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跟岗研修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30:29

教师跟岗研修总结篇1

一、“生本课堂”的理念深入了解

自2012年起,我校在进行“生本课堂”的课题研究。自此,全校老师阅读了蔡林森老师的《先学后教》这本书。当时对“生本课堂”只是有了粗浅的认识。随着课题的深入了解,自己也尝试着上了几节课,慢慢地接近“生本课堂”。通过这段时间的研修,我更意识到生本课堂的重要性。“以学为主”、“顺学而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必须依靠学生自己去建构才能真正实现。离开学生自己的学习、自己的操练,指望靠老师的“教”去实现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目标,这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研修阶段,听了骆XX校长、姚XX主任、程XX老师、刘XX老师等课堂教学。发现他们将课堂的时间给学生,还学习的自主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学”中学会学,在多层次的“学”中亲近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

二、充分相信孩子——自主独立、合作互动、当堂检测

“生本课堂”是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引导!观摩的几节示范课上,无论是认字写字、阅读理解,还是口语表达、练笔习作,都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安排学生自学,以使学生能够借助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知,获取新知,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认、写、读、说等方面的意义。语文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自主习得的过程,课堂应该成为他们有科学指导的充分自学的地方。

合作互动让同伴间的教与学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辅导者收获的是自信,而被辅导者会在被同伴辅导之后“更自信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质量得以保证,同时也必将因为这样的关注和成功的体验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当堂检测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了解学的情况,进行精讲释疑,及时指导,为“测后导学”这一环节的有效落实提供了前提。

三、理论联系实际,走向课堂

教师跟岗研修总结篇2

一、党校培训工作

为贯彻落实总行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升中层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与政治理论水平,根据年度党校培训计划,分行党校于2月28日至3月4日和5月23日至5月27日,分别举办两期中级进修班,来自管辖分支行、分行部门任职两年以上的中层管理副职及部分高级经理共90人参加了培训;为有效落实分行转作风工作部署,推进基层管理人员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分行党校于7月17日至7月21日和7月24日至7月28日,分别举办两期初级进修班,任职两年以上的分行部门团队主管、管辖分支行内设部门主任及经营支行正、副行长共137人参加了培训。

工作亮点:

(一)开展摸底测试,印制《学员手册》

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参训学员带着问题学习的自觉性,本年度培训在原有“领导动员并讲党课、外请专家授课、小组讨论交流、个人党性分析、班组总结鉴定”等教学方式基础上,在正式授课前开展了党的基本知识摸底测试,根据学员所掌握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在后续的课程中进行难点重点的辅导讲解,并精心选定教材,印制《学员手册》,增进学员对培训内容和师生间了解。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满意度测评

在原有教学方式基础上,今年党校培训还组织学员通过手机平台,对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培训材料的完备性、课程通知的及时性等十项内容进行分项评价,对整体组织和讲师安排情况予以总体评价,同时配合线下填写《课程评价表》,对培训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评价结果显示,两期培训主题鲜明,培训内容充实,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效果显著,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紧跟“转作风”工作实际,形成案例研究课题

培训除了对党的基本理论、党性修养等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外,同时结合分行从严治行、强化作风转变工作部署,联系日常管理实际进行分析思考,确定改进作风、加强管理方面的课题,形成案例材料并开展小组研讨。分行党校针对学员研究课题进行跟踪评估,对案例研究的改进情况进行效果评价,并将优秀案例向全辖推广,切实以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全行各项工作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四)增进培训仪式感和荣誉感,助力引领业务发展

建立进修班微信群,引导学员积极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课题研究、感想感受等内容,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培训结束后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对优秀学员和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并由优秀学员代表分享学习体会,在交流互动中有所思、有所悟,从而进一步将培训成果融入工作实际和业务发展。

二、重要岗位轮岗工作

根据总行关于重要岗位轮岗工作要求,我行反复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地毯式”搜索排查,尤其是对基层“1+3”关键岗位人员实质性轮岗情况进行梳理,确保轮岗人员范围全覆盖。

工作亮点:

(一)转换培训思维,采用卡通人物制作讲义

制作并下发了《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重要岗位轮岗和强制休假管理工作讲义》,以卡通人物形象作为不同类型的轮岗主体,从相关制度要求、轮岗职责分工、近期工作安排几大层面,对重要岗位轮岗和强制休假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

(二)下发工作模板,按季度通报完成情况

为及时掌握重要岗位人员的轮岗情况,向全辖下发了《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工作情况说明》模板,实时汇总轮岗数据、加强日常督促指导,并按季度做出情况通报,同时对下一季度轮岗工作做好提示,要求条线部门齐抓共管,对未完成轮岗人员进行重点关注与后期跟踪。

三、微信公众平台工作

本着“以人为本,迎‘人’而解”的理念,2017年全年,人力资源部微信公众平台——“人力之声”图文与H5作品共计44篇,包括【组织召开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举办2017年新员工入行培训结业仪式】、【开展纪念建军90周年座谈会】等内容。自微信公众号创办以来,粉丝数量活跃在1100余人,平均每篇阅读量都保持在500人次以上。

工作亮点:

(一)依托人物漫画形式,宣传解读《党章》

微信公众平台依托人物漫画这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制作了一期《看漫画·学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精讲解读》的图文,后在行内引起广泛好评,作品使原本内容高深、枯燥的党课一下子鲜活起来,增加了教学趣味性和学习自觉性,让党员方便看、愿意看、看得懂,形成了党员主动学党章的良好氛围。

教师跟岗研修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

通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我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对基础教育课程教研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省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研修目标

1、提升我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形成健康的教师心理,培养团队合作、沟通、交流、与分享的意识与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幸福感。

2、规范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教研活动,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及推广的引领者,配合全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逐步提高我校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水平。

3、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迅速提高新任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5、迅速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推进我校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为本)的转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及老师们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

四、研修形式

第一阶段理论培训。集中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进行理论学习,理论更新和专业技能训练。

第二阶段跟岗学习。进入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采用师带徒模式由工作室主持人进行传、帮、带。与主持人一同备课、上课、评课,一同开展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岗位实践和行动研究。回任职单位进行岗位实践,进行教学改革,提炼个人教学风格,结合个人教学风格完成教学课题的研究。

教师跟岗研修总结篇4

本人非常荣幸参加了2015年广东省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培训,也非常荣幸来到XX九中进入广东省特级教师林XX名师工作室进行了为期15天的跟岗学习,在这短暂的培训时间里,收获颇大,现总结如下。

(一)表现:

①本人认真遵守跟岗学习的考勤制度,每天按时上下班。②按照跟岗学习的安排,积极且认真参加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完成专题研讨有关材料,如:开发一节优秀课例,听课评课(观课议课)15节,积极完成跟岗日志并且上传至个人博客,听赤坎区教研员洪小灵老师的专题讲座《如何有效观课议课》以及林海名师的讲座《做教育的守望者》,在XX中学交流活动中作了《动口、动笔,让“高效”学习更给力》的发言,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读书笔记,到XX和XX进行了考察,了解了湛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等。

(二)收获:

①在培训期间通过观课议课、课例开发、专题研讨、专题讲座等活动,本人获益匪浅,在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如:作为教师要有教育教学情怀、有野心、敢创新、勤科研、常反思,学会了如何有效观课议课、要努力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等等。

②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闻。如:a、在观课议课中,看到了同行们优点和长处,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怎样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中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等等。B、参观了鹤地水库、青年运河工程、雷祖祠、XX博物馆等等,了解了湛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③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三)不足:

教师跟岗研修总结篇5

关键词:课岗对接;应用型人才;国贸专业

一、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一定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育评价等基本要素,是由这些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和运行活动。[1]而所谓的校企和谐、课岗对接,是指以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为基础,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一线职业人的通力合作,按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定位、按目标岗位构建课程体系、按岗位任务开发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活动,使专业培养的人才能适应行业和工作岗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的重要体现

教育部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融入产业链,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需求,课程设置要对接就业岗位”。而高职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就是要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引导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符合外贸行业的岗位要求,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专业课程与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因此,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遵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针而进行的一种有益探索,也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的重要体现。

(二)是提升国贸毕业生就业水平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跨越式发展,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5096.5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43000亿美元,贸易总额世界排名从第十五位跃居至第一位。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在良好的行业发展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就业率偏低,换行易业现象突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因为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技能不符合岗位要求。在严峻的现实背景下,亟需通过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来提升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2]

(三)是适应外贸领域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B2B、B2C等跨境电商模式才刚刚兴起,在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外贸企业移动营销网站、外贸移动广告平台、外贸展会二维码营销等移动营销手段开始出现,国外进口商的采购及消费习惯逐渐发生变化,同时对外贸人才的知识与技能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跟外贸领域的发展新趋势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是凝聚专业特色,提升国贸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客观需要。

三、高职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紧跟行业动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即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要紧跟外贸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3]要根据市场变化准确定位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必须成立由校内专业教师、外贸一线职业人、行业协会专家、专业往届毕业生组成的校企共同体,建立校企定期交流机制、毕业生定期跟踪机制、专家定期论证决策机制,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专业设置的论证与评审。笔者所在单位国际贸易专业在经过详实的市场调查与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后,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瞄准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等岗位,致力于培养能任职于外贸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解构目标岗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与目标岗位群有效衔接,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毕业后就业岗位快速接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4]在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现过程中,首先依据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等目标岗位,确定交易磋商、合同履约等20个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归纳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知识技能,最后按照能力的养成规律和知识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技能点整合起来,形成了《出口业务处理》、《进口业务处理》、《外贸函电写作》、《跨境电子商务》、《外贸单证缮制》、《进口跟单操作》、《出口跟单操作》等7门岗位能力课程。

(三)引入工作项目,开发课程教学内容

为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能快速适应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以企业中实际岗位的工作项目为开发依据。以外贸单证缮制为例,笔者所在单位的国贸专业建设团队以湖南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信用证条件下的某笔出口业务为原型,分析了在此笔出口业务中作为单证员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据此将外贸单证缮制课程设立“缮制开证申请书”、“审核修改L/C”、“缮制商业发票和装箱单”、“制作和审核装运单据”、“缮制报检报关单据”、“制作和审核结汇单据”等6个教学项目及教学组织的先后顺序。每一个教学内容结合岗位工作内容来设置,以审核与修改信用证教学项目为例,要求学生按顺序先后完成4个子任务的训练,分别是读懂S/C条款、读懂L/C条款,找出信L/C题条款,对L/C提出修改意见并拟写改证函电。

(四)变革陈旧思维,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在“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采取项目驱动的教学组织模式,让学生围绕项目任务进行独立实践,使学生在独立实践中完成知识与技能的自我构建。

以外贸单证缮制课程的审核与修改信用证教学项目为例,笔者主要通过任务下达、理论储备、操作实施、展示评价等四步环节组织教学活动。进入课堂首先给学生下达项目任务,让学生以进出口公司单证员的身份根据进出口合同对信用证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带着目的进入课堂。完成任务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功底,因此,接下来进入理论储备的环节。笔者在本环节遵循了两点原则,首先,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够用为度,其次传授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交叉使用场景再现、实物展示、模拟示范等方式,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完成对知识的自我构建,避免被动接受。完成理论知识的储备以后,开始组织学生以项目团队方式进入操作实施环节。操作实施是学生通过进行实践活动,以完成知识构建、知识巩固、知识验证、知识拓展的核心环节。在本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阅读合同、分析信用证,并提炼出信用证与合同的不符点,据此撰写信用证修改函。学生完成任务以后,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任务成果进行公开展示,使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同时也可以便于学生相互借鉴并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五)依靠多元驱动,逐步完善保障体系

优良的师资队伍,完善的实训场地是实施校企和谐、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性条件。在基础条件构建方面,学院首先实施了“教师历炼”工程,每年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有效提升了教师实践能力。另外,还聘请一批外贸一线职业人担任兼职教师建成兼师库,实施了兼职教师动态遴选与管理体制。这些兼职教师不仅是参与专业课程教学、生产实训指导,而且还与学校一起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等,真正实现了校企文化共融、校企合作育人的良好局面。此外,学院根据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建成了外贸单证技能实训室、外贸跟单技能实训室、外贸业务综合实训室,所有实训室构建了高度仿真的外贸工作环境,并配有先进的实训教学软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厂中校”为重点,这些校外实训基地承担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企业观摩、企业调研及顶岗实习及就业等功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实施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一)提供了教师实践能力有效培养的新途径

在实施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教师每年都有机会进入企业进行历练,同时企业兼职教师也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教师之间能有大量机会的互动交流,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得到快速提高。

(二)开辟了学生就业能力稳步提升的新局面

实施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在校内所学知识对将来工作岗位的支撑作用,使学生的所学能有所用。近年来,在笔者所在学院汽车办学特色日趋明显的背景下,国贸作为一个非汽车专业,其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分析麦可思关于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跟踪与调查报告,国贸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一直稳居学院前三。

参考文献:

[1]陈宇,李志勇.校企一体、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104,(3).

[2]张春东.课岗对接、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研究[J].北方

经贸,2013,(5).

[3]程杨.“课证融合”模式下地方高校国贸学生职业能力培

养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2015,(3).

[4]吴建功.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实践能力结构探究[J].

金融经济,2013,(1).

教师跟岗研修总结篇6

一、工作要点:

本学期,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向课堂要质量,加强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立足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新突破。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岗位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争创意识。本学期结合我校师资实际加强骨干教师教师的培养选派力度,对已取得骨干教师资格的姜涛、王海兵、齐永利、张桂芬加强管理和再提高,使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与薄弱教师接对,使所有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本学期要优化学习模式,做到: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自学与讲座辅导相结合。同时注重自我学习,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还将加深业务学习的实质性提高,本学期组织每位教师结合“教师继续教育手册”进行程序化的研修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坚持业务学习和考评相对接,使学习的效果有实质性的提高。

 结合我校教师文化知识偏低的特点,成立教师帮扶小组机动灵活的进行互相合作整体提高,具体:张桂芬—姜艳光;刘云凤—李艳双 姜涛---李艳波 王海兵—李成良邸文贤—齐永利

3、努力转变教师工作观念

本学期将结合我校教师当前的实际素质继续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学习,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感染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形成为人师表尽心奉献的意识,并溶入到具体的日常教学当中去,真正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修养,完善爱岗敬业的形象。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但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而且会强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本学期将通过政治学习完善教师的从业热情,通过每周次的业务辅导提高教师的岗位工作技能。

4、强化教师的业务学习,完善自身素质

(1)、深化课程目标,感悟课改理念

本学期我校将大力开展学习感悟新课程目标理论的活动,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和专题集中研讨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活动,本学期决定进行定期有针对性的课标测查活动,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定位盲目的现状。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研、培训活动。本学期结合我校的校本研修进行富有实际特色的:班主任管理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教材开发技能的自主培训技能活动。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认真做好笔记,参加有关的测试、考核、培训后根据自身的体会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二)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本学期要加大教师业务辅导的力度强化教师的素质提高,开学初结合以往存在的实际对教师的备讲批辅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研讨制定出适度的量化考评细则,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检查与指导,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坚持每月的全面业务教学检查,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之中。本学期对教师上课情况采取深入班级听课指导和走廊巡视进行检查,及时了解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

2、做好教学质量提高跟踪检测。

期初召开教师研讨会和家长会,结合上年度考试情况反思上学期的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家长及时沟通力争实现教育共识,并制定相应的量化管理制度进行跟踪分析,对薄弱年级学科进行必要跟踪调查指导。

本学期数学、语文、英语学科以年组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相应的评价,每月进行一次,并做好质量分析。学校在期中和期末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一的检测,并对检测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缺,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3、努力做好培优转差的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1)深化健康习惯校园行活动强化特长生的培养

要加强对特长学生的辅导,本学期要组织不同年段的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知识竞赛,通过不同层次的学生竞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其有飞跃的发展,本学期学校将组织成立高年级数学提高小组,张桂芬任组长;中年级写作兴趣小组,许显辉任组长;美术书法小组,姜涛任组长;体育活动的小组,李成良任组长。学校对此项活动的开展要进行及时的跟踪指导,及时总结有效深化。

(2)、寻找方略大力转化后进生争取学业成绩均衡发展

期初对每班学生的状况进行统一摸排,结合成绩单把相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调查出来,任教教师要制定相应的转化策略方案,并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和监测措施。在每月每班都设立进步奖,促进后进生的主观上进意识,对转化后进生的先进教师进行考评的加分和适当的表彰。本学期重点对我校薄弱班级:二年级、五年级进行必要的跟踪监测管理。并对朱志国、邓福禄、艾志彬、李文博等典型后进生采取明确的转化措施。

 4、加强体育卫生工作的开展。

共2页,当前第1页1

本学期坚持每天的大课间活动,督促两操按时进行,认真组织开展符合乡土实际的体育活动,同时加强器材的管理,从学校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开好卫生健康教育课,开展卫生宣传活动,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好防病、治病工作,结合当前严重的流感疫情,定期对学生健康情况进行检测坚持晨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深化教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跟岗研修总结篇7

精美的培训师资——以合作凝聚团队心智力

教师培训师队伍是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核心要素。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培训师队伍建设,坚持“本土化”、“专业化”和“学术化”的发展方向,经历了从“全部外请师资”,到“以外请师资为主、本土师资为辅”,再到“以本土师资为主、外请师资为辅”的发展过程。近年来,该校创新本土培训师队伍建设模式,提高培训师能力,以合作凝聚团队心智力,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师队伍。

革新培训师队伍结构。专职培训师方面:学校共有专职培训师59名,中、小、幼学科教师配备齐全,全部经过教育教学一线的长期历练,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经过专业的培训师培训。

兼职培训师方面:学校面向全区基层中小学(幼儿园)选聘了近100名优秀教师担任兼职培训师。为了加强对兼职培训师的管理,学校制定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对具体工作进行登记造册,兼职教师每年承担大量的教研与培训活动,学员满意度高。

创新培训师队伍建设模式。近年来,学校集中力量,加大培训师选拔、管理和培训力度,逐步形成了个性化的培训师队伍建设模式。

创立“海选式”培训师选拔模式。龙岗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师选拔每两年组织一次,在龙岗区教育系统各单位开展选拔工作,并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主要从工作业绩、分享意愿、课程开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主动性和责任感、个人形象等方面考察。首先由基层单位预选推荐,然后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复审,选拔出优秀教师,入围区教师培训师候选人员库。根据龙岗区教师培训任务及需求,不定期在培训师候选人员库中挑选教师,经过系统的培训师专业培训后,聘为学校兼职培训师,并颁发聘书。

构建“晋级式”培训师管理体制。按照培训师的能力、资历与工作情况,我校把培训师分为储备培训师、初级培训师、中级培训师和高级培训师四个层级进行管理。培训师可提出晋级申请,参加晋级评聘。满足一定标准的,可申请晋级评聘。

精致的培训管理——以机制激励发展内驱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健全的培训管理体系,是激励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的内驱力,是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信息化的培训系统管理。

教师培训的管理网络平台。2008年启用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具有培训课程管理、教师管理、系统统计等功能。管理系统教师注册人数达到11000人,实现了网上选课、报名、课时认证,为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教师网络学习平台。开发了可供教师学习的“微学习网络系统”,遴选全区基层学校教师和我校教师的优质学习资源,经过系统优化后,上传至“微学习网络系统”。全区教师均可在此平台上学习,并加入讨论,将自己的学习、讨论成果(如微课程、微视频、微策略等)上传分享,在随时随地的交流互动中,教师的学习时间进一步灵活机动,学习空间进一步拓展延伸,同时可收集整合大量优质学习资源,使教师从单纯的教育资源消费者变成了创造者、生产者。

教师培训的网络交流平台。学校现有龙岗微课程群、高质量学习研究群、龙岗幼师家园群、龙岗课题群、龙岗科技教育群等QQ群,很多培训班也建立了班级QQ群。利用QQ群的互动,既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也增进了培训师与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能及时了解教师的培训反馈和新的学习需求,实现了“教”与“学”和“供”与“需”的良性循环。

规范化的培训过程管理。

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协助区教育局制定了《龙岗区教育人才建设五年规划》、《龙岗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等12份教师培训指导意见(方案),分类别、分层次指导全区普通教师、教育干部、新教师、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各类培训;制定《龙岗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指导意见》等3份校本研修指导意见(方案),指导学校校本研修。制定《龙岗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指导区内教师专业成长方向。

完善培训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编印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管理制度汇编》、《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管理手册》,明确各项目主任、研修员及文员的工作职责。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培训组织严密、服务周全、严格考勤、考核并有记录。培训结束时,所有培训资料如培训课件、培训照片、学员反馈表、总结、反思、学时统计等,必须及时归档,必须由相关人员提出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

精细化的培训细节管理。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工作实现了模板化、工具化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细节的完善追求整体的卓越。

培训管理的模板化。对培训的流程进行凝练固化,编制出相应的培训流程模版,如《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管理执行标准与模板》、《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外出培训流程模板》等8个模板化的工作流程,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细节和具体责任人。

培训管理的工具化。学校编制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管理执行工具》、《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等级标准评估表》、《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现场表现评估表》等教师培训管理等方面的细节性管理工具,切实提高了教师培训管理的效率。

精进的专业引领——以和谐激发教育生长力

近年来,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实力和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对龙岗区教育事业的专业引领作用也逐步显现,充分体现在指导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指引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和特色创建、积极协助政府教育决策、主动服务社会等方面,营造了区域内教育和谐发展的氛围,因此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为当地教育的发展培育了旺盛的生长力。

引导教师教科研工作。加强对教师教学的指导。学校主管领导深入中小学校进行调研,并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校长、各部门主任、各项目负责人必须亲自下校给学校教师做培训,上示范课,组织学校老师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平均每学年达50多节;各部门、各学科专职教师每学年按计划开展各类教学指导活动,如:下校视导、跟踪视导、校本培训调研、观课议课,教学专题研讨等活动,另外还针对性地送课下校,帮扶薄弱学校。

加大优秀教师经验推广力度。龙岗区目前有省名师、省市名校长、市科研专家主持人8人,市名师15人。学校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本地教育专家资源,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推广活动,传播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如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带教、名师讲学、名师论坛、名师辅导和课题研究、网络信息交流等方式,举办专题讲座,逐步形成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开设讲座的制度;组织名师送课下校,推门听课、评课,执教观摩示范课,开展校本研修等。教研室的“跟踪视导”、名师项目组的“田园式培训”、民办教育研修室的“三级联动模式”更是把优秀教师的经验推广到了课堂。

引领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和特色创建。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指导意见和校本培训管理办法校本培训指导方案等,统筹规划区域内中小学的校本研修,指导全区中小学制定校本研修制度,进一步规范校本研修手册资料。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提出了“联片校本教研”、“研修活动课程化”、“研修活动分层分类多元化”的策略,进一步规范了校本课程审批、修改、反馈的程序,加大了对课程申报者及师训专干定期培训的力度。在全区层面定期组织校本研修的专项检查,做到前期有计划,过程有检查,中期有调研,结束有考核,评估有反馈。

同时,学校还加强对学校特色发展的指导。设立“学校特色与文化研究指导中心”,聘请全国知名教授、有经验的校长等为顾问,深入到中小学,诊断学校发展状况,破解发展瓶颈,提炼学校特色。在2010年深圳市首届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资格评审中,龙岗区共有12所学校14个项目获得市级特色学校创建资格,被深圳主流报纸誉为“最大的赢家”。

精彩的培训特色——以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从建校伊始,就把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几年来,通过在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的大胆创新,对内开创了本区教师培训的新局面,对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凸显了学校的发展优势,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培训机构发展理论之培训树模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龙岗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了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理论——培训树模型。在培训树模型的指引下,“光足土肥、根深干壮、枝强叶茂、果硕花香”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十六字方针。

“光足土肥”。“光足”,指积极主动寻求上级部门政策支持。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以突出的业绩赢得了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土肥”,指充足的资源。

“根深干壮”。只有根深干壮,大树才能历经风雨、屹立不倒。作为进修学校,培训能力是发展的核心,“干壮”就是要提升学校的培训能力。“干壮”须“根深”,“根深”就是使培训师资更优秀,培训管理更有效,培训课程更卓越。师资、管理、课程是立校基石,也是拉动学校发展前进的三驾马车。

“枝强叶茂”。“枝强”,就是加强学校四部、八室的建设,实行项目负责制下的扁平化管理。通过赋予四部八室“树枝”级决策权,给予四部八室充分的自主空间,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谋求独立发展,以形成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在“树根”级决策的基础上整合功能、协调发展。

“果硕花香”。“果硕”就是促进全区教师的快速专业成长。“花香”就是要突出特色建设,彰显竞争优势和影响力。“枝强叶茂、果硕花香”,塑造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在“培训树”模型的指引下,全校教师各就其位、各司其责,使每个个体在拥有独立空间的前提下,同时追求团队的默契协作与优势互补,为学校提供了强劲而持续的发展动力。

特色课程之微课程。微课程是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主要包括策略方法类、故事类、现象类、影视类等,目前我校已开发约500门微课程。微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快餐化——单次学习,四五分钟;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娱乐化——音画结合,视听享受。微课程自从推出以来,深受广大一线教师好评,目前,微课程培训团队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留下了培训的足迹。

特色培训模式之新教师“田园式”培训。教师生活题材的“穿越”情景剧、小品表演、激情演讲、才艺比拼……从编剧、排练到演出,整整一天的节目全部由新入职的教师自己设计完成,这是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一次新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的情景。这些新教师在迈上工作岗位开始,龙岗区对他们开展了为期3年的课堂“田园”新模式培训。

教师跟岗研修总结篇8

一、取得成绩

(一)深化落实岗位练兵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本学期能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管理工作,力求做到目标明确,层次清楚,组织教师认真寻找差距,制定计划。这学期真正通过自主集中全面有效的形式进行因人而益的练兵活动。

本学期我校教师进行了:1、教学设计训练。具体进行了单元课例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务实确立、师生互动任务明确的落实、教学理念的有效梳理及贯彻的相关训练。通过有序的开展使教师们做到了精当有效的备课真正做到了省时高效。2、教学技能的升华锤炼。本学期通过每周2次的业务知识专题辅导是教师们集中专注的再认了一些切实的教学技能并有效的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本学期结合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如下方面的专题讲座:(1)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2)怎样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3)怎样教好小学生古诗文.。(4)作文批语要注意艺术性。

(5)班队会要在新上下功夫。(6)如何帮助学生改掉不做作业的毛病。

(7)课堂过程中如何及时调整学生的思维。(8)怎样提高课堂练习的设计能力。(9)如何有效梳理做好复习过程中后进生的转化提高。(10)怎样做好学生期末的综合评价工作。

 能有效利用《教师岗位练兵手册》,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形式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完善。教师们都能逐项自修、虚心交流掀起了以学习之风为荣的良好风气,通过自主研修教师的备课、上课、课堂、辅导、评价、反思技能得到了完善和提高。我校的张桂芬、王海兵、齐永利还参加了全县统一的教师岗位技能的培训活动并利用不同时机对其他教师进行了理念渗透和技能辅导的作用。此外我校每位教师还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自己的弱项完善提高,每位教师都完成了一本《文化学习笔记》、一本《钢笔字练习》一本《教学叙事》。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真正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软实力。

(二)、校本研修活动有序开展

1、因地制宜的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本学期期初组织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地位和教学过程中需要亟待解决完善的问题或是困惑确立了相应的小课题并制定出了相应的实施计划,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逐步的探索实施并做好详细的纪实,学校对每位教师的实施过程都进行了每月一次的跟踪,对显现的突出案例进行重点的归结和延伸形成经验材料。其中姜艳光老师的“卡片拼音教学”,姜涛老师的“古诗板画教学”、王海兵的“后进生朗读技能的训练”、张桂芬老师的“数学图形教学初探”的优秀教学实验案例务实高效的促进了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初探提高,有很强的借鉴性。

此外,本学期结合教学过程中凸显的实际症结进行了主题鲜明、务实高效的教学研讨活动,深化了落实了教学理念提高了集体智慧的凝结。本学期有效地开展了如下教研活动:9月份 张桂芬的六年级图形概念生成教学“把握重点有效扩展”,王海兵的五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语文课堂常态教学的时效性”10月份:姜涛的三年级古诗教学“情境引入朗读深化”11月份李艳双的四年级主题班会教学“安全在我心中”。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能充分进行集体备课、认真实践课堂探索、虚心进行反思重建,极大地推动了我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其中张桂芬老师的《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还参加了全乡的教研活动展示,更加激发了我校课堂教学探索的热情。

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争创意识。本学期结合我校师资实际加强骨干教师教师的培养选派力度,对已取得骨干教师资格的姜涛、王海兵、齐永利、张桂芬加强管理和再提高,使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与薄弱教师接对,使所有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本学期要优化学习模式,做到: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自学与讲座辅导相结合。同时注重自我学习,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还将加深业务学习的实质性提高,本学期组织每位教师结合“教师继续教育手册”进行程序化的研修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坚持业务学习和考评相对接,使学习的效果有实质性的提高。

 结合我校教师文化知识偏低的特点,成立教师帮扶小组机动灵活的进行互相合作整体提高,具体:张桂芬—姜艳光;刘云凤—李艳双 姜涛---李艳波 王海兵—李成良邸文贤—齐永利

3、努力转变教师工作观念

本学期将结合我校教师当前的实际素质继续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学习,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感染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形成为人师表尽心奉献的意识,并溶入到具体的日常教学当中去,真正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修养,完善爱岗敬业的形象。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但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而且会强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本学期将通过政治学习完善教师的从业热情,通过每周次的业务辅导提高教师的岗位工作技能。

4、强化教师的业务学习,完善自身素质

(1)、深化课程目标,感悟课改理念  1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本学期我校将大力开展学习感悟新课程目标理论的活动,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和专题集中研讨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活动,本学期决定进行定期有针对性的课标测查活动,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定位盲目的现状。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研、培训活动。本学期结合我校的校本研修进行富有实际特色的:班主任管理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教材开发技能的自主培训技能活动。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认真做好笔记,参加有关的测试、考核、培训后根据自身的体会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二)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本学期要加大教师业务辅导的力度强化教师的素质提高,开学初结合以往存在的实际对教师的备讲批辅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研讨制定出适度的量化考评细则,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检查与指导,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坚持每月的全面业务教学检查,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之中。本学期对教师上课情况采取深入班级听课指导和走廊巡视进行检查,及时了解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

2、做好教学质量提高跟踪检测。

期初召开教师研讨会和家长会,结合上年度考试情况反思上学期的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家长及时沟通力争实现教育共识,并制定相应的量化管理制度进行跟踪分析,对薄弱年级学科进行必要跟踪调查指导。

本学期数学、语文、英语学科以年组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相应的评价,每月进行一次,并做好质量分析。学校在期中和期末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一的检测,并对检测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缺,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3、努力做好培优转差的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1)深化健康习惯校园行活动强化特长生的培养

要加强对特长学生的辅导,本学期要组织不同年段的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知识竞赛,通过不同层次的学生竞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其有飞跃的发展,本学期学校将组织成立高年级数学提高小组,张桂芬任组长;中年级写作兴趣小组,许显辉任组长;美术书法小组,姜涛任组长;体育活动的小组,李成良任组长。学校对此项活动的开展要进行及时的跟踪指导,及时总结有效深化。

(2)、寻找方略大力转化后进生争取学业成绩均衡发展

期初对每班学生的状况进行统一摸排,结合成绩单把相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调查出来,任教教师要制定相应的转化策略方案,并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和监测措施。在每月每班都设立进步奖,促进后进生的主观上进意识,对转化后进生的先进教师进行考评的加分和适当的表彰。本学期重点对我校薄弱班级:二年级、五年级进行必要的跟踪监测管理。并对朱志国、邓福禄、艾志彬、李文博等典型后进生采取明确的转化措施。

 4、加强体育卫生工作的开展。

本学期坚持每天的大课间活动,督促两操按时进行,认真组织开展符合乡土实际的体育活动,同时加强器材的管理,从学校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开好卫生健康教育课,开展卫生宣传活动,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好防病、治病工作,结合当前严重的流感疫情,定期对学生健康情况进行检测坚持晨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

〖推荐阅读〗

教师跟岗研修总结篇9

铁道通信信号是一个交叉学科,本身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应用的基础,又涉及部分自动化学科的知识。同时更加需要了解和掌握铁路运输专业本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收到实验器材的限制,难以实现课程的实践。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就业生的反馈信息中了解到,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除了这些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写作能力。

二、课程改革要做到校企共建,走入企业,实地调研

校企共建很多院校都提到过,但很多都是提口号。要实施真正的课程改革,真正了解岗位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就要走到岗位第一线,实地考查。尝试进行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分解。这里以调研实践过程中的信号设备维护岗位为例。调研过程中,实际跟随岗位工作。细化工作环节,在这个岗位的单位周期中提炼了主要工作环节有:信号机检修、维护与故障处理;轨道电路检修、测试与维护;.道岔转辙装置检修、调整与维护;铁路信号电源屏的检修、测试与维护;电气集中联锁设备检修、维护与故障处理;信号专业业务管理及安全规章制度等。把这些环节在实际调研后转化为能力。比如信号机的维护修理能力、操作方法、检修方式等等。

三、课程改革的具体进行实践中,要以培养目标为课程设置目的

通过企业调研后,把工作过程流程细化,得到岗位工作能力,转化为学习中的分解的能力模块。成为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中培养的技能。课程设置不能脱离开企业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以他们的共同培养目标作为课程体系要最终实现的目的。

四、课程设计要体现规划性,整体性

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进行整体的课程设计,某项技能对应着几门课程。那么所有的课程的开设都是符合计划和要求的。同时课程之间应该是有联系的。在实际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候,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能简单的根据分解好的能力模块,简单对应的开设几门课程。每个学期,开设什么课程,课程先后的开设,都根据课程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系统而科学。

五、具体到每门课程的实践改革

在每一门课程的改革中,要推行鼓励制度。鼓励老师采用新的课程教授方法。要尽可能与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相联系。如采用实验、试验课程、仿真课程、实训、实习课程、模拟实际工作的课程、面向企业的课程、面向证书的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等。通过不同的课程形式,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达到最佳效果。从宣传和物质多方面进行鼓励,提现课程改革的优越。教师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方法、项目式驱动授课方法的,要给予奖励。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要考虑和课程是否适合,不能盲目跟风。

六、做好课程评价工作

用多元化方式进行评价,课程采用老师、学生、家长、企业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这样能够增强学生主体意识;锻炼学生评价能力、自信心理;能够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增强责任、不断攀登。具体包括:教师公开、公平评价。根据评价标准,教师考评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表现;每份作业的考评结果都要求学生反馈意见,给予学生提出质疑的机会。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评判教师评分是否合理,有权提出质疑;企业加入评价。可以由企业评价。企业评价应该采用实际工作表现、给出技能和实践评语方式进行评价。社会考证评价。高职课程评价还应要求学生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参加社会考证,在校期间争取获得多张技能证书,来增强就业资本和竞争优势。

七、要构建课程教学资源库

教师跟岗研修总结篇10

在培训中,依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的相关文件精神及要求,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培训目标和任务;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加强师范生顶岗实习管理;不断创新学前教育培训模式;形成了科学完善的教师培训格局。

一、培训准备精细化

做到“两个明确”:

1.明确培训目标。解决农村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帮助幼儿园“转岗教师”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适应并胜任幼儿教育工作,促进吉林省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以更新农村公办园园长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帮助园长熟悉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索幼儿园教育规律,切实提高园长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水平,使他们成为专家型的管理人才,从而推进我省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2.明确培训任务。“转岗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任务:

(1)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培养职业道德素养、法制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情操修养和身心健康等,能够在教育和保教活动中注重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

(2)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发展、幼儿教育和保育等专业基本知识。

(3)掌握班级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安排与保育、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幼儿评价与师幼沟通、玩教具制作、当地资源利用等专业技能。

二、培训过程系统化

实现“三个确立”:

1.确立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培训工作实行三级管理,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国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培训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5个执行小组;并在培训班组建了班委会,从而形成学校、部门、学员都参与的三级管理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学员的学习效率。

2.确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三个项目均按《“国培计划(2012)”课程标准(试行)》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精心组织、确保质量,构建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转岗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以“专业技能”为主,包括最前沿的学前教育理念的渗透、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与保育、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幼儿发展与保教知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

(2)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结合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发展水平与现实需求,以全面提高保教水平与专业能力为宗旨,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反思为培训主题,确定了三个维度的培训内容:一是专业理念与师德。通过研修,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前沿信息,改革动态,发展趋势;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明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幼儿园教育特质,纠正与防止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参训学员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理念。二是专业知识。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获取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扎实掌握幼儿发展知识、领域教育知识、保教知识、通识知识等学前教育教学基本方法与内容,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三是专业能力。加强案例研究,拓宽专业领域,构建知识与能力的新平台,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内容包括: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培训等。

(3)农村公办幼儿园园长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农村幼儿教育实际和公办园园长的需求,设定培训主题和培训课程,使课程内容贴近农村幼儿教育实际,避免“城市化”倾向;重视幼儿教育的实践性、操作性,避免课程内容“小学化”倾向。为此,本次培训我们共设计了三个维度,十一个培训模块: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中选取了2项内容(师德修养;专业理念);在“专业知识”中选取了4项内容(幼儿发展知识;领域教育知识;保教知识;通用知识);在“专业能力”中选取了5项内容(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教育活动是设计与实施;评价与反思;家园合作;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切实提高了培训实效。

3.确立优秀的师资团队。实行首席专家制。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首席专家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严仲连教授;“转岗教师”培训项目首席专家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萍教授;农村公办园园长培训项目首席专家是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继续教育项目评审专家张贵新教授。我们还先后聘请了蔡珂馨、赵刚、但菲、丁海东、杨飞龙、赵小华、刘然、孙英敏等一大批专家、优秀园长及一线教师组成了强大的专家培训团队。

三、培训方式多样化

做到“六个结合”和“四个突出”。即省内与省外相结合;专家与一线教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例观摩与成果交流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在岗研究相结合。突出参与互动,突出案例教学,突出问题解决,突出个性发展。

聘请专家讲学、导师授课。采取讲座、授课、案例教学、动手操作、学员论坛、课题研讨、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学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广学博积的基础上张扬个性,培养其特色化教学能力。

四、考核方法多元化

1.集中学习考核。

(1)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以课程作业、学习心得、小论文等形式进行;实践考核以案例分析、交流研讨、活动设计、技能操作等方式进行。

(2)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关注学员出勤率、课堂讨论参与率、作业提交情况等;结果考核主要对学员提交的各种任务性作业进行质量考查。

(3)综合考评采用百分制:学习表现占20%;理论学习与研讨占30%;教育教学考察与实践占30%;教案设计占10%;课件制作占10%,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2.顶岗实习学生考核。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单位的评价、实习报告、听课笔记、活动设计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3.返岗研修考核。对学员培训后专业发展情况及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对教育行为的改进和变化效果进行评价。

五、培训交流全员化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全方位交流平台:建立QQ群、制作学员通讯录、建立培训网站,实现了跨地域的多种交流方式。

六、培训效果

1.服务质量提升。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学员对培训总体满意度极高。

2.专业素质提升。解决了农村学前教育方面一些想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满足了农村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迫切需求,受到了学员的普遍好评。

3.办学质量提升。加强了我校与省内各幼教部门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了解,特别是师资状况的了解,对于我校今后进一步面向基层,不断提高服务、引领学前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学前教育改革,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实践能力提升。顶岗实习学生通过三个月的置换实习,幼儿教育和保育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我校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5.培训业绩提升。

(1)文本成果:培训方案及具体教学计划、学员手册、学员调研问卷、研修日志、教学设计、案例评析、论文、反思总结、培训简报、培训管理档案(登记表、信息数据库、跟踪座谈联系信息、结业证书信息、考核表、自评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