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专业技术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42:04

造价专业技术总结篇1

一、个人简历

2005年7月毕业于盐城市步凤中学;

2008年6月毕业于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

2012年1月毕业于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函授);

本人工作的八年期间,政治上、学习上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工作实践中虚心学习,善于总结,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从未间断过继续再教育。

二、再教育情况及学术水平

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不断学习先进知识来充实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做好工作。主要参加如下一些学习:

2010年取得了造价员资格证书;

2011年取得了助理工程师资格。

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还不断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探究,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并结成了自己想法。

三、主要工作业绩情况

本人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工程造价咨询工作,2008年7月至今一直在盐城市建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造价咨询部工作,主要负责工程预结算工作。工作中不断学习其他同志的先进经验并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主要完成的预结算项目主要有:亭湖高级中学5#、6#宿舍楼工程(土建)工程量清单及预算编制;现代物流园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公共服务中心大楼Bt工程项目管理;苏东翡翠园南园8#楼工程(土建)工程量清单及预算编制;城南新区聚亨路小学扩建工程(土建)工程量清单及预算编制;飞潮环保技术办公、生产楼工程(土建)预算编制;水岸名都·紫荆苑17#楼工程(土建)工程量清单及预算编制;光电产业园科技孵化区15#厂房工程(土建)工程量清单及预算编制;伯乐嘉园12#、15#、16#楼工程(土建)结算审核;鑫海置业阳光星辰小区3#、5#、6#住宅楼土建工程结算审核;江苏汉阳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接建工程结算审核;中智环保3#、4#厂房工程(土建)结算审核等。

四、奖励情况

2012年度被本公司评为“先进个人”;

2013年度被本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廉洁职业工作者”;

2014年度在盐城市工程造价管理处组织的《盐城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决赛中获团体一等奖;

2015年度在盐城市工程造价管理处组织的“全省建设系统工程造价员职业技能竞赛盐城地区选拔赛”获三等奖;

2015年度在江苏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的“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工程造价员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一等奖;

2015年度被本公司评为“先进个人”。

五、论文、著作及实例

1.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2.工程造价指标研究

六、申报理由

以上是本人的技术工作情况总结,对照有关规定,本人符合工程师职称申报条件,其中:

1、政治、职业道德表现优秀,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2、学历、资历符合要求;

3、继续教育: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能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且达到规定的要求;

4、专业理论知识符合要求;

5、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符合要求;

6、业绩、成果要求符合要求;

7、论文、著作、实例符合要求;

造价专业技术总结篇2

关键词安全评价;个人技能;安全评价报告

中图分类号X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40-0074-02

0引言

随着安全评价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安全评价技术也在逐渐地提高。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安全评价,可以减少和控制企业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生产中的事故风险,减少生产事故,有效保护企业的财产及其相关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

在进行安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人员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了评价质量。因此,提升安全评价人员的个人技能,可以说是安全评价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安全评价的行业特点,决定了评价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对不同行业的评价对象进行评价。而目前某些评价报告中,存在着评价人员对报告罗列的评价依据不熟,工艺介绍不清,选用的评价方法不能满足工程工艺要求甚至评价结论与实际不符等问题。如何提高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问题,归根到底也就是如何提高评价人员能力问题。只有从源头抓起,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法律体系及标准的学习,不断总结、交流,并充分运用评价报告的编写技巧,才能确保评价报告的质量。

1提高技能,保证评价质量

提高安全评价人员的能力是安全评价开展的前提保证和关键环节,要从源头上提高安全评价报告质量,安全评价人员的技能提升应放在第一位。

1.1打好专业基础,保证安全评价顺利开展

安全评价人员的专业基础好比是大厦的地基,地基不牢盖不起大厦,必须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确保安全评价的顺利进行。

安全评价涉及的范围较广,要求全面掌握各种专业技术,熟悉各种工程工艺或装置系统的专业要求。但是,一个评价人员不可能对所有行业、所有工程工艺都精通,只有分工合作才能保证评价质量。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通过再教育与再深造提高专业技术。安全评价机构的人员组成,具有多样化、复杂化等特点,安全评价人员可能曾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过。而当对新的工艺或工程进行评价时,他们的知识就可能显得捉襟见肘,要改变这种鞭长不及马腹的状况,再教育和再深造是最好的办法。

再教育和再深造的方法和方式很多,可以针对自身的不同条件、不同环境进行选择。目前最能从实质上提高自身技能的方法是考研。其次,评价人员可以通过上夜大、函授或自考等方法接受再教育。因为夜大、函授和自考的教育方式比较灵活,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当前评价机构中,较为可行。再且,评价人员可以通过自学或向专业技术强的专家请教,通过技术学习和交流,以增加业务知识的范围和深度。

通过再教育和再深造,可以提高评价人员专业知识,增强业务能力,拓宽各方面的知识面,使安全评价人员的工程或工艺知识达到新的层次,以保证安全评价的顺利开展。再教育和再深造是业务能力不强,知识面短缺的评价人员提高专业技术的必经途径;

2)多渠道、多方向的了解被评价对象的专业要求和工艺特点,做到专项中的多向发展。评价人员必须在未开始评价前就具备对某个工程或工艺进行评价的能力,这就要求对自己所涉及的评价行业点、面具通。要多方面提升自身行业的专业技能,可以分时段、分工段、分重点地对被评价对象的专业技术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平时应不断在理论上研究工程工艺的设计原理及生产目的,大量翻阅相关图书资料,掌握工程、工艺的实验数据或试验记录,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3)夯实专业知识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基础的专业知识,是安全评价人员的必备条件。丰富自己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途径只有一个――认真学习,严谨务实。一个专业基础知识牢固的评价人员,不管是对新的、独特不一的生产工艺或工程进行评价,还是对典型的、常规的工艺系统进行评价,都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依据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本着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运用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抓住危险存在的基本规律,合理采用安全评价方法实施评价。

1.2认真学习法律体系和标准,做到言必有据

熟悉被评价单位所属行业的相关法律体系和标准。法律体系和标准是安全评价的依据,安全评价只有依据它才能够可靠、有效的实施。所以评价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被评价对象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掌握其使用范围及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对被评价对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

1.3加强交流,不断总结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交流学习,吸取他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提高专业技能,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专业技术的交流学习,可以方便自己进行专业总结,从总结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进和提高安全评价技术。加强交流,不断总结是提高个人能力和促进安全评价技术迈上新台阶的一个支撑点。

2科学评价,确保评价报告质量

安全评价报告是依据安全评价结果编制,要确保评价报告的质量,应保证评价过程科学、公正、客观,并具有合法性和针对性。评价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评价过程策划;

2)界定评价范围;

3)危险源辨识;

4)评价方法的选择;

5)安全评价结论。

因此,确保安全评价质量应从这6个方面开展:

1)提高安全评价过程策划能力

安全评价过程策划是实施评价前的准备工作,评价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策划能力,才能步步为营的展开评价。

做好安全评价过程策划,评价人员必须对被评价对象的工艺流程及特点熟悉,以确保现场勘测数据齐全,资料收集全面,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合理。安全评价过程策划是否合理的关键是专业的业务能力,这需要评价人员不断学习、总结和交流才能提高。

2)合理界定评价范围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评价范围应尽量覆盖企业危险作业的所有场所、所有危险设施(设备)和所有危险货物和高风险作业的人员。企业安全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

(1)安全管理对确保安全生产的适应性,说明现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否适应安全生产要求;

(2)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性和实用性,明确其是否能够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

(3)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4)识别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评价这些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

(5)分析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明确是否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系统,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分重点辨识危险有害因素

辨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是开展有针对性安全评价的基础,它对确定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生产工艺流程之中,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险源,噪声、振动、强光、高压、高温、湿度、生物危害等。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来讲,都是事故隐患,都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应正确全面的辨识出来。但在进行划分危险、有害因素单元时,可以抓大放小,重点分析和预测能够造成生产安全重大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例如,易燃液体罐区防火措施不足和储存设备缺陷,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远远大于储存设备维修时人员不慎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

4)科学选择评价方法

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是安全评价成功的关键。只有训练有素且经验丰富的安全评价人员,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各种安全评价方法,辅以丰富的经验,合理可靠地进行评价,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为此安全评价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吸取他人优点和特长,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以确保能合理选择评价方法可靠地实施评价。

5)安全评价结论

通过界定安全评价范围,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及选择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安全评价人员应能综合归纳出被评价对象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对不符合项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最后做出安全评价结论。影响安全评价人员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引用安全评价依据是否正确可靠

各类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都是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依据,在编制安全评价报告中应予以引用。但是,在引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①引用最新版本,保证最新的安全法规得到及时落实;

②引用应具有针对性,并在报告中列细、列全,报告中没有用到的,不应罗列;

③引用要书写完整,不应使用简略方式;

④引用基本法规和文件时,要根据评价项目的需要优先选择最合适的法规;

⑤严禁引用废止的法规和标准。

评价人员应加强对安全评价依据的收集和整理,确保其齐全、有效。通过在安全评价报告编制中的正确引用,克服编制报告时的照搬照抄现象,就能有效地提高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

(2)安全评价人员的计算数据和评价参数必须准确

由于评价人员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缺点,所以在评价参数的选择及数据的计算上,可能会存在着错误或差别。在此,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起到了关键作用。因安全评价而产生的安全评价软件在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可以系统地为评价人员提供评价参数,可以避免由于评价人员的知识缺陷而导致评价内容不足,或评价过程出现漏洞等。然而安全评价软件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安全评价人员应不断提高计算机水平,争取研发出可靠、全面的自动化安全评价软件,以推动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

简而言之,只要明确了评价要求是怎样,而实际评价结果是怎样,两者一对照就可以科学合理的判定工程或系统的危险程度。

3结论

安全评价人员作为安全评价的实施体,其能力及技术决定了安全评价的有效性,要确保安全评价能“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必须提升安全评价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个人技能,只有提高了评价人员的业务技能,才能保证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

造价专业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设计阶段;铁路专用线;造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是决定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将对整个项目的造价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当前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企业的增多,设计和施工由一个公司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虽然降低了工程项目的风险和工程造价的成本,但是也使得设计阶段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影响更为突出。

一、设计方案对铁路专用线造价的影响

专用线设计主要根据专用线线路的等级、功能要求和设计标准选择数个线路走向方案和工程施工方案,估算出工程量后进行概算编制,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得到合理的线路走向和工程施工方案。

1、存在的问题

(1)设计经验不足。由于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淡薄,忽视了各个方案之间的经济和技术对比论证,草率决定设计方案,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再加上工程经济人员未能就项目的设计意图和内容与专业设计人员充分沟通,导致技术经济指标不尽合理,造成未能选择控制造价的最优方案。

(2)边设计边施工。由于铁路专用线是区域性铁路,建设单位为了尽快回收资金,往往忽略了前期工作,省略了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设计的时间进行压缩。很多项目边设计边施工,工程实施过程中设计变更频繁,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

(3)设计中与其他接口工程缺乏协调。铁路专用线设计只是总体项目中的单项工程,还存在大量与其他外部项目的衔接,包括电力电源的引入,给排水系统的接口,与厂区道路的顺接,铁路里程分界等,若不逐一与对口单位对接,将导致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扯皮、变更,导致工程投资的增加。

2、解决措施

(1)设计阶段实行公开招投标。通过招投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促使设计单位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对于中标的设计单位应以法律和经济的形式进行约束,使其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勘察设计质量,缩短建设工期,有效控制造价。专业设计人员应提高设计质量,掌握必要的经济知识。工程经济人员应加强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积累,在设计人员进行有关方案比选时及时提供相关经济指标。专业设计人员和工程经济人员同步工作、加强横向联系,在设计过程中随时进行不同方案的经济比选,反复进行技术论证和试验分析,在不违背技术规范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大面积拆迁及征地,减少路基基底处理和边坡防护数量,减少桥隧比例,优选出经济实用、技术可靠的工程设计方案。同时,工程施工方案也应通过经济比较,合理选择。例如,当路基填料运距较远时,可以利用施工挖土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或石灰成为改良土作为填料,减少工程造价;若铁路专用线技术标准和设计时速均低于国铁线路标准,桥梁尽量采用简支t梁,减少框架结构或钢构桥梁,都可以有效减少投资。

(2)采用标准设计。设计人员在设计工期紧的情况下采用标准设计,不仅可以节省设计时间,而且还可以节约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专业设计人员也应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四新技术”合理地应用于铁路专用线项目中,优化设计方案,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减少造价。

(3)与相关单位做好协调工作。应与专用线所属总体项目相关的设计单位明确设计分工,提出各自的技术要求,如遇设计变化应及时沟通,减少设计中的返工,以有利于项目的造价控制。

二、材料价格对铁路专用线造价的影响

在工程造价构成中,材料费一般占铁路工程建筑安装费的60%~70%。因此,合理、准确地确定材料价格是影响专用线造价的重点内容之一。

1、存在的问题

铁路每季度的铁路工程建设主要材料价格信息是铁路工程材料价格的重要参考,但是该价格是根据大型项目部管物资集中采购价、设计院的调查分析价、建设单位招标采购价等信息整理的价格。在铁路专用线项目中,主要材料如钢轨、轨枕、道岔等铁路专用物资实际采购价格与信息的价格相差悬殊,而且由于材料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价格波动较大,对投资产生较大影响。工程经济人员应重点调查专用线当地材料厂家分布及价格、人工和机械成本信息;收集整理铁路专用物资设备生产厂家的名单、产品目录、出厂价格;收集各地定额站的材料预算信息等,多方的询价和参考目前工程所在地正在施工项目同种材料的价格,依据掌握的信息资料,综合测算所设计专用线工程的材料价格,使项目材料价格的取定趋于合理。同时,在符合专用线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如果业主单位有旧轨料来源,在概算编制中应采用旧料,可以节约较多工程费用。

三、施工组织方案对铁路专用线造价的影响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优化工程设计、降低工程造价及提高工程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

1、存在的问题

(1)外业调查。若外业资料收集不准确,将造成工程费用较大的变化。

(2)选择好制(存)梁场。大型临时工程投资约占静态投资的1%~3%,在大型临时工程中,制(存)梁场所占比重约为总投资的30%~60%。因此,做好制(存)梁场的设计对控制工程投资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现实工作中,设计人员在确定制(存)梁场规模时,往往套用最快的架梁进度来设计梁场,将造成极大的浪费。

2、解决措施

(1)加强各专业间的合作。勘察设计人员在外业勘察工作中应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合作,了解工程项目沿线的情况,收集的资料应真实可靠、手续齐全、符合要求,凡对工程造价有影响的因素都必须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确保概、预算的准确和合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与建设方共同与地方政府协商确定取土场地和征地单价,并签订协议确定合理的取土单价和征地单价。

(2)制(存)梁场规模的确定。结合工期确定制(存)梁场规模。以内蒙古某铁路专用线工程为例,该工程简支t梁共507孔,铺架总工期9个月,按照1个月的用梁数量共设置20个(10组)制梁台座,梁场生产规模为月产60孔桥梁。存梁的数量按2~2.5个月铺架用梁布置单层存梁台位,对应制梁台座梁场需布置30个存梁台位,存梁总数量为150孔,每个存梁台位需存梁5孔。但该梁场供应范围内无控制工期的工程,工期还可进一步优化,将主体工程工期压缩后,在满足总工期的前提下,存粱台位可以按双层考虑,对应制梁台座可以减为19个存梁台位,存梁总数量仍为150孔,每个存梁台位存梁8孔,梁场规模压缩,使投资大幅减少。

结束语

通过对设计方案、材料价格、施工组织影响铁路专用线造价的主要因素的分析,说明专业设计人员和工程经济人员只有在设计阶段形成技术和经济专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统一协调,才能达到控制铁路专用线工程造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曼丽.浅析工程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J].现代经济信息,2009(7):87-88.

造价专业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限额设计价值工程管理制度

一、前言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设计、建设项目发包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和造价限额以内,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不同的建设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不同,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远大于工程实施阶段。设计阶段是建设领域中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资料,在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中,设计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3%~5%,但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超70%~80%。设计阶段是项目即将实施而未实施的阶段,为了避免施工阶段必要的修改,减少设计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增加,应把设计做细、做深入。因为,设计的每一笔每一线都是需要投资来实现,所以在没有开工之前,把好设计关尤为重要,一旦设计阶段造价失控,就必将给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在设计阶段建设项目还没有开始施工,因此,调整或者改动都比较容易,而施工阶段改起来就存在各种不利因素。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控制。从方案到初步设计,又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建设项目的雏形逐步显现,并使之可以实施。设计方案经过充分的经济分析和成本核算,必然会对建设工程的造价起到总控作用,在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至关重要,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能否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不仅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建成后的效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建成后的效益,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总造价。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对于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集中于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普遍忽视建设前期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错误的认为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控制施工的费用支出也就控制了工程造价,因而,一般只注重施工预算、结算,其结果是事倍功半,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这是因为在工程施工阶段,造价中的“量”、“价”已斟酌确定,“价”可以根据建筑市场行情随行就市,是可变的,受市场规律的支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量”是指工程项目的实体消耗量,一经确定,绝大部分在施工中是不能变动的,即使在施工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改变实体消耗量。

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设计单位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作为设计单位主体工作之一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却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工作价值及重要程度并未体现出来,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管理体制和非完全市场经济模式所决定的。主要反映在:设计单位编制的工程项目概算,依附于设计方案统一收费,不能形成独立的取费单元,因此无法单独反映工作量;没有一套完整的考核工程概算工作水平的量化指标,无法从法规制度上明确项目概算对项目建设的控制力度,加之现实中存在着频繁变更设计方案等现象,导致项目概算不能顺利实施,最终流于形式;由于管理体制诸多原因,投资管理部门仅将设计单位提出的项目概算作为审批立项的依据,而未能将其作为控制项目投资的最终尺度,导致投资管理与建设领域内"三超"现象严重,"钓鱼"项目不断发生,甚至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同时,有的业主往往为了赶工期、一再压缩设计时间,人为造成设计质量不高,同时,作为设计工作最后一个阶段,造价编制工作往往预留时间不够,“赶”、“凑”概预(估)算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影响了相关成果的质量,进而对整个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造成困难。

三、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途径

1、加强对设计文件的审核工作

完善的工程设计文件是编制项目总体建设经济指标的充分依据,是决定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对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的审核,对合理控制项目总造价是十分重要的。设计文件总体上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20%~30%,而到了施工阶段,即使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努力节约工程造价,但效果仍不明显,影响度约为5%~10%,因此,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通过运用价值工程分析设计经济指标、制定不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运用多种技术经济比较指标认真审核设计文件等方法,都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否则,将导致项目投资超立项规模,影响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设计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至关重要,必须加强对设计文件的审核工作。

2、技术与经济结合,加强投资控制

我国工程设计领域长期以来没有做到技术与经济的优化结合。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使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我们现在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组织、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工程设计人员应当具备一定工程经济专业知识,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十分重视资料的收集工作,充分了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周围环境,地形、地貌,工艺设备选型,建筑空间和平面,建筑材料和性能,努力提高设计工作深度,优化设计方案。同时,设计人员必须提高素质、熟悉本专业的概算、预算和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树立强烈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精心设计,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一旦突破相应的概算,则必须返工,严重的,还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另外,在工程设计时,设计专业要与造价专业多沟通,特别是要在项目设计定稿之前,充分听取造价专业人员的意见,提高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投资总额的合理性。加强各专业间的学习与交流,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通过经济分析、技术比较及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3、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在保证质量、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作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和预算;同时,各专业要按分配的投资额来控制设计。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方法,这是被实践证明的有效途径,它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这种“限额设计”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为使“限额设计”达到预期目的,应该做到参与设计人员必须是有经验懂技术经济的设计师。他们设计的成果必须是实用、先进而且造价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另一方面是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因为设计成果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下来,所以多方案比较是衡量其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概算一经批准,即为控制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技术设计阶段,应根据技术设计的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这一阶段往往是针对技术比较复杂,工程比较大的项目而设立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施工图纸和说明书及预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招标投标的工程,则是以中标的施工图预算作为以经济合同形式确定的承包合同价的依据,同时也是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由此可见,施工图预算是确定承包合同价,结算工程价款的主要依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设计阶段的造价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组成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

4、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

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有效途径,建设过程设计不仅是关于工程技术领域的科学,也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建设工程设计的产品质量最终要表现在它产生的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上,一项设计自酝酿起就要考虑如何使投入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如何对一定的投资计划提出合理的准确设计方案,也是工程造价控制问题。方案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是首位的,也是决定性的,这一阶段的应用价值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在项目决策及方案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0~70%,而在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25%;由此可见,设计方案的选取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一方面要做出满足专业建筑、工艺技术要求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要对设计方案的功能满足性进行分析,尽可能剔除不必要的辅助功能,不是所有设计都能选择最优方案,但注重设计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求优化设计是工程项目始终追求的目标。

5、加强设计阶段造价工作管理,完善落实相关制度

虽然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比在施工阶段的效果好得多,但它并不是无条件的,设计阶段控制造价依然需要主客观条件。没有条件就根本谈不上控制造价。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主观条件是:业主应该有强烈的全过程造价并尊重设计行业的客观规律,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造价控制意识,造价人员需要较强的专业素养与全程工程概念。这样,业主、设计人员、造价人员三方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而任何一方的缺位都是不可行的。设计单位应有完善的造价控制系统,每一建设项目都有一套完整的估算、概算、预算。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客观条件:国家要有相应的、明确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设计概算要有明确的规定,确保从事估算、概算、预算编制工作的单位和人员的资质有效性。要建立严格的概算审查制度和对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的审核检查制度。同时,要提高造价专业在设计行业的地位,赋予其主动参与造价控制的相关权利,同时建造价立责任追究制度,从权责对等原则出发提高造价人员在设计阶段中的全程参与度。

造价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电力项目;造价控制;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42-02

1电力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多年来,电力设计单位无论领导还是具体设计人员都非常重视设计速度、技术和产值,而不够重视设计产品的经济性。殊不知,由于设计原因造成工程造价增加的可能性和数量远远大于工程其他阶段工程成本的上升。一个工程如果设计阶段造价失控,那么其他阶段无论如何严格地控制成本,都已无法扭转整个项目不良的造价效果。技术与经济几乎相分离,许多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都很高,但是他们大多数缺乏经济观念,较少考虑如何降低工程造价,把降低工程造价看成是与己无关的事情,认为是财会、概预算人员的主要职责,很少把工程设计过程中的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更不能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等工作,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必须首先明确造价控制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1.1造价控制方法的基本原则

(1)初步设计的总造价是批准的估算,施工图的总造价是批准的概算。

(2)造价控制的基本方法是对各阶段的投资进行分解和对工程量进行控制,同时将上一个设计阶段批准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专业,各专业在限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内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进行本阶段的设计。

(3)限额设计、优化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坚持“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电力建设方针。

(4)根据批准的造价估算,必须确保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控制在一个可控的额度内。

1.2造价控制方法的总体思路

设计阶段采用限额设计、价值工程、优化设计等方法科学地控制项目造价,改变以往的设计方法,使由单纯的设计、单纯的概算转变为设计、概算、造价控制同时进行,并通过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来保证项目的投资始终控制在项目的造价目标以内。

2电力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方法的基本要求

(1)各级人员应强化经济观念,积累和掌握本专业工程量和必要的造价资料,发挥个人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2)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时期要认真做好方案优化,坚持设计标准,力求节约,降低造价。要努力达到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三个设计阶段方案和工程量变化不大,提出的设备及工程量准确性控制在正负5%以内。

(3)编写项目设计计划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时解决设计审查遗留问题,提出节约投资的指导意见和关键环节。

(4)设计评审时设总要组织评审工程造价控制的执行情况,并负责组织对重大设计变更、工程量差及漏项的研究。

(5)各专业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结束后,要及时填报限额设计、优化设计任务书回执单,将本专业的实际工程量与任务书的工程量进行对比,如有较大变化应向设总说明原因。

3电力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方法的内容及实施步骤

3.1采取限额设计方法的控制内容及实施步骤

(1)可研阶段造价估算的控制。

①可研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中的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要达到国家和行业现行规定的深度要求。

②落实建厂外部条件,取得符合要求的各类协议。煤、灰、水、路、接入系统、环境保护及地基处理等与厂址有关的内容,要有方案比较,其深度要满足投资估算。

③为给主机招标创造条件,应对其主要技术条件进行论证。

④当工程有多种投融资条件时,应从控制投资及上网电价的角度对其进行优化比选。

⑤要坚持设计程序,执行合理的设计工期。一般单机200min-600mw级的可行性研究项目需要8-10个月(含勘测3.5-4个月)。220KV以上变电所需要4-6个月(含勘测1.5-2个月)。

⑥设计人员要实事求是的确定工程量,既要有一定的余度也不能高估冒算,要求可研与初设工程量的误差一般控制在正负5%以内。设计确定的主要工程量要与规划设计总院的参考设计和造价指标的工程量进行对比,如发生较大量差时,则要说明原因。可研中一般不能发生重大漏项。

(2)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概算的控制。

①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可研的批准投资估算额是本阶段的最高限额(同一价格年水平)。其方法是将可研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专业,各专业限额限量进行设计。考虑到可研的深度,本专业的工程量可在专业内调整,但总投资一般不能突破估算,如果有较大突破应有分析报告。

②初步设计的限额设计采用“限额设计任务书”的方式下达。“限额设计任务书”有设总组织技经人员填写,将可研阶段单位工程的投资额及工程量反馈给各设计部门,设计人员按限额限量进行设计。限额设计任务书有技经人员编制、主设人校核、专工审核、设总批准。

③初涉阶段各专业设计人员应按照可研审定的设计原则、技术方案进行限额设计、优化设计。如主要设计方案诸如总体规划、煤、灰、水、路、码头、地基处理、大件运输等与可研相比有较大变化,而引起投资有较大突破时,应及时汇报设总及总工,并上报原主审单位认可后才能实施。对一般方案变化而突破限额时,可报设总及总工批准后实施。

④初设阶段,厂区占地面积、附属生产建筑面积、生活福利面积。修配试验设备配置。要严格执行部及规划院有关标准。一般应维持可研时提出的面积和标准。

⑤初步设计阶段技经人员应控制好其他费用,特别是可研阶段签订的姗料、供水、交通运输、融资、环保、上网电价、征租地、拆迁赔偿等文件,初设阶段一般不能变化,若有重大变化造成投资大幅度增加时,应进行分析,并取得业主认可的相应变动文件。

⑥各专业初设完成后要填写“限额设计任务书回执”将本工程初设工程量与可研工程量进行对比,并说明增减原因。回执经各级签署后,返回技经人员。

(3)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①施工图阶段的造价应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进行控制。批准概算的投资额就是施工图阶段的最高限额,其方法也是将概算额和工程量反馈到各专业,各专业限额限量进行施工图设计。

②施工图阶段的造价控制也以限额设计任务书的方式进行,限额设计任务书在总图阶段下达。

③施工图阶段的造价控制,应严格执行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和标准。施工图阶段设计更改的批准权限执行设计和开发相关控制程序。

④施工图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的控制上,批准的初步设计工程量即为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如果单位工程的工程量超过正负5%以上时,应及时向主设人、组长汇报,优化设计方案。

(4)采取限额设计方法的控制重点分析。

①做好工程量的统计工作是搞好限额设计的基础。每个工程结束以后,设计人员应认真填写限额设计回执,核准施工图的实际工程量。比如土建设计人员每做完一个单体建筑(构筑)物的施工图都要按概算定额的口径填写一张工程量表。安装设计人员施工图完成后也要按电力工程建设概算口径将整个工程的工程量统计出来。准确的工程量和设备材料价格为实现限额设计创造了条件。

②在各个设计阶段,应推行限额设计要抓住主要矛盾。对投资大的项目必须用限额设计任务书的办法推行限额设计,对一些投资不大的小项目可以不用限额设计任务书的办法进行限额设计。否则对这个电力工程造价不但没有减少多少,反而增加了设计人员和技经人员的工作量。

3.2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的控制内容及实施步骤

(1)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的控制内容。

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选择的对象或可提高功能,或可降低成本,或可利用价值提高的那些对象。防止忽视价值水平而单独考虑提高功能或单独考虑降低成本,而结果导致价值降低的倾向。根据电力建设项目的特点,在工程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①运用价值工程进行厂址选择的优化。整个初可和可研阶段,就是根据外部条件和电厂建设及运行要求,在广裹的大地上找到一个最佳厂址。

②运用价值工程进行系统拟订的优化。应当说系统的拟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工程的初投资和运营费用。这里的“系统”是广义的系统,不仅指工艺专业,也包括土建、水工结构等专业,这些专业通常把“系统拟订”称为“结构体系选择”。

③运用价值工程进行布置的优化。这里的布置不单指各种平面布置,而是包括空间的三维的布置。

(2)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的实施步骤。

电力建设项目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实施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新阶段、实施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八项工作:①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②资料收集;③功能分析:④功能评价;⑤提出改进方案:⑥方案的评价与选择;⑦试验证明;⑧决定实施方案。

内部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的整个实施过程,贯穿于整个设计阶段。由项目设计总监组织实施,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均参加。由于我国电力设计实行招投标制度以来,如果不是外部委托电力项目,运用价值工程的优化设计是内部进行的,在实施过程中成果大的内部需要有评审,小的内部需要有校审,防止偏见和疏漏,保证质量。优化结果要向投资方或业主汇报,要有方案排序,由业主选择。设计院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的过程是和内部限额设计共同组织实施的。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变动性,这是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的前提条件,另外,各专业部门设计人员不能存有偏见和倾向性,结论来自运用价值工程优化的结果,从而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吴仲兵,吴刚.设计阶段投资控制中限额设计总值分配方法的探讨[J].中国勘测设计,2004,(10):13-15.

[2]范杰.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几点建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4):231-232.

[3]吴占峰.应用价值工程在勘察设计阶段监理中合理控制工程投资[J].建设监理,2008,(2):40-43.

造价专业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超效率deaccr模型bcc模型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增长点,成为社会财富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主导力量。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起步较晚。虽然在化学、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并建立了许多大中型工业企业,但是面向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仍有很大的困难。为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应采取何种措施来弥补不足。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评价与发展的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也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如贲友红在对江苏省各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评价研究中应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各个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及评价。李拓晨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运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10年发展的关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而以上文章评价的方法都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为了使评价更为客观,国内有很多学者选择应用dea方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如李在基于dea方法对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效率分析中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cr模型、bcc模型和malmquist要素生产力指数法,采用了比较客观的评价方法,对我国27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构建三层评估体系,提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战略升级的政策建议。

二、dea方法的基本思想及评价模型

(一)数据包络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是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和w.cooper等学者提出的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单位(部门)进行相对有效或效益评价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

dea方法具有与其他多目标评价方法不同的优势:在对决策单元(dmu,decisionmakingunit)进行评价时,它不必考虑指标的量纲,也不需要事先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更不必确定决策单元的各输入输出之间的显式函数关系,这就排除了许多主观因素。不仅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而且还使问题得到简化。因此,选择dea方法定量研究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ccr模型和bcc模型

ccr模型是测量综合技术效率的模型,而bcc模型是测量纯技术效率的模型。在ccr模型的基础上加上λ之和为1这个约束条件即得出bcc模型。两个模型在有效性的判断上是一致的。由ccr模型计算出的效率值除以bcc模型下计算出的纯技术效率值θbcc,就可得到各决策单位的规模效率值θ',以便进一步了解技术效率欠缺的原因是规模无效率还是纯技术无效率。这样两者结合起来便可以对决策单元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

行综合分析。两个模型如下:

ccr模型:bcc模型:

min{θ-ε(∑s++∑s-)}min{θ-ε(∑s++∑s-)}

s.t.λjxj+s+=θx0s.t.λjxj+s+=θx0

s.t.λjyj-s-=y0s.t.λjyj-s-=y0

θ无约束θ无约束

λj≥0,j=1,2,…,nλj≥0,j=1,2,…,n

s+≥0,s-≥0λj=1

s+≥0,s-≥0

以上两个模型中的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在本文中取ε=10-10。

(三)超效率dea模型

普通dea方法可以用来评价决策单元(评价对象)的效率是否达到最优。超效率dea模型可以对效率达到最优的决策单元(评价对象)进行再排序,其模型为:

min{θ-ε(∑s++∑s-)}

s.t.λjxj+s+=θx0

s.t.λjyj-s-=y0

θ≥0,

λj≥0,j=1,2,…,n

s+≥0,s-≥0

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在本文中取ε=10-10。

评价依据:如果效率指数θ<1,则表明科技投入产出没有达到最优效率,即没有使科技投入转化为最大的科技产出;如果效率指数θ=1,则表明科技投入产出刚好达到最优效率,即科技投入正好转化为最大的科技产出;如果θ>1,则表明科技投入产出超过了最优效率。例如效率值为132%,则表示该地区即使再等比例地增加32%的科技投入,它仍能保持相对有效即效率值仍能维持在1以上。

构成的超效率dea模型与现有研究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点:

(1)超效率dea模型可以对有效前沿面上的评价对象进行再排序,改变了传统dea模型不能对有效的评价对象进行区分的弊端。在科技评价中超效率dea模型可以对效率都达到最优的决策单元进行区分哪个效率更高。

(2)通过引入输入指标松弛变量s-,可以反映没有达到效率最优的评价对象的输入冗余,改变了现有的dea科技评价研究只能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而不能发现效率低的原因。

(3)通过引入输出指标松弛变量s+,可以反映没有达到效率最优的评价对象的产出不足,改变了现有的dea科技评价研究只能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而不能发现效率低的原因。

三、算例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指标的选取

本文数据来自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技术创新能力离不开人力和财力的大量投入。具体来讲,在人力方面主要考虑到对各个产业技术创新起到决定作用人员的数量、素质以及结构,其中包括从事科技创新的科技活动人员以及r&d活动人员。在高新技术产业对于财力的投入有众多方面,但是在技术创新能力的投入要通过分析各项财力投入指标应用在哪些方面。例如,r&d经费反映了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可以反映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所以应列入技术创新能力的投入指标。同样可以分析出开发新产品经费、技术改造经费也要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财力投入指标。

技术创新同样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回报,其产出可采用多指标来衡量。本文选取新产品的工业总产值、新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发明专利的数量以及拥有发明专利的数量。其中,新产品的工业总产值、新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是衡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直接指标。专利的数量反映了每个产业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数量,拥有发明专利的数量是指国家已经授权的发明专利的数量,这两个指标既可看出不同产业专利申请的活跃程度,又可看出这些产业申请专利的质量,更可看出技术创新的能力。指标的选取如表1:

本文选取我国14个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研究的对象,如医药制造业中的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以及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又如大型企业中通信设备制造业中的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以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其余还有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

(二)数据的处理

计算结果经整理、汇总后见表2:

其中θccr表示综合技术效率值,θbcc表示纯技术效率值,θ'表示规模效率值。

(三)结果分析

从表2数据可知,在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dea有效,占总数的71.4%。只有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业这4个产业是dea无效。

在4个dea无效的产业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为规模无效,可知,这两个产业之所以dea无效的原因在于有较低的规模效率。我们可以考虑降低或改进这两个产业的投入以提高其效率。具体来说,针对产出数据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科技活动人员以及r&d活动人员的科研能力较低,国家应注重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也存在与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相同的情况,这方面人员的科研能力同样较弱,主要通过技术改造来增加产出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国家同样应该培养这一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仪器仪表制造业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虽然也为dea无效的产业,但是通过表2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两个产业为技术无效。分别分析其原因,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应适当增加r&d经费和开发新产品经费,以便带来更大比例的产出。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应适当地增加r&d活动人员及r&d经费。

通过运用超效率dea的评价方法可以将dea评价有效的企业进行评价,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的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最好的,遥遥领先于其它产业。通过超效率dea的评价值可知即使再等比例地增加适当的科技投入,它仍能保持相对有效即效率值仍能维持在1以上。

四、小结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有待提高与调整。对于效益较好的产业要更加关注,并投入更多的财力与物力,使之成为国际优势产业。国家同时应该加大对薄弱项目的扶持,做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叶威,王作东,刘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比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2]贲友红.江苏省各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

[3]李拓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0(1).

[4]李.基于dea方法对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效率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

[5]王孟欣,王俊霞.河北省各类型工业企业r&d投入效率评价[j].统计教育,2008(7).

造价专业技术总结篇7

关键词企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灰色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F110.20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danevaluationsystemofhi-techfirms'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with24variables,whichwerecategorizedintothreegroups:revealedadvantage,environmental-adoptedadvantageandreconfiguredadvantag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wasappliedtoassignweighttoeachvariable.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andGreyRelationalanalysiswerechosentobuildtheevaluationmodelsofhi-techfirms'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atlast,SanYHeavyindustrywaschosentoperformanempiricaltest.Bycombiningevaluationmodels,firmsareabletoanalyzetheiradvancesaswellastocomparewiththeircompetitors.thisgivesafeasibleevaluationframeworkof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forhi-techfirms,andalsoprovidesideastomarket-orientedreformatthegovernmentlevel.

Keywordsenterprisemanagement;evaluationindexsystem;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hi-techfirms;greyrelationshipanalysis

1引言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在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日益明显的作用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扩散迅速、竞争日趋全球化,企业的竞争环境已从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转向复杂多变且不确定的动态环境.在动态竞争领域中,企业总是希望能对其竞争对手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中,许多学者着重于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研究企业竞争优势,很少从实证研究方面关注于特定企业,如高新技术企业在当前动态环境下持续竞争优势评价问题.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信息技术普及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日益残酷的竞争环境.因此,如何系统的评价企业竞争力现状,科学指导企业实施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战略,是企业管理的根本需要,也能为区域、国家竞争力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尤其是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面对增速放缓、产能过剩、资源配置不均等等问题,只有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适时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才能确保经济高速发展的持续性.

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其发展快、容易形成产业群,且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力强.因此,研究符合我国现阶段动态环境下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提升战略和可行的综合评价框架,将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造更好的生存能力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对指导行业规划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在动态竞争领域中,市场和经济环境总在快速的变化,竞争对手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而企业内部环境也在时刻改变.企业总是希望能快速适应环境并随之改变,从而尽早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国外战略管理理论界对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即持续竞争优势外生论、持续竞争优势内生论、持续竞争优势内外生综合论[1-2].企业内生论认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是由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等不同所带来的[3-4];而内外生综合论则认为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既要考虑内部资源,也要考虑外部环境[5].国内部分学者则从经济利润的角度定义企业竞争优势.齐捧虎(2005)提出竞争优势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率的能力[6].刘飞、简兆权(2010)认为在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范式是可持续地获取一系列短暂的竞争优势[7].在以上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中,学者多是着重于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研究企业竞争优势,很少从实证研究方面关注特定行业定企业在当前动态环境下持续竞争优势评价问题.在评价体系方面,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将复杂的底层指标分层和归类[8],从而系统性的研究企业核心能力[9]、竞争力[10-11]或竞争优势[12].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往往是针对特定行业的特点精心设计,但并不具备普遍性,不适合跨行业使用.

因此,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行业的特点对已有的评价框架进行修改显得十分必要.根据现行成熟的分析框架模型,此综合评价框架首先采取指标初选、征询专家意见的三轮反复筛选等程序明确具体衡量指标,并以灰色关联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工具进行此项评价,构建绝对持续竞争优势与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模型,最后在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对综合评价框架进行实证检验.

2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量化、可行性等四项原则.首先,指标体系应建立在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正确认识基础上,能充分反映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机制,科学的设计测评指标体系,保证数学模型、方法的逻辑严密及参量因素分析的准确性.其次,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企业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评价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强弱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相关性、整体性和目标性.再次,指标设置应以量化数据为基础,尽量不使用软指标,减少人为打分评判过程,以使各项数据易于获取并具有连续性、可比性的特点,保证指标值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检验性.最后,在指标的选取上尽量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公认指标和专业指标,比较准确、简洁地表述所涵盖的内容,以使数据搜集易于进行,减少工作量,达到可操作性的目的.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框架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估分为显性优势、环境适应优势和再造优势等三个类别.显性优势是企业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内部要素的整合基础上,易于直观发现,直接表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企业技术能力以及企业所在行业发展环境中.环境适应优势能影响或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持续竞争优势的强弱.再造优势是指高新技术企业随着环境变化持续更新自己资源与能力,侧重于从影响企业竞争实力因素的角度来考察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展开,并以顾客价值的创造为导向,并预示企业竞争优势未来发展趋势.

2.2指标体系的确立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上述建立原则和框架,通过指标初选、征询专家意见的三轮反复筛选,最终确定了由表1中24项指标构成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

对以上部分指标的具体解释如下:

1.专科以上学历员工比率(C1):根据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标准选取,是衡量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专科以上学历员工比率=专科以上学历员工数/企业员工总数×100%

2.企业己有知识产权数量(C2):反映企业专有知识资源占有情况,用于衡量企业知识资源优势.

3.人均资产额(C3):反映企业资产情况,用于衡量企业资产优势.计算公式为:

人均资产额=企业资产总额/企业员工总数×100%

4.人均技术装备值(C4):反映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值越高的企业,技术装备越充足、技术装备的管理能力与水平也较高.计算公式为:

人均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生产用设备现值/企业生产人员总数×100%

5.全员劳动生产率(C5):反映企业生产能力,值越高的企业,生产能力越强、生产效率越高.计算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企业当年生产总值/企业当年员工总数×100%

6.人均利润额(C6):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计算公式为:

人均利润额=企业当年利润总额/企业当年员工总数×100%

7.资产报酬率(C7):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济资源的运用效率,值越高的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运用效率越高.计算公式为:

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总额×100%

8.产业销售收入增长率(C8):反映行业环境为企业带来的优势,值越高,行业发展环境越好,获利能力较强.计算公式为:

产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当年销售收入总额-上年销售收入总额)/上年销售收入总额

9.产业平均利润率(C9):反映企业所属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是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产业平均利润率=当年产业利润总额/当年产业总销售额×100%

10.供应商增长率(C10):反映企业所属行业原材料供应情况,一方面考察原材料供应是否满足行业增长需要,另一方面考察企业与供应商的议价水平.计算公式为:

供应商增长率=(当年供应商数量-上年供应商数量)/上年供应商数量×100%

11.市场占有率(C11):反映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度,值越高的企业,其产品适应性较高、竞争优势较强、盈利能力较高.计算公式为:

市场占有率=企业销售额/行业同类产品销售总额×100%

12.产品销售率(C12):反映产品销售的程度,用于衡量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程度和市场接受度.计算公式为:

产品销售率=产品销售量/产品生产量×100%

13.合同履约率(C13):反映企业的服务质量,值越高的企业能较好的满足上下游企业的需求,社会信誉较好.计算公式为:

合同履约率=合同执行数/合同总数×100%

14.社会公众投诉率(C14):反映企业社会形象,值越高的企业社会形象越差,社会适应性越弱.指标取值为一年内企业被社会公众投诉次数.

15.社会贡献率(C15):反映企业与社会分享发展成果的程度,用于衡量企业社会责任.计算公式为:

社会贡献率=企业对社会捐赠总额/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00%

16.企业资信度(C16):反映企业的社会资信情况,一般有专业评估机构完成该项指标的测算,值越高,企业在面对环境变化或发展需要而进行融资或求助的时候越易受到资助.进行定量评价时可以将该项指标进行五分制的折算以计算具体数值.

17.新产品销售比率(C17):反映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值越高的企业,其创新产品越符合市场需求,未来市场竞争能力也越强,构建新的市场竞争优势的机会越多.新产品定义为最近一年内投入市场的产品,计算公式为:

新产品销售比率=新产品销售收入/全部产品销售收入×100%

18.产品研发比率(C18):反映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水平和未来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产品研发比率=(在研产品数+储备产品数+新产品投产数)/现有生产产品总数×100%

19.研发投入比率(C19):反映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投入研发经费的力度.值越高的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较高,研发资金投入较大,未来产出能力较强.计算公式为:

研发投入比率=R&D/产品销售收入总额×100%

20.新产品研发成功率(C20):反映企业产品创新效率,是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综合体现,用于衡量企业研发管理水平.计算公式为:

新产品研发成功率=产品开发成功数/新产品开发总数×100%

21.营销人员比率(C21):反映企业对营销环节的重视程度,也可以部分体现出企业掌握了解顾客需求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营销人员比率=营销人员数/企业员工总数×100%

22.无形资产比重(C22):无形资产一般包括品牌价值、商誉等,该项指标综合反映市场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可程度.计算公式为:

无形资产比重=无形资产额/企业资产总额×100%

23.企业知名度(C23):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被市场熟知的程度.值越高的企业营销效果越好.计算公式为:

企业知名度=熟知企业人数/消费人群总数×100%

24.顾客美誉度(C24):反映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程度,值越高的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越高,顾客忠诚度也越高,越容易引发顾客重复购买.计算公式为:

顾客美誉度=赞誉产品顾客数/购买产品顾客总数×100%

3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方法及模型构建

3.1评价方法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在经济管理领域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理统计方法等.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要求结果尽量明确,在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中,聚类分析法只能将评价对象归于某几类而无法给出具体明确的评价结果,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一般要求较大的数据量,对只有几年数据或几个评价对象数据则应用意义不大,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准确性也取决于历史数据的多少,对数据的量性要求更为严格.

具体而言,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的评价要求有两种:一是对竞争优势绝对水平的评价,即要求评价结果能直接反映某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的强与弱.二是针对某一高新技术企业在具体区域或具体行业内所处的竞争位势进行评价,以体现该企业在该领域的相对竞争优势.第一种评价要求可以看作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绝对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适合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方法,如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重要性打分以确定权重,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层次指标进行评价,最终算出最顶层指标的评价数值或结果.尽管模糊评价法采用的是人为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也不是十分精确的数值.但可以在指标体系的选择上尽量量化来弥补这一缺点.在表1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中,24项指标均是定量指标,含义也比较明确直观,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专家的决策质量,评价结果的精确程度也可以得到保证.第二种评价要求可以看作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相对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时间序列数据较难收集,且当前数据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远期数据,适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来进行此项评价.选择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内参与竞争企业的当前数据,选择各企业各项数据中指标值最优的数据组成一列参照数据,作为“关联标杆”.考虑到经济管理领域事物发展一般呈现“灰色”的特征,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更为接近真实情况.通过计算各企业数据与“标杆”的灰色关联系数并按系数大小进行排序,就可以比较出该领域内各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强弱.

3.2绝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是根据评价过程的非线性特点而提出的,其原理是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运算法则,对非线性的评价论域进行综合量化,最终得到可比的量化评价结果的过程.由于体系中各指标在总评定因素中的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分层设定各指标的权重比例.对于建立的评语集合,还需确定评定等级隶属度,从而得到量化的评语论域.接下来要按照评价要求选择恰当的模糊算子,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对象样本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可信度检验.具体来说,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绝对持续竞争优势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具体来说,采用美国运筹学专家萨迪的1-9标度方法(见表2)构造判断矩阵,在比率标度确定之后,采用德尔菲法,向专家发出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并将专家反馈的结果进行综合后,形成各个层次指标的综合判断矩阵(见表3).

由于在层次分析法中引入了1-9比重标度,形成了判断矩阵.因此,使决策者思维定量化后,必须要进行决策者思维的一致性判断:

其中,n表示判断矩阵的维数.考虑到度量不同阶判断是否具有满意一致性,还需要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性指标表,对于1-9阶内判断矩阵,取值如表4所示.当阶数等于2时,判断矩阵总具有完全一致性.当阶数大于2时,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之比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记成CR,用公式表示为:

CR=Ci/Ri(3)

若CR

在确定了判断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之后,就可以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并使每一层次的指标权重之和均为1.通过重复以上步骤对各评价矩阵的计算,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权重如表5所示.

第二步是确定评价因素集和评价因素分层.设U=u1,u2,…,un是待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合,ui表示被考虑的因素,i=1,2,…,n.根据本文建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指标体系,取U={u1(显性优势),u2(环境适应优势),u3(再造优势)}.u1={u11(资源优势),u12(能力优势),u13(产业优势)}.u11={u111(专科以上学历员工比率),u112(企业己有知识产权数量),u113(人均资产额),u114(人均技术装备值)},依此类推,将全部评价指标分层标号.

第三步是确定评判等级隶属度.设V=v1,v2,…,vm是评价等级的集合,vj表示评判的结果,j=1,2,…,m.根据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认识以及对多名专家的调研论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绝对竞争优势水平评价的特点,取V={v1(强),v2(较强),v3(较弱),v3(弱)}.由专家对每个指标评价标准的评判划分,建立了本研究对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水平评价的指标标准.

特征值H综合了(7-9)式计算的所有信息,根据H的大小可以综合评价结果所属等级.如果j-0.5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以及对各级评价矩阵的分析,不但可以获得评价的等级,还可以得到每个过程的具体评价结果,有利于针对特定的评价结果分析其原因,获得改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办法和途径.此绝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可以使企业对竞争优势持续性的管理中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能够依据科学的评价结果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改进与完善,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3.3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模型

灰色关联理论(GreyRelationshipanalysis)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完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用于描述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相关联程度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揭示影响系统发展的重要诸因素间关联性的大小,为调控优化系统提供依据.灰色关联理论认为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联系因为得不到全面、足够的信息具有“灰色”的性质,事物之间、因素之间的这种灰色联系的大小可以用灰色关联度来度量,其定量地描述了事物或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可以用来区分因素间关系的大小、强弱和次序,以便进行深入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相对持续竞争优势步骤如下:

第四步是进行关联度排序.向量m*=m1,m2,…,mnt中关联度的大小(灰色关联序)表明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接近程度,反应了各子序列对母序列的优劣关系,关联度越大表明该数列与最优值越接近,所以灰色关联度的排序就是待比较个体优劣次序.在高新技术企业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中,灰色关联度值代表与最优数列的接近程度,关联度的排序即各评价对象持续竞争优势的排序.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各分项指标分别计算灰色关联度并排序,以针对具体指标进行深入分析,获得改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办法和途径.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方法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由于指标设置或专家评价的主观性,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具有区分度不强的特性,例如,如果对两家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评价结果均为“较强”时,则无法区分哪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强一些,故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只能用来评估企业的绝对竞争优势.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多个企业竞争优势对比中具有一定优点,通过关联度的大小可以对待评价个体竞争优势进行相对位置的排序.但需要注意的是,关联度的大小仅代表竞争位置的排序,与竞争优势的绝对大小并无关联,随着选取参照企业的不同,关联度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故灰色关联分析只能用于对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评价分析.在现实中,可以将模糊综合评价与灰色关联分析结合起来对特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进行评价,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4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实证研究

4.1样本选取

选取三一重工为研究样本.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目前已发展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集团业务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核心企业三一重工于2003年上市,是中国股权分置改革首家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并于2011年入围Ft全球市值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集团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拥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部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凭借技术创新实力,三一集团于2005年和2010年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成为建国以来工程机械行业获得的部级最高荣誉.同时,集团首席专家易小刚还获评“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是工程机械行业唯一获奖者.截至2014年底,三一集团累计申请中国专利8282件,其中发明专利3435件,中国专利授权5863件,其中发明专利114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405件,海外专利申请254件,海外授权33件.三一集团还连续获评为《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00家公司”、《财富》“最具创新力的中国公司”、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强.

4.2绝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实证

表6是由20名企业管理专家和学者根据三一重工24项具体指标2013年数据对绝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的测评结果,表内数字为打分人数.

由表6的数据可得R.由a11=(0.167,0.167,0.333,0.333)可以得到“资源优势”的评价向量:

根据特征值原则,三一重工的资源优势的评价结果为“较强”.同理可得:H2=2.897,H3=2.847.因此,根据B显=a1R123,显性优势评价结果为Hα=2.883.因此,根据特征值原则,显性竞争优势的评价结果为“较强”.按照上述程序,可以得到各个指标的评价结果(见表7).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要素的评判结果为单峰形状,说明构成要素的子要素之间水平差异很小,反映该研究对象要素配置比较合理.根据特征值原则,样本公司绝对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结果为“较强”.从评判结果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对照来看,用特征值原则的评判方法与现实更为相符,也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特征值依据的合理性,实现了企业绝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定量考核与评价.各单项指标评价结果如表8所示.

4.3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实证

选取、徐工集团和山河智能这三家同行业企业作为三一重工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参照对象.首先通过决策矩阵计算灰色关联度矩阵.将样本企业的指标作为原始序列,同时选取每项指标中的最优值组成一列,作为参考序列.组成一个5×24的矩阵,将各元素初始化后得到决策矩阵Y*,由下列步骤分别计算出关联度数值.

由结果m*可以看出,在四家企业中,按关联度大小标准,持续竞争优势的排序依次为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徐工机械,三一重工在与本行业其它三家同行业企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相对优势.进一步,还可以按照各指标权重组成的向量与灰色关联矩阵相乘,从而得到各分项指标的关联度排名:依公式R′=∑nqj=npwjR*ij(式中w为各指标权重向量),可得:

R′=0.0470.0350.0270.038

0.0380.0190.0270.043

0.0420.0390.0410.042

0.0370.0210.0310.045

0.0390.0290.0330.043

0.0360.0340.0370.054

0.0470.0360.0420.049

上式中第1至7行,分别为四家企业资源优势、能力优势等7项分项指标的关联度,结果汇总于表9.

4.4实证结果分析

结合实证结果与三一重工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其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优势.从绝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结果来看,综合评分值为2.973,达到较强标准;从各分项指标来看,七项分项指标中除资源优势与技术创新评价结果为较弱外,其余五项指标均达到较强标准,社会适应性及顾客价值达到了3分以上.从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结果来看,与其它三家企业相比,三一重工在7项分指标中有5项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优势,反应出三一重工在当地同行业中的龙头地位,这与现实情况也是相符的.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和模糊测算方法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三一重工的资源优势有所欠缺,的国有背景使其具备更为丰富的政府资源.这表明,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资源优势更为明显,为今后在宏观层面进一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思路,即政府的有形之手要逐渐从市场竞争中退出来.

5结论

在动态竞争领域中,企业总是希望能对其竞争对手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动态环境对企业运作、管理者和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从文献检索中发现将环境的动态性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企业能力资源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国家中进行实证研究就更为罕见.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研究检验环境的动态性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企业能力资源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是一项比较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持续竞争优势基础上,建立了由显性优势、环境适应优势和再造优势三个层次共24个具体指标构成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通过常用评价方法的比较,选择模糊综合评价与灰色关联分析两种评价方法分别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绝对持续竞争优势与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模型.以三一重工为例,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建立的评价模型从绝对竞争优势与相对竞争优势两方面对三一重工持续竞争优势进行了评价.根据总体及分项指标评价结果对三一重工持续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

参考文献

[1]BaRneYJ.Firmresources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alofmanagement,1991,17(1):99-120.

[2]oLiVeRC.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combininginstitutionalandresource-basedview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18(9):697-713.

[3]KoRYY,meSKoa.Dynamicmanagerialcapabilities:configurationandorchestrationoftopexecutives'capabilitiesandthefirm'sdominantlogic[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3,34(2):233-244.

[4]teeCeDJ.adynamiccapabilities-basedentrepreneurialtheoryofthemultinationalenterprise[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2014,45(1):8-37.

[5]aRnitDJ,BRUneLn,tSoDYKSmV.CorrelationsofcorticalHebbianreverberations:theoryversusexperiment[J].theJournalofneuroscience,1994,14(11):6435-6445.

[6]齐捧虎.企业竞争优势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7]刘飞,简兆权.可持续竞争优势: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3):51-55.

[8]张良桥,贺正楚,吴艳.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以生物医药为例[J].经济数学.2010,27(3):79-84.

[9]蒋晓芸,王齐.企业核心能力测度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式[J].经济数学,2003,20(1):55-62.

[10]聂辰席.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03.

造价专业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平面专业设计工程造价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设计成果的好坏对控制工程造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采取的措施是以设计优化为龙头,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并贯穿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全部过程,最后结果体现在各阶段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中。平面专业在各阶段工作内容深度的优劣,尤其是前期工作深度如何,对控制造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在可能出现疏漏的任何环节做好防范。平面专业控制工程造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执行港口工程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合现行的设计规程

目前,国家和交通部不断出版和完善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规程和规范,以及许多现行的行业标准和法规,他们都是我们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令和法规,也是设计人员实现控制工程造价的依据。这些法令法规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任何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都必须严格无条件地执行。

同时,必须切实执行节约用海、用地的基本国策。港口建设中在确保生产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合理地节约建设用海、用地是每个设计人员的职责,也是每个建设单位的职责。土地是无法再生的资源,更是主要的社会生产要素,在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把节约用地列入控制造价的首位。

2重视技术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综合设计水平和协调能力

平面专业是综合性专业,在港口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几乎与所有专业协调配合(如:水文、地质、装卸工艺、水工结构、道路堆场、土建、供电照明、控制、信息与通信、给水排水、暖通机修和供油、消防环保、安全、劳动卫生、节能施工条件、概预算、经济效益分析等二十几个专业),这就要求每个平面专业设计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要熟悉和掌握港口的工艺流程,以及每个相关专业设计人员的意图,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判断设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必要时,根据总布置条件,对有关专业提出参考意见和要求,真正做到在横向上控制各项工程量,避免无谓地提高工程造价。

除此之外,还应重视撰写工程技术总结,深入研究每个工程的技术总结,借鉴以往工程的成功经验,与同类工程进行比较,科学地分析有关工程量和技术经济指标,以便咱工程设计中学习和参考,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参考设计和通用设计,因为它们是对工程设计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工程设计人员集体的智慧的结晶,同事也可以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之一。

3重视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前期阶段

在计划经济形势下,港口工程造价管理主要重视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特别是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而忽视了设计阶段,没能在设计阶段通过优化设计来有效地控制造价。国内外实践证明(它揭示的关系和我国情况大致吻合),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至施工图阶段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至施工开始,通过技术组织措施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从中可以看出,影响工程造价的最大的阶段是设计工作的前期,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只在施工图阶段投入主要精力,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导致的最直接结果是不得不一次次地调整概算。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重视前期阶段的工作深度,从被动地反映设计转变为主动地影响设计和优化设计。控制工程造价要贯穿于项目设计的全过程,要抓住重点,就是要抓住前期工作,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要充分详细地收集各方面设计基础资料,树立从可行性开始,就要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随着港口工程设计的日趋规范化,法制化,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工作也应规范化。通过细致全面地收集资料工作,为具体设计提供良好的依据,避免设计的盲目性。②设计优化要贯穿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始终。前期工作的方案分析和论证,厂址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由于工程项目涉及面广,相关制约因素也非常多,外部条件也相当复杂,对提出的方案,都应结合具体条件进行优化和技术经济比较,这样才能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4满足各阶段设计内容规定,严格控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造价专业技术总结篇9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措施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19-02

1引言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装备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工具,是人大脑和四肢功能的延伸。因此先进的装备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近20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技术引进数占全国引进技术总量的1/3以上,一些重要产品年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太协调、产业辐射能力偏弱、产业竞争能力不足等问题。

当前山西装备制造业在本省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以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太原矿机集团、经纬纺机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企业,已初步具有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山西机械工业的产值在全省的比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30%,而2007年的销售收入仅占全省工业的7.1%,利润仅占3.7%;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国机械行业的0.76%和0.48%。没有起到应有的支柱作用。因此,对山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详细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山西装备制造业,对山西的工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山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以及绩效分析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一个对评价目标特征的认识逐步深化、逐步求精与完善的过程,科学与适当的指标体系是做好评价工作的基础。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技术集成创新评价系统,从多个方面反映其技术创新状况。因此,我们在设计评价指标时,既考虑到技术创新评价的共性,也将装备制造业的独有特点纳入了考虑。

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问题,本文运用美国著名运筹学专家萨蒂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对山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其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2.1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技术创新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也不同于科研成果,因而不能简单地用产出的经济价值量或公布项数来评价。正确选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是深入进行技术创新分析研究的必要条件。根据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结合我国各地区技术创新资源和企业状况,指标体系基本结构设置为3个指标类和8个指标项,包括:

(1)技术创新投入类下设2个指标项:技术开发投入比重,用“技术开发经费/销售收入”计算;用开发人员比重,用“企业专职研发人员/职工人数”计算。

(2)技术创新产出类下设3个指标项:发明专利数量、新产品项目数、专利发明率,用“发明专利数/申请专利数”计算。

(3)技术创新实现类下设3个指标项:新产品销售率,用“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收入”计算;新产品产值率,用“新产品产值/产成品值”计算;产品利润率,用“利润/销售收入”计算。

2.2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分析

(1)根据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可以构建其数学表达式:

上式中Ki为第i类指标评价值;e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值;wi为第i类指标权重(0

(2)确定其权重值。对一个有多项评价指标的系统而言,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的确是一个关键。根据评价指标相互影响的大小来确定权重,称为影响权重,而依据主观的价值判断确定的权重又称价值权重,将两者结合起来则较为全面。确定权重的方法有排序法、权重因子判断表法、层次分析法、专家直观判定法等。除了可量化指标之外还有难以用数量确切表达的指标,如创新战略、创新机制的效率、技术新颖性、产业结构、员工的素质等。在人类高级的心理活动中,伴随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其模糊性是显而易见的,面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测度问题,也存在模糊性。对这类模糊性现象的处理、描述和分析,模糊数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是对非定量事物进行分析的简便方法,也是对人们主观判断做出客观定量描述的有效方法。在反复征求专家意见(德尔菲法)后,进行综合权衡确定,其各项指标权重值和各类指标权重值见表1和2:

2.3山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分析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必须对以上每项指标统计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因此,我们采用以下方程: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我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得分总体来看偏低,而且各个产业得分相差很大,得分主要集中在51-80之间。其中我省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各项得分相对较高,主要集中在80-90之间。我们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入最多为79.85,而产出却只有59.9,金属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投入分别为50、57.59、89.36,而产出却为50、66.01和97.53,实现类指标,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相对较高,而装备制造业的其他种类则相对较低。与全国平均总值相比较,我省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得分高于全国平均值,而其他类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结论及建议

我们运用山西装备制造业2007年的数据,就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山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总体得分性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

为了增强山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在全国的竞争实力,可以采取以下建议:(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与引导作用。为确保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必须加强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作为考核依据,并对项目实施有效的跟踪协调、监督服务。(2)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保障装备制造业快速协调发展。优化装备制造业创新环境,为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和解决技术难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3)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步伐,提升产业竞争力。应该加强大型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加快建立政府资金引导与企业投入相结合的"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重点用于支持重要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及产学研合作开发项目。依托大型骨干企业技术中心,联合省内外研发机构,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联盟”,力争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重点技术研发上率先突破。(4)完善人才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展开装备制造业人才状况调研,建立装备制造业人才信息库,进一步完善装备制造业人才引进和流动政策。既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同时,要重视培训一大批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师和技工等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鲁成,张红彩.北京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9).

[2]彭中文,何新城.湖南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及其竞争力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09,(3).

造价专业技术总结篇10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地位和作用

1工程造价的地位与作用

投资估算和可行性研究是政府和主管行政部门根据项目的可行性的项目决策方案,项目投资估算与决策的设计符合项目条件是必要的。根据项目设计的预算来看,是根据建筑企业提交项目和项目设计预算来得出的估算,评审项目设计合理决定于项目预算是否在建筑的预算内。工程施工图设计与施工是工程建筑的主要过程。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按建筑企业企业变更与管理、变更施工单位、设计变更工程实施等划分,设置签证问题、工程变更问题和结算程序上的问题。而关于工程竣工和工程最终的问题,是由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监理部门是按照建筑施工企业来验收的,确定施工技术标准,也要确定使用要求。而设计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决定完成项目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合成俩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任何项目的设计必须满足投资者的提出的要求,其中包括项目的可行性项目研究、设计和施工图的设计,并且反映了国家建设项目的技术结构设施。第二个因素是项目的成本管理要求,包括项目预算和项目的结算,反映了项目建设的综合经济状况。两条主线是整个施工过程,综合经济国家依托建筑技术,综合经济状态服务的技术结构和关系相互依存,它们缺一不可。所以,编制项目预算是决定工程造价的依据。工程造价在建筑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领域权威数据分析,根据国际行业总投资的建筑项目,设计成本约为工程造价的3%,然而工程建设的设计过程已经影响总的70%。所以建筑企业提出的设计方案与经济分析以及成本核算应该完全一致。在施工成本中起到了绝对的控制作用。建筑周期分析的三个链接是在项目建筑之前,建筑企业。根据选择建筑投资的计划以及设备的选择,应该向投资者推荐技术,设计建筑的低成本和短施工周期,并且通过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是直观反映。在工程建筑企业中,根据总体的设计方案,建筑周期和可行性方案,施工现场,实施方案建议,分为不同的工作分类和其他专业问题,并且从技术建筑和预算方面的两个方面确定项目是否分配合理。

2造价管理工作在建筑企业的地位与现状

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施工企业的影响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作为主要的设计研究,项目成本的管理的从属地位会历经很长一段时间,其工作没有能反映价值和重要性条件,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问题。建筑企业根据中国的管理体制以及计划经济模式主要是体现在对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估算。部门如果未能完成一整套完整的工程预算,那么工作水平评价指标也就无法完成,也无法明确项目建设项目预算的法律法规控制,结合实际情况,如设计变更频繁,投资管理部门只会根据项目审批的估算,而不是最终控制项目投资、投资管理和建设的最终措施。

3建筑企业的深化改革方向

市场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在建筑和国外的市场更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商业模式来运作,也将会打开进入中国式的大门,极大的提高内在价值设计,也提高设计院的竞争力。因此,建设企业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同时内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的同时,明确将技术和经济管理目标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应该有一个计划从以下方面:管理理念的变化,增加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再结合外国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并建立自己的经营理念,及技术和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紧密的工程设计研究所有的内部配置设计和投资估算以及初步形成设计、成本计算与施工设计的紧密结合,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工程造价控制。在调整内部工作流和加强专业交叉支持审批后,初步设计方案是在于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