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扶贫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47:52

卫生扶贫工作总结篇1

 

自2014年以来,我院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计委的具体指导下,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健康扶贫有关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深入乡村开展了健康扶贫活动,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以实现帮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脱贫目标。现将过去几年健康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2014年度健康扶贫工作总结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召开扶贫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分工,抓好责任落实。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由院长牵头,会同医疗、医技、化验、公卫等科室,组成医疗救护小组、健康体检小组、档案管理小组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医疗救助政策落到实处。

二、强化培训宣传。一是积极组织医疗、公卫人员下乡开展培训,做好上级政策文件解读和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村卫生室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加强对18个村卫生室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技术水平。三是充分利用村级广播、医疗公卫人员下乡宣传,为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强化帮扶慰问。建立健全帮扶工作机制,确定每名职工帮扶1户贫困户,全面开展帮扶活动,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紧密联系村卫生室,及时了解掌握帮扶村的动态信息和村民的个人信息,做到精准定位扶贫。

2015年度健康扶贫工作总结

一、强化指挥体系。及时调整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责任人与工作职责,确保健康扶贫工作有序进行。并对辖区贫困户进行健康扶贫。

二、建档立卡调查工作全面完成。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我院贫困户建档立卡调查工作方案。并严格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全面完成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为下一步开展扶贫到户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卫生院还对贫困户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进行卫生知识和医疗常识简单培训,发放宣传资料近百份,帮助村民提高了健康意识,极大减少了各类疾病的发病率。期间,我卫生院还选派骨干工作人员到村、到户进行了大量群众走访,了解群众疾苦,确实解决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困难。

四、注重村卫生室配套建设。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做好村卫生室设备配备、村医培训,落实乡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持续提高服务能力,服务辖区贫困户。

 2016年度健康扶贫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机构完善。我卫生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以卫生院书记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分管。

二、措施有力,资金落实。年初,卫生院扶贫领导小组到达定点帮扶村,确定了50户帮扶对象,并与扶贫户签订了《扶贫工作帮扶书》,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想办法出主意,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每月工作人员直接到贫困户家上门服务1次,期间帮助贫困户搞好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以脱贫致富。结合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在重大节日期间入户走访,并慰问贫困户,积极为贫困户办好事、做实事。

三、规范合理,标准建设。加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步伐,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保障的最基层,最接近农民的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用房和基本建设标准,依托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购置设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服务辖区贫困户。

四、服务基层,加强培训。村医是最接近农民的保健人员,继续实施村医每月到镇中心卫生院学习培训1天制度,重点加强村医实施公共卫生项目、健康扶贫政策学习,提高村医服务能力。

 2017年度健康扶贫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能,切实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一是改善基础设施。官坝中心卫生院将优化服务环境摆上重要日程,多方筹集资金,积极改善住院病区生活设施,为现有病房添置了部份冷暖设施和饮水设备,并对全部科室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和规范,重点做好了候诊区各类标识、告知内容、温馨提示的规范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有效提升了群众对诊疗环境的满意度。二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做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的帮扶,卫生院专门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精准识别、跟踪帮扶、精准脱贫”,组织医疗工作扶贫小组对辖区内的贫困人口进行全面走访调查摸底,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二、整合优化资源,实现“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患者在医院就诊时,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出院时,只需在“一站式”服务窗口进行结算,减去了以往贫困人员报销“多头跑、时间长、手续多”的问题,将多次跑腿变为一次办结,大大方便了贫困人口就医,有效减轻贫困人口看病负担,实现贫困患者出院结算“一条龙”服务。

三、家庭医生签约。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向贫困户进行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宣传,为其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真正达到“五明白”要求,即:对自身健康状况清楚明白、对疾病发生情况清楚明白、对医疗救治情况清楚明白、对医疗费用发生与补助情况清楚明白、对脱贫情况清楚明白。

 

下一步健康扶贫工作打算

一、强化政策理解。组织我院职工集中学习健康扶贫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强化对政策的理解。

二、完善工作机制。完善本单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自查机制,确保健康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健康政策的宣传和贯彻力度。 

四、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全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

 

卫生扶贫工作总结篇2

2018年垫江县太平镇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总结

 

为切实解决我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根据全市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中共垫江县委、垫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垫江县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垫江委发〔2018〕6号)等文件精神,实施“精准医疗救助行动”,我院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精准识别、跟踪帮扶、精准脱贫”,组织医疗扶贫队对辖区内的贫困人口进行全面走访调查摸底,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我院健康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我镇现有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22户1074人,已脱贫259户882人(其中未脱贫困人口63户192人,因病致贫44户124人)。我院组织医务人员对全县因病致贫人员开展入户调查核实,现核准率已达到100%,救治率达100%。

1-11月累计:

(本院累计救助52次、予以兜底救助费用,共14414.159元,贫困患者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健康扶贫工作。

1.强化组织保障。我院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院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今年先后多次组织研究健康扶贫工作。确定1名专职人员负责健康扶贫日常工作,切实把健康扶贫工程作为民生工程摆到重要位置,确保了健康扶贫专项行动的实施。

2.制定出台了健康扶贫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关制度方案,制定了《2018年新民镇健康扶贫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垫江县新民中心卫生生院关于2018年健康扶贫工作方案的通知》《垫江县新民中心卫生院健康扶贫暨医疗救助实施补充方案》《健康扶贫新民特困人员大病筛查签约》等一系列文件、方案,现各项政策已落实到位,各项健康服务工作正在全面推进。

(二)广泛入户宣传,加强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加强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利用大排查契机,逐村入户开展政策宣讲。组织医务人员、扶贫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健康扶贫政策,并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讲解政策。并且张贴《垫江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健康扶贫医疗救助须知》。同时,设立先诊疗后付费窗口,建立贫困患者绿色通道、公布就诊流程图,制作宣传展板等提高贫困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三)精准识别,实施病种精准救治。

  一是强化信息采集核实。组织开展大排查,我院在当地政府主导下组织县、乡镇医师、村医入户对辖区贫困人员患病情况、大病及慢病等病种分类核实,建立台账,落实专人维护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动态管理。截止目前全镇患病人数203人(其中:大病6人、慢性病191人、重病14人)。

二是强化大病专项救治。开展大病专项救治,依托医共体,通过村医摸排,帮扶医生入户初核并组织26种大病患者到市县定点医院进行集中救治。并与每位大病患者签订一帮一医务人员签约服务协议书。

三是强化慢性病签约服务。开展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组建县级、乡镇、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组建三级联合签约团队,克服困难。重点做好慢性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和服务,截止目前在家贫困人口签约服务率100%。 

(四)举措便民,实施医疗兜底保障。

1.积极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实行“一站式”结算。在收费室设有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凭身份证及医疗保险卡在城乡居民医保系统中查询登记并要求出示证明,明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身份,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后,不用付费即可住院治疗,在出院时通过一站式平台进行费用结算,患者只需支付自负费用即可办理出院手续。

2.加强医院费用管控,有效减少贫困人口就医成本。一是在现行医保政策的基础上,提供济困病房等。二是结合过度诊疗专项整治行动,对贫困患者就诊在保障质量安全前提下实行“三严格”:严格出入院标准、严格执行自费药品、严格知情同意。对医保目录外药品的使用严格把关,在自费项目上充分保障患者自愿选择权,对目录外费用实行总量控制,确保占比在10%以内。三是加大对医疗费用管控、兜底保障、即时结算情况进行督导,确保规范医疗行为,确保用对用好老百姓的救命钱。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医务人员对健康扶贫攻坚政策宣讲做得不够细致,还存在部分贫困户对健康扶贫政策不清楚,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让每位贫困户提高知晓率。

(二)扶贫人员匮乏。一是乡村医生缺乏。乡村医生队伍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不会操作电脑,不能顺利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二是医院卫技人才缺乏。我院基本上只有1人负责健康健康扶贫工作,随着健康扶贫越往后工作难度越大、任务越艰巨,会造成工作进度跟不上、工作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三)政策跟进不及时。一是文件多政策调整快。比如:在去年已确定9个病种的基础上,又从17种增加至26种(造成医务人员从新入户排查);二是政策后出台,要求执行在前。比如:今年出台患者自付比例不超过10%政策,要求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但开会安排时间为7月。因此,只能采用追补的方式执行政策,导致执行中存在错补、误补、漏补等现象,同时也增加了基层追补的工作难度。

(四)系统不一致。一是信息数据不准确。存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身份证号和姓名信息与户籍信息有差错,以及新增贫困人员未及时维护在医保系统中。二是部分资料人工收集,不能确保信息数据的准确和一致性。三是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系统与国扶系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信息不一致,未及时更新,影响了工作效率。

(五)医疗费用控制难。一是医保目录的调整,将部分甲类药品调整成乙类药品。造成可替代或不能替代,但是医生用药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例:atp、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等,增加控制医保目录外费用在10%的占比难度。

(六)面广存在难度。贫困人员户数多,分散面积广,由于认知水平高低不一致、政策理解不一致,医务人员政策掌握不一致,在执行时有不平衡现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目标不动摇。紧紧围绕健康扶贫工作任务指标,对照目标找差距、找不足,根据任务定措施,依照措施赶进度,确保目标任务指标圆满完成。

(二)巩固成果抓推进。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继续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扶贫工作项目,进一步细化措施,提升服务效果。二是实施健康知识宣传引导,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的健康知识普及。三是加强对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卫生扶贫工作总结篇3

尊敬的卫计局领导:

在县卫计局的指导下,XXX卫生院根据X卫基妇字[2018]14号文件的要求在我辖区集中开展健康扶贫“问题整改落实季”暨“大整改、大走访、大排查、大迎检”行动。首先加强领导,成立了以院长任组长,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置相应办公室,配备数名专职工作人员和所需办公设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同时在宋运鲁局长的关心和指导下,近期对扶贫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摸排和现场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础信息精准识别

我院对辖区贫困人员信息进行认真核对,辖区195户295人贫困人员均已脱贫,其中死亡2人,外出9人,患病贫困人员82人,其中大病2人均为肾功能衰竭,慢性病58人均已纳入管理,并将2018年健康扶贫名单提供给门诊医生、收款室及新农合公室,使贫困人口看病就医时能够及时精确识别,出院时医疗费用实行“一站式结算”。

二、便民惠民措施落实

根据文件要求我院已设置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便民惠民台账、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窗口;对患病贫困人口看病就医实行“首诊负责制”;落实患病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两免两减半”等政策,截止2018年6月25日2018年贫困人口住院10人次总费用2.29万元医保报销1.65万元,在相关政策出台后我院将为这部分人员办理商业补充保,我院也将对政策内费用进行减免。

三、健康扶贫政策宣传

我院组织贫困人员义诊9次,健康扶贫讲座1次,通过义诊及讲座对扶贫政策进行宣传,提高了辖区人口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为辖区贫困人口就医提供了咨询渠道。

四、患病治疗贫困人口调查落实

我院组织人员对患病治疗贫困人员逐人走访,调查落实基础信息、患病信息、帮扶信息、“八个一”工程落实、家庭医生签约、“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落实准每一名患病贫困人口身份信息清晰、疾病信息准确,调查无误后对国家网进行再次更新。

五、村卫生室建设

至2018年6月,我院已对辖区5处卫生室进行了提升达到卫生室使用面积80平方米以上,做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四室分开’,配齐常用诊疗设备,并切通过了基妇科的验收。现正在对辖区余下11处卫生室进行提升,确保年底前实现村卫生室全部提升。

六、扶贫工作作风治理

根据县局健康扶贫工作作风整改工作的精神,我院提高对扶贫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要求健康扶贫工作做到“逐村入户,入户见人”的要求,提高健康扶贫信息的准确率和患病贫困人员对扶贫政策底的知晓率。

卫生扶贫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新疆;扶贫开发;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王磊(1985-),男,河南驻马店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结构与布局。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2.01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2-01-04

2005年总书记对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工作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年,中共中央将扶贫标准上调至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并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指导和要求,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形势。

从全国范围来看,“十一五”期间,贫困人口从6431万减少到2688万,贫困发生率从10.2%减少到3.8%,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根据新的扶贫标准2300元计算,贫困人口总数上升到超过1亿人,给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难题;从新疆范围来看,2011年全区GDp总值达6474.5亿元,但扶贫对象增至329.77万人。新形势下,根据贫困地区扶贫现状,探讨新疆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无疑对完成跨越式发展和稳定边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疆贫困地区贫困现状及其成因

(一)新疆贫困地区贫困现状

1.贫困地区分布。新疆贫困地区分布具有典型特点:第一,扶贫总量大。根据2012年国家最新颁布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新疆共有30个贫困县。其中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3个,部级贫困县27个,重点乡(镇)276个,重点村3607个;第二,扶贫对象分布的集中性。总体来看,新疆贫困地区分布主要包括南疆三大地区即和田、喀什、克州,除此还包括北疆偏远牧区,27个部级贫困县中,17个分布在边境地区,21个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南边缘;第三,分布区生态条件恶劣。在南疆三地州的19个贫困县中,有的紧靠塔克拉玛干沙漠,有的位于帕米尔高原,北疆和东疆有6个部级贫困县呈点状分布在阿勒泰、塔城、伊犁和哈密地区。

2.贫困程度。主要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反映新疆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详见表1。贫困发生率整体趋势为降低,但从基尼系数角度分析,对比世界警戒线0.382,在10年间只有3年低于或与该值持平,直接反映新疆贫困农村地区人均收入差距大的问题一直存在并未得到有效治理。

(二)贫困成因

1.自然生态环境恶劣。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疆、亚欧大陆的腹地。由于远离海洋和高山环抱,新疆的气候具有典型的干旱气候特征,集中表现为降水稀少,相对湿度低,冬季漫长,春秋短,日照长,温差大。新疆部级贫困县大多处于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地区,土地贫瘠,盐碱化程度高,水资源严重短缺,年均降水量仅为10-100mm,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486.76万公顷,并在持续增长。与此同时,自然灾害频繁,虫灾、地震、霜冻、冰雹时有发生,给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根据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显示,南疆三地州(和田、喀什、克州)受灾面积分别为37229公顷、411777公顷、214822公顷,贫困人口“丰年越温,灾年反贫”的现象普遍存在。

2.地理位置偏远,交通落后。新疆贫困地区大都分布在中心区域距离远且交通严重不发达地区。据资料表明,新疆27个部级贫困县中,距离首府乌鲁木齐,900—1000公里的有6个,1000—1200公里的有2个,1200—2000公里的有19个。地理上的劣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得多数部级贫困县远离交道干道,交通工具匮乏,运输成本极大,基本处于“三不通”状态;另一方面人口高度分散,聚集难度大,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应。地理位置的偏远和分散使的很难实现大中城市对贫困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同时距离原材料,市场较远和交通不便利也大大加大了招商引资的难度。

3.人口构成上少数民族占绝大多数比例,无劳动力或低劳动力水平人口比例大。贫困地区的人口构成主要表现为两大特点:民族人口多和超生现象普遍。首先,在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占其总人口数的94.83%,在和田、英吉沙等地,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达98%。在少数民族聚集的贫困地区,汉语汉文的严重不普及给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大问题;其次,贫困地区的超生现象普遍,由于民族政策和当地观念等原因,计划生育落实率较低,超生现象普遍。这就使得一个温饱问题刚刚解决的家庭会由于新增人口再次陷入贫困,而越穷就越生,越生就越穷。这样循环往复,甚至形成了一个“代代穷”的恶性循环。

4.产业结构不合理。新疆贫困地区大部分以第一产业的农业为主,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止2009年,27个部级贫困县的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调整为37.78%、21.32%、40.90%,这种产业结构的极不合理也是贫困的重要成因之一。过于依赖一产,再加上由于自然环境等因素,27个贫困县很多都是“靠天吃饭”,一遇到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份,贫困人口比例便会大幅度上升。

5.文化教育水平低。贫困地区的人没钱受教育,没资源受教育,不重视教育是导致贫困的一大因素。新疆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着教育水平低,辍学率高,劳动生产中科技含量低的情况。2009年,新疆部级贫困县中劳动力仅有40.9%受过教育培训,用于学校及技术培训的费用在当年使用的扶贫资金总额5961.60万元中仅占2.56%,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29年。

二、新疆扶贫开发现状

(一)扶贫政策

“十一五”期间,新疆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区域发展战略,建立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边境扶贫机制,推进就地扶持与异地搬迁结合的山区扶贫攻坚;推进产业化扶贫,全面实施科教扶贫战略;在“十二五”期间,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总体战略方向,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持变化变革创新,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理念,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的新疆扶贫战略体系。

(二)扶贫资金

2001年以来,国家、自治区共投入扶贫资金119亿元。2001-2008年,自治区各类扶贫资金投入种植业11亿元,畜牧业14亿元,林果业5亿元,占扶贫资金总投入的40%,2010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5.94亿元。在实施“以工代赈”的五年中,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2658万元。资金投入比例上,2001年以来,用于到村入户项目的财政扶贫资金达到80%,以工代赈资金达到70%,扶贫贴息贷款达到69%。

(三)产业扶贫

在扶贫资金项目支持下,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一、二、三产业之比由2000年的57:14:29调整为38:31:31。2010年扶贫龙头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总额23.52亿元(含贴息和不贴息贷款),贴息贷款按产业分:种养业项目42个,金额2.72亿元,占总额34.47%;投向农产品加工业项目56个,金额4.72亿元,占总额59.82%;其他项目1个,金额0.45亿元,占5.7%。2012年,全区共有国家和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150家,分布在13个地州、县(市),南疆三地州的扶贫龙头企业51家,占34%;8个扶贫工作重点地州有120家,占80%;一半以上龙头企业享受到财政贴息资金。

(四)扶贫地区科教文卫

自2001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科技扶贫资金7200万元,在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科技扶贫示范项目119个,在贫困地区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30个重点县全部实现“两基”目标,教学条件改善,教育质量提高;1323个村新修和扩建了科技文化室,96%的贫困村通广播电视问题得到解决;1220个村新建和改造了卫生室,新型农牧民合作医疗实现全面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已具雏形。

三、新疆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自治区用于扶贫开发的投入总计为70多亿元。单在“整村推进”项目计划——“从2004年起要对新疆3606个扶贫重点村进行分阶段扶贫工作中”,资金按每村100万元最低标准计算则需要36亿元,这就形成了巨大的财政缺口,截止2010年底,仍有324个村没有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计划。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要比较稳定的解决一个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至少需要投入3000元以上。以2009年为例,该年的各项扶贫资金投入为10.6亿元,贫困人口总数为285万,人均得到的扶贫资金只有371.93元,远远低于3000元标准。而把这些扶贫资金具体落实到直接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则又少的可怜,对人均纯收入贡献不足9%。(见表2)。

(二)扶贫资金利用效率不足

中国政府专项的扶贫资金分为三类: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扶贫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修田造地、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和科技培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以工代赈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基本农田、兴修小型水利和修建乡村道路;贫困贷款主要用于增加贫困户当年收入的种养业项目。

从扶贫资金的来源来看,中央政府的扶贫资金占到80%以上。从扶贫资金的使用上看,主要用于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其他支出如科技支出比重很小。以2009年为例,该年扶贫资金投入为5961.60万元,而当年用于学校和技术培训的费用仅占其中的2.56%。此外,对于信贷资金投入方面,由于不同项目资金周转不同及自然原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农民贷款进行养殖业的风险,使很多资金不能被有效利用,出现大笔坏账和死账。

(三)产业扶贫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以南疆三地州为例,详见表3。

在“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新疆实行了“特色产业经济”、“龙头企业扶贫”等特色扶贫政策,增强了对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力和对贫困农户转变产业经济方向的辐射力。南疆三地州产业结构比重有了一定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与全疆平均水平比较,仍突出表现出一产比例偏高。在很多自然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靠天吃饭,丰年越温,灾年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在二产方面,仍处于劣势,南疆三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产业构建体系,二三产的促成并不顺利。因此,整体来看,产业扶贫带来的经济效益仍不明显。

(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扶贫体系不完善

直观表现在医疗卫生场所的缺少与医护人员的短缺上与贫困地区医疗卫生需求的巨大差距(见表3);深层次体现在医保体系的不健全。一方面由于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覆盖面低,贫困地区人民仍然存在“因病返贫”、“大病致贫”情况。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环境等其他原因,新疆的一些贫困地区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地区病”,而国家扶植的“大病保险”机制,并不能真正满足当地贫困地区对看病的需要。

(五)贫困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

一方面,学校数量少,学校种类少,难以满足贫困地区的科技教育需求(见表4);另一方面,由于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贫困地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据资料显示,2008年,新疆部级贫困县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29年,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为7.90%,小学文化程度占比例为43.90%,初中文化程度占比例为38.9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仅为9.3%。

四、新疆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健全扶贫工作机制,建立审核、执行、监督机制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1.结合具体项目严格审核机制。(1)强化项目管理,建立专项立项考察机制,考核内容包括项目的背景、真实性、可行性、预期投入、预期收益、风险性等。(2)每个项目设定3名主要审核人员,由一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名该项目方面专家和一名项目无关者共同审核。

2.落实干部负责执行机制。(1)在贫困村的领导小组配备上,突出党员带头的先锋作用,同时运用“新老领导结合模式”,即把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和创新性强的新领导编制到一组。(2)在信贷扶贫项目中采取“干部担保制度”,增大财政扶贫和以工代赈的使用效率,减少信贷扶贫专项资金的风险率,保证到期回收率和下一笔借贷的顺利完成。

3.权力制衡构建监督机制。(1)设立专门的项目监督小组,独立于项目当事方和审批执行者,实施扶贫项目开展工作监督。(2)安排不同的会计专员对扶贫资金的签发、使用记账,并进行定期核对。(3)开放专门的村民意见箱,及时接受群众意见。

(二)加大扶贫资金投资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方面,在资金来源上,采用“国家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支持+社会资金补助+可行的投资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引进扶贫资金。(1)注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及采取相应的政策鼓励如税收优惠减免政策来激励更多社会资金投入。(2)增大福利收益对扶贫资金规模投入。(3)加大基础设施债券融资力度。

另一方面,在资金使用上,(1)设立专项资金制度,细化项目资金投入去向。(2)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缩短“停滞期”。具体要求信贷提供部门对贷款项目按期限、收益率分类,阶段性投入收回资金,保持资金链的连续。(3)扶贫资金公开透明化,定期在公共媒体公布资金使用总量、使用方向及取得成效,并严格存档。(4)增大教育、医疗资金投入:增建学校、医院及卫生所数量,配备必要硬件,同时在教育上针对不同人群开设从“扫盲班”、“基本农业技术普及班”到“专项农业科技培训班”的成人化教育和义务教育双结合培训,医疗上实行卫生人员培训上岗和定期技能培训,增加贫困县、村卫生员配备数量。

(三)因地制宜推进扶贫建设

在产业结构布置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1)一产从小范围入手,实现一乡一品农村特色经济。北疆贫困县可重点发展鲜食葡萄、瓜果业,南疆可重点发展杏、核桃、香梨、石榴、大枣等特色农业;东疆重点发展葡萄、大枣等产业。(2)二产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针对各地区的农牧产品类型,大力发展加工业。如和田玉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毛毯加工厂等。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经济。(3)三产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优势,如天然景观、特色矿物等,招商引资,发展服务业。

在医疗体系建设上,建立“地方病”大病医保和“流动卫生站”。针对典型地方病(碘缺乏、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结核病、大骨节病、克山病、鼠疫、布鲁氏菌病、皮肤性病、麻风病、包虫病、黑热病)实施重点监控并按高发区纳入该贫困县医保体系中;对极其偏远的贫困地区设立流动卫生站,由卫生员轮流值班走访。

在科技教育上,针对不同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开展不同程度的教育。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汉语教育,在文盲半文盲聚集区开展扫盲教育,在教育程度低地区重点普及义务教育和成人专项职业教育,在种植业为主地区开展专项农作物种植培训。

参考文献:

[1]翟源静.新疆部级贫困县贫困成因分析及对策[J].实事求是,2005,(01):49-50.

[2]刘林、李翠锦.新疆农村贫困程度测度与扶贫资金动态绩效分析[J].西北人口,2012,(03):27-32.

[3]周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实事求是,2008,(01):44-46.

[4]刘磊磊、李万明、杨强.新疆边境地区贫困的形成机理[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63-64.

卫生扶贫工作总结篇5

实施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刚才,传达了国家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和市领导讲话精神,这些会议和讲话精神凝结了党和政府对健康扶贫工作寄与的厚望,让我们感到扑面而来的压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领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为切实增强加快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健康扶贫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健康扶贫工作目标全面实现,下面,我就全区健康扶贫开展情况及抓好工作落实先讲如下三点意见。

一、攻坚克难,我区健康扶贫工作取得突出进展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健康扶贫工作持续深入推进,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三个一批”等健康扶贫核心政策全面落实。自去年7月1日全区按贫困人口人均200元、区财政筹资3285.44万元,建立疾病补充保险以来,健康扶贫政策得到有效完善,全区贫困人口慢病定额内免费用药,超额85%核销,累计纳入9613人,占贫困人员总数的6.8%,累计报销16269人次,报销金额280.81万元;贫困人口大额补充医疗保险住院兜底90%报销,累计报销1785人次,报销金额1052.82万元。

一年来,各乡镇各部门围绕实现健康扶贫工作目标,积极紧密配合,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政策宣传,推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四位一体”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农村贫困患者看病负担得到有效缓解,就医流程更加便捷,贫困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多方整合资金,争取省政府债券资金3095万元,市级补助资金112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155万元,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改扩建170个村卫生室,全区村卫生室普遍达到标准化,群众就医更加便捷;卫生计生部门积极担当作为,与相关部门协力推行医疗保障提升行动、住院就诊减负行动、医保结算便捷行动、公共卫生强化行动、服务体系建设行动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各级医疗机构克服困难,认真贯彻“先诊疗、后付费”,围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活动,将健康扶贫工作向纵深推进,不断增进群众健康幸福感。市委、市政府对我区健康扶贫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5月份在我区南化塘镇召开了全市健康扶贫“风险防控会”,把我区“四位一体”一站式结算方式和慢病村级发药点建设作为亮点进行展示,全市推广经验。

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扶贫、卫计、财政、人社、民政、承保公司等相关部门的合力攻坚,得益于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也得益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基层卫生计生人员的广泛参与和真抓实干。在此,我谨代表区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健康扶贫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今年上级下达健康扶贫核心指标与去年要求标准高,实施难度大,出列压力大;二是资助贫困户参保、实施民政救助、实现核心指标以及保证区域内医疗机构正常运行等筹资压力大;三是健康扶贫综合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健康政策宣传不够,疾病管理一户一策实施不到位,病人住院费用控制不力,非贫困户医疗保障落差大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提前研判,及早化解,确保各项健康扶贫政策全面落实。

二、精准施策,扎实推动健康扶贫政策落地见效

(一)精准落实健康扶贫新政。今年6月中旬,省政府出台了健康扶贫新政策,为落实新的政策要求,6月底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完善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有关政策实施细则》(十政办[2018]74号)文件,主要目标要求,总结归纳为985,即:贫困人口住院报销90%,31种慢性病门诊报销85%,年度个人实际负担医疗费用不超过5000元。自9月1日全市医保信息系统统一调整规则,正式启动新一轮健康扶贫政策,确保贫困户在县(区)域公立医疗机构及市级定点医院住院全部达到90%报销,全年住院合规自负费用累计超过5000元的,以后住院所有费用由补充保险兜底报销。区人社局、卫计局要深入做好新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对7月1日至8月31日之间的住院病例进行追补,今年脱贫出列的乡镇和村要依照国家和省考核要求对上半年住院病例进行追补。区人保公司要积极做好追补人员的信息统计和整理。

(二)精准落实补充保险筹资。经过市级前期组织调研和测算,要求今年按照贫困人口每人300元的标准来筹集资金购买补充医疗保险,比2017年提高100元标准,继续按照市级统筹、分县(区)核算的方式运行。今年筹资标准高、任务重,我们要按照去年的筹资方式,继续由区财政部门负责具体筹集,同时2017年度节余的1900万资金也滚存至今年,要求该项工作务必于9月30日前完成。按照目前的兜底保障优惠政策,人均300元的测算指标非常保守,资金穿底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实施过程中,卫计、医保、人保等部门要加强监测,及时研判每月资金使用情况,如果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要及时报告,进行追加筹资。

(三)精准落实医保参保。省定的硬性考核标准明确提出要保证经当地扶贫部门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这是最基本的保障。2019年的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已经开始,民政部门要积极做好低保、五保及“三无”人员等人群的全额资助参保工作,区扶贫办要和人社医保部门、财政部门以及税务部门协商迅速制定对一般贫困户参保的补偿标准,各乡镇政府要提前谋划,做好动员和参保缴费工作。在宣传过程中,要注重宣传精准扶贫对象必须在本区内参加居民医保,把“在其他县区或者外地参保不能享受四位一体兜底保障优待政策”的相关规定宣传到户户皆知,确保所有贫困户应保尽保。

(四)精准落实部门任务。一是加强医疗机构与贫困患者的住院管理。人社医保部门要制订贫困人员就医管理办法,对医院费用管控提出要求,对患者转诊、入院指征、出院进行规范,对住院率、住院时长进行任务分解和目标控制,落实医院各项控费规定,对患者实行有效管控和正向引导,杜绝“小病大养”及“赖床”等现象,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除省市规定的规定动作按程序核销外,对异地就医、住院分娩、外伤、急救和其他特殊病例,医保、卫计和人保公司要进一步明确报销规则。大家认识到,医疗控费的管理是健康扶贫政策实施的关键,对医疗机构和患者管理的力度,直接决定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数量,如果管理不善,后期将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对资金过度使用,要追究相关部门管理上的责任。二是加强贫困人员的慢病定补管理。今年慢病管理实现两个变化,其一,是从线下转向线上,将全部实现刷卡取药;其二,是从按比例报销转向定补。承保公司要根据上年的数据,提出合理的建议,合理制定补助限额,使定补额度满足绝大多数患者的需求,少数超额的由乡镇扶贫专员逐级审核报销。卫计部门、承保公司要大力推进贫困人口慢病的精准识别、申报确认工作,同时要认真研究迅速采取措施,解决取药率不高的问题,确保慢病筛查纳入率不低于总贫困人口的6%以上,做到应纳尽纳、因需尽偿,纳入对象的领药率达到95%以上。同时要加大对村级发药点工作的监督和规范管理,无发放点的村卫生院要主动联系贫困户领药或者由家庭签约医师团队送药上门。三是履行牵头部门责任,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区卫计局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定期召开健康扶贫联席会,加强信息沟通互换,协商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推动健康扶贫相关政策落实。要继续巩固“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区域内除起付线外一律不得预收任何费用。要妥善做好健康扶贫体检工作,对在家的贫困患者争取做到应检尽检。同时各部门要制订个性化的政策,解决非贫困户医疗保障不足的问题,避免引起新的社会矛盾。特别要强调的是,区卫计局要抓好承保公司的协议监管,要求中标的承保公司切实履行协议,全面落实协议规定,强化对医疗机构服务监管,加强资金使用监测,确保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三、履职担当,不折不扣落实健康扶贫责任目标

健康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今年我区将有5个乡镇整体脱贫、18个村脱贫出列在即,2020年全部脱贫,时间紧迫,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切实把扶贫职责扛在肩上,把扶贫工作在手上,以最强的组织领导、最严的工作要求、最实的工作作风,保障健康扶贫工作任务目标全面实现。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区政府主导、各部门抓落实的健康扶贫工作机制,区健康扶贫领导小组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健康扶贫责任制,结合地区实际和部门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资金安排、推进实施、兜底保障等工作。要坚持抓好健康扶贫重大问题的研究、难点问题的协调,出实招、办实事,确保健康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强化履职尽责。实施健康扶贫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乡镇、各部门,尤其是卫计系统,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各司其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加快实施健康扶贫,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各乡镇政府要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缴的宣传动员工作,广泛宣传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建立本乡镇辖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电子台帐,实施动态管理;扶贫办要充分发挥总牵头、总协调作用,协调各方力量,统筹安排扶贫攻坚相关事宜,及时研究、解决扶贫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财政局要做好健康扶贫资金的整合、资金计划的审核、资金落实、拨付和监管工作,确保健康扶贫资金足额保障;人社局、民政局、承保保险公司要围绕落实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基金、补充保险“四重保障”,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就医报销比例,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费用负担;残联、民政局要做好残疾人、重度精神病人、智障人员的救助和医疗社会保障工作;税务局要做好2019年医保基金的收缴工作;卫计局要挖掘行业潜力、发挥行业优势,创造性、前瞻性地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围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大疾病集中救治、一站式结算、健康扶贫政策宣传等重点工作,力度再加大、措施再强化、责任再压实,将健康扶贫工作向深入推进,助推全区精准脱贫、过硬脱贫。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共同协商、共同部署、共同检查考核,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打好健康扶贫工程“组合拳”。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新时期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宣传健康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和实际成效,在全社会营造理解、支持健康扶贫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要善于创新、挖掘、归纳健康扶贫的“闪光点”,着力打造富有郧阳特色的健康扶贫工作亮点。要组织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四双”帮扶队员和基层医务人员学习健康扶贫政策,主动参与该项工作,精准理解、正确解读、熟练运用健康扶贫政策,引导贫困人口合理的看病就医,形成有序就医、合理控费、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

卫生扶贫工作总结篇6

切实增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的责任性。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管理好、使用好扶贫资金。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以下是整理的扶贫,建设小康社会心得感悟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扶贫,建设小康社会心得感悟一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x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扶贫,建设小康社会心得感悟二

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当前,市卫生计生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相关扶贫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调查摸底、政策落实、督导督查、分类施治、人才管理等五方面举措,全力推进健康扶贫,不断提高我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贫困人口健康水平,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据了解,在调查摸底工作中,市卫生计生委针对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组织力量进村入户进行核查,登录新农合系统进行逐人核对,对发现遗漏参合的人员立即协调有关方面完善参合手续,在确保参合率100%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20x、20x年计划减贫人口参合情况花名册,同时对20x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各家医疗机构住院就诊情况进行清理,准确掌握贫困人口每次住院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情况。

在抓政策落实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补助政策,确保医疗救助精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九免二补助政策;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

在督导督查工作中,市卫生计生委组建脱贫攻坚蹲点督导工作组,深入盐边县鳡鱼乡马鹿村开展蹲点现场督导,对贫困村的发展规划和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20x、20x年度计划脱贫摘帽的55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了全覆盖督查;对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下发督查问题通报;多次深入结对帮扶的联系村开展扶贫工作。

在分类施治工作中,制定了《攀枝花市健康扶贫分类施治工作方案》,针对扶贫重点地区和重点对象,突出重点疾病和主要致贫因素,开展贫困患者疾病清除行动以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基层能力提升工程,增强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抢救能力,增强二级以下医院常规手术、妇产科、儿科、中医和康复等医疗服务能力;探索建立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间慢病分类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深化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

在人才管理工作中,探索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管理、统一资源、统一财务、统一绩效、统一人员改革,全域推进乡村尤其是贫困村卫生人员一体化管理试点;逐步完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合理确定医务人员收入水平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卫生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扶贫,建设小康社会心得感悟三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扶贫开发工作在精准扶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各部门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总体上是合法合规的,也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同和拥护;但同时,也有少数地方的单位和工作人员不按国家规定管理和使用扶贫资金,造成了严重损失,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一、扶贫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当前的扶贫工作,不难发现,扶贫资金在管理和使用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项目申报各自为政,扶贫资金到位不及时。一是项目申报无头绪,没有详细计划。由于扶贫项目和资金计划一般都是由各部门自行研究确定,并按各自渠道逐级向上申报,然后资金再自上而下逐级拨付;由于计划下达迟,资金到位晚,影响扶贫项目的正常实施;二是擅自调整计划项目。扶贫项目计划是指x,一经扶贫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就应严格执行。但一些地方由于项目前期准备仓促或项目论证不充分;同时,又缺乏综合统筹平台和协调机构来进行平衡,一旦资金到手则以种种理由自行改变项目计划,从而影响了扶贫整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二,资金管理政出多门,难以统一监管调度。上级部门对基层单位申报的扶贫项目进行批复后,原则上是不允许地方随意调整变动的;同时,为了使用和管理项目资金,各部门对各类扶贫项目从资金申报、下达、实施、管理等环节上,执行的是所对应的上级部门政策规定,难以统一调度和监管。

第三,监督管理不到位,资金使用不规范。各级管理部门;较多,帮扶资金安排的渠道和项目种类众多,资金使用范围广、管理层级复杂,监督管理难免顾此失彼,对扶贫资金监督不到位。一是资金挪用。一些地方没有充分认识到扶贫资金“政治资金”的特殊性,随意改变资金用途,个别地方甚至挪用金额较大;一些单位挤占扶贫资金用于弥补行政经费,挪用扶贫资金用于非扶贫项目,还有的出借扶贫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二是资金滞留。普遍存在资金滞留现象,有的地方滞留金额较大,滞留时间较长,造成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很不充分;三是管理形式杂乱。有的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有的则通过单位财户自行安排,混淆了与其他资金的界限,一些单位白条抵库、收支核算不及时、财务不清;差帐、错帐等现象时有发生;四是财务执行不严格。少数人以身试法,贪污私分扶贫资金。有的违规向非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贴息,有的借扶贫工程项目骗取扶贫资金,有的甚至在资金分配和使用中以权谋私,贪污私分,收受贿赂。

第四,制度建设明显缺失,资金整合效果不理想。由于制度建设滞后,部门利益至上,造成资金整合比较难,从而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产生上述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法纪观念淡薄,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二是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困难导致占用和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行为屡禁不止;三是扶贫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四是基层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差,导致会计核算不合规,帐务管理比较混乱;五是干部任用机制上存在偏差,没有将专项资金审计纳入对干部的任前考察范围。

二、建议和对策

为强化对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个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统一思想,正确把握扶贫资金的政策性。坚持扶贫资金的扶贫性,这是扶贫工作的一项重大政策,也是提高扶贫投入效益的首要问题。扶贫投入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更要体现扶贫效益,扶贫效益既要体现扶贫资金投入以后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扶持的程度及解决温饱问题的效果,还要让扶贫资金的投入从根本上体现贫困农民的利益,要真正瞄准“贫困”对象,切切实实使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事实上,中央每年安排数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贫困地区并实施扶贫开发,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贫困农民有一个起码的生存环境条件,切实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扶贫资金是一种“救命钱”,是专门救助贫困农民的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救命钱”,因此扶贫资金必须用于扶贫,必须瞄准扶持最贫困的乡村和贫困农民。坚持扶贫资金的扶贫性是安排扶贫资金投向的总原则,不能以任何借口偏离或干扰这个总政策和总原则。

二要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的责任性。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管理好、使用好扶贫资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为民务实清廉”方针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条规的学习宣传和警示教育,不断增强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的观念,做到警钟长鸣。

三要加强管理,切实提高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一方面要创新制度管理,制定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防止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各地各单位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扶贫资金管理规定;建立和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规章制度;严格实行扶贫资金的报帐制管理;广泛推行扶贫资金项目的公示、公告制;对投资额度较大的扶贫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对需要量较大的大宗扶贫物资实行政府采购。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扶贫开发规划,切实加强扶贫项目库建设,不断提高扶贫项目质量;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要坚持“四专”原则。对所有扶贫项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人管帐、专账核算。二是要严格公示制度。采取多种形式,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向群众公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要严格拨款制度。坚决按项目实施合同书实施项目管理,按工程实施形象进度和规定程序、规定数额,凭合法手续分期拨款。四是要强化报账制度。全面建立扶贫项目资金专户,推行县、乡、村三级,扶贫办与财政局两家共同参与“三级两部门会审”报账制,坚持凭合法票据报账。五是要强化全程追踪。坚持项目责任制、分片包干制、过程跟踪制,强化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的过程监控,严防扶贫资金流失。

四要强化监督,强化扶贫资金良性运行的保障性。一是纪检、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应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控;扶贫主管部门要对扶贫项目资金实行严密监督。二是人大、政协也要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扶贫项目的实施和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情况。三是要依法行政,透明行政,定期公布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四是要在考察任用干部前先行对其进行扶贫资金等专项资金审计,一旦发现问题即取消其任用资格。五是要督促、指导贫困村广开民主监督渠道,让老百姓对扶贫项目实施和扶贫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卫生扶贫工作总结篇7

为贯彻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加快提升贫困乡镇卫生院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格局。根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河南省扶贫办关于印发贫困县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镇平县卫生计生委、镇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镇平县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实施方案》,现就开展“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工作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县卫计委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卫计委主任为组长,业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镇平县卫生计生委、镇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镇平县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额对调”式支援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团结协作,勤奋工作

依据方案计划,2018年7月—2019年7月县卫计委安排4家县直医疗机构向6家乡镇卫生院下派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身体健康,能够指导受援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的医疗、管理、医技等业务骨干人员12人。派驻医务人员在6家乡镇卫生院内开展临床查房、临床教学、会诊、技术培训、手术示教、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等,指导6家乡镇卫生院医师开展疑难危重病症诊疗。

根据6家乡镇卫生院的医院管理和临床实际工作需要,选择12名医护人员上派到县直4家医疗机构进行学习实践。对6家乡镇卫生院的上派人员,采取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以临床实践为主的方式,重点培训相关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操作规范等业务技能。

三、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通过“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我县县直医疗单位与6家乡镇卫生院结成了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6家乡镇卫生院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控制、基础设施、学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累计诊治门诊病人15229人,收治住院病人1552人,开展或参与外科手术173台,主持或参与病案讨论197次,开展或参加讲座及培训208次,帮建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3个,从而大大提高了6家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技术水平。

卫生扶贫工作总结篇8

按照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加强健康扶贫重点工作推进》工作有关要求,我科在**书记带领下,先后多次深入**各乡镇调研健康扶贫重点工作,通过乡镇卫生院实地指导、扶贫户走访、扶贫患者暗访等形式,充分发现健康扶贫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现将**健康扶贫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辖区内有**镇、**乡、**镇及**片区4个乡镇,共有扶贫患者4989人。

(一)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健康扶贫工作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认其学习健康扶贫政策,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管理委员会分别组织召开了贯彻落实健康扶贫工作座谈会和专题工作会议,就我区贯彻落实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卫生健康、人社、民政等相关部门,按照脱贫攻坚和健康扶贫工作职责要求,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和每次会议精神,并及时安排工作任务和印发会议材料及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扶贫攻坚和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对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和重点任务、政策内涵再认识,筑牢工作思想基础,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确保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健康扶贫领导。

**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各乡镇卫生院为成员的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任务。随着健康扶贫工作推进,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调整充实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副主任和辖区卫生院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同时,还建立了健康扶贫领导、科室挂钩联系贫困乡镇长效工作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健康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2、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健康扶贫有效实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健康扶贫工程》和《山东省健康扶贫行动计划》,**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同时还进行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责任到科、到人抓落实。为使各项措施得进一步到落,卫健、人社、扶贫、民政、财政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下发了《**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医疗保险健康扶贫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和部门职责分工,确保健康扶贫工作有效实施。

3、广泛开展宣传工作。

为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让卫健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了解掌握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印制了《**卫生健康系统健康扶贫手册》发至各成员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学习;在人员集散公共场所设置永久性宣栏50余块;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月、“世界家庭医生日”等活动期间广泛开展了健康扶贫政策宣传。

4、认真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为使健康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加强了督查工作。**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多次深入到乡村调研督导健康扶贫工作;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多次聘请第三方对辖区内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区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组织卫健、人社、民政等主要成员单位对全区健康扶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二)建立健全保障制度,落实便民惠民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方便看病”

1、有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转发市卫健委《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好《实施方案》,确保“2020年全区签约服务率达到3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达100%、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率达到100%”的任务指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成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日常信息月报制度。

到8月31日,共有3个医疗机构参加家庭医院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团队30个,有120名医疗卫生人员参加签约服务。1-8月共贫困人口签约4989人,占贫困人口的100%。

2、各医疗机构完善了服务流程。

设置绿色通道方便贫困人口就医;卫生、人社、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在定点医疗机构开设了“一站式”即时结算窗口,并完成了信息系统对接,网络已通至各卫生室,“一站式”即时结算工作有序推进。同时,投入4.8万元,印制发放健康扶贫签约协议书5000余份,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手5000余册。

3、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

根据《泰安市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实施方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乡镇卫生院住院已取消住院起付线,并于2019年1月起在全市县、乡(镇)各级医疗机构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制度。

4、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诊疗的通知》,我区严格执行此项政策,强化组织管理,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积极开展临床路径,保障质量、控制费用工作和信息化管理,方便贫困群众就医,切实减轻医疗费用,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三)加强基层卫生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积极争取资金40万元,完成了2020年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3个卫生院建设项目,同时在**镇卫生院、**卫生院通过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前提下,大力推进**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工作。目前,我区已实现每个乡镇建有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的“三个一”目标的脱贫要求。另外,还积极开展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向国家审核推荐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2个,并有力开展了基层医疗机构院内感染专项整治行动。

2、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我区于2020年招聘20名具有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资格的特岗医生到各乡镇卫生院工作。目前招聘医生均在岗,且工作表现普遍较好,薪酬待遇得到落实,购买了“五险”,并按要求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同时扎实做好全科医学专业人员的执业注册工作,目前全区共有经注册执业的全科医生15名,其中:西医助理全科医学专业医师4名、执业全科医学专业11名。

3、不断强化基层卫生专业人员培训。

2020年,全区共有182名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在职教育,其中全科医学专业142人、护理专业40人,组织3人参加为期一年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有10余名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参加全市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培训学习。

4、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目前,全区已基本建成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支撑的中医医药服务网络。到2020年7月,100%的乡镇卫生院和92%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二、不足及问题

在上一阶段健康扶贫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但在通过现场指导及入户随访等形式调研后,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

1、政策宣传不到位。

受帮扶责任人及签约医师宣传力度不够、扶贫户知识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存在极个别扶贫户对健康扶贫“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表述不清、掌握不透,尤其在各级第三方检查中表现突出。

2、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较薄弱。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设施不足,素质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同时部分扶贫门诊慢性病患者需要药品特殊,乡镇卫生院采购困难,无法满足贫困患者需求。

3、政策落实有待加强。

⑴辖区内扶贫患者往市级医院住院治疗,给予各种医疗保险、特惠保、大病救助、医疗机构减免等方式救助后,自付费用仍超过10%,扶贫患者负担仍较大,此现象以三甲医院尤为突出。⑵部分市级医院对“两免两减半”政策执行不严格,扶贫患者被告知“各医院仅对本辖区内就诊患者实行此政策,辖区外患者不享受此政策”。

卫生扶贫工作总结篇9

嘉陵区是1993年9月南充撤地建市时成立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北靠顺庆区,南邻武胜县,东连高坪区,西接西充县、蓬溪县;幅员面积1278.9平方公里,辖6个工委、48个乡镇、559个村、14个居委会,总人口6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因属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小区、城市白区、财政穷区,我区于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1999年越温达标验收后,又于2001年被列为新一轮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2004年,我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2.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61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4%、-6.6%、30.12%和17.8%;农民人均纯收入2115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5:29:36。

一、嘉陵区扶贫工作实施概况

嘉陵区通过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一是实施了“七.二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嘉陵区通过7年的努力先后累计解决24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由1994年的38.7%下降到2000年的7.74%,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4年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545元、人均粮食353公斤,2000年分别增长到1138元和432公斤。二是开展了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2001年我区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来,区委、区政府将扶贫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四年来捆绑各类扶贫资金、农业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扶贫新村建设和移民扶贫,完成63个重点村的新村建设、1389名贫困人口的移民工程和6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整修渠道185.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平方公里,实现乡乡通公路,70%的村通乡村道路。三是抓好了外资扶贫项目实施。秦巴山区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覆盖我区8个乡镇,93个行政村、25940户、99297人,项目总投资14486万元,其中世行贷款5667万元。通过实施该项目,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社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社区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教育、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贫困状况得到根本缓解,贫困发生率由1996年的89%下降到2003年的5.19%。该项目实施8年来,先后迎来世界银行第一次检查团、世界银行亚洲局副局长帝上礼先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卜圭农先生及国家、省项目办的检查、考察,对我区该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嘉陵区目前面临的贫困现状

通过实施扶贫项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和社会等因素的制约,我区农村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仍然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贫困户收入低,贫困人口返贫率高。据统计,目前我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特困人口有41120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至1000元的贫困人口有78532人,占全区农业人口总数的6.61%和12.7%。如果稍遇自然灾害,全区贫困户返贫率将高达30%左右。

(二)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建设明显滞后。我区地处川北干旱走廊腹心地带,境内生态环境差,旱灾、洪灾、雹风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全区有高山村142个,缺水村107个,未通公路的山村118个,全区尚有10万人、20万头牲畜存在饮水困难,12万人存在住房困难。由于缺乏资金和项目,农村基础条件一时难以改变。

(三)教育卫生条件差,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我区中小学危房占20%,农村师资力量严重短缺,40%的教师学历不达标,学生辍学率在18%以上,农村青壮年文盲较多;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差,设备陈旧落后,乡村两级医疗卫生队伍后继无人,农村医疗救助保障体系不完善。

(四)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增收十分困难。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近年来由于乡、村财力十分困难,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

(五)群众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目前不少贫困群众商品意识很淡薄,坚信“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弱,小农意识、封闭意识十分浓烈,精神状态差,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差。

三、今后扶贫工作开展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抓住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以工作实绩来回报上级的关心和厚爱。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范围上,由着重抓国家贫困县调整为在抓好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同时更加强调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捆绑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二)突出治水兴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养业尤其是山羊、生猪、家禽的养殖;二是要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全区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区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五是有计划地建设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搞好农产品流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卫生扶贫工作总结篇10

从年始,用5年时间,通过实施行业扶贫工作责任制,采取行业项目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倾斜等综合扶贫措施,实行“形成合力,共筹资金,各自实施,各表其功”的方式,使全市列入“十二五”时期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的179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70%以上贫困村通硬化路,有条件的20户以上的自然村和连片自然村的片区通村屯道路;基本解决贫困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所有贫困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屯全部通电;已通电的村屯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培育形成1至2项特色优势产业并覆盖所有贫困农户;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贫困村公共卫生、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发展,每个贫困村有符合规定标准的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贫困村农户都能住上稳固住房;贫困村中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具备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做到应扶尽扶;贫困村落后面貌明显改善。

二、主要任务

筹集行业资金33878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318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6086万元,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资金1072万元,社会发展项目资金3538万元。项目分4个年度实施。全部项目资金于2015年底筹措完成,项目建设计划于2016年6月底前完成。

具体任务分工为:

(一)基础设施道路、桥涵项目建设资金由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移民局、民委、市扶贫办、财政局和各定点扶贫单位负责。其中通行政村四级公路(含硬化)和相应桥涵由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移民局、民委负责;屯级道路建设资金由市扶贫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和国土资源局负责;屯内道路建设资金由市扶贫办、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移民局、民委和各定点扶贫单位负责。

(二)贫困村危房改造项目由市住建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市扶贫办负责。

(三)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项目、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由市农业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负责。

(四)水利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由市水利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负责。

(五)安全饮水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水利局、住建委、卫生局、环保局、财政局负责。

(六)通电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水利局、供电局负责。

(七)产业扶贫种植项目由市农业局、林业局、市扶贫办、财政局、科技局、科协、扶贫龙头企业负责。

(八)产业扶贫养殖项目由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市扶贫办、财政局、科技局、科协、扶贫龙头企业负责。

(九)特色农林牧资源开发项目由市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市扶贫办、财政局、科技局、科协、扶贫龙头企业负责。

(十)手工业和零售业项目由市工信委、商业局、供销社、城镇工业联社负责。

(十一)旅游资源开发和服务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旅游局、环保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负责。

(十二)村内垃圾及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负责。

(十三)人居环境改造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住建委、环保局、财政局、市扶贫办负责。

(十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沼气池建设、贫困村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项目由市林业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供销社、商务局等负责。

(十五)学校及幼儿园建设维修项目由市教育局、财政局、住建委等负责。

(十六)卫生室建设及卫生设施改善项目由市卫生局、财政局、环保局等负责。

(十七)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文新局等负责。

(十八)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教育(学历)培训由市人社局、市扶贫办、财政局、教育局、农业局负责。

(十九)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由市农业局、民政局、财政局等负责。

(二十)示范户培育项目由市农业局、人社局、市扶贫办、财政局、教育局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行业扶贫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扎实开展行业扶贫工作。各有关单位必须制定好“十二五”期间和年度行业扶贫规划,按年度计划做好项目的实施。

(二)健全机构,落实资金投入。

各县(市、区)要明确行业扶贫工作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相应的职责,做好行业扶贫的组织、指导、协调、检查、督查、宣传等有关工作。行业扶贫工作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各县(市、区)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加大投入,落实工作经费,为确保行业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各县、各乡镇要及时将计划实施的项目向有关部门提出,做好项目计划的衔接。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评。

自治区和市把行业扶贫工作列入重点督办项目,根据各时期、各阶段的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组织督查组进行督查,将督查结果专题报告市委、市政府。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力、工作不落实的,要进行通报,限期整改。每年组织对定点扶贫工作进行考评,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落实领导责任、明确责任人、落实具体措施以及工作效果等,考评结果向全市通报。

(四)创先争优,营造氛围。

定期对各单位开展社会扶贫工作进行点评,对工作成效显著的给予褒扬,对工作开展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到2016年行业扶贫周期结束后,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验收,验收结果向全社会公布。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行业扶贫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让典型事迹深入人心,营造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