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十篇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十篇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19:24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1

一、余杭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

1.农村实用人才结构

目前,全区入库(杭州市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的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9495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总人口42.5万人的4.6%。其中,①人才从业结构:在全区农村实用人才库26类从业类型的结构状况中,种植能手比例最大,占总量的29.4%;其次是复合型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养殖能手,分别占总量的14.2%、13.5%、13.4%;肥料配方师、能工巧匠、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员最少,共计4人。②人才年龄结构:41~50岁的最多,占总量的40.6%;其次是51~60岁,占总量的28%;61岁及以上占总量的8.1%;31~40岁占总量的16%;30岁及以下的农村实用人才占总量的7.3%。③人才性别结构:男性占总量的77.6%,是女性的3.5倍。

2.农村实用人才层次

从农村实用人才级别分析,市级农村实用人才占总量的3.2%;区级农村实用人才占总量的20.9%;镇级农村实用人才占总量的75.8%。从实用人才文化层次分析,小学文化程度或未达到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总量的20.8%;初中文化程度的最多,占总量的51.4%;其次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大专文化程度,分别占总量的19.2%、6.6%;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总量的2%。

3.农村实用人才成才渠道

从农村实用人才成才方式统计分析,通过代际或师承成才的占总量的6%,通过农业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才的占总量的24.6%,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成才的占总量的14.7%,通过自学或其他渠道成才的占总量的69%。从实用人才技术职称统计分析,具有农民职称占总量的9.6%;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总量的7.3%。

二、余杭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1.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余杭区农村实用人才存在着老化、弱化、退化的“三化”现象。一是年龄结构老化,50岁以上的农村实用人才占人才总量的36%;二是文化程度弱化,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学历层次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人才总量的72%;三是性别结构不均,女性人才比例小,只占人才总量的22%;四是镇街人才数量不平衡,有的镇街人才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超过12%,有的镇街人才比例还不到3%。

2.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够稳定

一是技能经验不稳定。据统计,通过代际或师承、自学等其他自然成长途径成才的农村实用人才多达1.4万人,占总量的75%,高中以上学历的还不到总量的28%,大学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技能经验不够稳定。二是技能提升渠道受限。由于农村实用人才人员分散、种类繁多,培训课程的设置一时难以达到所有实用人才的需要,专门培训多停留在对种养等专业的培训上,使农村实用人才在涉及产业发展前景问题上站不高、看不远。三是涉足产业不稳定。受农村实用人才文化程度、技能水平、产业发展前景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他们在所处领域不能有较持久的发展,如某农村实用人才在养殖业打拼了几年,见形势不佳或技术更新不够,便选择放弃或转行,因而其就业和涉足产业都具有不稳定性。

3.农村实用人才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主动纳管的积极性不高。技术职称资格评定体系等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表彰、奖励也没有形成制度,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激励机制更不够完善,缺乏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资金、荣誉等激励措施,致使农村实用人才主动纳管的极少,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创办经济实体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待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涉及到许多相关部门,难以整合农村实用人才发挥的平台。同时,部分实用人才小农意识重,不愿把自己的“绝活”外传,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积极性不高,没有有效发挥示范作用,真正起作用的实用人才还只是少数,人才发挥作用不够普遍。三是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经费投入不足。管理经费不足,镇、村两级均没有单列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费,使很多调查和培养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科技经费不足,农村实用人才申报科技试验项目、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经费难度很大,阻碍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培训经费不足,目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人均经费仅15.4元,这部分经费要办好高质量、高科技、高水准的培训班,如履薄冰,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1.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重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与其他人才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待遇,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出台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形成和健全区、镇(街)、村三级网络管理模式,由区委组织部门牵头,区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镇(街)党委(党工委)、村级党组织具体抓落实,做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日常管理和服务。

二要转变人才观念,形成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氛围。不仅要重视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怀有传统技术、祖传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带头更新观念,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培养选拔农村实用人才,创设使农村实用人才安心扎根农村、奋发进取的“以人为本”的成才环境,促进他们更好地发挥技术专长,卓有成效地服务农村、建设农村。

三要落实工作责任,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有序管理。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面广量大、专业性强,各有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全面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制度化,明确工作职责,实行部门责任制,成立工作小组,启动农村实用人才选育方案,对所属农村实用人才有较为深入的调查和了解,主动组织、服务和培养,逐步形成具有余杭特色的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服务、考核评估体系和“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良性机制。

2.逐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管理

一要完善选拔标准,促进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优化。严格按照《浙江省农村实用人才选拔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选拔范围、基本条件、选拔认定程序等选拔标准进行选拔,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选拔认定的规范管理,完善余杭区的农村实用人才选拔标准,真正选拔出一批政治素质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具有一定的技术专长或产业规模,创业创新意愿强烈,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实用人才,不断充实和壮大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二要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技能提升。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根据实用人才类别、文化技能需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如开展各类“行业状元”大比武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聘请各类专家、教授,开展培训活动;根据实际需要,经常性地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巡回辅导;组织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考察;通过实训基地结对帮扶、以师带徒等方式进行传、帮、带,把实用人才的知识、技术、经验传授给周围群众。

三要健全激励制度,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定期表彰制度,每年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群众共同致富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表彰奖励;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评定制度,并且要评有所用;对年满30年的种养殖行家给予适当养老金补助;对那些年纪轻、素质较高、业绩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除纳入“三培养”工程外,还应优先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业协会负责人,更好地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带动力、辐射力。

3.全面引导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集聚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有序发展。政府要注意考虑制定出台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各类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创办民营科技实体、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在土地流转、资金筹措、证件办理、技术攻关、税收优惠等方面享受优先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在职称评定、农业科技项目开发和推广等方面给予倾斜;在生活待遇、事业平台、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激励和保障政策。

二要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国家、省、市各项政策的落实,区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奖励、技术和信息支持等;区级各部门在申报、审批、考核项目等过程中,对农村实用人才项目和农村实用人才主持的项目要优先安排;逐步建立财政投入、信贷支持、社会多方投资、农民自筹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投资体系。

三要强化典型引导,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激情发展。要善于及时捕捉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典型事例,如技术能人沈要刚、经营能人李生龙、农民致富带头人郑宏广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专门召开工作典型经验交流会,邀请他们现身说法,介绍他们的典型事例,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他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发展文明乡风中的巨大作用,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荣誉感,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者加入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来,激发农村实用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更需要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加大培育力度,打造真正具有余杭特色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真正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2

上午,与会同志参观了浙江聚仙庄饮品有限公司、**市第一届农技标兵业绩展,观看了仙居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片,温岭箬横镇西瓜合作社理事长彭友达同志、浙江大红袍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普德同志讲述了他们的创业经历和体会,浙江忘不了柑桔合作社理事长冯贻法同志介绍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经验,他们的事迹代表了我们**农民所走过的创业创新之路,也从一个侧面阐述了现代农民所要求具备的基本素质。下午,昕野同志、祥云同志分别代表仙居县、三门县党委政府介绍了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经验和做法,这些经验和做法充分体现了我市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人才强市战略中认识不断深入,思路不断拓展,措施更加务实,同时也反映了这项工作的实际成效,对各地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会议还表彰了第一届农技标兵,这96名同志都是我市农业农村各条战线的优秀代表,在引领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带动农民创业致富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受表彰的农技标兵和广大奋战在我市农业农村各条战线上的农村实用人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希望农技标兵们再接再厉,在农业领域的创业创新中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坚定信心,充分肯定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以加强统筹协调为主要抓手,构建了齐抓共管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坚持五支人才队伍一起抓,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破解“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去认识、去实践、去推动。建立健全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形成了纵向到底的人才工作网络,确保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有效落实。实践中组织部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农业部门和人事部门等具体负责,其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初步形成了统一协调、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以探索评价体系为突破环节,夯实了农村实用人才队

伍建设的工作基础。市里今年出台了《**市农村实用人才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建立起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要素构成的科学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标准。在全市全面启动农村实用人才评价确认工作,树立科学人才观,对广大农民中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淡化学历、年龄、资历、行业等因素,不拘一格加以评定。重视建档立案,建立市、县、乡三级人才资源共享数据库,摸清了这支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系统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和积极有效地培养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以注重培训为重要手段,强化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能力建设。积极发挥各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络作用,在全市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中建立培训基地,并利用绿色证书工程等载体,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分级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师资库,编写了《农业实用技术丛书》,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推行整村推进培训方式,形成实际、实效、实用的培训模式,提高了各个层次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内在素质。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全市共培训农民39万人次,发放绿色证书73961人次。

四是以搭建创业平台为有效途径,激发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效应。通过开展“强社富农”和“强龙兴农”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农业企业,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动农户致富能力。全市农业企业联结基地150万亩,带动农户65万户,647家农民合作社发展会员4500多户,带动农户25万户。完善农技110功能,实施“十万农民信箱工程”,加快建设网上科技服务平台,开辟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为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各类服务。同时开展**市拔尖人才选拔,市县两级农技标兵评选等一系列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表彰活动,激励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还存在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2006年全市人才资源库中的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仅为29000多名,占全市农村人口总数的0.5%,不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政策不完善、实用人才管理服务手段滞后、开发培养单一、作用发挥局限性较大等问题,我们要在建立评价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素质能力,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的政策措施。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年初,中央1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培养新型农民,造就一支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同志最近连续强调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各地将加快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列为工作重点。当前我市推进新一轮的创业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根据科学发展观,摒弃过去拼资源、拼环境、粗放型、低层次的发展方式,依靠知识、人才、技术、品牌来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确实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需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决策,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浙江实践的深化,是浙江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主战略。按照省委的要求,市委提出推进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特别强调要注重主体创新,要培育创新主体、开发创新主体,激发群众创业创新热情。在农村,农村实用人才是创业创新的领头羊。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他们扎根农村基层,积极带领周边群众创业致富,有力推动了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也暴露出知识、能力、素质上的不足。学习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已成为广大农村实用人才的普遍愿望和强烈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满足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发展进步的愿望,努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二)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农村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要建设新农村,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不久前,市委市政府围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个目标,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和农村新型合作“三位一体”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大力培育和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实践已经证明,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只有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才能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能把广大农民群众包括这些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同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扩大选人视野,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去。明年,村级组织将进行换届,这是一项事关全市农村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市委高度重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开展换届准备工作。要通过换届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为此,必须要吸纳更多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充实到党的基层干部队伍中来,将更多的基层党员干部培养成带头发展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优秀人才集聚的组织,从而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明确任务,把握重点,全面推进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人才强市战略和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开发为重点,以完善符合市场规律和农村实用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为动力,以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培育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要按每年10-12%的速度递增,在“十一五”末达到4.5万人。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以创业创新的理念加以推进,着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管理,积极推进农村实用人才的有序开发。科学规范、实用有效,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基础。首先,要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做到有序开发。过去我市不是没有农村实用人才,只是数量太少,又没有很好地整合,有效发挥作用。下阶段,要以增加总量、提高能力、改善结构为目标,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目录,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系统开发。要按照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的要求来大力培养人才,使我市每个特色产业周围都有一批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其次,要健全管理服务体系。针对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特点,研究有效的管理服务机制,健全各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农业、人事部门具体负责,乡镇、村具体落实的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四级管理服务网络。特别要重视发挥乡镇和村的作用,每个乡镇都要明确具体负责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同志。第三,要有效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银行信贷、社会投资、农民自筹等多种形式的投资体系,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市县两级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一方面要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的增长,继续增加经费总量,另一方面要盘活现有资金,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适当倾斜。

(二)加快培养,全面提升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致富创业的带头人,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重点。要大力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农技标兵”等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要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在实用人才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大规模、分层次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要在全市规模较大、技术领先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实践基地,通过科技示范、岗位培训、成果展示和农业实用技术交流指导活动,使广大农民能够就近获得经常性培训,不断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脱颖而出。与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是培训工作力度,还是网络建设、资金投入等,我市都有不少差距。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发挥特长,做出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要主动向先进地区学习借鉴,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三)优化服务,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积极作用。优化农村实用人才服务,努力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和创业营造良好条件,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保证。要强化政策支持,依托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体系的推进,积极研究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农业保险等政策,在土地流转、项目立项、资金投入等方面不断探索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的途径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他们牵头建立各类农民经济组织、创办示范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类经济实体,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强化科技支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培育有特色的专业技术推广组织和民营农技实体。要高度重视乡镇农技网络建设,把农技网络建设列入这次农村综合改革的范畴。定期组织专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不断满足农村实用人才的多样化技术需求。要强化信息支持,加强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建设,继续完善“农民信箱”、**农网、中国农业**湾等信息服务载体功能,为农村实用人才供求信息、技术咨询等方面提供服务;要逐步探索建立专门化的农村实用人才市场,培育农村人才服务中介组织,推进人才对接与人才开发协作。

(四)注重激励,努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激发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潜能,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关键。要建立健全政府表彰和社会激励相结合的农村实用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大力表彰在科技开发、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中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在生产结构调整、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要在政治上关心农村实用人才,在安排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掌握一定的比例,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地位。要在生活上关心农村实用人才,帮助解决偏远地区用水、用电以及子女入学困难等问题。要大力宣传第一届农技标兵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们扎根农村、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尊重和爱护农村实用人才。

四、加强领导,探索创新,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新的探索,是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整合力量,共同推进。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以定期召开协调会、沟通会等形式,健全信息沟通渠道,全面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工作指导和服务。要加强督查,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相关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履行人才工作职责的重要内容,落实工作责任,抓好工作落实。

(二)各级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时期人才工作的一项新的课题。**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得到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的肯定。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市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情况和问题需要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级相关部门要围绕自身工作职责,积极参与,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推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工作;管理

1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新型生产技术也被合理地运用到了具体的生产活动当中,但是,就当前形势而言,农村经济落后的事实不容置疑。而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主要问题一般表现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农村经济的重视力度不断加深,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得以出台,从表面上而言,这些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如果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那么这一系列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便形同虚设,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仍然令人堪忧。

1.2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

在广大的农村进行农作物的种植活动是农民最为关键的经济活动。而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就必须着眼于健全的土地制度,仅有此,才能使得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可以更为高效地开展经济管理工作。而放眼于当前我国的广大农村,却普遍存在土地制度不健全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闲置土地面积的增加,使得农民无法更为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更是造成了土地周边的环境污染状况频发,例如,一些从事于化学化工生产的企业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农田,致使土地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总而言之,上述问题的形成都是因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

1.3资金利用率低下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始终坚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便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比例也日益增加。但是就当前形式而言,却普遍存在资金利用率低下的问题[1]。究其主要原因,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国家的经济扶持力度相对较小。由于国家无法给予农村经济发展太多的财政支持,导致在进行资金分配的同时问题重重。另一方面,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较为分散,使得资金出现严重浪费的情况。在进行资金分配的同时往往会存在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应当被给予财政资金大力支持的区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反之某些自身发展能力较强的区域却得到了一大笔财政资金。

2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管理当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2.1增强管理人员管理意识

管理人员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管理中的关键所在,仅有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其管理能力,才能更为有效地提高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工作的管理水平,才能更为有效地提升我国的农村经济水平。而究其主要方法而言,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主要方法概括如下:首先,加强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应从基层抓起,从基本的实践经验总结中抓起,上层管理人员应始终坚持强调经济管理意识的重要性,使得基层管理人员在潜移默化当中加强自身的管理意识,并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2]。另一方面,提升经济管理人员的能力应着眼于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得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密切结合、相辅相成,使得管理人员在接受内部管理经验的同时,学习到来源于外部培训中的、更为专业的理论依据。

2.2提高资金利用率

由于农村普遍存在资金利用率较低的状况,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愈发受到来自于各方面的阻碍,因此,在资金利用方面,有关部门应当着眼于提高资金利用率,使得更多的农村基础设施得以建设发展。笔者在经过大量实践经验总结后发现,仅有提高农村的资金利用率,才能在保障农民生产生活发展不受威胁的同时,促进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3结束语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始终坚持着眼于农民的发展现状,并以此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而本文便是通过具体分析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问题,在提出解决方案的同时,以期能为我国农村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冯艳波.浅析如何提高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2):17-17.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4

一、霍邱县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现状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迅猛发展,霍邱县农村经营管理队伍逐步壮大,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经管理服务网络。多年来,这支队伍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创新;加强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保护广大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协调、处理农村各项利益关系,化解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开展农村信息调研,当好党委、政府在“三农”工作上的参谋助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两年来,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实现了农经工作的转轨变型。在切实履行农经工作“三项管理”(农村承包土地管理、农村三资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四项指导”(专业合作经济管理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指导、农产品营销指导、农业经济核算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职能的同时,由点到面,深入开展了以“六有”、“五服务”(村级财务记帐服务、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服务、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服务、农村审计服务、扶持低收入农户致富服务)为框架的服务创新,进一步完善了服务体系,拓宽了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水平,增强了农经工作的活力。从目前情况看,霍邱县农经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已成为各级政府搞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但是,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考虑,霍邱县现有农经队伍的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镇、村基层农经人才队伍的建设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初步调查,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年龄结构老化

全县现有32乡镇两个(街道)都建有农经机构,共有农经人员104人,其中:35周岁以下仅12人,占总数的11%;35~50周岁82人,占总数的79%;50周岁以上10人,占总数的10%。

2.学历偏低职称中高

在镇(县)经管站104名农经人员中,第一学历为本科的6人,占总数的6%;大专学历32人,占总数的31%;中专学历56人,占总数的54%;高中学历5人,占总数的4.5%;初中学历5人,占总数的4.5%。

3.业务骨干断档严重

由于2004年乡镇机构改革,因超编,组织上进行了人员精简的原因,一批多年从事农经工作,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协调能力的骨干办理了退休或下岗手续,造成了部分农经站业务骨干青黄不接。加之,税费改革后,农经业务县域范围扩大,原有各种在具体问题的处置上办法不一,增加了新老人员和工作交接的磨合期。

二、进一步加强农经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全县农经人才队伍的现状,必须着力解决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业务骨干断档的实际问题,切实加大农经人才队伍开发的力度,具体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确立全新的人才理念

农村经营管理是对农村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经验概括和科学总结,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当前和今后我们要牢固树立农村发展、农村振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农村经营管理也是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经营管理人员也是人才的观念。要认真总结建国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学习国外先进国家高度重视经营管理科学的经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度重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在整个“三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农经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真正放上议事日程,抓住不放。

2.有计划地引进农经人才

鉴于现行体制和干部管理权限,应当协调各乡镇和县人事部门,采用选聘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选拔一批热爱农村工作、年纪轻、有学历、熟悉农经业务的同志,充实到乡镇农经队伍中来。同时,建议县有关部门,根据基层需要,在应届农业院校农经专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中,定期定向招聘,逐步增加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经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三支一扶”政策应当给力农经队伍建设。

3.积极搞好现有农经队伍的人才开发

围绕提高现有农经干部的思想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和专业技能,全面加强专业培训。可以与有关大专院校联系挂钩,举办农经专业的短期培训班或学历教育班。在学习内容上除常规农经管理知识外,要增加市场经济、国际经贸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教学。健全实施农经系统的专业职称评聘制度,鼓励现有农经人员参加学习、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称,并与其工资报酬挂钩,以调动农经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5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需求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needsandDevelopmenttrendsofadulteducation

Ruralpracticaltalentstraining

FanChuqi

(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266109)abstracttorealizetheindustrializationofagriculture,theconstructionofnewcountrysidemuststrengthenthetrainingofpersonnelinruralareas.thisrequiresnotonlyhighlyeducatedforeigntalenttoguide,butalsoneedtotrainanumberofpracticalskillsintheruralareas.Cultivationofruralpracticaltalentshas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inpromotingruraleconomicdevelopment,therefore,isapractitionerofruralpracticaltalentsagriculturaltechnologytransferapplications.Heretheauthorcombineswiththeiryearsofexperienceineducation,ruralpracticaltalentsofcurrentstudentstodevelopfeaturesandimprovements,andthedevelopmenttrendofruraleducationstudentstodevelopthepracticaltalentstotheoutlook.

Keywordseducation;ruralpracticaltalents;trainingneeds;developmenttrend

1农村实用人才的概念

基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有关的重要文件及有关人才含义的论述,农村实用人才指的是有一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教育、文化等做出一定贡献的农村劳动者。具体指在农村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管理者;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种植、养殖的能手;在农村推广农业技术的农民技术员;在农村从事教育的优秀教师等,这些农村实用人才是优秀农民的代表,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2当前农村实用人才的行为特点

(1)从数量来看实用人才的总量不足。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村的实用人才的总量为897万人,仅仅只占我国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2)农村实用人才的结构不合理。在有限的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中,近一半的农村实用人才都集中在农村生产领域中,能够给农民带来的农业收入以外收入的实用性人才的比重相对较小;在生产实用人才的比重中,有关种植方面的人才占到了85%,从事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实用人才只占15%。(3)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农村实用人才中,受教育的程度总体上比较低,中专以上学历的实用人才仅仅只有68万左右,占总数的4%。即便是那些专业合作组织的领导人等对素质要求较高的群体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实用人才也仅仅只占总数的11%。同时农村人才的老龄化问题也比较的严重。(4)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在农村一般经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人都会离开家乡,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去,而且那些身强力壮的农村青年也大都是在外经商,很少有留在家里的。(5)人才地区分布不够均匀。当前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呈现梯度特征。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大体上包括如下几点:一是政策不够完善;二是对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投入力度不够;三是农村及有关的管理部门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对策

(1)建立培训与认证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尤其是借助高等教育的特点来多层次的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培训规划。并结合地区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计划,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规模、教育、考核等指标进行分解。在实际的教育培训过程中重视经验总结,完善相关联的政策措施;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法。在培训过程中极力遵循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按照理论指导实际的思想,紧扣养殖、种植、文化艺术等农业领域发展所需,充分利用农技校、农村远程教育等基地培训。提供给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导者去深造学习的机会,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种系统化的专业技术培训,从而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技能等级制度,对于农村实用人才所从事这也符合技能鉴定要求的,可以参加考核,对考核成绩优秀的有关部门颁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2)建立实用的选拔制度,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进行严格的要求。在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上应该严格遵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适应农村实用人才的特点,不断增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分级选拔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实用人才的作用了;坚持大众公认的原则,实用人才的选拔要经过民众的推举和公认。(3)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对农村实用人才加以规范的管理。各区域可以按照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设定有关的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办法,对实用人才的技术水平考核的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对那些考核成绩优秀的颁布证书并予以表彰。考核不合格的原有实用人才,应注销证书;对给那些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实用人才给予适当的奖励,并形成制度。大力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在全农村地区形成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干好自己的事业的同时,并鼓励实用人才帮助周边的群众来致富。

4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学生培养的发展趋势

(1)办学体制的大众化。要想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学生培养的大众化,仅仅靠政府办学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思路。由于办学体制灵活了,办学的形式也将呈现多样化,民办的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一股重要力量。(2)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化。成人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客观上要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仅要培养理论型、技能型、技术型等多样化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实行个性化的培养。(3)农村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农村高等教育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人才、知识的支撑的作用,已经将成人高等教育从学校走向了农村市场的中心。农村高等教育必须结合当前国家的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等。同时市场的力量也将农村实用人才的学生的培养渗入到了成人高等教育中,并促使成人高等教育越来越普遍地采取企业化的经营方式,例如,利用多媒体广告来招收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等。这就意味着农村市场将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并对农村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的作用。

5总结

当今社会,成人高等教育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为农村培养出了大批量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主要是因为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所引起的,但是也与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的教育特点有着直接的联系,当前做好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和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给农村建设输入更多高技能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从而来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6

1、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分析。从调查统计的结果看,全市现有农村实用人才5598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0.28%,平均每个行政村只有2.5名农村实用人才。

2、农村实用人才结构分析。(1)从从业结构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生产型人才比例最大,共1774名,占现有人才总量的31.7%;全市共有科技服务型人才1508名,占现有人才总量的26.9%;技能带动性人才1271名,占全市人才总量的22.7%;经营型人才1045人,占全市农村人才总量的18.7%。(2)从年龄结构看:46岁至55岁实用人才最多,共有2158名,占总量的38.5%;36岁-45岁的共有1994名,占总量的35.6%;35岁以下的849,占总量的15.2%;56岁以上的597名,占总量的10.7%。(3)从性别结构看:全市共有女性人才331名,仅占总量的5.9%,且女性人才中以生产能手为主。

3、农村实用人才成才渠道分析。在全市农村实用人才中,具有初中学历的最多,共有2753名,占全市农村人才总量的49.2%;具有高中学历2003名,占全市农村人才总量的35.8%;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596名,占全市农村人才总量的10.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246名,占全市人才总量的4.4%。秦皇岛市农村实用人才成才渠道主要是通过农广校、农职专的培养、自学和相关部门的业务培训。

二、秦皇岛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从调查数据来看,1万个农村劳动力中,只拥有实用人才46名,农村急需的技术人才,如加工能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员、农村新能源建设服务人员都非常少。较大的人才总量缺口,严重影响了农村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2、人才结构不尽合理。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获得农业以外收入的技能型、经营型人才的比重较小;在生产能手中,种养人才占到89.5%,从事农产品加工方面的人才只占8.1%。全市35岁以上的实用人才总数为4749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84.8%,偏大的年龄构成,影响了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持续发挥,也不利于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再提高。

3、资金投入较为有限。各级政府用于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的经费有限。对实用人才的开发缺乏配套的政策扶持。

4、农村实用人才分布不均衡。在调研中发现,在秦皇岛市条件较好的富裕乡镇,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就相应集中,且作用发挥的也很充分,辐身带动能力较强,农民收入普遍较高。而条件相对较差的乡镇,农村实用人才稀缺的现象非常严重。

5、管理服务相对滞后。由于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思路、办法和方式滞后,致使农村实用人才处于比较松散的状况,不利于人才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科学理念,构建农村实用人才规范化管理体系。

通过调查分析、科学预测,结合“人才强市”总体建设规划,制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开发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制定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的管理办法,引进人才管理开发软件,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市级有关部门、县区领导联系制度,明确服务内容,确定结对名单,帮助他们解决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问题,为他们的成长、整体素质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二)积极扶持,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围绕“人才强市”战略和农村实用人才中长期需求,积极探索建立引人、留人、用人的农村实用人才吸纳机制,制定出台农村实用人才科技创新表彰奖励、评价、培养选拔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工作的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选拔、评价等环节,制定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整合中央和地方财政以及各涉农部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资金,形成合力;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实行农村实用人才信贷联保制度为他们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帮助。

(三)创新培训教育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素质。

依托县农广校、职业中专,建立“农民科技培训中心”,重点对村级农技推广员、村级两委干部和农业生产大户进行系统的农业科技培训,力争使全市村级农技推广员达到中专学历;依托县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农民培训学校,重点培训对象为农业科技示范户;依托科技进村服务站,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聘请农业科技专家对农村实用人才分期、分批、分类进行农村适用技术和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到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典型示范,激活农村实用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7

“村官”培训难在何处?

当前的“村官”培训,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难”。难在何处?一是文化水平较低,二是年龄老化,三是观念陈旧。这就造成在培训中,“村官”们对理论和科技知识难接受,对新事物、新观念难理解,对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改革步伐难跟上。这使许多“村官”在驾驭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繁重任务而前,表现出能力匮乏、本领恐慌。

“村官”培训难,还有他们自身以外的原因。从培训工作方面看,一是许多领导在村级定位上在着误区。村级组织是民众自治组织.村级组织的产生和运作必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可长期以来,一些乡镇干部错误地将村级组织视为乡镇政府的自然延伸,强迫村干部们干了许多不该干的事,造成事实上的既越位又缺位。错误的定位反映在干部教育上,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培训的内容与“村官”们的实际需要相脱节。

二是现行的培训方式存在着误区。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进了课堂,干部培训手段和方式日益多样化。但从根子上看,目前我们对村干部的培训方式依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老模式,即:集中起来办班,封闭式管理,听课、参观、讨论、总结“四部曲”,看起来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可在这热闹的背后却是虚与浮,与现实生活相脱节。有人曾总结村干部培训班为:“上课时领导讲(或教员讲)学员记颇为紧张,参观时大家一起走马观花浩浩荡荡,讨论时个个表态群情激昂,回村后各自为政派不上用场。”这种说法虽有些偏激,但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村干部培训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当我们把干部教育的重点从学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时,这种培训机制便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破解难题靠创新

贺国强同志最近撰文指出: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工作,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提高培训质量,切实把增强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干部培训工作的重点,努力把于部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认为,要做好“村官”培训这一基础性的t作,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创新的尝试。

一是创新培训内容,将提高水平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现代培训有两个最主要的功能:一是帮助组织和人们“应变”,二是使被培训者通过培训能够胜任自己未来的工作。长期以来,我们对村干部的培训重在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文化水平,这些基础性的培训在当时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将培训内容南文化理论为主转变为能力训练为主。这就要求我们在“村官”培训中,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中心,结合本地的特色和工作重点,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现场观摩和小组讨论等现代教学方法,逐步把驾驭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转化成村干部们的操作能力、应变能力,以便更好地胜任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将理论灌输与经验总结结合起来。“村官”教育既是工作培训,也是成人教育。要用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武装村干部,基本的也是最便于操作的方法是采用理论灌输。但成人教育的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运用和提高。怎样才能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我们不妨借鉴西方颇为流行的成人教育理论――经验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成人的学习一般要经过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首先是始于自己的经验;而后是对以往经验的反思;第三是对各种经验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抽象,上升为新理论;第四是用新理论、新概念指导新一轮实践。运用经验学习理论进行培训,就是要让“村官”们在组织者的引导下,目的性十分明确地对自己的前一段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这对于他们提高自己或者辐射带动其他“村官”都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对这种培训方式。许多乡镇领导十分看好。他们认为,现在的“村官”大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通过办班,反思、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使之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用来指导实践,既有需求,也有可能。此外,每个县基本上都有一批各方面工作都很出色的“双强”村,这些村的干部富民有实招、践行“三个代表”有实效、发展经济有路子,干群关系融洽,是我们看得见、学得起的典型。同时,这些村干部的经验也需要总结、归纳和提炼,需要再突破、再提高。运用经验学习理论,把培训班南理论灌输型转变为经验总结和提高型,不仅要突破昔日办大班的旧模式,教员的角色也要有较大的转换,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这对组织者是一个能力与责任心的挑战。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和迎接这个挑战。

三是创新培训制度,将大众化的普训和个性化的培训结合起来。所谓培训的个性化,就是村干部培训班既要做到培训内容与目的的相对个性化,也要做到参学对象的相对个性化。个性化的核心是突出需求性。应该说,我们以往每一次办班的内容和目的也很明确,也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但一年一度的轮训,总希望把村干部应该学的全部教给他们,或者尽可能全面些。而一味地求全,就可能落人大众化、一般化的俗套。南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一部分人“吃不饱”而另一部分人却“吃不了”,无法消化吸收,回去后根本不解决问题。这是大锅饭式的培训在现代“村官”培训上遇到的新挑战。突出需求性,这既是组织者也是参学者的目标,只有体现了这个目标,培训才有活力,才有吸引力。在调查中,一些村干部就提出要采取两种分类的办法来办班。一是对“村官”要分类,且分类的标准应根据需要而变化;二是对培训内容进行分类,其分类的依据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了这样两个分类,“村官”培训就能有的放矢,就能解决实际问题,就能调动“村官”们学习的积极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去年夏天,我们泗洪县在省委驻泗洪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专门举办省扶贫乡镇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专题研究如何尽快脱贫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类似于这样的做法,今后可以多做尝试。因为,只有分类才能体现其个性化,只有个性化才能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实效。

除此以外.在编班上也可作个性化探索,如将村干部的单一编班改为股、站、村混合编班,或将村干部与县直机关涉农部门的股级干部混合编班。这样既有利于开阔村支书们的视野,加强机关与乡村的交流,也便于部门与地方的沟通。另外,还可延伸“村官”培训的触角,加强对后备村干部的培训,为新一批农村领头人的脱颖而m创造条件。这样做不仅进一步巩同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而且对现任的村干部也是一种激励。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8

关键词:特色产业型;生态型;工业带动型;观赏休闲型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049-02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差距较大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建设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上的具体实践形式,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性举措。

河南地处中部,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剩余劳动力多,转移压力大,农业人口比例高,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借鉴已有的样板村,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经济,逐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了解目前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向政府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操作性的目标模式与政策建议,采用抽样调查法调查了部分村庄。本研究期望通过对各地新农村建设典型特色和经验建议的总结,为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用访谈法和文献法收集数据资料。调查对象是全省60个农村抽样调查县,各县自选的3个新农村建设已初见成效的不同发展模式的典型样本村。

三、经验与分析

(一)特色产业型

在新农村建设中,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围绕一个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经营,以一村一品或一村多业发展壮大带动乡村综合发展,助推新农村建设。这种模式在全省的新农村建设中较为普遍。比如方城县清河乡双河村的烟叶种植、民权县北关乡王公庄村的绘画产业等等都红红火火。

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得出的经验:一是要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形成多姿多彩的特色村,形成“一村一品”与农业龙头企业互相促进发展的新模式;二是要大力实行农业标准化建设,采用“企业+农户+标准、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标准、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等标准化生产模式,形成一大批名牌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三是要大力拉长产业链,形成一种“资源型起步、配套式发展、龙头式驱动、种-养-加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四是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分步实施,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一体化组织,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和自主创新,做到以特色促品牌。

(二)工业型

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发展基础设施,造就“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和谐社会,占到所调查村庄的18.8%。比如博爱县苏家作乡苏家作村、固始县段集乡庙山村等等。

从工业型新村建设中得出的经验:一是首先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其次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些村庄片面强调工业发展,造成了环境污染,教训是深刻的;二是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既要生产发展,又要乡风文明;三是要大力扶持符合农村资源禀赋结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结构兴办加工企业,不仅能搞活当地经济而且能吸纳农村劳动力;四是要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质是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扩张,启动当地农民生产和消费需求,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自动走向规模经营的过程。因此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支持,才是真正有效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三)第三产业服务型

占到所调查村庄的9.0%左右。主要指那些拥有区位优势,离城镇较近的地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依托城镇、发展生产、服务城乡、致富群众,是其鲜明特点。

在调查中得出的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建设的几条经验:一是切实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吸引客商来投资;二是发展各种配套服务企业,比如餐饮娱乐业,繁荣经济;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注意把城乡置于统一空间,实现城镇乡村在地域形态、市场运作、功能作用、成果分配方面的有机融合;四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发挥适度集中的聚集效应,根据城乡各自比较优势,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推动城乡一体化。

(四)休闲旅游型

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摘、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吸引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好。这种“农家乐”经济作为中国农村革命与新经济的代表,其发展形态与模式,集中体现了现代经济学的新观念与先进成分。它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占所调查村庄的6%左右。这种生态与经济互动互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无疑将成为以后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调查中得出的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建设经验:一是新农村建设中要大力提倡有条件的村庄发展观光农业。它不仅具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特点,而且整合农业资源和农村景观环境,可谓一举数得;二是建设休闲旅游型新农村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研究本地的民俗、传说典故及特色餐饮,使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三是发展旅游的同时还可以组建民间工艺品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使游客旅游的同时购买这些产品。四是要转变当地农民思想,加强职业培训,使传统农民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生活、善经营的现代农民。

(五)生态型

就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村为重点。逐步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提高。但它的潜力巨大。可以通过进行大规模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改善农民的生活生存环境。进行生态型新村建设的经验总结:一是在新村建设中要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使农民群众用上卫生安全的燃料;二是要结合农村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工作,解决住宅与禽畜圈混杂问题;三是要因地制宜推广种养业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六)劳务输出型

指通过转移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不仅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且优化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信阳市固始县陆滩镇太平村共有村民3258人,近些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外出务工1512人,全村劳务收入1500余万元,目前的人均收入达到3100元,太平村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70%的农民住进了楼房,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有利地推进了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进行劳务输出型新村建设时得出的部分经验:一是要大力发展“阳光工程、绿证工程、扶贫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外出适应能力;二是对于本地区缺乏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地区,可以适当加以考虑。“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富裕一方”的劳务输出是不错的选择;三是发展劳务经济要讲究规模经济,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四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当地村庄建设相结合,以劳务经济促进当地农村的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

通过大量政府投资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户生活条件,用足用活wto的绿箱和黄箱政策,力争“十一五”期间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一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10~13%)。使农民得到“看得见”的实惠。从而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二)要有一个坚强的基层领导班子

加强村级的“双强”村支部建设。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三)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瓶颈,有数量、上档次的农村基础设施是保证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要有自己特色的农产品

从调查中发现专业化农业生产不仅鼓了农民的腰包。也促进了农村其他事业的发展。是立足河南省实际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多数村子要走的道路。

(五)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建新房、修街道。它最重要、最本源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了,才能增强自身的活力,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基础。

(六)新农村建设会存在快慢、高低之分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宜强调同一个模式、同一种方法或同一个标准,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不搞盲目攀比,避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七)加强农村人才建设

新农村建设一方面需要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另一方面需要一大批专业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深入农村、服务农业和扎根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启动农村人才工程建设。从制度和政策上鼓励一部分城镇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到农村去,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新的“上山下乡”。

(八)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受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既应是建设者,更应是受益者,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何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关键是处理好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9

这一年中,在县党委、镇党委与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关心、培养下,静下心思工作,坚持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努力开展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同志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在农村这样广阔的天地为有志青年发挥才能,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而我要在这个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断的去学习、锻炼、充实、提升。从实践中吸取经验,从基层工作中了解民情,从优秀干部身上学习领导艺术。以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农村的思想为宗旨,不断摸索农村工作的特点,不断提升为人处事的能力,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载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身心的投身于农村基层工作当中。现将这一年来的如下,请组织和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一、从思想上接触农民,向老党员学习。

先作村民,再当村官。要让老百姓从心里认同自己。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当成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了解他们的种种想法与心态。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种亲和力,他们愿意和你说说事,说说他们的想法。农村的老党员经历了本村的种种,所以可以在他们身上了解或学到许多。

2010年4月23日我参加了一个当兵刚刚退伍不久的村民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会,原来在部队入的党,今天预备期满。书记和我、加上负责党员活动的宋姨,去他家所在的6组开个党员转正支部会。农村的支部会和我所经历过的完全不一样,它更像是以一种谈话形式的座谈。大家很亲近的样子,没有什么陌生的感觉。党员的年龄偏大,但正是他们更关心村中的事务,总能提出些好的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书记的认同。他们的经验很值得学习,他们都很关心着云盘村,与普通村民不同,他们身上有股子原则劲。

农村的工作有许多地方需要老党员参与进来,他们在经验上的帮助很大,但也正是因为农村基层党员大多年龄偏大,年轻的较少。基层党员工作更注重内容实际,理论性的学习对于他们不大适合。因此以年轻党员做致富典型,带动本村致富效果更好。

二、平凡见真知,全心全意做好农民的服务员。

大学生村官的主要作用就是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服务农业。说到这个服务,让我深有感触。农村的工作无大事,但农村的工作更无小事。无大事是说农村工作中没有那种轰轰烈烈之举,无小事是说农民的事永远是大事。只有在解决这种平凡的“小事”中去看这背后的“大事”,这就是农村基层工作的实质。“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在农村工作中最常有的就是解决纠纷。而在纠纷中土地永远是中心,农民以土地为立命之本,这一观念以深入我心。2010年3月,两户人家因为其中一户占地建房而起的纠纷,通过书记和我等班子成员3次到纠纷地进行调解,最终由镇司法局出面说明,得以解决。这样的纠纷在农村屡见不鲜,在这样的锻炼中,我明白了认认真真的去办事、踏踏实实的去解决问题,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要在全面的考虑过后来做。平凡的事并不简单。

三、团结是力量的基石,多办实事以引导方向。

作为村两委班子的一员,要充当村干部间的“调和剂”,努力成为村干部的知心朋友,实现村“两委”班子团结,与村干部和谐相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尽快了解村情民意,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利用自己的知识与特长倾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010年3月27号,县动监局鲍杰老师来我村为养殖户进行培训,并发放相关材料:《绒山羊人工受精技术手册》(附光盘)、《养猪实用技术》、《种草养畜禽生产技术手册》等。鲍老师通过建立农户致富信心、学习科学化饲养、人性化管理来真正让农民兄弟富起来。通过组织这样的培训我深深认识到,农民渴求致富,希望致富,他们需要的是好项目,好方向,好环境,我会积极组织这样的活动来使农民兄弟开拓眼界,树立致富信心。同时,我将向鲍老师学习相关农业技术,使自己也有一技之长,更好的为农民兄弟办实事。

通过这种培训等形式的科普知识宣传来引导农民致富,以这样的实际行动来服务于农民。希望能带领着农民富裕起来。

四、从实践中学习,从劳动入手。

只看,那永远都是别人的,只有自己动手才有机会变成自己的。既然到了农村,不如自己当一回农民。我们村山林比较多,所以树是每年村民都会在自己家的自留山上种的。

2010年5月7日我们村给6组到7组的马路两侧植树,是要绿化环境。原本马路两边就有树,主要是梧桐,是在前年栽的。我们这次是将一些没有活的树苗拔出来,然后进行补苗,也是种梧桐。植树的人主要是妇代组长和村里两委的人,所以男的比较少,干的不是很快。一直种到下午3点多才种完。真的很累,但是我更觉的和农民们一起干活学到的更多。自己亲身种了一会,知道了这里的辛勤。(1)

选聘生年度工作总结>>查看更多

||||||||

【返回栏目列表】

五、严于律己,积极学习使用技能,树立好青年形象。

在农村工作中,时刻要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将青年人的激情、热情、拼搏、上进的品质带到工作当中。求真务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干出一番事业,在农村这一大舞台上经风雨、受磨练,实现人生的价值。

2010年5月20日至9月20日,参加了我县首批由政府"埋单"的“送农民上大学工程”,在沈阳农业大学学习现代养猪技术,通过这4个月的学习,使我对养殖这块有了很大的丰富,对日后服务农村和农户有了很大的帮助。

六、2010年的工作计划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中国又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希望同在。对于我来说,必须以开拓创新的使命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乘势而上,以十七大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10年,是我在农村服务的最后一年,我希望通过我一年来的积累,为云盘“村养猪合作社”工作趟出一条路。为农民致富搭建一个养殖业的平台,引导农民种植与养殖联合经营,形成“种供养、养促富”的经营模式。

在最后的这段时日里,我将抓紧时间学习、提高自己,并将一年来学到的、看到的知识,实践到工作当中去,真真正正为老百姓谋福利。在日常工作中,体会一名普普通通农民的生活,从这种生活体会中,真真的去关心农民,帮助农民。

「2选聘生年度工作总结>>查看更多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10

近年来,宁江区委始终坚持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来抓,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已达8850人,占农业总人口的3.7%,农村实用人才已成为引领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年初,组织召开了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全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结合宁江实际,确定了十个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制定并下发了《宁江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并把工作任务量化分解到各区直部门,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基地,强化队伍。2005年,在全区5个乡镇成立了8所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抽调8名乡镇事业编制的干部任专职教师,专职教师主要负责调查本乡镇范围内农民群众对农村实用技术方面的需求,并制定培训计划;同时从区直涉农部门中抽调部分技术骨干和专家作为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的讲师,并制定了《教师管理办法》,实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师资队伍动态管理,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专家、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组成的各类人员互补、覆盖各个领域的师资队伍。

三是注重实效,狠抓培训。结合各地实际,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农民党员电化教育、党训班等多种教育形式为手段,采取集中收看与集中答疑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传授实用技术与推广新技术新成果相结合等培训方式,认真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与培养。两年来,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79期,直接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间接培训农民6多万人次。目前,全区95%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和专业大户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

四是加强督导,定期检查。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进展情况调度一次,每半年召开一次检查评比工作会议,并把检查结果进行通报,认真总结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好的经验和作法,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目标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