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项目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51:23

改善项目总结篇1

【关键词】epC项目;项目治理;绩效改善

0.引言

我国的epC模式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批采用此模式的项目类型主要集中在石化、化工等能源重工业行业。国家建设部在2003年最先颁布实施《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来达到规范和推动epC模式的发展。epC模式在我国的运用越来越广,涉及到的行业也越来越多,有能力的中国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项目趋向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由于大量的研究使用管理学范式的改善方法,研究的成熟导致其在绩效改善使用中,达到的效果不明显。项目治理是经济学范式的一种,治理的内容为针对项目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度层面活动。面对急需提高的eCp项目绩效,本文将采用项目治理对对绩效改善进行研究。

1.epC项目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epC项目概述

epC为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意思即为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epC承包模式有别于传统单一提供施工的工程建设模式,epC承包模式有一个总承包商,其按照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对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进行承包,承担承包项目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责任,最终在规范时间将符合要求质量合格项目交付至建设单位。

1.2epC项目绩效的概述

绩效是生产的“过程”以及得到的“结果”的统一体。绩绩效不仅由执行结果决定,还由执行过程决定即:绩效=结果(做什么)+行为(如何做)。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绩效的范围得到扩展。大量参与者会加入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所以项目绩效不仅包括项目的建设成果,还应包括参与到建设工程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述求。考虑工程项目绩效包含的两点,由此需要从多维度衡量其绩效。

1.3epC项目绩效的影响因素

通过检索文献并分析统计相关文献里提及次数较多的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的引用次数较多的因素为项目管理、项目治理、技术水平、经济水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自然条件、法律法规。对于以上列举的影响因素,根据人为改变是否发生变化,可分成人力可控和人力不可控的项目绩效影响因素两类。不可控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和经济水平、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自然条件和法律法规,这是属于市场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即使这些因素对项目过程和结果绩效具有巨大的影响,但是单个项目通过人为努力很难对这些因素产生影响,本文将不考虑这方面的影响因素。另一类的人力可控的因素有项目管理和项目治理,能够通过有效合理的人为努力对其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改善项目绩效。

2.基于项目治理的epC项目绩效改善方案

2.1epC项目所有权配置下的风险分担方案

基于项目所有权配置下的风险分担原则,构建起治理的制度。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商约定,其能够掌握项目的所有权和相应承担风险,并且规定为总承包商承建项目所遵守制度。在这制度下,总承包商有很大自由决定应对各种风险,何时何地如何的降低风险成本。如总承包商具有了项目分包的权利,它会判断有难度的施工部位该是自身施工,又或者是寻找更加专业的承包商,以等于或者低于其自身施工成本的价格分包下去,总承商可以将有限资源投入到自身更有把握的地方,来提高投入产出。最终不仅建设单位获得质量和进度得到保障项目,总承包商也能提高自身的利润。

2.2风险分担下的报酬激励方案

总承包商在追求效益最大化下,会做出尽量提高管理效率,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对管理层人员进行培训,缩减项目管理人员的,减少人员成本开支;为了把握工程进度,总承包商会进行科学合理的工序搭接,是工程能够快速有效的进行,同时每天对比实际工程进度与计划的差别,做出调整,保证工程进度在控制范围;在质量和安全方面,承包商会制定出安全手册,并要求施工人员遵守。为了防范施工第三方外人员伤害,筑起屏障将施工范围包围起,而且安置警示标志。承包商积极的行为,促使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等绩效的提高,达到了改善绩效的目的。

2.3基于声誉的承包商选择方案

承包商的声誉能够反映出其处理项目冲突的能力和态度,其体现承包商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因此建设单位可以构建基于声誉的承包商选择制度。建立的声誉制度要达到约束和激励承包商的效果,在招投标选择承包商时,要求承包商提交若干其最近承包项目业主满意度评价表。在资格审查中,从当地的建设管理部门中查询承包商的违规处罚行为和针对承包商的投诉情况,将其列为声誉评分指标,并将各指标公平合理的打分。该评分列入到承包商综合评分中。声誉能够影响到其获得承包项目因素下,承包商会有很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维护其在市场上的声誉,建立起声誉的竞争优势。为了获得良好的声誉,需要承包商实施的项目经营成果上和建设过程达到合同要求并且获得建设单位的认同。

2.4承包项目的监管方案

第一,审查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指出其改进的地方;第二,对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查,并检查投入到项目建设的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的质量和规格标准;第三,监督承包商施工时达到技术标准要求;第四,发现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指出承包商改进措施,结和施工实际情况发现设计不足之处,向设计单位提出修改意见。有不符合要求的技术任务书得不到批准,使得承包商编写出科学合理的任务书,并积极的改进不合要求点。承包商在强力的监管下,只能诚实负责的执行合同要求,确保了项目每个细节的质量。

参考文献:

改善项目总结篇2

2016年,伴随着公司的新增项目,自动化改造推进项目加快,对各部门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和挑战。对此,公司年度制定了以精益管理为平台全面推动精益改善的培训项目,该项目于5月启动。从精益生产理念、方法和体系、tpm的管理运用、精益管理的主要原则、识别浪费问题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学习。理论学习后,各部门主任和梯队组成行动小组,就10个议题,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项目改善工作,共开展了30多次讨论,参与人员达60多人。同时,为更好地为各精益改善行动小组提供帮助与支持,人事行政部于7月份结合行动教练的学习情况,选择了12名主任、骨干员工作为各部门行动催化师的人选,结合大家普遍反映改善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如“非专业人员参与度不高”、“目标发散”等给予解答,为各个精益小组改善活动提供支持。

经过半年的持续行动实践,年度精益管理改善行动项目进入收官阶段,为检验各个行动小组的学习效果、巩固精益改善成果,提炼和推广改善经验,我们于11月24日开展了精益改善项目验收评估总结。

精益项目全体研讨

此次评估邀请管理层及各部门经理作为评委,从“目标的设定”、“现状的分析”、“行动方案的制定”、“项目目标的达成”等方面进行评估,最终“报销单据合格率改善小组”荣获一等奖、“纸箱到货率改善小组”荣获二等奖、“小包装皱标改善小组”荣获三等奖,同时共有3个行动小组荣获行动奖。

前进14名 勇夺冠军

其中,“报销单据合格率改善小组”三个月内将报销单据合格率由70%提升至90%,集团排名从27名提升到13名,不仅保障了工厂共享报销的及时性,也提升了工厂人员对报销工作的满意度。“纸箱到货率改善小组”达成了纸箱按计划到货及时率从83%提高至97%目标,节省近6万元成本。“小包装皱标改善小组”将产品皱标现象从0.36%降到0.18%,为产品的营销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精彩答辩精辟点评

在验收评比过程中,评委对各个精益改善项目进行了深入点评,从改善项目的价值点,到后期实现效果的意义,进行了直接提问和到位点评,并鼓励大家持续改进,稳步提高,形成固定的运转机制,巩固改善项目成果。在收官的评比总结会议上,通过组织面对面的交流,让各位评委把他们的观点、期望、看法等直接分享给在场的每一位员工,对整个精益管理的项目实施进行了另一次有效的培训补充。

改善项目总结篇3

秘诀一:立足膨胀提升抓投入,重点产业发展

明显加快

针对菏泽工业规模总量小和结构不合理矛盾共存的实际,菏泽市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立足膨胀总量、提升质量,狠抓工业投入和项目建设。在原有轻工、纺织服装、石油化工、煤电化工等四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基础上,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市筛选确定了300个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立市级领导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定开工时间、建设进度、竣工日期、领导责任和奖惩办法,加快推进实施。把发展提升化工产业,培育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机电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2012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24个,其中投资额过千万项目287个,过亿元项目137个。东明石化300万吨/年重质油综合利用、尚舜化工橡胶防老剂4020等141个重点项目竣工。兆邦化工15万吨/年乙烯焦油综合利用、玉皇化工30万吨异丁烷脱氢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进展顺利。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化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2.7亿元,增长44.3%;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3.1亿元,增长11.4%,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机电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收入1256.1亿元,增长36%;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027.7亿元,增长28.6%。

秘诀二:突出重点企业抓技改,骨干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把龙头骨干企业的改造提升作为推动结构调整、带动产业升级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围绕实施1655企业成长计划,培育1家销售收入过500亿元、6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元、50家销售收入过十亿元、50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1655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加强技术改造,推动结构调整,加快规模膨胀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组织指导企业制定发展规划,确立支撑项目,编制了1655企业技改项目规划,把总体发展目标和技改项目建设分解到年度、细化到月份,实行一月一督导、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建立了包企业、包项目责任制,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项目报批、建设用地、环境容量、评估审查、税收优惠等方面,同招商引资项目同等对待,优先安排,全力推动重点企业技改项目建设。2012年,全市557户1655企业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59.8亿元,同比增长3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技改投资的74.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04亿元,利税376亿元,利润239亿元,均占规模以上总量的60%以上,同比分别增长35.8%、36.4%和32.7%。东明石化、玉皇化工收入超过200亿元,洪业化工、步长制药收入超过100亿元,3家企业收入超过50亿元,利税过亿元企业达到31家。

秘诀三:围绕节能降耗抓改造,企业能耗水平明显下降

把加强节能技术改造作为推动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措施,以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为抓手,组织企业围绕实现能耗达标目标,完成节能降耗任务,自觉利用节能工作倒逼机制,策划论证了100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产业链条延伸,提高加工深度、产品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100个重点节能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实现节能量65万吨标准煤。关停拆除落后生产线18条,淘汰落后锅炉、变压器、电机等设备1500台套以上,实现节能量12万吨标准煤。认真抓好洪达化工余热发电等30个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21亿元,年可新增收入147亿元,实现节能量14.5万吨标煤。

秘诀四:完善推进机制抓项目,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菏泽市把加强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水平,加快项目建设作为抓技改、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环节和工作重点,健全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着力推动项目建设由“多、快”向“多、快、大、好”转变。一是健全了项目策划论证机制。坚持高点起步,聘请知名专家、权威机构,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瞄准国内外同行业最高水平,精心策划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工业项目,为项目顺利核准备案和落地建设创造了条件。2012年全市有67个项目列入全省转方式调结构重点项目计划,项目总投资58.1亿元。东药药业60吨/年雄烯二酮、格林食品年产60吨芦笋普洱茶等4个项目被省经信委推荐申报了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计划。二是完善了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落实市级领导以及市级相关部门招商目标任务,对涉及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大项目,以市为主搞好策划论证,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组织招商,每年组织两次集中签约活动。在全年集中招商活动中,共签约项目57个,总投资196亿元。三是完善了项目建设推进机制。认真落实包保责任制,实行一线工作法、蹲点工作法和全程负责制,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制定建设计划,倒排工期,抓紧施工,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组织市六大班子对各县区大项目建设进行一季一观摩,一季一评比,并增加了投资十亿元以上大项目及高新技术项目、产业链高端项目、利用境外资金项目的考核分值,推进大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达驰电气220KV牵引变压器、尚舜化工橡胶防老剂4020等141个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重点项目竣工,年可新增主营业务收入519.6亿元,利税68.9亿元。

改善项目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投资环境为目的,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集镇管理与建设并重,改善人居环境与提高居民素质同步,使集镇环境有明显改善,促进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镇情,开拓创新抓机遇,向上争资金,向下抓融资,改善环境,做出亮点,将镇的文明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使集镇成为一个街道整洁,行为文明,生活富裕的明星集镇。

三组织领导

为了促使集镇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专项协调领导小组

四工作内容

(一)规划建设工作:

1集镇及农村所有建设活动,实行先规划再审批后建设的原则,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工程建设,未经规划部门审批,统属违章建设,一律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2集镇建设。为了完善集镇配套设施,突出集镇亮点,增强集镇辐射功能,在本年内计划完成以下配套设施工程。

①高标准高品位地建设好界首三合两个绿化休闲小广场,使集镇辐射功能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

②建好农科所新街道部分及王家铺小学路段的下水道,架设好供电线路,安装好自来水管道等工程。同时结合农科所新农村建设,与农科所联手合力建好新转盘到敬老院300m路段两边下水道及街道绿化工程。

3计划与界首组联手,将界首桥至316国道交汇点的老街道两边下水道自来水主管道及街道人行道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好。

4进一步完善王家铺沿河两岸的路段硬化绿化亮化及河道清理保洁工程。

5对农科所转盘小广场进行改造,提升绿化品位,使之与界首三合休闲小广场遥相呼应,形成三点一线的绿化美化格局。

6对集镇街道的人行道地面砖及路沿石进行改造,使镇容镇貌有较大的变化。

7采取争取上面资金与政府投资相结合的办法,购置洒水车垃圾转运车各一部,并增置部分垃圾桶,为集镇净化工程打下基础。

8完成长途汽车客运站建设用地的立项及土地征用有关协调事项。

9完成南兴西路老房屋改造,及相关单位与房主的协调事宜和建设计划的落实工作,改善南兴西路的破旧面貌。

10按40米宽大道的标准,借雅公路改造项目之机,将王仙路南端水泥桥至南湾工业园的道路进行拉直拓宽。硬化九米宽的主街道路面,完善各项配套设施。

(二)道路交通工作:

1争取国家立项资金,协力改造和硬化从敬老院至莲花乡六公里路段。与莲花乡水泥路勾通,彻底改善美景乐园村民的交通状况。

2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资金,力争和平村至星明田家的公路动工兴建。

五工作措施

(一)解放思想,改变观念。通过发放宣传单及张贴广告等宣传方式大造声势,使集镇居民的思想观念能有一个大的改变,形成上下总动员,齐心协力抓管理的良好局面。

(二)积极主动地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解决我镇资金不足的难题。

(三)广泛开辟集镇建设公路建设的筹资,融资渠道,制定筹资融资的各项有效措施,拓宽思路,更新观念,优化资源配置,盘活集体资产,优化投资结构,打捞沉淀资金,将更多的钱用到集镇建设上来。

(四)进一步加大集镇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力度,坚决杜绝破坏规划的违章建筑事件和行为的发生。同时将集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将集镇建设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使之同步协调地发展。

年三月十五日

9完成南兴西路老房屋改造,及相关单位与房主的协调事宜和建设计划的落实工作,改善南兴西路的破旧面貌。

10按40米宽大道的标准,借雅公路改造项目之机,将王仙路南端水泥桥至南湾工业园的道路进行拉直拓宽。硬化九米宽的主街道路面,完善各项配套设施。

(二)道路交通工作:

1争取国家立项资金,协力改造和硬化从敬老院至莲花乡六公里路段。与莲花乡水泥路勾通,彻底改善美景乐园村民的交通状况。

2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资金,力争和平村至星明田家的公路动工兴建。

五工作措施

(一)解放思想,改变观念。通过发放宣传单及张贴广告等宣传方式大造声势,使集镇居民的思想观念能有一个大的改变,形成上下总动员,齐心协力抓管理的良好局面。

(二)积极主动地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解决我镇资金不足的难题。

改善项目总结篇5

关键词:善学善用政策精神继续深化威宁改革

十年前,乘着春意融融的政策东风,威宁改革悄然启动,在不经意间催生了小有名气的威宁公司。随着党的十胜利召开,改革开放是在今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一场解放思想和学用政策之浪潮,正扑面而来,企业将迎来一次崭新的发展机遇。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威宁人的行动指南,成就一个崭新的威宁集团公司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如何善学善用政策精髓,突破企业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实现企业发展的新跨越,结合企业实际,试就善学善用政策,继续深化威宁改革,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威宁公司是学用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威宁因解放思想、学用政策而诞生。十年前,威宁公司就是为推行一场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而成立的,围绕“政府授权、集中管理、市场经营、资本运作”的改革模式,积极创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努力探索实现政府资产市场化运作、资产资本化的实现途径,整合威宁资产进入资本市场,为南宁市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搭建可靠的投融资平台。威宁是个政策性很强的企业,是解放思想、活学活用政策的结果。无论是公司初始的成立还是发展壮大,解放思想、学好用好政策终将是威宁的生命线,因此,继续解放思想,学好用好政策,对威宁意义特别重大。

威宁是解放思想和学用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开展解放思想和学用政策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企业是解放思想和学用政策的终极落脚点,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善学政策和善用政策精神,能帮助企业激活人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促进企业员工解放思想,把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加快企业发展繁荣。威宁人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姿态,善于把握上级的有关政策精神,并紧密结合实际,汇聚成“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改革创新精神,实现了企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公司总资产从约5亿元跃升到88.28亿元,营业收入从数千万元增加到22.28亿元,利税总额从几千万元提升到6.05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60多亿元。

2.深化威宁改革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历经十年的砥砺,威宁公司借助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现已发展成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将不会停止,开弓之箭没有回头路,仰望着前进的道路,仍发现威宁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资产运营的基础工作尚未全面完成,影响到资产的高效运营。由于历史的原因,威宁公司已接收的办公用房、土地、农贸市场等资产,原始资料残缺不齐,但又没办法加以补充完善,一些资产至今未能完成产权登记、确权、变更、评估、入帐等基础性工作,严重影响到资产的运营和保值增值。

二是土地资产“变性”工作进展缓慢,资产的规模总量无法有效放大。经过市政府批准同意,威宁土地资产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国有农贸市场土地进行“变性”试点,现只有部分市场,如和平商场、交易场等大型商场及74个市区农贸市场等经营性资产土地实现了整体“变性”,但更多的市场土地“变性”工作进展缓慢。其它形式的土地资产变性进展不快,直接影响到资产规模的有效放大和融资授信度度的提升。

三是办公用房租赁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稳定的现金流无法形成。由于思想观念的问题,对办公用房租赁体制建立在国内尚无先例,在市政府还没有相关法规政策加以明确,迄今为止我市办公用房租赁体制的建立推进缓慢,无法形成融资所必须的现金流。

四是重点项目渠道融资少,项目融资工作压力大。威宁承建的多是自治区及南宁市的重点项目,由于国家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清理,政府对项目建设的融资渠道呈快速萎缩之势,而企业为政府项目融资任务不断加重,融资难度加大,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的推进速度。

五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发展后劲不足。随着集团公司的成立,主营业务的不断整合,威宁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如资产运营、投融资、财经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来加盟。显然,目前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和结构仍无法满足主营业务不断拓展的需要,仍将需要大力培养、引进和充实,以化解人才瓶颈问题。

3.善学善用政策精神,不断深化威宁改革

党的十已胜利闭幕,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浪潮即将涌来,威宁“二次创业”正赶得上好机遇,期望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做大做强的发展空间,重要的前提就是善学善用党的十后出台的新政策精神,将政策转化为深化威宁改革的推动力,以实现威宁集团公司发展的新目标。

第一、抓全员宣传动员,积极营造解放思想和学用政策的浓厚氛围。自2012年2月份“解放思想、赶超跨越”活动以来,公司党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动员所属16个单位的干部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大讨论活动中,解放思想,破除各种思维局限,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上级相关政策文件,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并将紧密结合实际,努力做到如何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把大讨论活动与公司成立十周年活动相结合,与资产管理运营、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创建先锋示范城、城乡清洁工程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的工作效果。同时,借助“威宁资产运营网”、《阳光威宁》电视栏目、宣传横额、板报等形式,其中宣传板报8期、简报5期,经验交流4期,悬挂6条宣传标语,市大讨论活动办简报采用2篇,网站刊发信息80多条,南宁电视台送稿10多篇,广泛宣传“解放思想、学用政策”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要求,营造了活动的浓厚气氛;收集、整理各项有关政策编制成《政策选编》供干部职工学习,促使干部职工不断解放思想,破解各种思维框框,引发对发展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分析制约本企业因素,推动“解放思想、学用政策”活动深入。

第二、抓重点业务的经营管理,促进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威宁公司业务涵盖资产管理运营、农产品物流、行政房地产、重点工程建设、公共设施资产管理、教育旅游产业等领域。2012年,围绕广西体育中心二期、三期、广西艺术中心等15个区市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服务大型活动和体育场馆运营等重点工作,结合实际,以“解放思想、学用政策”为引领,大胆解放思想,活学活用政策,全力支持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对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成立项目建设工作组,研读工程项目建设的有关政策,找准切入点,运用政策精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截止10月底,广西体育中心二期体育馆、游泳跳水馆、网球中心已竣工验收并接收;市规划展示馆、市城建档案馆计划于12月份竣工;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市中心图书馆、市青少活动中心等8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所属各单位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精心选择各活动载体,从中提炼好主题,紧紧围绕本单位最具特色的主营业务来开展活动。如国立公司围绕打造“南宁.奥园”房地产品牌;文体公司围绕广西体育中心场馆管理运营,争取获得上级体育场馆运营管理600万元的支持;南宁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围绕打造示范性国有农贸市场,每年争取上级对市场改造升级资金近100万元;生态园公司紧紧围绕提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品牌,为生态园公司每年减免税收约20万元,并获得上级5万奖金的奖励等等。

第三、抓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事业单位改革进程。面对国家产业政策的新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威宁将顺势而上,在新一轮产业机构调整中充分利用政策上的优势,狠抓与威宁资产有关的公共资产运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产品物流、融资服务、房地产等产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谋出路。组建威宁投资集团,实现集团化发展,是威宁公司做大做强的必要途径。同时,对内部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抓住国家逐步推行事业单位改革之机,南宁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和南宁市技术交流站的事业单位改革也将提上议事日程,加快推进这两个事业单位的公司化改组改制进程,进一步激活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事业单位改革的先行先试。现已成立公司化改革工作小组,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并尽快推进土地变性工作,有效实施资源整合,集中发展物流服务产业,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强大融资功能的国有示范性农产品物流企业。

第四、抓主业经营管理的难点,借政策之力破解各种难题。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学用政策活动,进一步激发威宁上下创新意识,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中,重点项目融资是个难点。2012年下半年和2013年是威宁公司所负责项目融资建设的高峰期,资金需求将达到25亿元以上,融资压力比较大。面对项目融资难题,公司以“解放思想,学用政策”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深入研究有关的项目投融资政策,迅速行动,于今年2月份成立项目建设的融资工作组,负责项目融资工作,并与十几家金融机构进行沟通。根据项目融资需求及与银行沟通情况,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威宁公司总体融资方案、2012年融资方案、市综合档案馆(含南宁市方志馆)、南宁市体育休闲公园和相思湖区市政综合维护基地捆绑融资方案、合作开发农贸市场项目方案等5个融资方案,并与市财政局、五象新区进行了多次沟通,共同研究和探讨破解各重点项目融资的难题,积极拓展新的融资渠道。

改善项目总结篇6

关键词:总量减排;问题;环境质量;协作;督查

引言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近些年国际上使用较为普遍的环境管理措施,其通过限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改善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的目的。实施污染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更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战略途径。“十二五”将污染减排总量控制确定为约束性指标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政治意志,赋予了污染减排艰巨的历史使命。但总量减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污染减排工作实践的研究,对总量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总量减排目标未能与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相结合

由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长期环境欠账的积累,我国不少地方的环境承载力已接近甚至超过极限。实施总量减排的目的是促进增长方式转变,遏制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上升势头,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十三五”期间,除上述两项指标外,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指标。虽然国家对省(直辖市、自治区)、省对市分解减排任务时,考虑了当地发展水平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采取了差异化的分配方式,但是,由于没有与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相结合,因而差异化程度不够。从实践来看,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基数较小、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但是由于缺少足够的减排项目,导致减排任务完成困难;而另有一些地方,环境污染较重、环境质量较差,但是削减空间大,减排项目多,反而更容易完成减排任务。产生这样的偏差现象,就是由于总量减排与环境质量没有挂钩造成的。

1.2总量减排实际成效与核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总量减排的成效反映在通过核算认定的本年度较上年排放量的减少上,但受核算方法等的限制,核算的减排量与实际情况难免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一些对环境质量有实际改善效益的工程措施,受制于核算体系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得到认定。如近几年开展的小锅炉整治,因一些锅炉不在“十三五”环境统计基数之内,虽然进行了淘汰整治,但减排量没有被认定;经信部门淘汰的一些落后产能项目,同样由于不在环境统计之内而无法得到承认。二是出于完成减排任务考虑,各地可能倾向于高限上报甚至虚报部分减排量,一旦未被发现,就会产生减排虚高现象。三是出于同样原因,各地存在一些新建项目特别是违规建设项目,没有及时纳入环境统计,导致当地账面排放量较实际偏小。

1.3一些工程减排项目难以持续发挥减排效益

治污工程建设是推进总量减排的关键手段。对各类治污工程的建设要求和减排效率认定,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随着减排工作的持续开展,建成投运的减排工程越来越多,总量减排管理部门对已经通过减排认定的项目关注相对较少,而日常环境执法监管如果没有完全联动跟上,就会导致一些已建成项目不能持续发挥减排效益。从实际工作中看,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型燃煤发电机组等一直是环境执法重点监管对象,其减排效益能够做到持续稳定;但是对一些非重点监控行业,在工程建成并通过当年减排核查核算后,日常监管往往有所放松,时常出现运行负荷下降甚至污染物排放反弹的现象,这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减排工程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

1.4推动总量减排的部门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总量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不同行业企业和政府不同主管部门,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的主管部门是住建部门、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标准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是农业部门、落后产能淘汰关停的主管部门是经信部门、老旧机动车的淘汰的主管部门是公安交管部门、火电企业的行业主管是发改能源部门等。推进总量减排,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密切协作。然而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机制,不少市、县把总量减排这个理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简单地看做环保部门的任务,加上相关部门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当地环保部t承担了过多的压力,减排工作实施也不理想。

1.5总量减排目标要求与统计基数缺乏有效衔接

总量减排成效的直观体现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环境统计工作中,由于受到基层环境统计业务水平等因素影响,企业污染物排放量虚高与偏小、虚报与漏报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对于排放基数相当但统计基数一个虚一个实的两个行政单位,在下达减排任务时必须区别化对待,而在考核时,因去除虚量带来的所谓“减排量”要尽可能排除。减排核查核算的一个重点就是排除这些干扰因素,尽可能公平地将减排压力传导到各地,实事求是地核定减排工作成效,但如何把握尺度、合理量化,往往依赖于核查核算人员的水平和工作经验。

2对策与建议

2.1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目标,确定减排指标和目标

过去开展的总量减排是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控制目标,没有与区域环境质量挂钩。总量控制指标采用“自上而下”的分配形式,即各省根据国家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以各市的现状排放量为基数,通过测算减排潜力,分配减排目标任务,各市再将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和重点排污单位。这种以行政区划为单位且未充分考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分配方式,地方出于完成任务的需要,存在层层加码的现象,县级的任务往往偏重,甚至一些工业基础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市,完成减排任务也感到吃力。从环境管理精细化角度考虑,总量减排应该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依据区域环境功能目标,确定减排指标和目标。在认真测算减排潜力基础上,结合当地环境主体功能区特点,合理确定减排指标和削减任务,对于污染严重区域,减排任务要加重;而对于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可以在保证环境质量稳定达标的前提下,适当减轻任务。

2.2减排核查核算应以地方自查为主

总量减排核查核算方式应转变为以地方自查为主,自下而上逐级审核上报并对数据负责。企业负责上报基础数据并对其准确性负主要责任;市级环保部门对企业数据真实性进行审核并初步计算减排量;省级环保部门根据年度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对项目减排量进行核定;环保部组织对各地上报的减排项目进行抽查,并最终认定各省总量减排进展情况。这种改变过去由环保部核查到具体项目的做法,建立以企业和地方环保部门为主的“谁申报谁负责”和“谁审核谁负责”的工作机制,有利于落实企业的减排主体责任和环保部门的属地监管责任。

2.3建立减排工程项目的长效监管机制

治污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是总量减排的主要支撑。要适应绿色发展的形势需要,建立企业自我约束与环保外部监管相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发挥治污工程持续减排作用,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最终目的。要综合运用各种环境管理手段,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引导企业在生产全过程中减污、控污、治污。一是量化认可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操作工艺等带来的污染物减排,充分反映管理减排成果。二是加大日常监督检查频次,不仅要加强对当年减排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情况监管,还要加强对往年已经认定减排量项目的运行管理情况的监管,避免出现减排量被认定后监管就弱化的情况发生。三是严格环境执法,对因故意停运治污设施等造成排污量增加的企业要倒扣减排量,并依法严肃查处。

2.4完善政府各职能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推进总量减排必须建立起体现部门职能并且各负其责的联动工作机制。“十二五”期间,省、市、县政府一般都建立了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减排职责分工,建立了协作推进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协作力度层层衰减和逐年削弱的问题,导致环保部门承担了巨大压力。“十三五”期间,要从改进考核机制入手,充分发挥相关主管部门作用,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落实与追究制度,让环保部门回归到统一监督管理上来,形成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减排工作机制。

2.5修正环境统计基数,科学确定减排目标任务

“十二五”总量减排是以2010年环境统计数据为基数的,由于不是包括所有的排污单位,因而排放基数比实际排放量要小;同时,减排项目认定结果与企业实际排放也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加上新增量等核算方法和内容不断变化,所认定的排放量未必完全反映当地实际排放现状,若以此确定“十三五”减排目标任务的基数,难免会有偏差。因此,编制环境统计年报时,要系统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剔除因各种因素造成的排放虚量,将环境执法大检查和日常监管发现的形成事实排污的环境违法项目以及其他漏报、少报的排污项目全部纳入环境统计基数,修正环境统计基数,为确定减排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2.6完善减排长效督查机制

各级环保部门应以污染物总量减排国家和省级目标责任书重点项目为抓手,通过总量日常督查、环境执法检查、多部门联合督查、重点项目抽查等形式,对当年污水处理厂、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机动车、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等重点行业企业和排污量大的其他企业实行监督检查全覆盖;加强对往年认定项目的后督察,建立减排工程督查机制。及时汇总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梳理问题清单,反馈给各市政府及环保局,将其作为各市环保工作的重点,限时解决,将企业违法排污线索移交环境监察部门查处;及时建立企业总量监管档案,对问题项目的整改情况及时回头看,确保整改要求得到落实。要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结语

总之,污染物总量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尽管社会各界空前重视,但各地总量减排工作开展不顺利,仍存在着总量减排目标未能与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相结合、总量减排实际成效与核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以及一些工程减排项目难以持续发挥减排效益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目标,确定减排指标和目标、减排核查核算应以地方自查为主、建立减排工程项目的长效监管机制、修正环境统计基数,科学确定减排目标任务、完善政府各职能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以及减排长效督查机制等对策建议,从而确保总量减排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少宇.浅析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改善项目总结篇7

坚持整体与重点相结合,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规划编制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了县城乡总体规划暨“三规合一”工作,成立了县城乡总体规划暨“多规合一”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明确了具体任务、责任单位、时限要求,已组织国土、发改、林业及住建等部门听取“三规合一”初步设计框架汇报,正依据各单位意见与建议充实基础资料修改完善规划方案。完成了县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并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排水防涝专项规划初步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准备组织专家评审。完成了县城新区32#地块、34#地块、46#地块、83#地块、84#地块等10个地块控制性规划,编制完成了老城区新村巷、环卫路、大方门、工商家属院、和平八队及玉皇阁仿古街片区控制性规划,用地面积达3.6平方公里,使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96%。进一步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城市建设提供法律依据。依据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完成姚伏镇姚伏村、姚伏镇高路村、通伏乡马场村等8个中心村规划方案,并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城乡规划审批管理进一步规范。全年共召开县建设规划审查委员会会议3期,上会研究项目15项,通过建设项目14项,核发建设项目“一书两证”118项。同时,对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监督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实行全程监管,定期对在建、续建工程进行规划巡查与规划执法检查,有力地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按照全县确定的55项重点工作和10件民生工程的工作部署,我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积极跑项目、争政策、引资金,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一是城市房屋征收工作稳步推进。2014年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及城市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我局统筹调配,抢抓时机,采取“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方式,加快对棚户区改造的工作力度,现已完成房屋征收2087户,未发生一起因房屋征收导致的上访和安全事故,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城市道路日趋完善。投资3807万元,实施了总长

1800米的鼓楼南街南延伸段、南环路东段2条城市道路及排水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城市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功能,特别是事关民生的水、暖、气、路等配套设施得到及时跟进。目前,2条城市道路正在全力加快推进,预计10月底全部完工。三是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大力实施植绿、增绿、扩绿工程,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实施了民族大街南北延伸段、唐徕大街、纬三路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及__县文化生态公园建设项目,新增绿化总面积22.6万平方米。其中:民族大街南北延伸段等三条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6.5万㎡,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南区文化生态公园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4762万元,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和招标控制价编制工作,近期将进行招投标工作。四是旧城改造项目稳步推进。体育公园解围片区已完成房屋征收403户,今年开工建设16幢10.5万平方米,商服及住宅楼,现已全面开工建设,正在进行楼体基础开挖工作。投资2438万元实施了老旧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2.1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826万元。五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快速推进。投资3.2亿元实施了公共服务中心、宏泰商业广场续建工程,目前,公共服务中心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和设施安装,完成投资1.05亿元;宏泰商业广场主体外墙干挂石材已全部结束,正在进行三标段别墅区室外装饰工作,1#商场正在进行干挂石材,完成投资1.7亿元。六是市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资2000万元改造¢159-¢426㎜供热管网20km(双道)。目前,已完成建设路、防疫站小区、金丰苑、鼓楼西街、兰宁小区等区域的管网改造18.5公里,完成投资1100万元。投资428万元新改建公厕10座,购置移动公厕5座。目前,新建公厕已完成主体建设,计划10月底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改建公厕已完成改造内容,购置5座移动式公厕已完成安装投入使用。投资5220万元实施了环卫路西侧旧城改造项目,已完成房屋征收、建设成本测算,规划方案已通过规委会审查,正在进行前期土地招牌挂和设计工作。七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今年共新建、续建房地产项目42项157.7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2.5亿元。1-10月房地产销售4189套、55.1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比增加35.93%,销售金额14.27亿元,同比减少17.29%,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物业管理工作逐年规范,高标准培育了星海北园、锦绣华城等6个物业示范小区,为引领全县物业服务

企业争先创优,优化服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八是住房保障工作强力推进。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890套51.6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28亿元;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88户,累计对全县1463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了住房保障,累计发放租赁补贴10.3万元,收缴廉租住房租金70万元。九是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姚伏镇、黄渠桥镇2个美丽小城镇和8个美丽村庄建设,各项工程有序推进,有效改善了群众的住房和生产生活条件。十一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不断优化招商环境,积极借助外力促发展,始终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细化、量化任务,强化措施,严格考核,重奖重罚,确保任务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共引进各类招商项目24个,完成投资12.56亿元(未认定),完成引资1.38亿元。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园”工作为契机,全面整治市容市貌和城乡环境卫生,城市形象得到了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有了新改善。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深化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加强广场和公厕管理,加大城市环卫清扫和垃圾清运力度,市政设施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各类转运设施安全运行,全年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16次,清运生活垃圾4.6万吨,收集商业门店垃圾2900吨,餐厨垃圾3700吨,清理各类生产建筑垃圾9600吨。二是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及时清理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严厉查处占道经营、店外店、流动摊点、马路市场,规范设置各类户外广告,强化道路挖掘审批管理,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共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3761份,严格按照“门前五包”的管理办法,每季度评比一次,建立健全了“门前五包”管理工作长效机制。规范机动车停靠行为,划定临时停车泊位131个,并多次会同运管、交警部门三家联合对县城区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综合整治,有效地改善了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增划早市蔬菜销售摊位176个,在个别小区旁划定蔬菜销售摊位82个,设立早市一处,解决群众买菜难、买菜贵和农民销售难的问题。三是狠抓建筑市场管理,强化对重点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建筑抗震设防、建筑节能和设计施工规范等强制性标准,建立工程质量动态巡查监管模式,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监督各类项目202万平方米,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和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均达到了100%。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结合区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管要求,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全年开展工程质量综合执法检查4次,专项检查2次,迎接区市检查6次,安全生产检查5次,共下发质量安全整改通知书97份,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有效遏止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广使用新型墙材,进一步加大“禁实”、“限粘”力度,共收缴墙改基金1406.6余万元。四是加强人防工程结建、审批、检查、验收工作,全年共收缴结建费826万元。积极开展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以“5.12”、“9.15”放在减灾日和警报统一试鸣为契机,开展人防知识宣传和演练活动,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布设“两防”知识展板12块,参加疏散演练人员达4.3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民人防意识。强化人防设施和疏散体系建设,新购置4台通信警报器,警报覆盖率达到95%。积极开展人防进社区活动,实施了头闸、陶乐、唐徕、古城、太西等人防社区及沙湖水镇疏散基地建设,完善城区应急疏散避难场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人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五是全面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邀请建设厅相关领导及专家对我县创园工作进行了初步验收,经专家集体评议,我县创建工作初步通过。六是深入开展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制作悬挂条幅156条,张贴《关于开展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专项整治的通告》1000份,印发宣传材料80000余份,下发限期整治通知书40余份,共拆除违章建筑8800平方米,侵占绿地160余平方米。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城市基础设施还需加大投入,城市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老城区防汛排涝等基础设施有待改造;二是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不宽,建设项目资金缺口大,制约了重点项目实施和推进;三是城乡建设用地趋紧,房屋征收工作阻力大,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四是城市体系有待健全完善,综合管理有待提高;五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还不能满足城乡建设事业发展需要;六是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行政执法不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七是项目审批缓慢影响建设进度。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的项目区、市审批、论证、评审程序及报批资料多,时间长,导致项目开工滞后;八是房地产开发受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销售缓慢;九是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还需有待进一步提高,物业从业人员需要加大力度培训。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5年住建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三中全会和全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全力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为建设和谐富裕新__做[文秘站

-您的专属秘书!]出新的更大贡献。2015年计划实施城乡重点建设项目及重点工作9大项28小项,概算总投资约28.49亿元,其中:争取中央、区、市补助资金2.2亿元,社会投资20.76亿元,政府投资5.53亿元(含房屋征收0.81亿元)。

2015年计划建设纬一路、纬二路、纬六路、纬七路4条城市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全长2.15公里,概算总投资2200万元,积极争取中央污水管网专项补助资金172万元。

一是计划实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项目,概算总投资957.4万元,争取中央专项资金670万元。二是计划实施集中供热脱硫项目,概算总投资4185万元,争取中央、区、市补助资金2200万元。三是计划实施新城区电缆沟及排管建设工程,概算总投资3068万元。四是计划实施县城led路灯改造工程,概算总投资310万元。

计划实施民族南北大街、唐徕渠景观绿化及南区生态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新增绿化面积35.64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2562万元。

计划实施__县公共服务中心续建项目,概算总投资10000万元。

计划实施保障性住房3项,共4633套38.55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约7.87亿元。其中:建设59#三期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18套1.87万平方米,34-2#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84套5.

01万平方米,概算投资15025.8万元,争取中央及区项目补助资金2585万元;建设34#地块国有工矿棚户区安置住房3420套29.2万平方米,概算投资58429万元,争取中央项目补助资金11248.7万元;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住房411套2.47万平方米,概算投资5271.8万元,争取中央项目补助资金1919万元。

一是计划新建、续建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99.8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0.5亿元。二是计划__县限价商品住房续建项目,概算总投资5000万元。

一是计划实施体育公园旧城改造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3亿元。二是计划实施发行路西侧旧城改造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1.2亿元。三是计划实施环卫路地下人防工程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5220万元。四是计划实施老城区东安小区、东花园、西花园等小区综合改造项目,改造总建筑面积约21.34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6100万元,争取中央、区、市项目补助资金3200万元。

改善项目总结篇8

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编制“十二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提出的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抓住特色农业、工业发展、旅游开发、科教兴县、改善民生五个重点,实现项目带动、交通建设、城镇发展三大突破,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准确把握全县发展的整体特征、阶段特点、开发潜力、比较优势、发展条件、环境支撑和制约因素,客观分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从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来分析,从发展的基本趋势来判断,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把握,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积极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客观分析,深入研究,科学把握,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中央与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改革发展与稳定等重大关系,使发展中各个方面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体制机制,着重解决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明确“十二五”时期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思路、主要任务、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使规划成为指导全县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分工

部门规划按照市直部门安排由县直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分工如下。十二五”规划体系由总体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部门规划组成。按照体系组成。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认真总结和评估全县规划实施工作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趋势。以及今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按照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充分吸收和利用规划实施以来县内外的成功经验。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以解决矛盾、完善思路、提出举措为出发点,认真深入研究关系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一些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重点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形势、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区域发展、人民生活、改革开放、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灾后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全县“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和重大问题研究,由县发改委商县直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二)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要按照“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发挥比较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区域优势为突破口。突出总体规划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超前性、实效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为主线。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人民生活为抓手。确立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由县发改委牵头组织协调,抽调专职人员,聘请有资质的专家,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与,听取人大、政协等各方面的建议意见后编制。

三)编制专项规划。着力加强编制各个专项规划,紧紧围绕基础设施、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区域发展、能源利用、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生态环境、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园区建设等重点。谋求长远。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要立足实际。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专项规划是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明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定位、开发方向、发展重点、战略措施等。县级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由县发改委根据县政府统一部署,商县直有关部门提出编制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后组织编制。

以总体规划为方向。立足现实。关注民生。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专项规划的编制必须以部门规划为基础。充分做好上下衔接。着眼长远。提出符合发展规划的具有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

四)编制部门规划。各部门经过与市直部门的充分衔接。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总体规划纲要,部门发展规划由各分管领导牵头。结合全县发展现状。独立完成部门规划的编制。部门发展规划要体现可操作性强、发展方向明确、预期目标清晰的特点。提出部门“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部门发展规划形成后,要报发改委备案,同时报送专项发展规划编制的牵头单位,做为专项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依据。

五)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改革规划管理体制。规范规划编制程序。使规划编制工作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工作由县发改委提出意见,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创新规划编制方式。加强各类规划衔接。负责组织推进。

三、编制工作进度安排

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根据市上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的进度要求。

第一阶段(前期研究阶段)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做好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和总结工作。加强与国家、省上、市上规划思路、重大课题的衔接。扎实做好各项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下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安排部署规划基本思路及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科学确定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范围和领域。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制定全县“十二五”规划总体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报县委、县政府审定。依据县委、县政府审定批准的全县“十二五”规划总体方案,研究确定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各单位、各阶层、各系统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和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强与国家、省上、市上各项规划的衔接工作,开展重点领域重大建设项目筛选确定工作。

第三阶段(纲要草案起草阶段)起草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基本框架。就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开展专题调研、咨询论证。报县政府审查。根据陇南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意见。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根据我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编制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

第四阶段(纲要起草完善阶段)广泛征求和吸纳社会各界对纲要草案的意见和建议。编制完成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交县人大审议。就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经县政府审查通过后报县委审定。

四、工作要求

全面总结经验。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各部门要对本部门的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找准存在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认真总结规划的编制工作经验。力争及早将全县各领域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的规划中。

一)围绕战略目标。突出规划重点。要统揽全局。求真务实。超前思维,统筹兼顾。深入思考。科学谋划,周密部署,认真分析“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对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和措施;对一般的竞争性领域,制定政策导向,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形成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科学界定规划编制范围,重点突出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各领域规划编制必须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

二)立足项目建设。加强研究论证。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需要国家、省上审批、平衡和协调。和一些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支撑。要研究确定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工业、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建设项目。及早开展项目前期研究及论证工作,为全面完成市级重点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保障。

三)强化调查研究。科学编制规划。加强调查研究。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使政府决策能更深更好地反映民情。规划编制过程中,增强规划编制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

四)坚持统筹安排。加强衔接协调。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必要前提。各部门、各系统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要求。切实加强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方面的衔接协调。防止规划部门化,加强部门之间、系统上下、行业内部的分工合作。确保全县“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衔接。避免规划冲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指导性、一致性和协调性,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要科学准确地测算全县“十二五”预期指标,做好“十二五”以后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和战略设想。加强本县规划和省、市及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上要求,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市上的大力支持,突出全县“十二五”规划体系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超前性和实效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成员单位由县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改善项目总结篇9

自1995年以来,针对日喀则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实际,上海、山东、黑龙江、吉林等四省市及宝钢、中化两大集团企业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对口的主要工作内容,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并派出干部赴日喀则开展工作。

上海,拓展渠道,加强两地经济联动发展

1995年5月至2001年5月的6年间上海市选派党政干部99名,无偿援助资金2.85亿元,共实施对口援助项目262个。日喀则市内的上海广场、上海体育场、主干道上海路等一批集中体现民族团结的标志性项目建成,极大改善了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一大批希望工程项目的建设,使日喀则地区的教育硬件设施在短期内得以改善,办学条件、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得到普遍提高。地区人民医院病区楼、卫生防疫站和县乡两级医疗网络的建设,使受援县基本实现了乡乡有卫生院,农牧民群众生病就近诊治,有力推进了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001年第三批干部进藏,上海进一步加大了对口支援力度,3年计划投入资金总量2.25亿元,落实项目161个。截止到目前,到位各类资金1.88亿元,建成竣工的有地区中专教学楼、地区农业机械化工程、地区大礼堂改扩建工程等项目51个,高质量完成了扎寺文化广场等8个重点项目。

就如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问题,上海落实资金1000万元,重点建设30个“安康工程”示范村,开展了以小额信贷、提供优良种畜等措施,以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改善村容村貌为标准,以鼓励村民勤劳致富、增加收入。

为了帮助日喀则地区尽快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上海投资800万元建成了日喀则边贸市场、江孜县农贸市场、拉孜县商贸市场等一批项目,加快了农畜产品为中心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投资300万元建设了江孜畜种繁育基地,积极发展农区牧业,为群众调整养殖结构,选择高效益养殖品种提供条件。组建了亚东县林下资源加工厂、拉孜县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厂及地区食品厂粉丝加工车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和资源为依托,组建了日喀则新世纪羊毛绒公司和日喀则金太阳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逾千万元,扩大了当地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了将当地发展潜力和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能力。

萨迦县列入上海扩大对口支援县后,在上海第三批项目和资金均已排妥的情况下,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适度增加投资规模,确定首轮对萨迦县扩大对口支援建设规模不低于2100万元,援建萨迦旅游宾馆、办公楼改造、自来水管网工程等12个项目,目前投资700万元的县城主干道路已全部建成,城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山东省,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项目600个。

第一二批干部工作期间,山东共实施援助项目392个,援助资金3.01亿元。项目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的各个方面:以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日喀则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大大增强了城镇功能;以生产项目、旅游宾馆为重点“造血”工程项目的实施,培植了本地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农牧业开发项目的实施,为充分挖掘农牧业的发展潜力、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起到了示范作用;以地区高中改扩建和地区新闻综合楼为代表的公益事业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地区社会公益事业的环境,对缓解适龄儿童入学难,就医难、吃水难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口支援的日喀则市、白朗、昂仁、聂拉木县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幅都超出了全地区的平均水平,为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做了重大贡献。

第三批干部进藏以来,山东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又新增山东潍坊市对口支援南木林县。近两年来共实施项目198个,计划总投资2.1亿元,截止目前累计完成1.5亿元,其中有141个项目已经竣工交付使用。预定投资8400万元援建的日喀则滨河大道、地区建材市场等中央指定的8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目前3个项目已竣工,有的已通过自验和初验。这8个项目于今年7月全部交付使用。

黑龙江,积极推进多渠道的工作思路

黑龙江省第一批干部2002年7月进藏以来,在老工业基地包袱沉重、全省各级财政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在2002年至2004年第一期期间,共安排31个对口支援项目,计划总投资9100万元。经过黑龙江省各方面和干部多方努力,项目和资金规模都有所增加,总投资已经突破1亿元。到目前,黑龙江省已经通过多种渠道落实对口支援项目49个,总投资10212.6万元,其中省级援建12个项目,总投资5375万元,有3个已经于今年初完成;黑龙江路、地区少儿活动中心、技术人员培训中心等5个项目已经于今年4月相继开工建设,将于今年底明年初全部完成;农牧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农牧产品精深加工等其他3个项目,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选项、论证及立项筹备工作,下半年启动。

哈尔滨、牡丹江、大庆3市对口支援3个县共37个项目,总投资4837.6万元。其中哈尔滨市对口援建仁布县16个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3月底已经完成5个项目,其他11个项目10月底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牡丹江市对口援建谢通门县6个项目,总投资1437.5万元,除公务用车、办公自动化、电视台已经完成外,其他项目年底全部完工;大庆市对口援建康马县15个项目,总投资1293万元,除公务用车和学生用车已经到位外,其他项目今年底全部完成。

黑龙江省第一期干部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等有利时机,积极争取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支援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3.27亿元。其中仁布县争取并已经落实退耕还林、人畜饮水工程和切瓦乡吊桥等3个项目,计划投资3370万元;谢通门县争取已经落实县城至日喀则三级油路、乡级沙石路、人畜饮水工程、乡级完全小学等6个项目,计划投资1.78亿元;康马县争取已落实涅如生态建设、大庆路建设等项目,计划投资10995万元。

截止今年6月份,黑龙江省直接援建和对上争取项目总计达到63个,投资总额为4.25亿元。在不断加大项目和资金援助力度的同时,黑龙江省还针对日喀则地区实际,积极推进多渠道的工作思路,并已经启动实施了公安指挥系统、教育设施、卫生队进藏及医疗设备、技术培训、广播电视编播人员进藏及培训、矿产资源勘探普查和捐资助学、济困等方面的对口支援工作,不仅进一步拓宽了领域,加大了力度,也必将为促进日喀则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吉林省,我们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完成好工作

吉林省第一批干部进藏以来,首批安排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8257.6万元。首批项目除吉林路、日喀则长白山幼儿园外,主要是围绕地委提出的发展三大支柱产业来建设。为促进旅游业发展,计划在日喀则市投资2107万元建设后藏风情园,在萨噶县投资650万元,建设旅游宾馆;为解决农牧区最急需解决的困难,王曜午同志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徒步行进100多公里山路,深入到定结县最偏远的农牧区陈塘镇进行调研,并决定投资100万元,为陈塘镇的农牧民解决生产生活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吉林省干部大搞招商引资,一家四川内江企业,计划投资3200万元,建设一座青稞啤酒厂;一家浙江企业,计划投资1200万元建设一座塑料制品加工厂。与此同时,吉林对口援助定结、萨噶、吉隆三个县的同志还积极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支援项目61个,计划总投资2.6亿元,如吉隆县干部经多方努力,争取到农业部投资300万元的能源环保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必将对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海宝钢集团,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对口支援仲巴县

首批对口支援启动项目主要有仲巴县霍尔巴乡至隆嘎尔直线公路、县办公大楼建设项目、县城一纵两横道路硬化及下水配套等9个,涉及到文化、教育、卫生的方方面面,这些项目的落实,改善了县机关办公条件、改变了全县道路交通落后状况。这些项目的建成,方便了干部、职工群众的出行,丰富了县城干部、职工及驻军部队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善了教学条件,改变了学生坐在地上上课的艰苦局面,改善了牧区看病难的问题。

中化公司,对口支援岗巴县

中化的第一批投资670万元,主要就岗巴县三乡一镇卫生院建设及基本医疗设施配备、县完小改扩建、岗巴县驻日喀则地区办事处建设、县机关职工周转房改建项目、县城主干道配套及下水设施建设等项目对岗巴县进行对口支援。除以上五个建设项目以外,中化公司还积极参与岗巴县“曲登尼玛”矿泉水管理改善和招商引资工作。

改善项目总结篇10

一、2009年广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据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770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9%,比2008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5923元。全区财政收入完成966.9亿元,增长14.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7∶43.3∶36.0调整为18.9∶43.9∶37.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首次低于20%,工业化率由上年的1.81上升到1.96。城镇化水平达到39.2%,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06.7亿元,增长50.8%。建成铁路646.68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13公里,全区公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超过1.7亿吨。全年区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2447亿元,增长55.3%。外贸进出口总额142.1亿美元,增长7.3%,其中出口总额83.7亿美元,增长13.9%,增速居全国第1位。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实际增长10.6%。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

2010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与上年持平,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3.72%,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3%以上,主要江河Ⅲ类水质达标率在9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均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5%左右。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广西将着力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着力保持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一是继续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统筹推进自治区及市级层面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全年完成投资超过3500亿元。二是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续建铁路项目25个、高速公路项目28个,加快推进南宁、桂林机场扩建和河池民用机场建设。三是加强中央扩大内需前四批投资项目建设管理,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四是坚持用市场办法筹措建设资金。五是加强投资运行管理和协调服务。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全面实施自治区做大做强做优工业重点规划,抓紧落实系列配套文件。一是充分用好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围绕“14+4”(打造14个千亿元产业、培育和发展4个新兴产业)框架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工业“18大”技改工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振兴柳州、桂林、南宁、梧州、玉林等老工业基地。二是实施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大会战,加快完善与园区产业配套的商务服务、物流配送、生活设施等条件,促进新增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提高园区工业的比重。三是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重点加快组建广西工程机械、汽车、农机、化工等企业集团。四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五是加强工业运行调节,认真做好煤电油运等要素的协调服务,完善融资、贴息、产品收储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各种困难,保持工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全力推进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一是加快推进创新型广西建设,突出抓好千亿元产业的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和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建设。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科技合作园区建设。支持建设地方特色产品国家质检中心。加快“数字广西”建设。二是全面完成第四轮创新计划,启动第五轮创新计划。以“人才小高地”为载体,加快培养、吸引和集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三是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加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建设。四是突出抓好八大重点耗能行业和418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力争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法推进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服务业。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我区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二是积极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养老保健、文化娱乐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产业,着力抓好广西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四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力争全年旅游总收入850亿元。五是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鼓励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努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房供给。六是加强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扶持10个大型商品市场建设,建设或改造3000个农家店和50个配送中心,建设改造100个县乡级农贸市场。

(三)切实加强“三农”工作

一是进一步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和巩固粮食生产。二是积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一批千百亿元产业。四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快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深入实施“两区一带”总体布局战略。一是优先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加快推进中石化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等重大续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防城港红沙核电、北海林浆纸、金川集团防城港铜镍冶炼加工等重大项目。抓紧建设一批大型专业码头和航道,力争在3—5年内形成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3个亿吨级港口。继续加强保税物流体系建设和运营。二是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开工建设一批西江航道、船闸、港口设施项目,构建多式联运体系。支持沿江各主要城市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分工明确、优势明显、协作配套的产业带。三是加快资源富集区开发建设。加快建设桂西地区铝、锰、糖、水电、旅游等资源型重大产业项目。创新铝电、锰电联营新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大用户开展直供电试点。加快发展边贸物流和出口加工业,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发展接续产业。

(五)全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一是扎实开展节能减排攻坚战,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二是继续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三是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四是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六是认真落实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规划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

(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一是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缩减核准范围。二是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三是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切实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广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四是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五是着力加强改革试点工作,继续推进自治区扩权强县、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和自治区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六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继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良好的全民创业氛围。七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七)更加务实地推进开放合作

一是全面加强与东盟的开放合作。积极争取我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列入《中国-东盟互联互通规划》,务实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二是全力承办好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及第五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等重要展会,建立中国—东盟经贸信息港和中国—东盟技术标准信息平台。三是加强与兄弟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合作,举办好2010年桂台经贸合作论坛,积极筹备参展上海世博会,扎实推进泛珠三角合作。四是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外贸政策和促进外经贸发展的扶持政策,重点抓好汽车及零部件、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商品出口,同时扩大能源、资源性产品和先进设备进口。五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扩大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生态环保、扶贫开发等领域利用外资规模。六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我区有比较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到境外投资兴办企业或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八)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

一是努力扩大就业。完善鼓励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发展人力资源市场。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四是加快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五是大力发展文化、新闻出版、体育事业。六是切实加强扶贫开发。七是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八是实施为民办十件实事。重点在教育惠民工程、医疗卫生保障惠民工程、社会保障惠民工程、文化惠农工程、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千万亩超级稻种子补贴工程、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工程、“放心肉”工程等方面继续为民办一批实事。

(九)不断提高经济综合管理水平

密切跟踪经济走势,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切实抓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工作,强化贯彻的督促检查,争取尽快落实到位。组织力量编制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以及一批重点专项规划。切实抓好财政增收节支,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加强对价格尤其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商品价格的监测预测,加大价格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非法经济活动,严厉打击传销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预警预报和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2010年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初步考虑

初步考虑,2010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共700项,总投资超过131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过1700亿元。

新开工项目。重点在能源、交通、水利、产业、社会公益和生态环保等领域统筹推进133个重大项目新开工,投资总规模47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8亿元。

续建重大项目。共299项,投资总规模54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