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活动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15:25

读书笔记活动总结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书笔记;教学策略;学习效率

读书笔记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重点知识点、日常感悟、语文扩展知识等方面的收集与整理,是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由扩展、选择学习、兴趣收集的重要形式,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可以通过在书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词汇量、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表达技巧、更多的文字组织形式,因此,提高学生书写读书笔记的积极性,提升读书笔记的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主动书写读书笔记,有效地书写读书笔记

在提高读书笔记教学质量之前,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可以有效地融入读书笔记教学的情境中来,对此,老师首先应该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需要了解每个学生在书写读书笔记时的阅读偏好以及写作能力,然后再安排或是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读书笔记任务,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书写读书笔记的教学活动中来。

二、做好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尤其应该巩固与延伸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学生语文基础能力

老师应该做好对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培训,尤其应该将标点符号、修辞手法、关联词等常用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细致化的讲解与梳理,保证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语文基础能力,使学生准确进行词汇选择、语言组织、段落划分等,读书笔记成为学生锻炼写作能力,提升写作技巧的重要方式,进而提高读书笔记的书写质量。

三、弱化读书笔记的形式,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写的、愿意写的、能够写的

老师应该弱化读书笔记的形式,也就是不能将读书笔记的内容敲死,一方面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写随想、写感悟、写体会,总之,就是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写的与愿意写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读书笔记的作用,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促使学生完全投入到书写读书笔记的教学情境中来。

四、发挥老师对阅读教学的引导与管理作用,做好学生读书笔记教学的个性化辅导

老师还要主动发挥对阅读教学的引导与管理作用,重点放在对学生写作质量的管理与辅导上,而不是对学生写什么、怎样写、如何写的关注。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写作能力来合理分配读书笔记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有话说、能够写、写得好,让学生个性与个性读书笔记结合起来,让读书笔记不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情绪与心理的释放。

五、组织读书笔记交流活动,开展主题辩论会或者演讲会,让读书笔记活起来、动起来

老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读书笔记交流活动,尤其是让学生根据生活、情感、人生、理想等读书笔记内容来组织主题演讲会或是辩论会,一方面让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促使读书笔记的内容变得更加立体与丰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享读书笔记内容来激发学生写作的荣誉感与积极性,让读书笔记从量到质都有一个全面的提升。

六、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资源进行读书情境的创设,安排学生在课堂上书写读书笔记

老师还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读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通过图片和文献资料来定义读书笔记方向,还可以利用视频来作为读书笔记的目标,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情感上、知识上、语言上的扩展。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的系列视频,让学生对其中的故事、人物、情感等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进而帮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更加细腻、更富情感,提高学生读书笔记的综合质量。

做读书笔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书写方法、积极进行读书笔记写作、扩展读书笔记内容与形式,促使学生能够写作、爱上写作、写好写作,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保证学生从阅读(观看)、理解、语言组织、写作的整个读书笔记过程中得到锻炼,提升学生对词汇、修辞、文字逻辑的把握,强化学生的核心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翁珊珊.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2016(3):117.

[2]赵秀琼.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16(10):88.

读书笔记活动总结篇2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读书传统,广泛传播读书学习理念,在校园内兴起读书学习热潮。学校将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校园读书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的综合素养,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养成师生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郎郎,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老师、学生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阅读型学校、阅读型班级的建设。

三.活动措施

1.加强组织

学校要有阅读组织,校长亲自抓;班级要有阅读组织,班主任要负主要责任,同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学生任读书组织委员。

2、学校要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班级要加强“书香班级”环境建设,要有阅读园地,各类表册制度、黑板报等符合班级的特点,创意新颖,给师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3.落实活动

(1)建设班级图书角。学校各班要建设自己的图书角,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柜,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很多漫画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严禁各类漫画书进入校园、作文选之类的书也要有选择的入柜)

(2)保证阅读时间。学校要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间阅读、双休日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3)明确阅读要求

对于教师:教师要做学生的读书表率,在认真学习中心校下发的业务学习材料基础之上,每人每学期根据工作和自身提高的需要,选读一至二本书,作好读书笔记或书头笔记,每周二千字,每学期三万字。并把所读书名上报中心校

对于学生: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级——摘抄精美词句;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一是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二是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4)开展阅读活动。

①设立“校园读书月”。学校每学期要设一个“校园读书月”,每个读书月有明确的阅读主题。

②开好“班级读书会”。学校要组织各班每周或间周开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③开展其它各类读书活动。学校要根据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同时,学校要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4.落实评价。

(1)学生要建立自己的“读书成长册”。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栏目设计如:个人小档案、读书计划书、家校联系卡、读书笔记、读书获奖记载等。每学期一本。

(2)学校每学期要进行“读书明星”、“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把“书香校园”建设情况纳入评估项目,在学年末进行评估。同时,不定期开展系列交流和评比活动。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1年3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初步改变校园环境。学校要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口号及警示语:

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营造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

第二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为重点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完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开好班级读书会。(班级间周一次,要有记载)

2、学校举行一次诵读比赛。

3、举行一次读书笔记展览。

4、举行一次手抄报展览。

5、广播站每天一诗一词播放

读书笔记活动总结篇3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阅读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教育与自我教育、认识与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然而,大多数小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也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小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阅读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阅读环境,敲响读书之门

学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优化阅读环境,让生活弥漫书香气息是我们做教师的追求。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优良的阅读环境,带领学生敲响读书之门。

首先,着力打造书香班级。在我们班教室外的走廊墙壁,张贴着温馨的阅读暗示:“与书为友,走向优秀!”“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在教室前面挂着彩色警示牌:“今天,你读书了吗?”还在教室里张贴着永久性名言警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其次,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我们通过告家长书、开家长会等一切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将书香信息传递给家庭。开展书香家庭评比,推动家庭阅读正常化、持久化,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

二、名人故事,榜样激励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他在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将军“吃墨水”的故事,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语,无不激励着一代人孜孜以求,刻苦功读。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老师爱阅读也是对学生最好的垂范。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能让学生“爱乌及乌”。我们要以入神入情的阅读为学生们作出榜样,教师的这种阅读情感对于学生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熏陶作用。教师的阅读对学生有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学生从中能体会到读书之乐、之趣、之令人陶醉,点燃起阅读的情感之火。

三、因势利导,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充分掌握儿童的这一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儿童体验成功。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应用表扬和批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信任崇拜教师的心理特点,适时批评、表扬,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哪怕是很小很小的进步,一小点闪光点,教师也要给予表扬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树立一种“我能行”、“我很棒”的自信心,从而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四、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读思相结合。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的知识。”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读记相结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要“养成记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

3.抓住重点精读。在阅读中,要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琅琅地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像去读书。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读书笔记活动总结篇4

读书笔记阅读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记”不同。这里的教,主要是教记笔记的方法和阅读重点的指导;在“学”的方面更注重自学和讨论,注重探索和创新。从所选群文来看是先学后教,教以学为基础,克服了教的主观性、盲目性。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一、规定性与灵活性结合

就读书笔记的内容看,它包括理解、揣摩、评议、识记、感悟等几个方面,具有规定性。学生按照这几个方面来做笔记,基本能有效避免无从下笔的尴尬。但也要充分发挥它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具体到笔记内容,如个人质疑及心得等就要因人而异,更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收获,从而实现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发现,最终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即要求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教师重在指导学生质疑并把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或者把对同一本书在不同阶段的阅读收获记录下来。如阅读《西游记》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笔记中记录自己在小学阶段和现在读这本书的不同感觉,深入阅读《水浒传》这部经典名著时对所谓的“梁山好汉”是否有新的认识。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水平定会提高。

三、阅读与讨论相结合

自我阅读,独立思考,写出笔记,是自学;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意见,使学生的质疑在讨论中明确,教师还应对学生的疑惑之处加以点拨,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收获加以鼓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笔记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阅读与积累,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群文阅读所选文章大都是很优秀的范文或经典文章,选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思维的训练,要重点指导学生学会方法,促使其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这些内容如果只凭教师手把手地教或学生个人浅尝辄止地读是没有效果的,只有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知、去思考、去再创造,让他们主动开展学习活动,养成持之以恒记笔记的习惯,其阅读、审美、写作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和锻炼,才更能凸显所选群文的自身价值。

五、读书笔记直接引入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读书笔记后,教师不能听之任之,只把任务交给学生了事,更要当好引路人。首先,许多学生并不懂读书笔记的写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写读书笔记时,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获得指导的学习欲望。那么,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疑难问题急于求解时,教师对其进行启发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写读书笔记的熟练程度自然会得到提高。

其次,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教师要认真批阅,认真讲评。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读书笔记中的优点、不足、重难点、质疑及遗漏等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更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指导,有必要时甚至可以直接以打出分数的形式直观地显示优劣。当然,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层次性,学生基础、能力、兴趣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读书笔记质量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以自己为起点进行阅读,以他人为提高的参照或目标,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在文学作品的鉴赏方面,有些同学可能谈得很肤浅,有的同学会有很深的感悟,教师在评价打分时既要考虑到差异优劣,又要注意不要刺伤学生的积极性,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即使有一点独到的见解,也要及时肯定,给出一定的高分。把读书笔记引入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大的推m作用。

读书笔记活动总结篇5

1.学会快速阅读直接从书中获取知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即使是教科书中的知识,也不能纯粹依靠老师的讲解来学习。一个掌握阅读技能的学生,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掌握知识,学的更主动,更轻松。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即使是教科书也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在学业上落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不同书籍的模式迅速分清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这就要求同学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书籍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快速阅读技能。

2.学会快速书写中学阶段课业负担比较重,如果没有掌握快速书写的技能,这种负担会更加沉重。比如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记录笔记,课后完成作业用时过多,考试因书写太慢而答不完试卷等,这些现象都与书写技能有关。可以说书写技能是我们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这种工具所处的状态将决定我们能否有效而合理地使用时间。那些书写速度慢的同学对此应引起足够的注意,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尽快掌握这一技能。当然,快速书写的同时还要保证字迹的清楚与规范。

3.学会做笔记做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中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教材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应注意做好圈点勾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还需要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三种学习能力

1.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可以叫自学能力,在外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绩是不同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自学能力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那些优秀的同学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不仅仅满足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更注重独立探求知识。他们注重对书本的自学理解,遇到问题,并不急于求教,而是首先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们认为,在一个人所学到的知识中,独立探求的比例越大,那么知识掌握的就越好,而且能更好地促进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加强自学精神和独立意识。

2.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所以我们在主张独立探求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老师讲,学生听,只是一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掌握需要双向、多向交流,所以,我们不仅要主动与老师多交流,而且要与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解决问题,也是善于同别人打交道的一种社交能力。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我们还是拥有一个苹果。但是,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交换以后,我们就会拥有两种思想。”

3.流畅的表达能力一些同学认为,好象只有文科要求有较好的写作表达能力,实际上理科所要求的解答过程也是一种表达能力。我们这里所说的表达能力不仅包括文字表达,还包括口头表达。在很多学习活动中,善于演讲,能够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语言是与人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能力的表现,不注意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仅影响与他人的交往,而且会影响思维的发展,进而影响学习。所以,同学们应有意识地加强表达能力的自我训练。

读书笔记活动总结篇6

一.氛围营造

学校、班级是―个小集体、一个小社会。我们可利用学生从众心理,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教师可在教室里张挂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并要求学生做到:进门轻轻,走路轻轻,交流轻轻,创设一个安静的读书氛围。这时再放上一段轻音乐,静谧、清幽的环境让学生感觉读书真好!同时教师自己也要爱读书,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能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跟学生一起阅读、分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一定会受到感染、熏陶,自觉与不自觉地加入读书的行列中。

二.方法指导

俗话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乃至成材后走入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浏览泛读法

“浏览泛读法”有其具体的适用范围,比如对于那些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我们只需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时,便可采用此法。同时,当我们的读书仅为了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或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时,也可采用此法。

(二)品味精读法

对于那些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的美文佳作、名篇名著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我们应着力指导学生采用“品味精读法”。如此,学生则能通过静心细读体会文章的立意构思,揣摩其布局谋篇,欣赏到其中的妙词佳句,从而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三)读写结合法

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还应指导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拾贝的习惯。具体的笔记方式有摘抄式、提纲式、读感式等。从中高年级开始,就可指导学生写好文摘卡、读书笔记,分门别类地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和知识要点,从而为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四)学用结合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本身渗透着阅读的方法。如《无字词典》《煮书》《学与问》《精读与泛读》等。对于这些学到的阅读方法,教者应着力引导学生主动总结概括,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求得具体的实践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延伸

当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课外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文内涵有了一定的感悟时,那就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自己的所得展现出来,让他们更热爱阅读。这些活动要灵活、有趣,要能激励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感到喜悦。其活动形式也很多,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书籍、读书笔记等。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一)尝试日记赠言

“多读书,多收获;少读书,少收获,一天不读书,一天无收获;一生不读书,一生无收获。”“读书是笔财富,一笔价值无比的财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还可尝试以日记赠言的形式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教师给学生赠言之外,学生之间也可采用轮流互赠的形式。运用这种方法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他们慢慢地从中悟出道理,久而久之就会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的、主动的具有渴求热望的自我行为。

(二)开设读书节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可设立读书节,举办各种读书比赛活动。低年级可组织学生进行儿歌朗诵擂台赛、绕口令擂台赛;中、高年级可进行古诗文背诵擂台赛、讲故事擂台赛。

(三)进行习作创作

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勤于动笔能有效促进阅读内容的深化。在阅读的基础上,可经常举行一些读后感征文比赛等活动,这样做既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又激发学大量阅读的兴趣,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读书笔记活动总结篇7

关键词:数学;读书笔记;批语;提纲;图表

读书有两个境界,第一个就是要把厚书读薄,把书里面的知识。道理都装进脑子里面,变成自己的东西。如果写了读书笔记,就说明你看书时在动脑,理解作者的意图,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第二个就是把书再读厚。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作者的意图,可以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境与感情。作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有效提高读书效率。做读书笔记可锻炼思考能力。读完书并用笔记下来,进行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可积累有用材料,开阔视野,提高数学公式定理的理解。

1.圈点笔记。阅读自己的书籍时,可随时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画线或做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圆圈、黑点、交叉、箭头、曲线、方框、疑问号、惊叹号等等。有些精读的书。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线,以示区别。 2.批语笔记。评注式笔记不单要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价。阅读中,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写上自己的一些对数学知识的看法或体会。还可用摘要式结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读书笔记活动总结篇8

(一)悄然而至的灵感

偶然间,看到网络上网友发起的“心灵话语漂流活动”,一本精致的日记,经过全国多个网友对传递,几个月后又重新回到了发起人的手中,只是日记中多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与美丽的图片。这本小小的日记,不仅流过了许多人的手,留下了许多人的足迹,更把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心人联系在了一起。网友这个温暖的创意敲动了我心灵中最温情的角落——让名著与读书心得在学生中漂流,让名著走近千万个学生,让心得本上留下心灵的足迹,是一件多么温馨、浪漫的故事!一直以来,我们靠借书证借书,挤出零花钱买书,我们可不让书记“流动”起来呢?

(二)别开生面的仪式

为此,我悄悄地在班级开展了名著漂流活动,从几个学生开始,让他们带来几本名著,老师给名著加上了一个漂流精致的盒子,在盒子里面放上了一本精致的读书心得记录本、两片月季花的花瓣,盒子面上留下了签名的地方,一个有着生命活力的、长着翅膀的“美丽天使”诞生了。一周后,我们的教室开展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仪式,老师把几本精致的名著放在讲台上,在黑板的旁边挂上了一幅彩色的漂流图,上面预留了几个名著漂流的基本线路图,预留了很多签名的方框。老师让几位名著的主人上台介绍自己阅读名著的心得,然后让几位主人尊重地把手中的名著传递给下一个同学,漂流开始了。

(三)心灵的表达

从此,每周我们举行一次仪式,让学生介绍心得,转接名著,同时更多的名著加入到了漂流的队伍,孩子们争着贡献自己的图书,抢着说出自己的心得,想着把漂流心得笔记本身的心得写得最好,想着把自己的签名写得更加漂亮,又的同学让签名带上漂亮的蝴蝶,有的同学在签名后面画上了笑脸。学生多彩的心灵话语在这里得到了展现。一下课,教室漂流图旁总是围满同学,大家兴奋地谈着下一位传书者,寻找着自己想要的图书传递者;午休,孩子们静静地在书卷中徜徉,或低头摘录点什么;课件,总能听到他们谈论着漂流的故事。

二.名著,让我们思考

(一)看看想想,让思维灵动

名著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时代的浓缩,是情感的结晶。智慧就在书籍之中,书籍的漂流就是一份份美味佳肴的展示。为此,我们为了让漂流的图书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开展了很多活动。每次阅读,老师常常对不同的名著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一些思考。阅读前,让学生猜一猜:这本书中的题目中你能够看到作者要写什么?看的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评价书中的角色;读书后,问学生:你从中想到了什么?这本书写的好吗?你最欣赏的地方在哪里?……名著是一本本深邃的宝库,其中很多的智慧需要我们去发掘,去引导才能让学生发现,我们通过“问题阅读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反思,在反思中阅读,让学生走进名著中,让思想漂流;让名著走进学生的思维中,让思维闪动;让学生与作家的心灵对话,进行感情的共鸣。这就是阅读的智慧与魅力。

(二)写写画画,让思想闪光

写一写。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与写作是如影相随的,让学生在阅读中书写就是让学生中阅读中思考,这对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开展了写一写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珍重地用铅笔在名著的页边上写上自己的批注,圈上自己认为这本书中最好的句子。在个人私藏的笔录上摘抄下一段美丽的文字。在我们的流动心得笔记上,留下自己阅读的智慧与情感,签上自己个性的签名。这些个性的足迹将永远留在这本名著与心得笔记上,让所有人欣赏,向全班级展示,让心灵交流的范围扩大,让学生不仅仅与名著交流,更实现了与同学之间的笔墨交流。名著不是用来收藏的,名著是用来思考与学习的,一本名著经过了很多人的手,留下了很多让的足迹,这是它价值的更高体现。

(三)讲讲评评,让智慧升华

说一说。学生有了想法就会有话可讲,阅读与思考是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定期,我们举办班级学生读书沙龙活动,让学生准备自己的读书心得,展示给全班欣赏;让学生就同一本名著的问题进行分析辩论。课堂上,我们及时结合一些名著,让读过这本名著的学生提供一些知识介绍与观点分析。这些活动,让课堂教学更加灵动,让学生更加精彩,让阅读更加富有魅力。定期,我们举行名著名言比赛,给学生一个主题如“名著中勤奋的楷模与故事”,让学生从名著中寻找对象并阐释理由,让学生学会把名著的人物及思想与自己的社会生活结合,与今天的社会价值观结合,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活动。评一评。教师的评价是学生成就之一,是学生成就感的动力之一。每次,在沙龙活动中,在读书漂流的总结中,在班会课中,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没有忘记通过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老师的话语就像是漂流中智者的箴言,阅读漂流中的航标。

三.漂流,使我们合作

(一)漂流中的合作

让名著漂流,这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与名著作者及书中人物交流的过程,更是与漂流活动中的每一个漂流参与者的交往过程。我们发现: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如何寻找下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寻找图书在谁的手中,寻找我这本书下一位读者是谁。他们(她们)为此在预定、谈判、交往。每次交接图书活动中,上一位交书者总是叮咛着下一位读书者:你要好好保护这本书,这个盒子有点破损了,我已经把它重新粘起来了,你要注意哦!每次看到上一位同学经常的签名与心得,都有学生惊叹:哦!你写的真好!自从有了漂流活动,我们的学生更加融洽了,教室的氛围更加浪漫,课堂教学更加温馨了,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集体带来的无限博大。一次漂流,改变了一个班级的文化。学生们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合作与交往。

读书笔记活动总结篇9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当我讲到坏心肠的王后想到了一个办法,在鲜红的苹果外面,涂上了她调配的毒药,准备去毒死白雪公主。王后就打扮成老太婆的模样,提着一篮苹果来到了小矮人的小木屋前。问白雪公主:你要不要买一个又红又香的苹果呀?我送一个给你吃吧。本来就很喜欢吃苹果的白雪公主,伸手接过那个苹果,咬了一口……讲到这我嘎然而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后面发生的事,再出示《格林童话》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进行阅读,这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布置环境,增加兴趣。我相信环境可以改变人,所以新学期开始我总会让班中的同学自己写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布置在教室两侧;还在班级中开辟了《读书园地》,请各组同学轮流写一些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布置在里边;班级中还有固定的图书箱,每天开放,下午放学前,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在教室或带回家中阅读。这样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读书的氛围。时间久了,连一些好动的学生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3.教师带头,提高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针对部分学生崇拜老师这一心理特点,经常特意在学生面前“卖弄炫耀”,并让他们明白老师肚里的墨水全都是靠读书得来的。这样学生由“心动”到“行动”,从而主动去找书读。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自然会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只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优美,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内容,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很快地对所感知的内容进行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如果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

3.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有摘抄好词佳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见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有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要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有在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本人的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有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阅读的书籍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三、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

1.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在工作中,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为了方便了解情况,可以每位学生专门准备一本笔记本,请家长填写。如:几月几日、阅读时间是几点到几点、读物名称、字数大约有多少或者是有几页。第二天,学生要把笔记本上交,然后老师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学生要多加鼓励指导,让他们也爱上读书。

读书笔记活动总结篇10

长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和全年段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在“培优转差”工作过程中,能依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转差”的内容,计划中要求达到的目标基本能实现。

1.学会快速阅读直接从书中获取知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即使是教科书中的知识,也不能纯粹依靠老师的讲解来学习。一个掌握阅读技能的学生,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掌握知识,学的更主动,更轻松。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即使是教科书也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在学业上落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不同书籍的模式迅速分清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这就要求同学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书籍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快速阅读技能。

2.学会快速书写中学阶段课业负担比较重,如果没有掌握快速书写的技能,这种负担会更加沉重。比如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记录笔记,课后完成作业用时过多,考试因书写太慢而答不完试卷等,这些现象都与书写技能有关。可以说书写技能是我们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这种工具所处的状态将决定我们能否有效而合理地使用时间。那些书写速度慢的同学对此应引起足够的注意,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尽快掌握这一技能。当然,快速书写的同时还要保证字迹的清楚与规范。

3.学会做笔记做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中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教材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应注意做好圈点勾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还需要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三种学习能力

1.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可以叫自学能力,在外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绩是不同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自学能力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那些优秀的同学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不仅仅满足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更注重独立探求知识。他们注重对书本的自学理解,遇到问题,并不急于求教,而是首先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们认为,在一个人所学到的知识中,独立探求的比例越大,那么知识掌握的就越好,而且能更好地促进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加强自学精神和独立意识。

2.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所以我们在主张独立探求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老师讲,学生听,只是一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掌握需要双向、多向交流,所以,我们不仅要主动与老师多交流,而且要与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解决问题,也是善于同别人打交道的一种社交能力。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我们还是拥有一个苹果。但是,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交换以后,我们就会拥有两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