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年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55:36

转正年度总结篇1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以下为大家分享关于2021年转正年度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转正总结报告1我于二o--年仲春十八日进入公司,根据公司的需要,目前担任文员一职,负责办公室内勤治理工作。本人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极富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和熟练的沟通技巧,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确实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和公司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配合各部分负责人成功地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学习新知识、技能,注重自身发展和进步,平时利用放工时间通过培训学习,来进步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正在电大就读专科,以期将来能学以致用,同公司共同发展、进步。

两个多月来,我在王总、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及关爱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综合看来,我觉得自己还有以下的缺点和不足:

一、思想上个人主义较强,随意性较大,显得不虚心与散漫,没做到谦虚谨慎,尊重服从;

二、有时候办事不够干练,言行举止没注重约束自己;

三、工作主动性发挥的还是不够,对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不够,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间隔;

四、业务知识方面特别是相关法律法规把握的还不够扎实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中,我会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其他领导、同事学习,我相信凭着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一定能够改正这些缺点,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根据公司规章制度,试用职员在试用期满两个月合格后,即可被录用成为公司正式员工。

因此,我特向公司申请:希看能根据我的工作能力、态度及表现给出合格评价,使我定期转为正式员工,并根据公司的薪金福利情况,从20--年x月起,转正工资调整为1800元/月。来到这里工作,我的收获莫过于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进步,也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前进与完善。我明白了企业的美好明天要靠大家的努力往创造,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的美好明天更辉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上进,希看上级领导批准转正。

转正总结报告2我于20--年7月16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至今6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需要,目前担任研发员一职,负责消毒剂的研发工作。

不知不觉中来到公司已经快6个月了,六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足够我去了解周边的环境以及熟悉身边的同事,当然最主要的是熟悉我所负责的工作。

能进入公司工作的我是幸运,当初我怀着努力工作、体现自我价值的决心踏进公司的大门。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个成熟的公司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以及鼓励自我增值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我特别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得到公司的认可从而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自己的职业道路。

其实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入社会,进入公司,心底总会有些忐忑,但是公司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我感受到温馨,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到公司的这六个月,我本着一颗进取的心,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多看多听多问多思考;怀着一颗负责任的心,认真及时做好领导交代的工作,学会与同事团结协作,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积极汲取知识,注重自身发展与进步,努力地提升自己。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慢慢熟悉我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现在我已了解研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学会了如何运用手中的资源。在此,我真诚的感谢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当然,初入职场,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需要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在让我不断的成长起来,在处理各种问题时会考虑的更全面一些,杜绝类似的失误发生。我坚信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表现得更好。在此,我要再次真诚的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对我工作中失误的提醒与指正。

公司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为此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和公司一起成长,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此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为中国养殖业保驾护航!

转正总结报告3三个月的实习转眼就要过去了。于--年6月25日进入--X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在--X货物招标部主要从事招标业务的相关工作。在实习期间,我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业务知识和技术能力得到不断充实并提高。在此,我就实习期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履行岗位职责,服从领导安排。做为一名公司的新进员工,我时刻鞭策自己,在工作中恪守招标守则,不断学习公司文件,了解公司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在第一周对招投标常用法律法规学习,国际国内货物招标流程学习,并完成了公司的测试。

二、主动热情,以端正的工作的态度对待每一份工作。到--X货物招标部以后,部内的全体人员对我格外照顾,关心无微不至,使我在这里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从而能够使我能够很快的进入工作角色。主要从事工作如下:参与技术交流的项目:上海电气集团(湛江项目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技术谈判;武汉锅炉厂、北重公司(湛江项目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技术谈判;湛江项目原燃料取制样系统、烧结成品试验装置技术交流(徐州赫尔斯)。参与标书审查的项目:宝钢研究院不锈钢技术中心拉伸试验机项目标书审查;不锈钢事业部icp发射光谱仪项目标书审查;宝钢检测公司X荧光光谱仪项目标书审查。参与标前会的项目:宝钢国际行车集中采购(沈阳福州)。参与开评标的项目:宝钢国际行车集中采购(沈阳福州;梅山夹钳起重机;宝钢国际行车集中采购(柳州郑州重庆);梅山1450扎制油;宝钢运输公司框架车配套框架;宝钢股份直属厂部2030冷轧25t桥式起重机等。在以上的工作中我按照各位师傅的的吩咐,对招标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操作;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从(-领导)过硬的专业素质、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学到了招标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工作中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三、虚心求教,不断改进、不断积累自身业务技能。作为一名年轻的招标工作者,可能由于经验不足而带来较多麻烦,但我针对招标中出现问题向师傅虚心求教,积极总结处理方法,并热衷于对问题处理方案的积累。例如在---X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国际标拉伸试验机项目,包括前期技术交流,标书审查,编写招标文件,公告,跟踪购标,开标等一系列的工作。而期间遇到很多困难,只有2家购买标书,向上海市机电办申请2家开标,抽取评委时,在国际招标网限定的次数内未抽到足够的评委,2次向机电办申请重抽专家。开标前夕得知其中一家临时决定不参与投标,造成流标。同时由于我的经验不足,在国际招标网上的误操作,在投标截止时间到之前就修改公告,造成无法提交两家开标备案,在咨询了国际招标网工作人员后,及时与上海市机电办沟通,弥补了之前的错误。

总之,在这3个月的实习期内我深深的感受着公司的人性化管理,感受到了公司蓬勃向上的动力和体贴关心员工的暖暖深情。同时我迫切希望能得到公司领导的肯定,按期转正,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为--X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转正总结报告4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到公司已经三个多月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在这段时间里领导及同事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在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公司的一份子而自豪。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通过培训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大发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9月份,我拿到的第一份资料就是公司简介,当时觉得企业规模较大,发展空间。经过了不太漫长的程序而入职,其间对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了三个多月的亲身体会,对本职工作和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公司的文化理念:“…,…。”我对这一文化理念非常认同,公司发展不忘回报社会的壮举,令人敬佩。公司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这是不断能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使自己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能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业工作,三个月从未迟到早退,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时生活中团结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一本《细节决定成败》让我豪情万丈,一种积极豁达的心态、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份并按时完成竟是如此重要,并最终决定一个的人成败。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渴望有所突破的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以便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精彩。

三、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根据目前工作分工,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历史审稿。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职的--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流畅的文字写作能力、灵活的处理问题能力。

四、不足和需改进方面。

虽然到公司来了三个多月,对公司还不够了解,审稿熟练程度也不够,问题还很多。随着对公司和工作的进一步熟悉,我觉得多做一些工作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问、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学无止境,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创造性做好做扎实,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几点建议。

公司正处于企业转型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应该从管理上下工夫,企业管理的好坏,会决定企业转型的成败。

首先,要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管理干部要改变老观念,要从实干型向管理型转变。领导干部定期参加外培,这样可以开阔视野、学习管理理论。

其次,公司要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权、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方式。好的制度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好的制度可以激励员工,好的制度可以强化管理。

第三,要做好后继人才的培养工作。成立十五年了,当年创业的壮年人已经逐渐变成了老年人,这也是客观规律,从现在起,要做好老同志的传帮带工作,把他们的好做法传下来,永载史册。

第四,既要引进人才,还要用好人才,特别是要挖掘公司内部现有人才,限度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来到公司工作,我的收获莫过于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进步,也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前进与完善。我明白了公司的美好明天要靠大家的努力往创造,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美好明天更辉煌。

转正总结报告5时间过得很真快,转眼就两个月了,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的时候从心底里感到日子的匆匆。原先外资企业生活让我感到渐渐远去,现在的工作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是让我值得留恋的一段经历。

将近两个月的试用期下来,自己努力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这一阶段来看,发现自己渴求的知识正源源不断的向自己走来,到这个大溶炉里慢慢消化,这就是经验。两个月以来,我分别在几个不同的岗位或角色上练习、实习,在此十分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前辈们对我的关照。

首先说说在企划部的工作心得。在企划部将近两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自到百依参加工作以来,各位领导都对我这位来自异地的新人亲切有加,特别是各位领导,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跟我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朋友的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企划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百依人温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对我这个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记得刚到一周的时间,公司新老同事就已经打成一片,给我的感觉是上下同心。正因为如此,在企划部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学会或单独处理了24张销售订单或计划订单;

2、参与并协助谢国忠老师、工程部黄健翔等进行厂区测绘、规划方案、资料制作:第一阶段已经完成;《设备技术一览表》等资料进一步优化中、更新中;

3、生产粗能力分析、产能评估迈出第一步:老化架统计表及老化能力分析(第一版)已经完成;

4、协助谢国忠老师其它日常事务:《LeD产品系列参数性能一览表》等资料的制作;

5、物料跟踪、部门协调平均每个工作日3件次以上;详细情况见每月《计划跟踪》报表;

6、接管公司档案室书籍管理工作:详细情况见:网上邻居/CaiGoU02/信息中心/书籍档案;

7、设备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第一阶段基本完成,详细情况见:网上邻居/CaiGoU02/信息中心/设备档案;

8、“三现”(现场、现物、现实)学习每个工作日4个小时以上,对公司目前生产的产品有了初步了解;理论业余学习了《LeD及其工程应用》、《绿色照明工程实施手册》、《新一代绿色光源LeD及其应用技术》等书籍,部分读书笔记见BY-pmC的QQ日志;

9、其它事宜(略);

在这期间,工作上的不足主要有:

1、缺乏基本的LeD灯具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转正年度总结篇2

关键词:产业转移;现状;特征

一、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已成趋势

(一)东部地区不得不进行产业转移

最近十几年来,东部江浙沪等省市的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尤其是江浙两省,此外厂商数量也不断增加,以致东部经济环境日益拥挤,直接后果就是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急剧上升,资源、能源供给的日趋紧张,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发展日益失调,东部地区各省市在这种种压力下,只有把丧失优势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才能轻装上阵,腾出空间和资源发展一些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实现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实现本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陈建军选取浙江省105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不同所有制)作为样本,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样本单位中,58.1%已经进行了对外扩张和产业转移,55.24%表示在最近1到2年内有可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59.05%表示在未来的两到五年内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67.62%表示将来5到10年内具有对外扩张和产业转移意向。这项调查表明,随着浙江省经济的发展,众多企业迫于外在压力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不得不选择移出浙江,而中西部地区将是他们不错的选择。

因此可以说,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呈现出产业转移的趋势,从各方面条件来看,也已经基本具备了转移的可能性。

(二)中西部地区承接条件日趋成熟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各省的产业转移正进入微妙的战略机遇期。中西部地区各省在很多项经济数据上的表现都比东部地区好。2009年底中西部各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均比东部地区要高,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分别是16.06%和16.02%,而东部地区是15.18%。2009年底中西部地区各省市的外商投资总额的增长速度也远远的超过了东部地区各省市,东部地区增速为5.37%,而中部地区为11.22%,西部地区为10.6%。再者,从工业生产增加值的增速来看,2008年上半年,东部地区为15.73%,而中西部、中部、东北3个地区各为19.74%、21.41%、19.06%,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二、产业转移大浪潮尚未袭来

(一)东部地区仍是出口及外商投资集聚地

产业转移要顺利进行,必然是有不同地区产业梯度差的存在,但并不是只要存在产业梯度差,产业转移就会发生。产业转移最终是否会发生,一方面受产业转出地推力和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看产业转入地的推力和拉力作用,正是在这两种力作用强度,决定产业转移最终是否会发生。东部地区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一些产业结构层级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没有大规模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众所周知,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丰富且具有政策优势。就现下的情况而言,东部沿海地区仍然聚集着绝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而且是劳动密集型的。2008年,全国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总数的90.8%分布于东部十一省市(京津冀辽鲁苏浙沪闽粤琼),分布于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更是占到了全国总数的38.9%,比上年增长了2.8%;东部十一省市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当年全国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2.1%,达到123052.66亿元,。再从就业人数占当年制造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看,2008年,东部十一省市比例为63.8%,其中鲁、苏、浙、沪、粤四省一市占比就达到44.4%,各比去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和8.21个百分点。如果再从外贸出口总额角度来看的话,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2008年全国货物出口总额为143069307万美元,增长了17.48个百分点;仅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的货物出口总额就达到了57372644万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0%还要多。以上数据表明,东部地区仍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出口地及外商投资地,尤其是江浙沪两省一市。

(二)城市化与就业结构的滞后,阻碍产业转移顺利进行

专家一直预期的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浪潮之所以迟迟没有到来,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与工业化进程相比,我国城市化进程要严重滞后,而与三次产业间的产值结构转换速度相比,我国三次产业间的就业结构转换也是较滞后的。傅鸿源等认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没有迁出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劳动力大军庞大致使几乎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及二元经济结构。一般认为工业化稍微超前城市化、产业结构稍微超前就业人数在产业间的分布结构尚属正常现象,但是若超过一定限度,便会对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不利的影响。钱纳里指出,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于3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应该是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才是正常的经济现象。而中国早在上世界九十年代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达到这一临界值,但是让我们难以接受又不得不面对的是当年的城市化率仅仅为27.99%,不仅没有如正常经济那样高于工业化率40.1%的水平,反而是严重滞后于这一水平的。直到2008年年底,我国城市化率还没有达到50%,仅相当于工业化中期国家的水平,同时期的工业化率已经高达42.9%,单从工业化率看的话,我国却已经是工业化后期国家了。从三次产业创造的产业价值来看,截止2008年底,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创造的产业价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依次为11.3%、48.6%和40.1%,而吸纳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为第一产业39.6%,第二产业27.2%,第三产业33.2%,从数据可以看出来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其就业结构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

转正年度总结篇3

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

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国家迈向现代化的过程,既是发展阶段因经济增长不断跃升的过程,也是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发展阶段的转换,要求经济的转型升级;而经济的转型升级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推动发展从较低的阶段跃升到较高的阶段。

第一,结构调整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围绕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需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结构调整迅速被发达国家当做应对经济衰退的重要举措,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拾实体经济。美国先后了《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英国加大了创新投入,支持九个创新制造中心建设。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了各自的工业振兴计划。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各国都把技术创新作为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手段,力争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技术制高点。

第二,人口年龄结构正在经历转折性变化,靠资本高投入、劳动力充足供应且低成本实现增长的模式难以维持。近几年,我国正逐步迎来人口年龄结构的重大转变。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下降。数据显示,我国15―60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2012年第一次出现354万的绝对量下降,而且预测至2020年都将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下降,以及城市生活成本的大幅提升,劳动力成本将继续上升。其次,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抚养压力开始上升,超高储蓄将逐渐成为历史。

第三,资源、能源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的环境污染已经逼近人民群众可承受的极限,推动集约发展、清洁发展事不宜迟。经过30多年的高强度开采,国内部分资源和能源已经接近枯竭,资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非常之高。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国际资源能源市场争夺战将日趋激烈,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低价时代将很难再现。资源、能源高消耗的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随着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的容忍程度也越来越低。

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首先,国内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依然偏弱。国际金融危机后,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前年我国出口增长仅7?郾2%,去年1―11月份累计增长8?郾3%,与过去年均超过20%的增速相差甚远。在外需不断下滑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刺激消费需求,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消费需求所占比重比前些年有所提高,达到49?郾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低20到30个百分点,而且消费比重的提高还有出口、投资增长幅度下降的因素。培育国内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真正发挥主动力作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二,资源、资本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低成本的要素投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的转变。2012年,我国能源消耗量达到25?郾3亿吨国际标油,超过美国同年的14?郾5%,约占世界总消费的20?郾3%。在我国人口红利减弱、耕地红线逼近、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由于对自主创新重视不足,我国产业发展缺乏核心技术,长期依赖外来技术,我国的创新系统未能提供支撑增长的新动力。

第三,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取得新进展,第二产业比重已经从2006年47?郾9%的峰值下降到2012年的45?郾3%,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高。技术附加值较高的复杂资本品和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高端原材料等大多需要进口。

第四,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是,这个框架还不够完善,其中,最突出的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完全厘清。一方面,政府在投资项目审批、要素价格管制、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越位”的情况,抑制了市场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这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要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形成消费与投资协调、内需与外需协调、一二三产业协调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组合驱动,转向更多地依靠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

首先,转变发展观念,正确把握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客观事实,如果再像过去那样“铺摊子”、“上项目”,不仅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不利于转型升级,而且会留下很多后遗症。要彻底转变发展观念,摒弃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的错误思维,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有效益、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处理好短期政策目标和长期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深化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效应消化期,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的关系,宏观调控政策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既要熨平短期经济波动,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防控风险、守住底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又要服务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和创造活力,提升经济潜在增长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三,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要牢牢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要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土地等领域政策的协调性,引导更多生产要素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要大力强化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提高环保标准,严格环境监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增长点。

转正年度总结篇4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二元经济理论”是研究转型时期农业机械化问题的理论基础。刘易斯(1964)在二元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刘易斯拐点”,从初步阐释了农村劳动流转对工农关系的影响。张培刚(1949)在《农业与工业化》中通过论述传统农业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关系提出了机械引入农业的两个必要条件,即农产品价格保持较高、劳动力稀少而昂贵,为转型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作了总体判断。希克斯(1945)、速水佑次郎(1949)、林毅夫(1983)等从土地与劳动力禀赋出发发展了农业技术诱致性变迁理论,为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HansBinswanger(1986)在对农业机械化进程作历史比较分析时,提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与模式取决于土地与劳动的禀赋、非农产业对劳动的需求、农产品的社会需求,也受资本稀缺度、农场规模、补贴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国内学者对于农业机械化研究成果较多,陈升(1986)提出“户办、小型”的农机经营模式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有着广泛的适应性。许锦英(2002)认为,农机服务产业化能够兼容不同的农业生产规模与经营体制,能够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机化发展机制。黄季锟(2002)、林万龙(2007)、李伟毅(2010)等研究了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机制。

根据现有研究,大部分文献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正向激励作用,农村劳动力流转改变了农村人地禀赋关系,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有利于诱致农机作业替代人工劳动的技术变迁。实际上,从诸多田野调查来看,尽管国家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但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农村劳动力流转使农业的生存保障功能与经济效益功能不断弱化,农业生产要素追求报酬最大化而“脱农”成为转型时期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农地非农使用、农民非农就业、农资非农投入,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既有正向的激励也有负面的影响,具体的作用方向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二、样本数据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获性原则,本文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是除港、澳、台及重庆、海南、外的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85―2008年共24年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包括2005―2009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统计资料(1949―2004)》、《新中国60年农业统计资料》、《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年鉴》等。

(二)变量设置

1、被解释变量

为了全面度量不同年份、省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本文选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机化经营总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是机耕水平、机播(种)水平与机收水平的加权平均指数,加权因子分别为0.4、0.3、0.3,它是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机化经营总收入指各类农机化生产经营服务单位(含兴办实体)当年的全部生产经营服务收入和个体户经营农机化服务的收入,它是反映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削弱计量分析的共线性、异方差与非平稳性等问题的影响取其对数形式。

2、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农业劳动力流转率及其二次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非农产业占GDp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人均农地经营规模、被解释变量滞后项以及截面、时期固定效应项作为解释变量。本文设定农业劳动力流转率=(乡村从业人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乡村从业人员,作为反映农村劳动力流转程度的解释变量。本文选取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作为新的解释变量,用以考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为了反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其他未知因素的时空特殊性及其衍生的异方差问题,本文设定截面固定效应项与时期固定效应项作为控制变量来解释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地区异质性与时期异质性。此外,为削弱计量分析的共线性、异方差与非平稳性等问题的影响,本文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取对数形式。

为便于分析,本章对被解释变量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机化经营总收入、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设定为mach、machs,对解释变量非农产业占GDp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业劳动力流转率、人均农地经营规模分别设定为indus、agri、incom、Labor、Land。

(三)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与变量设定,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分析模型如下:

machit=α0+αi+αt+Xitβ+γmach(-1)it+εit

machsit=α0+αi+αt+Xitβ+γmach(-1)it+εit

Xit=(Laborit,Labor2it,indusit,agriit,incomit,Landit)

β=(β1,β2,β3,β4,β5,β6,β7)t

i=1,2,3,…,28;t=1,2,3,…,24

在上述模型中,αi是个体固定效应项,包括随个体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的难以观测的变量的影响,表示对于本文研究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28个不同的截距项,且其变化与Xit有关系;αt是时点固定效应项,包括随时点变化而不随个体变化的难以观测的变量的影响,表示对于本文研究的24个时期有24个不同的截距项,且其变化与与Xit有关系;εit是误差项,满足一般假设e(εit|Xit,αi,αt)=0。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一)mach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1、模型估计

通过梳理中国农机化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截至1995年,随着农用平价柴油供应正常的取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机械化优惠政策全部废止,而始于1996年河南省小麦跨区机收作业标志着中国农机化发展从自给性的农户自营农机模式向社会化的农机作业市场模式转变。因此本文以1996年为分界点对面板数据模型分两时段予以实证分析,利用eviews6.0对模型予以运行,运行结果如下表1所示:

2、结果分析

首先,根据表1的模型估计结果,在1996―2008年期间,Labor的系数符号为负且其二次项符号为正,其经济意义在于:农村劳动力流转与农机作业呈“U”型关系,当农业劳动力流转率在小于临界值增加时,它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存在逐渐衰减的负向激励。其中可能的解释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转使农业生产要素“离农”程度加剧,尤其是比较收益较低的粮食作物种植。

其次,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期间,indus(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着正向激励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机化发展路径依然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indus)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甚微,且是负向激励作用,这与国家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战略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性有着紧密的关系。

第三,agri(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是反映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整个观测期内,agri的增加对提高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与1985―1995年相比,1996―2008年时期agri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正向推动作用进一步强化。

第四,模型估计结果表明,incom(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存在负向激励作用。从经济现实而言,随着改革开放推进,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非农收入的增长诱致农户资金逃离农业与农村,不利于农户采用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方式。

第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时期,Land(人均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在1985―1995年时期,Land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以及农地适当规模经营的开展诱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二)machs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1、模型估计

machs(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机化经营总收入)是反映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始于1996年的河南省跨区小麦机收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崭新阶段。本文利用eviews6.0对machs面板数据模型予以运行,得到估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

2、结果分析

首先,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85―1995年时期,Labor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2.235,在1996―2008年时期,Labor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0.899,其经济意义在于:在1996年前后,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机经营的影响经历了从负向激励到正向激励的反转,农村劳动力流转对自1996年以来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

其次,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时期,indus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0.997,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检验,其经济意义: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以及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估计结果显示,agri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0.169,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检验,其经济意义在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具有显著地推动作用。

第三,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时期,Land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是负向的,与规模经济的一般理论判断是相背离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一个农户或者地区的农地经营规模越大,在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政策扶持下,越有利于推动自行购置农机具的自用型农机模式发展,而农地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户或地区更容易接受市场化的农机服务。

四、结论

回顾工业化国家的转型进程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机械替代劳动是转型时期农业生产方式变迁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国到现代工业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从城乡二元分割到城乡统筹协调的转变。在此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转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存在着负向影响,对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为典型特征的农机经营存在着正向激励,但对农机装备投入的作用并不明显。

参考文献:

[1]HansBinswangeragricult-

uralmechanization:aComparativeHistoricalperspective[J],theworldBankResearchobserver,1986

[2]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蔡.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

[5]韩喜平.中国农户经营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a・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8]林万龙,孙翠清.农业机械私人投资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7(09):25―32

[9]许锦英.农机服务产业化是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J].中国农村经济,1998(09)

转正年度总结篇5

论文关键词:经济大国经济强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要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许多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为外国企业控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世界影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不多,产品合格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接连出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品、食品、日用品等领域出现一些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一些问题产品相继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上述问题既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树立中国创造的良好企业形象,让中国产品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

中国定位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几个标志性台阶,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度偏重第二产业,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效益和质量不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是全面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我们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GDp。在应对危机的重要时期,在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我国经济定能实现全面复苏,迎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逐步迈向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31人民币,1美元:93.62日元),美国GDp总量为14.2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4.9万亿美元,日本为5万亿美元左右(见表1)。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中国GDp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有较大差距。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3678美元,为世界第100位(见表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做出的重大调整。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此后的中国经济,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做出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定,是我党及时把握国际经济局势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经济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经济增长方式或者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增长或发展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或模式,两者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而社会对其具体发展方式的选择总要受到其本身所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制约。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积累的中国GDp总量,只能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绝对不能称之为经济强国,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意义重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彻底改善,是促进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仔细区分两者的优劣,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远远优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第二,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目标取向和实现路径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转变。通过前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部级、省级研发中心。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二是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

结论

总之,中日两国从经济总量比较,依照2010年全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计算,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与中国5.879万亿美元的GDp相比,相差约40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事实上,早在2010年第二季度,采用上半年平均汇率计算,中日两国在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337万亿美元及1.288万亿美元,这是自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

参考文献:

1.高尚全.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转变体制机制[R].和讯网,2010(1)

2.宋晓梧.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第七届中国经济改革论坛,2009(10)

3.胡学勤.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差别[J].经济纵横,2008(3)

转正年度总结篇6

关键词:开发区转型发展发展指数法评价

一、引言

开发区作为地方产业的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增长极、地方经济发展的抓手,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吸引外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都使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浦东新区以张江等为代表的重点开发区是上海现代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实现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重要承担者。基于这样的背景,对浦东新区重点开发区转型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现状以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就更显十分必要了。只有不断调整发展路径,改善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有条不紊,也更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

二、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

“转型”就是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对开发区来说就是区内不同产业的比例的转变与投入产出中效益和效率的提升,实现开发区功能的进一步提升。

部级开发区在新时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不同的学者都对开发区的未来转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欣(2009)认为现阶段部级开发区应该在发展理念上由注重经济发展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转变;在产业战略上由生产制造基地向科技创新基地转变;在功能定位上由单一工业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李幼林(2011)认为“十二五”时期部级开发区面临新的形势,转型发展成为第一要务;转型发展包括产业转型、功能转型和体制转型三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开发区的产业形态、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焕然一新。宿慧爽等(2012)在分析我国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后认为培育创新集群对于实现国家高新区从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向技术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转型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转型发展会有不同的内涵,其结果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前,张江开发区的转型发展突出的表现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以及所承担的核心功能影响的上升;而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主要是创新驱动,在此基础上加大对特定产业招商引资。在以上考虑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转型发展的结果突出地反映在经济效益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贡献的增强;要实现这样的结果,必须通过科技和制度创新、招商引资以及对未来产业的大量投资和对现有产业的改造升级等途径;而这些途径的力度与开发区已有的良好基础有关,这些基础条件涉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已有的大量投资固定资产和充沛的人力资源等。

三、开发区转型发展评价体系框架

本文在吸取很多学者关于开发区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理论,构建了以开发区转型结果、转型路径和转型基础的转型发展评价的路径传导指标体系。通过转型路径连接转型结果和转型基础的指标体系,不仅可以解释转型发展的过程机理,还可以用于测度开发区转型能力。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四、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指数评价

发展指数法是衡量某一领域发展程度的一种数据标准。如果以某一具体时期为基准,以1或100为基数,使该领域在基准时期产生的原始数据与基期相对应,则基期与基准时期原始数据之比乘以考察时期产生的原始数据即为该领域在考察时期的发展指数。一般用于评价对象的纵向发展研究。

(一)指数模型的设计

1、基期的确定

本文将2005年确定为转型发展能力指数的基期。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2005年后的数据最为完整。2005年是我国“十五”期间的最后一年,之后的第11个五年计划后开发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创新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开发区转型发展的进程,因此从数据和发展角度,从2005年开始选取的年度数据具有连续性和可比性。

2、转型发展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选择线性加权法作为转型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转型发展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Zx=∑wxi×Si

Zx为转型发展能力总指数,wxi为分项指标权重,Si为相应指标权重。其中,一级指数为三级指数和二级指数的加权总和,总指数为一级指数的加权总和。

3、指数值的计值规定

(1)正、逆指标处理。当指标值wxi为正指标时,指数化处理值为wxi=Xki/Xxi。其中:Xki为指标的实际值,Xxi为指标的基期值。当指标值wxi为逆指标时,指数化处理值为wxi=Xxi/Xki。

(2)负值处理。区域增长强度所需的增长速度可能出现负值,这里将负值都用0代替。

4、权数设定

由于很难区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为了操作的简便性,对同等级指标赋予相同的权重。具体如表1所示。

五、评估结果

(一)转型发展能力建设趋势总体向好,转型力度不断加强

从指数体系反映的结果来看,转型发展能力总指数呈稳步上升状态。从2009年开始突破130,之后转型发展的综合效应更加明显,指数增长速度加快,到2011年突破170。表明张江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稳步转变,在2012年总指数达到184,转型发展能力总体评价较好。从趋势上看,2009年后张江的转型发展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并且在高水平上较快增长。

(二)转型路径成为推动转型能力指数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大主要评价领域中,转型路径指数在2010年增加明显,这主要得益于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的快速增长,而其他两个指标增长平稳。总体而言,三类指数表现较好,近几年都表现出较好的稳步上升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欣,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考,2009,吉林大学.第46页.

[2]李幼林,部级开发区转型发展道路的几点思考――以上海金桥开发区为例,in2011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中国广东深圳.第7页.

转正年度总结篇7

首先,在转轨期物价本身没有可比性。物价指数不是通胀通缩指数。从计划价格这种不是价格的价格,通过双轨制,逐步向市场价格这种真正的价格转变,是一个商品化、市场化的历史过程。这种转变是我国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变革的必然产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价格逐渐反映价值和供求,愈来愈像价格,但至今还没有到位。随着交换关系的深化、交换范围的扩大,商品价值的质和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其货币表现也在发生变化,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度的加大,质变快于量变。从时间序列上看不同时点上的价格不是同质的东西,因而转轨快时没有可比性,转轨慢时可比性也很小。今日物价与昨日之物价孰高孰低不可同日而语,和两年同期相比更是无稽之谈。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期还远没有结束,物价指数还能不能当通胀或通缩指数来使用,这是必须明确的大问题。不能用美国的理论解释、解决中国的问题。水100℃可以沸腾,但必须在一个大气压下,气压不同沸点则不同。物价指数可以作通胀指数,但必须在转轨完成之后。随着成本要素的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核算范围的扩大,成本价格、商品价格上升是必然的正常的。因而1994年、1995两位数的物价腾升并不是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扣除正常的价格补位之后,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是计划需求膨胀造成的,根本不是市场行为。由各级政府计划需求膨胀向需求正常过渡实际上只有1996、1997、1998三年,还没有到位,没有真正着陆。按符号经济的总量统计以1978年为100,1998年总物价指数还高于1994年。1994年为310.2点,1998年为370.9点,只是比1996、1997年低,比1995、1994年都高。1994年被视为两位数通胀,1998、1999年又被视为通缩。真是不可思议。可见胀、缩之论没什么实际意义。只不过是用人家的理论解释自己的问题,把自己弄糊涂了。这种胀、缩之论也只是说说而已。实际调控对策、有效的措施,还必须是结构性的,而不是什么总量的。过去没有多发票子,现在也没有少发票子,货币的贬值和升值不过是随着交换关系变化而变化,货币职能和流通速度呈现不同变化而已。它是结构矛盾转化的果而不是因。一个人气色不好,是得了胃病,治胃病吃胃药,为什么非要说是治气色抹脂粉呢?何必把抬牛腿,硬说成拔牛毛呢?我看胀缩之论可以休矣。

当前物价下降是总量指标,就具体物价而言有降也有涨,剩余产品物价下降,短缺产品如教育,垄断产品、新产品,准公品、住宅、服务等产品,有的价格正在上升,有的原来很高,降也有限。而目前的统计中,物价样本结构落后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权重失当,使价格本身的可比性下降,在消费品零售额上升10%(扣除物价因素),进口增长两位数的情况下,物价还在下降,就很说明问题。不改变目前物价统计样本权重,下降几个百分点中多少是误差,说不清楚。在结构调整期,几个百分点也算不上什么大事。这些统计符号实质意义有多大,确实要重新估量。

第二、总量矛盾只存在于符号经济之中。在符号经济之中总量矛盾是一个永恒的主要矛盾。在实质经济之中没有总量矛盾,只有结构性矛盾。在运行中哪一个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是我们从事调控应该明确的问题。

当前物价指数同比下降,存在大量市场剩余,人们认为总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那么,1994年、1995年前后一个时期内,物价腾升,市场供给不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物价指数两位数上升说明总量矛盾比今天还严重,也应该说总量矛盾是主要矛盾,不过供求形势相反而已。物价上升供不应求,物价下降求不应供,何时没有总量矛盾?何时总量矛盾不是主要矛盾?总供求平衡中存在理想之中,存在于历史的平均数之中。在符号经济中,总量矛盾是绝对的、永恒的、唯一的,因而不是主要的。对于发展和运行而言实际上等于没有这个矛盾。短缺和剩余都是供方结构性矛盾的反映,而需求过旺是各级政府盲目跃进的产物,所谓求大于供是计划需求和实际需求、实际供给结构性矛盾的反映。在正常的市场格局中,不是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矛盾。因而也不能用市场调控的措施来解决。客观上只存在个别产品、要素的供求矛盾,不存在社会总产品的总供求矛盾。可统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同空不同时,在实质经济中缺乏时间上的统一性,形不成一对矛盾。

个别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公式p=wD/S(w为价值,S为供给,D为需求。当D=S时p=w,我们几乎找不到这时点。一般情况下不是D>S,就是Dw,就是pw时,该产品价格大于价值,有价值转入,当p?w时,该产品价格小于价值,有价值转出。对社会总产品来说,这部分产品获得的转入价值总和等于那部分产品未实现的价值总和。社会总产品的总价格等于总价值。总需求等于总供给。∑D=∑S。也就是总剩余∑(S-D)等于总短缺∑(D-S)。全社会投入的总劳动在一个时期是定数,总量不变,而在区域、产业、产品间的分布是可变的,不均衡的。在甲地投多了,在乙地投少了,在甲产业、产品投多了,在乙产业、产品投少了。因而从理论上总需求应该等于总供给,因为总剩余等于总短缺,有剩余必有短缺。

第三、符号经济中的统计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关键是统计时空不对称,剩余掩盖了短缺,或短缺掩盖了剩余。这是因为供给和需求的品格、性质不同。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不对称,生产结构一般都滞后于消费结构变化。供给的内含和数量只能代表过去和现实,而需求的内含和数量代表现实和未来。它们对称的等量的只是现实,因而总是部分产品价值得到实现,部分需求得到满足,过去的产品成为现实的剩余,未来的需求成为现实的短缺。我们说总供给和总需求时间上没有统一性,就是因为过去和未来不在一个时点上,所以总供给和总需求,构不成一对矛盾,时间上缺少统一性,它们时间上有统一性的部分只是供给和现实需求相当的部分。总供给和总需求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S1=D2代表现实供给和实现了的需求。S1代表剩余,不符合现实需求的供给,D2代表未实现的需求,但对需求而言是现实的,不是没有购买力,而是实现不了,相对现实供给而言未来才能实现。只要在剩余没有丧失使用价值之前,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消费,生产剩余的社会劳动量在再生产中投向短缺,去创造需求,实现未实现的需求,结构就逐步调整到合理结构。从社会总劳动看问题,圆S和圆D是两个面积相等的圆,不过由于投入结构不符合需求结构,两圆心不在一点上,而在图形上形成了供给和需求的矛盾状态,实际上S1逐步缩小,S2逐步扩大,D2也会逐步缩小,在某一个时点上两圆心重合,两圆重合S1为零,D2为零,S=D。当然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错位是常态。而在符号经济中,统计总供给时反映的是S1=S2为总供给,统计总需求时只统计了D1,无法统计D2,甚至观念上根本就没有D2这回事。所谓需求不足,在人们眼里,需求只是D1。其实在有剩余和大量储蓄存款同时并存时期,D2转化为储蓄,等待短缺的供给。版权所有

我们当前的供求关系正是如此。从统计上看,存在大量剩余,物价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有效需求只统计了实现了的一部分D1,而D2没有统计出来。无效供给的剩余掩盖了有效供给的不足。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性是相对的,是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和运行体制机制、特定的交换分配关系前提下的有效性。离开了特定的交换前提无以判断有效无效。

我们暂且不谈使用价值意义上的供给结构和新的需求结构的矛盾。仅就现存分配交换关系而言,某些供给也是无效的,没有有效需求的供给就是无效供给。

一部分产品,从使用价值上看符合现阶段供给,但在现实市场上变成了剩余,在交换关系上成为无效供给。这部分产品对有购买力的人已不需要,需要的人又无购买力。因而对现实购买力它们是无效的供给。排除使用价值问题,无效供给和无效需求是等量的。无效需求是收入分配分化过大的产物。

转正年度总结篇8

关键词:转移性收入;区域间差距;再分配效应;泰尔指数

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区域的视角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5日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间的初次分配收入存在着极大的差距。曾经指出,“要敢于直面城乡、区域两个最大的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就城镇初次分配收入而言,中国东部城镇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26,122.74元,中部城镇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16,170.63元,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16,546.72元;就农村初次分配收入而言,中国东部农村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11,344.72元,中部农村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7,124.49元,西部农村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为5,268.55元。由数据不难看出,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区域间居民初次分配收入都存在着巨大差距。

政府转移性支付是政府的一种收入再分配手段,由于转移性支付增加对落后地区的拨款,促进了资本向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流动,如果转移支付是有效的话,就能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那么,转移性收入是否起到了缩小地区内收入差距的作用?如果它具有正向的再分配效应,它在多大程度上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呢?对不同区域的收入差距的影响(再分配效应)是否相同?而对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转移性支付是否同样存在正向的作用?这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

二、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对我国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做了相关研究。从研究的方法上看,主要有基于不平等指数的分解和使用计量经济模型,其中前者又可以按不同收入群组和不同收入来源的组成部分来进行不平等指数分解。国内主要文献包括:

黄祖辉、王敏、万广华(2003)和黄祖辉、陆建琴、王敏(2005)采用Ge指数区域分解方法和收入来源分解方法分析了转移性收入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的政府转移性支付并没有成为缩小收入不平等,尤其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再分配手段。杜鹏(2004)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东北三省转移性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表明:转移性收入扩大了东北地区、地区内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张明喜(2006)利用人均产出增长率(以GDp衡量)、初始收入水平、转移支付率三个变量,测算并分析了1995~2004年我国居民收入的收敛性,得出了转移支付只对东部地区收入差距起到了收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明显的结论。曾国安、胡晶晶(2008)从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的角度得出了转移性收入差距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结论。戴平生、庄(2012)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可以得到各收入来源收入份额增长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影响。对2005~2009年我国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研究的结果表明:转移性收入的不平等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且其对总体基尼系数的影响由扩大转变为缩小。

从以上的文献回顾中,我们发现:在数据使用上,由于早期数据有限,大量研究的数据是来源于统计年鉴的收入分组数据,李实(2002)认为使用分组数据计算的不平等指数存在估算上的误差问题,如果使用微观数据就不存在估算上的误差,并且从宏观角度对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进行研究,其微观解释力度不足;在研究的角度上,主要研究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或者单独研究转移性对农村或城镇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在研究的层面上,主要集中在全国层面或者省际层面,对区域层面关注不够;在研究的方法上,主要以收入差距的分解方法作为研究工具:收入差距的群组分解法(以泰尔指数为主)、收入差距按收入来源分解(以基尼系数为主),也有些使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进行检验;在研究的结论上,尽管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层面不一、方法各异,但最后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转移性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几乎没有起到缩小组内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并且拉大了组间(城乡间)收入差距。

鉴于几乎没有学者探讨转移性收入对各个区域(本文指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内部及各区域之间的居民收入的再分配效应,本文尝试使用CFpS2010大样本和高质量的微观家庭数据,研究转移性收入对东中西三大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研究政府的再分配政策――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首先会涉及到实施再分配政策前后不同概念的收入,本文主要是通过测算比较这些不同概念收入的泰尔指数的变化来衡量政府再分配政策的效应,因此有必要对各种收入概念进行界定。

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离退休金、价格补贴、赡养收入、赠送收入、亲友搭伙费、记账补贴、出售财物收入、其他。其中,离退休金、价格补贴和其他中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部分属于政府转移性收入,也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转移性收入。

未实施再分配政策时的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其他收入,是实施再分配政策前家庭及成员由个人劳动及资产带来的各种收入的总和,本文称之为市场收入,主要反映的是居民初次分配收入。

实施再分配后的收入由市场收入和政府转移性收入两部分组成,本文称之为总收入。

四、实证分析

(一)测度收入差距指标的选择。在研究收入分配时,可以使用基尼系数、Ge指数、变异系数、收入不良指数、阿特金森指数等对收入差距进行度量。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不仅需要对不平等进行度量,而且还要对不平等指标按区域进行分解。因此,所选指标的分解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目前国内文献中度量不平等主要选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和广义熵(Ge)指数。

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总体基尼系数可以按收入来源和收入群体进行分解。目前,基尼系数的群组的可分解性存在争议,这是国际学术界的共识。基尼系数在不同群组之间是无法完全分解于尽的,因为分解后除了包括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之外,还有一个相互作用项。程永宏(2006)指出这个颇具争议的交叉项除了反映各组收入分布的重叠程度,并没有更多的经济含义。万广华(2006)提到,不平等的分项收入分解最好使用基尼系数,而不平等的人口组分解最好采用Ge指标。本文采用被众多学者公认可以进行群组分解的第二泰尔指数作为度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

泰尔指数由泰尔在1967年提出,它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i代表收入观察值,代表平均收入,fi代表人口比例。Bourguignon(1979)证明,t0是唯一可以用人口比重作为权数的相加可分解指标。Shorrocksandwan(2005)指出,使用t0指标的优点是分解结果不取决于组间贡献和组内贡献的计算顺序,而且所使用的权数的和为1,其他不平等指数则不具有这样的优点。本文选取第二泰尔指数作为度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

本文所使用的是微观样本数据,基于微观样本数据的泰尔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t0代表总体不平等,tw代表组内不平等,tb代表组间不平等。整体被分成k组,n为样本总量,nj(j=1,2,…,k)为第j组样本量,yij表示第j组第i个样本收入观察值,j分别为总体、第j组的收入均值。组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为:tw/t0,组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为:tb/t0。

(二)方法和数据说明。测度政府再分配政策――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应的一种方法是考察转移支付前后的泰尔指数的变化,用公式表示为:

Re=tmR-ttR(5)

式中,tmR表示市场收入的泰尔指数,ttR表示包括转移性收入的总收入的泰尔指数。如果为正值,说明转移支付后收入的泰尔指数变小了,政府的再分配政策起到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转移性收入具有正的再分配效应;如果为负值,说明转移支付后收入的泰尔指数变大了,政府的再分配政策并没有起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转移性收入具有负的再分配效应。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再分配系数来测度再分配效应的相对变化,以考察再分配效应的强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Re(%)=Re/tmR・100(%)=(tmR-ttR)/tmR・100(%)(6)

本文利用CFpS2010数据,该样本覆盖了25个省、市、自治区,基线调查共采访约14,960户家庭、42,590个人。CFpS2010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转移性收入包括政府补贴、离退休金、低保等政府补助。CFpS对转移性收入的提问比较详细,在政府补贴这方面不仅包括现金补贴而且还包括实物补贴,以及新农保政府补助、养老金、离退休工资、失业保险、商业人寿保险分红、商业养老保险分红、商业养老金和商业财产保险分红等,更能全面反映政府转移支出。

在这里,有以下两点需要说明:一是CFpS2010测量工资收入所涉及的家庭成员范围较广,既包括常住人口,也包括由于上学、打工、参军等原因暂不居住家中的成员,基于此口径计算的人均收入能够反映家庭真实收入和经济负担状况;二是本文使用的CFpS的收入考虑到了农民家庭自留消费的农产品价值,经过调整计算出的农村家庭总收入,调整后的收入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居民的收入水平。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区域划分。本文将CFpS2010调查的各省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其中,东部区域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辽宁9个省市;中部区域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西部区域包括陕西、重庆、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甘肃7个省。将河北归入中部,是参考了白雪梅(2006)的划分方法,河北省除了京津唐周边地区经济较发达以外,其他地区的经济类型同河南、山西较相似。

2、各区域、分项收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经过对CFpS2010数据进行清理,删除缺失数据后,共得到13,506户家庭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表1)

从对各区域的分项收入的统计性描述分析可以看出,在2009年,东部居民的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市场收入达到西部居民的2倍,而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西部居民的近4.5倍;就这三项收入而言,中西部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东部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区域间差距很大。

3、实证结果。运用基于微观数据的泰尔指数计算及区域分解方法,得到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组内及组间的市场收入泰尔指数、总收入泰尔指数、再分配效应及再分配系数,结果如表2所示。(表2)

从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全国及东中西部的总收入泰尔指数与市场收入泰尔指数相比较低,再分配效应的值均为正值,这说明政府转移支付后,收入分配的泰尔指数均下降了,政府的转移性收入对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的居民收入分配具有正向效应,起到了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2)尽管政府的转移性支付缩小了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对他们的程度是不一致的,这一点可以从表2中再分配系数看出。就全国而言,收入分配的泰尔指数较转移支付前下降了3.39%;东部区域收入分配的泰尔指数较转移支付前下降了7.71%;中部区域收入分配的泰尔指数较转移支付前下降了7.11%;西部区域收入分配的泰尔指数较转移支付前仅下降了0.59%。可见,政府转移支付对东部和中部的居民收入分配的正向效应较明显,而对西部居民收入分配几乎没有起到正向效应。

(3)组内再分配效应的值为正,组间再分配效应的值为负,这说明政府转移性支付缩小了组内收入差距,使组内的泰尔指数降低了15.40%,但却拉大了组间收入差距,组间的泰尔指数上升了25.59%。

(4)不管是转移支付前还是转移支付后,区域内部收入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高。转移支付前,区域内部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是93%,转移支付后,区域内部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是91%,略微下降,组内收入差距仍是中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主要部分。从区域内部来看,东部收入差距要大于中西部的收入差距。

以上分析表明,政府转移性支付对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它缩小了区域内部的收入差距,却拉大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加剧了区域间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组内收入差距构成了中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主要部分。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转移性收入对不同区域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程度之所以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与各区域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有关。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政府的财政能力也各异。经济较发达区域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就会强些,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就会高,而那些欠发达区域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则较低。根据表1可知,东部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是西部居民的近4.5倍。区域间转移性收入存在的巨大差距,使转移支付后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更大了,转移性收入并没有起到缩小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这与我国要实现公平的再分配政策目标相悖。

为了解决区域间收入差距问题,政府应该根据各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转移支付,加大对财力较弱的中西部区域的扶持,加强对中西部区域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使转移性收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黄祖辉,王敏,万广华.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转移性收入角度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3.3.

[2]黄祖辉,陆建琴,王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基于收入来源角度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3]杜鹏.转移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以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4.10.

转正年度总结篇9

讨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属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以肝脏为相对特异性免疫病损伤器官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同时合并肝外免疫性疾病,很多病例同时伴有溃疡性结肠炎,少数病例还伴有纤维性甲状腺炎及后腹膜纤维化。pSC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多数病例发生于45岁以下的年龄组,青年组更多见。pSC病因有多方面,包括细菌、毒素、病毒感染、基因易感性等,到目前确切病因仍不明确,其中与基因易感性的关系较密切。早期病理改变为胆道系统的纤维化改变,累及整个肝内外胆道系统,少数仅累及肝外胆道系统,后期肝实质细胞受损,临床表现该病起病呈隐匿性,可有渐进性加重的乏力、搔痒或黄疸,一些患者可有肝脾大或肝硬化的表现,疾病后期呈门脉高压、腹水、肝功能衰竭等肝硬化失代偿的表现。实验室检查:碱磷酶2倍以上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胆汁酸升高,一些免疫学指标阳性。胆道系统放射学特征性的改变是确诊的金标准,目前主要采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mRCp诊断pSC其准确率达90%以上[1]。Berstad等比较mRCp与eRCp对pSC的诊断,结果示mRCp相对eRCp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80%,认为mRCp作为非创伤性影像学检查,对pSC的诊断准确率高[2]。pSC的治疗包括慢性胆汁淤积与肝功不全的治疗、免疫抑制剂、抗纤维化及并发症的治疗,终末期宜进行肝移植。对于肝外胆管狭窄可以内镜下气囊扩张或支架治疗,但由于pSC为多发性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所以很少需要内镜治疗。晚期并发症为门脉高压症、腹水、门体肝性脑病、肝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一般生存时间5~10年,平均6~7年。

本病例的特点有:1、同时合并多种肝外免疫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肺纤维化等。据报道大约75%的pSC患者伴有炎症性肠病(BD)。伴有BD的pSC患者,87%为溃疡性结肠炎(UC),13%为克罗恩病(CD),有4%的BD患者已有或将会发生pSC[3]。pSC少数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而合并肺纤维化者笔者尚未查及有关资料,可见此种病例是少见的。2、该患为女性老年患者,且疾病早期胆道系统的纤维化首先累及肝外胆道系统,与胆管癌的鉴别较困难,3、该患合并了肺纤维化,而于3年内死于呼吸衰竭,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平均生存期,未出现pSC常见的晚期并发症,死亡原因也是很少见的.

参考文献

[1]angulop,pearceDH,JohnsonCD,etal.magneticresonancecholangiographyinpatientswithbiliarydisease:itsroleinprimarysclerosingcholangitis[J].JHepatol,2000,33:520.

转正年度总结篇10

员工试用期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使新员工尽快熟悉本职工作,融入所属团队和公司文化,同时明确新员工在试用期间,行政人事部门、所在部门、指导人员和新员工本人的职责,加强试用期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旨在引导新员工尽快融入公司文化,明确岗位要求,使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促进员工的发展同公司的目标有效结合。

第三条

所有通过外部招聘加入公司的员工都需要进行新岗位的试用期考察。

第四条

试用期员工由行政人事部及需求部门共同负责培训、考核,并由用人部门指定新员工的指导人。

第二章

试用期员工的日常管理

第五条

经面试后确定录用的新员工,入职时应携带毕业证、身份证以及所有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原件到行政人事部报到,由行政人事部安排新员工入职培训。新员工参加完入职培训后带着《试用通知单》到所在部门报到,试用期正式开始。

第六条

试用期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考勤纪律及各项规章制度,并接受考察措施。

第七条

用人部门负责人应指定指导人为新员工交接、指导工作,使其能尽快适应工作。

第八条

用人部门负责人应主动和新员工就工作、生活方面的情况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第九条

新员工试用期内申请事假的,需向行政人事部提交经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签字的假条。试用期内累计事假不得超过3天,试用期时间按照请假时间顺延。

第十条

新员工试用期内申请病假的,需向行政人事部提交经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签字的假条及医院证明。试用期内累计病假不超过3天。员工如不能提交医院证明的,按照事假处理。

第十一条

新员工试用期内可根据公司规定申请丧葬假,并向行政人事部提交经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签字的假条。

员工直系亲属(指父母、配偶、子女与配偶的父母)或直接抚(赡)养的旁系亲属死亡时,给予3天假期。

第十二条

新员工试用期内可根据公司规定申请婚假,并向行政人事部提交经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签字的假条:

已履行正式结婚登记手续,享有3天婚假。符合晚婚条件者(男25周岁,女23周岁),可增加至15天假期。员工应在结婚登记后5个月内申请婚假。

员工申请婚假,还应向行政人事部一并提交《结婚证》复印件(原件供核查)。

第十三条

新员工试用期内不享受产假。

第十四条

用人部门决定对新员工停止试用时,需按照公司离职管理办法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

试用期培训

一、入职培训:

入职培训由行政人事部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文化、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组织机构构成、公司发展前景和目标。

二、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由所在部门领导或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员工、班组长、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岗位能手进行培训,其培训人也就是试用期指导人。

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引导新员工熟悉工作环境、熟悉该岗位的业务流程及岗位的操作流程、操作技能、平时的工作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等。

为保证效果,同一岗位一人一般最多允许同时培训3人,特殊情况经所在部门领导批准。

第三章

试用期限及薪酬

第十六条

新员工试用期为3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若新员工工作表现突出,业绩显著,可由所在部门提交《新员工提前转正申请》减少试用期,提前转正。

第十七条

新员工试用期薪酬按照入职时经行政人事部核准的正式薪酬的80%执行;有特殊约定的除外,但必须书面明确指出。

薪酬的核算时间从到岗工作日起计算。

第四章

试用期员工转正管理

第十八条

新员工试用期满,按照公司规定申请转正。

第十九条

新员工转正报批流程:

一、准备材料:新员工试用期满前7个工作日,新员工与指导人需准备以下材料:

(一)《试用期工作总结》,由新员工填写。

(二)《员工申请转正鉴定表》,由新员工与指导人共同填写。

二、以上材料填写完毕后,统一提交行政人事部。

由行政人事部安排新员工的转正考核。

三、经考核合格的新员工,由行政人事部将新员工转正申请报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审批。

四、经考核未达到工作岗位所需要求,由新员工指导人、用人部门负责人提出意见:

(一)由用人部门提出申请,经公司同意,可延长试用期(包括在原岗位延长试用期及岗位调整);

(二)用人部门认为新员工不符合任职岗位要求的,提出辞退员工的申请。

第五章

试用期转正考核

第二十条

试用期考核小组:由公司副总、所在部门经理、行政人事部经理、试用期指导员或所在组组长共同组成。

第二十一条

考核内容及形式

一、考核内容包括:行为规范、岗位技能、综合素质。

二、考核形式:由行政人事部组织考核小组对试用期员工进行考核,采用面谈法和实际操作两种形式。

(一)面谈:新员工在试用期结束前10日内,由行政人事部组织考核小组对对试用期员工进行面谈。

面谈内容包括:试用期内的工作心得,对所在岗位工作开展、所在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所属部门同事、领导的意见和评价;个人在企业内的发展、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实操:对于专业技术岗位和车间技工面谈结束后应进行实地操作,主要考察员工的岗位技能。

技能实操考核应在面谈结束后2日内进行。

对专业技术岗位由部门负责人或公司副总经理现场出题进行考核,对车间技工的实操考核参照《工人技能等级鉴定办法》。

三、考核结果处理

(2)行政人事部报给总经理审批后,组织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考核小组在《新员工试用期考核表》上打分,最后记平均分。

(3)新员工的试用期成绩不到60分,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延长试用期、调整岗位或停止试用。

(4)行政人事部把考核结果汇报给总经理审批后,通知新员工转正结果。

第六章

试用期员工辞职、辞退管理

第二十二条

试用期间员工辞职的,需提前3日通知用人部门负责人和行政人事部,并提交员工签字的《辞职申请》,公司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第二十三条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标准的人员,公司将予以辞退并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第二十四条

离职员工应按照公司规定办理工作交接手续,工资结算至离岗之日。

离职员工当月工资按照公司薪酬发放的管理规定与其他员工工资一起发放。

第七章

特殊情况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试用期间新员工有下列情形的,公司可以终止试用:

(一)新员工在试用期内,虽试用期未满,但用人部门认为不符合岗位要求,提出终止试用申请的;

(二)新员工经考核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岗位录用要求的;

(三)与其他单位存在劳动或劳务关系,或对其他单位负有竞业限制义务;

(四)试用期累计请假达

5天、累积三次迟到或早退或有旷工行为;

(五)未按时提交录用时要求提供的有效相关材料的;

(六)试用期间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

(七)有其他根据公司规定可以在试用期内停止的情形。

用人部门决定对新员工终止试用的,应按照公司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六条

试用期间,用人部门认为新员工不符合录用岗位要求,但适合部门其他岗位的,可以对其进行岗位调整。

用人部门在试用期决定对新员工进行岗位调整的,应以书面形式通知行政人事部,填写《内部调动申请表》,报请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后,与新员工进行面谈说明调岗理由,与员工协商一致后变更岗位。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制度由公司行政人事部起草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制度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附件

1、试用通知单

2、员工申请转正鉴定表

3、新员工试用期考核表

4、新员提前转正申请表

附件1

XXXXXXXXXXXX公司

试用通知单

部门:

同志已于

日到行政人事部报到并参加了入职培训,其中试用期限为

个月,试用日期为

日至

日止。

请在2个工作日内,给予新员工安排指导员并进行岗前培训。

XXXXXXXXXXXXXXXXXX公司

行政人事部

附件2

员工申请转正鉴定表

姓名

性别

学历

专业

年龄

部门

岗位

试用期

日至

工作总结(新员工填写)

试用期综合鉴定(用人部门填写)

技能经验知识

指导员意见

签名:

日期:

部门经理意见

签名:

日期:

行政人事部意见

签名:

日期:

总经理审批

注:1、用人部门如不予以转正的须附相应不予以转正书面材料报送行政人事部。

2、本表请于试用期满前7天交行政人事部。

附件3

新员工试用期考核表

被考核人姓名

部门

岗位

考核人姓名

部门

岗位

评价指标

描述

分值

100分

行为规范

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每违反一次扣2分。

10分

综合素质要求

责任心

对工作内容,尽职尽责,自觉性强,有担当有责任感。

5分

工作态度

热爱工作、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爱岗敬业。

5分

执行力

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及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5分

沟通能力

上级领导、同事、下属的交流沟通,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5分

学习创新

虚心好学,不断钻研,善于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

5分

岗位技能要求

适岗程度

相关知识、经验、能力和技能与岗位的符合程度。

5分

岗位技能掌握程度

能了解岗位所需知识、技能。

能了解各项技能应掌握的程度,能独立完成各项工作。

20分

岗位操作熟练程度

熟悉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及岗位规范。

业务操作熟练。

20分

工作效率

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遇到问题迅速反应。

5分

工作质量

完成的工作是否符合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5分

培训结果反馈

对入职培训和岗前培训的了解和实际应用

10分

合计得分

考核人评语:

签名:

日期:

附件4

新员工提前转正申请表

姓名

性别

学历

专业

年龄

部门

岗位

试用期

日至

申请转正日期

新员工自述

提出申请理由,并对自己的工作做适当的总结

员工签名/日期:

新员工在试用期间表

(由指导员填写,内容包括新员工在试用期间对公司/部门所做的具体的贡献,并以实例说明以及、学习掌握技能情况)

签名:

日期:

部门经理意

签名:

日期:

行政人事部意见

签名:

日期:

总经理审批

注:本表只限于在试用期表现优异、业绩突出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