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十篇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十篇

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26:56

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篇1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写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是非常难的事情,事实上还好,有参考的话写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就会比较容易,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一为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弘扬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唱响“劳动光荣”的主旋律,华新街社区工会于4月28日组织工会会员、居民组长、党小组长、居民代表欢聚一堂,开展了庆“五一”文艺表演活动,现将庆祝活动总结如下:

一、社区工会主席叶珏丽向参会人员讲述了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及节日的起源、意义等,听完了讲解,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纷纷表示我们大家不能忘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更加认真努力的工作,在当前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中,为传承雷锋的精神在群众中起好带头作用,多做好人好事,尽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平时在生活中维护好居住小区的院落卫生,敢于制止不文明的行为。

二、故事会结束后庚既开展了文艺表演活动。表演的节目有: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咱们工人有力量》;四人健身操;男女声二重唱、女声独唱、诗歌朗诵《天府新区的号角已在双流大地响起》等。

三、“庆五一”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4月30日,群艺馆组织馆办青少年舞蹈团、青少年管弦乐团在卫河公园内举办了一场迎五一“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整场活动历时一个半小时,共演出了十几个节目,吸引了三百多位群众的观看,用优秀的文艺节目献给广大劳动者,庆祝国际劳动节。

此次庆“五一”节开展的以上活动,满足了广大会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既丰富了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更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团结、促进了友谊,增强了凝聚力,使广大的会员以旺盛的精力和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把文化活动送到群众身边的目标,丰富了我市市民的群众文化生活,极大地活跃了我市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艺活动,促进了我市文化活动的普及和提高,加强了文化活动之间的艺术交流,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此次活动的开展也为x市民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欢乐祥和的和谐社会氛围,为创建和谐x创造了积极的作用。

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二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红领巾爱劳动中队按照活动方案,对全体队员进行了“劳动最光荣”的特别教育活动。

在放假前布置了体验教育活动之劳动最光荣劳动与访谈。即引导、组织学生在五一节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等);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将劳动的场景拍成照片,每班上交两份。)“我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劳动的甘苦等劳动体验,并进行对劳动者采访,采访的对象可以是家人、老师,也可以是不认识的,工作岗位比较特殊的劳动者,并组织学生做好访谈记录。

在采访中,孩子们不仅积淀了课外知识,而且增强了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了解我国不同时代职业的劳模风采,将“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位少先队员的实际行动中,并写出了深刻地劳动体验感受,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体会了劳动者的辛苦,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明白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道理。从而都能学会尊重每一个劳动者,同时真正做一个爱劳动的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充分发挥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搭建了体验生活的舞台,让学生体会了劳动者的艰辛,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五一节。

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三根据矿区教育办公室通知精神和我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安排,4月15日下午,陶阳矿学校工会以“欢庆‘五一’,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分别在篮球场和教职工活动中心拉开帷幕,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分别进行了教职工(男女混合)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和教职工乒乓球(男女单打)赛两项竞赛。场面热闹,气氛紧张,情绪热烈,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一、教工乒乓球单打赛

4月15日—4月30日期间,通过比赛分别决出男子组和女子组前八名,其中我校副校长张鲁秀获得男子组第一名。此次活动共有70多名教职工参赛,比赛竞争激烈,比赛氛围友好。通过这种小巧灵活的比赛活动形式,丰富和活跃了教师的业余生活,在友好的比赛气氛中,增加了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凝聚人心;达到了以活动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缓解工作压力的目的。

二、“校园之声”师生诗朗诵

4月30日下午2:20,在我校多媒体教师的大力协助下,首次采用了多媒体投影技术即舞台音像数据化管理技术,在灯光控制,音源美化,图像处理等方面,给广大师生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光影舞台,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一个计算机动画终端技术的介绍平台,同时也反映出我校多媒体教师在计算机实用技术的应用领域中运用自如的高超技术。本次活动精彩纷呈,十余名师生选手朗诵风格各异,有娓娓道来、深情演绎的,有慷慨激昂、一路高歌的。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了校园和谐。

三、组织迎“五一”教职工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

4月26日—4月30日期间,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是以团队形式参赛,竞争激烈。通过这种轻强度、趣味性和合作型运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带动中青年教师、男女教师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有利于加强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组织管理文化和校园忠诚文化,体现合作型社会对新时代教师的素质要求,丰富和活跃了教师的业余生活。

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教师业余文化生活,又活跃了教师的身心发展,更调动了广大教师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了团结,增进友谊,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体现了和谐校园的理念。使广大教师能以旺盛的精力和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去。

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四一、活动的生成:

为迎接“五一劳动节”的到来,让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了深刻的认识,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劳动人民,萌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懂得珍惜劳动人民的成果。我们大二班在节日前夕开展了“劳动人民最光荣”的主题活动。希望通过此活动,教育孩子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了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服务。

二、活动内容: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了解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初步理解五一劳动节的含义。

2、绘画“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美术作品。

介绍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初步了解不同劳动者对社会的不同奉献。

3、谈话:说说“我的爸爸妈妈”

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工作,知道他们工作的辛苦。

4、组织幼儿义务劳动,如:擦桌子,椅子、洗抹布等。

5、手工:制作“美丽的花”。

组织幼儿将自制花朵送给幼儿园各行业的劳动者,并说一声祝福的话。

6、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愿意在大家面前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2021劳动节活动总结参考范文五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到之际,按照区教育工会的指示精神,我校以“颂改革、促振兴、建和谐”为主题,共建和谐、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唱响“劳动光荣,教师伟大”的主旋律,开展庆“五一”系列活动,以展示教师风采,激发广大教职工建设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教职工过好自己的节日,现把此次系列活动总结如下:

一、组织开展踏青活动,舒缓教师紧张的工作压力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教育工会组织全体教师来到大连滨海路。漫步在滨海路上,体会着滨海路的浪漫与多情,忙碌的老师们也由此感到消遣放松,很是惬意。同时也将调整好身心准备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组织开展学习“__x事迹”活动,加强教师师德培养

为全面加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增强教书育人、敬业乐教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精神,全面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一个富有激情的好教师。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__x事迹”活动。教师们观看了“__x事迹”的录像片,聆听校长及专家的讲座,教师们撰写了学习笔记、教育随笔,进行了演讲比赛。通过此活动,教师们都决心在__x精神的感召下,努力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形象。

三、组织开展教学节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我校此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举办的第三届教学节活动,不仅是对老师们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学校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开展情况的一次大检阅,它为展现教师的专业素质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篇2

关键字:人口素质;产业结构;因子分析;K值;相关性

一、研究意义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决定竞争的实力,人口素质的高低将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为此我国一直实行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随着经济的发展,杭州市在基本国策的指导下人口素质是否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人口素质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以杭州市人口普查的资料为例,研究杭州市人口素质的发展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

二、人口素质定义及评价指标描述

中国对人口素质内涵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较早的是北京大学的张纯元教授,在《人口理论教程》一书中,把人口素质定义为"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在质的规定性方面的发展水平,总是体现为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具有多方面的质的规定性,一般认为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方面的内容"。

从人口素质的外延来看,主要是"三要素"和"二要素"之争。本文作者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三要素"论比较全面,思想道德素质有很大的作用,不能忽视;但是如果要从统计研究的角度看,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研究适宜采用"二要素"论的思想对评价人口素质的各个指标变量进行定量的研究,因为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缺乏必要的量化指标,给分析研究带来一定的不便。所以,在以下的研究中将采用"二要素"的思想。通过人口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加入劳动技能素质这个指标,来分析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发展的关系。

根据人口素质的构成,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完备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建立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在身体素质方面,选取以下三个指标:(1)人口平均预期命,(2)出生婴儿死亡率,(3)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数。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选取三个指标:(1)高校在校生人数,(2)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3)教职员工数量。最后在劳动技能素质方面,选取了三个指标:(1)全市专业技术干部,(2)劳动生产率,(3)第三产业人口比重(第三产业人口在从业总人口中占的比重)。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综合人口素质评价

本文研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杭州市人口素质进行评价。首先对评价人口身体素质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出生婴儿死亡率、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数,三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可以提取一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167%,这表明,用提取的这一个公因子就可以解释原有三个指标的97%以上的信息,即信息的损失量非常低,足以用该指标表示人口的身体素质。

其次对评价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校在校生人数、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职员工数量,三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可以提取一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03%,这表明,用提取的这一个公因子就可以解释原有三个指标的94%以上的信息,即信息的损失量非常低,足以用该指标表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再次对评价人口劳动技能素质的全市专业技术干部、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三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可以提取一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449%,这表明,用提取的这一个公因子就可以解释原有三个指标的93%以上的信息,即信息的损失量非常低,足以用该指标表示人口的劳动技能素质。

最后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的三个公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可以提取一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949%,这表明因子分析结果能很好的得出综合人口素质的评价。人口素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杭州市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都在不断的提高,从而综合素质也才不断的上升。

从数据调查中显示,杭州市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综合素质都从1986的负值,一直平稳的上升为正值,达到现在的2左右。其中在1986年到2000年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相对来说是最慢的,而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是最明显的,这说明这段时间杭州市在培养劳动力技、职业教育方面做出来比较大的举措,而在2000年到2010年时劳动技能素质的发展比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稍弱,这说明我们现在的劳动素质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在1986年到1999年的时间里是在平稳上升的,但在1999年到2001年身体素质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波动,在2000年降到了0.19左右,可能的原因是在这段时间里杭州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压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加剧恶化,医疗卫生条件却没有与经济同步。同时1999年到2000年出现的传染病比率上升,导致出生婴儿的死亡率提高,而全市的医疗卫生条件还停留在前期的状态没有相应的提高,因此身体素质在1999年急剧下降。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选查是从2000年开始启动,医疗卫生条件也在不断的改进,所以在2000年以后身体素质就快速的回升。最终使得综合素质也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起伏比较大的状态。

(二)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首先本文采用K值来描述产业结构的变化。K值指标是用来动态考察某一时期内一国三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K=│qi,t┈qi,0│

其中qi,t表示第i产业在即期的GDp比率或者就业比率。qi,0表示第i产业在期的GDp比率或者就业比率。K值越大表示产业变动幅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本文收集了1978年-2010年以来各年的三产业的生产总值,采用K值的计算公式得到了产业结构变动的结果如下图:

图1K值变动图

从图1中显示,杭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总体上比较平稳。1979年到1982年间,三产业的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从1982年开始产业结构可是不断的变化。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时间段是1989年到1994年,以后呈缓慢上升状态。对呈现此种趋势状态的解释是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技术、需求、收入、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个中国的产业结构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当走过这种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会逐年下降,最后趋于平稳状态。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东南部沿海经济迅速发展,外界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冲击较大,产业结构变动的幅度也相应较大,而杭州就在其中,所以杭州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会出现这样的趋势。

(三)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发展关系研究

本研究应用相关分析法对1978-2010年杭州市人口身体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进行分析。其中人口身体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劳动素质指标值采用因子分析法所获得的因子得分来衡量。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在0.01水平上,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综合素质四个方面都与产业结构变动达到显著正相关,其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0.967、0.897、0.965,而人口综合素质的相关系数为0.941。这表明,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变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变动会产生更加显著的作用。

表1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K值之间关系

最后以综合素质为自变量,产业结构变动K值为因变量,对人口素质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人口素质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

经过分析得到的拟合方程为y=0.125x+0.419,判定系数R2=0.885;方差分析F=177.864,Sig=0.000;回归系数检验:常数项t=45.708,Sig=0.000,参数项t=13.337,Sig=0.000。回归方程总体达到显著程度,即回归方程有效。

四、结论与探讨

1.杭州市人口总体素质在不断提升,且人口总体素质与三产业发展都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提升人口总体素质,对实现杭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虽然杭州市的人口素质总体在不断的提高,但劳动技能的提高比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低。可是劳动技能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是非常显著的,是产业结构变动与优化的极大推动力,因此杭州人口的劳动技能还没有完全达到产业结构的需求,杭州市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的劳动技能。

3.杭州市的产业结构在稳步的变动发展,并在逐渐趋于平稳,产业结构升级也趋于缓慢,杭州的产业结构优化也有可能停滞不前。所以杭州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还需借助外部因素的推动。

综上所述为了在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下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杭州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高校教育,使高校学生素质与市场需求接轨,为劳动力市场提供高素质人才,推进产业结构向上的不断升级;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改进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为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城市化的外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再次在确立"就业优先"经济增长模式的前提下,应实施劳动力技能教育与培训的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角度加强对劳动力的技能教育与培训,让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适应经济结构变化,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提高劳动技能和素质,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注入新鲜血液。最后加强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三大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各不相同,按强弱顺序排列依次为第三、第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不仅是目前吸纳劳动力就业最重要的部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将提高。因此,杭州市应当加强目前第二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的发展,这是增加劳动力需求,实现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的十分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杭州统计局.杭州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

[3]杭州统计信息网.http:///web/.

[4]屈云龙;徐燕.人口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人口与发展,2011(1).

[5]尹希果;李后建.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0(9).

[6]浙江省统计局.新浙江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河北省;劳动力;产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3—0057—03

劳动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源,其规模、结构、分布、配置和使用方式对产业转型升级都有着十分重要且直接的影响。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总体来看,河北省的劳动力还存在受教育程度低、从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劳动力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劳动力产业转移,优化劳动力从业结构,是促进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丰富,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力支撑

1.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持续增长,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2010年,河北省15—64岁劳动力人口为5384.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4.9%,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704.7万人,增长幅度为15.1%。其中,男性劳动力人口为2711.8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50.4%,较2000年增长了7.3%;女性劳动力人口为2672.5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49.6%,较2000年增长了8.2%。从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来看,15—24岁、25—34岁和44—54岁年龄组的劳动力人口最多,分别达到1123.1万人、1156.8万人和1069.1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23.9%、19.9%和21.4%①。

2.十年内劳动力资源仍处于“黄金时期”,保证了产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力需求。据著名人口学家曾毅从人口的生育水平、期望寿命、结婚、离婚、平均生育年龄和城镇化水平等方面的预测,河北省劳动力总量递增的局面在未来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到2020年,河北省劳动力人口将达到5110.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7.2%,处于“人口红利”时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势必会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劳动力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1.劳动力人口学历层次较低,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需求。从河北省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来看,初中学历以下劳动力人口数量较多,达到3995.4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74.2%;高中学历以上劳动力人口数量较少,只有1378.9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25.6%;研究生学历劳动力人口数量最少,仅有9.8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0.2%。从河北省劳动力人口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看,25—44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能力不足。其中,初中学历以下劳动力人口比重占25.2%,高中学历以上劳动力人口比重仅占3.8%,而研究生学历劳动力人口不足0.1%。

2.劳动力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低,不能较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需求。总体来看,河北省劳动力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仅占5.8%。从不同产业来看,河北省十大重点产业(农业,钢铁、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三大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也较低,尤其是农业和钢铁业在河北省产业中所占份量很重,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仅占6.0%和6.2%,而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现代物流产业也仅占8.5%、7.8%和10.3%。

3.提升劳动力文化程度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目前,河北省的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普遍较低,与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所需人才的整体实力、活力、竞争力和人才规模结构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全面提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劳动力,是实现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和必然要求。一是加强职业教育。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二是加强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突出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主体地位,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免费。三是合理设置学科。针对河北省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省内各大高校的重点学科更新改造势在必行。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智能装备和自动化、现代通信和信息、生物制药和制造、新材料和再生材料、工程化食品和酿造、新型材料和建筑等领域的学科建设。

三、劳动力人口产业分布不合理,成为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约束条件

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篇4

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未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赞美伟大的劳动人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范文最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范文最新1根据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迎五一活动”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我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专门召开了相关人员会议,进行了专项研究,制定活动的方案。认真的对工作进行了布置。

二、进行广泛的动员宣传

早晨学生进校后,由卫生老师利用广播对全校进行了宣传动员工作并提出了详细的清扫要求。号召全校老师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以实际行动认真地完成好此次“干干净净迎五一”活动。各班班主任老师根据学校要求结合班级实际加以强调。

三、人人参与,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由于我校周六、周日、有自学考试,下午安排考务事宜,因此领导决定利用上午一节课的时间全校进行清扫。

四、活动情况及成果

1、清理学校周边环境。

包括前操场、大道、后小院、学校绿化带。

2、清理室内外地面、桌椅、卫生角、物品摆放、夹层玻璃、窗台、门格、墙裙等。

五、参加人数

全校学生700多人,教师40人,共计740多人。

六、典型事例

由于低年级学生小,劳动能力较弱,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们便克服种种困难,亲自动手带领学生干,尤其是1.2班的老师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不顾年级大,也像年轻教师一样,打水、扫地、抹地、扎着凳子檫玻璃,累的满头是汗,毫无怨言。以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年组的全体老师认真搞好此次清扫。

我校还有许多老教师、身体欠佳的老师都能够以大局为重,克服困难,积极地参与此次活动。

七、活动成果

经过全校师生的齐心努力,全校环境焕然一新,到处是整洁、清新和优美。共清理了20余个教室、全校的走廊和楼梯、墙面上的灰网达40余处,清理了操场、校门前大道、花坛白色污染达50余处。

2021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范文最新2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全校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在劳动中创造美,体会劳动的乐趣。学校决定通过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美化相结合,开展校第十一届劳动节系列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劳动卫生习惯强化

(一)劳动卫生习惯教育:加强学生劳动卫生习惯的教育和培养,贯穿于日常行为的一举一动中,反复抓,抓反复。做到果皮纸屑不落地、不随手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人人参与,相互监督,积极参加班级、校园劳动实践活动,保持教室、校园清洁美丽,打造和谐校园。

(二)班级大扫除:开展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大扫除活动。清理班级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人人动手,参与劳动,清洁班级,美化校园。大队部组织评选达标班级。

(三)个人卫生大检查:要求每位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大队部将组织人员突击抽查,以班级为单位汇总。

二、今天我当家——当家小能手评比

提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展“今天我当家”摄影作品征集。要求学生将在家做家务(扫地、煮饭、做菜、制作小点心等)的场景或成果,以照片的形式上报展示,并附照片介绍,评选当家小能手。

三、各级段活动准备及要求

(一)一年级自理能力比赛:

1.每位学生在家里练习戴红领巾、系鞋带、穿衣服、扣钮扣。

2.比赛当天每位学生戴上红领巾、穿有鞋带的鞋子、带上有钮扣的衣服(5个钮扣以上,比赛时扣5个钮扣)

3.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地又快又好。

评选优胜奖和达标奖。

(二)二年级捏橡皮泥比赛:

1.围绕“畅想中国梦,童心庆六一”,创作既富有童趣又有新意的橡皮泥作品。

2.比赛当天每位学生带上橡皮泥、放作品的盘子。

作品摆放在盘子里展示

(三)三、四年级钮扣比赛:

1.利用钮扣钉出“畅想中国梦,童心庆六一”为主题的图案,钮扣数量颜色不限。

2.比赛当天每位学生带上针、线、钮扣、布块、剪刀等工具。

(四)五、六年级剪贴画比赛:

1.内容形式不限,画面具有新意,材料不限,力求新颖,有一定的艺术性。

2.比赛当天每位学生带上剪贴工具及设计作品所需的材料,拼剪成以“畅想中国梦,童心庆六一”为主题的作品。

(五)活动时间:6.1儿童节前夕

(六)奖项设置:各项比赛设立达标奖和优秀奖。

2021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范文最新3我校以“颂改革、促振兴、建和谐”为主题,共建和谐、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唱响“劳动光荣,教师伟大”的主旋律,开展庆“五一”系列活动,以展示教师风采,激发广大教职工建设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教职工过好自己的节日,现把此次系列活动总结如下:

一、组织开展踏青活动,舒缓教师紧张的工作压力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教育工会组织全体教师来到路。漫步在路上,体会着--路的浪漫与多情,忙碌的老师们也由此感到消遣放松,很是惬意。同时也将调整好身心准备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组织开展学习,加强教师师德培养

为全面加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增强教书育人、敬业乐教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精神,全面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一个富有激情的好教师。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教师们观看了录像片,聆听校长及专家的讲座,教师们撰写了学习笔记、教育随笔,进行了演讲比赛。通过此活动,教师们都决心在感召下,努力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形象。

三、组织开展教学节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我校此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举办的第三届教学节活动,不仅是对老师们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学校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开展情况的一次大检阅,它为展现教师的专业素质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次教学节盛况空前,由个人素质、提升理念和实践研究三大板块10个项目组成。通过这些活动,启迪老师们的才智,发展老师们的特长。教师们在活动中有思想的翱翔,有感情的抒发,有激情的旋律,有技能的展示,有科学的探索,有诗意的飞扬。各项比赛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教学才华,展示了学校教学文化特色,丰富了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校园和谐团队建设.

可以说,以上活动依据“教工欢迎、广泛参与、师生互动、立足实效”来精心设计各项活动,通过新颖的载体、丰富的活动、扎实的工作,让广大会员感到贴心,振奋精神,展示风采,凝聚力量,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2021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范文最新4为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弘扬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唱响“劳动光荣”的主旋律,华新街社区工会于4月28日组织工会会员、居民组长、党小组长、居民代表欢聚一堂,开展了庆“五一”文艺表演活动,现将庆祝活动总结如下:

一、社区工会主席叶珏丽向参会人员讲述了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及节日的起源、意义等,听完了讲解,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纷纷表示我们大家不能忘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更加认真努力的工作,在当前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中,为传承雷锋的精神在群众中起好带头作用,多做好人好事,尽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平时在生活中维护好居住小区的院落卫生,敢于制止不文明的行为。

二、故事会结束后庚既开展了文艺表演活动。表演的节目有: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咱们工人有力量》;四人健身操;男女声二重唱、女声独唱、诗歌朗诵《天府新区的号角已在双流大地响起》等。

三、“庆五一”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4月30日,群艺馆组织馆办青少年舞蹈团、青少年管弦乐团在卫河公园内举办了一场迎五一“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整场活动历时一个半小时,共演出了十几个节目,吸引了三百多位群众的观看,用优秀的文艺节目献给广大劳动者,庆祝国际劳动节。

此次庆“五一”节开展的以上活动,满足了广大会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既丰富了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更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团结、促进了友谊,增强了凝聚力,使广大的会员以旺盛的精力和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把文化活动送到群众身边的目标,丰富了我市市民的群众文化生活,极大地活跃了我市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艺活动,促进了我市文化活动的普及和提高,加强了文化活动之间的艺术交流,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此次活动的开展也为---市民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欢乐祥和的和谐社会氛围,为创建和谐---创造了积极的作用。

2021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范文最新5按照市--办关于ji中开展“深入治七乱,整治迎五一”攻坚月活动要求和区环治办《--区ji中开展“深入治七乱,整治迎五一”攻坚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区统筹局在我区涉农辖区各街道办事处积极开展了“深入治七乱,整洁迎五一”攻坚月活动,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区---局在督促涉农社区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教育、营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浓厚氛围的同时,掀起了新一轮环境整治工作的热潮。在本次的活动中,各涉农街办共出动村社干部、城管队员及环卫工人480余人次,洒水车10台/次,组织散居农户100户开展“四清”(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污泥)活动,并引导村民推进“四改”(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和水环境保护活动,近一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重点对辖区内的农民ji中居住区、绿化带、广场、道路两边及村社院落内的垃圾、卫生死角进行了清除,共清理垃圾55吨,河道污泥5吨。清除“牛皮癣”和乱张贴260余张。同时向村民发放宣传资料150份,为辖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

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多截面时间序列数据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1003808

一、引言

劳动力参与率是反映劳动力资源供给和利用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的区域比较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受资料限制,在计算劳动力参与率时,1982年和1990年的经济活动人口未包含失业人口。另外,因官方公布的经济活动人口包括了那些虽达到退休年龄但仍在工作的人,因此,在计算劳动力参与率时,若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作分母,必将高估劳动力参与率;若以15岁以上人口作分母,则会低估劳动力参与率。粗略估算,按上述两种口径计算的劳动力参与率相差约6—10个百分点。因很难从现就业统计数据中剔除老年从业人口,因此,从吻合劳动力参与率的内涵考虑,本文在计算劳动力参与率时采用第一种计算方法。长期低于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华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这里的六大区域划分与《中国统计年鉴》的划分相一致。其中,华北区包括京、津、冀、晋、蒙;东北区包括辽、吉、黑;华东区包括沪、苏、浙、皖、闽、赣、鲁;中南华南区包括豫、湘、鄂、粤、桂、琼;西南区包括渝、蜀、贵、云、藏;西北区包括陕、甘、青、宁、新。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劳动力参与率下降,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虽然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但低于其他区域的程度不仅未缩小,而且与华东区、中南华南区和西南区的差距还有一定程度扩大。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这一结果?以及各因素的影响效应和程度如何?是本文欲重点探讨的问题。统计资料显示,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的时间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不过,考虑到经济体制转型前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最低的致因相对简单,且缺乏连续而完整的统计资料,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经济体制转型后,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情况。

劳动力参与率一般受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因素影响。金剑[1-2]和裴丽霞[3]等人从宏观层面的研究认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管理制度、低水平的社会生产力、青年人就业早而达到退休年龄者退出就业迟、不完善且低水平的社会保障、滞后的教育观念以及女性劳动者的高参与水平,是中国劳动力参与率长期较高的致因,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和失业率上升则诱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劳动力参与率下降。陆铭和葛苏勤[4]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归因于经济体制转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上升和教育发展。丁仁船[5]肯定了经济体制变革对中国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镇非劳动参与人口增加和失业率上升也是中国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致因。tansel[6]研究了失业率对土耳其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失业率对失业者劳动力参与具有沮丧效应(discouragingeffect)。张车伟和吴要武[7]以及蔡昉和王美艳[8]的研究认为,在劳动力供过于求和城镇失业较严重情况下,那些长期找不到工作的人因丧失信心而退出劳动力市场,而那些准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则因就业机会减少或就业报酬预期降低而延迟进入,结果导致经济活动人口相对减少。因此,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加重特别是较高的失业率是中国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主因。马忠东等[9]认为,教育可通过延长在校时间而将劳动力参与强度降为零,受教育者毕业后可提高劳动力参与强度,教育对提高女性的劳动力参与有显著作用。Bloom等[10]以及aaronson等[11]的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减少劳动力供给而影响劳动力参与率。虽然现有成果并未论及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最低这一问题,甚至对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也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其对本文的借鉴意义却不言而喻。

二、模型设计、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取和模型设计

基于本文研究目的,这里筛选出老年人口比重、总抚养比、经济增长率、工业化率、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大学招生率、城镇失业率和非国有企业资产比重,分别代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劳动力人口社会经济负担、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劳动者收入水平、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张、城镇失业和经济体制变迁,研究这些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为避免同期内生问题,这里用城镇失业率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来代表城镇失业率。另外,考虑到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最低是与其他区域的劳动力参与率相对较高而言的,因而需要将东北地区与其他区域置于同一框架内来讨论。

(二)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在计算劳动力参与率时,就业人口采用区域内城乡就业人数,失业人口采用城镇失业人口(它是上年末城镇未解决就业的登记失业人数与本年度失业人数及下岗职工数之和,减去本年度解决就业的失业人数和下岗职工数),劳动年龄人口按15—64岁,由历年人口抽样数据计算得到。计算失业率时,就业人口采用城镇就业人数,失业人口与计算劳动力参与率一致时,它实际为城镇失业率。城镇失业率虽高于城镇登记失业率,但可能低于城镇调查失业率。

为增强经济增长的区域可比性,本文以2000年价格为基准,对各省市不同年份的GDp进行指数平减,并以此计算不同年份各区域的GDp和经济增长率。

老年人口比重是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总抚养比是一种名义抚养比,可反映某区域一定时期劳动力人口的社会经济负担状况。

工业化率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是表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状况的指标,既可反映各区域的产业配置和发展情况,也可反映一定时期产业改造和结构调整给区域产业和部门结构以及就业带来的影响。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对就业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讲,区域平均工资水平越高,对劳动者就业的吸引力越大;区域平均工资水平越低,对劳动者就业的吸引力越小。

大学招生率是某区域某年度升入大学人数占该区域该年度高中毕业人数的百分比。因获取每年各区域升入大学数据比较困难,这里以区域内每年高等学校招生数来替代。其结果可能会因某区域大学较多,对区域外招生规模较大,而导致比重偏高,甚至超过100%,像华北区和东北地区个别年份即出现了此类问题。但考虑到多数大学均侧重在本区域或邻近区域招生,其对研究结果虽有影响,一般不会太大。

非国有企业资产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比重是反映不同区域经济市场化进程快慢的重要指标,它是一定时期某区域非国有企业总资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减去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与集体工业企业总资产之和后的总资产)占该时期该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的比率。一般来讲,非国有企业资产比重越高,区域经济体的市场化进程越快;反之,则市场化进程越慢。

本文的基础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因《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均未提供1995年分地区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和2006年分地区的就业人口数据,为保证数据连续性,本文进行了数据内插处理。受资料可获得性和完整性限制,除城镇失业率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项外,其余变量使用的数据时段均为1995—2009年;城镇失业率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数据时段分别为1994—2008年和1993—2007年。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对各变量数据序列的描述性统计表明,各变量的数据序列均具较高集中度,不过,考虑到截面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为避免伪回归现象,本文对各变量的截面时序数据进行了Fisher-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的截面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经一阶差分后,各变量的截面时间序列在5%水平上均为平稳序列,表明各变量的截面时间序列是一阶单整的。

基于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从减少截面数据造成的异方差影响考虑,本文用截面加权的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回归。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工业化率、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城镇失业率滞后项均不显著(模型i),但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渐次消去未通过t检验的城镇失业率滞后二期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两变量后,其余解释变量均顺利通过t检验,由此得到回归模型Ⅱ,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回归模型i和模型Ⅱ均具较高拟合优度,且模型的F值均通过1%显著性检验。而且,对回归模型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模型i和模型ii的Fisher-aDF值均在5%水平上显著,即两模型均是平稳的,可用于劳动力参与率影响效应的分析。此外,对模型Ⅱ与模型Ⅰ的比较发现,虽然模型Ⅱ舍弃掉了两个自变量,但其拟合优度变化不大,且F值有所提高,即是说,模型Ⅱ总体上优于模型Ⅰ。

表1的回归结果表明,老年人口比重、大学招生率对劳动力参与率具有显著负效应,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及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均会拉低劳动力参与率,这与Bloom等[10]和马忠东等[9]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经济增长率、非国有企业资产比重、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和总抚养比对劳动力参与率有显著正效应,经济增长、经济体制市场化变迁、城镇职工平均收入水平提高和劳动力人口经济负担加重,均会拉高劳动力参与率,这与国内学者的观点[4-5]不完全相同。工业化率及城镇失业率滞后一期虽然在模型i中对劳动力参与率不具显著影响,但在模型ii中,工业化率对劳动力参与率有显著正效应,城镇失业率滞后一期则表现为显著负效应,也就是说,在体制转型过程中,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会拉高劳动力参与率,城镇失业率升高则会滞后地拉低劳动力参与率。城镇失业率滞后二期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均不显著。

四、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最低的原因分析

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各因素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本文将研究时段划分为1993—1998年、1999—2003年和2004—2009年三个分时段,如此划分时段的原因,一是考虑到1999年为全国高等学校扩招的起始年,高校扩招使各区域大学招生率迅速提高;二是考虑到2003年10月国家批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而且始于2001年的辽宁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在2003年基本结束,2004年国务院批准在吉林和黑龙江启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从全时段(1995—2009年)和分时段两个层面展开讨论。

(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

从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趋势看,近20年东北地区正值人口快速老龄化时期,2003年前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还低于除西北区外的其他区域,2004年后则超过华北区和中南华南区。从全时段看,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除华北和西北区外的其他区域(如表2所示),而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对劳动力参与率有显著负效应,即人口老龄化可通过影响劳动力供给而降低劳动力参与率[10-11],因此,1995—2009年老年人口比重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华北区和西北区表现为正贡献率,而对华东区、中南华南区和西南区则为负贡献率(如表3所示)。这说明,人口老龄化只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华北区和西北区有影响。

从总抚养比的全时段和分时段比较来看,东北地区均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如表2所示),较低的总抚养比使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比其他区域平均低了45%—112%(如表3所示)。而通过将总抚养比分解为抚养少儿比和抚养老年比后发现,东北地区的总抚养比较低主要因其抚养少儿比较低所致,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仅东北地区的名义总抚养比,而且实际总抚养比(定义为每百名经济活动人口所抚养的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数),均低于其他区域。因为无论从全时段还是分时段的抚养少儿比,东北地区均显著低于其他区域,而扶养老年比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则相对较小,这表明,就总抚养比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的影响而言,起关键作用的是抚养少儿比而非抚养老年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东北地区的抚养少儿比明显低于其他区域,与其人口出生率长期低于、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长期高于其他区域有关。通过人口出生率的区域比较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北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其他区域,这种较低的人口出生率,既表征了东北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显著成效,也对其抚养少儿比甚至总抚养比形成了直接影响。此外,受出生率持续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共同影响,东北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则保持了较高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本维持在71%—78%,比其他区域平均高出35—72个百分点。可见,计划生育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在带来少儿人口持续减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同时,也对劳动力人口的抚养比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东北地区的抚养少儿比和总抚养比长期低于其他区域,进而,这种低抚养比又成为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直接且重要的原因。

(二)经济体制转型和城镇失业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也是重化工业和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最集中、机制和观念受计划体制禁锢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基于战略和原有工业基础的产业安排,造就了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在推动东北地区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一方面,因重化工业固有的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较高要求,以及国有工业企业用工制度的僵化及国有工业企业就业容量的有限性,而将大量城镇劳动者拒于国有企业之外;另一方面,在国有企业长期从事缺乏竞争、无风险且知识技能较单一工作的结果,又使员工养成了被动、随遇而安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形成了具有较强专用性的人力资本[12]。从改革开放到经济体制转型初的十几年中,在华南和华东区的私营经济迅速成长壮大的同时,东北地区的私营经济却成长缓慢。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94年东北地区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非国有企业资产仅占区域内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的1269%,显著低于华东区(2234%)和中南华南区(2796%)。从分区域市场化进程来看,受传统观念和计划体制等影响,2003年前东北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既慢于华东区、中南华南区和华北区,也慢于西南区和西北区。2003年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战略的实施,在为东北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激活了其经济活力,加速了其市场化进程,2003—2009年间东北地区非国有企业资产比重提高了1750%。但总体来看,由于经济体制转型之初东北地区的初始市场化水平较低,加之其后很长一段时期提高缓慢,东北地区的非国有企业资产比重虽高于西北区,却远低于华东区、中南华南区,甚至华北区和西南区,并由此导致东北地区的劳动力参与率分别比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华南区和西南区低了1383%、4150%、3088%和059%。

而且,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国有企业改制改革,以及一些资源型城市相继陷入资源枯竭和产业转换升级困境,一方面,东北地区的传统产业,特别是采掘业和传统制造业快速萎缩,大批国有和集体工业企业因市场适应力差、经营管理不善等纷纷被兼并或破产、倒闭;另一方面,由于接续产业及非国有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未得到充分培育和发展,在传统产业或国有和集体企业大量挤出就业情况下,无法在短期内担负起转移和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重任,加之多数被挤出人员的观念陈旧、知识技能单一,以及社会未能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就业培训和指导,因而导致大量城镇职工下岗、失业,致使城镇失业率持续在高位徘徊。资料显示,1993—2003年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企业数从29695个锐减至7381个,减幅达7514%;国有和集体工业企业数则由1993年的53780个减少到2003年的4731个,到2009年,国有企业数已从2003年的3273个减少到1795个。与此同时,东北地区城镇工业部门从业人数由1993年的122270万人锐减至2009年的41940万人,15年间城镇工业部门从业人数净减80330万人;城镇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数由1993年的23804万人减少到2003年的85610万人,2004年后有所回升,2009年为100240万人,15年间城镇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数净减1378万人。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失业率基本维持在8%以上,最高时接近12%(2004年为1179%),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尽管近十多年来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了部分下岗失业者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然而,受持续高失业率影响,一方面,一些长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失业者,特别是“4050”失业人员因失去就业和再就业信心而沦为“沮丧劳动者”[7-8],被迫暂时或永久退出劳动领域;另一方面,一些年轻劳动者则迫于就业压力或难以找到满意工作而延迟就业,选择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或接受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13]。研究表明,1995—2009年东北地区较高城镇失业率的滞后负效应,约使其劳动力参与率分别比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华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低了562、086、039、155和484个百分点。可见,经济体制转型既通过影响经济运行机制、模式及所有制结构和经济活力而影响劳动力参与率,也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择、就业行为等影响劳动力参与率,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的重要因素。

(三)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受计划体制和传统观念影响,加之重化工业和国有工业企业“一头独大”问题比较严重,20世纪90年代后东北地区经济一度陷于萎靡和发展乏力困境,经济增长长期滞后于华东区、中南华南区和华北区。2003年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使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乏力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到2008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率已超越除西南区外的其他区域。不过,因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除西南区和西北区外的其他区域,加之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参与率具有正效应,因此,从全时段看,经济增长使东北地区的劳动力参与率比华北区、华东区和中南华南区分别低了298、210和110个百分点。

工业化率是区域产业结构状况的具体体现,它的高低和升降变化,既反映了产业发展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三次产业的内部比例关系,也可揭示工业部门内部轻、重工业的结构及其变化,间接反映工业生产的资源配置特征以及对劳动力或资本、技术需求的偏向度,通过影响就业结构和劳动力需求而影响劳动力参与率。长期以来,东北地区较高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是制度安排和行政力量推动的结果[14],以采掘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重工业部门是其工业化和吸纳城镇就业的主要部门。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原来对行政性资源配置有较大依赖性的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受到了较大冲击,采掘业、传统制造业的不景气甚至快速萎缩,在导致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特别是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引致了东北地区工业化率一定程度的下降和城镇职工大量下岗、失业。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93年经济体制转型之初东北地区重工业部门产值占整个工业部门的比重为7258%,工业化率为4600%,采掘业和制造业职工人数占城镇职工总数的4871%,到2003年,重工业部门产值占工业部门产值比重上升到8193%,资本密集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工业化率则下降到4427%,采掘业和制造业职工人数占城镇职工的比重降至3236%,重工业企业数也由1993年的29695个减少到7381个。工业企业特别是重工业企业数量的锐减,或采掘业和制造业的快速萎缩,使城镇职工人数10年间减少了90870万人。不过,由于东北地区的工业化率在经历了短暂下降后2003年即重新回复到上升通道,而且,除个别时段(2004—2009年时段和整个时段东北地区的工业化率低于华东区)外,东北地区的工业化率均高于其他区域,因此,较高的工业化率无疑从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与除华东区外的其他区域的差距(工业化率对劳动力参与率具有正效应)。当然,近些年来东北地区工业化率的回升及其对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的缩小作用并非孤立的,而是以工业经济重新恢复活力,以及劳动力供给旺盛条件下劳动者特别是“70后”和“80后”新一代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前提的。

(四)城镇职工收入水平的影响

对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区域比较发现,东北地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长期低于其他区域。这种较低的工资水平,既与中国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低工资、高福利”模式有关又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萎缩、萎靡情况下,非国有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因未得到充分培育、发展而无法发挥其在促进就业和调节市场工资率中的作用有关。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一直高于其他区域,而城镇中的劳动者又大多就业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部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稳定、高福利的“一贯制”工作模式,使人们形成了求稳定、图安逸的就业心态和观念。在再就业过程中,多数下岗失业者“非正规部门不找”、“非合意工作不干”的结果,既增加了他们再就业的难度,一些无法在正规部门找到“合意”岗位的人长期处于失业状态,靠拿失业金或低保金生活,也变向抑制了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率的上升,迫使那些为了在正规部门就业竞争中取胜者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可见,东北地区城镇职工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正规部门传统的薪酬模式以及城镇劳动者长期形成的就业观念等密切关联的,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较低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华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的贡献率分别为1495%、727%、346%、090%和316%。

(五)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影响

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张是教育快速发展的结果,它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从大学招生率的区域比较看,除1995—1998年时段略低于华北区外,其他时段东北地区的大学招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东北地区较高的大学招生率与其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和人均拥有大学数量有着密切关系。统计资料显示,1993年东北地区每十万人拥有大学014所,是所有区域人均拥有大学数最多的;虽然2000年后东北地区每十万人拥有大学数略低于华北区,却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若按学龄人口统计,东北地区每十万人拥有大学数量也是全国最多的。相对充裕的高等教育资源,再加上持续较高的城镇失业率和激烈的正规部门就业竞争,是东北地区大学招生率长期高于其他区域的重要前提,而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张则进一步提高了其大学招生率,使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的大学招生率基本维持在90%以上。由于大学招生规模扩张具有延迟劳动年龄人口步入经济活动领域的作用,因此,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扩张在迎合人们强烈的接受更多和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也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研究表明,1995—2009年间,大学招生率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的贡献率为780%—2590%。

综上可见,虽然各因素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有着不同影响,但从这些因素对东北地区低于其他区域的综合贡献率看,除西南区略低外,其他区域的综合贡献率均值均在81%以上。从整个研究时段看,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华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的100%、91%、100%、50%和116%均可通过上述因素得到解释。

五、结论

前文研究表明,老年人口比重和大学招生率对劳动力参与率具有显著负效应;总抚养比、经济增长率、工业化率、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非国有企业资产比重对劳动力参与率具有显著正效应;城镇失业率对劳动力参与率具有显著的滞后一期负效应。通过进一步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即计划生育导致少儿人口相对减少和人口老龄化,是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的直观且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抚养少儿比偏低导致总抚养比偏低,是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的直观致因,人口老龄化只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西北区有较大影响。(2)经济体制转型,即非国有企业资产比重是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华北区、华东区和中南华南区的重要致因,而与经济体制转型、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联的持续、较高的城镇失业率,也是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若将其影响与东北地区较高的大学招生率联系起来看,作用会更显著。(3)经济增长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华北区、华东区和中南华南区有较低的正贡献率,产业结构调整,即工业化率从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北地区与其他区域劳动力参与率的差距。(4)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具有显著影响。(5)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即大学招生率是东北地区劳动力参与率低于其他区域的重要致因。

基于上述结论,从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就业考虑,今后东北地区应着力加强以下工作:(1)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速推进市场化进程,大力培育和扶持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通过培育具有地方和区域优势的接续产业,打造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以发展促就业。(2)加快建设城乡和区域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者就业培训和就业咨询服务体系,有效降低劳动者的工作搜寻成本。(3)抓住劳动力供给旺盛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改善劳动力的知识技能结构,提高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4)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展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的同时,逐步推进失业保险向就业保障转变,通过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来改善劳动者就业状况,为东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金剑转型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参与率问题[J]商业研究,2006,(5):84-87

[2]金剑我国人口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8—2001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2):13

[3]裴丽霞我国劳动力参与率现状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8,(增刊):18-19

[4]陆铭,葛苏勤经济转轨中的劳动供给变化趋势:理论、实证及含义[J]上海经济研究,2000,(4):24-33

[5]丁仁船宏观经济因素对中国城镇劳动供给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8,(3):11-19

[6]tansel,aeconomicDevelopmentandFemaleLaborForceparticipationinturkey:time-SeriesevidenceandCross-provinceestimates[R]workingpaperofmiddleeasttechnicalUniversity,turkey,2001

[7]张车伟,吴要武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人口科学,2003,(6):33-40

[8]蔡昉,王美艳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4,(4):68-79

[9]马忠东,吕智浩,叶孔嘉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增长[J]中国人口科学,2010,(1):11-27

[10]Bloom,De,Canning,D,Fink,GimplicationsofpopulationagingforeconomicGrowth[J]oxfordReviewofeconomicpolicy,2010,26(4):583-612

[11]aaronson,S,Fallick,B,Figura,a,pingle,J,wascher,wtheRecentDeclineinLaborForceparticipationanditsimplicationforpotentialLaborSupply[R]workingpaperoftheFederalReserveBoard,2006

[12]赖德胜,孟大虎专用性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人口科学,2006,(1):60-68

[13]赵秋成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转移配置特征[J]经济管理,2010,(1):164-169

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篇6

伴随着温暖的春风,伴随着和煦的阳光,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不知不觉已悄然而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国际劳动节活动总结最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国际劳动节活动总结最新1关心教职工的生活,满足教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根据--区教育办公室通知精神和我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安排,4月15日下午,---学校工会以“欢庆‘五一’,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分别在篮球场和教职工活动中心拉开帷幕,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分别进行了教职工(男女混合)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和教职工乒乓球(男女单打)赛两项竞赛。场面热闹,气氛紧张,情绪热烈,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一、教工乒乓球单打赛

4月15日—4月30日期间,通过比赛分别决出男子组和女子组前八名,其中我校副校长--获得男子组第一名。此次活动共有70多名教职工参赛,比赛竞争激烈,比赛氛围友好。通过这种小巧灵活的比赛活动形式,丰富和活跃了教师的业余生活,在友好的比赛气氛中,增加了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凝聚人心;达到了以活动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缓解工作压力的目的。

二、“校园之声”师生诗朗诵

4月30日下午2:20,在我校多媒体教师的大力协助下,首次采用了多媒体投影技术即舞台音像数据化管理技术,在灯光控制,音源美化,图像处理等方面,给广大师生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光影舞台,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一个计算机动画终端技术的介绍平台,同时也反映出我校多媒体教师在计算机实用技术的应用领域中运用自如的高超技术。本次活动精彩纷呈,十余名师生选手朗诵风格各异,有娓娓道来、深情演绎的,有慷慨激昂、一路高歌的。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了校园和谐。

三、组织迎“五一”教职工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

4月26日—4月30日期间,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是以团队形式参赛,竞争激烈。通过这种轻强度、趣味性和合作型运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带动中青年教师、男女教师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有利于加强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组织管理文化和校园忠诚文化,体现合作型社会对新时代教师的素质要求,丰富和活跃了教师的业余生活。

四、“远离烟害,亲近美好生活”健康知识讲座

4月20日下午4:10全体教职工参加,由体卫艺办公室、政治教研室和电教室举办的“远离烟害,亲近美好生活”健康知识讲座。通过这次讲座,让教职工认识到身体是工作的本钱,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忘记了保养自己的身体。

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教师业余文化生活,又活跃了教师的身心发展,更调动了广大教师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了团结,增进友谊,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体现了和谐校园的理念。使广大教师能以旺盛的精力和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去。

2021国际劳动节活动总结最新2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通过开展以“红领巾爱劳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将“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少先队员的实际行动中,通过在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4月25日(周一)王主任在国旗下做“五·一”劳动节的宣传教育。各班开展以劳动最光荣的主题班会。有能力的同学“以劳动者是最光荣的”为主题拍摄在节假日期间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叔叔阿姨的照片(如:公交车司机、执勤的交警叔叔等)。

二、低年级学生了解“五·一”劳动节的由来或意义;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住所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学会自己穿衣服;学会自己整理书包;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三、中年级学生写出主题班会的体会;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等);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做两件好事,帮助身边遇到困难的人。

四、学生办了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手抄报;围绕“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主题,通过查找、阅读有关宣扬劳动美德、赞美人民劳动成果等内容的文章,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关热爱劳动的事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体验劳动的甘苦。

2021国际劳动节活动总结最新3在“五一”假期中,我校政教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围绕本月开展养成“懂得感恩的良好习惯”主题活动,帮助父母、家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例如给父母做一次家务、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等活动,体会父辈的艰辛,加强与父母的联系与交流,懂得为父母分担家庭的负担,在思想意识上增强个人的责任感,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促进自己学业的进步;另一方面节约意识,珍惜粮食,爱惜成果,广泛开展“勤俭节约人人行”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就餐,开展不留剩菜的“光盘行动”,增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要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共上交756分作品,通过评选共有高一5班等8个优秀班组织集体,评选张--等48名同学为“五一”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奖称号,希望其他同学积极向获奖同学学习,积极参与我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五一”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学生假期文化生活,而且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真正实行“理实”一体教学,增强学生了解社会、关注家乡发展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021国际劳动节活动总结最新4根据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迎五一活动”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我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专门召开了相关人员会议,进行了专项研究,制定活动的方案。认真的对工作进行了布置。

二、进行广泛的动员宣传

早晨学生进校后,由卫生老师利用广播对全校进行了宣传动员工作并提出了详细的清扫要求。号召全校老师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以实际行动认真地完成好此次“干干净净迎五一”活动。各班班主任老师根据学校要求结合班级实际加以强调。

三、人人参与,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由于我校周六、周日、有自学考试,下午安排考务事宜,因此领导决定利用上午一节课的时间全校进行清扫。

四、活动情况及成果:

1、清理学校周边环境。

包括前操场、大道、后小院、学校绿化带。

2、清理室内外地面、桌椅、卫生角、物品摆放、夹层玻璃、窗台、门格、墙裙等。

参加人数:

全校学生700多人,教师40人,共计740多人。

典型事例:

由于低年级学生小,劳动能力较弱,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们便克服种种困难,亲自动手带领学生干,尤其是1。2班的老师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不顾年级大,也像年轻教师一样,打水、扫地、抹地、扎着凳子檫玻璃,累的满头是汗,毫无怨言。以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年组的全体老师认真搞好此次清扫。我校还有许多老教师、身体欠佳的老师都能够以大局为重,克服困难,积极地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成果:

经过全校师生的齐心努力,全校环境焕然一新,到处是整洁、清新和优美。共清理了20余个教室、全校的走廊和楼梯、墙面上的灰网达40余处,清理了操场、校门前大道、花坛白色污染达50余处。

2021国际劳动节活动总结最新5结合五一劳动节,为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祖国的情感,逐步养成爱国、务实、勤俭的优良品格,我们学校的十月份活动的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行动予以我心”。下面我就我班五月份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我们二年级级部利用劳动节放假期间,让孩子们动手制作书签,并在书签上写上一句祝福祖国的话语。这次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为使得内容更为丰富,孩子们通过询问家长或上网查资料,认识到我们的新中国的建立是多么得来之不易,让孩子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面精美、布局合理、字体端正。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实在令人敬佩。活动不但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更向全校师生展示了同学们的风彩。这样的一种比赛热情,在评比的时候,我收了同学们的'书签,不但画面美观,其内容的精彩也是不容忽视,让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二年级学生的作品。我班评出优秀作品二十多篇。孩子们的制作了各种形状的书签,如树叶、蝴蝶、扇子等等很多。

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劳动价值论/总体劳动价值论

【正文】

一、挑战:劳动价值论面对的现实

科技革命的出现,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相应带来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同时给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作为马克思经济理论基石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新的挑战。有的人提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要由“知识价值论”来取代;有的提出要建立新的“劳动价值论”;更多的则是主张“发展”劳动价值论,充分注意到科学技术等“知识”在财富,乃至价值创造中的重要地位,承认知识及包含知识的先进技术生产设备与活劳动一起创造了价值,而且比活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些主张虽然观点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活劳动不再是,或者不是唯一的价值创造者。

这些主张的提出并非毫无根据,其中有些论述还不无闪光之处,对劳动价值论在新形势下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尤其是新“主张”提出者善于思索、敢于冲破理论禁区的创新精神和勇气是值得赞扬的。以前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句句是真理”,不容经典作家的论述与之有任何差异;改革以后,虽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某些个别论述、个别原理可以发展,甚至修正,但由于思维定式的作用,仍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发展。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可以商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等于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为前提的(超出这个前提的“发展”另当别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包含内容和“方法论”两方面,方法论即“唯物论和辨证法”;内容的根本就是“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不发展,还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吗?当然,这也说明,发展马克思主义只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的前提下进行。鉴此,我们认为,劳动价值论是应该发展的,但要坚持两个前提:即“唯物辨证”的方法论和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劳动价值论的本质是“只有人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显然,新“主张”无论其初衷如何,其结论或多或少偏离了这一原则。

要坚持“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这一劳动价值论的本质特征,并非为“坚持”而坚持,而是这一“本质”仍然揭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价值的真正来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科书式的“劳动价值论”能圆满地解释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中的一切新的经济现象,并不意味着劳动价值论不用或不能发展。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理论。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二因素入手,科学揭示出劳动的二重性质,科学地解决了价值形成、决定和实现的难题。但是,劳动价值论是抽象的、本质的理论,它揭示的是整个商品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不是商品经济某一发展阶段的具体规律。在商品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劳动价值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探讨这些不同的具体形式不是马克思的任务,他也不可能对当时还没出现的“阶段”的一般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作出准确描述。这一任务正是马克思的后继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做的事。将抽象的理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体化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由于受传统僵化思想的束缚,我们或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发展,或者认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是个别领袖人物才能胜任的专利,致使我们今天在教科书上看到的用于说明现实的“劳动价值论”仍然是《资本论》中原封不动的表述,用之直接解释现实新问题,难免有些牵强附会,难以服人。

知识经济对劳动价值论提出的挑战集中表现于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是否创造价值。按照教科书上的劳动价值论,结合现实实际进行适当变通,一般可作出这样的解释:知识是劳动创造的,而且是复杂劳动创造的,所以知识有价值,而且商品中凝结的“知识价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知识作为脑力劳动的结晶不能创造价值,只能将自身价值转移于新产品之中。这种解释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与教科书上的劳动价值论相矛盾。一是,在创造知识的劳动中从事基础科研、教育等独立于生产过程之外的成分被划为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结果科学技术劳动只剩下技术劳动;但科学理论研究的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其二,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同一劳动单位时间里生产更多的产品;在其他生产部门没相应应用先进技术的前提下,无疑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把这种劳动仅仅解释为是一种复杂劳动,单位时间里创造了更多的价值,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完全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设甲乙两个企业一切生产条件相同,甲企业引进了一种生产新工艺,不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在劳动时间相等的条件下,甲企业创造的产品的价值扣除包括引进工艺的成本后,仍然比乙企业多,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显然不能用本企业的复杂劳动来说明,也不能用先进工艺的“知识劳动”来说明,因为其劳动结晶“工艺”已通过商品的形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甲企业已将其价值转移于其产品中。有的将此种“超额利润”解释为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企业——比如这里的乙企业的劳动创造的,这更不合“理”(理论)也不合“情”(恐怕连乙企业也不会承认吧!)。理论上说,决定商品价值量是社会必要劳动量,乙企业的产品包含了自己付出的所有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因而不存在乙企业转移价值给甲企业的问题。因此,甲企业这样的“超额利润”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其三,根据劳动生产率与价值的关系的规律,并不能推导出科技不断进步会使产品中的“知识价值”含量越来越高的结论。科技进步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会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但无论劳动生产率如何,等量劳动时间总是生产等量的价值。科技进步水平被劳动生产率提高水平等额抵消,因而科技进步并不增加劳动的总价值量。

可见,劳动价值论不但受到理论上的挑战,而且受到实践的挑战。为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及时总结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新趋势,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劳动价值论,是每一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职责。

二、应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方向——从抽象到具体

说明了“劳动”这一范畴如何从抽象发展到具体,就等于说明了劳动价值论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举例说明“劳动”这个抽象范畴的产生过程,对研究本文的问题仍具重要启示意义。货币主义根本不把财富与劳动联系起来;重工主义或重商主义则只把商业劳动或工业劳动看成是财富的源泉;重农学派又只把农业看成是创造财富的劳动;到了亚当·斯密抽象掉一切劳动的具体规定性,用抽象一般“劳动”这一范畴表示创造财富的活动。这个“劳动一般”范畴代表了许许多多具体的劳动总体。这里“对任何种类劳动的同样看待,以一个十分发达的实在劳动种类的总体为前提,在这些劳动种类中,任何一种劳动都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劳动”〔3〕,但是,“劳动一般”范畴的建立并不意味着组成这个“劳动总体”的“劳动具体”,即“劳动”的具体形式发展的结束;相反,这些组成总体的“劳动具体”将不断发展和丰富。所以,知识经济中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不外是这些“创造价值”的“劳动具体”新形式创造价值,或原来不发展的“劳动具体”形式有了新的发展理论概括。

“劳动具体”多种形式的发展源于社会分工。我们知道,劳动是人的体力与脑力共同作用的活动。原始形式的劳动是体脑不分的。后来由于社会分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开始分离。商品经济出现后,创造价值的劳动与非创造价值的劳动分离。发展到今天,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各自又发展出多种形式;某些方面又出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综合、创造价值劳动与非创造价值劳动的交叉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从创造价值的时、空角度分析,出现了创造价值劳动的时、空统一性向分离性发展。但从理论上我们仍然可以把它们分为不同的范畴。据此,试对“劳动”作如下分类:

附图{图}

由分类把生产劳动分为直接生产劳动与间接生产劳动两类,把传统划分为非生产劳动的一部分归入生产劳动范畴。有两个理由:一是“非物质生产劳动”随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发达国家中已大大超过“物质生产劳动”。这类劳动又分为两种: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劳动、生产非物质形态商品的劳动。其中生产非物质形态商品的劳动许多属于直接或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社会地看属于物质生产的中间环节,如信息、技术、咨讯、金融等;其余则属于生产直接满足人们需要的非物质形态商品的。生产的是商品,则其劳动就是创造价值劳动。二是,现代科研的发展许多领域已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有的基础理论研究甚至进入一些大型公司内部,成为直接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理论研究的劳动属于创造型高级智力劳动,其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管理学等也是直接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并且其劳动最终并入直接劳动产品。科学研究生产的“产品”不属于商品,因而基础科研劳动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过程,但将生产还原为一个抽象整体“社会地看”,科研劳动是创造价值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将为物质生产服务、生产非物质形态商品的劳动,和为物质生产服务的理论科研研劳动称为“间接生产劳动”。

对“劳动具体”作了上面的分类,我们就可以界定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直接生产劳动和间接生产劳动。价值的创造过程是直接生产劳动和间接生产劳动共同“社会地”生产过程。

三、探索:知识经济中的“总体劳动”价值论

“总体劳动”即“总体工人”的劳动,本文的“总体劳动”具体指上面论述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五种形态,即体力型、技能型、知识运用型、即使创新型和理论创造型劳动,共同创造价值。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特性时在“资本一般”的意义上建立了“总体工人”范畴。马克思有时又称“总体工人”为“社会结合工人”,〔4〕因而在提到“结合劳动”和“社会结合劳动”等概念时,都表示社会化的“总体工人”的劳动。劳动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者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5〕马克思的论述基于当时的生产社会化情况,他指的“总体劳动”主要限于直接物质生产领域内的“结合”,而且他的论述只是在“资本一般”的限度内。但是,现在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已远远高于当时,其生产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各种劳动形式的“个别分化”和总体“结合”的情况更加纷繁复杂;一方面某些形式的劳动主要是智力劳动从直接物质生产领域分离出去,另一些原本分离的劳动形式又“总体地”结合在一起,如:科研——革新——生产一体化;教——研——生产一体化。此外,通过商品形式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已不局限于“物质产品”。所以,生产劳动“概念”已进一步“扩大”,由直接生产领域扩展到“间接生产”领域;创造价值的劳动不能再局限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创造价值的方式也进一步社会化、复杂化。大量的科技劳动潜藏于其他“物化劳动”中,掩盖了价值的真实源泉,这是形形色色“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论(有的没用“物化劳动”概念,但实质相同)产生的直接现实原因。实事求是讲,提出这些理论的同志并非都有意否定“劳动价值论”。他们确实看到了“教科书”上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的矛盾。他们得出的结论虽然不可取,但其思路有启示意义。

编辑。

简单讲,“总体劳动”价值论就是劳动五种形态,即体力型、技能型、知识运用型、技术创新型和理论创造型。这“五种形态”的劳动也是抽象的“劳动一般”发展出来的“劳动具体”形式。其顺序的排列既是逻辑的,也是历史的。历史地看,他们的形态比较充分地发展是由“体力劳动”,到“创造劳动”的一个序列;逻辑地看,“劳动一般”向“劳动具体”的发展,即抽象的劳动分裂为不同的具体形式,从体力型起,每一种形态逐渐远离物质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序列。可以看出,越是先发展的“概念”离直接物质生产过程越近。如果我们在思维中把它们再综合成一个整体,可以把它们抽象成一个抽象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越往后是越离直接生产过程远的环节。当生产还没分裂成这些环节时,这五个环节是一个不分的整体。因为体力劳动最先充分发展,其他因素以潜在的、萌芽的细微形式被掩盖起来,好象劳动只是“体力”的事。所以,这时把创造价值劳动看成是体力劳动是很自然的。后来,劳动的其他因素逐渐发展,并慢慢脱离直接生产过程,但其实仍是生产总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看起来好象与生产无关;而他们的劳动成果作为总生产的“中间”要素并入生产的各环节直至最后过程。人们看到了那些“中间产品”在价值创造中的巨大作用,却把这些多增加的价值(超额利润)当成是那些中间产品创造的。实在是个错觉。

现在谈一谈五种“劳动具体”如何结合成“总体”创造价值。前面谈到,五种“劳动具体”分别抽象地代表“总生产”的五个环节。但是,现实中,这五个环节并非截然分开的。它们有些“环节”交叉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有些环节或某一环节的一部分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不过,这几种不同性质的劳动形式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为分别说明各自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假设它们是五个独立的生产环节,甚至分别由不同的劳动部门进行,是个“合理的抽象”。这些生产环节的“产品”有些以商品的形式出现,有些则不以商品形式出现,如“创造劳动”的产品,科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就是如此。那些产品以商品形式出现的“劳动形式”创造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劳动的产品以中间要素形式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其创造的价值就是加于其产品上的新价值,并通过商品形式将其创造的价值,连同前面环节移转的价值,一起并入下一个生产环节。依此一直到达最后环节,将累加的价值转移到最终产品。因此,我们只要说明了从事理论科研的劳动能创造价值、及其如何将其价值表现并转移到其他生产环节,就解决了“总体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

传统理论认为,科学劳动不创造价值。仅局限于科学劳动部门内部看的确如此。由于科学理论研究的特殊性,其成果不能变成商品,因而其“价值”不能直接体现。从事理论科研的“创造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按已有理论分析,存在一个“悖论”:如果不承认理论科研劳动创造价值,那么,同等劳动条件的企业一旦采用了先进技术,在同等劳动强度和同等劳动时间会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不可能是先进设备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其本企业的劳动创造的,因为他们并未多付出“社会必要劳动量”。马克思在谈到资本家运用科学技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获得额外好处时,也认为这“并不是他自己直接剥削的工人的产物”。〔6〕如果承认基础科研劳动创造价值,则运用的其他生产环节的“价值”属于物化劳动,它已经等额转移入产品之中,因而“超额利润”的来源仍然得不到说明。

但是,当我们把理论科研当成是生产“总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时,就会有新的思路。首先,科学劳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劳动,复杂程度极高;其“产品”科学理论,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劳动的“产品”首先并入技术创新的“创新劳动”的技术产品中,然后又与技术创新劳动一起并入机器等先进设备之中,从而转化“物化劳动”形态进入最终生产过程。从这一过程看,“创造劳动”的确加入了物质生产过程。如果把价值看成是溶入产品的一般人类劳动,那么“创造劳动”不但创造了价值,而且等量时间创造了比直接生产劳动大得多的价值,因为,衡量价值的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单位的;“创造劳动”是比“简单劳动”复杂得的劳动,一般复杂劳动的价值尚且是简单劳动的“倍加”,“创造劳动”的价值不知是“简单劳动”的多少倍!可是“创造劳动”的价值是如何体现在最终生产环节的商品中的呢?

情况大致如下:理论研究因不能市场化,其劳动的成本,包括研究人员工资、仪器设备和其他科研经费由社会承担,其“产品”不在市场出售因而没有“劳动收入”。这一劳动形式掩盖了其创造价值的过程。但是,它的成果却被“创新劳动”环节及技术创新部门“免费取用”。设技术创新部门的劳动产品是商品,且技术生产市场存在充分竞争,则技术商品因不含“基础理论”劳动的成本,出售时价格中并不包含“基础理论”的价值。“免费取用”的理论科研劳动仅仅只是作为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技术商品物化到机器等先进生产设备中时,情况一样,机器设备的价值中也不包含“理论科研劳动”的价值。当机器设备用于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之中时,虽然成本中仍然不包含“理论劳动”的价值,但理论科研的“抽象劳动”却传到了最终产品之中。最先使用含先进技术的机器设备的生产者的产品出售时,商品的价格将包含一直传递下来的但并不反映于成本中的“理论”劳动的价值”。这就是在其它一切条件不变情况下,“超额利润”的真正来源。其实,马克思对这种情况早有提示。他认为,科学、分工等社会生产力被资本“不费分文”地并入自己,变成自己的生产力,其利益被资本占有。

科学劳动价值的实现有如下特点:一是潜在性。科学劳动在其“产品”生产出来后,并不立即实现价值,而是要依次经过几个环节,转移入最终环节的产品中,并在市场上得到实现。它已不表现为“科学”的价值,而是表现为最终环节的直接生产劳动的价值。其二,时空分离性。科学劳动的价值实现从空间范围看,不在本部门进行且价值不回流到本部门;从时间看,不是在产品生产出来后立即一次性实现,而是分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完成。

不过,社会地、总体地看,最终环节生产在竞争的作用下,由科学劳动转移来的价值,即超额利润会逐渐消失。但是,由于科学及科学发展而来的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必要劳动率降低,相对提高剩余劳动率。由科技进步引起的增加的剩余劳动的价值应看成是科学劳动的价值。因此,科学劳动对生产贡献可从两方面分析:创造的价值包括科技进步导致的超额利润和一定科技作用的相对剩余价值(因技术产品以商品的形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故不包括在内);使用价值贡献方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社会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尾声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劳动创造了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而不是作为活劳动结晶的“物化劳动”,不管这种“物化劳动”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也不管劳动者的“活劳动”发展出了多少种形式,不管“活劳动”创造的价值怎样迂回地表现出来,都不能改变这一事实。从这点上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率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因为劳动价值论揭示的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在这个本质的意义上不存在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问题的异议。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般”与商品经济不同阶段的劳动价值论“具体”不能等同。后者包含于前者之中;前者相对稳定,后者则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本文提出的劳动价值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本文多次提到“教科书上”的劳动价值论,是针对把“劳动价值论一般”等同于“劳动价值论具体”而言的。比如,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论述,马克思首先讲“一般性质”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然后着重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的特性,而我们在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时仍然照搬针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概念;在用之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时也不顾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形式发生的根本变化,仍然照搬自由资本主义时的概念。此类问题并不少见。不过,劳动价值论由于其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它涉及经济理论的各个方面,即使只是对其进行“具体化”的发展,也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本文限于能力及篇幅,只能从一般的意义上(相对于更详细的探讨)谈了些个人看法而已。

探讨劳动价值论在现阶段尤其在知识经济中的新发展不仅能解决一些理论上的难题,也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就本文揭示出的观点就已经包含了这样的政策含义: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在科学理论研究,剩余劳动和劳动生产率的源头也在理论研究的“创造劳动”;知识经济从“创新劳动”的源头起,必须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才能将其巨大的“潜在价值”释放出来,因而抓知识经济必须是各个“环节”的配套工程,而不能只重视其中某一“环节”或某些“环节”;引进技术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因为技术中包含有“科学”的潜在价值;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劳动”是“创造、创新”性智力劳动,归根结底是创造知识的“人”是核心,而不是人创造出来的“物”,因而重视知识经济首先是重视“人”;正确处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充分发挥复杂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将全社会引导到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创造知识、尊重知识劳动者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能力/劳动力产权/劳动者群体

正文:

人们的劳动行为在创造使用价值的同时,也消耗和消费了一定的劳动能力。正是这种人体自然力的支出,才把自然资料变成了财富。因此劳动行为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必须具备的劳动能力。而劳动者则是其劳动能力,进而也是其劳动行为的重要载体。离开了劳动者这一载体,劳动就无从谈起。因此,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析劳动者的行为方式、劳动力产权形式,以及劳动能力的补偿等问题及其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内

涵的拓展及其劳动创造价值形式的新变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劳动能力构成及其补偿

作为一个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否则,他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劳动行为,从而也不可能成为劳动者。劳动能力总是表现为劳动者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多次指出,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他说:“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集,第424页。)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存在一种认识上的倾向,即把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往往偏重于理解为体力劳动,忽视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起来,并以此作为劳动者衡量的重要标志。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对人们的智力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纠正这一认识上的偏差

事实上,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表现为体力与脑力的总和,是由人类劳动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人类只有以自己的劳动来改变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料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自己的目的为指向来进行的劳动,劳动的结果要服从于劳动的目的。这就需要满足两方面条件:一方面,要使自己的目的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要使劳动的结果符合劳动开始之前就已确定的目的。如果不能满足这两方面条件,就会造成劳动的浪费。可见,即使在最原始的劳动形态下,只要这种劳动行为是有目的指向性的,那么大量的体力劳动中总伴着一部分脑力劳动的支付。这也就是说,“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集,第190页。),人们的劳动行为必然是脑力与体力的共同支付。作为劳动行为的人体自然

力,其体力与脑力是不可分的,共同构成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如果人为地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割裂开来,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

对于劳动能力构成之一的体力,人们了解得比较清楚。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的智力因素,不仅包括劳动者的文化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及熟练程度等,而且也包括劳动者的知、情、意等社会科学知识及能力,如劳动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心理品格和创造性道德人格等。对于前者,人们比较认同;对于后者,往往被忽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条件下,劳动者的知、情、意等社会科学知识及能力对其智力发挥有着重大意义,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例如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公共关系、营销心理术等,都是这方面智力因素的客观要求及实际应用。因此,上述两方面的智力因素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并已成为现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劳动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能力得以消耗,其能量转化为新的使用价值。但这种劳动能力的耗费必须得到补偿,否则劳动能力就要萎缩甚至消失,从而劳动过程就得不到延续和发展。这种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也就是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过程。一般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劳动能力的简单再生产,即只是恢复并维持原有劳动能力水平;二是劳动能力的扩大再生产,即在恢复原有劳动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提高。从短期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有可能处于一种简单再生产的状态,或在某种特定生产方式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只是维持在必要生活的最低限度,从而总体上属于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类型。但从长期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必定趋于扩大再生产的状态,或从一般意义上讲,劳动能力耗费补偿总体上属于扩大再生产类型。因为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是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相对应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的。社会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而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则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劳动能力是体力与脑力的总和,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也包括两个方面,即体力的补偿和脑力的补偿。这种补偿是通过劳动者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特别是作为科学技术劳动者和经营管理劳动者,其劳动耗费的补偿更需要精神产品。而且,正如上面所讲到的,劳动者的智力因素不仅包括文化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及熟练程序,还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心理品格和创造性道德人格,因此用于补偿和扩大劳动者脑力耗费的精神产品,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由于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是通过劳动者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则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因此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是其劳动能力耗费补偿的基本前提,同时也决定了劳动能力耗费补偿水平的可能性边界。在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中,我们要区别体力耗费补偿与脑力耗费补偿的不同点。劳动者体力耗费的补偿,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其体能。由于体能的增强是有限度的,而且劳动者超过一定年龄后其体能处于自然下降状态,增强其体能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空间并不大,所以体力耗费的补偿基本上以体力恢复为主。如果撇开挥霍浪费等非正常因素,那么正常的体力耗费补偿总是相对有限的。劳动者脑力耗费的补偿,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其智能。由于脑力耗费并不损失其智力,所以在这当中其智能的维持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其智能增强的问题。与

体能增强相比,智能增强的潜力及其空间是极大的,而且随着劳动者的年龄增大和知识积累增多,其智能增强呈加速度状态。因此,劳动者脑力耗费的补偿基本上以智力积累为主。从体力与脑力耗费补偿的区别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主要体现在劳动者脑力耗费的补偿即使其智能不断增强上,从而劳动能力的提高也主要体现在劳动者智力水平的提高上。因此,过去我们实行

“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发展战略,对劳动者实行低收入、低消费政策,在客观上形成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耗费补偿不足,特别是抑制了劳动者智力水平的提高,导致劳动者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这种负面效应在经济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总结的历史教训。

二、劳动能力的变化及其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劳动的具体内容及属性的不断变化,与此相适应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随之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性。

在以小生产的产品经济以特征的传统生产状态下,当时大多数人是直接应用劳动资料进行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其劳动能力主要体现在体力的大小上,智力仅表现为经验性的技艺,基本属于体力型的劳动者。在以大机器生产体系为特征的近代生产力状态下,其劳动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体力型比重日见下降,智力型比重逐步增大,尽管有经验和技艺的劳动者仍占一定比重,但接受教育以掌握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必要。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力成本的作用显著,产业主体的素质要求还不高,产业主体数量庞大,从事一线生产的蓝领工人多于从事管理的白领人员。在以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生产力状态下,社会生产力中的智力成分正在变成社会经济领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成本作用越来越低,对产业主体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在新的企业组织中,工人不再是机器里的零部件,而是全部生产流程中的智能化组成部分。钢板焊接工人现在必须懂得一些代数和几何知识以便从计算机设计图纸中计算出焊接角度;水处理公司给装配线工人培训数学和计算机控制的生产测量技术;新的数字化相片洗印机要求服务人员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而不仅仅是会熟使用螺丝刀。大多数人员都从事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处理与分配的活动,其劳动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具有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上,其智力型比重居主导地位,体力型比重处于从属地位,并且白领人数远远超过蓝领人数。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社会》一书中指出:我们在正处在知识发展时代,这时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是资产、自然资源,而将是知识。知识分子将在知识年代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由此可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发生着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1)劳动力中智力因素的作用逐渐提高,体力因素的作用逐渐下降。有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在机械化初期阶段是9∶1,在半机械化半自动化阶段为6∶1,在自动化条件下两者之比为1∶9。(2)智力因中现代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作用不断上升,传统经验成规和劳动技能的作用不断下降。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计,在先进的工业社会里,有80%的新工作需要高科技知识人员。(3)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的“老化”过程与“更新”过程不断加快,从而智能增强速度不断趋于加快。这种劳动能力的变化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互动关系。在生产力较低下的发展阶段,非人力资源(尤其是土地或资金)为生产中最稀缺资源,其贡献很高,劳动者主要为简单劳动力,以体力劳动为主,智力含量低,因而人力资源在要素配置中的地位不高,其贡献率很低,而且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其贡献率增长也非常缓慢。由于社会劳动产出量有限,劳动力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也相对较低。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加速发展,社会劳动产出量迅速增大,劳动力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相应提高,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大有提高,从而使生产质量明显改善,工作中需要层次也急剧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知识存量的充分发挥、积极性的调动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人力资源贡献率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货币市场效率提高,非人力资源稀缺性降低,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比重下降,最后终于达到人力资源贡献等于非人力资源贡献率的临界点。此时,开始把人力资源看作一种生产要素,并围绕提高该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展开企业各项管理活动。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到,知识、信息、智力日益成为核心要素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此时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知识存量由缓慢变动而进入剧烈变动时期,人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及不可分割的载体便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贡献率开始明显高于非人力资源贡献率,从而人力资源的发掘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随着全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劳动者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地位将日益上升。与此相适应,劳动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将趋于上升,人力资源投资与开发费用将不断增大。由于知识是人脑创造的产物,知识的本质是创新,因此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就成为这一阶段人本管理的核心,人的价值从来没有像今天得到这样高的荣誉与物质的承认。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展示一组统计数字,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是不同的。平均统计结果为: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使生产率提高43%,中学为108%,大学为300%。这充分表明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的素质、文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正因为如此。日本经济企划厅2000年6月发表的亚洲经济年度报告《亚洲经济发展与it革命》中指出的:“有能力的、具备复杂知识和智力的人力资本对于实现新经济的持续繁荣是关键的。积累知识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部分。”当然在这种劳动能力变化与社会生产发展的互动关系中,专业化分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片面发展,一些人成为体力劳动者,另一些人成为脑力劳动者,大多数人只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门技能、经验和知识。但从总体上讲,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趋于不断提高的。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特别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与扩大,对复合型人才

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将会把劳动能力的全面提高摆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劳动能力变化的必然趋势。

三、劳动者知识化发展趋势

劳动过程,既是劳动力把自然资源变为财富的过程,也是劳动力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积累和创造的过程。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力联系在一起,不但能把随着在生产资源和劳动力上的旧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而且还能创造新的价值。因为真正的科学知识不是简单地从前人或他人那里移植过来的模仿性知识,而是在实践中有所发明创造的创新知识。以这样的创新知识来指导生产,一定能创造出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化世界来。历史上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进步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都是依赖于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中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的进步。因此,随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附加值是由智力而非体力创造出来,劳动能力耗费越来越依赖于智能,与此相适应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明显表现出劳动者智能增强及其加速度发展的特征,呈现出劳动者知识化的发展趋势。最近30年来,美国企业生产一直呈上升趋势,始终保持全球第一,其工人人数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却呈递减趋势,由过去的33%降低到17%左右,据估计2010年工人人数将只有12%,2020年进一步降低到2%。目前,美国约80%的就业人员从事的不是生产物品的工作,而是运输物品、处理和制造信息、或者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工作。自1996年以来,商品生产和批发部门失去的几乎所有工作岗位都被办公室工作岗位的增加所抵消了,80%的新职业是由知识密集型部门创造的。

表11998年美国私人部门的就业,按部门分解

全部就业总人数(万人)10120

服务业份额(%)79.2

制造业份额(%)18.3

采矿业和农业份额(%)2.5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SurveyofCurrentBusiness》2000年1月号,D-35页。

另外,即使都在知识密集型部门,其就业人员的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80年代新兴产业大发展时期,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但是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开始下降,产值增长速度变缓,高技术服务业大幅增长。高技术产业结构重心开始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据统计,美国在1988—1996年期间,28个R&D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0.2万人,增加幅度为4.9%,但是其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59.9万人,减少幅度达10.4%,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原来的69.6%下降到59.5%,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与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相反,高技术服务就业人数却呈大幅上升趋势,在1988~1996年期间,仅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管理及公共关系等四个R&D密集的高技术服务业,就新增就业机会105.6万个,增长速度达到45.6%,是高技术产业整体增长速度的10倍。由于高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服务业就业人数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1988年的28%增加到1996年的39%,高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体的比重从9.5%上升到10.2%改变了原来高技术产业由制造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使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入到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的新发展时期。

因此,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认为,继产业工人之后,将出现一个“知识工人”的新阶层。劳动者知识化发展趋势,不仅在于宏观层面知识资源投入的增多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带来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更在于微观层面上知识成为各行各业生产活动的关键,致使所有企业立足于知识资本的积累、增值和实现的本质要求。在强大的竞争压力和技术革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情况下,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使市场的领先者都一直受到威胁。同时,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也加大了创新的压力。因为顾客不仅希望得到最新的产品,还希望以最低

价格得到最好产品。这就带来了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双重压力。然而,有了知识,企业就可以确定多变的市场需求,甚至在顾客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需求之前就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为了做到这一点,市场的领先者需要深入了解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务,还要了解市场将购买什么样的服务。因此无论从卖方还是从买方的角度考虑,知识都是关键因素。

由于企业的竞争地位将取决于它利用自己知识的效率以及掌握新知识的速度,这就要求企业运用知识管理把分散的个人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资产,以便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采取行动,赢得竞争优势。而企业知识资产的形成,则是以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各种技能与知识为基础的。如果企业员工不具备各种技能与知识,不具有知识创造的能力,企业的知识资产就无法形成。因为知识是个人思想中经验、探索、价值观和认识框架的总和。尽管可以在企业组织流程、日常工作和网络(有时在文件档案)中表现或包含知识,但知识离开了个人的头脑就无法产生。知识从来没有完全地脱离人的影响。它形成于人自身知识的原始积累,并通过个人对新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而产生。从这一点上讲,企业的知识资本运营离不开劳动者的知识化。而对于劳动者来讲,不管其具体工作性质如何,都要求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行为。为此,知识型劳动者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为了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势必要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在此过程中,劳动者知识化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从而全面提高劳动者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术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四、劳动力产权:性质、形式与权能结构

作为劳动行为主体的劳动者,其自身具有的劳动能力并不单纯仅仅是生理学的范畴,更本质的是经济范畴。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中,对劳动力产权进行了深刻的研究。马克思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法权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为此,马克思对劳动力产权关系的研究更注重于社会性和历史性。从生理角度看,劳动能力只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中,两者是合而不分的。劳动者既是劳动力的担负者,又是其本身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劳动力产权关系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的生理关系。然而,劳动力产权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关系的体现,是与经济关系的性质紧密相联的,不能脱离经济关系孤立地、抽象地考察劳动力产权,否则就会滑向形而上学或法学幻想虚构的劳动力产权。这是因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一样,也是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这种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的分配形式、结合形式和所有权形式,都反映了经济关系的性质。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产权关系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中的法权关系,买卖双方均须承认双方都拥有所有权,并根据各自的所有权支配自己的东西。这种特定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而“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劳动力产权关系作为一种法权关系,是社会整体结构中的上层建筑,它与社会生产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劳动力产权关系变动和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

革。

在现实中,劳动力产权是一种权利的组合,包括劳动力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这组权利既可统一也可分离。劳动力产权权能结构就是指构成劳动力产权总体的不同权项的状况及其组合分离形式。劳动力产权权能的统一,即各项权能都属于同一个主体,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劳动者自身。也就是,劳动者既占有劳动力的实现条件——生产资料,又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其典型形式是个劳动者,如独立的农民或小手工业者用自己的土地和生产资料直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财产和劳动力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管理权和收益权都归作为劳动者自身。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均属于他人,并且连劳动者本身也不属于自己。这时由于劳动力产权的各项权能都属于他人,也不存在分离的问题。其典型形式就是奴隶制度下奴隶劳动力的他人所有权。

劳动力产权权能的分离,即各项权能分属不同主体,为不同的主体所行使权利,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在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劳动力产权权能的分离,表现得尤为明显。劳动者拥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和自由支配权,而他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也就丧失了自身劳动力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但工人出卖自己劳动力只是在一定时限内,并在让渡时不放弃他对于劳动力的所有权,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只是“劳动力的暂时使用权”和“暂时支配权。”

然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劳动力产权的权能结构也发生了某些变化。随着技术发展的方向从大型化、高速化及大批量生产的“大型技术”转变为多样化、节省资源和综合多种技术等方面,对于从事创造“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人来说,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其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及价值观念。例如,图案设计家所使用的桌子和制图工具、摄影家的照像机、编制电子计算机软件所需要的小型电子计算机等生产资料,其价值并不贵,任何个人都可以买得起,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则是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及价值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同劳动力本身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其本人才能使用,他人是无法使用的。因此,这部分人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者。随着整个社会从事创造“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人的逐渐增多,那么自从产业革命以来持续多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将会改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一体化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现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产权关系依然存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劳动力产权关系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所反映的不同劳动力产权关系。当劳动者与公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具有双重性,即劳动力产权既属于劳动者本身,也归于社会所有。当劳动者与私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形式为本人所有权和他人支配权。当劳动者与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完全属于劳动者本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力产权多元化有密切关系。例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以合伙制为基础)、自由职业人员的劳动力产权,均属于劳动者所有与自主关系;而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及其工人、私营企业受雇人员等的劳动力产权形式,则为本人所有权和他人支配权。在现实中,由于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因此其劳动力产权关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者群体

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篇9

关键词:比较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投资结构

劳动力在经典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和资本并列为两大要素生产活动的重要投入要素。自全面开放经济以来,我国一直凭借劳动力资源、外向型经济获取财富的模式伴随着世界经济周期性疲软将无法延续。提高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唯一的出路。但什么样的路径选择能促使后起国家走上持续经济发展的轨道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对农业大省且是人口大省的河南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区域框架和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预测下,试图给出引导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方法。

河南省经济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

(一)总体分析

本文采用1952-2008年的河南省GDp数据和反映劳动投入量的就业人员数量做了相关性分析散点图(图略),其中X轴为就业人员数量,Y轴为GDp,图形呈现凸型抛物线,由此得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印证了世界银行的理论——随着经济增长,劳动力的投入由同步增长到增长趋缓。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左边,劳动参与率应该下降。所谓劳动参与率即指,一定区域内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而政策引导却在为了取得人口红利,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这一方面有发掘劳动力资源潜力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却抵消了劳动效率的提高和效益增长的动力。笔者又将GDp和人均投资额做了相关分析和散点图——X轴为人均投资额,Y轴为GDp,得出结论:河南省“八五”以来一直保持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这表现在GDp增长和人均投资的相关性为完全相关,在散点图上,可以看到近似的一条固定斜率的直线,且投资力度在逐年加大。

笔者进一步用软件分析投资行业机构的变化趋势。从软件输出结果看,最近几年,河南省投资主要用于工业,投资行业结构变化趋势折线图表明,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投资额呈现了同步上升趋势,而且上升差额不变。

河南省经济发展模式总体延续了投资经济增长模式,投资方向集中在工业,并且主要在重工业,而重工业资本深化的规律又决定了其缺乏劳动力吸纳能力。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目前,劳动力就业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这直接关系到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问题分析

1.投资结构不合理,工业布局缺乏战略规划。投资没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内涵型效益,完全还处在粗放型的单纯数量扩张的工业化初期阶段。从河南省轻重工业投资效益对比分析结果看,轻工业受到轻视,而重工业得到投资优先和偏重,在工业投资的具体行业上没有太大差别,没有体现区位优势理念,总的投资效益欠佳。

2.重工业投资效益差,国企改制拖累效益。从各种性质投资收益对比结果看,外商投资效益上升速度很快,表明规模效益明显,技术优势明显,再加上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政策优惠,上升速度呈现快速步入平稳阶段态势;而港澳台投资,不占技术优势,但管理优势明显,在逐步融入内地市场环境后呈现稳定快速的增长;而内资的私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下降趋势明显;而传统投资格局形成的国有经济投资效益欠佳,在受到外部冲击时,效益状况进一步恶化。

3.私有经济成分比重低,缺乏招商政策且定位不明确。在各种投资分组投资额增长对比结果中,投资效益最低的国有经济仍然维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投资效益下降的私营经济由于竞争的因素在快速通过投资以增加竞争力;投资效益和私营经济持平的集体经济在稳步增加;投资效益最高的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变化不大,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一状况说明,河南省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太多招商引资的区位优势,或在招商引资宣传过程中,未出台针对投资效益好的重点有吸引力的产业配套政策。

4.劳动力本土化就业难,劳动力资源外流。河南省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单纯规模扩大的粗放型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较高的经济增长依赖较高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其中,重工业缺乏劳动力吸纳能力,而河南重工业投资逐年上升并多数为国企。这就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这一性质的行业劳动力吸纳能力低,本来就人浮于事或已经存在严重的过度就业,又加上用人机制和门槛的限制,劳动力流动性很差,导致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作用有限;另一方面,所需专业技术高级人才因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难以留住;第三个方面是河南省的重工业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

河南省劳动参与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劳动力总量的过剩,以及社会保障普及率低,使得我国劳动参与率水平总体较高,已经超越了经济发展阶段,使得从经济成果总量指标上计算的我国劳动率较低。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来看,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有着更大的作用,其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33,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劳动生产率则更大(田成诗、盖美,2005)。所以,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影响劳动力就业总量的劳动参与率;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产业结构。

(一)变量选取及模型回归结果

本文选取GDp、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工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男性人口比重和万人大学生数几个指标,数据采用2005-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使用灰色系统分析软件计算。从关联度分析的结果看,劳动参与率Y与几大因素的关联系数中,相对关联度系数除GDp以外都在0.6以上,这些因素的关联度最低的是平均工资,其相对关联度为0.6009,而万人大学生数相对关联度为0.6341,可以接受。考虑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方式和表现方式不一样,相对指标反映两个因素发展变化速率的相似程度;而绝对关联度反映两个指标绝对量之间的关系。对城镇登记失业率,考虑到就业的相对稳定性,特别是河南省城镇企业大多数是国企,在相对长的时期人员变动不大,所以,取其综合关联度时选择(θ=0.8)0.8185;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取绝对综合关联度时,其偏重于变化速率的相似程度,选择(θ=0.2)0.9538;在男性人口比重这一指标时,既应注重历史存量结构的影响,也应考虑人口结构的流量变化,所以选择(θ=0.5)0.8946。

用SpSS13.0对各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可以得到以下模型:

Y(劳动参与率)=0.8185X2+0.9538X4+0.8946X5+a(随机因子)

(二)实证结果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最大。因此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解决就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政策引导,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的核心。从量上看,第三产值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劳动参与率就会提高0.95个百分点,而在劳动参与率过高的情况下,劳动力投入数量绝对值增加,但是,如果劳动力素质得不到提高,单纯增加进城农民工数量,在短期内,由于增加劳动供给,劳动报酬就得不到保障,进而还会促使一些企业考虑降低生产成本,排斥高素质大学生的就业,使得高素质就业增量减少,这从表1万人大学生人数和劳动参与率较低的关联度(θ=0.5)0.57可以看出,劳动力资本得不到提高,而企业也没有技术创新的压力,滞留在人口红利阶段,失去核心技术优势进而失去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在第三产业也应该有个度。结合笔者分析结果,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变化比劳动参与率变化平缓,这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有较大的就业弹性,第三产业应该作为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坚持长期不动摇。

影响劳动参与率的第二大因素是城镇失业率,关联度系数为0.8185,城镇失业率变动一个百分点,劳动参与率则变动0.82个百分点。根据2004-2008年劳动参与率与相关因素关系分析,2006年以前劳动参与率和城镇失业率呈负相关,城镇失业率下降,劳动参与率上升。无论城镇或农村转移劳动力都呈现出就业增加状态,这和总的大好经济形势分不开,从2002年开始的房地产经济的辐射带动下,各产行业呈现出了经济增长的勃勃生机,河南省的GDp在投资经济的带动下,迅速提高。展现了河南省建筑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反衬出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还处于较低的粗放型阶段,依然摆脱不了资源性城市发展的旧框架。成长缺乏集约发展的技术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2006年以后,两者变成正相关,城镇失业率上升,劳动参与率平稳中下降。这一方面因为城镇建筑经济的周期性,另一方面表现出,城镇就业人员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缺乏主动性,在再就业环节上缺乏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由于产业层次较低,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也处于较低层次,缺乏从业入市门槛,民工劳动力以低廉的价格冲击城镇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加剧城镇就业的难度,在统计口径上大学生也在城镇失业统计人口之列,无形中延长了企业使用人口红利的苟活时间,降低其从事技术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和紧迫性。

对于男性人口比重这一指标随着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其变化一直不大,较为稳定,几乎呈现不出折线变化趋势,这是因为,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同时也是农业大省,大多数女性农业劳动力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仍然滞留在农业劳作上,农民工多数集中于男性。这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河南省的吸纳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建筑业等重工业领域占据比重较大;其他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妥善的本质意义上的居住改观,女性一般作为农村留守人员。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层次还处于较低层次的服务行业,比如家政、餐饮、商品零售等,劳动量和精力付出较多,加上各种保障措施跟不上,所以,在机会成本(相夫教子)很高的情况下,对女性劳动力并没有多大吸引力。另外,农村女性被统计到的人数也少。

参考文献:

1.田成诗,盖美.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7(2)

2.DwightH.perkinsStevenRadeletDonaldR.SnodgrassmalcolmGillismichaelRoemer.发展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王军虎.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商场现代化,2006(9)

4.牛青杨.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动态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9)

5.曹明霞.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模型与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3)

6.刘霞辉,张平,张晓晶.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陈宗胜.双重过渡经济学.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8.刘迎秋.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江小涓,何德旭,高培勇.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报告—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大学生文体劳个人总结篇10

【关键词】高校扩招;社会就业压力;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向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事业必然会经历一个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过程。【1】在这一进程中,为了普及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我国逐步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扩大了高中阶段教育的覆盖范围。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不仅圆了广大学子的大学梦,也对社会就业压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的现状研究

1999年2月,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同年6月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把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作为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任务,并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2】从此,我国高等院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表1集中反映了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的步伐。1998年全国高等院校本专科招生108.4万人,到2010年达到661.8万人,增长率达511%,在校人数从341.0万人增长到2231.8万人,增长率达554%。1998年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7.3万人,到2010年达到53.8万人,增长率达637%,在校人数从19.9万人增长到153.8万人,增长率达673%。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到2010年达到26.5%,增长率为170%。

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又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为:在校总人数从2009年的2979万人到2015年达到3350万人,到2020年达到3550万人。研究生在校人数到2015年达到170万人,2020年达到200万人。毛入学率到2015年达到36.0%,到2010年达到40.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高校扩招和教育事业普及化的发展,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不断上升,社会人才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调整,对社会的就业压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社会就业压力现状背后的人才结构因素

就业压力是反映劳动力就业难易程度的一个社会指标。对于确定的人才市场而言,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当劳动力供应大于市场需求的时候,就业较为困难,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较大;当劳动力供应小于市场需求的时候,就业较为容易,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较小。而一国的就业问题是与该国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局限于教育领域的问题,确切地讲,主要是由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

通常而言,社会对劳动力人才的需求结构是呈金字塔形状的。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对初级人才的需求数量高于中级人才,对中级人才的需求数量高于高级人才。如果人才结构不合理,那么必然会出现结构性的就业不均衡现象,即部分人难以就业,而部分人极为抢手。在一般的比较分析中,接受不同级别教育的人的数量大致可以代表各级人才的数量,即教育人才结构大致可以代表社会劳动力供给结构。因此,教育人才结构必须和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也就是说,教育结构必须和社会产业结构相搭配,与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社会繁荣的进程相适应。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实施扩招政策。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人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中高级人才规模扩大,初级人才规模不断收缩,造成了结构性的就业问题,出现了沿海部分制造企业“招工难”和中低层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据教育部统计,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有34万人,2003年达到52万人,2006年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24万人,到2011年又增至144万人。【3】如果算上为了争取更好就业机会而被迫报考研究生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这一趋势将更加严峻地反应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然而,与此同时,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专、高职、技术类院校的学生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超过了90%。【4】

结构性就业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上,还从当前普遍存在的人才高消费现象上得到了佐证。很多原本仅需要中等劳动者就可以胜任的工作,现在都要求本科以上的学历,这既是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也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另一方面,尽管中职劳动者就业受到企业人才高消费的影响,被大学生抢占了部分工作岗位,但目前其就业形势仍大大强于大学生,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我国人才结构失衡的严重性。而这种人才结构失衡是高等教育扩招步伐快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进度所造成的。

三、高校扩招对社会就业压力的宏观影响和长远分析

高等教育是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和科学技能的学校,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高校扩招使更多中学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言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既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想,又提高了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6】但是,对于劳动力市场而言,高校扩招带来的更多的是推动劳动力流动方向在横向和纵向上发生改变,一方面改变人才市场结构,另一方面缩短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劳动力流动方向的改变对社会就业压力的阶段性影响构成了转嫁社会就业压力的模型,对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意义深远。

(一)高校扩招与转嫁社会就业压力

自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的出生率逐步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低增长的水平。所以,撇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年龄人口计算,每年投入劳动力市场的适龄人口也应该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低增长的状态,从而维护了人才市场劳动力供应的基本稳定,如果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发展基本不变的话,也就形成持续的、稳定的就业压力。

高等教育促使劳动力在纵向上发生分流的现象,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一部分人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另一部分则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升了文化素养,掌握了更多的劳动技能,然后才进入劳动力市场,这里视为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实质上起到了延缓一部分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的作用。而某年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为该年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和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的总和。接受高等教育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上高校扩招的进程和规模的差异,就构成了社会就业压力变化的内在原因。

当高等教育以大体相同的招生人数稳步发展,或者高校扩招以相同的人数持续增长的时候,一些年前进入高等院校的人数投入劳动力市场,正好基本上弥补今年因接受高等教育而未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缺口,因此,每年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维持基本稳定,对社会就业压力产生的影响很小。但是从施行高校扩招到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是普及化的过程,将会打破这种稳定状态。

图表来源:在社会人才流动仅限于升学和投入就业市场两个方向,并且各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即某年的高校招生人数等于四年后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假设下,笔者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劳动力纵向流动情况绘制。

高校扩招促使劳动力流动方向在纵向上发生改变。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阶段一,也就是高校扩招之初,由于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增加,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急剧减少,而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基本维持稳定,每年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随之大幅度降低,劳动力市场供应减少,就业压力降低。在阶段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增速减缓,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减少较慢,而由于前一阶段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增速较快,本阶段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急剧增加,每年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劳动力市场供应增加,就业压力加大。所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Lm曲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模式。由于社会对就业压力降低的适应很快,而在社会就业压力加大的时候很难适应,就放大了高校扩招在转嫁社会就业压力下所带来的压力水平。

(二)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对社会就业压力的意义

高校扩招圆了广大学子的大学梦,提高了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增强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使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进而使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如果社会主要劳动人口的退休年龄保持不变,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社会主要劳动力的工作年限在一定范围内不断缩短,劳动力的实际供应减少,社会就业压力减小。

以一名普通学子(劳动力)为例,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大约十五六岁,如果不继续深造,通过两三年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习,或者直接投入就业市场,其工作年限有四十余年;如果继续深造,通过三年高中阶段的学习,四年大学阶段的学习,甚至还有三到六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已年近三十岁,其工作年限就缩短了十余年。这十余年实则是劳动力实际供应的减少,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上面说明了个体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带来的社会实际劳动力的减少,而社会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则可以从图1中得到说明。图1中,Ca曲线表示无高校扩招下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适龄人数,大体为水平走向,有缓慢的增长,Lm曲线表示高校扩招下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位于Ca曲线的下方,走向是先降后增,在两端都靠近Ca曲线,可以达到但不会超过Ca曲线的高度。Ca曲线与坐标轴构成的区域表示了无高校扩招情况下的劳动力实际供应,Lm曲线与坐标轴构成的区域表示了高校扩招下劳动力的实际供应,而Ca曲线和Lm曲线之前的面积就是高校扩招下社会劳动力实际供应减少的部分。

教育事业的普及化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使得工作年限大大缩短。据教育部统计,高校扩招以来,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由8年左右增长到2009年的9.5年。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我国教育事业普及化发展的目标定为:到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这反映了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是解放劳动力,实现自动化的过程,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郝保伟.国内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1):5-9.

【2】张静.高校扩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20(3):6-9.

【3】傅鸿飞.从大学生就业难看中国人才结构培养失衡[J].数据,2007(07):39-40.

【4】麦可思研究院.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暨2011年就业蓝皮书[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