委组织部: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现将我局承接《富锦市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新政14条》的相关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相关工作落实情况

2018年,我市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以“名医工程”为牵动,按照“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积极打造一支特色突出、技术精湛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推动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是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医疗卫生学科领军人才,按照《富锦市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新政14条》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卫生实际,研究制定了《富锦市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试运行)》,主要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使用的特点,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和优惠条件,成熟一个、引进一个、使用一个。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充分发挥我市名医示范带头作用,弘扬医者仁心文化,打造医疗服务品牌。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我市积极开展了“锦城名医”、“三江名医”、“黑龙江省青年名中医”、“德技双馨医师”、“最美医生”、“最美护士”、“优秀护理管理者”等一系列优秀卫生工作者推荐选拔工作。其中,锦城名医活动推选出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骨伤及康复等类别医疗专家10人,并在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开展了表彰先进活动;市中医院推选一名中医骨伤专家获得了“黑龙江省青年名中医”称号;优秀护士、优秀护理管理者和先进病区均受到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表彰。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调动了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提升。三是加快人才引进步伐。为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我市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累计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47名医学毕业生,并结合大学生实际离岗情况,我市2018年上半年为择林、隆川和二道卫生院招录3名大学生并已上岗;以公开招聘的方式为乡镇卫生院引进医、护、药、技等专业人才17名;为中医院引进2名麻醉专业本科毕业生,弥补了临床需求。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但全市卫生人才总量依然不足,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现有梯队已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求。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退休人员比例高;在职卫生技术人员45岁以上比例高;2017年之前,卫生系统大部分机构将近10年未引进人才;同时,因“新鲜血液”严重不足,当前乡村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老龄化比较突出。从年龄结构来看:56至70岁以上103人,占乡村医生总数35%。按照现行的村医退养补助政策要求,未来可办理退养的乡村医生将达到90人,乡村医生正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现实亟待引起重视。二是素质结构不合理。包括科班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中,通过系统学习、正规院校毕业的人才缺乏,有相当部分其知识结构单一、理论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中坚技术骨干缺乏,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仅占37.1%,而初级甚至无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达62.8;高学历人才缺乏,本科生才占10.5%,且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在职教育取得学历。而那些中专及中专以下的人员占60.3%。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普遍缺乏公卫医师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市直部分医院突出表现为缺乏临床、影像医师及护士。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影像、检验、B超岗位无相应专业人才,从业人员均为半路出家或临时兼职,诊断和检验水平难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