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课程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53:39

室内设计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项目制课程;知识;技能;素质

项目课程是指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目标的课程模式。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的项目制课程,以项目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项目的推进就是知识的更新、技能的提升、职业能力的升级。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设计力培养贯穿工作室制定的3年培养计划的全过程,和企业用人需求完美对接,实现项目学习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的一体化。

一、“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制课程与一般项目制课程的区别

一般项目制课程中知识传授的学科性强、实用性不够。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室制”的项目制课程设置突破了学科制课程体系的限制,建立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习得为中心的项目体系,以工作室为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一)“工作室制”下的项目课程设置

一般的项目制课程体系设置以独立的课程为单位,项目的内容由科任教师自主安排,独立的教学规划和项目操作使各个项目互不关联。项目的开始和结束是以课程时间的安排为准绳,不符合真实环境下的工作状态。“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制课程打通了不同项目之间的关联,前一个项目的训练内容能够为下一个项目的展开打下基础,下个项目是前一个项目的巩固与提高。上下游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增强了,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在项目执行中融会贯通。项目的递进式设计与项目执行时间的弹性设置是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制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制课程管理

“工作室制”下的项目课程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项目管理的一贯性与项目评价的综合性。工作室导师制实行三年一贯制,既履行传统班级中班主任的职责,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又是班级的主课教师,完成工作室大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这种一以贯之的管理,能够确保不同项目课程都为工作室制定的培养目标服务。项目成果评定包括:技术分、成果分、态度分。技术评分以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项目成果的实现难度为标准;成果分以最终设计的视觉效果为标准,主要考核设计理念和设计的实用性;态度分包括考勤考核以及协作意识等。技术分和态度分由工作室负责人评定,成果分由项目委托方按等级评定,虚拟项目则由工作室邀请相关企业或设计公司相关部门主管评定,使项目教学和市场应用对接。

二、“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制课程知识的习得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取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某门学科的发展、某项技术的进步总是以相应的认知为前提,最后通过经验的总结得出一般的认识。高职类艺术设计类专业基本上以软件的操作为主要的工作手段,而熟练的软件操作能力并不能够保证会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具备创意设计的能力。“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制课程的引入,是以项目为依托来传播知识、传授技能。通过项目设置的承接性,构建学生在相关专业上的知识体系。

(一)项目细分和学科基础知识结构相结合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制课程设计中要体现知识先行的观念,在项目制定时把项目分为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中都包括知识、技能和项目训练。把知识的讲授和巩固作为课程授课的基础。比如:广告设计工作室的广告实务项目课程引入××项目,这样就可以把项目分为:××品牌的广告调查、××品牌产品分析、××品牌目标消费群体分析、××品牌广告创意、××品牌平面广告设计等部分,把各个任务的最终成果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项目策划案。项目细分的过程就是知识细化的过程,把各个任务涉及的知识分别传授,通过任务把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在最后的整合中,指导学生把项目制作的各个部分综合起来,检验项目制作各部分的统一性,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二)一般知识和项目知识相结合

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知规律应用到项目制课程教学中。在项目实施的开始阶段,明确任务完成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实操练习,总结得出项目任务的一般知识和一般操作步骤,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和总结;接着布置项目任务,通过上一步总结得到的一般规律或者方法指导分析具体的项目任务,即所要完成××项目的××任务,把总结得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任务完成阶段,结合任务完成的情况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讲解。

三、“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制课程技能训练的要求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下的项目课程要针对专业面对的岗位群和相关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设置虚拟训练项目或者引入真实项目。由于艺术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这要求工作室在设置项目训练的过程中要把一般技能和具体应用相结合,把多能和一专相结合。

(一)一般技能和具体应用相结合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制课程的重心环节就是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求强调一般技能的熟练掌握。一般技能包含设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基本操作步骤以及基本操作规范。一般技能是进行设计创作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能才能在具体的设计制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具体应用是学生熟练掌握一般技能的途径,通过具体应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能力。这种不能够用语言言明的能力,只有通过应用练习才能够获得。工作室引入的真实项目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应用能力以及创意设计和市场无缝对接。

(二)多能和一专相结合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制课程在实施中要体现一专多能的特点。专业特长是学生就业和立足的根本,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要抓住核心技能,强化练习,要求每个学生在这方面都能够独当一面。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制课程可以为难度系数比较大的技能练习提供充足的弹性课时,保证技能训练的有效性。高职生作为未来工作一线的骨干、技术员、指挥者,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掌握和专业工作相关的基本技能。工作室的小组协作完成项目任务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对与设计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既突出了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把项目主要训练的技能和关联技能相结合,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技能是就业的保障,知识是职业提升的基础,素质是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制课程在设计上要体现实践—理论一体化的教学方针,把技能传授、知识传播和素质的提升融入到项目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合格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程波.高职高专“项目制课程”的开发设计.职业技术教育,2007

室内设计课程总结篇2

关键词: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库;课程;环节;解析

一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实践意义

我院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主要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训——就业几个环节掌握知识。对于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设计经验和设计经历。设计经验的积累主要来自于课堂训练和校内、外实训,设计经历主要来自于时间的积累。设计经验的获取需要比较漫长的阶段,要靠学生在实习单位不断地碰壁获取,并且获取的信息还不一定全面。如果我们把这个环节当成是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把设计经验总结成学生学习的设计师手册,学生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这样以来大大地缩短了校内实训和就业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真正的零距离就业。

二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思路及应用思考

利用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促进课程资源进一步建设,加以合理利用既可以发挥资源的优势,又可以体现教学特色。通过对我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阶段、课程设置的调查,反映出我院的设计教学模式正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之路;对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中教学环节设置、教学过程体验,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问题,提出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积极作用的重要性。

(1)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①研究课题的来源:本文将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中教学案例的探索与实践作为切入点,以室内设计10-271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践的研究分析,并对比本院前几年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此课程教学案例的探索与实践的必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室内设计教育的内涵及发展概况,继而分析了本院室内设计教育中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情况及课程模式的设置;其次论述了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案例的探索与实践的必要性。最后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个人的建议,讨论了关于引入本土文化带来的启示。

(2)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发展概况及课程模式

①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内容:居室空间设计是一门相对独立、高度综合的整合艺术,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本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居室空间设计一和居室空间设计二。居室空间设计一主要针对住宅的室内进行设计教学。包括住宅的空间特征、起居室设计、餐厅设计、厨房设计、卧室设计、书房设计、卫生间设计、公共走道楼梯设计及储存空间设计等多个方面内容进行。在课程中需要学生在考量住宅室内的使用要求和精神功能及设计的实施与材料、技术和经济的制约条件上,把握比例尺度的合理性。强调材料的质感和纹理、色彩的搭配、灯光的布置和细部处理的效果,体验设计效果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更要注重住户文化状况与生活习惯、心理和生理的感觉。

居室空间设计二的教学内容包括室内环境、住宅建筑设计和室外景观的设计,是对居室空间设计一的巩固、扩展与提高。在我院居室空间设计的这两个阶段中,通过对传统及现代风格的典型设计实例的介绍、观摩、分析,对艺术手段、材料、工艺、细部做法的讲解,培养学生具备对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②本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概述:教学内容既是专业教学的起点,也是专业教学成果的综合体现。具有多教师轮换制、时段长、综合实践性强的突出特点。教学成效对专业建设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关系。该课程建设发展和改革始终以服务和实现室内设计专业总体培养目标为宗旨,专业建设的成果也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

自2006年我院成立室内设计专业以来,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一直都是教师课程教学和改革的重要对象。教师始终围绕该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进行科学教学,并以系部为依托成立了课题组,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居室空间设计,是本专业学生社会就业后参与的最为广泛的设计内容之一。在教学伊始,老师们考虑到本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本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发展概况及课程模式与实际相联系,在传授知识时强调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尝试,这门课程开始向“以教学带实践,以实践促教学”的教学模式转变。同时教学时间也由原来教学和实践相分割的形式调整为现在的整体模块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使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能体验到就业后的工作内容,受到了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阶段。我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从开设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对课程实践的探索和开拓,教师们始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有自身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近几年来,本课程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摸索实施阶段;2)初步提高阶段;3)调整发展阶段。④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模式: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本课程也以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技术、能力为核心的标准来进行定位。目标定位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的思想及课程目标。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实践课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专业化在强化专业性质的层面渗透专业教学内容的各要素。在课程教学内容上以造型艺术为主导,以专业设计要求为目的。实践课教学的基本教学内容。1)市场与基地调研。2)概念设计——包括基地的建立划分、空间环境的确立、功能流线分析、形态元素分析,平面布局初稿。3)深化设计——包括风格与形式的构思,立面设计,生活空间、交往空间、垂直空间、枢纽空间的设计,绘制住宅平立面,进行方案阶段完善。4)细部设计——包括会客、居住、储物、门窗、家具等细部节点大样。平立剖面和详图设计按照制图规范要点完成设计表达,达到施工图表现深度。5)成果展示——完成总图设计与说明,打印施工图册,成图排版布置。

实践课教学的考核方法:居室空间设计这门课程的考核内容有明确的评分标准,用来全面评价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分的标准通过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过程的学习,综观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与评价。考核以课题项目为单元,以学生完成设计的构思、表达及实训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能力等为标准。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系统地学习,提高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式与手段: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为指导,变单一注入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为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讲授与同学讨论相结合教学法。第三,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方法。第四,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应是平立剖与详图设计等部分,内容较多,学时较少,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做学时数的调整。在教学上主要是点评学生所创作的方案,指出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在不同的阶段,组织学生进行方案的沟通和讨论,开展设计演讲,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总结中提高、完善自己的设计能力。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是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住宅结构、构造、材料学等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是本课程一难点。因此在设计的不同阶段组织学生不定期开展实质性的跨学科交流研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并在交流和合作中促进教学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教师应在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下,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观摩和现场讲解,从感性上理解室内物理环境的设计及其重要性。通过对装饰材料的观摩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材料学知识和结构常识,以便在设计当中更好的发挥材料的特性,扩展设计思路。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循序渐进地串联起相关的居室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上,培养学生在完成课程设置目标的同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以及设计创造力的培养。

具体教学环节:1)设计前期环节。2)专业设计环节。专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时间是7周,共112个学时。如何在这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因此,科学而又紧凑的教学时间安排是必须的。这个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设计初稿、设计中稿、设计创意、设计定稿几个方面。这一环节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联系理论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主动地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将知识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专业热情、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和讨论问题的兴趣,组织学生研讨。现将设计环节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及过程分述如下:设计初稿、设计中稿、设计创意、设计定稿。3)成果展示环节:ppt课件汇报、作品展示两个方面。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上带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能力指向性、教学方法时效性、教学环节的开放性和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亲自参与和体验,注重设计实践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这些正好与课堂教学形成鲜明的互补关系。同时这门课程,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下,注重研究性的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研究过程,每个课题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设计研究,其学习过程表现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学习状态表现为想做结合,理念与方法并重互动。学生也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实践教学是通过学生在深入生活、社会实践中,体验课堂内所学知识,培养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取得能力过程,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的重要举措。实践性教学是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艺术教育的一个独特之处。旨在对学生已有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加充分激发学生设计的兴趣和潜力,它增强了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教学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提升设计教学效率,使每个学生形成与其专业能力强势密切相关的设计能力强势。它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创作观念,同时也是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精华的重要窗口,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途径和手段。鉴于此,我们采用以下教学方式将现有的教学形式及过程进行优化。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输,关注学生在研究性的设计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具体的设计原理和理论。主要是情境式教学方式、过程式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方式。

三结论

通过课堂的教学实践和本论文撰写过程中对设计发展走向分析得出设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针对本院的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发展历程提出以下几点个人建议。

(1)鼓励学生突破墨守陈规的思维定式,加强原创性设计意识

在设计教育中注重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并不是将学生的设计思维束缚在传统居室空间设计中,而是建立科学而合理的课程结构、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上,提炼设计元素烘托设计主题,训练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传统住宅功能的不足。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思想观念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的设计思想观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其一,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优秀理念。如何通过设计改善环境又能有效合理的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需要在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有所体现;其二,设计作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无论多么宏伟的人造工程,都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住宅建筑更是如此,探寻与本土生态相融合的景观、建筑等艺术表现形式是设计教育不变的审美诉求。

(3)回归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现在设计类高职院校教育多注重艺术的现状。现代艺术教育启蒙时就曾强调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在我院艺术教育为前提的同时,一定要求学生亲自到建筑或室内装修工地去,了解建造过程和学习施工工艺。在此过程中,教师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加以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灵活的课堂。

(4)加强设计教学与社会沟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受到社会的检阅。设计作为一门应用专业,其教育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管理规范的设计院和设计公司之间形成教学、科研和人才推荐一条龙的共同发展体系,是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过渡阶段。

参考文献

[1]朱昌廉.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霍秉坤.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旅程.四川: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杭间,何洁,靳球强.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4]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张绮曼.室内设计经典集.

室内设计课程总结篇3

      为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保障良好的教学秩序,促进我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一、总则

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多系列、多环节,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为保证教学工作按计划实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学校必须对教学工作实施严格、有效的管理。

2、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制度、教学要求、教学规范、教学安排、教学纪律是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准绳。各项教学工作的准绳。各项教学工作和活动要按计划进行,全体教学人员教学行为要做到按章行事,加强组织纪律观念,维护和保证教学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

3、学校对违反教学制度、教学纪律的人员,将视其情节严重程度及所造成的后果情况分别按一般教学事故或严惩教学事故进行处理,对违反教学纪律但未达到教学事故标准者,学校和有关单位要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理。

二、调课与停课

1、任课教师要按照教务处排定的课表按时到指定教室上课,一律不得自行调课、换课、代课或停课。

2、全校性及部分班级的停课和调课由要求调动的部门报教学副校长批准,教务处统一安排。

3、为保证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工作的严肃性,任课教师一般不得因事申请调课。教师因故必须临时调课者,应提前三天到系、部办公室填写调课申请单,写明调课理由,提出调课方案,征得有关教师同意,经教研室、系(部)批准后,到教务处办理调课手续。

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因事(含出差)调课不得超过二次,课时累计不得超过10学时。

教师因病不能到校上课时,应通知系(部)办公室代办调课手续。

4、教师调课要安排有代课教师或互换课程,一般不得空课,不准采取集中补课方式,否则不予调课。

5、所有停课、调课、代课等课堂教学及排定的自习时间变动必须由教务处下达调动通知,其它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6、需要调整课表或更换任课教师,应由系(部)提出意见,经教务处批准并办理手续。

7、每学期期中安排下学期教师授课任务,并通知本人做好准备。期末放假前一周教务处将下学期排好的课表发给各系(部),新学期开学后前两周是课表试运行时间,一律不办理调课手续。

三、教学纪律

1、教学要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保证受课进度和充实的教学内容。在新学期开学一周内由系(部)收齐本学期所有任课教师的课时授课计划和实验计划,交到教务处。

不按时上交上述计划者给予批评或记为一般教学事故。

2、教师必须按学校教学进程表和课表按时上下课,不得随意增减课时。

对提前下课或迟到上课在五分钟以内的教师进行批评。

提前或迟到下上课超过五分钟,或不足五分钟但在同一学期内第二次发生此类情况,记为一般教学事故。

3、对未经批准擅自调课、代课、换课者记为一般教学事故。

4、教师在课堂上不准开启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更不准在讲课期间到室外接听电话或办其它私事,否则按教学事故处理。

5、对矿、空课或擅自停课(包括不执行教学进度表,提前结课)者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6、对不按规定进行实验、实习、设计指导、课外辅导和批改作业者视为一般教学事故。『1

7、教学中凡有如下情况者,均视为严重教学事故:

(1)在教学中宣传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以及违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观点。

(2)不经请示批准擅自变更教学计划、不执行教学大纲、擅自删减教学内容。

(3)讲课中有明显概念错误,学生反映强烈。

(4)实验、实习前准备不充分或指导不负责致使仪器、设备损坏或出现人身事故。

(5)未提前完成实验准备工作,影响实验、上机正常进行。

8、无论是采用试题(卷)库考试的课程还是出题考试的课程,教研室主任都应指定专人负责命题组卷和校对试卷工作,上述工作要按学校“考试工作规范”中所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完成,否则视不同情节和后果记一般教学事故或严重教学事故。

试卷命题有严重错误致使评分标准变更或对学生成绩考核有较大影响者,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9、考试前应对试题严格保密,泄露或暗示试题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10、监考人员不按“监考守则”履行职责造成考场混乱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11、评卷按评分标准进行,并要按规定时间上交试卷分析和学期成绩表,不按时上交者记为一般教学事故,对不按标准阅卷和给人情分者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12、对于在全部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不负责任,违反教学规范、规定,影响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责任人,参照上述规定给予批评或记为教学事故。

四、奖励与处罚

1、各单位要认真进行教学管理,及时对造成教学事故者进行处理和上报,凡系(部)外已处理并上报的教学事故,学校不再对有关单位进行处罚。

2、个人学期有教学事故学期不能评优,教学事故要与教学质量考核挂钩。

3、学年个人累计一般教学事故两次,或严重教学事故一次,取消当年评职称资格一次。

4、对教学一般事故和严重事故,均按《教师定量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执行与解释

本规定教务处负责执行和解释。

 

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化程序

标准教师课程教学工作应按《教师工作规范》,各咱教学基本要求等教学文件进行,本规定主要就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进行的工作提出程序及规范化要求。

1、学期授课计划

(1)教师明确聘任课程后,应着手编制所任课程的学期授课计划(含学期实验计划)。

(2)编制学期授课计划前应通过专业教学计划了解该课程设课目的、要求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3)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制工作应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

(4)学期授课计划一般以2课时为单元,列出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实验内容、练习作业等。

学期授课计划经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后,于任课学期第一周末,由教研室汇总交教务处。

学期授课计划一式3份,交教务处、教研室各一份,教师自留一份。

2、教案

教师授课时应有教案,教案必须更新。

每学期开学前,教师至少应写出二周的教案,对于开新课的教师,开课前应初步完成全部教案,开学初由教研室主任进行检查。

在教案中,除反映教学内容外,还应反映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组织方法。

教师应注意教案的积累和保存,以便在教学检查、教师业务考核时向有关部门提供二年或二年以上时间的教案。

教师在备课中应指定与教学要求相适应的学习参考书,准备必要的练习题和思考题。

3、课前其他准备

教师授课前应了解学生专业特点、先修课程的教学情况,后续课的要求及前段学习情况。

教师备课时还应准备必要的教具(挂图、模型、实物、资料等)及演示实验等准备。

如授课时应用录相教学、cai教学等,应将计划提前报教务处,以便安排看录相的教室及cai教室。

4、新任课教师

新任课教师任课前,应经过校系(部)任课资格审查,审批通过后,方可给予安排讲课任务。

5、课堂教学

教师应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准时上、下课,不得迟到、早退,一般情况下不要拖堂。教师应注意仪表,衣着整洁大方。不着艳妆,不戴显眼的饰物。

教师如因病、因事不能按时上课,必须通过系(部)到教务处办理调(代)课手续,安排妥当,一般不允许空课,更不准私下调(代)课。

教师上课时应了解班级学习环境和学生的出勤情况,并注意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6、辅导答疑

教师讲课后,每周6学时以下的课程,每周至少应对学生辅导、答疑一次并填写辅导答疑签到卡,还可对学生进行课外质疑。教师应将辅导答疑的时间、地点明确通知学生班级。每学期应答疑的总次数参看有关规定。

7、课外作业

各门课程都应根据课程特点,在讲课后给学生留课外作业,并指定适当的参考书目。每位教师应试作学生的课外作业。

对学生按时上交的课外作业和实验报告,教师应及时批改,对作业量较大的课程,可适当减少批改量,但每次不得少于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

8、平时成绩

教师应重视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并及时记载学生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前应给出学生平时成绩,并明确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考查课结束后立即向教务处呈报成绩单;考试课的平时成绩应在考试的前一周交到教务处。

9、期中教学检查

为搞好学校每学期进行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教师应进行自检,重点检查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情况并按要求向教研室提供近期讲稿等教学资料。

10、实验与实习

任课教师应组织并参加指导实验。

教师应对本课程开设的实验全部试作一遍。对整个实验过程应作到心中有数。

教师指导实验,指导实习的要求(如讲稿、批改实验报告等)与讲授理论课大体相同。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情况要认真考勤登记,缺课者必须责令补做,情节严重者令其重修。

11、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教师应在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时确定课程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题目应在前一学期结束前确定,设计中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认真进行批阅。

12、期末考试

对缺交作业达全学期作业总量的三分之一者和缺课达全学期总课时三分之一者应在考试前一周通知学生所在系(部),不准该学生参加该课考试,该课以不及格记载。学生按要求补出作业,经任课教师认可后可参加补考,否则该课补考成绩以不及格记载。

教师应根据需要承担考试时间的监考任务,主动记好监考班级、地点、时间,认真履行职责。

在考试结束后当天,由教研室指定的阅卷教师到阅卷室阅卷,不得无故拖延,主干课任课教师应进行试卷分析,统考课程应写出课程质量分析报告,并交教务处留存。 

 

期中教学检查内容及要求

教学检查是了解教学情况,保证教学质量,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的有效措施。教学检查是经常性的工作,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学期开学前应检查开学准备工作;期中进行较为全面的教学情况检查;期末进行教学工作总结及教学质量分析,期中教学检查是在经常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3

一、期中教学检查的目的及要求

全面检查教师贯彻教师工作规范情况,检查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教学等教学活动,检查教风学风建设,检查系(部)学期、年度工作目标、计划执行情况,教研室工作进展,以促进各项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1、各系(部)教学工作目标落实、执行、实施情况,教改立项项目、教材编写等进展情况

2、讲稿(教案)

检查教师授课教案。编写教案时,教师应阅读多科参考书,不得只按一本教材备课,要认真分析、组织好教学内容。在教案中除反映教学内容外,还应反映教师本人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重点和掌握深度以及对学生课外学习指导,此外还应做到书写整齐清楚,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具有特色。

3、授课计划执行情况

教师任课应符合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按经过审批的学期授课计划(含实验教学)进行,不得随意增删内容,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调整意见,经审批后执行。

4、教师授课情况

教师授课情况检查主要采取听课和向学生进行调查两种方式,检查期是要汇总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之间听课情况,分析学生座谈会意见,听课时一般不事先通知被听课教师,听课人员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检查教师授课情况时除检查课堂讲授外,还要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教学态度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各教学环节进行检查。

5、实验、实习

实验及校内外实习主要检查教学内容及实习安

排是否符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基本文件是否齐全,指导教师配备,学生分组情况,仪器设备是否满足要求,实验、实习组织及进行情况。

6、教风、学风,教学纪律情况

教风、学风情况分析。

违反教学纪律及教学事故情况分析。

7、教研活动情况

教研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开展基本情况,经验及存在问题。

三、检查方法

1、教研室是教学检查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教师自检、互检和教研室主任检查的方式进行。

各系(部)应全面组织教学检查的自检工作,掌握本系(部)各教研室自检情况,并进行较深入的抽查,汇总本系(部)教学情况。学校组织教学检查组到各系(部)进行检查。

2、常规检查是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必要内容。根据各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期中教学检查可规定重点检查内容。

3、检查期间,各系(部)、教研室应填写必要的教学情况分析表格,检查结束后各系(部)应提交必要的教学检查总结报告。

4、各系(部)的期中检查材料及总结、分析、报告(除系(部)留存一份外)应按规定时间交到教务处备查。

 

 

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档案可为学校工作及明准确地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数据。档案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规范化管理的程度。各级教学部门要加强教学档案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一、管理体制

1、教学档案分为校、系、室三级管理,教务处为一级管理,系(部)为二级管理,教研室与实验室为三级管理。

2、各单位要有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各级管理应配备一名兼职档案人员具体承担档案管理工作。系(部)可由办公室主任或秘书兼管,教研室与实验室由主任或副主任兼管。统一管理本部门、本系统的教学文件资料,并按期向学校档案室移交档案。4

二、档案工作

1、负责接收(征集)、整理、分类、鉴定、统计、装订、保管有关教学的各类档案及相关资料。

2、归档范围

教务处:

(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计划、规定及各种规章制度、办法等。

(2)综合性教学文件材料:本部门产生与制度的各种教学制度、规定、办法、条例、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工作量和教学工作的各种统计表等。

(3)教学材料等方面的材料 :教学计划、方案、教学大纲、各类课程表,教师任课安排,有关专业设置、规划、建设、评估、教改方案、总结。各系(部)各专业教村(含自编教材)使用目录,教材账、卡、清单,教材建设材料,各系(部)课程的试题库、试卷库等。

(4)学籍管理方面的:有关学生名册、成绩、学籍及有关变更材料等。

(5)教学过程监控材料 :教学信息反馈材料 及分析、总结材料、教学检查资料、教学座谈会记录、教学纪律、教学调度方面的材料等。

(6)教育研究方面的材料:有关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的研讨、经验、计划、总结调查表等材料。教育科研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验收等有关材料,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定的有关材料等。

(7)实践教学方面的材料:实验教学大纲、计划、课表、实验指导书;实习(包括基础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训练、毕业实习)计划,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讲义、校外实习协议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题目、计划;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规划、论证、评估及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总结和各类统计表等。

(8)教学设备管理及维修方面的材料:设备购置计划、批复、合同、论证材料;设备账目、清单、卡片、报废计划、账目、清单、大型精密仪器及大中小型计算机档案,设备维修计划、账目、有关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总结和统计报表等。

(9)教学经费及教学设置购置费方面的材料:经费预算、决算、计划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统计报表、总结等。

3、归档时间:按年度归档的档案在次年6月底前归档,按学年度归档的档案在次学年寒假以前归档。

三、系(部)级

(1)上级与本系(部)有关的各种文件、计划、规定、办法等。

(2)本系(部)产生的各种文件、计划、规定、办法、总结及统计报表,人员考核等。

(3)实验报告单、毕业设计说明书、图纸等。

四、教研室

(1)上级与本教研室有关的各种文件、计划、规定、办法等。

(2)教研室产生的各类教学材料:教学计划、方案、大纲;教学改革方案;教学与实验授课计划、教案、试题库、试卷库;有关实践教学(包折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计划、大纲、指导书、讲义、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自编教材;教研活动记录;有关教学的各种计划、经验总结、考核、质量分析、情况调查及统计表等。

五、实验室

(1)上级与本实验室有关的各种文件、计划、规定、办法等。

(2)实验室产生的各类教学材料:实验教学计划、课表、教学或实验大纲、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实验记录、实验室开放记录、实验卡片、实验报告;设备运行记录、维修记录;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日制;有关实验教学的各种考核、质量分析、总结、统计报表等。

(3)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帐、物、卡、档案,低值耐用品及低值易耗品帐目管理,仪器设备维修记录等。5

 

 

实践教学监督制度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重要途径,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应用性人才的高低。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至关重要。因此,为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践教学监督制度在主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二、教务处组织学校督查组检查、督促实验、实习和设计等教学活动,通过深入教学现场,进行检查、分析、总结,获得第一手资料,为校长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教务处有关人员要经常到实验、实习和设计现场抽查。

四、教务处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问卷调查包括实验反馈、实习反馈、设计反馈和实验室建设反馈等几个方面,每一方面包括若干项。在学生中成立学生反馈组织,学生组织由各班学习委员组成。

五、各系(部)也要相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实验、实习和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检查督促。系(部)主任和实验室主任每学期要至少听四次实验课。

室内设计课程总结篇4

关键词:条件;过程;工作室

1实施“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应该具备的条件

“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是以教师、学生共同组建工作室为依托,其中的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里针对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项目主要是指针对专业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能由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任务。因此,要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围绕“真实项目”的引入至关重要。引入项目时应努力做到:

1.1坚持“校企结合”,努力实现校企“双赢”

坚持校企联合,以一种合作的方式将企业中的实际的项目引入课程,同时将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专家纳入教学队伍中,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对高职学院来说,引入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技术能手组建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不仅能有效地改善现有教师队伍实践技能不足的现状,同时能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员工互派,相互促进。

1.2以“适合课程、以人为本”为宗旨,进行项目遴选

在传统认识中,“项目”是指有经济关系的,我们在这里延伸为“真实”的项目,所谓的“真实”包括三个方面:即企业真正要做的项目、企业真正想做的项目和企业潜在的项目以及老师和学生真正开发的项目。

因此要把握住“项目”教学法的本质,应该以项目要适合课程教学为宗旨,以课程负责人和行业专家意见为指导,认真分析和评审项目的特点和性质,对拥有的项目资源进行遴选,组织“项目”与课程教学“融合”的可操作性评估。同时,仍然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合适项目的遴选:(1)该项目过程是否可以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2)是否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符合学生目前的素质能力;(3)项目完成过程比教师讲解实例要难些,项目应尽量结合其他学科,有一定的综合性;(4)是否能弥补学生现有的技能和知识缺陷等。

1.3以“项目”为主线,优化课程的组织与设计

针对被采用项目的内容和性质进行课程优化设计,组织与“项目”课程相适应的专业结构的教学团队。组成教学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教学程序,评分标准。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锻炼以及学习、实践能力的提高;每一个“项目”课程的实施,都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

2“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过程

实践中,我们以工作室为单位,引入企业资源,模拟真实项目工作环境,教师科学分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更新授课方法,优化课程的结构,严格按照院系质量管理体系把握课程内容设计,控制教学进程,分阶段进行专业考核和能力测评,实施校企联合考核和课程终端评估,确保教学质量。教学大致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确定项目任务:由工作室教师一起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还是培养其他能力或是复习以往知识)来遴选好具有主题内容的项目任务,以天为单位,进行详细的课程组合设计;(2)制定工作计划:由学生进行项目前期的资料搜集和分析,并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3)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及小组成员合作形式,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教师跟踪控制,并适时穿插各单元课程内容教学;(4)分阶段检查和综合汇报: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阐述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并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5)总结或结果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进行总结或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项目实施过程要完整有序

学生在完成项目前,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主要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论讲解和对项目具体实施操作过程的解释。

(1)新知识的讲解要精炼。应该只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最好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2)教师要解释清楚项目实施的步骤,及时给出相关资料。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项目是什么,还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2项目活动团体的确立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

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分组完成,还是师生共同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笔者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得出: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合作完成,以学生能力达不到项目要求的需要教师参与一起共同完成,因为学生们各有所长,能力有限,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2.3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应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

2.4项目总结必不可少,并要把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索钻研的过程,项目完成后的总结也很重要。它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中,主要针对设计技巧技能的经验总结,每一种设计方法或技能,不管难易都应该展示给学生。

3“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质量控制

这里,针对“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的质量控制我们建议建立了院系、两级质量管理机构,校企联合制定质量标准,以教学要求+校企标准来提升质量,对教学质量进行“全天候”不定期的教学过程全监控,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同步渐进,专业发展与质量建设齐头并进。

室内设计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实训课程室内设计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实训课程教学的研究意义

现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常规实训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给出实训名称、实训目的和实训步骤,讲解实训的原理,演示实训过程。学生看清楚后,记在笔记本上。学生只要按老师所讲的、所做的步骤自己动手就能完成实训内容。这种情况相当于是教师“手把手”教会了学生。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综合实训教学,是对多门功课的综合应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突出如何完成工作任务,按工作任务的需要来制定方案,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实训按照工作过程来强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多门课程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意味着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而是这类知识在实训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于高职课程中,并以“室内外设计案例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实施为例进行说明。以室内效果图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中心,介绍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思路,通过对本门课程进行整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并以整套室内设计效果图为载体,进行情境教学单元实施步骤展示,形成具有岗位职业特色的课程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实践能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在高职教学中的推广运用有所推动。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室内设计案例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通过企业调研和课程分析,明确课程定位;接着根据课程定位和现场需求,确定主要就业岗位,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然后进行学习情境设计,确定课程标准及任务要求,并针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情境教学单元设计。

(一)课程定位

室内设计案例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限选集中实践课程,课程以实用案例为主线,基于实际应用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其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整个室内设计的流程,并且使用3dsmax制作效果图的能力。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是全面地了解室内设计的流程;巩固学习制作效果图的方法;熟练掌握3DSmaX和VRaY各种工具的应用;掌握对材料、造价及工艺进行分析。

(二)典型任务分析

本实训课程的设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实训教学的根本目标。根据目前人才市场对室内装修设计人才的需求设计实训项目,使学生了解整个室内设计的流程,掌握对材料、造价及工艺进行分析以及3dsmax效果图制作的能力,为学生发展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三)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

“室内设计案例综合实训”这门课程对应的岗位行动领域可以根据施工的流程作业,划分为三大类模块,即:现场测量确定方案、施工图和效果图设计和材料工艺及预算报价。接着我们根据已知的行动领域对应的转化为三类学习领域,即:现场测量确定方案、施工图和效果图设计和材料工艺及预算报价。

(四)学习情境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室内设计案例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学习情境的设计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是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的。本研究以室内设计中所涉及的具体施工对象为载体,将“室内设计案例综合实训”课程分解为“客厅设计”“卧室设计”“厨房设计”和“卫生间设计”四个学习情境模块。

(五)评价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了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课程成绩形成方式最终课程成绩为五级制,由各项目评价分值的平均分构成。具体来说,我们以客厅设计项目为例:考核学生合作进行实地测量的能力,这部分占本项目成绩的10%;考核学生构建设计方案并采用CaD表达的能力,这部分占本项目成绩的15%;考核学生实现设计方案的能力,这部分占本项目成绩的60%;考核学生文字表述能力,这部分占本项目成绩的15%。其他项目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实训课程教学实践总结

室内设计课程总结篇6

在室内设计行业高速发展的这十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积累少,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沿袭本科院校的模式,学科体系的痕迹比较浓,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实践教学的途径较为单一。在教学形式上,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对孤立;实训室建设项目简单,教师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传统的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弱,很难适应艺术设计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室内设计专业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建立较为完善的艺术类专业教学体系、体现艺术类专业教学特色、加大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促进产学研结合、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能力培养找到载体落到实处,缩短毕业生与行业用人单位的距离的关键。

一、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

1.“工作室制”的涵义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以工作室为依托、以实际项目为内容、以完全准就业的形式在工作室完成高学年的综合课程;是“师徒式”的教学,也就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高职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融合,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业务更实、技能更高”。

2.室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

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光靠在课堂上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是不可能弄明白室内设计中设计的各方面要素和表现手法的,室内设计专业不能纸上谈兵。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的设计能力,这里的设计能力包括绘制施工图、效果图、工程预算以及独立操作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工程项目的能力。因此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应重点放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指导教学,室内设计工作室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最大可能。

首先是工作室的建设,它需要有一定的场地、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各种装饰材料的小样等。同时更需要学校及相关专业的支持和理解。室内设计工作室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和老师长期的共同努力才能建设好。

其次是工作室的教学管理,管理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室内设计工作室的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室内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是开放性、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各班级穿插上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较多,设备、装饰材料的使用和维护成了室内设计工作室管理的重中之重。

再次就是室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它是直观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装饰结构小样了解装饰结构,可以通过装饰材料的比较来了解它和使用它,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设计的模型等。它还是开放性的、互动性的教学模式。

二、工作室制的良性运行与教学设计

1.工作室制的良性运行

(1)课堂管理

项目工作室制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实行交互式、弹性的教学。小组教学具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小组教学符合现代设计企业的日常管理方式,即依据项目来组织团队进行设计,这对于学生提前感受企业工作氛围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在小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参与意识得到充分训练,并且教师置身于学生之中,参与讨论、研究,师生情感由此交融,师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而是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共同学习。此外,小组教学坚持赏识教育,即采用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原则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2.教学设计

工作室制教学体系按项目的进程进行教学,可分为四大环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整个程序和市场运作基本一致,也称之为“模拟行业市场教学”。

(1)现场勘测阶段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指定原始户型圈,学生就开始设计,完全不考虑现场因素和资金预算情况,对现场情况大部分是靠大脑感觉,抽象而陌生。这样会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严重脱节。工作室制教学体系是在确定了实际的工程项目后,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勘测,现场观察梁柱的位置,空间结构划分。平立面尺寸测量以及建筑的一切原始结构都有学生亲自测量。

(2)绘制设计图阶段

①方案设计

设计并不是简单的会几个软件就能做好的,否则就只能停留在绘图员的位置。在现场勘测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每组设计负责人组织成员开展设计,根据不同的设计风格展开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身特色。

②施工图设计

传统教学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由于不了解市场、工艺、材料等实际因素。而过于唯美地开展设计,单纯地只顾及图纸的美观程度,而无法将整个方案升华到三维空闻里去表现。工作室制教学体系必须强调学生对自己设计方案的认识和解决。明确施工图纸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必要的市场调查,了解设计所用材料的性质和价格,并结合整个市场因素综合考虑,提高设计的可操作性。这一点也正是现在各大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主要需求。

③现场交底

每组设计负责人现场与项目负责人交代设计思路,施工图以及隐蔽工程的处理等等,通过这‘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一些实际问题的处理,并能更深入地考虑图纸的合理性。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④施工监理

在这个环节中,各小组可按不同工种的开工日期进行安排,定期组织去工地现场监督、管理。确保工地质量,解决设计图纸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直观地学习施工工艺的实际操作过程及整个施工流程。

以上四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与工程项目同步进行,整个教学体系模拟市场运作摸式。项目结束后,各小组组织作品展出,教师点评知识节点,以学生互评、自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作品发表能力。

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从单纯评价智育和知识的掌握,向注重综合素质、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向转变。改变以笔试为主的单一考试方式,向多种形式的评价转变。一是采用课程展示制,将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及学生完成的项目作业集中展示出来,借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采取“学生白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客户选择”的方式,侧重于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学习成果,感受和体验项目工作室制的精髓。上述两方面的评价包含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工作态度的评价,工作过程与方法的评价,知识应用的评价等:总结性评价包括项目所涵盖的应知、应会、设计成果的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勇于推销自己和雄辩的能力。

室内设计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Java语言;实践教学;激发教育;开放式实验室

Java语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教学思路是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Java语言的教学不同于数学和自然科学学科,它更强调动手和实践,更强调解决工程问题,实践课程应突出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团队合作能力训练。因此,改革Java语言的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是Java语言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学生上机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必需环节。实践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机会,有足够理由让教师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我校从2002年开始,在本科教学中开设Java语言课程,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1.1调整理论教学内容

Java语言课程[1]一般包括Java程序设计语言基础、Java高级程序设计两个部分。该课程的重点是Java语言的面向对象中语言基础、类与对象、继承与多态、多线程、文件、数据库编程,课程的难点在于线程程序设计、数据库访问程序设计和网络编程。在教学过程中,先导课“C++程序设计”中基本语法结构、面向对象的一般概念和原理与本课程的学习进行对比,加深教学效果,节省学时,主要以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与C++课程的对比,来展示Java语言的特性和基本语法格式,使学生体会到学习Java语言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对于Java语言中的GUi图像用户界面部分的知识以项目教学方式进行,不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因为实际开发中,多数编写的是基于B/S结构的web应用程序。

Java语言课程学时调整前后如表1所示,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同时理论教师在程序代码讲授方式上,有三种方式:幻灯片讲解、课堂上打开开发工具一边编写代码一边讲解、将编好的代码导入开发工具讲解。这三种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将要解决的问题现场编写代码,让学生体会理论的实现过程;如果处理的问题较复杂,教师在课前用几个小时编写好代码,课堂上边讲解边演示运行过程,将关键的知识点总结,尽量用实例解决实际问题。

1.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Java语言教学实践必须形成体系[2],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渐进的。从2006年开始,我们对培养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以Java语言为例,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其中实践教学内容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方面,实验题目的选择非常关键,我们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题目,而不是简单的输入输出处理,从工程的角度,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题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实验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

近年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也日渐成熟,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区域经济和发展前景,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出发点,将实验课程分为三个阶段:验证性实验阶段、设计性实验阶段和综合性实验阶段,使三者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在安排上由浅入深,逐步与实际应用接轨[3],如图1所示。我们从2007年开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学院开始进行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和创造能力。

1)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教师编写实验指导书,按照应学习的知识点,有步骤的实验,学生负责验证实验结果或者填写简单的语句将程序调试通过。例如,学会安装使用JDK环境和myeclipse开发环境、编写简单类及对象、ip地址的读取与转换、文件的读写操作等,通过此阶段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原理、概念、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以强化基本知识。Java语言课程的实验课24学时,验证性实验占用4~6学时为宜,如果时间不够,让学生在课外实验中完成。

2)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给定项目的题目和需求,学生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设计算法、编写代码、测试、编写实验报告的过程。学生对项目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建立需求模型,编写算法,最后编写Java程序实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的综合能力,严谨的治学作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分组进行,学生以每组5~6人,分模块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外,我校每年组织学生除参加aCm大赛外,还可以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积极参加每年一次的学校组织的“大学生挑战杯程序设计大赛”及全国的“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在学时安排方面,设计性实验10学时,要求教师给出用到的理论及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

3)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试验是教师给定项目的可选题目,这些题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前沿的领域技术,解决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以Java语言为开发语言,综合运用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比如: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及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能力,独立进行需求获取、需求分析、规格说明、编写代码及测试,并编写相应的文档。通过综合性试验再结合我校的开放式实验室题目,让学生体会到软件公司中开发项目的流程,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较难的模块要给学生攻关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需求的可行性分析等。综合性试验10学时,再根据项目的规模增加学时,也可以结合后续的课程设计,完成最终的成果。

4)课程设计。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为2周,教师针对性的选取5~8个项目,以分组的方式,独立完成。在综合性实验阶段的大型项目可以在课程设计阶段继续完成,并结合开放式实验室开发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的方式独立完成整个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编写文档的过程,即按软件工程的要求,完成课程设计的目的。最后,一天各组演示开发的系统并制作答辩短片或幻灯片,根据打分情况排名。

1.3建立项目案例库

国内很多教师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提出“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关于案例库的建立常被忽略,如何建立案例库这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将RogerSchank提出“基于案例推理技术(CBR技术)”应用在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开发的项目案例库软件系统,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Java语言课程实践中的项目存储在案例库中,定期对案例库维护包括修改项目案例、增加新的案例、删除陈旧的案例。将公司中的真实项目有选择地存入案例库,学生开发的案例、教师的科研项目等都存入案例库,以此来丰富教学资源,这非常有助于实践教学,实践证明,案例库的开发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开放式实验室建设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我校结合自身的情况,加大对计算机专业设备的投入力度,从2007年开始,信息技术学院新增了网络实验室、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室、硬件实验室,学院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相继开放了上述的实验室,各门课程的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向院里提出申请,统一安排实验室的开放计划。Java课程组的教师根据实践课程的情况,成功的编写了一套实验室开放计划并得到院里的认可,我们主要从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开放式实验题目的选择、对教师的要求几个方面深入研究,提出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2.1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

针对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模式采用半开放或全开放实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对于验证性试验采用规定开放时间,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试验采用全开放式实验时间,有组织、有计划的让学生独立、自主、团队的方式进行实验,课程组教师轮流值班的形式,跟踪实验的全程,而不是学生放任自流,是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工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开放式实验题目设计

开放式实验题目的选择是多元的,我院规定每学期带课程设计的教师必须给出5~10个实践教学题目,结合教师的科研和案例库中的题目,在Java语言实践教学中,将多方面来源的题目作为学生的开放式实验题目,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自由选题,当然主讲教师还要最终把关,如题目的重复率、难度、分组的合理性等方面做细微的调整。

我校作为农业院校,交叉学科的体现更加明显,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到农学等其他专业,这也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其他专业开发应用软件,并且跨专业的学生团队合作也非常多,学生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2.3实验平台的开发

作为Java语言课程教师,深深体会到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为此,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Java语言上机实验平台”的功能图,如图2所示。本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可以辅助教学,为实验室运行服务提供高效、严格的管理,还可以全面提升实验室教学功能和开发程度,为其他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3改革考核制度

Java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原来的考核方式为:课程成绩=理论考试(占总分70%)+实验成绩(占总分30%)。

其中,实验成绩包括平时出勤10%、实验完成质量10%、课堂表现5%和课后作业5%。很明显,重理论轻实践,这使学生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因此应加大实践考核的比重,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课程成绩评定如下方式:

课程成绩=理论考试(占总分40%)+平时实验成绩(占总分30%)+上机考试(占总分30%)。

其中,平时实验成绩包括验证性实验5%、设计性实验10%和综合性实验成绩15%;上机考试要求时间为2小时,独立完成教师给定的题目,根据学生的算法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代码的质量、测试数据的验证、软件文档编写等方面综合给出评价。

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采用以实践为导向的考核方式[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对本课程的学习重点更加突出。

4结语

在Java语言的教学中,我们虽然取得初步的成果,但还要不断地实践,探索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Java课程群的建设,以适应it企业对Java工程师的要求。教师还要在教学中积极思考与探索,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深入企业,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前沿领域。

参考文献:

[1]叶乃文,.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2-90.

[2]刘松青.构建“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09(8):8-10.

[3]李小昱,王为,胡波.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6):105-107.

[4]陈昊.Java语言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0):148-150.

practiceteachingonJavaprogramming

LiDongming,ZHaowei

(Collegeofinformationtechnology,JilinagricultureUniversity,Changchun130118,China)

室内设计课程总结篇8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改革原创思维应用能力

室内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重点骨干课程,是该专业整个教学的核心部分。随着人类信息社会时代的进入,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计思潮和新的设计手段要求对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有新的培养方式,要打破旧的、过时的教学模式,对室内设计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通过近几年对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从课程创新入手,独辟蹊径,提出创新和应用并重,技术和艺术齐抓,为培养新一代应用型室内设计人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1原创思维的培养

人文主义和工程主义的室内设计,其本质都是创造,是一种集中了人类大量精神财富、利用人类最进步和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服务于人的创造。因此,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创造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室内设计课教学,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的模拟通过两三个室内空间课程作业设计,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室内设计的综合能力,首先是由教师具体讲解,进行课程安排,然后是草图辅导,再到上板制图,虽然有了一系列的理论讲解,并看了许多范图,可一到具体设计就存在普遍雷同现象,另外一些学生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作业东搬西凑,不肯动脑没有创意,就其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造成学生就某一设计而设计缺少创新的缺陷。在当今社会设计师没有自己的风格特征,没有独特的原创设计,很难有发展。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我们在室内设计课的先导课中,就开设“创造学”、“造型设计训练”等课,加大了“构成”课的课时,增强学生抽象思维及想象能力的训练。在室内设计课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加强学生原创思维的培养:

1.1解析名师作品

在室内设计课中,教师讲完课后,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专题设计题目,搜集名家的设计,并且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其设计风格、特点和创新。我们反对学生的盲目照抄甚至完全拷贝别人的设计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别人的作品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设计技巧,一方面,广泛的参阅前人做出的成果可以避免做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另一方面,分析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对设计师来说,可以从前人的成果中借鉴与学习,得到启发,从而产生更好的想法,还可以通过研究、分析别人原创设计的思路,加强自己设计作品的创造因素。

1.2设计元素的形成

原创设计是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全新的设计,作品应该具有新颖性与惟一性,要求破旧立新,新颖独特。怎么样使学生能有创作的冲动并产生创作灵感?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式,强调设计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设计元素。

我们室内设计课的课堂教学第二步就是在生活中寻找设计元素,并根据这一元素,加以变形改造变成室内设计元素,最终形成原创思路,并运用到专题设计中。要求学生把设计元素的演变、改造和运用的过程用图式及文字表达出来,如果是照抄的就说不出来,这样强迫学生动脑创新,最终在毕业时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和原创设计能力。

1.3设计理念的表达

我们室内设计课的课堂教学第三步就是让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好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设计的精髓所在,而且能令作品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和与众不同的效果。在以往的室内设计课中,教师只是强调作品的图面效果表现,没有理论的总结和表达。我们的室内设计课加强了原创思路和设计理念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说明,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原创设计作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深度,而且锻炼了口头的表达能力。

2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中,我们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倡开放式办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到材料市场去了解认知材料,到施工现场去感知施工工艺,在课程环节中通过结合工程项目经验渗透教学,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室内设计的综合能力,达到艺术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2.1真题演练

我们的室内设计课在三学期里共开四个专题设计,有居住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商业空间。每一个专题设计题目,我们都尽量采用实际项目的真题,学生可以通过去现场调研,去感知原土建的空间形态、具体的尺度比例。通过这样的真题演练,使学生对空间的尺度感有了具体认识,拉近了课堂和工程实践的距离,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高涨。

2.2认知材料

众所周知,室内设计作品的完成最终是通过材料表现出来,室内设计师选择材料的范围比建筑设计师还大,如果学生不了解材料,不会应用材料,那么他们的设计是不深入的,不能能直接运用到工程当中,设计师需对材料运用、施工工艺充分了解后,才能在设计上有所突破。在知识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今天,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装饰材料问世,教师不可能完全而及时地掌握所有的新材料、新技能、新知识,为了与市场接轨,我们在每一专题设计的教学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课时参观材料市场,聘请相关的材料品牌专家给学生介绍材料的性能和如何应用。另外每年各大城市都会有丰富多彩的房地产展销会、建筑及装饰材料展、家具设计展、卫浴设备展及厨房设备展等,组织学生参观这些展览会,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建筑装饰行业的蓬勃发展,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通过每学期不同的材料知识积累,学生毕业时,对常用的装饰材料都比较了解,并能很好地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2.3施工工艺

在室内设计课中,最使教师头痛的就是,学生不懂施工,因此施工图画得不完整。怎样使学生在校阶段就对施工工艺,材料应用、施工管理等都有所了解,不单单停留在图纸阶段。我们除了在大学本科四年中安排两次工地实习外,在每次室内专题设计中都安排一次施工工地的现场参观,并经常找工地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作现场施工讲解。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了对施工工艺的了解,提高了深入设计的能力,施工图纸画得越来越严禁。

总之,我们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出发点是力图解决信息社会时代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室内设计人才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其根本特点在于希望未室内设计教育,是培养具有艺术与技术、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设计师,本科的室内设计课教育应从第一个课程设计抓起,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室内设计课程总结篇9

关键词: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未来课程设计

《展示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专业重要的学习内容,一门必修的技术课程。其先行课程有:室内设计原理、工程制图、aUtoCaD、3DmaX、Vary、手绘表现技法;平行课程有: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程预算等课程、会展策划与实务等。它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学习此课程前必须掌握相关的室内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设计表现技能,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进行课题设计的练习。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展示设计及其行业的发展历程、展示的设计程序及设计表达方式、展示设计所涵盖的具体设计部分,使学生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理论内容,但实际上必须结合设计方案、材料工艺等内容才能把展示设计讲解得更清晰透彻。也就是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制作展示设计方案的能力,包括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装饰材料、根据空间原有结构选择合理的装饰形式和施工技艺、以施工图及现场装饰效果预想图(效果图)的形式表现设计方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展示设计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了解展示设计的分类、功能、特征及设计范畴,展示设计行业发展历程。

(2)了解展示设计的设计程序及设计表达方式。

(3)学习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

(4)学习展示设计的最主要三类设计:展览会设计、博物馆设计、商业销售环境设计。

(5)学习展示设计所包括的具体设计内容:空间设计、展示照明设计、展示道具设计、

陈列设计等。

(6)绘制展示设计方案:绘制施工图,重点是平面布置图(平面布局、各区位的组织与划分设计)、参观浏览路动线示意图(动线设计)、天花布置图(吊顶造型、灯具照明设计)、立面图(陈列设计)、剖面图及节点详图(展示道具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在图纸绘制时注意尺寸比例,材料名称、材料规格、材料图例的标注。绘制电脑效果图或手绘效果图,注意整体的空间设计、色彩设计、材料的应用、灯光声乐环境设计是否符合展示设计的功能要求,如革命纪念馆应塑造出即严肃又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艺术(美术)馆的灯光效果则或是柔和温馨或是明快张扬;商业销售空间需要创造出明亮温暖、舒适愉快的购物环境等。

同时在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对装饰施工工艺的不了解,对装饰材料的品种、规格、特性不明确,对新材料的市场调查不充分,对照明灯具、展示道具的不熟悉,使得学生感到对展示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导致课堂上一部分理论知识难以消化和理解,并实际应用。虽然平行课程中有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但这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学习和掌握的,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来累积和不断地吸收新信息。二是,由于现在的教学基本上属于课堂式教学,没有社会实践经验,没有施工经验,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缺乏更直观的认识,造成学习兴趣的降低。包括在设计方面,创新能力、造型能力有限,图纸的阅读能力有限,造成在设计上思维空洞,没有想象力。

综上所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从三个方面: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课程设计上的提出一些建意,并将这些建意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1、展示设计课程教学方式的设想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下,具体为多媒体课件式理论型教学、市场调研式实践型教学、工地参观式实践型教学的三种教学方式交叉进行,辅以单项的小型课题设计,能够更好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式理论教学

在理论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将枯燥平淡的理论知识变成由主要文字、图片、表格等组成的幻灯片表达出来,包括大量的设计方案图片、施工现场图片、效果图和施工图纸图片、工程造价表格等资料,使得理论知识更形象化、生动化,从而达到设计知识的全面吸收。

市场调研式实践教学

市场调研的对象概括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会展行业新的设计概念、流行趋势的调研。二是展示设计所涉及的装饰材料、照明灯具、展示道具的调研。市场调研的布置不应只有一次,而是多次布置,根据不同的对象、内容分期安排。比如,每次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型高科技电子产品(手机、掌上电脑灯)展位的造型设计、服装类展销会展位的空间设计、用于版面照明(展柜照明、展台照明)的灯具设计、用于临时性展示(永久性展示、封闭性展示)的展示道具设计、展位的装饰材料(包括墙面材料、地面材料、吊顶材料、展示道具的制作材料等)。在调查前下达调研任务书,内容包括调研时间、地点、目的、调查对象的具体要求(种类、性质、规格、价格等)、调查方式(市场咨询、网上调研、书面资料查询)和调查结论。调研前,老师给予一定的有关大型展示活动的信息和室内装饰材料的基本信息、特性、用途、施工工艺;调研过程中,适当的给予本地材料市场的信息、联系方式等进行帮助与指导;调研后,汇总全班的调研结果,作为班级的设计参考资料。

工地参观式实践教学

施工现场是一个很好的老师,讲授内容形象具体,学

生好理解好记忆,功效显著,可以说事半功倍。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几乎每个班在工地都学习热情高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通过边讲解边动手实践,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建意多安排让学生去施工现场参观的机会,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展示设计课程考核方式的设想

对于技能性课程来讲,除了以上述三种教学方式完成展示设计相关知识的学习,还有通

过课程的考核任务去完成一定量的课题设计。具体的考核方式根据可课题的大小分期完成。

(1)单项的课题设计

如运动类品牌专卖店的门面设计、橱窗设计、品牌的形象墙设计、前台设计、其中某陈设墙的设计、某陈设分区的设计等;纪念馆或博物馆等长久性展示的空间设计(动线设计)、其中某展柜(展台、展架、布景箱)的设计等;商场中化妆品专柜或首饰专柜等小型长久性展示的形象墙设计、柜台设计等,只做单项的设计,可以是平面布置图、地面布置图、天花图、立面图、大样图、节点详图和手绘效果图。单项的课题设计随课堂的教学进展布置,在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结束后作为平时作业上交,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记录。

(2)独立的课题设计

即完整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说明、施工工艺说明、全套施工图纸、效果图、工程造价。可以以小型空间作为设计主题,如化妆品专柜设计、首饰专柜设计、小型的服装专卖店设计、小型的展位设计(如电子产品)等。独立的课题设计在课程尾声布置作为期末作业上交,成绩作为期末成绩记录。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可以相对独立的理解和掌握展示方案设计的全程。

课程成绩的评定以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理论知识提问、市场调研、单项课题设计)、期末成绩(独立课题设计)占50%、考勤占10%。这样的成绩分配有利于全面、准确、公正的考核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作为以后课程教学调整和改革的依据。

展示设计未来课程设计的一些想法

下面是为了完善展示设计的课程教学质量、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建设,提出的一两点想

法。虽然有些想法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实施,或许因为资金、场地、时间等因素,但希望能够对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的建设起到好的辅助作用。

(1)建立相关工作室

在工作室中,实行管理制度公司化。有业务时是工作室,平时就是学生的教室,教师相当于boss或设计总监,学生是设计团队。业务是课题,课题是业务。业务来源由学校、院系、教师负责,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装饰公司。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能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这需要整个学校各级部门的配合,可以尝试试运行,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加口述的单一教学,使我们未来的课程教学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2)建立相关的实验室

展示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不是单一的、理论性的专业,它们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工种结合才能合理的完成设计工作。因此,要建立与装饰工程有关的实验室或工具室就显得十分必要。如电气照明的实验室,可展示各种光源、灯具,进行照明(不同照明对象、部位)的模拟实验;吊顶装饰工程的实验室,可模拟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吊顶的制作过程和照明灯具的安装;墙面装饰工程的实验室,可模拟不同装饰风格、不同展示对象的墙面陈列的制作过程和展示道具的安装;展示道具或家具制作的实验室,可以与模型制作实验室结合,进行展柜、展台、家具的模拟制作过程等。另外,必须备有一个包括各种装饰施工机具(一般为最基础的小型电动类机具,包括切割类、打磨类、刨削类、钻孔类、紧固类五种基础类机具)和模型制作机具的工具室(与装饰施工机具大致相同),与前者一起使用。

(3)建立相关资料室

学院或系部应建立自己的专业资料室,贮存大量的专业图书,相对于学校的图书馆更具有针对性和规范性。包括专业性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装饰工程规范条例、各工种规范、图纸通用图集、各类专业施工图纸、设计类杂志、专业课程资料。最好同时建立一个历届学生优秀作品、模型、获奖作品的资料库。

提出以上这些教学设想,也是因为在现在这样一个任何事物都瞬息改变的时代,我国高职高专以理论教学为主体的设计教育模式在受着各种各样的冲击。理论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及主要组成部分,势必也要调整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来适应社会文化、经济、教育上的新环境。

本文以“设计理论教育为引导,设计理论教育与设计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专业素养”作为展示设计课程及所有技能性课程的教学指导原则和最终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怎样才能学以致用,怎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有创造力、有表现力、有实践经验的优秀设计人才,怎样才能为学生将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而进行的思考与设想。

参考文献:

1、张立、王芙亭主编,《展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iSBn7-5064-3237-4,

室内设计课程总结篇10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模式;培养模式;项目化;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6-087-026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产生及发展

追溯室内装饰的历史,可以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纯装饰形式开始,经历与构造结合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的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一直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装饰和空间概念的产生,这是一部漫长的发展史。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 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是基于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预(决)算和施工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一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竹.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演变的历史研究[J].网易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