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转正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37:39

新教师转正总结篇1

转眼间,一年的试用期到了。在这初为人师的一年里,我庆幸自己能走上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实现了由学生向教师过度的角色转变,真正适应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融入到太和中学这个大家庭中。一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无论是学习能力、教学能力还是专业水平都得到较明显的提升。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德:作为一名党员,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文件和精神。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服从分配,完成学校指定的各项工作,廉洁从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我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能:本年度,我担任高一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注意搞活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从不体罚学生,并开展结对子的活动,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平时,关心爱护学生,既做到严格要求,又耐心引导,,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二、勤: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教研活动、值日、升旗礼。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不落下每天的本职工作。在担任高一五个班历史教学工作中,做到课时教案齐全,无漏备缺备现象,按时到校,从无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四、绩:在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圆满完成。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绝大多数学生都逐渐由会学向学会转变;一年来,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有增无减,且每次考试成绩都能与老教师所教班级不相上下。今后,我仍将不懈努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创造更好的成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勤勤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我将一如既往。我将以不懈的探索奋斗来回报太和中学,回报社会。

XX新教师转正工作总结二:

转眼间我进入学校工作已经一年了。回首这一年来的工作,虽紧张忙碌,但收获却是丰厚的。首先,我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及各位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都有进步和提高。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获益良多。在这里感觉有必要总结一下近一年的得与失,发扬好的地方改进不足的地方,回顾走过的路可以更好的看清前面的路。

(一)政治思想方面

作为人民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需要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因此我坚持阅读教育类书籍和期刊以拓展自己的视野,指导自己的行为。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并且在这一年来我坚持定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这对我很有帮助,我本身也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努力自己能做到。

(二)教育教学方面

在教学工作总结上,我努力钻研教材,写教案,认真备课等。

在研究教材方面,对于课程的教学重难点,起初把握不是很精当,但在老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教师教学用书的反复研读和学习,我逐步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有了一定的领悟。在教学工作中,读懂、读透教材非常重要,这一直是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只有把教材吃透,理解消化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和提升。从教育的角度看,生物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生物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生物课在中小学课程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制定切合实际的生物教学标准。理想的生物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我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愉快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乐趣。遵循着这一教育理念,我一直在努力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并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良好学习习惯。本着“一课一评,在评中求反思,在反思中求提升”原则,我都会认真听取其他听课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认真反思并改进。自己也认为,只有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使自己成长得更快。

新教师转正总结篇2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在新教师岗位上工作已将近一年。在这关键的一年时间里,我实现了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大转变,真正适应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生活,也已融入到了树下小学教师集体的大家庭当中。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的教学工作已逐渐步入了正轨,并且在教学成长之路上收获一个又一个可喜的进步,教学能力、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都得到了明显地提升。在这一年的成长历程中,我收获颇丰,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现在的工作生活过得紧张忙碌而又不乏充实,受益非浅。尽管在初为人师的教学之路上难免磕磕碰碰,曾为学生的不努力而担忧,抑或是为自己缺乏教学经验,特别是班级管理经验而感到纳闷,曾为学生对自己的辛勤辅导当成是老师的自作多情而懊恼……一切的一切,都还需要我不断地去努力,去学习、研究和探索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了解学生,认真备好课,上好课,认真辅导,尽心尽力,以求问心无愧,期许尽早成为一名教学能手直至教学骨干,获得长足的进步,获取宝贵的经验。

我担任四年级和五年级以及六年级这三个中高年级的美术教学,同时还兼任学校幼儿班的班主任。对于一位刚踏进教师行列的新老师来说,我面对的是一大堆的未知和茫然。起初,我将它当成是对自我的一次大挑战,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尝试,不断去适应和探索,同时还向老教师请教经验。一路下来,我觉得兼顾三个年级的美术教学,很多时候觉得力不从心,六年级的学生两级分化严重,学习好的同学比较自觉和勤奋,但另一方面,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比较多,无心向学、懒惰成性,上课喜欢讲话,搞小动作,让我变成在三个年级两边转,两头忙,一来要管理好幼儿班,整理琐碎的班级事务管理,应对幼儿的好动和纪律管理,还要负责对高年级差生及时的辅导,有时真的感到很累。此时自己也会用阿Q的精神来自我安慰和调节:要是自己有分身术就好了!自我认为,面对这一局面,讲究方法非常重要,时间和多种因素也要充分考虑在内,尽管有些因素是无法把握和控制的。

在教学工作总结上,我努力钻研教材,写教案,认真备课等。在研究教材方面,对于课程的教学重难点,起初把握不是很精当,但在老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教师教学用书的反复研读和学习,我逐步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有了一定的领悟。在教学工作中,读懂、读透教材非常重要,这一直是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只有把教材吃透,理解消化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和提升。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美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制定切合实际的美术教学标准。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我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愉快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乐趣。遵循着这一教育理念,我一直在努力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并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良好学习习惯。本着“一课一评,在评中求反思,在反思中求提升”原则,我都会认真听取其他听课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认真反思并改进。自己也认为,只有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使自己成长得更快。

在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中,我因为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同时又是幼儿的班主任,所以感到甚是吃力,多亏了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但面对着一班小家伙,我有时候还真是感到束手无策,一大堆繁琐的事情等着我去操心,一大堆繁琐的工作等着我去身体力行,一大堆班级小矛盾等着我去处理。对于班级的有效管理,在我向其他老师取经的过程中,我懂得了要当好一名班主任,要有信心、耐心和爱心,这三心在班级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表现得极为重要。当班主任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深刻体会到了“爱心”和“责任”的力量。对于幼儿小朋友,他们有的才刚刚入学,面对陌生的大集体,或许有许多的不适应,我更要认真地给予引导和鼓励。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何文琴老师给我的鼓励和帮助,她毫不保留地将她十几年来的班级管理经验传授给我,让我懂得了班级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于是我根据她的经验作法来常抓学生的常规工作,在她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她的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她的身体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无不在传递着某一种信息。学生也能立刻明白她发出的各种信号,可见她初期的严抓常规,已使学生养成了一种自觉的习惯。她也成了我最敬佩的一位好老师,无形之中,我以她为榜样自我激励着。在班上,面对着一张张可爱的脸蛋,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奋斗冲劲,时刻提醒着自己:一定要带好这班小精灵。所谓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自然而然,我很注重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希望他们能快乐地成长,让自己也时刻怀有童心的我也觉得,自己也正如他们一样,一同成长着。

在一年的工作中,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班主任工作,我都觉得自己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合理统筹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够严格,计划意识不强,与家长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管理的技巧和艺术等。在为期一年的新教师培训课的学习过程中,我确实成长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专业内外的知识,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足。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既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将积极改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多调整心态,多反省自己,多进行教学后反思,做好工作计划,多向老教师取经和学习避免走多弯路,从多角度多方法看问题,让自己真正地快速成长起来。

新教师转正工作总结2

转眼间,来到新桥中学工作已将近一年的时间了。一年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于人的整个生命来说也只不过是几十分之一。但是,一年对于我这个刚刚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都可以用意义非凡来概括。在这近一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以下是我对一年工作的总结

一、师德方面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方面

在教学准备上,新老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不了解重、难点,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上课。对此,工作之初,我的心里十分着急,生怕因为课上得不好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这门课的兴趣。但是,我也坚信“万事开头难”。所以,我每次都很认真的备课,查阅资料把自己的教案写好,因为写好教案是上好课德前提。

我有幸能得到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老师梁义红老师的指导,他在教学方面给我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这些使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还经常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

在从教学理论方面。我在课余时间阅读了教育学理论的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书籍,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三、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晚上也尽量到校,为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作为新教师,我唯有以最充分的准备、最大的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

新教师转正工作总结3

身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参加工作的这一年来,本人坚定自己的思想政治方向,定期学习党的各种文献,将自身修养与党性提高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及政策水平。本人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认真有效地完成学校及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表现出极好的组织纪律性。在与同事的交往中,我以谦虚好学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帮助和认可。课堂上我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但在课外我努力与学生做朋友,专心与他们沟通,希望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爱。总的来说,我做的一切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希望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生活方面,勤俭节约,并力所能级的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工作方面,作为一名新老师,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很快的年代,自身的学识相当重要,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一截,所以工作以来,我仍然不断学习,丝毫不敢松懈。因此,继续学习成为我工作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不仅参加新教师培训,农村教师提升工程,还考取了英语本科深造的机会。尽管刚刚走上岗位,工作中的活动与任务让我颇感压力,但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我便争取出来学习小学英语相关的教学方法,学习先进的技术。在如今的时代环境里,一个人的知识如同一粒浮尘,要想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必须不断的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一年里,我努力扩展自身的知识面,自感收获很多。当然,这一些是远远不够的,学海无涯,在下一年里,还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是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当了快一年的教师了,虽然教学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已在教学中学到了很多。

新教师转正总结篇3

(一)加强学习,敬岗爱业。

品德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先决条件。良好的师德风尚是个人在教师这一平凡而又崇高的岗位上所努力追求并竭力保持的必备风范。一年来,我始终牢记自己在岗前培训中所领悟到的师德建设要求,在爱岗敬业的总思想的指引下,秉承学校优良作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照每一条师德建设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品格。在育人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在工作态度上,遵循服务意识;在行为作风上,强化自律意识;在培养目标上,树立创新意识;在职业发展上,信奉竞争与合作意识。在此基础上,时刻以教育政策法规为指导,积极贯彻新型的教育教学方针,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行驶在正确、前沿的轨道上。

(二)加强业务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如今的时代环境里,一个人的知识犹如一粒浮尘,要想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必须不断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工作以来,教学教学中的活动与任务有时让我颇感压力。因此,我深感加强学习与反思对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我不忘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学校便利的网络资源,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在班级管理中,也制作多媒体来增加班会课的趣味性。一有空闲,我便经常浏览本校名师及全国各地名优教师的个人博客,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一年,是学习与反思的一年,是不断探索教学理念的一年,并且这条探索的道路还将继续往前走,力争走得更远、更光明。

(三)踏实工作,认真做好教学工作

1、认真备课,我始终坚信,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得认认真真的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上好每一堂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使用自己制作的教学卡片,利用声音的抑扬顿挫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枯燥的知识编成上口的歌谣等等。以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讨厌死气沉沉的课堂,于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大大提高,整个课堂洋溢着快乐的气氛。我注意照顾到全班同学,鼓励差生回答简单的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且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相互对比,提高竞争意识。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写好详细的记录,认真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不会写字就手把手地教,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

4、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新教师转正总结篇4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设计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工与电子技术》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简单电路与复杂电路过渡的重要知识。是《常用低压电器与控制电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是在正转控制电路的基础上来讲解的,共学习三种正反转电路,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一节对学习后面的行程控制和限位控制至关重要。

一、教材分析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种正反转控制线路各有各的特点,学习起来既难理解,又难区分,但是任何复杂的电路都不是杂乱无章的,都有它的逻辑性和规律性,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感到难点不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一节对学习后面的行程控制和限位控制至关重要。处理这节教材时对比三种电路的优缺点是这节课的关键,所以我利用前一种电路的缺点正是后一种电路努力改进的方向来作为一根主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种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一个渐进的过程;②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三种控制电路的渐进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作原理、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分析电路的能力。

3.思想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职业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三、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种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2.难点: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因为在自动控制电路中此电路是重要的控制环节。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请同学复习正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用多媒体显示电路及每一步的动作过程,以利于全体学生集体复习。)

创设情景:屏幕上显示工厂中各种机床都需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由此引出我们这节课要讲授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1)通过正转控制线路引出反转电路

教师分析并提醒学生注意:Km1和Km2线圈不能同时通电,易引起主回路电源短路。一旦误操作,危险性就相当大,所以说这是一个不成熟的电路。生产实际中没有这样的正反转电路。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改进这个电路以符合实际需要。

(2)通过教师分析引出新电路

接触器有常闭触点,可以将接触器Km1的辅助常闭触点串入Km2的线圈回路中。同理也可以将接触器Km2的辅助常闭触点串入Km1的线圈回路中。(由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易引起电源短路引出本节学习的第一个电路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3)讲解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教师讲述互锁定义,分析线路的工作原理(此处速度稍慢,并提醒学生注意电路图上每一步的动作)

①教师主讲,正转启、停的工作原理。②启发学生利用正转分析反转,并给学生1分钟时间讨论。③师生共同分析反转工作原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教师总体概括本电路,总结电路优缺点并填到表格。

2.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用多媒体显示电路)

①分析工作原理:这个电路是把上个电路中的Km2和Km1常闭触点换成SB1、和SB2复合按钮的常闭触点,所以这个电路关键是要演示按钮的动作过程。②教师总体概括本电路,学生总结线路优缺点。③通过双边活动引出下一个电路。

3.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用多媒体显示电路)

(1)师生共同分析工作原理

①教师首先讲述双重互锁的工作过程,并演示其动作过程,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正转电路工作原理(强调此处速度稍慢,注意电路图中每一步的动作)。②引导学生分析反转工作原理,并让学生展开讨论。③让学生复述反转工作原理,教师辅之以板书。

(2)学生总体概括归纳总结本线路特点

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是正反转电路中最复杂的一个电路,也是最完美的一个电路,它是在分析前两种电路优、缺点的基础上引出的,此时本节新授内容达到了高潮。

(三)总结提炼

由电动机正转控制引出正反转控制线路,依次讲解了三种控制电路及三种电路的优缺点对比表。通过呈现本节所讲授的三种电路的知识框架,把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系统化,既可以给学生以完整的全局的概念,又突出了重点。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题册相应的内容。

2.预习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六、板书设计

新教师转正总结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105-02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数学课本中内容的讲解和教师本位,忽视了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学的效果如何,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将自己的主体性发挥出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出来,让学习和课堂充满乐趣,并且让学生原来错误的学习模式得以合理、正确的转换。

一、转换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如何学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之前都是在课堂中考虑怎样把课本中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而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种方式。如讲课之前,会对一个新知点考虑“先引出什么内容,再引出什么内容以及最后怎么结合起来讲给学生”,教师要把这种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生怎么学为中心。以学生怎样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老师教授的知识内容中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理解方式以及对未知新鲜事物的不断探究,学生在课堂中不是完全依照老师的教学模式,而是主动学习,主动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思想转换具有关键地位。只有教师意识到这种模式教学的意义所在并正确地转换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显现出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教师教与学生学结合起来的课堂模式,才有存在的意义。同样,学生在之后的新知识学习中就不会只依靠教师怎么讲,思路只局限在教师的教学顺序上,他们知道在遇到新的问题时怎么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样也就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例如教师在设计对学生来说较为复杂的数学四则运算教学时,会考虑之前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单独的计算方法,因此会在课堂中先把有关的学习内容拿出来做铺垫,再讲解四则运算的方法。而转变课堂模式之后,教师要考虑学生如果碰到这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怎么思考,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出现。可以在讲课之前先举一个四则运算例子,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解题方法,最后教师再当堂进行错误纠正,正确引导学生。这样的课堂设计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时的主体性,重视了学生如何学,学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也会更多地考虑结合学过的知识探究新知识并灵活运用,更快、更有效率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根据学习效果,选择合适学习法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在讲课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而学生作为学生中的一个整体又是有所区别的,不同的学生在新知识上的学习效果会因教师的上课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择取最优办法才是可取的。

例如老师在一堂课授课中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学生通过小组之间互相合作的方式学习新知识,并在小组之间进行理解探讨。通过小组成员探讨,教师就新知识提出问题,让每组成员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并让组间成员进行判断分析。

譬如教师出一道应用题,“在某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中共有50人参与,并且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3,问:女生有多少人?”教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组间交流,找出不同的解题法。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解法:第一种是涉及分数的解题思路,把整体人数简化为单位1,那么女生的人数就是整体的2/(3+2),列出式子50×2/(3+2)=20(人);第二种是涉及乘法的方法,把女生人数当作一倍的量,则男生就是女生的3/2倍,列出式子50÷(1+3/2)=20(人);第三种涉及按比例计算,志愿者总人数为50,将女生是男生的2/3转换为男女比例为3:2,列出式子,50×2/5=20(人)。根据学生想到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明了学生对所学过内容的运用程度和熟练程度,并且总结出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来决定是否适合学生,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相同的,探究式学习就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地位与学生持平,融入学生的群体中去,让学生与老师能够共同沟通交流,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和想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教师总结出学生学习效果最好、学习效率最高的方法,既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三、正确进行评价,激发学生上进心

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会有大大小小的压力,遇到各种问题,从而产生厌倦、恐惧等心理。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时更要注重这些问题,对于学不进去的学生来说,数学是无聊枯燥、难以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合适的、正确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和与学生的相处中要多发现和总结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依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对应的鼓励和指导。对于那些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要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并对学生取得的小进步积极鼓励,让学生能够更加有自信心和上进心。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此来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从而学习他人的优点并且改正自身缺点。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再次探究,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时,一般学生见到不规则的图形时会不知如何计算其面积,教师可以稍微提示学生进行分割计算,之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动手计算。一段时间之后,就这个问题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并让学生之间进行判断。学生在学过一些特殊多边形,像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后,可以把多边形分割成自己认为容易计算的小多边形。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相应情况给予正确性评价,如“想法很新颖”“非常棒”“再深一步思考思考就更好了”等等。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到最合适的解题思路,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纠正。在这种课堂中,正确性的教师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并加强了学生自主进行问题剖析和解决的能力。

总之,小学生学习数学还是要依靠教师正确的引导,坚持在课堂中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自主动脑的机会,将学生与老师融合在一起进行课堂交流,全面发挥出学生的潜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得到更好、更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教育,同时也能够在思维方面更加健全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贺明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小结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4,(2):99.

新教师转正总结篇6

一、教职工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职工队伍总体超编。按照2002年编制标准调研的42所学校,总体超编317名,其中区属初中超编69名,超编比例13.04%;区属小学超编75名,超编比例12.48%;镇中学超编122名,超编比例20.71%;镇小学超编27名,超编比例5.47%。区属中小学和乡镇中学超编严重,其中乡镇初中比区属初中超编严重,区属小学比乡镇小学超编严重,企业移交学校比我区原有学校超编严重。按照鲁政办发[2011]44号文件,中小学教职工实行城乡统一标准核定,42所学校总体超编123名,按照新标准,中小学教师编制数都有所提高,乡镇中小学均不存在超编现象,城区学校仍然存在少量超编,以区属小学为主。

(二)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是男女教师比例失调。男教师占比随着学龄段的提高呈现增长趋势,但初中、小学男教师所占比例均低于女教师所占比例:城区小学、初中、高中男教师所占比例分别是19.53%、33.11%、52.63%;乡镇小学、初中男教师所占比例分别是43.76%、40.37%。二是年龄结构初显“老龄化”。近年来,张店区每年都补充部分新教师,教育系统教职工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优化,总体上也更趋于合理。但从调查的情况看,仍存在部分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低教学段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偏大,如沣水三小在职教职工25人中,50岁以上的16人,占64%。此外企业移交学校教师出现断层。三是高学历教师分布不均衡,小学段教师学历偏低。总体上看,全区在岗中小学教职工本科以上学历占总数的80%以上,但是这些高学历层次的教师基本分布在初中以上教学段,小学阶段教师的本科学历也多数是后续学历,其中农村小学阶段的教师学历偏低,主要表现为“两少一多”:一是专业教师少。有的农村小学虽已开全规定课程,但任课教师大都是非专业教师;二是正规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少;三是民办教师转正的多。如南定小学,在职民办教师转正的占现有教师的16%。

(三)专任教师紧缺情况不同程度存在。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出更高要求。根据国家课程改革方案要求,调整各学科专业师资配置,导致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不足,而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剩余的现象。例如马尚二中,音乐教师比较富余,其中有3名音乐教师已经转学科,改教别的学科。而数学、生物、思品等课程教师紧缺,甚至1人兼2个班的班主任。中埠中心校数学教师比较富余,历史、生物教师比较紧缺,其中2名数学教师转学科教历史、生物。铁山小学的小学科(音、体、美)则无专任教师授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专职教师每人一岗,无宽裕人员,如遇病假、外出培训等情况,学校很难进行调配,不能保证正常教学。

二、原因分析

(一)教师编制未得到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利用率不高。由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自2002年以来至2010年未再制定,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小学课程开设发生了较大变化,按照省教育厅课程开设要求,各校必须要开全开齐课程,增开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音乐、体育、美术、思品、科学等增加了课时,但未研究提出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师编制标准,2011年出台的新标准也未能完全满足课程需要。就目前教师资源利用程度来看,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些教师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已不能适应一线教学的工作,部分教师千方百计努力争取评上高级职称后,对继续承担一线教学工作失去了动力,这些老师却仍占用正式编制。另外,在职教职工还有借调在外的现象,造成了教师编制的缺失。

(二)企业学校移交地方是造成超编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厂矿学校一个级部的平行班比较少,学生数量少,而学科相对较多,又需要配备专职学科教师,导致教师数量相对较多。近年来张店区共接受企业学校15所,教师1460人,加之学校划转时又划转了部分校级领导和后勤管理人员,导致学校人员超编严重。而现有教职工中,年老体弱比较多,工作上还须给予相应的照顾,不能胜任一线教学工作,还有部分教师是工人身份,无法进行教学工作,只能担任传达、文印和花草管理等后勤服务工作,导致教师资源的紧缺。

(三)教师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一是教师工作时间无限延长。除规定课程外,学校的早读、午写、选修课、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还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小学教师,为看护低年级学生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二是学校行政事务繁多。除去正常的教学工作外,学校还要承担很多行政事务和社会责任,如迎接上级各部门的督导检查,法律进校园、卫生城市验收、反等。三是新学校年轻女教师多,都面临结婚生子,每学期都有休产假的教师,致使教学安排紧张。

三、几点建议

(一)合理配置教师编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控制总超编人数逐年递减的前提下,按照“凡进必考”的原则,坚持每年适量招聘一些高学历的急需专业教师,逐渐实现全区教职工队伍总量控制在编制内,专业结构、年龄结构配置合理的目标;新招聘的毕业生重点用于充实农村中小学,从制度和待遇等方面引导保障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稳定性;积极引导教职工从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合理流动;继续完善城镇中小学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制度,加大城区教师支教力度。

新教师转正总结篇7

关键词:主体性发展;角色转变;学习动力;学习习惯;新课程理念

       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主体性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自然成为新课程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但目前学术界和教育领域研究较多的是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角色转换,即教师如何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去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而对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角色转变的研究却不多。但就学习而言,教师的转变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使得教师角色转变能够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学生自身的角色转变是前提和关键。

       一、目前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新课程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结合有关专家学者对中学生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中学生的学习总体缺乏自主性,普遍表现出“不要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的倾向,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习热情不高

       很多学生存在对学习的认识不到位的情况,看不到学习对自身成长的意义,因此,无法找到支撑自己学习的原动力。学习的过程是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强行推动下被动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任何教学安排都持排斥的态度,不愿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二)学习习惯不佳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是散而乱的,缺乏对学习的整体安排和打算,没有建立完整的学习体系。很多学生甚至到初三了还不清楚最基本的学习环节,每天只是以完成老师的作业为主要任务。这使得学生们只能跟着老师走,成了老师的一颗棋子,很难真正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

       (三)学习方法不懂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学习也是这样,每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对学习缺乏热情、充满反感,所以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反思和总结学习方法,这反过来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沉重而无趣,这是中学生较普遍存在的恶性循环。 

       (四)受挫能力不强

       就像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一样,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难题和困难,又或者说,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获得成长的过程。但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的对待困难,一旦考试成绩好了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但是一旦成绩考差了,就信心大失、一蹶不振。这就使得自主、可持续的学习成为不可能。

       (五)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差

       只有明确自己的实际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学习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但很多学生却缺乏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对自己的状况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甚至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很少进行反思和小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很多时候无法把握自己学习的方向,也就自然而然地失去主动性。

       (六)沟通和合作能力差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其中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是贯穿始终的要求。但事实上,很多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在家与家长没有沟通,在学校里与老师没有沟通,学习上与同学没有沟通,这样就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孤立无援,从而阻碍进步。

       二、在新课程下,学生完成角色转变的几点做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教育的促进者。他的角色行为更多是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热情。作为家长也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充满活力,温馨宜人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学校则应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锻炼。这些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要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理念,学生自身的角色转变是前提和关键。实践新课程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学生,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作为一名学生应该主动实践,用行动来促使自身角色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学习者。

       (一)提高学习动力,推动自主学习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动力,要实现自主学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动力问题。那么,作为学生要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主要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

       1.锻炼意志品质,提升心理动力

       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观看影视、亲身了解等途径,感受典型模范人物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过程,学习他们不怕吃苦、奋勇拼搏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积极参加一些挫折训练,克服困难,比如军训、野营、长跑、劳动等,从而增强自己的忍耐力以及乐观、自信等优良的精神品质。同时,可以加强自我暗示、自我规范训练,强化自身的意志力。

       2.培养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

       一方面,努力为每门课的学习开个好头,使自己能顺利走进每门学科,这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前提;另一方面,要求自己加强对学科知识的钻研,努力发现每门学科的闪光点和规律,让自己即想学又能学;同时,要积极和学科老师处理好关系,使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总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也是自主学习所必须倚重的重要环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好比是先进的生产工具,对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学生如何掌握学习方法呢?

       1.认真上好学习方法指导课

       学习方法指导课主要是一门智力技能课,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途径之一,有利于学生系统地训练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有独特的作用。通过上课,领悟老师所讲的学习理论和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等。同时,要注重将上课所学到的学习方法与自身的学习紧密结合加以应用和巩固。

      2.注重各门学科学习方法的积累

       在各门学科的课堂上,教师会针对具体的知识传授关于知识理解、应用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学生必须要认真去理解、记录、消化和应用。同时,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方法和技巧。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引领自主学习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学生要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的程序是:第一,对任务和材料进行分析,包括数量多少,难度大小,材料性质等;第二,尽可能地联系自己的特点,如学习风格;第三,结合自己的特点与材料的特点,选择学习该材料的学习策略,包括花多少时间,单位时间内学习多少,内容预期达到怎样的目标和结果,确定什么是适合我的学习程序和方式,选择什么样的辅助手段,可以向谁寻求帮助等。

       2.加强对自身学习的反思和总结

       学习总结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进行的反思和评价,它包括对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学习结果的检查与评价、对学习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要学会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总结,如用日记或周记的形式进行自我解剖。对于学习失败的原因,要多从方法和过程上加以剖析,以减轻失败体验的程度。除日记、周记外,对于每次做错的题目,用一个笔记本作《错题集》加以归纳。

       3.加强对学习环境的自我管理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学习环境通过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情绪、大脑的工作状态,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中学生要主动创设学习需要的各种有利的环境:第一,调节好与教师的关系,尊重教师,同时把教师看成平常人而不是圣人,双方民主协商;第二,调节好与同学的关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应正确看待他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学习中注意讨论交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第三,要处理好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关系,做到自己生活和学习紧张有序、和谐舒畅。

       4.学会对学习资源的自我管理

       学习资源管理的主要项目包括:时间资源、信息载体、学习工具和寻求他人帮助。时间资源的管理办法有:计划管理法,作息制度法等。信息载体的管理方法有购买、订阅、保存、借阅等。学习工具的管理办法有购买和使用。寻求他人帮助的办法有通过老师、家长的帮助和介绍,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手段查询。

       (四)学会合作与交流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学习,因此要实现自主学习必须注重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和合作。

       1.树立师生平等观,主动与老师交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教师其实是一种资源,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就是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的过程。作为学生,应该摒弃一直以来惧怕老师的心态,主动把学习中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做交流和探讨,在这种互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通过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自己的学习热情。

       2.增强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在合作中探求知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改变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实现主体性发展必须依赖学生自我角色的转变,必须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掌握和积累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会交流和合作,真正实现自主学习。也只有这样,教师角色的转变才有意义,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炎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2]聂衍刚,郑雪,张卫.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

[3]王坦.合作学习的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4]徐志平.新课改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变化探究[j].教育研究,2007(9).

新教师转正总结篇8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课堂学生主动创新

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性的特征,课改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课改,就没有抓住根本,也就不能说已成功实现了新课程的改革。

三年前,甘肃省进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当中,面对新教材,面对新课改的大气候,我们学校高中生物教研组改变教学策略,调整工作思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观念入手,做到五个转变

变“教师为本”转而“以学生为本”,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课堂上必须留足学生活动的时间;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中学,在教中悟,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体体验,不将个人感悟强加给学生;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而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每节的“探究活动”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将活动落实到位;变传统的“聚焦式”的教学转而为“立体型辐射型”的教学,课堂上注意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让学生生命的活力在涌动;变“知识传授”为目的转而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不将分数看作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二、教师备课,要有“预谋”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在备课中要有“预谋”,也就是在备课中要提前想到,在哪个环节想让学生充分地说,学生可能说出哪些答案。对于学生的这些答案老师怎样与学生互动交流,想最终达成什么样的效果,所以老师要做充分的备课。而且在这样充分开放的环节中老师还要做好如果招架不住的准备,怎么准备,准备什么,都需要老师去捉摸。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走过这样的几轮,体会一下其中的滋味,必然会在遇到此类问题就有了“免疫力”,就会豁达了。

三、要把学生真正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

传统的生物教学,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潜在能力,总是担心学生的能力不够,这儿不放心让学生做,那儿也不放心让学生做,到头来,苦了老师,累了学生,学习效率总是很低。老师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讲了、练了都学不好,何况是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这根本是办不到的事情。同时,我们的老师认为,知识必须通过教师对学生认真讲解与传授,这才放心。殊不知这恰巧颠倒了教学中的主次地位,让学生处在了被动的学习地位。这好比一场音乐会,乐团在指挥的引领下,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这美妙的乐音是乐团里的乐手们演奏出来的,而不是指挥。指挥只是负责好了各个乐手之间的谐调,教师就是指挥,而不是乐手。反之,课堂就是音乐独奏会,教师成了演奏乐手,学生成了听众。自然而然的课堂教学就成了“一言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点儿也没有被激发出来。只有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理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主次关系,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有效课堂,教师才能给学生上出高质量的实效课。

四、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教学始终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一言堂”教学为群言堂。要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生物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习过程由被动的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的过程,转变为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并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过程。使学生从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转变,从孤立性学习向必要的合作学习转变,从复制式向建构式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一味地继承式学习向继承和创新式结合转变,从一味的静听式向静听和活动相结合转变。

总之,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树立学生中心观念,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解放课堂、解放学生,释放学生全部能量,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良.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新华出版社,2005.

[2]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新教师转正总结篇9

一、教师是学生持续发展“促进者”的角色

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这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那么,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角色该如何扮演呢?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以下几个特点:1、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看所想,尽管有的未必正确。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2、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3、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是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

二、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教学艺术型”的教师

教师成为教学艺术的角色的最大的特征是教学理念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了能力。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由此可以看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自己学习知识的概念、原理、定理和规律的过程不了解,没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教师教学创造性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教学风格上。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风格就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

三、教师是“互动型”课堂新模式中的重要角色

新教师转正总结篇10

一、数学教师角色转变的条件。

(一)转变思想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和实施的不断推进,已经凸显了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传统教育观念与新课程理念的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数学教师就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角色转换,用现代教育观念作为教学实践的指南,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

(二)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数学教师应自觉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提高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进行协同教学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塑造专业精神,养成专业人格。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逐步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二、数学教师角色转变的障碍。

(一)学校内的多重角色要求。数学教师面对的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在教育、教学中,数学教师既要传授知识,也要为人师表。这种职业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师要集“传道、授业、解惑”于一身,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楷模”,也要当好学生的“心理调节者”、学生的“朋友和知己”等角色。多种角色集于数学教师一身,有时就难免产生角色不清或模糊,或难于在两个相互矛盾的角色间作出抉择而产生角色内冲突。

(二)现有的素质状况。在中国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不受重视的现象,长期存在。另外,《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的设置,需要具有综合知识的教师,而现有学校数学教师在师范院校接受的是较细的专业教育,其他专业的知识相对于他们的专业来说,要薄弱一些,甚至薄弱很多。

(三)价值错位。数学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但其职责又强调正面引导,因而面对学生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价值观,尤其是当自身的价值观念与学生的价值观念对立时,既要维持与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又不得不对学生的观念表示出某种宽容与理解。这就必然会使教师产生心理压力、虚伪和痛苦。

(四)师生代沟。社会在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差距。青年学生追求新异,比较激进,而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则比较重实际、保守;青年学生思维敏锐,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强,而数学教师则以深刻、全面见长;青年学生简单、轻率,喜欢先入为主,教师沉稳、持重,做事往往三思后行。教师与学生的这种差距,客观上造成了师生心理沟通困难,师生间难以互相理解,从而加大数学教师工作难度。

三、数学教师角色转变的方法。

(一)从教育观念方面转变。

著名教改实践家李元昌曾说过:“教学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因为有怎样的教育观念,才会有这种观念下的教学方法。”如计算教学:以往的教学形式大多采用老师讲,学生记的方法。老师为讲解计算方法,讲得口干舌燥,常常抱怨一节课要讲这么多内容,时间不够。学生也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渐渐失去对计算的兴趣。而有了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教师教学时,注重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算理,注重学生计算时的自我反馈和对计算练习次数的自由选择,让学生在自评、自改中掌握计算方法,激起对计算的喜爱。因此,要适应课程改革,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走出来,向拥有先进教学思想、观念、超前意识的角色转变。有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念,才能使自己不断地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超前意识去分析、透视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才会不断地学习、获取、接纳新的思想和观点,正确把握教改动向,在课改的海洋里大刀阔斧,勇往直前。

(二)教学方式方面转变。

1、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转变。

传统教学十分明显的弊端就是“重结果,轻过程”。因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能力得不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向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转变。

2、注重学生的差异,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

有人说过,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同的两粒沙子,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两片叶子。那么学生来自不同的背景,他们是风格各异的学生。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也应注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向建立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转变。

3、向教学模式个性化转变。

以往教学研究方面,常常喜欢寻找教学模式,利用规定的模式来架构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评课过程中,不大注意发现和总结教者的教学个性、惯用自己的意志规范教者的教学设计,致使教者放弃自身的特、长处,刻意去按照他人的“指导”去做。其结果是,造就了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模式化和公式化。

现代教学同样要求数学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向教学模式个性化发展,形成个性化教学。要做到个性化教学,首先,要吃透教材,在了解班级学生心理、知识、能力等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其次,师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和提高。

(三)从师生关系方面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