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德育经验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18:22

英语德育经验总结篇1

【关键词】高中英语德育

一、前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ewSeniorenglishforChina)力求体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性质和理念:“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通过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国际视野更加宽广,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上可知,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所占的位置。而且,在一所学校里,德育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不仅仅是领导的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工作,要把德育渗透到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去。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教科书的材料除了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还大力宣扬诚实守信,团结互助,鞭挞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的思想和行为。例如:nothingventured,nothinggained.KingLear(模块十).Launchingyourcareer(模块十一)。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在教授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又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笔者做了如下的总结。

二、德育在词汇教学中的渗透

单词和短语合称为词汇,是我们学习英语时的基础的基础。如果说英语知识是一座金字塔,那么词汇就位于这座金字塔的最底端。要想学好英语,学生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汇。而正是在这些词汇中,有着许多闪烁着德育教育的光芒。举例来说:honest(诚实的)、brave(勇敢的)、loyal(忠诚的)、modest(谦虚的)、generous(慷慨大方的)、hard-working(勤劳的)、selfless(无私的)等等;也有反面例子,例如:lazy(懒惰的)、greedy(贪婪的)、foolish(愚的)、selfish(自私的)等等。还有好的短语,例如:careabout(关心)、help...out(帮某人摆脱困境)、beproudof(以……为自豪)、payoff(得到好结果)、makeacontributionto(为……作贡献)等等。我们教师在碰到这些词汇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它们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德育在英语句子中的渗透

《Crazyenglish》的创始人李阳先生的观点之一是“句子中心论”,是说我们把词汇的教学如果放在句子里记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句子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中我们有时能够碰到一些优美的渗透着德育的句子。例如:(1)theChangjiangRiveristhelongestriverinasia.(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2)taiwanisinthesoutheastofChina.(taiwanispartofChina).(台湾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3)ChinaisfamousfortheGreatwall.(中国以长城而闻名。)(4)Don’tlaughatpeopleintrouble.(不要嘲笑处在困境中的人。)(5)ComradeLeiFengalwaysthinksofothers,butlittleofhimself.(雷锋同志总是心里想着别人,但很少想到自己。)(6)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真朋友。)还有《Crazyenglish》中的i’mChinese.i’mfrom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ilovemycountry.ilovemypeople.(我是中国人。我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我热爱我的祖国。我热爱我的人民。)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素质教育的良好素材。

四、德育在完形填空中的渗透

完形填空在整套试卷中占30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体载多为记叙文。许多试题中的完形填空在考查学生意义、词汇、逻辑和语法等方面时,也将德育渗透其中。其主题主要有:勤劳会有回报,懒惰将一无所得;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爱心传递,传唱的是人性的光辉;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却羡慕别人的东西,真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乐观会让人感到快乐。总之,例子不胜枚举。

五、德育在阅读理解中的渗透

阅读理解在正规考题中一般有5篇,分值占40分,是全卷分值最高,也很有可能是全卷的最难点所在。在这样的大题中,出题人所选择的文章也会有一些是渗透着德育的。一般有如下主题:要勇于承认错误;友谊需要用心去培育;宽恕他人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在春天号召大家去共创绿色生活;良好的开端未必是成功的一半,要为心中的梦想而努力等等。

六、结束语

从以上可以看到,无论是完形填空,还是阅读理解,德育已经渗透到了英语的篇章结构,而试卷最后一题“书面表达”不正是一个篇章吗?所以说,德育在英语中从词汇、句子到篇章已经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所以,对于一场考试来说,既要抓好考试的得分,同时又对考生进行了一次德育上的心灵洗礼,可谓鱼与熊掌兼得也!德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人成才,成为祖国建设又专又红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英语教师培训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英语德育经验总结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实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初中英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怎样在英语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使教育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下面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点滴经验。

一、英语教师要有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要充分认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中学教学大纲指出: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认为德育不是教学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不涉及或很少涉及。事实上,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的途径,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德育渗透对英语学科的教与学都有重要意义,自觉地、有计划有目标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对教育教学意义重大。

二、教学内容要高立意,激情感,深挖掘,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索。

英语教师除重视把握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专题教育、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外,还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深层意义,坚持知识、能力、思想认识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China”一课中,教师可由“theGreatwall”的图片引入课文,通过问题“whatwallisChinafamousfor?”引出“theGreatwall”这一话题,然后提出问题:1.HowlongandhowwideistheGreatwall?2.whatdoyouthinkoftheChinesepeople?they’regreatandclever.由此,学生们会感到中华民族确实是一个伟大而智慧的民族,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又如,八年级Lesson23“Liming’sHappyBirthday”一课中,在结束总结时,教师可提出话题1.Doesyourmotherknowyourbirthday?2.Doyouknowyourmother’sbirthday?3.whatistheimportantthingyoucangetfromyourbirthday?引导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themostimportantthingwecangetislovefromourparentsandourfriends.ourparentsloveus,andwelovethem.weshouldworkhardandmakethemhappy.andweshouldcherishourlives.takegoodcareofourselvesandourparents.最后有力的结束语,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英语课上重温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三、教师要随时代前进,提高自身素质,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书育人,提高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在英语教育中我开展了方法、手段、内容、目标与德育实效性的教学实验,即知、情、能、行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实验。我运用整体性观点和综合性方法,将教学方法、手段、环节与情境思想教育方法相结合,处理教育教学的各种因素。力求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理论、思想认识的有机结合,在整体、主体、现代、优化、深层上体现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改变英语学科教学中思想教育的随意性、零碎性、局部性、表层性和说教式;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学方法,建构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能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上,有新的突破,提高德育实效性。

四、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引导,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是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培养、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动机、进取性格、丰富的情感、创新的意向和自信心等,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润物细无声”,并持之以恒。要讲究方法;采用激励法,如目标激励、兴趣激励、竞争激励和荣誉激励等;采用识别法和排除法,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让学生用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开展愉快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情景教育等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英语德育经验总结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道德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使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因素,寓道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据此制订的《英语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学习外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明确确立了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地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创设各种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应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注重创设情境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主动地去实现教育的目的。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道德的选择者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其中,激发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是关键。

四年级学生所学英语课是比较浅显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我在每节课之前都抽出五分钟的时间,请一个学生上台用英语演讲。虽然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取得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效果。同学们不但能够按要求完成演讲而且还将生活中的事情溶入自己的讲稿中,不但增强了英语表达能力而且还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同学们每次都面带笑容,眼睛神采熠熠。演讲结束后,我开始进行教学,“你们知道wto吗?你们知道olympicGames吗?”学生们大声答道:“知道!”“那你们知道2012年的奥运会是在哪里召开的吗?”“英国的伦敦!”我又问:“假如你是参赛的运动员或者是承担采访任务的记者,你们愿意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去和英国朋友交流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喊起来“愿意!”“Soweshouldworkhard!”当我解释给他们听时,他们握起小拳头,信誓旦旦地说,workhard!我知道,我的第一步成功了,他们自觉选择了道德教育。

二、设置语境,让学生成为道德的实践者

英语教学中,对特定的德育目标的实现或内容的输出,要注意强调有一定的具体接受情境或情感氛围,由于学生接触英语的大部分时间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给学生设置一个适宜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到从事这项任务的必要性,达到深有感触,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

这是英语教学走向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在实践练习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进行公共汽车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公共汽车上让座的情景加以巩固。学生在此情境中,不仅加深理解了课文中的知识,更培养了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三、给予鼓励,让学生成为道德的收获者

学习的最大乐趣在于经过艰苦努力而获得成功。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得到认同和应有的赞赏,这样,能够使学生有自信心,确认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外部世界的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在正确的道德行为中寻找积极的一面,最终使学生在他的道德探索中得到真理。

因此,教师在对任何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时,切不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评价中老师应用深情的赞许或是热情的鼓励,以巩固提高学习兴趣。

如孩子们有了精彩的表演时,我常常会说:“Great!Boysandgirls,Clapyourhands!”接着全班同学就会鼓掌对其表扬,集体喊“XXX,oK”。有时我会送英文名字给他们,或者送一些简笔画,同时进一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出好在哪里,如“Yourpronunciationisverygood.”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增强信心,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果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演好,我则说“tryagain”这样的评价不会挫伤他的积极性,使他有勇气、有兴趣再演一遍。在这样的鼓励下,学生们各个有自信,敢说敢问,学习兴趣持久而又浓厚,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有的学生未完成作业,我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同时,帮他们分析为什么不能按时完成,对勇于承认错误的学生我对他们进行表扬肯定。这样一来学生既受到了教育他们的自尊心也得到了维护,使他们能够主动自觉的完成作业。

另外我还鼓励同学们向老师提建议或进行自我总结,我每次都把学生的建议和总结认真的翻阅,虽然有的只是一两句话,但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声,是他们自己的道德观,是他们主动进行自我管理的表现。我将所有的建议和总结都装订起来妥善保存,对比较好的建议我进行了采纳。

四、走向生活,让学生成为道德的驾驭者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走向生活。由课堂的语境实践练习,到真正的生活,乃是水到渠成。

我班的学生见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Goodmorning.”“Hi.”;见到客人会大方的说,“welcometoourschool.”问路或打扰别人时,会先说“excuseme!”…“thankyou.”“You’rewelcome.”“that’sallright.”等礼貌用语更是常挂嘴边。有的学生甚至能用英语制止一些不良现象。当有的学生摘花时,他们会说“Don’tgetit.”

这些是和在教学中溶入德育教育是分不开的。学生在得到鼓励,自发地在正确的道德规范下积极地实现他的人生价值的同时,随着他越来越多地被外界所肯定,那么,他就会从自发地作为道德的履行者和实践者质变为道德的驾驭者。

总之,作为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渗透道德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信、健康、向上的英语学习者,“乐”学而“学”!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2]《外语教育学》章兼中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英语德育经验总结篇4

安庆中考时间及科目

安庆2018年中考科目及考试时间是:6月14日至6月16日。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日期

午别

时间

科目

月14日

上午

8:30—11:00

语文

下午

3:00—5:00

物理和化学

月15日

上午

8:30—10:30

数学

下午

3:00—5:00

思想品德和历史

月16日

上午

8:30—10:30

英语

安庆考试办法

中考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我市组织考试。

(一)命题

2018年中考命题兼顾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教育招生选拔性要求,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反映课程标准中坚持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要求。各学科命题的具体原则和要求见《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二)考试科目与分值

由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具体分值: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共15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共150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与化学实行闭卷考试。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正版学生字典。各学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生物和地理学科合计100分,成绩为2017年的生物和地理学科全市统一考试成绩,计入2018年中考总分。今年参加中考的学生,未参加2017年生物和地理学科统一考试的,具体操作办法详见《关于2017年初中生物和地理考试报名工作的补充通知》(蚌教基[2017]2号)。

参加2019年中考的初中毕业生,需参加2018年全市统一组织的生物和地理学科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另文通知。

英语德育经验总结篇5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的结合点

认真备课,深刻领会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涵,以知识为载体,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意识等方面入手,确立明确的德育目标。

在道德教育方面,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同情、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等。中学英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对话都包含了这些思想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挖掘,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如:whataGoodGirl!教育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培养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格。thetrafficaccident中学生目睹交通事故,主动救助。教育学生助人为乐、同时要注意交通安全。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特别要重视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的教育,如教学“thecountryandthecity”这一内容时,充分介绍城市和乡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并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城市和乡村的区别,通过讨论和发表意见,让学生明确自己更喜欢的是城市还是乡村,并准备为自己美丽的家乡更美丽的未来努力学习。教学“wherearethepostcardsfrom?”通过让学生欣赏天安门、长城、故宫等一些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卡片及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卡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美国人、中国人、英国人,没有区别))(ameriean――Chinese――english,thereisnodifferenee.)充分表达我们伟大祖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思想。

平时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把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拓展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能力并提高跨文化的意识。如在教学peopleand和rk时,我设计并组织了如下的任务型教学活动:1.课前准备:a、学生通过查字典、网络、图书等工具收集尽量多的且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名称。b、学生调查亲戚、朋友、邻居等的职业及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的看法和感想。2.课上活动:a、活动形式:小组活动。b、操作过程:(l)老师布置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2)学生分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职业名称和调查结果。(3)小组汇报。(4)学生小组活动交流自己的志向:长大后干什么?为什么?(5)小组汇报。(6)老师总结,并提问:怎样使自己的理想成为现实。(7)学生发表意见。(8)老师点题: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应立足现在,端正学习态度,讲究学习方法,精益求精。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又如在课外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或手拉手、一帮一互助学习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创造精神和互帮互爱的精神。

三、发挥示范导行作用

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言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带着愉快的情绪走入课堂,举止端庄文雅,言谈谦逊和气,不挖苦差生;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形成融洽的情感交流渠道和民主平等、友善、活泼的教学气氛。课堂用语讲究文明礼貌,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时或坐下时,常用“please”;请学生帮忙时“excuseme”:学生帮了你或回答时,不忘对他说“thankyou”;叫错了学生名字,说声“Sorry”等,教师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英语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教师要注意随时随地发现表扬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激励被表扬的学生。

四、结合教学实践,探索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寓德手段

英语是中学的一门主课,在中学各科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英语教学中反映出不同社会的文化特征,因此,使得英语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更为重要。《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试用)》在全面总结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学英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等方面更加注重了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教育的统一,特别是对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是交际性、实践性和工具性,同时传授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绝不能单纯地为了“渗透德育”而进行空洞的说教,必须严格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潜在的德育因素,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渗透方式,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又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这样才称得上全面完成了英语教学任务。

英语德育经验总结篇6

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发展意识,学校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电视台,本着学生电视台学生办的宗旨,我们将广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从栏目的策划、采访到摄像、主持都将活跃着学生的身影,使校园电视台成为学生了解学校动态的窗口,成为正面教育的主渠道和学校的喉舌。为此,特制定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创特色、创省级示范民办初中为目标,面向教育、服务教学、促进教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发展校园电视台,使之成为我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宣传阵地和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和丰富校园文化的新阵地。组织机构:校园电视台受学校办公室领导,学校电教员具体负责,由各处室、分校协办,电视台台长、播音员、编辑、记者(文字、图象)等工作人员主要由初一、初二的学生组成。电视台名称:“金海校园电视台”“JHtV”主要栏目设置:1、新闻(国内外重大新闻回顾,校园新闻);2、专题节目(含教育、教学、后勤、英语特色等专题节目);3、影视(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经典影片片断,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或故事片)。播出时间:1、周日晚7:00——7:302、周日下午1:00——4:00(影视类,视情况定播放次数)活动安排:时间活动或主要专题节目安排责任人九月份1、制定工作计划办公室2、开学工作报道办公室3、选聘电视台工作人员各班级4、工作人员培训龙凤5、入学教育政教处6、学生军训报道政教处7、开学典礼报道教导处8、“三优班级”创建活动教导处9、“闪光在金海”文艺晚会团委十月1、德育常规落实情况抽查政教处2、学校卫生执法大检查政教处3、初三学生演讲比赛教导处4、初二、初三数学、物理竞赛教导处5、学生发明设计方案征集教导处6、书法现场赛教导处7、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团委8、“三优”班级典型事例报道(一)教导处9、校体育节教导处十一月1、德育新举措及效果跟踪报道(一、二)政教处2、优秀作业展播教导处3、期中考试及总结教导处4、英语实验班英语口语电视大赛教导处5、英语实验班特色展示(一、二)教导处6、期中德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政教处7、德育标兵事迹政教处8、后勤优质服务展示后勤9、期中考试典型学生报道教导处10、“三优”班级典型事例报道(二)教导处十二月1、学生学习方法介绍团巡回演讲教导处2、英语实验班特色展示(三——五)教导处3、全校创新作文大赛教导处4、校园第三届艺术节教导处5、德育典型班级事迹报道(一、二)政教处6、分校典型经验介绍(一、二、三)各分校元月1、期末考试及总结教导处2、庆祝“元旦”团委3、法制教育报告会政教处4、各项评优、总结表彰教导处政教处工作措施:1、电视台所有工作人员要重视学习培训,加强日常管理,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星期日集中活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2、各班收视情况要检查计分,纳入班级日常评比;3、加强英语特色建设,尽量推行中英双语播放;4、校园新闻是我台的重头戏,“大家所关注的,就是我们所要报道的”,电视台要造声势,要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使之成为学校思想教育的宣传阵地。5

、全体成员努力工作,以实绩争取上级的经费支持,购买部分服装、道具、器材等,求得电视台的发展壮大。

英语德育经验总结篇7

关键词:德育工作;英语教学;班主任

一、改变传统思想

反思当前的德育教学工作,大部分班级仍然以灌输为主,传统的思想品德班会基本上是教对学生进行说教,近几年,德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但是效果仍然不理想。受传统德育教学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严重违背了德育的规律,无视学生的感受,同样也失去了德育的有效性。因此,要提高班级德育水平,就要打破传统,全面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班会,还可以让其他元素融入班会中。当然,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改变对学生的教学观念,不能只是自己一味讲解,而将学生抛之脑后,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当然,这对于管理班级也是有一定作用的。而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也可以实施一些小的“奖惩”措施,对于积极举手发言,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对没有发表言论的学生进行小小的惩罚,既活跃了班会的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实现了德育的目的。

二、注重班集体活动的开展

实践证明,开展集体活动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对于英语课堂来说,集体学习英语就是进行小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英语口语和语感,对于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与生活接轨,这样更能让学生深刻体会英语就在我们身边。而不管是活动还是小组学习都要在一个特定的群体内进行,也就是班级。这就要求班主任和所有学生都要投入到德育教学工作中,精心设计班级活动,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美丽、友谊、快乐的追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说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既能增强班级凝聚力,还可以提高德育水平,总而言之好处多多。

三、制定班规班纪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班集体,良好的德育工作需要一套公平公正的班规班纪来约束大家,制定班级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学生的自制力不强,没有班级制度的约束,就会变得懒散,影响学习和道德自律。当然,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自己不仅是一个班主任的身份,更是一个英语教育者,在英语教学时也要有一定的计划性,也就是有一定的规律。比如,组织英语角学习,就是要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互相聆听,互相切磋,从而互相进步成长。但是这也需要教师有组织有纪律地实行。其实这也是一种班规班纪。另外,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制度的时候,一定要事前征询广大学生的意见,设立激励机制,分阶段对品德方面表现好的学生予以奖励,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制度的约束作用,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四、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密切配合

长期开展社会教育德育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更好地配合,家庭、学校、社会应当本着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原则开展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在社会综合实践中更好地接受德育,同时,还能弥补很多课堂上无法完成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和集体的密切关系,学会尊重和服从集体,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五、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家庭、社会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而对于英语教学来说,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与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和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进行教育和教学,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当今德育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家长、社会和学校来共同努力,而班主任作为重要的环节,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灵活改变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手段,以人性化的管理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利用学校、社会等教学资源总结经验、勇于创新,从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最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英语德育经验总结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在“十二五”教育改革和新课改理念下,什么样的小学英语教师才是与时俱进的理想教师呢?我认为,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按照的要求:“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其次,小学英语教师要适应外语教学发展的要求,除了改变观念、改革教法之外,还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学会科研、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更加务实、求真,解决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明确并研究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务之急。只有专业发展才能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加强校本教研和科研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具体体现,认识到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应该根植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探究、反思和理论提升,突破自我发展瓶颈。只有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因此,深入探讨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将会有助于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终身发展,将会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服务,将会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会带动小学英语教学工作。

小学英语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力求由“专业型”向“经验型”小学英语教师转变。做到三个“提高”:提高经验认知水平和强化教学反思能力,促使小学英语教师理论素养的专业化;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加强教育科研能力,重构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促使教学品质专业化。

一、学习促专业发展

把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作为直接兴趣,通过多种渠道去学习英语文化的精髓。例如:广泛阅读、勤于摘抄《英美文学》、《英美文化》、《英语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方法》、《测试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和案例》、《英语语法》、《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小学外语教学》、《英语画刊》、《中小学教师报》等理论文献,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了解中外文化在人际交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方面的异同,切实开阔自己的理论视野,提升自己的理论积累。在学习积累中使自己具备创造性运用教材的能力。

把听录音磁带、英语歌曲,看英文电影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生活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听和模仿录音,教师的语音语调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善。良好的英语听的技能确实是在不断的练习当中培养出来的。练写英文斜体行书和英文日记、每周摘抄口语重点句型,因为口语是英语教师的强项。学习简笔画和英语儿歌、绕口令、ppt课件制作等,利用多种资源提高自身听、说、读、写能力。小学英语教师除了应具备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素质外,还应有更鲜明的个性特征及教学技能。所以要培养对文学、艺术、音乐和体育的兴趣,并有所了解。

积极参加国培、新课标等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素质,切实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能和教学研究水平。

二、反思促专业发展

没有反思的经验毫无价值。要反思,首要的是发现问题,从问题出发反思自己或他人的小学英语教学。

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回顾反思,可以使我们对自己教学的观念、行为、设计、理念进行深刻的审视,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方式最为普遍,如教学随笔、课后札记、教学回顾、教学录像、课例评析、常规评课、经验总结、集体备课、等。

通过现场观察分析和观看录像,对他人的小学英语教学进行反思,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英语德育经验总结篇9

   ***

   外语教学何时起始为好?这是外语教学研究中探讨了多年的问题。它不仅是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语言学科中的一个课题,而且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多门学科。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十年代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理论上的探讨并作过不少科学实验。虽然至今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有争议。但是人们的认识已日趋深入与一致。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外语学习,这个问题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长期以来,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误解,似乎外语教学的起始年龄越小越好,其依据之一是:在一些地区出现的双语现象中,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学习双语的人往往两种语言水平都比较高,这一论点在理论上混淆了外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的差别,在实践中也被不少科学实验的结果所否定,本文试图通过讨论外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的异同和分析历年来比较重要的科学实验的结果对外语教学起始年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外语教学与双语教育

   目前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外语是英语。当英语是一门非本族语的课程时,它历来有作为第二语言(eSL)还是作为外语(eFL)进行教学之分,九十年代初,凯齐卢(Kachru,1990)将世界上英语作为非本族语的教学总结成一种情况:1.内圈(theinnercircle):指在社会上大部分人本族语为英语的情况下对本族语不是英语的人所进行的英语教学,如英美等国为外国学生开设的英语课程等;2.外圈(theoutercircle):指在本国上层社会如司法,行政和学校等部门广泛使用英语的国家(如印度和香港等地)进行的英语教学;3.扩大圈(theexpandingcircle):在一些国家,如中国,俄国和日本等地,英语不是这些国家的本族语,社会基本上不提供英语环境,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外语与外国人进行交际。显然,中国的英语教学是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而英美等国(甚至印度和香港等地)的英语教学则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虽然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双语教育有一些区别,例如前者在英美等国主要指大学eSL系科对外国学生进行的英语教学,后者则着重研究移民或少数族裔的中小学生和成人学习本族语和英语的关系问题,但是,这两类英语教学的共同特点是:语言环境是说英语的社会,对象都是英语为非本族语的学生,双语教育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而外语教学的概念则不同,它是指在一国内进行外国语言的教学。在英美等国是指西班牙、德、法、俄、日、汉等外语的教学。

   双语现象在世界上普遍存在,哈定和里雷(Harding&Riley,1986)指出,全世界大约有150个国家,但却存在着3,000—5,000种语言,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会说两种语言,然而,关于双语能力的概念有时不够明确,如著名语言学家布鲁姆菲尔德(Bloomfield,1933)认为,所谓双语能力是掌握两种本族语的能力;布鲁克斯(Brooks,1964)也指出,具有双语能力的人是指那此能习惯地使用两种语言的人;而麦克纳马拉(macnamara,1967)却认为,除了掌握一种语言外又略具第二种语言的能力也可称为双语能力,可是,学术讨论中所指的双语能力一般是布鲁克斯提出的概念,即掌握了两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虽然通过外语教学也可能使人具备双语能力,但是,双语教育主要不是探讨这部分人的语言教学问题,而是研究如何对说非本族语的人进行社会上大多数人使用的本族语的教育问题,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适应当地的社会生活,担任教学的又都是使用本族语的老师,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社会和家庭以及与同学和朋友的交往等多种渠道掌握语言。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语言不仅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比较小,而且电视、游戏和各种文艺活动还能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使他们学到自然和生动的语言,这对提高语言能力有着良好的效果。

   然而,外语教学却与双语教育不同,它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外语与外国人进行交际,教与学的语言都不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包括教师)使用的本族语,学生基本上只能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外语,形式比较单一,学到的外语不易巩固。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学生学习外语在心理上压力也比较大。在外语教学中提高师资质量,编写语言地道和生动的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往往都是为了克服课堂教学中的这些短处。当然,如果教师水平较高,教材较好,教学方法得当,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学到的外语知识和能力也可能较高。但是从长远来看,大多数仅能在外语教学条件下学习语言的学生比在具有课堂和自然语言环境等多种条件的双语教育中学习语言的学生第二种语言的水平低一些,这主要是由于上述的学习条件而不是学生的年龄决定的。

   由此可见,外语教学和双语教育都探讨语言教学的规律,因而它们之间关系密切,这两个领域都视语言为交际工具,它们的发展经常互相促进,研究成果也可互相使用。但是,它们的目的不同,对象和手段也不一样,两者不能等同。

   二、六十年代前关于外语教学起始年龄的研究和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欧美等国的外语教学一般从中学阶段(学生11岁左右)开始。安徒生(andersson,1969)指出,美国一些地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从小学开始设置西班牙、波兰、意大利、德、法和拉丁等外语课程,但是,随着大战的爆发,小学开设外语的做法便停止了。

   五、六十年代,外语教学起始年龄应提前的理论和实践占了上风,神经生理学家潘菲尔德和罗伯兹(penfield&Roberts,1959)强调,“根据人脑心理学的要求,一般学校学习第二语言的起始年龄是四至十岁”,列纳伯(Lenneberg,1967)提出了著名的“关键阶段假设(thecriticalperiodhypothesis)”,认为自然的语言学习只可能发生在两岁至青春期(13岁左右)之间,青春期后的语言教学只能是有意识的和过分花费精力的努力。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美国出现了小学外语教学(ForeighLanguagesintheelementarySchool—FLeS)的热潮,全国外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从幼儿园至小学五年级不等。大部分小学从三、四、五年级(学生为8、9、10岁)就开始教外语,与此同时,欧洲的瑞士、英、法、德和荷兰等国也开始了外语教学起始年龄提前的实验。

   关于小学开设外语是否必要,美国作过多次调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次:一次是1962年在新泽西州索墨维尔(somerville)对1,530个小学学过和未学过外语的学生进入中学四年(1957—61)后成绩的调查,该调查的结果是前者的成绩比后者提高10%(Vollmer,1962)。另一次是1965年布雷加和耐威尔(Brega&newell)所作的调查,他们发现,小学学过三年法语和小学未学过法语的学生在中学学了两年法语后,前者的成绩显著地高于后者,然而,这两次调查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小学学过外语的中学生外语总学时比小学未学过外语的中学生多得多,因此,前者成绩好的原因很可能是学习外语的时间比较长,并不一定是因为起始年龄早。

   虽然小学开设外语后有些学校反映较好,但是总的说来,实践和实验的结果并不能证实外语教学必须从小学开始。最突出的例子是1963年英国教育部组织的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试行从小学开始进行法语教学长达十年(1964—74)的实验。参加这一抽样调查的学生第一批(1964—69)为5,700人,实险阶段是小学三年,中学两年;第二批(1965—73)为5,300人,实验阶段是小学三年,中学五年;第三批(1968—73)为6,000人,实验阶段是小学三年,中学两年,1974年,英国全国教育研究基金会(thenatioanlFoundationforeducationalResearch)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估。在1975年出版的评估报告中,第一个问题就谈到了外语教学起始年龄的实验。报告明确提出,这次在英格兰和威兰士实验的结果与潘菲尔德等人对外语教学起始年龄的看法不同;参加实验的从八岁开始学法语的小学生与不参加实验的从十一岁开始学法语的中学生经过五年学习后,前者的成绩不仅在总体上不比后者好,而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龄儿童比小龄儿童学习成效高(斯德恩等——Sternetal.,1975)。

   实际上,早在三十年代,特拉佛斯等人(traversetal.,1937)在调查了4,000个儿童后就发现,学第二语言的儿童比说一种语言的儿童口吃现象多,在前者中,26%的儿童在开始学第二语言时产生了口吃的毛病,在此基础上,琼斯(Jones,1960)发现,儿童口吃现象最容易发生的阶段是三至六岁之间。因此,在这一阶段开始学习外语对不少儿童不利。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正如怀特(white,1965)所指出的那样,从儿童思维和语言发展的阶段来看,在五至七岁期间,儿童加速了提高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一种语言形成的思维虽难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在翻译该思维产生困难时容易导致挫折感,失去表达思想的兴趣,这一阶段开始学习外语可能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

   因此,即使是在五六十年代小学外语教学掀起热潮时,对外语教学的起始年龄是否一定要早已有争议,特别是关于儿童在三至七岁期间开设外语课的弊病已有不少论述。

   三、七十年代以来的进展

   七十年代后,小学外语教学的热潮开始降温。在欧洲,虽然德国多耶(Doye)和路特捷(Luttge)的实验和瑞典荷尔姆斯丹(Holmstrand)的实验仍认为外语教学从小学开始较好,但是,瑞士的布勒(Buhler)和奥地利的卡培(Carpay)波尔(Bol)的实验结果都对提前在小学教外语的做法提出了质疑(Vanelsetal.,1984),在美国,从六十年代后期起,不少调查结果都指出,由于很多小学外语教学仑促上马,教学计划不严密,师资水平不够高,对教材和教学方法又缺乏研究,因而教学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小学开设外语课程的热情锐减。

   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上的探讨和科学实验,不少研究和实验的结果表明,列纳伯(Lenneberg)的“关键阶段假设”依据不足。例如,该假设认为,人脑的侧化(Lateralization)在青春期完成,因此青春期后很难学好语言,但是,克莱幸(Krashen,1973)分析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后指出,人的大脑很可能在四岁前就已侧化,而四岁后人们虽然仍能学好语言,还有些人如斯高伏尔(Scovel,1981)认为,不同的人侧化的年龄很不一样,在实际语言学习中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关键阶段”。

   在心理学领域,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有关认知和语言能力关系的讨论逐渐深入,人们对外语教学起始年龄的看法也提高了一步,虽然在认知和语言能力关系的问题上争议颇多,有人持前者决定后者或后者决定前者的观点,也有人认为两者互相影响,但是,大家都看到,在皮亚杰(piaget)划分的语言发展的第二阶段(2—7岁),儿童比较倾向于使用一种语言,如果这时学习另一种语言,他们不仅会如以往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产生挫折感,而且还会经常用混淆的两种语言来表达思想,这对智力发展很不利,语言学家考利尔(Collier,1989)也强调,在讨论外语学习的年龄问题时应考虑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即儿童如果不持续发展使用本族语的认知能力,那么语言能力(包括使用本族语和外语的能力)就提不高,而一般掌握本族语至少需要12年,虽然这并不是说学习第二种语言只能在12岁后才能开始,但是在本族语毫无基础时开始学习外语既影响发展认知能力,又不利于提高外语水平。因此,她认为,外语教学的起始年龄不应早于八岁,而可考虑在八至十二岁之间。

   这一时期双语教育中关于双语学习年龄问题的研究和实验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也很大。例如,1975年法斯曼(Fathman,1975)调查了华盛顿地区200个六至十五岁移民儿童掌握英语的情况。这些儿童在美生活不到三年,在家不说英语。调查结果表明,在词法和句法方面,大龄儿童(11—15岁)比小龄儿童(6—10岁)掌握得好,但是在语音方面则后者比前者强,1979年克莱幸等人(Krashenetal.,1979)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也认为:1.成年人与儿童相比,大龄儿童与小龄儿童相比,两组人的前者比后者在词法和句法方面学习进展快;2.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从童年开始比从成年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最终掌握的语言水平高,然而,正如麦克劳夫林(mclaughlin,1982)等人批评的那样,他们的第一种意见显然依据不足,因为至今无实验能长期跟踪人们几十年,将他们在童年时和成年后“最终”掌握的语言水平作出科学的评估和比较。

英语德育经验总结篇10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主道德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使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因素,寓道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据此制订的新《英语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学习外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明确确立了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地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创设各种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道德教育。

所谓自主性道德教育是指道德教育应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注重创设情境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主动地去实现教育的目的。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道德的选择者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其中,激发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是关键。

四年级学生所学英语课是比较初浅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我在每节课之前都抽出五分钟的时间,请一个学生上台用英语演讲。虽然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取得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效果。同学们不但能够按要求完成演讲而且还将生活中的事情溶入自己讲稿中,既增强了英语表达能力而且还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同学们每次都面带笑容,眼睛神采熠熠。演讲结束后,我开始进行教学,“你们知道wto吗?你们知道olympicGames吗?”学生们大声答道:“知道!”“那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哪里召开?”“北京!”我又问:“你们愿意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去迎接外宾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喊起来“愿意!”“Soweshouldworkhard!”当我解释给他们听时,他们握起小拳头,信誓旦旦地说,workhard!我知道,我的第一步成功了,他们自觉选择了道德教育。

二、设置语境,让学生成为道德的实践者

英语教学中,对特定的德育目标的实现或内容的输出,要注意强调有一定的具体接受情境或情感氛围,由于学生接触英语的大部分时间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给学生设置一个适宜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到从事这项任务的必要性,达到深有感触,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

这是英语教学走向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在实践练习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进行Unit6公共汽车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公共汽车上让座的情景加以巩固。学生在此情境中,不仅加深理解了课文中的知识,更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三、给予鼓励,让学生成为道德的收获者

学习的最大乐趣在于经过艰苦努力而获得成功。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得到认同和应有的赞赏,这样,能够使学生有自信心,确认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外部世界的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在正确的道德行为中寻找积极的一面,最终使学生在他的道德探索中得到真理。

因此,教师在对任何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时,切不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评价中老师应用深情的赞许或是热情的鼓励,以巩固提高学习兴趣。

如孩子们有了精彩的表演时,我常常会说:“Great!Boysandgirls,Clapyourhands!”接着全班同学就会鼓掌对其表扬,集体喊“XXX,oK”。有时我会送英文名字给他们,或者送一些简笔画,同时进一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的指出好在哪里,如“Yourpronunciationisverygood.”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增强信心,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果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演好,我则说“tryagain”这样的评价不会挫伤他的积极性,使他有勇气、有兴趣再演一遍。在这样的鼓励下,学生们各个有自信,敢说敢问,学习兴趣持久而又浓厚,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有的学生未完成作业,我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同时,帮他们分析为什么不能按时完成,对勇于承认错误的学生我对他们进行表扬肯定。这样一来学生即受到了教育他们的自尊心也得到了维护,使他们能够主动自觉的完成作业。

另外我还鼓励同学们向老师提建议或进行自我总结,我每次都把学生的建议和总结认真的翻阅,虽然有的只是一两句话,但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声,是他们自己的道德观,是他们主动进行自我管理的表现。我将所有的建议和总结都装订起来妥善保存,对比较好的建议我进行了采纳。

四、走向生活,让学生成为道德的驾驭者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走向生活。由课堂的语境实践练习,到真正的生活,乃是水到渠成。

我班的学生见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Goodmorning.”“Hi.”;见到客人老师会大方的说,“welcometoourschool.”问路或打扰别人时,会先说“excuseme!”…“thankyou.”“You’rewelcome.”“that’sallright.”等礼貌用语更是常挂嘴边。有的学生甚至能用英语制止一些不良现象。当有的学生摘花时,他们会说“Don’tge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