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读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42:46

班级读书总结篇1

班级学生读书活动总结

在学校首届读书节活动中,为了使孩子们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作为一(3)班的班主任老师,我着重做好引领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基础构建——自由阅读

我们主要是倡导学生尽可能的多读书、读好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此,我们提出了“广泛读书、丰富内涵,伴我成长”的读书口号;建立班级读书角,充实阅读资源;开设每周一节“自由阅读课”,提供相对的阅读时空;建立班级读书心得“周周谈”制度,体现读书与交流并重。

二、拓宽空间——引导阅读

1、为学生开出推荐书目

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知识和经验,开列相应的推荐书目供孩子们作选择阅读。同时,我们还通过对孩子和家长的调查,了解当代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并经常性地做好推荐书目的调整和完善工作,努力使推荐书目能深受孩子们的青睐。

2、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

为了使孩子们读书走向持久性发展,我们逐步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我们为孩子们规定了每人一学期的最低阅读量为6万字,写读书心得不少于8篇。还在阅读的体裁、题材、书目进度、时间和计划安排上提出了供学生选择的建议,并让孩子们制定出读书计划,要求他们按计划有步骤地读书。

3、适时点拨和引导

首先我们对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倾向性做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帮助他们理解读书与自我成长的特殊关系,进而提高读书活动的层次和品位。然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利用周三午间的时间作为导读课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并让他们能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班级读书总结篇2

书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知识和理想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在本学期里,我们结合学校的读书节活动,在班级里继续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活动。

开学初,我班就结合本班的具体的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好班级的读书计划。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到“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中来。还动员学生向班级捐献自己平时的爱看的各种图书,并能主动地介绍给其他同学。引领每一位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以书为友,努力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且,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为了筹集到更多的书本,满足学生的课余阅读。首先,发动学生向班级自觉捐献,建立本班的小书库。并且,派专人管理。每天有鲁敏捷同学整理好书报架的书报。其次,定期向学校图书室借阅。教育学生自觉爱护每一本书,自觉地到班级图书管理员那里作好借书、还书登记工作。看后,在书的后面写上自己看后的心得或体会。还发动学生向其他班级借阅,平时,能按照学校的规定,星期二坚持经典朗读部分的《三字经》唐诗宋词、论语以及学校规定读书篇目。教育学生充分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以及星期天双休日,进行阅读其他报纸和杂志。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知识面。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看书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一到休息时间,学生能习惯地跑到班级的后面的书报架上拿书、看书了。学生还能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还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我校结合本次读书节而举办的“我心中的好书”的手抄报比赛中,我班的赵宇飞同学获得了年级组的第一名,刘梦依获得了年级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一定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书香校园!

班级读书总结篇3

一、基础构建——自由阅读

我们主要是倡导学生尽可能的多读书、读好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此,我们提出了“广泛读书、丰富内涵,伴我成长”的读书口号;建立班级读书角,充实阅读资源;开设每周一节“自由阅读课”,提供相对的阅读时空;建立班级读书心得“周周谈”制度,体现读书与交流并重。

二、拓宽空间——引导阅读

1、为学生开出推荐书目

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知识和经验,开列相应的推荐书目供孩子们作选择阅读。同时,我们还通过对孩子和家长的调查,了解当代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并经常性地做好推荐书目的调整和完善工作,努力使推荐书目能深受孩子们的青睐。

2、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

为了使孩子们读书走向持久性发展,我们逐步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我们为孩子们规定了每人一学期的最低阅读量为6万字,写读书心得不少于8篇。还在阅读的体裁、题材、书目进度、时间和计划安排上提出了供学生选择的建议,并让孩子们制定出读书计划,要求他们按计划有步骤地读书。

3、适时点拨和引导

首先我们对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倾向性做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帮助他们理解读书与自我成长的特殊关系,进而提高读书活动的层次和品位。然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利用周三午间的时间作为导读课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并让他们能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班级读书总结篇4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读书活动,有班级读书沙龙、亲子读书会、好书推荐会、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我将培养孩子良好读书习惯做为本学期班级读书活动的重点,为了以后更好地开展读书活动,现将本学期我们班开展的“班级读书活动”做一总结:

一、营造书香氛围。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要让学生走上阅读之路,首先要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用环境来引导学生走入“书香”。首先,我们班建立了班级小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很多学生学生都能把好书带到学校与其他学生共享了。学生也可从学校班级借阅书籍,孩子们的读书兴趣浓厚起来了。

二、开展多彩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坚持写阅读笔记,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展示。

在营造好班级氛围的同时,我更多的是思考把学生引导阅读道路上来。首先在班级氛围中,督促学生读书外,还要通过平时开展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如我们每周必须要进行的就是阅读之星评比。这项活动由班委会统一组织。通过学生的自我推荐、小组内的推荐、然后结合一周来的阅读数量来评定。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这项活动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

其次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如:美文诵读竞赛、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活动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的开展,在班级中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走上阅读之路,从心底里爱上阅读。

三、经常灌输学生读书的好处和推荐好书。

正如高尔基所言“热爱书籍吧,书籍能帮助你们生活,能像朋友一样帮助你们在那使人眼花缭乱的思想感情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它能教会你们去尊重

别人也尊重自己,它将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的感情,来鼓舞你们的智慧和心灵。”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在这个学期中,每人都读了一部名著。

四、保证读书时间

班级读书总结篇5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总评审:

制度建设板块:峰

图书角建设板块:龚韩

读书管理板块:张婷

阅读笔记的评比:沈来凤

竞赛活动板块:代厚华

统分:罗桂林

1.制度建设。(20分)

各班级每学期要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创建书香班级工作计划》和《班级读书管理制度》,以书面形式为准。

2.图书角建设。(20分)

①各班图书角图书数量每学期至少要达到1─4年级人手2本,5─6年级人手4本。以图书借阅记录为准。

②图书角要有专人保管,每班要选举一、二名学生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并负责图书借还记载,以图书借阅记录为准。(借阅记录内容要真实)

3.读书管理。(25分)

①各班要利用黑板一角或其他形式展示每周所读内容,以实地检查和检查经典诵读台账为准。

②晨读十分钟读书纪律好,以值日检查记录为准。

4.阅读笔记的评比。(10分)

各班学生应按时上交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样式由语文老师自行统一规定。纸张大小以a4纸为准,内容要丰富,版式要美观,书写要漂亮。

5.竞赛活动。(25分)

①各班在上级或学校组织的读书征文活动、读书竞赛活动、经典诗词诵读展示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以各班参加活动的记录和成绩为准。

②各班自行组织的读书活动,要有计划,有过程,以书面活动计划和活动过程图片为准。(检查经典诵读台账)

1、学期结束学校将组织进行书香班级评比,每学期评选出6名校级书香班级。

2、评选过程中,评审小组将按照流水作业的原则,根据各班级得分高低评选出校级书香班级(不再按照年级组进行评选)。

班级读书总结篇6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各班语文老师

二、建立开展活动工作计划

各班语文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学校根据局精神指定活动方案计划。计划中要明确读书时间安排。

三、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1图书室读书制度

1早读课、午间活动以及各班专设读书课都是学生到图书室读书时间。各班还要严格执行学校统一安排的第二课堂活动课图书阅览的时间表。

2图书室读书要保持安静。爱护图书,按规定借书,做文明的小读者。

3工作人员要保持图书室的整洁。登记好借书情况和图书造册登记管理工作,做好每学期学生新书的分发工作。

2黑板板宣传制度

1学校板报和班级板报应每月出一期。根据本月教育主题选定宣传内容,做好指导工作,依时出好黑板报。

2学校黑板报分德育、少先队、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卫生与健康栏目。

3学校板报小组应对每一期板报进行评比并公布结果。

3读书橱窗制度

宣传书香校园的主题、口号、读书格言等,读书橱窗公布“书香校园”相关规章制度。定期更换好书推荐,展览师生征文。

4早读晚阅制度

1各位老师应向学生推荐好书或报刊。解学生在家的读书情况。

2师生应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做到勤写读书笔记。

5检查制度

每周检查、每月抽查

以真正做到有计划、有落实。各年级负责人对各班的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四、各项活动评比细则

1书香之星”评比细则

各年级按学生总数的3%名额推荐。评比项目及标准如下:学校每学期开展“书香之星”评选活动。

1有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的读书计划。

2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深厚的阅读兴趣。

3能用普通话背诵课本规定的需背诵的课文、段落、句子

4积极参加班级、学校及上级组织的各类读书、征文、背诵等比赛活动。

5学以致用。学习成绩优异,能在各项读书活动竞赛中获的较好的成绩。

2书香班级”评选细则

1有具体可行的班级读书计划与班级读书总结;主题明显。阅读积极开展。

2班级读书氛围浓厚。经典诵读持之以恒

3班级图书角书籍丰富。班级图书目录》班级借阅记录》齐全,并落实专人管理。

4每人每学期阅读量能基本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5能开展富有特色的课外阅读活动。

6有各类活动资料(活动方案、活动小结、活动照片、读书小报、班级文化布置的照片、证书、奖状、发表文章等)读书有成果。

7珍惜图书。借阅图书无丢失。

3书香教师”评选细则

1有教师个人的读书计划。

2能积极撰写读书随笔。

3能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

班级读书总结篇7

本次活动以“创建读书校园”为主题,逐步增强学生文字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要求教师利用午休时间与同学一起读书,共同学习,阅读学校给老师规定的参考书目,并要求教师写下大量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开会时相互交流参考,完成了两百多篇阅读心得。

在学生群体中,学校利用广播站和宣传栏,评选出每周一个“读书之星“、举行朗读比赛,组织班级读书会,充分利用语文课,由语文老师组织,开展读故事,演话剧和演讲等文化活动。同学们谈到了阅读的收获,向大家推荐好书,并介绍了自己在家读书的情况。在学校的号召下,不少同学参加了征文比赛。全校同学热情高涨,参与面广,文章质量高,有60余篇习作被刊登在校园刊物《星星雨》上。

各个班级还根据各班情况制定读书计划,落实三个“一”,即读好一本书——师生携手共读一本书,读完、读懂;做好一件事——教师引领学生一同做,边读边记;树好一榜样——树立一个读书好榜样,实践一种读书精神。

学校方面积极组织活动,配合学生和教师,把读书活动推到高潮。

1、开放学校阅览室:学校图书室向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藏书。学生可以按照规定的时间到图书室借阅,或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借阅,图书也可开架借阅,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

2、办好班级图书角:以学生自带为主,毕业班捐赠为辅,加上由学校统一给各班借阅的图书,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交换、补充,每个班相当于都有一个“小小图书室”。

学校加强校园阅读氛围的创设,精心布置美化校园,使校园也具有“书香气”。从小区绿地到小园一石一草,从校园主体墙到走廊楼道,无不充斥着大量的阅读信息,养成文化。学校定期开展各类读书竞赛活动,举行各类阅读之星评比。上好每周的阅读课,以保证学生“会读”。办好校刊,每月一期,发表学生的优秀文章,鼓励师生阅读,体现阅读成果。

班级读书总结篇8

所谓“班级读书会”,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

一、心随“读”动,渐读渐进:班级读书会的推进原则

班级读书会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课外阅读,班级读书会内容更集中,或共读一本书或聚焦一个主题;组织程度更高,主要成员是彼此熟悉的师生,阅读进程有计划,交流时间有保障;教师往往或显或隐地成为读书会的组织者、领导者。为避免使班级读书会流于一般阅读课的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儿童心智发展的特点,激趣为先,循序渐进。

(一)“悦读”为先,更具魅力

诸多儿童阅读推广者,都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然生来“好读书、读好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因而设法让学生捧着书本“读”起来,是第一要务。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①每天确定一段“班级阅读时”,15~20分钟为宜。②初始,教师(学生轮流)大声读给学生听,坚持读。③学生个体默读,逐渐取代听读。④默读前,事先选定(或指定)一本书,中途不能更换。⑤留下3~5分钟自由交流。每人一句话,不作定性评价。以上做法适用于班级读书会起步阶段。著名作家巴金曾说:“只有写,才会写。”读书亦是如此,只有读,才会发现阅读是美妙的事情。

阅读引领时,教师必须保持一颗柔软的童心。书籍(书目)的确定,可否邀请学生参与,听听他们爱读什么;读书会的组织,可否让爱读书的学生与教师携手主持;话题的拟定,可否由学生先行提供,教师(师生)加以删选、整合;活动的策略,尽量增加一些游戏、趣味的成分……如果说这些还是属于形式的东西,那么更重要的是解读书籍,不仅要顺着作家、作品的“肌理”,还要多一些儿童视角,不要让儿童阅读承载过多的教化的作用。如解读《鳄鱼哇尼》,学生关注哇尼的可爱、故事的搞笑,甚至认为哇尼总是给他人带来麻烦,而教师非要学生明白“它做事很有毅力,遇到困难从不放弃”!相比之下,学生们的解读多率真,多趣味啊!经教师一解读,趣味盎然的绘本阅读成了索然无味的说教,课堂气氛可想而知。只有了解、贴近儿童阅读心理,才能让儿童贴近阅读。

怀抱儿童情怀,营造阅读氛围,引领学生主动地捧起书本,卸去一切不该有的压力,浸润其中。相信学生们定会从不会阅读走向善于阅读,从蜻蜓点水式阅读走向别有洞天式阅读,从不喜欢阅读走向热爱阅读。

(二)多元共生,更具张力

理想的班级读书会应该是不同风貌的。创意、多元的读书会形式与评价,给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能吸引学生用心投入。

读书会的经营形式,常见的有导读、欣赏、讨论这三种卓有成效的课型。然而,读书会的组织形式一旦陷入一种僵化的模式,必将失去其不同于课文阅读的生命活力。除集体导读,还可以协助先行阅读过的三五个学生举办个人读书观点报告会,激发大家的阅读欲望;除聚焦讨论,还可以请每人结合阅读过的书籍推荐一本好书,创意撰写书单、环境布置书单、自主巡回阅读、票选十大好书;除眼看(阅读)、嘴说(交流),还可以在自由阅读一本或若干本共读书籍后开展读书游园会,要求每人、几人甚至亲子合作设计一两项游艺活动,或猜谜,或朗诵,或形体造型,或按要求绘线路图、表演哑剧……多姿多彩的读书会形式,定能丰富学生的心灵,开启多元的思考向度,培养各种实践能力。

班级读书会的阅读评价,重点应放在学生能否主动地、多样地阅读上。在阅读量方面,可以实施差异性评价,让学生按照各自的阅读能力确定每学期的阅读总量,一般高年级可分为10万字、15万字、20万字三级;在阅读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可以开展档案袋评价,一般档案袋里要有以下几类材料:个人学期阅读计划(含明确阅读总量、选择阅读书籍)、每周阅读进程记录、个性化的书籍阅读单、学期自我评价等。在阅读成效方面,可以采用激励性、模糊性评价,如读完一本书的奖励“书迷卡”,能提出3~5个问题的奖励“一休卡”;一学期读书最多的是“读书大王”,提问多的是“读书小博士”;热爱抒情类阅读的颁发“冰心奖”,热衷哲理类阅读的颁发“鲁迅奖”……

(三)循序渐进,更具活力

宋代学者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故而儿童阅读推广者,必须事先设计一个由浅到深、先扶后放的班级读书会推进方案,绝不能企望一步登天。

首先,阅读书籍的确定要与儿童阅读心智相匹配。第一学段可以侧重于选择使用儿童语言的读物,如绘本、儿歌、童谣、短诗、浅显的童话与神话;第二学段渗透、增加些逻辑思维的内容,如寓言(成语)故事、名著简体本、漫画、自然科学;第三学段逐步扩大阅读涉猎,丰富其精神领域,如儿童文学、人物传记、散文、诗歌、中外名著与历史。

其次,班级读书会的设计应该是进阶性的。实施读书会伊始,可以师生共读一本书,逐步推进到共读同一主题的群文阅读、系列阅读,最终引导学生各自走向主动阅读、自由选择的王国。与之对应的读书会课型,也可以先以带读为主过渡到导读为主,再推进到主题讨论为主。

随着学生阅读经历的丰富,逐渐添加“辅食”,使其“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更强大。而教师也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丰富班级读书会的经营策略,鲜活自我。

综上所述,“悦读”应该是班级读书会的起点,也是终点。

二、因地制宜,融会贯通:班级读书会的推进策略

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教师有了班级读书会的经营理念,还要努力提升读书会和学生阅读的质量。这就涉及推进班级读书会的一个重要话题——阅读策略。只有不断发展、灵活运用各种阅读策略,努力超越单一的个体阅读和孤立的单本阅读,联结“人与人,人与作品,人与环境”各维度,才能实现班级读书会效益最大化。

班级读书总结篇9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分享我们班书香班级建设的一些做法,现将创办书香班级的工作汇报如下: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增长学生的知识,营造浓郁的"书香班级"氛围,我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地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制定有序的计划

为保证班级读书活动有序、有效的进行,在活动一开始我班就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读书活动计划。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有目的,有步骤,有实效。计划中明确了借阅时间和归还时间,每周二为借书日,每周五为还书日。为了确保借阅图书有序,图书角由孔子悦和刘婧仪两位同学专门负责,并规定凡是借阅图书者必须如实填写借阅资料。

二、积极动员,激发读书兴趣

实施读书计划伊始,我在班级里进行了一次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读书动员班会。班会上,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读过的好书,讲述了读书带给自己的很多好处。同学们还踊跃上台向全班同学展示了自己在阅读中摘录的一些好词、好句、好的片段。"我读书,我快乐"的主题班会中,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书"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充分利用学校书吧。学校的书吧向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优质的藏书,我经常鼓励学生到书吧自行阅读书籍,我班同学已经阅读了书吧中大部分书籍。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班级图书角中的藏书以学生捐赠为主,本学期我班的图书量已经达到200多本,涉及人文历史,天文地理以及童话动漫等。为了保障班级图书的有序流通,我在学期初制定了班级图书借阅制度。

四、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3、充分利用精彩5分钟。每天的语文课前5分钟是学生们轮流上讲台来介绍自己的阅读收获的时间,可以说一个故事、笑话、科学常识,或是谈谈自己喜欢的书。同学稍加点评之后,我会拓展些相关知识,注意提炼发言学生的读书方法,或是提些建议,启发学生的进一步阅读。

本学期,我班开展"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活动,从总体上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每个孩子都从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达到了"享受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的活动目的。在整个读书活动中,孩子们在书海中尽情地遨游,不断吸收知识。有了较多的阅读量,有了广阔的知识面,孩子们积累了很多的写作素材,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班李晓彤同学在本学期还获得了世界华人作文大赛全国三等奖,邱在川同学在每天阅读之余也养成了写博客的好习惯,目前发表博文近150篇。

我相信读书活动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今后我将继续为学生撑起一片阅读的蓝天,点亮阅读之灯!

班级读书总结篇10

【关键字】班级文化课外阅读班级建设

美国教育学家1932年在《教学与社会学》首先论证了学校文化,至此关于班级文化研究正式开始。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特质与灵魂,不同于其他而特有。班级文化涉及班级中每一个成员,包括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各个关系。班级文化可以划分为软文化和硬文化,硬文化是利用黑板报标语等展示班级精神气质的一种方式,而软文化则包括了制度文化以及观念文化等层面,由此可见软文化在班级建设中意义更为重要。课外阅读是学生提升自我修为,增加知识含量有的有效途径,同时课外阅读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也意义重大,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班级、魅力班级,课外阅读是有效途径。

一、倡导课外阅读,强化班级人文精神,认知真善美

《弟子规》开篇讲述“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倡导了孝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水浒传》所讲述的是以“义”字为中心的历史人物情节。可以说优秀的书籍是充实思想,探究人文精神最佳途径,又如《道德经》所倡导的“道可道,非常道。”又会开启学生关于哲学天理人文的思考。一切伟大的思想几乎都离不开广泛的阅读。在班级中倡导课外阅读,加大课外阅读,通过班主任推荐,学生之间交换书目的做法,达到学生之间热爱阅读交流思想的目的,长时间的坚持,关于善恶美丑真假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辨别是非,思维独立的净胜,一个班级的文化始于班级每一个成员,长期的阅读积累,班级以文会友,思维超前的优秀学子将不断涌现,而重要的是,班级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尊重个人的人文精神将得以塑造,强化了班级文化。

二、总结课外阅读,打造书香班级文化,认知世界观

对于课外阅读的组织形式,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以达到最佳效果,可以开展推荐书目的读书会或者读后感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组织以读书为主题的活动,比如开展“颂桃花”诗歌会,以诗会友,以诗结金兰。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最终通过师生互评,小奖品鼓励以及板报等形式反馈给全校师生,让才华得以张扬,同时营造出良好的书香班级文化。课外阅读同时在班级硬文化建设方面也有贡献,可以营造以读书以及名人名言为主要载体的班级环境,外造班级文化形象,内塑班级文化素质,双管协力,打造以读书为文化氛围的特色班级。正所谓读史使人明志,课外阅读的作用有助于班级文化建设,但对于学生个体意义更为重要,通过明辨历史,激辩功德,正确认识历史,认识他人,以及认识自己,认真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有助于学生在学生阶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的进步就是班级的进步,所以,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百利而无一害。

三、热爱课外阅读,凝聚团结班级精神,认知理想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造就辉煌。一个班级学生的共同价值观,共同的目标影响班级团结,团结与否是班级文化建设成败的评价因素之一,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让班级成员通过参与班级建设,融入班级活动中就尤为重要。课外阅读是一种个人行为,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集体行为,组织以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周为主体的班级活动相对容易,参与度较高,而更为重要的是,课外阅读不同于其他活动,既然短期效果还会产生长期效果。通过大量优秀书籍的阅读,学生更懂得个人与集团荣辱与共的道理,也更明白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所以说课外阅读不仅仅是班级文化建设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自我素养提升的有力手段。当然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圣贤之士的生活诡异与历史典故,在自己理想的塑造方面也有着更加清晰的想法,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想法也都会在学生大量的阅读中慢慢解答。

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个老师的都要认真思考的课题,课外阅读在对班级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入的影响。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的认识课外阅读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意义,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在班级文化中倡导课外阅读。打造书香文化为主的班级文化,将会让班级文化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也会对班级以及班级中的每个成员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以课外阅读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讨还需要广大师生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优秀的班集体以及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郭双锦.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伍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潘丽珊.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