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十篇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十篇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44:04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篇1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思想偏差

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应试教育”办学思想的困扰和教育评估机制的不完善,许多学校严重存在重分数、轻思想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现象。有些领导口头上承认思想品德有“特殊地位”和“核心作用”,但在实践上往往忽视和削弱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地位。受高考理科不考政治的影响,有的市提出了中考不考思想品德的设想;有的初中学校,初一、初二思想品德课基本都是非专业老师任教,专业老师集中在初三搞突击。评价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劳动成果欠公平和科学,尤其是实行了绩效工资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而形成了思想品德教学指导思想的偏差。

二、思想品德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在“思想品德这门课是副科”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思想品德教师得不到社会、学校的重视,劳动得不到社会、学校的承认。科班出身的政治教师不愿教思想品德课,部分骨干教师纷纷要求改教其他学科或调到其他部门工作。因此,有的初中学校初一、初二的思想品德课就出现了“空档”现象,即使不得已去教思想品德,也缺乏“安心、热心、专心”。学校在排课时安排了当领导的(校长、书记、主任)、能力差的(语数外教不了的)、年纪大的或身体差的教师来教思想品德课,有的学校造成了“临时工”多,“正式工”少;“半边户”多,“专业户”少的现象,由于受身体素质、业务素质、精力和能力等条件的影响,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够准确,知识讲解不够到位,教学时间有时都无法保证。有的领导出去开会,他所教班级的思想品德课几周都不上;有的在教学时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如一位数学老师上思想品德课时,竟然把“公民”和“人民”当作了同一个概念。

三、新时期初中生思维的倾向性使思想品德课教学难度加大

新时期的初中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前,他们既感到新鲜,又感到陌生。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社会上各种思想都会给他们的思想打上烙印。受一些消极思想和错误思潮的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不少学生认为,老师讲的是空洞的,正面宣传是假的;书面上的东西是无用的,只有钞票才是实在的。因此,刻苦认真学习的少了,贪求安逸舒适的多了;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少了,以我为中心的多了……这些都增加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把握时代脉搏,紧扣实际,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知、情、意、行统一的开放式教学。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形式单一,方法落后,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另外,很多教师满堂灌,长此以往形成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毫无兴趣,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失去其应有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测评思想品德成绩时重视对知识的考核,忽视能力的提升和觉悟的提高;重视可量化考核因素,考核评价机制不太合理。

针对以上困境,我们应有“危机感”,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1.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意义

同志曾经指出,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要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实际上强调了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对他们良好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未来高素质的人才,除了具备先进、系统、全面科学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有迎接挑战、参与竞争的意志、毅力、胆识等素质,这些人格素质的形成,主要靠学校以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们要端正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还其“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

2.着力提高思想品德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首先,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思想品德课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网络之中,要科学公平地评价思想品德教师的劳动成果,努力提高思想品德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稳定思想品德教师的队伍,为摆脱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困境创造条件。

其次,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意义,爱岗敬业,甘于清贫,乐于奉献;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努力探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规律,以适应思想品德教学的需要。

3.充实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和考核的手段

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增强针对性,如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新一代青少年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等。

其次,要完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手段。如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调查;引导学生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订阅各种时事报纸杂志,如《时事》《求是》《半月谈》等。坚持正面教育与因势利导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传播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等,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启发性、艺术系。

4.改革思想品德学科的考核方法,完善思想品德学科的测评体系

按照“掌握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关键,提高水平是归宿”的改革目标,把知识、能力、觉悟考核结合起来。在考核知识时,把平时考核和期中、期末相结合,口试、笔试(开卷、闭卷)相结合;考核能力时,要因人而异;考核觉悟时,坚持可量化原则,以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篇2

一、用制度约束教育教学行为、用榜样引领教师师德行为。

1.开学之初,我们带领教师重温了《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书院教师队伍建设有关规定,修订了《初中部师德考核方案》,在新制定的《初中部教师工作考核方案》中加大了师德考核比重,实行了“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从教师言行到教师仪表、从教师教学行为到教师工作态度表现进行制度约束。

2.以创建“风清气正绿色校园”为抓手,结合深圳市“创文”活动积极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弘扬正能量,用榜样的力量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本学期在师生中推行了“我为同事找优点”、“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等活动,讲好教育故事、讲好学校故事。

二、规范了学部管理工作流程,使管理效能得以逐步提高

1在开学之初就确定了每周日下午16:30召开由教学处主任、学生处主任、年级组长、生活主管参加的学部工作周例会制度,及时总结工作、布置落实院领导安排的工作及管理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学部议事制度,凡是涉及到书院政策规定落实、学部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等,严格按照程序召开相关会议,并做好会议纪要。

2.规范过程管理中,严格工作流程。以“事过留痕”为标准,坚持做好教育教学档案管理。学部工作有布置、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本学期建立完善了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过程档案、教师优质课导学案库、各学科试题整理、本学期各学科背记知识整理、各年级在校学生成绩追踪档案。

2.修订了《教师考核方案》、《班主任考核细则》、《年级组工作考核办法》、《教研组考核办法》、《作业布置与批改基本要求》、《自主合作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课堂行为规范》、《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等教师管理考核、学生养成教育评价制度。对考核结果实行月检查、月总结、月考核兑现。

3.为保证各项工作沟通顺畅,结合学部教师工作实际,借助企业微信平台,坚持用年级组、学部工作每周汇总通报和“校长致教师一封信”形式,及时将一周内各路工作检查中发现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意见建议传达给每位老师。

三、以岗位练兵、岗位培训为主,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1.本学期承继初中部传统坚持开展“一人一节优质课”活动,即每位老师执教一节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优质课,每节课后由教研组长主持组内同行认真评课,最后执教老师经过反思后对自己的导学案进行修改,由教学处收存作为学部教学资源共享。

2.校长、主任采取推门听课方式,发现有特色、有推广价值的课例,以公开课、研讨课的形式组织全体教师观摩研讨,形成课堂教学研究的氛围,在观课评课磨课的过程中,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截止11月底,校长、教学主任听课在60节以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平均听课在20节以上。

3.在学部开启了“教师论坛”活动:请赵新峰校长、赵忠效首席对全体老师进行了一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课题的讲座;校长、教学主任以“如何上好小组自主合作课”为题进行了全体教师培训;先后以“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如何能让你的学生安静下来”“如何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与尊重”“如何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为专题,举办了班主任经验交流。

4.在院人力资源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青年教师提供“走出去”学习提高的机会,一学期来,初中部共有53人次参加了宝安区、深圳市(6人次)、广东省(1人次)及省外(2人次)培训学习,外出学习教师做到了“两个一”:撰写一份学习汇报、在学科组进行一次学习心得交流。

5.根据院部安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开学初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共12人)配备了一名指导教师,为每一名新任职班主任(共7人)配备了一名师傅,并签订了师徒合同,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从课堂模式改革入手,挖掘课堂潜力,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初中部在陈副院的亲自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导学案+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为指导思想,要求老师精心编制导学案、科学设计课堂流程、准确制定课堂学习目标、严格把好课堂达标检测关。向老师提出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台交给学生、把学法教给学生、“让老师导起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要求。

为此,我们本学期共组织了10节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让先行动起来的教师做范例,由院部首席专家、校长、教学主任、学科组长以不同形式在全体老师、年级组、教研组举办讲座和教学体会交流。

新的课堂模式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力求做到八个个坚持:

1.坚持备课组合作分工:①备课组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在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课题(单元、章节)主备人;②主备人提前一周按照分工编制学案、制作课件;③备课组内学案、课件共享。

2.坚持超前一周集体备课:①固定学科组教研活动时间;②各备课组主备人在学科组教研会上,就下一周的教学进度安排、学案设计要点进行单元(章节)说课;③学科组就每位主备人的说课及学案设计提出修改建议。

3.坚持二次备课:在备课组进度一致、学案共享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实际和个人教学特点对学案进行二次“加工”。

4.坚持学案的实用性。学案的编制原则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任务单。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学生课堂展示的小剧本;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笔记;自我反思小结的知识树;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数据库”。

5.坚持课堂教学模式以“预习交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释疑——展示提高——互评反思”为基本流程,让学生“动起来”。

6.坚持课堂教学小组围坐形式。每组4-6人,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结合综合表现,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构成班内“学习共同体”。

7.坚持小组长培训制度。提前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教给他们组织、带动小组的方法和流程。让他们学会制定小组目标和小组公约。让他们明确小组评价细则。

8.坚持小组评价制度。由年级组长和各班主任共同制定对小组的评价、奖惩办法。评价结果周汇总,月表彰。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实操,我们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做好落实奠定了基础。

五、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正学风、树教风。

开学伊始,学部就明确提出“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围绕抓质量,首先修订了《初中部教师考核方案》,将教师教学成绩的考核比例提升到总考核比例的60%,自2019年10月份起与教师月考核工资、学期教学奖直接挂钩。

同时将年级组各科综合成绩、教研组学科成绩、班级综合成绩分别纳入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团队考核,以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处认真组织各类目标检测,坚持做到每节课由任课教师实施达标测试、每周由语数英教研组实施周测、每月由教学处组织月考、段考,教学处坚持要求考试成绩36小时出数据,有效地提高了反馈效度。

目前,初中部全体教师抓课堂、抓成绩的意识越来越强。各年级“激情早读”、培优辅差、“入室即静、入座即学”已具雏形。

六、加强学部文化建设,提升学部文化品位

本学期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从教学区环境布置入手,将学科知识点上墙、将优秀作业试卷上墙、将新的课堂学习形式思路上墙,努力营造适合读书、利于成长的育人氛围。

七、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强化意识,努力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1.健全完善安全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安全工作考核方案,实行安全考核评优选模、“一票否决”制度。树立人人管安全,人人抓安全的意识。

2.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常规工作。本学期坚持每周四、周日晚学生处主任、班主任进宿舍区检查生活区安全。坚持做到每周班会讲安全、学安全。本学期举办了一次安全主题班会观摩活动,各班以“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召开了班会,以“居家与出行安全”为主题主办了手抄报大赛。

3.本学期学部各项工作基本平稳,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八、招生控流情况

初中部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如下:初一391人、初二201人、初三169人,本学期除初二年级转出、转入个1人(总数无变动)外,其他年级平稳。

本学期不足之处:

一、全体教职工大会制度落实的不够好,导致有些工作上下联系不够通畅。

二、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依然缺乏系统性。

三、学科课堂效率不高,有些课堂规范不够。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思路

一、延续第一学期创建“风清气正绿色校园”的工作思路,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篇3

一、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一)思想品德课形同虚设。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几乎没有得到实在上的落实,因为思想品德虽然要参加中考,但是从七年级到九年级都是开卷考试,因此大多数的政治老师上了这门课,也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尽管七、八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人生很有指导作用,但是在升学考试中考的内容九年级占的比例最重,所以七、八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仍是只有形式,而没有实质的内容,能在考试中得点分就行了,至于九年级的那就得重视,除了课程计划上规定的课时外,还得补课。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记熟。重记忆轻实践是当前思想品德课的一个特点。

(二)班会,这也是德育的主阵地,但你看农村初中学校的这些课怎么上的,语文老师是班主任就上语文,数学老师是班主任就上数学,或者就让学生们上自习,总觉得天天都在讲就没什么讲的了,校会也是做做形式,每次校会上讲的都是同样的话,没有新的语言,全是固定的格式。什么清洁卫生打扫彻底保持不好,什么注意安全,什么什么的,没有结合每周的情况讲身边的具体的东西。学生也不想听,老师不想讲可不得不讲。缺失当前新形势下的理想和现实的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班会校会有名无实。

(三)学校团组织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是现在的团组织没有了那种先进的代表性,七年级入学后,部分成绩好的为队员,没有仪式,队员不知道队歌是什么,不晓得自己是先进。团组织几乎瘫痪的,很多只是有一个人是名义上的领导,不开展活动,如果到了九年级,叫班主任讲一讲,填个表就是团员了,不考虑学生是否在校的品德。在学生中缺失了对先锋队组织的向往之情。有形式无内容是当前团工作的一个特点。

(四)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来看,因为他们都有本班的课,有教学任务和压力,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就没有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当前的形势下,他们只注意安全,只要安全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了,不管学生的思想行为;再说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也是安全一票否决的,即使其他工作做得再好,只要安全出了事,就不好了。学生的思想行为、班风、学风也不好考核呀。重管理轻教育,重安全管理轻行为培养是当前班主任工作的一个特点。

现在德育工作成了有名无实的形式了,学校德育工作也就没有了实际效果。可是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要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人格的形成,人生道路的方向起到决定作用。有人比喻说:身体不好是废品,学习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在德智体三个方面来说,德是最重要的。本人在长期的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做了一些思考,对如何改变学校德育现状有些设想。

二、德育工作的改进措施与策略

(一)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特别是校长要高度重视,把学校和德育工作纳入对部门及老师的考核。亲自深入到各班里去了解老师和学生,了解班风和学风,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以这些作为考核相关人员的依据。对教职工进行师德师风的教育和考核,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让老师们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的引导者和楷模。思想品德课要开足开实并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之中。

(二)教务处或政教处要有具体有效的工作措施。对团支部的工作要有明确的要求,一个学期要做些什么,怎样做,都要有要求,可以结合“五四”青年节,对团员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还可以利用国庆节、建军党节和建军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育活动,利用中秋节、重阳节儿童节开展尊老爱幼的活动,利用禁毒日开展珍爱生命的活动……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借此对学生进行各项教育会更有意义。青年入团必须要有标准,不得将所有写了申请的人全部吸收入队,要在学生中形成向往先进组织的意识,那些已入队团的学生也会更上进,没有入团的学生也会积极创造条件,这样就会形成整个团体向好的和积极的方面发展。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篇4

实施教育工作目标管理是落实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几年来教育工作目标管理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为全面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我县的教育工作,增强教育管理能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我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州教育局对县教育局目标考核指标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我局与州教育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后,教育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立即进行了专题研究,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认真讨论了目标管理考核的各项指标要求,并根据州对县《考核指标》块32项考核项目,结合我县和各校实际,修订完善教育局对学校的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将各项具体指标任务分解到各股室和各学校加以落实。

几年来,我们实行局领导分片负责和股室工作人员挂点联系制度,责任到人,定期不定期到各学校督促指导工作,并把目标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列为督促指导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全面落实。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名誉下发了《双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05年度“两基”复查年审相关工作的通知》(双政办发[2005]47号),对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全县教育的整体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10月24日——28日分五个组分别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目标管理考评。经过分组考评,集中复评,对照《2005年度双柏县教育工作主要考核指标》要求,逐项对照进行自评,自评96分。现对我县的教育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德育工作

加强德育工作。目前,我县各学校都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在德育制度建设和德育队伍建设方面较之过去都已得到加强,在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落实相关工作。为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2004]8号文件精神有具体实施,我县教育局党委认真推广使用《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修订)》,合计全县共征订《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修订)》734份(中学181份,小学553份)。

双柏县辖4镇5乡,85个村(居民)委会,县内居住着汉、彝、哈尼、白、回等18种民族,总人口15.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3万人。根据省、州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几年来双柏县教育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把搞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列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几项专题教育的有关要求》,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课时安排和教材征订等有关要求做统一的安排,规定将民族团结教育的课时安排在课程表中进行;二至六年级每学年8课时,初中每学年8课时;并要求各学校在学年初、学年结束时将专项教育工作年度教学计划、工作总结上报教育局。

各学校党政领导充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把它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是抓教材征订,共征订《民族常识》1056册,《中华大家庭》704册,《民族政策常识》996册。做到城区学校人手一册;乡镇中学、中心校每班一册;完小、村小每校一册,并可反复使用。其次是抓计划、抓实施,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校党政领导亲自领导、安排、参与,亲自督促落实每项活动,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章有序。(1)严格按照要求开设开足课程。(2)坚持每年各中小学校出民族团结专题板报1共。(3)每年9月自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情况。(4)在办好双柏一中高中、双柏二中民族班的同时,加大对安龙堡、大麦地、雨龙三个民族乡民族学生的“两免一补”和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5)通过课堂教学,老师们向学生正确宣传我国的历史及民族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从而正确把握对民族团结理论和实践的认识问题。(6)部分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7)在各科的教学中教师把爱国主义教育和“五观”教育渗透在文化知识当中。(8)各学校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力度,并充分利用板报、课堂、主题团队会等手段,坚持正确导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及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活动。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进一步增强民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为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营造气氛,形成合力,为我县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一步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召开全县学校德育工作会,专题研究学校德育工作问题。中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对于保证人才的培养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关系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

为保证我县中小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做到: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此,双柏县教育局于2005年8月15日至17日组织召开2005年德育工作会。会议以领导讲话、汇报交流、专题讨论的形式进行。全体参会人员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心态,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很有必要,通过交流,受益匪浅。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出台了《双柏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对学校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教育局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检查、督察,经常深入学校,督促、指导学校抓德育工作,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和文明学校创建及管理成效明显,育人环境洁净优美,校风教风学风良好,无重特大违法案件发生,妥甸小学等两所学校积极申报州级文明单位,双柏一中等四所学校积极申报州级文明学校。

(三)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会上,教育局杨勇局长语重心长地说:“学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古人言:‘育人必先自育,成人必先自成,责人必先自责,正人必先正已。’要在全县在广大教职工中掀起‘铸师魂、正师德、练师功、树师表’的教育活动,各学校要结合教育改革,制定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教职工行为规范,使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文明礼貌、昂扬向上、仪表端庄的形象,教师要塑造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每一位教职工都必须真正做到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每一次批评和表扬都充满了爱,因为,在关爱中成长的学生才会有一颗充满爱的心,要不折不扣执行《双柏县中小学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杜绝无视学生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的教职工。”在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全县各校(园)通过各种形式普遍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为重点的师德师风建设,到目前为止,无违反师德规范的恶性案件发生。

(四)开展依法治校活动。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的第一年,颁布《实施纲要》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形式基础上作出的搞好新形式下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根据州教育纪委和县纪委的有关要求,教育局党委集中1个月的时间,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纲要》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在学校党员管理人员中开展“廉洁从教,勤俭办学”专题教育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全体教职工依法执教的意识得到了增强,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廉洁从教。

为了不断地普及法律知识,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积极购买和认真学习《四五普法》读本,参加相关考试,同时,全县各校(园)还继续组织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各中心学校与当地派出所、交警中队联系,邀请他们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进行必要的法律教育,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制度。

一年中,我县从局机关到各学校,都组织干部、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了十六大、十六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各中学根据要求通过政治课课堂教学、办专题讲座、出板报、办宣传栏、播放广播录像、举办演讲或征文活动等形式对十六大精神在中学生中作了宣传教育。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全县小学开展了“争做合格小公民”演讲征文活动;全县小学四、五年级,初中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参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全县各学校根据教育局制定的《双柏县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努力营造“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的氛围。各学校(园)都以广播、黑板报、专栏、主题班会、校会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城区各学校(园)开展未成年人“远离不良文化”的签名宣誓活动和校外道德教育实践。其中,双柏二中还在9月6日,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了《如何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的专题教育,在9月27日,在各班举行“远离黑网吧”的签名宣誓仪式活动。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县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双柏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三项教育活动”的意见》(双教党字[2005]28号)。今年9月,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9月“民族精神教育月”宣传教育活动。一年来,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积极开展文明学校创建工作,一年中,对2所省级文明学校、5所州级文明学、18所县级文明学校进行了复查,抽查率达95%。

(五)加强教职工管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全县各学校都坚持校内结构工资制,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以量计酬以质计奖分配方案日益完善,教师评价日趋科学,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进一步落实,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三全”“三爱”“三让”教育活动,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精神不断得以提高;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师德考核力度,学校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教师依法执教,以德行教的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

二、教育经费投入

在本年度内,省、州下达我县的危房改造项目2所:大麦地乡河口小学和法裱双坝小学,大麦地乡河口小学计划投资27万元,法裱双坝小学计划投资26.8万元。双柏一中信用合作贷款500万元,双柏一中信用合作贷款项目综合楼和学生宿舍现已到位资金40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进行室内装修。我县已按项目计划完成了项目建设。

我县未出现挪用和挤占教育专款的现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省定标准为:中学60元/生/年,小学40元/生/年,我县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的标准为:中学50元/生/年,小学30元/生/年。按月足额拨付。今年我县偿还“两基”欠债286.88万元,其中:州级补助87.19万元,县级配套156.69万元,单位自筹43万元,已按计划完成“两基”欠债的偿还任务。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维护、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区经费11.5万元,由双柏一中配套2万元,各乡镇中小学、双柏二中各配套0.5万元,我县已按时足额配套到位。

今年我县的国家免费教科书71.05万元只下达计划,由政府采购后发放教材,我县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的中小学生有7868人。省教厅下达寄宿制和半寄宿营制经费50.4万元,独生子女“三免费”从2005年9月起改为独生子女奖学金,“三免费”、寄宿制和半寄宿制教育经费和国家免费教科书,都真正落实到学生头上。

完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

三、基础教育及成人、职业教育

(一)努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一年来,我县继续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我县通过采取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两基”工作的认识;全面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多渠道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对全县“两基”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公证、客观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对农村综合初中班的规范管理与指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严格执行“两免”政策,实施“三个一”工程等措施。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两基”成果得到巩固。

2005—2006学年初,全县有3—6岁儿童5577人,在园(班)幼儿1674人,幼儿园(班)入园率达30.02%;有7—12周岁适龄儿童11903人,入学11886人,小学入学率达99.9%;有13—15周岁适龄少年6384人,初中阶段在校生6321人,初中毛入学率达99%;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25%、1.52%;普通高中招生536人,比2004年的474人增加62人,增长13.08%。

(二)全县有初级中学10所,其中农村综合初中4所(州级2所,县级2所);初中教育质量较2004年有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县共有43个初中毕业班,参加中考1465人,参考率73.95%,比2004年的69.89%提高4.06个百分点,全科合格率为15.9%,比2004年的14.36%提高1.45%。初一、初二年级统测优秀率、全科合格率均稳步提高,今年我考取楚一中17人,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加大县内对口支援工作力度,我县有城镇学校4所(高中、职业高中、初级中学、小学各1所)乡镇一级学校2所。6所学校各对口支援1所薄弱学校,坚持每年派出骨干教师开展对受援学校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二次、举行捐资、捐物活动一次。

(四)多年以来,我县十分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自2003年起,我县积极选送培训骨干教师参加省、州培训,教育局先后下发了5个文件对开展工作的要求、教材、课时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定期对各学校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通报检查结果。城镇中小学、初级中学及以上学校已按要求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2004—2005学年全县在校中小学生19925人,参加检测学生数为9088人,检测率为45.6%;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课率为100%;初中以上学校预防艾滋病、性健康教育开课率为100%;完小及以上学校艺术教育开课率为100%;民族教育开展面100%。

(五)实施“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区建设项目”。到2005年1月底,全县所有的村小建成(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所有的村完小建成(模式二)教学收视点;所有的农村初级中学建成(模式三)计算机教室。全县所有的中学、县属小学按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

(六)按照省、州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计划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在原有课题(省级、州级课题各一个)的基础上,各学校(园)共申报43个县级课题,经过县级教育科学规划办进行初评和复评,最终评出县级课题23个,其中重点13个,规划10个,其余20个为校级课题,同时推荐14个课题参加省、州级课题评审,其中,获省级立项课题2个,州级重点课题1个,州级规划课题5个。为进一步加大课题管理和宣传工作力度,2004年4月拟定《关于公布双柏县“十五”期间第一批教育科研课题的通知》(双教通字[2004]6号)、《双柏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双教通[2004]13号)及《双柏县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双教通[2004]14号)等教育科研文件,并下发到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县、乡、校教育科研工作网,按照要求制定《双柏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和《双柏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指南》。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一是听课、评课建设性地利用“2+2”模式听课评课,累计听、评课600节次/学年。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专业化成长。二是开展专题讲座。进行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累计举办讲座56场次/学年。把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转化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三是开展优质课竞赛组织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平台。成功举办了初中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和小学数学讲赛,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州级课赛。

加强教学用书管理工作。每学期都组织召开中小学教学用书征订工作会议,坚持“一费制”的前提下,本着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原则,召开一年春秋两季两次全县中小学教学用书征订工作会议,制定双柏县中小学教学用书、教辅资料征订原则,规范教学用书征订渠道,保证教学用书征订使用规范有序,杜绝非法出版物进入校园。

(七)双柏县“普实”工作于1999年通过省教育厅验收,验收后我们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教学研究。2001年至2004年通过省、州复查合格。农村勤工俭学开展面为95%;总收入56万元,生均收入比上年增长6元;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肉菜自给率为65%以上。

(八)制定了《双柏县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业高中招生180人,完成计划数的90%;有骨干专业2个、学科带头人2名。中等职业学校参加职高高考上线及就业率为90%。开展职业培训383人。形成了以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龙头,乡镇、村成人技术学校为主要阵地的较为完整的职成教育体系网络。

(九)年内扫除文盲45人;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1622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63人次,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189人。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一)建立以县为单位的中小学教师数据库。自2000年以来,我县各学校中小学教师基本情况已实行用数据库进行管理,每个教职工的年龄、族别、工作时间、学历、职称等都已作了录入,凡人员有变动或个人的基本情况有变动,就及时进行修改。数据库的建立,可随时掌握学校教职工的基本情况,和各学校人员分配情况,为领导做决策、材料的上报、分析提供祥实、可靠的依据。

(二)完成中小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2004年,双柏县编办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核定全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楚政办通〔2004〕17号)文件规定的编制标准,以各学校基本情况为依据,对全县24个核算单位进行了核编,并下发了《关于核定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双编发〔2004〕17号)文件,共核定我县教职工编制总数1595名,其中中学核定编制670名,小学核定编制925名。2005年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数进行管理,凡超编的学校,一是辞退代课教师;二是不再分配新教师;三是教职工只能调出,不能调入。

(三)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需要补充合格教师。教师资格认定。认真宣传和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资格认定条例》和省、州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做好面向社会宣传工作在县城和乡(镇)主要街道粘贴有关宣传材料。切实把握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对象、标准、条件、程序、方法等要求,依法认定教师资格。目前有98%的教师已持教师资格证上岗。教师补充。一是为加快高中发展步伐,确保我县教育重点,2005年经双柏县人民政府批准,双柏一中在省内师范类高等院校考核、引进本科毕业生12人。整个引进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内容公开,结果进行公示。二是根据双柏县人民政府2005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文件精神,乡(镇)初级中学接收本科生8人。把好教师“入口关”,2005年新补充的20位教师均学历合格,且具有教师资格证。

(四)坚决清退不合格教师,没有无证上岗现象。2004年,经双柏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双柏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招考录用了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有54人分配到教育系统就业,虽然都对他们进行了岗前培训,但在这些人员中有少数非师范类毕业生,这部分非师范类毕业生暂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还不能达到持证上岗。2005年,新教师补充后,我县对代课教师进行清理,经考核,对不合格的代课教师给予辞退,现补充到教学岗位的代课教师都具有中师以上学历和教师资格证。

(五)促进城镇、坝区与山区教师流动,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聘任制有新的突破。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步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加快高中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确保我县教育重点,促进和加快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县城学校补充教师乡镇中学公开招考,2005年通过公开招考,调入教师17人,整个招考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内容公开,结果进行公示。乡(镇)中心学校教师流动。严格编制管理,在有编制的条件下,一是乡(镇)之间的教师调动,个人写出申请,调出调入乡(镇)中心学校签署意见,报教育党委会议决定;二是乡(镇)内从小学调入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教师根据教学实绩各学校班子会议讨论后上报教育局审批。乡(镇)内通过考核,工作不认真,连续两年教育教学成绩较差的教师(中青年教师)从工作条件好的学校调到工作条件差的学校任教。

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聘任。中心学校校长实行推选制,首先教育局和组织部门到学校召开教职工大会,由教职工公开推荐,将得票最高的2位进行考察,并将考察情况提交教育局党委会议研究讨论后行文任命。中心学校副校长根据乡(镇)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推选制和校长自行聘任的形式进行聘任。中层管理干部是通过竞争上岗后由校长聘任。教职工的聘任根据年度履职情况,各学校采取不同形式的聘任方式:一是竞争上岗;二是由校长聘任中层领导,中层领导聘任年级组长,年级组长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教师的方式进行双向选择或优化组合。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职初教师;卷入式;启航工程;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6-0056-03

【作者简介】吴静,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00)培训处副主任,一级教师。

近年来,职初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职初教师培训中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培训理念相对落后;二是培训内容缺乏整体性;三是培训管理缺乏科学性;四是培训活动缺乏实效性。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经过近四年的实践与研究,为区域职初教师量身打造了《雨花台区职初教师“卷入式”启航工程的创新实践》实施方案。方案以“卷入式”为培训理念,以区域性为组织单位,以启航工程项目为抓手,大胆实践与创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形成了区域教师培养的品牌,促进了区域职初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秉承先进理论,激发职初教师内在主观能动

南京市雨花台区职初教师“卷入式”启航工程的实施,秉承草根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田野研究理念,唤醒教师自主发展动力,解决职初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因素。草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平凡而富有生命力。职初教师的发展应该扎根于雨花的区域特点,全员参与,固本强基。主体性教育理念,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观能动性,让教师有选择、能自主、可创新,发挥职初教师的主体性,激发其内动力,形成稳定、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田野研究理念其真正的含义是指真实的、本来的、甚至是原始的;是开放的、丰富的,甚至是完全敞开的,因而“田野研究”是实打实的。只有在“田野”里,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产生研究的激情,获取原始而真实的信息。职初教师的培训应该是原生态的“练兵场”,要能突破“瓶颈”,真正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

二、渗透“卷入”理念,形成区域专项特色课程

(一)创造性实施南京市读本课程

南京市编撰了两本读本作为所有区县职初教师培训的蓝本,一本是《职初教师,从这里起步》,另一本是《职初教师,就这样起步》。我们将《职初教师,从这里起步》作为区本课程的蓝本,将《职初教师,就这样起步》作为校本研修和教师自我研修的指导手册。两本读本的内容包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两条腿:一条腿是“师德”,一条腿是“师能”。但是,如何使读本内容落地生根呢?我们采用了多种研修方式,比如通过“先学后培”“互助学习”“自主研修”“分享交流”等活动形式将学员卷入其中。如信息技术的培训,采取的是三步学习法:第一步是教师网上自学;第二步是现场学习、答疑解惑;第三步是提交个人作品,教师点评。又如师德专题培训,采用是全区职初教师“启航杯”师德辩论大赛的形式,在全区教师中征集辩题,在职初教师中招募辩手,让职初教师在辩论中提高师德认知、理清师德底线、分析师德现场,在辩论中成长。再如教学设计专题培训,采用的是脱离网络和教辅资料的“独立备课”研修模式,即让教师经历“体验―概念―实践”三个阶段,从而在“三段研修”中阶梯式成长。

(二)打造区域性“卷入式”活动课程

“卷入”即吸引进去,可以理解为对某个活动、某个事物与自己的关系或重要性的主观体验状态。我们用“卷入”来描述教师与培训体系之间的关系,是指在活动中,可以使职初教师基于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自发地卷入培训活动之中。“卷入式”可以发挥个体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个体能根据社会或他人的评价、态度和自己实践所反馈的信息来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发挥导向、激励、自我控制、内省调节等功能。第一类是打造“启航杯”系列活动,如职初教师专项教育案例评比与修订指导活动。第二类是打造自主研修菜单式课程,生活类的茶艺、养生、插花,专业类的工作经验分享活动,菜单式课程由职初教师参与设计、选择课程,甚至作为讲坛主讲人。第三类是打造以班级为组织单位的“团队分享”活动,如“世界咖啡深度汇谈”、户外拓展活动等。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得到集体的力量,获得抱团式发展。除此之外,职初教师还有机会亲自参与项目活动和班级活动的筹划、建议、组织、安排,并可以在一些课程中,自己为自己设计培训课程,不仅“卷入”培训活动,还能“深入”培训管理。

(三)构建启航工程多元化评价体系

一是中心课程评价。启航工程职初教师的培训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着完整的评价修订机制,针对读本课程实施调查反馈情况,调整课程计划和内容;针对“启航杯”活动的组织效果,调整活动主题、内容与组织方式。以此保持职初教师课程先进性、科学性。二是学校管理评价。职初教师基层学校的管理情况,直接影响启航工程的实施效果。南京市雨花区教师发展中心将职初教师的管理纳入校本研修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建有完整的专项考核,包含制度建立、^程管理、管理绩效等内容。三是教师个体的发展性评价。职初教师专业成长建有完整的网络体系、学时认定平台,每学年度进行优秀学员的评比,优秀率占班级总人数的20%。评价内容涵盖反应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科研、信息技术等。“优秀学员”在“区教坛新秀”“区优青”的评比中可获得加分。多元的评价体系,科学地评价了职初教师的专业发展状态。

三、整体思考设计,打造区域性启航工程

(一)实施方式――完善机制,科学管理

1.精心设计启航工程。“主题引领,项目驱动”是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模式。在启航工程的项目工作运作中,集中了区域四位一体的功能优势,融合了区域、学校、基地等集体的力量。在研究与深化区域和学校导师制指导工作方式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基层校本研修工作中对职初教师的专项管理,确保管理机制落地生根,从而,形成了分层管理、行政管理、数字化管理、学术管理等良好的制度管理机制。

2.细心安排系统研修。五年的职初教师按照自然年度编班,每年度完成规定学时量的学习与活动。区教师发展中心为每个班级遴选了优秀班主任,班主任连续五年带班。区教师发展中心设有专门的项目负责人,建有《启航工程班主任职责》《启航工程班主任考核制度》,由班主任、班委会负责班级的学员管理、课程计划、会务管理、新闻、效果调查、数字平台管理等,由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处负责班主任的年度考核。同时,区教师发展中心还建有《启航工程学员守则》《启航工程职初教师参训情况调查问卷》,定期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并有相应措施跟进,学时管理平台按时录入。

3.用心组织“职初考核”。区域建有完善的职初教师专业发展研修的考核方案,根据不同目的,考核评价可分为两类:一是形成性评价;二是总结性评价。0~4年的职初教师,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主要特点为“前瞻式”。它的作用是确定学习效果,目的是改进学习过程,调整培训方案。评价的重点是过程,“分数解释”凭借当年的“目标参照”,实施时间在每年6月。满5年的职初教师采用主要特点为“回顾式”的总结性评价。它的作用是评定学业成绩,目的是确定职初教师已经达到的水平,预言在后续培训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评价重点在结果,评价手段是考试。考试的内容有笔试和竞赛,“分数解释”根据“常模参照”,实施时间在每年10、11月。满5年的教师在总结性考核的同时回应了南京市满五年职初教师的统一考核要求。

(二)实施程序――分层推进,三步落地

1.区域引领。南京市雨花区教师发展中心认真研究国家、省市级教师培训的文件精神,明确学时量的分配,拿出具体方案、做好工作动员、搭好活动平台,率先垂范引领,并做好后续管理与支持工作,使职初教师的研修工作稳步推进。雨花区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处会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布置与研讨,以求保持职初教师培养的先进性、持续性。

2.学校执行。在区域工作要求中,学校做什么和怎么做以文字形式将“学时”“内容”“发展档案”和“请假规定”作出具体要求,并给予支持与指导,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职初教师的培养,已经纳入对学校校本研修的考评。因工作效果突出,这项工作已经得到全区基层学校的有力支持和广泛推广。

3.教师“卷入”。启航工程是职初教师的培养工程,职初教师是活动的主体。无论是教师的“被卷入”,还是“自我卷入”,其核心是个体自主行为,是基于个体自我发展需要的“卷入”。教师在“卷入”中开悟,在“卷入”中提升。“卷入”的核心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实实在在的专业成长,使得职初教师对未来的专业发展充满信心。

(三)实施机理――研究实践,创新创优

1.“外部控制”与“内部激发”有机整合。

启航工程职初教师培训包含“读本”课程和“卷入”课程,读本课程是通过外部控制促进职初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卷入”课程由是内部激发的促进职初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课程与活动。外部控制与内部激发,是“卷入”与“被卷入”的有机整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机因素的有效结合、科学结合。

2.“全员卷入”与“全程卷入”有效互动。

职初教师工作的前五年属于职业的关键时期。启航工程的实施对象是职初五年的教师,五年全部学完,五年全程管理。区域与学校联动,“全员卷入”与“全程卷入”有效作用,这是区域性“主题引领,项目驱动”工作模式的优势体现。

3.“职初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连接。

教师的“职初教育”是指职初教师前5年的教育与培训,主要要求是“站稳课堂”与“带好班级”,从教育和教学的角度进行职后培训。但是,“职初教育”又要与“终身教育”有机相连。所以,我们主张夯实基础,发展能力,创新创优,持续发展。

四、突出实效功能,促进职初教师专业发展

1.人本性。《区域性职初教师“卷入式”启航工程》其含义是尊重职初教师作为“人”的、个体的、真实的、本来的、原始的发展愿望,它是开放的,也是丰富的,是实打实的。让教师个体在“田野”里呼吸新鲜的“空气”,获取原始而真实的内在动力,是尽力用教师自我发展的本能来唤醒教师个人的智慧。

2.可行性。《区域性职初教“卷入式”启航工程》具有可行性。在对大量的可靠来源的文献材料研究之后,我们认为,“卷入式”培训的实验成果是可靠的,效果是明显的,《区域性职初教师“卷入式”启航工程》的设计、组织、程序具有成功完成的可行性。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篇6

首先,我代表平原县教育局对各位领导前来平原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平原县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共辖乡镇11个,总人口44.7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74万人。2003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14592万元。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国办学校140处,其中县直学校9处,农村中小学131处,在职公办教师4999人,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3825人,在校生56656人,其中高中6596人,初中24056人,小学25094人。1986年我县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97年通过省政府的“两基”验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积极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坚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调整支出结构,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农村教师工资按月及时发放,加快薄弱学校和危房改造步伐,加大制止学生辍学工作力度,保证“两基”成果的巩固和提高,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财政负担较重。但县委、县政府为充分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优先安排教育经费,坚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依法做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2003年,教育经费总投入6670.43万元,分别比2002年和2001年增长6.12%和23.17%,其中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398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5.7%。农村中小学生年均公用经费为小学126元,初中258元。在保证投入的同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县审计局、教育局每年对各单位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2003年我县未发现挪用教育经费的情况,平调资金已全部纠正。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依然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县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全县财政收入中62%的部分用于教师的工资发放。所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光靠单一的政府投入已无法满足需要,必须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路子。

二.农村教师待遇落实情况

全县农村教育系统财政供养人员4779人,其中在职3825人,离退休859人,退职95人。自2002年6月开始,我县对农村教师工资实行“全县统筹、封闭运行”的办法,在原有工资基础上全部收归县管,县财政设立教师“工资资金专户”,每月10日前,由县财政直接将教师的工资款拨付到农村信用社,信用社再打到教师的工资卡上,每月教师凭个人工资卡领取工资。现在,我县农村教师人均月工资为570元。截止目前,全县教师工资没有再出现新的拖欠现象。2002年5月以前,全县共欠发农村教师工资1582.5万元,累计拖欠时间最长的为11个月,最少的4个月。

在保证教师工资按月及时发放的同时,积极落实农村教师的其他待遇,今年3月份为全县农村教师办理了“医疗保险”。

三.农村中小学收费及创收情况

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全部按照鲁政办发[2000]69号文件和德政办发[1998]26号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收取,严格执行“一证、一卡、两公开、四统一”的收费政策(一证即各单位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做到一校一证;一卡即县教育局统一印制的收费管理卡,做到一生一卡;两公开即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收费使用情况;四统一即统一收费时间,统一收费项目,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收费票据)。学校凭证收费,学生照卡缴费,没有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自立名目乱收费现象。

在严格收费管理的同时,各单位通过勤工俭学、搞校办企业、对外承包等积极进行创收,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

四.农村适龄儿童入学情况

2003年,全县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49%。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2.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8.85%。

五.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

(一)2003-2004年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

2003-2004年农村初中学生年辍学率为4.22%,年辍学人数为1055人,其中初一150人,初二360人,初三545人。在辍学的学生中,外出打工的占68%,经商的占15%,回家务农及从事其他行业的占17%。

(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高校招生并轨制度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难、就业难,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

二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新的读书无用论滋生蔓延,导致学生对升学失去信心,加之有些家长观念落后,目光短浅,致使学生辍学经商或外出打工;

三是在学校内部,实施素质教育力度不够大,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课程过深,考试过频,加上个别学校存在着歧视学困生现象,导致学生厌学以致辍学;

四是个别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三)我县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措施

依法控制学生辍学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县历来高度重视。自1999年以来,县政府、县教育局相继制定了关于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了控辍工作力度,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得到了相对有效的控制。我们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交流。围绕控制中小学生辍学工作,我们重点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坚持实施辍学报告制度、动员学生返校制度,强化学籍管理,建立和完善学生入学保障机制;

二是严格执行省、市规定的义务教育收费标准,全面推行中小学收费公开卡制度,坚决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

三是实行贫困学生救助制度,对贫困学生实行减免杂费政策。减免比例:县直中小学不低于在校生人数的15%,乡镇中小学不低于在校生人数的20%;

四是规范和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活动课建设,充分发展学生特长;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和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五是全面推行制止辍学责任制,实行制止辍学“一票否决制”。每年召开一次控制学生辍学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全面落实各项奖惩政策。

通过以上措施,全县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中小学辍学率特别是农村初中辍学率距离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从教育内外两方面入手,切实有效地抓好控制学生辍学工作,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六.初、高中毕业生流向及社会就业情况

根据2003年的统计数据,2003年全县共有初中毕业生6950人,其中有2700人升入普通高中就读,占38.8%,有600人升入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就读,占8.6%,有3650人外出打工、经商或回家务农,占52.5%。2003年全县有高中毕业生1800人,升入高等院校的有1332人,占74%,升入民办院校的188人,占10%,其它的占16%。

七.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一)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县农村共有中小学校131所(不包括幼儿园),在职教职工3825人,其中在岗人员3037人,提前离岗及其他原因非在岗人员788人。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以下三点:

一是结构矛盾突出。受历史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区域性矛盾。县直学校和临近县城的乡镇教职工过剩,偏远乡镇教师短缺;(2)学段性矛盾。由于近几年小学生源减少,初高中生源进入高峰期,小学教师阶段性局部过剩,初高中教师普遍短缺;(3)岗位矛盾。在部分学校内部,非教学人员过剩,教学第一线的专任教师相对短缺,富余的非教学人员占用着专任教师的编制,但又不从事教学工作;(4)资源矛盾。我县农村中小学民师转正人员目前在岗的有1200多人,占全部农村中小学在岗人员的40%还多,这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学历水平低,第一学历或高中或初中或更低一些,知识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低;(5)学科矛盾。从学科分布来看,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的专业教师紧缺,70%以上的农村小学没有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6)编制矛盾。2002年省政府下达了鲁政办发[2002]44号文《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与1999年的编制标准相比,调整后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由以学校为单位按班额核定,调整为以县级为单位按教职工与学生比核定。按新的编制标准,我县农村教职工队伍超编253人,而事实上我县农村教师队伍缺口很大,致使国家规定的所有学科无法开齐开足。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这些结构性矛盾直接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是教师减员与师资补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教师资源大量减少。自2000年以来,我县在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中实行“本科生留县直,专科生去乡镇,电大、中师生不再分配”的办法。近三年来,全县共接受派遣专科以上毕业生126人,而同期因年龄、身体健康以及去民校应聘等各种原因离岗的就有785人,三年教师资源净减少659人;另一方面,师资补充工作未能及时跟上,现行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未能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用人制度接轨,教学亟需的学科毕业生和高学历的毕业生不愿回来,各单位对回来的学非所需的毕业生不愿接收,二者互相掣肘,形成恶性循环。自2000年至今,分配到农村中小学的专科以上毕业生共计88人,实际到岗到位的仅有53人,尚不及同期教师减员的零头,各单位只好聘用代课教师以维持常规教学需要。

三是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令人堪忧。我县从2000年开始出现教师外流现象,截止到2003年底,全县教师外流共计111人,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外流76人,这部分教师普遍学历高、职称高,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其流向是县内各民办学校,主要是平原师范初中部。究其原因,一是市场经济社会大环境使然;二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人生价值观发生转变;三是农村教师工资收入偏低,待遇较差;四是教师工作环境不良,精神不愉快,心情不舒畅。农村骨干教师外流对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心思动,部分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受到影响。

(二)措施和成效

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坚持把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培训、考核等,深化农村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我们的措施和做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依法落实县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的管理职责。根据《教师法》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县教育局作为县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县内所有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依法实行统一管理,负责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考核评价以及校长的选拔任用和归口管理。

二是坚持师德教育常抓不懈,农村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我县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将每年九月份定为“师德教育月”,组织各学校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县教育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举办师德教育演讲比赛,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估机制,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三是通过深化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核编定岗末位落聘制,精减学校领导班子职数,压缩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比例;实行结构工资制,加大奖励工资比例,定岗定责定报酬,绩酬挂钩,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教学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探索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新路子,为农村中小学及时补充新生力量,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四是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针对教师外流现象,县教育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一方面鼓励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另一方面强化教师队伍管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通过全面依法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建立健全教师定期考核制度,把教师的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作为聘任和晋升职务的主要依据。教师队伍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五是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工作成效显著,教育干部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从1998年开始,我县就在全县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中实施了“中小学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综合能力三项训练,教师学历提高培训,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以及高级研修,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去年以来重点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目前,全县农村中小学98%的专任教师普遍接受了一至两轮的专业培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中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88%,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8%,分别比1999年提高了2个和3个百分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县教育局被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

八.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广大教育干部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3年,农村中小学没有发生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96.8%,参加中考的优秀人数万人比为19.2%,居全市第5位,全县中考成绩列全市第三名,中考优秀生人数858人,比上年增加185人。小学毕业生会考优秀率36.5%,及格率84.3%,分别比上年提高2.3和3.7个百分点。奥林匹克竞赛获奖人数517名,比上年增加157人,其中获部级奖的155人,省级奖的331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8人和129人。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篇7

一、年级主任办公室的构成、职责

年级主任办公室由1名年级主任、3名德育组长和1名教学干事组成。学校派一名校级分管领导。在校长领导下根据学校及德育处、教务处、教研室工作计划制定本年级工作计划。年级主任带领各备课组长、德育组长及其所管辖的班主任开展工作。贯彻落实对班主任、各备课组成员和年级学生的各项管理和考核、表彰和处罚,完成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任用和调整,实施德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确保质量优良。

二、具体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年级各阶段目标,用目标引领各部门的作为。高一:重在规范、养成教育,重在教学常规管理和夯实基础。高二:重在师生和班主任的拼搏意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研究的效果和教育教学成绩的质的飞跃;高三:全方位总动员,向高考发起冲刺,圆满完成高考升学目标。

2.抓好生源关,首次积极会同教务处做好新高一尖子生招生工作,积极向全垦区逐个宣传学校对尖子生的招生政策,促使绝大部分尖子生选择本校,为品牌效应奠定良好的基础。

3.重视军训,开发亮点,打造品牌。狠抓跑操、行为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在十五天军训和学规范活动中,我们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以活动和比赛等形式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拼搏精神,同时也很好地落实了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绝大多数班级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好的年级风气初步形成。

4.构建年级办公室协作机制,完善德育组长管理制度和教学干事工作职责。年级办公室由年级主任负责把关、决策,德育组长、干事出谋划策,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有效地推动工作的开展。年级完善了德育组长管理制度,将年级二十六个班分为三个德育组,将年级考核和德育组考核相结合,具体到管理的每个班、每一小项,尽可能把工作细化,不留管理漏洞。三位德育组长对所管班级,无论是学习氛围的营造还是常规工作都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5.组建并完善年级学生会,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学校管理工作重心前移,本年级学生会也随即成立。主要由各班主任推荐规定数量的品质优秀、能力相当、致力于学生会工作的优秀学生组建各部,开展工作。为了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每次年级学生会会议又都是一次培训会,既让学生干部们增强主动工作的意识,又让他们切实学习管理的技巧。

6.实行面向全年级班主任和备课组的每周总结以及下周工作通知的做法,精简会议,透明而高效。年级很庞大,不可能事事召集会议,于是定期用上周总结和下周工作安排的纸质形式及时将相关内容发到学校有关领导、各班主任和备课组长手中,便于各部门更快更好的了解和执行。年级办公室各成员及时提供属自己管辖的考核内容信息,一人执笔完成,年级主任过目、通过。各部门都越来越重视本部门工作的质量。

7.在活动中强化班级管理,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以跑操、广播操比赛、球赛、拔河比赛、运动会团体操排练、运动会集体项目、元旦晚会、艺术周为契机,对本年级的管理进行强化,及时指出在班级管理及对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班主任个体或共性地问题进行指导。对于在活动中表现好的班级及班主任,及时表扬、奖励。通过活动,增强了凝聚力,锻炼了意志品质,提高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水平。

8.加强备课组管理,建立年级办公室下的备课组制度。备课组长由校长会同年级主任根据本年级该学科教师成员的考核、工作实绩、专业水平和领导能力选任,向校长、教研室和年级主任负责。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的重要责任。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多数是未能考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或辍学生,生源质量较差,而且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德育课程能否找到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中职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成长,也关系到社会初、中级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一、项目能力教学法的内涵及形成背景

项目能力教学法是教师以提升中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为总目标,整合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统筹设置以社会热点话题为背景和以专业相关话题为背景的若干项目,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入至每个项目中的若干个兴趣任务之中,教师与学生以不同角色参与其中并最终获得认知和提升能力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创立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中职学生不重视德育课程。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时,笔者发现大多数中职生对德育课程存在几点认识误区,他们普遍认为:我们是来学习专业技术的,没有必要安排德育课程;德育课程与我们所学专业基本没什么联系;德育课程考试前背几道题就可以及格;德育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就业拼的是技能。这一系列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着德育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2.传统教学方法存在弊端。生源较多的中职学校往往因为德育教师数量不足,所以德育课程不得不采取大班额授课的形式。大班额授课的难题在于:教师既要保证课堂纪律,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多数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大多数德育教师无法做到两者兼顾,因而在课堂上往往采取单一的讲授法。讲授法是应对中职学生德育课程最简捷的方法,同时也是最不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果与课后学生评价都较差。

二、项目能力教学法的优势及实施步骤

1.宣布情境,角色分解。教师提前将本课需要完成的项目及背景告知学生,并将项目涉及的角色分解给小组中的各位成员,让学生对项目及自己的角色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

2.出示任务,模拟表演。教师在项目情境下列出若干条具体可操作的兴趣任务,并选择一组学生根据各自角色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已给出的项目情境和兴趣任务进行无准备表演,教师和台下的各组成员对表演者在情境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3.出示标准,明确能力。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设置这个项目的意义和目标,以及此项目的具体考核标准,要让学生明确他们为什么要去完成这些具体的任务,完成了这些任务能提升自己哪些能力,为完成这些具体任务要解决哪些问题,如何完成才算考核优秀。

4.小组探究,自导自演。明确考核标准后,各组成员围绕如何精彩地完成项目中的具体任务进行小组探究活动并克服前期台上无准备表演所出现的问题。学生按照考核标准,合作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表演的项目。

5.考核表演,角色评价。各组依次上台进行考核表演,在台下由各组组长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记录打分,并在考核结束后指出各组优缺点,对各个角色进行点评,最终评出各类奖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与本项目相关的知名人物到课堂与师生进行互动。

6.教师点评,总结反思。教师根据考核标准及能力要求对各组和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性点评,按照逻辑顺序还原整个任务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将问题和答案列在黑板上,重点指出有创新性的思路方法和做法。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后完成相应的课后反思,从而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去思考如何解决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三、项目能力教学法的当代价值

1.实践价值。项目能力教学法是基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现状、学生特点、教学目标进而产生的教学实践方法。这种方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社会能力培养目标,将课程转化为若干具体项目,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兴趣任务,以此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协作探究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中职学生参与德育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在完成兴趣任务中接触社会、思考人生、解决矛盾,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增强了中职学生走入社会、职场的主动适应能力。

2.理论价值。项目能力教学法是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德育课程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的革新。今后,我们将教学内容进一步社会化、生活化、企业化,将教学项目真正地搬出课堂,搬进企事业单位,搬到街头巷尾,搬进学生家庭,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背景下完成项目,获得真知,锻炼能力,感受社会。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篇9

河南了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不是主要依据,除学业水平考试外要考察综合素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校老师要把学生在校的一切相关内容记录在《河南省初中学生成长纪实报告》相应栏目中,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务求真实,有据可查,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

商丘中考科目、内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的范围。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实行开卷考试。

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管理,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市,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也要进行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表现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在考试内容方面,将依据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与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商丘中考时间安排

【重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录取计分科目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总分8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20分,物理、道德与法治每门70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每门50分,体育70分,理化生实验三科满分30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和艺术(音乐、美术)等未纳入中招录取计分科目的课程,考核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呈现,具体等级要求由省辖市统一规定。经教育厅批准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统一组织考试,并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中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将要远去,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将会越发完善与成熟,同时意味着学生的课外生活会越发丰富。

此外,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规则,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的相关要求应在招生前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初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篇10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德育工作的基点定位在学生“四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达到四项指标上。学会做人是核心,学会学习是前提,学会生活是基础,学会创新是根本。以《学会做人》为德育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的的四学会教育。全面推行星级管理,加强教室文化、寝室文化建设,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通过正面教育、严格训练、积极引导、心理疏导,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尽快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形成自身特色。

二、基本思路

用好德育校本教材,引领学生学会做人;

全面推行星级评价,构筑学生人格长城;

夯实常规体现特色,注重过程全员育人。

三、工作目标

1、安全事故保证零纪录;

2、常规管理井然有序;

3、活动竞赛榜上有名;

4、评价体系基本理顺。

四、工作措施

(一)构建“一体三化”的德育管理体系,促使全员育人,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一体”即点、线、面三位一体。

点:在德育的内容上,突出做人教育、安全教育、集体观念教育,以构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为重点;

线:在德育队伍上,形成德育处、学生会、年级组、班主任为主线的全员育人的管理体系;

面:在德育内容的实施上,严格落实德育校本教材,按年级德育目标逐课学习训练;

2.“三化”:即德育管理规范化,德育目标阶段化,德育内容层次化。

(二)抓好四项建设

1.德育队伍建设

(1)德育工作队伍主要由德育处人员、年级主任、班主任、学生干部组成。

(2)抓好年级主任、班主任、学生会干部的培训与考评,提高管理能力。每月对班级、寝室、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表彰。每月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所有的班主任、见习班主任和年级主任都必须参会。班主任要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管理素质和水平。从这学期开始,班级要建立班级博客,班主任老师一周更新一次,把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反映出来,让家长可以直接获得相关信息,把班级博客建成家校联系的另一平台。.实施年轻老师跟班学习培训制度。教龄在5年以下的年轻老师或在我校未担任过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都必须学习班级管理经验,力争3年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具体以德育处《见习班主任培养计划》为准。

(3)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的管理作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德育处、团总支抓学生干部组织的健全,选拔热情高的优秀学生充实学生会,加强工作指导,让学生会干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坚持和落实“优秀学生干部、各项积极分子和校园之星”的申报达标考核制度,即学年初学生自我申报--学期中自我努力、自我校正、自我提高--学期末总结考评,学校表彰。把“优秀学生干部、积极分子和校园之星”的申报达标考核制度作为引导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有效载体,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纠错、自我反思的能力。

2、德育制度建设

(1)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德育处正、副主任、政教员、团委书记、年级主任、班主任);

(2)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包括德育常规工作、活动、班主任培训交流、学生会干部培训交流,寝室长培训等制度);

(3)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学期评比奖惩制度、学生干部竞争选拔制度).初中学生实行五星评价即综合素质评价,取代原三好学生评比,保留其它单项评比。高中学生评价按原方案执行。

(4)优秀班主任、优秀年级主任评比制度。实施班主任考核与班级考核挂钩的捆绑式评价体系其中寝室评价纳入班级考核之中。

(5)实行“四包”制,即班主任包全班、年级主任包全年级、科任教师包课堂、值周领导包全周的四包责任制。

(6)实行新的值班工作制度。实行值班领导全周制,教师半周制。值周领导必须提前收齐下一个星期的部门工作安排,由值周领导进行协调,统一安排,力求安排科学、合理,注意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教师值周的质量必须得到提高,主要是必须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不能把几个人的事情分成一个人去做,从而减少到班的次数,寝室每天必须要有值班教师在值班室值班,不能流于形式。零食等违规物品的检查必须坚持和落实,所有学生进校都要接受学校的检查,在学生进校高峰期,我们的值周觉老师要到岗进行检查。另外,还有很多常规性的检查工作都还需加强,如卫生、纪律、学风、仪容仪表、夕会等,为学校进行规范的班级考核提供依据。

3、校园文化建设。12块学科文化牌由各个教研组负责,本学期共办两期,开学一期、期中考试后一期。教学楼的名人名言、班级的班训和名人名言重新更换,班级内组织,上报学校的不受名额限制,班级内的由班主任组织进行,力争开学后第二周完成。

(五)德育活动大致安排::

九月:

1、学生报到,学生军训、礼训,组织学习和考试《学会做人》与《学子规》读本上的内容。

2、学校成立学生会、团总支机构,组织培训,班级成立班委会和团支部(七年级除外)。

3、学校广播室工作启动。

4、中秋节、新生才艺展示、教师节、重阳节活动。

5、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楼名人名言、班级名人名言、班训)

6、七年级班会观摩评比.

7、班主任工作、寝室生活老师会,寝室长会。

8、爱国主义教育征文评比。

9、国庆节专刊,班级办一期黑板报。

10、安全教育。国庆节放假前有关活动。

11、全校卫生大扫除。

十月:

1、组织学生会、团总支干部培训。

2、高三年级家长会。

3、七年级班会观摩和高一年级班会评比。

4、金东方之星评选.。

5、星级班和星级寝室结果公布。

6、卫生大扫除和学生仪容仪表检查。

7、八年级参观戒毒所。

8、班主任工作会。

9、生活老师会。

10、安全教育,放月假。

十一月:

1、期中考试、星级学生初评。

2、初中学生家长开放日活动(分周开)。

3、感恩节活动。

4、高一年级班会观摩活动。

5、卫生大扫除和学生仪容仪表检查。

6、十月文明班级和寝室结果公布。

7、八年级主题班会评比和观摩。

8、筹备和下发元旦文艺晚会活动方案。

9、班主任工作会。生活老师会。

10、安全教育,放月假。

十二月:

1、开展冬季学校安全检查,重点是学生寝室安全。

2、高一、高二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3、寝室室长会。

4、期末考试动员。

5、十一月星级班和星级寝室结果公布。

6、生活老师会。

7、班主任工作会。

8、圣诞节晚会。

9、元旦文艺晚会(团员纳新)。

10.安全教育,放月假。

元月:

1、星级学生评价。

2、东方论坛.

3、期末考试。

4、学生、班级、寝室期末总结表彰。

5、撰写德育工作总结。

6、班主任工作总结,班主任评比表彰。

7、安全教育,学生放寒假;学生离校,下发学生寒假生活安排。

金东方学校德育处

二00七年八月二十八日

4、德育评价体系建设

(1)以升学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五大块内容为依据,实行五星级学生评价,逐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活动记录,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活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2)建立五星级班级考核评价制度,认真落实五星级评价方案,拟定评价细则明细表、评价结果统计表,做到每项评价公开透明。

(3)完善五星级寝室评价办法,严格规范管理。寝室文化力争在一定时间内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班主任要选好室长,并建立寝室情况每日汇报制,即由室长每天早上向班主任汇报昨晚寝室卫生、出勤、纪律等情况;班主任要经常性深入寝室,了解、关心、督促学生生活,寝室主管定期召开室长会议、加强指导。年级主任要有机配合德育处开展寝室文化建设,美化、净化寝室。高一新生军训时,要强化寝室内务、卫生的训练,评比训练中的优秀学生,使高一新生能迅速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坚持和落实“星级班级”申报达标考核制度,即每月初各班申报上一月的星级班。评比“星级班级”,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积极动员全班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实现班级常规管理的自觉化和规范化,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奠基。

(5)、加强学校德育常规管理,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学习与训练,突出德育教育的根本性。

1、抓好开学前的军训和礼训工作,高一新生25号到校,主要进行军训和学习《学子规》和《学会做人》读本中的礼仪部分,其间穿插班务工作、学生才艺展示、科任教师介绍、队列训练、广播操学习、内务整理和学生活动等。初中七年级新生29号到校,主要进行礼训,学习《学会做人》读本中的礼仪部分,德育处组织礼训考试,9月1号下午三、四节课全校学生进行考试。扎实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具体的组织学习由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2、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学生每日常规,以及星级学生考核评价的要求,每个班级都要制定符合班级管理的《班级星级学生量化考核细则》,充分发挥科任老师、班委会干部的作用,把学生每一天的表现都详实的记载。学期结束,把星级学生考核工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学习和生活。高中年级学生按照高中学生考核管理办法执行,但是要在学生开学礼训期间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在适当时机还要让家长学习,充分调动所有管理者、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熟悉考核办法,具体明确管理的内容和职责,用好考核办法,程序规范,执行公平、公正、公开、不打折扣。班主任老师要勤跟班,跟紧班,随时了解班级的情况,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更要关爱学生,讲究工作方式和方法,切忌死干蛮干,不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未经德育处许可擅自对学生作出停课处理,要多思考,多用脑、多用心、多用智,做一个学生既喜欢又害怕的班主任。

(三)认真抓好做人教育

七年级和高一年级,《学会做人》读本全学年共十二讲,作为起始年级,必须利用班会课认真扎实完成学习内容,平时注重训练、指导行为,引导学生迈好中学第一步。

八年级和高二年级,《学会做人》读本全学年也是十二讲,在前一学年的基础上,要利用班会课强化学习,平时注重训练,进一步抓好习惯养成,引导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

九年级和高三年级,《学会做人》读本全学年共六讲,在前二学年的基础上,要利用班会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

(四)抓好系列活动,实现育人目的。

1、坚持每周一的升旗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团总支负责组建6个国旗班,由体育组负责培训。学校团总支要做好学期安排,包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讲话人,遇到因天气原因没有能够升旗的顺延,国旗下讲话稿要提前一个星期上交学校德育处审阅,确保高质量。

2、抓好每天的“师生同享5分钟活动”。这学期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参与对象仍然是老师、学生、家长,具体安排由德育处负责。德育处对每一个月统一确定主题,所有的学生、学生家长都可以参加,老师必须参加(老师不能安排学生替讲),学生不统一安排,学生参与的材料必须提前一个星期交稿,审阅后通知具体时间,老师由德育处安排,家长的材料由班级上交学校德育处审阅后具体通知时间,所有学生和家长参与一次,直接给班级当月星级班级考核爱校星加5分。

3、认真上好主题班会课。本学期的主题班会课,班主任老师要以《学会做人》读本作为教材,认真备课(纸介或者电子都可),在七、八年级继续实行班会观摩制度,德育处将安排老师对七、八、高一、高二年级的班会进行评比,每个月安排一个年级,纳入星级班考核,七、高一年级通过评比,确定班级在年级内观摩,考评和班级确定由德育处负责,具体组织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年级组主任负责组织。九年级和高三年级由班主任自己组织,德育处不做统一安排和要求。

4、继续实行每月星级文明班级、寝室评比制度。根据学校每天的考核和生活老师对每个寝室的检查情况,每月进行汇总,按照学校考核评比的办法进行评比和表彰。每一个月将评比结果在学校公布栏公布,期中和期末集中进行表彰。

5、继续实行每月一次卫生大扫除和评比制度。学生在月假离校前一天下午,全校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九年级和高三年级没有公共卫生区域,只负责自己的教室和走廊,及学生寝室卫生,其余年级另外还有公共卫生区域。德育处将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按照3、2、1、给班级星级考核加分(爱校星)。另外,学生月假到校后的当天晚自习,德育处还将对学生的仪容仪表、个人卫生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按照学校扣分细则扣分,问题比较严重的按照学校规定程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