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德育渗透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31:10

历史德育渗透总结篇1

一、德育渗透应当具有科学性

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仅次于政治学科,甚至部分学生因为历史学科史实的丰富性、为现实提供借鉴的强大功能性而更加偏好历史学科。这一现象往往出现在思维较为活跃的中学生群体中间。上述现象是由历史学科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历史学科在德育渗透中学科优势的体现。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产生了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判断标准,只有在事实面前他们才能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真正做到言行一致。

因此,从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效果现实状况来看,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应当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科学性的内涵即真实,真实是历史取信于人的条件。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人物是复杂的,只有展示矛盾的各个侧面,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才是德育教育本身的有效途径,也是德育渗透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教师在主观上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如果观点不够全面、立场不够公正,学生就不会信服,就会筑起一道心理防线,因而客观上无法达到渗透效果。

二、德育渗透应当具有时代性和依附性

现在,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具有实效性,他们认为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生硬的牵扯、一味的灌输和说教,两者没有紧密结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事实上,历史教材内容没有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也导致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

有鉴于此,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应当遵循时代性和依附性的原则。

1.时代性。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司马迁说“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德育渗透的现实性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把历史讲得更贴近于现实,给学生提供分析现实社会的借鉴,帮助学生看清时弊的根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做到时代感和历史感相互交融。当然,历史德育渗透联系现实切忌牵强附会、断章取义、无原则地媚俗。

2.依附性。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依附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历史事实是不以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凭证,离开了它,历史教学不仅会失去其科学性,也会失去其教育性。历史信奉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科学博大精深,而且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正因为如此,它才烛古照今、叙史载道。若脱离史实,其渗透就会成为空谈。

三、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应当具有蕴涵性

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蕴涵在对历史的评述、比较、分析之中,有意识地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口号式地硬贴标签,难以收到德育渗透之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涵性教育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必定要深刻牢固得多。

四、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应当具有多样性和实践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等差异,在历史教学中,同一历史内容的叙述评价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学生得到的启示与觉悟具有不平衡性。

所以,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适应这一现状,在渗透途径上贯彻多样性要求。虽然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但是其它途径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方式。教室以外的课堂其实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德育渗透途径本身是多样性的,只要健康向上、使学生身心受益的途径都值得尝试。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就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解决由知到行的转化。历史知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应开辟广阔的途径,开展多种课外活动。诸如举办历史故事会、参观革命胜地、教唱革命歌曲、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和纪念展览等活动,发挥自我教育的机制,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情感体验、意志磨炼,从而优化德育渗透效果。

五、德育渗透应体现时代特征和计划性

历史德育渗透总结篇2

近几年,我们重视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重视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

学科德育渗透,关键是各级行政领导,基础是教师。要使教育工作者能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的精神和全日制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离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必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渗透意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环境的意识。为此,要组织教育工作者认其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和各学科教学大钢等。通过学习和讨论,使教育工作者从培养跨世纪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高度,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的地位,来,认识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认识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优化育人环境,对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统一认识,自觉地有计划有目标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

二、加强组织管理,制订措施,保证学科德育渗透的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为保证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全面、正常的开展,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学科德育渗透,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科德育渗透规范化,佛山市教委制定了《佛山市中学实施德育大纲细则》、《佛山市小学实施德育纲要细则几把中小学的德育实施细则中有关学科德育渗透,按阶段、分年级,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提出了具体要求。由于行政部门制定了措施,促使学校的学科德育渗透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佛山三中在学科德育渗透上做得较好。他们采取如下措施加强管理:第一,由一名副校长主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成立“德育的学科渗透领导小组”,专门组织、研究这项工作。第二,把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纳入《佛山三中教师岗位责任制》,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凡是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第三,编写《佛山三中“中学德育大纲”分年级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中学阶段各年级的教育要求和任务;做到中学教育的层次化、系列化,使教师明确任务,掌握尺度,做到适度。第四;围绕“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课题,组织全校教师研讨,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找出结合点,并把每章节的渗透点列举出来,整理汇编成《佛山三中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作为教学中教育渗透的依据,使德育渗透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保持经常性。第五;组织“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公开课、研讨课”,同时请有经验的教师上全校性的德育渗透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研究渗透的方法、技术手段及其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提高德育效果。第六,编辑出版《佛山三中德育渗透教案集》(各学科有1-2集),共十余本。第七,编辑出版了《佛山三中德育渗透论文集人并组织评选优秀教案与论文。佛山三中做到了有领导、机构、制度、要求、计划、目标、总结、科研、检查督促评比,并包含所有学科,全部文化课,使“离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深入了一个层次,迈出了新的一步。

为了及时总结和推广佛山三中“依法治校,依织青人”经验,1997年底,佛山市教委在三中召开了““佛山市在学校‘依法治校,依纲育人’现场会”,佛山三中介绍了“依法治校,依纲育人”的实践与思考,加快了学校“依法治校,依纲育人”工作的进程。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高立意,激情感,深挖掘,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索。

教师除重视把握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专题教育,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外,还注意教学内容的深层意义,坚持知识、能力、思想认识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唐朝对外关系时,讲述唐代的中国,经济、政治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有不少日本人,如阿倍仲麻吕、吉备实备、空海等到唐朝学习,但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学,而是学成回国后,传播、消化中华文化,在创建日本文化等方面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鉴真、玄奘两位高僧,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为了寻求学问,放弃较为安逸的生活条件,长途跋涉,飘洋过海;忍饥挨饿,担受风险。这种为了求学,为了文化交流,不顾个人安危的忘我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给人们这样的启示:一个国家,只有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才会受人敬仰;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原因之一,是唐朝推行开放政策,有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文化交流对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是学习的好机会,好方法。只有善于学习,才会有所收益和进步。

又如;在讲香港失而复得的历史时,教师讲述自从17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科技的高速发展期。与时俱进的则国运兴隆,抱残守缺的则江河日下。中英两国相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英国因工业革命成功而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而中国则因闭关锁国而停滞不前。在这背景下;两国相遇必以中国失败告终。百多年来,志士仁人,都没有忘记收回香港;以圆振兴中国的理想。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决定收回香港时,中英的相对国力已倒过来,所以在整个谈判中基本上是中国定调。失而复得,正是这种力量对比变化了的结果。它给人们三大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本;历史潮流,不能抗拒,包括科技迅猛发展的历史大潮;上一个世纪的较量,是物质力量的较量,下一个世纪的较量,将是知识力量的较量。

又如,音乐教师在教唱《南泥湾》、《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时,介绍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歌词的含义,旋律的欣赏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讲解: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到了南泥湾,看到了三五九旅的指战员,用勤劳的双手,使南泥湾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学员们深受教育;向三五九旅英雄们献上了新编的秧歌舞《桃花篮》。《南泥湾》就是这个秧歌舞的插曲。在教唱时,教师后发学生用学过的表现音乐的手法,用领唱、齐唱的方法,通过优美的旋律;描绘陕北江南美景,礼赞劳动模范的功勋。前半段是两个优美柔婉的柔情性长句,用领唱方法;后半段用齐唱,同时在前奏部分和后半段的节奏跳跃部分,加民族打击乐来烘托歌曲,产生欢快愉悦的气氛,使学生既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又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由于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内容;再哼上优美动听的旋律,感情上会产生共呜。

四、挑战二十一世纪,随时代前进,努力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书育人,提高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在此,以历史学科为例。佛山市中学历史学科开展了“方法、手段、内容、目标与德育实效性”的教学实验,我市历史教师称之为“促成‘观念内化’的教学实验”或“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实验”。我们运用整体性观点和综合性方法,紧紧把握住促成“观念内化”的教学方法、手段、环节及其总和,处理实验变量及其各种因素。这包括四个变量(方法——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指导思想的启发式教法,或“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启导式教法;”技术手段——多种传播媒体(含多媒体计算机)的综合运用;内容——知识结构、图式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认识的有机结合的教学),四个因素(知识、情感、能力、理论)和十个方面或环节(教纲、考纲、教材、教学目标、方法、技术手段、练习考试、评讲、评价、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把握其总和。并加强历史室、电教室的建设。它促使佛山市中学历史教学走向“四个转变”(即“变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为“启发导学式的能力型为主的教学”;变“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指导思想的启发教学;“变传统的讲解、板书、挂图等手段的教学”为“传统媒体手段与现代媒体手段,含多媒体计算机手段优化组合的教学”;“变单一的班级课堂教学”为“班级课堂、历史室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力求达到“二个五要点”(①知识、情感、能力、理论、思想认识有机结合;②在“整体、主体、现代、优化、深层”上体现学科的德育渗透),改变“五点状况”(学科思想教育的随意性、零碎性、局部性、表层性和说教式),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学方法,建构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能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上,有新的突破,提高了德育实效性,回答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若干问题,回答了“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德育实效性”的若干问题。(《促成“观念内化”教学的实验报告》获1997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1997年《德育报》中小学德育论文一等奖,广东省中学历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该《实验报告》刊登在《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

佛山三中《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开展德育渗透的研究和买践活动》一文,介绍了生物、英语、地理、语文、历史、物理、数学等学科教学,在“构建教育框架,明确目标、内容、步骤,把握住结合点”和“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等方面,加强德育渗透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的经验。

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培养、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动机、进取性格、丰富的情感、创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润物细无声”,并持之以恒。讲究方法;采用激励法,如目标激励、兴趣激励、竞争激励和荣誉激励等;采用识别法和排除法,如感情障碍、情绪障碍、思维障碍、语言表达障碍、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等的识别与排除;采用调节法等,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历史德育渗透总结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作者简介]陈艳秋(1978―),女,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职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江西南昌330013)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应充分发挥“渗透”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

一、在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紧迫性

现在的中职学生,自我意识强、物质利益观念重,竞争意识明显,但集体观念和道德意识却逐渐弱化,这种现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目前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状况令人担忧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社会公共意识,不尊敬长辈、怕吃苦,常有打架、顶撞师长等现象的发生,且青少年的犯罪率有上升的趋势。因而,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学任务繁重。应抓紧时间,对广大中职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淡化德育问题,制约了中职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急需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目标上,淡化历史的德育功能。

虽然国家在中职历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对思想政治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设计了美好的愿景,但中职学生长期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让他们不能认同正确的价值导向,又因为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为学生职业教育服务,所以中职学校历史教学本来具有的素质教育特征逐渐淡化。

2.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人格养成。

在当前的中职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讲得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在知识传授上重点难点突出,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历史教学演变成了纯知识点的传授,忽视课本中的德育因素,这就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人云亦云,学生变成教师和课本的“传声筒”,缺乏主体参与互动和积极能动思维,学生难以形成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

3.在学生的考评上,模式过于单一。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评价学生主要就是看考试成绩,其它方面则忽略不计,甚至可以一白遮百丑。这种评价现状,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牺牲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迫使历史教学和学习朝着追求单纯的学业成绩方面发展,导致历史教学和教育目标的背离,使德育渗透与学科知识出现分离,德育渗透的功能更加弱化。

4.在现实生活中,割裂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有的教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关着门教书,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照本宣科,使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蜕变为假、大、空的死教条,漠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做人做事的经历感受,导致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滞后。

二、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

面对中职学校德育水平低下的现状,作为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事件的德育内涵

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社会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凝聚着古今中外人类道德品质在各方面的反映。无论是人民革命斗争,还是科技成就的诞生,其过程中都体现出人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揭示出人类社会积极进取的价值内涵。

(二)历史人物的德育内涵

历史人物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便相应展现了社会环境中道德规范的一隅。充分利用其特性,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牛顿的思考探索,的清贫坚韧,的雄才大略,以及由历史人物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格言等内容,均能对中职学生产生长期的道德指引作用,而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更具有榜样的示范力量。

(三)历史文化的德育内涵

历史文化资源中拥有丰富的民族习俗、传统文化、人物精神等德育载体,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同时,历史文化资源还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德育的情境,使中职学生借助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将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从而外化为相似情境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使德育在中职学生身上完成由理论意识到实践行为的升华。

三、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对策

中职学生德育水平较低和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不容乐观的现状,都要求我们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必须洁身自好,高度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模范行为,树立自己的凛然正气;不懈努力,整合历史教学的德育资源;不断完善,变革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突破创新,改进学校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共同提升,组织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研讨课,真正在历史教学中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求知立德。

(一)提升中职学校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中职学校,传统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在新时期,我们的历史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思维,逐步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历史教学服从中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观念。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还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神饱满地上好每一堂课,把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让学生爱上历史课。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才能达到“以德服人”的效果。

(二)整合中职历史教学的德育资源

中职学校历史课本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德育元素,涵盖古今中外,容纳各大领域,通过历史教师的个人努力,发挥同伴互助和集体合作,可以整理出丰富的德育题材。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有着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从先秦到两汉,魏晋到隋唐,宋元到明清,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恢宏的优秀文化。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历史名人的名言警句,感人故事等,去教育感化中职学生,使其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同时也可使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光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享受到参加校外活动的快乐和成功,在实践中接受情感体验、意志磨炼,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熏陶。

(三)变革中职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

在中职学校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总是牺牲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导致教学和教育目标的背离。新时期中职学校历史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将历史学科学习目标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融合在一起,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评价学生要看各个方面在原来水平上的进步状况,把任务完成度、活动参与度、学习积极度、成长进步度、协作配合度等也作为考评的重要方面,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拥有自信,实现个人价值。

(四)改进中职学校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

在历史教材中、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有效的利用不仅可以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完成德育渗透。所以,作为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我们要采用多元的渗透方法,加强德育的实效。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讲述历史故事,穿越古今中外;鉴赏古代诗词,提高学生素养;引导分析重难点,启迪学生思维;开展小组竞赛,活跃课堂气氛等,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

(五)组织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研讨课

历史德育渗透总结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方式方法

中学历史是极富德育功能的。在历史教育中,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我们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首先要有真挚的感情

人的认识和动机都是在情感的支配下实现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语)。历史教师无论对历史人物,还是对历史事件,都必须坚持公正客观、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情感。这份真挚感情,溶入教学之中,就会与学生产生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教师用良好的品质和真挚的感情来感染学生,其德育渗透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例如:我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结局时,感慨的说:设想假如当权者也像邓世昌等英雄一样奋勇抵抗,战争的结局一定会是另一种情景。但是慈禧太后、李鸿章之流却一味妥协、退让,最终才导致了战争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同学们个个两眼圆瞪,情绪也随着我的语调在提升,“赔款两亿两白银,这两亿两对于清政府、对于日本又意味着什么……”同学们个个谴责、顿足,整个教室里到处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意识。我随即又说: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受尽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欺凌,身为炎黄子孙,我们唯有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能为祖国的振兴出力……唯其如此,学生才会被教师的“情”所牵引,才会明辨忠奸善恶,树立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等崇高情感,从而受到正确的德育教育。

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贵在“持之以恒”

“一暴十寒本无益,常抓不懈贵有恒”。历史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德育目标,抓住每一个可以进行德育渗透的环节,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科学的恰当的又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计划。例如:我在讲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后,结合课本“一战的影响”这一内容,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教育:帝国主义国家出于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挑起了战争,他们的所作所为造成了什么后果呢?他们这种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方式,除了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双方矛盾加深之外,又有什么好处呢?同样,我们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摩擦与不快,我们一定要以此为戒,采取和平的方式妥善解决,避免“拳脚出击”之类的暴力方式重演……历史教材中可用于德育教育的素材比比皆是,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找到实际的切入口,把历史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认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再选择恰当方法,坚持经常,其渗透才不会落空。

三、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做到与现实紧密结合

历史教学如果不能突出时代性和紧密结合现实,那么它就是遥远的、飘渺的。因此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必须把历史讲得更切近于现实,给学生提供分析现实社会的借鉴,帮助学生看清时弊的根源,并进而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疑难,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做到时代感和历史感的交融。例如在讲到抗日战争的时候,我就把新闻中提到的日本右翼分子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事实的情况印成材料发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日本右翼分子又公开参拜了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日本每4年修订一次历史教科书,此次日本修订的教科书将日本有预谋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等歪曲为由中国方面引起;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记述,他们没有将其称为“南京大屠杀”,而是仅简简单单称为“南京事件”,同时还极力回避大屠杀的被害人数。面对这些被歪曲的事实的时候,咱们同学内心有什么感受?我们根据历史事实应该怎样做反驳呢……当我们结束这段历史学习的时候,我语重心长的告诉学生:关于这段历史如果我们没有了解到相关的史实,我们怎么能理直气壮地驳斥?如果面对这些影响极广极坏的歪论,作为我们中学生不能理直气壮地反驳,或对这些关系到国家利益的事件漠不关心,我们怎能称为合格的中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心世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四、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做到课外与课内相结合

历史德育渗透总结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思想;策略

时代的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其中“德”包含思想与道德――“以德御行”“以德自省”是历史渗透德育的教学初衷,在德育思想的熏陶下,努力将学生培育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家园的新时代人才,这也是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关键。

一、立足史实,德育思想中的民族气节

正如晶莹的琥珀赋予渺小的昆虫新的“生命”。历史德育渗透同样也离不开史实,离开史实谈德育渗透,都是空谈。曾经有人说过:“评价一个人要在其死后”。生前的种种事迹如一个个缩影一般出现在历史天地,历史伟人光辉事迹的思想在历史天地闪耀,翻开崭新的书页,感受那穿透灵魂的震撼感。初中历史教师应当运用一双慧眼,巧妙剖析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并将其巧妙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用那光辉的思想照耀学生前进的方向。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课时内容时,历史教师可以将网上搜集的一些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放映并且引导学生练习教材内容,让那段黑暗的岁月再次呈现在学生面前。乱世造英雄,林则徐的出现给黯淡的生活点燃了一盏明灯,三国有周郎“火烧赤壁”,近有林则徐“火烧鸦片”,周郎烧出了雄心壮志,林则徐则烧出了一片爱国赤诚。如果说政治以科学哲理折服于人,文学经典以人物、情节感染人,那么历史则是以珍贵的史实教导人、启迪人。“事实胜于雄辩”,纵然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口齿,也不能抹杀林则徐的英雄气概,林则徐点燃了一把火,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情感。课堂肃静的气氛,以及奋笔疾书的沙沙声,都是对林则徐的崇敬。鸦片战争的屈辱史实不可否认,林则徐的民族气节也必须承认,将学生带入黑暗岁月,感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提升了学生的民族气节。

二、净化学生的心灵,洗涤学生的灵魂

从深层次来看,历史并不是单纯的一堂教学课。历史伟人将深厚的人文底蕴蕴含在教材的字里行间,德育思想“润物细无声”弥漫于课堂之上,如果说历史课堂是肥沃的土壤,那么伟人的德育思想必定是那随风而入的“春雨”,用现代话来形容那便是“正能量”。精美的教材如一架“录影机”,将历史进行记录和剪辑,透过文字的表面置身其中,穿越到一个又一个的朝代,点滴心酸、点滴愤慨、点滴感动,都是人生的积淀。在历史天地中,有许多巨人站在历史的“山峰”上,用那撕心裂肺的呐喊,肃清了整个历史天地,如“雨后初晴”“雨后彩虹”满满都是正能量。初中历史教师切忌喧宾夺主,以学生为主、伟人为主。规避空洞的说教,循序渐进,以水滴石穿的耐心将正能量逐渐导入学生的内心,洗涤学生的

灵魂。

例如,女娲造人的“爱意绵绵”;昭君出塞的“情比金坚”;南昌起义的“静待时变”等等。一件件生动的历史事件如一幅幅唯美的画卷出现在学生面前,伟岸的身躯散发深厚的人文情怀,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较强的效仿心理,结合这一心理特征,这些正能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德行,效仿古人,以古为训,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也有积极的意义。

三、健全人格,塑造新时代人才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历史伟人的光辉事迹如一朵朵绚丽的浪花散发着“永不停息”的斗志,可歌可泣,也给后辈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优秀人物。他们的名言发人深省、他们的呐喊声振奋人心、他们的目光视死如归,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如旗帜一般飘荡在历史的天空。国家危难之时,大义凛然地扬起正义的船帆,不禁被他们的气节所折服。当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暗礁”,也有大量的反面教材,正确对待历史人物,尊重史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他人之长补学生之短,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

例如,英勇驱逐倭寇的戚继光,点燃愤怒之火的林则徐以及抛头颅,洒热血的关天培;忠贞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的豪气,点Y了历史天空;然而清政府从“闭关锁国”,到软弱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将祖国这位伟大的母亲伤害得千疮百孔,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与英雄的民族气节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迁移对比,进行深刻反省和思索,使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让学生明白总结历史教训、与时俱进的历史意义。

总之,积极倡导初中历史教师立足教材,深度研读教材,深度挖掘史实中的德育思想,让黑暗的历史岁月以及光辉的人性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让学生以史为鉴,以德御行,为将学生培育成综合素质过关的全面型人才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历史德育渗透总结篇6

历史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历史教育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人格的养成。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过,历史教学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之中,第一条是最要紧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新课标对历史学科的功能作出了如下要求:将历史知识作为学生今后工作生活的经验支持,把学习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定位在学生未来的需求上。”也就是说历史教学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包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关注社会和参与社会的热情、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社会责任感、乐观向上、珍惜生命等)。历史教学与学生的人格教育、荣辱观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历史教育的现实性,又决定了当今的历史教育必须为培养符合现行社会的合格公民,担当起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

历史课的内容丰富生动、故事性强。几乎每一堂课的历史内容都不仅仅是历史基本知识,而且还是荣辱观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素材。再加上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很强,精力充沛,只要教师善于引导,便可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接受荣辱观教育。例如通过抗日战争史的教学能使学生科学地认识这场战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他们对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责任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这些科技发展成果取得的背景和过程,让他们知道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的,使同学们认识到成就的取得都必须要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都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和反复实践;学习朝代兴亡史,让学生对比总结“贞观之治”时唐太宗的谦虚谨慎、勤俭节约和他晚年由于骄傲自满而导致的“政局大不如前”,从中认识到以史为镜以及谦虚谨慎、勤俭节约与民、与国、与己的重要作用等等。

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历史教材总结了无数大至国兴衰,小至个人成败的经验教训,蕴含着许多可挖掘的荣辱观教育元素。例如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爱民之情;劳动模范的为人民服务的高尚人格;居里夫人废寝忘食,潜心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奋斗几十年矢志不渝的坚强品格等等。这一切,均可以从多方面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事业心、责任感、顽强的意志和性格等等。历史教学只要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存的荣辱观教育元素,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感知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他们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感知怎样的人格是健全、高尚的人格;使他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能塑造心灵,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一层亮丽的底色。

历史信奉事实胜雄辩。所在历史教学中的荣辱观渗透是寓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渗透,是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统一。教师还需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想方设法占有丰富详细的材料,然后从历史材料而不是从主观臆想出发,经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认真分析得出历史结论,进而以此对学生进行荣辱观的渗透教育。只有这样,荣辱观的渗透教育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征服力。

历史教学以事实服人是必要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或缺的。思想比情感内容要深刻,然而情感比思想领域更要广阔。任何教育应当首先使受教育者在感情上接受之后,才有可能在思想上认同。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材料中的隐性教育素材,通过对学生绘声绘色的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用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真挚的感情流露和表里如一的思想作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影响学生的言行,这是历史教学中渗透荣辱观教育的一条有感情接受到思想认同的必由之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了解历史,历史课更高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教学中渗透荣辱观教育必须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才具有现实意义。如作为当今社会腐败现象之一的贪污受贿,在历史上就一直存在着。在讨论到相关内容时,教师要注意与现实社会问题联系、与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类似不良现象相联系,同时要特别注重从正面引导学生,使他们明辨是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制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历史课堂教育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全面、准确地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这一长的过程中,各民族、各时期都形成了不同的道德观、生观、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格教育,要有现代性,否则就没有生命。历史教育的生命若没有荣辱观这一灵魂的滋润就不易焕发,也没有力量。增进与国民教育相通的荣辱观教育,依赖于对国土、人民和民族精神(文化)的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和优良道德传统的伟大民族,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认真分析,全面把握,继承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要遵循渐进渗透的原则

历史教学中渗透荣辱观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历史内容、某一节课教学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着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量不一定大,但一定要有,这种点点滴滴不间断积累的过程,就构成了荣辱观教育渗透的渐进性。渐进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荣辱观教育,忌讳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滴水穿石、锲而不舍必然会成功。“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严而言的教育艺术,它追求的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做人处世的道理。所谓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荣辱观教育,主要是在历史教学准确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但又不露痕迹地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给予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渗透教育要注意从小处入手、真切自然,切忌盲目拔高、空洞说教、生搬硬套。

历史德育渗透总结篇7

学科德育特点及其实施

(1)学科德育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

学科德育的共同特点:一是以知识为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各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学科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历史学科以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为载体,尤其是通过近代落后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学科通过祖国的地理环境、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运用我国灿烂的科技文明史,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和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我国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

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是面广量大时间长。仅以必修课来说,小学有10门学科,初中有13门学科,高中有12门学科。这些学科遍布所有知识领域,其延续时间,短的一年两年,长的贯串12年。授课的时数,义务教育九年,23门学科7792课时,高中三年,12门学科2513课时,普通教育12年35门学科共10305课时。各门学科都具备德育渗透的功能,其教育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三是有切实保证。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排进课表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评价考核的制度,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证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实施德育。

四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各学科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

学科德育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小学所有必修课20门学科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详见《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显性课程,担负着比较全面和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既是学科德育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德育体系中的一条主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文科类,包括语文、英语、历史、地理和作为史地综合课的“社会”,具有广泛的德育内容和很强的感染力,既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性。

理科类,包括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生物和理化生的综合型课程“理科”,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最具特色,说服力强,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技艺类,包括体育与保健、唱游与音乐、美术、生活与劳动、劳动技术、职业导向和计算机,这些学科的德育都同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其德育内除共同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外,在思想、品德、行为等教育方面又各具特色。

(2)学科德育的实施

课程改革方案是学科德育实施的依据。

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在总的培养目标中,规定了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目标,并相应地规定了思想品德素质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分阶段、有层次的目标;设计了显性与隐性结合的“三线一面”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课程体系,要求面上各门学科、各个领域都要渗透在贯穿德育工作,落实到各科课程标准和各科教材中去,使显性德育课程外的各科,都作为德育的隐性课程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

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有明确的德育要求和内容。

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依据,这次我们分析了中小学20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部分教材德育渗透的情况。总体上看,课程改革方案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得到了贯彻和实施,各学科的课程目标、教材编写要求、实验操作和练习、教学评估,都有相应的学科德育要求。各学科课程教材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已作了归纳。这里仅举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为例作为说明。

学科德育渗透在教师的教学中逐步得到体现。

课程改革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所有关于加强德育、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要求,都必须通过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来实施,而对教师是否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最有发言权的则是学生。为此,我们于6月底、7月初在10所小学(一师附小、二师附小、虹口区三中心、复兴东路第三小学、长宁区实验小学、江宁路小学、青浦县实验小学、金山县实验小学、控江路第二小学、曲阳路第四小学)作了1000份学生问卷调查;在11所中学(大同中学、育才中学、曹杨二中、向明中学、松江二中、梅陇中学、娄山中学、尚文中学、罗店中学、青浦中学、下沙中学)作了1006份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各项德育内容在各科教学中的体现。调查问卷显示,在小学各类课程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显性课程,学生认为是最直接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其次为小学社会学科、小学语文学科,而学科之间在德育渗透方面的不平衡性也不同程度地在调查中得到进一步了解。中学学科德育的问卷调查则比较清楚地反映了各学科德育的特点和实际。详细请见《中学学科德育调查问卷》汇总表。从调查问卷的汇总表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一)思想政治课在20个德目中,除“审美能力”占40%,其余都在50%以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占到90%,显示出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并为学生所公认。(二)语文和历史是学生所接受德育内容最广泛的学科,地理相对次之。(三)音乐、美术学科在德育方面审美教育和情操熏冶最为突出,而体育学科在爱集体、团结互助和顽强意志锻炼方面的教育作用就比较显著。(四)纵向看,在理想志向、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尊重事实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等方面则为文科、特别是理科所共有。(五)职业导向、中学社会、综合理科等三门课程,由于试点的学校不多,尚不能充分反映实际和说明问题。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课改方案中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教材在实施学科德育任务方面的要求,在各学科教师的教学中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而学科德育渗透所具有不同的学科个性和侧重,已为广大教师所认识。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的成效

一、不少学校的领导重视并组织教师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专题研究,取得可喜成果。例如虹口区教育局总结了该校学科德育渗透的三条经验:一是具体内容的直接渗透;二是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渗透;三是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的随机渗透。南市区尚文中学。对初中各门学科的教材,逐课排出了德育点,并印发给全体教师,使学科德育扎扎实实地进行。青浦县青浦中学组织各科教师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发挥新教材德育功能的做法,各科都总结出各具特色的经验。

二、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学科德育渗透的经验,一些教师对此作了总结,有的还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写出文章”仅从最近几年不完全的搜集,就有40多篇文章。市、区县教研部门自1992年以来,多次组织市和区县的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的经验交流和研讨会。市教研室1990年编辑出版了《中学各科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参考资料》生物、历史、地理分册和数学、物理、化学分册,1994年出版了《中华传统美德教学资料》、《情系中华》两史一情教学经验等书。在组织全市学科优秀课教学评选中,重视学科德育渗透和教书育人的贯彻。

三、学科德育应根据学科教学内容,自然、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但同时还要注意学科之间在德育上的相互配合,密切合作以形成“合力”。在一所学校,有计划地确定若干教育主题,组织各学科共同配合进行教育是一种好形式。就全市来说,近几年在全国或全市重大教育活动中,如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教育、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教育等,都注意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协同作用,使孤立、分散的教育化为整体有序的教育。

四、通过学科德育的落实,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许多中小学校都作过总结。

学科德育渗透中的问题及原因

课程教材改革几年来,本市中小学各科的德育渗透虽然取得不少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学科德育内在联系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难以形成“合力”。

各学科智育的任务和内容各不相同,因而德育的“载体”也就不同,学科德育往往容易强调自身特点,各行其事,难以形成合力。以中学为例,同一年级学科一般都在十门或十门以上,但所面对的都是同样的学生。如果不去研究学科之间德育横向的有机联系,就很容易重复,或有的过深,有的过浅,有的可能缺漏,就不能综合实现它们的德育功能,使德育工作难成合力,不利于学校德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一门学科,在不同年级面临着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同样需要研究它们德育之间纵向有的机联系。

(二)学科德育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留下“断裂层”。

一是教师之间的不平衡。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强,才能在钻研教材中注意发掘其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相反,教师育人意识薄弱,即使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德育要求,教材有很好的德育因素,也会视而不见。同一所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甚至同一个学科不同的教师之间,学科德育渗透与否,成效如何,差别是很大的。对学科德育渗透重视并积极实践和研究的,总的来看尚不如智育方面,随意性尚未能得到克服。

二是年级之间不平衡。小学的低、中年级,初中、高中的非会考年级、非毕业年级,教学改革、德育渗透比较注意;不管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到了会考、升学考,教学改革、德育渗透就相对比较弱。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连一些名牌学校、重点学校也不例外。不少校长对此也认为无能为力。

三是学校之间不平衡。全市看,只重视智育成绩、不重视学科德育的学校当不在少数。

这些不平衡性的存在,就使学科德育的纵向(年级、学段)之间,横向(教师、学校)之间的衔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断裂层。

(三)学科德育评价滞后,缺乏制约机制。

目前较普遍的状况是,学科教师在上分开课时,参与评课的领导和教师还较重视对该堂课学科德育渗透的状况进行客观地评价,除此外就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和评价手段,对学科德育状况进行管理和评价。广大教师较习惯于应用现有的评价方法测量和评价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科德育的评价既缺乏可实用的评价方法,更缺乏这方面的观念,学校领导往往仅关注于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科知识的教学状况,对学科德育落实状况缺乏刚性管理;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评语,与学科德育教和学之间,呈现着的是松散的无序的联系;学生毕业、升学、就业依据的是学科知识考试分数,本来仅作参考的操行评语还常被“从宽处理”得难以反映学生操行的真实状况。显然,学科德育评价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学科德育的健康发展。

(四)学科德育理论研究的不深刻性。

从全市来看,在有了课程改革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有了较注意体现德育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下一步需要着重从总结实际教学经验、学校管理经验,引向深入研究:如学校如何形成德育综合网络,使“三线一面”落到实处?学科德育如何有分工又有协作,发挥整体效应?学科德育的规律性和方法论如何?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德育、学科德育的评价问题,建立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行性的评价机制?等等。

对于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还来不及作深入的探讨,初步分析,是否有以下几点:

一是整个教育体系尚未彻底摆脱单纯应试教育的模式,新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尚未完整地确立,突出表现在考试评价、招生、招工的机制上,教书与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学科渗透德育有时就变得可有可无。

二是学科德育总体协调不够,除了课程标准制订中的问题外,编写教材、培训师资、教学研究三者之间也有脱节现象存在。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德育的投入、研究队伍建设、教学软件的开发方面,都远不如像智育那样的重视。教育手段相对比较贫乏,这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形象性、感染力。

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各不同类型座谈会的研讨以及课题组的综合,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加快素质教育新体制建设的步伐。课程教材改革仅是第一步,还需有德育运行机制和升学考试改革的相应配合,否则新的课程教材也会被纳入升学应试教育的轨道,而使改革有名无实。

(二)建立学科德育运行机制,解决分散、孤立、无序的问题。在市和区县两级,需解决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的协调机制问题,使其相互协调、配合、衔接。在学校一级,要有健全的德育组织领导,统一协调“三线一面”在学校中的实施,协调各学科德育的相互配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形成综合效应。在学校德育的关系上,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从教材编写组,教学研究人员到教师,尤其要主动了解各学科德育渗透状况,主动与各学科教师配合,使主线与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建立学科德育的评价机制。

从学科采取必要的教育措施到青少年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明显的发展,这过程不是立刻完成的,而是以他们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或掌握为其中间环节,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发展过程。学科德育有其近期效应,但也有许多效应将在远期逐步显现出来,基于这样的状况,目前应用于学科知识的评价手段很难直接用于评价学科德育的状况。

德育作为一个系统,既从属于社会学系统,又从属于心理学系统,受两方面规律的双重制约,所以不能把德育建成象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那样的精确评估模式,也不能把它建成象哲学、文学、伦理学那样的模糊评估模式。它需要模糊与精确相结合。模糊论并不完全反对数学测试与数学统计,但是,由于学科德育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就象数学中的“集合”。因此,应当象模糊数学对待“集合”运算那样,更多的采用“描述”的方法。

学科德育的评价,如何既借助于传统的统计数学进行测试,又采取综合总体模糊识别方法,建立起一套操作上易行,能客观描述学科德育状况的评价机制,显然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得急于花力气解决的课题。

(四)加强学科德育的投入,用于课题研究和软件建设。

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学科课程教材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与学科特点思想政治课类思想品德课进行以“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内容包括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诚实正直、同情宽容、认真负责坚毅勇敢、惜时守信、知耻自爱、热爱科学等17个德目,由浅入深地贯彻于小学五个年级教材中,初步养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能力和健康心理。属德育显性课程和主要渠道。思想政治课初中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爱国责任教育,涵盖了初中阶段培养目标中德育目标的基本内容,使学生知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社会主义理想和社会责任,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集体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高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的教育,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志向,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本,能初步运用所学观点观察分析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属德育显性课程和主要渠道。文科类语文根据语言思维密切联系、文道统一的原则,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章过程中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结合文章主题思想和形象感染,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良好道德、心理教育;在指导课外阅读和作文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每册语文都有三十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某种程度上成为一本思想政治、道德、伦理、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印象深刻的影响,既具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性。英语通过反复地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英语教材的内容和语言训练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以及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小学通过看图识字、看图说话、对话游戏、唱歌等教学活动进行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家庭及文明礼貌教育。初中主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高中增加了法制、纪律、安全、心理品质和理想、情操教育的内容。其特点,主要是隐性教育。历史通过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了解,近代落实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历史是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进行热爱党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近现代中国国情的了解,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给中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通过世界史学习,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国际主义义务的认识。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内容。历史学科的德育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具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特点。地理通过讲解我国的自然国情(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和我国的人文国情(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等)提供我国人口、土地、资源、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和数据,使学生既了解乡情、国情、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又了解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基础薄弱的现状,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激励起自力更生、艰巨奋斗精神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高中阶段进一步使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人类与环境、国情与国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社会本学科是社会历史、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融经济、政治、历史、地理、伦理、法制、科技、文化等基本知识于一体,具有丰富的政治思想道德及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教育内容,是一门具有自身特色的德育课程。小学三年级“认识周围社会”进行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道德教育;四年级“认识祖国和世界”,进行心中有祖国、有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五年级“了解世界与中国的变化”,形成现代意识世界意识。中学第一册了解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责任;第二册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第三册隐含社会发展史的基本观点,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第四期振兴中华,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第五、六册,开阔视野,培养改革开放意识,树立“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思想。具有德育显性课程的特点,涉及内容广泛。理科类数学小学阶段结合数学知识,选择有说服力的数据,通过例题、习题、统计图表及阅读材料(“你知道吗?”)等形式,渗透教育(如计算祖国疆域、海岸线,许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体积、南浦大桥的长度等)。中学阶段通过数与形、常量与变量、静止与运动、直线与曲线、有限与无限等等进行辩证关系教育;从实际问题引出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认识论教育。用有力的数据、百比分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用我国数学发展史料介绍祖国数学科学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成就,弘扬历代著名数学家的优秀品格,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自然结合自然现象的探索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教育,通过我国古代、现代科技成就(如地震预报、四大发明、煤和石油的最早使用等等)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实验等实践活动进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道德品质教育;通过科学家的创新精神、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自然环境的保护等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物理通过种种物理现象,揭示其规律,进行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的教育,通过物质存在形式的多样性、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波粒二象性、物理定律的普遍性和局限性等内容和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通过我国古代和当今物理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事例的介绍,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优良品质的教育。结合实验操作进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等教育。化学介绍我国古代工艺成就和我国当今化学工业、化学科技成就以及著名化学科学家业绩,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高尚品德的教育。结合化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在物质结构学习中进行物质无限可分观点教育,在化合与分解的学习中掌握对立统一观点,在元素周期率学习中掌握量变质变观点,在溶解平衡中掌握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观点等等。结合化学实验操作进行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等品德教育,结合我国自然资源和国情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教育。教材中大量关于我国古代和当代化学工艺及建设成就照片图表,增强了德育感染力。生物在“人体与卫生”中,通过我国解放前后流行病的不同遭遇,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养成卫生习惯,吸烟有害,禁止吸毒等教育。在介绍我国生物资源、我国古今在生物栽培和生物科学方面的成就中,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志向。在生命起源、生物体内部矛盾,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和环境的统一,生物的进化等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此外还在生物遗传与人口教育中进行婚姻法和计划生育等有关的政策教育;在生物实验与观察中进行品德纪律和科学态度教育。理科本科学是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学科的综合课程,包含有这些学科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德育内容,强调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的法则,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重视人口、能源资源和环境等与人类相关的问题,重视观察实验能力和综合考察自然的能力,并结合着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如克服偏食、抽烟、喝酒、不良习惯,培养文明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等)。体育与保健通过介绍新中国建立以来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造就一大批运动员创全国和世界纪律的有力数据和运动材料,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教育。结合体育运动和训练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训练。如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尊重爱护他人、集体主义精神,爱护体育器材和场地等公共财物的教育。体育在培养良好心量素质方面,如诚实正直、积极向上、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竞争进取,严格要求,不骄不馁,自我锻炼和自我管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技艺类唱游音乐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音乐教学与思想情感教育的紧密联系,从认知、操作、情意三方面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音乐文化、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通过编选教材《国歌》、《我爱你中国》、《红星照我去战斗》、《祖国颂》、《丰收之歌》、《我们的中队》等寓意深刻的歌曲,欣赏高雅的音乐作品,进行高尚情操,活泼开朗、爱美弃恶的品德情操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于歌曲的演唱、评述、音乐家的介绍等教学活动之中。美术通过绘画、欣赏、创作等培养学生爱美、追求美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从爱自然美到爱家乡美、祖国美,为祖国悠久灿烂的绘画文化而自豪。通过古今中外优秀美术家生平作品的介绍,用他们的创作态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严谨认真、辛勤劳动的精神,启发、教育学生,并在实际的绘画练习中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生活与劳动劳动技术小学“生活与劳动”、中学“劳动技术”在德育方面担负着劳动教育的任务,其突出的特点除劳动技术的学习,主要是结合劳动操作进行教育训练。“生活与劳动”中的德育渗透,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如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家务劳动,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等。“劳动技术”课加强了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高中,进一步明确劳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职业观念和质量意识以及劳动中好品德、好作风。让学生在劳动技术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中直接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培养热爱劳动、爱护工具、勤劳节约等良好习惯,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最大特点。职业导向通过社会分工和职业形成等内容,使学生“了解职业,了解社会”,懂得各行各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行行光荣的思想,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为参加劳动和工作,献身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计算机通过世界和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在wps中选用具有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的文章段落;通过计算机的操作训练,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遵纪守法(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法),团结协作等品德行为。在高中还渗透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教育。

中学学科德育调查问卷

历史德育渗透总结篇8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课题,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作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我们强调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历史教师的素质是渗透德育的关键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合格的“人师”。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做心灵美的人,才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其次,历史教师必须是合格的“经师”。一要有识,即要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三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才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

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有人认为,教育目标是充分发展个人的一切能力和个性,使之成为意识到自己尊严的、有教养的、独立自由的公民。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这些观点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历史教育回归其本质,它主要起着承载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通过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体现对学生乃至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

历史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而历史则视塑造、想象为忌,必须说真话、讲真史,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历史老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做到有的放失,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摒弃“所谓坏,就是绝对坏;所谓好,就是绝对好”的片面观点,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在历史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一是正面诱导。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二是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三是直观教学。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影视,参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手段,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印象,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四是求正忌偏。例如近代史上的李鸿章,他一面镇压太平天国,勾结洋人,丧权辱国,具有地主阶级的残忍性,但是另一面他又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办洋务,是洋务派中办洋务最多的人,是中国近代工业之父。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仅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而且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三、渗透德育的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作出应有贡献。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内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东晋时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

3.文明礼貌,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牺牲,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革命传统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应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把爱国人物讲亲,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建设家乡的美好志向。

历史德育渗透总结篇9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历史;德育渗透教师要想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中对初中历史学科的要求,即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就必须做到将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吃透、吃准,并且与德育教学充分联系,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成功的德育教学课。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深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文化素养深厚、历史知识更加丰富、身心发展更加健康健全的新世纪合格公民。那么,教师如何将这种思想运用到具体的历史实践课程中呢?这是值得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思考并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简单论述。

一、调查研究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

教师讲课与学生考试一样,就像上战场,学生不仅是教师培养的对象,更是教师在“战场”上要攻克的难关,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之门就是教师要攀岩和占领的“阵地”。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授课当中,如何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呢?简单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调查问卷法。主要通过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主观了解以及结合本册历史书中的历史内容设计问卷内容。调查问卷法是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最直接的方式,但是其又存在着学生表达想法真实性差、不能及时反映学生思想现状等缺点。(2)除了问卷调查法之外,教师普遍使用的方法还有课堂谈话法。在课下的交流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交流的内容也就更具有可信性,更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强大的事实支持。但是这种方法虽然有效却耗时巨大,可操作性不如问卷调查法强。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全面准确地掌握,就要求对这两种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共同作用。

二、初中生思想水平学情分析以及中学历史德育渗透的作用

通过问卷调查和谈话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对收集资料的综合分析,我得出以下两方面的学情分析:(1)积极方面的学情分析。学生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在回答问卷调查中,对“如果在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上有侮辱中国人或者中国这个国家的言论,你会怎么办?”问题时,有99%的学生选择了“发表有力言论参与讨论,捍卫国家尊严”,只有1%的学生选择“看热闹,不参与”。通过这鲜明的数字对比,充分证明了大部分初中学生满怀爱国热情,对有损国家声誉的事情持有绝不姑息的态度。(2)消极方面的学情分析。问到对以后自己的职业规划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公务员或者部门领导”等职业,几乎很少学生选择“工人或者农民”。在这一个问题上暴露出学生偏激的择业观。学生的这种择业倾向展现出学生对工人和农民职业的歧视心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积极引导。

三、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有着其天然的学科优势。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历史事件中塑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历史责任感。

1.在典型历史事件中渗透德育

历史是由人类创造的,也是由历史事件组成的。伟大的历史人物可以激起学生的共鸣,而著名的历史事件也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塑造健康发展的善良的美好的人。例如,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不怕苦难,持之以恒终获解放;南京大屠杀等国耻难忘,却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大仁大爱。教师在讲解这些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要适当地给予学生正确的暗示,暗示学生想法的对错,还要适当对课本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增加补充课外一些其他的知识作为背景或者延伸,使学生心中形成全面的史实,对事件的理解更加深刻,受到的德育启迪也就准确。

2.将历史教材内容与乡土文化相结合

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是真实发生在过去社会背景之中的事件,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以及社会背景等发生的显著变化,学生无法深入体会其内涵,甚至还会对历史人物的选择产生误解,失去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根基。想要改变历史教学的这一尴尬处境,需要教师将历史教材内容与乡土文化相结合,设计出带有本地特色的历史教科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体会历史故事,对历史事件理解得更深刻、更准确,还有助于学生在感染力强、具有亲切感的历史教科书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国情怀。

总而言之,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历史教材得天独厚的教学特点,与德育教学相结合,设计出对学生德育培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历史德育渗透总结篇10

一、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即德育:第一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第二是其内容包括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的教育。德育的成功与否是通过个体对所认知的东西有所感悟并转化成自己的行为、进而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如孔子所说思想上懂得“道”,而在行动上按照“道”去做,才是“德”。显而易见,“德”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点一滴的生活中。而“德育”则是让人在思想上懂得“道”。

古往今来,德育一直在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所谓“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而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1],”说明古代办学的目的是“明人伦”,即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并维护相应的社会秩序。在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通过教育来培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美德必须通过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习惯。可以说,德育一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教育发展过程的始终,而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即德才兼备。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德育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纲要》教学在德育中的地位

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所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其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追求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的讲述,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三个层面实现对大学生的德育渗透。

《纲要》不同于普通的历史教科书之处在于它以综述的形式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作为背景、并以专题的形式将近代以来的中国大事件系统阐述,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了解中国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在联系和比较中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让广大学生深刻体会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纲要》的政治教育渗透功能。“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本质和主流来说,就是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2]。”《纲要》就是抓住这条主线,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放在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中来介绍,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的世界列强之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形势的总体走向,在比较中认识到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这两个主要活跃于封建社会形态下的阶级成分都不可能领导中国的革命取得成功,而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又由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脆弱而显得格外软弱,中国需要新的阶级力量来领导革命,历史的重任落在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成长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到土地革命的掀起,从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到敌后战场的开辟,从抗战胜利后争取团结、民主、自由的努力遭到失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比以往任何阶级领导的革命和运动都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支持,并实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自主的百年梦想,使学生领悟到“三个选择”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摆脱封闭状况,逐步走向世界的开放史,这使得《纲要》在思想教育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优势。《纲要》以历史事实说明:大学生必须培养开放意识,树立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重任。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倡导的“西学为体”,从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向往在中国建立共和体制,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都说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是在以开放的意识、改革的理念来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百年历程包含着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从器物方面的引进到制度方面的学习进而认识到中国人要“强体魄,达心智”,这样的基于拯救国家危亡而求索于世界的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改革进取的雄心壮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人民终于以其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信念、开放的胸襟和气魄,吸纳并有选择地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新时期“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是百年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一个深刻的教训和经验,《纲要》以历史的视角、世界的视角让现代大学生领悟到改革开放之理念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是中国英才人物辈出的时期,而历史人物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因此,《纲要》的道德教育渗透功能不可忽视。见贤思齐,高山仰止。以优秀人物为典范,点燃大学生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念,进而肩负起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是一百多年来所涌现出来的革命家、政治家、科学家等一切优秀人物留给大学生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纲要》教学以德育而达到育人之目的的重要方面。中国人民、尤其是那些革命志士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向大学生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甘于落后和屈辱的坚强信念,为我们进行理想教育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并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培养着青年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人生历程中的责任感,并指导着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纲要》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点

英国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说:“没有政治科学的历史无果,没有历史科学的政治科学无根[3]”。可以说,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历史科学与政治科学的密切关系。《纲要》的目的就是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这一政治命题通过历史事实的论证而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政治科学与历史科学的相得益彰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决定了《纲要》教学中德育的最大特点是蕴含性,即渗透性。

《纲要》的德育功能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中的,它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到近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必然趋势,领悟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深刻含义,从而激发起青年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道理的领悟,不是靠教师单纯地灌输历史知识而取得的,而是靠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学生的内心感悟而获得的。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从单纯的对知识的接受中走出来,而对中国近代以来各个时期的革命和运动进行比较、总结和评价,以理性的分析得出近现代中国的历史选择,并在这样的比较与评价中培养学生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历史教学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和人际交往过程,教师的以身教人是必不可少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讲台只是教育的场地之一,课堂教学线索性强,任务明确,而生活中的教育则是小中见大。因此,《纲要》教学的德育渗透,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教学、某一内容教学之事,而是一点一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这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渐进性特点要求教师“行不言之教”,即以身教人,以自己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影响学生,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完善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方永刚教授在这方面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展示了一个党的理论创新的研究者、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仰,将坚定的政治信念与高尚的人格魅力不知不觉地融进学生的心田。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探索与奋斗的历程告诉青年学生: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怎样走过来;启迪青年学生:我们的国家要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鼓舞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而承担起青年所应该承担的使命。能达到上述之目的,也就实现了《纲要》教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子·滕文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