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十篇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十篇

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12:56

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现金管理;库存现金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167-001

库存现金是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包括业务库库存现金和营业网点库存现金两个部分,它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为城镇居民、经济发展即时提供现金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价格总水平的趋势与城镇居民消费的意向。商业银行管理库存现金状况如何,更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近日,选择部分商业银行就此情况进行了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目前库存现金管理的状况

1.库存现金总量保持稳中有增态势,股份制银行发展较快

2010年,各调查行日均库存现金额为142429万元,同比增加7096万元,增长幅度为5.2%。其中: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日库存现金额为87229万元,同比增长4291万元,增长幅度为5.2%。中小型股份制银行日库存现金额为13105万元,同比增加1515万元,增长幅度为13.1%。地方法人机构金融机构,日库存现金额为42095万元,同比增加1290万元,增长幅度为3.2%。

2.库存现金节日性因素影响明显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商业银行现金投放回笼季节性波动更加突出。春节、十一等假日投放回笼占全年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超过35%,与此相应,各调查行日均库存现金波动十分明显。净投放行在春节前出现最高值,净回笼行在春节后出现最高值,节前大投放节后大回笼特征明显。大型股份制银行、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之间表现变化基本一致。

3.库存现金网点分布差异较大

由于受农村消费减缓影响,农村地区银行营业网点日均库存现金出现小幅下降。据统计,2010年农村网点日均库存现金额20101万元,同比年减少155万元,其中:大型股份制银行9342万元,同比增加1105万元,增长13.4%;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0758万元,同比下降1505万元。城区网点库存现金总体呈增加之势。2010年城区网点日均库存现金额84751万元,同比增加2784万元。

4.业务库库存现金有所增长

2010年业务库日均库存现金39431万元,同比增加2683万元,增长7.3%。其中,大型股份制银行业务库日均库存现金23017万元,同比增加4207万元,增长22%。中小型股份制银行业务库日均库存现金6277万元,同比增加317万元,增长5.3%。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业务库日均库存现金10138万元,同比下降1839万元,下降1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与对其要求承担的社会责任不相适应,库存现金券别结构不合理

近年,商业银行随着资金成本意识、效益考核和管理内容的逐步细化,各行开始加强对非盈利资产的管理,现金库存余额逐步成了管理的重点,普遍存在将“现金库存”作为量化考核的主要内容,从而导致商业银行业务库侧重于保证每天现金收支活动即期周转金的基本作用。

2.商业银行库存限额核定方式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库存现金数量偏小

各商业银行在核定业务库存现金时,通常根据总行“必须根据现金收付情况,核定本外币库存及尾箱限额”,具体包括:(1)依据各支行现金收付量以及年现金平均余额核定其库存限额;(2)根据离行式自助设备现金存取量以及布局需要,核定存款机、取款机、一体机的库存限额,由上级行进行核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各商业银行自己核定库存时,往往采取现金最小量进行核定,现金供应中往往存在脱节,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个别金融机构库房面积不足,核定存在库存限额与所承担职责不相适应

金融机构对其库存现金限额核定时,往往根据本库点日常现金收支量进行测算,没有考虑作为现金供应中心所担负对其它支行的现金保障任务。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多数属投放行,每年的现金投放量相当大,往往通过一家对其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分别独立核算)的现金投放、回笼任务,而且营业网点多、偏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行实际承担着现金中心金库职责,但其库房面积不能满足需要,除满足本行的现金收支活动外,难以承担对其它多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现金供应保障工作。

4.商业银行中心金库所承担的责任与所处的地位不相适应,与农村地区现金供求脱节

随着2000年底人民银行逐步撤销四个县支库后,各商业银行在市区依托原来市行业务库,分别建立了中心金库,承担现金供应中心的职能,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各行对中心金库重视程度不够,在操作手段上落后,管理措施上不到位,突出的表现在对县支行现金管理中问题较多。现金供应中心要承担对全辖网点的现金供应工作,实时掌握全辖库存现金余额信各个券别结构分布,分析其存在的内在规律,准确、及时掌握全辖现金流动、分布状况、券别结构、票面整洁度等流通状况,统筹考虑城乡网点差异,合理调度辖区库存现金,适时满足社会用现需要。

三、对策建议

1.改进不合理的库存限额核定和考核方式。为加强对商业银行库存现金的管理,各商业银行总行应制定《关于辖区分支机构库存现金限额管理办法》,放松对现金供应中心金库库存限额的控制,充分发挥业务库“蓄水池”作用,为社会及时提供现金需求,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篇2

一、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的现状

在2011年对海南全辖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状况调查中,虽然金融机构对20元以下(含20元)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评价较高,但企事业单位对20元以下(含20元)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宜流通”认为“好”的比例都在80%以下。因此,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有待提高成为目前货币发行的一项重点工作。但另一方面,人民银行根据每年小面额人民币投放量及市场整洁度监测情况,加大了小面额人民币的印制及调拨,由于金融机构小面额人民币投放渠道不顺畅,造成小面额人民币压库的现状。

二、金融机构人民币供应管理对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的影响

面对人民银行发行库小面额人民币压库而市场上流通中的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不高的现状,作为中间环节的金融机构,其人民币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是症结所在。

(一)金融机构小面额人民币提取、分配、投放不顺畅

金融机构开出现金支票通过解款人员根据需求到人民银行发行库提取小面额人民币,解款后,将提取的小面额人民币分解到各营业网点,再通过开户机构或个人将小面额人民币投放社会。在小面额人民币提取、分配、投放过程中,存在以下瓶颈,造成小面额人民币投放不顺畅,“以新逐旧”效应难以实现。

1.现金提取“喜大厌小”。金融机构解款人员考虑到自身利益及身体条件(尤其是解款人员年龄偏大时),喜欢提取大面额人民币,不愿提取数量较多、重量偏大的小面额人民币。

2.现金分配“保量不保质”。金融机构现金中心对于营业网点提出大面额人民币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能全部满足,而对于小面额人民币需求,则设定供应标准进行分配,不能做到全部满足,现金分配“保量不保质”。

3.现金投放“重特殊轻一般”。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将提取到的小面额人民币投放当成一项优惠,优先投放给能创造更多效益的Vip机构或个人客户,其他一般开户机构和个人及非开户机构和个人小面额人民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现金投放“重特殊轻一般”。

(二)库房面积较小,库容不足

考虑到库房建设要求高等因素,金融机构现金中心的库房都是十几年不变,随着现金收支业务量的大幅增加,部分金融机构库房面积较小,库容不足,库存现金只能用于满足大面额人民币的需求,对群众小面额的人民币需求难以满足。

(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配款次数影响营业网点券别库存

金融机构营业网点配款次数的多少是确保营业网点各种券别齐全及足够的有效措施,大部分金融机构将网点配款交由押运公司负责,并全年承包,不受次数的限制,但仍有一些网点有时长达1个星期才配款一次,这难以满足群众对小面额人民币的兑换需求,也会造成残损币对外支付。

(四)金融机构现金库存限额管理制约小面额人民币投放回笼

为了获取利息,金融机构总行对省级机构,省级机构对县市机构及营业网点的库存现金都实行严格的限额管理。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人员出于确保现金供应、装钱箱体积的限制及每天接送钱款方便等因素考虑,不愿或难以库存各种券别小面额人民币,严重制约了小面额人民币的投放,对于客户的小面额人民币需求或缴存残币只能推诿拒绝或直接对外支付。

(五)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小面额残币回笼不顺畅,形成体外循环

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将开户机构或个人存款缴存,经过挑残后的小面额人民币上缴到金融机构现金中心整点后上缴人民银行发行库或直接通过金融机构现金中心上缴人民银行发行库。在小面额残币回笼中,存在回收不顺畅,形成体外循环。

1.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存在柜台人员不能严格执行挑残标准,或者小面额人民币库存不足等而将回收的小面额残币直接对外支付,造成小面额残币超期“服役”使用。

2.金融机构营业网点长时间排队办理业务现象使得群众不愿将随身携带及家里库存的小面额残币缴存或兑换,造成小面额残币在金融机构体外循环。

(六)整点人员配备不足造成残损小面额人民币积压

春节后,市场上大量闲置现金回笼到金融机构。由于受集中整点挑残场地、清分设备和人员的限制,及库存现金限额的制约,金融机构现金整点挑残安排上只能先大面额人民币后小面额人民币。部分金融机构节后回笼的现金需到5、6月份才能全部整点挑残完毕。这不仅造成残损小面额人民币积压不能及时缴存到人民银行发行库,同时,也会影响到小面额人民币的再投放及整洁度提高。

三、对策

金融机构现金供应管理对小面额人民币的投放回笼及流通中券别的整洁度起到关键作用,规范及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现金供应管理是目前提高人民币整洁度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券别搭配强制投放消除金融机构小面额提取、分配和投放瓶颈

人民银行根据市场上流通中券别结构和整洁度监测及小面额人民币库存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券别搭配投放种类,对金融机构提取现金实行强制搭配。通过券别搭配强制投放的外力来消除金融机构现金供应管理中的小面额人民币提取、分配和投放瓶颈,确保小面额人民币投放渠道畅通。

(二)对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各种小面额人民币实行最低标准管理,并开发运用系统每日对库存进行监测

督促金融机构总行将营业网点中小面额人民币的库存不列入限额管理范围,对小面额人民币实行最低标准制度,督促金融机构增加营业网点配款次数来及时补充,并开发运用系统每日对库存情况进行监测,杜绝小面额人民币兑换及调剂推诿现象。

(三)要求金融机构对营业网点小面额人民币投放回笼开通“绿色通道”

在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办理业务项目中增加残损人民币兑换、调剂业务,并要求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免除排队之忧,确保残损人民币回收渠道畅通。

(四)建立商业化运作的区域现金整点中心,加速小面额人民币回笼、调剂及周转

各金融机构随着现金业务量的大幅增加,库房、人员配备及清分设备等难以满足工作需求,建立由人民银行主导,各金融机构参与并根据业务量收费,统一进行现金挑残整点的商业化运作区域现金整点中心是一种趋势。区域现金整点中心能统一残损人民币挑剔标准,加速残损人民币的回笼、调剂及周转,有效减少金融机构压库。

参考文献

[1]陈宝山.现钞货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工作业务制度释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黄忠海.影响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因素分析[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年第01期.

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atm机;人民币流通;券别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4-0057-03

伴随金融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自助设备在银行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atm为代表的自助设备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atm提供的转账交易、存取款交易、查询功能、修改密码等各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已成为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中的“24小时服务银行”。已经在缓解柜面压力,缩短客户等候时间,改善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atm机的普及和存取款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必将对人民币流通券别结构造成一定影响。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近期调查表明,当前流通中的人民币券别结构主辅币结构失衡,呈现出大面额占比偏高。小面额占比偏低的流通状况,需引起关注和重视。

一、巴彦淖尔市atm机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的经济保持了较快较好的发展,年均增速10%以上,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金融运行稳定,各项存款大幅增长。201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05.52亿元,比2011年增加84.67亿元,同比多增23.1亿元,增长16.26%。近5年来巴彦淖尔市发行基金投放情况为,2008年90,67亿元,2009年110.63亿元,2010年118.32亿元,2011年124.6亿元,2012年129.33亿元,投放现金呈逐年大幅攀升态势。

(一)atm机配置及取款情况

2012年12月31日,巴彦淖尔市辖内现有7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atm机业务,辖内共有atm机376台,amt机总量大幅增长,较上年同期增长26.5%。同时,根据中心支行支付结算统计,全市2012年atm机业务交易量为368.91亿元,其中取款笔数7364534笔,增长16%。发放借记卡1763524张,新增112481张;借记卡存款余额为147.74亿元。

(二)客户提款量的变化

1.单笔取款额、日取款次数、日取款总额限制有所变化。2012年日取款上限额度提高后。少数机构单笔取款额度上调,多数机构日取款次数放宽。如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单笔上限上调至5000元。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单笔上限为2500元,农村信用联社、包商行、邮政储蓄银行为2000元,日取款次数调整到10次。银行业金融机构最高取款额度均为20000元整。尤其是工商银行从2012年10月份开始,柜台业务实行客户分流制度,2万元以下的现金由专职引导员分流到atm机办理现金支出业务,造成atm机日取款额、日取款次数、单笔平均取款额大幅增加。

2.客户对提高取款日上限政策的知晓度较高。多数机构调查的知晓度在80%以上,少数机构如农信社客户知晓度较低。大约在60%左右。

(三)atm机的开机率和正常运行率变化不大

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开机率在95%-98%之间,其中较高的有工行、农行和中行。atm机正常运行率在86%-98%之间,但由于使用频率增加,部分老化设备的故障率也有所增加。

(四)atlVl机集中提现地区和月份未发生明显变化

atm提款在地区上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区、居民区,在时间段上主要集中在春节、五一、国庆等传统节日和农副产品收购季节期间。

二、atm机配备数量增加对现金投放的影响

(一)库存限额需要相应增加

据测算,atm机每台每年运行成本约2-5万元,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映atm机运行成本尚未发现明显变化。为了适应取款上限调整后客户取款量的扩大,全年新增atm机42台,以新增的42台每台需增加库存限额60万元计算,取款上限调整后arm机每日将会增加现金投放2520万元左右。

(二)借记卡发卡量、存款余额增长加速

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市借记卡发卡量共计176.35万张,比年初增加11.24万张,增长6.37%。全市借记卡存款余额147.74亿元,较上年增长18.3%,显示出atm机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公众已适应持卡办理存取现业务。

(三)备付金填装量和加钞频率双双增大

一是备付金填装量明显加大。备付金填装量由原来的20万元增加到40万元。其中大型的atm机一次可储备60万元人民币,小型的可储备20万元人民币。2012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日均加钞4372万元.其中最高为工商银行日均加钞780万元,最低为包商银行日均加钞2万元;农村信用联社每台加钞量有明显变化,由上年的10万元增加到20万元。二是加钞频率明显加大。如工商银行70%的atm机由每2天加钞一次增至每天1次;建设银行由每周加钞3次增加到5次。由此测算全市atm机全年累计投放100元券达157.39亿元,占全年发行基金100元券投放总量的150.19%,也是近几年人民币流通中100元券占比偏高的主要原因:

三、atm机条件下人民币券别结构的新特点

(一)巴彦淖尔市现金收支的基本情况

2012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收入为1872.23亿元,全市实现现金累计支出为1900.33亿元。收支相抵。全市流通中人民币现金达280.09亿元。

(二)100元和50元为主的大面额券别为货币流通中的主要主币券种

100元和50元为主的大面额券占市场货币流通量的96.42%。其中仅100元券就占货币流通量的81.23%,50元券占货币流通的15.19%,形成主辅币比例失调,大面额占比过高,小面额占比偏低的流通状况。其主要原因:一是流通中人民币投放、回笼呈稳步增长趋势,人民币滞留于市场的周期延长。同时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总量不断扩大,残损人民币总量和现金净投放不断增加形成的。二是经济规模快速扩张,而传统的持币观念影响依然较深,也是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成本管理所致。三是大券别票面由于便于携带而深受外出差旅人员的欢迎。四是大面值容易整点,同时又能减轻出纳人员的劳动强度。

(三)20元、10元和5元面额是货币流通中的基本券别

上述三者合计占市场货币流通量的3.53%,占比分别为20元券1.58%,10元券1.06%,5元券0.89%。这是城乡居民乐于使用的基本币种,被广泛用于乡村生产和生活的日常消费,充当流通职能的作用比较明显,但占比偏低。已影响了人民币的正常流通。

(四)1元以下面额仅占市场货币流通量的0.05%

尤其是辅币5角、2角、1角币的需求量明显减少,占市场货币流通量不足0.0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商品价格基本趋于整数位,辅币“找零”地位逐渐受到冷落。同时近年来钱币市场火热,人民币收藏形成一定市场,许多人盲目储存小面额纸币,使小面额票币沉淀数量大幅增加,致使部分小面额纸币和硬币退出流通领域而转入“窖藏”。

四、atm机大量取现出现的问题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库存限额低,支付需求受限

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效益优先原则。库存限额核定低,柜台库存辅币少,现有库存限额已不能满足atm机和柜面两个方面的支付需要。备用金不足致使atm机和柜面支付已出现顾此失彼的状况。

(二)单笔取款额度的限制仍然偏低

目前多数金融机构仍实行单笔取款2500元的限制,以取款2万元为例,操作8次最少需要12分钟,而在柜台取款一次最短仅需2分钟。反复操作的费时费力,降低了atm机对万元以上提款客户的吸引力。据反映。目前金融机构取款排队仍未得到根本改善,特别遇到发工资和节假日,排队现象仍然严重。

(三)对外支付现金质量有待提高

通过对201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收付业务现场检查,atm机、柜面对外支付100元券2万张。其中atm机支出不宜流通人民币占比为6%左右,柜台对外支付不宜流通人民币占比高达20%左右。降低了人民币流通质量,影响了人民币流通信誉。

(四)回笼券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主要表现为:一是损伤券差错率较高。2012年巴彦淖尔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缴存人民银行损伤券平均差错率为万分之六。超过万分之三的标准,10元以下差错率甚至达到万分之三十左右。二是调入清分完整券质量差。2012年巴彦淖尔市共调入清分完整券12亿元,由于清分质量低、存放时间长,导致许多100元钞票无法上atm机,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支付现金造成一定的影响。

五、对策建议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库存急需扩大

由于atm机现金投放加大,目前的业务库存限额已不能满足atm机和柜面两个方面的支付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心库是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进行现金交存与提取的中枢。据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对市内7家银行业机构中心库的调查显示:辖区商业银行中心库库房总量不足、库容小、库存限额核定不科学。现金蓄水池的作用明显弱化。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库容面积扩容已迫在眉睫。

(二)提高atm机单笔取款的额度和限额,充分缓减柜台压力

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监管部门出台统一标准,规范atm机取款的额度和限额,由现行最高单笔额度5000元,上调至10000元,取款限额上调至5万元,从而减少反复操作带来的不便,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取款排队取现得到明显改善。

(三)研究新型atm机具。满足市场券别结构多样性需求

研制100元券以下各券别的atm新型机具,由客户自由选择票面,办理存取款业务,有效解决人民币券别结构搭配比例失衡问题。

(四)规范配套设施。提高钱捆质量

一是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机具设备投入,统一配备专业清分机具,做到柜面、atm机支付现金无残钞、假钞和差错。二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责任管理,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提高缴存发行库钱捆质量。适应整袋交接、横向调剂和集中清分的工作要求。

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篇4

为了强化县级支行的履职功能,人民银行总行决定:与中心库在20公里以内撤并部份县级支行发行库,从而减少县级支行发行基金调拨、押运和保管风险,缓解县级支行人员不足的矛盾;同时,节省县级支行费用开支。

一、县级支行履职现状

1.思想认识错位。以为撤销发行库,县级支行就没有货币发行职能,也就没有人民币管理,只是一些数字报表,因此,在工作上显得不思进取,消极怠慢。

2.制度不够健全。没有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内控管理制度,现有的一些制度只是粗线条,难以把握,缺乏可操作性和逻辑性。在现有的制度或规定中找到对应的标准条款,缺乏定性和定量的处罚依据,监管手段乏力。

3.人员素质不够。目前,县级支行在职人员少,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平均年龄均在50岁以上,现有人员的文化素质无法与时代同步,难以适应现代金融快速发展的需要。

4.内设机构不匹配。目前,县级支行内设机构3个,如办公室、综合业务股和货币信贷统计股;综合业务股与上级行对口科室5个,即,国库科、会计财务科、货币发行科、营业室和事后监督中心;货币发行是县级支行综合业务股的一个对口科室,按照系统操作要求,岗位设置要“交叉分离”,不能“串岗混岗”,所以,县级支行与上级行对口科室岗位设置均是兼职,无法配备人民币管理专职人员,在履职上显得力不从心。

5.工作上按部就班。目前,县级支行只能按照上级行对口科室的工作考评方案及要求,按时完成不同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上难以创新或突破,只能起到一个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

6.地方股份制银行货币鉴定权限未授权。在检查时发现,目前,除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经人民银行总行授予《货币鉴定授权证书》外,地方性股份制银行如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和九江银行等,至今仍未取得人民银行总行颁发的《货币鉴定授权证书》;作为县级支行在履职过程中,显得为难和尴尬。

二、职能弱化造成的影响

1.现金供应总量不足、券别不全。由于金融机构库存有限,加上缺乏有效的调节手段,在现金需求旺季,如粮、棉、油等农副产品收购季节,常常难以保证现金及时足额到位,不能在时间上和数量上得到保证,使客户错失良机。

2.金融机构资金调拨成本增加。撤库后金融机构调运资金成本增加,为减少调运次数,采用加大库存限额进行变通,经常性超库存运转,导致成本提高,资金安全风险加大。

3.金融机构现金库存超期。撤库后金融机构库存限额严重超过核定数,大量现金存在业务库,不能及时上解,不利于现金回笼流转和金融机构生息资本的合理控制,难以掌握现金投放和回笼的季节性规律;再加上人民银行货币发行职能缺失,导致现金不能在辖区内合理调剂,部份券别供应不足。

4.流通人民币整洁度下降。撤库后货币发行队伍削弱,对辖区残损券兑换、回笼和货币流通无法实施有效监管;金融机构基于诸多成本等因素考虑,采取减少调运次数和小面额现金数量,致使大量未经挑剔的残损券重新进入流通领域,导致流通中残损券占比大幅上升,人民币整洁度明显下降。

5.现金供应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一是券别搭配不合理,撤库后金融机构资金调运以大面额为主,小面额为辅,导致小面额券别难以满足公众需求;二是大额提现受限。客户在与金融机构预约,不能从时间和数量上保证客户要求,合理需求得不到保证,造成客户对金融机构信誉产生质疑,金融机构的公信力直线下滑。

三、相关建议

1.转换观念,调整思路。基于撤库县级区域社会公众对金融需求加大,人民币交易频繁,而且撤库后负面效应不断显现,县级支行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管理方式,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按行政区域建立县级发行库,以提高金融应对支付风险的能力,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求。

2.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在市、县两级人民银行协调下,实行“金融机构制”,在撤库县选择一家设施完好,物防、技防、人防好的金融机构当地发行库,县人行汇总当地金融机构现金需求报中心支行,由中心支库将现金押运至库,其他金融机构直接到库缴取款,并支付相应费用;同时,为人民银行加强金融监管构建了服务平台;降低金融机构现金调拨次数和调运风险。

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篇5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是我国近几年来财政支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改革体现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预算收支体系完善的必然趋势,也体现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概述

近几年来,财政工作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加大监督力度,实现资金优化配置,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在预算单位动用财政性资金购买商品、劳务和支付款项时,由其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这改变了过去先将财政资金层层拨付到预算单位,再由预算单位分散支付给收款人的做法,从而有效减少中间环节,减少资金占用,方便单位及时用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为了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订出台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并由中央财政选择国家水利部等6家中央单位率先开始试点,财政部门对各试点单位的经费不再事先预拨,资金的使用,由各单位根据细化的预算自主决定,财政部门核对后由单一账户进行转账结算。在实际支付之前,所有的资金都集中在国库,财政部门可以统一调度。这种制度减少了财政支出的中间环节,有效防止了财政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等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确保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可以说,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行情况看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展顺利,运行良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运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财政性资金支付和流转方式的变化使得现行财务管理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完善财政国库管理,推动财政工作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在资金支付过程中存在违规现象。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银行开设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和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取消了各单位自行开设的银行账户,支出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但结合试点单位和一些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单位的实际情况看,许多单位仍然保留着一个原有的基本户,以保证各项收支的正常运行。一些单位由于担心财政部门会收回年底未用完结余资金或者担心财政会因本年度的资金未用完而减少单位下一年度的经费,年底采取各种方法支取完零余额账户资金。一方面年终大量支取零余额账户资金,把不该财政用款的支出也用财政经费支出;另一方面采用提取现金方式、转储大额定期存单以及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划拨资金的方式使年终零余额账户不会出现结余。

(二)受相关配套措施不全及限额等多方影响,公务卡结算受限。

为了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控制现金流量与现金风险,建立了公务卡制度,实行公务卡结算。所谓公务卡结算,就是预算单位在职职工在日常公务支出中先使用银行信用卡刷卡消费,于规定的期限内按现行财务制度审核后,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直接将报销费用转入个人银行信用卡上还款的结算方式。从一些试点单位可以了解到,公务卡在使用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提出公务卡刷卡覆盖范围较小,甚至是没有刷卡条件,致使公务卡的使用受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比如,2009年7月江西省财政厅在通报省级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试点情况中就指出,“公务卡改革实践一年来,试点单位现金流量明显下降,预算单位财政财务管理不断规范,公务卡制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改革中也存在部分单位公务卡使用率不高、业务不熟练、刷卡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另外,公务卡具有一定的透支额度,而且在存入现金至公务卡时,也有限制,这些限制也给工作的便利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一些没有实行一卡通的大专院校试点单位在进行一人代办部门退款或者集中退领学生款项时,由于涉及人数较多,总金额超过了限额,单位财务部门需分期分批逐次将该笔退款存入代办人员的公务卡中,代办人员只能在款项全部到达后,才能将款项退给实际退款人,导致退款时间的滞后。特别是在一些临时性事项的处理上,受限额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显示出公务卡结算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灵活性。

(三)国库集中支付的监管存在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实行后,财政资金的拨付流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增加了财政资金运行风险。在业务办理中,银行在向各单位支付资金后才与国库清算,客观上造成国库对预算支出的监督在时点上相分离,这样一来,国库部门的财政资金拨付监督权由银行取代,在行划至国库部门清算时,若国库部门发现支付中有问题,也只能做事后补救,如补救不及时易形成资金风险。其次,在现行模式下,财政集中收付要求财政在商业银行为其开立国库集中收付体系中单一账户零余额账户,零余额账户的开立、使用与现行我国金融制度不符;零余额账户的使用是财政部门开出支付令,商业银行无条件将资金直接从其财政零余额账户上支付给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并根据当日资金支付情况向人行提出清算,致使该账户余额为零,导致商业银行先付后收,违反了恪守信用、履约付款、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银行不垫款的基本制度。另外,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在集中支付系统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可以说既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营者,又是负有监督职责的监管者,银行很难履行好监督职责。三、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议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深化财政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的必要举措,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影响大、涉及面广、环节复杂,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还需要参与单位的协作、有效的监督和完善的制度。针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过程中带来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着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程。

(一)增强改革意识,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又是一项新生事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原有财务管理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不断更新观念,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模式。其次,要大力宣传,对需要做的工作和有所改变的工作环节进行详细解释,加强协调与沟通,对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处理。另一方面,会计核算、支付方式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有更多综合素质高、政策水平好的财会人员与之配套,我们必须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规范核算操作。使广大财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政策熟悉,了解有关的操作程序,能够正确的进行会计核算。

(二)完善配套制度和相关管理措施。

为了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步伐,需要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治理办法,加快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制定修改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财政金融法规,细化操作规程,规范更正凭证和国库会计报表,为参与改革的各方合理规避风险提供可操作的制度依据。加强财政性存款缴存管理,保障财政性存款足额缴存人民银行;加强财政专户开户管理,修订完善账户管理办法,解决单位零余额账户与经费存款账户并存行为,采取措施,对零余额账户与实有存款账户之间划拨资金等具体问题予以合理界定,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不合规账户的产生;加强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监督,保证非税收人及时入库。

(三)创建国库集中支付监管新思路。

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营运;管理控制问题;改进措施

一、商业银行会计营运中存在的主要管理控制问题

(一)对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控制存在疏漏

这类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个别支行的凭证库管理不到位

调查发现,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凭证库保险柜密码损坏已久,并且只有库管员一人凭钥匙开关库门。

2.凭证库管员履职不到位,柜员超量保管重要空白凭证

2013年初,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某凭证库管员将当日调入的若干份人民银行现金支票全部发放给某凭证柜员,截至2013年末,该柜员凭证箱中尚结余人民银行现金支票若干份。截至调查日,在无新调入凭证的情况下,柜员凭证箱中仍然结余人民银行现金支票若干份;2014年初,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某凭证库管员将当日调入的若干份人民银行转账支票全部发放给某柜员,截至调查日,该柜员凭证箱中尚结余人民银行转账支票若干份。业务处理中心也存在相同问题。

3.对从他行购买的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欠规范

(1)表外付出账务处理不及时。前述商业银行异地支行向当地人民银行或者其他同业机构办理现金领现业务时,均存在对现金支票表外账务处理时间滞后的情况。例如,2014年初某日,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向当地工商银行领现若干万元,核心账务系统中,系统外领现记账时间为9时45分,而工商银行现金支票的凭证付出时间却为14时06分。

(2)跳号使用重要空白凭证。例如2013年初某日,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某柜员付出人民银行现金支票80至83号;7月初,付出人民银行现金支票84至88号,期间,该柜员分别于5月中和6月末付出人民银行现金支票76号和51号。

(3)没有及时纳入表外科目核算管理。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自2007年成立以来,均委托当地另一家银行现金领解现和资金划拨业务,至2014年9月初,该支行才将从另一家银行购买的现金及转账支票纳入表外科目核算。

(4)凭证柜员对领入的他行支票未在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上记录。象山支行未设立重要空白凭证记录簿对从工行购买的现金及转账支票的领入和付出使用情况进行明细记载。

(二)对同业账户的管理不规范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同业存放账户管理存在缺失

(1)投融资性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不合规。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为某市某农村合作联社开立了1个投融资账户,不符合商业银行关于“仅允许在省辖分行营业部以上营业机构开立,支行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得作为投融资性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的开户银行”的规定。

(2)对存款银行的核实方式不合规。前述商业银行的某三家支行没有按照总行要求,至少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和上门核实两种方式向存款银行一级法人核实开户意愿的真实性,仅采取上门核实一种方式。

2.存放同业账户管理工作存在欠缺。

(1)每月对账工作欠规范。前述商业银行虽然能够指定专人按月集中核对存放同业本外币账户余额,但是没有通过开户行提供的对账单核对账户的发生额。

(2)存款限额控制不到位。2014年9月初,前述商业银行分别将其两家支行存放同业账户的日均余额限额调整一千多万元、数百万元。调查发现,2014年9月中至10月中的一个月,其中一家支行存放同业账户余额均在限额以上,期间日均余额也超出限额二百多万元。

(3)开立存放同业结算账户没有经过总行审批。2014年4月11日,异地支行某支行撤销原在当地工商银行开立的结算账户,在另一家银行开立了一个结算账户,但是没有经过总行审批。

(三)银行承兑汇票及贴现业务管理工作存在控制缺陷

前述商业银行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的客户领用分别由业务处理中心、2家地域偏远的市内网点和6家异地支行办理,8家支行又分别所属二级支行开户企业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的客户领用业务;承兑会计确认业务由分行业务处理中心操作,分行的票据贴现业务由基层网点操作。存在的问题如下:

1.商业银行没有按照合同要求核实保证金相关信息

前述商业银行业务处理中心会计人员在办理承兑业务时,没有根据合同中保证金的收取要求,核实相应的保证金是否已经收妥,状态是否正常,与系统中录入的信息是否一致。

2.商业银行没有按照实际需求办理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的领用

2014年7月某日,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凭证柜员为客户领用空白银行承兑汇票16份,其中的3份空白银行承兑汇票于当日作废注销。

3.商业银行承兑会计确认环节控制不到位

调查发现,前述商业银行业务处理中心在办理承兑会计确认时,仅依据支行传真的银行承兑汇票底卡联和授信发放清单进行操作,底卡联传真件上虽然有签发支行营运主管的签字,但是业务处理中心没有留存支行营运主管的手工签字样本,并且个别支行底卡联传真件上没有营运主管签字。

4.商业银行对机打票据的手工签名管理存在欠缺

(1)没有对机打票据的手工签名与预留签字样本进行核对。业务处理中心办理承兑业务时,没有将机打票据上的经办柜员和印章管理员的手工签名与预留签字样本进行核对。

(2)个别支行机动人员没有在承兑机构预留签字样本。例如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没有将印章机动人员的手工签名在业务处理中心预留签字样本。

5.商业银行没有告知承兑行银行承兑汇票已经贴现的信息

调查发现,前述商业银行的8家支行在办理他行票据贴现业务时,均没有按照规定向承兑行告知本行贴现情况。

6.商业银行对承兑申请人预留印鉴的核验控制存在缺失

(1)到期承兑付款时的印鉴重合度偏低,并且没有找到防伪图码。例如2014年7月下旬,业务处理中心解付某编号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票据上预留印鉴核验时的重合度分别为45.2%、45.9%,并且没有找到防伪图码。

(2)签发时银承票据上的印鉴重合度过低。例如2014年9月末,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为开户企业某集团有限公司签发某编号的承兑汇票,预留印鉴的重合度分别为36.2%、10%;当日,前述商业银行的另一支行为开户企业某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办理的70笔银承业务,印鉴核验时强制通过23笔,其中,有8笔印鉴重合度在50%以下。

(四)对监管账户的管理控制存在缺失

2011年12月份以来,前述商业银行的19家支行陆续开立了37个预售资金、项目资金、投资资金和募集资金等监管账户。调查发现,该商业银行在办理账户监管业务中,没有制定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没有按照监管协议约定履行监督义务,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1.没有落实检查监督管理要求

前述商业银行自开办此项业务以来,业务管理部t尚未对业务进行检查监督,风险监督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2.没有严格履行审批制度和制定操作流程

前述商业银行没有根据监管协议及实际情况制定业务操作实施细则,业务管理部门没有对账户监管业务的准入、监管内容、履约能力等方面进行审批,没有对业务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3.签订协议中的要素填写不规范

(1)监管金额有误。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与某省某建设集团某投资有限公司、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中填写的2014年3月末专户余额为一千多万元,而核心系统中的账户余额为一万多万元。

(2)监管要素填写不完整。前述商业银行某支行与某市城市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甲方)、某市某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乙方)签订的《机场路快速干道与某高速互通立交工程资金监管协议书》中没有填写监管专户名称和账号;某支行与某半球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某市某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签订《预售资金监管协议》、某支行与某市某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某市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预售资金监管协议》以及某支行与某市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某市某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签订的《银行共管账户业务监管协议》均没有填写专户账号,容易产生法律风险。

二、改进商业银行会计营运中管理控制问题的措施

(一)总体思路

1.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有关会计基础规范以及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有关办法的要求,加强对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从流程控制角度减少会计操作的风险。

2.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有关存放同业账户管理规定以及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有关通知的要求办理存放同业及同业存放账户业务,加强对同业账户的管理和控制,切实防范会计操作风险。

3.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票据业务手册以及中国银行业票据业务规范的相关规定办理票据业务,加强对票据业务的日常监控和管理工作,对具有潜在风险的业务环节应该予以充分关注并加以控制。

4.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账户监管业务的管理和控制,及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切实按照监管协议约定履行监督义务,防范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二)具体措施

1.商业银行督促相关支行将柜员超量凭证上缴至凭证库,加强对他行领入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凭证库管员切实履行职责,凭证柜员按需领取凭证。

2.商业银行要求各异地支行加强业务流程时效性监督,确保相关表外付出账务处理及时性,商业银行支行设立重要空白凭证记录簿并对从别行购买的现金及转账支票的领入和付出使用情况进行明细记载,责成相关支行营运主管加强柜面业务监督,指导柜员按要求使用凭证,防止跳号使用重要空白凭证问题的再度发生。

3.商业银行支行更换凭证库保险柜,由库管员与会计主管负责双人开关库门,同业存放账户开户支行已经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发送查询,对存款人开户的真实性进行核实。

4.商业银行支行存在的存款限额控制不到位的问题,应该重新向总行申请变更同业账户日均余额,指定专人按月集中通过开户行提供的对账单核对账户的发生额和本外币账户余额。

5.商业银行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的核实,确保保证金已经全部收妥无误,要求营运主管加强对柜面办理空白银承领用业务的监控,确保按照需求领用。

6.商业银行营运管理部将重新梳理相关异地支行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会计确认环节,通过制定相关业务操作管理办法,对异地支行银承业务逐步实行支行确认、分行集中解付的形式。同城支行银承业务仍然采用分行集中确认及解付的方式。

7.存在机打票据的商业银行支行已经重新在业务处理中心留存了签字样本,中心对机打票据在承兑确认前需要核对手工签名与预留签字样本是否相符,商业银行还对没有告知承兑行银行承兑汇票已经贴现信息的问题进行了重申,要求各支行加强对贴现业务的监督,避免出现纠纷。

8.要求相关商业银行支行营运主管加强对银承票据印鉴核验的检查,确保有效通过率,对签发时银承票据上的印鉴重合度低于85%的,要求退回重新签发。对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托收核验时印鉴重合度偏低的票据,通过加强人工比对的方式,核验票据的真伪性,以达到堵截仿造变造票据,防范资金风险的目的。

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许多高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办学经费也越来越多,但高校内部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高校系统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行为屡见不鲜。为了遏制这一现象,高校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而在这一体系中,货币资金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高,其内部会计控制尤为重要。

1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

高校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有:

(1)货币资金的合法性。货币资金取得、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

(2)货币资金的安全性。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确保库存现金安全,预防被盗、诈骗和挪用。

(3)货币资金的完整性。确保高校及下属各单位收到的货币全部及时入账,禁止设立“小金库”等来侵占高校收入。

(4)货币资金的效益性。合理调度货币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内部控制应当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2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方式

2.1岗位分工控制

(1)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2)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以及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是实行钱账分管,将经营货币资金业务的人与记录这些业务的人分离。

(3)配备合格人员,进行岗位轮换。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出纳员调换岗位,须按规定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做到前不清,后不接。离职人员须编制移交清单,列明移交的账、证、表、公章、资料及有关事项,由监交人签字认可后方可办理手续。交接清单一式三份,其中一份存档。

(4)单位不得由一人全过程办理货币资金业务。

2.2授权批准控制(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

(1)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各级负责人的批准权限,应根据其责任大小确定,正常经营活动收支批准限额大于非正常经营活动收支限额。部门负责人的权限由高校负责人决定,高校负责人权限由院务会或院委会决定。

(2)明确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3)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的支付业务,并及时准确入账。

(4)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特殊授权)。高校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等行为。

2.3现金控制

(1)实行现金库存限额管理制度。库存现金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一些频繁发生的日常小额零星支出按规定允许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库存现金的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开户单位的实际需要和距离银行远近等情况核定,一般按照单位3~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确定。库存限额一经核定,要求高校必须严格遵守,不能任意超过,超过限额的现金应于当日终了前及时存入银行;库存现金低于限额时,可以签发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

(2)明确现金开支范围并严格执行。根据国家现金管理制度和结算制度的规定,高校收支的各种款项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并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现金。其他款项的支付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3)现金收入及时入账并存入银行,严格控制现金坐支;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高校应定期向银行报送坐支金额和使用情况。货币资金收入应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不准用不符合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即不得白条抵库;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储,不准保留账外公款,不得设置小金库。

(4)定期盘点现金,做到账实相符。高校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出纳员应做到库存现金“日清月结”,主管部门和负责人应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2.4银行存款控制

首先,要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按规定办理存款、取款结算。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情况。所有银行存款户的开设需有正式的批准手续。同样,某一银行存款户的终止也需得到正式的批准。其次,定期获取银行对账单,查实银行存款余额,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相符。如调节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负责银行对账单调节和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职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收入、现金支出或编制收付款凭证业务。对账业务应由掌管支票、印鉴以外的人担任。再次,负责银行往来账款调节的职员应直接从银行取得银行对账单,并就银行存款账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调节。核对时,不仅应注意银行对账单的日期和金额,而且还应检查票据的签署和背书。最后,为了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的真实、准确,避免银行存款账目发生差错,月份终了时,除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必须与“银行存款”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外,还必须与银行核对存款账目。银行存款的清查是指将高校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录与其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逐笔核对。核对时,如发现双方记录不一致,要及时查找原因:属于记账差错的,应立即更正;属于因凭证传送存在时间差,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尚未登记入账的未达账项,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检查核对。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调整后的银行存款余额是高校可动用的银行存款数额。对于未达账项应及时核查原因,并做好调账事宜。

2.5票据控制

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支票的内部控制包括:

(1)购入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都要建立购入登记簿,注明购入的日期、编号,并按顺序号逐笔记入支票使用登记簿。

(2)出纳在使用现金支票时应注明日期、金额,由财务负责人审核并加盖印鉴。

(3)银行出纳在签发转账支票时,应审核其用途是否符合规定,并填写收款人、用途、金额。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

(4)银行出纳根据支票领用簿随时督催领用人办理报销手续。对于作废的支票应加盖作废章,与存根附在一起订入凭证中备查。

2.6印章控制

第一,单位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印章应当分别由专人保管,不能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上,以免舞弊。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第二,按规定需要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财务负责人掌管财务印鉴,加盖时要审查有无审批手续,金额是否正确,用途是否符合规定。

2.7日记账控制

高校必须设置订本式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应按银行账户、币种分别核算货币资金的收入、付出和结存余额。全部收支应及时、准确地入账。日记账必须序时逐笔登记,做到日清月结。应及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防止透支。出纳员应每日盘点现金,并与现金日记账余额核对相符。应控制现金坐支,当日收入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月末,会计人员必须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总账余额与出纳员的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其他货币资金日记账核对相符。银行存款日记账应与银行存款对账单核对,若有未达账项的,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果经过调整,账单仍然不相符的,应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对于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督促有关责任人员及时处理。

2.8效益性控制

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是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手段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货币资金的一种控制方法。单位应该制订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在合理预测一定时期货币资金存量的情况下,通过推迟实际付款时间的方式减少付款成本,解决货币资金缺口时应权衡支付资金的代价、成本或机会成本,选择一项最优的解决方案;根据货币资金收支计划安排货币资金的储存量,有效使用货币资金。

2.9监督检查

定期检查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印章保管情况;定期检查票据保管情况。

高校可以通过实施以上内部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隐患,堵塞漏洞,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行为,保护高校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提高资金管理效率,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冉启秀.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6).

[2]刘爱华.从内部控制角度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09(24).

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篇8

xx公司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单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货币资金是指单位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xx公司的工程项目。

第四条本单位各项货币资金及其收支,由本单位财务部门统一核算和管理。

第五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货币资金的安全负责。

第二章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

第六条货币资金的管理岗位,由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在编职工担任,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本单位货币的收付、结算、审核、记账等工作,不得由一人兼管,审核会计和出纳的岗位必须由不同人员担任,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第七条单位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八条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第九条审批人应当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

未经授权的部门和人员一律不得办理货币资金业务。

第十条单位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账外设账,严格禁止收款不入账的违法行为。

第十一条严格按照下列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一)支付申请。单位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

(二)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

(三)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四)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册。

第十二条单位办理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任何个人都无权决定划转巨额货币资金,严防货币资金的挪用、贪污、侵占、外逃等非法行为。

第十三条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直接办理货币资金结算业务。

第三章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

第十四条现金管理

一、单位应当加强库存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在银行核定的库存限额内支付现金,不得任意超过库存现金的限额,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

二、单位必须在《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现金,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一律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现金使用范围:

1.支付职工(含临时工)的工资补贴、津贴、奖金、劳保、福利费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2.个人劳务报酬;

3.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和备用金;

4.支付总额在一千元以下的零星开支。

不属于上述范围的开支,一般应使用银行转账支票结算。

三、单位应当加强现金的管理,明确收款、付款、记录等各个环节出纳人员与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四、单位现金收入应及时存入银行,不得用于直接支付单位自身的支出,严禁座支现金。

五、出纳人员应当依据审核无误的收付款凭证收支现金,设置现金日记账,逐笔登记现金收支,账目应当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

出纳人员、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安全意识,时时提高警惕,加强库存现金的保管,保险箱钥匙必须随身携带,确保现金的安全。

六、单位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现金收支情况和库存现金进行稽核检查并作好记录,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不得白条抵库和挪用现金。

第十五条银行存款管理

一、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在银行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结算。银行账户统一由财务部门开立,其他部门一律不得开立银行账户。

二、银行开户,必须按有关规定经市人民银行审批同意。

三、一个单位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其他银行开设一般专用帐户,但不得提取现金。

四、单位除了按规定留存的库存现金以外,所有货币资金都必须存入银行,单位一切收付款项,除制度规定可用现金支付的部分外,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五、单位应当严格遵守银行结算纪律,不准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不准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套取银行和他人资金;不准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不准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

六、财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银行存款日记账,逐笔登记银行收支情况,每月必须与银行对账,对账由指定的会计人员和出纳共同进行,如有未达账项,必须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保证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

对银行账户核对过程中发现的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七、严格遵守国家银行的结算制度和结算纪律,不准出租、出借和套用银行账号;不得将收入的款项"公款私存"或借用、套用其他单位的银行账户存储。

第四章票据及有关印章的保管

第十六条支票、印鉴管理

一、支票的管理和签发,由出纳人员担任,其他会计人员不能兼任支票的签发工作

二、出纳人员在签发支票前,必须先查明银行存款的余额,严禁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

三、支票必须依据经会计审核无误、并经复核与按权限签批的支付申请签发。签发时,应当详细填写签发日期、收款单位(或收款人)、款项的用途和金额,不准签发没有真实业务或无日期、无用途、无限额的支票;控制签发限额支票。收款人或经办人支取支票时,应当在支票存根上签字。

四、签发的支票必须交单位财务负责人或指定的印鉴保管人审核,加盖印鉴章后生效;支票存根应附在记账凭证上。

五、银行出纳负责保管空白支票,必须设立支票登记薄,及时登记支票的购入、使用和注销情况。财务机构负责人应指定专人定期核对支票情况。

六、写错或退回作废的支票,须逐张登记,每本支票用完时,由财务负责人或指定人员进行核销。

七、预留银行的财务印鉴必须分人管理,财务专用章由出纳保管,非上班时间应当存放在保险柜内。保险柜钥匙要随身携带。单位负责人名章由本人或授权指定专人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八、支票发生遗失,应及时向领导报告,采取果断措施,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十七条收据管理

各种收据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审计、稽查的重要依据。单位应加强对各类收据的使用管理,堵塞漏洞,防止贪污、挪用、伪造、冒领、盗窃、毁损等给单位带来不必要损失。

一、单位必须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票据管理,建立健全票据收发、领用、核销的制度和手续。

二、各类票据必须妥善保管,保证票据完整,不受损失,并定期进行盘点。

三、收据在使用过程中,不得跳号、拆号使用。开具收据时必须一次复写。对作废的收据应把各联完整地粘贴在存根上,不得私自销毁。

四、每本收据使用结束后,必须进行销号,注明每张收据的使用情况。

第五章往来款项的管理

第十八条本办法所指往来款项包括:“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其他应收款”等应收与暂付类款项;“应付工程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金”、“保留金”等应付与暂存款。

一、应收与暂付类款项管理。

1.应收与暂付类款项,主要指单位暂时垫付或预付给有关单位或个人而形成的一种停留在结算过程中的资金。包括预付给各施工单位的动员预付款、材料预付款等预付款项,垫付的差旅费借款、暂付给上级单位或所属单位的各种款项及应当收取但尚未收到的其它各类款项。

2.由于应收款项与暂付款项特点不同,单位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方法进行管理:

(1)对动员预付款和预付备料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合同条款进行拨款和扣回。对于预付的征地拆迁款,各单位必须严格按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使用和管理,严禁移作他用。

(2)除“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以外的其它暂付款,应遵循按时清理及结算原则。

(3)所有暂付款原则上必须一事一借,一事一清,不能一借多用,长期挂账,以免造成债权关系的混乱。

(4)对金额较大的暂付款管理应遵循预算控制原则,不得支付无资金来源,无预算计划或超预算的暂付款;

(5)所借款项必须限期结算,前账不清,后账不借。如有特殊情况,须经领导批准。

(6)所借款项须及时办理报销结算手续。所借个人差旅费,应在返回单位五日内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结算手续(节假日顺延)。

3.暂付款管理应遵循公款公用原则,严禁挪作他用,违者以挪用公款论处;除个人借支的差旅费,不能支付其他个人借支款。

4.对于无法收回的款项,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报领导批准后,方可在支出中列支。

5.所有借款应按规定程序办理借款手续,在借款单上须写明借款事由,按经济合同或有关工程进度预付的款项,须附有关经济合同或工程资金计划的复印件。所有借款应建立明细账,及时清理核对,对超过期限的及时打印催收单催结。

二、应付与暂存款项的管理。

1.“应付及暂存款”是指在日常结算过程中,与其他单位或个人未结清有关债务而形成的负债。包括按规定从计量款中暂扣的保留金、测量等工程款项及其他暂收、应付而未付的款项等。

2.单位应加强对“应付及暂存款”的管理,每年年底进行全面清理,对挂账三年以上的应逐项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报领导审批后处理。

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库存现金;影响因素;建议

1库存现金的定义

流通中货币,或者称之为现金,是立即可以投入流通的一般等价物,起着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账单位的作用。人民银行是我国货币的发行机构,而居民、企事业单位是货币的使用者,商业银行则是货币从发行到使用的媒介。在电子货币快速发展的今天,现金仍然是我国不可或缺的商品交换媒介,现金的使用需求依然巨大。狭义的现金,是商业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商业银行作为现金流通的媒介,维持有序的货币流通环境,保障单位、居民的现金使用需求,是其基本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备付一定的现金库存。

2库存现金管理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现金库存的来源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为满足单位或居民取款需求,而从货币发行机构领入的,用于投放的现金;二是超出社会使用需求,由单位或居民存入的,用于回笼的现金。因此,只要现金仍然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社会还有现金使用需求,商业银行依然是社会现金流通的媒介,其现金库存就会存在。但是,无论是商业银行主动备付的现金还是被动滞留在商业银行的现金,都未存入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开立的备付金账户,不能获得人民银行给予的准备金利息,不能用于人民银行的支付结算,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总额度,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属于非生息资产,产生经营成本。此外,现金由于其特殊属性,在收付、整点、调运、交接、保管等商业银行内部以及银行体系间流转的各环节中都包含着较大的操作风险,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直接以及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在保证现金支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现金库存规模,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也可以控制操作风险。

3影响商业银行现金库存的因素

现金这种一般等价物由于其特殊的属性和作用,在银行内部流转时不仅受到银行内部管理能力和内部管理模式的影响,更要受到外部监管要求的影响,还要受到客户需求、业务发展、成本效益等因素的影响。

3.1外部影响因素

(1)人民银行人民币流通政策。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印制、发行、管理的机构,其制定的人民币流通政策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现金运营模式和管理措施。自2010年以来,人民银行着力提高票面质量,打击假币、反宣币犯罪,改善人民币流通环境,开展人民币流通“满意工程”,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和收入现金“全额清分”政策。现金收支“两条线”和收入现金“全额清分”要求营业网点从客户收入的现金和用于向客户付出的现金分“两条线”管理,收入的现金必须经过“全额清分”才可以用于支付。这相对于以往商业银行从客户收入的现金经过柜员整点即可用于付出的要求要严格很多,增加了商业银行内部现金运营环节,降低了库存现金的周转效率,导致现金库存较慢增长。

(2)人民银行投放回笼制度。现金存在印制、调拨的过程,因此人民银行的现金投放、回笼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并对辖内商业银行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商业银行每年要向人民银行报告投放、回笼计划,并按计划向人民银行办理现金领、缴。甚至在现金旺季(元旦至春节)要制定月计划、周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此外,人民银行还会下达小面额现金投放计划和残损人民币回笼计划,要求商业银行限时完成。人民银行计划性较强的现金投放、回笼制度和较为严谨的考核要求,造成商业银行为方便计划执行,制定较为宽松的投放、回笼计划,导致现金库存的增长。

(3)人民银行(同业)现金缴领制度。商业银行通过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或者同业进行库存现金的缴领。目前,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一般要求领、缴现不能在同一天进行;解缴必须同面值、同套现金成袋;领、缴现必须提前1天预约并经过人民银行审批。向同业缴款的,同业会要求缴存现金必须经过同业清分确认后才能入账。人民银行(同业)现金缴领制度制约了商业银行的现金调拨工作,降低了库存现金的周转速度,导致现金库存的增长。

(4)现金使用习惯。社会的现金使用习惯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现金存取款业务规模。现金需求大的地区或时间段,存取款需求和业务规模较大,商业银行备付的现金库存也相对较多;现金需求小的地区或时间段,存取款业务需求和规模相对较小,商业银行备付的现金库存也可以相对较少。

(5)城市交通及网点位置。城市交通状况和网点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日常现金调拨的速度。城市交通状况差,网点设置分散,现金调拨的用时就长,每个网点为保证现金支付,备付的现金就相对较多;城市交通便捷,网点集中,现金调拨用时短,网点备付的现金就可以相对较少。

3.2内部影响因素

(1)商业银行内部现金管理水平。内部现金管理水平是现金管理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各级银行现金管理人员成本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强,管理积极主动、紧急事件反应、处置快速,工作计划合理、有效,银行的现金备付水平会相对较低;反之,现金备付水平会相对较高。

(2)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模式。不同的内部现金管理模式有着不同的管理成本,但也决定了不同的内部现金周转效率。在人民银行现金收支“两条线”和收入现金“全额清分”政策的要求下,实行网点自主清分的现金周转速度就比实行清分中心集中清分的现金周转速度要快的多,但相对的要为每个网点配置清分设备,分配清分工作量,运营成本又要高的多。内部现金管理模式导致现金周转速度快的,银行的现金备付水平会相对较低;反之,现金备付水平会相对较高。

(3)业务发展情况。商业银行现金存取款业务发展情况及渠道建设情况决定着现金存取款业务规模。业务快速发展,自助设备及网点增加,客户数量提高,银行备付的现金会相对增多;反之,备付的现金会相对减少。

(4)客户类型。不同客户类型的现金使用需求不同。单位客户现金存取次数较少,且大额取款都要求预约,现金存取相对不活跃;个人客户现金存取量相对较小,但较为频繁,其中老年客户更是如此。因此,个人客户较多、对私业务量较大的银行,备付的现金相对较多;反之,备付的现金相对会较小。

(5)现金业务类型。现金取款业务规模大于存款业务规模的,商业银行要从人民银行(同业)领取更多的现金,用以满足客户取款需求。现金存款业务规模大于取款业务规模的,商业银行要向人民银行(同业)存入更多的现金,而客户取款需求则可以通过清分客户存入现金来满足。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现金投放的环节少于现金回笼,因此现金取款业务规模大的银行,库存现金周转的速度快,降低现金库存的难度低,备付的现金相对较少;现金存款业务规模大的银行,库存现金周转的速度相对较慢,降低现金库存的难度大,备付的现金会相对较多。

(6)现金清分能力。在人民银行现金收支“两条线”和收入现金“全额清分”政策的要求下,付出的现金都要经过现金清分的环节,因此现金清分的效率也是影响银行内部现金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现金清分能力强的商业银行,清分后现金回笼或者再投入使用的速度较快,备付的现金可以相对较少;反之,备付的现金会相对较多。

(7)额外的运输成本。满足客户取款需求,避免营业网点发生现金挤兑是银行现金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日常发生营业网点现金库存不能满足客户合理现金需求时,紧急的现金调运是必须的,但紧急的现金调运涉及现金押运和交接人员,需要安排额外的押运车辆、押运人员和提解人员,押运公司也会对额外的现金押运进行收费,且收费标准较高。为避免紧急的现金调运,银行备付的现金会相对较多;反之,备付的现金会相对较少。

4库存现金管理的建议

影响商业银行现金库存规模的因素有外部监管部门方面的,有银行内部管理方面的,还有社会形态、金融环境方面的。对于现金管理人员来说,能够主观介入乃至掌控的只能是提高自身现金管理的水平和优化内部的现金运营模式。商业银行库存现金的流转主要体现在中后台现金服务保障业务上,因此现金服务保障的效率高低决定了现金在银行内部滞留的时间长短,决定了现金备付水平。

4.1提高现金管理水平

(1)完善现金管理评价指标。商业银行备付现金库存的规模直接反应了其现金管理水平。目前,商业银行评价现金库存合理性的指标为现金备付率,即通过现金备付率历史数据的比较体现现金备付的是否合理,现金管理水平是否提高。现金备付率=现金库存余额/存款余额。存款余额不仅代表了客户取款需求总量,也体现了商业银行总体现金业务规模,因此现金备付率体现了为满足客户现金业务需求而需要准备的库存现金水平。现金备付率考虑的是总体现金业务需求,随着支付渠道的拓展,实际现金业务规模会远远少于存款余额代表的总体现金需求,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客户种类、不同业务种类对现金存取款业务的偏好也不同,因此现金备付率已经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现金库存的合理性和现金管理水平的高低,需要在现金备付率评价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业务数据比较,对商业银行现金运营指标进行多样化的评价,才能合理地判断备付的库存现金质量。

(2)优化现金计划制定方式。现金业务包括前台的现金收付、假币收缴、货币兑换,中后台的现金清分、现金调拨、金库管理、自助设备运营等工作。前台现金业务面对客户,根据客户需求实时处理,而中后台现金业务则是对前台已经发生的或预计发生的现金业务进行的服务保障。因此服务保障工作需要一定的计划性,即在统计已经发生的现金业务量和测算未来可能会发生的现金业务量的基础上,确定前台需要服务保障的需求量。现金业务计划主要包括现金调拨计划、现金清分计划、自助设备运营计划等。目前的现金业务计划一般都是根据固定的频率和固定的数量开展,如清分中心设置每天清分定额,清分人员每天完成定额工作量;将自助设备固定分为不同路线,清机人员每天完成固定路线的清机任务;对营业网点设置固定的现金限额,日终营业网点现金库存超出现金限额就缴现,低于限额就领现。这种固定的现金计划易于执行,但这都是从中后台的角度出发去安排的服务保障计划,期望这样的计划能够覆盖所有下一日或未来现金业务需求的可能,因此固定计划往往会导致现金备付高于实际现金业务需求,不能优化现金库存。对固定现金计划进行简单的优化就是动态的现金计划,即根据每天日终统计的需要服务保障的实际情况对下一日制定动态的工作计划,这种计划考虑到了历史的现金业务的变化情况,能够确保已知的,必须要完成的服务保障需求列入计划。这种计划要么由管理人员凭借自身经验进行调整,而产生较为合理、有效的现金业务计划,但这会给管理人员带来更多的工作压力;要么不考虑未来与历史的现金需求差异,简单、直接执行该计划,造成实际的服务保障不能有效满足下一日或未来的现金业务需求。最为优异的现金业务计划应该是从前台现金业务实际出发,在既能够全面统计历史数据,又能够合理预测未来数据的基础上制定的现金业务计划,这单凭管理人员工作经验是难以完成的,需要通过专门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因此,建立、完善智能化的现金计划制定系统可以更加合理地制定现金业务计划,减少管理人员工作量,更能有效地控制现金库存,满足现金业务需求。

(3)改进业务事件处置流程。客户的现金需求在前台实现,但满足现金需求的服务保障却在中后台,主导现金运营管理的人员再也后台,前台、后台的分离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传统的业务处理流程是前台甚至客户发现了现金业务出现的问题后向管理人员汇报或投诉,管理人员对汇报或投诉的事件进行处理。例如客户投诉自助设备缺满钞了,后台管理人员安排清机、加钞;前台发现某一票面没有了,后台管理人员安排次日调拨;前台反馈有不成捆的残损币长期压库,管理人员安排集中收缴等。后台的管理措施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甚至有时因为后台受到人力、物力限制或者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对前台事件的处理会有较长时间的滞后甚至忽视,这不仅影响现金库存和前台业务开展,甚至导致银行声誉风险,因此改变现有的业务事件处理模式刻不容缓。要做到前台、后台信息流的同步,就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设置事件风险等级及处理时效,对风险事件实时提示,并跟踪事件处理流程,对超过事件处理时效的进行督办,以便最快速的响应前台业务事件,提高中后台现金服务保障的处理效率,有效控制现金库存。

4.2优化现金运营模式

(1)实施精细化管理。商业银行一个城市一般都会设置一个管理机构,达到一定规模就设置金库、清分中心用于现金业务的服务保障。因此在同一城市里,为方便操作,管理机构往往采取同一种模式开展对前台现金业务的服务保障。传统的渠道建设模式,每个营业网点都是同一种营业模式,同一种人员、设备配置,管理机构可以采取同一种服务保障模式。但在商业银行渠道转型阶段,营业网点已分成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营业网点虽然都会有现金这一基本业务,但营业模式和涉及的业务种类不同,人员、设施设备的配置也不同。例如社区银行尽管会提供现金业务,但全部通过自助设备实现,不设置办理柜面业务的柜员,不提供柜面服务;零售型网点虽然也设置了柜员办理柜面业务,但柜员人数配置少,现金业务主要通过自助设备完成。因此,仍然使用同一种服务保障模式已经不能有效满足不同类型营业网点的现金业务需求,需要对不同类型、不同现金业务量的营业网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服务保障模式。如根据不同的柜面业务量为综合性网点配置不同类型清分机,让人员较多的网点进行自主清分;对人员配置较少的特色网点进行现金集中清分,只配置最低档清分机用于应急;对没有柜员配置的社区银行进行自助设备集中运营,避免现金调运;对自助设备后场相对独立且有对外通道的,进行自助设备集中运营等。精细化的管理,分类设置的服务保障模式,可以最大限度调用后台人力物力资源,有效降低现金运营成本,压降现金库存。

(2)提高现金清分能力。在现金收支“两条线”和收入现金“全额清分”政策要求下,现金清分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内部现金周转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现金清分效率的高低,现金清分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现金在商业银行内部滞留的时间长短。现金清分是一个集中作业的过程,分拆捆、拆把、清分、扎把、复点、打捆等多道工序,有着严格的作业流程。因此,在相同工作要求和工作计划下,决定现金清分能力的因素就主要体现在清分机具的好坏及数量和清分人员的素质及数量上。提高清分机具配置标准,使用高档的清分设备及辅助设备,不仅清分的现金量可以增加,现金清分的差错也能够减少。但设备是需要人员操作的,清分机具的使用需要具备一定专业能力,清分人员不足,水平不高,清分效率也会大幅下降。目前,商业银行对内部人员管理较为严格,在后台增加操作性员工较为困难。因此,当清分机具满足业务需求,而清分规模仍然不能达到现金服务保障的要求的,就必须要进行现金清分外包,使用专业化的业务外包团队,打破人力资源瓶颈,保证现金清分效率。

(3)减少业务操作环节。现金的服务保障业务流程都较为复杂,在交接、调运、密码钥匙管理等很多业务环节都涉及双人操作,金库现金管理还需要账实分管,自助设备清机加钞甚至涉及三个人在自助设备现场和后台同步操作。复杂的现金服务保障流程也制约了商业银行内部现金周转效率的提高。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利用科技,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尽量减少业务操作环节。例如使用动态密码锁对自助设备、金库、上门收款等现金业务进行管理,不仅避免了密码钥匙的保管、交接,在锁具开启、闭合上也比密码、钥匙便捷;在自助设备清机加钞时候联动进行账务处理或者在现金交接时联动进行记账,都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现金的转移交接,并且可以实现实物与账务的同步;将现金业务的审批流程由线下转为线上,通过在线审批提高现金审批的效率,提高现金调拨、差错处理、客户取款等业务的办理流程。减少业务环节,优化业务流程能够加快现金周转,也可以降低现金库存。

(4)集中清理现金库存。人民银行(同业)现金缴领是商业银行现金周转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于人民银行缴领制度的限制,往往金库会剩余大量不能成袋的老版纸币或人民银行长期不收缴的残损硬币。这些现金长期不能上缴人民银行,也不能用于支付给客户,只能留存在库房,导致现金库存的长期占用,且商业银行没有现金的销毁权,这些现金长期存放后,只会霉烂造成损失。如果商业银行可以对所有辖内金库现金明细分类情况进行监控,及时了解金库现金库存,将多个金库长期压库的现金进行汇总成袋,并清点后上缴,这些无用现金就可以存入人民银行,不仅降低了现金库存,也盘活了无效资产,避免了库存现金的损失。

作者:任波单位: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库存限额管理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企业货币资金生产经营活动控制管理

一、企业留存货币资金的成本及其问题

1.管理无序,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企业管理货币资金最终要是企业能够及时建立资金预算制度,但是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预算制度,但没有按制度去做,使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的统筹和控制随意性很大,营运资金时而不足、时而过剩,影响正常的经营活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资金成本高。企业资金来源多种渠道,不管是什么渠道都有一定的成本,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还要考虑其机会成本,转换成本,管理成本等,使得企业资金成本较高。如果不加以好好利用,必将让企业承担损失。

3.获得市场信息不充分、不真实。现代企业管理最根本的是信息的管理,企业必须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资金流。

二、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的思路

1.建立货币资金的预算机制。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有必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结算中心制度。预算可以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年初企业应根据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对公司资金的取得和投放、收入和支出、经营成果及分配等资金运作做出统筹安排。根据资金预算总目标,统一筹集、集中使用资金,调剂资金余缺,确定经济合理的现金余额,并将资金预算分解下达,年度内各项收支严格按预算执行。

2.针对货币支出和收入的严格管理。财务部作为公司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制度作为货币资金支出风险管理的基础。一旦公司的组织结构确定,财务部会根据此结构颁布各管理层的财务权限和制约条款。对于各项费用支出可以根据管理权限,授权能够审批的额度,通过严格审批,能够使得资金不至于浪费和滥用。

在资金收入方面,尤其形成应收账款,要进行严格管理,事前分析客户资信情况,事中做好记录跟踪,事后及时催缴。

3.提高资金利用效果。在资金利用环节上,可以利用流动负债中的不平衡性所造成的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的投资和生产,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消耗和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在必要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利用暂时的负债资金来补充企业资金的不足,以此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资金周转,加速存货周转、缩短应收账款周期,延长应付账款的付款期。

4.建立风险指标监控体系。资金管理过程中,会是涉及到的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及营运风险。筹资过程中应选择合理的资金结构,做到长短期资本、债务资本和自有资本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规避和降低风险,降低筹资成本。企业应加强对资金营运风险的控制,通过对资金风险指标的监控,及时掌握资金运用状况,规避本企业内部的营运风险。

5.加强货币资金的日常控制

(1)遵守现金使用范围的规定。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企业可以使用现金的范围是: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支付给个人的各种奖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支付的价款;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确定需要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使用现金,凡不符合现金使用范围的经济业务收支,都应通过银行办理转帐结算,不能用谎报用途的手段套取现金。

(2)遵守库存现金限额的规定。开户银行根据实际需要原则上以开户单位三至五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对没有在银行单独开立帐户的企业附属单位也须实行现金管理,必须保留现金的,也应该定其限额。其限额包括在开户单位的库存限额之内。商业和服务业的找零备用现金,也须根据日常营业额核定定额。但不包括在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内。凡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一般不得从本企业收入中直接支付有关支出,也不能将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和保存帐外公款。库存现金限额的核定,即保证了企业单位日常零星现金支付的需要,又减少了库存现金的数额。

(3)遵守现金收支的规定。企业单位收入的现金,应在当日工作结束之前送存其开户银,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应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单位用于日常零星需要支付的现金,可以从库存现金中支付或者直接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也称坐支。之所以规定单位不准坐支现金,是因为单位擅自坐支将打乱现金正常的收支渠道,使银行无法了解单位现金收入的来源和支付的用途,不能对单位的现金收支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4)做好银行存款的日常管理。银行存款的管理关系到企业日常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正确及时地反映货币资金的周转状况,确定保证企业经营业务的资金需要,根据不同的交易方式和业务特点,采用适当便利的结算方法。制订相适应的手续和规定,是银行存款管理的重要工作银行存款管理工作主要是对企业日常资金需要量作好预测,合理使用资金,既保证经营业务的资金需要,又应极大地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其次,加强对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日常管理,审核收付的合理合法性,掌握银行存款的结存情况,杜绝签发空头支票。在执行银行存款和结算业务的制度管理上,要从组织体制上落实财务人员内部控制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现金管理,银行信贷和结算制度的规定。

企业的资金以货币资金形态存在能够满足企业应付日常交易性需要,例如能够及时支付员工工资,偿还到期债务,按时交纳税款等,这些资金发生频繁,而且金额较多。同时企业有一部分货币资金也是为了应付市场紧急情况的出现而储备的资金,例如出现没有预计的情况生产问题,客户违约等。另外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如有机会购买证券,购进低价原材料等,能够短期获利的情形。为此,企业必须留一定的货币资金。

参考文献:

[1]李忠良.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价值工程,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