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十篇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十篇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22:55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1

这次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部署,进一步推进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建设,确保按时完成今年在全省农村推开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任务。受部领导委托,我讲两个问题:

一、前段我省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前一段时间,省远程办和省网通公司对全省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指导。总的情况看,各级党委对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认识到位,思想重视,态度积极,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各级组织部门和本地网通公司紧密配合,基础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数市州和县市区委召开了常委会、远程教育工作会议,传达中央和全省远程教育工作精神,并就推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松原、白山市委书记对抓好远程教育作出批示,镇赉、长岭、抚松等市县委书记主持常委会,对远程教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各级组织部门、网通公司领导相互沟通,建立联系,多次研究部署,抓了很多具体工作。组织部门和网通公司主管领导经常深入基层乡镇村,研究解决站点场所选定、电视机以及桌椅配备、网线进村部路由和数据信号测试等具体工作。

2、明确了建设任务。多数地区对今年的站点建设、网络铺设任务明确。积极主动与上级部门和网通公司沟通联系,形成了建设方案,各项工作开展的扎扎实实。白山市今年计划建设的170个村的宽带入村任务,在10月10日全部进入了采购施工阶段。延边州对拟新建的站点进行了调查摸底,准确掌握了站点的基本情况,为全面施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松原市计划建设的站点位置都已经确定,已经完成38个无校村建设任务,128个无校村完成路由勘察和总体设计,目前线路正在抓紧建设。四平市在线路建设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不等不靠,采取多种法,建设完成了86个无校村,比原计划多完成8个村。辽源市采取先借光纤等基础设施建设材料的办法,61个无校村线路铺设正在抓紧建设当中。

3、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各地对平台建设资金非常重视,千方百计筹措落实资金。一些地方常委组织部长积极协调资金,一部分县的主要领导同志还亲自安排资金问题。吉林市、延边州等地区专门下发了《关于落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教育播出平台建设经费的通知》,明确了资金要求。白城市采取财政投一点、相关部门集一点、有条件的地方帮一点的办法,有效解决了资金问题。梅河口市在完成平台建设经费基础上,又多争取11万元用于电教设备、办公室扩建等方面。长春市、松原市一些县(市、区)在建设资金上加大投入,用于站点配套建设上。各地都采取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筹措方式为辅的办法努力解决资金筹措问题。目前全省大部分市级平台建设资金已经基本到位,多数县市的平台建设资金基本落实。

4、加强场所和制度建设。各地重视加强场所和制度建设,借鉴试点地区的做法,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长春、吉林、延边州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站点日常管理制度建设,明确了活动场所、机器设备、人员配备等各项管理制度。其他地区也都学习试点市州和外地的经验,着手教学组织管理和培训的准备工作。白城市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三好”标准,即基础设施好、运行管理好、使用效果好。松原市为站点统一制作了标牌、工作职责、技术管理员职责、联络员职责、学习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和“三簿一册”等基本规章制度。各地还对一些村部进行了维修,购置了桌椅和资料柜等。

5、积极建立工作机构,组建了一批骨干队伍。各地普遍成立了农村党员干部领导协调小组,一些地方依托电教工作机构,建立了远程教育工作机构,并依托党员电化教育干部队伍,乡镇村干部、中小学教师,农业、科技、科协组织的专业人才、当地农村实用人才以及广电、信息通信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设施管理、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辅导、技术服务队伍。临江市充分考虑工作实际需要和远程教育发展要求,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心,增加3个编制,隶属于市委组织部管理,依托电教播放员、农业技术员、网通技术员等队伍建立了由120多人组成的管理员队伍。抚松县通过智能工程、学历教育等渠道超前对141人的教学管理员和部分验收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很多地方注重远程教育的宣传工作。长春、松原、白山、白城市都编发了工作简报,宣传总结工作典型经验,四平市正在拍摄远程教育工作片,白城市洮北区正在拍摄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和维护专题片。吉林、延边、通化、辽源市等地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对远程教育进行宣传,松原市在党建网站首页开设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栏。

6、积极与网通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各地加大了与网通、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得到了一些部门特别是网通公司的大力支持。白山市提前与网通公司共同研究确定了市级平台建设地址和工作间的具置,并将平台建设的空间、电源、数据、模块等具体硬件指标量化,下发到各县(市、区),具体落实建设任务。白城市协调有关方面,解决网络模块局占地问题。蛟河市与网通公司积极沟通联系,提前制定了平台建设方案,及早解决了机房交流电源等方面的问题。各地也都与网通公司建立了沟通联系机制,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组织部门也积极帮助解决网通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督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有的地方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认识程度还不高,说得重要,做的次要;有的地方认为,平台和站点建设是省远程办、省网通公司的任务,与自己关系不大,主动开展工作的意识不强;有的地方还没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工作落实差距大,指导基层和协调网通公司工作不到位,有的地方把平台和宽带铺线工作单纯看成是网通公司的任务,自己很少参与,情况不清,任务不明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尽快改进。

二、关于下步工作的几点意见

第一,要切实把完成今年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任务当作重要工作抓好。中央和省委非常重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央办公厅在今年7月专门下发了意见,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省委组织部在年初研究今年工作时,列为工作要点。我们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切实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完成好今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为明年全面完成在全省农村推开远程教育的任务奠定基础。

第二,要切实推进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基础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在全省农村推开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任务已经明确。在这里我进一步明确一下。我省是扩大试点省,按照中央的要求,总的任务是除农村中小学建立的站点外,要于2008年底,全面完成无校村站点建设任务。我省无校村总数4000多个,试点期间已经完成900个,其余无校村建设任务今明两年完成。我省在推开远程教育中,选用的是电信宽带网终端站点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终端站点建设成本低,为此,我们考虑有利于普遍推开需要,充分利用这种模式的优势,除完成全国远程办要求的无校村站点建设任务外,还要根据省网通线路进村的速度,在有校村也建立站点,解决村校共用中小学站点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实现站点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新的经济组织。宽带互联网模式需要建立省市县三级平台。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今年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是,完成省市县三级平台建设,完成3200个终端站点建设,其中无校村站点1000个。明年根据网通的线路进村计划,完成3000个站点建设任务,其中无校村站点2000个。这样,我们不仅完成了无校村站点建设任务,同时,还在有校村建立起一大批终端站点。现在离年终的时间不多了,今年平台建设、终端站点建设必须按时完成。现在要抓紧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抓紧线路改造和铺设工作。这是我们完成任务的前提。如果上冻前,不完成这个任务,我们今年的任务就会放空。在3200个终端站点建设中,有2600个村已经通互联网,但需要进行升级改造。其余600个村需要新铺设线路。所以必须在11月底完成这个任务。要层层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在这方面,网通公司已经明确表示,要按照招标合同的要求,按时完成任务。各级组织部门特别是电教机构,要积极配合,协调有关方面,解决实际困难,力所能及提供必要的支持。要对本地建设计划、建设进度清楚,要对本地宽带线路改造和铺设的总量、新建多少、改建多少清楚,当前完成多少清楚。要做到两个清楚,就要进一步做好规划设计。根据今年任务总量,确定工程总体进度,制定月计划,明确工作进度。从现在开始各级都要建立工程建设上报制度。

二是要在12月完成三级平台建设任务。现在省网通三级平台的设备已经到货,即将进入安装调试阶段。现在,我们要抓紧落实三级平台机房、运行和操作办公室。技术方案已经明确,三级平台机房都放在本地网通。三级组织部门电教办公地点作为客户端。省市平台需要设立运行和操作办公室,用于平时的运行和办公。目前,多数地方平台和办公室已经落实,但还有少数地方没有落实。所以会后必须抓紧落实,不能影响平台设备安装工作。要严把建设质量关。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站点施工的质量监控,对站点建设的全程把关。要严把网络铺设关,保证信号传输顺畅;严把设备运输及保管关,保证终端设备运行的质量和安全;严把站点接入关,督促站点配套建设及时到位;严把安装调试关,确保不留质量隐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把此项工程真正建成“放心工程”。要认真学习和把握技术方案,做到设备清单清楚、数量清楚、基本功能清楚。要跟踪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市县两级都要建立工程质量小组,协助本地网通,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关。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后,省要组成有关部门专家参加的验收小组,要对市级平台进行全面验收,对县级平台和终端站点进行抽查验收。市州要组成验收小组,对本级和县级平台进行全面验收,对终端站点进行抽查验收,并填写验收表,形成验收报告,上报省里。县也要组成验收小组,对本级平台和终端站点进行全面验收。

三是要按时完成终端站点建设任务。互联网开通和平台建设结束后,就要进入终端站点设备安装。由于时间紧,数量较多,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要做好安装场所准备。在村部建立站点,要确定好位置。要准备好电视机。在明确一下,机顶盒由省里解决,电视机由本地解决。每个站点要配备29英寸以上电视机。对于少数没有电视机的村,各地要抓紧解决,不能影响站点安装工作。考虑到各地经费紧张,省里正在争取资金,到位后将及时拨到各地。要抓好环境建设,站点教学活动室应具备桌椅、照明、取暖等良好的条件,同时具有防火、防盗、防尘、防潮、防雷等设施。

第三,要注重抓好队伍建设,提供工作保证。目前,平台和站点有关设备将要陆续到货安装。设备安装时,供应商将现场指导培训平台和终端接收站点操作人员学会正确使用整套系统。各级网通公司已经明确了数据机房管理维护技术人员为平台操作员。终端站点需要的操作员,要抓紧落实。并和网通公司配合搞好培训工作。还没有落实站点操作管理员的,要抓紧确定人员。随着基础设施的建成,远程教育管理操作、教学组织任务越来越重,各地还要整合相关部门骨干力量,组建远程教育操作员、技术维护员、教学管理辅导员队伍。采取分层培训的办法,对各类队伍进行培训,形成一支稳定、高效、适应远程教育需要的工作骨干队伍。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2

论文关键词:天津,终身教育,体系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促进天津经济社会与滨海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天津的重要条件,是天津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前列,一个排头兵”重要任务的迫切需要。

一、终身教育的普遍潮流和中央要求

1.终身教育是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

二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战后六十年所产生的新知识几乎超过了战前人类知识的总量。这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学校教育中知识扩充的速度,致使离开学校的成年人无法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终身教育这一理念应运而生。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首先提出终身教育,1970年他又发表了著作《终身教育引论》。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系统阐述了终身教育理论,对终身教育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国际思潮,20世纪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21世纪开始成为各国普遍的政策选择。当前远程教育论文,许多国家都把终身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把对终身教育看作是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基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2.终身教育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习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提出终身教育。1995年,“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终身教育的地位作用和目标要求。

中国是一个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距离发达国家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无论是其条件指标、结构指标,还是过程指标、目标指标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学习型个人成长指标中,15岁-64岁人口中平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2年,而我国仅有8.7年。还比如,体现终身学习的教育人口分布指标中要求50%退休者要接受有组织的学习,而我国还仅有5%左右。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把“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作为新的奋斗目标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把用远程继续教育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途径选择。这说明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不能仅仅依靠原有的、传统的国民教育体系,更需要终身教育体系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二、先进地区终身教育经验

我国东部上海、福建、北京等先进地区终身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创新运作也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其主要经验做法有:

1.以法律或政府文件的形式确立终身教育的中心工作地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福建于2005出台了《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是全国第一个终身教育地方立法。《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已列入上海市人大“十一五”立法规划。上海、北京、重庆均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出台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将加快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列为市政府重点工作。

2.成立相关领导机构。上海、北京都成立了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领导机构,负责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规划制定、统筹决策、指导督察等工作。上海市教委还组建终身教育处,对外作为市政府的一个职能机构,称为“上海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学习办”),负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宏观管理,制订规划方案和统筹协调人财物等。

3.组建相关业务指导和实施机构。如上海市教委和市文明办委托上海电大,成立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全市终身教育项目的具体实施、服务、评估和资源建设等。同时构建以社区学院为龙头、社区学校为骨干、学习中心为基础的区县终身学习实施体系。

3.将终身教育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如上海所有区县社区教育经费都达到人均2元的标准,有些区达人均4到6元远程教育论文,部分街道乡镇还配套落实了社区教育经费。上海市教委逐步加大对终身教育投入力度,2006年投入1500万,2007年、2008年每年增加1000万,主要用于开展各项大型活动、建设终身教育资源和示范研究项目等。除上述投入外,劳动、人事、宣传、民政、文化和体育等部门也分别对学习型社会建设有各自的投入。

4.构建终身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如上海依托上海电视大学建设上海教育资源库,构建起覆盖全市城乡的市民学习平台。北京也依托北京电大建立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开通北京学习型城市网站。

5.把探索“学分银行”作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突破点。上海、福建均在探索建设市民学习“学分银行”,开展“市民终身学习班卡”试点,促进高等教育学分认证与互认,实现成人高校、中等和高等教育、社会培训与学历教育沟通。

6.开展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市指标评价。如上海建立了《上海市创建学习型组织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相关评估评价工作,推进全市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企事业单位、学习型家庭创建。

三、天津终身教育需求

当前,天津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经济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居民生活步入小康水平。天津有比较完善的传统意义上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四大毛入学率,学前、小学、中学、大学的毛入学率分别为90%、99%、96%和52%。天津于1965年普及小学教育,1993年普及9年义务教育,200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5年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06年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应该说,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已经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同时也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当前,天津终身教育的任务相当繁重而艰巨。2006年全国人口经济普查结果表明,天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392万劳动者中还有73%的人不具大专水平,80余万农业劳动者中还有90%以上不具大专水平,而全市成人高等教育2006-2007年度在校生也不过10万人。此外,还有100多万老年人(天津200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超过10%)、200万流动人口的学习和教育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与解决。这几年天津教育快速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超过10年,但是面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走在前列”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的要求远程教育论文,天津的终身教育还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因此,近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四、对策建议

制约天津终身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体制”;二是“平台”,其核心是“组织管理”与“公共服务”。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必须通过一种强有力的终身教育模式,从体制和格局上对天津终身教育现状进行创新性的重大调整与改革,统一规划,协同发展,整体推进终身教育。根据兄弟省市的经验,结合天津实际情况,现提出天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若干建议。

一是构建终身教育的管理体系。成立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牵头,由各有关委局参加的“天津市终身教育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终身教育的统筹规划和指导督察工作。市教委增设终身教育处,作为天津市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具体工作机构(天津市终身教育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解决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重大问题;管理和指导继续教育、企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等。各区县建立健全相应的指导和工作机构,负责推进本地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工作。

二是构建终身教育的服务体系。由市教委和市文明办委托天津电大,组建成立“天津市终身教育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充分利用电大系统优势和网络资源,对区县社区学院进行业务指导、协调、服务;对全市终身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学习成果认定和学分互认工作探索;终身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在各区县社区学院设立区县终身教育指导中心,负责本区域终身教育项目的实施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三是构建终身教育的实施体系。在区县层面,在整合本区县职工大学、电视大学分校、成人教育中心、成人中等教育机构以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等基础上,推广组建新型社区学院,面向本区域举办正规非正规、学历非学历教育,组织、统筹、指导区域内各层面开展终身教育,作为区域内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场所、市民终身学习的指导中心。在街道,依托社区文化中心建立社区学校,充分共享市民学校、家长学校、老年学校等文化教育资源。在乡镇,乡镇成人学校逐步延伸出社区学校和老年学校的功能。在居民小区层面,设社区学校分校及学习点。

四是构建终身教育的信息平台。落实天津市科教兴市行动计划,依托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和天津市远程教育中心远程教育论文,实施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统筹建设本市终身教育教学平台、管理平台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提供终身学习各类资源和管理、技术、学习支持服务等。推广“天津市数字化学习超市与学习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每个区县创办30-40个社区和村镇型数字化学习中心,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终身学习网络。

五是构建终身教育法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修订天津市终身教育地方性法规,推进终身学习法制建设。有关部门加快制定支持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出台天津终身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数字化学习港建设实施方案,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在整合本市各类终身教育资源、建立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各类教育与培训、探索学分互认和“学分银行”、鼓励社会各界共建共享等方面,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六是构建终身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完善投入机制,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稳定投入。由市、区县财政分别安排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人均额度要实现逐年增长,从2008年每人每年1元,逐年递增1元,到2015年达到每人每年5元,纳入教育经费基数。鼓励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一般企业按照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技术要求高、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按照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2.5%的比例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企业培训经费的三分之二要直接用于一线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保证各级财政对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的经费。教育、劳动、人事、宣传、民政、文化、体育等部门加大对终身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资助终身教育,鼓励家庭和个人增加教育和培训投入,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的投入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郝克明.周满生.终身教育经典文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郝克明.促进学习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美]迈克尔·穆尔.格雷格·基尔斯利著.王一兵译.远程教育系统观[m].上海: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3

栖霞广播电视台2012年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一、全力以赴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

(1)、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除做好常规性宣传报道外,认真策划,打有准备之仗,力求创新。区两台围绕我区中心工作和重大主题活动,组织编辑记者积极主动参与,深入采访,策划制作了《聚焦区“两会”》、《走进盛夏》、《备战06‘金洽会》、《魅力栖霞》、《社区盛开和谐花》等多组系列报道。既体现了区域内媒体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又充分展示我区大开发、大建设中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激发我区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节目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报道体现了关心百姓、贴近百姓的报道方针和平民视角。

(2)、精心组织并策划常规性的经济宣传报道,全方位、多视角、大容量的反映经济开放、项目落实等情况。鼓舞全区人民建设经济强区、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士气和信心

(3)、结合重大节日等纪念活动,开辟专栏节目,烘托气氛,营造宣传环境。如春节、三.八、五.一、五.四、七.一等组织宣传报道策划了《送温暖、献爱心》、《巾帼风采》、《身边的模范》、《飘扬的旗帜》等连续和系列报道。

二、开通fm106.6南京电台热力调频《栖霞新闻》广播节目宣传阵地进一部扩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磨合,我台于7月24日终于开通南京电台fm106.6热力调频《栖霞新闻》广播节目。新闻每周7档广播新闻节目,每档保持在8条,以求新闻的信息量。其中周一——周五新闻周六、日为一周新闻回顾。不少听众反馈,对于新闻宣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较好的实现了“让栖霞新闻传得更广、传得更远”的外宣目标。

三、强化定位,扩大视角,推出栏目

在开播仪式上,双方领导签署了联办节目协议。区委宣传部、区人民法院、区文化局等部门领导分别讲话,对栏目的开播表示祝贺,并对节目的制作、运作提出了要求。栏目将建立了严格的审片制度。栏目合作双方每半年召开一次研讨会和总结会,从节目的构思选题、拍摄的方法技巧、制作的艺术品位等方面总结经验,以提高节目质量。该栏目致力于报道法院动态、普及法制教育、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和谐发展。在筹备期间,区人民法院、区文广局等单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台整合精干力量专门成立了栏目组。

《法院在线》栏目设置“特别报道”、“直击庭审”、“法官风采”、“法在您身边”等子版块。该栏目每月播出2档,每期节目时长为8-10分钟,在本台黄金时段播出。全年播出11期《法院在线》栏目。由于时效性强、视角独特、贴近生活,倍受全区群众的欢迎。

(2)、再推并创新《走进直播室》节目形式

根据区机关工委和区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本台从8月底再次推出今年的《走进直播室》节目,为此我们改革和创新了节目样式,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以访谈过程为主体,适时插入相关画面,发挥电视优势。从节目的序、开头、主体、细节、结尾、解说,等一系列环节中都作了精心的策划安排。已有6个职能部门的一把手领导走进直播室接受采访。节目始终贯穿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取信人民”的节目宗旨和机关作风、办事效率等理念。展示机关作风建设成果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明确采访内容和话题,提前做好与采访对象的交流,现场画面拍摄等组织、调度工作。

(3)、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电视资源平台,与区教育局联办专栏节目——《栖霞教育》。全年播出将近27档,受到全区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的关注和好评。

四、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一是实行绩效挂钩,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二是每月一次编辑部全体人员会议,以会代训,评点新闻节目得失,指导记者工作,研究安排下步工作;三是走出去请进来,安排人员外出培训,考虑到不少记者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培训,专业水平相对不是很高。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以求提高专业水平,请市局专家上门指导,观摩兄弟单位新闻节目。上半年,分别派出新闻从业人员分别参加中国传媒大学远程教育、省市广播电视部门等举办的业务培训共10人次,进一步强化了业务技能建设。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2010年以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目前,已经立项78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其中43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已通过国家验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了同行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1月开始牵头组建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联合开发团队,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成为资源库建设项目主持单位,并联合全国在焊接专业具有悠久历史积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等40多所大中专院校和50多家企业共同建设,项目建设期为2015年至2017年。

一、建设意义

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基础和支撑,焊接专业适应面广,社会需求量大,开办院校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设优质的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对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使学生、教师、社会学习者、行业企业焊接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教学资源库获取所需的各类标准、教学视频、教学动画、微课等碎片化的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助力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

通过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更高效地,更多地培养高素质焊接人才。利用培训资源,开展焊接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提高焊接从业人员素质,促进焊接行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

目前,全国开办焊接专业的院校超过330个,在校生人数超过30000人,但各院校所建设的焊接教学资源还很分散,不能满足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培训的要求。通过国家层面的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立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政、行、企、校共建共享联盟,构建与行业企业焊接人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学资源,使分散在学校、企业的优质资源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得到整合,提升了专业课程与职场的契合度。

(三)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当今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焊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社会自主学习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需求非常迫切。建设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在线服务、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1]。

(四)建设智慧型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企合作共建优质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办空中课堂,开展远程教育和培训,是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智慧化、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和组成部分。

二、建设规划

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通过广泛调研,依托哈尔滨“焊接城”优势,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等院校和企业紧密合作,确立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进行了教学资源库总体设计和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为:以满足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教学资源和生产实践资源为基础,建成资源内容丰富、支撑技术先进、可持续更新的智能、共享、动态的部级教学资源库。将资源库建设成为能够体现焊接专业特点的在校学生专业学习园地、在职员工技能培训基地、学校教师教学教研宝库、行业企业交流推广平台。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样样有学”的终身教育目标。为加快实现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培养焊接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思路是:搭建资源库总体框架,进行资源库建设的顶层设计;校企合作开发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和碎片化的教学资源与培训资源;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平台,教师课程搭建工具平台,行业技术、工艺,方法培训平台,社会人员终身教育平台等四大平台;构建平台资源更新、运营、维护机制,确保资源库持续更新,永续利用。

(一)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搭建资源库总体框架

深入开展调研,明晰焊接行业发展背景与趋势,深入研究企业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分析专业建设的水平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依托全国机械行指委材料教学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完善焊接专业教学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iwS教学、培训体系,设计资源库总体框架。

(二)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实现资源集成创新

整合包括哈工大重点实验室资源等焊接前沿技术资源、哈焊培资源等社会培训资源、合作院校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核心课程资源、行业企业标准及工艺规范等资源,以核心课程开发为载体,将资源碎片化处理、集成化创新、结构化投放。

(三)优化服务平台功能,确保资源的高效使用

利用联合申报院校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采用集中式服务、分布式部署的云技术等先进技术,建设教学资源库;构建“未来课堂”试点设计(场地布置、教学设计);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理念,整合开发基于云技术、具有社区化模式的多终端数字化教学空间;支持碎片化、个性化、探究式学习,支持自主学习、移动学习与协作学习,提升资源库的利用率。将资源平台建设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平台,教师课程搭建的工具平台,行业技术、工艺、方法的培训平台,社会人员终身教育的平台[2]。

(四)建立资源更新机制,促进资源库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更新制度,收集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资源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等,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及时予以调整与改进。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营管理机制,持续及时更新资源系统[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资源建设者的积极性,确保资源库年更新量超过10%。

三、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

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类教学资源、9项培训资源包组成的培训资源、1个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建设。其中,3类教学资源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任务,包括专业建设、课程中心建设、资源中心建设;培训资源包为使用者提供各类培训,包括职业素养培训包、国际焊接技师培训包、无损检测人员等级培训包、企业员工培训包、农民工培训包、职业资格培训包、特种设备焊工资格培训包、师资培训包和新技术培训包;网络学习服务平台是资源库运行的关键要素,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平台,教师课程搭建工具平台,行业技术、工艺、方法培训平台和社会人员终身教育平台等四个平台。资源库满足学生、教师、企业人员和社会人员四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一)专业建设

建设团队广泛开展焊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发出调查问卷601份,收到有效问卷578份。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汇总分析,明确培养具有较强焊接操作能力、基本的焊接制造工艺编制及贯彻能力,适应焊接生产一线主要操作岗位要求,并具有进一步向焊接技术及基层管理岗位拓展潜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焊接专门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并完成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基于企业焊接制造人员的主要工作岗位,涵盖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制订了焊接专业标准(试行)。分析焊接实践专家成长历程,构建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制订了焊接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焊接类人才的质量考核标准。

(二)课程中心建设

1.融入国际国内焊接职业标准,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融入国际国内焊接标准的特色课程体系,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始终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融入iwS国际焊接技师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企业标准,为专业课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行企校合作,开发核心课程

资源库建设团队发挥各自院校在课程和师资上的优势,开发了焊条电弧焊、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无损检测、焊接结构生产、特种焊接技术、焊接自动化技术、焊接生产管理、先进焊接与连接、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评定和切割技术12门专业核心课程。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为依据,编制课程标准,开发“互联网+资源库”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已与机械工业出版社签订了12门课程的特色教材出版合同。教材开发过程中,焊接行业、企业及学校三方联动,针对“书是书、网是网”,课本与资源库毫无关联的情况,为教材设计相应的动态及虚拟互动资源,弥补纸质教材图文呈现方式的不足,进行互动测验的个性化学习。对知识体系进行碎片化处理,碎片资源对应学习的难点与重点,碎片资源的形式包括文档、图片、视频、试题等,碎片资源做成网络连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扫描教材中的资源二维码,调用碎片资源进行学习。

3.搭建“互联网+资源库”的教学环境

为实现“互联网+资源库”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中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搭建适合课程资源教学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设备建设、教学资源库资源的采集和制作等,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样样有学”的终身教育目标。

(三)资源中心建设

1.课程资源集成平台建设

为便于学生及社会从业人员学习、充电,便于教师在线授课及学生管理,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包含学习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互动论坛等,面向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四类用户,设计了pC版和手机app版两个版本,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

2.教学资源建设

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专业级教学资源、课程级教学资源、素材级教学资源,此外还包括虚拟实训与仿真工厂、职教立交桥、企业学习资源、职业培训资源和焊接故事园等特色资源。开发课程级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习题与试题库、任务工单、课程评价方案、技术资料和参考资料等。按照内容丰富、分类清晰、搜索便捷、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的原则,建设素材级教学资源,包括焊接专业各工作领域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如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实训资源、标准、教学音视频、动画、课件等资源素材,为教与学平台提供开发素材,并随着产业技术和标准的升级而不断更新。

(四)培训资源建设

建设面向教师、学生、企业、农民工和社会大众,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焊接专业技能培训为目标的培训资源库。培训资源库由9项培训包组成,包括职业素养培训、国际焊接技师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特种设备焊工资格培训、无损检测人员顶级资格培训、企业员工培训、新技术培训、师资培训等培训包,每个培训包包含培训指南、培训教材、职业标准、培训大纲、培训视频等。培训资源解决了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工与学”的矛盾,激发学生特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建设

开发建设特色资源库门户网站,完成资源库学习平台建设与维护。以焊接专业学习者和从业人员为中心,建成在校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教师课程搭建平台,行业技术、工艺、方法培训平台,社会人员终身教育平台。

1.门户网站建设

门户网站是整个资源库的入口,实现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单点登录,是不同来源内容整合及存放的表示层。开发建设资源库门户网站,网站集成了资源库管理平台、组织架构、资源库特色内容、资源库管理与维护、资源库相关新闻等内容。门户引导以向导方式引导学生、教师、企业人员和社会人员4类学习者进入不同的学习平台,便于更加容易地管理和使用资源库。

2.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包括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和学习管理平台建设两大部分。资源管理平台主要具备资源创建、资源审核与、资源统计与检索、资源评论等功能;学习管理平台主要提供课程设计、教与学过程、成绩管理分析、资源分享与更新等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四大功能,即成为在校学生的学习平台、教师教学科研平台、企业人员的培训平台、社会人员终生教育平台,使学生、教师、企业人员和社会人员根据各自的不同需求实现个性化检索,以最短的时间、最快捷的方式获取所需资源。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即明确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完成资源库总体框架设计,开发建设特色资源库门户网站,完成资源库学习平台建设与维护。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完成课程体系和课程方案设计,确定核心课程和培训课程应完成的各类资源,本着建用结合的原则,实现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部级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不断总结建设经验和成果,为国内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参考文献】

[1]陈拥贤.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探讨[J].职教通讯,2011(13):52-54.

[2]杨诚.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职教通讯,2015(14):89-92.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5

一要把握远程教育职责定位,防止“盲人骑瞎马”迷失方向。思想教育工作常常是润物无声,而经济建设工作却容易立竿见影,也许这就是有些远教部门经常重“实惠”而轻“教育”的原因。实际上,远程教育不仅仅是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推进器”,同时也是党的声音和党的理论的宣传阵地。相对而言,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很多,而农村舆论阵地的守护者却较少,远程教育在农村起着不可替代的喉舌作用,因而决不能忽视自身“使干部受教育”这一重要职能。远程教育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时时为基层党员干部补充精神上的“钙”。我们必须始终把政治理论教育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定期组织党员收看党的政治理论课件,学习党规和系列讲话,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党员逐条对照党规和系列讲话认真深刻检视自我,从而净化农村基层舆论环境,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思想境界。

二要创新远程教育的方式方法,防止“拉车不看路”疲于应付。做好一件事情,完成一项任务,既要有“埋头拉车”的吃苦精神,更要有“抬头看路”的聪明睿智。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是远程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远程教育放在党的事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放到基层党建总体布局中去推进,才能找准定位、保持活力,从而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远程教育工作与实际结合更紧密。当前,要结合农村人口外流的实际情况,重点针对居住偏远、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留守党员,由党支部支委、远教终端站点管理员成立“流动学习组”,上门送学,结对帮学;要依托各类产业协会的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脱贫互助组,采取“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的培训模式指导农民群众展开学习,助推精准扶贫深入开展。同时,还要积极应对新媒体发展趋势,创新平台,丰富形式和内容,走在新媒体浪潮的前沿。

三要注重总结远程教育的经验做法,防止“好菜埋饭里”自娱自乐。抓好经验总结宣传是积累经验、拓展职能的重要环节,任何持续性的工作都不可或缺这一环节。而在当前,很多h教部门却存在着不重视总结、不重视积累的现象。不少地方没有远程教育工作的档案和年鉴,现任的管理者不知道从前的管理者做过些什么,以致上级在评估工作时无法统计数据;不少地方工作缺乏连续性规划,一项工作做完了就放下,结果如何不清楚,怎样改进无规划,以致在开展工作时重复劳动、事倍功半。远程教育工作不是游击战,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工作中有了创新点、好做法、好措施,就要用心从理性的角度挖掘提炼,形成富有思想性、规律性、借鉴性的经验。然后,一方面要让点上的经验面上开花,对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另一方面要将成熟经验积累下来,成为改进和提升工作的基石。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6

教师年终工作总结应该怎么写?一年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要回去反思总结好工作经验,继续做好教学工作。下面小编整理2020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简短范文5篇,欢迎阅读。

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简短1过去的一年转眼间过去了。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

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

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方面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教好学生,我虚心求教,强化自我。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配合总校各工作情况

积极参与并认真落实是我的工作作风。

一年来未耽误一节课。上班开会不迟到不早退,严格要求自我,并做到今后继续坚持。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本人在新的一年一定认真工作,加倍努力,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简短2今年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一年自己的工作有了不错的成果,同学们的成绩虽然没有很大的提高但也一直保持在一个不错的水平上,在教学方面我还是有不错的成绩的。新一年的工作很快就要开始了,在这之前先要为自己这一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这样能够更加的清楚自己这一年的工作成果,也能够对自己进行一些反思,在来年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一、工作方面

作为__学科的老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__学科的教学工作,我自知自己身上的责任,一直以来都很认真的去完成我自己的教学工作。在上课之前我会认真的做好备课,争取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听懂,也能够利用好上课的几十分钟的时间。在课下我会多去看有关学科方面的书籍,努力的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课堂上也能够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让同学们更加的了解这门课程的一些知识。

在课堂上我会经常向同学们提问,让他们能够多多的思考,而不是只听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同时也能够让他们不要在课堂上分心。在布置作业时我也会尽量的减少同学们的负担,在做到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的同时也不会让他们有很多的作业量。在这一方面我认为自己这一年的工作是完成得很不错的,但也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的。

二、纪律方面

这一年自己一直都很遵守学校的纪律,不会做违反规定的事情,努力的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给同学们做好示范。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的大的,所以我也要时刻的反思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要做一些不好的动作也不要说不好的话。教师是最应该要遵守学校的纪律的,如果自己都不遵守纪律那么又怎么能够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这一方面自己一直都很注意。

三、思想方面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这份职业,也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有高的思想品德修养,这样才能够教育好学生,才能够认真的去对待自己的工作。这一年来我时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绝对不做对学生有负面影响的事情。

新一年的工作很快就要开始了,为了让学生在学校受到更好的教育,也为了学生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在新的一年我需要继续的努力,让我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

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简短3一年的时间过的真快,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20__年也即将成为国务卿的历史。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为幼儿们尽心尽责的做好教育工作。通过学习、培训、实践,我在工作中积极的提升了自己在教学上的业务能力,并认真的做好教育计划,引领幼儿们在园内进行开心快乐的学习。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面对的是___幼儿园里一群调皮可爱的孩子们,对于他们的教育,可远比小学生要麻烦的多,但在教育方面,我不辞辛劳,手把手的教会幼儿们礼仪、习惯、以及这个世界的常识和知识。以下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一、自我的定位和思想的调整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励志要成为一名学生们都喜爱的老师。为此,我努力的在学校里与学生们打成一片,融入他们,得到他们的认可,并进一步的引导他们组成这个出色的班级。

为此,在思想当面我也一直在努力的锻炼自己,以自身的责任心和爱心的为基础,耐心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此外,我还利用下班的时间去阅读了儿童方面的心理学,从网上找了很多案例,认真的学习并对比自己的情况,从中找出自己的方向。

二、教育工作方面

在一年里,我在教育上认真的去了解幼儿,并及时地制定好教案工作。在学习上,我使用寓教于乐的方式,灵活的使用教具、多媒体的等方式让幼儿们理解教学的意义,学会教导的知识。并且,我还会在每周定时展开活动的游戏,让幼儿们能在游戏中牢记知识,加深印象。

此外,我还乐于在生活中现实教学,如,在完成了关于洗手的课程后,我在每次的午饭前都会一起询问幼儿,将学习的知识带入到生活中来,让幼儿们彻底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与家长的交流上

幼儿园是幼儿的学习乐园,但家庭的教育能力也同样不容小看。为此,在每次的工作后,我都会在家长群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一些幼儿一天的表现,并倡导家长们能在家中鼓励孩子展现自己的所学,让幼儿能更加喜欢学习,爱上学习。

此外,我还经常一些常见幼儿疾病的知识科普,让家长能做好预防和准备,避免幼儿生病。

回顾这一年,在教育方面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提升,幼儿们也变得更加的出色了。但在今后的一年里,我会更加严格的锻炼自己,培育幼儿,让___幼儿园充满更多的欢声笑语!

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简短4在岁末之际,我应该就一年以来的工作做一下认真的总结。总结自己在过去一年的得与失,总结一年以来的酸甜苦辣,总结自己明年该如何去做的更好。这些都是我每年形成的习惯,没到岁末,总结一下我在过去一年的得失,已经习惯。总体来说,我的20__年,工作十分顺利,成长较为迅速!

一、政治态度和师德修养

我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神圣职责,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二期课改。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因材施教,注重实践;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终生学习,开拓创新;淡泊名利,爱岗敬业,以县教学标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教师群众中起表率作用。

二、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教育研究

1、积极参加学校市级课题《某某》的研究工作,并撰写该课题的二级子课题《某某》。

2、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某某》一文发表于某某月《某某教育》杂志。

3、在今年_月的联合体教研活动中,为我们的同行做《某某》体育专题讲座,于今年_月在县青年体育骨干教师研修班上作《某某》专题讲座。

(二)教学业绩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兢兢业业备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二期课改精神,努力提高日常课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能对教材有深刻的分析理解,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动态,科学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突出重点和分析难点。同时能做到语言准确、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动作规范、大方准确。在教法上吸收各种精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启发引导,讲、练、看相结合,使用现代化手段,用制作的计算机软件分析动作,从而指导教学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终身意识,我任教的班级体育成绩超过校平均,名列学校前茅。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好学校男子乒乓队和男女篮球队,积极进行乒乓球和篮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的训练,在今年的县级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积极创建温馨班级,为形成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而努力。

(三)引领作用

1、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熏陶学生。

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继续研究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县级骨干教师的作用,逐步成为家长、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

2、积极参加县级教育技术培训,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作为一名校级主讲老师,我认真组织学校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受到了县教师进修学校有关领导的肯定。

3、作为县体育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指导老师,我能积极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不遗余力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

4、作为一名教研负责人,我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团结片内全体成员,实行轮流上研讨课的制度,从而相互取长补短,各抒己见,切实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认真钻研教材,为上好每一节日常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年来,我做的已经是最好了,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是会继续不断的努力下去。虽然一年以来,我的工作还是有所瑕疵,不过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谁也不是圣人,出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不会过多的苛求自己。不过我相信,只要我在教室岗位上一天,我就会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能力用在工作上,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

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简短5转眼,一个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年以来,学生的点滴提高让我无比欣慰,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还需努力解决。现就这一年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学方面

这一年虽然没有做过什么高水平深层次的教学活动探究,可是我的教学工作每走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从没有丝毫的放松过。

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十分注意学生的实际情景。认真进行二次备课,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让学生在课堂上尽量都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立学习、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本事。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

进取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在一齐讨论教学问题。这些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课堂上该怎样教和怎样讲。

认真及时批改学生的课内外作业,力求做到全批面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景,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我取得了家长对我的支持和信赖。其次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课外进取辅导、跟踪,多与家长联系,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

二、班级管理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继续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做到礼貌守纪,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

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学生进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加强班级管理。教育学生要有主人翁精神,认真做好班级和担当区的值日工作,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三、自我完善

利用课余时间看有关教育教学刊物,以便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宽自我的视野。进一步完善自我的教育博客,及时保质地完成其中的相关资料。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7

一、目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目的意义: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中央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党员干部教育手段的一大创新,是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新风的有效载体。对于大幅度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领导当地发展的能力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本领,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建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减少贫困面,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农村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素质为重点,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及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资源,分步建设,讲求实效,不断创新,建立健全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立完善让农村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大幅度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素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我县农村科学发展,构建生态**、文化**、和谐**、富庶**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按照市委总体安排,结合我县实际,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工程建设从2007年11月开始到2009年7月底结束。新建县级教学平台1个,乡镇接收站点2个,村级终端接收站点492个,形成覆盖全县、纵横贯通、上下联动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建成一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干部管理、资源开发、教学辅导和技术服务队伍,探索建立一套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

重点任务是:

1、建设乡镇和村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统一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标牌。终端站点建设,是整个远程教育工程的基础,是实施远程教育的连接点,是组织学习的课堂和开展活动的阵地,按照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凡被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覆盖的乡镇和村,均依托利用,不再新建,县委组织部要对这些终端站点进行检查评估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今年12月底前统一造册登记,加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标牌,并制定好教学计划,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没有被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覆盖的乡镇和村,依托乡镇党校新建乡镇终端站(基本型),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村级终端点(基本型),同时,在石桥、永兴、祁山、盐官等乡镇鼓励经济条件、财力状况和电信、有线电视网络基础较好的行政村,探索“1+1”建设模式,即在完成基本建设任务(卫星模式)的基础上,新建另建站点(电信模式或有线电视模式),实现“天地网合一”。在保证一村一站点的前提下,还可推广在产业协会、党员致富带头人中建立远程教育示范户。

2、建设与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系统相衔接的县级教学平台。县级教学平台的建设标准要与卫星模式相匹配,由辅助教学网站和信息管理系统构成,主要发挥辅助教学和信息管理与宣传等功能。县级教学平台要通过新建“**党建网”达到所要求的功能。县级教学平台建在县委组织部,组织部要加强对教学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质保量地传输各类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教学服务和信息服务功能。

3、建立县乡两级教学资源制作开发体系。整合利用组织、纪检、教育、广电、党校、农业、文化、林业、卫生、计生、司法、科协和农广校等系统的教学资源。把统编教材和“乡土教材”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地组织开发新的教学资源,设计、编写和制作适合我县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教材和课件,逐步形成以县乡教学资源库为补充的教学资源开发体系,积极为远程教育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课件。

4、建设一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干部管理、资源开发、教学辅导和技术服务等配套队伍。一是明确干部管理人员。以县委党员电教中心为基础,建立远程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做好综合指导、联络协调、制定教学计划、网络管理维护等工作。乡镇和村设立远程教育管理员,具体负责接收站点的设备操作和维护、教学组织、信息反馈等工作。乡镇远程教育管理员,由乡党委组织员、电教管理员或农村中小学教师兼任;村远程教育管理员,由符合条件的村“两委”成员、电教管理员或农村小学教师兼任。二是建立专兼职教学辅导队伍。要建立一支由党务干部、专家学者、农技人员、乡土人才以及党校、电大、农广校、农村中小学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组成,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辅导队伍,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宣讲、技术咨询和知识传授,指导搞好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三是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学资源开发制作队伍,注意整合宣传、党校、教育、科技、民政、司法、农业、文化、卫生、体育、共青团、妇联、科协等有关部门的人才资源以及农村实用人才,组建一支相对稳定、层次不同的教学资源开发制作队伍。四是建立技术服务队伍,从广电、电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中选拔一批业务精湛、愿意服务农村远程教育的技术骨干,开展技术服务。五是加强人员培训。县乡远程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由市远程教育办公室负责培训;村远程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由县远程教育办公室负责培训。通过“分级负责、分层培训”不断提高骨干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5、建立一套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辅助教学网站终端站点等网络体系的科学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资源整合相促进、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建设机制;建立健全专职干部队伍、站点管理队伍、教学辅导队伍、教学资源开发队伍、技术服务队伍相配套,选拔、培训、管理、考核等相统一的骨干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健全组织学习与辅导教学互补、学习培训与效果评价衔接、掌握知识与实践运用贯通的教学组织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党费适当补贴、社会力量支持的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开展。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2007年10月至11月,由县委组织部对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终端、农村宽带网络和电视地面接收站点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全县农村远程教育工作现状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反复论证,研究制定全县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报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组织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对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基础建设阶段:2007年12月底完成县级教学平台建设任务、全县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终端(模式二)已覆盖的乡镇和村的依托建点的资源整合和挂排工作。**年7月底前完成乡镇新建终端站点任务2个、村级新建终端站点98个,到**年12月底完成村级新建终端站点294个,同时对上年度已建乡村终端接收站点管理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2009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村级新建终端站点剩余的100个行政村。

基础建设工作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对建点申报、审核及配套建设、安装计划、设备仓储、安装调试、系统检测、竣工验收、检查评估和文档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按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各级远程教育辅助教学平台及终端接收站点配置设备,由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统一招标采购。

(三)实施教学阶段:充分利用已建终端接收站点开展教学活动,组织收看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播出的课程和辅助教学平台的教学内容。各乡镇要制定上报季度教学计划,定期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学习。村级站点要经常开放,满足党员群众自学需要。各站点管理员要及时收集党员群众的收视需求和意见建议,向县远程办反馈。县远程办不定期对站点管理员和操作员在岗情况、站点开放时间、教学活动组织等情况进行随机抽查。要建立学习激励约束制度,努力调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强化培训实际效果。

(四)评估总结阶段:按照总体建设规划,各乡镇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后,对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教学和管理模式、工作运行机制、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等进行总结评估,上报总结评估报告。检查验收工作由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统一组织。

以上四个阶段的工作可以相互结合、交叉进行。工作中,要充分结合实际,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扎实推进。

四、组织领导

1、健全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县委成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领导、指导和协调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党校、县政府办公室、县发改委、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劳动保障局、县农牧局、县文化局、县广电局、县扶贫办、团县委、县科协、县电信局等20个部门(单位)。领导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依托县委党员电教中心开展日常工作,负责对全县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具体实施。

2、明确工作职责,搞好工作协调。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以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对各自承担的基础建设工程立项、网络建设、资源开发、人员培训、技术服务、资金保障等工作,要充分落实到位。县委组织部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县发改委要积极做好项目规划、论证、立项、计划下达、实施等工作;县财政局要负责安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加强对各级政府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配合做好工程招投标及设备采购等工作;县教育局要负责协调指导依托农村中小学终端接收站点的建设、教学管理、接收站点的管理维护等工作;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科技局、县农牧局、县文化局、县卫生局、县司法局等部门(单位)要负责做好课件开发、信息资源提供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等工作;县广电局、县电信局要做好网络联通、信息安全、站点建设的技术支持,设备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团县委负责远程教育志愿者报名工作。要按照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的要求,狠抓落实,做到网络传输和维护落实、教学资源建设落实、乡镇和村终端接收站点建设落实、各级经费投入落实、技术骨干培训落实。要继续坚持部门包村制度和干部联系点制度,把支持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作为部门对口帮扶的重要任务来抓。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县委组织部要加强检查考核,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农村党的建设目标考核体系。领导协调小组其他成员单位也要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县远程办负责远程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侧重对全县远程教育工作领导、指导、协调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同时侧重终端接收站点规划建设和业务技术骨干培训工作,乡(镇)村两级侧重设备管理维护和教育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

3、抓好培训,加强队伍建设。要按照分级管理、分层培训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培训各级专兼职工作人员。县委党校、县农广校和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级承担培训任务。县委党校、县农广校主要负责县、乡镇和行政村技术骨干的培训,教育部门负责乡镇、行政村中小学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形式做好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业务培训。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8

投资400多万元创办了以“一级教案、教研博客、网络课堂、视频教研、教研员主页、本地资源库”六大模块的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将校本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协同发展,将网络与课堂教学、教育教研、教学管理等内容相结合,想方设法、全面缩小城乡教育教学差距。2010年4月27日全省网络教研现场会之后,我们对网络教研进行了再认识、再实践,本着“硬件建设不断充实,制度管理要求从严,网络教研体现常态”的精神,做了积极的工作;投资841万元实施了城区和农村中心学校的“班班通”多媒体工程;投资66万元为新建介休七中30个教学班全部配备比较先进的液晶触摸一体机,可同时实现微机运行、电视播放、白板演示功能。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多媒体教室533个、计算机教室78个,总共配套计算机2400台,全市高中、初中及城区小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实现了“班班通”。网络平台运行两年多以来,一级教案累计达到3028节,总计已超过5500多课时;有4184名教师注册使用教研博客,占到全市专业教师总数的92%,共发表博文达96390篇,评论

62069条,留言2486条,特别是教学中经常要用到的课件,已达到4884个;网络课堂300余节,视频教研2200多次,并于2011年开展了“介休市优秀学校网站暨教研博客、网络课堂、一级教案评选活动”,全面推进网络平台的综合应用。

在推进网络平台的应用过程中,我认为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做好保障工作:

一、强化专业队伍

进一步明确学校电教中心主任及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保障运行经费

我们争取将网络平台的运行维护费和“班班通”设备维护费纳入财政预算。

三、完善评价制度

始终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督查和考核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并逐步加大考核力度。在目前网络教研初见成效的情况下,我们将分提升、完善、总结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以学校或学科为单位开展任务驱动。

1.提升阶段

以介休教育网为纽带,整合网络教研的“六大模块”,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1)继续完善介休教研博客平台,各学校组织学科骨干教师成立网络教研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相关栏目的管理、运

行、统计等工作,每学期组织教师利用博客开展课例研究、课堂评价等活动不少于五次。在介休教研博客平台首页开辟“博客专家”栏目,促进教师参与远程网络论坛和专家在线研讨,引导全市教师同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专家学习交流。同时以学校或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优秀博文”“博客之星”评选活动,带动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研形成习惯。(2)继续充实一级教案,在现有3000多节教案的基础上每学科每学期增加一定的数量,并进行“优秀教案”评选供全市教师学习参考。(3)继续录制网络课堂,并以学科为单位在城乡间开展同步网络课堂的录制,实现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同年级、同课题、同进度的课堂录制,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同时更多地开放网络平台,让网络资源应用于学生学习。(4)继续开展城乡学校间或同一学区的视频教研活动,推选、观摩优秀的学科视频教研活动。(5)继续以教研员个人博客主页为学科引导内

容,推动学科教研工作的网络化,学科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教研计划,制定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常规化的运作机制。每月对学校的网络教研活动教研简报,及时通报。按照有平台就有评价、有考核的原则,把网络教研纳入教学常规的管理体系,促进网络教研的有序、高效运行。

2.完善阶段

(1)学科博客群,要及时本学科教研信息,上传优秀博文,组织教师围绕教学主题在线交流、促进城乡教师间均衡发展、共同提高,教研员要定期在学科博客群里学科教研简报。(2)一级教案,力争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更加规范,同时加入高中学科的一级教案,用优秀的教案引导、规范教师备课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3)网络课堂,促进城乡间同年级、同学科、同步课堂的录制形成常规,共享优秀课程资源,更好地带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4)视频教研,用具体、客观的各项评价制度、指标推动视频教研水平的提高,做到有效视频教研活动的开展。

3.总结阶段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将网络平台的应用变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十二五”期间,将根据《介休市网络教研实施方案》和相关激励考核制度每年评选一次网络教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教师的网络教研文稿归类结集出版,总结介休的网络教研经验,用管理的精细化,保障网络平台应用的常态化、规范化,为老师便捷的“教”,学生自主的“学”以及老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提供全面的工具支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在各级教育部门及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介休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介休教育网络平台最终实现由硬件投入型向资源开发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9

论文关键词:广州;职工;素质教育;实践探索

职工素质教育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客观要求,是职工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力提倡开展职工素质教育,把职工素质教育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广州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精神,积极推进中华全国总工会等9部委提出的在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的职工素质教育,面向广州市各个企业大力推行职工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对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的背景、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及所遇到的困难等进行考察,力求为进一步推进职工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借鉴,促进职工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的背景

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党和国家对职工教育的提倡和重视密切相关,同时全国各地职工素质教育的举办对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的开展有重要的推动和借鉴意义。

(一)党和国家对职工素质教育的提倡与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就重视发展职工教育,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把全面推进职工教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在1981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中要求:“各级政府要把职工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国民教育计划的轨道,要使职工教育列入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且要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办好。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职工教育的长远规划和具体计划。”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要求,中华全国总工会先后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决议》、《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对在全国实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有力地指导了全国各地职工素质教育的开展。

(二)全国各地职工素质教育的举办及其成效

据《工人日报》报道,截至2010年底,全国命名了800个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扶持各地工会建设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3000余家,带动各级工会自建“职工书屋”共3万余家。“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中,各地已投入技能培训促就业资金1.75亿元,有150万人次参加职业培训,其中有91.2万人获得初级以上资格证书,104万名求职人员实现就业,各地已初步形成了合力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领导体系。30个省(区、市)总工会成立了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机构,27个省级工会制定了本地区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实施意见,19个省级工会制定了本地区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或三年规划。

与此同时,各级工会探索利用大量社会资源和手段,为职工提供更多学习培训机会。北京市总工会联合教育、人事、劳动、电大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电视媒体等现代化手段不断丰富职工素质教育的学习渠道,116.8万职工可免费登陆教育网站学习。上海市总工会、上海电视大学等联合开展了上海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开发了初级工商管理(eBa)资格培训及开放式大专学历教育。可以说,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开展职工素质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二、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制定了相关规划和政策

早在1996年广州市就制定了《广州市实施职工“六学”素质达标五年规划》(1996—2000),提出从1996年至2000年,在全市开展以“六学”即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学法律为内容的职工素质达标活动。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提高职工素质”这一主题,以学技术为突破口,实现素质达标,全方位提高职工的素质。为保证职工“六学”素质达标活动顺利开展并能落到实处,还成立了以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市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市科委、劳动局、人事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新闻出版局等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这是提高广州市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大举措。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提高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快职工的知识化进程,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2005年广州市多个相关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职工中大力开展“创争”活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劳动者队伍,为广州市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010年9月,中共广州市委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意见》,强调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强化对职工的人文关怀。要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推进职工教育网、工友和谐家园及流动影院建设。充分发挥职工教育网作用,引导职工学技术、学文化,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2010年12月,广州市总工会颁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广州职工教育网作用,大力推进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会要以维护职工学习权、发展权,培育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己任,高度重视广州职工教育网的建设和使用。

由上可见,广州市对职工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它制定的政策对于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的开展,无疑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企业培训和教育

广州市企业职工素质教育工作主要由工会和企业自身组织,依托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就业培训机构、大专院校或企业自办培训班等院校机构实施开展。不少企业成立了培训机构或人力资源部,肩负着为本企业培训各类干部、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的转岗、岗前培训和职业提升等各种培训任务。各大专院校的继续教育部和市场上专门的培训机构也都承担着企业的各类项目的专业培训。

一些企业行业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展有自身特色的职工培训和教育。如广州市地税局审时度势,着眼于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设想,并进行了有效的创建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广州地税培养出数以干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广州港务局近几年提出职工教育要为港口生产经营服务,以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明确要培养造就一支与港口生产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广州供电分公司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企业内全面提供“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的宣传教育,为了切实提高学习质量,专门请中山大学为管理干部开设了emBa学习班,举办了全体职工参加的以“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为题的考试,在职工中开展了普及性教育,着重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认识。

(三)深入调研职王素质教育的需求

2009年11月,广州市总工会、广州市创争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广州市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开展做了前期需求调研工作。参与此次调研活动的企业单位共51个,职工人数多达144933人。调研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职工文化程度低于专科水平(初中33673人,23%,中学57859人,40%),达到专科文化程度的职工比例为16%(专科22468人),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职工不足14%(本科20487人,研究生2098人,0.15%)。企业单位已经建立职工培训机构33个,具有学历提高服务需求的单位有40个,需要继续教育培训的单位有46个。调研结果表明,广州市企业单位对于职工学历提升教育、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非常急迫。通过调研,有效地掌握了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工培训学分制度、岗位证书与薪酬挂钩等情况,同时也为开发职工培训课程带来了新素材、新思路。

(四)开发与运营广州市职工教育网

为促进广州市各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组织创建和职工整体素质提高,由市总工会牵头,广州电大和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共同开发创建了“广州市职工教育网”,为职工提供基于互联网培训学习的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职工素质教育和工会干部继续教育在内的系统教育。目前已建立了50多个学习中心和1个服务中心,为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上网学习提供服务。职工教育网开设了包括广州电大和12家网络学院的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及硕士四个层次合计159个专业的学历提升教育,39项技能工种的等级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必修课培训。

目前,自主设计和开发了eBa初级工商管理知识培训,旨在实现全市班组长素质提升。开设了“通用管理能力开发”、“实用文书写作”、“实用法律基础”、“企业管理实务”等课程,并组织一批专家开发了相关教材和网络课件。开发了eap职工心理健康管理培训,对全市职工普及心理知识,消除心理隐患,促进心理健康。现已建成了课程教材、授课讲义、教师授课录像、多媒体教学素材、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相关教学文件、课程试题等课程资源。

职工参加培训学习将在网上拥有终身学习平台和终身学习档案,对职工个人信息、培训情况、参训情况、工作经历等进行真实记录,打造成为职工应聘、就业、转岗等有效凭证。同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培训门户。

(五)创新职工学习的载体

1 延续传统的职工教育模式,包括面授辅导和定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等。市总工会组织开展了职工教育系列之专家讲坛,针对目前职工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邀请行业的著名专家,讲授关于心理健康、美容养身、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内容。组织开展了“心系女工——女职工素质教育系列”活动、各项建功立业主题活动。组织十大行业开展劳动竞赛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推进技术改造与创新。以亚运为主题,在职工中进行亚运知识的普及,发放了《亚运知识知多少》、《亚运文明观赛指南》等书籍,开展了亚运知识竞赛、“迎亚运、展风采”运动会、广州市职工“看羊城美景,迎亚运新风”系列活动等,将亚运精神与企业形象结合,提高了全市职工的文明素质。

2 创新“职工书屋”和“工友和谐家园”建设模式,打造职工素质提升平台。积极开展职工读书会、朗诵会、座谈会和读书比赛活动,促进“职工书屋”利用率和健康发展。一批批“职工书屋”在丰富职工知识、提升职工素质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白云区外来工图书馆、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图书馆、沙湾镇职工活动中心图书馆和官洲街科普图书馆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书屋”荣誉称号。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的职工书屋藏书量逐渐增加到400多册,书屋内还放置了电脑,供员工查阅信息使用,成为员工读书学习的好去处。全国总工会为广州城轨公司配发了图书1256册,为一线职工奉献最前沿、最时尚的科技文化大餐。此外,广州开发区、萝岗区还建成了首个“星级”建筑工地农民工书屋。“职工书屋”的建立,为方便职工学习,提高职工队伍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遇到的问题

广州市实施职工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城市,还是存在不少的差距,具体原因如下:

(一)运行联动机制尚待完善

广州市虽然出台了推进职工素质教育的文件和规定,成立了实施职工“六学”素质达标领导小组和广州市创争领导小组,工会组织在职工素质教育方面也积极行动起来,但是政府与工会、企业行业之间尚投有形成一种合力联动机制,也缺乏相关的统筹协调、保障监督部门和积极有效的领导组织体系、实施运行模式和监督保障机制,导致一些政策和规定有时流于形式,而没能持续有效地施行,素质教育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二)社会资源未能有效统筹

目前,广州市对职工的教育资源整合不够,未能发挥多方优势以达到通力合作,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大多数企业都是封闭地开展着各自的培训。不同的行业属于不同的分管部门,因此,各个企业行业按照不同的要求开展职工教育,内容大都没有经过科学长远规划。而是根据企业临时需要而开展的短期培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学习内容的不科学性。培训内容存在单一性、狭窄性,与广州市作为包容性强的改革开放的大前沿以及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职工教育经费筹措较难

一般来说,职工培训费用的来源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职工、单位、政府和其他来源。政府对职工培训是有经费补贴规定的,但因缺乏监督机制而很难落实到职工身上。蔡兴勇等人在调查中发现,广东企业承担了员工培训费用的绝大部分份额。而政府和其他来源渠道的经费较少,这种较单一的经费筹措机制加大了企业培训的成本压力,企业员工自费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历程度、获得某种实用技术和职业资格证书等。但是,企业竞争非常激烈,利润时高时低,所以经费不足的现状普遍存在,甚至个别企业把正常的职工教育经费挪作他用。再加上广州是外来人口比较多的城市,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这就会使企业有很多短期行为,妨碍员工培训的正常进行和培训效益的发挥。

(四)培训内容不能满足职工多元化需要

职工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还存在脱节问题,课程多偏重于基础性知识,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缺少直接的关联,在课程开发中缺少与企业行家里手和一线员工的沟通。造成职工对这样的教育感到枯燥、单凋,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提高的作用,不能满足职工多元化的学习需要。

四、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一)更新职工素质教育理念,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教育事业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职工素质教育在宏观上应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和职工的职业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全员的培训,以提升所在城市的文明程度为背景来科学规划职工的各类培训。城市的精神风尚、文化氛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个职工的思想和行为。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更新教育理念,顺应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社会,转变传统的培训思维,采用数字化新型培训方式,更有利于教育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从微观方面,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以职工为主体”的理念,根据职工需要,准确定位教育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采用灵活的便于职工学习的方式,着力解决职工工学矛盾,满足职工个性化的需求,充分调动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引导职工将个人理想与企业共同愿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取得长期而稳定的发展。

(二)创新职工素质教育模式,建立职工教育数字化平台

以广州市职工教育网为载体,建立为广州市职工提供终身教育服务的网络教育大平台。引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优质的师资队伍、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发挥工会组织的引领作用,整合现代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领先的行业知识和人才资源,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创建分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层式需求培训模式。建立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工继续教育、通用能力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工会干部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项目并举的教育体系。形成以网络教育为基础,学习中心实地实践为辅助,送教上门进企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式职工远程教育新模式。建构以广州市总工会-电大及远教中心-企业事业单位学习中心-职工个人为横向梯度的四级网络教学平台。

在教育内容上,适应企业和职工需求,开发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教育内容。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行业按需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工作。既要有面向所有职工的通用知识,又要有针对不同行业的岗位专业课程,同时还要有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课程内容。要深入企业走访调研,认真分析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一线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现状,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层面职工的需求。依据培训对象的需求确定培训知识内容,聘请学科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设计和论证,以保证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按照“市场运作、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构建面向各个行业、各个层次的课程学习资源库,为广大职工提供开放、及时、便捷、无处不在、低成本的教育服务,实现资源、服务一体化。

在教育形式上,充分运用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各种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优化职工素质教育方式,创新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形式和载体,促使职工培训的教学方式向全时空、远距离、交互式、个性化、大容量的方向发展,为职工学习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根据不同对象和内容,采取个人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网络资源学习与现场模拟学习相结合,将基础知识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提升、技能竞赛和主题活动融为一体,对职工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继续教育。

(三)完善职工素质教育机制,保障职工教育可持续发展

1 建立多方协调参与的运行机制。职工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环节有效衔接,形成“党政领导支持、工会组织保障、多方参与运行、站点具体实施”的运行机制,明确各方职责、配合协调。市委、市政府、市人保局、市教育局应制定法律法规,为职工学习提供政策支持;市总工会利用工会组织优势,发挥指导协调、宣传组织的重要作用;广州市电大系统、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为实施素质教育工程提供课程资源和支撑平台;各行业、企业应以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员工的职业生涯教育为基础和主线,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职工教育培训规划,促进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学习示范点;教育云平台;虚拟现实;行业慕课;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

一、引言

基层气象工作是整个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石,基层人才队伍的素质是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但是,多年来基层台站存在学习环境差、意识薄、经费缺,学习效果不佳;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人员少,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干部学院通过深入分析气象教育培训现状,以需求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2009年8月,正式启动了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的创建工作,旨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优势,改善学习条件,激发学习热情,构建长效机制,推动远程学习,为中国气象局人才培养战略,特别是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干部学院以示范点建设为抓手,以“互联网+”为理念,倾力打造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手段的气象教育云平台,以点带面,共建共享,大力推进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2014年,世界气象组织教育培训办公室官员杰夫威尔逊到河北怀来参观示范点,对该项工作表现出极大兴趣,并表示希望在世界气象组织推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曾对此项工作进行过专题报道。

二、在坚持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示范点建设全面展开

为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气发[2009]25号)文件精神,2009年,干部学院制定了《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建设目标、指导方针、任务分工、政策措施,以及实行部门内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远程学习示范点的运行机制。在示范点的创建过程中,干部学院紧紧把握“制订方案-试点启动-全面开展-跟踪服务”四个环节,2009-2010年首批启动了河北安新、山西介休、四川红原、甘肃华亭和敦煌5个示范点的创建工作;2012年扩大试点范围,创建了10个示范点;2013-201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截至目前,共创建部级示范点108个,其中有43个示范点由干部学院授牌并签订了《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创建责任书》。在部级示范点带动下,山西、河北、黑龙江、福建、贵州等在本省范围内启动了省级示范点建设。2015年河北、山西省局率先将远程培训工作纳入各市局年度考核指标,县级学习点建设开始起步。

三、创新路上,没有终点,气象远程教育蓬勃发展

(一)创新机制,实现远程学习示范点全覆盖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体制机制,示范点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干部学院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了干部学院、省地县各级人事培训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示范点的任务分工,建立了《学习培训制度》《“结对子”帮扶制度》《互动交流制度》《青年职工赴基层蹲点实习制度》《联系人制度》等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具体工作制度。创新性的建立了示范点遴选机制、示范点学习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增加经费投入,在改善示范点学习环境的同时,建立起基层学习机制;干部学院、分院和省培中心直接与基层沟通的联系机制;远程教学互动机制;示范点总结汇报、经验交流会等交流机制;示范点建设动态反馈机制;示范点授牌考评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108个部级示范点实现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该项工作为基层台站充分利用部级远程教育资源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

(二)创新理念,同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

紧密结合把握趋势,需求导向。干部学院致力于开创新型气象远程教育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理念,通过示范点体制、机制建设,为每一位职工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每年制定详尽的调研、考核和运行方案,采取与省局共建模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座谈会、在线学习统计分析等多种方式,准确把握基层职工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发远程培训项目,贴近基层业务实际,开发了综合观测、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装备保障、防灾减灾,基层综合管理等课件2000余学时,组织编写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系列培训教材16册,提供基层工作案例100多个,向基层赠送光盘10多万张,赠送教材近3000册,提供电子图书6000多册,气象现代化急需的学习资源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创新技术,实现云平台资源共建共享

逐级管理,互联网+。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干部学院着力探索教育技术创新和学习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探索建立起国家、省、地县逐级管理的培训模式,打造终生学习的最佳服务载体,搭建了集“一网四库十系统”为一体的现代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达到气象系统全员培训的目的。于此同时,按照统一标准,采用流媒体、非线性编辑和网页交互等多种开发技术,搭建了一个以干部学院为核心,分院和省培中心合作共建,专职教师及各级气象业务技术人员在线协作开发,系统功能完善、应用性能良好的多媒体资料共建共享环境。近年,在“互联网+”概念的引导下,以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实训系统,真实再现了CawS600系列自动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安装拆卸、故障排除等核心内容。系统一经投放,受到基层台站职工的广泛赞誉。目前正积极开发DZZ4/DZZ5型自动站实训系统,预计投入到培训业务后会产生更为理想的效果。开设同步课堂,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异地多点实时互动教学功能,这种形式能够突破空间的限制,一定程度上解决气象部门庞大的职工数量与有限的面授培训资源之间的矛盾。目前,干部学院正在建立健全优质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期充分利用干部学院现有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集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力量,建设面向气象行业、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开放的气象行业慕课平台。为从事气象教育教学工作的气象行业专家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和课程平台,尤其将首先吸引示范点的一线技术人才共同参与到课程建设、共同参与培训学习、共享资源、分享学习成果。将传统的课件学习升华到课程学习的层面,依靠强大的社交功能和学习质量监控,提高网络培训的课堂性和趣味性。“互联网+”气象教育,不仅是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的简单物理反应,而是深层次的化学反应。不久将来,气象教育云平台会将终端从电脑搬至手机,减少成本、便捷学员;通过大数据运用为每一位学员提供学习情况分析,提供“学分银行”跟踪管理等功能,支持终身学习管理服务。届时,示范点乃至所有的基层干部职工都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投入个性化的学习之中。

四、立足全局,提升能力,气象远程教育成效显著

搭建实时学习交流平台,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优质的技术保障,逐步建立领导主抓学习、辅导员指导学习、职工自主学习的组织内良性学习机制,树立按需服务理念,鼓励各示范点积极推进自主学习、开展特色培训,促进远程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紧密结合,使示范点职工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培训服务,为基层气象文化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管理上创立混合式培训联动机制,用预培训方式,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长以及考试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以此作为面授培训的入学资格。

(一)完善了现行气象教育培训体系

示范点建设大幅度缩小了有限培训能力和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之间的差距,弥补了人才培养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脱节的“短板”,成为干部学院建构特色鲜明的开放式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一环。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包含部级主站、省级二级站和地县级基层台站远程学习点(第三级),示范点的创建适应了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有效促进了气象教育培训任务在基层的落实,改善了过去地县级远程培训效益发挥不充分的情况,是满足基层气象职工终身教育需求,实现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二)提升了基层台站业务服务能力

示范点创建单位的职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学习交流促进了职工间的感情沟通,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据中国气象局在职培训档案管理系统的统计显示,示范点创建直接受益的气象基层干部职工约5千人;示范点职工学习的人均时长、学习次数、考试成绩等各项指标在本省均遥遥领先于非示范点。根据实地调研情况,示范点的创建转变了基层台站人员观念,为基层员工提供了方便、快捷、实用的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学习培训、讨论交流、技术指导、专家授课等活动提高了示范点职工在观测、人影、防雷、自动站维修等业务领域的技术能力和业务工作质量,提升了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能力。在中国气象局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中,为实现一岗多责的岗位设置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中国气象局的认可,受到广大基层气象职工的欢迎。

(三)拓宽了气象知识信息传播渠道

伴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愈发显现,广覆盖、重推广、上下联动、形式多样的气象知识信息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几年来,从干部学院到基层台站,自上而下积极拓宽气象知识信息传播渠道,扩大气象科技与管理知识和信息覆盖面,通过中国远程教育网、宣传产品、培训简报、新闻报道、专题培训等多种途径,与人事部门一道,着力建立面向地县级干部职工、信息员、协理员的气象知识信息服务机制,增强服务理念、找准服务定位、搭建服务载体、突出服务重点,在提升基层业务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气象远程教育自身能力的提升。

(四)推动了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现代化

气象教育培训现代化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示范点创建工作为建立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目标加油助力。经过六年的努力,各示范点完善了学习制度,优化了学习环境,职工参学率大幅提升,从原来每年不足30%提升到90%以上,切实提高了基层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干部学院还制定了气象远程学习点建设指南,推进了示范点标准化、规范化、长效化建设,已成为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有力支撑。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建设,推进了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和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实践,在基层台站人才培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气象职工终身教育、基层气象综合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各方的好评。2012年,示范点建设工作获得了“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展示学习品牌”的荣誉。2015年12月干部学院远程教育中心党支部在中央国家机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品牌选树活动中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评为40个“展示品牌”之一,示范点创建工作的创新和实践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总结与展望

示范点创建是适应当前和今后气象事业发展,特别是适应基层气象现代化、综合改革的需要,是建设气象部门基层学习型组织的需要。六年示范点建设工作的显著成绩和宝贵经验已经证明示范点的创建对基层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得到了中国气象局的认可,受到了广大基层气象职工的欢迎。这是干部学院、省级管理部门和各示范点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展望未来,鉴于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和建设学习型组织(台站)等多方面的迫切要求,就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以点带面,推动示范点建设的进一步延伸,力争在2020年前将所有县级气象局建成气象远程学习点,进而抓住互联网加速向农村地区普及的有利契机,将气象远程教育服务延伸至乡镇气象工作站、信息员、协理员这一层级。二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按需服务,不断解决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继续将示范点建设与基层台站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学习型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推动气象远程教育在创新中不断取得新发展。三是继续着力推进气象教育培训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不断跟随网络培训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打造气象虚拟网络大学,使远程学习成为基层台站职工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任彦平.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浅议[J].教育教学研究,2011(19):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