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运员年终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34:35

押运员年终总结篇1

对我个人来讲,这一年意义深刻!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中队领导和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其他同志的配合下,坚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较出色地完成可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个人工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回顾起来,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做好本职工作一年来,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掌握金融押运方面的知识,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作为押运中心的一名运钞车驾驶员,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重任,以保护国家财产为己任,在运钞途中经历保持高度集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运钞条例、道路交通规则操作,做到万无一失。认真做好车辆保养,做好三勤“勤检查、勤保养、勤维护”,发现为题及时处理,确保车辆安全运行。除了执行押运任务外,还要做到确保业务用车随叫随到,真正做到一名合格的运钞车驾驶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能够认真的学习政治理论,和交通法律知识,使自己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其次,在工作之余逐渐养成了读书,看电视《车迷频道》的习惯,了解押运单位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另一方面,认真学习业务技能,不断提高的业务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

2、以“军事化”标准严格要求自我一个单位,一个集体,没有一套适合的管理模式作保障,是很难把工作搞好和落实好的,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在这方面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不仅要掌握押运工作要领,熟练相关知识从以往的守押案例中吸取教训,从实际工作中摸索经验。从中锻炼了我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勤学苦练,追求真理的工作态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学习研究业务知识,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创新。

3、统一思想,查找不足,开创押运新局面。首先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目前押运中心的现况和存在的社会环境,认真学习上级的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从而统一了思想认识改进了工作作风。押运工作是长期的,艰难的任务,使中心面向社会的窗口,押运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中心在各家金融单位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押运业对外的声誉,为此,作为一名运钞车驾驶员,从严按章办事至关重要。在长期的押运工作当中逐渐形成了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切实树立起押运中心“押神”员工新形象。

4、以严谨负责的态度积极做好其他工作。作为一名司机,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服从领导的安排,尽我所能的完成好领导交办的或其他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根据领导的交代将各项工作部署及时分解,明确工作目的和具体任务,并及时向领导反馈办理结果;全力做好中队日常工作。中队事情繁杂,人少事多,但却丝毫不能马虎,比如说在陈队和李队长交代的修车任务,不管是我的车还是其他驾驶员的车,都开到修理厂,认认真真修理好车辆的毛病,还有在其他车辆在押运途中遇到无法正常执行押运任务叫我执行时,我本人随叫随到,毫无怨言的去执行;还有就是收发文件等,这些工作看起来时小事,可耽误了就是大事。一年来,我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克已奉公,勇于开拓,努力进取,已身作则,按章办事,积极完成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我的工作得到了中队领导及中心领导的肯定。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立足本职,开拓创新,迎接挑战,努力吧各项工作做的更好,为我中心押运事业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押运员年终总结篇2

施工条件困难,管理难度大水利施工项目多为野外开敞式施工,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不可预见因素多,而且项目大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材料、设备的采购运输成本费用高、价格波动大,造成项目的工期、质量、成本控制难度加大。施工技术复杂,涉及工种多水利施工项目既有一般的水库、渠道、水闸,也有大流量泵站,超长、超大过水隧洞,超大渡槽、倒虹吸、暗涵等,涉及的技术工种繁多,施工技术复杂,有的甚至需要运用多项世界领先技术才能确保工程工期以及质量和安全。

1施工周期长,结算时间长

水利施工项目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受资金不到位、结算程序复杂、变更调差索赔认定困难等多种因素影响,结算往往是个漫长过程。例如:滹沱河倒虹吸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首批开工项目之一,于2003年底开工建设,直至2012年工程结算才全部完成。

2水利施工项目风险抵押金制度的实施

2.1总体目标的预测

水利施工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其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难以预见性。因此水利施工项目实施风险抵押金制度,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预测项目管理的总体目标。项目中标后,施工企业首先要根据工程项目的中标价格、合同内容、施工条件等,对施工项目的履约能力,盈利能力,安全、进度、质量等方面的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评估,对照投标工程量清单内容,结合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市场价格等因素,分解测算需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各项成本费用,测算项目预期利润,最终确定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目标。

2.2风险抵押金缴纳额度的确定

项目经理可按施工合同额的比例或按施工合同金额大小分档次缴纳,项目班子其他成员按项目经理的一定比例执行,项目部其他人员可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标准。新开工项目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的,按照规定标准全额缴纳;项目已开工后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的,应综合考虑合同工期、完成投资、剩余工程量、施工难度等因素,按合理比例缴纳风险抵押金。已缴纳风险抵押金人员项目施工期间调离项目岗位的,按照在岗时间和工期比例折算风险抵押金;在本项目内调整岗位的,补交或退还风险抵押金标准差额。

2.3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和风险抵押金的执行

风险抵押金一般采取按工程项目一次性抵押缴纳形式。开工前,由水利施工企业(即总承包人)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责任书内容应包括项目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目标,项目需用人力、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方式,施工项目部应承担的风险,对施工项目部人员进行奖励的依据、标准、办法,项目经理解职和施工项目部解体的条件及办法等。项目班子成员按照《项目目标责任书》的约定,按规定金额向企业总部及时足额上缴风险抵押金。视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有的项目也可全员上缴风险抵押金。

2.4实施过程的监督与管控

对实施风险抵押金制度的项目,施工企业不再参与其事务性管理,但必须加强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控。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应定期对施工成本、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职工利益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项目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工程质量安全,无正当理由拖欠或克扣员工工资等不合理现象发生。同时严格过程考核,定期或按节点目标对施工项目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堵塞漏洞,防范风险。一旦项目成本失控,产生的亏损额超过其缴纳的风险抵押金数额,及时终止其风险抵押目标责任书。

2.5风险抵押金的返还

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中小项目一般工期较短,可在项目完工决算完成后一次性返还;大型超大型项目工期较长,可按年度或工程节点分阶段返还。企业相关部门应对风险抵押目标责任书各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认真考核,若完成规定的各项目标,则返还风险抵押金并按责任书规定落实奖励;如未完成规定目标,视情况决定是否全部返还、部分返还或不返还。经考核审计确认为项目管理不善所导致,则风险抵押金不予返还。项目完工后取得的利润,按规定应归项目部支配的部分,项目班子可按缴纳风险抵押金的比例自主发放给参与风险抵押的员工。

押运员年终总结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及同志:

在这一年里,我曾在心里立下誓言:今年,我要更好的配合公司领导班子和守押中心XX经理搞好守押工作,使我们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如今,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回首这一年的工作,尽管有成功时的喜悦,也有遇到挫折时的无奈,但我始终在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指导方针,实行安全承包责任制,狠抓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努力学习保安守押业务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理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争取为公司建立一支正规化得保安守押队伍,打好守押工作的基础。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主要以下几个个方面加强管理开展守押工作。

1、严格制度的落实,杜绝各种隐患。

定期参加中心召开的各类安全会议,和队员们一起分析工作存在的隐患和漏洞,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管,特别是对守库、枪支管理、款箱出入库管理、车辆管理等制度要求严格遵守,决不允许半点马虎。

2、及时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决议、决策,做好上传下达。

对公司的各项会议精神、决策要求,我都第一时间传达给各大队(分中心)并进行详细的讲解,使他们能够正确领会各项决策和会议精神,同时加强对决策执行的监督,确保各项决议、决策严格贯彻落实,不打折扣。

3、抓队伍骨干,提高队员工作的积极性。

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骨干的大力配合,在管理上我把握大方向,具体事情让各大队(分中心)全面负责,维护基层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调动骨干工作的热情度,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的快速完成。

一、大力加强车辆安全管理:

我在协助守押中心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主要负责驾驶员、车辆、金库款箱出入库的管理工作。为加强对驾驶员和车辆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学习。组织大力加强车辆安全管理。

二是组织驾驶员学习《道路安全法》和中心车辆管理制度,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三是严格落实每周检查制度,组织对各大队车辆管理情况进行巡查,要求各大队大队长加强对本大队车辆的安全管理。中心实行驾驶员百分制考核,每月考核结果与安全奖金挂钩,彻底调动了驾驶员的安全责任感。

四是加强对车辆的日常管理。严格要求驾驶员平常对车辆勤检查、勤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车辆不带病上路,确保行车安全。

五是严格车辆维修保养审验制度。要求各大队(分中心)负责人要随时掌握本大队(分中心)车辆状况,所有维修审批单必须经守押中心签字后方可递交公司各部门审批。降低了维修成本。

二、队伍建设

1、把握队伍思想脉搏,确保队伍高度稳定。

在与队员日常的闲聊中我积极开展谈心工作,聊队员们关心的事情,收集队员们反映的问题,掌握队员的思想情况,谈心率达到了98%,及时化解队员的思想包袱和心理负担,使队员能安心工作。

2、严格制度的落实,杜绝各种隐患。

定期参加中心召开的各类安全会议,和队员们一起分析工作存在的隐患和漏洞,不断完善规章制度。

3、开展军事训练和在岗轮训工作。

通过组织全体守押人员进行军事技能训练,是全体守押人员掌握必要的防卫技能。

4、做到新员工的培训及理论学习工作

5、严格执行《金库款箱出入库管理规定》,对每天金库款箱出入库进行严格登记、核实,确保款箱万无一失。对金库每天兰州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款箱出入库进行严格登记、核实,确保款箱万无一失。

6、严密枪弹出入库管理。对枪弹实行同进、同出、同存、同取、双人、双柜、双锁管理,持枪人员在执行守押、训练需要领用枪弹时,须认真填写《枪弹领取归还登记簿》进行登记。枪弹入库时按照先清点子弹、后点验枪支的顺序逐人依次交回枪、弹。通过对枪弹性能状况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枪弹性能良好,无锈蚀、无损坏、无霉烂变质;

7、建立枪弹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押运大队(中队)负责人与枪弹管理员、持枪人员层层签订枪弹管理目标责任书。通过核对枪支、弹药数量的核对查看枪弹制度落实情况,确保枪弹管理的真实性。对押运途中枪支、训练枪支使用操作规程情况进行随机抽查,确保枪弹使用安全。

三、2020年主要工作职责履行情况

1、中心服务网点共计194个(不含各县分公司),实现全年安全行车699980公里,安全接送库达27740次,接送库箱228608个,长途押运肃南60次,民乐214次,临泽165次,XXX长途押运3次,从未发生任何差错。

2、XX储蓄银行、XX银行、XX银行款箱安全寄存于公司金库,全年安全出入库20075多次,安全出入库箱20075个。

3、做好枪弹擦拭保养。常用枪支每周分解擦拭一次;封存枪支每季分解擦拭一次。做到擦拭保养有程序,登记有记录,使枪弹始终保持良好待命状态。

4、车辆换季保养93次,大修车辆11辆。

5、车辆审验共计23辆(不包含各县分公司,含新入户4辆车),新入户车辆4辆,运行19辆。

6、车辆维修保养每月4次,共计48次。

7、处理交通突发事故6次,救援车辆11次。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个人工作思路解放程度还不彻底,学习、业务上还不够,业务水平和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有经验的同事比较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对车辆的安全管理方面工作做得不细,还存在安全责任事故,而且服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工作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和队员的交流和沟通很有待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和教育力度还不够;

四是对队员的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个别时候只注重表面,忽视了个别的是思想工作,谈心制度不够深入。

五、2021年工作计划

1、继续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管理好中心的各项工作。

2、做好中心队员的思想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关心爱护队员,了解队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信任、工作上教导﹑生活上体贴。

3、进一步加大对车辆保养情况的检查力度,深入了解各大队车辆管理情况,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4、制定驾驶员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强化驾驶员安全意识和车辆基础知识,为全年安全行驶无事故打下基础。

押运员年终总结篇4

关键词:《新版回购主协议》框架结构风险管理

在中国人民银行“面向机构投资者,发展场外市场”的战略指导下,银行间债券市场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已达到相当规模,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

2013年1月,《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主协议(2013年版)》(以下简称《新版回购主协议》)正式,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树立了高效、安全的行为标准,推动债券回购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版回购主协议》是债券市场标准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吸收了原有债券回购主协议的优点,又立足市场发展需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了市场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

《新版回购主协议》制定的背景

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主体日趋多元化。随着回购市场的繁荣发展,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对原有的回购主协议进一步修订完善,以满足市场成员对更加安全、高效的标准文本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按照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交易商协会启动了《新版回购主协议》的制定工作,在保留原有文本优点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地体现了延续性、适用性和前瞻性的特点。

(一)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蓬勃发展

我国债券回购市场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目前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是债券回购的主要市场,在促进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拓宽机构投资者资金融通渠道以及促进利率市场化等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市场整体规模增长迅速。2012年,银行间回购交易总量达151.7万亿元,较2010年的112.1万亿元增长了35.3%,比市场成立初期增长了4894倍,远远高于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量(67.8万亿元)。

二是交易主体日益丰富。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交易主体已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金融机构类型。市场主体从最初仅为商业银行逐渐扩大到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法人机构比如证券投资基金等,也加入到债券回购市场。

三是回购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地位凸显。银行间市场形成了回购定盘利率、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等基准利率。债券质押式回购由于交易活跃、交易量大,价格干扰因素较小,其加权平均利率能较好地反映货币市场资金供需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宏观经济趋势和利率走势,已成为银行间市场利率指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为银行间各项金融产品定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是宏观调控功能充分发挥。债券回购交易已成为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项主要工具,人民银行往往直接采用正、逆回购的操作方式参与回购市场,通过一级交易商向市场投放或回笼流动性。同时,在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上形成的短期资金利率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货币市场的真实需求关系,从而间接地为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决策、操作和传导提供重要依据。

(二)原有主协议随着市场的发展须进一步完善

我国曾分别于2000年、2004年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质押式回购1主协议》(以下简称为《质押式回购主协议》)及《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买断式回购2主协议》(以下简称为《买断式回购主协议》),两份协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形成初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回购交易的日益繁荣,原有两份主协议在核心机制安排、违约事件的处理和法律适用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估值机制方面。原主协议约定债券的估值方式为:协商或委托中介平台通过招投标确定。相比于国际市场通行的《全球通用回购主协议》(以下简称《GmRa主协议》)所采取的“两个或以上做市商报价或由非违约方确定”的约定,协商或招投标的方式,对非违约方权利的保护较弱。

二是违约事件判定主体方面。原有《质押式回购主协议》中对争议的解决要求双方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向人民银行申请认定违约责任。此条款赋予人民银行对债券回购交易违约责任的判定职能,在市场发展初期曾有效支持了回购市场的稳健运行,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人民银行作为市场制度建设者和宏观经济的调控者不再适宜承担违约责任的判定职能。

三是回购交易的风险管理方面。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交易灵活性的增强,债券回购交易中对交易对手方违约和对担保品价值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凸显,引入担保品的盯市估值和动态管理,以及国际通行的买断式回购单一协议、终止净额等核心机制安排,成为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回购交易制度、风险管理手段和违约处理流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亟需对原有的两份回购主协议进行修订完善,在此背景下,《新版回购主协议》应运而生。

《新版回购主协议》的创新之处

《新版回购主协议》在框架结构、核心机制安排、风险事件处理和签署方式等方面作了充分论证、细致考虑,兼顾实用和创新,充分体现延续性、适用性、前瞻性的特点。与原有债券回购主协议相比,主要有以下创新之处:

(一)文本结构安排采取“共同而有分别的原则”

《新版回购主协议》采用了“通用条款+特别条款”的框架式结构。考虑到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具有共同的交易目的和类似的交易结构,将原来两份主协议合二为一,在通用条款中,规定了适用于质押式和买断式等所有回购交易的要素和机制;在特别条款中,根据质押式和买断式回购的不同特点,就违约事件和终止事件的处理、调整、替换、履约保障安排等分别进行了规定。这样的结构不仅满足了市场成员的需求,简化了文本数量,有利于市场成员防范交易对手风险,又可以通过特别条款的设计来兼顾不同交易品种的特点,为三方回购、债券借贷等其他交易品种的推出和引入预留空间。此外,《新版回购主协议》在通用条款部分既保留了原有回购主协议在回购业务方面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还借鉴《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2009年版)》(以下简称《naFmii主协议》)的相关内容,明确了当交易一方出现违约或合同可终止情况时的处理方式,这不仅保证了回购业务开展的延续性,也使文本形式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

(二)完善了回购主协议对违约事件、终止事件的认定和处理

原有的两份主协议中的违约条款仅约定了回购交易项下支付和交付义务的违约处理,对于交易对手发生破产或出现其他重大信用事件的情形则未予考虑,违约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流程也较简单。《新版回购主协议》对此进行了完善,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对手方信用风险。

1.增加出现违约事件、终止事件的情形

为了更好地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新版回购主协议》借鉴了《naFmii主协议》和《GmRa主协议》的做法,在违约事件中补充了交易对手否认协议、不实陈述、交叉违约、特定交易违约、特定实体违约等条款,并设置了非法事件和不可抗力两个终止事件条款。

2.对违约事件和终止事件的处理方式进行充实

《新版回购主协议》保留了原有回购主协议协商解决的原则,又为市场参与者增加了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违约事件和终止事件发生后的其他处理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违约事件的处理方式,由于回购交易结构较复杂,合同标的既有金钱又有债券,违约事件发生在不同时点,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差异较大。《新版回购主协议》对于双方协商无法解决的违约事件,分为正回购方违约和逆回购方违约两种类型,在每一种类型下又可细分为在首期结算日或之前违约、在首期结算日与到期结算日之间违约和在到期结算日违约等三种情形,并明确了处理流程和补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三)引入了单一协议和终止净额机制

为了便于市场成员更好地防范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新版回购主协议》参考《naFmii主协议》和《GmRa主协议》的做法,根据中国法律制度和回购市场发展的实际特点,在买断式回购框架下引入了单一协议和终止净额机制,即全部买断式回购交易构成单一和完整的协议,在全部买断式回购交易被提前终止后,无需就每一笔买断式回购项下的款项交收逐一进行结算,而可以采用轧差计算的方式计算出终止净额(即交易一方应付另一方的款项总额与另一方应付该交易一方的款项总额之间的差额),交易双方之间只需就轧差后的净额进行交收。

(四)建立了对回购债券的动态调整机制

为了提供有效的风险敞口管理工具并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针对回购交易双方净风险敞口的变化,对回购债券进行动态调整是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做法。为了更好地管理债券回购交易的风险敞口,《新版回购主协议》加入了基于“盯市”原则进行动态调整的内容:

1.针对质押式回购的特点,设计了“替换”和“调整”机制。“替换”是指经回购交易双方协商,允许正回购在新的债券上设定质权来替换已经质押的债券,这一安排有利于正回购方根据其实际情况更有效地利用质押债券,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调整”是指如果一笔质押式回购下的质押债券由于市值下跌导致质押债券不足,或由于市值上升导致质押债券多余,可增加或减少质押债券。

2.为买断式回购设计了“调整”和“履约保障”机制。买断式回购下的“调整”机制是指为避免回购债券的不足,出现净风险敞口的交易一方有权根据约定的估值方法要求另一方增加或减少回购债券,以实时覆盖净风险敞口;“履约保障”机制要求交易一方为出现了净风险敞口的另一方以现金或债券质押的方式提供额外的履约保障品,而质权方在其净风险敞口减少后,有义务按照出质方的要求解除相关的现金或债券质押,也是一种质押品的动态调整机制。

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的动态调整机制需要依赖高效的债券托管平台和完善的估值计算方式,目前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清算所承担着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的职责,快速、高效、安全的债券托管制度是债券回购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采取多边加双边的签署方式

市场成员在有效签署《新版回购主协议》后,主协议即在签署方与其他各签署方之间生效。市场成员即可据此进行质押式或买断式回购交易。这沿用了原主协议的做法,保障了回购交易的平稳过渡。同时,已签署主协议的市场成员之间,可以根据需要签署双边的补充协议,具体约定第三方估值机构、罚息利率,选择是否适用交叉违约、特定交易违约、调整、履约保障等机制。这为市场成员之间的个性化交易需求提供了多项便利工具和自主空间,并引导中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实践向国际债券回购市场上的通行做法靠拢,既保障了交易的平稳过渡,又赋予了市场成员自主谈判的空间。

《新版回购主协议》对市场的意义

总的来看,《新版回购主协议》既保留了原有主协议文本的优点,又立足当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吸收市场意见,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兼顾考虑市场未来需求,对于进一步规范债券回购市场行为、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防范市场风险、促进产品创新有着重大意义。

(一)有助于为债券回购交易打造规范运行的平台

协议文本的设计应始终与市场的发展相契合,并随着市场实际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而《新版回购主协议》正是为满足市场之需、解成员之急而推出的。它为相关交易设计了较固定的交易条件,并且明确了违约处理办法,标准化的制度设计有利于统一市场行为,建立回购市场交易规范,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对于打造我国债券市场规范运行的平台、提高市场风险管理能力、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

为了更好地管理债券回购交易的风险敞口,《新版回购主协议》加入了基于“盯市”原则进行动态调整的内容。针对质押式回购的特点,设计了“替换”和“调整”机制,这一安排能增加中小金融机构开展回购交易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提高回购债券的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整个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针对回购交易双方净风险敞口的变化对回购债券进行动态调整,也是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做法。

(三)有利于完善债券回购交易的市场风险管理

在买断式回购框架下引入了单一协议和终止净额机制,有利于市场成员更好地防范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此外,以“盯市”为基础的“调整”、“替换”机制,以及对违约事件、终止事件的认定和处理等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有助于控制债券回购市场系统性风险。

(四)有利于债券回购业务后续创新工作的开展

《新版回购主协议》的修订充分考虑了债券回购业务的后续创新问题,不仅在文本制定中作了相应的制度安排,而且标准文本的本身也为创新提供了明确、规范的法律保障。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散去,我国金融系统正处在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银行间市场也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加快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制度建设,推动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正当其时。《新版回购主协议》不仅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标准,也推动了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自律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了市场基础设施,推进了回购业务的创新实践,必将极大地促进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服务于中国金融市场向更高层次推进的需要。

注:

1.质押式回购是指正回购方将债券出质给逆回购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指定时间由正回购方按约定的回购利率向逆回购方返还资金的交易行为。

押运员年终总结篇5

【摘要】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新刑诉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新的重要职责,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对于降低羁押率、完善强制措施制度、保障和维护人权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负有在押人员羁押期限检察的法定职责,笔者以所在单位往年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试点工作经验为基础,对新刑诉法实施以来进行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例进行归纳总结,试图探索形成有效、顺畅、操作性强的工作机制,为提高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工作实效,发挥该项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找到适当途径。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探索

一、当前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司法理念转变不足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新设,广大办案人员长期形成的执法理念和办案方式一时难以扭转,传统的“构罪即捕”、“以捕促侦”、“一押到底”的办案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无罪推定、自由受审(自由受审原则要求在审前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羁押成为少数情况,而非羁押应当是常态,即使是已经被羁押的人,一旦继续羁押必要性不存在了就应当解除)。人权保障等先进理念还难以在工作中贯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等对依法维护诉讼权利的意识不足,不知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被害人和人民群众对我国宽严相济、无罪推定等司法理念也不甚了解,对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非羁押强制措施等待审判的处理方式接受程度不高。因此,在实践工作中会出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等不知道申请羁押审查、办案人员不愿意开展羁押审查工作,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不能接受羁押审查结果的现象。

(二)法律规范不完善

新刑诉法第93条确立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将审查主体确定为检察机关,但是该规定比较原则,没有对审查形式、审查标准等具体操作性问题做出细致规定。高检院新刑诉规则第六百一十六条至六百二十一条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在检察机关的内部分工、审查内容、审查方式等做出具体规定,构建了羁押审查的主体框架,但是各部门的职责范围、沟通协调机制、流程设计等内容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同时,作为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替代措施的监室居住、取保候审等非羁押强制措施在新刑诉法中虽然有进一步完善,但是在执行方面需要进一步严格规范,防止因释法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出现影响诉讼顺利进行的情况,降低办案人员的诉讼风险和心理阻力,也增强受害人和人民群众对刑事法律制度的信心和接受力。

(三)工作机制不健全

羁押必要性审查不仅是检察机关的职责,其良好开展还需要与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做好充分的沟通协调。羁押必要性审查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需要建立公、检、法三方职责分工、信息通报、争议解决等工作机制。检察机关内部包括侦监、公诉、监所、案管、侦查等部门同样需要建立统一的羁押审查工作机制和办理流程,使各项工作顺利衔接和高效运作。在工作方式方法方面,要注重对办案机关和当事人的释法说理工作,尤其有必要建立对被害人的释法说理工作机制,争取各方对该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发挥更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四)开展羁押审查工作的动力不足

新刑诉法正式实施半年有余,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是一项全新工作,尚没有纳入检察机关各部门工作考核内容,相关部门在原有考核标准内各项工作已近饱和的状态下,缺少足够的动力和资源去开展一项全新的工作。更何况,还可能面临羁押者被释放或变更措施后逃避、干扰诉讼或者死亡等妨害诉讼进行的风险。

二、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工作实例

自新刑诉法实施以来,笔者所在单位已对6案6人开展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发出的建议书全部得到采纳,取得了一定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下面仅就其中的三件典型案例进行介绍:

案例一:李某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逮捕羁押,后李某被诊断出疾病,具有不适宜继续羁押情节。我监所检察部门依职权及时对其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通过在看守所内调查询问得知李某羁押表现良好,但通过走访办案部门、调查案件材料发现李某对某些案件情节交待模糊,认罪态度不够端正,并且只退赔被害人部分赃款,不符合无羁押必要性的充分条件。但为了维护李某健康权利,驻所检察官多次对李某进行谈话教育,耐心讲解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和相关法律政策,最终李某如实供述了全部案情并表示退还所有赃款及赔偿损失。虽然李某因供述使涉案金额增加,但其悔罪态度、证据收集等情节已发生明显转变,故决定发出检察建议对其变更强制措施,侦查机关及时采纳执行。

在该案中,驻所检察官利用驻所工作的便利,积极履行职责,主动沟通协调和积极调查,为成功办理这项羁押审查案件发挥了重量作用。由此也确立了我院监所检察科在羁押审查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案例二:杨某因涉嫌骗取金融机构贷款罪被逮捕羁押,由于涉案金额巨大、作案时间已久,案件证据材料搜集困难,杨某也以时间久远为借口回避某些情节,致使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羁押期限屡次用尽,杨某也已被羁押半年有余。驻所检察官在日常羁押期限检察工作中了解到杨某的这一情况,积极联系办案人员了解案件进展,在不同诉讼阶段多次对杨某进行谈话教育,最终做通其思想工作,使案件证据及时搜集完整。同时,杨某供罪全部罪状后也解除了心理压力,态度转变明显,最终退还了全部赃款。综合羁押期限、证据搜集、悔罪态度等方面来看,杨某已不需要继续羁押,于是对杨某变更为取保候审。

该案中,监所部门规范履行羁押期限检察职责,对羁押期限届满的案件及时提醒办案部门,主动了解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在与办案部门沟通中,增进理解,共同会签羁押审查工作文件,将工作形成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

案例三:邵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逮捕羁押,驻所检察官经谈话教育了解到,该案情节较轻、邵某悔罪态度较好。于是,监所检察部门根据本案情况将邵某纳入羁押必要性审查范围,积极考察邵某羁押表现,及时跟进邵某案情变化。在邵某被决定逮捕的同一天,邵某家属与被害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已实际履行,取得了被害人崔某的谅解。监所部门及时了解到这一重要变化,立即启动对邵某的羁押必要性审查调查,核实了被害人的意见,在与办案人员充分交流后,及时对邵某变更为取保候审。后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该案中,监所部门通过建立羁押必要性初审评估机制,将符合条件的被羁押人纳入审查范围,以便及时启动审查工作,提高审查效率,降低羁押期限,减少羁押弊端,促进罪犯早日修复社会关系。

三、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探索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来自执行。”近年来,尤其是新刑诉法实施后,我院在各项新工作中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以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为突破口,不断总结完善,探索形成“一主导、二渠道、三联动、四审查”的工作模式,使该项工作真正发挥实效。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监所为主导,夯实一体化审查基础

1.强化组织领导,确立监所科主导地位。积极适应新刑事诉讼规则要求,成立以分管检察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汇总各方信息,促成统一意见,及时作出决定。结合监所检察工作特点,确立以监所检察部门为主导的整体工作思路,形成分管检察长亲自抓、监所科负责人具体抓、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2.加强学习培训,积极转变干警执法理念。积极开展学习培训、经验交流、专家讲座、案例点评等活动,加深干警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理解和把握,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最重要的是培养干警先进的执法理念,将无罪推定、人权保障精神贯彻到每一起案件中去,善于在办案中释法说理,增加当事人对法律制度内在价值和精神的理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3.夯实检察一体化理念,注重工作实效。以检察一体化理念统一检察机关各部门的思想。监所检察工作覆盖捕后羁押全过程,驻所检察员有接受羁押审查申请和观察羁押表现的便利,承担羁押期限检察职责,对案件处于无利害关系的中立地位等有利条件。监所部门发挥主导作用,与其他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平衡各方诉求,确保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畅通两种渠道,拓宽审查适用范围

1.建立逮捕后权利告知制度。办案人员在案件受理三日内书面告知相关主体。驻所检察员通过权利义务告知卡和谈话教育,告知入所人员和被批捕人员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权利和程序,促进在押人员积极配合案件办理,尽快满足羁押必要性审查条件,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2.建立羁押必要性初审评估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司法资源,建立羁押必要性初审评估机制,将更多的在押人员纳入羁押必要性审查范围。监所检察部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对条件基本成熟的在押人员及时主动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此举扩大了审查适用范围,提高了审查效率,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及时了解和行使其合法权利。

(三)强化三方联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着力构建公安、检察院、法院三方沟通协调机制,畅通信息渠道,高效解决争议,确保审查工作顺利开展。

1.三方会签《羁押必要性审查联动协作实施意见》,明确各自职责、审查流程、案情变化通报等工作机制,为审查工作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2.结合三方会签文件精神,制订检察院《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了监所、侦监、公诉等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实现案情跟踪审查和信息共享,保证审查工作及时高效。实行对相关主体的情况告知和释法说理工作机制,防止引发新的矛盾。

3.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形成综合分析研判机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归纳总结情况,积极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工作合力。通过综合研判机制掌控审查结果执行后的影响趋势,坚决杜绝审查后的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情形,降低诉讼风险。该机制坚决以审慎的态度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强化对该项新制度的动态监控,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四)严格四项审查,确保羁押审查实效

研究制定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严格把握羁押必要性审查尺度,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既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又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1.重点审查案件情况。审查案件证据、事实、情节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而不再符合逮捕条件,审查案件事实是否已经基本查清,证据收集是否已经固定,犯罪性质及造成的影响是否恶劣。

2.全面审查在押人员的社会危险性。审查在押人员是否具有再犯危险,是否具有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可能,是否真诚悔罪,是否属于老幼病残、初犯、偶犯、过失犯等情况。

3.认真审查被害人意见。对有被害人或受害主体的案件,认真考察被害方对变更逮捕措施的意见。没有取得被害方谅解或被害方对变更逮捕措施存有异议的一般不建议变更羁押措施,以防止发生涉检涉诉风险。

4.强化审查变更逮捕措施后续配套机制。对变更逮捕措施后释放或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条件或帮教条件要进行认真核实,不能一放了之。监所检察部门通过社区矫正途径,全面、客观地评估变更逮捕措施的风险,并利用社区矫正资源落实在押人员出所后的监管帮教措施,使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落实的更加稳妥可行,取得更好实效。

参考文献

[1]卞建林.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n].检察日报,2012年10月26日第三版.

押运员年终总结篇6

2012年的刑诉法修改,在总则部分加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款,以表明对所有诉讼参与人合法权利的关注。而在这其中,最需要予以保障的无疑是被追诉者之人权,因为他们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身处弱势一方;而在前者之中,最需要加以呵护的则是羁押状态下被追诉者之人权。这是基于人身自由所受的剥夺,其权利所呈现的脆弱运行状态。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明确其应受保护的权利并且采取措施予以保障,固然十分重要。而一旦其不幸遭受酷刑、不人道待遇、有辱人格待遇等行为的侵犯,赋予其有效的救济渠道则是弥补权利损害的最后机遇。新刑诉法第115条确立了刑事诉讼中的侦查违法行为申诉控告处理机制,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投诉处理机制,是被追诉人获得救济的渠道。在我国的看守所中,监所检察制度是在押人员寻求投诉的基本路径,然而与域外那些成型的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相比,却还有诸多值得改造的内容。

 

一、投诉处理机制的基本特征

(一)主体中立性

在押人员实施投诉行为,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受理投诉的主体值得信赖。那么怎样的主体才能获得在押人员的信任呢?首先,这个主体必须拥有法律的授权,唯有如此,才能在制度层面拥有权威性。其次,这样一个主体必须独立于羁押场所,唯有如此,才能拥有超然于利益相关方的中立地位。试想,倘若有权处置投诉的主体是潜在的被投诉者,在押人员的投诉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才能付诸实施?即便在押人员有这样的胆识,最终获得公正处理的概率又有几成呢?任何人不能做自己的法官,是程序公正的基本前提。作为现代羁押场所投诉机制的“先驱”,荷兰在国内就设有专门委员会,受理并处置在押人员的投诉事项。这个委员会由司法部任命,权力来自《荷兰监狱原则法案》的授予,独立于任何羁押场所。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包括法官、律师、教师、医生等等,他们代表普通民众解决在押人员与羁押场所之间的争议。此外,还有另一个类似的委员会,专司投诉机制的上诉程序。这两个委员会根据事实,做出无偏见、具有约束力的裁决,一般都会被信服,不仅是在押人员,也包括羁押场所。[1]

 

(二)调查有效性

投诉能否获得公正的结果,调查活动的质量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具有调查权的主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触并保留相关的证据材料,一方面,调查主体应当享有法律认可的必要权限;另一方面,羁押场所应当无条件地向调查者公开卷宗档案、医疗记录、监控录像等官方资料,确保客观事实的还原。真正有效的调查活动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即迅速、独立、全面、透明。调查活动应当以书面化为必要特征,卷宗记录将成为各方在听证、上诉等程序中进行对质的依据,同时,有权主体的最终裁决也务必以调查活动的结果为基础。

 

(三)程序规范性

从性质上分析,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属于行政程序,然而在世界范围内,该机制已然呈现出“准司法化”甚至是“司法化”的特征。例如在荷兰,从投诉机制的启动到终结,无不体现程序正义的理念。首先,每一位在押人员在进入羁押场所伊始,都接受了充分的权利告知,确保了解并掌握投诉的方法和渠道。为了打消顾虑,保密性被作为原则加以贯彻。每个羁押场所都安置了投诉箱,并且只能由处理投诉的委员会开启,投诉材料会通过密封信笺,秘密投入箱中。其次,在投诉程序进行的过程中,在押人员可以聘请律师作为法律帮助人。律师可以帮助其收集证据、参与听证,尽可能地提供法律层面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控辩平衡的理念,即便在押人员深陷囹圄,也不必对投诉结果持悲观态度。律师的介入拉近了在押人员与羁押场所之间的实力差距。再次,听证程序的存在使双方可以“当面锣对面鼓”地展开对质。听证程序是典型的司法机制,展现了公开性、参与性的程序理念。这样一个程序平台的存在,消弭了“暗箱操作”的生存土壤,增强了投诉处理机制的可信度;而在押人员对于程序的充分参与,也尊重了其主体地位,使其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享有程序利益;而听证程序中存在的举证、质证环节,也为事实的客观揭露最大程度地做好了铺垫。最后,上诉机制的存在使在押人员拥有了获得进一步救济的途径。这是程序的自我修正机会,避免因个别性偏差,而致在押人员于山穷水尽的境地。除了国内的救济程序,未获得满意结果的投诉人还可以向欧洲人权法院或欧洲预防酷刑委员会进一步寻求帮助。[2]在美国,在押人员可以通过监狱诉讼的形式获得法律层面的救济,在程序属性上,则带有绝对的司法化特征,使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被诉讼程序吸收。

 

二、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的新探索

2011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与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检察院合作承担的“看守所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试点项目在当地正式拉开帷幕。当地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了《芜湖市人民检察院、芜湖市公安局看守所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实施办法(试行)》,为试点的开展提供了规范依据。[3]其中针对监所检察在此领域的不足,新的改革方案做出了一些值得称道的探索。

 

(一)引入公民参与

借鉴荷兰等国家的经验,芜湖的试点专门设置了一个投诉处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来自普通的社会公民,主要职责是受理在押人员不服投诉处理结果的复核申请,带有救济审的特征。公民的参与可以成为监所检察的有效制衡力量,使法律监督者亦受到监督,从而缓解驻所检察官因身份尴尬而造成的困境。“司法活动的人民性要求在检察和审判过程中公民的合法有序的直接参与。”[4]笔者始终认为,民众的参与是解决当前司法改革诸多“疑难杂症”的良药,对于投诉处理机制而言也概莫能外。芜湖试点引入公民组成的投诉处理委员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投诉处理机制的公信力。当然,碍于法律授权和现实司法环境所囿,这个委员会并不享有做出具有法律效力裁决的权限,仅带有咨询性质;加之其选任方式完全受制于监所检察部门,因此还称不上是具有中立性地位的投诉处理主体,尚无法起到与荷兰投诉委员会相类似的作用。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芜湖的尝试起到了“先锋”效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公民参与的新模式也必将不断的发展,在权能上不断扩充、完善,形成成熟的经验,进而为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供参考。

 

(二)强化程序公正

在芜湖的试点中,为了便于驻所检察官的实际应用,投诉处理机制呈现出了“精密化”的特征。首先,以在押人员投诉的保密性为前提,丰富在押人员的投诉渠道,如呼叫器、约谈机制、投诉信箱、律师、亲属代行投诉等,鼓励监室中形成投诉氛围。其次,明确投诉处理主体的调查方式,包括询问、查询、调取等非强制性手段。第三,在必要情况下可开展听证活动,赋予在押人员程序参与权利。第四,明确投诉处理期限,规定处理期间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体现及时性原则。第五,赋予投诉者上诉权利,当投诉者不满初步的处理结果时,可以向监所检察部门寻求进一步救济的机会,在听取投诉处理委员会的意见后,检察机关将做出最终的裁决。通过上述一系列细致的规定,投诉处理机制的程序公正特征得到进一步的凸显,在押人员获得了更多的程序利益。当然,目前的程序设计尚不足以令投诉机制彻底转化为“准司法”程序,例如律师还无法直接参与投诉进程、听证程序的内容尚不完善等。随着改革的日益推进,司法系统的结构与内涵势必会植入到投诉处理机制中去,在押人员的主体地位也势必会得到尊重。

 

总之,芜湖的经验为我国的在押人员投诉机制提供了难得的试验范本。笔者相信,中国式的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是值得期待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理念也一定会在投诉处理机制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弘扬。

 

注释:

[1]gerarddejonge:《在押人员应保有自身权利》,孙皓译,载《法制日报》2010年8月18日,第12版。

[2]mirandaboone,martinmoerings,dutchprisons,bjulegalpublishers,thehague,2007.p209—223.

 

押运员年终总结篇7

如今,长期以来一直被银行拒之门外的艺术品质押融资在福建找到突破口。由福建省民间艺术馆、福建运通担保公司、中国民生银行三家机构共同开发合作的“寿山石质押贷款”业务于2010年7月28日正式签约启动。这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艺术品与金融市场的真正对接,为经营或持有寿山石客户提供一个快速融资的渠道。

新生命的诞生

“寿山石质押贷款”、业务是由贷款人以寿山石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一项全新金融业务。不少人听到这个都不禁想问,为什么选择寿山石而不是字画、玉器等受众面更广的艺术品?

中国民协寿山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叶少波表示,一方面,福建是寿山石的主产地,市场上收藏、投资寿山石的氛围比较浓厚,并且寿山石几十年来的收藏价值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有着稳定的保值、增值功能,用以质押贷款,风险相对比较低;另一方面,与其它艺术品评估的专业性相比,福建省有民间艺术馆这样比较成熟的寿山石评估专业机构,凭借多年举办寿山石专场拍卖对市场行情十分了解的优势,大大提高市场公信力。

“在此之前,民间艺术馆与运通担保公司在寿山石典当业务上早有合作,鉴于在过去的两年内,双方的交易十分顺利,都有意愿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促成寿山石质押贷款的实现。加上,中国民生银行一直对艺术品市场很重视,陆续推出与艺术品相关的金融理财产品,三方合作开展此项业务,各展所长,强强联合。”叶少波说。

福建运通集团副总裁王豪也认为,三家机构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民间艺术馆的专业评估为运通的担保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有了运通的担保,银行的放款风险也大大降低。

机遇与风险并存

据记者了解,自寿山石质押贷款业务开通以来,已经有4、5位客户成功获得贷款,其中最高的款项达180万元人民币。王豪表示,很多客户陆续在申请洽谈阶段,毕竟是新事物。都有接受磨合的过程,但大家对新产品的兴趣十分浓厚。

现阶段,艺术品市场主要的变现渠道还是拍卖和典当。“将收藏的高价艺术品委托给拍卖行进行变现,往往需要较长的运作周期,并且还要承担流拍的风险;拿去典当则要承担较高的利率,适合短期资金周转。”王豪说,如同贷款购房一样,寿山石质押贷款使得客户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款,剩下的余额按照合同规定按时分期还款,但藏品的所有权没有改变,客户还可以把手头资金用于别的投资。

但与此同时,他也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与风险。首先,寿山石质押贷款的利率比普通的贷款利率高,月利率达到1%,而且还收取3%的服务费,这无形中加重了客户的成本负担,导致很多有意参与的藏家“望而却步’’,而且银行对贷款总额度有限制,目前只允许放款6500万元;其次,质押物存在贬值的风险,比如鸡血石在近两年猛涨十几倍,不少投机客囤货准备高价抛售,一旦价格下跌,那些质押在银行的鸡血石价值很可能还抵不过银行的货款;再则,寿山石的市场主要以福州为主,范围较小,小打小闹还不成气候。

“总体而言,寿山石质押货款成功地实现了艺术品与金融市场的对接,在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渐产业化的今天,艺术品结合资本运作将促进形成市场新的运营模式和运作手段,为市场扩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叶少波说。

给业界带来诸多变化

在国内,艺术品抵押贷款虽然被众多人士热盼已久,却始终不见踪影,主要是在于银行无法鉴定艺术品的真伪优劣,更无法准确判断其真实价值。另外,行业不规范,艺术品的定价权被控制在商家手上,如果商家故意倒卖次品,就算藏家把价格砍到一半,他们仍然有很高的利润可得。

押运员年终总结篇8

超期羁押为何存在

超期羁押现象之所以发生,究其原因有很多,不同层次的原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造成超期羁押问题此消彼长,久治不绝。

直接原因在众多原因中显而易见,超期羁押因此而直接产生,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对此进行分析和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1、犯罪嫌疑人数地作案,取证点多线长,作案次数特别多,久查不清。

2、犯罪嫌疑人明确,但证据不足,难以结案。有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很容易确定,但调查收集证据困难,阻碍了案件的侦查终结,客观上也就使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

3、疑难案件向上级请示未能及时地得到答复。遇到疑难案件,一般都须向上级领导请示。但实际中有些疑难案件各方原因错综复杂,牵涉面较多,上级领导未必能及时地作出答复。这样案件在诉讼过程中必然受阻,造成超期羁押现象的发生。

4、同案犯在逃,在押犯的犯罪事实不清,影响结案。

5、办案经费不足,影响证据的及时调取,从而无法结案。而有的案件因办案经费不足,致使证据无法及时得以固定和收集,有的证据甚至因此而灭失。

间接原因对超期羁押的形成不是直接作用,而是间接地影响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导致超期羁押的形成。

1、未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拘捕犯罪嫌疑人。有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为了办案的方便,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进行拘捕,这样从总体上增加了在押犯的人数,客观上造成超期羁押发生机率的提高。

2、对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重视不够。在实际案件的办理当中,案件承办人对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往往不太重视,他们更多地是比较重视如何打击惩罚犯罪,如何收集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对犯罪嫌疑人应当采取何种强制措施,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应当如何定罪量刑,而对犯罪嫌疑人受羁押期限是否超期往往没有给以足够的关注,普遍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不是法律所不能容忍的。这样就造成了超期羁押的突出存在。

3、对办案期限的法律规定之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制约机制。法律对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的办案期限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是保证诉讼程序畅通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在司法实践中,办案人员对执行办案期限的严格性和自觉性还有待提高,从而为超期羁押现象的产生带来了间接的推动作用。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对于执行办案期限规定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制约机制。目前所能采取的措施仅限于司法意见和建议,没有完备的制约手段,这样就使得办案人员容易产生“宁超不放”的思想,促使了超期羁押现象的繁殖。

此外,影响超期羁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较为深层的,它并不直接作用于超期羁押这一现象的形成过程,而是较复杂和根本性地影响着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从而促使超期羁押的形成。

1、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虽有所改进,但仍然存在。在司法实践中,办案人员普遍较为关注实体法,对犯罪嫌疑人从侦查到审判的整个诉讼过程中所涉及的实体问题较为重视,尤其是在定罪量刑上,办案人员一般都尽量避免错案现象发生。而超期羁押这一程序性的问题普遍不受重视,办案人员一般认为,犯罪嫌疑人多关押几天不算什么问题,最终羁押期限还可折抵宣判刑期。这样,超期羁押现象的产生就有了较为肥沃的土壤。

2、一些错误的执法观念还在影响着人们,使得办案人员只重视打击惩罚犯罪,而忽视了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法律缺乏完备的保护犯罪嫌疑人权利的规定,造成被侵犯者无适当的救济途径,同时,执法人员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也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处理。在这种条件下,超期羁押这种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现象就必然不会受到足够的关注。

解决的对策和办法

探究了超期羁押的产生原因,为防止超期羁押现象的产生,本文以下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作一对策性和方法性的探讨。

(一)切实转变观念,注重实体法的同时务必将程序法等量齐观,从而对超期羁押现象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只有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才能在行动上加以贯彻落实执行,才能有效地自觉杜绝超期羁押现象的发生。

(二)要严格执行刑诉法关于拘留、逮捕的规定,不够条件的坚决不捕,减少在押人数。这虽然只是一个表层性的解决方法,但也能有效地减少超期羁押现象的发生。

(三)提高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两种法定强制措施的实用性。为此,必须强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强制性,提高它的利用率,使一些可捕可不捕的犯罪嫌疑人以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方式被采取强制措施。对羁押期限已近期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依法改变强制措施,灵活运用。

(四)强化监督手段。应加大对羁押期限的监督,将监所部门的单一监督改变为侦查监督、审判监督、监所检察监督等部门的共同监督,充分发挥侦查监督部门和审判监督部门的职能,促使犯罪嫌疑人在羁押期间的各个诉讼阶段得到有效的监督。

在加强监督的实现过程中,必须创建和增强相应的处罚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使监督不致流于形式。1、把纠正超期羁押纳入检察机关的办案责任制中,和其它办案责任制一起执行、落实,一起考核;2、对超期限办案的承办人员提出批评教育,超期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处理,对失察或失职的部门负责人或主管领导情节严重的也应给予相应的处理;3、对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被纠正后仍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羁押的,收押单位既看守所应当有权依法定程序对被严重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改变强制措施或予以释放,并且有权建议有关部门对负有责任的相关部门或人员予以处理。

押运员年终总结篇9

第一条  为支持职工个人购、建、大修自住住房,规范住房公积金政策性信贷管理,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建设部《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和《海南经济特区住房公积金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住房公积金政策性个人住房抵(质)押贷款(以下简称本项贷款)是指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运用归集的住房公积金,委托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受托贷款人)向已缴存住房公积金并在当地城镇购、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从业人员个人(以下简称借款人)发放的政策性抵(质)押贷款。

第三条  办理本项贷款实行个人财产抵押(或质押)和贷款合同履约保证保险及财产保险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  贷款对象和条件

第四条  本项贷款对象为在本经济特区范围内缴纳住房公积金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从业人员。

第五条  借款人申请本项贷款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本人连续一年以上逐月足额缴纳住房公积金并存入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专户;

(二)购、建、大修自住住房并已交付总价款的50%以上;

(三)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和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四)有可作为抵押的所购、建、大修自住住房的合法房地产,或可作为质押的受托贷款人认可的有价证券;

(五)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和受托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  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

第六条  本项贷款额度按“借款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累计余额×倍数”确定,但最高不超过借款人实际应付购、建、大修住房款的50%。其中,工作年限满十年以上的从业人员,倍数不超过6;工作年限不足十年的从业人员,倍数不超过9.第七条  工作年限满十年以上的从业人员,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从业人员,贷款期限可适当放宽,但最长不得超过10年。

第八条  本项贷款利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按3个月整存整取存款利率基础上加点执行。贷款期限为1年至3年(含3年)的,加1.8个百分点;期限为3年至5年(含5年)的,加2.16个百分点;期限为5年至10年(含10年)的,加2.34个百分点。

第九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应从本项贷款回收的利息中向受托贷款人支付手续费,手续费率按不高于贷款利息收入的5%确定。

第四章  贷款程序

第十条  借款人申请本项贷款应向本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具有法律效力的身份证明(指居民身份证、户口本和其他有效居留证件);

(二)住房公积金缴存凭证;

(三)购买自住住房的,提供合法的购房合同或协议书以及交款凭证;建造自住住房的,提供建设管理部门批准的建房证明文件和工程预算以及所建住房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大修自住住房的,提供合法的所修住房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四)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文件或资料。

第十一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收到借款申请及符合要求的各种材料后进行初审,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初审意见。对初审合格的,委托受托贷款人进行贷前复审。受托贷款人接受委托后,应在一个月内做出贷款复查结论并报告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

第十二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对贷款复查结论认为可行的借款申请,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同意给予贷款的答复,并与受托贷款人签订委托贷款协议。借款人应在接到答复后十五天内与受托贷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和抵押(或质押)合同并办理法律公证手续,同时委托受托贷款人办法贷款合同履约保证保险及财产保险,在受托贷款人银行开立个人住房储蓄存款帐户。

第十三条  第十二条手续完成后,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用转帐方式将资金划转到受托贷款人的委托贷款基金帐户。

第五章  贷款抵押或质押

第十四条  借款人申请本项贷款应以本人购、建住房在建工程或本人合法拥有的房地产作为抵押,或以本人合法拥有的有价证券作为质押。

第十五条  本项贷款抵押按下列要求办理:

(一)受托贷款人应对抵押物估价或委托有关机构估价,所需费用由抵押人即借款人负担,抵押率最高为抵押物估价值的50%;

(二)以购、建住房在建工程作抵押的,在未取得房地产权证之前,应持与售、建房单位依法签订的有效购、建房合同,到在建工程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备案手续,同时出售、建房单位提供担保,待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持《房屋所有权证》办理正式抵押登记;

以房地产作抵押的,应持《房屋所有权证》或《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及有关评估、确认报告,到房地产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房地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其中房屋未办妥《房屋所有权证》的,应代之以依法生效的《房屋买卖合同》办理抵押登记备案手续,待办妥《房屋所有权证》后,再据以办理正式抵押登记手续。

(三)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至借款人还清全部贷款本息时终止。合同中注明受托贷款人为抵押权人;

(四)抵押权设定后,所有能证明抵押物权属的证明文件(原件)均由受托贷款人保管,受托贷款人应出具保管证明并承担保管责任。抵押人即借款人不得将抵押物再次抵押、转移、出租、变卖和馈赠,且负有维修、保养、保证完好无损的责任,并随时接受受托贷款人和为本项贷款提供贷款合同履约保证保险及财产保险的保险公司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本项贷款质押按下列要求办理:

(一)受托贷款人应对出质人即借款人提交的有价证券进行查询和认证。

(二)出质人应将确认后的有价证券交付质权人即受托贷款人保管,质押合同自有价证券交付之日起生效,至借款人还清全部贷款本息日终止。

(三)质押期间,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物的责任,出质人对质押的有价证券不得以任何理由挂失或追索证券本息及收益。

(四)质押的有价证券兑现日期先于还款日期的,应选择以下方式处理:

(1)到期兑现用于提前清偿贷款;

(2)转换为定期储蓄存单继续用于质押;

(3)用质权人认可的等额有价证券调换。

第六章  保险

第十七条  借款人应委托受托贷款人与指定的保险公司为本项贷款办理贷款合同履约保证保险及财产保险。

第十八条  贷款合同履约保证保险及财产保险的保险内容与责任按保险公司有关规定执行。保险期限应与贷款期限一致。投保额按贷款本息总额确定,保险费按“投保额×3.5%×保险年限”计算并一次付清。

第十九条  办理贷款合同履约保证保险及财产保险所需全部费用由借款人负担。

第二十条  抵押(或质押)期内,保险单由受托贷款人保管。借款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断或撤销保险,否则,受托贷款人有权代为投保,一切费用由贷款人负担。在保险期间,抵押物如发生保险责任范围以外的毁损,由借款人负全部责任。

第七章  贷款使用及偿还第二十一条  借款人应当将本项贷款资金专项用于购、建、大修自住住房,不得挪作他用。其中用于购买、共建职工自住住房的,借款人不得自行从帐户中提取本项贷款资金,应委托受托贷款人将资金划转到售房、建房单位的银行帐户。

第二十二条  借款人应在双方约定的贷款期限内(节假日顺延),按月均还款办法归还贷款本息。其公式:

                                   n

                             ai(1+i)

每月等额偿还贷款本息=————————

                               n

                            (1+i)  -1

其中:a为贷款本金;n为贷款(月)期数;i为贷款月利率。

第二十三条  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期限、额度偿还贷款本息的,逾期部分按银行有关规定加收罚息,以后还款须先补还逾期尚欠本息。

第二十四条  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还款在一至三个月(期)内的,受托贷款人应每月及时发出催交通知书;超过三个月的,受托贷款人应于第四个月起通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应继续向借款人催交三个月,如借款人仍未按合同约定偿还逾期部分贷款本息的,由保险公司即时代为偿还贷款本息,并在此以后按抵(质)押贷款合同规定按时交付欠款,直至投保人恢复履行抵(质)押贷款合同或保险公司付清投保人的全部欠款为止。受托贷款人在取得保险公司代为偿还逾期贷款本息后,将抵押物(或质物)的所有权益通过合法手续让渡给保险公司。

第二十五条  借款人如提前偿还贷款,应经受托贷款人同意,已计收的贷款利息不再调整。提前还清全部贷款本息的,借款人应持受托贷款人的书面证明,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保险公司经核实后按实际贷款期限(以年计算)计算应收保险费,退还多余的保险费,保险责任终止。

第八章  借款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第二十六条  借款合同需要变更的,必须经借、贷及保险三方协商同意,并依法签订变更协议。其中借款人要求提前还款的变更,按第二十五条办理。

第二十七条  借款人在还款期内死亡、宣告失踪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其财产合法继承人、受遗赠人或法定监护人继续履行借款人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第二十八条  抵押人(或出质人)即借款人还清合同规定的全部贷款本息后,抵押物(或质物)返还抵押人(或出质人),借款合同终止。

第九章  违约及处置

第二十九条  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违约或无法履约:

(一)6个月以上不按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息;

(二)擅自改变本项贷款用途,将资金挪作他用,或阻挠、拒绝受托贷款人及为本项贷款提供贷款合同履约保证保险及财产保险的保险公司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提供虚假文件或资料,已经或可能造成贷款损失;

(四)未经受托贷款人同意,将抵押物或质物拆迁、出售、转让、赠与或重复抵押;

(五)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内死亡、失踪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无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或其法定继承人、受遗赠人、法定监护人拒绝履行借款合同;

(六)违反本办法和借款合同、抵押(或质押)合同、保险合同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条  借款人有第二十九条所列违约或无法履约情形的,为本项贷款提供贷款合同履约保证保险及财产保险的保险公司有权依法处置抵押物或质物,所获价款按下列顺序分配:

(一)扣缴处置抵押物(或质物)有关税款;

(二)偿还借款人所欠全部贷款本息及违约金;

(三)支付处置抵押物(或质物)的费用;

(四)剩余部分退还借款人。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项贷款额度不足借款人实际应付购、建、大修住房款的50%的,借款人可就不足部分向住房资金管理机构申请其他住房资金贷款,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执行,其他事项参照本办法办理。

押运员年终总结篇10

xx年,我公司始终围绕“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主题,突出开展“安全生产年,深化平安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推进年”三项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实现了无重大交通事故,无重大船舶交通事故,无火灾爆炸事故,其他指标控在市交通局年初下达的指标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现将一年来的安全工作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我公司按照“分级管理,按级负责,权责一致,各负其责”的原则,努力形成“领导集体负责,部门具体负责,全员人人有责”的安全管理格局,着力研究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年初公司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部署xx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研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全面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下发《公司安全责任体系》的通知和xx年《公司安全监管工作任务分解表》,进一步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分工,明确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安全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件事做起,从每个环节做起,岗位无轻重,安全无小事,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确保安全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是总公司与各基层单位签订xx年安全目标责任书,并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各级分解细化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目标任务完成。各基层单位与所属的车、船签订安全责任书,租赁单位在签订承租合同时,明确安全责任。二是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作用,针对结构的调整和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工会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监督委员成员,安全网络的调整是确保安委会成员在岗在位,有效地发挥安全组织网络作用和责任,更好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三是加强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全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持证率100,特殊工种人员持证率100。四是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对不适应安全要求的船舶、车辆、工程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配置安全设施,消防、救生设备等投资近55万元,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津贴,安全活动经费,都能确保到位,安全资金的投放,有效地保证生产设备消防设备,船用、车辆、工程设备的安全使用性能,增强安全防范的力度。五是做好年终安全目标的考核工作,总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风险抵押实施意见》,明确参加风险抵押承运单位,明确安全目标,明确考核范围和考核的办法,总公司对各参加承包单位年终考核实现奖罚兑现。

二、做好活动的开展,落实安全责任根据市交通局的决定:在xx年全市交通系统开展“安全生产年,深化平安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推进年”活动,我公司紧紧围绕“三项”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措施和实施方案,进行宣传贯彻,并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三项”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总公司成立“三项”活动领导小组,设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各自的安全工作责任,强化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工作,同时设立安全隐患举报电话和安全隐患举报箱。将举报电话向全公司干部职工进行公布,使干部职工对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举报。总公司安全部门在接到安全隐患举报电话和信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举报的安全隐患进行立即查出,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安全提供保证。〖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