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项目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51:27

科技项目总结篇1

一、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各类各级科技计划项目

以科技项目为牵动,抓好*年全县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进一步探索科技计划项目工作的新机制、新模式,重点向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倾斜。抓住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大科技项目争取力度,立足我县科技工作实际,培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争取市、*、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目前合计确定县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4项,申报市计划项目6项,部级项目2项。组织2家企业申报*级农业科技龙头企业,10家企业申报市级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并做好*、*两年承担的“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项目的总结工作,争取市以上科技研究经费1300余万元。

二、全力推进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海洋生态园的建设工作

为确保海洋生态园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以县长孙国宽为组长,副县长栾玉瑄、高德为副组长,相关委、办、局为成员的海洋生态园建设领导小组,并将海洋生态园建设相关工作逐层分解到相关部门,定期督查指导。制定了《海洋生态园建设规划方案》,完成了海洋生态园建设主要内容、技术方案、运行机制、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等方面方案的制定。海洋生态园区500亩用地已完成“七通一平”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详细的用地规划正在编制之中。海洋生态园科技大厦前期论证工作现已结束,目前县国土规划建设局正在对海洋生态园科技创新大厦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可行性报告的编写。海洋生态园3500亩实验用海已在大长山岛镇和海洋乡确定,海域使用确权正在办理。黄海网络监测平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黄海网络监测平台于5月中旬组织了今年第二次黄海北部海洋环境生态多要素断面调查,进一步积累了长期观测数据和资料。路基站选址工作已结束。为配合海洋生态园的建设,我县加快了建设生态县的步伐,海水热能应用正在紧密推广,目前已完成20万平方米建设,预计年底可完成32万平方米建设。太阳能在海水育苗生产中的应用技术推广良好,大连*振禄水产有限公司一期工程1000立方水体已投入使用,二期1000立方水体已经完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应用规模已经达到2000立方水体。虾夷扇贝串耳生态养殖已具规模,大连*丰益水产有限公司和*县广鹿福和水产有限公司养殖规模已达1000余台。预计推广规模可以达到2000台。

三、以孵化中心为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大连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办公面积达1500平方米,内设15个孵化间,两个公共实验室,配套10个专家公寓,上半年共有4家企业入驻孵化中心,目前入住企业和科研机构总数达到17家,在孵项目20余项,涵盖了生物制药、海珍品深加工,海水增养殖,海洋资料生态利用等领域。孵化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科技成果。其中大连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研发的“速复水即食刺参”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目前实现利税1000余万元,大连正大海洋水产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开发的新产品“海参G泰”胶囊融合了国际国内先进的海洋生物加工技术,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场地平整、设备采购及主要车间厂房的建设,完成投资1281万元,预计年收入1800万元。大连江博海洋生物工程研究所开发的《海洋微生物细菌素》项目已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项目产品已获得国家批准文号,具备产业化生产资质,现准备在海洋生态园投资5000万元进行产业化生产。

四、以产、学、研、企作为主线,进一步推动全县科技创新技术的建设

结合我县水产经济发展的实际,我们继续加强了同相关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一是通过招商会、新闻会、专家座谈会等方法,向大专院校、科研站所介绍我县的经济状况,可研究的领域以及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难点,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介绍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站所考察学习,进行项目对接。三是对大专院校、科研站所承担我县的科技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四是对来岛的专家、教授、技术人员尽最大的可能为其提供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五是对企业承担的科技项目,积极帮助企业寻找科研伙伴和技术力量,通过技术上合作,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继续同大连工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中科院海洋所、辽宁*海洋科学研究院等院所进行技术合作,目前,专家们已深入到我县丰益、海纳、、亿鑫等企业,极大地提高了我县龙头企业的科技水平。

五、不断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培训和宣传工作

为了不断提高渔农民的技术素质,我们始终把渔农村技术培训作为科技进步首要任务来抓。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种实用技术培训。截止目前全县采取集中与分期相集合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2期,参训专业技术人员及种养殖户1600多人次。年内总结宣传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典型12次,专题报道6期。组织专家编撰了《*县藻类养殖技术》,宣传发放1000册,选派农民专业技术人员进入高校学习3期,共计15人,其中大连水产学院13人,沈阳农业大学2人。在知识产权宣传周和科技活动周期间投入经费5万余元,设立了展板30余块,张贴宣传画5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取得了良好效果。

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科技管理部门新形象

要制定和完善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班子建设,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放在首位。严格落实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用科学发展的思路研究和解决问题。大兴“调研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努力打造“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管理队伍,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促进全县科技水平和整体实力又快又好的发展。

2009年全局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创新科技工作思路,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科技兴海”这个主题,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构筑差别化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海洋特色产业发展

优化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形成差别化竞争优势,是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国家、*、市科技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围绕我县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创新解决我县产业发展中水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形态单一和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科技攻关,不断调整科技创新的支撑点和着力点,解决生产发展中的难题,从而促进海洋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打造网络化优势,依靠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推进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

网络化是科技创新孵化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通过实体孵化器、虚拟孵化器、技术中介机构、创业服务机构和技术服务中心等构成的网络,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企业享受公共服务资源,降低创业发展成本。明年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与全市科技孵化网络的联络,交流经验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二是大力扶持专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争取形成自己的特色;三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型示范企业的建设。

三、突出特色优势,依靠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能力

保护知识产权可刺激经济的增长,近年来很多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等)的发展都是受益于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的迫切需要,同时也会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为成果产业化提供保障。为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大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工作力度;二是落实专利申请指标;三是积极组织县域企业参加“专交会”。通过组织优秀专利技术与产品参加展示和交易,逐步扩大我县科技创新的影响力。

科技项目总结篇2

一、项目概括

项目共投入万元,市科技局提供科技经费.万元,剩下资金由合××县基层办负责自筹。于年月底,在××县××镇、××镇建立具有平方米电子显示幕信息网络站,并投入使用。

考核指标:()在××县××镇、××镇建立具有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幕。()年、收集农村使用技术条以上,推广引进农业新品种——个以上,培训掌握上网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查找技术资料的农民人以上。

二、项目完成情况及效果

(一)多媒体综合服务平台

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网络系统。系统作为信息服务应用体系的基础架构,具备节点动态扩充、灵活接入、开放式服务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搜集最新信息。经过电脑处理之后,利用户外电子屏幕信息。信息馆向群众提供以下服务:产品供需信息、种养加工技术、交换数据信息、生产生活指南、电脑咨询服务等。

在信息馆建立专门的办公室,配置了宽带接入和科技信息所需各类软件硬件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户外电子显示屏幕。

对各信息馆的信息操作员举行业务培训,已掌握了传送技术,可以开展业务工作。自建馆以来,××镇、××镇共搜集各类信息多条次,农副产品信息多条次,推广引进农业新品种个,培训农民人次。直接、间接为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多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订立工作职责和制度。信息馆制订了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项,从制度上保证各个岗位上的工作正常运行。做到应用服务策划、组织协调和开展科学、规范、有计划、重实效和过程资料完善。

(二)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网络

由县科技局牵头,县基层办协助,督促项目示范乡镇,建立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和信息联系人人,技术服务队伍人,按项目实施方案开展、组织和协调应用服务工作。

建立起××县现代农业信息港为中心,以××镇、××镇信息馆等乡镇信息馆、站为依托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在××县信息港网络基础建设成果和与县科技信息服务资源、农业专家系统等信息共享下,借助全县强大的信息网络、人才队伍、技术资源与运行良好的联动,开展丰富的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

(三)精心组织,深入调研,认真实施“××县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项目工程。

我们坚持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方针,结合我县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把农村信息馆、站项目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县基层办会同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信息港等有关单位人员对××镇、××镇农村信息馆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召开了有关科技信息建设的专题会议,制定了××县农村科技信息实施方案。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建设了个农村科技信息馆,个信息站。随着这些信息馆、站的建成使用,收到良好的信息效果。在去年春季,禽流感肆虐,广大养殖户忧心忡忡、心急如焚。廉州镇、山口镇科技信息馆组织人员、精心策划,通过互联网下载国家权威网站有关禽流感防治知识,及时利用电子屏幕向广大群众,广大养殖户利用获取的有关禽流感防治知识,认真做好防护工作,预防了禽流感的发生,群众连声叫好。××镇、××镇科技信息馆为杜绝禽流感发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镇是传统的海养大镇,过去海养大户总是为有产品没市场而大伤脑筋,××镇科技信息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向全国各地本地最新最快的海养信息,想方设法联系全国各地的客商,积极争取外地客商到山口投资海养项目,拓宽本地海养产品的销售渠道。到了海养产品收获季节,××市场外商云集,产销两旺,海养产品供不应求,一举解决了过去有产品没市场的矛盾。群众自夸:“没有科技信息馆的信息,我们养的鱼虾蟹卖不了这么好的价钱,也不会卖得这么快!”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

科技项目总结篇3

一、科技计划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科技工作以“创新、产业化”为指导思想,在科技计划的管理上,坚持科技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结构调整的方针,切实转变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机制,由过去的重立项向重管理、重绩效评价转变。

1、积极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强化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20*年共申报部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24项,其中共有10个项目获科技部立项,1个项目获国家资金资助20万元;组织申报部级新产品计划项目29项,其中共有20个项目获科技部立项,8~11个项目获国家资金资助(经费文件未下);国家攻关项目引导项目2项,获国家经费资助220万元;组织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项目1项,尚有10余项正在准备之中。积极组织申报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重点科技计划专项,并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论证和国家863计划项目的执行情况调查等工作。目前,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2、强化政府出题功能和宏观导向作用,积极项目申报指南。我们围绕国家科技发展重点领域、*省“*”工程和《*省结构调整实施办法》,在近年来登记和奖励的科技成果以及各有关单位申报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基础上,按照工业项目注重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节能、环保的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农业项目注重选择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的新品种、新技术及优质高效肥料、病虫害防治和农业机械、畜牧、林业等方面技术先进成熟、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编制完成了《*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200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并于20*年3月底前在*之窗网站上公开。该指南分前言、指南说明、注意事项和指南内容等四部分,其中农业部分主要涉及农作物品种选育、引进与栽培;节水、旱作农业;畜牧与饲料;农机、农产品加工及无公害农业等;林业;水利、水保技术等。工业部分主要包括煤炭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化工行业、电力行业等领域。同时申报指南对项目申报单位及主要完成人也作了明确规定。通过申报指南的,使各申报单位更加了解了成果推广计划支持的方向,以及应具备的条件,有效避免了项目申报单位申报时的盲目性,提高了项目申报质量。

3、认真贯彻执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编制的安排意见》,积极开展项目评审、编制和下达工作。根据20*年度省科技三项费预算,全年共组织编制和下达了*省科技攻关(第一、二批),*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第一、二批)、*省火炬计划、*省星火计划、*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省青年基金和自然基金计划等科技计划,下拨经费11788万元。

20*年,*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围绕国家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省“*”工程,立足全省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产业方向,积极开展项目的受理、评审和编制下达工作。本年度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共受理11个市、15个省直有关部门申报的180个项目。在项目评审中,按照国家《科学技术评价办法》中关于科技产业化项目立项评审“应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重点从带动产业技术升级、引导新兴产业形成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或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配套集成等方面作出评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从申报项目的技术先进程度、对经济建设的作用、推广辐射能力、市场前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资料的完整和准确性、组织机制、实施基础和能力等八个方面设计了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评审指标体系。根据项目管理要求,对申报项目进行多次审核和筛选,在申报单位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对通过初审的120个项目分为6个专业组,组织30余名专家,于3月24日至25日进行了项目评审。

本年度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共安排项目61项,计划总投资9亿元,其中政府资助经费1424万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3.9亿元,利税6.1亿元。项目投入产出比为1∶3.6。

本年度计划安排的项目中,资助经费45~50万元的重大项目有12项(其中5项是“*”项目),占项目总数的20%,占资助经费总数37.2%;资助经费15~30万元的重点项目31项,占项目总数的50.82%,占资助经费总数的40.2%。

4、完善计划项目申报内容,积极推进计划管理的电子政务。20*年新改版的项目申报书将各类计划集中分为《*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申报书》《*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省科技产业化与环境建设项目申报书》《*省软科学项目申报书》《*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书》等五类,从而使各计划的管理更趋规范、统一。它不仅满足了项目评审工作的需要,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计划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机关办公效率,推动了*省科技信息网络化的巨大进步。目前,项目的申报、受理工作已全部实现了网络化。

5、积极部署*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的要求,20*年将全面启动制定*省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在规划的制定上,我们在指导思想上要把握好几个方面:一是要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确立科技创新在新时期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制定科技规划体现国家意志,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二是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确定科技发展的目标,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三是通过制定规划凝炼一批重大科技问题,推动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工程,大幅度增强*省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按照20*年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省发改委“关于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报送了省科技厅参加领导组的成员名单及“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拟开展研究的专题,并对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初步安排。

组织相关人员,就“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报告征求意见”的事宜进行了安排,并完成了上报工作。

6、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工作。20*年科技部与财政部将组织创新基金实施五周年纪念活动,为搞好本次活动,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对创新基金的总结、调研、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目前已开展和完成的工作主要有:

(1)根据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的通知要求,对本省2003年的创新基金工作从组织、实施、运行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上报了相应的总结报告。

(2)围绕创新基金五周年工作相关规划调研主题,对创新基金立项资助单位、各市科技管理部门、参与创新基金工作的中介机构及申请过创新基金的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等80余家单位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返回的调研材料的汇总分析,并结合*省创新基金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与体会,编写上报了相应的调研报告。

(3)目前,正在根据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的通知要求,制定创新基金五周年工作计划。

(4)完成了创新基金项目2003年年末的监理与上报工作,继续组织开展了本年度的创新基金申报工作,并对合同到期的两个项目进行了验收和上报。

(5)创新基金五周年展览宣传活动。20*年是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五周年,科技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在全国开展了创新基金五周年总结宣传活动,目的在于向党中央、国务院汇报创新基金实施五年来的成效和经验,向社会各界展示创新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促进创新基金工作在新形势下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按照科技部与财政部的部署,省科技厅也组织开展了相应的总结宣传活动,通过报刊、网络、展览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展示*省创新基金实施所取得的成效,以扩大创新基金的影响,促进社会各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关注和支持,推动全省创新基金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组织开展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

第一,对创新基金实施五年来*省所有的立项项目(共40余项)进行了调研。并通过《*日报》和《*科技报》对创新基金实施所取得的六个方面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分析:培育和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方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在引导地方财政投入、吸引社会投入方面;在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面;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方面;在推动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

第二,网上展。在《*之窗》网站设立了创新基金网上宣传窗口,主要内容包括:序言;政策法规;*省创新基金五周年宣传方案;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简介;*省创新基金立项项目一览表;*省创新基金项目展示;*省创新基金实施成效;典型案例。

第三,编辑出版了《*省创新基金项目汇编》。主要内容:项目名称、立项编号、资助金额、技术领域、项目简介(包括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主要技术特征、应用领域、国内外市场需求等)、项目实施所取得的效果(包括项目投资情况、执行期内实现的年销售收入、年利润和项目实施所取得的社会效益)。

第四,组织企业参加了科技部举办的“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省五个企业入选)。

第六,组织企业参加“*省第二届高新技术产业成果展示暨合作洽谈会”(组织20个项目参展)。

第七,组织有关科技中介机构和人员,深入各市地,就创新基金及其项目申报等内容,对市县科技管理人员及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讲座培训,并开展了相应的宣传咨询活动。

二、科技进步奖奖励工作情况

1、2003年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2003年度*省科技进步奖评委会于20*年1月13日在太原召开。会议在廉毅敏副厅长的主持下,经过项目主审人介绍、专家讨论、填写投票表等议程,对通过省科技进步奖学科评审组、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出的14项一等奖项目进行了审核,对137项二等奖项目进行了核准。会议决定授予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三峡1200/125吨桥式起重机研制》等14项为2003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决定授予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新线铁路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综合施工技术》等137项为2003年度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共计151项。

经过30天公示和异议处理,20*年2月28日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对获奖项目进行了颁奖。奖励金额为:一等奖4万元,二等奖1.5万元(软科学类奖奖金6000元)。授奖单位及完成人指标为:应用研究类、成果推广及产业化类主要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数限额在:一等奖为10人、7个单位;二等奖为8人、5个单位;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类、软科学研究类的一、二等奖的主要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数均限额在5个以内。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们对2003年*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及奖励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编制成《2003年度*省科技奖励工作年报》上报国家科技部备案。

2、20*年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准备情况。20*年*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与评审是按照新的科技奖励办法组织的第一次评审。新的科技奖励办法最主要的调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奖励的名称和类别设置进行了更改;二是增设了三等奖(科学技术杰出贡献类和国际科技合作类除外);三是进一步加大了奖励力度。根据上述方面的调整,并结合往年科技奖的评审情况,提出本年度科技奖的评审方案。

本年度共计受理报奖项目322项,截止目前,形式审查已经结束,本月底前将进行各学科组及专业组的评审工作。

3、科技成果登记、统计工作。截止到10月15日,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227项。这些成果中按成果来源来划分,部级计划项目占成果总数的12.4%;省部级计划项目占成果总数的47.3%;其他项目占成果总数的53.3%;按成果类别划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占到87.7%,软科学类占到12.3%;按成果完成单位划分,科研院所主持完成的成果占到19.5%,大专院校主持完成的成果占到33.5%,由企业完成的成果占到23.1%,由医疗机构完成的成果占到14.8%,由其他单位完成的成果占到9.1%。

三、科技统计与科技信息工作

20*年科技统计工作根据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全省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及工作目标,积极探索科技统计工作的新思路,不断提高科技统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尽职尽责,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完成了各项科技统计工作。

(一)科技统计年报工作

1、独立科技机构及有关科技活动单位的统计调查。按照科技部的统一部署,对全省地市以上政府部门属(包括国务院各部门、中国科学院和省市地以上各部门所属的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省社会科学院所属的非独立的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所)138个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机构、13个转制研究与开发机构、20个社会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机构、13个科技信息和文献机构及37个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的人员、经费、课题、成果、专利等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

2、部级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统计调查。对国家基础研究计划3项、国家863计划19项、国家攻关计划14项、国家星火计划72项、国家成果推广计划52项进行了统计调查,报表回收率100%。

3、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开发贷款年报。对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地方科技支出进行了统计调查,包括11个市、119个县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情况的总体调查,为进一步分析各级科技三项费和科技事业费投入情况做了基础性的工作。

上述各类科技统计调查数据已于5月30日前按时上报国家科技部。并按*省统计局的特殊要求做了相应的数据汇总,将汇总数据报送省统计局。

(二)完成了科技部布置的县(市)科技调查工作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将20*年定为“县(市)科技工作年”,为了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全国县域科技工作的发展情况,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科技部国科计函[20*]9号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对县(市)科技工作开展全面的调查。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将“地(市)科技工作调查问卷”和“县(市、区)科技工作调查问卷”布置到11个市及119个县的科技管理部门,报表回收率100%。按照要求将数据整理、核实后上报科技部。并配合科技部进行的县(市)调研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数据分析。

(三)*省科技进步统计分析

根据近年来《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对1998?2002年这五年间*省科技进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省的总体排序由1998年的第25位上升为2003年的17位,增幅十分明显”,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各级领导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等多种场合引用了该分析结果,对全省的科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论文“1998?2003年*省科技进步统计分析”发表在《*科技》。文章通过对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4个一级指标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在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总排序处于上升水平。由于科技进步监测是将*置于全国各地区组成的动态系统中进行评价的,因此,*位次的上升,一方面与上年水平比较有较高增幅;另一方面,其他地区历年水平较高,其增幅不明显,而*原来水平较低,增幅较大,表现出位次明显增高。从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看,目前*省突出的问题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科技意识较为落后。

(四)*省科技统计信息中心启动

根据科技厅党组成立“*省科技统计信息中心”的决定,积极与省情报所沟通,完成了办公场地的改造装修、办公设施的购置,目前中心可进入正常运转。

(五)编辑、出版了《20*年*省科学技术统计年鉴》

为了满足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制定科技规划、计划及科技管理决策的需要,更好地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我们和*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共同编辑了《20*年*省科学技术统计年鉴》,以反映全省科技活动概况。本年鉴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编辑了*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及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综合资料;第二部分对*省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社会人文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转制研究与开发机构、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的人员、经费、课题、成果等情况作了详尽的反映;第三、四、五部分分别反映了*省科技进步奖、专利、国际科技合作、技术市场、各类科技计划安排等情况;第六部分列出了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概况一览表。

四、其他工作

1、行风评议工作。行风评议是掀起“三个代表”学习新高潮的具体落实,是贯彻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旨的具体体现。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行风评议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具体安排,按照《计划成果处行风自查与整改意见》,计划成果处作为行风评议的主要处室之一,结合这次行风评议,我们针对社会上普遍关心的工作作风建设、科技计划和科技评价工作,积极开展处室行风建设,并参预完成了20*年行风热线等行风活动。

2、地方科技工作调研。20*年是科技部确定的“县市科技工作年”。根据科技部“关于开展地方科技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更好地配合科技部完成*省的调研工作,我们从县(市)科技工作现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总体思路、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等方面,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全省各县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完成了县市科技工作调查报告,形成《*省科技工作情况汇报》。20*年5月18日,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张景安一行5人,专程来并进行调研。我们根据县(市)科技工作情况,召集晋中市、阳泉市、忻州市、太原市、长治市等市科技局,及部分县科技局领导,与科技部领导进行了座谈,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较好地配合科技部调研团完成了调研工作。

科技项目总结篇4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完整版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保证管理的公开、公正和科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立项、并由北京市财政拨款支持的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项目一般实行项目-课题两级管理。

项目是指在北京市科技计划中安排实施,由单位或个人承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课题是为实现项目总目标而安排的项目中的部分或阶段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是对项目的有机分解。

项目由项目依托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课题由课题承担单位负责科研工作。

不设课题的重大项目由市科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该项目是按项目管理还是按课题管理。

第四条 项目管理实行依法管理,明确职责,管理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市科委是项目管理的决策机构。在项目的立项、实施和验收等环节,市科委可以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授权项目依托单位或委托有关机构处理项目管理的具体事务。项目依托单位和有关受托机构向市科委负责,并提供有偿服务。

第六条 市科委管理项目的主要职责:

(一)向社会公开《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领域指南》(以下简称《领域指南》)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申报指南》(以下简称《课题申报指南》),并采取其他有效方式广泛征集候选项目(课题);

(二)负责项目(课题)的立项、调整和撤消;

(三)按项目(课题)任务书规定的额度划拨科技经费;

(四)协调解决项目(课题)执行中的重大问题,保障项目(课题)按进度正常进行;

(五)监督检查项目(课题)任务书的执行情况;

(六)审定项目(课题)的保密级别;

(七)组织项目(课题)的论证、评估和验收;组织课题的招标。

第七条 项目依托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北京地区注册,具有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场所和较充裕的资金,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二)有丰富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经验,有组织科技项目实施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八条 项目依托单位管理项目的主要职责:

(一)匹配项目管理任务书规定支付的科技经费;

(二)协调项目(课题)的实施,督促课题承担单位按进度完成课题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三)协助市科委进行项目(课题)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进行技术保密的实施管理;

(四)监督课题经费的到位和使用情况;

(五)每年向市科委提交《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书》(附件一,以下简称《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书》),并随时报告有关重大问题;

(六)根据项目及所属课题的实施进展情况,向市科委提出项目及课题的调整、撤消意见;

(七)当项目完成时,负责准备项目验收所需的有关材料。

第九条 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北京地区注册,具有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场所和较充裕的资金,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二)国内领先的研究开发基础和条件;

(三)有学术造诣高、组织能力强、能率领研究开发队伍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和相应的研究开发梯队。

第十条 课题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按课题任务书规定支付自筹的科技经费;

(二)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按进度要求完成课题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三)每年向项目依托单位提交《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执行情况报告书》(附件二,以下简称《课题执行情况报告书》),随时报告课题有关的重大问题;

(四)负责准备课题验收所需的有关材料;

(五)对课题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研究成果及时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依法取得相关知识产权,并予以有效管理和充分使用。

第三章 立项

第十一条 项目立项一般包括五个基本程序:项目(课题)征集、项目(课题)论文或评估、项目立项决策、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和签订任务书。

第十二条 项目(课题)征集:采取定向申报和公开征集相结合的方式。

(一)定向申报是指市科委结合首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重大、关键需求和问题,通过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与座谈会等方式,提出项目(课题),并委托相关单位组织起草《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建议书》(附件三,以下简称《项目建议书》或《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建议书》(附件四,以下简称《课题建议书》)。

(二)公开征集是指市科委通过《领域指南》(《课题申报指南》),接受社会申报征集项目(课题)。

项目申报单位应当向市科委提交《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表》(以下简称《项目申报表》,见附件五)以及其他相关证明等材料。

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向市科委提交《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申请表》(以下简称《课题申报表》,附件六)以及其他相关证明等材料。

第十三条 项目(课题)的论证或评估:对于定向申报的项目(课题)由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并根据咨询意见对《项目建议书》(《课题建议书》)进行修改、调整;对公开征集的项目(课题)由市科委根据对《项目申报表》(《课题申报表》)的初审结果,委托有关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课题建议书》)。经修改、调整后的定向申报项目与公开征集项目一同由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第十四条 项目立项决策:

(一)项目经论证或评估后,由市科委主任办公会议确定项目立项以及项目依托单位。

(二)市科委向项目依托单位下达《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批复》(附件七)的通知。

第十五条 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一)适合招标条件的课题,应当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二)不适合招标的课题,由市科委《课题申报指南》、承担单位提出申请、市科委组织专家论证或委托有关中介机构评估、市科委决策的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三)对于涉及国家机密或需要紧急决策的特殊目标的课题,或研究单位已经具有相当研究基础、实力较强、已具备充分工作条件的课题,由市科委组织专家论证后,优选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第十六条 签订任务书:

(一)市科委与项目依托单位签订《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任务书》(附件八,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任务书》)。

(二)市科委、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共同签订《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任务书》(附件九,以下简称《课题任务书》)。

第四章 实施管理

第十七条 项目(课题)实施中,实行报告制度。

(一)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在每年12月31日前向项目依托单位提交当年的《课题执行情况报告书》;项目依托单位应当在每年1月15日前审核各课题的上年度《课题执行情况报告书》,汇总形成《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书》,并报送市科委。

(二)如项目(课题)取得重大进展或者突破,遭遇不可抗力因素或者发生其他可能影响《项目管理任务书》(《课题任务书》)按期完成的重大事件,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及时向市科委提交书面报告,经市科委确定处理意见后执行。

第十八条 市科委负责组织或委托有关中介机构对项目(课题)进行年度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确定项目(课题)下年度经费预算和项目(课题)调整、撤消的依据。

第十九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项目(课题)应当及时调整或撤消:

(一)国家或北京市的重点发展方向、政策发生重大变化,造成项目(课题)无法继续正常进行的;

(二)经过实践证明,所选技术路线已不可行或无任何实用价值的;国内已有相当或更高水平同类科技成果的;

(三)市场、技术、合作研发、参加项目(课题)工作的技术骨干等发生变化,造成原定目标及技术路线发生变化,导致项目(课题)无法进行的;

(四)匹配经费、自筹经费或其他物质条件不能落实,或项目(课题)所依托的工程已不能继续进行,影响项目(课题)正常实施的;

(五)组织管理不力或其他原因使项目(课题)无法正常进行或预期目标不能实现的。

第二十条 项目(课题)需要调整或撤消时,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提出项目(课题)调整或撤消的书面意见报市科委,经市科委批准后执行;市科委应当及时将项目(课题)调整或撤消意见书面通知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

对于撤消的项目(课题),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对已做的工作、经费使用、已购置的设备仪器等情况向市科委提交书面报告。市科委负责组成清算小组对撤消的项目(课题)经费进行清算,并追回财政拨款的剩余资金。

第二十一条 项目(课题)的经费管理按照《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京科条发[20xx]279号)执行。

第五章 验收

第二十二条 项目验收分为课题验收-项目验收两个层次。

项目(课题)验收应当以批准的《项目管理任务书》(《课题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完成时间和确定的考核目标为依据。

第二十三条 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验收的项目(课题),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提前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市科委申请延期验收。经市科委确定处理意见后执行。

第二十四条 课题验收遵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在《课题任务书》规定的完成时间之后的三个月内,由课题承担单位向项目依托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总结报告书》(附件十,以下简称《课题总结报告书》)、《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总决算表》(附件十一,以下简称《课题经费总决算表》)以及详细的验收资料。

(二)《课题总结报告书》和《课题经费总决算表》经项目依托单位审查并签署意见后,报送市科委。

(三)市科委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课题经费进行专项审计或检查。

(四)市科委根据《课题任务书》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验收大纲》(附件十二,以下简称《验收大纲》)组织课题验收。验收通过后,由市科委向课题承担单位下达《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完成确认书》(附件十三)。

第二十五条 项目验收遵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当项目所属的所有课题验收后三个月内,项目依托单位对项目情况进行总结,并填写《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总结报告书》(附件十四),《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经费总决算表》(附件十五)向市科委申请项目验收。

(二)市科委根据《项目管理任务书》和《验收大纲》组织项目验收。验收通过后,由市科委向项目依托单位下达《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完成确认书》(附件十六)。

第二十六条 被验收项目(课题)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通过验收:

(一)完成《项目管理任务书》(《课题任务书》)规定的任务不到85%;

(二)预定成果未能实现或成果已无科学或实用价值;

(三)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四)擅自修改《项目管理任务书》(《课题任务书》)中的考核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五)超过《项目管理任务书》(《课题任务书》)规定期限半年以上未完成任务,事先未作说明。

第二十七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课题)外,其他所有项目(课题)的验收结果由市科委向社会公布。

第六章 成果知识产权管理

第二十八条 项目(课题)所产生的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以外,授予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可以依法自主决定实施、许可他人实施、转让、作价入股等,并取得相应的收益。同时,对以北京市财政资金资助为主的项目(课题)所产生的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在特定情况下,北京市根据需要保留无偿使用、开发、使之有效利用和获取收益的权利。

第二十九条 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转让项目(课题)研究成果知识产权时,成果完成人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的权利。

第三十条 项目(课题)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按照科技部颁发的《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国科发计字[20xx]542号)进行登记;发生技术转移时,应当按照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颁发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国科发政字[20xx]063号)办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手续。

第三十一条 项目(课题)中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保密局第20号令)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在项目(课题)的立项、实施管理和验收等过程中,市科委有关工作人员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索贿受贿、组织管理不力等行为的,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在项目(课题)立项、实施过程中,存在提供虚假材料、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资格、无正当理由而没有完成《项目管理任务书》(《课题任务书》)规定的任务、以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视情节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停止拨付科研经费、追回科研经费、取消申报项目(课题)的资格三年的处分。对直接责任人,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对不履行管理、保护项目(课题)研究成果知识产权义务或履行不当、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五条 咨询专家在项目(课题)立项、实施、验收等过程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有关责任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市科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评估实施办法和北京市科技项目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由市科委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xx年7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科委负责解释。

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流程和所需材料项目承担单位将验收材料提交验收组织单位;

采用会议验收方式的,由验收组织单位确定验收组技术和财务专家,举行验收会议;

采用现场验收方式的,由验收组织单位确定验收组技术和财务专家,进入企业现场考察,根据企业准备好的验收材料,审核验收后,给出评价。

验收专家可从专家库中选择,并必须由项目验收组织单位负责通知。

1、项目合同书

2、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报告

3、项目经费审计报告或者财务决算报告

4、与项目成果相关的重要数据、技术资料、专著、论文和照片资料等

科技项目总结篇5

关键词:科技项目经费支出措施

科技项目的开发利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项目经费支出管理受到普遍的重视,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文章拟从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出发,探讨改善科技项目经费支出管理的措施,以便加强国家科技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政府科技项目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一)政府科技项目支出的规模

从绝对量上看,我国科技项目经费支出不断扩大。2004年国家科技项目经费支出为1000亿元,到2009年到2010年仅一年时间经费支出由3000亿增加到4000亿,科技项目经费支出的绝对数目增量巨大,增速较快。科技项目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0年超过了1%。按照国际标准,科技项目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2%之间,属于科技发展小有成就的国家,对我国来说这是质的突破。但是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相比,我国科技项目经费支出仍然处于低水平,我国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增加科技投入是必然选择。

(二)政府科技项目支出的结构

科技项目通常分为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和实验发展项目三类。三类项目之间y有密切联系,存在合适的比例。我国各微观主体目前普遍重视实验发展项目,由于基础研究项目短时间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也较少,形成了实验发展项目经费支出最高,应用研究项目经费支出居中,基础研究项目经费支出最少的结构。据统计,企业用于基础项目和应用项目的经费支出不到总经费支出的10%,而高校则把应用项目作为重点,应用项目的经费支出占据总支出的50%以上,基础项目的经费支出仍然是最少的。

二、政府科技项目支出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项目经费支出相对不足,生产与研发创新不平衡

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项目经费支出必不可少。当前科技项目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仍有部分地区对科技投入不重视,部分领导仍以旧的思路规划地方经济发展,过度重视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和投资,忽视了经济发展后备支撑力量的培育。部分企业重视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而忽略了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创新,导致产品的经济价值较低,在很多高技术产品上充当了加工商。以液晶显示屏为例,由于缺少技术产权,我国的企业只能分享不到30%的利润,却占据了主要的生产能力,最后只能“为他人做嫁衣裳”。企业生产和研发创新不平衡,政府的科技经费支出也缺乏对研发具体细节的约束,导致研发后备力量不足。

(二)科技项目经费结构不合理

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结构不合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过分强调其中一项,而忽视了整体的比例结构。目前企业过分重视实验发展项目的经费投入,对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经费支出非常少;科研机构情况相对较好,但是基础项目的经费支出仍然较低,因为科研机构是研发的专业机构,专业机构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都不足,更何况是企业?!高等学校相对来说对基础研究项目的经费支出较大,但是仍然以应用研究为主。整体上看,我国科技项目经费支出的市场化导向较为明显,基础研究项目经费支出不足,不利于国家科技的长远发展。

(三)经费支出管理不善,经费使用效率不高

经费使用效率低也较为明显。首先,支出管理不善,资金损失浪费严重。奢侈摆阔、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仍较严重。部分项目建设盲目,项目半途而废,给经费带来巨大的损失。某些单位事业机构重复设置、设备重复购置、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导致投入产出效率低下。其次,科技经费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经费支出缺乏必要的预算管理。经费支出管理方法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没有引入预算管理的科学方法。经费支出管理过于粗放,缺少宏观性调控,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第三,科技经费支出方法原始,产学研配合不协调,科技经费支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科技经费采用政府财政直接补贴,导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项目经费而合作,经费到手分离,经费支出却没有成果。

(四)项目经费需求压力大,审批机制不科学

国家科技经费支出总量是不断增长的,这是国家整体策略的必然选择。但是各微观主体的推动作用导致项目经费的分配面临巨大的压力。申请项目经费的原因有主动性和被动型两种。一部分单位是因为项目的需要而被动向国家申请,另一部分单位是为得到项目经费而设立项目向国家申请。前者一般能够产生真正的科研成果,而后者却是以获取项目资金为目的的。科技经费总量既定,而项目众多,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经费必须通过申请审批的程序获得,各微观单位为获得项目经费,不得不“跑”项目。但是我国的审批机制不健全,项目的评估制度方法缺乏合理性,往往会造成分配不合理,真正需要经费的项目没有申请到,而为项目经费而设项目的单位,通过钻制度空子获得了经费。

三、改善政府科技项目支出管理的措施

(一)加大科技项目经费支出

增加科技项目经费支出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政府需要加大对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不是靠等待和空想,靠的是研究实干。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科技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发达国家科技项目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对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政府应该逐步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额度,提高科研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缩小与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差距,满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研经费需要。

(二)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

各微观主体应该用战略眼光看待科技项目,提高决策的宏观性和可持续性,不能只把目光放在当前的经济利益上。基础研究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之所以在物理化学等理科方面没有研究突破,很大的原因在于基础研究不强,过分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利益,导致核心技术缺乏,只能获得较小部分的利润。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强科技项目经费支出的宏观调控,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在项目的审批上进行控制,在经费预算中根据申请主体合理确定基础项目、应用项目和试验发展项目的总额比例。另一方面,各个微观主体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比例。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该加大基础研究项目经费的投入,企业可以适当提高基础项目经费的额度,使其能够与市场相衔接,避免在高新技术领域受制于人。

(三)实施预算管理,加强科技经费支出审计

各微观主体应该更新管理理念,改变过去陈旧的经费管理思想,实施预算管理,提高科技经费管理的科学性和预见性。申请科技项目时要做好预算,细化项目的执行与资金的使用,科技项目通过审批后,严格按照预算使用资金,防止铺张浪费现象和重复建设。应该建立完善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并且健全审计监督机制,提高经费使用的可控性。同时要发挥审计的作用,加强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和事后的审计。

(四)优化科技经费支出手段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科技经费支出的管理,优化科技经费支出手段,是科技经费发挥应有的作用,防止出现经费申请和使用不一致的现象。科技经费若采用传统直接财政补贴的方法,部分单位会为项目经费的补贴而合作,经费下发后分离,项目会出现无果而终或者应付的情况。经费支出可以采用国家部门审批,地方主管部门控制的模式管理。项目由具体单位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通过审批后将科技项目经费交由相关部门的地方派出机构,项目经费的使用采用垫付报销的方法,这样可以控制项目经费支出的细节,提高经费使用的可控性。

(五)健全项目经费审批机制

虽然国家科技经费支出总量是不断增长的,但是由于项目众多,无法满足所有项目的经费使用需求,而健全项目评估审批机制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的必然选择。科技经费只有用到能够产生科技成果的项目上,才能保证经费的高效率。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建立整套评估审批体系,提高申请项目的甄别能力,应该使资金的审批部门和支付部分相互分离,杜绝权力寻租以及靠关系拿项目经费的情况。另外应该建立项目评估委员会,防止评估权力极端化,提高项目评估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孙晓峰.研究与开发活动中财政支持[J].经济学家,2005

[2]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R],2006

科技项目总结篇6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是政府促进科技事业发展,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型科技体制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科技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开拓科技计划工作新局面,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的水平,把我省的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对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改革的紧迫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科技工作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实施科技攻关、星火、火炬、科技成果推广、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科技计划的出台,无论是在科技计划体系结构、经费来源,还是在相应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上,都体现了科技工作适应经济发展,内容不断充实拓展、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加强的新要求。加强计划管理的宏观调控,逐步减少指令性,增加指导性和政策性,并实行分类管理,形成了计划管理的新格局。各类科技计划相应确定了各自的主攻方向和宏观目标,并努力推动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与各类科技计划相配套的科技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为科技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经费保证。但从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够;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科技计划管理,战略目标、宏观调控方式、计划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问题研究不够;科技规划、计划与资源配置之间衔接不够;计划内部各项目之间总体协调不够;各类计划和项目立项的评估分析和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监督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这些都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科技工作必须努力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也了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各级政府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从科技系统内部的小循环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从主要是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转向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途径;从简单的项目管理、分钱分物转到提高综合协调能力,推动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全省的科技综合实力上来。科技项目的立项要以市场为导向,符合产业政策,由企业,或有企业的参与和承用。

总书记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广东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包括利用新技术来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水平"。并特别"在这方面广东也是有条件走在全国前列的,也应多创造一些新鲜经验"。今年在广东视察时又进一步指示,广东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李长春书记也指示我们,要"为全国作出我们的新贡献"。

我省科技工作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坚决贯彻落实。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理顺科技计划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计划管理水平。

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一)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面向、依靠"的基本方针,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进一步完善"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的合理布局和纵深配置;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有利于科技整体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的管理体系;使科技计划从科技系统小循环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

(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改革科技计划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与经济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现代科技计划体系与管理体制。

1.促进科技计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紧密结合,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有较大显示度的贡献;

2.促进科技计划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互适应,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控手段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重要作用,体现政府目标、政策导向,支持科技体制改革,使科技第一生产力有大的解放和新的发展;

3.促进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通过科技计划的实施,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增强我省的科技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

4.促进科技计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为实现以上改革目标,科技计划改革要坚持以下原则:

1.认真总结经验,做好总体设计,分步组织实施,稳步推进;

2.纵横结合,加强科技计划的综合管理,明确计划的定位与充实计划的内涵相结合;

3.规划、计划的有效管理与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协调;

4.计划改革与机构改革、职能转换相结合。

三、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增强三个意识

1、贡献意识。科技计划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增强科技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显示度。各类科技计划在计划立项、编制和项目实施等各环节都要该计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哪些产业和领域、哪个阶段、有怎样的贡献。不能就计划论计划、就项目论项目、就水平论水平。

2、市场意识。转变观念,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体现主要按市场需求选择项目、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项目的选择要有企业参与或承用、有市场前景,有助于增强产品竞争力。重大科技项目的选择要面向市场,采取招标、投标的办法。

资源的配置要按市场机制运作,要改革简单分钱分物的模式。在项目和计划编制过程中,各类计划可先项目,根据比较、分析、论证,竞争择优,再确定项目,落实计划的经费安排。

3、全局意识。要认真研究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重大计划的精神,科技计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重大计划的衔接,树立全局意识、参与意识和超前意识。计划的立项、编制和项目实施在哪些方面、哪些环节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如何配合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

(二)突出三个重点

1、优化计划体系

按照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基础性研究的部署,科技计划要从横向上做好定位,从纵向上做好规划和"全程"安排。

1)从横向上做好定位:

基础性研究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中长期目标为重点。基础性研究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导向,面向应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保障科技创新和构建科研支撑体系。

科技攻关计划和工程中心组建计划,要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工程和关键技术为目标。

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科技成果应用和推广计划,应以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实现规模效益为战略目标。

2)从纵向上做好衔接和"全程"安排:

各类科技计划定位之后,计划之间的衔接,主要通过项目的衔接和转移来实现。科技计划要加强综合管理,按产业或领域,从纵向上做好规划与指导。在编制各类计划的同时,要根据各时期科技工作的重点,按农业、工业、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社会发展来进行系统的安排。基础研究、研究开发、产业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之间做好配套。

3)从整体上加强科技计划的集成:

科技计划要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加强集成。在抓好全省科技工作总体部署,全面促进全社会科技进步的同时,改革科技计划、科技资源管理体制,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大问题,优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组织实施"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通过"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引导、工程示范,切实解决一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攻克一批对于我省经济社会科技中长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课题,增加科技储备;加强一批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为持续创新提供动力源泉和必要保障,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不断探索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模式,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形成我省充满生机活力的科技创新整体形象。

2、优化资金配置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的要求,以及各类资金的使用原则,有效合理地安排使用各类资金。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应用性的基础研究;科技三项费用重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支持农村和农业科技工作;科学事业费主要用于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引导科研机构增强活力转换机制,促进科研机构的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下游的工作。重点支持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和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现代化。

资金配置要与工作任务、计划职能相衔接,要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改革简单分钱、分物的模式。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有合理投向。同类型计划与经费相对综合与集中。切实加强对计划管理中资金筹措、分配、安排、使用、核算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在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积极争取全社会对科技的支持;做好专项资金的保值、增值工作。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研究以资本为纽带,人力的资本化、知识的资本化。加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宏观调控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能力。

3、优化管理机制

科技计划的管理要从总体上实现三个转变:

1)管理方式的转变:从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过程管理为主转变到以宏观管理、间接管理、目标管理为主;

2)管理组织形式的转变:从重视单项工作向多方面工作综合集成的方向转变,注重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管理的集成;

3)管理手段的转变:工作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为主,向依靠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转变。

加强科技计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立科技决策咨询和科技计划评估、监督体系以及专家系统,形成有效的管理网络。

对于科技计划项目实行分类指导:

1)对围绕政府目标的项目,特别是对于重大科技项目,推行科技计划项目的投标、招标制度,竞争择优,使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有合理投向。

2)对于中、上游的研究开发项目,要试行课题制,进行全成本核算。

3)对主要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技术开发为主的项目,要实行科技评估评审制,客观、科学、独立地对科技计划、项目以及机构等进行评估和评审,要提高决策透明度,对于科技评审的组织、内容、过程等有明确的办法并认真实行。

科技计划的科学化管理要贯穿于科技计划管理的全过程。要加快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金科网络中心和社会的有关力量,建立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体系。从项目的申报、招标、评估、评审,到计划的编制、跟踪管理、成果及知识产权管理的全过程要逐步采用计算机和网络管理。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要成为科技管理办公自动化的一个重点。

加强对承担评估、评审等中介机构的管理,建立中介机构评估筛选制度。

加强科技计划的统计工作,建立省级科技计划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各项科技计划管理的指标体系、统计调查制度和实施办法。及时收集科技计划执行中的信息数据,定期进行研究和分析,为科技发展的决策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抓好三个环节

1、计划编制环节

计划编制环节主要包括几个阶段:任务项目申报项目初审计划协调计划审定计划综合计划编制。要注重计划编制环节的流程管理。

计划的编制要加强集成、协调配合。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1)项目选择:要从经济科技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任务、指南,接受申请并筛选项目、进行初审。包括:

任务:在对有关科技经济发展进行预测、研究分析总目标和对前期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科技计划编制工作总体设想,形成"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向社会。

项目申报:对于围绕政府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项目,可采取招标、投标的办法,招标通知,接受投标。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逐步采取网上申报及网络化管理。

在项目申报阶段,要对申报项目单位进行审查,要有专利、有能力、有成果。加查研究,对项目、专利、成果检索,认真核对申报项目内容的真实性。

项目初审:引入并建立规范的评估、评审、评标制度。科技项目的选择要以市场为导向,符合产业政策,由企业,或有企业的参与或承用。要研究分析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项目的贡献率和显示度。重点项目还应充分体现对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带动作用。

强化重点科技项目的前期研究。重点科技项目的确定,均应有充分的前期准备,必须提供包括技术、经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效益和市场分析、投资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议等,使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落到实处。

2)协调评议:主要按领域研究各计划和项目之间上、中、下游的衔接,实现横纵向的转换。综合计划处牵头与有关处室协调项目安排,汇总分析计划项目各领域和上下游所占比重、对行业的贡献及显示度。

3)计划审定:省科技厅厅长办公会议是科技项目立项的最终决策形式。主要审定各计划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及重大项目的安排。从原来的按计划研究的形式改为按农业、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社会发展等领域或产业的形式进行。

4)计划编制:各职能处室要按照厅厅长办公会议的决定意见,对所负责的科技计划项目及经费安排进行整理、完善。由各职能处室与综合计划处、条件财务处会签后报厅领导审定签发。条件财务处送省财政厅会签。

厅综合计划处与厅办公室将"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相关材料整理,向全社会通报。

为保证科技计划的有效实施,在计划安排上要注重一条龙:如,对同一项目,可以从研究、开发、推广、产业化、市场一条龙部署,由各类计划安排。在计划衔接上要注重上中下游衔接:如对同一科技项目,可以从攻关、火炬、产业化等不同计划进行先后交接安排支持,各计划之间注意衔接、配合。在资金配置上注重多渠道支持:拨款、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各类计划一起支持。

2、跟踪管理环节

计划编制完毕之后,进入跟踪管理环节:通知下达签定合同经费下达计划执行中期评估结题验收。

跟踪管理要目标管理。建立科技计划管理(处室)联系会议制度,加强计划项目进展情况统计;形成知识产权情况汇总、分析;项目经费监督使用。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及全社会通报各类科技计划执行情况。抓好两个层次、两个方面。

两个层次是:第一是重点项目的跟踪,实行定期通报制。各类计划都应确立一批涉及面广、影响大、效益显著的重点项目,这类项目不但要任务落实、经费落实,而且要管理到位、服务到位,特别是要抓好经常性的信息跟踪,及时解决问题。各有关处室定期联合召开一次重点项目通报会,通报各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总后报厅领导。第二是所有计划项目的跟踪,实行年度报告制。要调动各部门,特别是各市科委的积极性,同时要与科技计划年度统计结合起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计划总的执行情况,跟踪管理应是科技计划评估和资金配置以及计划滚动安排的重要依据。

两个方面是:第一是"计划内"的跟踪,了解和掌握各类计划支撑体系如机构、人员、经费、相关科技与经济信息等。第二是"计划外"的跟踪,要加强对计划执行相关环境的了解和研究,特别是要注重了解国内外相关情况。

3、效益评估环节

效益评估的重点:专利、成果、效益、奖励。

以提高获取自主知识产权能力、增强经济竞争力为导向,加强对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的管理,加大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为保障国家利益,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根据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制定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具体办法另行规定),以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科技项目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F407.22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飞速发展,企业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尤其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中的石油企业,已经经过多年的石油开采,使石油储备日益枯竭,开采成本逐步上升,自然环境不同程度的遭到践踏,再就业人员仍占一定比例,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困扰着石油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坚持以创新为主线,认真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迎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挑战。一、石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发展进程

1、运行机制各司其职。现已形成总部负责决策和总体协调,项目部负责管理和具体组织项目实施,专业公司负责施工作业的良好局面。

2、管理体制系统监督。企业总部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的业务机构或岗位均按照业务系统对应设置,初步形成矩阵式的项目管理模式。

3、运营体系规范科学。企业建立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使公司的总部和项目部之间信息处理网络化,实现了工作运转程序化,提高了管理效率。

4、市场运行规律通畅。企业内外各种资源实现动态调配,建立了内部模拟市场运行机制,确保公司与项目部之间在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得资源配置上有较大的自由度。

目前,石油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为项目管理的实施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石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1、科技项目布局缺乏集中度。石油企业科技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内容是具体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旨在解决某个具体的技术问题或是解决石油行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问题[1]。在实际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项目布局不合理,造成重复建设现象,甚至影响关键目标,从而造成项目投资不集中,资源浪费严重。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项目的细化,每个项目的研究方向平均投资强度或者资金的支持力度有所下降。影响了项目投资的资源配置,也影响了项目的投资效益。2、资源配置方式陈旧。科技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完成一个具体项目需要多个管理部门、多种资源共同协作,因此要实现科技项目的最终目标,需要将具有不同资源在各个部门进行有效配置。这是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科技项目管理最需要的加强的工作区域。

3、项目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严谨,管理多是靠经验,尤其石油企业。没有形成一套从公司到项目通用的、真正指导总部与项目部管理的制度体系。实际上造成了制度不能很好执行,项目管理主要靠经验。项目费用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项目进展受到严重影响。

4、管理模式落后缺乏风险意识。石油企业目前的现状是科技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度、成本的控制不够重视,使整个项目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造成项目的不良结果。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的科技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放在项目的前期评审和立项上,弱化了项目过程和验收的管理,弱化了对项目的及时终止,形成了“审批严、过程松、验收虚”的局面[2]。重大科技项目在论证和计划时,没有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计划,对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中造成的风险听之任之。很多石油企业“重技术、轻管理”,在科技项目立项之后,并没有后续指导、无人监督,科技项目后期管理形同虚设,只是在上级主管部门或领导的要求下,进行简单的项目结题验收。科技项目的实施没有充分体现出项目的风险意识,也没有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更没有用于项目的识别和分析的技术与方法。这样往往对项目实施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估计不足,这就容易造成项目实施的目标受到极大影响。

三、科技项目管理中问题的原因剖析

1、申报目的不够明确。各石油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主要是争项目、争资金,在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过程中,由于政出多门,以及科技管理部门资源和管理权限的制约,造成个别企业和地区,为了争项目,增加申报科技项目的数量,扩大科技项目的各种领域,造成科技投入分散,甚至重复建设,形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2、对科技项目的认识尚存偏差。资源配置方式落后,配置效率低是由于各个企业把科技项目看成是向政府申请资助的重要手段,项目能被政府立项就是个别企业的最终目标,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并不关心。如何把政府资金的拉动效应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资源互补型的倍增效应,是项目实施高效组织实施的重要因素。在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是保证科技项目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3、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由于石油企业科研项目一直存“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其内容除了项目适用对象、申报程序的规定有实质可操作外,其他关于项目管理、监控、验收和产业化等内容几乎没有或者是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落实性。在很多企业眼中,申请项目就是要资金,在科技项目立项之后,放松了科技项目的有效管理。

4、社会责任意识缺。审核评估机制不存在,没有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科技项目的实施没有充分体现出项目的风险意识,项目负责人预期目标虚高定位,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施应用条件缺乏全面、系统、前瞻性的分析;相关管理部门对项目承担单位的综合条件考察不细,要求不高,对项目相关的生产经营、信用状况、开发条件和组织管理能力缺少深入、客观的调研。四、加强石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对策1、完善项目经理的选拔和考核机制。首先,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量德而用;其次,要实行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项目经理应从受过正规培训、具有项目经理资格证书的人员中选拔。要制定项目经理任用制度,健全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险。要加强项目经理后备人选的培养锻炼,通过继续教育、挂职顶岗等途径,不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水平、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再次,要设置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3]。施工公司一般要设有项目管理部,并由一名副总裁负责项目的计划和执行管理。为使项目管理更专业化还应设立协调部,主要协调项目与外部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使得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经理全身心从事项目管理,并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对项目部管理层人员,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阶段的要求,通过在各项目之间合理组合和有效流动,派遣与聘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建立项目管理机制。科技项目随着其范围不同变化很大,其所包括或涉及的学科、技术种类也不同,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多半是贯穿于各组织部门的,它们要求这些不同的部门做出迅速而且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反应。所以科技项目沟通管理是项目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重要领域。科技计划的监控,涉及项目评估评审、项目进展调查、财务管理核算、组织协调、信息资料统计分析、决策建议等,有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科技项目进度控制就是在项目的时间期限内合理地安排和控制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的过程。首先要注重对科技人员时间的管理,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进行全过程的项目进度控制。在科技项目的立项开始,就要求使所有项目参与者都能理解项目的目标,并根据项目目标分析任务,使承担的任务、计划、控制和报告处于可控状态,并利用网络图来表达项目中各活动的进度,确定关键路线,以求得最短周期,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延误,剔除不必要的环节和步骤。同时负责人要及时、定期地将项目实际进度和项目计划进行比较,掌握和度量项目实际进度与项目工期的差距,以做出相应的控制。4、实行项目过程管理。实施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完成的工作量最大、资源消耗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要根据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和网络计划来组织协调,确保各项任务保质量、按时间完成。指导、监督、预测、控制是这一时期的管理重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总体目标和总体布局,建立快速及时的反馈机制和运作机制,及时调整项目实施的设置和资源分配。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实施节点设置与节点控制的管理体制创新。根据项目实施的内部发展现律与建设特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实施分阶段、节点接口式以及阶段审计验收决策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4]。项目的实施和控制应该依次遵循由项目实施研究方向下的子项目、项目研究方向、项目总体建设的层次顺序,层层实施阶段、节点、标志性成果、阶段评审的动态控制整个项目的过程实施与管理。实施阶段需要项目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决策;及时化解各项任务间的冲突,解决矛盾;及时解决项目实施困难,疏通渠道。项目管理者和项目组人员在这个阶段需要高度的目标认同感,建立协调、共享、公开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使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信息和管理进程能在一个共享平台查询,实现总体平衡的管理控制。

5、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由于项目实施过程的不确定性,因而导致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也给政府的科技计划及经济发展带来损失。通过跟踪项目的实施过程,可以识别项目的风险,即识别剩余的风险和出现的风险。预测未来风险,评估风险级别,修改风险管理计划,提出风险控制决策,评估风险控制效果等一系列风险管理过程。依据项目的重要性、急迫性、样板性、复杂性和经费数额等,监控关注的程度不同,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及时追踪国内外相关项目技术领域最新动态,检验目前项目目标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于实施目标不符合项目发展要求的,要及时进行论证,作出合理的计划变更和调整,最终达到项目实施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取得最佳的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aGuidetothe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pminstitute

[2]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探讨项目管理者联盟2009-11-12

科技项目总结篇8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20*年我处共有12项责任目标,目前已完成4项,其它8项正在完成中。

(一)已完成的4项工作

1、完成引进推广林果新品种20个、新技术15项。结合林业生态省建设,通过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推广了一批林果新品种,重点推广了中华红叶杨,红叶石楠,泡桐9501、9502,欧美杨1*、1*,豫刺1号、豫刺2号,豫楸1号,火炬松、金太阳杏、黑李、豫大籽石榴等20多个优良新品种。同时,推广了生根粉、抗旱保水剂、GGR绿色植物生产调节剂应用技术、抗旱造林技术、经济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等15项实用新技术。

2、完成继续抓好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林业科技支撑项目的实施工作,新建*、*、*等3个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围绕林业生态省建设,按重点林业工程类别,突出抓了新县、西峡、桐柏、灵宝、济源、陕县等9个科技支撑示范县(市)建设,对我省2000年以来承担的6个科技支撑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并向国家林业局提交了项目验收报告。按照年度工作目标,督促18个省辖市、6个扩权县新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区、示范基地60多处。

3、完成了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和送技术下乡活动,培训次数和人数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林业科技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通知》、《河南省冰雪灾害地区林业抗灾减灾技术要点》,省林业厅选派6名科技专家组分赴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地开展科技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技术服务工作,全省共选派林业科技专家和技术人员500人次,举办减灾和重建技术培训200场,培训基层技术人员500人,林农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份。在全省科技活动周期间,按照省科协、省科技厅的统一部署,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林业科技活动周的通知》,据统计,全省林业系统共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4000多场次,培训林业职工和林农22万人次。

4、开展了“河南省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的调研工作。4-5月,组织专家深入到林州、济源、新县、西峡等地对黄连木、油桐、文冠果等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经座谈讨论和分析,已初步形成了调研报告。

(二)正在开展的8项工作

1、认真做好各级各类林业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实施,新争取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6项,新争取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研究项目3项,总投资600万元;新争取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行业项目5项,总投资165万元;新取得林业科技成果2项。

2、切实抓好林业标准化工作,新审定林业行业标准1项;新争取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2个。

3、认真组织实施好林业科技“3386”计划,重点抓了科研、推广、标准化、科普等工作。组织“948”项目中期评估1项,申请验收国家林业局“948”项目1项;新争取国家林业局“948”项目3项,总投资150万元。

4、认真抓好林业科技综合管理与改革,切实加强了对林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严把项目申报、立项、检查、验收关,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

5、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和平安林业建设年度工作任务。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科技成果评定、资金分配、项目推荐等方面,实行“阳光操作”,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6、积极做好“河南林业信息网”科学技术处相关栏目内容的更新工作,达到每月至少更新2次以上。

7、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认真组织参加政治学习,制定了《科学技术处20*年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注意抓好廉政建设工作落实。

8、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时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强化林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按照组织制订的优先发展的树种(品种)和重点推广的技术,指导各地的林业生产,为林业生态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制订印发了20*年度科技兴林、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申报指南,根据国家林业局要求,对2003年以来我省承担的6个国家林业局林业技术培训项目进行了认真总结,并提交了总结报告。

2、认真做好林业科学研究工作。结合林业生态省建设的技术需求,狠抓林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在研的7项科技攻关项目进展顺利,取得了2项科技成果。新争取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研究项目3项,新争取20*年度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6项。新组建一个“河南省林业厅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使厅级重点实验室达到3个。

3、围绕中心工作,狠抓科技支撑。一是组织有关单位制订印发了林业生态省建设《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主要造林模式》、《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与村镇绿化工程主要造林模式》、《山地丘陵区与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模式》、《河南省当前优先发展的优良树种(品种)》等,发挥了很好的指导、引领和支撑作用。二是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林业科技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通知》,选派两批科技专家组织开展科技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技术服务工作。三是转发了国家林业《科技服务“林改”行动方案》,使科技更好地服务和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处里人员少,工作任务重,下基层调查研究少。二是随着林业生态省建设的全面实施,科技支撑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由于林业科技投入较少,一些新品种、新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不够充分。

二、下半年的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根据年度工作目标,科学安排,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继续抓好林业科学研究工作。重点是认真组织实施好各级各类林业科研项目。

(三)认真抓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重点是组织实施好20*年度国家、省科技推广计划项目,组织申报2009年度各级、各类林业科技推广计划。

(四)做好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重点是抓好“国家林业局林木优良无性系快繁河南鄢陵基地项目”的验收工作。

(五)继续狠抓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是继续抓好科教兴林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林业工程科技支撑工程、科技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建设等。

(六)积极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和送技术下乡活动。重点解决好林业技术棚架问题,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把林业实用技术送到农村,送到千家万户。

科技项目总结篇9

总包交钥匙工程使建筑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总包服务的需要,科技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唯一出路。本文对科技创新在长春业主中心交钥匙工程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障碍及推进措施进行研究探讨,以期为施工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技术管理;绿色施工

一、引言

在很多人的眼中,建筑业是一个科技含量很低的行业,也正因为如此,建筑业始终在低端市场徘徊。科技创新是国际公认的能够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元素。近年来,我国施工总承包企业在政策和领导的推动下着力重抓科技创新工作,以“转型升级年”和业主“总承包交钥匙模式”相结合为契机,利用科技创新转变固有模式,从项目层级在技术管理上转型升级,满足业主精益要求,得到较好效果。

二、科技创新在交钥匙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长春某项目位于长春市核心商业区朝阳区,一方面该地段商业形态密集,周边区域繁华,施工场地狭小,地况复杂,施工和运输压力巨大;另一方面该项目是东北地区的首批总承包交钥匙工程,业主对工程品质提出了极高的建设要求,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其给予相当高期望。因此总包施工企业项目部应用科技创新的管理成果取得较好的项目管理效果,具体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的创新

项目部“3+3”核心管理层,项目经理+商务经理+项目总工的项目铁三角,与计划总监+质量总监+安全总监的三重垂直监督管理体系,综合14个全配置的管理细分部门,改变了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有效的将团队整体能量最大化,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强执行、高效力的管理效果。

(二)应用Bim技术管理

项目部精细策划,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在施工项目部不仅仅是开展Bim小组活动,同时应用Bim技术明确责任分工,系统绘制图纸,特别是为交钥匙模式下的审图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

总承包企业施工项目率先推行oa办公自动化系统,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完善oa功能模块,将信息管理系统与现场结合,也充分发挥oa系统的先进性、便捷性和时效性,一方面推进办公信息化,一方面强化计划系统的监管督办效力,最大程度上的助推项目管理升级。

(四)成本管理细致化创新

该项目除完成自身临建标准化设计图的绘制外,还总结归纳了公司过往项目及在建项目的相关经验,与商务系统联动,编制“临建项目标准化分类选用图表”,将所有临建细分项目,设计做法,适用条件,成本预算等进行收集整理,以达到信息的快速检索筛选应用,最大限度的完成资源共享。

(五)机电安装的创新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积极推进前期预留预埋阶段的细化管理工作,应用直埋套管技术,联合项目深化设计部根据项目实际完善直埋体系施工工艺、节点做法,优化交底模式,不仅创新开发新技术应用模式,并切实有效的跟踪落实,提升工程整体品质。

三、科技创新工作推动的障碍

目前建设施工企业传统思想影响、市场供求不平衡、创新内在动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并没有消除,科技创新活动推动的阻碍依然存在。

(一)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相对而言,工程施工服务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活动,我国的施工单位现在主要还是依靠农民工支撑,现代科学技术含量仍较低。人们固步自封的传统思想在建筑行业不再少数,重效益轻投入,这种保守思想成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较大阻力。

(二)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普遍实行的是项目经营承包责任制,由于在承包期内,增加产值和利润的任务繁重,而科技创新是一种具有高风险性的长期行为,必须占用企业当前的相当资源,势必影响短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施工企业对此缺乏积极性和足够的动力。

(三)施工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

我国的施工企业普遍缺乏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未建立长期的科技创新规划。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大中型施工企业中仅有22%的企业建立有科技活动机构。而发达国家的施工企业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在企业内部都有势力强大的科研机构,是科研的主力军。

(四)缺乏企业外部资金和研发支持

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比较滞后,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这使得施工企业的科技创新缺乏外部资金支持。此外,政府缺乏组织企业参与大型国际科研,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合作开发、联合创新方面的支持措施。

四、促进科技创新开展的主要措施

当施工企业经过某一阶段的全力冲刺而后进入科技创新工作的平台期,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重新梳理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方向与思路,以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方法和措施。

(一)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

要与企业的人才培养战略相结合,下大力气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研发人员的复合型能力。特别要注重针对技术能力突出的骨干,加强其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有意识地将经验积累下来,实现隐形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组织化,通过领军人物带动全体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升。

(二)完善激励机制予以创新支持

纵观许多现代优秀的企业,无不是在完善的激励机子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企业要建立高效的多方位的人才激励机制,对科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精神和物质激励,并广泛吸收优秀人才,加强企业科技队伍建设,增强科技人员的后续投入,才能够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三)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研发方向

科技创新工作很重要的功能是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技术储备,这项工作仅靠建筑施工企业几乎是完不成的任务,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着想,早策划、早入手,将技术研发与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四)创造良好的创新平台

只有好的平台,技术人员才有良好发挥能动性的环境,创新平台是影响创新成果价值的关键。鼓励对对施工项目的关键技术进行立项研究,拓开创新成果应用领域,建立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形成良好有序的创新机制平台,制定各部门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尽早转化创新成果利润,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希黔.建筑施工科技创新及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科技项目总结篇10

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下简称沈冶机械)为我国有色及钢铁冶金、矿山等重型机械装备制造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长期致力于有色及钢铁冶金、矿山设备的研制、开发与制造。2005年,为了集中科研开发力量,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步伐,沈冶机械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作为公司的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既是公司科研项目的管理平台,本身又承担着公司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的研发任务。

1沈冶机械科技项目管理与运作

1.1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及重要性科技项目管理是系统的组织计划、协调管理的经营活动。它所着力解决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层面的运行;一是项目层面的运行,通过组织有序、管理规范、职责明晰、协调有力的运行,实现项目管理过程的高效运转。做好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有利于规范科技项目的管理,有利于保障科技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动科技计划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企业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1.2科技项目来源与分类(1)项目来源:省、市及上级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公司签订的新产品合同;与大专院校共同研发的项目;公司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编制年度科研计划的项目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项目等。2009年沈冶机械承担省市上级部门科技项目8项,与大专院校合作2项。2010年承担省市科技项目4项,与大专院校合作2项,企业自立项目8项。(2)项目分类:项目根据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分为基础研究、新产品开发、现有产品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进行重大技术改进、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的项目或产品质量攻关。1.3项目运作程序、方法及要求企业科技项目运作程序包括项目立项申请、项目立项评审、项目立项批准、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等。

1.3.1项目的立项申请由技术中心下设的各研究所根据公司的科技发展规划自立项目编制立项申请,对技术含量高、投资较大的项目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方案设计论证等工作并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2项目立项评审与批准由公司的技术管理办公室组织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项目申请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报副总工程师审定,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批准立项。

1.3.3签订项目任务书公司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的责任、权利、义务。

1.3.4项目实施(1)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1~6]。其内容包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项目预期达到的技术指标及经济效益分析、项目详细的经费预算、项目研究人员以及研发实施进度计划等。(2)计划内容的实施。项目组人员根据计划内容和分工,按时间节点开展工作并按时按质完成各自任务。第26卷第4期2010年8月有色矿冶non-FeRRoUSmininGanDmetaLLURGYVo.l26.№4august2010(3)计划内容执行情况检查与协调。项目负责人要全面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了解各专业人员的工作动态,协调各专业人员的工作,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技术管理办公室;(4)召开项目实施调度会。技术管理办公室不定期(至少每季一次)地组织召开由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科研调度会,检查项目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沟通信息,处理问题,制定下一步的实施要求和实施措施;(5)项目实施总结。总结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计划执行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3.5项目验收项目研究结束后,项目组按要求提出工作总结报告、技术研究报告、专项经费决算报告等材料,提出验收申请,经审核符合验收条件的科技项目由技术管理办公室组织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定并写出评定意见,对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予以验收,对未达标的,指出问题并提出建议,由项目组改进与完善,达标后再予以验收。

2目前沈冶机械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沈冶机械于2006年10月进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紧紧围绕公司的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了卓有成效科研开发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几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包括多项省市政府的科研和产业发展重大重点项目,在实践中不但增强了自身的研发能力,拓展了技术中心的科研开发领域,随着企业科技项目的增多,现行科研项目的管理能力明显落后。下面就沈冶机械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1)项目多,而且杂。为了保持竞争力,公司技术中心下设的研究所有时出现了上百个项目同时进行的局面。造成了一个多项目的环境和很多新的问题。

(2)有的项目负责人存在急功近利的做法,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施应用条件缺乏全面、系统、前瞻性的分析;有的项目负责人贪大求全,预期目标虚高定位,主观夸大项目预期目标,效益指标预测失真,技术水平先进性评估过高等。2009年在公司实施的110项攻关项目中,通过验收的项目只有50%,很多项目起点低,水平不高。

(3)科研项目组中缺少具有市场营销知识的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无法将研发项目与市场产业有机的衔接。创新技术难以取得成果转化,形成新产品。公司在研发的新产品中,有的作为储备的项目几年内没有市场需求,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4)科技项目过程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没有真正从现代项目管理的规律出发,未能建立项目的监督和监理机制;,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赖项目组成员的自觉性,缺乏对科技项目过程的有效控制,课题完成的质量不高。尽管有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实行了节点控制,但它的意义已经与原来的一般过程控制出现了很大偏离。目前沈冶机械科技项目管理采取的是职能式管理进行运作的,在遇到比较多的项目一起实施时,相关的项目员工就有日常职能工和项目工作的冲突。例:2009年攻关项目中,有20%的项目由于生产任务紧张,终止项目的进行、有5%的项目由于人员的变动终止项目、有10%的项目随意更改了项目内容。发生变化的项目不能及时反馈到技术管理办公室,造成信息滞后,监管失控。

(5)在资金和核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2009年,沈冶机械大约有半数的科技项目由于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立项时不能给出资金的预算,或者预算不规范,不准确,致使在项目管理中不能监控和项目完成后的评估。且公司成本核算体系不能支撑项目核算需要,没有按照立项的项目予以独立的核算支出。因此,无法准确核算项目成本。

(6)项目管理水平低,造成一些科技项目效益不高。沈冶机械没有专职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现有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项目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粗放型的项目管理是造成一些科技项目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

3沈冶机械科技项目可行的管理模式探讨

改革目前的科技项目管理体制,建设高效、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是目前沈冶机械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

(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管理理念。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科技需求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迫切要求增强科技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益,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遵循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贯串于科技项目论证、立项、实施的全过程。树立新的管理理念,科技活动是多层次的,因此管理方法也应是多层次,而不应是用一个模式,一种方法进行管理。如:在项目立项时,可外请专家把关,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基础研究项目、新产品研发可采用计划管理模式,技术攻关计划可采用集中管理模式。不同层次的科技活动有不同的目标,要相应有不同的政策、不同的管理方法。

(2)科技项目管理与组织整合。沈冶机械应建立独立的项目管理职能部门,受公司的高层直接领导,在科技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都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全过程的顺畅管理。对于项目的管理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项目实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计划实施、项目经费的使用;并对项目的进度、完成的质量和阶段性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解决项目进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纠正研究方向。同时要进行科技项目之间的整合,企业内同时运行多个项目时,可根据项目的优先等级、资源需求情况、技术类别等进行统一的规划,促进项目的有效运行。

(3)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专家与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整合。项目的实施,不只是单纯的技术研发,还包括项目的组织管理。谁来组织实施,如何组织实施,相应的责、权、利如何界定等,都会影响着项目实施的管理效率。因此,在项目管理部门需要配备既懂项目实施,又懂项目管理的专职人员,在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整合作用,起到互补型的倍增效应。特别是跨部门合作的项目,项目管理专家的综合管理优势尤为重要。

(4)建立项目评估体系。对项目评估的总体目的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情况,实施、推进或总结整个项目。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以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水平、自主知识产权、潜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主要评估标准,从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出发,综合考虑技术、市场、经济环境、社会等各种影响因素,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选优,提高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同时还要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使有限的资金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科技经费的经济、社会效益。

(5)加强项目管理培训工作。定期开展有关项目管理的各种培训,培训包括:项目时间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风险评估方法等。通过培训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及项目的整体效益,促进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培养出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

(6)注重营造以“人”为本的组织环境。科技项目管理与运作机制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积极开展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定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精神和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