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安全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25:48

钢铁安全总结篇1

关键词:钢铁产业安全;转型升级版;战略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本中(本文简称《决定》),“安全”一词词频出现多达24处,其中“健全防范与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重点提及产业安全问题。钢铁产业作为我国工业经济的脊梁,走过了一条粗放式发展道路,如今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提速,我国钢铁产业打造转型升级版成为历史性的任务。

一、产业安全和转型升级文献回顾

在产业安全研究方面,李孟刚(2006)是较早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知名学者,他提出的产业安全内涵是,“特定行为体,其自主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具备较好的洞察性、认同感和学术影响力。理解这一内涵界定,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产业安全主体,是指向于特定行为体,是自主产业;第二,产业安全,包含生存与发展安全两个层面,先有生存后有发展;最后,产业安全的程度,可以借助于评价产业受威胁的程度,加以反推。李孟刚(2012)在之前基础上,丰富了这一理论观点。他提出的中国产业安全理论体系,内容包括产业保护、损害、国际竞争力、控制、安全评价与预警理论等五个领域。他采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建立了我国产业安全理论的分析评价模型。李孟刚(2013)提出了完善后的中国产业安全理论体系,内容包括产业组织安全、结构安全、布局安全、政策安全、安全评价、安全预警、空心化、产业安全立法研究等8个细分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把产业安全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在产业安全对策建议研究方面,成思危(2004)主张,产业安全研究的目的,旨在达成“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确保产业安全”。

在转型升级方面,工信部部长苗圩(2013)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目标是,加快推动在传统产业领域内的转型升级,强化需求导向,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2013)认为,提升价值链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根本途径是提升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金碚(2012)论述了中国产业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问题,指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要在产业竞争过程中,去寻找确定发展技术路线,形成竞争力。

二、我国钢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与研究结论

按照系统性、数据可得性、科学性原则,本文采用产业环境、产业控制力、对外依存度以及国际竞争力等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其中,产业环境一级指标,内容由产业金融、产业需求、政策环境等三个二级指标组成;产业控制力一级指标,内容由外资市场控制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外资投资控制率、外资技术控制率等四个二级指标组成;对外依存度一级指标,内容由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等两个二级指标组成;国际竞争力一级指标,内容由粗钢产量全球占比、钢铁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钢铁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钢铁产业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四个二级指标组成。测度总体结论表明,“和十一五相比,十二五以来我国钢铁产业较为安全,但转型升级道路面临极大挑战”。具体是:

1.产业环境一级指标总体改善。

一是从产业金融环境来看,银行钱荒加剧,对钢铁信贷环境收紧,钢铁融资成本增加。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现象突出,钢铁生产企业亏损加剧,涉及银行、钢铁贸易商、担保公司等金融借贷案件明显增加,商业银行对钢铁行业信贷持谨慎态度。和十一五期间相比,十二五期间(2010年至今)我国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有所升高,钢铁生产成本增加。人民币持续升值成为双刃剑,减少了进口成本,加大了中国钢铁生产企业钢材出口的难度。

二是从产业需求环境来看,粗钢表观消费量稳中有升,长材、板材等钢材消费结构占比趋向合理。和十一五期间相比,十二五期间(2010年至今),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不断攀升,粗钢消费增速稳中有升。我国钢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板材消费稳中有升、长材比例有所下降。

三是从政策环境来看,钢铁行业管理体制不断理顺,行业规划逐渐发挥引领作用,行业政策渐趋完善,对产能引导、环保监管、污染治理、技术改造等领域,功能不断加强。

2.产业控制力一级指标总体改善。

一是从外资市场控制率来看,外资对中国钢铁产业市场控制度略有下降,外资对中国钢铁产业市场控制程度较低。近十年来,外资对中国钢铁产业市场控制度呈现出震荡上升状态。2000年~2004年,外资市场控制度未超过10%。2006年外资市场控制度为13.3%,超过2000年2倍。2006年以后,外资市场控制度略有下降,但是依然保持较高比例。外资进入中国钢铁市场,会挤出一定数量的国内钢铁厂商市场份额。外资市场控制率的逐步上升,说明内资市场份额相应有所下降。但是,整体来看,外资对中国钢铁产业市场控制程度较低。

二是从外资股权控制率来看,外资对中国钢铁产业股权控制率下降明显。外资对中国钢铁行业的股权控制率保持震荡走高态势,九年间增长了2.3个百分点。其最高峰值出现在2006年,达到10.6%的控制率。

三是从外资投资控制率来看,投资控制率略有下降。中国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净值一直在增加,但是外资固定资产投资净值也在一直增加。十二年间,外资所有者权益年均增长率70%,高出中国钢铁产业所有者权益年均增长率(32%)38个百分点,外资股权对中国钢铁行业控制程度增长率不容小觑。

四是从外资技术控制率来看,外资对中国技术专利控制率略有下降,对中国研发投入控制率略有上升。2001年~2004年中国外资技术控制率上升,但2006年~2007年则呈现出下降状态。最高外资技术控制率为2004年的6.21%,这说明从技术控制(拥有发明专利数量)来看,外资对中国钢铁产业控制程度较低。

3.对外依存度一级指标总体有所恶化。

一是从进口依存度来看,中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有所恶化,钢材进口依存度有所改善。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从2000年以来全年进口0.7亿吨以来,几乎一路攀升到2013年的8.2亿吨历史新高。中国国产铁矿石总量,从2000年以来国内全年生产2.2亿吨以来,几乎一路攀升到2013年的14.5亿吨历史新高。2000年铁矿石进口依存度24%,之后一路震荡走高,到2013年中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高达36%。其中,2010年更是高达42%。近年来,随着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板管材生产能力逐渐增加,中国钢材自给能力迅速增强,中国钢材进口一直保持平稳下滑态势。中国进口钢材总量,从2000年以来全年进口0.16亿吨以来,受国内需求不旺以及钢材自给率提高影响,到2012年的0.14亿吨,基本持平。

二是从出口依存度来看,钢材出口总量有所改善。中国钢材出口总量,从2000年以来全年进口0.06亿吨以来,震荡攀升到2013年的0.62亿吨。中国成品钢材产量,从2000年以来全年生产钢材1.31亿吨以来,一路攀升到2013年的10.68亿吨。2000年钢材出口依存度4.6%,之后一路震荡走高至最高点11.1%,然后下行至2013年5.8%,说明中国钢材销售的方面,对国外市场的对外出口依存度不高。

4.国际竞争力一级指标总体改善。

一是从粗钢产量全球占比来看,粗钢产量全球占比不断攀升。中国是全球钢铁生产最大国。自1996年开始,中国粗钢产量连续17年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7.8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占到全球粗钢产量的49%。从下表可以明显看出,2000年~2013十三年间,中国粗钢产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比例一路攀升,从2001年的15%上升到2013年的49%,十三年间占比上升34个百分点。

二是从钢铁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2000年以来,中国钢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在震荡中逐步回升,2011年已经稳步回升至10.52%,稳居世界钢铁产品出口第一大国地位,峰值出现在2008年,达到12.06%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韩国钢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也不断回升,日本、俄罗斯、美国钢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近年来有所下降。

三是从钢铁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攀升。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Competitivenessindex,简称tCi),常用于分析国际竞争力。它是指,指一个国家产业的进出口差额,占其这一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率,即差额与总额的比例,即tC指数=(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2000年~2005年期间,中国钢材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为负值,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2006年以来,中国钢材出口竞争力不断走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逐渐上升。但在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钢铁进入深度调整期。

四是从钢铁产业产业内贸易指数来看,产业内贸易指数大幅下降。广义的产业内贸易,是指国家之间进口和出口基本上相同的或者相似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ofintra-industrytrade,简称iit),常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中国钢铁行业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相对较高,2004年以来始终高于50%。其中,2004年~2006年中国钢铁产业内贸易指数逐年上升,2007年、2008年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有较大涨幅,产业内贸易指数甚至达到90%以上。

三、打造中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版战略路径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提出,源于于2013年3月就任国务院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他提出,要“要努力去实现2020年的目标,需要年均增长7%的速度。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创新活力叠加形成新动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具体到中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版的现实内涵,结合上述对中国钢铁产业安全测度指标及其测度结论出发,本文认为包括三个方面:从改革开放方面,实现由制造型向服务型转变;从激活内需方面,实现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从科技创新方面,实现产品升级和绿色发展。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红利为主动力,以激活内需潜力、强化创新的活力为两翼,形成“一体两翼”的中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版新路径。

1.中国钢铁产业改革开放升级战略。内部深化改革升级。一是改革钢铁产业金融环境。中国钢铁行业金融环境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忽视。近年来,中国钢铁生产企业资金链日趋紧张,资产负债率上升高居不下。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13年11月末,会员生产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69.76%。与钢铁行业效益最好的2007年末相比,会员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12.45个百分点。在钢铁流通领域,2012年以来,中国钢铁生产和贸易流通重地上海,拥有4000多家钢贸企业的杨浦区,集中爆发钢贸贷款风险,一些知名钢贸商跑路,钢材贸易爆仓事件集中爆发影响全国。二是改革钢铁产业生产要素市场。钢铁产业需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占据我国钢铁产业主导地位,《决定》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为资本自由进出钢铁行业提供了畅通的政策通道。三是改革中国钢铁产业行业管理政策。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基础管理等层面。发挥政府部门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的重要作用;发挥行业组织参谋作用,健全我国钢铁产业运行监测网络,健全产业安全预警体系建设;加强政策衔接,在涉及到财税、金融等领域,做好产业政策之间的衔接。

加快对外开放升级。钢铁产业对外依存度升级是中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需要保持适度进口依存度和提高出口依存度。一是保持适度进口依存度。铁矿石是关系到中国钢铁行业产业安全的战略性问题。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长期居于高位,目前仍维持在60%以上。强化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国外、国内两种资源,加大国外铁矿石资源合作开发力度,整合国内铁矿石开采资源,规范国内铁矿石市场运行秩序,加快矿业资本市场建设。二是提高出口依存度。国际化是中国钢铁产业的突出瓶颈。近些年国内产能过剩程度大大超标,中国钢铁产业必须“走出去”。未来中国钢铁行业走出去的最适宜地区是,具有较大消费需求潜力的新兴国家。三是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升级。我国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世界钢铁动态》2013年“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top5没有中国企业,宝钢仅排名第11位。通过加大钢铁产业对外投资合作,建设境外钢铁基地,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国家层面上,制定钢铁生产企业走出去战略规划,为走出去提供战略引领。

2.中国钢铁产业供需平衡升级战略。从供应总量角度,淘汰落后产能。一是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作用。经济体制改革,是本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产能过剩涉及范围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问题之严重,直接和政府干预过多相关。中国钢铁行业,只有在真正实现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实质性走出发展困境。二是建立完善钢铁资本退出的交易平台。建立过剩产能“退出扶持机制”,建立第三方平台进行钢铁产权交易,方便钢铁资本退出。三是鼓励市场化减量并购重组。我国钢铁企业亟待整合,强化“整合一批”是化解钢铁业产能过剩的有效路径。

从需求结构来看,做大做高需求。一是做大钢铁消费需求。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消化一批高端钢铁产能。我国钢材消费档次总体偏低,加快钢材消费升级,扩大市场需求,既能有效化解钢铁业产能过剩,又能推进下游产业转型升级。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将对我国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带来诸多积极机遇。二是做高钢铁消费需求。工业产品升级换代,依赖高强度、高性能钢铁。加强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与下游用钢产业环节紧密合作,推动钢铁产品用途升级换代。三是转移钢铁消费需求。推动“转移一批”是化解我国钢铁业产能过剩的战略性安排。深度参与国际钢铁市场竞争,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3.中国钢铁产业科技创新升级战略。20世纪80年代,美、日、欧等钢铁强国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世界高新冶金技术市场的垄断。依靠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加大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关键领域包括“新产品研发创新”和“工艺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抓住影响钢铁生产的关键技术及流程指标,拓展钢材应用新领域、获得新市场。现实途径是,全面深化钢铁科技体制改革,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把市场作为科技创新导向、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完善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产品升级。加快产品升级是中国钢铁产业科技创新升级的核心,包括推进钢材品种、质量和标准等领域的升级。提高量大面广钢材的质量,提高钢铁产品性能,加快应用标准升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最强音,将更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钢铁产业将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不断优化,产业将更加走向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李孟刚.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成思危,李孟刚.产业安全名家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5.苗圩.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经济日报,2012-11-21.

6.王一鸣.提升价值链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中国经济导报,2013-05-2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及其效应研究”(项目号:12BJY053)。

钢铁安全总结篇2

[关键词]创新科学发展现代化新安钢

安钢集团公司位于豫北古城安阳,西临太行山脉,东陴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北界洹水,占地4.5平方公里,是我国十五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之一,河南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具有年产钢1000万吨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有炉卷板、热轧宽钢带、中厚板、高速线材、螺纹钢筋、角钢、槽钢、球墨铸管等50多个品种、2000余个规格的钢铁产品及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交通、机械、船舶平台、石油、天然气及建筑行业。安钢拥有部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品研发实力雄厚,产品性能稳定,质量上乘,是中原地区最大的精品板材和优质建材生产基地。

50年来,安钢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发展信念不动摇,克服钢铁市场波动的压力,克服发展空间的局限,克服资金不足的现实,克服生产建设交叉进行的困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强化管理,创新经营,走出了一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保持了改革开放以来30年持续盈利的优良业绩,跻身全国年产钢1000万吨的特大型钢铁企业行列。在不断壮大企业规模,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为社会创造越来越多物质财富的同时,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实现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

一、以创新为主线,加快发展步伐,力争成为河南工业战线排头兵

安钢50年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创新的历史。

50年的发展,就是50年的开拓创新。每一个时期的发展,每一阶段的进步,都离不开开拓创新。不管形势如何风云变幻,安钢人都能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始终敢于开拓创新,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进行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使安钢在创新的道路上走的踏实,迈的豪迈。

艰苦创业,开创河南钢铁工业发展新纪元。1958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的号召。为改变河南基础工业落后的局面,决定在安阳建设一座小型钢铁厂,从1958年8月10日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来自祖国各地的三万多名创业者汇集安阳,以大无畏的开拓精神,在生产、生活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睡地铺,伴炉餐,靠手拉肩扛,挥锨抡镐,苦干巧干,用体力、用汗水在一片庄稼地里建起了河南第一座年产10万吨钢的小钢联,从此结束了河南少铁无钢的历史,开创了河南钢铁工业发展的新纪元。

率先承包经营,实现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实行全面改革开放,安钢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工作重点转移和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加强经营管理,推行技术进步,努力增强企业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的能力。

1979年,改革的春风吹暖了祖国大地。安钢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主动请缨,在全省国有企业中率先实行承包经营,安钢从此实现历史转折,阔步走上了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正确道路。在省政府承包经营政策的激励下,安钢在大力推进技术改造的同时,狠抓基础管理,进行完善配套,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全厂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实行承包经营后,安钢利用留成利润,从1980年到1984年,共投资1.33亿元,完成技改技措95项。

内涵挖潜,年产钢率先突破100万吨。1985年,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安钢制定了“七五”至“八五”改扩建总体规划。自1986年开始,从综合治理铁前系统入手,依靠科技进步,少投入,多产出,配套改造,挖潜增钢,“八五”期间,坚持“系统优化,深层挖潜”的发展道路,深化内部改革,立足现有基础,进行适当投入,发挥存量优势,增强企业实力。1989年在全国地方钢铁企业中率先突破100万吨钢,跻身全国大型钢铁企业行列,提前五年实现国务院要求的增钢目标。

二次创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1996年以后,安钢确立“立足当前求效益,着眼未来求发展”的指导思想,一手抓改革,实施分离辅助,兼并重组,资本运作;一手抓发展,加快装备大型化进程。这一决策,使广大职工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全体职工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创出了全新业绩。从l996年开始,安钢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快结构调整上来,先后建成了2800mm中板轧机、380m3高炉、90m2、105m2烧结机、14000m3/h制氧机、100吨电炉等一批重点工程,综合竞争实力大大提升。1998年8月10日,100吨电炉开工建设,1999年11月18日建成投产,建设、达产速度均创国内同类型工程最快记录。2001年10月1日,高速线材工程投产,它采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控制轧制技术,为安钢产品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实施“一个战略”,立足“五个坚持”,安钢成为千万吨级钢铁大厂

“九五”期间,在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内钢铁企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安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系统总结以往成绩、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发展的定位、路径、步骤进行了认真探索,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加快了发展步伐。制订了《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钢铁产品结构调整规划》。面对“十五”以后钢铁工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2003年3月,安钢在《规划》基础上,集思广益,民主决策,跟踪世界钢铁发展的最新动向,立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安钢“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了安钢发展的整体目标:钢铁主业精、企业形象新、综合效益好、社会贡献大,建设精品安钢、绿色安钢、和谐安钢。规划总投资180多亿元,用6年左右时间完成,将安钢打造成为年产钢100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现代化钢铁集团。

2003年以来,安钢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充分发挥结构调整的后发优势,全力以赴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形成了三步并进,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2005年4月,100t转炉、中板二期改造工程全部完成,第一步规划精彩结束;2005年10月,以150t转炉―炉卷轧机为核心第二步规划项目全线贯通;2007年7月,以150t转炉―1780mm热连轧为核心的长流程精品板材生产线竣工投产,2007年11月,与150t转炉―1780mm热连轧配套的第三座150t转炉投产,标志着安钢“三步走”发展战略主体工程提前一年完成。10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300亿元的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同时,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的方针,对新上项目进行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使新上装备以尽可能短的时间达产达效,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和潜能。

2007年与1997年相比,资产总额由79.34亿元增加到298.88亿元,增长276.71%;固定资产原值由51.22亿元,增加到207.61亿元,增长305.33%;固定资产净值由30.24亿元,增加到142.11亿元,增长369.94%。钢产量由206.11万吨,增长到900.30万吨,增长336.81%,并且具备了年产钢1000万吨的生产能力;生铁产量由186.95万吨,增长到775.58万吨,增长314.86%;钢材产量由189.03万吨,增长到756.94万吨,增长300.43%。销售收入由48.18亿元,增长到342.28亿元,增长294.10亿元;实现利税由6.89亿元,增长到31.49亿元,增长357.04%;实现利润由2.59亿元,增长到12.23亿元,增长372.20%。

在“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安钢克服重重困难,创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构调整呈现出“五大”鲜明特色:

一是坚持集约发展,用产能置换的方式拓展厂区的发展空间。安钢的发展是在不到4.5平方公里的老厂区内,通过汰旧换新,进行空间置换,产能置换,完成1000万吨钢规模的建设,实现工艺结构的升级换代。亩产钢达到了1480吨,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钢铁企业亩产钢最多的企业。

二是坚持调整结构,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产品定位上,向以板材为主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前,产品结构是30%的板材,70%的型棒材的“三七”开。规划完成后,形成70%的板材,30%的型棒材的“三七”开格局,发展中钢材的增量部分全部为板材,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幅提升。

三是坚持技术创新,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立足于建设现代化钢铁强厂,大胆采用国际最新钢铁工艺技术,垂直提升工艺装备水平,已经投产的炉卷轧机、1780mm热连轧,以及正在建设的1750mm冷轧项目,工艺装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m焦炉、400m2烧结机、2800m3高炉、150t转炉等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适应钢铁主体结构调整投资1.2亿元,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促进管理升级,建设数字化安钢。

四是坚持统筹协调生产经营与发展建设,创造了结构调整的“安钢速度”。从2004年开始,连续4年每年投产一个100t级转炉,钢的产能每年以100万吨的速度递增,实现了生产经营和发展建设的齐头并进,做到了在发展过程中产能不下降,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五是坚持发展循环经济,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在“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用于循环经济的投资达21.4亿元,上马了一批以CDm为重点的循环经济项目,汽动风机取代电动风机、400m2烧结机带冷机余热回收、2800m3高炉tRt发电、2800m3高炉喷煤、7500kw煤气发电机组、污水处理厂等相继建成投用,在工艺上实现高炉全喷煤,炼钢全连铸,轧钢全一火成材及连铸连轧,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改善环境的目的,实现人、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创新发展定位,努力建设千万吨级精品板材基地

创新永无止境。经过“三步走”发展,安钢钢产量达到了千万吨级的规模,跻身全国大钢第一方阵。但与宝钢、武钢、鞍钢等先进企业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需要我们继续努力,锐意进取,坚持创新,推动安钢又好又快发展。

钢铁安全总结篇3

6月的巴西维多利亚市正是冬季,20多度的气温凉爽宜人。风从大西洋上吹来,掠过森林茂密的山峦,进入空旷的市区,这里迎来了一年中最好的度假时光。

马泰思却无暇享受这里的风光。这个世界最大钢铁公司安塞乐米塔尔的中国区总裁,本应率中国区的高层在这里考察一周――巴西分公司是安赛乐米塔尔全球的标杆。但他却不得不以工作原因匆忙返回中国。

走前他还是考察了当地的图巴郎钢厂。这个年产700万吨的钢厂隐于事先种植的大片森林中,从不远处大西洋引入的海水对设备进行冷却并循环使用,电力则全部来自炼钢炼铁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工厂附近一公里处是全球第二大铁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CVRD)的工厂,铁矿石运送轨道直通图巴朗的铁矿石露天仓库。

整个工厂只有在控制室才能看到工人,自动处理终端操控这个钢铁巨人的一切。来自日本、美国、中国等分公司的朝圣者甚至比工人还要多。

这真是一个完美的钢铁厂。安塞乐米塔尔在巴西拥有4座这样的工厂,年盈利30亿雷亚尔(合约120亿人民币)。

马泰思希望在中国也能建立同样的工厂,享受络绎不绝参观者带来的荣耀。但他马上理智地否定了自己:“很遗憾,由于中国钢铁业的限制政策,我们难以复制在巴西的发展模式。”

6月29日,马泰思揭开了匆忙返回的面纱。安赛乐米塔尔、华菱集团与华菱管线宣布合资成立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公司。华菱管线将拥有新合资公司34%股权,安赛乐米塔尔与华菱集团分别拥有33%股权,这家合资公司年产能将达120万板材,主要用于汽车行业。

早在2006年安塞乐米塔尔就并购华菱钢铁36%股份,但直到此次才有突破性合作。不过,这已经是他们目前在中国得到的最让人振奋的消息。

3年多来,安塞乐在中国雄心勃勃推进的一系列并购几无所获――昆明钢铁、包头钢铁、八一钢铁等一系列并购计划均告失败。至今其在中国惟一的钢铁生产基地是湖南华菱钢铁;安赛乐与米塔尔合并后,它们还痛失已经基本达成收购协议的莱芜钢铁;安赛乐米塔尔遭受的最新挫折是,其在香港资本市场收购的民营钢铁企业――中国东方集团至今未获得中国国家发改委等监管部门批准,前途难料。

中国区的业绩与大国的地位相差甚远。一周之内,地球两端两个市场的强烈对比,对马泰思而言如一部讽刺剧。

令马泰思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他所服务的安塞乐米塔尔比任何一家钢铁企业更在意能否通过并购实现扩张。

1975年,拉克什米・米塔尔(Lakshmimittal)以被父亲列入出售名单、位于印尼的一个小钢铁厂起家,演绎了一段罕见的钢铁传奇。1990年代米塔尔以地板价大肆并购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那些破旧不堪的国有钢铁企业,经过来自印尼的管理团队调理,在更新少量设备后便使之迅速恢复生机。2005年米塔尔从秃鹫投资之王威尔伯・罗斯(wilburRoss)手中接过美国第二大钢铁集团iSG,超过欧洲传统巨头安塞乐,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巨头。第二年,他又不可思议地将安塞乐收入囊中,缔造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一盘散沙的钢铁工厂不断聚集到米塔尔旗下,在安德鲁・卡耐基建立钢铁帝国一个世纪后,钢铁行业被米塔尔公司重新定义。米塔尔将实现覆盖全球的地理分布作为核心战略。“在全球都应有我们的声音。”拉克什米・米塔尔说。

现在,米塔尔拥有了这个地球上无可争议的第一钢铁帝国――在全球拥有60家工厂、32万员工,粗钢产能达到1.3亿吨,是第二名的3倍。

全球钢铁业在2000年前后曾陷入低谷,但在米塔尔一系列并购之后,钢铁业重新振作,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来自中国爆炸性增长的需求。

中国每年要吃掉全球钢铁的35%。同时,中国的钢铁产量也在快速增长,粗钢产量在2007跃至4.89亿吨,占整个世界产量的1/3。但这一强大数字背后却是上千家分散的钢铁企业――一如当时米塔尔快速扩张时所遇到的并购对象那样,在高度竞争与成本压力之下,大量物美价廉资产等待兼收并蓄。如果安塞乐米塔尔能够在中国复制以往的并购,将跃上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顶峰。

近十年来,拉克什米・米塔尔将更多精力转移到中国,派遣精兵强将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乘坐专机亲临中国与谈判对象、政府官员沟通。中国钢铁行业排名前20位的企业大都与米塔尔公司有过接触、谈判。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中国钢铁企业领导人十分希望引入这样的战略投资者。

一开始,谈判都很顺利,看起来他们可以复制在巴西的成功了。1990年代后期,巴西国有企业濒临系统破产。执政者痛定思痛,将钢铁、电力、通信、石油、矿产等几乎所有国有企业甩包袱卖给私人。私有化后的巴西走向完全市场经济,加之自然资源丰富,米塔尔在这里获得极大成功。

但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这一点,无论是米塔尔本人还是执行者马泰思都没有料到。

碰壁

“我叫马泰思,也有人叫我老马,中国有这样的说法,老马识途。”第一次与人打交道时,马泰思总希望别人能记清他的名字。

马泰思1993年就职于arbed钢铁公司时负责亚洲地区事务,频繁与中国人打交道。2005年末,马泰思正式接手安赛乐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那时他把家人接到了上海。2006年,安赛乐公司与米塔尔公司合并后,马泰思出任新公司中国区总裁,原米塔尔中国地区负责人斯瑞达担任副总裁。

他的一个“笑话”经常被下属提及:一次在接见客户时,马泰思的助手对他说:“马总,车来了”,马泰思略微一愣,随即大笑不止――能够敏感地把“马”和“车”联系起来,他也算半个中国通了。

但这似乎对并购困境并无多大帮助。让马泰思最有挫折感的是对莱芜钢铁的并购。

2004年起,在安赛乐总部的直接参与下,马泰思与几位全球副总裁发起了针对莱芜钢铁的收购谈判,安赛乐希望收购莱钢的大部分股份,莱芜钢铁负责人也乐意将大部分股份出售,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在安赛乐的计划中,只要能够获得控股权就将最顶尖的钢板桩技术带到中国。

然而在2005年7月,中国政府颁布了《钢铁产业政策》,明确禁止外资钢铁企业控股国内钢铁公司,前期谈判的成果倾刻付诸东流。马泰思等谈判组成员没有放弃,选择了更灵活的谈判策略,提出安赛乐可以持有50%对等股份,地方政府与莱钢集团持有剩余50%,如此安赛乐依然可以获得话语权,在名义上又不触犯中国法规。但这个方案在上报国家发改委后被再次拒绝。

2006年春节前后,安赛乐公司再退一步,改为持有莱芜钢铁少数股份,谋求成为第二大股东,这给双方谈判赢得了空间。在持续四五个月的时间里,安赛乐中国派遣人员常驻莱钢,每个周末安赛乐外方代表团都从上海、北京飞到山东,周一到周四连续进行谈判,然后再飞回去。

当年2月,安赛乐中国控股(卢森堡)有限公司正式与莱钢集团签署《股份购买合同》,同意授让莱钢集团持有的莱钢股份38.41%国有股股权,双方还协议成立一个钢板桩合资企业,并在青岛建立一个研发中心。

至2006年6月,三名外方高管从卢森堡飞到中国后全部到位,公司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全部完成。安赛乐与莱钢甚至已经开始讨论建立eRp系统。这个时候,对马泰思来说,就差一个正式的新闻会对外宣布了。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安赛乐、米塔尔突然宣布合并为安赛乐米塔尔公司,在此之前这被认为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一关键时刻的变化让双方谈判小组均陷入了恐慌――这意味着已经基本结束的莱钢谈判必须推倒重来。有关政策规定,原则上一家外资钢铁企业只能与一家国内公司合作。米塔尔已经拥有了华菱管线股份,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收购莱钢必然需要重新获得政府放行。

新成立的安赛乐米塔尔希望重新谈判,减少持股比例,但仍然难以获得主管部门认可。至2007年底,这一长达3年之久的战略收购最终陷入失败。

不久,莱芜钢铁与济南钢铁合并成为山东钢铁集团。武钢与柳钢、唐钢与宣钢、八一钢铁与宝钢、河北钢铁集团等等的重组也在几年内相继完成。中国如火如荼的钢铁行业重组全面展开。

马泰思只能望空兴叹。

定位之惑

在外界人士看来,虽然事出突然,但莱钢合资之事并非完全不可能。米塔尔在政府沟通方面存在缺陷,这是根本问题。安赛乐米塔尔中国区公共事务副总裁邓宁在一定程度上也认同这种观点。

邓于2007年底加盟安赛乐米塔尔中国公司,此前其供职于Ge中国公司,负责政府公共关系。邓宁在国家纪委、国家发改委有过近20年的工作经历,政府层面有着丰富的人脉关系,能够迅速地了解政府部门的想法,这一点被安赛乐米塔尔公司所看中。

邓宁记得他刚刚加盟安赛乐米塔尔时,兴冲冲地跑到国家发改委,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主管钢铁行业审批的老同事,但对方没有表示祝贺,并且拒绝和他谈论这家公司。邓宁大惑不解,他进而了解到,无论中国主流的钢铁企业,还是行业主管部门,都抱有一种“米塔尔”,对外资企业尤其是安赛乐米塔尔参与中国钢铁市场十分敏感。

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米塔尔中国区高层经过一番分析后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归咎于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并购风格过于凌厉,忽视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影响力,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米塔尔公司并购湖南华菱钢铁。

2002年起,华菱集团、华菱管线董事长李效伟开始主动寻找战略投资者。2004年8月,拉克什米・米塔尔携子乘商务专机抵达长沙,带领的考察团队囊括了米塔尔所有核心管理层。为了迅捷清晰地看清华菱,拉克什米・米塔尔甚至从广州调两架直升机到湖南做交通工具。

随即,双方展开了四轮关于交易结构的磋商,拉克什米・米塔尔与湖南省政府、湖南省国资委进行了大量沟通,米塔尔公司20多名专业人士进入华菱管线进行了为期10多天“过程艰难”的尽职调查。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湖南华菱集团、米塔尔公司并列为上市公司华菱管线的第一大股东,米塔尔公司以25.99亿元人民币收购华菱管线37.673%的股份。

但这一方案在提交国家发改委后遭到拒绝。米塔尔再次让步,将股份调低了一个百分点,屈居第二大股东,才得到发改委的审批通过。

但随后,米塔尔公司与华菱管线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加深了自己的“坏人”形象。双方交易完成后,安赛乐米塔尔公司仅向华菱管线派遣了一名财务负责人,公司的经营管理仍然以华菱集团的本土管理团队为主。李效伟认为既然合作已经达成,技术引进必须尽快进行。但米塔尔认为自己是第二大股东,并不愿轻易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双方在技术引进的时间方面产生分歧。米塔尔从此面临一个更糟糕的投资环境。

最近的一次挫败来自2007年底。安赛乐米塔尔公司对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中国东方集团实施收购。但由于事先未征求国内主管部门意见,这次出其不意的并购被主管部门理解为恶意或不尊重。这一收购在通过中国的反垄断调查时遭遇阻力,收购的最终达成至今没有时间表。

很多人注意到,米塔尔在中国的并购风格完全是自下而上,先与地方政府、钢铁企业谈判,达成协议后再报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并没有主动与行业主管部门、决策部门沟通。米塔尔公司这种携地方政府向主管部门逼宫的业务拓展方式,被视为不懂中国国情和游戏规则。

不重视沟通更坏的结果是无法深刻把握中国的宏观战略方向。

2005年《钢铁产业政策》颁布后,发改委通过环保标准大幅抬高钢铁企业技术门槛,引导地方钢铁企业根据资源互补原则进行重组。明确指出到2010年全国钢铁产量的50%应由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实现。

这看似充满并购的机会,但发改委却通过审批制将外资企业排除在这场盛筵之外。这其中有复杂的产业背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却无力左右铁矿石价格,且无具有国际竞争力钢铁企业,这对中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事实上,米塔尔这种巨无霸模式就是中国钢铁业规划者对中国钢铁厂的对标。米塔尔强行进入,破坏了这种期待,碰壁也就在所难免。

更大的背景则是自2004年以来的“国进民退”。最高决策部门试图将180多家央企几年之内减少到50家以内。在此过程中,央企之间、央企所在行业兼容并蓄不可阻挡。决策者的目标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巨无霸。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60年后再现中国,不过这次是发生在经济领域。钢铁产业尤为如此。

但对内兼并重组,对外实现海外扩张,中国并无太多经验。这一点,却是米塔尔的优势。

在1990年代后期,米塔尔差不多是捡来了五家被当作不良资产处置的钢铁厂。当接手这些“烂”企业后,米塔尔从印尼派遣一支团队整体接管,其拥有一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运作市场的独特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激活企业的现金流创造能力。在东欧的诺瓦钢铁厂,仅是增加一些增氧设备并更换了一个高炉内壁,就让这些1950年代的设备运行起来“相当有效率”。

实际上,安赛乐米塔尔本身就是一个并购整合的结果。其最擅长的是将设备落后的工厂大幅提高效率――收购一个钢厂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有钱就可以买下来,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购买全新的设备。这都很容易,但安赛乐米塔尔的不同在于,他们知道如何提升这些老装备的效率,深谙新旧设备的比例和协调。

马泰思看到,很多主流钢铁企业都有着十分先进的机器设备,但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却无法与安赛乐米塔尔有着较差设备的工厂相比,比如安赛乐米塔尔巴西工厂的镀锌板生产线的成品率可以达到96%,但拥有更新设备的中国企业在达到85%后便不求进取了。

同时,米塔尔未雨绸缪建立了40%的铁矿石自给体系,在澳大利亚、非洲这些矿产丰富但国情复杂的市场无往不利。

显而易见,中国与米塔尔先天具有无与伦比的互补性。但在现实之中二者却成了冬天里互相取暖的刺猬――彼此吸引,却只能若即若离。

转身

在这个迥异于巴西的产业格局中,安赛乐米塔尔能扮演何种角色?马泰思开始反思,并转变思路――放弃之前的股权欲望,放低姿态,更积极地向中国引入汽车板、硅钢、钢板桩新产品、新技术。

安赛乐米塔尔此次与华菱合资生产汽车钢板并不容易。在中国它还有一家与宝钢、新日铁的合资企业――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生产同样的产品,这必须冒着违约风险。

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是安赛乐米塔尔在中国的意外收获。2003年,新日铁与宝钢谈判成立汽车钢板合资公司,但谈判一段时间后,双方一直难以就股份比例和决策达成一致意见,双方都想成为大股东,无奈之下决定引入第三家合作方解决争端,安赛乐公司意外捡了一个机会。

最终,新日铁出资38%,宝钢出资50%,安赛乐出资12%成立宝钢新日铁汽车钢板有限公司。2007年,三方决定扩大汽车钢板投资,合资新建中国首家汽车钢板专用工厂,并在2009年使该钢板的生产能力倍增至100万吨以上。

在这一特殊时刻,安赛乐米塔尔建立一家相互竞争的企业需要勇气。据说,在安赛乐米塔尔初步同意与华菱合资建设这一新厂时,上海宝钢集团的负责人曾私下打听这一消息的确实性,并表现出了不满。

但产品层面的合作毕竟要比股权争夺务实了很多,米塔尔形象开始慢慢修复。

邓宁告诉《环球企业家》,米塔尔了解中国钢铁企业对先进的技术与产品的需要。米塔尔有诚意向中国转让核心技术,比如建筑用钢技术,其产品质量要超过日本公司,同样强度的钢轻20%,性能更好。这些钢材在建筑上的应用可以大幅增加建筑的抗震性能。“但这需要获得政府的信任,让市场、合作伙伴和政府重新认识自己。”邓宁说。

在马泰思看来,中国政府与安赛乐米塔尔的目标和想法是一致的,关注的内容也相同。比如,双方都认为钢铁行业需要进一步整合,都非常关注环保,完全能够在这些方面有更多合作。他认为,安赛乐米塔尔虽然是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但产量只占全球10%,而中国整体钢产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安赛乐米塔尔并不是一个威胁。他希望与中国钢铁协会、国资委和其它机构更多进行交流与合作。

他指出,在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安赛乐米塔尔可在海外市场提供帮助。其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身影,对于当地市场商机、定价和全球竞争对手了如指掌。

钢铁安全总结篇4

[关键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去产能;保障民生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5-0036-07

钢铁行业是传统的重要原材料基础产业,处于工业产业链的中游位置,与上游的铁矿石等资源产品,下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机械、汽车、家电等多个行业关联较大。钢铁行业从业人员较多,能充分吸纳就业,而且投资拉动作用显著,为辽宁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等下游行业发展速度减缓,钢材市场总体需求不稳定,辽宁省钢铁行业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呈现出生产经营困难、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的局面,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产能过剩问题。

一、辽宁省钢铁行业基本情况

辽宁省钢铁行业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营口、抚顺、朝阳等地。目前,辽宁省已形成以鞍钢、本钢和五矿营口中板为依托的精品板材基地,以东北特钢为依托的优质特殊钢和装备制造业用钢基地,以凌钢、抚顺新钢为依托的新型建筑钢基地,积极提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所占比重。

(一)辽宁省钢铁行业(本文所指的钢铁行业对应数据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规模情况

辽宁省钢铁行业近年来整体呈扩大趋势,企业单位数从2008年的566家上升到2014年的805家;Y产总计从2008年的3189.54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5872.05亿元;从业人员数也从2008年的28万人上升到2014年的近40万人。利润总额从2008年的136.09亿元,在2012年跌至35.84亿元后又上升到2014年的116.50亿元;资产负债率也从2008年的56%上升到2014年的63%(见表1)。从总体来看,辽宁省钢铁行业虽然规模有所扩张,但是资产负债率逐步提高,运营成本上升,吸纳了更多的从业人员,利润水平有所下降。

从辽宁省钢铁行业和全国其他省份和直辖市的对比来看,截至2014年末辽宁省企业个数864家,占全国的比重为8.18%,仅次于江苏省的1494家和浙江省的984家,位于全国第三位;资产总计5902.92亿元,仅次于河北省的10719.36亿元和江苏省的6912.26亿元,也位于全国第三位。

从表2全国2014年钢铁行业主要区域效益对比情况来看,辽宁省钢铁行业销售收入5245.05亿元,位于河北、江苏和山东之后,居第四位;利润总额117.53亿元,位于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和天津市之后,居第六位;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6.54亿元,在钢铁行业主要区域之中仅次于四川省,居第二位。

(二)辽宁省钢铁行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辽宁省钢铁行业主要产品生铁、钢和成品钢材产量都是呈逐年上升态势的。2003年生铁产量2061.0万吨,钢产量2169.0万吨,成品钢材产量2334.0万吨。到了2014年辽宁省生铁、钢和成品钢材的产量分别达到6307.5万吨、6507.8万吨和6962.2万吨。

辽宁省钢铁行业主要产品占全国的比例是呈逐步下降趋势的(见图1)。2003年,辽宁省生铁、粗钢和钢材产品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分别是9.65%、9.76%和9.68%;到了2014年,这三种产品占全国产量的比例分别下降至8.84%、7.91%和6.19%。其中,钢材产品所占比例下降最多,这说明辽宁省钢铁行业产品深加工程度有所下降。

(三)辽宁省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辽宁省钢铁行业200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081887万元,然后经过2008年5635602万元的最高峰值之后,逐步下降至2014年3530818万元。占整个辽宁省制造业的比例基本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19.40%下降至2014年的3.98%(见图2)。这说明钢铁行业已经逐渐不再占据辽宁省制造业的绝对主导地位。

二、2015年全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情况

据相关机构统计,2011年中国新上高炉63座,2012年新增高炉34座,两年的新增产能就超过了1亿吨,2013年继续新增高炉31座,新增产能为3800万吨。2014年,仍有多座高炉投产,产能净增2000万吨,达到12亿吨左右。而与此同时需求增速较为有限,钢铁产能过剩状况仍然较为严重。

(一)粗钢产量和市场需求均明显下降

据中国钢铁新闻网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80382.26万吨,生铁产量69141.51万吨,与2014年相比同比下降2.33%和3.45%;钢材产量112349.52万吨,同比增长0.56%。钢协会员企业生产生铁、粗钢和钢材分别是62477.26万、63358.13万吨和60947.41万吨,与2014年相比分别同比下降1.31%、1.92%和1.71%。与此同时,钢铁行业的下游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下降,国内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发展速度变缓,对钢材的消费需求逐步减弱。2015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降低5.44%,钢材市场需求明显下降。

(二)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据统计,从2015年全年来看,各月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均低于2014年同期。2015年CSpi月平均值为66.43点,与2014年相比降幅为27.26%,实际下降24.89点,其中2015年12月末CSpi为56.37点,同比降幅为32.16%,实际下降26.72点。2015年,国内长材价格和板带材及管材价格分别下跌超过800元/吨和1000元/吨,钢材价格的大幅下跌造成了钢铁企业收入下降,经营困难。

(三)钢材出口贸易摩擦增多

中国钢铁产量占到全球的一半,中国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要求化解钢铁供应过剩问题。因为随着中国钢铁向国际市场的大量溢出,陷入困境的海外钢铁生产商面临关停的风险。2015年,我国出口钢材11240万吨,进口钢材1278万吨,全年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10338万吨。全年针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发生37起,数量是2013年和2014年两年案件数量的总和,钢材出口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随著出口环境的不断变化,钢材出口的难度也将随之不断增大。

(四)钢材企业库存增高,社会库存下降

据钢协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会员钢铁企业库存为1418万吨,同比增加约129万吨,钢材企业库存高于前4年同期水平。与企业库存不同,2015年12月底,我国22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792万吨,略低于2014年同期水平,并且低于前4年社会库存水平。

(五)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

2015年,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税金632.31亿元,分别比2014年同比下降19.05%和22%。2014年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盈利225.89亿元,而2015年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645.34亿元,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46.91%,亏损面为50.5%。

由中国产业信息网的钢铁行业大中型企业利润率及产能利用率变化情况可以看出,2008年以来,钢铁行业大中型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率都呈明显下降趋势,产能利用率已下降至70%以下,利润率已呈亏损状态。

三、辽宁钢铁行业去产能的难点分析

辽宁作为钢铁行业大省,去产能已经成为经济闯关中一个绕不开的关口。辽宁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是经济周期因素与经济体制原因等多种因素的叠加结果,具有地方特色,去产能之路任重道远。

(一)钢铁行业专业性强,退出困难

钢铁行业的投资一般比较多,设备成本较高且专用性强。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有相当数量的投资一旦进入该产业就难以抽出。当钢铁企业停止生产退出时,由于企业所持有的生产设备专用性强,很难再找到新的买主或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远远低于其购入成本,大量设备只能作报废处理。此外,用于科研开发、媒体投入、职工培训等形成无形资产的支出中,也因为其专业性太强而难以回收。一个企业退出原来的行业转入一个新的行业,还需要一个完备的要素市场在产权、资本等方面给予支持。因此,钢铁行业尽管利润率可能很低,一些企业仍然很难转到新的行业,只能选择留下来,助长了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

(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钢铁企业的退出和兼并

钢铁企业一旦退出,直接会引起失业人数的上升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地方政府很难接受这个结果。由于受我国实行的财政分权体制和现阶段政府官员考核机制的影响,地方政府出于保护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会阻止和暂缓钢铁企业的退出,对已经难以为继的企业给予信贷、税收等多方面的扶持,使原本即将退出的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凌钢股份在2015年12月25日一次性获得政府补贴7.92亿,用来弥补企业亏损。另外,钢铁企业已成为许多地方的主要财政来源,地方政府都不愿意被外地企业兼并,进而丧失本地区的财政收入。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可能性加大

由于受前几年国家政策等的影响,钢铁行业普遍得到大规模投资,辽宁省钢铁行业的产能一直处于惯性增长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周期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钢铁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恶劣,行业整体的信用风险将不断加大。经济增长本身正处在下行通道,必然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两大指标上升,而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开展,也将带来不良贷款不断增加,这两点将对银行业未来几年的资产风险构成致命的杀伤力。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今后几年产能过剩的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如果单纯地阻止了信贷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那么资金链的断裂很可能导致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风险大面积爆发。

(四)企业职工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易引发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

辽宁省近几年来经济发展一直不景气,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再加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的社保机制弊端在短时间还将存在。钢铁企业的退出意味着将造成大量职工的失业,这些失业职工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生产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另外,钢铁企业的职工往往是家族式的,一家两代几口人都在一个企业工作,他们对企业不论从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很难割舍,这部分群体的失业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迫使地方政府难以关闭那些效益不佳但尚能维持的企业。

四、辽宁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对策

产能过剩的矛盾之下蕴含了较大的社会风险,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自行化解。短期内需要通过严禁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等多种办法相结合,尽快促进供需平衡。但从长期来看,要破解去产能的难题,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化解产能过剩将成为辽宁省“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的重点任务之一。

(一)短期内依法依规清理整顿一批不合格企业和项目

在严禁新增产能的同时,严格执行现行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现有达不到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标准的落后的钢铁产能要依法依规退出。具备拆除条件的设备应立即拆除,暂时不能拆除的设备,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封存设备,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拆除,同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环保方面。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对污染物排放达不到《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要求的钢铁产能,按日实施连续处罚。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其停业、关闭。

能耗方面。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对达不到《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钢铁产能,应在6个月内进行整改,确需延长整改期限的可提出不超过3个月的延期申请,逾期未整改或未达到整改要求的,依法关停退出。

质量方面。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对钢材产品质量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依法查处并责令停产整改,在6个月内未整改或未达到整改要求的,依法关停退出。

安全方面。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对未达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安全条件达不到《炼铁安全规程》《炼钢安全规程》《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等标准要求的钢铁产能,要立即停产整改,在6个月内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依法关停退出。

技术方面。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有关规定,立即关停并拆除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30吨及以下炼钢电炉等落后生产设备。对生产地条钢的企业,要立即关停,拆除设备,并依法处罚。

(二)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有序退出

1.设立钢铁行业去产能专项奖补资金。为避免去产能引发社会动荡,政府应建立产能退出补偿机制,用于退出企业失业人员的职工赔偿、职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扶持下岗失业人员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省内钢铁行业中存在的“僵尸企业”,可以采取破产清算和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快清理进程。结合地方任务完成进度,使用专项奖补资金,支持过剩产能的合理有序退出。

2.针对不同类型企业采取合理金融政策。对不符合规定新增产能的钢铁企业,相关部门应当立即停止贷款。对为了去除过剩产能而实行企业兼并重组,对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发展前景良好的钢铁企业,可以适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钢铁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同时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严厉打击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

3.完善去产能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完善并落实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等税收政策;继续实行钢铁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推进相关行业的营改增进程,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减轻钢铁行i税收负担。落实钢铁企业利用余压余热发电适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

4.建立信息制度。一般钢铁企业受信息所限,很难准确预测钢材市场需求,因此导致生产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因此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有必要建立起资料完备的信息系统,对行业产能利用率、政策导向、社会对产品的需求等信息准确,方便钢铁企业及时查询,根据市场信息及时正确计划产能,避免产能不当造成的损失。及时通报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努力。

(三)把保障民生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前提,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1.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当钢铁企业破产清算时,必须依法与相关职工终止劳动合同。对于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之内的钢铁企业职工,可以自愿选择由单位一次性为其支付基本生活费和缴纳至法定退休年龄社会保险费,职工也可以选择领取经济补偿金。对于需要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钢铁行业职工,必须先把拖欠的职工工资补发完毕和补缴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依法对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给予经济补偿,并把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合理转移交接。另外,对某些符合条件的钢铁企业职工可以实行企业内退,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才能领取基本养老金。

2.鼓励钢铁企业职工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一方面,辽宁省内钢铁企业工会应当积极鼓励企业员工开展岗位创新创业创效行动。另一方面,为了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积极搭建创业平台,从提供创业服务入手,支持放假待岗员工开展自主创业行动。在做好经济帮扶的同时,通过创业工作平台的搭建,多方面为员工自主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和便利条件,鼓励更多钢铁企业职工参与到创业创新中来。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实施钢铁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扶持政策,通过给予一定补贴等形式,大力开展技师、高级技师培训。鼓励钢铁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企业发生的教育经费支出,按比例准予税前扣除。要加大就业援助力度,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方式予以帮扶,通过培训寻找、适应新的就业岗位,财政部门要有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钢铁企业职工转岗和新技能的再就业培训。辽宁省目前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再就业培训可以多关注服务业的就业方向。

4.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积极做好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控制。建议成立钢铁行业去产能突发事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充分研讨,对化解产能过剩进展程度、相关企业动态及钢铁企业职工再就业情况和心理状态等情况时刻关注。辽宁省内各市都要设立领导小组,定期对省内钢铁行业进行风险排查和评估,及时通报情况,谨防突然出现破产关闭潮和下岗潮,引发社会矛盾。建议财政划拨一部分资金用于解决可能和已经发生的意外突发事件,对目前因产能过剩严重面临停产且员工较多的大型国企给予重点关注。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积极作用,坚持正确的思想和舆论导向,及时充分地了解并疏导职工的思想情绪。

(四)创新企业竞争发展模式,形成新供给

1.用技术创新引领积极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钢铁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理念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现象。今天的高附加值产品,明天可能就会变成低端产品。企业要想生存,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领域技术进步能够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扩大市场份额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钢铁企业应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差异化发展,提高生产装备和产品技术含量,加强管理、构建渠道、培育品牌,改变原材料工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状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高附加值化和高经济效益化的发展。力求通过创新在生产成本与产品差异化上建立领先优势,从而带动相关过剩产能的消化。

2.引导钢铁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引导钢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钢铁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为了充分满足客户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新需求模式,积极提供网络服务,发展网上订单。提高钢铁企业研发、生产和服务等阶段的智造能力,实施钢铁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建设一批有示范作用的工厂。紧密加强钢铁行业生产加工与下游用钢行业需求之间的充分对接,重点推进高速铁路、汽车、船舶、核电等领域重大技术装备所需高端钢材品种的研发和生产,并加强后期的跟踪服眨不断对产品进行提升改进。

3.鼓励钢铁企业积极发展生产业。以服务钢铁主业为切入点,辽宁钢铁企业应积极构建起一整套与主业系统配套、功能完善、专业化的生产业,实现了由内生型向市场型的转变,其中包括商贸物流业、工程技术服务业等。生产业不仅能给企业自身带来了方便,产品销售、产品设计、研究开发等具有较高价值量的高端环节,还可以实现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钢铁行业去产能难题

1.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年来钢铁行业同质化扩张、结构失衡和落后产能等问题日趋严重,应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重心从控制产能总量转向优化产能结构与效率。从辽宁省目前情况来看,产业发展政策密集的行业也通常是产能过剩相对严重的行业。因此,供给侧改革意味着产业政策将逐步由竞争政策取代,普惠性补贴代替专项性补贴,让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来进行优胜劣汰,避免特定补贴带来的企业竞争失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引导产能退出是供给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以前为提升整体效率,用公共财政帮助竞争中的失败者,这是低效率、反竞争的方式。在市场化兼并重组和破产清算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识别哪些是过剩产能以及谁才是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因此低效率产能逐步退出市场,产能供给结构进一步得以优化。

钢铁安全总结篇5

会议首先由生产上对十二月份生产运行进行了报告、原创:分析,并对××年一月份布置了生产措施。刘经理提出对生产技术新的要求特别是铸铁工作。张经理提出:各单位要狠抓检修和日常维修,确保安全生产,同时指出检修成本过高,对以后检修工作做了要求。王总根据报告和发言作了以下总结:

十二月份生产基本正常,但也存在着问题,主要问题是休风次数过多,并对炼铁、烧结以及××年一月份工作做了安排。

一、炼铁厂准备工作:

王总指出:十二月份对铸铁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人员、生产准备的组织上,保证了铸铁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铸铁能力已达到吨天,铸铁质量比以前有所提高但也有待进步。并要求炼铁上一定要保证好铸铁的质量,为销售工作打基础。

二、烧结厂产量下降主、客观原因:

(一)停机时间过长,计划检修、非计划检修太多,造成停机时间长,影响了生产进程,客观上影响烧结产量。

(二)十二月份天气寒冷,造成用料存在问题,影响了烧结的生产,造成十二月份产量低。

(三)外销和自用烧结矿存在矛盾冲突。

要求烧结厂要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把烧结矿的生产摆在一个重要位置。

三、十二月份公司运营存在的问题:

(一)十二月份公司实行限铁水,增加铁块产量的措施使公司经营有所好转,但是生铁价格低的原因造成了经营的被动局面。

(二)针对执行公司“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战略”,对公司里存在浪费(暖气、水电、材料浪费等)现象要加以整改,确保公司政策的有力执行。

(三)针对目前钢铁行业局势及公司所面临的现状,王总分析:

××年形势不容乐观。首先中国钢铁政策及钢铁行情近期内不会有明显好转;其次,公司两大主要贸易对象莱钢、原创:泰钢在××年都实现高产目标,针对如今钢铁行情,××年两家大公司将改变策略,对生铁需求量将会减少,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作好××年一月度难关的准备。具体采取措施:

⒈吃好安全饭

王总指出:任何情况、任何困难下,都要把安全问题抓好,只有抓好安全问题,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

⒉降成本、挖潜力

采取任何可行的措施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保证低成本、高效益才能产利润,才能帮助公司度过难关。

⒊精打细算

钢铁安全总结篇6

关键词:跨铁路线;钢板吊装;吊装流程控制;防电棚

中图分类号:tU7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30-0153-02

1工程概况施工特点

本桥为跨广深铁路及布吉河三跨连续钢梁桥,线路中线与铁路斜交,角度为107°50′,跨铁路中心位于广深铁路里程143.333km处,分南北两幅并置的桥梁。南北桥为三跨连续变高钢箱梁,为双箱单室结构,内外两箱在工厂预制,现场拼接两箱之间的顶板和横梁。

工程现场在深圳市区跨河跨铁路,吊装要求相当高。跨铁路段施工条件复杂,在进行吊装作业时,须先封锁广深四线,且封停铁路四线接触网供电后才可进行吊装作业。进入吊装范围区域窄小,同时施工现场无倒车场地,进出的吊机及拖车须按规定编号入场。

2跨铁路防电棚方案制定

防电棚跨垂直铁路方向采用四排钢立柱跨过,在广深四线外边iii、iV线二侧各设置一排钢立柱,在ii、iii线间和i、iV线间各设置一排钢立柱;四排钢立柱均超出铁路线轨面7m,每排钢立柱间通过底部混凝土横梁、顶部i36c工字钢和中间剪刀撑连成一排整体;再在钢立柱顶部采用i36c横向工字钢把四排钢立柱整体连成“门”字结构。跨iii线工字钢横梁因棚顶距钢梁底净空不够且此处为本支撑防电棚承力较小部位,采用i25a工字钢。

防电棚跨越广深铁路四线,四排钢立柱都严格按铁路建筑限界设置,以确保铁路行车运输安全;防电棚上部净空超出电气化铁路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并设置安全地线。

防电棚上部设有耐高压的绝缘垫层,承力索包裹耐35kV绝缘套管。两边外侧设有隔离栏栅,以防护在防电棚上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及坠物落入铁路。

3吊机比选

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操作灵活,使用方便有较大的起重能力,能在平坦坚实的道路上可负载行走,行走速度慢,对路面破坏性大,进出场需要大型平板运输。

流动式起重机:用于构件运输,装卸和结构吊装,转移迅速,对路面损伤小,吊装时需使用支腿,不能负载行驶。

东面吊装平台在栈桥上吊装,西面吊装工作面狭窄,各梁段吊装半径和臂长变化较大,选用流动式起重机。根据施工方案、机械、施工人员数量及施工平面特点,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吊装可分为两大区:西面地面吊装区、东面栈桥吊装区。

西侧吊装区狭窄,起吊梁段重量约78t,最大作业半径28.8m考虑吊装作业安全,安全储备系数适当增大拟选用德国进口的400t利波海尔起重机;东侧吊装区位于栈桥平台上,每个支腿点是经过多次验算,考虑满足吊装安全要求,同时尽量减小吊装时对栈桥的冲击,拟选用德国进口的300t利波海尔起重机。

4钢桥吊装安全控制措施

4.1吊装流程控制措施

吊装过程中,细化作业流程,将每一工序责任落实到个人及部门,每一工序均须有专人检测并通过后才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吊装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每一阶段工序控制程序检查情况须汇报至现场总指挥确认该阶段所有程序已检查合格,才可进行下一阶段控制程序,吊装前检查采取表格文字形式统一确认,吊装过程中的控制采以对讲机为通讯工具,由现场总指挥对照流程表逐一落实并标识;

统一指挥,稳定作业人员,选择具有多年钢梁安装经验的统一指挥,并稳定安装作业人员,以确保下一步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

4.2铁路部分钢梁支墩抗滑措施

由于每根钢梁底部均为单个橡胶支座,同时钢为弧形(为偏心结构)为了安装的稳定性,在每个橡胶支座的两侧设两个比支座高5mm的临时钢结构支座(每个临时支座为250mm×250mm,上下两块20厚钢板,中间用6根直径25mm的钢筋连接),同时在临时钢结构支座上放橡胶片。

4.3吊装试运行措施

试吊运行准备检查吊装区域各部位收集、分析、总结纠正、完善空车(加配重)在栈桥平台运行起重机各支腿下部沉降、位移变化情况。

4.4确保铁路运营安全措施

4.4.1要点封锁施工中铁路行车安全预控措施请求广铁集团封锁铁路线路;向广铁集团请求停电作业;委派一名专职联络员到深北站信号楼蹲点,办理要点登记手续;在施工现场两端800米位置各设一名专职防护员驻守,在铁路运营线上,根据铁路技规所规定要求,在施工地点两端800米位置各设立地点作业标,标牌规则按铁路技规规定图形制做。铁路线上面设置响墩,封锁几股道就设置几股道;响墩设置要求,严格按铁路技规规定进行,防护人员须配备手提式信号灯:红色,黄色两用。施工地点两端20米位置各设立停车信号牌灯:红色。

工地负责人接到铁路线封锁命令及停电封锁命令后,快速通知供电配合人员挂好接地线,作业人员方可进入施工场地开始作业。

专职安全监督员要履行自己职责,要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要求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教育,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的作业人员要立即整改。

现场施工负责人在各个环节上指挥,联络,对话,执行坐台命令:开始、停止作业、通报信号楼、可以开通铁路线路、可以送电的口语明确到位,才能达到通。

4.4.2因防电棚建筑限界,铁路行车安全预控措施防电棚第一排钢立柱边线与铁路第Ⅲ线中心线北站方向左侧值是3.79m,第二排钢立柱的边线与铁路第Ⅲ线中心线北站方向右侧值是2.44m,第二排钢立柱边线与铁路第Ⅱ线中心线北站方向左侧距离是2.32m,第三排钢立柱边线与铁路第Ⅰ线中心线北站方向右侧距离是3.45m,第三排钢立柱边线与铁路第Ⅳ线中心线北站方向左侧距离是3.52m,第四排钢立柱边线与铁路第Ⅳ线中心线北站方向右侧距离是3.62m,铁路技规所规定建筑物体限界值是2.440m,以上各线与防电棚钢立柱边缘限界值都已超过其规定值,其中第二排钢立柱与铁路第Ⅱ线北站方向左侧限界值差120mm,不符合铁道部技规中所规定的限界值,对此问题,我项目部已在深北火车站安全交底会议上作了详细说明。

防电棚第二排钢立柱吊装时,保证第Ⅲ线2.440m的限界值;保证第Ⅱ线2.32m的限界值;第Ⅲ线与第Ⅳ线保证货物列车与长途旅客列车及特殊军用超限列车的专业运输线使用;第Ⅰ线与第Ⅱ线专程运营和谐号列车;由深北、南站调度运转室信号楼,技术调试部门注视运营;对于超限问题报广铁集团总工室,运输处,调度所研究决定,并行文发出限界值的专题电报及通知后,方可实施。

4.5作业过程中铁路可能发生的情况处理

吊装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对接触网线有挂碰时,应及时作眼对挂碰点进行仔细探伤检查,接触网线是否有破损伤痕断股因素。在确定接触网线有严重问题时,要立即与北站坐络员取得联系,要联络员明确施工现场接触网线路出现的严重问题,使联络员明确因果,及时转告信号楼平台,封锁命令和垂停要延长时间,与此同时,通知配合单位接触网车间调度,述明工地故障、性质及原因。急需抢修接触网线路,使封锁延误时间能降到最低限度,尽快确保铁路线和垂停开通。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接触网承力索线、回流线控制高度已按要求控制,防电情况良好;防电棚接好地线,其达到接地相关要求;停电封锁后应立即在网线上挂好地线。对所有作业人员吊装作业规范技求交底,按照高空及装吊作业的要求,随身提带自身安全防护保险设施,选年轻力壮,业务能力强,善于爬入高空作业的工人来担任此项工作,在夜间照度较差情况下,要严格按程序操作。统一口令,确保通讯畅通,无负责人的命令不得撤退防护人员及相关防护设施,施工作业人员撤退现场前不得开通线路和送电,雷雨天停止施工作业。

5结语

5.1编制可实施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现有施工中经常出现现场施工与施工方案不符或边做边改,这对难度不高、安全威胁较小的工程可能影响不大,然在此类跨铁路施工中,现场施工任何一次方案的随意变动即意味着冒险。在施工此项目时我们组织了多次专家论证会并优化,在吊装第一段梁时进行实际演练后对方案再次细化,方案确定后再继续吊装。

钢铁安全总结篇7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众人争相目睹围绕着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首次在中国亮相的各国展览馆,人气最高的沙特馆和日本馆、宽敞多姿的世博会主题馆,设计独特的形如碗状冰壶的芬兰馆、美轮美奂的澳大利亚馆……

在惊叹赞赏之余,有人会想到无论如何,在世博会后,这些展馆将会被拆除运走,因而倍感惋惜。毫无疑问,各国的主办机构都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而,上述的展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预制轻钢建筑的设计。预制轻钢结构建筑以其自重轻,节约基础造价,强度高,建筑有效面积多,公摊面积比较少,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抗震性能好,可回收利用性强的优势成为几乎所有展馆的首选。

钢结构与“世博”

说到钢结构建筑与世博会的渊源,就不能不提到今天法国的象征性建筑物――埃菲尔铁塔,1885年,法国官方开始计划于1889年举行一个大博览会(Greatexposition),也就是第三届世博会,用以庆祝法国革命胜利100周年。他们希望建造一个可以代表法国荣誉的纪念碑。当时,石制的华盛顿纪念碑刚刚完工。这座高达557英尺的纪念碑,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而法国人希望超越这一纪录,在巴黎市中心建造一个1000英尺的高塔。

时年53岁的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是一座钢铁结构的拱门高塔,这个方案最终胜出。世博会组委会的官员这样阐释:“这个世纪(十九世纪)即将结束,我们应该欢庆现代化的法兰西的诞生!当时人们谈到金属和机械的高度发展,我们有理由把金属和机械作为胜利的标志。”

埃菲尔铁塔是一个奇迹,不单因为它独特的设计,而是铁塔的建造比预期的快,费用也比预计的少。博览会计划是5月6日开始,而铁塔3月31日就完工了。建成的铁塔非常的壮观,以至于获得了许多最初批评家的欣赏。其中就包括当时的法国首相tirard,起初他对这个工程持反对意见,但是在工程结束之后他却颁发给埃菲尔荣誉军团勋章(LegionofHonor)。这个铁塔,成为了当时法国至高技术的符号。

埃菲尔和他的公司以创纪录的速度赚回资金。在博览会举行的半年期间,这个铁塔赚得了140万美元,而最初的预计造价仅为160万美元,再加上还有政府补贴的30万美元,在博览会结束前就已经完全地收回了投资。

埃菲尔铁塔的横空出世,也开启了全球钢结构建筑的新纪元。钢结构建筑在20世纪60年代再次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筑钢材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计算机也开始早期应用,金属建筑的各种结构体系日趋成熟。从此,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拔地而起的钢结构建筑,从巴黎到纽约,从悉尼到马尼拉、迪拜,建筑高度在不断刷新,建筑造型也多姿多彩。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钢结构渐成主流

在当年的世博会上,埃菲尔铁塔的光芒盖过了一切,虽然已经跨越了整整三个世纪,但仍可以说是世博会留给人类最璀璨的创作之一。

钢结构建筑和世博会的传奇还在延续,不过潮流已经变为更为环保、时尚的预制轻钢结构。今天,在世博园所展示的澳大利亚馆也以它独特的设计和高科技地运用成为世博会的亮点之一。因为它是唯一会变色的世博展馆,橙色的澳大利亚馆外表呈不规则状,俯瞰时就好像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性景观――红色沙漠中的“艾亚斯岩”。另外,澳大利亚馆还利用了一种特殊的钢材,令建筑不仅能完全适应上海的气候,还会随着气候改变颜色,最终呈现出浓重的赭色,因此被人们戏称为“锈出来”的世博馆。该馆的承建商博思格钢铁集团(BlueScopeSteel)是全球领先的高品质金属镀面和彩涂钢铁产品的供应商,也是全球最大的预制钢结构建筑制造商及屋墙面楼面系统制造商之一。

博思格钢铁公司的前身是BHp(必和必拓集团)。早在1885年,BHp开始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从事银、铅、锌等矿产的开采。1915年,BHp开始钢铁生产。博思格钢铁于2001年3月从BHpBilliton公司分离出来并于2002年7月在澳大利亚独立上市。可以说博思格钢铁公司既是一家充满活力并具有开拓精神的年轻的公司,同时又有着悠久发展历史和“百年老店”的血脉。

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建筑结构经历了木结构、砖石结构、钢筋水泥结构、钢混结构及钢结构。目前全球独领的建筑材料是钢材,钢结构已是发达国家主导建筑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大空间建筑、量大面广的中小型工业、商业、社区、文教卫生等建筑以及大部分的低层非居住型建筑中。30余年来,利用钢格、玻璃、膜材等现代建筑材料及相应的结构、构造技术与施工工艺建筑起来的钢结构建筑,彻底改变了以往建筑造型的模式,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亦随之嬗变。如今,技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已深入人心,以钢结构技术为基本手段,注重材料特性与技术表现的建筑创作倾向已成为时代的潮流。70年代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高科技潮流开始出现;到80、90年代,雷诺汽车零件配送中心、香港汇丰银行、法国里昂机场tGV铁路客运站、日本关西国际机场、北京的“鸟巢”体育场则把钢结构建筑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西方发达国家已提出预工程化金属建筑概念,预工程化金属建筑是指将建筑结构分成若干模块在工厂加工完成,从而使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加工和安装得以一体化,这就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比传统结构低10-20%),缩短了施工周期,使钢结构的综合优势更加明显。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依赖钢结构建筑,钢结构自重轻,节约基础造价,强度高,建筑有效面积多,公摊面积比较少,施工速度快,缩短工期,抗震性能好,这些都是其他结构的建筑无法比拟的。从综合效益方面考虑,钢结构建筑明显优于其他结构。一个高层建筑工程的总投资,工程造价只占工程总投资的50%,而结构造价只占工程造价的30%不到,钢结构在工程总投资中仅占10%不到。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与采用混凝土结构间的差价所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将更小,一般不到工程总投资的4%。一栋房子每平方米折算下来用钢量仅有几十公斤,摊到里面的成本是非常低的。钢结构建筑还实现了建筑“环保、节能、工厂化”,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今天,更多的物流设施青睐于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钢结构。钢结构很好地解决了物流设施对造价、工期、空间作业条件的要求,并兼顾设施外观的个性化需求,成为众多先进物流设施的首选方案。这种预制轻钢结构的仓库随着以普洛斯、amB为代表的国外工业地产开发商进入中国。逐步受到本土用户的欢迎,一些高标准的物流设施的建设周期往往只有几个月,而且还可以在这种结构的仓库中整合多项环保节能技术从而倍受客户欢迎。除了普洛斯、amB这样的全球合作伙伴之外,不少本土的物流项目也采用预制轻钢结构方案,如在中国四川的嘉里物流、广州的合捷物流、广州雅川物流、嘉兴烟草物流中心、美的芜湖的物流中心等。

轻钢结构建筑的拓荒者

纵观世界建筑发展史,钢结构建筑地兴起很大程度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而兴起的。博思格巴特勒的发展史也是如此。查尔斯・巴特勒公司于1901年在美国创立了巴特勒(BUtLeR)公司,成立之初,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钢制的储水槽。1939年,巴特勒公司总工程师维尔伯・拉金和他的哥哥凯尼斯・拉金――堪萨斯城Burns&mcDonnell工程咨询公司的土木工程师都认为门式钢架可以应用在预制式钢结构建筑中。他们共同开发了高品质预制钢结构建筑系统,这种结构的建筑提供了更宽敞的空间,而且更美观,主要结构在工厂预制,并可以由很少的人迅速拼装。1940年,巴特勒制造公司以完整的预制钢结构门式刚架系统迅速占领市场。维尔伯・拉金也被誉为预制钢结构之父。

如今,巴特勒隶属于世界钢铁巨头、澳大利亚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博思格钢铁有限公司(BlueScopeSteel),博思格钢铁集团在17个国家拥有21000名员工,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个制造工厂。是全球预制轻钢建筑设计、制造及安装的领先者,具有超过100年历史的创新及工程技术优势,同时还提供相关的设计及安装咨询服务。巴特勒的工厂遍布全球,分布在美国、墨西哥、欧洲、日本、沙特阿拉伯及中国,项目遍及全球45个国家,广泛应用于各工业厂房、办公楼、展厅和商业建筑及其它领域。

巴特勒于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巴特勒建筑系统主要包括三大结构系统:widespantm大跨度结构系统、Landmarktm桁架檩条结构系统和多层结构系统。巴特勒独特的双锁卷边mR-24屋面系统以及其他一系列屋面、墙面系统均经过Fm、UL以及iSo-9001认证。所有的产品均由高品质原材料经过严格的生产程序制造而成。2004年博思格收购了巴特勒之后,博思格钢铁中国拥有巴特勒预制钢建筑系统、来实建筑系统以及金属镀面和彩涂钢卷生产线,目前在国内拥有7个世界级的生产厂,1800多名员工,在国内还建立了一个覆盖极其广泛的销售网络。博思格钢铁在工业和商用建筑、公共建筑、电厂、高层和民用建筑领域为中国建造了数千个项目。

博思格巴特勒不仅仅涉及钢结构产品的技术研发,而且包括“一体化服务能力,创造性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这正是博思格巴特勒中国区业务高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巴特勒建筑主要应用于各种形式的工业及商业建筑。自1992年至今,巴特勒在中国已经完成2600多个项目,包括工业厂房、办公楼、物流中心、仓库、超市、购物中心以及机库等总建筑面积超过3700万平方米。在过去的16年中,巴特勒成功地为众多著名企业提供钢结构建筑,包括:上海通用汽车、奇瑞汽车、摩托罗拉、柯达、英特尔、宝洁公司、沃尔玛、丰田汽车、海尔集团、美克美家、东方集团、比亚迪、江淮汽车、三一重工、美的集团、成都成工集团江铃汽车、湖南中铁集团、株洲南车集团等。其中以和比亚迪的合作时间最长和规模最大,双方有超过8年的合作历史,共计一百多个项目,建筑面积超过三百万平方米。

在中国市场上参与竞争的钢结构企业非常多,既有本地企业也有跨国企业。博思格巴特勒近些年在中国的扩张很快,其成功的诀窍是什么呢?

对于一直选择博思格巴特勒作为合作伙伴的比亚迪来说,巴特勒的一体化服务能力是唯一能够满足比亚迪高速扩张能力的关键因素。“这么多年,每一个项目,每一个要求巴特勒都能及时响应,使我们保证了生产的高速扩张。”比亚迪项目负责人如是说。

对此巴特勒的回应是优势在于正确的选择。巴特勒依靠的是员工的力量,强有力的客户关系和社区关系以及广大股东的有力支撑,依靠这些力量保持公司业务的全力发展。在此方面博思格巴特勒的思维模式是非常开放的。

博思格巴特勒采用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整体设计方案。设计的建筑造型美观、简约,避免无实际功能的装饰构件,并注重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理念,使建筑产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博思格巴特勒相信自己正确的方向,能够将任何事情做到最好。

博思格巴特勒积极参与中国钢结构市场的发展,并为之作出贡献。作为一家全球著名的钢铁建筑企业对钢结构建筑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钢结构建筑是危险行业,安全的重要性要领先于整个行业,安全性不但是对我们的客户而言,对我们的员工也同样重要,博思格钢铁及巴特勒贯彻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高质量的设计、完善的施工管理、并以赢得客户百分百满意为最终目标。博思格从总部到分支机构其企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博思格钢铁集团在安全生产方面是国际公认的领导者,并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自身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安全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要保障员工、来访者的安全。在“生命之旅”中,博思格巴特勒为“零伤害”而不懈奋斗。在全球范畴内,尽管危险的位置、环境、工艺装备、工厂情况等不同,博思格的安全标志是一样的。员工是在安全及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下工作。

曾经有行业内的人士表示巴特勒的核心技术或者说是“绝活”有两项,一是过硬的单面焊技术,二是注重工艺细节。

广东国药的配送中心在最初招标时,甲方力排众议选择了博思格巴特勒,但对于项目的实施,国药物流还是捏了一把汗。因为项目评审中很多专家对博思格巴特勒的钢结构设计持怀疑的态度,但当工程开展时,现场的高度井然秩序和高度的协同让使用单位――恒畅物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马建聪松了一口气。他说:“当我看到博思格的每一颗螺丝都有编号,相应位置都是早就确定好的,我坚信我们的工程一定能够过硬。”

钢铁安全总结篇8

【论文摘要】2007年钢铁业出口退税率一再下调,下调原因有:减少贸易摩擦,节能减排的需要,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减轻财政负担,抑制进口铁矿石的价格等。【论文关键词】钢铁业出口退税政策原因一、钢铁业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2007年4月1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通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从4月15日起,将部分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冷板、涂镀等高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为5%;普碳钢、热板、型材、盘条等83个税号的钢材产品则取消出口退税。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再次降低了部分钢铁制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自2011年以来我国第五次下调钢材出口退税率。2011年1月1日,国家将钢材产品退税由原来的15%统一下调到13%;2005年5月1日,国家将板材、线棒材出口退税由13%下调到11%;2006年9月15日,国家将板材和线棒材出口退税率由11%下调为8%。另外,在钢材出口退税率不断下调的同时,我国于2005年4月1日取消了生铁、钢坯等钢材半成品的出口退税,并于2006年11月1日对铁合金、生铁、钢坯等钢铁产品加征10%出口关税。二、钢铁业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原因分析1.减少贸易摩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全年出口钢铁突破4300万吨,增幅高达109.58%,其中,美国、欧盟,以及韩国是中国出口钢材主要目的地。这种冲击引起相关国家的高度警惕。近一段时间,欧美钢铁组织纷纷对中国钢铁举起反倾销的“大棒”。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料,2006年共有11个国家对中国钢铁企业采取了27项有关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这种趋势仍将继续甚至更会严重。从减少贸易摩擦角度,为了不给欧盟、美国等反倾销、反补贴的口实,中国只有再次调整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是为了鼓励企业生产出口创汇产品,根据税负平等、税不重征的原则,即一种产品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纳税后,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再纳税,如果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该商品征税,则生产国对企业实施退税。这是一个国际通行的惯例,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率意味着减少出口企业的利润,使国内外钢价保持在同一水平。这样一来,出口钢产品的竞争力将被削弱,我国的钢铁企业在这种形势下,势必会将大量的钢材产品由出口转为内销。随着出口钢产品的大量回流,钢产品的出口增速将减缓,从而降低出口贸易顺差,达到减少贸易摩擦的作用。2.节能减排的需要2006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1.2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均未能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的目标。为了能完成节能降耗的任务,政府将会下大力气采取一些重要举措,调整出口退税率是其中之一。工业是节能降耗的重要行业,而钢铁业又是工业中节能降耗的重中之重。中国大量出口国外的钢铁产品绝大部分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不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范围。生产这些钢铁产品的企业越多,越不利于中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降低甚至取消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减少出口企业的利润,使国内外钢价保持在同一水平,使这些企业出口转内销,加强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让真正有实力的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3.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减轻财政负担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国家安全的内涵发生新的变化,经济安全逐渐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在金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正确的汇率制度选择,直接关系到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金融形势,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而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是缓解人民币升值的有效方法。出口退税的增加实际上相当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退税的减少则相当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2005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2005年我国出口退税3374.66亿元,由此测算,每一美元出口商品综合退税为0.4429元。如果我们为出口贸易做一下减法,完全取消出口退税,就相当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4429元。照此估算,2005年底,合理的汇率水平应该为7.7元/美元左右,这与2006年的7.94元/美元升值的空间仅有3%左右。与当时各主要国际金融机构预测的该年度人民币升值幅度的中间值3.5%也相差无几。因此,取消出口退税可为人民币减除升值压力。此外,由于近几年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度上升,出口退税额也在不断上升,这使得中央财政支付压力加大。据中国税务总局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出口退税总额为11944.47亿元人民币。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也有积极意义。4.抑制进口铁矿石的价格目前,中国已探明铁矿石资储量为581.19亿吨,居世界第四位。但是,铁矿品位低于世界品位11个百分点,平均品位为33%,已探明储量中97%为贫矿,品位大于50%的富矿仅占2.7%。因此,目前中国钢铁企业所需的铁矿石仍然要依赖于进口。据中国产业研究院预测,2007年,中国铁矿石需求量将达到6.5亿吨;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测,2007年,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预计达到3.55亿吨。据此计算,2007年中国铁矿石需求量的55%将依赖于进口。然而铁矿石价格却年年上涨。2006年6月,宝钢集团宣布,已代表中国钢厂与铁矿石供应商达成价格协议,精粉矿和块矿价格比上一年度上涨19%,这使2006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成本增加了70亿到80亿元人民币。铁矿石价格频频上涨,增加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利润。下调出口退税率后,随着出口量的减少,将会抑制进口铁矿石的价格。三、结束语钢铁业出口退税政策大幅调整必然会对相关产业造成影响,但对大型钢铁企业来说影响较小,中小钢铁企业则可能面临较大的冲击。这是因为,大型钢铁企业出口的产品都是一流产品和高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中小钢铁企业需要转变原有思路,缩减低附加值、高耗能产品生产,转而开始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钢铁安全总结篇9

【关键词】信息化;开发;利用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要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两个方面加紧推进。

信息系统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研究和开发项目,一直受到世界各大钢铁企业的重视。随着全球钢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都在不断地投入资金用于开发、完善自己的企业信息系统。据了解,这些企业每年用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费用一般占总利润的3%左右。国内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也相当迅速。目前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有宝钢、武钢、鞍钢、首钢、邯钢、太钢、济钢等,其它钢铁企业也纷纷上马信息化项目。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全国将有更多的钢铁企业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实现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仓库的一体化管理,保障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同步。

一、安钢开展信息化的必要性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过50多年的发展,集采矿、炼焦、冶炼及机械加工、冶金建筑、运输商贸于一体,生产中厚板、炉卷板、热轧卷板、高线、螺纹钢、圆钢、角槽钢、球墨铸管等30多个品种、2000余个规格的钢铁产品及化工产品,钢产量已达到千万吨规模,成为国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河南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近年来,安钢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制定并迅速实施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完成了工艺结构的升级换代,实现了装备大型化、工艺现代化、产品专业化的改造,正在朝更高的目标迈进。随着安钢“三步走”的完成,企业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组织目前是以库存生产和订单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2)管理机制属于职能型管理模式,实行两级核算、计划成本、资金集中、多级计划、多级仓库、分散采购的管理方式。

(3)业务处理方式是大量的手工业务处理加部分初级的计算机应用,两者交叉并存。

(4)信息化应用基础比较薄弱。it组织结构采用分散管理的形式,it管理人员分散于各单位之间,各单位进行自己的信息化建设与维护,缺乏整体考虑;it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偏低;应用系统之间的业务集成度不高,数据重复录入无法共享,各系统都是“信息孤岛”,降低了业务系统的整体效用。安钢领导层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也是建设千万吨级钢铁企业的需要。安钢分两期进行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一期规划正在实施,总投资已超过1个亿元人民币。

二、安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安钢制定了与公司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以需求为导向,以合理的业务流程设计和数字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以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制造执行系统(meS)为建设重点,全方位推进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整合,实现“集中管理,协同作业,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采用模式

众所周知,钢铁企业信息化路线有“三种模式”之争,即大规模定制、通用商业软件、钢铁行业套件加少量开发。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大规模定制需要企业有丰富的it人才储备,通用商业软件模式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整合能力,能够掌控各it供应商在集成方面的投入力度,而行业套件加少量开发需要选择一个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

根据汉普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的项目规划,结合同行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安钢最终选用了SapeRp套件加少量开发的模式。Sap不仅可与绝大部eRp系统兼容,而且也与世界上主要的meS系统兼容,其不仅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还有很强的适应性,针对不同的行业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2.实施范围

安钢一期eRp信息化建设围绕股份公司管理业务及核心生产工序展开实施,范围包括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的主要管理部室、铁前系统、炼钢系统、轧钢等主体生产厂和辅助生产单位20多个。一期上线有eRp包括生产计划(pp)、物料管理(mm)、财务成本管理(Fi/Co)、质量管理(Qm)、销售与分销(SD)、商务智能(Bi)等6个模块;三级有宝信软件开发的二炼轧1780、金自天正开发的一炼轧炼钢到二轧两个meS和红河谷公司实施的广义计质量系统。

3.信息化集成

安钢本次信息化项目选用SapXi作为系统集成平台。SapXi提供了开放式的集成技术,对Sap与非Sap系统的集成进行集中处理。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应努力的做到以下几点

1.进一步统一对信息化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变化、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带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信息化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关键在一把手。各单位、各级领导要进一步统一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

2.强化规划意识

统筹组织,有序进行,整体推进。要充分考虑业务之间的互相衔接和不同阶段的延续性,有计划地实施,重点解决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不能搞一哄而上,不能搞形式主义,避免造成信息孤岛、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规划的集团公司统一的几大管理信息子系统,必须由集团公司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3.重点推进信息化应用开发

网络是基础,应用是目的,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应用。从现在开始,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已进入以应用开发为重点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坚持以需求带应用,以应用促发展,加强技术攻关,提升冶炼综合自动化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积极推广具有显著安全效益的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应增强信息化需求意识,加大推进力度,早日实现集团公司集团级管理信息化。

四、结语

钢铁安全总结篇10

2007年4月1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通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从4月15日起,将部分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冷板、涂镀等高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为5%;普碳钢、热板、型材、盘条等83个税号的钢材产品则取消出口退税。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再次降低了部分钢铁制品的出口退税率。

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第五次下调钢材出口退税率。2004年1月1日,国家将钢材产品退税由原来的15%统一下调到13%;2005年5月1日,国家将板材、线棒材出口退税由13%下调到11%;2006年9月15日,国家将板材和线棒材出口退税率由11%下调为8%。另外,在钢材出口退税率不断下调的同时,我国于2005年4月1日取消了生铁、钢坯等钢材半成品的出口退税,并于2006年11月1日对铁合金、生铁、钢坯等钢铁产品加征10%出口关税。

二、钢铁业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原因分析

1.减少贸易摩擦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全年出口钢铁突破4300万吨,增幅高达109.58%,其中,美国、欧盟,以及韩国是中国出口钢材主要目的地。这种冲击引起相关国家的高度警惕。近一段时间,欧美钢铁组织纷纷对中国钢铁举起反倾销的“大棒”。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料,2006年共有11个国家对中国钢铁企业采取了27项有关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这种趋势仍将继续甚至更会严重。

从减少贸易摩擦角度,为了不给欧盟、美国等反倾销、反补贴的口实,中国只有再次调整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

出口退税,是为了鼓励企业生产出口创汇产品,根据税负平等、税不重征的原则,即一种产品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纳税后,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再纳税,如果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该商品征税,则生产国对企业实施退税。这是一个国际通行的惯例,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率意味着减少出口企业的利润,使国内外钢价保持在同一水平。这样一来,出口钢产品的竞争力将被削弱,我国的钢铁企业在这种形势下,势必会将大量的钢材产品由出口转为内销。随着出口钢产品的大量回流,钢产品的出口增速将减缓,从而降低出口贸易顺差,达到减少贸易摩擦的作用。

2.节能减排的需要

2006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1.2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均未能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的目标。为了能完成节能降耗的任务,政府将会下大力气采取一些重要举措,调整出口退税率是其中之一。

工业是节能降耗的重要行业,而钢铁业又是工业中节能降耗的重中之重。中国大量出口国外的钢铁产品绝大部分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不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范围。生产这些钢铁产品的企业越多,越不利于中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降低甚至取消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减少出口企业的利润,使国内外钢价保持在同一水平,使这些企业出口转内销,加强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让真正有实力的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3.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减轻财政负担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国家安全的内涵发生新的变化,经济安全逐渐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在金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正确的汇率制度选择,直接关系到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金融形势,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而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是缓解人民币升值的有效方法。

出口退税的增加实际上相当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退税的减少则相当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2005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2005年我国出口退税3374.66亿元,由此测算,每一美元出口商品综合退税为0.4429元。如果我们为出口贸易做一下减法,完全取消出口退税,就相当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4429元。照此估算,2005年底,合理的汇率水平应该为7.7元/美元左右,这与2006年的7.94元/美元升值的空间仅有3%左右。与当时各主要国际金融机构预测的该年度人民币升值幅度的中间值3.5%也相差无几。因此,取消出口退税可为人民币减除升值压力。

此外,由于近几年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度上升,出口退税额也在不断上升,这使得中央财政支付压力加大。据中国税务总局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出口退税总额为11944.47亿元人民币。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也有积极意义。

4.抑制进口铁矿石的价格

目前,中国已探明铁矿石资储量为581.19亿吨,居世界第四位。但是,铁矿品位低于世界品位11个百分点,平均品位为33%,已探明储量中97%为贫矿,品位大于50%的富矿仅占2.7%。因此,目前中国钢铁企业所需的铁矿石仍然要依赖于进口。据中国产业研究院预测,2007年,中国铁矿石需求量将达到6.5亿吨;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测,2007年,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预计达到3.55亿吨。据此计算,2007年中国铁矿石需求量的55%将依赖于进口。然而铁矿石价格却年年上涨。2006年6月,宝钢集团宣布,已代表中国钢厂与铁矿石供应商达成价格协议,精粉矿和块矿价格比上一年度上涨19%,这使2006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成本增加了70亿到80亿元人民币。铁矿石价格频频上涨,增加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利润。下调出口退税率后,随着出口量的减少,将会抑制进口铁矿石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