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十篇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十篇

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41:55

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篇1

关键词农业技术人员;素质状况;问题;对策;辽宁朝阳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22-0393-01

科技实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县农业中心)是全县综合性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机构,为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对该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素质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1专业素质状况分析

朝阳县农业中心由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环保站、蔬菜站、质检站、农广校和办公室等8个站、室(校)组成。

从文化结构看,全体49名在职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占53.06%,大学专科占26.53%,中专及高中以下占20.41%,其中,全日制本科仅占2.04%。从农业技术职务看,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均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2.65%,初级职称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4.70%。从专业结构看,农学本科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3.06%,农学专科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8.37%,农学中专学历占技术人员总数的6.12%,非农学专业学历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2.45%。其中,全日制农学本科仅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04%。从来源渠道看,人员仅占2.04%,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1.02%,党政机关及其他单位调入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8.37%,其他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8.57%。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2.24%,31~40岁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6.73%,41~50岁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0.61%,51岁以上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0.42%。从配置情况看,配置在业务站占技术人员总数的73.47%,配置在综合办公室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6.53%,其中,配置在领导岗位占技术人员总数的8.16%。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总体文化素质不高

由于门槛过低,加上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人员来源复杂,造成技术人员队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2.2专业不对口

从专业结构看,全日制农学专科以上学历仅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4.49%,其余75.51%技术人员为农学中专学历或第一学历为非农学专业,缺少蔬菜、植保、土肥等重点专业技术人员。

2.3专业人才短缺

经过正规、系统农业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少,既有农学专业知识,又掌握植保、土肥、蔬菜等学科知识的人员更少[1-2]。

2.4人员配置不合理

从各站技术人员配置情况看,真正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一线的技术人员仅占50%左右,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一线特别是一些主要业务站,如蔬菜、植保、土肥、推广等站的技术人员十分紧张。

2.5高素质技术人员分配不均衡

各站技术力量分布不均,蔬菜站、土肥站、植保站高学历、高素质技术人员极为短缺,急需新人补充。

2.6存在断层隐患

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占12.24%,而41~50岁和51岁以上所占比例分别高达30.61%和20.42%,队伍老化现象严重。

3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对策

3.1严格准入制度

朝阳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必须立志献身农业,服务人民,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要求具备大学本科或专科毕业水平,中专毕业生应有进修大专以上学历的意愿。要提高和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严把进人关口,规范该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准入制度。朝阳县自2006年实施规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成效明显。该县农业中心应根据本单位技术人员需求情况,及时向地方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岗位招聘申请和具体要求。提出申请时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优化现有人员年龄结构梯次配备;二是要切实体现岗位需求;三是要着眼长远和人员专业结构。人员招聘后,必须分配到业务站从事业务工作。

3.2完善农业技术人员遴选制度

一名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正规的农业专业教育,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县级农业技术人员必须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定年限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或其他农业科技工作者中遴选产生,建立县乡遴选的农业技术员晋升制度。具体做法是: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应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在工作一定年限后成绩突出或有特殊贡献者,方可选任到县农业中心工作。但是,对于招聘的高学历人员可以破格晋升,如农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经过1~2年的业务实习或研修后可直接进入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工作。这样既可解决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不足特别是高素质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又可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中高素质技术人员的晋升和出路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基层,努力工作。

3.3加强专业培训

国家农业“两法”中都有关于对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的要求,因而做好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一是加强培训的组织领导。县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教育培训领导机构,统筹安排,科学部署,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培训工作计划,进行年度教育培训检查督导。二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不同对象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确保教育培训与实践需要相结合[3]。三是加强师资建设和教材编写工作,一方面从一线农业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市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中选聘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师;另一方面根据农村技术推广实际和教育培训的需要,组织资深专家和学者编写农业技术培训教材。

3.4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

一个好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促人奋进。采取立体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全面评价一个人,有利于人尽其材,发挥每个人的优点[4]。同时,还可以发现某人某个时期某项工作的状况,从而及时制订培训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工作。原辽宁省人事厅于1997年下发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辽人发〔1997〕1号),该通知对考核内容、方法,考核结果存档、备案,考核结果的使用等方面均做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细化并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对每名技术人员做出科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参考文献

[1]路战远.加快内蒙古自治区农机科研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1-2.

[2]王红彬.合江县当前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刍议[J].泸州科技,2001(3):23-26.

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方案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毋庸质疑,但是,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如何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真正提高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进行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换言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与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为了做好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工作,除了对省内相关高校进行了调研,着重研究了近几十年来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情况,并重点研究了本项目立项时的实验教学现状,从而,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机械工程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创立于1958年,进行了按大类培养探索和教学改革。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缩机扩电、淡化专业、宽口教育”的机械类人才培养教改总思路,1998年,根据教改思路制订了机械大类专业培养计划并在机械工程系进行改革试点。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与研究中取得了上述的成绩,然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1)拥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远远落后于制造企业所应用的设备和条件。(2)实验课不是全面系统地统筹安排,而是把实验课当成理论课的附属,跟着理论课教学走,且各门理论课程按自己的要求安排实验,实验内容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与协调,致使实验内容重复、脱节、遗漏、不系统。(3)实验教材滞后,实验内容与当代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学科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实验技术、方法、手段未能跟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实验项目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

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分析与研究

近几年来,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新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口径更宽的专业,要求技术人员懂机、懂电、懂数控、懂液压、懂计算机,既能搞设计,也能搞实际操作,因此,要求设计综合性实验,提高技术人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不同专业有许多教师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研究[1~8]。2005版本科培养方案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体现上述知识点的相关课程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专业基础课,为配合课程的学习,每门课程各开设有4学时两个实验。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各门课程配置的实验仅仅反映本门课程的知识点,独立分割,没能体现机、电、液相互配合的综合效果,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应用人才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2008版四年本科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基础综合实验在于2009年10月前基本还属空白,急需规划与建设,本项目的实施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同时,项目的实验内容与以往相比具有综合性和一定难度,因此,本项目对技术人员不仅具有实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在上述背景下,在本项目立项研讨之初,有的课题组成员提出为了不影响新的四年本科培养方案的如期实施,同时,彻底改变实验课内容独立分割、脱节、遗漏、不系统的问题,要求技术人员在财力、人力上加大投入,一步到位地改革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的体系和内容。通过借鉴其他国内技术人员的做法,紧密结合实际,根据我们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教学研究项目的实践情况,经认真分析、充分讨论,提出先组合、后融合,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考虑到的实际实验条件存在的不足,综合实验内容的规划方案体现出发展的动态特点,即制订出“现在”、“近期”、“远期”三种不同的实验内容方案,以体现“利用现有条件,综合性稍差”“补充实验条件,综合性较好”“完善实验条件,综合性得到高度认同”的三个阶段发展脉络,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既要注重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更要注重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研究成果。最终提出该发展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提供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近期和远景规划。具体实施方案是:①完成第一轮的初步实施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总结院级教学研究项目“专业基础综合实验的设计方案”的实施工作教训与经验,为进一步调研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②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技术人员的实验设置情况,写出调研报告。③组织相关教研中心及实验中心的教职员工,摸底查清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设计现阶段可以开设的综合实验的内容;确定相对稳定的实验指导人员队伍,对实验主管人员进行必备的培训;具体实施第二轮专业综合实验。④根据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修改和完善近期和远期的综合实验的实验内容和方案,给出实现该两方案的途径和需解决的问题,对实验教学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创新进行探索与实践。⑤补充和完善实验设备与仪器,进一步加强相对稳定的实验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编写相应的综合实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⑥具体实施第三轮专业综合实验,完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考核评定办法等相关教学文件。⑦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根据所制订的实验方案,隶属于不同教研中心和实验中心的项目组多名成员,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与研究,编制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大纲》,开发了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如:已经完成了《数控机床自动编程与加工操作》综合实验开发、《机电制综合实训装置研制及实验开发》、《机电液控制综合课程设计》等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并已经于2010年完成了首轮实施,2012年完成了第二轮实施,深受技术人员欢迎,并取得了预期效果,目前正在总结前期实施的经验,为下一轮研究与实施积极准备。有关综合实验的具体内容、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等内容的总结,将在第三轮教学实验改革后进行全面总结,并撰文汇报。

参考文献:

[1]廖文武,加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改革方案[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2001,(1):102-103.

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篇3

一、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学习型社会、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紧紧围绕《规划纲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大力提升继续教育地位,加强继续教育基础,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不断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推动继续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目标任务。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建设工作体系,形成运行机制,实现全员培训。进一步建立政府人事部门主管、业务部门实行行业管理、用人单位和施教机构为实施主体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体系;逐步形成以需求为导向,政府主导与单位自主相结合,个人履行义务与自觉自愿学习相结合,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经费投入,逐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全员继续教育,使他们得到与科技进步、岗位要求和个人发展相适应的培养与训练,知识结构及时更新,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为实施《规划纲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二、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

3、加快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是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一项重大人才培养工程。工程涉及的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和现代管理五大领域,与《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领域密切相关。各级人事部门和各领域牵头主管部门、协会要从落实“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的高度,按照工程的总体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措施,狠抓项目落实,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完成培训300万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

4、大力开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继续教育。紧紧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主要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继续教育,着力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工程项目承接单位要结合实施中的重大理论、技术、工艺和管理等方面的课题,推出一批创新攻关与培养训练相结合的科目,实现项目、资金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配合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培养工程开展继续教育,“十一五”期间对工程部级人选轮训一遍,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并通过他们的影响、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优秀创新团队。

5、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各级人事部门要会同教育、科技等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实际,制定继续教育规划。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需求预测,确定重点领域,明确目标任务。认真分解落实各项任务,加强监督检查,解决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人事部门在政策上要积极支持各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根据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农业等主要专业领域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分类推进继续教育工作。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教育,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国防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加大对国防科技人才培训力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继续教育工作,遵循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成长规律,重点培养一支德才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专家队伍。

各级人事、教育、科技部门要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学科综合、科研项目和人才汇聚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形成开放式的继续教育网络,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提高素质和能力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服务。

6、组织实施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培训。专业科目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施教机构和用人单位具体实施。专业科目培训要立足科技前沿,体现专业发展趋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专业科目培训学习,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和方法,了解发展动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各级人事、教育、科技部门要积极配合各专业领域主管部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关培训机构的优势,制订、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汇聚优势培训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培训项目,提供优质的继续教育服务。

公需科目学习是专业技术人才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公需科目培训由人事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开展。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开展一到两门公需科目的培训,各级人事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也可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公需科目培训,供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选修。公需科目的学习一般不超过国家规定继续教育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7、加强企业继续教育。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以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广泛开展企业继续教育活动。政府人事部门要针对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继续教育动力不足、资源匮乏、信息不畅等问题,加强指导扶持,积极提供政策、项目和信息等服务。充分发挥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机构在企业继续教育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基地。要按照国家有关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规定,落实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经费。

8、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继续教育。政府人事部门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监督。在制定规划时,要通盘考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建立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特点的继续教育模式,帮助他们培养急需人才,促进继续教育工作协调发展。政府实施的继续教育项目和掌握的继续教育公共资源,要面向社会各类经济组织、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平等开放。

三、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9、积极推动法制化进程。加快研究制定《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继续推动地方和行业部门继续教育法规制度建设,使我国的继续教育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10、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完善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各级人事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通过证书、学习档案、网络管理等方式,连续记载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规范登记内容和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脱产或集中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有条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可以实行学分制,实行网络化和量化管理。实行继续教育评估制度,对企事业单位继续教育总体工作、责任目标、活动过程内容、个人学习效果等实施评估。加强统计工作,把继续教育纳入人才工作整体统计体系之中,对继续教育人数、时间、内容、经费等进行统计。

建立继续教育考核和激励机制,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对其考核评价和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对依法实行职业准入制度的专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应依法参加继续教育。对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也要把其参加继续教育作为持续提高职业能力的基本途径,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申报评定上一级资格时,作为重要条件。

11、完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制度。总结近年来举办高级研修班等示范性继续教育活动的经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制度。人事部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专业技术课题,每年举办30至50期示范性高级研修班,培训2000至3000名各专业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各级人事部门也要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大发展战略、工程项目和重点问题,举办一批高级研修班。

四、创新培训形式,完善服务措施,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12、不断拓展继续教育的新形式。继续教育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重在学以致用,取得实效。根据不同项目、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精心设计培训方案,综合运用集中培训、研讨、进修、自修、案例教学、技术考察、咨询服务、对口培训、特殊培养等多种培训形式,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量身合体的继续教育服务。对重要、特殊和关键岗位上的人才可以采取个性化方式进行培养。大力推广网络继续教育,开发网络课程,实行网络化管理,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各级人事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大力加强公共服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举办各种继续教育交流服务活动,质量高、信誉好、公益性强的培训科目、项目和教材,引导各类继续教育主体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社会化的继续教育,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政府资助的培训项目、企事业单位自主开展的培训项目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施教机构。鼓励民营、外资施教机构,依照我国法律和有关规定,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各级人事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规范培训、发证行为,加强对继续教育市场的监管。

13、加强继续教育基础建设。按照兼职为主、兼专结合的原则,加快培养建设一支政治优良、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研究。加快继续教育施教机构专职教师知识更新,落实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的政策规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聘任政治素质高、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建立继续教育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师资资源共享。以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专业基础理论、培训管理实务、人文素养等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培训者培训活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继续教育管理人员队伍。组织编写一批高质量的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教材,并不断更新完善。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筛选一批优秀教材,实现教材资源的社会共享。

14、加强继续教育施教机构建设。实施继续教育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培训机构及其他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各类学术团体、专业协会、学会和社会力量办学单位是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力量。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为社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以提高继续教育的效益和质量为目的,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提倡有计划、有组织的委托办学,建立生产、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协作关系。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施教机构评估标准与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扶持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市场前景广、信誉度高的施教机构,支持他们做大做强。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和省两级示范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带动施教机构整体质量提升。建立继续教育施教机构信用管理数据库,对参与实施继续教育的机构和人员建立信用档案,并作为政府有关培训项目支持的依据,定期向社会公开,营造良好的继续教育市场秩序。

15、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相关中介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各级继续教育协会在培训服务、理论研究、参谋咨询、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继续教育协会和相关行业协会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与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联系广泛、专业性强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

16、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国际培训与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继续教育活动,联系沟通国(境)外继续教育机构、团体、协会,及时了解国际继续教育发展动态。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国际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先安排重点、关键岗位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习。积极引进和推介国外先进优质的继续教育资源,推进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国际化进程。

五、加强西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17、加大倾斜支持力度。统筹不同区域之间继续教育工作的协调发展,在政策及重点项目等方面,给予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必要的指导、帮助和支持。必要时设立继续教育工作专项,支持这些地区的重点人才需求和重大工程建设。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举办高研班、组织专家咨询活动、基地建设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向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倾斜。

18、探索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对口支援制度。人事部会同有关地区和部门每年组织10个左右对口支援培训项目,为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培训500名左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鼓励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省份面向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开展对口培训项目。继续组织留学人员和高级专家“西部行”、“东北行”、“中部行”,开展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活动。在总结对口培训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对口支援制度。

19、做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工作。继续开展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培工作,“十一五”期间,国家为新疆培养2000名左右业务精、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同时,在总结新疆特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统筹西部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特培工作,实现制度化,使特培工作成为加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组织实施好青海三江源人才工程,争取用3年的时间把三江源工程管理人才和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轮训一遍。

六、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篇4

科技人力资源是科技活动的主体,是国际与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早在2006年《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已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及其核心地位,这标志着我国人才发展在实践和政策上的重大突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促使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成为关乎国家利益的重大课题。科技人力资源在我国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发达国家对此早有研究。但迄今为止,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套用的概念界定和统计框架。为此,2006年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署了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研究课题,2007年最终形成首个国内权威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这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国内科技人力资源界定与统计研究的最新进展。由于科技人力资源涉及的领域各不相同、统计工作复杂以及时间等种种因素的限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相关研究的起点———科技人力资源概念———迄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和统一的内涵界定,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等概念经常被混淆使用,这样尤其妨碍统计意义上的科学规范性以及学术研究的应用价值水平。因此进一步探讨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十分必要,也有助于顺应我国当前创新热潮的需要,促进人才优先战略的深化和发展。

2科技人力资源界定的理论回顾

196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了以《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即《弗拉斯卡蒂手册》)为标志的科技统计规范,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o)以该手册为核心内容,分别于1978年和1979年推出了《科技统计国际标准化建议案》和《科技活动统计手册》,由此,R&D统计迅速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此后,oeCD国家一直把R&D人员作为衡量科技人力资源的指标。但是近10年来,“各国逐渐意识到作为国家创新活动中重要核心力量的R&D人员仅仅是国家创新活动中的很小一部分力量,并不能完全反映国家科技人力资源的整体发展状况”〔1〕。于是1995年,oeCD颁布了《科技人力资源手册》(又称《堪培拉手册》),首次权威界定了科技人力资源(HRSt)概念,并给出了国家HRSt测度的统计框架和标准方法,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定义、分类标准、相关因素与数据来源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解释,是国际上第一个有关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的标准和规范”〔2〕。世界各国,特别是oeCD和欧盟成员国基本上参照该手册进行本国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调查和分析研究。该手册指出:“从理论上,科技人力资源指的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以及广义的科技人力资源:“包括所有完成高等教育的人,不管他们是否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3〕。《堪培拉手册》从科技人力资源供求的角度,以资格和职业两个指标为基础,对科技人力资源进行了统计意义上的界定。具体来讲,科技人力资源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人:

2.1资格完成了科学技术学科领域的第三层次教育(即完成大专或大专文化程度以上教育的劳动者,或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的标准分类是完成第五层次或第五层次以上科技教育的劳动者)。也就是说,人们一旦完成了科技领域的高等教育,不管职业如何,他们终身都属于科技人力资源。

2.2职业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技职业。与资格不同的是,对那些并不具备正规资格而按当前职业列为科技人力资源的人们来说,他们从被聘用的第一天起就被算作科技人力资源,一旦改为从事科技以外的职业、退休、被解雇或不工作,就不再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身份存在。国内相关的研究中,宋加金(1998)、徐治立(2001)、王玉谦(2001)、王大刚,王伯良,周纬杰(2001)、谢智波、李向东、赵华锋(2004)、杜谦、宋卫国(2004)等人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界定有过不同的探讨,张喜照(2005)对此做了简要的概括〔2〕。我国在《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首次启用了基本上与国际接轨的国家HRSt总量指标,并从200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进行了测算。

3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应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统计指标不一致、数据缺乏代表性关于科技领域的范围,虽然《科技人力资源手册》的定义最为广泛,认为“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技术”是指知识的应用,但是国际上的看法并不统一,这是导致统计指标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韩国,研究者认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不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我国将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部分与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及应用密切相关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纳入科技领域的范围。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由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是借鉴了oeCD权威的国际定义,但统计单位还没有能够完全按照国际口径来展开有关的统计工作,这是初始时期必然,造成了统计指标使用上的不一致,应用理解上的多义性,使得分析结果代表性降低,缺乏可比性。从收集到的相关文献中发现,大多数研究者只能利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正式公布的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R&D)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等存量统计数据作为或者等同于科技人力资源来展开分析,而实际上专业技术人员是“按国际职业标准分类的、具有中专文化程度以上在岗就业的白领专业技术劳动者,不包括工人、高级技工以及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4〕,也即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口径远小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刘璐,张一兰(2008)指出:“科技活动人员的定义与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基本一致,但是两者涉及的科技领域的范围有所不同。科技人力资源对科技领域使用的是广义的定义,我国国家统计局对科技活动的定义,使用的是狭义的定义,统计口径比《堪培拉手册》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要小”〔5〕。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仅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多样化的发展,非国有单位增加和职工人数增多,该统计数据的代表性也随着降低。

3.2职业条件不起作用根据上述统计定义,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应是高等教育科技领域毕业生存量与虽然没有科技领域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但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存量之和。但从实际统计结果来看,这一界定变成了资格即职业的情况。早在2004年,杜谦,宋卫国通过对科技人力资源及其构成层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根据我国近几年的数据估计分析指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完全可以近似地用大专及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数量来表示”〔4〕。何国祥(2008)同样指出,在我国具体的人事实践中,绝大多数在岗工作的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均有大专以上的学历〔6〕。换言之,我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范围内,职业条件常常不起作用,造成了事实上的从事何种职业或工作对科技统计没有影响,只要有大专学历就是终身的科技人力资源。以学历资格的统计结果,反映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及其潜在量的大小,而只有真正从事科技职业的人员对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才更有直接的意义。

3.3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长过快2006年科技部在《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提出要求,在2010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要达到5000万人。根据《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8)的统计,我国2005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2009年7月10日中国科协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5160万人;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的各地区就业人数和《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09》就业人数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计算得出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5311.46万人,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4%。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已经提前3年实现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5000万的目标。事实上,依照上述方法的简单推算,2006年科技部在提出这一目标的时候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接近5000万了,表面看来,目标设定的是如此保守,而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当时对科技人力资源的估计与理解是基于原有统计口径上的;二是基于资格意义上的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长过快。众所周知,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当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一直高速增长。根据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1050万人报考,录取约600万,录取比例57%,录取人数是1998年的5.5倍。直至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超630万〔7〕。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结果是,大专以上的人数急剧增多,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迅速成为科技人才大国,但实际上大而不强。

3.4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缺乏国际交流可比性大专以上资格的人数基本上决定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大小,而各国的教育体系差异很大,缺乏国际统一认证规范;各国、各个地区、各个专业差异也很大,受教育者个人拥有的学历数量差异很大,学历构成以及高低质量差异等无法反映,尽管名义上的统计指标名称相同,但实际上我国目前统计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缺乏国际可比性。此外,在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现代企业以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形态、集群方式等带来科技人才利用方式的革命,变“人才国际流动”为“智力跨国流动”和“知识跨国流动”〔8〕。随着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区域间科技资源流量的不断增加,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和流量的统计需求也日益提高,而目前我们“一方面缺少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的统计设计,另一方面缺少流量统计”,“既没有国际间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统计,也没有国内区域间、省市间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统计”〔6〕,无法准确掌握科技人力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实际状况。

4关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改进的建议与思考

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日益增强的一体化趋势,笔者认为,目前科技统计工作应该进一步深化科技统计内涵,增强服务意识,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而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为统计采集数据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手段,不断地完善与改进不仅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4.1加速、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以战略导向强化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工作科技人力资源的内涵界定是科技管理、科技人力资源研究工作的基础,理解认识的模糊、主要观点的分歧等必然造成统计工作上偏差。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现状来看,在内涵界定上,我国对科技活动的理解与国际上存在很大差异,不仅仅是理解上,事实上我国的科技活动内容也确实具有国际不同的地方;就资格指标而言,我国的教育分类与国际分类并不一致,大专以上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缺乏一定可比性,两种分类统计如何统一,是采用国际标准还是两种兼用?一直使用的“专业技术人员”指标与科技人力资源界定不符,早就有专家建议应该取消但至今然在使用,这表明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一直脱节。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创新实践的全面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活动不断创新、丰富和深入,迫切要求加速、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以战略为导向强化科技统计的基础功能,尤其要加强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国家创新示范区、部级产业承接带等的指标数据,以满足分析评价国家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创新、集成创新、企业网络化发展等的创新绩效与政府政策支持的需要。

4.2设立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年鉴从科技人力资源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来看,2006年以前,我国的科技统计主要包括R&D的基础统计、工业技术创新统计、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以及其它行业统计等等,没有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资料,有关科技人力资源的信息缺乏、且分散分布在各种相关统计文献中,要想要获取比较准确、体系完整、口径一致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非常困难。目前我国组织编写的比较权威的科技统计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但其中关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指标仅仅有“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高等教育统计”四大类,相对来说,指标体系偏少。因此,建议设立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年鉴,有针对性的完善研究和统计工作。科技人力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创新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一项无以估量的巨大无形资产,准确把握这一资源的水平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

4.3与人口统计工作相结合,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的分类、细分指标以目前的人口普查工作为契机,完善科技人力资源指标体系的建设和系统工作。建议尽快与正在进行的人口统计工作相结合,与人口统计相关部门达成协调一致。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科技人力资源的基础统计应尽量保留并提供相应的中间过程数据,避免统计信息的缺失。一方面要增加总量指标数量,同时要丰富结构性指标和细分指标体系。诸如:科技人力资源的学历构成、行业分布、性别及年龄构成、区域构成(包括国别、行政区域、经济区域等)、企业性质来源、集聚密度、兼职状况等等。此外,考虑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性增强的影响,建议国内外(包括各个区域间)科技人力资源资源的流进流出数据,以便于分析比较,优化科技人力资源的区域配置。

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篇5

本刊:请您分别介绍一下中小学后勤研究会、中小学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会、中学实验研究会的情况。

杨金录:说起成立这三个协会的初衷,是与我们教育技术装备(设备)部门的管理范畴和职能定位息息相关的。我们石景山区教育技术装备站成立于1995年,根据北京市和我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精神赋予装备站的职能,主要负责石景山教育系统(以中小学为主)常规设备仪器的配置、实验室建设以及图书馆(室)的建设,同时承担教育装备仪器标准掌握、检查督导以及相关人员教师的培训工作任务。1999年,国家教育部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对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管理职能给予了明确的强调和概括,对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以及装备工作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教育现代化发展、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给予了很高的肯定。在北京市尤其是我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我们抓住机遇,更加完善和丰富了石景山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职能和管理范畴。北京市和我区教委以及有关职能部门明确了装备部门要加强对三支队伍的管理和引领,即学校总务后勤、实验室教师以及图书馆(室)教师的业务培训等活动的开展。

进入新世纪,我们越来越感到教育装备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队伍素质的提高,是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因素。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还只是一个事业单位,在教育系统内部还被不同程度上当作后勤部门,它的管理职能和权限的局限性相当突出。因此需要借助一个平台和机制加以突破,而作为学术性和群众性较强的社团组织恰恰可以完成。这样,石景山区中小学后勤研究会、中小学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会、中小学实验管理专业研究会就先后应运而生了。

1.中小学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会成立于2004年。我们以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会为依托,其目的是发挥中小学图书馆教师的群体优势,建立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强化图书馆教师工作的能动性及主人翁意识,引领图书馆教师向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为学校图书馆教师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图书馆教师的专业进修、学生的读书活动等提供有利保障。充分体现石景山区“教育无小事”的总体宗旨。主要会员由各中小学主管图书工作领导或教师组成。

2.中小学后勤管理研究会成立于2004年初。该会在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后勤管理研究会的支持和帮助下,由石景山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房管中心等联合发起成立。石景山后勤管理研究分会是一个在北京石景山区教育学会领导下,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支持下,由石景山区中小学从事并热爱后勤工作的同志共同组织的研究总务工作理论的学术团体。有会员80多人,理事30人。学校总务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保障,是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做好总务工作对于深化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作用。

学校后勤工作具有以服务为形式,以育人为目的的特性,涉及面广且自成体系。后勤管理,其基本任务是对后勤涉及的人、财、物进行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评估,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教学、科研和学校师生学习、工作与生活的需要,为培养人才创造条件,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必要和充分的物质保障和生活服务。进入21世纪,面临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的后勤工作,成为摆在我们后勤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3.2006年6月在教委装备中心及石景山分院教研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我区中小学实验教师、科学教师这支专业队伍,经过多年的培训、考核、评估已初具规模。为了更好的调动我区中小学实验教师这支专业队伍的积极性,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成立了石景山教育学会中小学实验管理专业研究分会。接受石景山教育学会、石景山教育委员会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石景山区中小学实验教师、实验室技术人员及实验室管理员,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实验室工作2年以上,对实验教学有一定研究能力者;学校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管理干部等;同时聘请教委行政部门,相关的直属单位等对学校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有研究的领导、专家、学者成为学会会员。

本刊:石景山教育技术装备站是如何整合三个协会资源,紧密配合技术装备工作的?

杨金录: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完成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和理论经验。2007年的下半年,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工作实际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三个研究会(协会)组织结构和机构、章程以及工作目标和方向,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和改良。将三个研究会都从属于石景山区教育学会,石景山教育学会是国家正式登记注册的法人社团,咱们的研究会作为石景山教育协会的分会相对独立开展工作。调整后的组织结构合法合理,人员组成更加科学,更具有可持续性和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1.后勤研究会依据章程学习、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有关后勤工作的政策法规。围绕教育行政的中心任务开展中小学后勤管理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探索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逐步发现和总结中小学后勤管理与改革的实验校的经验,宣传和推广中小学后勤管理与改革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促进中小学后勤管理与改革发展,对单位会员的校长、主任和骨干工作人员组织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各项会务工作,为广大会员服务。

2.装备站以及研究会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图书馆教师,经过培训颁发了上岗合格证。要求会员单位一般是负责图书馆教师工作的老师,每一学期末交新学期图书馆培训计划,每一学年末交学习工作总结,这一项要求已经持续7年之久。每一学年对中小学图书馆教师的继续教育进行严格的考核,配有专职教师对每一次专业学习及交流都有考勤记录,并全程跟踪,对每一次大型活动必有宣传报道。图书馆教师的专业进修的时间固定,每月2次,采取隔周进修,学校领导给予有利保障。遇到大型读书活动全体中小学文献信息研究会会员全体到现场参加活动。

3.2008年,在石景山区教委的支持下,装备站以及实验研究会协调各方,在教研、人事、师训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将我区中学实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所有培训工作全部承揽了下来,并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

本刊:装备站以三个协会为抓手,研究和践行着教育装备的“建、配、管、用”,做出了哪些成绩?您有哪些心得?

杨金录:最大的收获就是几年来工作的成绩和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1.后勤研究会的活动始终围绕中小学总务后勤中心工作来开展,从2004年以来多次组织分会理事对“中小学固定资产检查”工作进行探讨,目前已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检查模式。

自主发展,带动每一所中小学创出自己的管理特色,使全区中小学的总务后勤管理工作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组织了全区总务主任理论专题培训班。根据我区中小学总务管理干部工作实际,联合区教委党校干训室组织了全区总务主任理论专题培训班。从实际出发,开展提高中小学总务后勤人员专业化水平的课题研究。承担了北京市市级科研课题《关于中小学总务后勤人员持证上岗的研究》。参加了“北京市教育学会的论文”评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促进中小学总务管理的专业性发展。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提高广大总务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受北京市教科所“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研究”项目组委托,组织我区初中、小学学校共同参与石景山区“学校发展变化”专题研究。每年组织会员参加北京市后勤学会的征文比赛,在写作过程中广大中小学总务后勤工作者既学到了资产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实际工作水平。

2.几年下来,研究会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和有效培训,我区图书馆教师进修、参观学习已经形成规律,会员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有所创新的开展工作。工作能力、专业水平、工作的主导性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老师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区学会各项活动,学术氛围浓,积极参与论文评选,并取得较好的成绩,获奖率达75%,我分会连续获优秀分会奖。图书馆教师通过学习能够积极尝试以多种多样形式开展校园读书活动,把学校的读书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得到师生及家长的好评。我区的中小学图书队伍和研究会的工作就北京市来讲,应该说是走在前列的。

3.实验研究会的成立,为新的课程标准改革实施、为素质教育的广泛进行、为教师使用现代化的实验器材和技术手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研究会的成员一般由过去的实验员组成,我们在称谓上加以规范,一律称实验教师,因为他们现在不光准备、组织实验,而且还要具有授课、培训老师和教研的任务。会员们在我区已成为实验课堂研究、教具制作与使用等方面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今年夏天在上海举办的全国自制教具大赛上,我区代表北京市选送的四名选手都是研究会的骨干,并且获得了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本刊:装备部门利用协会组织,拓展自己的工作内涵与工作思路,开创了主动作为的新局面。请您再谈一谈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杨金录:1.邓小平同志指出:“后勤工作也是一门学问,也需要学习,也能出人才,不钻进去是搞不好的。”这段论断,不仅仅是对后勤工作在管理地位上的肯定,也对后勤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把后勤工作作为一门学问,认真实践,认真研究,不断深化。通过后勤研究会进一步努力工作,提高素质,后勤工作者只有具备了全心致力于后勤管理、发展,不断进取的素质,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积极、主动、热情、周到”地做好服务工作,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内心得到满足,个人得到提高,与时俱进,永远走在教育工作的前面,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

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篇6

1.规模

科技活动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每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投入重要的指标,前者反映出科技人力资源投入的力度,后者反映出科技人力资源投入的密度。

2005-2011年区间山西省科技活动的人员数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总量从2005年的70968人增长到2011年的13357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96%,其中2006年、2007、2008三年增长较快,分别为118.05%和117.00%、112.17%,2009年和2010年增长的速度回落到105.12%、104.35%。

2005-2011年7年时间,山西省科技活动人员总量在全国31个省份中处于中等水平,在中部六省中基本处在后三位,与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和江苏、北京等发达地区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值得关注的是,相比较于其他地区,山西省科技活动人员增速较快,与其他省份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在科技活动人员的密度方面,2005年、2008年、2011年山西省每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数分别为21.2人、31.8人、37.2人,在全国基本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投入密度也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2.结构

(1)专业结构

山西国有企业2002年至2010年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增长均衡,结构没有大的变化,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占总数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6.51%,2.49%,0.49%,12.84%和51.18%。

(2)主体结构

2002年山西省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为14333,研究与发展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等学校所占比例分别是29.81%、30.31%、25.61%。在2002年至2010年间,山西省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的总量以及各部门间的配置比例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9年间,山西省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由14333人增长到了46279人,其中研究与发展机构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由4272人增长到5196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由4345人增长到了31897人,高等学校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由3670人增长到了5918人。

研究与发展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等学校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都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趋势,但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到2010年,山西省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增加到46279,研究与发展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等学校所占比例分别为11.23%、68.92%、12.79%。

(3)区域结构

2010年山西省县级以上研究与开发机构共198个,从业人员有11276人,其中科技活动人员有8493人。科技活动人员在各个地级市间的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太原市的科技活动人员有6071人,占全部科技活动的71.48%;排在第二位的忻州市有426人,仅占科技活动人员总量的5.02%;朔州市最少,仅有52人,占总量的0.61%。

在全部科技活动人员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占总数的61.47%,太原市的指标最高,为64.91%,其次是阳泉和大同,分别为62.0003%和58.71%,排在最末两位的是晋城市和朔州市,分别为36.54%和22.73%,可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技活动人员在各地级市间的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3.质量

 (1)在所有的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是最受人尊敬的,他们的专业素质比其他科技活动者高,他们的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技活动人员的质量。据统计,截止2008年年底,山西省总共拥有84853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中位列第十六位;其中工程师和科学家在整个科技活动人员中的比例是63%,排名位列第26名,由此可见,山西省在科技人力资源投入质量上还有提高的空间。

(2)另一方面,科技活动人员的学位、学历和职称结构也是衡量指标中的一个。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到2010年这几年中,山西省在投入质量上提高明显,其中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以上的科技活动人员从前期的47%增长至现在的71%;在职称方面,初级职称以上的人数由先前的87%增加至100%。

二、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投入力度不足,总量规模较小

在2005年到2011年期间,山西省科技活动人员的总量在全国的比重中只有2.5%,其中在全国各省市中位于中下游这部分,在中部这6个省当中也排在较后的位置,如果同其他地区相比,如果北京,湖北、江苏等相比,差距则进一步拉大。

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有一个衡量指标就是万人科技活动人数,根据2011年的数据,北京市的数据为207.9人,上海的数据为95.5,天津的数据为91.5,山西的数据为37.2,由此可见,这与沿海发达地区相差较远,投入力度在今后还应该加强。

2.投入质量偏低,区域分布失衡

从科技人员素质结构方面看,高等教育在山西省的发展还比较滞后,职业教育普及率较低,在高级管理和高新技术人才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口,其中尤以创新性人才为最。在山西省的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与工程师仅占了63.53%的比重,这一比重在全国只排26位,这种情况在具体的执行机构也大致相当。2010年山西省科技活动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3.05%,具有高级职称的22.8%,同年上海市的这两个指标分别为42.08%和38.27%。较之于发达的地区,山西省在科技人力资源投入质量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依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科技人员整体的素质结构

。太原经济圈是山西省大部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所在地,这样的结构布局使得高素质科技人才积聚在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直接导致了山西省科技人力资源分布存在的严重的地区失衡。以县级以上研究与开发机构为例,全省共有8493名科技活动人员,太原市就占了6071人,科技活动的比例也高达71.48%;较之于太原,朔州市却仅有52人,甚至都不及太原市的1%。3.产出总量不足,产出质量不高

2010年山西省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仅为全国总数的0.71%,在中部六省中,都只排在第五位,较之于安徽、湖北、河南、湖南这前四名,尚且有着不小的差距,更不用说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了。衡量区域科技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出情况。2011年山西省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330087万元,排在全国第二十四位,仅占全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的0.15%,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此外,山西省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以及占全国的份额从2007年以来,整体上一直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一问题务必要引起重视。

纵然我省科技论文在产出量方面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总体水平还是较低,与其他省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2010年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我省科技论文数有2053篇,仅仅只占全国的0.81%,在中部六省中排在最后,收录量是排名前两位的湖北省和湖南省的13.43%、20.98%。与北京、上海这些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仅为两者的4.23%和8.19%。

相对于科技投入的区域不均衡特征,山西省科技产出地域间的差异非常明显。以2010年为例,山西省县级以上的研究和开发机构产出科技论文1777篇,科技着作91部,专利申请受数共143项,专利申请授权数有91项。在这之中太原市各项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均在80%以上。其余十个地级市科技成果产出合计数不足20%。

三、提升山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1.创新人才观念和机制,优化人才环境

创新人才观念,把科技人力资源作为科技兴国、科技兴晋的第一资源,树立“以人文本”的思想理念先导,创建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的创新性科技人力资源队伍,在提升区域科技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上充分发挥科技人力资源的战略基础作用。建立全新的人事管理思想,革除旧有的人事管理问题,唯才是举、唯才是用,挖掘人才潜能,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要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涌现和作用发挥的制度体系。打破旧有的僵化的人事管理制度,打破铁饭碗,引进人才竞争机制,以能力大小、业绩多少和贡献率作为衡量人才优劣的标准,深挖人才潜能,激发人才活力,提高整体科技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借鉴发达国家人才资源开发的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市场机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优化人才环境,人才的成长需要适宜的土壤。优化环境应从人文、政策、法治等方面入手。倡导敢为人先、勇于攀登、争先创新的社会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建立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配置、激励和保障等环节为重点的人才政策体系;建立一套适应于各种所有制,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法规体系,为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法规保障,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夯实的基础。

2.整合现有科技人力资源,提升人才素质

在我们省还具有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总量不充足的现象产生,在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同时,需要更加认真整合现有的资源情况做好对人力资源队伍的管理,从而提升产出水平。

通过股权、期权激励和知识、技术资本参与收入分配等方式,激励现有人力资源,挖掘潜能,并且加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从而吸引科技活动人员往科研活动集聚,提高从事科技活动的积极性,探索并且完善知识资本化、资本知识化的途径,实施知识、技术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政策,提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对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利用经济结构转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契机,兴建大学科技园区、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优秀科技人才深入产业学习等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3.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提高科技人力资源规模

培养人才的主体往往集中在高校里,教育发展方面,我省相对落后,政府教育投入方面不是很充足,一方面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要加强,同时要概念政府办学的但以体制,采取采取民办、联办、企业捐资办学等多种方式办学,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培训人才,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来兴办教育事业。

相比那些发达地区,我省科技人力资源队伍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全力提升人力资源队伍的质量是摆在我们当先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努力建加大科技人才国际化的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那些拔尖的青年科技人才到国外的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接受优质的培训或开展合作研究。通过委派学习、交流合作的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广阔视野的中青年人才和后备力量,让中青年创新人才变为广东高层次人才的中坚力量和顶梁柱。

4.优化科技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产出水平

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就业导向出发,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为例,总结和研究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途径、方法。

一、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实施全面的产学研结合,使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

(一)内涵与职能

专业管理委员会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校专业建设的决策咨询机构,一般由7至13名本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由相关的行业协会会长或该行业的权威专家担任,学校该专业的专业主任担任副主任,并指派一名专业教师任秘书。它承担着对全部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的职责,主要包括:

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行业要求,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岗位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标准;根据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和专业特点,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审定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课程大纲;根据专业人才规格,审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标准及方法;研究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提出解决办法;协调管理专业的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训工作,引导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调、支持或参与专业的科研活动,为专业科技开发活动提供帮助;指导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参与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和毕业资格审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指导、推荐毕业生就业;及时收集、汇总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最新信息,并在教学计划中加以体现,使专业建设紧贴市场需求。

(二)作用

1.需求有数

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委员都是来自该行业内的专家、实业家和高层管理者,他们对本行业的结构、规模和生产、服务的技术水平,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社会对该行业的市场需求,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等情况十分清楚,这有助于学校有效地调节学生规模,避免出现“产品积压”或“生产过剩”等现象。

2.辐射宜传

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委员能以社会专家、名人的身份,将学校各专业的信息、影响辐射到社会各行业,为学校在社会上建立良好的声誉奠定了基础。

3.实习基地

通过专业管理委员会委员的中介作用,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校外实习基地。

4.就业保障

学校与各委员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学生通过实习与各委员单位密切接触,为就业寻得了一个基本的保障。

(三)做法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工作指导方针中,明确提出“办学方式要突出社会性,贯彻产教结合原则,与市级企业建立实习、科研协作关系,做到教学计划要与企业共同商定;技能考核要与企业结合公开进行……建立广泛的产教联合办学体制,行业或企业要参加相关专业办学的管理”。为体现这一要求,学院从1995年起,就分期分批成立了专业管理委员会。早期是先设立专业,后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近几年则是在专业设置筹备阶段便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另外,学院为了规范专业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其职能,于1995年10月制定了《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管理委员会章程》,2004年6月又进行了修订,以深职院[2004]115号文件形式。文件规定了组织的性质、构成、任务、成员任职条件、权利和义务等。学院要求所有专业都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实施全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高职教育的深入和持续发展。截至2004年6月,学院78个专业分别成立了专业管理委员会,与深圳市76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密切联系,共有796名行业、企业专家参加了各个专业管理委员会,累计有4000多名毕业生通过委员的介绍或推荐找到就业机会。

二、探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科研、生产和培训”四位一体”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

(一)内涵、构成和特点

教学、科研、生产和培训(简称产学研培)“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在传统的实验室、实习工厂的基础上,扩充或建立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融实验、实训、实习、技能鉴定与培训、科技开发和生产为一体的多功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它由实训中心、企业(可以是校办的,也可以是社会的)、研究所和职业技能鉴定所、培训中心4个要素(部门)组成,统一于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之中,由学校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统一领导。实践教学基地以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为中心,承担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两大任务,学生在教学、生产和科研3个育人环境中学习、工作和参加科研活动。

(二)性质与作用

产学研培“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将现代工厂的生产、经营环境浓缩并模拟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之中,甚至将现代企业的某一个生产、经营环节引入学校,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一个近似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三)做法

学院训练中心园区(简称工业中心)是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第一所融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教师资培训及研发、生产和新技术应用推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园区始建于1995年6月,位于东、西校区,由第一、二、三、四、五工业中心组成,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目前下设28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按技术应用群分类的实训室,内含104个分室,各种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26819万台(套)。工业中心担负以下重要职能:

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工业中心承担全院1.6万多名学生实践教学和职业素质训导任务。

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工业中心下设深圳市第七职业技能鉴定所,可承担42个工种的鉴定任务,其中16个是市劳动行政部门核准的工种鉴定点,8个是中心独家开发、承办的技能考试点,并可进行51种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考核工作。

职业资格认证与职教师资培训。工业中心是学院的职业资格认证中心和教育部高职、中职师资培训基地,可承担25个认证项目,并承担了贵州、甘肃、新疆等地的师资培训和深圳市中职师资培训任务。转贴于

科技开发、生产和新技术推广。工业中心作为学院普泰科技公司的生产事业部“现代制造技术中心”,利用制造业的高新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快速原型、快速模具及小批量生产,进行工装夹具制造,已为neC、格力电器、中兴通信、安科医疗器械、威昂电器、tCL电脑等大型企业及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设计与加工服务,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它还是科技部CaD技术应用示范单位、深圳市惟一的CaD(机械)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和美国eDS公司华南地区培训中心,已举办了9期UG培训班。2002年9月,深圳市在学院工业中心挂牌成立“深圳市中小企业支援中心”,为深圳市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产品检测、设计鉴定、管理咨询、培训及认证服务。工业中心还与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组建了“深圳市家具研究开发院”。中心建立了以中国家具网为主体的电子信息化服务平台。目前,由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出资3000万元,在学院建造了一座高水准的家具研究开发院大楼,除设有研究开发机构外,还将建设检测中心、涂饰车间、木工车间(新型木工机械)、金属家具车间等多项研发、推广和培训设施。

最近的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有超过96%的单位对于学院毕业生在“思想政治、团队精神、敬业精神”方面给予高度评价;在“业务水平、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方面,有9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强或较强”。毕业生本人则表示,大学期间严格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对自己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全面实施“双证书”教育,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培训,搭建校企连接的桥梁

(一)意义

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检验教学效果、评估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拓宽产学研结合的渠道,也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性质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创建开放性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培训中心。一方面,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学时的职业技能课程,使学生在学校期间通过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可为行业、企业培训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三)做法

学院一直坚持“双证书”制度,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专业教学计划指定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取得相应证书才能毕业。各专业都选择了本行业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使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训练条件尽量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评内容对接。截至2004年6月,学院有57个专业、93个方向,建立了职业技能(工种)鉴定点42个,引进国内外权威职业资格证书认证103个。学院工业中心下设技能考核管理办公室、职业资格认证中心、深圳市第7技能鉴定所、深圳职业培训中心等机构。在组织形式上确保工业中心全权履行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的职能。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工业中心共承担电工、铣工、数控机床操作、UG软件、首饰制作、汽车维修、家电维修等近百个项目的培训工作,举办各类培训数百期,完成培训教学学时2万多小时,培训人数超过1万人,完成技能考核鉴定近1万人次。2003年,培训中心与深圳市经贸局合作,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资助、个人分担的方式,启动深圳市1000名高级工培训项目;同年,培训中心还与深圳市宝安区政府合作,参与宝安区造就百万人才工程。

四、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一)功能

校外实习基地可在以下方面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服务: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教学场地或环境;提供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现场设备、师资或其他条件;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企业实际工作的全方位的预演。

(二)性质

学校与办学相关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做法

学院要求每个专业至少挂牌建立3个以上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成为该专业学生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坚持互动互利、产学双赢的原则,确保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健康、规范地发展。一方面,选择那些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管理优秀、效益良好、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以确保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质量;另一方面,与企业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正常运行。按照这一原则,截至2004年,学院57个专业均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总数达309家,遍布深圳市的各行各业。专业管理委员会制度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将行业、企业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此外,学校与部分企业合作,如与思科网络公司建立深职院思科网络学院,与深圳渣打银行、现代计算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为他们量身打造人才。许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直接录用学院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沈耀泉.论高职院校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建设及发展[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2]吴岩,张炼.产学研合作,解决高职发展瓶颈问题[C].第三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04,(5).

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篇8

200*年,科技教育司全体同志在国家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和十六大精神,按照国家局党组确定的“狠抓基础,稳中求进”的行业工作指导思想和“一要规范、二要改革、三要创新”的工作重点,认真贯彻落实200*年年初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提出的“进一步狠抓基础、狠抓规范、狠抓落实”、“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快行业技术创新的步伐”的工作要求和在合肥召开的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提出的“五个确保”的工作要求,一年来,经过科教司全体职工和全行业科教工作者的积极努力,科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科教司工作200*年的工作总结和200*年的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0*年主要工作

2001年我们针对行业科教工作提出了“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围绕开发新产品改造老产品的目标(一个目标),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体系建设(二个体系),狠抓优质烟叶生产技术开发推广、卷烟工艺技术水平提高、卷烟烟气化学成分测试分析三个重点研究方向(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坚持科教工作的四个结合,即:国内外相结合、行业内外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200*年,我们确定行业科教工作应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一、二、一”工作重点。具体来讲就是:完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体系(一个工作体系),抓好“烟草育种”和“全国卷烟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集成技术推广研究”两个重点科研项目(二个重点科研项目),实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落实“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个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按照以上的工作思路,200*年科教司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功举办烟草行业技术创新成果展,展现了烟草行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提高了烟草行业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地位。

在国家局相关部门、北京市局、北京卷烟厂的协助和各参展省局、企业的努力下,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烟草行业技术创新成果展览会于今年5月18-22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展览会以“科技创新,降焦减害,关注健康,奉献社会”为展示主题,全面而概括地展示了烟草行业自1982年组建以来企业科技进步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烟草行业的科技水平和烟草制品中的科技含量,表现了烟草行业的综合实力和精神风貌。据不完全统计,烟草行业和社会各界观展人员约4万余人。展览会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向社会各界显示卷烟产品科技含量不低、烟草行业对国家贡献不小、烟草行业社会形象不差,达到了我们预期的展览目的。

(二)、以低焦油、低危害卷烟开发技术研究推广为主线,进一步推进卷烟降焦减害工作深入开展

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开发和降焦减害工作是行业科技工作的一个中心内容。为此,科教司200*年的工作重点以低焦油、低危害卷烟开发技术研究推广为主线,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卷烟降焦、减害工作深入开展,主要包括以下三项方面工作:

1、加大了卷烟降焦、减害、控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重点组织实施了已列入国家经贸委2000年度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和国家局2000年科技开发项目计划---“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围绕着有选择性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从降焦、降害、控害和测害等技术不同方面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其配套技术相关的研究,项目属于技术集成开发研究项目,各个分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各分项目已基本达到项目预定的各项指标,取得了技术的突破。其中,少数卷烟企业已成功地运用这些新技术开发出了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已初步研究证明中国卷烟烟气中亚硝胺含量较少,这一研究结果及测试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建立技术壁垒。

2、进一步促进了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开发和应用推广

200*年,杭州造纸法再造烟叶已分别在芜湖、合肥、济南、深圳等烟厂推广使用,累计合同总量达1800吨(杭州烟厂自用的除外);汕头造纸法再造烟叶已分别在常德、武汉、上海等烟厂推广试用,累计合同总量达1440吨。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造纸法再造烟叶的技术开发力度。昆船公司和云南院承担的造纸法再造烟叶中试生产线项目,今年以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2000吨/年的中试生产线已安装完毕,正在调试运行当中。

3、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可用性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为促进低焦油、混合型卷烟开发,解决我国白肋烟烟碱含量偏高、白肋烟特征香气不明显等问题,科教司重点安排了“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的技术研究”大协作项目,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基本明确了各项重要栽培因素、生态环境条件与白肋烟生产技术、质量指标及化学成分的关系;探索出了有效地调控烟碱的技术措施;建立起了白肋烟烟碱积累的数学模型;基本确立了白肋烟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规范。今年7月份,组织行业内工业、农业及科研单位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田间现场分析、技术讲座、技术交流和外观评价、感官评价的品质鉴定等,结论是:理论上有创新;技术上有进步;推广上有价值;质量上有提高;方法上有突破。该项科研成果被评为200*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推荐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

(三)、全面启动“卷烟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集成技术研究推广”工作,行业掀起制丝工艺技术研究与改进的热潮

当前,卷烟制丝工艺技术水平不高、工艺管理粗放、卷烟质量稳定性差、焦油量波动性大等问题较大地影响了我国卷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制约我国烟草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行业开展“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集成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

工作任务:以卷烟生产企业为工作对象,通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卷烟生产企业制丝工艺技术水平进行分析与诊断,针对不同卷烟生产企业的客观实际,有重点地推广近年来行业内外在制丝工艺技术方面的七项新技术新成果,即打叶复烤与制丝工艺参数优化技术、卷烟生产工序质量评价技术、白肋烟加料与烘焙技术、卷烟控焦技术、提高Co2膨胀烟丝质量技术、再造烟叶应用技术和降低烟叶消耗技术;研究两项应用技术,即小叶组配方技术研究、叶丝和梗丝在线膨胀新技术(HXD和StS)应用研究。

工作目标:拟用三年的时间,使卷烟生产企业的卷烟产品质量水平明显上升,质量稳定性明显提高,焦油波动范围明显缩小,有关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

组织形式:采取科技推广项目的形式进行。目前第一批试点企业已列入国家局200*年重点科技开发与推广项目计划。组织形式是以科技教育司牵头、经济运行司等部门协助、郑州烟草研究院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卷烟生产企业参加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工作由“项目工作组”和“项目技术组”负责实施。

实施方式:分国家局、省级局和卷烟生产企业三个层次实施。第一个层次是国家局级试点,由国家局组织实施。已选定哈尔滨、淮阴、楚雄、常德、龙岩等五家卷烟生产企业作为国家局首批试点企业并已陆续开展工作,这批企业的选定是依据项目内容、需要和企业特点而定的;同时初步选定曲靖等十余家卷烟企业作为推广示范企业并做好明年进入试点企业的准备。第二个层次是省级局组织的企业,形式参照国家局层次的操作模式进行。第三个层次是企业,由卷烟生产企业自行组织实施。效果显著企业可进入推广示范企业、试点企业。

作为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该项工作一经提出就受到企业普遍关注并很快形成共识。目前很多企业已分别在国家局、省级局、企业级层次开展工作并取得成效。以哈尔滨卷烟厂为例,该厂作为首批国家局试点企业之一,从今年1月份开始逐步推广七项技术,目前企业形势明显好转:税利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个亿,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000万元,产品开发水平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新开发的软包“老仁义”上市不足一月销售9142万箱;职工情绪高涨。

(四)、以烟草育种和“无公害”烟叶生产为工作重点,加强优质烟叶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

1、烟草育种工作全面启动。目前,我国烟叶生产的当家推广品种还是国外引进品种。因此加速育种进程,尽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当家品种是农业科研的当务之急。今年的第一批科研计划中已重点安排了以南、北育种中心分别牵头的大协作项目,经费资助共500万元,计划到“十五”期末完成5个优质烤烟新品种的育种目标,每个品种必须达到年推广种植面积50万亩。届时,我国烟草自育品种种植面积将大大增加。

2、“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逐步加强。针对目前我国烟草农药使用量大,农药品种多、农药使用乱以及高毒、高残留农药仍在局部使用的现状,200*年,我们通过《“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招标工作,使烟叶生产的“无公害”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无公害”生产成为发展方向。所谓“无公害”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限制一定的农药使用量,限定农药使用品种等措施,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提出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为了做好这方面工作,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对“无公害”烟叶农药、重金属最高残留量标准研究工作,并作为重点研究课题。该项工作主要通过对全国烟草农药使用现状普查、对代表性的烟区进行烟叶取样、对烟叶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最终研究制订相关的建议标准。该项工作将直接影响招标项目的考核工作,同时,该项目的相关数据对下一步的烟草农业科研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优质烟叶开发初见成效。主要通过两个层次开展工作。第一个层次是建立烟叶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已在福建三明和龙岩、山东省临沂、四川西昌、贵州遵义等烟区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烟叶生产技术的科研开发基地。第二个层次是在县一级建立烟叶标准化示范县。主要推广规范的烟叶生产技术。目前已建立了云南弥勒、山东莒南等10个标准化示范县,并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全国第三批标准化示范100县之列。上半年会同烟叶公司组织召开了烟叶标准化示范县项目现场会并制定了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

4、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体系逐步完善。我国烟草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目前基本控制为10-15%,烟草种植先进国家为3-5%,差距还不小。从1996年起,我们开始在全国主要产烟省(市、区)建立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机构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网”。截止2001年底,全国共有16家省级局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各级站总数达到260多家。200*年6月底,我们在云南组织召开了“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专题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下一步工作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全国范围内烟草病虫害损失比目前降低5个百分点。

(五)不断推进科技项目管理制度改革,科技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1、科技项目立项制度更加规范。

经过近几年的改进,科技项目立项已形成目前的五个规范过程:资格形式审查、科技委论证、专家评审、国家局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国家局办公会议审议,并实现了网上申报和管理的功能。

2、建立科技项目招标立项制度

为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公平竞争,今年我们加强了科技项目招标立项工作,在促进科研立项机制改革上迈出了新步伐。上半年进行的《低焦油低Co卷烟产品研制》和《“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两个项目的招投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今后,要求各省级局要加强科技项目的招标工作。

3、建立项目经费配套制度和经费执行检查制度

项目经费配套制度:自今年起,为加大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凡各省局在国家局立项的重大科研项目,均应给予相应额度的配套经费支持,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管理。

经费执行检查制度:自去年起,逐步开展了对大额科技经费使用单位进行经费的跟踪检查,目前已完成对郑州院、郑州烟草职工技术培训中心和生理生化基地三个单位的项目经费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

(六)进一步完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体系,不断加大卷烟产品和烟叶原料的质量监督工作力度,加强焦油量监督抽查

1、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建设

重点做了五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贯彻实施iSo17025国际标准及新的烟草质检机构审查认可办法和评审细则,并据此进行了湖北省烟草质检站审查验收的试点工作。二是抓省级质检站的整体提升工作。目前国家烟草质检中心、上海、湖北、广东、山东、云南等六个省级质检机构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基本具备参与国际质检合作的工作条件。三是举办了行业质检站长政策法规培训班,培养了首批20余名行业部级实验室注册审核员。四是加强了标准化工作,《卷烟、雪茄烟基本计量单位》、《烟用二醋酸纤维丝束》等12项行业标准,申报批准国家标准立项4项,组织行业标准计划25项。五是加强了行业计量室建设。通过了全国计量考核委员会组织的“烟草专用气体流量和压力标准”建标考核工作。

2、卷烟产品质量监督

国产卷烟的质量监督:组织了全国卷烟产品市场抽查和全国性统检,卷烟产品抽样平均合格率为98.43%,与2001年度平均合格率为99.0%相比基本持平。平均焦油量为14.7毫克,比2001年度焦油量15.3毫克有所降低。全国卷烟呈现焦油量下降,低焦油卷烟份额上升的态势。

进口卷烟的质量监督:上半年我司牵头与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局(原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组成联合检查组赴深圳、珠海、上海口岸,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国外卷烟品牌进行了一次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到8个国家的13家国外卷烟制造商生产的26个国外品牌卷烟,卷烟标识、卷烟外观质量、卷烟焦油量、烟气烟碱量检验合格率分别为:30.7%,88.46%、100%、100%,而不合格项中免税烟不合格的比例占81%。总体上反映出进口卷烟标识不符问题突出,免税烟管理混乱,质量问题严重。

3、烟叶原料质量监督

行业烟叶质量监督工作已连续开展了三年,经过有关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行业烟叶质检体系已初步建立,烟叶工商交接质量监督工作初见成效,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有明显提高,1999-2001年烟叶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分别为:49%、52%、60%,去年达到了最好的水平。今年上半年,下发了2001年度工商贸易交接烟叶质量技术监督情况的通报,表彰了47个烟叶等级质量好的烟叶产区和5个烟叶质量把关严的卷烟企业,通报批评了9个烟叶等级合格率低和9个烟叶混等混级严重的烟叶产区,并加大了督查烟叶产区整改工作的力度。今年农商等级合格率为80%

(3)卷烟材料质量监督

为落实姜局长在“200*年整顿和规范烟草市场经济秩序暨烟草行业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今年了“国家局1号令”,加大了对卷烟材料的专卖管理和质量监督力度,推动了卷烟材料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的建立,从法制的高度对卷烟材料市场进行净化,规范经营。组织开展了对广东、云南和河南部分烟用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和丝束、滤棒、卷烟纸等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对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生产要求的4家香精香料生产企业、3家滤棒生产企业和2家卷烟纸生产企业进行通报,在行业内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效果良好。

(七)、以国家实施名牌战略为契机,着手培育中国名牌卷烟

为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国家质检总局从2001年起启动了中国名牌的产品培育工作。为推动烟草行业名牌战略的实施,做大做强一批卷烟优势品牌,今年我们在争创中国卷烟名牌工作上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将卷烟争取列入到了中国名牌评定目录。二是按照《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要求,在中国名牌推进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了中国卷烟名牌产品评价细则、标准和计算方法,组建了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卷烟专业委员会,并进行了对行业名优产品的摸底、调研和产品数据测评工作。在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下,经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审核通过并予公布,烟草行业有中华、红塔山、大红鹰、白沙、云烟、红河和芙蓉王7个卷烟品牌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同时统一组织7个中国名牌卷烟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了今年11月份的中国名牌战略(深圳·香港)国际论坛暨名牌产品博览会,从设计、策划、宣传报道、组织安排等方面均以中国名牌卷烟整体形象出现,首次以中国名牌卷烟生产企业的整体形象向公众展现了其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八)、实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提高人员素质,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坚持职工教育培训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培训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重点,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类实施,坚持重点培养与全面提高相结合,实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行业的总体竞争实力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国嘴”和“国手”的培养

第一是“国嘴”的培养。从全国卷烟企业的评委和工艺技术人员中选择业务强、素质好的人员集中培养,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人员,参加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联合研究。目标是经过3-5年的时间培养出一批具有部级评吸水平的技术人员。

第二是“国手”的培养(即烟叶分级专家)。已请烟草行业烟叶分级老专家冯国桢同志,选定了6个人,以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地培养。主要培养他们感官烟叶分级的能力,即定性分析能力。目标是利用3-5年的时间培养一批具有部级水平的烟叶分级人员。

2、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过去5年,我们按照“烟草行业百千万人才工程”的要求,已培养了824名研究生课程班的学员,这些学员不少已成为单位或企业骨干。从200*年起我们开始开展学位研究生培养。已委托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北方交大为行业举办机械工程、农业推广、mBa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班,学员毕业时获得正式的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目前三个专业已招生120名。

3、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级培训

从200*年开始,我们陆续选择一些重点企业的产品开发、卷烟工艺、调香配方人员、农业和科学院所的科技人员分批进行高级培训,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转变产品开发观念,强化市场意识,提高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培训将采取国内基础理论培训和国外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并加强跟踪培养,同时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技术交流合作的机会和条件,这样通过3-5年,最终培养一支能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卷烟工艺技术的专家队伍或复合型人才。

4、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为有效地提高烟草行业人才素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强烟草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经国家局批准后,将重作为今后几年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一年来在培训工作方面我们重点举办了烟站站长、营销人员、卷接包技师、高级技师等方面的专业培训班和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对提高全行业人才素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通过狠抓各省教育培训管理干部、各培训中心、各企业培训机构这三支队伍建设,形成了行业教育培训的骨干力量,构建了行业教育培训网络体系。

(九)、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强行业科技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快行业技术创新步伐

1、行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了技术中心评价动态管理制度,根据《烟草行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了对已经认定的部级和行业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复查复验工作,对不达标的黄牌警告。目前,行业共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4家,行业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2家。

通过行业技术中心及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目前烟草行业已初步形成了郑州院、云南院、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组成的应用基础研究体系,主要负责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各国家认定和行业企业技术中心和农业实验站所组成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体系,由一般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技示范区(基地)所组成的技术开发推广应用体系,各体系工作重点突出、任务分工明确,有效利用烟草行业科技资源逐步改变科研课题低水平重复开发的局面。

2、进一步加强烟草行业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工作。重新修订完善了《国家局科技进步奖评审管理办法》,组织召开了200*年度科学技术委员会会议,评审出17个项目获得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委对烟草行业科技工作的咨询和参谋作用,200*年下半年组织科技委对新时期烟草行业科技教育工作的思路问题和200*年工作重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论证。

3、科技统计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工作

根据国家科技部的有关要求以及烟草行业技术创新工作需要,我们于200*年正式建立科技统计年报制度,并进行了2001年度烟草R&D资源和科技活动调查。调查范围覆盖烟草行业开展R&D活动的各级独立科研机构、工业、非工业企业以及各级科技管理机构,通过调查对烟草行业R&D资源的规模、分布情况和特点以及科技活动情况有了较为全面、准确的掌握。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烟草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工作。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项综合指标。对科技贡献率的准确把握是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从测算结果看,烟草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1996年起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各年度数值均在40%~46%之间,2001年达45.26%,通过与其他行业比较,烟草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为客观评价烟草行业各卷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教司于200*年根据国家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结合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实际,初步建立了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且在烟草R&D资源和科技活动调查的基础上,对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和评价。

4、烟草科技信息资源建设

为加强烟草行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国家局于1998年开始进行“中国烟草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中国烟草科教网)项目的研究,通过3年多的努力工作,项目构建了烟草行业科技文献、成果、专利等数据库17个,总记录98000余条,其中全文50000余篇,并实现了网上全文检索,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项目于200*年通过鉴定,获国家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行业氟里昂整体淘汰工作进展顺利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部署,本着履行国际公约,执行国家大政方针,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做出贡献的原则,烟草行业从2001年正式实施了氟里昂整体淘汰计划。自2001年至今,烟草行业总计拆除17家企业的21条氟里昂烟丝膨胀线,占烟草行业拥有氟里昂烟丝膨胀线总量(73条)约三分之一。200*年,制定淘汰计划,拆除7家企业的8套氟里昂(CFC-11)烟丝膨胀装置。加强了本年度CFC-11消费配额的管理,完成了本年度淘汰120吨CFC-11的目标,全年氟里昂消费总量控制在880吨以下。同时,围绕淘汰工作,开展了降低CFC-11消耗、优化膨胀烟丝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援助活动。

我们对国际公约的正式承诺是用六年时间完成烟草行业氟里昂的全部淘汰,200*年是正式实施《淘汰计划》的第二年,为保证烟草行业顺利完成CFC-11整体淘汰工作,我们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组织召开了“烟草行业氟里昂淘汰工作总结及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了两年来氟里昂整体淘汰的实施情况,解决了淘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部署了200*年淘汰工作,明确了今后工作的责任和任务。会议进一步强调了执行《淘汰计划》的严肃性,加强替代技术的研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工作,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烟草行业氟里昂整体淘汰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200*年工作安排

200*年科教工作将围绕“突出主业、增强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这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烟草行业的主要任务,明确中国烟草科教工作发展的方向和任务,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中国烟草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为此,提出200*年科教工作思路:坚持“一要规范、二要改革、三要创新”的行业工作重点,继续推进“一、二、三、四”行业科教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主线,突出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实施课题制度

加快烟草行业科研机构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步伐,建立适应烟草行业市场竞争需要的科研运转模式与机制。对行业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加强各级科研体系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避免科研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开发。加强科研项目立项制度改革,重大项目实行行业内外、国内外招标。

全面推行课题制,突破科研单位、专业的制约,对优势科技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集成。课题负责人可以跨单位、跨行业、甚至跨国界择优聘用课题组成员,形成人才流动机制。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内,课题责任人可以享有充分的自、责任于权利明确,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实行课题全成本核算,加强对课题的考核和管理。通过在烟草行业全面推行课题制,将进一步调动烟草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激发创新潜能,形成一种有效的人才流动和科研运行模式,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积极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进一步完善能力评价体系,加强、规范行业科技统计,对行业卷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全行业公布,为行业技术创新管理工作提供理性、可靠的依据。

(二)、《卷烟》和《烤烟》两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根据烟草行业的发展和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形势,对烟草行业生产、经营影响最大的两烟标准,即《卷烟》和《烤烟》两项国家标准已不能适应烟草行业发展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烟草行业的技术进步。因此加快“两烟”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是促进卷烟、烟叶质量的提高,抵制外烟,保证烟草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必须下大力气、深入调查研究、集中优势抓好《卷烟》和《烤烟》两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使新标准更具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更强,更加健康、卫生、安全的理化指标和消费者权益,注重引导市场与消费。同时要坚持wto原则,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烟草行业“两烟”生产具有指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重点开展三个基础性的分析工作

开展国内外知名品牌卷烟的分析工作。选择部分国产卷烟产品和部分畅销的国外卷烟产品进行化学、物理和感官方面的分析,掌握国内外卷烟产品质量特点与动态,指导我国卷烟产品开发方向。

开展烟叶化学成分合作分析工作。对国产烟叶和部分国外烟叶进行品质分析、特性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掌握中外烟叶质量品质特性,指导行业卷烟产品开发工作。

开展卷烟烟气特定成分分析工作。选择五种左右常见的卷烟烟气有害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进一步摸清其有害影响程度,以指导行业卷烟降焦降害工作。

(四)、加强技术壁垒方面的工作,完善市场准入信用体系

全面加强并积极开展烟叶、卷烟和卷烟辅助材料等方面技术标准、技术监督和技术壁垒工作,有效地限制不规范企业、不合格产品以及不符合中国烟草规定的原辅材料、卷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或烟草生产领域,以保护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以“卷烟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集成技术研究推广”为重点,继续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全面、深入推广烟草技术成果。将烟草行业近年来取得的降焦降害、工艺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成果,以集成捆绑方式推广应用,以有效地提高卷烟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

以“卷烟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集成技术研究推广”为重点,继续开展降焦减害、控焦提质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以烟草育种和“无公害”烟叶生产为重点的优质烟叶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开发、推广和应用。

(六)、加强烟草行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篇9

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在我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长期以来,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治、质量监督、商检部门、出入境检疫等机构。为使高职高专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行业需求相吻合,解决毕业生就业的深层次问题,并为规范办学、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对重庆地区4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重庆市4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2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组织专业人员分赴重庆4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现场登记调查,将调查所得资料应用excel进行资料汇总,用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

1.3调查内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人员总数(总人数、从事卫生技术人员数)、卫生检验人员职称、学历、年龄、工作年限等情况。

2结果

实际发放问卷41份,实际回收问卷31份,有效问卷29份,将调查所得资料应用excel进行资料汇总,用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

2.1基本情况

据《重庆统计年鉴—2010》报告,2009年重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编人员为2419人[1]。本次研究调庆2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编人数1628人(占2009年重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编人员的67.36%),从事卫生技术人员(检验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584人(占重庆2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编人员的35.87%)。其中,专职卫生检验人员363人(占重庆2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编人数的22.30%)。

2.2职称构成

在363名卫生检验人员中97.52%有技术职称,其中初级占47.38%,中级占36.09%,高级占14.05%(表1)。与2005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岗人员学历构成进行比较(图1),重庆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职称构成上变化显著,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分别增长1.43倍、1.21倍、2.06倍,表明逐渐向高级职称转变。

2.3学历构成

在363名卫生检验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占1.65%,本科学历占36.09%,专科占42.15%,中专学历占20.11%(表2)。目前,重庆2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历主要以本科和专科队伍为主(占78.24%),其中又以专科学历人员居多。与2005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岗人员学历构成进行比较(图2),重庆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学历比例有了显著的变化,大专、大学、研究生学历人员分别增长1.28倍、2.86倍、2.75倍,高学历人员逐渐增多。

2.4年龄构成

被调查人员中,>50岁54人,占14.88%;40岁~50岁123人,占33.88%;30岁~40岁105人,占22.31%;<30岁81人,占22.31%(表3)。重庆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年龄基本呈现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40岁~50岁年龄段。

2.5工作年限(工龄)构成

在363名卫生检验人员中,工龄不足3年人员34人,占9.37%;工龄3~10年人员81人,占22.31%;工龄10~20年人员89人,占24.52%;工龄20~30年人员108人,占29.75%;工龄>30年人员51人,占14.05%(表4)。

3讨论与建议

3.1卫生检验技术人员仍然是紧缺人才通过对此次调查分析可知,重庆市29个疾控机构在岗人员职称以初中级为主;学历以大专为主,本科次之;从调查人员年龄构成图(图3)可知,重庆基层疾控机构人员年龄基本呈现正态分布,但目前主要以中老年人员居多,年龄>40岁(177人,占48.76%),工龄>30年(51人,占14.05%)的人员比例密集、偏高,提示重庆基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在未来几年内将有一大批人员退休,如何避免卫生检验技术专业人员断层,做好新老人员顺利过渡,保持技术人员常态分布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随着国家对卫生监管工作的深入,检测任务将逐渐加重,引进、补充大量卫生检验技术专业人员是保证基层疾控中心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加强卫生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3.2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是急需专业近几年“非典”“禽流感”以及伪劣食品、药品所造成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国家高度重视卫生检验及检疫工作,相续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加强了国家、省市、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的建设,强化了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并强调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三级预防制度,健全预防体系,由此,加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3.3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是人力资源改善的保障

教研员专业技术年度个人总结篇10

 一、200*年主要工作

 2002年我们针对行业科教工作提出了“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围绕开发新产品改造老产品的目标(一个目标),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体系建设(二个体系),狠抓优质烟叶生产技术开发推广、卷烟工艺技术水平提高、卷烟烟气化学成分测试分析三个重点研究方向(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坚持科教工作的四个结合,即:国内外相结合、行业内外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200*年,我们确定行业科教工作应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一、二、一”工作重点。具体来讲就是:完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体系(一个工作体系),抓好“烟草育种”和“全国卷烟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集成技术推广研究”两个重点科研项目(二个重点科研项目),实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落实“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个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按照以上的工作思路,200*年科教司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功举办烟草行业技术创新成果展,展现了烟草行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提高了烟草行业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地位。

 在国家局相关部门、北京市局、北京卷烟厂的协助和各参展省局、企业的努力下,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烟草行业技术创新成果展览会于今年5月18-22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展览会以“科技创新,降焦减害,关注健康,奉献社会”为展示主题,全面而概括地展示了烟草行业自1982年组建以来企业科技进步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烟草行业的科技水平和烟草制品中的科技含量,表现了烟草行业的综合实力和精神风貌。据不完全统计,烟草行业和社会各界观展人员约4万余人。展览会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向社会各界显示卷烟产品科技含量不低、烟草行业对国家贡献不孝烟草行业社会形象不差,达到了我们预期的展览目的。

 (二)、以低焦油、低危害卷烟开发技术研究推广为主线,进一步推进卷烟降焦减害工作深入开展

 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开发和降焦减害工作是行业科技工作的一个中心内容。为此,科教司200*年的工作重点以低焦油、低危害卷烟开发技术研究推广为主线,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卷烟降焦、减害工作深入开展,主要包括以下三项方面工作:

 1、加大了卷烟降焦、减害、控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重点组织实施了已列入国家经贸委2000年度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和国家局2000年科技开发项目计划---“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围绕着有选择性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从降焦、降害、控害和测害等技术不同方面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其配套技术相关的研究,项目属于技术集成开发研究项目,各个分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各分项目已基本达到项目预定的各项指标,取得了技术的突破。其中,少数卷烟企业已成功地运用这些新技术开发出了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已初步研究证明中国卷烟烟气中亚硝胺含量较少,这一研究结果及测试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建立技术壁垒。

 2、进一步促进了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开发和应用推广

 200*年,杭州造纸法再造烟叶已分别在芜湖、合肥、济南、深圳等烟厂推广使用,累计合同总量达1800吨(杭州烟厂自用的除外);汕头造纸法再造烟叶已分别在常德、武汉、上海等烟厂推广试用,累计合同总量达1440吨。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造纸法再造烟叶的技术开发力度。昆船公司和云南院承担的造纸法再造烟叶中试生产线项目,今年以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2000吨/年的中试生产线

共7页,当前第1页1已安装完毕,正在调试运行当中。

 3、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可用性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为促进低焦油、混合型卷烟开发,解决我国白肋烟烟碱含量偏高、白肋烟特征香气不明显等问题,科教司重点安排了“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的技术研究”大协作项目,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基本明确了各项重要栽培因素、生态环境条件与白肋烟生产技术、质量指标及化学成分的关系;探索出了有效地调控烟碱的技术措施;建立起了白肋烟烟碱积累的数学模型;基本确立了白肋烟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规范。今年7月份,组织行业内工业、农业及科研单位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田间现场分析、技术讲座、技术交流和外观评价、感官评价的品质鉴定等,结论是:理论上有创新;技术上有进步;推广上有价值;质量上有提高;方法上有突破。该项科研成果被评为200*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推荐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

 (三)、全面启动“卷烟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集成技术研究推广”工作,行业掀起制丝工艺技术研究与改进的热潮

 当前,卷烟制丝工艺技术水平不高、工艺管理粗放、卷烟质量稳定性差、焦油量波动性大等问题较大地影响了我国卷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制约我国烟草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行业开展“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集成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

 工作任务:以卷烟生产企业为工作对象,通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卷烟生产企业制丝工艺技术水平进行分析与诊断,针对不同卷烟生产企业的客观实际,有重点地推广近年来行业内外在制丝工艺技术方面的七项新技术新成果,即打叶复烤与制丝工艺参数优化技术、卷烟生产工序质量评价技术、白肋烟加料与烘焙技术、卷烟控焦技术、提高Co2膨胀烟丝质量技术、再造烟叶应用技术和降低烟叶消耗技术;研究两项应用技术,即小叶组配方技术研究、叶丝和梗丝在线膨胀新技术(HXD和StS)应用研究。

 工作目标:拟用三年的时间,使卷烟生产企业的卷烟产品质量水平明显上升,质量稳定性明显提高,焦油波动范围明显缩小,有关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

 组织形式:采取科技推广项目的形式进行。目前第一批试点企业已列入国家局200*年重点科技开发与推广项目计划。组织形式是以科技教育司牵头、经济运行司等部门协助、郑州烟草研究院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卷烟生产企业参加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工作由“项目工作组”和“项目技术组”负责实施。

 实施方式:分国家局、省级局和卷烟生产企业三个层次实施。第一个层次是国家局级试点,由国家局组织实施。已选定哈尔滨、淮阴、楚雄、常德、龙岩等五家卷烟生产企业作为国家局首批试点企业并已陆续开展工作,这批企业的选定是依据项目内容、需要和企业特点而定的;同时初步选定曲靖等十余家卷烟企业作为推广示范企业并做好明年进入试点企业的准备。第二个层次是省级局组织的企业,形式参照国家局层次的操作模式进行。第三个层次是企业,由卷烟生产企业自行组织实施。效果显著企业可进入推广示范企业、试点企业。

 作为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该项工作一经提出就受到企业普遍关注并很快形成共识。目前很多企业已分别在国家局、省级局、企业级层次开展工作并取得成效。以哈尔滨卷烟厂为例,该厂作为首批国家局试点企业之一,从今年1月份开始逐步推广七项技术,目前企业形势明显好转:税利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个亿,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000万元,产品开发水平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新开发的软包“老仁义”上市不足一月销售9142万箱;职工情绪高涨。

 (四)、以烟草育种和“无公害”烟叶生产为工作重点,加强优质烟叶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

 1、烟草育种工作全面启动。目前,我国烟叶生产的当家推广品种还是国外引进品种。因此加速育种进程,尽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当家品种是农业科研的当务之急。今年的第一批科研计划中已重点安排了以南、北育种中心分别牵头的大协作项目,经费资助共500万元,计划到“十五”期末完成5个优质烤烟新品种的育种目标,每个品种必须达到年推广种植面积50万亩。届时,我国烟草自育品种种植面积将大大增加。

 2、“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逐步加强。针对目前我国烟草农药使用量大,农药品种多、农药使用乱以及高毒、高残留农药仍在局部使用的现状,200*年,我们通过《“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招标工作,使烟叶生产的“无公害”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无公害”生产成为发展方向。所谓“无公害”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限制一定的农

共7页,当前第2页2药使用量,限定农药使用品种等措施,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提出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为了做好这方面工作,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对“无公害”烟叶农药、重金属最高残留量标准研究工作,并作为重点研究课题。该项工作主要通过对全国烟草农药使用现状普查、对代表性的烟区进行烟叶取样、对烟叶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最终研究制订相关的建议标准。该项工作将直接影响招标项目的考核工作,同时,该项目的相关数据对下一步的烟草农业科研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优质烟叶开发初见成效。主要通过两个层次开展工作。第一个层次是建立烟叶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已在福建三明和龙岩、山东省临沂、四川西昌、贵州遵义等烟区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烟叶生产技术的科研开发基地。第二个层次是在县一级建立烟叶标准化示范县。主要推广规范的烟叶生产技术。目前已建立了云南弥勒、山东莒南等10个标准化示范县,并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全国第三批标准化示范100县之列。上半年会同烟叶公司组织召开了烟叶标准化示范县项目现场会并制定了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

 4、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体系逐步完善。我国烟草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目前基本控制为10-15%,烟草种植先进国家为3-5%,差距还不校从1996年起,我们开始在全国主要产烟省(市、区)建立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机构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网”。截止2002年底,全国共有16家省级局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各级站总数达到260多家。200*年6月底,我们在云南组织召开了“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专题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下一步工作总体目标是:到2006年全国范围内烟草病虫害损失比目前降低5个百分点。

 (五)不断推进科技项目管理制度改革,科技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1、科技项目立项制度更加规范。

 经过近几年的改进,科技项目立项已形成目前的五个规范过程:资格形式审查、科技委论证、专家评审、国家局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国家局办公会议审议,并实现了网上申报和管理的功能。

 2、建立科技项目招标立项制度

 为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公平竞争,今年我们加强了科技项目招标立项工作,在促进科研立项机制改革上迈出了新步伐。上半年进行的《低焦油低Co卷烟产品研制》和《“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两个项目的招投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今后,要求各省级局要加强科技项目的招标工作。

 3、建立项目经费配套制度和经费执行检查制度

 项目经费配套制度:自今年起,为加大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凡各省局在国家局立项的重大科研项目,均应给予相应额度的配套经费支持,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管理。

 经费执行检查制度:自去年起,逐步开展了对大额科技经费使用单位进行经费的跟踪检查,目前已完成对郑州院、郑州烟草职工技术培训中心和生理生化基地三个单位的项目经费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

 (六)进一步完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体系,不断加大卷烟产品和烟叶原料的质量监督工作力度,加强焦油量监督抽查

 1、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建设

 重点做了五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贯彻实施iSo17025国际标准及新的烟草质检机构审查认可办法和评审细则,并据此进行了湖北省烟草质检站审查验收的试点工作。二是抓省级质检站的整体提升工作。目前国家烟草质检中心、上海、湖北、广东、山东、云南等六个省级质检机构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基本具备参与国际质检合作的工作条件。三是举办了行业质检站长政策法规培训班,培养了首批20余名行业部级实验室注册审核员。四是加强了标准化工作,《卷烟、雪茄烟基本计量单位》、《烟用二醋酸纤维丝束》等12项行业标准,申报批准国家标准立项4项,组织行业标准计划25项。五是加强了行业计量室建设。通过了全国计量考核委员会组织的“烟草专用气体流量和压力标准”建标考核工作。

 2、卷烟产品质量监督

 国产卷烟的质量监督:组织了全国卷烟产品市场抽查和全国性统检,卷烟产品抽样平均合格率为98.43%,与2002年度平均合格率为99.0%相比基本持平。平均焦油量为14.7毫克,比2002年度焦油量15.3毫克有所降低。全国卷烟呈现焦油量下降,低焦油卷烟份额上升的态势。

 进口卷烟的质量监督:上半年我司牵头与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局(原属出

共7页,当前第3页3入境检验检疫局)组成联合检查组赴深圳、珠海、上海口岸,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国外卷烟品牌进行了一次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到8个国家的13家国外卷烟制造商生产的26个国外品牌卷烟,卷烟标识、卷烟外观质量、卷烟焦油量、烟气烟碱量检验合格率分别为:30.7%,88.46%、100%、100%,而不合格项中免税烟不合格的比例占81%。总体上反映出进口卷烟标识不符问题突出,免税烟管理混乱,质量问题严重。

 3、烟叶原料质量监督

 行业烟叶质量监督工作已连续开展了三年,经过有关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行业烟叶质检体系已初步建立,烟叶工商交接质量监督工作初见成效,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有明显提高,1999-2002年烟叶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分别为:49%、52%、60%,去年达到了最好的水平。今年上半年,下发了2002年度工商贸易交接烟叶质量技术监督情况的通报,表彰了47个烟叶等级质量好的烟叶产区和5个烟叶质量把关严的卷烟企业,通报批评了9个烟叶等级合格率低和9个烟叶混等混级严重的烟叶产区,并加大了督查烟叶产区整改工作的力度。今年农商等级合格率为80%

 (3)卷烟材料质量监督

 为落实姜局长在“200*年整顿和规范烟草市场经济秩序暨烟草行业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今年了“国家局1号令”,加大了对卷烟材料的专卖管理和质量监督力度,推动了卷烟材料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的建立,从法制的高度对卷烟材料市场进行净化,规范经营。组织开展了对广东、云南和河南部分烟用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和丝束、滤棒、卷烟纸等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对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生产要求的4家香精香料生产企业、3家滤棒生产企业和2家卷烟纸生产企业进行通报,在行业内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效果良好。

 (七)、以国家实施名牌战略为契机,着手培育中国名牌卷烟

 为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国家质检总局从2002年起启动了中国名牌的产品培育工作。为推动烟草行业名牌战略的实施,做大做强一批卷烟优势品牌,今年我们在争创中国卷烟名牌工作上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将卷烟争取列入到了中国名牌评定目录。二是按照《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要求,在中国名牌推进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了中国卷烟名牌产品评价细则、标准和计算方法,组建了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卷烟专业委员会,并进行了对行业名优产品的摸底、调研和产品数据测评工作。在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下,经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审核通过并予公布,烟草行业有中华、红塔山、大红鹰、白沙、云烟、红河和芙蓉王7个卷烟品牌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同时统一组织7个中国名牌卷烟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了今年11月份的中国名牌战略(深圳·香港)国际论坛暨名牌产品博览会,从设计、策划、宣传报道、组织安排等方面均以中国名牌卷烟整体形象出现,首次以中国名牌卷烟生产企业的整体形象向公众展现了其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八)、实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提高人员素质,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坚持职工教育培训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培训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重点,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类实施,坚持重点培养与全面提高相结合,实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行业的总体竞争实力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国嘴”和“国手”的培养

 第一是“国嘴”的培养。从全国卷烟企业的评委和工艺技术人员中选择业务强、素质好的人员集中培养,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人员,参加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联合研究。目标是经过3-5年的时间培养出一批具有部级评吸水平的技术人员。

 第二是“国手”的培养(即烟叶分级专家)。已请烟草行业烟叶分级老专家冯国桢同志,选定了6个人,以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地培养。主要培养他们感官烟叶分级的能力,即定性分析能力。目标是利用3-5年的时间培养一批具有部级水平的烟叶分级人员。

 2、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过去5年,我们按照“烟草行业百千万人才工程”的要求,已培养了824名研究生课程班的学员,这些学员不少已成为单位或企业骨干。从200*年起我们开始开展学位研究生培养。已委托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北方交大为行业举办机械工程、农业推广、mBa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班,学员毕业时获得正式的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目前三个专业已招生120名。

 3、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级培训

 从200*年开始,我们陆续选择一些重点企业的产品开发、卷烟工艺、调香配方人员、农业和科学院所

共7页,当前第4页4的科技人员分批进行高级培训,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转变产品开发观念,强化市场意识,提高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培训将采取国内基础理论培训和国外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并加强跟踪培养,同时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技术交流合作的机会和条件,这样通过3-5年,最终培养一支能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卷烟工艺技术的专家队伍或复合型人才。

 4、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为有效地提高烟草行业人才素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强烟草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经国家局批准后,将重作为今后几年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一年来在培训工作方面我们重点举办了烟站站长、营销人员、卷接包技师、高级技师等方面的专业培训班和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对提高全行业人才素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通过狠抓各省教育培训管理干部、各培训中心、各企业培训机构这三支队伍建设,形成了行业教育培训的骨干力量,构建了行业教育培训网络体系。

 (九)、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强行业科技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快行业技术创新步伐

 1、行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了技术中心评价动态管理制度,根据《烟草行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了对已经认定的部级和行业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复查复验工作,对不达标的黄牌警告。目前,行业共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4家,行业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2家。

 通过行业技术中心及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目前烟草行业已初步形成了郑州院、云南院、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组成的应用基础研究体系,主要负责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各国家认定和行业企业技术中心和农业实验站所组成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体系,由一般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技示范区(基地)所组成的技术开发推广应用体系,各体系工作重点突出、任务分工明确,有效利用烟草行业科技资源逐步改变科研课题低水平重复开发的局面。

 2、进一步加强烟草行业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工作。重新修订完善了《国家局科技进步奖评审管理办法》,组织召开了200*年度科学技术委员会会议,评审出17个项目获得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委对烟草行业科技工作的咨询和参谋作用,200*年下半年组织科技委对新时期烟草行业科技教育工作的思路问题和200*年工作重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论证。

 3、科技统计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工作

 根据国家科技部的有关要求以及烟草行业技术创新工作需要,我们于200*年正式建立科技统计年报制度,并进行了2002年度烟草R&D资源和科技活动调查。调查范围覆盖烟草行业开展R&D活动的各级独立科研机构、工业、非工业企业以及各级科技管理机构,通过调查对烟草行业R&D资源的规模、分布情况和特点以及科技活动情况有了较为全面、准确的掌握。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烟草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工作。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项综合指标。对科技贡献率的准确把握是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从测算结果看,烟草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1996年起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各年度数值均在40%~46%之间,2002年达45.26%,通过与其他行业比较,烟草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为客观评价烟草行业各卷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教司于200*年根据国家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结合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实际,初步建立了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且在烟草R&D资源和科技活动调查的基础上,对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和评价。

 4、烟草科技信息资源建设

 为加强烟草行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国家局于1998年开始进行“中国烟草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中国烟草科教网)项目的研究,通过3年多的努力工作,项目构建了烟草行业科技文献、成果、专利等数据库17个,总记录98000余条,其中全文50000余篇,并实现了网上全文检索,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项目于200*年通过鉴定,获国家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行业氟里昂整体淘汰工作进展顺利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部署,本着履行国际公约,执行国家大政方针,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做出贡献的原则,烟草行业从2002年正式实施了氟里昂整体淘汰计划。自2002年至今,烟草行业总计拆除17家企业的21条氟里昂烟丝膨胀线,占烟草行业拥有氟里昂烟丝膨胀线总

共7页,当前第5页5量(73条)约三分之一。200*年,制定淘汰计划,拆除7家企业的8套氟里昂(CFC-11)烟丝膨胀装置。加强了本年度CFC-11消费配额的管理,完成了本年度淘汰120吨CFC-11的目标,全年氟里昂消费总量控制在880吨以下。同时,围绕淘汰工作,开展了降低CFC-11消耗、优化膨胀烟丝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援助活动。

 我们对国际公约的正式承诺是用六年时间完成烟草行业氟里昂的全部淘汰,200*年是正式实施《淘汰计划》的第二年,为保证烟草行业顺利完成CFC-11整体淘汰工作,我们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组织召开了“烟草行业氟里昂淘汰工作总结及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了两年来氟里昂整体淘汰的实施情况,解决了淘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部署了200*年淘汰工作,明确了今后工作的责任和任务。会议进一步强调了执行《淘汰计划》的严肃性,加强替代技术的研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工作,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烟草行业氟里昂整体淘汰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200*年工作安排

 200*年科教工作将围绕“突出主业、增强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这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烟草行业的主要任务,明确中国烟草科教工作发展的方向和任务,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中国烟草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为此,提出200*年科教工作思路:坚持“一要规范、二要改革、三要创新”的行业工作重点,继续推进“一、二、三、四”行业科教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主线,突出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实施课题制度

 加快烟草行业科研机构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步伐,建立适应烟草行业市场竞争需要的科研运转模式与机制。对行业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加强各级科研体系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避免科研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开发。加强科研项目立项制度改革,重大项目实行行业内外、国内外招标。

 全面推行课题制,突破科研单位、专业的制约,对优势科技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集成。课题负责人可以跨单位、跨行业、甚至跨国界择优聘用课题组成员,形成人才流动机制。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内,课题责任人可以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责任于权利明确,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实行课题全成本核算,加强对课题的考核和管理。通过在烟草行业全面推行课题制,将进一步调动烟草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激发创新潜能,形成一种有效的人才流动和科研运行模式,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积极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进一步完善能力评价体系,加强、规范行业科技统计,对行业卷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全行业公布,为行业技术创新管理工作提供理性、可靠的依据。

 (二)、《卷烟》和《烤烟》两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根据烟草行业的发展和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形势,对烟草行业生产、经营影响最大的两烟标准,即《卷烟》和《烤烟》两项国家标准已不能适应烟草行业发展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烟草行业的技术进步。因此加快“两烟”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是促进卷烟、烟叶质量的提高,抵制外烟,保证烟草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必须下大力气、深入调查研究、集中优势抓好《卷烟》和《烤烟》两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使新标准更具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更强,更加健康、卫生、安全的理化指标和消费者权益,注重引导市场与消费。同时要坚持wto原则,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烟草行业“两烟”生产具有指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重点开展三个基础性的分析工作

 开展国内外知名品牌卷烟的分析工作。选择部分国产卷烟产品和部分畅销的国外卷烟产品进行化学、物理和感官方面的分析,掌握国内外卷烟产品质量特点与动态,指导我国卷烟产品开发方向。

 开展烟叶化学成分合作分析工作。对国产烟叶和部分国外烟叶进行品质分析、特性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掌握中外烟叶质量品质特性,指导行业卷烟产品开发工作。

 开展卷烟烟气特定成分分析工作。选择五种左右常见的卷烟烟气有害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进一步摸清其有害影响程度,以指导行业卷烟降焦降害工作。

 (四)、加强技术壁垒方面的工作,完善市场准入信用体系

 全面加强并积极开展烟叶、卷烟和卷烟辅助材料等方面技术标准、技术监督和技术壁垒工作,有效地限制不规范企业、不合格产品以及不符合中国烟草规定的原辅材料、卷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或烟草生产领域,以保护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n

共7页,当前第6页6bsp;(五)、以“卷烟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集成技术研究推广”为重点,继续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全面、深入推广烟草技术成果。将烟草行业近年来取得的降焦降害、工艺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成果,以集成捆绑方式推广应用,以有效地提高卷烟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

 以“卷烟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集成技术研究推广”为重点,继续开展降焦减害、控焦提质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以烟草育种和“无公害”烟叶生产为重点的优质烟叶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开发、推广和应用。

 (六)、加强烟草行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