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个金部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15:00

银行个金部工作总结篇1

一、电力集团公司急需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以优化资金调度管理,发挥集团资金运作的时间和规模优势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对于区域性电力集团公司而言,由于其跨区的地理特征,营业面积广阔,所辖分公司和子公司的银行帐号多且分散,往往由于层级多、环节多,资金汇划在途时间较长,致使资金向集团公司总部回笼速度减慢,造成资金统一调度困难。因而,加强资金集中控制与统一调度,是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网上银行”业务相关概念及其系统功能

“网上银行”是指以因特网为媒介,以客户发出的电子信息为依据,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电子银行,是“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之一。“网上银行”基于传统金融服务并有了新的拓展。现阶段具备的功能有:网上实时查询、实时划拨;下载对帐单自动对帐;企业集团理财;网上结算;客户证书管理;外汇买卖;工资;各种统计、咨询、分析服务等。

网上银行功能特点有四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实时性,通过网上资金划拨,只要网络畅通,同城或异地可以瞬时实现资金的转帐;其次,客户可随时从网上下载标准格式的对帐单,直接供本单位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对帐处理,节省了人工成本;第三,可以协助企业集团理财,实施企业集团内部总(母)公司向分(子)公司划转调拨资金,查询分(子)公司账户信息,监控其资金运作;第四,客户证书管理功能将根据客户需要对客户证书设置各种权限,查询、更新证书,帮助客户实现有效的内部事务管理。

三、加强内部管理,努力规避和化解“网上银行”业务风险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管理,首要问题是要保证资金的绝对安全。“网上银行”系统从四方面采取了安全措施:

1.在数据网络传输方面,采用高强度的SSL安全通信加密手段,以保护用户信息不被外界窃取和修改;2.在身份认证方面,利用国际上安全性最强的128位非对称密钥算法建立起公钥安全体系。同时,客户证书采用支持非对称式RSa算法,提高网上银行的安全性;3.在整个系统的网络框架上,设置多重防火墙和一个安全服务器,以防止非法人员的入侵4.在业务处理上,在电子付款指令中增设一个支付密码,经过业务人员核押无误后才办理付款,系统通过业务、技术双重安全机制保证网上资金的安全。

四、充分发挥“网上银行”有利因素,时刻注意消除负面影响,确保电力资金安全运转

“网上银行”业务是新生事物,其生命力强,对集团公司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管理上台阶。开展“网上银行”业务,能够监控集团公司及分公司的所有账户,防止资金“跑冒滴漏”,防范资金“三乱”风险。对决策者而言可以查询总公司及任何一家分公司的资金状况,随时摸清家底,有助于做出正确决策;对于经办人员而言,只要在计算机操作,就可实现资金划转并立即查询结果,财务人员工作量大为减轻。因此“网上银行”运用得好,将大大创新企业资金管理的方式、手段、内容,提高资金管理水平。2.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通过“网上银行”,在网络畅通的前提下,只要几秒钟资金就能到帐,大大缩短了资金的在途时间,加速了资金周转和流通,为企业节约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集团公司对各供电局的电费实施主动划款,减少了电费上交环节,加快了电费向总部的回笼,确保了经营活动资金的正常运转。3.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由于电力集团公司大部分早已建立广域网,具备上网条件,所以除820元的服务费及工本费等以外,不需额外追加其他费用。“网上银行‘业务现阶段将比照传统业务收取手续费,但外资银行介入中国金融业后,”网上银行“业务的手续费存在一定的降价空间。

当然,电力资金管理运用“网上银行”技术,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制定好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保证资金安全,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利用“网上银行”改革电力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手段,加强对资金的集中控制,加快资金周转,实时监控各分公司资金账户,逐步扩大统一结算范围,最终使各分公司银行存款达到最小或趋近于零。具体任务有:(1)实时掌握各分公司资金动态;(2)加快电费上交速度;(3)实现自动对帐;(4)先在集团公司内部(包括总、分公司,分公司之间)实行网上支付结算,条件成熟后在关系紧密的上下游企业支付结算;(5)扩大统一结算范围,把分公司的基建工程。城农网、贷还款等业务的结算纳入进来,控制大额资金支出。

2.加强对银行账户的有效管理。制定有关账户管理办法,规范银行开户行为,各分公司所有账户由财务部门统一归口负责,对分公司账户要进行清理整顿,实行账户申报审批制度;做好各公司银行账户在“网上银行”系统中的设置和身份认证登记工作,办理好分公司账户对总公司账户的授权经营承诺。

3.夯实财务的基础工作。有了现代化的手段,若基础工作不扎实,没有可靠完整的数据,也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资金安排。所以,客观上要求FmiS中资金管理子系统、预算管理子系统配套跟进更好地发挥“网上银行”的作用。

五、积极试点,及时总结,保证“网上银行”业务在电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运用中的平稳起步

电力集团公司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应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电子商务发展初期本身的客观规律、发达国家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经验以及电力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应用。

1.要设立财务部领导下的资金结算中心,归口管理“网上银行”业务,发挥企业内部银行的作用;同时,要处理好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的业务关系,理顺二者之间的职责权限。

银行个金部工作总结篇2

镜头1:每天下班之前,郭自光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在电脑上检查公司当天的资金状况。作为新华人寿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部总经理,他执掌着新华人寿旗下几十家分公司的资金调度大权。“在许多保险公司,把三级公司的资金归集到总公司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我们自从使用了中国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以后,现在只要几分钟就够了。”

镜头2:B女士有个上幼儿园的儿子。最近她和工商银行在线签了一份协议,同意通过工行网上银行的收费站交托儿费。协议签完,工行网上银行的“收费站”每月便将这笔钱直接从B女士的账户划入幼儿园的账户上,而这一切都是计算机自动联网完成的。B女士也有权采取一些自我保护,即在合同中规定:银行每月只能划一次账,并限定每次最高划款额。

中国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算不上是早起的鸟,但目前看上去,它却是所有网上银行中最有食吃的。

工行网上银行2000年正式推出,但它对企业银行业务的渗透率,在国内银行业一直处于领跑地位。2002年,工行仅企业网上银行部分的交易额就达到了53000亿元人民币。今年,工行网上银行已经实实在在地步入快车道:每个月的增长都在10%左右。就连工行电子银行中心总经理王刚也感叹:“当初并没有想到会发展这么快!”此外,工行还获得国际权威金融杂志《银行家》评出的2002年度“全球最佳商业银行网站”大奖。

尽管业内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与管理颇有微词,但是继在中国第一个实现数据大集中之后,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再次在中国的数字银行运动中以大比例之差一举夺魁。这一切的背后,确实也有着发人深省的东西。

“主动脉血管”

在采访中,郭自光十分庆幸新华人寿早早便将结算业务全部放在了工行的平台上。“我们公司是第一家与工行在网上银行业务实行总部级合作的企业。”郭自光表示。正是这个合作,使其避免了很多同行在资金归结上曾经遇到的麻烦。不过在他看来,网上银行的好处决不止是方便、快捷这么简单,“它对公司管理起的作用是质的飞跃!”

尽管成立于1996年,但新华人寿是自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的,这也恰好与工行网上银行的发展同步。2000年2月,工行网上银行开始在几个城市试点,新华人寿便很快将所有结算业务转到工商银行。

据郭自光回忆,在双方签定网络银行的服务协议后,新华人寿旗下所有分公司的保费都通过工行的网络平台归结在一个账户上,而支付给分公司的费用则通过网络划拨到其它账户上。也就是说,总公司每天都可以将各地分公司收来的保费及时上收,然后再根据分公司的业务需求为其调拨资金。

虽然看起来这并不复杂,但对许多企业而言,却是个让他们烦恼了多年的大问题。大型企业旗下往往有很多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又要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银行开户,资金在公司内部的流动往往会因银行间的收转而延误。“有的银行连自己内部不同地区分行的资金划转都不顺畅,更不要说跨行了!”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的这一问题对企业,尤其是对保险公司这类强调资金运作的企业影响很大。

在保险行业内摸爬滚打数年的郭自光便对此有深刻体会。“要是将资金从三级公司上收到总公司的时间耽误了很久,会给总部的管理带来非常大的难度。”

由于保险公司每天既要收取保费,又要面对理赔,资金在总部与分公司之间的流动性很大,即便是在银行耽误一天,也可能造成分公司周转不灵,进而影响业务。因此,许多保险公司都只能将分公司收来的保费和付出的理赔费放在一个账户上,以保证分公司的正常运营。而这样一来,总公司就很难及时掌控分公司的财务收支状况。更严重的是,一旦有分公司出现财务问题,总公司还不容易及时发现。

借助了工行的网上银行,新华人寿的资金调度不再需要坐站站停的慢车,而是乘上了清一色的直达快车,目前已“做到对分公司的资金状况全部进行实时监控”。如今,新华人寿各分公司的支付账户额度很小,一旦临时有超过计划的大额支付情况发生,分公司只要发传真来,总部可以及时将资金调拨到分公司。“这样不但有效地控制了风险,而且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有所提高。”

目前,新华人寿已经在全国拥有29家分公司,65家三级公司,仅去年一年通过工行网上银行划拨的资金就接近400亿元。“在保险公司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的资金管理是第一位的。”郭自光表示。而工行的网上银行也就成了新华人寿资金管理的“主动脉血管”。

只是颠倒了一下位置

与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在1998年网络大潮袭来之际,工行也开始思考怎样利用互联网技术做点什么。但不同的是,工行网上银行是典型的业务驱动,而不是技术驱动。

据王刚回忆,工行的头脑“始终比较冷静”,并没有将当时最热门的在线交易看做是网上银行的重点,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工行10多年积累下的几百万个大客户。“我们现在有4万多家企业客户,光是集团客户就有将近1万家。”

当时,在工行广东、浙江等分行已经出现了一些“企业银行”业务。“也就是银行拿一个终端到企业去,然后企业直接在终端上做业务。”王刚进一步解释到,“实际上就是一种结算的无纸化交易。”这种端对端的结算方式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尤其是为每天需要进行大量资金结算的企业提供了便利。

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工行决定:干脆用统一的网上银行来替代企业银行。而“从技术上讲,企业网上银行的安全级数也比较高。”王刚说,这也是工行选择从企业网上银行入手的原因之一。

记者注意到,在提到网上银行概念时,王刚每次都准确地表述为“水泥+鼠标”,而不是人们常说的“鼠标+水泥”。的确,这两个起点不同,后来的成功率也相差很大。其实最初,工行对网银的认识也是从“鼠标+水泥”进入的,也曾试图将网上银行直接办成当时很流行的“虚拟银行”。可是干了没多久,问题就来了。

由于企业的网点分布在全国各地,这首先就需要企业的分支机构在银行有相关的结算账户以应付支取现金、办理实物票据等业务。如果在当地没有分支机构,即便是能够通过网上银行开户,银行也很难保证企业的全面需要。

“因此,我们现在倡导‘水泥+鼠标’。”王刚说。工行网上银行的发展策略之一,就是要在利用传统网点优势的同时,将银行传统业务“搬”到网上来。但是并非连锅端,而是先端那些合适的业务。用他的说法是:“与现金、实物票据和单证没有必然联系的业务,我们都可以放到网上来做。”由于各方面的监管政策不同,类似于外汇贷款等很多种业务还必须依靠人工审核文件,无法单纯依靠网上银行完成。

去年,工行通过网上银行完成的业务量已经占其传统业务量的8%,王刚表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而在国外银行的平均水平中,30%的业务量都是在网上完成的。尽管目前还有差距,但王刚对其前景仍然十分乐观,

工行之所以能够及时调整鼠标和水泥的位置,背后有着一种必然,因为在网上银行的初创团队中,大部分人员都来自工行的业务部门。

就拿王刚来说,他1977年底进入工商银行,先在柜台做过会计、计划、出纳,后来调到总行,在会计部和信用卡部都干过。但是,如果他只有业务背景,这次他未必能抓住很可能擦肩而过的机会。一切就像是事先谋划好的,在若干年前工行进行资金清算改革时,王刚已在总行会计部当上了电算处处长;在之后工商银行自行开发核心业务系统CB2000时,他也是一个主要成员。在到网上银行之前,王刚的工行生涯主要是与会计、结算打交道,而且还主要是研究对公企业结算。也许是厚积薄发,他此生必定要在会计、结算和电子技术之间干一番大事业。

目前,工行网上银行已经可以完成结算、汇兑、支票等10多类业务。而且,连网点有限的农信社和城市级小银行也开始借助工行遍布全国的网络来处理它们的业务。

而在王刚看来,网上银行还可以开发出许多在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下难以完成的增值业务。以集团预约付款为例:企业可以在网络上自己设定好付款时间,到了预约时间以后,资金便会自动划转到指定账户上。但如果这项业务要在传统的柜面上来做,是十分困难的。柜员每天需要面对数十个客户,而且柜面服务还需要专门审核相关的凭证。根本不可能有精力为客户专门做预约服务。

“除了企业的应用以外,个人业务量也赶上来了,从笔数上看已经占到业内的第一位。”王刚说。

成本瘦身

工行人说,如果把网上银行还原,它的雏形就是当初会计部门下面那个不起眼的电算室。但10年前几乎没有人想到,当银行的计算机联网后,竟能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银行经营模式革命。今年2月,工行宣布与微软公司合作,全面推动个人网上银行系统安全及其它it系统建设。

当前刚刚拉开帷幕的传统营业网点改造,是工商银行数字化工程中最艰苦也最前沿的一次“战役”。它的难点在于成本瘦身,而在这个进程中,网上银行可谓功不可没。

据工行西客站支行员工透露,自从网上银行业务推出以后,很多企业便改为直接在网上自行办理业务,柜员的工作量立刻减轻了。“另一些原来需要人工审核的业务,现在都可以由系统自动完成,柜员只要接收凭证就可以。”一位员工说,“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在西客站支行,柜员人均业务处理量标准为150笔/天,“如果都是网上业务,每天1500笔也处理得完!”

据了解,由于效率提高,一些营业网点目前正在减少柜员数量,转而将更多的人力资源分配到营销队伍中。“这样有利于从交易型网点向销售型网点转变,提高物理网点的盈利能力。”王刚指出,由于网点客户太多,银行根本没有足够的销售人员向客户介绍更多高端产品,用于开拓和维护高端客户的力量也还不够,这样就很难从本质上提高银行网点的客户服务水平。银行还可以借此降低物理网点的成本,甚至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开支。

银行个金部工作总结篇3

一、融通资金,主动作为。全市金融工作取得新成绩

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一五”期间。金融业增加值超越GDp增速5.4个百分点,占三产比重从5.1%上升至6.6%存、贷款余额从“十五”末的206亿元、124亿元增加到577亿元和385亿元,分别增长2.83倍和3.14倍,年均分别增长22.3%和25.7%五年间,新增1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徽商银行、3家村镇银行、22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农业政策平安公司及8家寿险和产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全市银行业金融资产总额达到653.2亿元。平安机构保费收入从6.28亿元增至14.16亿元。地方金融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达525.7亿元,过去的一年是收官“十一五”谋划“十二五”关键之年。增长15%增幅居全省第6位。财政收入84.7亿元,增长40.2%增幅居全省第3位;地方财政收入49.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7位,增长40.7%增幅居全省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730.4亿元,总量居全省第5位,增长38.1%增幅居全省第6位。规模工业增加值288.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9位;增长28.5%增幅居全省第6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延续“增幅全省第一方阵、总量继续前移”良好势头。

全市金融机构齐心协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金融行业和广大金融工作者的努力。2010年。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有扶有控”原则,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对单薄环节扶持,取得显著效果。各项存贷款均坚持较快增长,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平安业和证券业平稳健康运营,担保、小贷、村镇银行等规范发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102.1亿元,同比增长36%高于全省12.8个百分点。2010年银企对接工作获得省政府惩处。今年继续坚持投放势头不减,截至二月末,贷款余额达407亿元,比2008年底的202亿元翻了一番。总体来说,去年的金融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争取信贷规模计划,一是全市新增贷款首破百亿元。各金融机构掌握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拓展信贷资源,组织资金扩大有效信贷投放,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新增信贷高于上年水平的目标。全年新增贷款突破100亿元,增量位于全省第6位(不含合肥市)皖江城市第4位;增速位于全省第2位、皖江城市第2位。市工行、市信用联社连续三年坚持高增幅信贷投放,市农发行为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贡献突出。省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也给予我市经济建设重要支持。14家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整顿调整,更加符合银行信贷政策要求。

依照“提前衔接、提早对接、提升质量”总体工作思路,二是银政企合作效果明显。为适应宏观金融政策。扎实开展各种银企对接活动。3月份举办全市银企对接会,共推荐融资项目340个,签约项目140个,合同贷款33.5亿元,意向贷款60亿元。各县市区全年共举办银企对接活动12场;创新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日暨“小企业金融超市”进县市区活动8场,现场签约和意向贷款金额近50亿元。市邮储银行成为全省该系统内第五家开办小企业贷款行,专场对接会授信3740万元。积极组团参与皖江城市带衔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专项银企对接会。市人行和市银监局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分别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家银监会和省人行、省银监局的惩处。

中行郎溪支行列入筹建计划,三是地方金融体系不时完善。一是积极引进金融机构。旌德县建行升格为支行。无锡农商行、吴江农商行来宣签订在县域设立支行的合作协议,徽商银行宁国支行开业,徽商银行广德支行筹建工作有序展开。二是加快农信社改制步伐。已完成绩溪、广德、郎溪、宁国四县农合行组建工作并开业。宣州区联社改制为皖南农村商业银行,成为我市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泾县、旌德联社改制农商行已上报待批。三是快速组建村镇银行。经多方共同努力,由中国农业银行、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和铜陵铜都农村合作银行分别作为主发起行,成立绩溪农银村镇银行、郎溪新华村镇银行和泾县铜源村镇银行,并于10月份前后开业运营。宁国、广德、旌德等县市的村镇银行组建工作进展良好。四是安全、证券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4.16亿元。全市证券经营公司2家,营业部7家,股票、基金和债券交易量424.9亿元。五是引导小贷公司优质化发展。现已开业运营22家,位列全省第四,实现县域全覆盖。全年发放贷款16.6亿元,试点以来累计发放贷款24.7亿元。六是推进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化、集团化发展。全市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金达16.7亿元,其中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以上的12家。市金融办被评为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工作先进单位。

小企业贷款余额108亿元,四是金融服务创新工作深入开展。围绕“金融创新年”加大对小企业和“三农”信贷支持。截止2010年底。新增47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全部贷款增速47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187亿元,新增67亿元,同比增长56%市农行、市邮储行发挥网点优势加强“三农”服务。市农行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全力支持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市中行和市建行对中小企业客户融资的信贷工厂”等操作模式进行流程创新,推出内保外贷产品、融信达产品和供应链融资产品,有效提供了满足社会需求的金融新产品。

整合各种资源,五是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见成效。与省证监局签署合作备忘。打通上市通道,合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实现泰科铁塔、太阳禽业在美挂牌交易,司尔特肥业首发上市,中鼎股份3亿元可转债发行申请过会。黄山胶囊、鑫鸿交通、广信农化等一批企业上市积极性较高,正依照上市要求开展前期工作。30家企业进入我市拟上市企业资源库。

市金融办、人行、银监等金融工作部门在推动全市金融业发展的同时,六是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依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着力打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推进“信用”建设的总体要求。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全市银行业贷款质量不时提高,不良贷款继续“双降”不良贷款余额15.7亿元,比年初减少2.8亿元,不良贷款率4.04%比年初下降2.43个百分点。制定全市金融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未来五年金融业发展的目标。2010年我市获得全国“最佳投资环境金融生态乡村”和“最具经济活力金融生态乡村”两项荣誉称号。

金融工作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金融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金融支撑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创新,2010年。这是坚持发展为先,一切围绕发展这个中心,抢抓发展机遇,以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结果;坚持创新为重,大胆解放思想、结合实际,以创新思维推动全市金融工作发明性地开展的结果;坚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开展相关协调服务工作,认真做好必要监管的结果;坚持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注重过程,更看重结果,强化绩效观念,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的结果。

也要清醒看到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同时。如,市金融整体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仍较突出,金融创新还需深入推进,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积极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乘势而上。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

全市金融业将按照“改革再度出手,十二五”期间。发展加速突进,体系渐趋完善”基本要求,完善金融体系,力争实现引进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水平和扩大企业直接融资三个重点突破,多措并举扩大总体投融资规模同时,优化融资结构,实现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两个显著增长,力求实现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

也是皖江城市带衔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年。跨越发展的新阶段,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对于实现五年规划和跨越崛起目标至关重要。今年全市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大力提升金融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扩大有效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发明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面对相对趋紧的稳健货币政策,2011年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信贷投放是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和保障,一要继续扩大有效信贷投放。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拓展信贷资源,组织资金扩大信贷有效投放,力争2011年新增贷款量坚持上年水平。各金融机构要增强支持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抓住我市快速发展形势乘势而上,积极向省行、总行争取授信规模,扩大信贷总量。不只要发挥信贷的支撑作用,而且要发挥信贷的导向作用;不只要在信贷投放数量上做到又好又多,而且要在投放进度上做到又快又早,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支持。市中小企业众多且发展势头较好,这是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活力源泉。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三农”信贷支持力度,使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速,二要突出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题。全部贷款中的占比继续提高。各金融机构要发挥系统优势,服务重心进一步下移,有效覆盖县及以下网点。完善体制机制和经营考核体系,创新信贷品种,简化审批流程。充分发挥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在服务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上的积极作用。加快整合担保行业,推进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创新融资模式,推进银行与担保的合作,努力建设规范健康、运行高效的地方担保体系。

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能力。依照“做快村镇银行,三要大力推进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做大担保公司,做优小贷公司,做强农村银行”总体思路,以新型地方金融机构的建设促进地方金融体系的完善,以新型地方金融机构的建设推动原有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把引进金融机构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内容。规范小贷公司发展,争取将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纳入征信系统。金融办、人行、银监等部门要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努力推进地方金融体系的建设完善和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做好交通银行在宣设立二级分行工作,完成泾县、旌德两县农商行挂牌,推进宁国等三个县市农村商业银行设立支行和村镇银行组建工作。

扩大企业直接融资。以“政证合作备忘”为基础,四要继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与省证券局等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和合作关系。有效联系券商、基金等中介结构,积极做好拟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工作。探索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重点抓好鑫鸿交通、博瑞特、黄山胶囊、广信农化等企业的上市服务工作。

深挖金融资源潜力。认真总结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日暨“小企业金融超市”活动经验,五要继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重点探索专场银企对接活动的开展。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工作考评,加强对各银行中小企业专营网点(小企业金融超市)进行考评,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多种形式金融创新活动,着力优化我市投融资环境,让金融产品为经济注入活力,让金融服务惠及民生。

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市金融办、市人行、市银监局等单位,六要继续强化金融监管。要加强沟通,各司其职,切实强化对全市金融机构的服务和监管。根据国家及银监会的相关规定,积极做好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整顿和管理等工作,着力推进其实现企业化运作。各级金融办要注意做好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的监管工作,努力营造健康、有序、平稳的金融发展环境。各县市区要加强“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工作,切实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三、强化领导,适应形势。推动金融工作再上新水平

要将思想统一到对形势的准确掌握和对工作的正确领导上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水平,切实增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支撑力。

要适应形势,一方面。抢抓发展机遇。2011年宏观形势依然很复杂,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压力依然很大,金融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应当发挥更大作用。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信贷的控制将会更加严格,更加注重信贷结构的优化,更加倾斜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和“三农”投放。近年来,市经济一直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企业生长性普遍较好,更加符合信贷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外地客商看好我市发展前景,纷纷来宣投资兴业;全市上下发展热情高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态势良好。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我市衔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时期,加快金融创新,加大信贷投入,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

银行个金部工作总结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实行全面预算体制,依据国务院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结算办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总公司及各所属企业。   第二条本规定是在全面预算体制下,月份资金计划基础上,对本公司经济业务的所有货币资金的收支进行管理、控制和监督。货币资金包括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其它货币资金(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等)。   第三条财务本部和各所属企业财务部负责本规定的具体贯彻实施,并设专职稽核员负责经济业务的收支计划和审核管理工作。第二章   总公司资金计划控制   第四条总公司财务本部负责对总公司资金运作进行“全面计划、整体协调、统筹安排、宏观控制”。   第五条各所属企业必须于每年12月底前将各自下年度用款计划上报总公司财务本部,财务本部于每年底根据总公司下年发展计划及资金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并制订总体资金年度安排计划及季度、月份资金计划,报总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下达。   第六条各所属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各自单位的年、季、月资金计划安排和落实,并在实际工作中控制、监督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七条总公司各部门、各所属企业借领计划内大额款项,采取“提前通知,积极筹措”的办法。   (一)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必须提前5天通知财务部。   (二)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必须提前10天通知财务部。   (三)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开信用证须提前3天,改证须提前之大通知财务部,信用证原则上允许改两次。   (四)办理汇票须提前两天通知财务部。   第八条计划外借领大额款项,业务部门或专业公司须办理调整计划手续,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交财务部,财务部根据资金情况进行安排、筹集,提前通知期暂定10天。   第九条各部门不按规定的提前期通知财务部,而影响用款,申办部门自负其责,第三章   现金管理   第十条现金的收入、支出范围:   (一)现金收入包括:公司经济业务范围内的一切现金收入以及支用款项的退回现金等。   (二)支出范围:   1.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劳务费,劳保。福利费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2.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3.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4.发给职工的各种奖金。   5因采购地点不确定、交通不便。收款对方元银行帐号不能办理转帐结算或对方当地有特殊情况等,必须使用现金结算的。   6.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需要支付现金的其它支出。   第十一条以各部编报的、经财务部平衡、公司总经理批准的月度货币收支计划为依据,由财务部进行日常经济业务的现金收支管理,对超计划支出,又元批准计划调整追补支出的,财务部拒绝支付。   第十二条现金收支业务的管理   (一)现金收入的管理   1.无论是否签合同、协议,公司的所有现金收入,经办部门必须连同收款说明书、发票或收据副本等,于收进日(最晚于次日)如数交付财务部,收款部门不得挪作他用,更不准留存于经办部门内。   2业务人员办理业务预借的现金,其未支用部分应连同有关业务凭证(发票或收据支出凭单)送交财务部冲销预借款,不得余款不报,留作他用。   (二)现金支出的管理   1.预算内零星采购,由经办部门开具经费支出报审表(代借款单),写明用途、金额,总公司部门总经理或各专业公司总经理签字后交财务本部总经理或专业公司财务经理签批后办理,稽核员按预算审核。   2.预算内经常性费用支出(办公费、小额招待费、市内交通费等),无预借款直接报帐的,由指定经办部门开具费用支出凭单,写明用途,经总公司部门总经理和专业公司总经理签字,连同发票或收据交财务部稽核员审核后,交财务部经理签字办理。3.预算外或超预算支出,由经办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按全面预算管理办法执行。   4,业务部门借领现金(不包括差旅费借款),必须在15天内报帐,对逾期末报的通知该部门报帐或追回现金,必要时停办该部门现金借领业务。试工人员不许借款,由该部门经理代借。   5业务人员出差借款5000元以上的差旅费时,不得付给现金,可开出支票转入其个人信用卡中(不能使用信用卡的城市例外)。第四章 银行收支结算管理   第十三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本公司目前采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汇兑、支票、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业务和对外经济合作业务中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   第十四条银行结算资金管理     (一)银行结算收入的管理。     1通过银行转来的非支票结算方式的营业收入凭证,财务部转交业务经办部门,由经办部门填写收款说明书,并附有关凭证,交财务部稽核员审核后,由主管会计办理有关手续,并进行会计处理。   2.由银行转来的与其他单位及本公司所属企业的往来款的单据,收到后交经办部门,经办部门填写收款说明书,附带结算凭证,交财务部稽核员审核,交主管会计处理。   3.业务部门收到外单位开具的支票,连同有关凭证、收款说明书,送交财务部,由稽核员审核,交银行出纳员于当日送交银行并作会计处理。   4.信用证结算按我公司(迸出口业务财务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办理。   (二)银行结算支出的管理   1.根据合同、协议的规定,由业务部门申办的对外投资、对内贸易等需要银行办理汇票、电汇、银行本票等方式支出时,由经办业务部门填写经费支出报审表,交财务部稽核员按计划项目审核用途后,交财务部经理签字。需签报本公司领导的,由财务部签署意见后签报。   2日常采购物资或支出费用领用支票按预算报财务部审批。   3严格控制签发空白支票,如因特殊情况确需签发,必须在支票上写明收款单位名称、用途、签发日期和规定限额,在银行规定开空白支票范围内才可以开出。   4.专设领用空白支票登记簿,由领用人签字。逾期一周未用的空白转帐支票要及时交回财务部。财务部根据空白支票登记簿,对逾期末交的空白支票进行查询。   5.一个部门已领用三张支票,不按规定时间报帐,财务部书面通知该部门启行查询,一周内仍无反馈,财务部门停止对该部门签发新的支票。第五章   报帐销帐   第十五条各部门预借的支票,结算款项业务处理完毕,应及时执有关凭证(发票或收据、支出凭单等)在一周内到财务部报帐销帐。   第十六条为贯彻经济责任制,报帐采取上级审签办法,即:总公司业务人员报帐,属预算内支出,由部门总经理审签,报财务本部按权限审批;属预算外支出,均须报总公司主管财务的领导审批。部门总经理报帐由总公司分管领导审签,总公司副总经理报帐由总公司总经理审签。   第十七条应付现金的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报帐,原则上以支票转入报帐人信用卡内。第六章   附   败   第十八条本规定由财务本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银行个金部工作总结篇5

对公司业务来说,银行的产品主要是存贷款及其相应的配套服务。经过近20年的金融创新,银行的公司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初的支付清算和信贷等传统业务成为全面、综合、立体的公司金融服务。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其历史的特殊性,在新形势下、尤其是与外资银行竞争的过程中,在公司业务方面显示出了很多的不足。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公司业务进行准确定位,转变营销理念和营销机制,改善银行内部管理体制,进行金融创新,促进公司业务快速发展。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加入wto后,特别是我国开放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以来,外资银行已经与我国商业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外资银行凭借自己雄厚的竞争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新颖的服务方式,在人民币业务、外币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和优质客户方面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冲击和影响正逐步显现。在与外资银行竞争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落后、经营机制缺位、资产质量较差等弱点暴露出来。总体上讲,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产品为中心,经营模式落后。在金融资源稀缺时期,企业被动地接受银行产品,银行推出的产品不愁没有市场,银行是以产品为中心进行经营。由于惯性作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痕迹明显。但是,随着外资银行大举进入我国金融市场,银行业竞争加剧,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不够丰富的缺点显现出来,影响了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同时,现阶段银行公司客户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市场化及电子化的特征,单一的金融产品满足不了公司客户的需要。由此可见,旧有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就适应不了新形势下的竞争需要和客户需要。

(二)以银行自我为中心,营销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习惯“以银行自我为中心”、“等客上门”。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趋于同质化。而且,随着外资银行大举进入我国金融市场,银行业竞争加剧,要求客户适应银行的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银行只有走出去营销才可以获得优质客户,通过运用新的营销策略来了解公司客户所需,推出适应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受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影响,金融业务受限。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制度,这抑制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还只能将自己的主营业务放在资产负债业务上(表1)。这一方面使我国商业银行长期经营高风险的业务;另一方面也约束了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服务领域。在现行金融管制下,银行对客户有些金融业务需求可望而不可及。

(四)银行内部管理体制不合理,造成多种不利。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的是科层制管理模式,往往先进行部门和人事的设定,然后根据人事配置情况来建立工作流程。这样,就难免会造成职能重叠、机构臃肿、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业务办理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银行公司业务的发展,造成多种不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银行反应滞后。在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工作流程下:一是对公司客户需求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研究不够,缺乏有效的客户需求分析制度和信息收集分析制度,未能提前就公司客户需求制定应对措施;二是缺乏迅速的反应机制,纵向上银行对公司客户信息传递缓慢,横向上银行内部各部门整体服务客户效率不高。

第二,层层讨论,效率不高;集体负责,淡化了个人责任。

(五)复合型金融人才匮乏,结构性人才短缺。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人员配置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业务发展的方面:人员数量庞大,分工过细;忙于行政事务工作,市场营销意识不强;墨守成规,创新不足;知识结构单一,不能独当一面;文化结构不合理,相对偏低。(表2)这些不适应业务发展的方面,都不利于银行公司业务的开展及发展。

(六)激励机制不完善,员工工作动力不足。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大都加大了绩效考核力度,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仍有一些不足:第一,职工等级工资制主要依据的是职务级别、专业职称、工龄等,忽视对员工的工作岗位、业绩分析。第二,虽然引入责任目标津贴和岗位津贴浮动系数,但挂钩部分占职工总收入比重过小,拉不开差距。第三,激励手段单一,往往只局限于金钱报酬方面,忽视了级别晋升、岗位调整、培训学习等其他手段。

二、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公司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市场上卖方竞争的加剧和买方需求的多样化,及时转变经营观念和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以公司客户满意为经营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营销,改革银行内部管理体制,开展金融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拓展公司业务,实现经营效益的必由之路。

(一)改善服务,提高服务满意度

首先,改革银行内部管理体制,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我国商业银行应取消科层制管理模式,整合业务框架,减少冗员,精简层级,实行组织机构扁平化、业务垂直化。一个流程由一系列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完成,体现于为顾客创造有益的服务,减弱了职能部门的意义,合并了多余及重叠的部门,提高了效率,消除了浪费,缩短了时间,提高了顾客满意度和银行竞争力。

其次,完善客户经理制,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客户经理作为银行柜台的前移,就是银行与公司连接的纽带。因此,提高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以此提高公司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对于发展公司业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提高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一是与各大专院校联系,将客户经理集中起来进行金融业务理论学习;二是定期邀请客户营销方面的专家为客户经理授课,介绍客户营销领域的新观念、新方法,提高公关能力;三是在银行内部推行短期轮岗制度,使客户经理对银行业务操作和金融产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客户经理考核和奖惩办法,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对客户经理的各项工作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加大工资改革力度,充分调动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为公司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促进银行公司业务的发展。

第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要使绩效考核成为管理的有效工具,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一是让绩效考核思想深入员工心中,消除和澄清对绩效考核的错误及模糊认识。要让员工认识到考核不是为了制造员工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的工作长处、短处,以扬长避短,从而在工作中有所改进和提高。二是加强沟通,建立共同愿望和树立共同价值观。三是进行工作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考核标准。通过人事部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加强与各主管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为每一位员工作出工作职位说明书,制定与之相应的考核指标。四是充分发挥价值分配的杠杆作用。价值分配不仅仅包括物质的分配,也包括挑战性工作岗位的分配、职位的晋升,等等。在工资方面,要充分让个人的工作能力、绩效在工资的组成结构中占有合理的位置,并成为个人工资提高的主要因素。此外,还要给有创造、进取的高绩效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给他们创造更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

(二)顺应混业经营潮流,开展金融创新

首先,创新营销,进行整合营销。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银行服务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商业银行传统的一些营销手段已不足以应付目前和未来的市场竞争态势,这就要求银行营销不能再是简单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营销”,更应该赋予其银行的整个p/om战略思想,将银行营销提升到整合银行全部要素资源的系统工程高度上来认识。营销不能简单地是仅仅开发客户,推销单一产品和服务,而必须提高到“以效益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银行产品和服务为手段”上来,一切通过“客户至上”的营销理念实现银行和客户价值的共同提升。客户需要什么产品和服务,银行就必须尽可能地生产什么产品和服务,要改变“站在客户末端、等待客户来办业务”为“站在客户前端、研究客户潜在需要、个性化设计和开发更加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永远坚持“客户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这无疑要求银行营销必须采取“主动进攻”谋略,不仅仅要求敏锐的洞察力、迅捷的行动力,而且要把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的触角伸向企业的方方面面,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善于在社会生活中寻找银行与客户的最佳“双赢点”,从而使得银行营销既能满足当前,又能够拓展未来。

其次,以需求为导向,改进运行机制。以需求为导向的运营机制,要求商业银行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再把产品推销给客户。这种运营机制:一是要求银行的起点是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二是要求产品的销售人员要全程参与产品的调研、开发;三是要求银行职工彻底抛弃“以银行为中心”的产品推销理念。产品创新要坚持产品从客户中来,由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开发,上层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以需求为导向的运营机制的关键是要建立专门的产品研发机构,负责客户需求的收集、上报新产品的审批和组织新产品开发。

银行个金部工作总结篇6

一、昆明中心支行机关干部队伍状况分析

截至目前,昆明中心支行机关共有467人,其中男254人,占比54.4%,女213人,占比45.6%。从年龄结构上看,机关人员平均年龄43.4岁,其中,35周岁及以下99人,36-45周岁164人,46-55周岁169人,56周岁及以上35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99人,大学本科275人,大专及以下89人;从职务结构上看,行领导6人,处级干部106人,科级及以下干部317人,工人38人。

2007至2011年昆明中心支行干部职工队伍基本稳定,五年来,共有9名干部流出,其中,男7人,女2人。从年龄上看,35周岁及以下干部3人,36-45周岁干部6人;从学历上看,硕士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生4人,大学专科生1人;从职务上看,处长1人,其余8人均为处级以下;从流出方式上看,有3人调出,6人辞职;9名流出干部在流出前,有7人从事业务管理工作,2人从事综合管理工作,流出后,有3人到国外工作、学习,1人在国内读博,3人流向市场机构,2人从事企业工作。

二、目前昆明中支干部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对流出再创业信心不足

从前面对昆明中支机关干部队伍情况分析来看,由于撤并分行和银监分设,导致目前人民银行干部职工的年龄结构普遍老化,尽管近年来每年都在补充年轻行员,但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另外,自银监分设以来,人民银行的工作职能发生了改变,工作重心由原来的监管转移到了金融服务上,导致人民银行员工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日新月异的金融业务渐渐生疏,从知识结构上落后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员工。基于此,大多数人民银行员工对调离人民银行到其他金融机构工作的信心不足,不敢轻意“跳槽”。如去年,一家地方金融机构筹建,希望我行能推荐一名业务骨干前去任职,但征求了多人意见,均表示难以胜任,不愿意离开人民银行。

(二)职工的行业优越感很强,对流出的意愿不强

从问卷调查和与职工谈话了解的情况来看,人民银行的员工对自身从事人民银行工作有着较强的优越感,认为人民银行是管理行,其社会地位相比其他金融机构有较大的优势,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在某方面有求于人民银行,在金融机构中有较强的话语权。尽管也有个别员工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收入心存羡慕,但权衡利弊,仍觉得人民银行的社会资源远多于其他金融机构,自觉流出的意愿不强。

(三)人民银行行员身份特殊,干部流动的渠道不畅通

目前,人民银行实行的是行员管理制,而行员的身份较为特殊,既不属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事业单位编制,更不属企业合同制员工,这一相对独立的编制体系,让人民银行员工在流入流出时常常会遇到尴尬。如昆明中支有一名员工,因解决两地分居问题,想调至某地政府公务员编制部门,但接收单位对人民银行的行员制难以做出判断,尤其在公务员系列中找不到人民银行这一单位,最终这名员工只能调入当地的一家企业单位工作。

(四)干部流入的门槛较高,缺少相关政策支持

人民银行在人员的调入问题上遵循的是“凡进必考”的政策,干部的主要流入渠道是通过行员招录进入人民银行系统,另外还少量的军队转业干部流入,这样的门槛对于一些想调入人民银行工作的其他行业和部门的人员来说很难跨越,因此,近年来我行没有一例从其它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调入的人员。这一政策,虽然较好地把住了行员招录的关口,防止了一些低素质人员的进入,但同时由于缺少其它人员流入的配套政策,也将一些具有丰富的金融部门工作经验、较强工作能力的人拒之了门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民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老化、对外履职能力弱化的问题。

三、促进干部流动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干部流出的信心

人民银行分支行干部之所以流出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外界接触交往较少,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自身素质不够过硬,无论是在业务知识还是在综合能力上,都难以适应其它金融机构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铁工作步调。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从内因着手,提升人民银行干部的素质。一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尤其要针对目前人民银行对外履职弱化的现状,重点加强对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并坚持查训结合,让人民银行的员工在工作实践中提升素质和能力。二是要开展多渠道的干部交流。除人民银行系统内交流处,更应重视输送干部到其它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交流,借助其它金融机构的现有培训资源,达到岗位培训的目的。三是要积极开展金融业务调研。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深入到其它金融机构中了解其业务开展情况、金融产品创新情况,以及前沿知识和技术的运用情况等。让我们的干部在提升素质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二)加大组织推荐力度,为干部流动搭建更多平台

单位的态度和决心是决定干部交流力度大小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坚决摒弃那种把人才当作“自留地”的思想,多从有利于干部个人成长的思路出发,舍得把业务骨干和优秀人才推荐出去。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在保持干部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努力发挥各级组织对干部流动的助推作用,加大向外推荐干部的力度,主动为干部流动搭建平台。如在新的金融机构成立时,要积极把本单位的优秀人才向金融机构举荐;在政府机关面向外界选拔干部时,要大力动员本单位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在干部自身有了更好的单位选择意向时,要敢于割舍,配合个人做好推荐工作。相信有了单位和组织作后盾,必将会对干部的流动起到助推作用,也一定会促进干部队伍活力的提高。

(三)促进行员与公务员身份的接轨,疏通干部流动渠道

人民银行行员身份的特殊性,对于人民银行的干部职工来说,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尴尬,尤其是与公务员系列难以接轨。为了有利于干部的流动,建议总行能够积极与中编办协调,在现有行员制不变的基础上,建立一条与公务员编制单位、事业编制单位,以及其它金融机构之间,在岗位、职务、薪筹等方面的衔接渠道,实现人民银行行员与其它各编制系列人员之间的顺畅流动。

银行个金部工作总结篇7

中国近代私营银行业的发展及前途

近代中国银行业的第一家,是推行洋务的盛宣怀(1844~1916)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创建的中国通商银行,属官助商办,后改为官商合办。进入20世纪以来,私人创办的商业银行陆续增多。至全国解放前夕,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也是全国的金融中心,已有私营银行115家,官商合办银行4家(业务经营与私营银行基本无异);北方最大的都市天津,有私营银行32家,官商合办银行3家,而它们的总行也大都设在上海。其他重要省会城市亦有数量不等的银行。

中国私营银行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在私营工商业中是个特殊的行业。自20世纪初以来,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战争连绵不断,带来的便是社会动荡,物价飞涨;当局开动印钞机,滥发纸币,因此,造成了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银行业特别是大银行,多与官方上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人本身就是大官僚,如曾任盐业银行总经理、(北)四行准备库主任的吴鼎昌,1948年官至总统府秘书长、资政。在长期通货膨胀的局面下,银行依仗其资金优势,曾“以承买公债的方式,支持反动政府,助长内战,获取高额利润”。在日常业务经营中,它既有一定的帮助工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又在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的浪潮里,推波助澜,牟取暴利,起着消极的恶劣作用;私营银行在百业凋敝中,“一枝独秀”,呈现畸形的虚假繁荣。旧社会银行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有产者,包括官僚、买办、资本家等,基本与工农大众无缘,有的也仅仅是城市职工微薄的储蓄而已,但对银行来说,却是“集腋成裘”,在货币不断贬值中,获益颇丰。大的银行家出洋留学,获有高学位,属知识型的资本家;高级职员里不少是著名大学毕业,因银行薪酬优厚,有些学理工科的也舍弃专业投奔银行;一般员工的生活待遇比其他行业的大多数劳动者也堪称优越。因此,私营银行业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中,其地位和前途是可以想见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随即起草了《关于实行银行国有化及其必要措施的法令草案》;其后,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决议里,再次提出“把整个银行事业集中在苏维埃国家手中”,“把官变成共产主义社会的总会计处”。而私营银行则因不服从管制均被取缔。

在中国,当解放战争进行到“三大战役”前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武装斗争即将胜利之时,中共中央于1948年10月发出《关于对私营银钱业政策给东北局的指示》(简称《指示》)。私营银钱业虽然在整个工商业中占的比重不大,当年却为它发出专门文件,足见其关系国计民生之重要。《指示》称:“目前对私营银钱业暂准存在,但应严格管理,使其逐渐走向消灭。”这是我们见到的第一个,也是反映党对私营银钱业最根本指导思想的重要文件。《指示》还具体地划定了它的业务范围,即“私营银钱业无发行货币权,不准买卖金银外汇,不准经营投机贸易,只准经营存款、放款、贴现、内地汇兑等正当业务。规定银行及银号之最低资金即准备金,并以一部贮存国家银行。对私营银钱业一般不贷款。规定机关部队以其资金存入国家银行,不准存入私人银钱号。规定国家对私营银钱业的检查会计账目并严格收税”,等等。这些方针、政策规定,对全国解放后的私营银钱业一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指示》中“严格管理”是主基调,“暂准存在”虽未规定具体时限,但确切地表明不会允许它长期存在。不过,对于如何“使其逐渐走向消灭”,当年还只是一个目标设想,并没有具体实施的“路线图”。

1949年1月15日,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银钱业集中度仅次于上海的天津,经过战争的洗礼,获得了解放。对于私营银钱业,从一开始就是本着上述《指示》精神,实施“暂准存在”、“严格管理”的。对天津私营银行里的几家“官商合办”银行(新华、实业、通商),实行了由军管会金融处接管旧“官股”,认定为“监理行”,派任军代表为“监理”的做法。这一创举,客观地为而后这几家银行转变为第一批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银行,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也为整个银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开辟了道路,是对如何“使其逐渐走向消灭”作的最初探索。如果用今天流行的说法,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次涉水。

这一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根据中国的国情,确认“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同时,又要“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全会还明确了新中国将存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这就使对私营银行业未来的改造,有了原则性的依据。

新解放城市对私营银行业的限制

为适应形势的需要,1949年4月27日,华北人民政府颁布了《华北区私营银钱业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其后新解放的各大区均仿效此法),它是对中央1948年《指示》的细化,规定更为详尽。如资本的最低额规定:银行2000万至5000万元(旧币,下同),银号、钱庄为300万至600万元;并规定了其业务经营范围,以及种种“不得有”的行为;等等。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正确执行《办法》的《批示》,强调要“有重点有策略地逐渐强化对私营银钱业的管制工作”,需“大力开展国家银行业务,以达到逐渐削弱或代替其业务的目的”。《人民日报》还为此发表了题为《我们的私营银钱业政策》的社论,分析了私营银钱业的“积极”和“有害”两方面的作用,强调“必须严格管理”的基本政策。

同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军管会金融处对私营银钱业即实行监管,对四家官商合办的银行(新华、实业、通商、四明),则实行派驻“特派员”,进行审查监督的做法。

人民银行在总结华北区工作时指出,按照《办法》,对资力少、信用差、投机性大的行庄,应本着“从严早日取缔的原则,加以整顿”。正是通过整顿、增资和严格管理,淘汰了

一批无力继续经营的单位,至1949年底,全国行庄已由1032处减至833处,淘汰率近20%。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直接涉及金融业的第39条写道:“金融事业应受国家严格管理……依法营业的私营金融事业,应受国家的监督和指导。凡进行金融投机、破坏国家金融事业者,应受严厉制裁”。这样,私营银行业的地位与业务活动进一步有了法律的依据。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共同纲领》对其他工、农、交通等经济领域都是“保护”、“恢复”、“发展”……唯独对金融业强调的是“严格管理”,这反映了与中央1948年发出的《指示》的一致性。

这一阶段,根据“严格管理”、“暂准存在”的精神,各地军管会金融处对私营银行业均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令其自报敌伪公产、官僚资本,具结后听候审查处理;明令取缔后账,限期清理,并人前账;立即变卖全部囤积物资,充做运营资金;只准依法经营存、放、汇正当业务,不准倒卖金银、囤积物资;恢复票据交换所,规定票据当日不准抵现,按时补足差额;引导其进行有利于生产的正当经营……等等,这都是“暂准存在”的必要条件。

新解放的大城市,由于旧势力遗存的投机倒把活动依然存在,不时还要兴风作浪。以天津为例,在1949年4、5月间,7、8月间,10、11月间,就曾发生三次物价的大波动,最多的第三次物价上升高达310.5%。而每次物价上涨,私营金融业的放款都成倍地增加,一再地为其“逐利性”、“投机性”所驱使,扰乱市场。因此,当1950年初物价再次出现波动时,军管会金融处立即出台新规,停止银钱业相互拆借,限制行庄盲目扩大信用;并规定对商业放款额不得超过存款总额的33%,加之国营企业大量抛售物资,才有效地稳定了市场物价。

私营银行业通过公私合营走上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随即发出全党保证实现《决定》的《通知》。涉及金融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统一全国现金管理,规定国家军政机关和公营企业的现金,一律存入国家银行,不得存入私人行庄(实际上是重申1948年的《指示》),这就意味着私营银行被切断了一条有着巨大金额的对公的业务渠道。由于全国认真贯彻执行《决定》,4月起,物价虽仍有小的波动,但已制止了大幅上涨,稳定了整个经济局势。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1949年6月,在《平津金融接管经验初步总结》中指出,“公私合营之金融企业(如中国通商银行、中国实业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四明银行等)则可由我派员监理继续营业,监理的任务是掌握其财产、监督其业务,使其业务经营符合我之需要,成为我之儿女银行”。这是对银行业“公私合营”概念最早的提出和所作的形象比喻。

此前,已实行“监理”或派驻“特派员”的上述原官商合办银行,至1949年9月后,进一步实行派公股代表重组银行新的董事会(如新华)或临时董事会(如实业及四明),或行务委员会(如通商),正式明确改组为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银行。这第一批公私合营银行,也由此获得了国家银行较多的指导和支持,显示了公私合营的优势,从而使它们成为联系、团结私营金融业的桥梁,吸引整个银行业实现公私合营,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的示范样板。

在天津,获解放的当年9月、11月,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组织了包括12家私营银行的第一、二两个“联合银团”实行业务联合经营(后又组织了私营钱庄联合银团),以便集中资金力量,更好地支持生产事业的发展。在上海,则是于9月从创建“联合放款处”人手,开展联合经营,几乎所有银行、钱庄悉数参加。其他城市也陆续建立了“联合放款处”,开展业务,尔后也转变为“联合银团”。

1950年3月,第一届全国金融会议召开。会议指出私人行庄本身资金虽不很大,但与私人工商业有“密切广泛联系”;行庄投机性虽大,但过早过多地取消,将会使游资转入地下,“更加隐蔽分散,不便管理”。“除积极地发展我国家银行业务与其竞争外,必须加强金管工作,继续进行严格管理,以制止投机”。并具体提出增加其存款准备金,吸收其“再存款”;肯定了组织银团联合贷放,由国家银行“渗入少量资金,从内部进行监督与管理”;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逐步淘汰等措施。

1950年5月,中财委召开七大城市工商局长会议,研究调整工商业的公私关系问题。提出私人银行、钱庄仍可保留,但营业范围要有所限制;国家银行可与之联合放款。

同年8月,在中央统一财经工作、有效制止通货膨胀、物价趋于稳定的状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金融业联席会议。这次会议对私营银行业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会议依据中央调整工商业的总方针,研究调整“三大关系”,即金融业与工商业关系,金融业的公私关系,以及金融业的劳资关系,目的是使金融业更好地扶持工商业的发展。《人民日报》为此专门发表了题为《银钱业的新方向》的社论,指出这一行业大部分是依靠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资本,追求投机利润,在长期的通货膨胀、人民困苦的情况下,畸形发展起来的。当全国财经统一、通货稳定后,暴露了它们虚假繁荣的危机。京、津、沪等七市的银钱业446户,倒闭了233户,占52%。国家银行应领导、团结公私力量,共同发展,私营银钱业应努力改造自己,彻底抛弃谋求暴利的经营方式和优厚待遇,在扶持工商业中自求发展。

中财委在此次会议后向中央的《综合报告》中称,私营行庄困难很大,“大银行要求最多,除要求调整公私关系外,还希望政府帮助解决呆账和赤字,要求公私合营,要求公布银行的编制和待遇标准,以便裁员减薪”。《综合报告》指出,现国家银行已控制存款90%,放款97.7%,“取得了巩固的领导地位”。此时,“私营行庄自觉地要求我们领导,所以改造和运用它们的条件,可以说已经成熟”。会议认为,“联营、合并是金融业进一步集中力量的良好方式……可以增加实力,提高信誉,克服困难,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国家银行应予以鼓励和支持”。因此,我们的方针应该是:“鼓励它们积极扶植工商业,其任务是扶植生产,沟通城乡,内外交流,吸收侨汇,促进资金回流”。这样,它们“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劳资关系方面问题相当突出,“银行职工多为小资产阶级,缺乏工人阶级为长远利益牺牲暂时利益的决心”,资本家“畏首畏尾,表现软弱”,因而使裁员减薪问题未能获得解决。有资料显示,北京某银行职员月薪184万,相当于国家银行总行行长的收入;银行工友月薪也有140万至150万之多,高于国家银行处长的工薪,年终还有双薪、奖金,这种高薪酬已成为“极严重的问题”。然而,联席会议结束后的半年来,银行业务虽有所开展,但“自我整顿改造方面成绩很少”,开支规模、工

薪标准,并未改变;甚至以变卖外汇,出售房地产来弥补亏损。有关人士指出,私营银行业已到了“下最大决心,彻底改造”的时候了。

在对私营金融业继续贯彻“团结、领导、运用、改造”方针的指导下,银行业加快了联营、联管、公私合营的步伐。在新华等四家银行第一批实行了公私合营之后,1950年5月,又有建业银行获准合营(因查明创办时有中共地下党员龚饮冰以革命公款参股),遂称为公私合营银行的“新五行”;1951年1月,成立联合总管理处,实行联营联管。到5月,“新五行”在全国26个城市设有105个分支机构,员工3600余人,决定进一步团结合作。经人民银行核准,在保持各行原有法定地位、兼顾公私股东权益下,派代表组成联合董事会,董事长由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胡景浍兼任;并建立联合总管理处,主任由人民银行华东区行行长陈穆兼任。它标志着公私合营银行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此期间,银行业从组建“银团”人手,实行“联营”,这一步骤为而后走向公私合营,奠定了基础。前述1949年9月、11月,天津的两个银团,至1950年5月,人民银行同它们签订“业务联系合同”,任务是“协助银行业银团大量吸收存款及有计划的将资金用于有益国计民生之生产事业”。如1950年5、6月间,就曾贷款给永利化学、耀华玻璃、中天电机三家大厂60亿元;1951年6月,贷给天津、宁河二县农业60亿元。上海则是从成立“联合放款处”入手,实行业务合作。1950年7月后,陆续创建了四个联营集团,它不但可发挥集体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盲目竞争,并且能获得人民银行的指导和帮助。北京、武汉、杭州、无锡等地各银行也先后采取同样做法。而实行“联营”、“联管”则为逐步走向“合并”创造了条件。

实行银行业公私合营,已是大势所趋。在第一批新华等银行实行公私合营的带动与实行了联营的基础上,先是1950年9月上海、久安申请公私合营获准;尔后,浙江兴业、国华、和成、聚兴诚等6行先后加人公私合营的“新五行”。号称“北五行”的金城、盐业、大陆、中南、联合(原四行储蓄会),在天津宣布联营不久,也申请并获准公私合营。

1951年5月,人民银行发出规定各分支行与合营银行《联系事项及办法的指示》,主要是解决合营银行地方分支机构,应受其总管理处和当地人民银行双重领导问题。此时,国家银行已“控制私人存款经常在80%以上,居压倒的优势”,当时曾有过把合营银行“逐渐改造成工商银行(当年只有人民银行,还没有今天所说的工商银行)性质的专业银行,成为国家银行开展私人业务助手”的考虑,但未能落实。10月,人民银行又发出《关于对合营银行领导问题的指示》,关键词是加强业务领导,一方面加强运用其资金,按国家财政经济的需要,服务于工商业;另一方面给予必要的“让利”,保证其合法利润。

私营银行业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

1951年10月,在全国金融业联席会议确定的“团结、领导、运用、改造”的方针指导下,已合营的银行仰仗国家银行的扶助,业务发展,且有盈利,从而引导了更多的私营银行加入到公私合营银行队伍,“金融业的国家资本主义化已经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据此,人民银行总行提出了“新方针”,即由“行政管理与业务竞争结合”,转变为“主要加强业务领导的方针”。拟在1952年逐渐实现资产负债合并,组织单一的董事会,进一步合并。同时,确定了要加强业务领导,统筹兼顾,划给部分行业、户头,不再与其“争利”;加强统一管理,对地方分支机构实行合营银行总处与当地人民银行双重领导;选派干部到合营银行工作等具体措施。

1952年,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重重打击了不法的资产阶级的进攻。“五反”中不但暴露了银行业资本家的种种不法行为,也使银行业务严重萎缩。4月26日,中财委《对私营金融业方针的指示》,要求人民银行抓住有利时机,从下半年开始,对全国金融业实施全面的改造。除保留3家侨资银行外,淘汰了尚存的钱庄,对私营银行或合并或淘汰,已合营的5个系统(即公私合营十二行联合总管理处、北五行联合总管理处、公私合营上海银行与上海中小行庄第一、第二联营总管理处)进行人员整编和机构合并,建立统一的全国公私合营银行总管理处,总管理处设在上海。其在津、京等大城市分行,相应合并组成公私合营银行分行。原各行的海外机构均各自保留。

5月,人民银行全国区行行长会议召开,会议作出的“整顿私营金融业问题”的《决议》重申,应抓紧时机,使私营行庄或则进一步实施公私合营,或则自行淘汰。对原已合营或联营的大银行,加以彻底整顿,实际合并成为一个合营银行。总管理处仍设在上海,于各省市留一分行,除损益报总处外,业务、人事等均由当地人民银行分行就地管理,逐步实现国家对金融事业的完全控制。

7月,“五反”已近尾声,中财委又发出关于整顿私营行庄的《指示》,提出了相关政策:对“五毒”严重,资本小,信用差,作用不大的行庄准其清理歇业;对资力大,在社会上有一定作用还能维持的行庄,可视具体情况帮助组织联营。对有代表性的人物应适当照顾;对行庄职员,除某些“五毒”俱全的高级职员外,其余在按照人民银行待遇服从分配的原则下予以训练录用。行庄工人可帮助其转业。这样,对私营行庄全部合营后的机构设置与人员安排,都一一作了规定。人民银行则抓紧时机,整顿行庄,使它们“实质上并入国家银行”。“从此,国家银行统一了全国金融力量,掌握了金融市场的领导权,建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的金融体系,彻底地改革了旧的信用制度”。同时,也为合营银行而后的业务经营,作了规划。

1952年12月1日,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成立。改组后的公私合营银行,已成为国家银行的一部分,它“将完全在国家银行的领导下,执行所分配的一定任务”。而“留用人员尚须进一步领导改造”,才能适应新的任务。为此,人民银行作了周密的安排。除调整到当地人民银行和留在公私合营银行工作的之外,上海动员了2000余名员工奔赴大西北,支援祖国建设;天津等地则输送数百名员工去国家机械工业部再转赴西南、东北等地区新建大厂工作;上海组织1700余名职工参加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举办的学习班学习,天津则将600余名职工送往天津政治学校(前身为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人民银行总行集中各地合营银行400余名高级职员,举办了高级干部学习班。上述人员学习后的再分配,大多仍回银行工作。为数不少的工勤人员经培训转业,一批年老体弱的则安排退休。而银行业久拖未决的高工资问题,也在此时迎刃而解,以天津为例,办法是依靠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组织员工学习,提高认识,在员工能承受的减薪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情况下,经受了实际考验,

闯过了关系个人切身利益问题的一“关”,而进入国家干部队伍。

全国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成立的同时,组成新的董事会。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胡景法任董事长,周作民(金城)、项叔翔(浙兴)、王志莘(新华)任副董事长,即一公三私;人民银行华东区行行长陈穆任总管理处主任,王伟才(人行)、陈朵如(浙江第一)、资耀华(上海)、黄钦书(中南)、沈日新(存诚)任副主任,为二公四私。董事会下设财务委员会、设计委员会和研究室。原各行在各省市所设机构,除裁撤者外,一律合并为公私合营银行分行;其余机构由当地决定撤留;各行在海外的机构,仍以原行名各自保留。这样,公私合营银行在全国共设有上海、北京、天津、南京、广州、厦门、汉口、重庆、昆明、苏州、长沙、无锡、南通、青岛14个分行。

1953年3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党组向和党中央报送的《关于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报告》称,根据《共同纲领》对金融业“严格管理”的总精神,对金融资本家与其他工商业资本家采取了区别对待,“充分估计到行庄在社会经济改组过程中,可能而且需要首先结束,因此,主动采取限制、削弱并准备收编的方针”。“国家银行接防金融阵地,以加强国家对私人工商业的领导,统一管理足以操纵国计民生的金融事业”。以“行政管理与业务竞争两个武器”,经过近4年工作,金融资本家从对我“轻视”、“抗拒”,到“向我低头请求支持和领导”。特别是“五反”运动,金融资本家威信扫地,要求实行大联营,完全由国家领导。根据中财委的指示,接受了他们的要求,组建了公私合营银行总管理处,统一管理所有原私营行庄,并将总管理处迁至北京。“在接管整顿过程中,资本家交出经营、财务、用人等三权,完全由国家统一管理”。而对金融资本家则定期发给股息,并给予地位照顾和较优待遇,吸收100余名代表人物安排在董事会和总管理处工作;全部职工2万名,一律由国家包下来,分别情况予以安排,使之各得其所。至此,表明“私营行庄今后实质已不复存在”,全部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我们对工商业办理存、放款的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专业银行。这一切,都是执行中央“又团结又斗争政策的结果”。这种“资本家各有安置,职工避免失业”的局面,使其他工商业资本家也认为,“这样的社会主义前途是不可怕的”。

根据董事会决议,1953年4月,公私合营银行成立“清估核资委员会”,进行股权核定。1953年5月,新的公私合营银行董事会和总管理处完成了迁京的任务,从而更便于接受人民银行总行的领导,以全新的面目开展工作。根据《公私合营银行章程》规定,股本总额为5000万元,股息为年息5%。

私营银行业“走向消灭”

正是在银行业已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时,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准确表述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全国形势的大背景。

银行业虽然已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比其他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前近四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国家资本主义道路,但只是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革命改造并未终止,同完全实现国有化还有一段距离。不过,这已是在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内,完全由国家银行掌控下来谋划、操作的事情了。

根据人民银行总行部署,1954年12月,依据其发出的关于城市储蓄工作的通报,将设立“储蓄专业机构”,而实施的步骤是:运用全国14个城市公私合营银行的机构、人力“首先专业起来”。1955年2月,合营银行进行专业化改组,包括内地14个分行,全面人民银行的储蓄业务,与人民银行储蓄部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后来,陈云同志还曾专门指出:合营银行“实际上成了人民银行的储蓄处,给国家担负吸收存款的业务”。原经营的外汇业务全部归并于中国银行;仍在经营的仓库、房地产业务,则划归当地国有相关部门,如商业的仓储运输公司、房产公司统一接管。

同年8月,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同意合营银行总管理处所请将各地合行对私业务、账务以及对私业务干部全部划入人民银行的通函》,要求各地人行与合行具体研究执行。1956年7月,人民银行总行决定,公私合营银行总管理处并入人民银行总行私人业务管理局。至此,公私合营银行从组织形式上也不复存在,结束了其历史使命,亦即完全实现了1948年10月中央所宣示的,使私营银钱业“逐渐走向消灭”的目标。

银行个金部工作总结篇8

欧美商业银行事业部制的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对银行业经营范围和地理区域的管制逐步放松,包括花旗和摩根大通在内的很多大型银行迅速扩张,随着规模的增长,直线职能制僵化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原来“生产导向型”的直线职能制不得不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开发新产品为宗旨的“市场导向型”新型组织结构。70年代中后期以后,事业部制开始取代直线职能型结构,并从80年代开始成为西方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

目前全球领先的大型跨国银行大多采用了事业部模式,按照产品单元设立部门,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德意志银行。20世纪90年代末,德意志银行的事业部模式已经趋于稳定,但银行管理层极具忧患意识,致力于寻找公司股价长久徘徊不前的原因,最终决定大力整合业务架构,重新定位事业部的职能,经过细致的研究和不断的实践,在2003年基本确定了目前的业务架构。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这一架构得到广大投资者和业内分析师的一致好评,德意志银行总行根据业务种类纵向划分为两大板块,即公司与投资银行部和私人客户与资产管理部,公司与投资银行部主要负责该行的大、中型公司客户业务,私人客户与资产管理部负责该行的小型公司客户业务及个人业务。在公司与投资银行部板块下整合了所有针对客户提供的银行产品,设立了业内著名的全球交易部,全球交易部根据产品线条分设了贸易融资、现金管理、资本市场和信托证券等四个事业部(见下图),每个事业部都独立运作、独立核算,自身内部保持完全垂直的汇报关系。这些团队的设置是建立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基础上,即事业部围绕客户展开机构布局,按照服务客户的领域不同,设置不同的团队,以便专业化服务,同时又兼顾互相协作,共同服务。

德意志银行的全球交易部被业界称为德意志银行的动力引擎,该部门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产品事业部为银行贡献了持续的增长和稳定的收入,全球交易部成立以来德意志银行进入一个新的高速成长期,股价屡创新高,完成了从欧洲银行向全球银行的跨越,全球交易部下的贸易融资和现金管理不但年年获得殊荣,更赢得许多跨国公司的青睐,成为该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事业部制的特点和优势

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一种组织模式,事业部制特点鲜明。首先,事业部制是银行对经营权进行分权的组织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银行将原有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某项(类)业务(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等职能和相应的决策权集中到事业部,由事业部实行集约经营、独立核算,并对该业务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和盈利状况负责;第二,事业部制虽在总行层面是一种分权模式,但事业部内却高度集权,事业部总裁对本部门的业务经营管理负最终责任;第三,事业部制虽然具有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权,但其独立性不同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

基于以上特点,比起传统集权式、职能型的组织架构,事业部制对于现代商业银行具有更多优势。

一是有利于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进行专业化分工是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采用事业部制就是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其效率必然会有所提高,同时有利于业务统一规划和资源优化配置。尤其是在风险控制方面,按产品设立事业部,经营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对集中,风险管理人员十分专业,有利于对产品风险的有效控制和化解。

二是有利于提高责权利的结合程度。责任的约束机制、权力的保障机制、利益的驱动机制是任何公司治理的三个基点,三者缺一不可。当这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时,就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体制,并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效率。银行越做越大就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而事业部制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落实责任制,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是有利于提高成本的核算精确度。与多组织层级的总分行体制相比,事业部制的另一好处是提高了成本核算的精确度,成本核算可细化到部门、岗位甚至产品。由于提高了成本核算的精确程度,相应地可以细化考核部门、岗位和产品的盈亏状态,极大地提高了考核的科学性。

精确的成本核算更便于对某些业务或产品进行横向比较。商业银行的同一业务和同一产品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在总分行体制下,其绩效无法进行准确对比,而在事业部制中,同一业务和同一产品则可以进行清晰的横向对比,投入和产出都可以用财务指标来衡量,孰优孰劣,一目了然。瑞银集团研究报告每年对多家跨国银行的经营情况发表细致的分析报告,例如今年发表的报告对德意志银行的各个事业部做了横向比较,见图1。同时各事业部的收入情况也一目了然,见图2。

四是有利于提高对终端的控制度。目前银行总分支架构的特点是网点分布广泛,由于层次多,信息传递往往失真。实行事业部制形式上是分权,实际上是高度集权,有利于提高银行对网点终端的控制力。而且基层分支行长可以摆脱具体业务条线的细节性事务,专注于综合化管理。

第五,事业部按照业务流程进行职责分工并相对分权,部内职能单位横向联系顺畅,能有效提高经营决策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克服了业务线内各部门间的协调问题,降低了条线内部的交易成本,更好地提供了产品多样化、产品设计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同时对整个银行而言事业部能将市场压力传递到商业银行内部各个环节,极大地提高了银行内部对市场变化的敏感程度。

第六,事业部作为业务线条相对独立,人员相对稳定,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有利于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能为银行未来的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改革的现状

国内商业银行中最早进行事业部制尝试的是中国工商银行,2000年工商银行组建票据营业部,作为总行直属机构,专门经营票据业务,对内实行独立核算,设置北京、上海等八个分部;2002年工行又组建了牡丹卡中心,专营银行卡业务。2003年民生银行开始将零售业务朝事业部方向改革,并于2004年11月彻底实现独立核算、独立运营,并从当月开始在全国实施。之后,招行、中信也对信用卡业务进行了事业部改革。

2006年4月开始实施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中,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客户需求,“逐步实行以产品单元,业务线为流程的事业部管理制度”。从这时起其监管部门对于事业部制的发展方向给出了明确的肯定和积极的引导。

目前中行、建行和光大等银行均开始了更大范围、涉及更广泛业务领域的事业部制改革试点。但应该说,现阶段最深入的事业部制改革是民生银行于2007年9月启动的全面的事业部改革,首批公司金融事业部――贸易金融部、金融市场部、投行部和工商企业部应运而生,又于年底成立了冶金、房地产、交通、能源四个行业金融部,民生银行的这次改革无论从涉及范围、整合深度都是中国银行业界前所未有的,应当会对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模式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路在何方

经过成功的股份制改造和连续多年的业务快速增长,如今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增强总行的控制能力、切实体现我国商业银行法确定的一级法人体制的难题,日趋激烈的竞争和迅速变化的市场对现有集权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家面临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原有垂直型组织结构已不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需要,对现有的总分支行纵向行政化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建有利于业务创新和利润增长的扁平式经营模式,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改革的当务之急。

基于目前国内的金融环境和今后中资银行的发展道路,对于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之路,笔者认为如下因素亟待解决。

银行市场定位的转变

事业部制是围绕市场定位、实现既定经营规划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标。从原有职能型部门银行体制向产品与服务为核心的事业部制转变,首先必须要解决好市场定位的问题。明确的市场定位是稳定和开发客户的前提条件,例如汇丰银行的“全世界的本地银行”、德意志银行的“为有需求的客户提供金融解决方案”都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明确口号,并将该定位升华到整个银行的经营宗旨和愿景层面上。德意志银行提出,“金融解决方案专为有需求且符合该行市场定位的客户而提供”,集中力量营销目标客户,减少全而不专、专而不精的营销资源浪费,该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于全球性集团大客户和本土中型客户,尤其在贸易融资业务方面拥有德国近1/3的进出口企业的市场份额,并以中型客户业务为主,这反映了该行在长期的业务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合理健康的业务结构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德意志银行划分客户类型的标准是客户为银行带来的利润和产品需求的综合型、复杂性,而非仅仅为企业的资产、销售、利润和股东背景。

民生银行在事业部制改革中注重从战略层面明确自己定位于何处,哪些客户是自己想做又能做的客户,如何围绕自己确定的市场定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开发方案。2007年4月,民生银行出台新的五年规划,规划中确定民生银行未来三至五年的战略目标,即逐渐发展成以商业银行业务为核心的国际金融控股集团,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和结构优化,确保依法合规经营,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将民生银行打造成为国际市场的合格竞争者。围绕这一规划,民生银行在第一阶段公司业务集中经营改革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银行业事业部利润中心运作经验,按照公司化运作理念,对公司金融主要产品线和行业线实施准事业部制度,促进全行公司业务转型和协调发展。

事业部在银行内部的定位

事业部制源于产品流程的变革,最终也将围绕产品链条的延伸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何欧美的跨国商业银行纷纷选择产品事业部模式?正如瑞士银行对德意志银行全球交易部的评价:“全球交易部是德意志银行极具吸引力的增长引擎”,瑞银认为全球交易部是德意志银行最为稳定的收入增长来源,在2007年为银行贡献了10%的经营利润,更重要的是,瑞银估计全球交易部在未来的两年将拉动银行收入的30%,其利润贡献也将不低于这一水平。分析师的理由十分明确:第一,全球交易部的业务由贸易融资、现金管理等产品事业部组成,这些产品作为商业银行最稳定的业务品种,在今年的市场环境变化中持续保持了20%的平稳增长,而这类业务的资本占用和成本却持续下降,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得全球交易部成为对银行p/e率和股价贡献最大的板块之一;第二,全球交易部的业务所面对的客户是银行最稳定、银企关系最牢固的客户,德意志银行的内部人士经常提起的概念就是“全球交易部的客户都是上亿元收益的客户,因为他每年让我们赚300万,可以让我们赚四十年”;第三、面对金融环境的瞬息万变,原以为固若金汤的大型银行事实上危机重重,例如今年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使多家大型跨国银行的高管纷纷下马,分析师们都在思考“商业银行是不是挣了不该挣的钱?”很多业务利润确实诱人,但一旦发生风险将使银行面临灭顶之灾,瞬间将数年的利润一笔勾销,花旗银行今年就爆出巨亏97亿美元。以上这些原因都使得业内人士对德意志银行的事业部模式大加赞赏,认为这是商业银行业务架构的理想模式。

国内商业银行现阶段的事业部制探索各有特色,有尝试区域事业部模式的,有尝试产品事业部模式的,也有尝试行业事业部模式的,民生银行的事业部制改革模式依据业务特点,兼而有之,对国内商业银行有参考价值。

按照行业线划分,民生银行成立了房地产、交通、冶金、能源四个行业金融部;按照客户类型划分,民生银行又成立了工商企业金融部、金融市场部、投资银行部。作为客户直销部门,上述四个行业部和三个事业部直接销售特定行业或类型的所有企业客户。贸易金融业务的改革模式则大相径庭。贸易金融事业部直接定位为产品加客户的直销部门,即作为产品部门,贸易金融部负责进出口贸易融资及进出口贸易项下的直接的国内贸易融资产品销售、结算及服务,包括涉外对公业务及进出口项下的内外贸贸易融资、结算与相关服务;同时,贸易金融部还为其他对公业务部门提供贸易金融产品销售支持、贸易金融产品培训,其他对公业务部门则配合贸易金融部开展贸易金融产品销售,并按照交叉销售原则分利。作为直销客户部门,贸易金融部不仅直接掌管原贸易金融客户部门直接管理的进出口贸易融资类客户,而且将积极营销尚未与我行建立客户关系的新客户,并以进出口贸易融资产品为切入点,直接销售进出口贸易项下直接的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

事业部制下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事业部的体制就是要解决专业化的问题,德意志银行在德国分为7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支专业的公共客户经理团队,他们独立于各个事业部,其主要责任是客户关系管理、信贷安排以及各类产品销售的协调和统筹等工作。同时,在每个事业部下又都有隶属本部的营销人员,比如贸易融资事业部设有自己的市场营销人员――贸易咨询师,以便于更专业地销售自己的产品,他们与公共客户经理团队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客户营销阶段由事业部专业营销人员提供方案,相关授信申请材料的提交及客户管理等却由公共客户经理团队管理。通过专业化营销、标准化操作流程,使得事业部内外的银行员工均可以高效地各司其事。

目前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还处在“杂家”的阶段,什么产品都卖,什么产品都不精,要给一个战略客户讲清楚一个综合金融解决方案,需要几队人马轮番上阵。在事业部模式下商业银行具备了重新整合业务流程和人员分工的条件,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为可能。这一点在民生银行表现得更为明显。

事业部制改革后,民生银行各分行的定位也发生较大变化,其职责和经营范围转变为地方特色公司业务经营、零售业务管理推动、公共关系和公共平台的管理与维护、对事业部的业务和服务。具体到与事业部或行业部的关系上,即分行有责任组织销售事业部专营产品,扩大交叉销售;分行作为公共服务平台,为事业部提供落地服务,如资金调拨服务、授信业务放款服务、行政后勤服务、落地人员的人事劳资服务、地方经济金融和行业信息服务、科技支撑服务、法律合规服务、与监管机构沟通联系等。

在客户资源共享方面,分行建立公共客户经理管理机制,这些客户经理拥有充足的客户资源;事业部建立产品经理团队,对其他事业部和分行提供专业培训和业务支持,除直接销售专营产品外,还可与分行的公共客户经理进行对接,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并通过交叉计价的形式进行利润考核。

事业部制的考核模式

国际银行业的事业部制并未实现账务上的完全分离,其考核也是通过在会计系统内加入业务标识来实现的,在成本核算上较为模糊,在收入核算上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摩擦。在这方面,民生银行改革的力度要更大一些,效果也会日渐显露出来。

民生银行贸易金融部在事业部改革前夕,即2007年3月17日,就成功完成了贸易金融业务账务分离工作,通过设置单独的机构号以及贸易金融总分部两级管理方式,将原会计核心系统中的贸易金融资产类业务、中间业务表外账及贸易金融业务产生的手续费收入、邮电费收入、结售汇和外汇买卖等数据移植至新机构账下,形成了独立的贸易金融资产负债报表和损益表。账务的成功分离为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事业部制改革及改革后的成本收入核算奠定了坚实的账务基础,真正做到了公司化运作、责权利结合,激励约束配套,开辟了国际银行业的先河。

当产品事业部与其他事业部或分行发生业务交叉时,则通过双向计价、交叉考核的办法进行核算。例如,其他事业部或分行为维护自己的客户资源,经营了贸易金融专营产品,带来了贸易金融业务收入,贸易金融部将创利核增给各事业部和分行,同时,将相应的业务费用也配置给各事业部和分行。

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

事业部制打破传统的以分工理论为基础的“部门银行”体制,通过实行一体化经营和公司化运作,通过责任与权利的统一、发展与风险的统一、集权与分权的统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因此,事业部制模式下将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

以民生银行为例,事业部制摆脱了传统的单纯的授信评审的概念,通过落实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贷前、贷中和贷后的每一个环节中。事业部内设立风险总监,将贸易融资评审中心更名为风险管理中心,通过设立授信规划岗,将风险控制前移至最前端即营销规划开始,制定客户准入标准及授信政策,根据事业部自身的组织架构和营销体系,制定适合事业部业务特征的详细的营销规划和授信政策,从而在最前端形成有效的风险识别及过滤机制,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准确度,有效控制授信风险。在授信审批过程中,由客户经理或风险经理发起业务后,经区域或分部负责人审批后上报区域评审官,超越权限的,报风险总监甚至专业贷审会。最后,事业部根据自身的客户类型、产品、风险敞口、保证方式等实施贷后监管。总而言之,事业部从权责利原则出发,承担不良资产所产生的全部损失。事业部模式下风险管理团队更加专业、专注,风险识别和管理得以进一步提升,利用银行间网络和产品链条控制业务风险,将取代以往仅仅看重企业自身财务实力的风险管理理念。此外,事业部还通过标准化的品牌管理、专业化的营销手段、格式化的合同文本、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以及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来降低业务风险,落实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

事实上,国际银行业的做法与民生银行大同小异。例如,德意志银行在总部设立全球销售标准化管理中心,以规范和标准化全球销售模式和跟踪分部销售行为,利用数据跟踪和分析,引导和规范分部按照要求实施标准化营销。同时,在分部设立专门的品质管理团队,负责制度建设、优化操作流程、项目开发的调查与分析和对单证中心进行后台支持,以保证高品质的标准化产品操作。

强大的it服务平台

一个发达的信息系统是推广事业部制的前提。因为,事业部制的一切决策、管理都是基于对信息数据的判断,没有一套先进的it系统,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先进的it系统不仅是指对客户提供服务的系统,更要涵盖客户支持和自身运营管理的系统。对于公司客户而言,it服务平台的发展趋势是要集现金管理、贸易融资、各币种资金交易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系统,使得银行的服务不受地域空间影响,而且一旦企业选择了一家银行的网上银行产品或平台,则该银行必然成为企业的主要合作银行之一。借助科技力量提高客户忠诚度将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同时银行内部运作也要高度依赖it平台,实现工作流程的精细化、标准化,方便对各类数据实现高效的管理和提炼。

银行个金部工作总结篇9

一、稳步开展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

为提高企业征信的效率,更好地服务于金融机构,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运行的基础上,2005年人民银行启动了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与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相比,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取全国集中式数据库结构建设,各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数据由各自总行一点接入,数据采集项由原来的300多项扩展到800多项,除包括商业银行目前办理的与借款人相关的各项业务信息外,增加了借款人的账户信息、外债信息及其与借款人相关的非银行信息等内容,信息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升级系统除保证向商业银行提供查询服务、为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提供信息服务外,也为将来依法向社会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从蚌埠市来看,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农发行已于去开底通过各自总行接入了全国统一数据库,徽商银行蚌埠分行目前正在徽商银行总部的统一安排下做信贷核心系统的数据采集和迁移工作,5月13日新系统上线,6月份将以徽商银行一点接入总行数据库,三县一郊联社也在人行的指导下进行存量数据的录入工作,5月15日实现向省联社报送存量数据,省联社也将于6月份一点接入总行数据库。届时,我市金融机构接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工作将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二、征信市场管理工作取得进展

人民银行总行在征信立法滞后的情况下,就如何履行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的职责,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管理,保持征信市场稳定发展,提出了以市场方式管理市场行为、以业务管理规范机构行为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国内五家评级机构从事银行问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资格。同时,针对我国借款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突出问题,结合培育评级市场的总体规划,在全国八个省份开展了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试点,在稳步推进、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又计划在包括省在内的九个省份进一步深入开展试点。

蚌埠市做为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试点城市,我行按照上级行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积极牵头组织,推动评级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主动向市政府报告,取得了政府部门的理解和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长助理任副组长,成员由人民银行、市发改委、市经济委、各金融机构组成的蚌埠市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我行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组。

在人行合肥中文征信处的指导和市评级试点领导小组的部署下,召开了蚌埠市企业信用评级动员推介会。参加推介会的有分管市领导、市发改委、市区县经济委、各金融机构负责人以及54家重点企业的负责人,同时还邀请了人民银行合肥中文征信处领导、以及大公国际、中诚信以及联合资信等三家全国性评级公司的评级专家参加。会后,由我行和市经济委分别收集了参会企业的评级意向。同时,为抓好信用评级结果的落实,我行调查了解了各金融机构的授权授信情况,具体掌握各单位的投信审批权限、利率定价权限等,为下一步切实做好各行的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的结合、评级结果与授信挂钩做好准备。近期将重点做好具备较成熟评级条件企业的再动员工作,启动企业和评级公司的评级签约。

三、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仍需各部门支持配合

非银行信息采集对于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企业信用信息打破条块分割、实现集中征集、加工、使用,全面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覆盖范围,更影响到企业对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功能的发挥。为此,我行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同时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文持,有关部门也与我行签订了信息共享协议,如蚌埠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已将全市个人交纳个人住房公积金以及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数据提供给总行数据库,蚌埠市也成为全国65个向总行数据库报送公积金数据的城市之一。下阶段,我行将借助蚌埠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契机,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进一步扩大信息共享的范围,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共享方案。

四、广泛开展征信宣传工作

银行个金部工作总结篇10

「实施日期1998.05.19

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信息产业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煤炭工业局、石化工业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国家电力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总公司:

根据《关于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财社字〔1998〕6号),现就实行系统统筹中央单位(以下称中央单位)经办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下称养老保险基金)在银行开设帐户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财政部已分别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营业部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养老保险基金专户”(以下称“财政专户”),具体开户情况如下: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营业部,帐号:012490002170019.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营业部,帐号:26100999.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营业部,帐号:010801-62793.

中国银行总行营业部,帐号:81910109927.

二、各部、总公司、总局、总行等直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本通知下发15日内,选定上述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一家,并在财政部开设“财政专户”的同一总行营业部开设“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过渡户”(以下称“收入过渡户”)和“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户”(以下称“支出户”),并将开户行、开户名称及帐号上报财政部备案。“收入过渡户”除向“财政专户”拨付资金外,只收不支:“支出户”除一次留足两个月支付费用和接受“财政专户”划转的资金外,原则上只支不收。“财政专户”按中央单位设立分帐户,进行分户计息,分户管理。

三、本通知下发后,各中央单位要对在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等开设的基金帐户及资金进行清理,并按照本通知下发当月月末累计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金额缴存“财政专户”。清理内容及时限如下:

(一)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已在其选定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营业部开设基金帐户的,应将该帐户直接转为“收入过渡户”,同时开设“支出户”,并在开户的同时将活期存款缴存“财政专户”。

(二)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选定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以外开设帐户的,应在开户后10日内将活期存款缴存总行营业部“财政专户”。

(三)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选定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国有商业银行开设基金帐户的,应在选定开户行后15日内将活期存款缴存所选定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财政专户”。

(四)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非国有商业银行或内部结算中心等开设基金帐户的,应在选定开户行后15日内将活期存款缴存所选定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财政专户”,并在20日内清算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及有价证券。清算后全部缴存其选定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财政专户”。

(五)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用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直接或间接投资的,由该经办机构负责在30日内组织清理,并将清理收回的资金及时缴存其选定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财政专户”。

上述(一)种情况中的有价证券及(二)、(三)种情况中的定期存款和有价证券,由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将定期存款和有价证券凭单交财政部委托该机构选定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暂时代为保管,并妥筹划款事宜。凭单保管期间不得挂失、不得转让、不得抵押。

(六)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的机构,应按照本通知第三条规定的原则对其经办的养老保险基金及开设的帐户进行清理:属于活期存款,应在30日内逐级上缴到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入过渡户”,再转入“财政专户”;属于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及有价证券,由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到期结算及缴存“财政专户”。

(七)各中央单位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清理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写出书面报告,报财政部审批。

四、鉴于交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其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将目前设在上海的养老保险基金帐户转为“收入过渡户”,并在同一银行营业部开设“支出户”,同时选定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具体办理社会保险费缴存“财政专户”及从“财政专户”拨付养老保险基金业务,并按本通知第三条规定清理帐户和资金。

五、各中央单位需从“财政专户”拨付资金时,由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财政部提出用款申请,并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用款申请书”(附件),经财政部审核同意后,通知银行按照核定数额从“财政专户”划入“支出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