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转正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37:03

小学教师转正总结篇1

本人19xx年4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男,取名叫石登为。从小生活在一个生活艰苦的家庭,对自己入学前印象不深。1988年进入方学小学念书,在就读期间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在小学早期,比较调皮、不思学习,曾一度是一个出名的差生,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得到钟筠老师的有效教育和引导,思想和行为上有了巨大转变,很快成为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

在小学毕业时,以优异成绩顺利考上禄新中学念初中。在当时学校学习氛围不是很浓,同学间各种矛盾、冲突不断,违纪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我坚持博览群书,严于律己。初中三年连续当选班长,并在初二、初三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中成绩都保持在学校前五名。在初二上学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初中多次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获县“优秀干部”称号一次。

中考以全乡第二名的高分考入武宣县中学。在高中保持了初中的学习和工作劲头。学习成绩优秀,并一直担任班级副班长职务。担任学校学生会生活部长,主持学校卫生、“两操”的具体量化评分工作。学习和工作得到领导、老师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多次评为县、校“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被评为柳州地区“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一次。

高考顺利考上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在大学里,积极进取,注重个人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大一的时候,曾因沉溺游戏,学习不努力。但在学习和工作中,及时得到老师、师兄和师姐的帮助和提点,很快从游戏中解脱出来。大一当选副班长,学院学生会助理,大二当选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大四当选班长。大二时并兼任校团委《独秀峰青年报》的记者、编辑。在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扩大认识认知面。大三的时候,主攻专业技术能力,和操作能力。参与《对外汉语专题站》的开发,此项目获广西省首届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策划编导的《大学生暑期生活》专题片在桂林电视台教育频道连播四天。在学校学习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勤工俭学劳动,为自己筹集部分学习生活资金。曾做送水工,家教,分团委老师助理,网络创业等工作。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的报酬,得到了劳动体验,锻炼了自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积极分子”、“先进个人”等称号。

小学教师转正总结篇2

近年来,“翻转课堂”成为我国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亮点。近日,我校举办了以“翻转课堂”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活动,来自北京、杭州、金华的三位教师以“酸式盐”为内容进行同课异构。笔者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出发,对这三堂化学课进行了观摩和分析,如教师实施翻转的方式和途径、课堂的环境等,试图找出实施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有效途径,希望对实现化学课堂的“翻转”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翻转课堂”教学形态用于高中化学的教学,之所以效果好,是因为该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改革――先进化

教学手段的先进化,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形态把预习部分转化为观看视频,这是有别于我国教学的一大特色。实验操作是高中化学非常重要的教学要素之一。学生通过网络视频观察教师实验,这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更是把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外甚至是校外教学,是课堂地点的演变。处处皆为教室,时时皆可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模式的重大变革。

(二)先学后教――提前化

通过仔细剖析该教学模式,发现该模式与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非常相似。目前,我国的高中化学课前预多数是纸质的预习学案,先进一些的如一些中学实行的校讯通,把学生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从这一点看,我国一些中学的校讯通与美国的翻转课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先预习,但是后者学生预习的材料更丰富一些,伴有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把预习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高中化学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拓展性强。该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更深一步地进行预习。

(三)学生配合――合作化

“翻转课堂”的创始人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说过,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如家庭小实验等),以及同学之间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不是视频取代教师,不是在线课程,也不是让学生无序地学习,更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孤立地学习,而是有序、有条理、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从课堂教学的流程来看,学生先学,然后课堂上师生探究,在化学教学中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化。

(四)教师角色――导师化

从化学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要布置好任务,然后让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合作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仅仅是一个导师的角色,学生才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和探索者。该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教师从课堂上解放出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让以学定教得以实现。

二、课例呈现及分析

(一)课例的教学设计呈现

课例a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学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课堂教学过程简介:

[引入]展示学生课前完成的任务,引导学生写出常见的酸式盐。

[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酸式盐是如何形成的。

[讨论]常见酸式盐和正盐的性质比较:溶解性、稳定性、酸碱性。

[总结]常见酸式盐的性质。

课例B

课前准备:学生观看教师提前制作好的教学视频,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课堂教学过程简介:

[引入]小组展示课前学习的结果。

[讨论、归纳、发现]常见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酸碱性。

[思考、扩展、提升]完成相关练习,在练习讲解中提升方法。

课例C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布置好的“翻转”导学单。

课堂教学过程简介:

[引入]展示“一瓶化学试剂”和一张不完整的试剂标签“naH”。

[学生活动]讨论化学试剂可能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总结]常见酸式盐的性质。

(二)三个课例的比较与分析

1.比较“翻”的手段

传统的教学是“先教后学”,而翻转课堂则是“先学后教”。三位教师都做到了“翻”,即都设计了课前导学,让学生先学,而教师后教,但是只有B教师制作了教学视频。B教师的教学视频内容是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1:用酚酞作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

实验2: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

实验3:向实验1滴定终点所得混合液中分别加入BaCl2和Ba(oH)2溶液。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naHCo3的生成、naHCo3溶液显碱性、na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等都有了很直观的认识。

a、B、C三位教师设计的课前导学形式也有所不同。a教师是完成任务型,主要是一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比较简单。B教师是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和总结,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如:联系以上实验事实,根据实验现象总结酸式盐的化学性质,并结合酸式盐的结构作出解释。C教师侧重于对问题的总结和实验设计、探究,如:让学生总结naHSo3、naHSo4的化学性质;让学生推测naHCo3、naHSo3和naHSo4等酸式盐新的化学性质,并说出理由,然后尝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尽管三位教师都有“翻”的设计,但笔者认为,B教师的“翻”更符合“翻转课堂”的要求。这也说明通过教学视频,能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具体、更形象的认识,从而达到“翻”的目的。

2.比较“转”的过程

“翻”对于课堂而言是形式上的变化,而“转”对于教学则是实质上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简单地灌输知识点,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探究问题、拓展思维,乃至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本次教学过程中,三位教师是如何实现的呢?笔者选了几个代表性的片段来说明各位教师的情况和特点。

教师段:展示溶洞的图片。

[学生讨论]Ca(HCo3)2的形成、Ca(HCo3)2的稳定性、Ca(HCo3)2的水溶性。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四种酸式盐的酸碱性。

[学生讨论]用Ka解释酸式盐显酸碱性的原因。

教师B片段:

[教师]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学生]书写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

通过实验验证常见酸式盐的酸碱性。

讲解如何用Ka解释溶液显酸碱性的原因。

[教师]讲解学生课前完成的习题。

教师C片段:

[教师]如果你认为试剂“naH”是naHCo3,请设计实验验证。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向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与假设不符。重新假设试剂“naH”是naHSo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naHCo3、naHSo3的酸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酸碱盐反应的实质等。

从三位教师设计的“转”的过程可知,“转”可以有多种方式。如:教师设问,学生回答;教师练习讲解;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探究实验等。a教师组织学生两次回答问题和讨论。B教师要求学生讲解练习并让学生动手实验。C教师主要采用了教师讲解和学生实验探究相结合的形式。这三位教师的“转”的过程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主。实际上,教师对“转”的设计较难跳出现有的框框,很少能设计出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转”的过程。这也是将来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仔细琢磨之处。

3.“翻”和“转”结合

“翻”与“转”结合才能使教学更有意义。“翻”是“学”的过程,是让学生多方面了解知识的过程,只“转”不“翻”是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对于“翻”而言,三位教师的授课内容差不多,都是常见酸式盐的基本性质,不同的仅仅是形式。而“转”是“教”的过程,是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过程,只“翻”不“转”则会让教学流于形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这个方面,三位教师的做法各不相同。a教师注重联系实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如:把酸式盐的稳定性与化肥联系起来;把酸式盐的溶解性与溶洞的形成联系起来;把酸式盐的酸碱性与人体血液联系起来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利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B教师注重解题技巧,在“转”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C教师将“转”的重点放在实验探究上,让学生经历“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发现问题―修正假设”的探究过程,凸显了化学学科特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综上所述,三位教师都引导学生从“翻”到“转”,用水解常数去处理酸式盐的酸碱性等实际问题,使学生从更高的层次去理解和应用知识,在“翻”和“转”的结合中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三、对化学翻转课堂的反思

(一)化学翻转课堂的程度

从上面三个同课异构的课例来看,施教的教师都是一线优秀教师,教学对象是省知名重点中学的学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代表了最优秀的群体。教学的内容是“酸式盐”,这一课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对于已学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已初步建立起化学平衡常数等知识结构体系的高二学生而言,比较适合“翻转”,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但即便如此,三个课例的“翻”仍然是有限的,仅一位教师制作了视频。三位教师在课堂上“转”的过程也只限于让学生回答或讨论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或问题,并没有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这可能与初次尝试“翻转课堂”有关,也可能与教师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磨合有关。因此,要在化学课堂上真正实现“翻转”,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

(二)化学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现行的学校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一整套服务体系支持下进行的学习,是集体学习,它必然要受到很多方面的约束和限制,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课时设置、教学材料、学校硬件、学生家庭环境等都有可能成为实施“翻转课堂”的限制条件。但化学翻转课堂这种模式还是有其优越性的,如:它让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可把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节省出来让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危险性实验、进行家庭小实验等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做到的;等等。这种教学模式是将来教育改革的趋势,对于中学化学教学而言具有可行性。

(三)化学翻转课堂的局限性

“翻转课堂”是建立在“慕课”的基础上的。“慕课”的核心是大量高质量的微视频。大量微视频的作用就是提供“分解”、“嚼烂”的知识给学生理解和吸收,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在目前大规模在线化学微视频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要进行翻转课堂的探索,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全面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还要善于接受新的事物。除此之外,“翻转课堂”还有其他一些局限性,如学生在家和在校能否自由地使用网络、化学实验视频摄制技术、教师运用电脑的水平等。再者,在“翻转课堂”的知识传授中,教师的肢体语言和人格魅力是缺失的,且新课、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定位。事实表明,上新课时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效果较好,而上复习课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好。

(四)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前景

小学教师转正总结篇3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回顾、整理、归纳以及深化,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是经过多年实践得出的结论。这样做符合学生记忆遗忘曲线的特点,教师反复强调可以帮助学生认真回忆所学知识,减缓学生遗忘的速度。除此之外,小结是对所学内容的一种精简概括,从内容上讲它更近似于教学框架,小结式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知识框架,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数学口诀式细节总结

数学是理科学科,它所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可以发现许多规律,但是学生要想真正理解并记忆这些规律、定理是非常难的。如果配上简短顺口的口诀,这些规律的记忆就会变得简单一点,学生花费在记忆上的时间就会减少,这样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都知道在进行加减法运算的时候需要位对位,从个位开始,满足10的时候就向前进一位,而不满足的时候就向后退一位。之前学习的是整数之间的减法,但是这些数都是不含零的数。所以,在教授减数与被减数至少有一个含零的减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之前教学的结论,帮助学生学习减法中含零的知识:“零减几,需注意,前者借一再减几。”学习这个口诀之后,学生就知道在有零的时候需要向前一位借一,然后再运用减法。而借一位的则需要减一,最终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口诀帮助学生掌握了减法的本质,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提升,他们在完成课堂布置的数学作业时也很少出现错误。正是因为运用口诀给学生进行小结,学生才能够轻松理解这些知识点,所以口诀法课堂小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通过口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对比式总结可以收获奇效

学过数学的都知道,数学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从小学数学到大学数学,这些数学知识都是一环紧扣一环,学好一环的知识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样的,如果一个部分的数学内容没有掌握,那么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就会困难很多。正是因为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性,所以对比法可以运用到课堂小结中。小学数学前后两个章节的内容完全可以用来进行对比,因为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教师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清两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的时候,结合长方形的知识给学生讲解正方形的知识,正方形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长宽是相等的,所以正方形完全可以使用长方形的公式计算周长、面积,它有着与长方形相似的结论,但是却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对比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为了充分提高对比教学的效率,教师最好运用表格对比法,在一张表格上将要对比的事物展示给学生,在前面标注需要比较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表格对比会更加直观,除此之外,表格对比会更方便学生记笔记。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这张表格就是他们记忆的框架,一旦遗忘,他们可以很好地进行复习,记忆效率自然会得到明显提升。

三、总结概括式教学

课堂小结最全面的一种方式就是总结概括,教师小结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每一节的内容,而是每一章甚至一本书的小结。这种课堂小结一般运用在学习完一章之后,教师会总结这一章的学习内容,将这一章主要的知识点提出来,然后围绕这一知识点进行衍生,最终将章节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归纳到其中。对学生来说,教师这种总结概括的教学非常利于他们学习,因为许多学生虽然学习非常认真,但就是不能抓住学习重点,总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做无用功。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小结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应该怎样学。比如,在学习“对称、平移与旋转”这一章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进行概括性总结。首先,这一章分为四节,分别为轴对称图形、镜子中的数学、平移与旋转以及欣赏与设计,从章节的标题中可以看出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称。其次,就是平移与旋转。轴对称、平移、旋转这三者是图形的变换方式。然后,再结合每一小节的内容进行细分,最终将整个章节的知识点完整地展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对课堂小结非常感兴趣,他们认真记录笔记,每一个人都在认真思考。

小学教师转正总结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将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老师必须真正的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转变自己的观念,进行创新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更好的进行创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一、老师应该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重视创新氛围的营造

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能力,老师便必须有创新方面的意识,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转变以往将知识传授放在首要位置的想法,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提高,不断的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更好的进行创新。

(一)进行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老师必须明白,在教学的时候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应该扮演好引导着、组织者以及合作者的角色。在教学的时候若是气氛比较的压抑,这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非常不利,只有学习环境真正的民主和谐和宽松,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所以,老师平时教学的时候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和信任,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多使用一些激励性比较强的语言,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和关心,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愿意和老师交流。

(二)重视合作教学的开展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重视合作教学,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这样能够真正的让学生做到取长补短,并且学生的合作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一些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讨论,在讨论的时候学生往往能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且还能够实现想法上的互补,这对集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老师必须认识到必须让学生将自己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这样其潜能才能更好的被调动起来。

二、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总结

(一)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很多创造发明的产生都是从批判和质疑开始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老师的教学、教材的内容,并且还应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质疑进行实践和验证,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老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一些比较多变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容易得到提高,并且其见解也会更有个性。

(二)进行总结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结思维能力指的便是学生在思维集中方面的能力,能够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体现出来。总结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时候更加的准确和灵活,并将知识很好的概括成为自己的观点。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进行总结。比如说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总结,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进行讨论结果的总结等等。在总结的时候,老师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发言,让其将自己的见解说出来,绝对不能够众口一词。在学生总结完毕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对思维的延伸和拓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将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出来,让其更加主动的进行创新

若是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没有兴趣,而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那么学生进行真理探究的欲望便会降低,甚至没有丝毫的欲望。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恰当的进行问题的展示能够将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出来,并且认知冲突的出现,对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学习兴趣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一)利用故事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是源于思考的,并且思考是源于疑问。疑问的存在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思考,从而将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故事进行疑问的设置。比如说在进行面积含义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进行长方形的展示,然后再将故事套用进去。在森林中,狮子王要将一个长三米宽两米和一个长五米宽一米的地分给狐狸和山羊,而山羊将选地的权利让给了狐狸,狐狸选择了那个长五米宽一米的地。让后让学生分析狐狸在分地的时候是不是真正的占到了便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学生会思考怎样来比较这两块地的面积大小,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认真。

(二)利用好奇心,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在教学的时候,若是学生产生了好奇的心理,那么在进行学习和创新的时候会更加有动力。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真正的重视学生的好奇心理,并采取措施进行学生好奇心理的激发。

(三)利用数学图形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在进行小学数学学习的时候,学生会接触到很多的图形,而审美价值比较强的图形也比较的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图形本身的色彩美、线条美等利用起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图形中蕴含的美,并将图形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的审美欲望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创新的兴趣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四、重视评价的多元化,重视创新的发展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在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能力也比较差,老师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我评价。所以,老师应该重视自己的评价,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学生更多的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好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提高思维的积极性,这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的积极主动。

结语:

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也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候不但需要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培养,还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创。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根据小学数学的实际需要进行教法的创新和思维的转变,努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凯云.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民营科技,2012(12)

[2]孙国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05)

[3]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8(11)

小学教师转正总结篇5

关键词:生本教育;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而生本教育正是符合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下提出的,在学习了生本教育后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教研实际,我总结出在生本教育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方法。

一、突出语言实践,彰显课堂精讲

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改变以前那种老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学生在课堂上干巴巴地听,转变成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学习中的小组学习。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所以,教师的课堂讲述一定要做到精准,集时间优势,重点突破课堂中要求必须突破的疑点、难点、要点和考点,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讲解,去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二、转换教师角色,让教学进度服从教学效果,课堂注重学有所获

正如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生本教育下要求老师角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在课堂上教师总是害怕学生学不会,总像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反反复复地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才意识到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自己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反而剥夺了孩子们学习和体验中的快乐,总希望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学习和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由此可见,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激发和引导学生,而非替代学生。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会学习方法的能力,而非大包大揽地把学生们变成我们自己。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和相互讨论等活动中不断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就像教孩子走路一样,让孩子在做中学。

郭思乐教授提出了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由教师提供一个最根本的、最简单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班级交流学习(提出更深刻的问题)、熟悉学习(巩固学习内容)四步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引领着学生,既能让学生够得着,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教师的设计要把握知识的要点,又要把握整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激励者。郭教授指出,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走出师本,走向生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先学要注意:低入(简单、根本、开放),多做,深思,高出。就语文教学来说,方向是阅读,整体感知,然后品读,并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开始是自由作文,先写后评,先评后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

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不完全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要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自觉处理好授课进度和学生实际学习收获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进度服从效果,看重学习收获。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其水平的提高终究离不开学习者本人的反复领悟。教师的教永远是有限的,学生自觉主动的学才是无限的。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应真正在乎的不是你如何教,教了多少,而是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关注学生是如何进行思考和学习的,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教学效果才能经得起检验。

此外,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会用教材来进行教学,做好对教材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因此,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尝试新思想、新方法,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加强教学经验总结

教师成长过程一定是经验加反思。有效的反思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方法、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教师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得失”的思考,既可以让自己品尝到教学成功的希望,同时又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补救、调节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教师转正总结篇6

特岗教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教师群体,就特岗教师个体而言,其特岗教师身份只有三年,三年工作期满后,符合条件的特岗教师将转为当地正式在编教师,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特岗教师转正工作总结,供您参考。

特岗教师转正工作总结范文一我很荣幸地成为201_年农村义务阶段特岗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开始自己人生中新的转折。县教育局为了使我们新教师尽快适应中小学的教学工作,特地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岗前培训。这次新教师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性以及怎样当好班主任等。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

首先,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充分了解我是谁。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特钢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其次,这次培训让我深深知道未来的教育依靠谁,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弥补自身不足。

在培训中,几位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几位教研室老师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我们上了四堂绘声绘色的模拟课,通过这几次课,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另外,众多培训指导老师一再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语文这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

当然这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这次培训中,各位领导和老师所讲述的一些方法,实际上就为我们新老师起到了“扬帆导航”的作用,我觉得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新老师必须好好地吸收和采纳。

再次,培训使我知道这一切为了谁。

对于刚刚走上教育事业的我们,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惶恐和胆怯。甚至会忽视自己的本质工作,而本次培训中,学校领导和培训指导老师也十分注意我们的这种心理的变化,他们的讲话,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其二是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并能很快投入自己的角色;其三是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要做有源头的水而不是一桶水。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核心,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

特岗教师转正工作总结范文二__年,大学毕业以后我报考了黑龙江省的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经过一系列的笔试、面试、考核以及培训我有幸成为了桦川县新城镇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三年特岗服务期已满。在这三年当中,我要感谢来自每一位领导的信任、关心、支持和帮助,让我在学校这个优秀的大家庭中慢慢成长。三年的磨练,我没有了初入社会时的冲动和莽撞,也没有了初出校门时的稚嫩,同时也让我改正了不少缺点,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从以下几方面对三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思想品德方面:

在这三年的特岗生活当中,我始终坚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教育事业,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师德修养,爱岗敬业。在教书的同时,又不忘育人,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在思想政治觉悟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工作能力方面:

自踏上工作岗位起,我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而且是一年级班主任。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是非常的苦恼,有些不知所措,但是我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地向老教师请教该怎样去管理这些小学生,该怎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很快我的工作步入了正轨,而且做起来是得心应手,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一致认可。三年来,我每项工作都是走在最前端,无论是教学还是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做得是有声有色。

工作态度勤奋敬业方面:

三年时间里我从未无故缺席,而且每天都是早早的来到班级组织学生上好自习,利用科任课和中午、晚上休息的时间钻研教学,以便更好地上好每一节课。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长流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在教学中,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从大学毕业到今天,我一直没有停止阅读的习惯,不断的充实自己,向学生展示一个丰富的自我。

特岗教师转正工作总结范文三我是__年来固贤任教的一名特岗教师,刚上任,我主要担任的是小学五年级的语文及班主任,从一名学生转变为教师,曾经有过很多的迷茫,但我虚心学习,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慢慢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与各方面的环境,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现将自己近两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班主任工作中,结合班级实际,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纪律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一、加强思德教育,培养好的班风。

我所担任的班级有学生16名,因为是农村小学,并且大部分同学还是留守儿童,平常受家庭教育的程度不够,在言行举止,良好习惯方面有很多弊端,所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做的第一步工作,我充分利用班会课、品德课,有针对性在开展多形式、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的学生学习怕苦怕累,无上进心,不想读书,我针对这一现象,认真地组织学生开展“新学年新打算”、“我为班级做贡献”、“跟奶奶比童年”等主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并用“小学生首则”、“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言行,提高全班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二、在班级中开展“自己与自己比”,提高竞争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为了使班中每一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在班中开展“自己与自己比”的教育活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基础,智力状况,身体素质,性格爱好的基础上,确定每一个学生的奋斗目标,同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客观地、全面地总结自己过去,充分认识自我,然后在思想、学习、纪律、文体劳动、爱好特长等方面确定今后的奋斗目标,并坚持每月小结一次。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奋斗目标,对学生来讲是切合实际,可以接受的。虽然是自己与自己比,但实际上也存在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就是比谁的进步大。

这样的竞争是人人都可以争取的,因而,学生谁也没有太重的心理负担,只要努力,就有进步,就能实现目标。这样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感,经常在他们心中荡漾,班中开展自己与自己比活动,使后进生不再消极、气馁,信心十足地面对每一天,优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三、在班级学生转化工作中,(1)我认为任何学生都有闪光点,差生也不例外,只要细心留意,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平常我善于抓住学生学习、劳动、班级活动中闪现的亮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给予他们表扬、肯定、鼓励,并不断强化。后进生毕竟因其后进,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落下一段距离。为了使这个距离缩短,我还经常帮他们另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来帮助他们。

先跟他们谈话,要他们明白老师、家长都希望他们学习进步,都想帮助他们,而只要他们自己加倍努力,老师和家长都相信他们同样会成为好学生。另外在课堂上,对于一些预知的疑难问题,师生共议解决后,我还特别叫他们起来复述,进行难点突破、巩固。而课堂上没解决的,课余再补,利用放学后的十几二十分钟时间,他们进行个别补习。由于长期如此,有些学生乐意配合老师的行动,他们学习也在慢慢地进步。

(2)让学生教育学生。教育孩子必须走进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的心理,决不从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有些事情在大人看来是错误的,但在孩子眼里却是真实和正确的。大人教育孩子时,总喜欢摆大道理,大谈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没有触动孩子的心理,让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很有效。一次有两个学生打架,我很耐心地摆出一些道理和事实教育了他们一番,让他们明白打架的坏处和弊端,我认为这一次教育对全班同学来说是十分深刻的,但没过两天,又有另外两个学生打架。我很气愤,但我认为如果再批评一次也起不了作用。我将前两天打架的学生叫到跟前,让这两位学生将当天打架的情形和感受与他们分享。这两位同学很留心听他们说,听后深有感触,并互相道歉,许诺以后不打架,使这两位同学确实受到深刻的教育。

在教学方面,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我首先从自己做起,改变观念,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做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备好课,做好课前准备,上好每一节课。

只有备课充分,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才会较好。所以我在每上一节课我都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学生,时常思考学生心里在想什么,用学生的眼光来看世界,上课时想方设法一让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在教学中注重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我坚持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设计和进行语文教学。

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转变教师角色,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师生对话,心灵交流,灵魂碰撞的过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保护学生独特的理解和发现,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过程的愉悦,改变了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学生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每位学生的学习语文的潜能,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渐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愿意学习语文,会学语文了。

我还采取了一些方法,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二、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谈不上自觉学习,抓学生坚持预习的习惯,学生借助课后思考题,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做到勤检查。培养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修改文章和订正作业的习惯。

三、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今天,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语文素质的教育的主阵地,运用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导学式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时常运用多媒体教学,借助网络,制作了课件,上好实验课。课堂上,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训练为实,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读的过程中,读出适当的语气,重视让学生默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情趣。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本身积极参与、吸收,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

小学教师转正总结篇7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评价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一生受用的学习技能。也就是说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这一目标下,课堂教学自然要达成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终身乐于学习的目标。在这个崭新的背景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要求有重大的转变。

一、师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课堂模式中,教师永远是主角,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要放下权威,学生要变得主动。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时候,学生的角色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转变,由被动地学习变成主动地学习,主要表现为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增强团队合作学习和个人探究相结合的观念和能力、提高勇于提问和积极展示自己观点的意识。

师生角色的转变应该贯穿整个课堂。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是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食盐全部吸收了。同样的,老师就像技艺精湛的厨师,知识就好像是盐,新观念新模式就好像汤,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到知识的“美味”,感受习得知识的奇妙。

二、课堂结构的转变

传统课堂45分钟基本上都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而学生主要是听教师怎么讲就怎么来学习,是被动式的学习。我们称这种传统模式为填鸭式。在新型课堂模式下,课堂45分钟发生了彻底转变。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形成了具体的流程:集体备课——编写导学案——学生课前自学预习——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课堂检测。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教师编写导学案,学生自主预学

学生自主预学是通过自己研读教材和结合导学案来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扩展阅读面必不可少的途径。自主预学,这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剖析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预学的热情,教师编制的导学案要由浅入深,紧扣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能力。

第二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展示预学成果

结合预学情况,小组进行讨论,十几分钟后教师就可鼓励学生当众展示,这是个人和集体智慧的具体表现。借助演示,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认识和收获。知识层面,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层面,能使学生增加在解决问题后产生的自豪感,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幸福感。

结合学生的展示,教师可以及时地提出一些共同的疑问或者问题的变式,让学生当堂解答。当这位学生不能解决的时候,教师就让小组进行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合作讨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它利于集思广益,相互启迪,实现信息之间共享,可以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并使得对知识的认识得到深入理解;同时能充分暴露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情况,这样教师就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情;这种方法信息反馈及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老师掌握学生的认识状况,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在提出问题、论证解答问题、归纳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第三步:学生小组阶段性小结并完成针对训练,教师巡回辅导并给予评价

展示结束后,根据学生的掌握及小组反馈情况,教师给出课堂作业让学生及时练习。及时练习的优点就在于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温故知识,这样的重复刺激有助于记忆和理解知识。在完成课堂作业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巡视辅导,随时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并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的帮助和正面的评价都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最大的推动。

第四步:学生最后总结回顾,教师布置作业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做适当的补充。最后,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再练习,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当减少了教师“填鸭式”的讲授,增加了教师适时的引导;减少了学生“机械式”的学习,增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操作,就能够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眼界和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评价机制的转变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的就是考试成绩。这种唯考试成绩、“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机制也要进行改革,新型课堂学生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三个方面。

教师的评价对于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教师每次备课都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来设计,不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新型课堂教师的评价也要紧扣三维目标来进行。教师及时、肯定、鼓励、期待性的评价,对学生完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有着积极推动的重大意义。

新型课堂中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学生之间的互评能够让他们互相学习,使得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学生互评由预学效果、小组研讨、课堂展示、归纳总结等几部分组成。通过这些互评,就能够让学生认清自己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和在哪些方面比较成功。有了这些准确的自我认识,学生在掌握知识上就能达到理解深刻,不易遗忘的效果。

新型课堂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因而课堂教学评价要强化小组合作与小组竞争意识,学习小组的评价要对预学、展示、合作、检测等教学过程赋予分值,及时公布,从而调动学习小组的积极性。科学利用小组评价能促进小组成员互帮互学,把评价主体让给学生,使学生在合作中借鉴,在借鉴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小学教师转正总结篇8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⒈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⒊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⒌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读写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消然形成。

二、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便于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学习互相交流。

三、掌握教材,灵活使用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生,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达到增强学生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密切合作,多项沟通

课改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单兵作战是不行的。我特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就与同行交流磋商,还定期总结一些问题与同行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使自己的知识的到了丰富,能力也的到了提高。

五、认真总结,不断思考,充分做好今后实验工作

小学教师转正总结篇9

本文拟对一节数学课加以简要概括和评析,来探讨落实教学目标的途径。

一、教学过程及点评

1.导入

①出示主题图,请学生找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②让学生观察图中校门口的两个花坛。提问:这两个花坛是什么形状?怎样比较这两个花坛的大小?引出课题(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就近取材,观察平行四边形实体图,试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这种用观察带思考的导入方式既预设了问题情境,又将知识的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预示了这节课将是一节“有故事”的课。)

2.新知教学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问:在三年级时,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学生试着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师板书表格。)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发学生的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特别大,我们还选用数方格的方法吗?

(用引发认知冲突的方式切入新知的学习。学生在数方格的操作中引发了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猜测。教师的发问使得学生的旧有经验面临考验,既推动他们想办法另辟蹊径,又增加了他们思维的紧张度。)

(2)用割补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问:我们已经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怎样转化?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动手用剪纸、拼接的方法进行尝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展示两位同学不同的转化方法并贴在黑板上,请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转化过程。

问: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小组内交流。

(师完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介绍字母公式,再次完善板书)

刚才我们通过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底×高”来计算,说明同学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在这一节中教师依然坚守“以学生动脑动手为主,教师在要害处有所点拨”的教学思想,仍然不直接正面地“讲”新知,而是用迂回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生通过割补实现了图形样式的转换——请注意这里有数学转换思想方法的萌芽,证实了之前的猜想,得出了正确结论。)

3.新知应用

出示问题: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请注意代入字母公式计算时的书写格式。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S=ah=6×4=24(m)

(“热炒热卖”。前边的教学中学生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运算公式,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抽象。转瞬间就让学生将知识投入运用,这是第二次回到生活实际,是在高一级层次上的数学向生活的回归。)

4.总结拓展

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请回想你这节课的学习活动过程,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

(让学生总结提炼学习过程,引导他们进行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的揣摩、反思。)

5.巩固练习练习(略)

二、对这堂课的小结

1.课堂上的时间与空间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大致上可以这样说:师生分配资源的多寡比例是新旧课程课堂教学的分水岭之一。这节课实际的情况是,学生花在探究上的时间较多,教师讲授的时间较少。学生占有思考、解读学习内容的极大空间(如果教师直接、正面地将问题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不留给学生在问题空间中“跑马”的余地,那就是教师独霸思维空间的表现了)。学生在各学习环节一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显著。

2.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发展。教师重视用图形、折叠等诉诸感觉的形式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提出猜想,教学中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主去发现。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自己推导出了结论,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这个结论,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教师转正总结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基础护理教学;高职护理教学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安排,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和速度。[1]笔者利用这一教学理念在高职护理3年级学生的《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总结汇报如下。

1教学过程

1.课前教师准备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平时上课时讲解的内容学生在课前已经学习,那课上做什么,怎么做,这给教学提出了难题,所以课前准备就显得尤其重要。

1.1梳理知识制作导学案导学案的框架为课前:绘制知识概念图,结合微课学习重难点知识,完成自我检测题,总结学习中的疑问。课前还会有1~2个学习任务需要每个小组准备课上汇报。课中: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小组汇报课前任务。导学案以纸质的形式人手一份。

1.2抓住重难点制作微课充分利用视频、图片、3D动画等教学资源制作成微课讲解重难点。将微课上传至班级QQ群供学生下载反复观看学习。《基础护理学》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针对操作课,教师录制操作视频,包括分解步骤视频和连贯视频。

1.3针对知识点制作检测题检测题以纸质的形式人手一份。

2.课前学生准备学生利用手机观看微课,辅助教科书完成导学案和检测题,提交学习疑问。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环境和计算机,搜集资料制作任务汇报ppt。

3.课堂过程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需要学生的高度参与,学生是这个课堂的主角。[2]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内化知识,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首先各小组提出仍未解决的疑问,其他小组给予回答,教师总结。小组ppt汇报课前学习任务,其他小组和教师点评。教师出示案例,各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进一步内化知识。

2效果评价

1.评价方法

1.1教师绘制课堂评价表,对各小组的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学习任务达成情况、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打分。每3个星期公示每个小组得分情况。

1.2教师绘制自评互评表,每3个星期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组间评价。

1.3对学生的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评价。

2.评价结果:从评价表的得分看,学生的参与度是有很大波动的。一开始参与度并不高,3周以后,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但临近考试,参与度有有所下降。就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使自己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但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与其它班级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提高。

3存在问题

1.教师个人素质有待提高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如何应对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就要求任课老师既有扎实的本学科知识、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储备,又有敏锐的思维能力。[3]就笔者个人而言,虽然上课的大体思路是清晰的,但如何与学生一起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去丰满课堂,在实践中还是屡屡受挫的。

2.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笔者认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于教师与学生能否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交流。课堂互动交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用语言或非言语信息激发一个或多个学生思想,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4]这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观上学生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会求知是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更多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获得分类的系统化知识。[5]学生需要明白学习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客观上学生的人数太多,笔者教学的班级有60名学生,互动、交流、评价并不能全面覆盖每位学生。

3.信息化学习环境有待提高翻转课堂的一个实施重点在于教师能在课前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在课堂中有的放矢。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课前检测题的正确率,学生的疑问全依赖人工统计,及时性、精准度和学生覆盖率都无从保证。学习终端只是手机,导学案、检测题,各种评价表都需纸质打印,存在一定的浪费,也不能及时上传统计结果。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翻转课堂,一个集资源下载、学习结果上传、师生实时互动、教师远程监控等功能的教学平台是迫切需要的。

教学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翻转课堂一定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翻转课堂变革[eB/oL].http:///con―tent/12/1126/22/1658863―250423850.Shtml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王长江,李卫东.“颠倒的教室”:美国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2(8):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