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研修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29:25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篇1

一、“内容标准”特点研究

关于“内容标准”的特点,总结起来,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时代性。“内容标准”的制定贴近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及时吸取了学术研究成果,整个内容充满了时代气息。例如,朱汉国在《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一文中就指出“内容标准”部分“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及时地反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1]而何成刚、赵申升的文章《继承・发展・创新・思考・解读》也提出《标准》在“具体的历史知识的选择上,大量增加了与现实相关和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反映了历史学科的最新进展”。[2]

2.基础性。《标准》的“内容标准”就过去一部分较为陈旧和有难度的内容进行了适度删简,呈现出基础性的特点。如“历史课程内容要符合国情,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着重克服‘难、繁、偏、旧’的现象”,[3]并且“新课标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基础性,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

3.选择性。“内容标准”有目标明确,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具有选择性。因为“内容标准”的设置为“不同潜能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也为教师的因材施教创造了条件”。[5]而“课程目标更加明确课程标准对每个学习专题的每个知识点都用清晰的行为动词,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做出了具体规定”。[6]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内容标准”的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4.完整性。由于课程结构的变化新课标中世界史、社会史、文化史等比例的加大,内容更为系统具体,也更加完整全面。何成刚、赵申升指出世界史内容的增加“有利于对历史的宏观、整体认识;加强社会生活史、科学技术史、教育史和文化思想史,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7]而选修课的诸多内容,则涉及到学术研究领域的突出成果。王雪峰认为增加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完整,而学习专题的设立,则使知识更具系统性。此外,朱汉国同样强调“新课标的世界史扩充,体现了历史的完整性”。[8]

二、“内容标准”的缺点和不足

虽然不少学者都肯定了“内容标准”的变化,指出了“内容标准”的新特点,但同时也有学者指出了“内容标准”的问题所在,指出了其缺点和不足。如赵亚夫就在《从“历史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看问题》[9]、《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育的现代化――绕普通高中的反思》[10]、《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11]三篇文章中,对“内容标准”中行为动词的使用,世界史比例调整,必修与选修的整合,政治史和文化史内容的选取等问题提出了质疑。朱汉国、何成刚在《实施现状调研报告》[12]一文中认为内容标准总量较大,内容较难,重复较多。而郑林等人认为内容标准在内容结构上、必修和选修模块的选择和设置上、内容的难度和衔接上都有缺陷。[13]姚锦祥则指出了《标准》内容标准需要商榷的四点问题:“一是经济史和文化史的扩展与政治史内容偏狭;二是地区史不平衡;三是中外史专题价值反差;四是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和重复”。[14]陈其也认为《标准》的内容标准存在地区知识的不平衡。[15]此外,陈春梅的《对的几点建议》、[16]王雪峰的《(试验)内容标准的创新与不足》、周明学的《历史课标及历史教材的“去历史化”问题》[17]等文章还提出了内容标准部分知识点遗漏和选取不当、存在去历史化等问题。总体来看,学界对内容标准的知识结构、知识编排、内容选择和难度、初高中衔接以及行为动词使用提出了异议。

三、对“内容标准”的具体解读

具体到“内容标准”的每个专题、每个模块,也有一部分学者分别从政治史、人物史、改革史等角度对“内容标准”中的必修模块及选修模块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1.在对“内容标准”必修部分的政治、经济、文化史模块的研究中,分析得最为透彻的当属冯一下等学者的《试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政治史内容》、《试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经济史内容》、《试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文化史内容》三篇文章。有关政治史的分析中,冯一下、黄勇指出“内容标准”的政治史具有“重视其地位、以政治文明为主线,科学的评价,多角度的研究历史,密切联系现实”[18]的五大特点。同时,也针对政治史的不足提出了建议,希望政治史的编写“能真正的贯彻‘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内容编排原则,应更科学地选择和安排中国近代政治史内容,可适当增补一些重要内容,要尽量减少交叉重复”。[19]经济史方面,冯一下、李洁提出了经济史的五大突破和创新,分别是“创设经济史板块,提出经济史的教学概念,吸收经济史研究成果,经济史内容贴近实际,提出了合理的活动建议”。[20]而在改进建议上,冯一下、李洁建议经济史内容应该从“更清晰地勾勒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更恰当地处理经济史与政治史、世界经济史与中国经济史的关系,适当注意近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史,经济史在高中历史选修课程中获得应有的地位,经济史模块的能力要求应更有针对性”[21]等方面进行调整。在有关文化史的研究中,冯一下、李洁肯定了“内容标准”中“文化史比重和地位提高,选取和安排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优秀文化成果,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将文化史领域作为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园地”[22]的特点,但是同时也建议文化史部分内容在难度上、安排上、表述上、联系生活实际上都有待改进。此外,徐晓红的文章《新中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文化史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研究》还将《标准》中文化史的内容分布进行了统计,对《标准》文化史内容选择价值取向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23]

2.在选修模块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的领域和方向集中于改革史、人物史、民主史等方面,而关于历史奥秘和文化遗产等方面,却鲜有涉及。如徐赐成在《高中历史“改革史”课标内容要求及教学问题处理(上、下)》两篇文章中对改革史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他认为改革史的内容虽与必修有交叉重复,但也有着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也应该相对独立,为此他提出了改革史教育的三点功能和四点价值追求。[24]而在关于人物史的分析中,冯一下、黄勇在《试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人物史内容》中肯定了内容标准对人物史的重视,然后具体分析了“内容标准”中历史人物的教学要点,指出“强调了解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主要活动是人物史教学的基础”,并结合图表对“内容标准”中的人物的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人物史在人物分布、数量、出现次数、活动建设四个方面的修订建议。[25]在民主史部分,尚海燕在《课改前后高中历史课程民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比较》一文中通过列表的方式,归纳了《标准》中民主史的相关内容,对比《大纲》,总结出“课程标准在民主教育目标内容方面更为全面、科学和合理,内容更具有时代感,突破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真正体现了历史学科本身的科学价值”。[26]

3.还有学者对“内容标准”中教学建议部分进行研究。如,罗敏捷就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教学活动建议”的研究》一文中就专门对《标准》的活动建议做深入的剖析。文章结合内容标准的教学活动建议,分析了教学学活动建议内涵、理论基础和课程价值,并为教学活动建议的设计实施提出建议。[27]

四、《标准》中内容标准部分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内容标准”部分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虽然《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其研究的深度还是有待加强。例如,从宏观角度研究内容标准的文章中,只有少数学者对内容标准的做了全面的阐述和研究,大多数的文章都只有小部分的篇幅谈到了内容标准的特点、创新与问题。而在内容标准具体的解读方面,研究的文章并不多,除了冯一下等学者的四篇文章对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物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外,其他的文章都没有专门针对内容标准某个模块或专题进行研究,多是结合内容标准,重点谈到了教学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此外,有关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三个模块内容标准的研究则基本没有人涉及;而且能够打破模块的限制,从中国史,世界史,或者从古代史,近代史,或从社会史,科技史等领域进行的研究则更没有出现,可见其研究的广度也远远不够。

2.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笔者在对相关论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内容标准研究的方式方法大都是纯文字性的分析总结。然而,《标准》内容标准部分的篇幅较长,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如果采用一些统计分析的方法,则更能够直观,科学的反映出研究的结果,更好的给自己的论点给予支持。

3.内容标准的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标准》颁布到现在已经超过十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也都在使用新课标教科书,可以说,内容标准也在经受实践的考验。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些内容标准还存在什么问题,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修订建议呢?则很少有人提及。

结合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对内容标准的特点、创新、不足之处都可以有更深入更系统的挖掘,同时也要拓宽内容标准的研究视角。例如不仅可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人物史的角度研究,也可以从社会史、国别史、断代史等方面对内容标准进行分类解读,力求在对内容标准研究的涉及面上得到拓展和延伸。

2.对内容标准的研究范围可以进一步拓展,寻找一些新的研究切入点。例如,我们也可以借鉴《新中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文化史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研究》[28]一文,对内容标准政治史、经济史以及选修部分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研究。

3.研究的方法应该更加的多元化。如,在人物史的研究中,冯一下、黄勇就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采用列表的方式,对人物史中各类人物分布,出现次数等进行了分析,既有理有据,又一目了然。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更多的应用定量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4.结合更多的教学实践分析《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知识点。对相关知识点的增删和完善,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8]朱汉国.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03(10):14;15.

[2][7]何成刚,赵申升.继承・发展・创新・思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2):27;27.

[3]刘军.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认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浅析[J].历史教学,2003(7):5.

[4]李静萍.谈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56.

[5]石强.关注课程改革培养历史素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学习与研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2):9.

[6]王雪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内容标准的创新与不足[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9):15.

[9]赵亚夫.从《历史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看问题[J].历史教学,2008(5):44-47.

[10]赵亚夫.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育的现代化――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反思[J].教育学报,2006(8):37.

[11]赵亚夫.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J].历史教学,2006(5):45.

[12]朱汉国,何成刚.关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的若干建议[J].基础教育课程,2013(4):23-26.

[13]郑林,侯桂红,吴波,刘玉群,张逸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实施现状调研报告[J].历史教学,2013(3):3-9.

[14]姚锦祥.历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J].教育学报,2006(8):147.

[15]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建议[J].历史教学,2004(12):43.

[16]陈春梅.在创新中不断进步――对的几点建议[J].广西教育学报,2004(3).

[17]周明学.历史课标及历史教材的“去历史化”问题[J].中学历史教学,2009(11):29.

[18][19]冯一下,黄勇.试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政治史内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2):30-31;32-33.

[20][21]冯一下,李洁.试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经济史内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2):34-35;35-36.

[22]冯一下,李洁.试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文化史内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2):37-40.

[23][28]徐晓红.新中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文化史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3(4).

[24]徐赐成.高中历史“改革史”课标内容要求及教学问题处理(上下)[J].中学历史教学,2011(8-9):19-21.

[25]冯一下,黄勇.试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人物史内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1-2):20-23.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

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全国陆续展开。此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构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体系”。以培养中学历史教师为主的地方高师院校应针对这一变化进行改革,构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一、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

(一)模块加专题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不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采用“模块”加“专题”的课程结构,建立起注重基础与综合、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的历史课程体系。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六个选修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及相应的学习内容。每一“模块”由6~9个围绕一定主题、具有相近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学习专题组成,在内容上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综合性和时代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内容特征

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再像过去强制地把某一历史阶段的内容划为必修或选修,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历史学科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确定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仅继续重视政治史内容,而且加强了思想文化史、文明史、社会生活史、科技史和教育史的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内容,如“人类起源之谜”这一内容,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又离不开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包含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动物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同时,高中历史新课程增加了不少与时代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与社会进步和学生经验相联系的课程内容。而六个选修模块课程的设置,旨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三)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突出变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地不断推进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成为时代的需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来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缺陷,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梭伦改革”、“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玛雅文明的消失”等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方面,增加了“?阿里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内容。在高中历史必修模块总共25个专题中,世界史有11个专题,占44%;选修模块总共41个专题中,世界史有28个专题,占68.3%;在必修和选修总共66个专题中,世界史有39个专题,占总专题数的59%。在高中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现行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与中学历史课程体系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文件构建的,该文件规定师范历史专业的主要课程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训诂学、史源学、史学论文写作、历史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4]这种课程设置强调历史学科本位,一些如史源学、训诂学等极具专业性的课程,在地方高师院校只是培养方案里的摆设而已。近年来,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其课程体系仍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先行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江苏省,有专家在对南京等地部分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师生以及新近参加工作的在职中学历史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基本上不太了解、不甚关心;中学历史新课程知识在高校的教学中仅仅涉及少数内容;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都认为高校的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需求”。[江苏这样教育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由于观念、体制、师资等方面的因素,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并未随着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其所培养的学生自然无法迅速适应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中国史和世界史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大学历史学专业本国史和外国史的比例应均衡发展,且外国史的比例应适当增加。据北京大学高岱教授的调研统计,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历史学系,从事外国史的教学人员占2/3左右,而且在这些大学中,外国史还是所有非史学专业大学生必修的通选课;韩国、日本主要大学的历史系,从事外国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也占到2/3;俄罗斯主要大学历史系约有50%的教师从事世界史教学研究。而我国世界史学科在整个历史学科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3。尤其在地方高师院校,在一个30~40人左右的历史系,只设一个世界史教研室,只有3~5人从事世界史教学,基本上只能完成几门世界通史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程。可以说,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课程体系是不完整的。从前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师范历史专业主要课程也可以看出世界史在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地位。这既不能适应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三)历史专业教育课程不足

在我国,一般师范院校都较为重视普通教育理论和技能,而忽视专业教育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高师类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少,比例低,教育实践时间短。目前,在高师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教育类的课程主要由“老三样”(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组成,且主要是公共教育理论课程,针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严重不足。

三、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新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8]结合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和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需要构建新型的历史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是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指挥棒。近年来,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在调整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味地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过分强调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忽视了师范性特点,脱离了地方师范院校实际。而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早在本世纪初就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等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了“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深厚的历史科学知识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的中学历史工作者”[9]的培养目标。一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业都把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工作者”,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历史教育专业更应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基础教育,为中学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的综合素质高的合格的历史教师,其课程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其课程设置要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服务并引领地方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构建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

首先,课程体系要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色。在构建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时,必须保证能使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大序、框架和规律有基础性认识。因此,可在保证基本教学课时的前提下,将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两门通史教学时间从三年压缩到两年。同时增加系列的专门史课程,即开设中外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以及宗教史、文明史、环境史、科技史、教育史等主要专门史课

程,凸显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系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较为全面系统的感受和认识。其次,课程体系要纳入其它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历史学科是包罗万象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0]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构建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时,有必要纳入人文地理学、考古和文博、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内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的原则,既注重专业学习的科学化,又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一些本专业教师无法开设但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非常重要的课程,如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等,可通过学校平台,与其他院系协调,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第三,课程体系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一是要增加部分与中学历史新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相关的必修与选修课,如近代以来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价、探索历史的奥秘等。二是要增加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地方史、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第四,课程体系要突出历史专业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强化历史教育专业的师范特色。除传统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外,应增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历史教育学、历史课件制作、史学名著研读、史料分析、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加强历史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历史专业学生所必要的专业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

(三)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与教学

2011年,世界史升为一级学科,如何完善世界史学科体系成为一个迫切问题,作为地方性的高师院校,更是任务艰巨。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学科很难像综合性大学一样覆盖世界史的七个二级学科,但可以逐步朝这一方向努力。高中世界史的比例已接近60%,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走在了地方高师院校的前面,作为为中学培养师资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至少应努力适应这一变革,在课程体系上作出调整。具体而言,首先必须保证世界通史系列课程结构,逐步确立和完善外国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几门主要的专门史课程,以及与高中新课改直接相关的专题史,如世界改革史、世界文化遗产等课程,其次是建立一些拓展学生视野、适应时展的世界史专题,如世界科技史、世界现代化研究、经济全球化研究、国际关系史、恐怖主义研究等课程。此外,可开设周边国家史、亚洲史等课程,侧重研究与中国有关的经济、文化、边疆政策等内容。因此,无论是世界史一级学科发展的需要,还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地方高师院校都应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总之,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对接是一个急迫的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只有教学内容等同步改革,才能真正构建起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03(1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

3.朱煜.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86.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篇3

关键词:研读;历史教材;备考效率

1.熟记目录,让目录成为复习的向导

模块专题章节目录是该专题最简要、最突出的中心和线索,它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目录可以理清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梳理与理解。怎样熟记目录呢?一是了解目录的编排特点;二是反复接触,即复习课文内容之前都要看一遍目录;三是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顺序调整目录,以适应自己的思维习惯;四是以课名为基础,回忆相关知识,加深对课名的“印象”,如人民版教材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就可以从课名入手,回忆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统治者的农业政策等知识。

2.细读课文,充分发挥课文每一部分的作用

每一课主要包括:导言、正文、历史纵横、图片及说明、学思之窗与思考、本课要旨、探究学结等部分。复习时不能把正文内容看看就了事;更不可不愿意花时间静心看书而只热衷于做题。复习的目的是夯实主干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全方位了解,因此细心看书是十分必要的。

(1)导言。导言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唤起求知欲。一般而言,导言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的特点。复习时要力求从导言中挖掘知识,以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

(2)正文。正文是课文的主体部分,需重点掌握,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看书、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表);二是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如必修二第五专题正文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看到这一点时就要从雏形开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雏形开始出现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只是开始出现世界市场的雏形等方面思考,进而理解观点;三是对正文中提到的知识要“追根”,力求把知识弄清楚,充实自己的知识。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加以整理归纳,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点、线、面相结合,构建“网状”知识体系。如人民版必修三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探讨以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历程为中心,梳理本专题的核心主干知识,既看到了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又看到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每一次的思想裂变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图片和历史纵横。“图片”和“历史纵横”从内容来看属于历史材料,其作用在于印证某个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复习时,要看(读)懂图片和历史纵横的材料,弄清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或现象;另外,可以据此设计问题,以提升自己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思考的能力。如: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此段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的商品输入,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可以据此设计以下问题:①1845年,洋货“充积于厦口”的原因有哪些?②洋货“充积于厦口”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样就进一步发挥了此段材料的作用。

(4)学思之窗与思考。“学思之窗与思考”一般由一则材料和相应的思考题组成,其材料大多是对教材内容拓展或印证课文中的观点与现象,其问题一般有较高的思维要求。对“学思之窗与思考”的材料要认真阅读,要认真思考题目并用规范的语言与格式进行表达。用好“学思之窗与思考”,不仅可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自己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5)本课要旨。“本课要旨”是对本课知识的高度概括,基本上为历史结论。一方面可以“本课要旨”为“终点”,回顾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理解“本课要旨”的几点结论。可以说,记牢了“本课要旨”,对本课的知识也就掌握了一半。

(6)探究学结。“探究学结”实际上是针对本课主要内容设计的思考题,学生可以借助这些问题检查自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管以前是否做过,在第一轮复习时,最好想一想、做一做。

总之,对课文内容,一方面要耐心地、细心地,从前到后、从上往下地阅读;另一方面,要用心、用脑,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够生成新的知识和认识。

3.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因为教材提供的知识有限,提供的历史材料更有限,这意味着高考不能只复习教材。作为文科学生,要养成阅读史学著作、上网查资料、探究问题的习惯;要关注时事,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对教材中提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经常对一些国内外重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够对自己身边的现象多几分追根溯源的劲头,那么,当你做高考题时,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就不会觉得脱离或超越了教材。

4.注意“古今贯通”,适当地将必修1、必修2、必修3相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课标教材根据主题把历史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这样一种编排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造成了知识的割裂。实际上,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交错发生,相互影响。因此,复习时要尽量解决某些知识被分割的现象,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如复习必修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就要下意识地联想到必修一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必修三中的“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并能够弄清这些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将有助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以简单而有效的方式理清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发现历史的轨迹及其发展趋势,从诸多现象中抽取最具时代性的特征。

5.巩固教材知识,注重做题的过程

(1)做题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过程。通过做题能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还能发散思维,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做题不能盲目,方法和质量至关重要。做题是复习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做题不只是为了检查知识掌握的程度,而是为了逐步积累审题的方法、逐步形成规范表达的习惯、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2)解题后要总结。解题后进行总结是提高做题效率最重要的环节。总结的内容主要有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之处……

(3)做题要善于积累。积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验,二是教训。如果把平时练习和考试中错的题目积累成集,并且经常翻阅复习,就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历史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学生在学习如此繁多的内容时,既不能盲目地看书,也不能一味地做题。应该以高考题为导向,用心看书,有选择地做题,不以记忆知识为主要目的,而以理解知识、提升能力为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03-07

为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成绩和问题,对即将启动的课程标准修订提出建议,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地理区域(含民族地区)、进入新课改的时间等因素,在全国选取黑龙江、宁夏、安徽、河南、江苏、广东、云南、北京等8个省市,每个省市按经济、教育发展水平选取3个地区(市),每个地区按教育发展的不同水平抽取至少3个学校,共访谈了88所中学的190名教师,47名教研员,116名中学校长和教务主任。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选取了18位专家(课标制订专家、历史学科专家、教科书编写专家、会考高考命题专家)做了深度访谈。在访谈的同时,对学生、教师、教研员总计发放问卷5333份,各群体问卷回收率均在98%以上。调研的同时,系统梳理了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中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意见和建议。本报告的结论以教师和教研员访谈资料为主,以公开发表的论文、其他访谈和问卷数据为辅。

一、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总体认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确立了新的课程体系,构建了新的内容标准,提出了新的评价要求,反映了新的课程理念”。自实施以来,其倡导的理念被广大教师认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教学方式也有了改进,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历史课程性质上处理好了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及历史学科的区别,明确了高中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门基础课程。

第二,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三维目标”超越了《历史教学大纲》时期提出的“双基目标”“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思想教育”,初步建立了综合的目标体系。

第三,采用模块加专题的课程结构,主题突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同一类问题的认识,加强与现实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第四,课程实施取得一定成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经过几年的实施,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程度的转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新理念受到广大教师的拥护,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等方面的创新也得到一些教师的理解和认同。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很多困难。正如一线中学历史教师所说:

对于理念我们是相当拥护的,我们就是该这么改,但是在操作中感到很无奈。(m8-2)

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影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客观条件方面的问题,也有课程标准本身的问题。本报告根据调研,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本身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梳理,供修订时参考。

(一)课程定位、目标与价值取向

1.课程性质、理念表述笼统,语意重复。

有专家认为由于对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不够深入,课程性质表述模糊,课程功能定位不准确。有中学教师要求:

我们希望历史素养有哪些内容,能够在下面做一些解释,这样我们对内容的了解更加深入一些。(m7-2)

通过对前言部分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部分内容语意重复。

课程性质: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课程的基本理念: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述三段内容的语意都是在陈述历史教育的功能和目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各自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研制历史课程标准时应该研究清楚。如果对课程编制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没有做充分的研究,课程标准中的一些提法就会混淆不清,表述时语意容易重复。

2.内容标准与总目标不一致,无法支撑总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但是,内容标准无法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有中学教师提出:

理解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无论是课标还是教材都很少体现,只有中国和西方文明,而没有印度文明,埃及文明,东南亚文明,学生对这些文明历史都不了解。只讲汉族,很少涉及少数民族……多民族的多元一体都体现不出来。……现在学生就以为中国历史就是汉族历史,西方历史就是欧洲历史或是美国历史。(m4-2)

专家认为历史教育对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重要作用,应该加强对价值取向方面的引导和表述。价值取向的引导必须以历史课程内容为基础,没有相关内容作支撑,价值观教育就成了空话。这一点中学历史教师也有反映:

理论上,学完课标所有内容能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但实际是只能达到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标中没有多少体现。(m4-2)

课程目标中要求,“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目前这种内容标准的知识结构,很难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中学教师们反映:

按模块教的时候,没有阶段特征的呈现,所以学生无法理解。(m6-2)

我们现在高中的学生学到的是割裂的知识,没有因果关系。(m2-1)

学完必修三之后学生普遍反映,尤其是理科班的学生觉得简直是一团乱麻。(m3-1)

3.课程目标表述笼统,操作性差。

有许多教师认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三维目标”的表述笼统,操作性差,缺乏必需的层次性:

课标目标不是一个总目标笼统的一说就完了,应该有分阶段分年级的相关方面的要求。既有知识方面的要求,也有学生认知水平这方面的要求,这样我们课标的针对性会更强一些。(m6-2)

4.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没有清晰的界定,教师不好把握。

有教师认为,内容标准所用行为动词没有具体、清晰的界定,教师不好理解和操作:

这个内容标准说的特别笼统,比如说必修一第一课,要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到什么程度,什么叫达到要求了?我觉得这中间有很多问题。(m6-2)

访谈中,也有专家认为:“课程目标比较抽象,没有可操作性。”

5.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与高考的选拔性考试有矛盾。

在调研中,很多中学教师反映考纲与课标要求不一致,这两者存在一些矛盾:

课程标准跟高考的考纲是严重脱节的,根本不是一个层次。……如果我们以课标为标准,学生怎么应对高考?(m5-2)

为了高考,教师教学通常以考纲为依据,而不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实际上课程标准对一线老师意义不大。我们研究最多的是考试说明。(m3-3)

(二)课程内容及结构

1.目前的这种模块加专题内容结构存在缺陷,给教学带来困难。

调研中教师反映,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大的问题是模块加专题的内容结构,具体表现在:

第一,时序不清,逻辑性不强。

知识体系客观地说比较乱。……除了时序性以外,它的逻辑性也不是很强。把历史的前后时间颠倒了,漏掉了一些重大的事件。(m5-1)

如果我只是按这个课标去讲,学生连朝代都说不出来。不知道宋朝在前还是唐朝在前。(m2-1)

第二,把政治、经济、思想割裂开来,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不符合历史学科特点。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分开来讲,根本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历史,我们知道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本来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现在非要大卸八块,你叫学生怎么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认识。(m3-1)

访谈中,有专家表示:目前这种“模块式的内容编排是错误的,它违背了历史学本身的基本特点。首先,模块把时间的维度给切开了,你这就错了,所有的历史书都是按照时间的维度来写的,你不可能先写完现代再写古代,一会儿又跳到近代。第二,它把政治、经济、文化分开,这本身也是一个错误,因为这些东西我们在历史上看,他们虽然有一点相对的独立性,那是分析的独立性……比如说一个改革,这里有政治背景,有经济内容,可能还有文化内容,然而你怎么就给分开成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分成三册书来写,所以他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导致了整个课标的混乱”。

2.必修模块的内容选择存在偏颇,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模块的教育价值。

有专家认为,必修模块中改革与战争史主题的空缺,特别是遗漏对20世纪历史影响最大的两次世界大战的主题,使政治史模块的内容显得异常狭窄,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模块的教育价值。中学教师也有类似的反映:

学生跟我们反映怎么一战到二战之间的历史是空白的,整个世界格局的]变是一系列的东西,还是应该放到必修里面去。(m8-1)

还有专家认为,地区史知识不平衡。必修课的选材几乎只介绍中国和欧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等内容,则极少涉及。有专家认为,这个课标最大的缺陷就是欧洲中心论。有中学教师说:

分为三个模块,主要考察的就是几个国家,哪个国家强大就学哪个国家。(m4-2)

另外,有专家认为中国史和外国史比例不合适,且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整合。高中模块结构中的中外合编专题体例,各模块中基本上是中国、外国专题各占一半,它们之间基本上没有时序的纵向联系及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可比性。与任何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标准》的本国史内容所占比例都是最低的。本国史与外国史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比例是7∶3。有教研员认为:

咱们古代史有关民族关系的全部都没有涉及,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毕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m7-1)

有专家说:“中国古代的政治,就只写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把中国自古以来的辉煌发展很难包容进去……为什么不把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也写进去,中国之所以到现在没有分裂与自古以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外国哪一个都不可能,这一点没反映出来。”

3.选修模块的设置过于理想化,与学生的兴趣存在差异,也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

课程标准提供的六个选修模块不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修的东西多,也未必能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有教研员认为:

一方面好像设置的是多了,但这种多,本质来讲是没有作用。或者说与中学教学,与老师的发展状况,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符,实际上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m2-1)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还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做准备。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是普通高中教学的现实。另外,高中课程门类太多,必修课课时已经很紧张,很难再有时间开选修课。

4.内容标准宽泛,不好把握,造成课时不够。

课程标准是按照模块、专题、学习主题(以内容标准的形式呈现)三个层次设置课程内容。学习主题是课程内容的基本单元。必修课程的3个模块中,历史(1)32个学习主题,历史(2)28个学习主题,历史(3)30个学习主题。课程标准规定每个模块36学时。除去节假日、考试等,中学实际能上课的时间可能只有32学时左右。目前的主题设置,和实际课时总量大致相当,每个学习主题平均一课时。调研中很多教研员和中学教师都反映,新课程的容量大,课时不够。追问原因,很多人归结为内容标准要求宽泛,不好把握。教科书编写者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史实,有可能容量偏大。例如,有些教师说:

列举侵华史实,这60年,你到底要我列举什么?每个版本的史实用的都不一样。这些东西太粗了。(m1-2)

有教研员分析说:

因为课标要求比较虚、比较抽象,所以老师总是会把旧课标带到新课程中,老师的求全心,造成课程容量大。比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就想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讲到什么份上算讲清楚。(m1-1)

5.有些内容繁难偏,专业性太强,学生不易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但是,据教师们反映,高中历史课程依然存在繁难偏的内容。例如,有教师认为:

思想部分太学术化和专业化,理解起来吃力。历史对各科都涉及,但对某一块知识的研究还不够,没法深入浅出地讲明白。有些知识太专业了,比方物理学,音乐、美术、书法、戏剧,不需要让学生理解里面的内容。(m4-3)

专家也表示:“制度史太多,很难讲生动。”“文化史部分太深了,大学都没有这么深的专题,我们的高中生用得着学得这么深吗,太偏太深。”

6.初高中历史不能有效衔接

很多教师认为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

初中历史……学生没有基础,高中来了一个专题加模块……但是这种衔接不好,学生三年都很难适应,很难对历史有一个宏观理解。(m7-1)

三、修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

(一)总体建议

1.尊重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的经验,在继承中创新。

本世纪初的课程改革,抛开积累了四十多年经验的《历史教学大纲》,另起炉灶,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编制出《历史课程标准》并仓促实施,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多困难。有课标组成员认为:“把原来的课标全部否定了,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为了创新而创新。”实践证明,没有继承,创新很难成功。这次修订课程标准,应该吸取教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好的经验应该继承,存在的问题要研究清楚再改。

2.加强历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保证课标的可操作性。

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究竟怎样表述才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需要从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课程内容怎样设置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也需要专门的研究。对中学历史课程而言,人们常常忽略了其学科特点与中学生的关系,对历史的理解与个人的阅历和经验是密切相联的。应该深入高中学生群体中做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以确定哪些基础的、通俗的、重要的历史内容可以作为“历史学习知识”,并在中长期的教学实验中证实这些知识是适合中学生认知的“历史学习知识”。这些工作需要各类专家与中学教师共同研究,才能完成。有课标组成员说:“我们当时有一个缺失,我们缺少全民参与,应该让大家来参与。给别人提供了机会,就给课标编订者自己提供了机会。”调研时,一些中学教师要求课标专家亲自来讲几节中学历史课,给教师们示范一下“课程标准”怎样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课程标准研制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做好。

3.成立独立的课程评价组,对课程标准文本和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评价。

有专家指出,课程评价不仅包括学生学业评价,还应该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关于课程本身评价在课程评价体系中的缺失,是历史新课程设计的缺憾。课程标准颁布以后,主要是在推广课标,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不但没有及时解决,反而继续扩大实施范围。有教师反映,高考考试说明每年都修订,而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从没有修订过。如果有个独立的课程评价组,可能会有助于课程标准的及时修订,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4.新版布的课程标准应选几个实验区实施一轮,调整完善后再向全国推广。

本次课程改革,几乎全国各省市都成为实验区,“实验”失去了其意义。据一些地区的教师反映,2004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该地区实施之初,有专家来培训过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来过问。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人来解决。直到这次调研,他们才终于有机会反映情况。建议今后课程改革要坚持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选几个有代表性的省市实验一轮,把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好再推广,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

(二)具体建议

1.明确课程标准前言中一些重要概念的内涵,突出主题。

例如,“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其内涵到底是什么?各自要表达哪些核心思想?可以先把三部分语意重复、类似培养目标的内容合并到课程目标中去,然后理清每一部分的分工,每部分用几个关键词概括核心思想,避免互相重复。对于“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做出准确清晰的界定,如“历史意识”“人文素养”等,以便教师理解和运用。

2.对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作出准确清晰的定义,区分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课程目标中,能力要求可以借鉴考试说明、历年《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美国课程标准的能力分类和层次重新设计。“过程”可以删除,如果保留,需要对“过程”做准确清晰的界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精简,突出历史学科本身能够实现的目标。

3.内容标准需要在认真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设计。

内容标准实际上是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结合的产物,是针对具体历史内容的目标。目前我国历史课程的内容标准外形与美国国家历史课程内容标准相似,但是缺少分层次的具体要求。可以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弄清楚其内容标准是怎样将课程内容和能力目标有机结合并区分出不同层次。对于我国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继续沿用“内容标准”这个概念,但是对其呈现方式要借鉴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重新设计。这种处理办法工作量大,一两年时间可能完成不了。另一种是把“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或“学习范围”,只列出知识点,不要用行为动词。再设计一个与“课程内容”并列的“学习成就目标”,按照不同年级分出层次,由教师自己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将两者结合起来。在课程标准中,可以在每个模块选一个典型内容,做一个课程内容与学习成就目标相结合的示例——内容标准示例,供教师参考。这种办法工作量相对较小,容易操作。

4.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需规范,对每个行为动词作清晰的定义,区分出不同的能力水平。

目前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如了解、知道、欣赏、说明、认识、比较、列举等,含义不明确,老师似懂非懂,把握不好度。

“领会”“理解”这些行为动词要达到什么程度,一方面是我们的老师没有好好研究,另一方面也是课标本身的问题。所以说课标修改的时候,教学的行为动词可不可以用老师们普遍认可的行为动词。……每一层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对我们老师来说,方向性要更明确些。(m8-1教研员)

建议将相近的行为动词合并,对不同层次的行为动词清晰地界定,或分层举出例子加以说明。

5.内容结构需要重新设计,在保留模块、专题的前提下,按照时间顺序分阶段组织内容。模块和专题都应该是综合的,不要分割为政治、经济、文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采取“贯通古今,中外混合”的原则,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中外史合编有利于学生开阔[界,深刻地理解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也有利于加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和比较。专题史避免了与通史教材的雷同,它可以灵活地选择历史内容,并有较大的包容性。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把政治、经济、文化割裂开来,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也有诸多问题,导致模块加专题的结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建议保留模块加专题的大思路,模块和专题的内容重新设计。必修课程中外历史分开编排,每个模块按照时间顺序分阶段组织综合性专题。选修的模块及内容适当精简。

6.课程内容中的学习主题,大小要保持均衡,与中学实际的课时数相匹配。

很多教师反映新课程容量大,课时不够。这一方面与课程的专题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与学习主题的设置有关。目前的学习主题大小不一,容量不均,不好与课时匹配。必修模块学习主题大小举例如下(见下表):

有课标组成员认为:“有些专题,就是专题的通史,不是真正意义的专题……像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其实是个通史,不应该那么选点,内容太多。”

建议历史学科专家、历史教学论专家、中学历史教师共同研究学习主题定多大比较合适,以便与中学历史课的实际课时数相匹配。

7.减少繁难偏的内容,增加与中国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

调研中很多教师反映科技、思想文化、艺术等内容专业性太强,内容庞杂;西方政治制度等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建议精简。有教师建议中国史增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世界史增加中国周边国家的历史。这些建议大部分是合理的,建议修订时予以考虑。民族史需慎重处理。有专家认为:“民族史是应该加的,但是加哪些内容,应该怎样来表述,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可以多一些讨论。这个首先是不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违背,另外也和历史的真实不相违背,这个应该是基本的原则。至于怎么加,可以大家坐在一起磋商。”

【作者简介】郑林,男,196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教育部《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研》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综合组负责人之一,历史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侯桂红,女,197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吴波,男,196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主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篇5

【摘要题】文学史研究

【关键词】黄修己/作家传论/文学史/学术史/方法论

【正文】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创建以来,已经有三、四代学人奋斗不息,推动着它的发展。王瑶等作为学科开创者是第一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的为学科第二代学人。这一代的特点,正如许志英先生评论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时用的标题——“继往开来”。当他们成长的时候,正当共和国初建,国家蒸蒸日上,他们绝对没有想到后来发生的巨变。当他们能够“睁开眼睛看世界”时,已经是人到中年了。这时他们要改造甚至否定原先的思路,从头学习,谈何容易,其中可能还包含着痛苦的思想斗争。但这痛苦,可能就是机遇。在第二代学人中有的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创造自己的新成绩,享受跟随时代前进的快乐。我现在评述的黄修己,应该是这后一种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黄修己(1935—)曾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名誉理事。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留校教中国现代文学。只因应主讲教授的要求讲了一堂赵树理,成就了他的处女作《赵树理的小说》,该书于1964年出版。从此他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崭露头角。但他取得突出的成就,是在“文革”结束后。黄修己撰写多篇引起很大反响的“重评”和“翻案”文章,其中《鲁迅的“并存”论最正确》、《在论争中结束和没有结束的论争》等在现代文学研究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中起过较大作用,也是他的成名之作。此后,黄修己不断推出现代文学方面高水平的论著。迄今他在海内外出版著作20余种,100多篇,曾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最能体现其治学特色,成就最为突出的是他的作家传论、文学史、学术史诸方面的研究。从赵树理研究到文学史编纂,再进而学科史研究,显示了文学史家黄修己抓住机遇、迎难拓进的学术历程。他在这些领域所贡献的,不仅是学术创新的成果,并且是具有方法论启示意义的研究范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黄修己致力于赵树理研究,连续出版了《赵树理评传》、《赵树理研究》、《不平坦的路》三部专著。这些论著特色鲜明,广受赞誉,代表了当时赵树理研究和作家研究的新水平。

《赵树理评传》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赵树理的评传,知人论世,既怀激情,又能客观冷静,可谓别开生面。1980年代为作家写传或评传形成热潮,是在“文革”后重新为作家树碑立传的需要。赵树理同样面临重新认识和评价的问题。一些人高扬赵树理的成就和贡献,似乎要重树“赵树理方向”。而改革开放后,“洋”东西走红,赵树理被另一些人视为“老土”,遭到轻视和贬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就鄙夷赵树理的作品“几乎找不出任何优点来”。稍后的“重写文学史”,对赵树理的创作进行激烈批判。在这种背景下,黄修己不为时潮左右,用独立、求实的态度作全面、客观的研究。《评传》打破历来对传主只言其善、讳谈不足的惯例,既充分肯定赵的成就和贡献,又评析了他在生活、思想和创作上的局限。对一些优秀作品,《评传》也直言美中不足。《评传》最后特辟“金无足赤”一节,总结赵树理的局限。

坚持学术独立的精神,善于提出新见解,重视实证的方法,是黄修己的赵树理研究的特色。过去对《邪不压正》和《三里湾》评价不高,黄修己突破旧说,认为应充分认识和评价赵树理作品的反封建意义。《邪不压正》最大的价值在于揭示了农民在取得革命胜利,手中有权后就以权谋私的现实。它的“意义远超出题材范围,它向我们提出了革命高潮和胜利时期,革命队伍大发展时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提出从思想上批判封建主义,普及民主思想的迫切性;提出启发农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教育农民的严肃意义”。他又认为《三里湾》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表现两条道路斗争,而在于描写农民的家庭日常生活,寄托赵树理改造和拆解旧式封建大家庭的理想。《评传》还将《李有才板话》中的陈小元、《邪不压正》中的小昌、《三里湾》中的范登高等联系起来,深刻地指出赵树理很早就关注革命胜利后,出现“翻得高”阶层(既得利益阶层)这一严峻现实问题。《评传》知人论世,由人及文,多方比较,考史解经,穷学究理,对赵树理创作的理论归纳和透视非常深刻、精辟。许多论断历久弥新,至今仍有思想的启发性。《赵树理研究》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通过传记批评、发生学批评、审美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整体批评、比较批评等,多角度地剖析同一作家,开拓赵树理研究新境界。《不平坦的路》是赵树理研究的唯一的学术史,也是较早出现的作家研究史。《赵树理研究资料》收集到20多种外国语言的赵的作品译本和很多国外的评论,在那一套作家研究资料丛书中独树一帜。

黄修己的精辟评论是建立在精审的实证基础之上的。有理论气势,立论严谨,是黄修己治学的长处,但他遵循的是“论从史出”的方法。有两点格外突出,一是注意历史情境的呈现,二是作实地调查。他首先做大量的史料钩沉工作,“采铜于山,自铸新钱”,尤其注意查找历史情境和背景资料。譬如,他留意太行山区各种旧报上,关于孟祥英家乡峧口的报道,因为严重缺水,人们很少洗脸。孟祥英要引导妇女走向现代文明,就得从教妇女洗脸、刷牙、讲究卫生开始。从而知道《孟祥英翻身》所写主人公事迹,并不平淡简单。身临其境的学术考察,是有效的实证方法之一。学术采访和实地考察,可获得真切的亲身感受。感性的东西多了,理性的认识才可能更深刻。黄修己从北京出发,到晋东南赵树理的故乡沁水,又到过太原、阳城、晋城、长治、平顺等地,凡是赵树理足迹所至之处,他都“跟踪”调查。亲临赵出生的尉迟村,去过他欲跳水自尽的“海子边”,采访过他的同学亲人,调查过有关档案和作品原型,吃过赵爱吃的“和子饭”,感受良多,收获颇丰。这样,对作家的人生,认识更深入了;对作家的创作,理解更透辟了。

黄修己的赵树理研究以其创新成果引人瞩目,但奠定他学术地位的,还是他的现代文学史的编撰。1980年代以来,黄修己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编撰,先后出版《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20世纪中国文学史》等,还编了一部通俗的《中华百年文学史话》——这可能是当今唯一的一部用史话形式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

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需要一定的机遇。王瑶等第一代研究家的机遇是现代文学学科的创建。第二代学人的机遇可以称之为“重写”。“文革”过后还很难想像这一门学科的面貌会有如今的变化,用黄修己的话说,就是“重写、重构声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了。1980年代末开展了一场颇有声势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然而黄修己早在80年代初就已经得风气之先,着手重写了。最初的成果就是198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这是中断近30年后出现的第一部个人编著的中国新文学史著作。同年还有简编体的同类著作出版,但唯有黄修己的《简史》最具个性化,最具“重写”的性质,因而影响最大,被认为在新文学史编纂过程中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2]。

机遇只对有准备的人表示青睐。黄修己能以一人之力编出现代文学史,接续间断多年的个人编史的传统,除了学力才华外,还有两点重要的准备。一是史料的积累,“文革”期间他在北大图书馆旧期刊室查阅文献,从《新青年》开始,一本一本地往下看,青春在页页发黄书报的翻卷中消逝[3],那时的辛苦为后来的成功做了准备。二是思想解放的历史氛围,由于不满现代文学史长期受政治的过度干扰,创新的呼声很高,重写的期望急切,这是一种有力的推动。应该说,黄修己抓住了历史机遇。《简史》应时代呼唤而生,也呼唤了新的时代,成为文学史重写的报春燕。

《简史》广纳新知,锐意求新:一、结构新。《简史》将现代文学分为发生期和发展期两大部分,以发生、发展期的顺序为经,主要以体裁为纬,有时也以作家和流派设章立节,突出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突破了当时一统天下的作家论汇编体例。这样的体例和章节设置,有利于描述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风貌、流变脉络和内在逻辑,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注:仅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采用文体论体例,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借鉴《史稿》的体例,但比较灵活,既依体裁,也兼及作家、流派,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二、内容新。《简史》在很大程度上突破旧的文学史格局,把一些过去不能写的,被遗忘、被忽略的或正在热起来的作家作品,比较客观地写上去,传递了当时的新信息,适应了当时的需要。譬如,《简史》给予胡适文学史上的正面地位,将他与康有为、梁启超对比来肯定其先进性,这在当时是非常新鲜的。他又是中国大陆最早将张爱玲纳入文学史视野者之一。当时,一般的现代文学史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仍然不可能提及张爱玲。再如,1920年代李金发等初期象征派诗、1930年代刘呐鸥等新感觉派小说等被作为文学流派写进文学史。以往被忽略的钱钟书、李健吾、丰子恺等名家开始占据相当篇幅。隐失的穆旦、辛笛等九叶派浮出历史地表——“九叶派”的提出和命名始于黄修己。三、论述新。《简史》注重时代背景的揭示,凸现整体感和历史感。虽然一些评价不可避免地还打上时代的烙印,但解构文学政治化评判标准,注重文学自身内在发展机理探讨和自主规定性分析,对作家作品的论析比较客观,常有精辟独到见解,体现辨证求实的精神。譬如,黄修己充分肯定有争议的夏衍的《芳草天涯》,认为实际上表现了“爱是不能忘记的”思想;他分析老舍的《骆驼祥子》写虎妞死后祥子的堕落,“缺乏充分的性格依据”;他把《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等概括为“新英雄传奇”。这些论析深刻、独到而令人信服,直言的批评更是难得[4]。《简史》和后来的新写本《发展史》发行达100多万册,被翻译介绍到国外,还出了香港版,在海内外产生很大影响。

黄修己既因为有所准备而开了“重写”的先河,又因为准备的有所不足留下缺点,好在他没有固步自封。1985年,“20世纪中国文学”命题提出,带动了学科格局的新思考。但是,要把这种新的文学史整体观念付诸实践,具体建构一部文学史,那要下很大功夫,也有许多困难。黄修己怀着突破学科格局和超越自身的意愿,进行“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编纂。1998年,他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作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改的教材出版;2004年出版了重写本,新邀北大、清华、复旦等校著名专家参加编写,组成文学史编纂的“豪华阵容”。该书融入了黄修己的学术理念和指导思想。

黄修己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本质上是一种启蒙主义文学观,他不赞同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总主题是“改造民族灵魂”,审美风格是“悲凉”等的论述,认为用启蒙文学来概括20世纪中国文学,把上百年文学的复杂性、丰富性都简单化了。但他接受了“百年文学”的观念,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打通近代和现当代的时限,克服单讲“现代文学”的局限性。又认为19世纪近代文学的主流仍是旧文学,进入20世纪这十几年的近代文学,才大量出现现代性的因素。所以应把近代文学的19世纪时期,划归古代文学,为其终结期;把20世纪这十几年的近代文学,划归现代文学,为其准备期。打个通俗的比喻,近代文学的前大半段是给古代文学“穿靴”,后一小段给现代文学“戴帽”。他认为这样肢解近代文学,自有其历史的依据,并且证明了20世纪文学有自身的完整性——从世纪初的准备,到“五四”时的转型,到后来的曲折发展,再到世纪末的回归“五四”,其内在有“正一反一合”的发展理路。黄修己在1988年出版《发展史》导言中,就提出“正一反一合”运动论,不赞同周扬的“三次思想解放”论。书出版后的第二年,在纪念“五四”70周年时,就有学者以“花甲轮回”、“五四怪圈”进一步阐述了这样的思想。这种“回旋运动”论是切合实际、富有洞察力的,而整体文学史观把现代文学史的编纂带上一个新高度。

对现代文学的内涵,这部书有新的规定和书写,认为作为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性的反映,是面貌殊异的多种文学的并存。故除设有“港台文学史”、“少数民族文学史”、“通俗文学史”专章外,还将旧体诗词和戏曲列入20世纪文学史。现代旧体文学写入现代文学史,并非炫耀新奇,也不是贬斥新文学,复辟旧体文学,而是出于一种直面历史的勇气,出于理性的思考。黄修己在《21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史》[5]一文中指出,现有的文学史尚未表现出56个民族对文学的共同创造;现代文学中的通俗文学也未得到应有地位;“五四”后的旧体诗词创作、旧戏曲改编、新编都很活跃,但是文学史熟视无睹。他认为,这是进化论、阶级论观念对文学史的遮蔽,误以为“五四”是新旧的一刀两断。文化革命不像政治革命,打碎旧国家机器就算完成了。文化革命总是渐进式的,应有一个很长的新旧并存期,今天我们实际上还未走完这并存期,应该这样来反映现代文学史的真实面貌。但他只将这些新内容并列叙述,因为他看到历史的真相就是不同类别的文学并列,基本上各行其道,各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发展,很少交汇,更未融化。多种成分文学的交汇融化,可能是未来文学发展的图景。

文学史观是文学史得以建构的核心,没有文学史观的革新,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写作范式的变革。从“重写文学史”开始,学术界对现代文学史的写作范式进行了反思;但迄今鲜明、独特的文学史观还是少见的。最近,黄修己发表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宏论,提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应超越过去的进化论、阶级论、启蒙论和现代性的历史阐释体系,而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以全人类认同的价值标准来评价、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6]。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不少论者曾致力建构人性论文学理论,如周作人、钱谷融等。在21世纪,黄修己高扬文学人性论大旗,超越了以往启蒙意义而具有新的内涵。在这个多元共生的全球化时代,平等的对话和交往,首先必须要有自我主体的建构和确立,就要寻找人类共同的价值底线。人性论是这种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体现。黄修己认为人性论与阶级论不是对立的关系,凡人都有人性,在阶级社会同时又有阶级性,一些具有自觉的阶级觉悟的人更会有党性。人性是关于人的最基本的属性,与阶级性、党性比较,外延最宽泛,也最具有普适性,提供沟通的可能,人的文学才是世界的文学。

以全人类认同的价值标准,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以艺术形式表现现代中国人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对反人性的批判,必将提升和凸现中国现代文学的特质和世界性意义,也有利于世界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这是一个新的宏伟的设想,以此重构现代文学史,创立新的文学史范式,任重道远!

1990年代,新的机遇又在等待有识之士。经过80年代的思想解放,学科有了很大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黄修己总结学术上呈现“从学以致用到整理分析”的新趋势[7]。在比较平和的社会气氛下,要求学术“回应社会”的思想未成潮流,纯学术研究有所抬头。这时,黄修己开始现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的研究,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主要成果是他的“扛鼎”之作《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作为第一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力作,其开创性是不言而喻的。对胡适之后几十年新文学史编纂的冷静、科学的总结,以促进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这是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学者认为在前人为现代文学史构建了框架后,黄修己又为现代文学史研究构建了框架,《编纂史》应是本学科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编纂史》见解精辟,气势恢弘,继续表现出尊重历史,重视实证的治学理念和学术品格。盥手捧读,实学之风迎面扑来。该书取材宏富,对从1922年胡适的论著到1993年《编纂史》定稿的70余年间的成果作系统检阅,除综合性的文学通史外,还评述各体文学史、阶段性文学史、地区性文学史、港台版文学史,以及儿童文学史、少数民族文学史、翻译文学史等。同时注意时代背景和精神氛围的描述,从多方位立体展现现代文学学术发展历程。对于走进现代文学研究的大门,想要在这里有所作为的人,或者想要了解现代文学研究历史的人,该书提供了比较周全、详尽、可靠的史实。

《编纂史》有自觉的理论追求,作为文学研究者,黄修己具有学习史学理论的自觉性,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他很注意历史的概括,在第一编的末尾和第二编的开始,对照1949年前后的编撰工作,分别概括出8个特点,这些源自史实基础上的分析和归纳,发人深思,很有利于作历史的反思和总结。在《编撰史》第三编,黄修己又从70多年的160多部新文学史中,归纳出四种文学史观:历史进化论(如胡适、王哲甫)、阶级论(如李何林)、新民主主义论(1950至1980年代的大多数文学史)、20世纪中国文学论(亦即启蒙论),指出这四种文学史观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动的角度观察新文学,都把新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前途、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本质上都是社会学的文学观念与历史的分析方法,不过有的偏重于政治方面,有的偏重于思想、文化的角度。这是最早的自觉的对文学史观的归纳、分析。这些历史和理论的洞见,对指引文学史的编纂实践,对今后学科的发展都有启示和助益。

《编纂史》对编纂主体也有分析,在描述新文学史编纂的艰难历程时,也努力展现几代文学史家的业绩和学术风貌。在《自序》中,黄修己慨叹学术史著“实只是‘著作史’,而不含‘编纂者’之史”。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将严格的科学精神与深切的人文关怀结合是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而直接对编纂主体的关注,是人文精神的显示。《编纂史》开篇记述几位师友之死,简述两代学人的坎坷境遇,令人百感交集;而最后章节对“四代研究家”的才、学、识、德以及生活经历、治学理路、治学特点和学术前景的分析,不仅对全面评价和深入体察他们的学术业绩和精神有所助益,而且包含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育的有益启示。黄修己在《后记》中寄提高学术水准之厚望于来者,与《自序》形成首尾呼应,可谓用心良苦,洋溢其中的是浓郁的人文精神。

《编纂史》重在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为追求深刻造成苛刻的批评。黄修己认为历史研究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符合今天的“深刻”和“真实”,而在于探讨当时出现那些观念、方法的历史“合理性”何在。譬如,丁易的《史略》因政治偏向造成文学批评的僵硬和失误,黄修己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运用托马斯·库恩的科学史发展从前史到本史的图式,指出在王瑶《史稿》建立新范式后,丁易不是对新范式进行深化、拓展,而是在没有新力量积蓄的条件下去突破和否定王瑶,另起炉灶,结果走入歧途。对于丁易的缺失,他归纳有9条之多,但是不作集中批评,而是拆开分散来谈,追求“学问深时意气平”的境界。

作为文学史家的黄修己,对现代文学研究的贡献,还在于他自觉的文学史理论追求和有益探索。他提出的具有开拓意义的系列现代文学重要理论问题,包括方法论、文学史观、学科论等,前人都还很少涉及,他的探求富有开创精神。

勇于开拓,与时俱进,是黄修己的学术个性,但他不与时俯仰,逐新猎奇。1980年代初“方法热”尚未出现,黄修己就在北大开设“现代作家批评方法”课。但是“方法热”来潮时,他却没有卷进去。与多数论者追寻和搬用西方理论不同的是,他的“方法论”建构虽然不乏西学视野,但不是为西方现论做一个完美的阐释和注脚,而是切合中国经验和现实的“自下而上”的自主性思考,挖掘其间蕴涵的研究方法,金针度人。他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收录老、中、青三代著名学者关于现代文学研究方法的文章19篇,侧重科研实践和治学经验的总结。黄修己在代前言《终身不忘,唯此一言》中回顾自己求学经历和所悟之“道”,以“点石成金”的故事来形容研究方法的重要。这本方法论集,后被论者称为文学研究的“点金术”[8]。

王瑶曾指出,长期以来,文学史编写停留在作家作品汇编水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对文学史的学科性质缺乏明确认识,“现代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它既属于文艺学科,又属于历史科学”[9]。然而,至今人们对现代文学史的史学性质认识不充分。黄修己在《文学史的史学品格》[10]等文章中进一步阐释和强调,文学史是文学与史学的交叉学科,又是史学中的一门专史,必须具备史学品格。他强调文学史研究者应该学习史学理论,加强史学方法的训练,不要在文学史中只重主观的评论,不要只用推理的方法,而要坚持以实证为基础的方法。

以理性点亮历史,把文学史作为一个历史学科,注重实证,奉行“论从史出”的治学理路和方法,是黄修己文学史观和方法论的核心。黄修己将迄今各类新文学史著的表现形态分为两类:描述型和阐释型[11]。这两类形态各有所长,但王瑶《史稿》之后的新著,“往往是先有个理论的框架,再依之组织史料”,阐释型文学史取代了描述型文学史。文学史研究步入一个重论轻史,重大胆假设、轻小心求证的时期[12]。针对这种状况,黄修己曾极力强调实证精神。实证与推理是科学研究的一体二面。作为方法论层面上的两个向度,二者都重要,互相依存和补充。在进行事理分析和理论概括时,就要依赖思辨推理,但在进行历史研究具体过程中,单纯的思辨推理是虚妄无力的,实证往往更切实和有力,而且史实本身往往具有思想价值。黄修己对此作过精妙的论述,以毛泽东心中的鲁迅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例。这个问题吸引很多研究者,蓝棣之用症候分析法,从毛泽东论述鲁迅的字里行间,感受毛对鲁没有直接表达的更为重要的态度[13]。蓝棣之的发现出自他对文本的敏感。后来周海婴的《我与鲁迅七十年》披露1957年毛泽东在上海接见知识界人士时与翻译家罗稷南的谈话内容。黄修己指出:“蓝棣之反复论证得出的结论,也只是一种推论,只是提出问题,而不能成为确论。而海婴披露的一条史料,其震撼力远远超过蓝棣之的长篇推论。”[14]此语实为治学的金玉良言!特别是在当下,无疑具有警示意义。

黄修己有感于学风空疏的弊病,因而提倡求实之风,弘扬科学精神;同时,他并不认为可以轻视理论,相反的,认为应该把理论上的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目的。他对“论从史出”有深刻和精到的论述,认为“论从史出”关键是第一和第四个字,即“论、出”二字。“论、出”就是“出论”,就是要引出理论来。怎么“出论”?那才是中间那两个字:“从史”。可以说“从史”的目的是为了“出论”。黄修己指出,文学史研究常落后于文学理论,治史者思辨力弱化,不能出“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大弱点。我们急切需要深入和切实的理论反思和建构。历史研究以及文学史研究,从史而出论,因而发生大的影响,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15]。

【参考文献】

[1]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势大于人”[J].广州:东方文化,2003,(5).

[2]许志英.继往开来:评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史》[J].北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3).

[3]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简史·自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4]王向东.他是一位直言的批评家[J].北京:博览群书,1986,(1).

[5]黄修己.21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史[J].广州:广东社会科学,1999,(5).

[6]黄修己.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北京:文学评论,2004,(5).

[7]黄修己.从“学以致用”到“整理分析”[J].广州:中山大学学报,2000,(4).

[8]殷国明.“方法热”与文学研究中的“点金术”[n].北京:光明日报,1995—12—14.

[9]王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武汉: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4,(4).

[10]黄修己.文学史的史学品格[J].北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3).

[11]黄修己.回归与拓展:对新文学史研究历史的思考[J].北京:文学评论,1993,(4).

[12]黄修己.拐弯道上的思考[J].北京:文学评论,1999,(6).

[13]蓝棣之.毛泽东心中的鲁迅什么样[m].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4]黄修己.披露“毛罗对话”史实的启示[J].长春:文艺争鸣,2003,(3).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篇6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怎么写?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下学期的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1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

2、教材简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教材的编写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质量目标:

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0%,优秀率为25%

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30%

四、重点工作: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五、具体措施:

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

上课力求精干、实在。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识的巩固,注重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6、注重授课语言的精确,准确适用以下词汇“了解”“掌握”“重点学习”“知识迁移”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1.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和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全面完成历史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规定的各项具体任务,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

2.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帮助学生认真学习,理解课表要求,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在教学方式上,着眼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努力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熟悉,相对来说容易融合到历史老师的教学习惯中,但一方面由于本学期重新分班,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上学期的历史教学中看到,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仍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学校推行学案制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喜欢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在制作学案的同时也制作ppt,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多媒体直观浅显、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一)工作重点:

1.总的要求: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精心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备学习方法。

3.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4.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5.努力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操作能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1)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针对我校实行学案制的情况,使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得到全面优化。做到课前充分准备,课中高效落实,平时听评课开诚布公,课后认真反思提升质量。

(2)努力尝试三种课型的模式

结合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在教学中,努力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培养自己的教学习惯。

第一种课型,新授课。它的基本环节:课标导航,制定学案,创设情境,模式学习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落实知识,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知识。

第二种课型,复习课。它的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第三种课型,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典例分析变式巩固补偿训练。

(3)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课前精心编制的学案,充分发挥学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作用;课堂高效落实学案的导学功能;课后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延展功能。

(4)在巩固环节上,力求做到每课一练,每单元一练。

(1)每堂课最后留一些时间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做到每课一练。

(2)每单元总结测查,把前面所学主要内容以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做到每单元一练。

(3)利用学校教导处、级组组织的月考、中段考、期末考,查漏补缺,让老师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知道得与失。

2.虚心向科组的其他历史老师学习。

根据科组的安排,教学结对子活动中,与夏培荣老师结成教学伙伴,互相之间多听课、多指导,加在备课、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语言表达、授课板书设计、作业批改、试卷讲评等教学过程所有环节的互相学习,促进我校历史学科建设的成长。

3.充分利用科组教研活动,展开高效交流。

历史科组人数少,高一年级历史老师就本人一人,集体备课的落实只能在科组教研活动或课后进行。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集体研究,做到课前一周认真准备,写好教案;课间向40分钟要效益;课后及时反思成败得失。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3一、教学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i)是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材分析: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历史必修(i)的8个学习专题,共27课。主要是了解人类历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市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政治活动既受制于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又发作用于经济及其他活动,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共5个班,每个班将近50个学生,生源质量高低不一,因此,我在教学当中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进行一定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的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五、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购建。共八个学习专题,包括导语、学习建议、主要介绍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或学习重点,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正文后辐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历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料人类历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深刻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仅仅围绕高中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二、现状分析

1、高一年级共有班级10个,共分三个层次,创新实验班2个,实验班4个,省招班4个。

学生层次丰富,但总体素质比较高。

2、教师方面,高一年级共有两位历史老师,两位老师同时还担任高二部分历史会考班的教学工作,课时任务重。

3、随着近年来历史会考难度的增加,并适应新一轮高考需求,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迫在眉睫,而高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三、工作思路和目标

1、“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践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

2、夯实学生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制定合理的教学和复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组内的听评课交流,加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重点工作

1、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措施:针对高一年级三个班级层次之现状,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创新实验班及实验班在教学中除了进行常规教学外,更应注重学科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省招班则更注重常规教学,再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科能力。

2、高一历史剧(12月)

措施:提前制定计划,安排相关人员和具体任务。11月布置到各个班级,进行剧本编排和演练。

3、历史讲座(12月待定)

措施:提前联系确定讲座专家。此项为待定。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5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必修“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个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____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

就是要将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要注意研究在复习中怎样把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题问题、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要研究怎样整合教材,怎样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怎样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要研究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把主干历史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起来,达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运用灵活。

2.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

(1)研究怎样实施问题意识教学,即怎样在复习教学中渗透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2)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理论认识能力,即学会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落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即怎样把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相结合,与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结合;怎样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中,做到能力培养内容化、方法化、经常化,以期切实提高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

(4)研究采取那些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能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够准确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3.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

初步设想通过老师明确要求和样卷展览、个别指导、限期做到等四个环节来落实加强学生行文答卷的规范性的训练。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三个教学目标:一是放慢速度,夯实基础;二是理清线索,构建结构;三是注重能力,接轨高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全面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以期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篇7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记述的是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系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对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以下简称原上卷)进行全面修订和适量补充而成。本书与原上卷相比,无论是内容还是编排体例都面貌一新,字数也由原上卷的56万增加至72万。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对原上卷的修订一直十分关心。有关工作被列为中央书记处批准的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这次修订,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组织室内外党史专家,历时6年,12易其稿而完成。现修订稿已经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出版。已经阅读过修订稿的党史专家普遍认为,与原上卷相比,修订稿有了很大进步,是一部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学术性都很强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权威著作。本书的出版,对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资政育人",起到积极的作用。

《论中共党史》,是继同志《论科学技术》、《论"三个代表"》和《论党的建设》之后,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的又一部同志的重要文论选集;也是继《邓小平论中共党史》之后出版的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专门论述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文集。这部论文集,选编了多年来同志围绕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对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若干重大历史性决策,以及、邓小平的重大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一系列党史人物等发表的大量论述,其中有的内容系第一次公开发表。本书将于十六大召开前后出版。

《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历史大事记》,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于1998年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历史大事记》的增订本。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反映近三年多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进展,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对原书做了修订,并增加了从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闭幕至2002年5月底这一时期的内容7万余字。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篇8

一、提高认识,增强备课行为的自觉性

要想走出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形式化误区,必须从初中历史教师观念抓起,让教师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明白集体备课应是初中历史教师个体思维的相互碰撞,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初中历史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通过二次备课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样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二、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备课的实效性

1.制定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可以按“自备——研讨——整理——验收——个——总结”六个环节进行。

(1)自备。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重在集体的交流与研讨,而个人自备是集体交流的基础,只有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才有交流时的侃侃而谈,这就需要个人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应明确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搜集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根据课改理念思考重点环节的设计方案,当然,这种方案的设计不一定是十分详细的,可以是突破难点的方法,可以是处理某环节的策略,可以是作业题的设计等。个人自备重在对教材的理解,注重对教学资源的挖掘。

(2)研讨。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重头戏”应放在集体的交流与研讨上,应该强调的是,一定要进行集体交流,在集体交流中可以设主讲人,负责陈述上课内容、目标、重点、难点及注意点等。但是这种交流中没有谁是权威,也没有谁是听众,大家是平等的参与者。在中心发言人陈述后,大家要能畅所欲言,展示出个人自备时收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教学见解,为教学设计出谋划策,特别是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要勇于争辩、讨论。这样通过商讨,聚集集体智慧,最后形成最佳教学思路。

(3)共案。在集体交流后,要指定人进行整理,并打印成教案。整理工作可以由初中历史备课组成员轮流执笔记录,所设计的共案中,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可以提供出集体讨论时得出的多种解决方案,供老师选择。在共案的右面和后面要留有空白,以便老师作个性化添补和总结。

(4)验收。为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确实提高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经过整理打印成的教案,应交教研组长把关验收,合格后方可打印发放给每位教师。

(5)个案。整理好的初中历史课教案并不可以直接使用于课堂教学,因为这种共案毕竟是针对一般学生而言,不具有特殊性。事实上,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用统一的教案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每位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甚至再创造,进一步改进教学实践,力求体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在形成个案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创新、实用、个性。

(6)总结。总结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教师要在课后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再总结,可以不断丰富对教学实践的认识,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等。对一节课的总结,不必要求老师面面俱到,可以就上述内容中的一点进行深刻的思考,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而自觉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2.严把督查关。为了能把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抓到实处,学校相关处室一方面要安排专人在研讨时间到各组检查,研讨情况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教研组的考核。另一方面要结合领导听课,了解课堂教学情况,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和教师个性化备课相结合的教学实效性。

三、减轻抄写负担,激发备课的积极性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篇9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创新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9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历史教学呈现出令人可喜的新变化,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争做历史创新型教师,取得了一系列较为显著的新成就,大大丰富、拓展了传统历史教学的内涵。实践证明,创新型教师有着与传统教师显著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往往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地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极大的压制。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创新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探究者和促进者,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分信任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条件,启发、组织、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进行课程讨论,阐述观点,甚至大胆质疑;教师敢于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维,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好的意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学生的错误观点也能够宽容、善待,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下,课堂气氛活跃,发言积极,创新性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学效果突出。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时,教师可以事先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有关秦统一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等方面的资料,课堂上启发、引导并组织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并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由于学生事先准备充分,能结合教学内容畅所欲言,大胆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成理。与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依据的课堂教学相比,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所谓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①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标志,是教师人格和个性特征的全面反映,是教师的心理基础和教学上主观追求的必然结果,其中教师的心理基础是由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特征等要素构成。创新型教师都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或理智型、或情感型、或庄重型,或谐趣型,不一而足,但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历史创新型教师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是其在长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历经模仿教学、独立教学、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进而形成有个性的、独特的教学风格的结果。它要求广大历史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首先积极借鉴、吸收别人优秀的教学成果,研究其教学理念,分析其教学风格形成的规律;然后扬长避短,独创性地开展好教学工作,有效处理好模仿、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风格;在此基础上不断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每个环节,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而创造性地加以改进,做到精益求精、求实创新、务求实效,最终形成自己多样化的、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中学历史创新型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必须较为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马列主义,尤其是以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现象,把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向。同时,必须牢固掌握历史学专业知识,拥有史学理论、中国史、世界史、文化史、社会史等方面的专业史学知识,时刻把握历史学界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有条件的话,最后能够到高校进行专业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由于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百科全书式的学科。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体育、外交、国防等领域,与哲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社会学、法律学、地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种人文学科相关联,涵盖范围极为广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把握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爆炸、信息革命的新时代,历史教师只有时刻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将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最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历史教学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优质的研修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理念不断被应用于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仅仅依靠过去的教学经验是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因此,必须树立自主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升自身的素养。这就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优质的自我研修能力,除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继续教育培训之外,更要加强自我研修,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微信、微博等公共资源,不断钻研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把握最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艺术。

同时,历史创新型教师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和教育科研水平。能够将课堂教学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将教育科研课题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教学现象,合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提高。

此外,在具备优质的研修能力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的基础上,历史创新型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创新能力,能够不断超越自我,保持创新活力。它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最新的的历史教育前沿信息、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和历史教育教学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到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进而创造出具有独特创见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要敢于标新立异,突破思维定势,打破常规思维;敢于并善于向一切权威观点、迷信思想和习惯势力挑战,大胆利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创新性思维,开创历史教学的新境界。这样,历史创新型教师在课堂上就能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能科学、合理、有序、高效地处理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进而实现历史教师教育创新技能的新突破。

高中历史研修总结篇10

关键词:铁路运输设备;维修服务;最高限价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02

铁路运输设备与运输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高昂的维修成本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与此同时,因其使用范围局限性强,生产、维修厂家单一,又造成市场竞争不充分,价格不透明,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开展铁路运输设备维修服务采购最高限价研究,对切实加强维修价格管理,合理确定支付对价,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一、采购最高限价定义及确定模式

1.采购最高限价定义

铁路运输设备维修服务采购最高限价是指铁路运输企业作为采购人,在采购维修服务项目时,需在采购文件中设置的采购最高限价。

2.两种确定模式及其特点

采购最高限价的确定可分为沿用历史限价和开展价格写实两种模式。

沿用历史限价是指依据历史最近一次采购最高限价,采用直接沿用或叠加(减)方式,按程序确定采购最高限价的模式。对近年来技术条件无变化、历史最高限价(成交价)波动不大的项目,可沿用历史最近一次最高限价;对可由多项目的历史最近一次最高限价组合形成的项目,可依据叠加(减)原则重新确定最高限价。沿用历史限价确定采购最高限价的模式方便、快捷,易于操作,但受制于技术条件改变及物价水平波动,适用范围狭窄。

在技术条件改变、市场环境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历史采购最高限价已不适用或由于是首次采、无历史采购最高限价可供参考时,可通过价格写实模式,按程序确定采购最高限价。价格写实是指按照确定的技术方案,通过现场同步记录、如实反映设备维修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料消耗、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并合理测算期间费用、利润、税费,最终得出写实结果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确定采购最高限价的依据或基础。价格写实模式能较为真实、客观、完整的反映设备维修成本,适用范围广,但需投入较多的时间及精力,且过程复杂、现场把控难度大。

鉴于价格写实模式适用范围较广,价格写实结果能较为真实、客观的反映维修成本,笔者将以铁路客车厂修为例,重点介绍、分析通过价格写实确定采购最高限价这一模式。

二、案例分析

2015年7月1日起,铁路客车厂修执行新版规程,检修范围、检修标准较旧规程有了很大变化,为客观掌握修程修制改革后的厂修成本,合理确定采购最高限价,某铁路运输企业决定赴厂对K型客车厂修开展价格写实。

1.成立写实小组、制定写实方案

根据技术条件及实际情况,抽调车辆、价格、物资、财务、劳资等专业人员组成了价格写实小组。赴厂前,写实小组学习研究了技术规程,并与厂方进行了对接,了解到铁路客车厂修主要分为车辆入厂交接,外观检查及鉴定汇总,车辆分解,车体、转向架及零部件检修,车辆组装及落车,交验等六个环节;维修成本主要由材料费、委外检修费、人工费、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利润和税费等七部分组成。根据前期调查情况,写实小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写实方案,并结合检修流程及成本构成,对写实人员进行了专业分工。

2.现场写实

写实小组根据厂修成本构成分别对材料费、委外检修费、人工费、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利润和税费等七部分进行了写实、分析。

⑴材料费

根据使用性质不同,材料分为高值必换件、高值偶换件和辅助材料等3类。

①写实小组选取了1辆K型硬卧车a作为样本车进行跟班写实,对检修过程中发生的高值必换件名称、规格及数量进行了记录;通过查阅厂方的采购合同和物资管理系统,对单价进行了核实;②为真实、客观反映高值偶换件的修换率,写实小组又同步选取了2辆同型号的硬卧车b、c进行跟班写实,根据3辆样本车高值偶换件的实际使用数量及标准配置数量,计算出修换率,结合单价,得出偶换件写实金额;③因辅助材料单价偏低、总额较小,写实人员在厂方报价的基础上,根据重要性原则,对金额较大的辅助材料进行了单价及数量核实。

⑵委外检修费

写实小组在厂方报价基础上,根据重要性原则,对总金额1万元以上的委外检修项目进行了核查,抽查金额占委外检修总价的75%。通过查阅合同内容,发现空调机、四合一控制柜、逆变电源、国产防滑器、转向架等5项检修业务价格虚高,因此对报价金额作了相应核减。

⑶人工费

写实人员对转向架分解、车体检修、车内配件检修、车辆组装(前装、精益线)、车辆调试交验等工序进行了跟班写实,记录了各工序的作业人数和作业时间,得出写实工时数。同时,通过查阅检修车间年度工资总额、年平均人数及年度检修总工时数,计算出生产工人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厂方会计资料,计算得出工资附加费与工资总额的比例关系。通过上述3个步骤,得出人工费用总额。

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主要包含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附加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水电费、燃料费、租赁费等内容。通过查阅厂方财务账及检修总工时数,计算出制造费用单价,结合写实工时数,得出制造费用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