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扶贫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47:05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1

一、抓组织,构建扶贫长效机制

紧紧依托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力推进和完善志愿者注册工作,大量吸收具有较高思想文化素版权所有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志愿者,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科技扶贫志愿者队伍、教育扶贫志愿者队伍、卫生扶贫志愿者队伍,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自发的开展活动,并形成接力机制,长期地为科技强国、科技富民作贡献。

二、搞活动,丰富扶贫工作载体

科普宣传、科技扶贫工作要取得实效,不仅要求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队伍,更要有丰富的利于广大青少年和广大农民接受的活动载体,鉴于此,我们主要通过搞一系列的活动来推动科普宣传、科技扶贫工作的实现。

(一)、成功承办团中央“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

在学校向广大青少年宣传科普知识,树立科学创新意识,通过举办“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展”,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

(二)、开展“青春助困创和谐”活动。版权所有

以下岗失业青年、残疾青年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困难群众为重点,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以送文化、送知识、送健康为主要内容,共举办科技讲座5次,送出科技知识读本400余套,举行义诊活动3次,1200余人次得享了志愿服务。

(三)、深化“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

以农村青年为重点,利用青年志愿者的知识资源优势大力开办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班,发展青年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农村青年群众增收致富。共培训青年农民2000余人次,建立了白色农业示范基地,初步显现了科技服务农业的脱贫致富效果。

三、展成果,加强青年扶贫信心。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2

今年第三个“广东扶贫济困日”即将到来之际,6月29日,由团省委、省文明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省扶贫办、省卫生厅、省药监局、省志愿者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2年广东青年扶贫济困行动启动仪式暨第四期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活动于在省立中山图书馆顺利举办,新一轮的青年扶贫济困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一群热心公益志愿事业、积极投身扶贫济困的有关单位负责人、企业家、公益达人、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约300多人聚集在2012年广东青年扶贫济困行动启动仪式现场,共同为扶贫济困工作出谋献策、出钱出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期“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

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省卫生厅副厅级纪检员、监察专员王一鸣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德伟共同为9支即将于“广东扶贫济困日”当天奔赴惠州、肇庆、清远、云浮、河源、梅州等地扶贫村开展第二批“幸福广东·健康同行”活动的省级医疗卫生志愿示范服务队授旗,服务队主要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珠江医院、南方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番禺区中心医院等九家医院分别组建和派出;广药集团现场捐赠了价值2200万元的常用药品和爱心药包,支持团省委、省卫生厅等单位开展2012年“幸福广东?健康同行”——广东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扶贫济困健康直通车行动;团省委副书记、省志愿者联合会会长池志雄、省扶贫办副主任魏联辉向青年志愿者发放“一元捐”募捐箱,启动广东扶贫济困日“一元捐赠、一份爱心”活动。同时,现场还设置了募捐点接受市民群众的爱心捐赠。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垂林向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任剑涛颁发了“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导师聘书,任剑涛教授作题为“新时期‘广东精神’与扶贫济困”的专题讲座;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珠海市爱心促进会、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向公众介绍了扶贫济困公益项目。“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与扶贫济困行动内在联系,以及成功企业如何通过参与扶贫济困行动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成为现场观众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自设立首个“广东扶贫济困日”以来,广东共青团创新开展了“一元捐”、“健康直通车”、“南粤会亲”、“幸福厨房”等一系列“扶贫济困”活动,组织、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青少年和志愿者积极投身扶贫济困工作,为推进“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了解,两年来,广东共青团共整合总价值超过7000万元物资,支持扶贫济困事业。2012年,广东共青团将继续依托“一元捐”、“健康直通车”、“南粤会亲”、“幸福厨房”等项目,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扩大项目受益面,扎扎实实为贫困群众谋幸福。

万名医疗卫生志愿者在行动

2010年6月,团省委、省卫生厅、省扶贫办、省药监局、广药集团、碧桂园公司和省志愿者联合会等单位共同发起实施了“幸福广东·健康同行”广东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扶贫济困健康直通车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组织万名青年医疗卫生工作者以志愿服务形式,为全省3409条扶贫村的贫困群众提供以“做一次体检、送一批爱心药品、送一次健康知识、帮扶一批卫生站、联系一批困难群众”的“五个一”志愿服务,切实提高扶贫村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截至今年6月,首批“幸福广东·健康同行”活动已圆满完成,共组建省、市、县、镇四级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共725支,组织9845名医疗卫生志愿者走进1137条扶贫村,为20万名贫困户和困难群众提供义诊、体检等医疗服务,免费为贫困户派发“爱心药包”超过20万个,接受义诊群众超过24万人次,派发医疗卫生知识宣传资料近20万份,发放各类药品价值超过1000万元。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3

在2015年11月27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全国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冲锋号。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未来5年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作风,玉龙团县委按照中央省市县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自觉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根据《中共玉龙县委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举全县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玉龙县贫困县退出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充分发挥全县广大团员青年在精准扶贫、同步小康建设攻坚战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启动了脱贫攻坚青春建功行动计划,掀起了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扶贫攻坚的新一轮热潮。

一、深刻认识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第一,助力脱贫攻坚是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特别是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明确要求,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各级团组织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组织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实际广泛参与各项扶贫开发工作,在攻坚克难面前勇当生力军。

第二,助力脱贫攻坚是服务贫困地区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要求。指出,群众性是群F组织的根本特点。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共青团的力量来源于青年,价值也体现在对广大青年的团结凝聚上。帮助贫困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向贫困青少年传递党的温暖,把他们的利益诉求反映给党和政府,切实服务他们的迫切需求,真心实意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努力把团的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里。

第三,助力脱贫攻坚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渠道。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共青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结合青年思想认知特点,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了解党带领人民脱贫致富的辉煌成就,不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正确认识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结起来,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牢牢把握共青团助为脱贫攻坚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也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共青团要自觉融入大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生产、教育、人才、公益和贫困地区团的基层基础工作等领域,全力而为,奋发作为。

(一)助力生产扶贫,着力提升造血功能

通过在贫困村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开展生产经营。定期举办农业科技、创业技能培训,提升青年创业成功率。实施贫困乡村青年转移就业行动,发动各级青年企业家提供就业岗位,定向吸纳贫困家庭青年转移就业。一是建立奉科镇软籽石榴种植基地、黎明乡香水百合种球种植基地、鲁甸乡重楼种植基地和白沙镇喜鹤岭纳西婚俗产业基地等4个玉龙县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示范基地,实现带动就业创业20人,力争每年在不同乡镇新建4个示范基地,持续实现带动就业创业,确保到2019年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示范基地。二是加大落实“两贷一微”创业扶持政策力度,优先扶持有创业意愿、有好项目的贫困创业人员和吸纳贫困人员就业较多的企业。在国家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每年最少用“贷免扶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扶持2户以上贫困户创业,每年力争用“两个十万元工程”吸纳30名以上贫困户转移就业。三是每年组织100名以上青年劳动人口参加电子商务、创业知识、汽车修理、民族手工艺等实用就业技能培训,力争每年带动就业创业20人。

(二)开展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重点针对贫困乡村因学致贫家庭,围绕青少年在学业方面的现实困难,广泛整合团内外资源,为贫困乡村青少年提供切实有效的助学服务。一是深化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国酒茅台?国之栋梁”等助学项目,力争每年为30名以上贫困学生直接提供资金资助,征集爱心人士、公益组织与特困学生“一助一”结对,按需提供生活资助。二是广泛筹措社会资金,帮助贫困乡村建设和改善图书室、教学综合楼、村级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力争每年建设和改善1―2所学校或村级青少年活动中心。三是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项目,力争每月1次组织引导广大青年人才到“直过民族”村组开展汉语汉字基础教育。

(三)加强公益扶贫,汇聚社会扶贫力量

积极开展青年志愿扶贫,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努力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需求的有效对接,着力在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助残助困、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一是建立石头乡兰香村青年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推动公益志愿团队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结对服务,并尝试引导推广到其他贫困村。二是建立玉龙县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主动对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云大旅院、师专、职高等学校,成立政策宣讲、教育帮扶、科技支农、文化宣传、医疗服务、法律援助、环境保护、旅游帮扶、劳务输出、金融服务等10支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农村开展科技示范项目推广、农业农村政策宣传、农业技术指导、送医送药、健康知识普及、帮扶留守儿童和贫困户等志愿服务活动,每个月至少开展2次。各乡镇团委、机关企事业、学校和社会组织团组织各自依托辖区内团干、团员、青年志愿者、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致富能手、创业青年、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等群体,探索成立青年宣讲队、青年调解组、青年帮扶队3支队伍,并结合各自实际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四)实施平台扶贫,创新发展思路

运用全县各级团组织微博、微信、网站、QQ等新媒体平台,向社会贫困群体需求,汇聚社会爱心力量。通过玉龙县青少年发展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等公益平台募集社会资金,将社会爱心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相对接,为贫困群体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和服务保障。注重挖掘共青团参与精准脱贫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例,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脱贫工作。一是力争每年筹集30万元资金,实施共青团希望水窖建设100口。二是大力挖掘身边带头开展精准扶贫、助力同步小康建设工作的乡村创富好青年、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致富能手等青年代表,宣传他们依托精准扶贫、同步小康建设,艰苦创业、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先进事迹,通过这些先进典型,动员和发动更多青年投身精准扶贫、助力同步小康建设,弘扬青春正能量。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乡镇为单位,由各乡镇团委负责人定向从14―35岁综合素质较高的建档立卡贫困青年、村级团组织负责人、辖区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负责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优秀创业青年、外出务工优秀青年、省市县青联委员代表、团县委班子成员等群体中建立本乡镇微信“青年之声”平台,通过互动社交平台直接面向广大农村贫困青年开展联系与服务,实现劳务输出、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等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鼓詈椭С峙迩嗄曜郧坎幌、吃苦耐劳,积极创新创业创优,努力为其提供“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成长。

三、努力形成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共青团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投身脱贫攻坚战,把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在实处,关键要在组织领导、形成合力上下功夫: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县各级团组织要深刻认识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投身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努力形成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结合各乡镇脱贫攻坚总体布局,瞄准建档立卡底数,制定帮扶措施,负责项目落地和推进实施。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4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完善措施

帮扶解困、促进再就业工作是工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切入点,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平衡点,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能、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因此,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帮扶及再就业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按照县总工会和县委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工作。我局工会把此项工作当作全年的中心工作来抓,明确了指导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宣传,我局工会组织认真负责,自觉将帮扶解困工作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二、多策并举,形式多样,典型引路,内容丰富

活动伊始,我局帮扶活动在帮扶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了丰富性和多样化,我们通过及时总结经验,典型引导,加大宣传力度,使帮扶解困工作趋向深入发展。概括有以下几方面:

1、精神帮扶。重在帮助职工转变观念,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高标准建设主题街,要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学一做”、乡村文明行动、四德工程、中国梦宣传教育、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移风易俗、节俭养德、城乡环卫一体化、孝文化、法治文化、志愿服务、村风、乡愁和乡贤文化、乡村记忆、家风家训等有关内容。同时组织力量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村、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工作,营造浓厚文明创建氛围。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安排部署,切实增强帮扶工作实效,推进全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推进举措,落实工作责任,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工作,结合老干局工作实际情况,制定2018年度帮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二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脱贫目标,坚持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坚持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推进贫困村加快发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打好扶贫开发决战决胜战。

二、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工作总体目标是: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夯实基础、巩固温饱和谋求发展。

三、帮扶措施

(一)开展结对帮扶,提高致富能力。局机关党员干部以“一帮一”“面对面”结对子的形式,每月不少于2次到联系村的困难群众家看望和帮扶,走访了解情况,分析帮扶对象的困难原因,制定和落实帮扶项目,坚持扶贫与励志、日常帮助和临时救济、物质帮助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着力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贫困户家庭存在的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要加大扶贫力度,提高致富能力。

(二)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增强致富信心。充分发挥老同志的宣传教育特长,组织我区离退休老干部文艺队,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典型、悟得透的事理,对贫困户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帮助贫困户更新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编排反映勤劳致富的文艺节目,下乡开展演出,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三)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帮扶实效。充分发挥老干部“三大优势”,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到村和贫因户家中,宣讲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中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各级脱贫攻坚方针政策,提高贫困户认识,发挥其主体作用,防止返贫。

(四)抓好阵地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工作思路,完善文化阵地建设,以“送文化”的帮扶形式,激发农民的脱贫愿望;丰富文化活动内涵,利用农民夜校等平台,邀请老干部中的农技专家等进行农业科技培训,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技能。

(五)关爱留守贫困学生。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示范带动效应,组织引导广大老干部与留守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通过贫困学生资助、学习辅导和思想教育等,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鼓励他们勤学奋发,引导他们崇德向善,带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贫困学生帮扶。

(六)推动产业发展,激发内生动力。精准扶贫,根本在于发展致富产业。要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等模式,帮助贫困户找到脱贫致富的门路。争取在马鞍村6组创办扶贫产业园,发展果树等经济林木种植,按照产业集中发展、资金集中使用、园区集中管理的方式发展,全村贫困户投工投劳共管共享园区建设成果。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强任组长,副局长张斌任副组长,林红文、蒋璐、罗雷为成员的帮扶工作组,为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积极协调配合。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加强沟通,帮扶工作组成员之间紧密配合,切实让扶贫措施落地生效。

(三)落实工作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积极与帮扶村开展好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四)严明组织纪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十项规定,认真执行上级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关要求,轻车简从,不加重基层负担,自觉接受各项检查与群众监督。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6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认真总结我乡2018年脱贫经验成效,努力实现到2020年我乡与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一、脱贫攻坚现状

我乡深入实施脱贫攻坚行动,持续开展精准扶贫,瞄准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任务,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等五个方面的突破,持续走统筹扶贫、精准扶贫、开放扶贫、造血扶贫、生态扶贫的路子,脱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不断提高,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全乡两个贫困村(**村为2019年重新启动目标任务、**村2017年已退出贫困序列),建档立卡贫困户493户1170人,实现全乡整体脱贫(其中全国开发系统中有17户29人贫困户已脱贫未标注成功,返贫23户56人)。

二、脱贫攻坚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担当、责任担当,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凝神聚力、提神鼓劲、落地落实。

2.坚持用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指导实践。认真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与思、学与用、知与行相结合。保持脱贫攻坚正确方向,坚持目标标准,坚持精神方略,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强攻坚作风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3.抓好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特别要抓好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七次全会等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积极将会议精神贯彻到脱贫攻坚全过程。坚决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要把握扶贫格局变化,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增强贫困人口获得感,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衔接。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以安居、乐业、有保障为重点,突出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保障好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需要,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加快改善生存条件。

2.创新思路,精准扶贫。将识别确定的贫困村、贫困户作为主要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逐户分析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脱贫规划,落实帮扶责任,构建全乡精准扶贫管理体系。

3.落实责任,强化保障。落实村“两委”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干部驻村帮扶机制,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以新的机制保障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和资金投入。

4.注重实效,遏制返贫。坚定不移推广主体生产模式,扶持发展特色富民增收产业。改善贫困村教育、医疗、文化、住房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防止出现“脱贫快、返贫也快”的现象。

三、目标任务

2014-2018年453户1085人已脱贫,确保453户贫困户巩固提升“一超、两不愁、三保障、三有”要求,同时巩固提升已退出**村各项指标,坚决防止“返贫”现象发生;2019年全面完成40户85人的脱贫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一超六有”,**村的贫困村顺利退出。

(一)分阶段强力推进。按季度打响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战役”、“秋季攻坚”、“冬季冲刺”四大战役,各地各部门要打好“提前量”,及时筹措资金,及早启动项目,按工作进度分月分季度落实。坚持定期研究、半年总结、年底考核验收制度,确保工作持续稳定推进。

(二)分层级推动落实。按照“县(区)主体、乡(乡)主责、村组主抓、部门帮扶”的要求,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传导工作压力,压实工作责任,实行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大力实施四级书记遍访贫困户行动,察民情、看实情、转作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法,分月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做到年度目标分解到县到乡到村到户,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到人头。

(三)分战线协同推进。按照“四个一批”工作计划,统筹各方资源,协调市级各部门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紧盯脱贫目标,扎实推进产业就业、基础设施、政策保障等专项扶贫,将项目资金全面梳理、打捆整合,精准投入到村到户。

(四)多举措防止返贫。坚持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并重,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健全脱贫长效机制,在攻坚期内,确保脱贫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对已脱贫对象坚持做到脱贫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项目。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按照“缺啥补啥”原则,及时补差补短。加强返贫监测,做好脱贫返贫的跟踪监测和预警评估,完善贫困动态监测机制。

四、脱贫攻坚重点工作

(一)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村电网升级改造,加快解决因电力需求增长出现供电能力不足的电网设施升级改造,重点解决村级低电压、超负荷、容量不足等“卡脖子”供电问题,深入实施党群服务中心工程、村级阵地建设、村集体基金发展、社道路建设,实现贫困村的“一低五有”。

(二)加强“精神脱贫”工作力度。为推动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推进、同步完成的目标,我乡将结合“四好村”创建活动,在实施文明乡风宣教行动、实施志愿服务帮扶行动、实施文化服务惠民行动、实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先进典型选树行动、实施教育、技能培训提升行动等六个方面开展工作,并成立“精神脱贫”志愿服务队,对贫困户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摆脱思想观念上的“贫困”,并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认真开展早间十分钟清扫活动,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7

一、提高认识,增强主题志愿服务思想自觉

利用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乡村振兴青年论坛和党员大会等,结合农业产业扶贫巩固提升行动和脱贫攻坚大走访等重点工作,传达《“强三业促增收助脱贫”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公告》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二、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助力涉农企业复工复产,深入涉农企业、产业扶贫基地及种养殖大户家中,指导涉农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培训工作,确保每名员工掌握疫情防控知识,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提供最新惠农政策咨询和产业技术指导,推动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加强与涉农企业沟通衔接,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稳妥处理和化解问题,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二是助力春耕生产。组织干部职工战在“疫线”,为群众送去政策信息,普及疫情防控相关知识,抓好春耕生产中的疫情防控工作。向群众传授种植技术,组织开展7次农资市场(农药、兽药、种子)检查,累计检查农资经销店31家,发现问题3起,责令整改3起。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8

一、总体要求

通过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的社会扶贫新常态。同时,突出党政机关示范引领,通过开展“挂包驻帮”精准扶贫,确保今年67个贫困村有帮扶单位,24000贫困人口有干部帮扶;通过回引创业,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2名回乡创业人员带动贫困户发展;其它社会组织自主确定帮扶对象,营造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良好氛围。2016年,确保募集各类社会帮扶资金1亿元左右,实现67个贫困村销号24000贫困人口越过扶贫标准线。

二、主要工作

(一)狠抓挂包驻帮定点扶贫。

1、主动协调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省国安厅、党建期刊集团、中铁二局集团公司定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工作。

2、积极争取20个市级部门定点帮扶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为帮扶贫困村建立1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

3、督促检查县级138个部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工作,为帮扶贫困村建立10万元以上产业发展资金。按照“五个一+1”的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全县“挂包驻帮”工作。以“1+6”扶贫工程为抓手,启动实施“五个一批”扶贫项目计划,按照“七有”标准,完成年度减贫计划,完成67个贫困村24000人的脱贫销号。

(二)开展百企帮百村及电商扶贫工作

2016年,计划在67个脱贫村发展100家以上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场主、大户等),按照“公司+专合组织+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扶贫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增产增收。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电商为平台,在10个乡镇20个村建设电商扶贫点。

(三)搭建扶贫公益活动平台

1、开展“10.17”扶贫日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第三个“10.17”扶贫日活动,大力宣传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政策,开展不同形式的募捐活动,为贫困村、贫困人口募集捐赠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打造“1+1扶贫助学”、“妇女对对红”等扶贫公益品牌。

2、成立县扶贫基金会。积极筹备成立县扶贫基金会,对接省、市扶贫基金会开展产业、教育、卫生等专项社会扶贫,完成“立德树人”、“新加坡让爱川流不息公益项目”。

(四)回引返乡创业力量参与扶贫

开展“回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参与扶贫”行动计划,2016年计划招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60名,创办67个经济实体,确保67个精准脱贫村均有1个以上回引创业项目。

(五)做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

2016年计划招募扶贫志愿者70名,专家志愿者10名,参与到67个脱贫村,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科技、互联网信息、电商扶贫等的知识培训。

(六)做大扶贫助学工程

以吉林大学校友会发起的“千人扶贫助学工程”,工行省分行“一对一”助学工程,厦门“同心关爱”等助学活动,计划帮扶贫困学生1000名,到位资金300万元。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乡(镇)党委、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加强统筹谋划和组织协调,确保社会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9

一、扶贫助学­­­——很多人难以置信,一个长期在微簿利润支撑下的民营书店,却如此执着的把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把关心和帮扶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目标.从创业后不久的1997年,他们先后为全市大中小学的各种活动提供无偿资助近百次价值10多万元,(有收据为证)他们曾多次主动带头为身患白血病的儿童捐款,为横遭车祸的贫困学生捐款,为突患疾病的残疾人捐款.2003年当他们刚有了一点周转资金,为实现帮扶更多的贫苦孩子的理想,主动在市教育局、市特教中心、市职大和团市委希望办分别挂设四块扶贫助学基金铜牌,(近年又在3所中小学增加3块助学基金铜牌)以此激励和推进自己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的长期从事扶贫助学工作.截止2010年他已现金资助近300名特困生完成学业(累计几十万元)海州贫困生李静在团市委转的信中这样写到,“尊敬的恩人,由于你做好事不留名,所以我无法见到您,但您是我心中的恩人.感谢你们三年来对我学业上的资助,家庭的贫困让我面临辍学的危险,是您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过上了与其他同龄孩子同样的生活,出于贫困,我知道穷人家生活的辛苦,受人援助,我体会到许多亲情外的温暖........”赣榆贫困生仲雪在信中同样深情地叙述到,“上小学时当父母告诉我因条件限制,只能上到五年级时,我死也不肯,我不相信穷人家的孩子就不可以上学读书,圆大学之梦,亲爱的叔叔,我的心里有太多的不舍和不甘啊,但考虑到家庭的条件,父母的辛劳,我又不得不准备放弃,正在我准备辍学打工的时候,从远方飘来了希望工程资助我上学的好消息,这让我整整兴奋了一个暑假,我终于又可以上学了,真的很感激,亲爱的叔叔是你们的爱心让我觉得所处的社会好温暖,是你们带给了我人生的希望和不懈的斗志”.庆幸的是这位同学后来以614的文科高分被苏州大学录取,终于圆了大学之梦.

二、扶残济困————他们曾先后节衣缩食地资助过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造成重残的老邻居唐玉芹危房维修资金2000元;为突患疾病双腿高位截肢的上海支边知青张秀萍送去5000元的救急慰问金;2003年,又主动与市聋哑学校签下了每年现金资助10个名额特困聋哑生的协议,8年来受助学生七十余名,校企之间又签订了文明共建协议,并专门采购盲童图书、免费赠书该校数万元.他们三次为市残联下属的7岁以下有听力障碍的残童语训中心捐书,无偿援建了一个残童阅览室.另外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让座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停止,在马路边上常常主动搀扶老人、盲人和小孩过路过桥.为了关心更多的社会老人和孤儿,他们又三次主动捐书给市社会福利院,无偿为老人和孩子们援建了两个期盼已久的图书阅览室.定期看望孤寡老人,并多次在企业内提议增加残疾人就业名额,他们完全把助残工作当成自己的使命,到后来,又开始考虑如何能高效地利用自身书源的优势同企业并不宽裕的有限资金结合起来去做更多更好的善事,即研究怎样把资金扶残与文化扶残、物质扶残与智力扶残相结合、怎样把个人扶残的热情上升为企业扶残,把短期扶残转化为长期扶残,从而使扶残工作能从输血型转化为造血型.带着这样的思考,他们很早就在市残联特别设立了一块扶残助学基金铜牌,保证监督自己长期地去开展扶残助残工作.有位失去双臂的少女纪苏源,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用双脚撑起属于她自己的生活空间,她家住在海拔500多米的渔湾山顶,与外界的联系极为不便,为了满足她读书的需求,与她结为一帮一的连云港书店老总李文伦,为了能使她看到更多的书,冒着危险在崎岖的山路上开车,为她建起了一个农家书屋,并且每年资助她500元的自选图书直至自学毕业,身残志坚的纪苏源同学没有辜负社会的帮助,不但获得了自学专科本科文凭,而且还荣获了全国一级雏鹰金质奖章.她在感动连云港十大典型的颁奖晚会上,饱含热泪的告诉大家:“6岁时我失去了双臂成为了一个残疾人,我虽然很坚强,但无奈我的家庭很贫穷,使我无法面对许多困难和问题,是李总的爱心,是连云港书店的慷慨济助,使我走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代表所有受连云港书店资助的贫困生残疾人向李总表示深深的敬意.”不仅如此,连云港书店还多次利用全国助残日之机到机关、学校、企业进行演讲和倡议活动,包括向全省民营书业同行发出扶残助学倡议、使数万听众受到感染和教育.多年来他就是这样真诚地为社会助残事业奔走呼吁.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助扶工作的志愿者和残疾人的好朋友.

三、援建“农家书屋”(包括社会综合图书室)建设“农家书屋”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牵头旨在直接帮扶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最早,在省市文化部门还没有正式实施的时候,连云港书店就闻风而动,于2006年在东海县南辰乡兴辰村独立地高标准地援建了全市第一个“农家书屋”,价值4万余元,其规模和标准高出省标近一倍.接着以此标准,在赣榆县罗阳镇岭灶村援建了第二个“农家书屋”.2007年又第一个在新浦区云台乡东磊村独立援建了第三个“农家书屋”.在赣榆县塔山镇太平村独立援建了第四个“农家书屋”.后来又在市新闻出版局组织的全市首次国有非国有企业“农家书屋”捐赠活动中,捐赠1万元现金和4万余元图书,名列全市捐赠活动的第一名.按5000元标准就可以进行行政村冠名,那么连云港书店就等于又在6个行政村挂名“农家书屋”.2008年—2010年在灌南县新安镇大吴村、刘园村和灌南关工委牵头的金圩、徐庄、五队、新盘、二里、新集、板沟等7个村以及东海县的薛团村,赣榆的沙口村和厉庄镇,灌云的孙港村、伊山镇,新浦的宁海乡黄圩村,花果山的大村村,云台的朱麻村,浦南的草舍村、尹港村、浦北村,宁海乡等相继援建农家书屋40个.在此同时他又在支持社区、学校、部队、社会公益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独立援建和援助的图书阅览室50余个,累计价值200余万元.有收据为证,走在了全市全省民营书业“书屋“捐献工作的最前列,受到省市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在后来的多次回访活动中被各级领导称之为反映最好、利用价值最高的“书屋”,它远比一次性捐款、捐物更有实际意义和长远的社会效果.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它较高的社会价值.

四、抢险救灾、访贫问苦———有一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连云港书店在每一次重大社会灾害和社会需求面前,在每年的重大节日访贫问苦活动中,总是用自己的爱心行动履行这样的诺言.也正是他那一次次爱的奉献,感动着许多职能部门牵手同他相识、相知到联系,大到国际、国家灾难,小到社区居民、企业员工的困难,他都记挂于心.企业再忙也兼而顾之.2003年非典时期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及时组织非典防治书籍扩大宣传,教育安抚身边人员,稳定人心,并多次通过市妇联、团市委、市文化局向白衣天使捐书万余元以示慰问;2005年,东南亚发生百年不遇的海啸灾难,他们时刻关注事态发展,及时组织员工捐款献爱心,后通过新浦区工会,把捐款转交国际红十字会.2006年企业员工孙涛同志的爱人白血病住院抢救,经济十分困难,他们在得知后第一时间组织员工并带头捐款2000余元及时送到他手中.2007年,我国南方和我市北部地区遭遇多年不遇的雨雪灾害,损失严重,他们又第一时间组织员工捐衣、捐物500多件,通过区民政局转送灾区人民.2008年,我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他们每天以泪洗面的关注着灾情发展,第一时间组织员工献血登记,向4所学校发出图书义卖倡议,三次组织捐款.2009年的台湾海啸、2010年的玉树地震次次都牵动着他们那颗颗善良的爱心,在本辖区的民营企业中无论大小每次在新浦区民政局救灾办公室里人们总是第一个看到他们捐款的身影.每年过年过节他们都带着礼品更带着心意,主动利用同市内外40多个社区、学校、乡村、部队和公益单位所签订文明共建协议去走访、宴请和安慰残疾人、贫困生、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伤残退伍军人、下岗退休人员等累计数百余人,履行自己帮扶的责任.送去社会的温暖.在关怀员工方面他们又基本做到“六个到家”即思想问题谈心到家,有了矛盾调解到家,生活困难解决到家,婚庆喜事祝贺到家,天灾人祸慰问到家,员工住院看望到家,并形成多年惯例,慰问金少则200元多则1000元,每年两大节,企业再困难也坚持发放节日慰问品,这一切在国私体制转换的历史时期,使许多曾下岗再就业的老员工深切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家的温暖,有一个河北籍的外地员工赵芹在书店工作3年,因母亲出车祸,不得不清帐回老家,在临上火车时意外收到他们追送给她的1000元救急补助时眼含热泪地说,她真的舍不得离开连云港书店.

五、志愿服务

志愿扶贫工作总结篇10

为了把好事办好,扶贫社借鉴各地经验,组织志愿者学习了、民政部2005年初下发各地推广“爱心超市”项目通知。近两个月的精心准备和杭州上海爱心朋友大力支援,又得到汉中市团委热情支持,经与协税镇党政领导积极筹备,上街村借给村科教扶贫阅览室旁一间公房,不久浙江绍兴东湖区捐赠衣物运达,2008年元旦开门定期服务村民学生。

协税镇爱心超市是秦巴山区第一个乡镇爱心超市,陕西团省委领导和市县领导多次参观鼓励。2009年7月6日下午,陕西省团委段副书记亲临爱心超市考察,指示把乡镇爱心超市建设成为农村青年活动基地。

一、西部农村乡镇爱心超市是农村青少年扶贫济困活动基地

为了确保衣物发送到真正贫困家庭村民和学生手中,科教扶贫社与协税镇民政干部协商,一致决定印制“爱心优抚卡”发到各村干部,由各村干部按照本村村民家庭贫困程度和轻重缓急分配“爱心优抚卡”,主要区分为孤儿孤老、残疾缺劳、大病无劳、临时灾害几种类型。根据贫困类型和实际需求分配“爱心优抚卡”,分配结果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就避免了捐助的盲目性,消除偏远贫困户反而遗漏,会叫的孩子吃得过饱的现象。

协税镇爱心超市每月1日和15日上午开门,科教扶贫服务社义工和协税镇团委、民政干部协同监发;受助村民和学生本人或直系亲属,持“爱心优抚卡”自选实用衣物。“爱心优抚卡”半年内有效,仅限受助本人使用不得转让变卖。同时接受社会各界朋友捐助,发给捐赠人收据并登记造册入库。这样,爱心捐赠和扶贫济困同时进行。“东西连手,城乡互助”,社会捐赠和受助活动成为道德实践与心灵净化过程。爱心超市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使扶贫济困活动经常化和制度化,必将成为广大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形式。

协税镇爱心超市既接受本地捐赠,又接受外地爱心组织和朋友捐赠。捐赠物资除了衣服以外,也有捐赠文具图书和各种生活用品。捐赠的大量图书曾经分别发送附近农村小学建立图书室。扶贫社联系筹建5个村阅览室外,自建袁州图书馆和图书室以及电脑教室。江西新余和当地爱心人士捐赠大量国学教材和光盘,分送农村山区各地中小学组织国学辅导班,同时配发贫困家庭村民学生需要的护耳和衣服。

各乡镇爱心超市在发领衣服过程中,接触到许多家庭困难学生家长,随即给他们结对助学申请登记表,经详细登记后志愿者走访核实真实贫困原因,然后向各地爱心人士介绍自选结对助学。协税镇爱心超市与澳洲慈善家魏基成联系,为当地残联、聋哑学校和听障村民捐赠助听器。乡镇爱心超市成为农村山区志愿者扶贫济困的纽带,也是偏远农村山区贫困家庭村民和学生的希望。

二、校办爱心超市是思想品德教育知行合一的迫切需要

在发动各农村山区学校筹办国学班的同时,2010年秋,志愿者在协税镇中心小学开展“诵经典、献爱心,学习好人李远洲”活动,为贫困家庭学生发送李远洲烈士夫人邮捐图书和晨云捐赠护耳。少先队大队号召向单亲父亲重伤学生宋瑜茜奉献爱心,学习《弟子规》试点班师生纷纷响应。他们说“‘泛爱众',就是要帮助一切有困难的人。如今同学有了困难,我们都应该伸出援手”。这样,不仅全校师生都行动起来,周边各村小学生也都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

按照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现行思想品德课程是作为各级学校升学就业必考科目,思想品德课教育内容重点在教育青少年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这种教育仅仅停留在课本的背诵,教师和学生只是应付考试纸上谈兵,没有要求言行一致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完全违背思想品德教育知行合一原则。结果是学会了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成了喊革命口号的巨人,在社会实践中成了道德思想颓废的宵小。

乡镇中小学办爱心超市,让师生直接参与爱心超市的活动,自己捐赠多余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广泛向校内外宣传募捐各种物资,管理好爱心超市捐赠物资的入库和发送。既可以随时帮助自己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又可以在团队活动时间组织走访和帮助周边的贫困家庭村民。

校办爱心超市回收利用居民的多余可用旧衣物,这不仅是节俭传统美德的继承,而且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紧迫需要。因为花样翻新的衣服的工业生产,衣服抛弃成为垃圾的处理,会消耗多少能源排放多少废气,资源过度开费环境污染贻害无穷。因此,乡村爱心超市很好地消化了城市剩余衣物,减少城市垃圾污染和垃圾处理,是物尽其用大大减少碳排放量的环保措施。

所以,我们向秦巴山区各中小学校长呼吁利用团队活动时间,组织师生开展“诵经典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协税镇爱心超市得到全国各地朋友长期支援,已经储备了不少各类服装生活用品,愿意随时支援各中小学师生开展团队活动。如果各中小学就近筹办爱心超市,除了志愿者随时支持以外,也可以自救募捐筹集。在扶贫济困活动中净化心灵传播爱心意义极其深远,我们把学校爱心超市办成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基地。

而且学校分布城乡成为网络,覆盖城乡各个社区偏远村民学生。学校只要利用一间空置房储存捐赠物质,不需要增加任何经费的支出。师生每月可以用假日和团队活动时间,轮流参与爱心超市的管理和收发工作。既不占用学校正常学习时间,不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又增加了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工作实践基地。坚持思想品德教育知行合一原则,结出了丰硕果实。

贫穷并不一定就是耻辱的标记。“人有旦夕祸福,马有转缰之灾”,天灾人祸三灾八难谁能幸免?所以老百姓说“三穷三富不到老”。鲁迅先生曾经告诉平民的孩子:“你们穷的是金钱而不是智慧。”教育家汪广仁说:“只有我们的平民不再叫着贫民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算有用。”贫穷就像是人生道路上人们随时可能遇到的一道沟坎,大家合力搭一座桥,傍边的人帮扶一把,就可以过去了。因此,佛教提倡普度众生,儒家提倡仁者爱人,扶贫济困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乐善好施是古今中外津津乐道的美德。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志愿者蛐蛐介绍:慈善在美国是人人在做的,也真的对每个人都很有帮助。小朋友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参加募款、清洁环境活动。高中生上大学前必须完成一定的公益工作时间,公益做得好的,证明了自己的领导力的,对大学录取很有帮助。找工作的菜鸟有时候到公益组织干过之后的简历也比一片空白好得多……希望很快中国也是一个人人动手,自己建造美好家园的地方!

三、城乡学校团队活动组建爱心超市是城乡互动志愿者扶贫济困可靠纽带

从2005年冬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开展活动以来,开始是个别资助贫困家庭村民和学生,2006年冬与山东胜利油田志愿者组织“胜利一助一”建立合作,每学期批量结对助学30多个学生。

助学办法是:当地志愿者发现贫困家庭学生,先申报助学登记学生详细情况后,经志愿者亲自到学生家中核实贫困原因拍摄搜集资料,报送外地志愿者合作组织自选结对助学,当地志愿者联系学校教师督促受助学生及时与爱心朋友沟通和反馈。

这样的结对助学形式行之有效,比较东部城市志愿者组织远距离助学花费走访经费很多,西部志愿者依靠退休教师和干部走访,或者组织师生寒暑假走访,几乎完全免除了远距离走访的助学成本。

志愿者曾经请求当地扶贫办和教育部门助学中心协助,希望团委和学校提供可靠贫困家庭学生资料,但是因为单位助学只是由下而上申报并未组织走访核实,难免出现个别申报助学登记资料不实而导致助学朋友的不信任。志愿者大多在城市和乡镇居住,偏远乡镇学生远距离走访经费和安全也有困难,而且长途跋涉走访一人效率也很低。

尤其是2010年底,美容化妆品网余总亲自来秦巴山区走访助学,全国第一个组织美容化妆品行业助学的快乐帮,2011年春季实现结对助学近200学生,而且涉及南郑、勉县、宁强逐步向各县发展。扶贫社数十个志愿者根本无法完成地域跨度很大的规模助学走访,更加无法确保各县区结对助学学生信息变动和反馈督促。因为受助学生在结对助学期间学校、班级、学习和家庭情况变化,邮局和学校助学负责人工作失误导致助学款滞留或不能送达问题不断,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已经完全没有能力配合快乐帮顺利完成结对助学目标。也因为助学走访的困难,偏远农村山区最需要帮助的村民和学生,反而因为无法核实贫困原因长期无法实现结对助学。

2010年7月6日,志愿者建议各县慈善协会牵头县民政局和县团委协助筹建乡镇爱心超市,经汉中市政府分管市长批示,2010年8月4日市团委回复:“筹建乡镇爱心超市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应予提倡和支持,我委多次向汉中科技扶贫服务社张代表接触并由南郑团县委联合开办了3家乡镇爱心超市,社会效益明显,但由于团委的协调能力和组织力量有限,全市大面积开展有一定难度,我委愿积极配合民政、慈善协会等单位和组织开展好此项工作”。

协税镇爱心超市分别与县团委、乡镇干部、村干部和志愿者磋商合作,先后在农村山区筹办过7个乡镇爱心超市。就因为干部的调动、借用房屋的困难和志愿者遭遇问题,长期坚持为周边村民学生提供服务的爱心超市,只有协税镇和高台镇两个爱心超市志愿者。因为协税镇爱心超市志愿者长期坚持诚信团结原则,天津、上海、西安和当地爱心朋友不断提供支援,储存捐赠衣服用品十分丰富,可以随时向农村山区学校团队“诵经典献爱心送温暖”提供支持。

城乡学校团队活动组建爱心超市,可以更好地通过“东西连手,城乡互助”,不仅可以帮助本校需要帮助的学生,而且城市学校爱心超市也可以把捐赠的衣物图书生活学习用品支援农村山区校办爱心超市开展团队活动。校办爱心超市仅仅需要一间闲置干燥房屋,学校团队组织师生开展团队活动不会中止,校内和校外爱心捐赠与扶贫济困活动可以长久进行。这样不需要花费民政部门和群团组织经费,结对助学和爱心超市扶贫济困就可以全面覆盖城乡山区,无论远近需要帮助的村民和学生都可以得到帮助。

四、教育受助学生学会感恩和沟通也是助学的必要内容

城关初中有一位单亲家庭学生,家住栎树岭上面郑家,从学校经栎树岭往汉山一直向上爬。他家电话不通,家里连木条窗户都没有。他还在襁褓中,9个月时母亲离家,靠祖母喂米糊糊成活。他接到助学款立即写感谢信,交给班主任传论坛,但新班主任老师至今不与义工联系,感谢信也没有传到论坛。

某些教育部门领导缺少关爱贫困孩子助学情怀。你搞助学送钱,他说好得很。但事后却对校长们说,你们只管好教学,考上大学是你们的成绩,有钱没钱上学与学校无关。所以,该教育局事实上从来不支持和帮助义工,更加谈不上积极主动联系社会力量助学。正因为这样,三所高中学校与我们签署结对助学协议,其中明确规定受助学校负责助学老师必须注册科教扶贫论坛,及时反馈和与助学朋友交流,至今没有一个学校兑现。因为某个领导内定不予支持,校长当然就无所谓了,连助学老师都没有电脑,更不要说班主任积极主动参与助学了。对于同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原班主任徐老师很热心,现在的班主任则至今没有上论坛也未与义工接触,助学社团与学校签署的结对助学条款成为空话。

志愿者发现所有贫困家庭孩子大多很自卑孤僻,少与人接触,缺少父母教育,不懂礼貌,不善言辞很普遍,有些孩子会因为最迫切的救助留下感激泪水却说不出感激的话语也不奇怪。对这些孩子家长的教育很重要,贫困家庭却恰恰缺少家庭礼貌教育。因为“衣食足然后礼仪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哪里去学习和使用礼仪呢?所以,督促和教导贫困家庭孩子,与捐助朋友及时反馈和沟通成了很麻烦的任务,而助学范围越广困难就越大。扶贫社曾委托一个志愿者负责结对助学,但是他拉帮结派捕风捉影指责受助学生,无端造成分裂和混乱损害受助学生,思之痛切之至!

有鉴于此,志愿者反复向参与助学朋友说明,处于饥寒交迫或辍学困境的孩子得到帮助,他们本人绝对发自内心地万分感激,就连牲畜喂两次食物也会摇尾示好,何况人乎?因为他们怕花钱没有及时打电话,或者见面没有几句热情感谢的话,没有及时写信反馈或不会表达殷切想念刻苦学习报答社会之类,那应该是班主任和义工反复教育督促的缺失。我们义工应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而绝不能公开指责,更不能像某些不负责任的人那样,道听途说就断绝了朋友助学的爱心之路,置贫困家庭孩子于绝望境地。

所以,科教扶贫论坛应该规定,我们的宗旨是助学,即帮助家庭贫困努力求学青少年上进。为有意和热心助学朋友牵线搭桥和介绍真实情况,必须遵循“爱心助学活动中义工的主要任务和原则”。积极促成助学双方友好交流,及时反馈受助学生品学表现,教育受助学生学会感恩和沟通也是助学的必要内容。

我们提倡按照受助学生贫困程度确定助学数额和先后,在贫困程度相同学生中可以优先考虑品学兼优学生,不赞成以分数排名选择受助学生的办法。对论坛公布的推荐受助学生资料,有疑问的可以向版主或公布人询问,也可以亲自走访向版主提交真实资料要求撤除或更正有严重问题的推荐助学资料,禁止在论坛随意指责推荐受助学生和资助朋友而导致助学混乱。谁不顾家庭贫困学生疾苦胡言乱语,恰恰印证他没有真诚助学一片爱心。

学习给华中农大志愿者的回信,为响应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号召,协税镇和高台镇爱心超市每月两天开门为周边低保特困村民学生服务,由各乡镇团委、民政、派出所核发爱心优抚券,并支持各中小学团队组织弘扬中华文化,开展“诵经典献爱心送温暖”扶贫济困活动。希望农村中小学团队活动,应该组织开展关心同学、关心村民、关心他人、形式多样的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团结师生多人就近走访核实申请助学贫困原因,物质救助与智力扶持相结合,传播爱心净化心灵,潜移默化地进行为人民服务核心价值观教育。

(作者邮编:723100;详细地址:陕西省南郑县协税镇科教扶贫基地;电话:0916-5695989;网站:;邮箱:)

作者来函照登

《中国教育科学》编译部主编、程放等编辑:

感谢主编和编辑同志们对秦巴山区科教扶贫活动的关心和支持,汉中科教扶贫服务社长期开展农村扶贫济困活动,坚持物资救助与智力扶持相结合得到县市省表彰和支持。

先富的浙江温州市教育局发文各县,争取各方面资源开展结对助学,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至今仍然处在贫困线上的秦巴山区各市县教育部门助学中心,却只是伸手等候上级部门拨款分发各校,并不争取社会爱心人士和各方面助学资源,也不对受助学生贫困原因进行走访核实和反馈沟通,这是对比鲜明让志愿者感到无法解释的奇怪现象。

志愿者认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灵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中心任务,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把防止因贫困失学和团队活动开展扶贫济困列为议事日程。新年祝词中提出“改革是要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这是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部门在教育改革中贯彻落实的重要课题。

秦巴山区科教扶贫活动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城乡学校通过校办爱心超市开展“诵经典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是现实可行的有效的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形式。所以,本人征求志愿者意见,根据编辑同志要求做了增补和修改,对于受助学生和助学中的错误现象以不公开姓名为宜。欢迎光临协税镇科教扶贫基地考察指导,希望促成农村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