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57:16

一周军训总结篇1

初一新生军训的周记作文

初一刚开学不久我所在的学校进行了一个培训大家素质的军训活动。当我知道明天就要军训的时候我傻眼了:有没有搞错?这么热的天不明摆着折磨人吗?我仰天长叹,脸上显示出无力回天神情,心里真是一百个不愿意。

第2天便开始训,而现实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一百倍,什么“立正”“向右看齐”“向左转”等简单姿势都做了“n”遍了,真让人喘不过气来。豆大的汗珠在大家的额头上不住地闪烁,累得大家真是“生不如死”。心里还不停地埋怨那些教官哪里不去,偏到这里来让大家活受罪。

军训后,筋疲力尽的我回到家里不停地向爸爸诉苦,可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怎么光想着自己,而不想想军人呢?”

军人?对哦,他们在军训时为什么总是面不改色?为什么不叫半点苦?我脑海里好奇地寻思着,寻思着……

爸爸说的对,军人有一颗坚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心!因此他们不会流泪,更不会叫苦……我突然感慨万千。在军人面前,我又感觉到自己是那么渺小!

一天一天的过去,终于到了评比的一天了,我是在5班第5个出场,一出场,我们唱了一首军歌:12341234像首歌,绿色军营绿色军营…………一开头评委就在精神面藐是有了一个满分;接着开始了……

“啊!我们胜利了”我获得了第一名知道了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

初一新生军训的周记作文

升入初中后,我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四天的军训。

一开始我以为军训没什么累的,毕竟也就军训四天,很快就结束了,可当我真正开始军训以后,我的看法改变了。我们的教官姓孙,是一个很温和的教官,但是他发起火来也是非常的可怕。第一天军训,他让我们练习最基本的站军姿,站军姿虽然很简单。但是对我来说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站军姿要保持站立不动的,但是我无法保持,我的身体总是痒,所以我总是趁教官不注意去偷挠一下,还好我个子不高,所以我没被发现过一次。其次,便是稍息和跨立。每次做这两个动作我的脚就疼,因为教官总是让我们往死里跺脚。脚不疼才怪,唉,没办法,军训就是这么的残酷。

教官又传授给我们班原地踏步的知识,但是我总是比别人慢半拍,为了提高自己的速度,我总是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所以在做这个动作使我十分的累,教官把剩下的知识传授完以后,我们又开始了军训会演。结束之后,军训就算正式结束了,军训结束以后,我成功从肤色半黑,变成全黑,我的一个同学原先很白,但现在也加入了黑人的队列之中,军训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虽然这次军训很苦,但是也磨练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的体质,我们是一棵颗小树,军训是一把把锯子,它除掉我们的斜枝,使我们茁壮成长。

初一新生军训的周记作文

军训,听起来熟悉而却又陌生的字眼,在我的心里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因为从未体验过当兵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渴望。我们在训练中,换了另一种生活,使大脑随时进入紧张的状态。

一周军训总结篇2

经过7场“跨越―2014・朱日和”对抗演习,这位陆军首支专业蓝军部队长,成为这个夏天最受瞩目的中国军人之一。

夏明龙的基本指挥所搭建在通讯车后,只有几平方米大小,不超过10人。这与以往有些部队演习的指挥所,设在自行改造的空间大、有空调有转椅、但战场机动能力较低的“指挥方舱”,区别很大。

而在朱日和与蓝军对阵的许多红军部队,基本指挥所在宽大的帐篷内开设,总有十多人进进出出。

红蓝两军的差异绝不仅仅体现在指挥所的形式上。

作战准备阶段,当红军还在定下作战决心时,夏明龙早已安排部队在防御地域展开了现地协同。

“谋划时间要长,下定决心时间要短。”他对《望东方周刊》说,进入作战地域之前,他们用相当长的时间精心谋划、推敲。受领任务后,根据预先的准备,很快就可以决定自己的攻击与防御策略。

这位上校军官,接手蓝军不过半年。而这支组建不久的机步旅因其任务的不同,成为了人民陆军的“首支专业蓝军”。

到底什么是专业蓝军?蓝军应该如何与红军对阵?如何像“磨刀石”一般将红军细细打磨成锐利刀锋?

第7场实兵对抗结束,已经近80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夏明龙沉沉地睡了一觉后,接受了《望东方周刊》的独家专访。

第一支“真蓝军”

《望东方周刊》:你为何会成为陆军首支专业蓝军旅旅长?

夏明龙:我是2014年春节前的农历大年二十八来到蓝军旅任职的,很突然。其实,在2014年1月底,我作为司令部军训部副部长,刚在朱日和对基地和蓝军旅的训练进行了检查。从北京出来前,首长跟我谈话,说这个旅很重要,任务也很重,一定要干出成绩。那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要搞“跨越―2014・朱日和”演习,也参与了相关工作的筹划。

《望东方周刊》:成为专业蓝军旅旅长,心情如何?

夏明龙:挺好!当蓝军旅旅长和当其他师旅长很不一样,它有特殊性,年度重大任务多、压力大,各级关注多,而且这个部队还处于建设的起步阶段。蓝军旅于2011年组建,2012年初部队移防朱日和,2013年底转隶为司令部的直属部队,2014年初正式改编为专业蓝军部队。

这支部队过去驻地在大都市,一下到戈壁草原,曾经人心不稳――到这边后干部的家属就不了业、孩子上不了学,干部们的压力很大。到现在能扎根在这里,很不容易,部队官兵作了很大的奉献。

《望东方周刊》:现在部队对抗演习中都有蓝军,何为“专业蓝军”?

夏明龙:主要是编制体制有很大变化。过去蓝军更多是过渡性、替代性的。最早在朱日和基地是由一个装甲旅在这里模拟蓝军,后来38集团军一个团级单位也曾在这里模拟蓝军,都属于非专业性的,以红军的身份来模拟。它的编制、结构和模拟对象都有差异。

总部在2014年1月14日颁发命令,我们旅按照任务进行了改编,4月30日完成编制体制的调整,20天后就开始了“跨越―2014・朱日和”的第一场试点演习。

改编命令下达这一天,我的心情很平静。作为军人,我深知这一切都是完成任务的需要、履行职责的需要。改编之后,蓝军部队展示能力的空间更大了。在过去那种编制体制下,确实有很多矛盾,不好运行,模拟效果也很难摆脱“红红对抗,自己与自己打”的怪圈。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多角色的需要,随机组合。

《望东方周刊》:多角色扮演模拟对手,是否存在很大压力?

夏明龙:我们模拟对手以一个方向为主,兼顾其他方向。现在这个部队的总体任务已经变了,主业是把对手研究好,副业是自己还要训练好。其实这之间并不矛盾,研究好对手、演好对手,同样可以训练好自己;部队自身的训练水平不高,也无法把对手演像演真。我要强调的是,我们旅的训练计划和其他作战部队的训练计划就是不完全相同的。

今天的对抗实战仿真度高

《望东方周刊》:过去的蓝军部队每年也要打好几次演习,“跨越―2014・朱日和”有何不同?

夏明龙:过去曾经搞过一演五抗,就是连续打5场。但那种对抗不像这次强度这么大,实战化程度也没这么高。以前对实战化训练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现在这么高,仅仅是形式上的对抗,逼真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是考大学没考上,当兵到部队,就在内蒙古,距离朱日和百十公里的地方。后来考上军校读了四年,毕业后到38集团军,一直在训练部门,从作训股长到作训科长、作训处长、军训部副部长,一直都在搞训练。

提出实战化的要求,抓住了训练的根本。我们过去也曾讲过很多训练的标准,但最根本的是向实战靠拢。否则训练作战两张皮,是脱节的。现在用实战的标准指导部队搞训练,这样才知道训练哪里不行。

过去形式主义的东西很多,喊得多、做得少。原因一是没有实战的环境和条件,二是我们不知道实战是什么样的情况。很多指挥员也想把训练贴得和实战更近,但脑子里没有这种情况――毕竟多少年没打过仗了。

“跨越―2014・朱日和”就是依托朱日和基地这个联合作战试验场,构设的这种实战环境,让部队一走进基地就能感受到战场的氛围。

也不能说过去的对抗就是流于形式,但至少没有今天的对抗实战仿真度高。过去双方摆开架势、走个程序,部队没有从技术层面得到充分检验。“跨越―2014・朱日和”这几场演习,比以往前进了一大步。对于我军的军事训练来说,应该是革命性的。过去确实没有搞过这种演习,现在是多维、全程的对抗。

《望东方周刊》:7场“跨越―2014・朱日和”对蓝军旅有何影响?

夏明龙:我们离打赢的要求还有距离。这个蓝军部队组建时间很短,真正要想达到模拟对手的战术特点、作战能力,确实很难。但从“跨越―2014・朱日和”这几场对抗来看,部队打一仗进一步,一仗比一仗好,就是因为训得多了、训得实了,不断在整体对抗、全程对抗中解决问题。

但我们基础的东西还是有差距。这次打了7场,我们解决的主要是漏训的问题。因为在部队组建、模拟蓝军的过程中,任务太重,有些东西漏训了。现在以抗代训,兵种之间的协同通过对抗达到了比较默契的程度;单兵的战斗意识,通过对抗得到了强化;部队的整体战力得到了融合。这些应该说是一个大的进步,但基础还不够扎实。这是客观存在的。

要敢于放手让红军跟你打

《望东方周刊》:蓝军获得了6胜1负的成绩,你如何看这个结果?

夏明龙:开始对抗时,心里底数不是很清楚,总想着怎样把对手打败,把红军打得不舒服。到后来逐步转变为要当好陪练员、练红军,让红军在不同阶段得到充分体验。

蓝军就是要让红军找体会、找不足。就像打乒乓球一样,想当好陪练,要会多种打法,能高、能低,进攻、防守都行。对刚进国家队的队员不能打得太厉害,不然对方自信心就没有了;遇到技术比较成熟的高手,也不能让他感觉很轻松。这就是首长讲的,蓝军“要遇强不能弱、遇弱不过强”。

应当说,刚开始也比较挠头,怕把握不住。担心哪个地方脱节,无法达成意图,甚至蓝军模拟对手的想法、战法不能实现。但无论如何,要敢于放手让红军跟你打。

蓝军其实就是假想敌。部队训练要提高实战化程度,必须要有假想敌。最早是分队对抗,小规模假想敌,比较初级,拿着旗子摇一摇,让官兵脑子里有个敌人的概念。

现在我们搞蓝军建设,不只是说有敌人,而且要让你看到真正的敌人就是这个样、是这么打的、会制造这么多麻烦。你跟他比,就是存在信息差、火力差。红军得琢磨,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找到克敌制胜的招法。这就是蓝军部队的价值。

蓝军部队的存在,不仅仅是要打造一支过硬、逼真的假想敌部队,而是要通过我们这样一支专业化蓝军来锻炼和摔打全军的陆军师旅,通过和我们的对抗来找到不足,回去补差训练,成为能打仗、打胜仗的部队。

《望东方周刊》:怎么理解“要敢于放手让红军跟你打”?

夏明龙:打到一定程度之后,比如红军训练技术不是很好,如果在前沿第一阶段的交战中把它打得太狠,也许它就没有连续进攻的能力了,也就不可能获得相应的体验。所以作为蓝军,作为陪练员,要敢于收手也敢于放手。

这是基于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如果到后来控制不住,就可能崩盘。其实经过第一阶段交战,知道对手是什么状况,也就知道对手在什么情况下根本就打不下去了。

《望东方周刊》:我看到蓝军战士都很自信,包括戴墨镜、围巾等,着装也很前卫,显示着信心。

夏明龙:一开始有点摸不着北,现在自信度很高了。只要给一名战士一块阵地,他就知道自己看着多宽的正面,要干什么。一旦阵地守不住,自己下一步要到哪去,和友邻之间怎么配合。

这次有的红军部队觉得心有不甘――这么远到这里来,蓝军熟悉地形,自己打不赢。我觉得,专业蓝军部队应该成为面向全军的检验型部队。将来把我们拉过去在各个战区的基地对抗,红军依托地形要是能打赢蓝军,说明你很厉害。

部队训练到一定程度,在任何地形都能够根据模拟对象的特点演出来,至于说输赢那是次要的――模拟好强敌并通过不断的努力战胜强敌,你说能不能打胜仗?

强敌的影子、我军的骨子

《望东方周刊》:如何判断一支红军部队的实力?

夏明龙:看两个方面,指挥员和部队作风。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如何,从开始筹划、战场机动就能看出来。

从作风上讲,这个部队进入朱日和基地之后,它的士气怎么样、是否正规严谨,都可以看到。在军事训练上要求严格的总参军训部领导在总结大会上曾经讲过,一个部队要是连垃圾都解决不了,怎么能打胜仗?这就是一个作风的体现。

《望东方周刊》:你对部队的要求是比较苛刻,还是相对平衡?

夏明龙:“跨越―2014・朱日和”一场一场地打,我们对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到第七场,天那么热还是认真练,从来不放松。一个部队要有一口气,如果气没了,装备再好也不行,就是“钢多气少”。比如战场管理,我们每次演习都要求战士随身携带垃圾袋。虽然这是个小事,但可以证明有没有执行力,意图能不能在部队末端得到最坚决的执行。

《望东方周刊》:每个蓝军战士都要学习外军的战斗方式吗?

夏明龙:我们提出来“技术基础训红军、战术运用训蓝军”。一些基础性的训我军的东西,比如武器装备等还是我军的。但战术运用等,关键是各级指挥员、指挥机关要掌握外军的战术思想。一般战士训练红军的技术基础,怎么行动由指挥员赋予任务。有些班长、骨干需要掌握一定的外军知识,有些战士也需要掌握部分外军的单兵动作,但这不是主要的。关键是你的理解,“对手的样子、强敌的影子、我军的骨子”。

《望东方周刊》:贴近实战的训练环境建设,是花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吗?

夏明龙:需要理念,朱日和从1957年就有了这么一个场地,当时是装甲兵的靶场。真正的建设是从2007年开始,复杂电磁环境;从2008年开始琢磨建大型陆空联合训练基地。再后来,2010年开始筹划联合作战试验场的建设。这就带来一些理念的变化。开始是保障基地,再后来是组织训练,到现在是检验能力,下一步是设计战争、搞作战实验。依托这个基地,大家到这来,设想未来的战争怎么打,进行实验,实验完了让部队来印证。这是很大的理念突破。

以基地为依托搞实战化训练,但实战化训练不只是基地,它是贯穿始终的,新兵训练就要贯彻实战化思想。基地是对实战化进行检验的非常好的平台,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蓝军。

《望东方周刊》:你的部队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夏明龙:一是人才问题。各级指挥员要对外军的作战理念、作战思想非常熟悉,运用娴熟。人才储备不足对蓝军建设是一个瓶颈。

二是物质条件,既然要模拟强敌,应该赋予它相应的物质条件。我们的装备水平还比较低,这方面军委、总部已经列入计划了,要换装。

《望东方周刊》:换装后蓝军部队的武器装备会达到何种水平?

夏明龙:应当说全军前列,这也是一种需要,具体演习时可以根据红蓝实力进行一定的限定。但技术决定战术,没有优良的技术装备,就演不出强敌的战术思想。

提高人的素质,配备好武器装备,把外军的战术思想在这种结合中体现得更完美,就能演出需要的东西。

《望东方周刊》:为何部队的标识上有狼头?

夏明龙:狼非常狡黠,又非常讲究团队精神。狼体现了一种战术思想、整体的力量,不是单打独斗。

一周军训总结篇3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军训的生活便是这本书中最美丽的章节;如果说人生是一出戏,那么,军训的生活便是这出戏中最精彩的一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新生军训个人总结,望大家喜欢。

初一新生军训个人总结范文一8月28日,那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从那天起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军训。经过几天的训练,我懂得了许多课本以外的道理!

一.毅力

这几天的军训着实让我们辛苦了一把,这时毅力是最关键的。每天三个小时的军训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站立的,非常辛苦、疲惫。再加上烈日的烘烤,不一会儿,大家都已汗流浃背,汗滴不由自主地从额头慢慢流到眉毛、眼睛里,痛痛的,我们都咬着牙坚持着。靠着顽强的毅力,努力完成着教官布置的动作、要领。这军训体现的精神,我想一定会用在以后的学习中,这也许是军训的意义吧!

二.集体

汇报表演时,一声号令,一个摆臂,一列步伐,还有那落地的“啪啪啪”声,同学们的动作整齐划一,脚尖绷得紧紧的,身体挺得直直的,就像一个人在做动作。想起小学以往的一些活动,有时表现得我行我素、自由散漫,而现在大家都很团结,都不希望拖班级的后腿。老师说:“初中的团体活动很多,比如说报告会、运动会,一个小小的差错将影响整个班级体。”在军训中,或许你动一动,整套动作就要重做。记住,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三.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话在军训中同样适用。军训中,连擦擦汗都要打报告,更别提说话、做小动作了。军训,就是要把我们训练成待命的小军人。一场战役,一个军人能随意乱动吗?这就是铁的纪律,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张教官就是要把我们这些未来的建设者训练成纪律严明的小军人!

初一新生军训个人总结范文二为期五天半的军训已经落下了帷幕。在其中,我付出了汗水与努力,也有了感悟及收获。

在烈日的照耀下空气中都弥漫着灼热的气息,许久也没有一丝风吹过。长时间的军姿站立使全身都变得酸疼,尤其是教官单独帮我调整,让我把脖子后缩更让我叫苦不迭。汗渐渐布满了额头,身上仿佛有几只虫子在爬一般。但看到周围人都一动不动的坚持着,我又怎能认输。于是咬紧牙关忍受炎热及疼痛的考验。时间的流逝似乎变得极其慢,十几分钟的军姿训练却变得遥遥无期。仿佛过了许久教官下令放松的口令传来,才得以调整,放松。但令我喜悦的是我撑住了,没有退缩。我学到了只有坚持,才会取得成功。

嘹亮的歌声响彻天际,那是我们班在练歌。刚开始时谁也不肯大声唱歌,导致整个班声音微弱甚至还没有教官一个人声音大。终于在教官指挥下,每个人放开了自己的声音。声音渐渐变得整齐嘹亮。直至达到了将歌喊出来的地步。晚上拉歌时声音更是能盖过其他班级。从中我学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在第五天下午,刘德全将军为我们做了一场报告。被称为雷锋将军的他在这数十年中时时想着助人为乐,实践他向雷锋学习的诺言。他给我们讲述了他这些年来向雷锋学习的故事并教导我们要具有雷锋精神助人为乐,努力学习。要抓紧高中三年光阴有所建树,不要将这时间荒废。他的教导令我受益匪浅。

军训时光一晃而过,军训时我觉得它太过漫长,而今却觉得它太过短暂。它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更让我知道了坚持,团结乃至助人为乐等精神的重要性。另感谢老师与教官的默默付出。是您们陪伴我度过这场军训取得了军训的成功,您们功不可没。

初一新生军训个人总结范文三为期一周的军训生活结束了。这一周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同学们都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军训生活中,都期待着另一种生活……

我们班虽然被分成几份插到其他班级,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同学们的热情,都积极配合教官的工作。说道军训最重要的就要数教官了。我们的教官被大家评为最帅的教官,事实也是如此,他是教官中最高的,长的与黄晓明神似,总之就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第一印象。

但是一接触起来才发现他原来是一个特别腼腆的人,说话声音特别小,而且还会脸红,一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真的是十分可爱,但是作为一个教官,一个军人,这样的腼腆真是急坏了我们,看到其他班的同学和教官一起训练,聊天,唱歌,而我们这边如此低调真是很郁闷的。其实我们都知道教官其实是一个极好的人呢,他虽然不多说话,但我们心里都明白他处处为我们着想,训练是总是不厌其烦的做示范,为了怕我们晒总是找阴凉地,总是扯着嗓子喊着教我们唱歌,总是因为我们挨骂却还是保持笑脸……虽然你不说,但我们都知道,真的知道……

其实教官你的歌唱的真的很好的,我们都觉得可以去文工团了。尤其是你还会弹吉他呢,当时你说的时候我们还都有所怀疑,但当你真的拿起吉他的时候,我们都被震撼了……虽然我不太了解,但看你的指法就知道你的水平不一般。经过了几天的相处大家都已经很熟了,可能是彼此熟悉的缘故,也可能是很久没碰吉他的缘故,当你专心弹唱的时候我才觉得那才是真的你,那么自由,那么自信……

说了这么多关于教官的事,也该说说我在军训中的所得吧。

其实这次军训与高中军训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主要训练了稍息立正跨列,停止间转法,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这些内容的训练让我们从身体上接触了军事训练。在此次训练中还增加了军歌的学习,教官利用休息时间教我们唱军歌,这是我第一次学这么多军歌,有的甚至连听都没听过。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吧,每当听教官唱歌的时候眼睛就不自觉的浸满了泪……有的歌慷慨激昂,唱出军人的雄心壮志;有的歌婉转抒情,唱进士兵的内心,每当这时我都会注视着教官的眼睛,仿佛可以通过它望见他们的家乡……

一周军训总结篇4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11新生军训阅兵暨总结大会,首先我代表xx三中党政领导,对为我校今年军训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并为之付出了艰苦劳动的全体承训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经历了军训磨炼,圆满完成了这次军训课程的全体同学致以热烈的祝贺!

   同学们,为期一周的军训,今天就要圆满结束了。刚才军训团团长已对这次军训作了总结,我非常同意。这次军训,在我校的领导下,在承训部队官兵以及学校各部门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种种困难,较好地按计划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一周时间虽短,但收获还是比较大的,同学们受到了教育,经受了磨炼,体会是深刻的。我就这次军训的收获讲几点意见:

一、通过军训,增强了同学们的国防观念和安全意识。

   通过军训动员,开设国防知识课和安全教育课,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同学们的国防观念和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国防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参加军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通过军训,同学们受到了解放军的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的教育。

   军训中,教官们以高度的政治热忱和政治责任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他们不怕羞,不怕累,夜以继日地工作,精心施教,课后还积极与同学们谈心,做思想工作,积极开展演练科目和文娱节目的组织和辅导,充分体现了现代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训练中,同学们与教官朝夕相处,教官们严谨的军人作风,吃大苦耐大劳的奉献精神,使同学们深受教育,下决心向解放军学习,学习解放军全心全意为祖国、为人民的好思想,学习解放军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以解放军为榜样,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指挥,刻苦训练,同学们既掌握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又磨炼了意志。

三、通过军训,有力地促进了校风校纪的建设。

   军训是艰苦的,对每位同学都是一次考验和磨炼,他洗刷了我们身上的娇气,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加强了组织纪律性,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团结、坚强、严肃、活泼、昂扬上进的作风已经在我们10级中形成,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校风校纪建设和校园文明建设。

一周军训总结篇5

2015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响起了激昂澎湃的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这是解放军合唱团1200人现场演出的大合唱,于海担任团长兼总指挥。

于海曾四次参加过国庆大典活动、两次担任联合军乐团总指挥,这次再度担任解放军合唱团团长兼总指挥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他曾先后接受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最高领导人的检阅。于海说:“受阅一次,光荣一生。每一次指挥,我耳边听到的,我心中涌现的,都是伟大祖国大踏步前进的响亮乐章!”

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于海15岁加入解放军军乐团,如今在军队已奋斗40多年。1952年7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前身成立,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军乐团”。于海很庆幸自己能进入这个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的皇家乐团”的军乐团,更没有想到自己日后能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军乐团里成为主帅。

1970年10月1日,是国庆21周年。于海作为解放军军乐团最年轻的克拉管演奏员之一,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检阅,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毛主席。那一次检阅没有阅兵式,只有群众游行。军乐团700多人全部到金水桥的对面执行演奏任务。当于海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看到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时,不禁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于海以联合军乐团分指挥的身份,接受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检阅。“当收到参加国庆阅兵的指示后,我和战友都特别激动,因为我们深感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能够参与这样重要的国之大典是莫大的荣幸。”作为军乐团的分指挥,于海站在天安门广场的正中央,配合总指挥,圆满完成了指挥任务。

1999年初,于海被任命为解放军军乐团副团长。5月份,于海受命担任国庆50周年庆祝活动的千人联合军乐团总指挥。这次大典上要不间断地演奏37首(次)乐曲,因此每个联合军乐团成员都要把乐谱牢记在心。“按照阅兵行进的速度,乐团的节奏被设定在每分钟116拍。乐团用节拍器来卡住每一个队员的速度和节奏,差半拍都不行。我那时每天都对着节拍器和秒表无数遍地练习,还与两位副总指挥和18位分指挥共同探讨研究、演练同步打拍子。4个多月的演练是在户外,每天数小时的曝晒对身体是极大的考验。”1999年10月1日清晨,当于海以联合军乐团总指挥的身份,走向摆放在天安门广场10万学生和千人军乐团的最中央、最前方、正对天安门城楼的红色金边总指挥台,看着一个个铁流般的方队踏着军乐团演奏的铿锵旋律从他身边走过时,那种神圣、自豪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这一刻,什么苦、什么累,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收获了无比至上的荣耀!”

2009年初,于海被正式任命为国庆60周年大典千人联合军乐团团长兼总指挥。联合军乐团于3月26日在北京成立,连同军乐团的400多人,总人数为1500人,共15个大单位、47个小单位。北京国庆阅兵总指挥部专门下文任命于海为“音乐总监”,并明确表示“在庆祝活动的天安门现场,遇到任何问题都由音乐总监来定”。经过集中训练3个月共计118次的排练和预演,联合军乐团被磨炼成一支过硬的团队,实现了曲目间的无缝连接。国庆60周年大典,联合军乐团像以往一样第一个入场、第一个就位。“在走上指挥台的那一瞬间,我深切地感受到祖国6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内不间断演奏的45首(次)乐曲,创造了可以说是参加人数最多、背奏乐曲量最大、表演形式最复杂、连续演奏时间最长、演奏水平最高的纪录。”

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于海感到很幸运。因为他曾作为解放军军乐团的演奏员和指挥,几乎亲历、见证、参与了共和国40多年来每一次国家重大庆典活动的重要时刻。并还曾在党的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站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指挥全体代表高唱国歌,多次在全国人大、政协大会的开闭幕式上指挥乐队演奏礼仪乐曲,指挥全体代表、委员高唱国歌。

带领1200名军人上“战场”

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这一天,一支由千余名军校学员组成的解放军合唱团首次亮相。这是我国阅兵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世界阅兵史上第一支全部由军校学员组成的合唱队伍。这支队伍的总负责人,就是现年60岁的团长兼总指挥于海。

而说起接到这次任务,于海表示“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因为早在2011年7月,他就已经卸下解放军军乐团团长行政职务,转向音乐教学与学术交流。但为了完成好阅兵任务,他立即推掉了个人安排。

于海说:“当时领导跟我说,我是解放军合唱团负责人的‘不二人选’,一方面我很兴奋,因为从1970年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主席检阅至今,几代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上的重大活动我都参加了,这是很辉煌很圆满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我也确实有一点担心,因为此次合唱团成员都是部队学员,没有专业基础,完成任务有一定难度。”

但阅兵合唱任务是党中央、总书记赋予军队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政治任务,组建解放军合唱团在阅兵式上演唱抗战歌曲,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意义。“从此次演唱曲目看,大多为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抗战经典歌曲,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纪念大会上演唱,会引起强烈共鸣。”

合唱团团长兼总指挥于海最先感到的是排练时间十分紧张,所有参阅部队及有关单位都已于半年前建立并训练,而合唱团组建方案明确时已到了6月9日,离9月3日大阅兵不足3个月的时间。“合唱团队员要求全部从非音乐专业的军队院校学员中选拔,这无疑增加了我们的训练难度。”

时不我待,从6月上旬开始,于海率专家组开始奔赴总装、海军、空军所属的装甲兵工程学院、海军工程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空军工程大学、空军航空大学、空军预警学院7所院校选拔队员,按照音色、音调、身高、气质等条件要求,先从近两万名学员中初选7100名队员,然后进行复选,复选阶段一对一面试,逐个打分,经过多轮淘汰,最终选拔确定了1200名参训队员。

领导1200名官兵唱歌的难度,不亚于拉着1200名官兵上“战场”!言及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为什么要选非音乐专业的军队学员,而不选选择文艺兵或音乐特长兵,于海坦言:“最开始的计划是用地方合唱团和部队合唱团组成,但5月18日开会决定军队独立搞文艺活动,全军真正的合唱队队员也就100人左右。我们选人时想要真正代表解放军的军人,最后下决心从部队的院校里选学员。于海说,刚开始接到任务大家心里都没底。“我参加过这么多阅兵,搞军乐团是有经验的,但是搞合唱我是第一次。合唱团让我来负责,我是根本没想到。”

“解放军合唱团在这次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阅兵庆典中演唱多首歌曲。这些歌曲是总部机关组织有关专家反复研究论证而确定的,具有深刻的内涵意义。从整体上讲,它们承载并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强国强军的伟大梦想。”于海介绍,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为庆典活动常用的仪式歌曲外,其他歌曲各有特点。如《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可以更好地营造纪念大会的庄严氛围,也符合解放军合唱团全部由学员组成的属性;《保卫黄河》是抗战经典歌曲中的代表作,情感激昂,能充分感染现场观众的情绪并调动他们的情感;《在太行山上》是一首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抗战经典歌曲,实现了抒情性与战斗性的完美结合;《强军战歌》唱出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时代强音;《人民军队忠于党》表达了全军将士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的坚定信念;《团结就是力量》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团结奋斗的意志力量。

为充分烘托抗战胜利日纪念大会的庄严氛围,展示千人大合唱的大阵容、大气势、大震撼,于海曾组织专家对合唱参阅歌曲进行了改编。在改编中发现,这些歌曲版本很多,有的相互间差别很大,很难明确标准范本,还有的不适合大合唱使用。为此,通过查询资料、拜访作者、比较录像、现场试唱等方式,组织专家反复论证不同歌曲版本、校正歌曲乐谱,整理了一套适合千人合唱专用的范本。“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队员音高、音域特点,还组织专业力量对曲谱进行了改编,并且设计了一些军姿动作,增加了观赏效果,体现了军人的威武英姿。为检验改编后的效果,前期先组织了100名队员进行试唱,请专家试听,并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再修改,经过反复打磨的歌曲,既保留了原本风格,又实现了最佳演唱效果,达到了观赏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从“零基础”到有形有势有魂

解放军合唱团配备有1名团长、1个政委、2名副团长,10个业务指导老师,24个业务教歌员。根据合唱团团长于海的要求,24个业务教歌员,每一个教歌员负责50名学员,责任到人,一对一了解每个队员的优点缺点,保证50个人都唱好。

合唱团队员虽然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可是队员们毕竟非音乐专业,有些队员音色还好,但乐理知识缺乏,甚至不识谱,可谓“零基础”。为此,于海要求从基础抓起、从标准严起,在训练中既遵循艺术规律,又对学员采取非常措施。“开始阶段,我们重点实现队员从不会唱到会唱的转变。在总部机关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从全军抽调选派了三四十名专家和教歌员进行集中培训,分成7组,到各院校对合唱队员进行辅导。由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教会队员演唱,老师们采用了最接地气的训练方法,就是边教合唱曲目,边进行音乐知识普及,教乐理、教识谱、教唱法,由老师一句一句领唱,队员跟唱,反复练习。队员们基础不好,就在歌本上记下演唱要点、注意事项,有的队员记得密密麻麻,回到宿舍后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对照着记录一遍遍练习,很快,队员们对歌曲都做到了会唱。”

之后,重点实现队员从唱会到唱准的转变。这期间,主要通过录音校准的方式,让队员们听歌曲的伴奏录音、专家演唱录音、军乐团伴奏录音,并专门选出了一些演唱标兵做示范,把他们的演唱录音提供给队员对照跟唱。另外,还专门组织小班教学,由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抠队员的发音、咬字,很多老师都给队员定下了一个“清零”的规矩,就是每句歌词要反复唱十遍,十遍都不出错就算通过,如果队伍里有一个人唱错,就将之前唱对的遍数全部清零,重新再唱。就是通过这样的训练方法,使演唱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保证队员能够唱准。

第三阶段,重点实现队员从唱准到唱出艺术感染力的转变。于海说,唱准只是基础,唱美、唱出一流水准,就必须带着充沛的感情去唱,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艺术感染力,引起大家的共鸣。“刚开始时,队员们演唱阅兵歌曲都是一个表情,有的老师形容‘像扑克牌一样’,特别‘板’,看不出任何表情变化,为此我们又注重培养队员丰富的演唱感情、口型和表情等训练。我们专门拿出时间讲解歌曲内涵意境,帮助队员理解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思想主题和音乐形象,使队员体悟到跃动在音符中的革命激情,进而准确处理旋律的起承转合、乐句的抑扬顿挫、情绪的舒缓起伏,使歌声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

为了保证不同教歌员教出来的唱法一致,于海和副团长王军、李成将阅兵演唱的8首曲子进行了详细的拆解:哪个地方有重音,哪个地方有呼吸,每个曲子什么背景都一一弄清楚,然后将教歌员集中到北京培训。

为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解放军合唱团设团、大队、队三级管理体制,机关设办公室、业务组、政工组和行管保障组,下设陆海空4个大队(陆军2个),再按照每队100人分成12个队。

7月15日,在各地分训一个多月的七大院校合唱团队员集结到北京。入驻集训场地当天,团长们组织了一个300人的小合唱,让大家高兴的是,这300人唱齐了。第二天,1200人的首次合唱结果更让他们兴奋,此前没底的他们终于觉得:“这群‘零基础’的学员能完成任务!”

从解放军合唱团集中进驻到正式参阅只有50天的时间,千余名非音乐专业的军校学员,要完成向具有一流演唱水准的准专业队员转变。“从不会唱到唱会唱熟,从唱会唱熟到唱准唱美。来自全军的35名专家和教歌员一句一句教、一段一段唱、一首一首练,延长训练时间,加大训练量,经常加班到深夜。”于海说。为了帮助队员训练良好的演唱口型,老师们提出了创新改进的训练方法“咬水果训练法”,利用食堂每餐提供的水果,感受嘴巴咬合的肌肉用力方式,并用在良好的演唱中,保持良好的口型。

解放军合唱团队员们不仅要唱,还要配合演唱做动作,在唱《义勇军进行曲》《人民军队忠于党》时队员们要全体敬礼。于海告诉记者,大家都看到军人敬礼敬得很漂亮很标准,但是这么多人一起就未必漂亮,要集体做得漂亮很不容易。为考核动作,12个队经常比赛唱一样的歌、做一样的动作。按照于海定的标准,演唱动作全部做得整齐考核算优,做不齐只能算及格,100人中只要有一个人做错,就不及格。比赛前于海经常压力比队员大,他说:“我担心万一哪个队员做错了导致全队不及格,他的心理压力太大,害怕从领导到队员都要怪罪他。”不过,12个队的比赛没有一个人做错的,只有几个不齐的。

一周军训总结篇6

2021年9月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报告

新生军训是每一个新学期都会开展的,是切实提高同学们的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的工作。整理了大学生个人军训总结报告,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学生个人军训总结报告

为期15天的军训工作,在学院领导的重视、武装部的周密安排及各系、处室的通力协助下,在武警教官们的辛勤教导和全体同学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已安全、顺利、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军训从9月15日开始至25日结束,历时15天,受训的本、专科新生3170人,根据《嘉应学院20xx年新生军训计划》的要求,坚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同学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武警教官的悉心指导下,学到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技能,加强了组织纪律性,树立了集体主义思想,增强了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通过军事理论知识测试、实弹射击和军事汇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l、领导重视周密安排

为高质量完成今年的新生军训,切实提高同学们的基本军事技能,增强了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学院党委非常重视,成立了以谢友祥副院长为团长的军事训练团,负责军训的筹划、准备及实施工作。为了完成今年的军训任务,武装部在暑假期间多次与承训部队--梅州市武警支队的领导联系沟通,协商军训事宜,并着手制定《嘉应学院20xx年新生军训计划》和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承训武警部队抽调专门力量,进行了具体分工。军训期间,学院领导及各系领导都非常重视,深入训练场检查、指导军训工作。如江南校区管委会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军训工作的完成。又如:体育系、外语系、化学系、财经系、教育系、土木工程系等分管领导冒着炎炎烈日,每天跟随在训练场协助教官抓好训练,极大地鼓舞了军训人员的热情。在每天的具体组织上,双方领导都把一天所需的训练场地、器材等方面做好协调,明确分工,周密安排,严密组织,确保了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严格训练保证质量

按照《高等院校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施训。共完成了15个教育训练日,其中军事训练84课时,军事理论教育17课时。严格训练管理,是提高军训学生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学生实现军训“掌握基本军事技能知识,增强国防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保证。针对这次参训学生的特点,为保证军训质量,做到四严:一是严格教官的示教。从教官的自身形象、教学等每个环节,从严要求,严格把关;二是严格对教官的要求。这次军训的教官,是经过武警教导队严格筛选,把能力强,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过硬的人员抽调到这次军训中当教官;三是按训练科目的安排实行劳逸结合,采取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方式。在训练之余,各教官还教同学们唱一些革命歌曲,并组织同学们拉歌,既调动了训练积极性,又活跃了气氛,既增强了团结精神,又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娱乐氛围,达到了劳逸结合的效果;四是严把质量关。为确保军训质量,严把质量关,训练中,每位教官把自身所学的本领,灵活运用到训练之中,并根据学生领会动作强弱等特点,采取分层次进行训练,帮扶相结合。并针对检查、军训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逐一过关,从而保证了军训任务按质按量的完成。

3、严格管理提高素质

在整个军训期间,严格按照《高等院校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到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确保了军训期间安全稳定。一是注重抓作风、纪律培养。依据各项管理手段,加强了同学们的队列作风,增强了同学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了同学?quot;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意识,达到训管结合,培养作风的目的。二是建立了新生军训考勤表。每天出操前进行点名,登记出勤情况,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从训练到日常管理,教官们都严格按照军训的要求办事,上面要求做的就坚决做好,不符合要求的事坚决不做,增强了同学们的时间观念。三是严格训练场的管理。从军训的第一天开始,不管是在训练中还是在休息期间,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严格要求,做到准时出操、准时训练、准时休息、准时收操。四是统一了内务。组织同学们整理了内务,统一了标准,并进行了检查评比,规范了同学们的内务秩序。

4、训练刻苦成效显著

这次军训,时间比往年长,增加了5天的训练量,而且气候比较炎热,同学们对所学的内容都比较陌生,但每一个同学都能端正训练态度,把这次军训当作一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锻炼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安下心来训练,静下心来带着问题思考。白天,在高温的训练场上,在火热的太阳下面,同学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天一身汗。晚上,还撰写军训心得。同学们在军训体会中写到?quot;军训是一次提高国防知识和增强自身素质的好机会。通过军训,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们的爱国热情为之振奋,我们的意志倍加顽强。军训就像一条鞭子,时刻鞭策着我们前进,军训又像一把尺子,时刻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军训更像一盆火炬,时刻照耀着我们的前方。““自军训以来,我深刻地感受到军队生活的快乐与艰辛,意识到军事训练的重要性,认识到国防力量对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性,这次军训锻炼了我的意志和毅力。“同学们普遍感觉是:苦中有乐,累中有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有的同学身体不好仍带病坚持训练,不拖后腿;有的同学为了不影响班里的荣誉、系里的荣誉,自己加班加点训练,这种训练劲头,在军训中处处可见,蔚然成风,一直坚持到最后。就是由于这种精神,这种风气,这种.,大大地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军训积极性,为安全、胜利、圆满完成军训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保障到位扎实有效

强有力的保障是圆满完成军训任务的重要一环。为了让军训人员精力充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军训中去,一是各保障人员服务意识强,军训团成员经常深入训练场检查指导,特别是武装部领导坚持每天深入一线检查协调军训工作,保卫处全体同志全力以赴,同心协力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每天做到开水凉茶供应及时,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二是担负靶场射击的保障人员,能够做到积极配合,听从指挥,确保了靶场的安全和1900多人的实弹射击的顺利进行;三是进行了一次军事日活动。组织近70多名学院干部进行了实弹射击,从而增强了国防观念。四是武装部车辆保障到位,军训车辆除了保障供水外,还还随时负责军训中晕倒学生的抢救工作,确保了军训中无一学生因病而贻误治疗。此外,武装部还准备了充足的润喉药品,分发到各个训练点教官手中;后勤管理处派出医生到训练场巡医,随时做好医疗服务保障。总之,军训期间的各项保障到位,工作落实,保证了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6、集中汇操成绩显著

在9月25日上午举行军训汇操比赛和总结大会上,同学们头顶烈日进行汇操,在教官的口令下一丝不苟地完成规定动作,以饱满的精神和高昂的斗志向学院领导和老师们交上了入学以来的第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参赛的16个系代表队,经过1个多小时的角逐,每个动作、每种步伐考官的认真考核评定,16个系平均分均在85分以上,汇操前六名的有:外语系、中文系并列第一名、其次是财经系、政法系、地理系、土木工程系、体育系。内务卫生评比前六名依次是:政法系、音乐系、财经系、物理系、中文系、外语系。大会还分别对实弹射击中获得前10名优秀射手,以及在《国防教育》知识测试中获得优秀答卷奖的30位同学颁发了奖项。

存在不足:个别同学思想不够重视,吃苦精神不够强,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

大学生个人军训总结报告

这次军训,由于部队教官严格要求,认真进行各项科目的训练;同学们参训态度端正,有吃苦耐劳和磨练意志的思想准备,因此,在军训期间参训学生都能积极的投入到艰苦紧张的军训之中,不仅增强了国防观念,坚定了爱国主义信念,而且体验了士兵生活,增强了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以及革命英雄主义观念,培养了艰苦奋斗、勇敢顽强的军人作风。虽然军训时间是短暂的,但这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业和两年后的走向工作岗位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同学们,军训是每一位大学生在就学期间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这次军训的1000多名同学经过军训技能考核评比,均取得优良成绩。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都将在军事科目的学习上获得相应的学分,并且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高等学校“军事训练合格证书“。

十多天来,同学们虚心向教官学习,严守纪律,不怕困难。有的同学带病带伤坚持训练,从不叫苦叫累。我营二班的郑玉龙同学虽然在不久以前曾经因为在家乡打篮球的时候不慎将脚摔伤,但是他依旧坚持表示参加军训,再苦再累也不能耽误训练,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要做一个逃兵!“在训练中,他没有主动喊过一次报告或请求休息,每次都是忍住疼痛,坚持与大家一起训练,同学都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我班的雷宇同学平时给同学们表演节目,他训练刻苦、动作认真,每天一身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表演受到教官的肯定同时,他还在业余时间热心为班集体为同学服务。他说,军训不仅增强了体魄,而且锻炼了意志、毅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集体荣誉感。

在同学们身上真正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崇高品质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西安思源学院学生军训工作的新篇章。

这次军训得到了西安警官学院领导和教官以及学校参训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军训中对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爱心和责任心,参训的教师从军训开始一直到现在始终没离开学校,没离开参训学生。一大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从接到参训工作的光荣使命,穿上威武的军装的那一刻起,就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一名准军人的标准规范自己,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参训学生,以昂然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军训中去。

这次军训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为确保今年学生军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校党委及时调整和充实了军训领导小组成员,并且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鼓动工作以及活跃的文体活动,在紧张的军训中,各营、连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校艺术团还对各校区作训教官和参训学生进行了演出慰问。

一周军训总结篇7

今年是中国人民建军86周年,同时,又是__双拥运动兴起70周年,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营造军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奋斗的浓厚氛围,扎实做好“八一”期间拥军优属工作,__区__新村街道着眼驻地部队实际需求,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活动,以多种形式庆祝“八一”建军节。

一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建军86周年纪念,利用社区中固定的“双拥国防”宣传栏以及各居民区中的黑板报、电子屏幕、宣传橱窗等各种宣传阵地,宣传有关的优抚优属政策,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国防意识和拥军意识,形成弘扬拥军优属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广泛开展多层面的走访慰问活动。

(一)积极开展迎“八一”街道领导部队走访慰问工作。“八一”期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等领导分头来到武警上海总队直属大队和三支队一大队走访慰问了驻地武警部队官兵,带着全街道社区居民的拥军情意,向部队官兵致以节日的祝贺。同时根据部队的实际需求,赠送武警三支队一大队价值10000元音响和电视机,为武警总队直属大队送去价值10000元的饮料和水果。感谢他们为__稳定和谐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召开“互谅互解互帮助,共建共赢共和谐——庆‘八一’军政恳谈会”。军地双方就军地加强互动,开展全方位合作,努力形成军地双方优势互补、共建共赢提出了新的思路。特别就在部队官兵中探索开设劳动技能培训,为提高士兵的就业技能提供帮助,切实解决士兵退伍后的就业难问题,使战士退伍回乡后能用所学的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形成共识,并为每人送上价值500元的慰问品。街道领导表示,街道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驻地部队建设,并将竭尽所能提供帮助。

一周军训总结篇8

陈燮霞:

艰辛也是“播种机”播下的是冠军种子

从农家走出来的女大力士,奥运举重冠军陈燮霞是其中的一位。

来自广州番禺农村的陈燮霞,父母都是农民,以种水稻和甘蔗为生,农务繁忙。年仅7岁的陈燮霞,便开始下地干农活,经常帮爸妈挑水浇灌。8岁时,陈燮霞就能够用板车一次性拉300多斤甘蔗回家了,表现出的力量远在同龄人之上。

由于有举重天赋,陈燮霞被番禺业余体校选中。但因家境窘困,训练需要钱,负担很重。父亲为了供她训练,前后借了上万元。

1999年是陈燮霞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在广州市练习举重的她没有被省队选上,面临着打包回家种地的窘境。幸运的是,陈燮霞被八一举重队的教练看中,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能吃苦,而这一点对练举重非常重要。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默默无闻的陈燮霞在多年的苦练后,全国赛上首次夺冠。获得全国冠军后,陈燮霞一发不可收拾,在亚锦赛中,又夺得了亚洲冠军,同时打破了挺举的世界纪录;在泰国清迈举行的世锦赛上,一举夺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世界冠军;并在全国举重锦标赛上,陈燮霞以213公斤的总成绩,力压杨炼夺取冠军。

2008年,陈燮霞征战奥运赛场,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轻装上阵的她,在奥运女子48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和总成绩212公斤的出色表现,为中国代表团摘得首枚金牌,同时也打破了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奥运会纪录。

阳光总在风雨后,而今陈燮霞载誉归来。这一切来之不易,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才能知道。陈燮霞凭借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终于获得了冠军,也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北京奥运会后,这个农家孩子获得各级政府的奖励和企业的捐赠总额超过455万元。虽然家里有钱了,但陈燮霞的父母却表示,还是会继续务农,这样的生活是他们习惯了的。

周洋:韩流终结者曾经“很差钱”

站上最高领奖台时,她笑得灿烂如花。温哥华冬奥会,周洋以一敌三获得金牌,打破了多年来韩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垄断,被誉为“韩流终结者”。

一个卖冰糕的父亲、一个为别人织毛衣的母亲,培养出了一个世界冠军。“拿了金牌,会改变很多事,它能让我父母生活得更好……”18岁的周洋说,喜悦的脸上掩不住些许艰辛的滋味,或许此时此刻,只有父亲周继文和母亲王淑英能够体会到,冠军的光环背后,心酸逆流成河。

周洋小时候练滑冰,训练费曾难倒了周继文和王淑英夫妇。一说起周洋训练的苦,周洋的大姨不停地抹着眼泪:“我妹妹和妹夫日子过得困难,给孩子买不起冰鞋,只能捡别的孩子不要的,因为鞋不合适,总是磨得满脚血泡。”小周洋10个脚趾头的血泡前一天刚结茄,后一天马上又磨破,家人都不忍心看她那双小脚丫,可她却从不喊一声疼。

2006年11月,年仅15岁的周洋被选进国家队,成为国家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为了储备充沛的体能,周洋每天都要承受最大运动量的超负荷训练。“累的时候,就会想想父母。”周洋坦言,每当自己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一想到父母生活那么不容易,咬咬牙,就能挺过来。到了国家队之后,周洋可以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赢得奖牌,从而拿到一些奖金,这些奖金她除了日常开销外,都交给父母存起来。去温哥华之前,世界冠军周洋每月只有500元的工资。

如今,周洋已成为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的绝对主力,战功显赫。自2007-2008赛季,初出茅庐的周洋在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加拿大站夺得女子1000米冠军,继而在美国站问鼎女子1500米冠军,以2分17秒162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2008年,周洋夺得短道速滑世锦赛女子3000米冠军,实现中国女队的突破。

周洋的凤凰涅,不仅为中国女子短道速滑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而且也达成了自己的心愿,作为吉林省第一个在冬奥会上获得金牌的选手,她的家庭一举脱贫,从国家奖励到省里、市里的奖金加住房,小小年纪的她,已经为家里赚到超过400万以上的丰厚家底。

李小双:把吃肉当作童年梦想的奥运冠军

他被誉为李宁之后中国体操的又一个高峰,他是首位获得奥运会体操全能冠军的中国人,从凭借“团身后空翻三周”而震惊世界的奥运冠军,到一名成功的商人――李小双,中国体操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明珠一般都是经过千百次历练打磨而成,李小双也不例外,出身贫寒的他自从确定了体操这个梦想后,便开始辛苦训练,终于功成名就,成为举世闻名的体坛名将。

李小双小时候家境一般,父母每个月的工资都在30元左右,小时候的李小双最大愿望就是能吃上肉。童年的李小双很顽皮,加上又黑又瘦,因此得到了“小怪物”的绰号。李小双坦言小时候自己并没什么理想,那时候回家只想吃肉。一年级的时候,老师问每个人的理想是什么,李小双的回答是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没什么理想。当听到有的同学说将来想当科学家的时候他惊讶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家。

李小双出生在一个不盛产桃子的体操名城――仙桃,从小他就和哥哥李大双爬墙上树,侧手翻更是两人的绝活。李小双和哥哥李大双走上体操之路非常偶然,是在打架过程中被教练相中。一次与小伙伴们打群架,面对一群人,李小双一拨只有三个人,却不落下风。这场景正好被后来的启蒙教练看见。第二天,兄弟俩就被姥爷送进了体操房。“教练直接找到我姥爷,然后我们俩就开始练体操了。”李小双这样简单地介绍了他体操生涯的开始。当时,李小双兄弟俩每个月会得到7块钱、3斤粮票的补贴,而当时他的父母每个月才挣30多块钱,这笔钱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意义重大,他们俩因此也成了能给家里挣大钱的人。

体校的训练是艰苦的,李小双每天5∶30起床,练到7∶45然后去幼儿园,下午再去体校,练到晚上7点回家,用李小双的话说,自己每天都会伴随着新闻联播的开场音乐进家门。1979-1983年,李小双就这样在艰苦的训练中度过了自己的体操萌芽阶段,也为自己的奥运金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奥运冠军李小双效仿师兄李宁转战商场,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

王晓福:独臂侠泳坛称霸逆转家庭贫困

早在2002年,年仅14岁的王晓福就在国内和国际残疾人游泳比赛上崭露头角,共夺得13枚金牌,破8项世界纪录,震撼了整个国际残疾人泳坛,被人们誉为中国的“索普”。在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上,小伙子再创佳绩,斩获3金1银1铜,并三次刷新世界纪录。在第13届北京残奥会上他又荣获了2金2银2铜的傲人成绩,逐渐被大家所熟知。

王晓福1988年11月16日出生于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一个贫困家庭,6岁时的一次意外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无情的高压电击导致他右上肢被烧伤,右大腿肌肉被电流从上到下撕裂烧伤,腿骨外露,身体其他部位多处严重烧伤。为了把他从死神的手里抢回来,王晓福的父母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债务,亲戚朋友对他们家避之不及。为了还债,不用说平时,即使到了春节,别人都欢天喜地地备起了年货准备了炮竹,但王晓福的家中却一如既往地“节俭”。王晓福懂事后,妈妈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要有志气,要争气,要让那些瞧不起咱的人看到一只手的人不比两只手的差”。贫困的家境,不幸的命运铸就了王晓福坚强的性格。

2001年4月,这个大手大脚、13岁的孩子被省残联的教练发现。王晓福有一股不服气的精神头,他从跳下泳池的那一刻起,就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不管是新运动员还是老运动员,他都要游到他们前面去,一定要游到最前面。没过多久他就达成了自己的目标,于是他又制定了下一个目标,要与比他轻一级别的运动员一争高下。大家都知道残疾运动员的等级有着严格的划分,每一个级别的划定都是通过分级师对运动员的残疾类型和程度来定的。残疾程度上差一个级别往往在运动能力上要相差好大一截。但王晓福“固执”地咬定目标,将轻级别的世界纪录作为自己赶超的目标。在训练中,他从不偷懒,上强度时每天要在水中泡7个多小时,游一万多米,起水后累得饭都不想吃,倒头便能睡着,但他自己告诫自己,只要在训练就要做好每一个动作。后来他成为教练们公认的游泳动作最规范的运动员。

就是这样一个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出大山前从来没见过泳池的孩子,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和一股子不服输的精神,跨入了世界冠军的行列,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度全国最佳残疾人运动员、2004年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中国电视体育奖以及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个人等荣誉。除了精神上的奖励,王晓福还收到了不少物质上的奖励,单北京残奥会夺金后的奖金,就收获了60多万元。如今的他,不但让家里还清旧债,而且再也不必为生计发愁了。

龙清泉:“小哪吒”曾靠捡矿泉水瓶赚钱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拿金牌,在这之前,他甚至连国际大赛都没有参加过。当龙清泉登上北京奥运会冠军领奖台时,许多人都在打听这位有着憨厚笑容的小伙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龙清泉出生在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红岩溪镇红岩村。由于母亲怀他11个月,且出生时手脚粗壮,十分有力,因此被称为“小哪吒”。

龙清泉一家人靠杀猪卖肉生活,在当地生活维持在一般水平。每天清早,龙清泉父母用板车推着猪肉到离家1里左右的街上去卖猪肉,下午,父亲卖完肉后推着板车回家。从6岁起,放学回家时,他经常帮父亲把板车推回家,一直推到他被选到县城业余体校学习举重时为止。

从小,龙清泉身体强壮有力,活泼好动,常常在沙发上倒立。在得到父亲的赞许后,他心里乐开了花。他从不挑吃,家里杀猪卖肉,为他吃荤菜创造了条件,但他更爱吃的是蔬菜。父亲有时买来玩具,小清泉高兴极了。但不一会儿,一个完好的玩具在他手上就被拆得七零八落。接着,他又反复尝试把玩具组装好。

1999年3月,在龙山县红岩镇中心小学读四年级的龙清泉,被县业余体校举重队选中。

每天清晨6点到7点半训练一个半小时,放学后训练2个小时,白天就到寄读的县实验小学读书学习。龙清泉是队员中年龄最小、个头最小的学生。但他训练十分刻苦,深受老师和教练的喜欢。当时,县体育局的业余体校条件十分简陋,没有场馆,没有举重器材。开始训练时,大家把竹管和废弃的自来水管当杠铃模仿练习。为增加重量,教练和队员想办法在竹管和自来水管里填充沙石。龙清泉由于刻苦认真,悟性好,抓举、挺举中的收腰等基本要领完成得最好。每次提前完成训练任务后,教练奖励他的是到旱冰场去溜冰。他一学就会,也是队友中滑冰滑得最漂亮的一个。2000年,龙清泉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重基地选中。

正当龙清泉在举重运动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时,家里的生意却清淡了,当时的肉价低到10元钱可以买到3斤肉的行情,家庭收入逐渐减少。这时,龙清泉父母决定远走他乡,到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打工。为了节约开支,父母还在打工的地方种菜、喂鸡,省吃俭用支持孩子的训练。

在州举重基地训练学习期间,龙清泉的生活费是最低标准的180元,另加每天只有1元的零用钱。他知道父母赚钱不容易,没有开口要更多的钱,而是主动打扫训练场馆,把观众扔下的饮用水瓶收集起来当废品卖。有时,龙清泉还把捡废旧品的范围扩大到校外,得到了微薄的收入补贴开支缺口。

2006年底,外出打工4年的父母回家过年,与教练通电话后才知道龙清泉几个月前就被选送到湖南省举重中心训练,儿子因集训不回家过年。想到几年来在外打工挣钱不多,不能给儿子提供更多的生活费,两人感到愧疚,欠孩子太多。不久,龙清泉从省队往家里打来电话,向爸妈报喜,被选送到省举重中心。同时,告诉父母,在省队训练,每月需900元的费用。这对每月收入不高的打工家庭来说,是承受不起的。幸亏当地体育部门在得知消息后,把龙清泉作为一对一资助对象,负担了大部分生活费用,解决了龙清泉的后顾之忧,让他可以安心训练。

奥运会后,龙清泉收获了百余万奖金,深感父母培养之恩的他,把一半奖金交给了家里,让老人们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

陈艳青:

采茶女练举重一年流汗“一拖拉机”

陈艳青是奥运历史上首位蝉联冠军的女子举重运动员。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后宣布退役,同年11月复出之后摘取了2005年东亚运动会冠军并且再次退役。2006年12月再次出山的她夺得了2006年多哈亚运会冠军,同时打破了抓举、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她毫无悬念地摘得女子举重58公斤级冠军。就单凭陈艳青“三次退役三次复出”并两次夺得奥运冠军的经历,就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位出色的中国传奇女性。

但就像许许多多从事举重项目的运动员一样,陈艳青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贫困农家孩子,父母让她从事体育的根本目的也只是希望她能过上不同于他们的生活。当陈艳青获得金牌时,坐在演播室里的主持人问陈爸爸,陈艳青喜欢吃什么?朴实的陈爸爸喜极而泣,用不标准的苏州普通话说:“陈艳青最喜欢吃她妈妈烧的红烧肉,陈艳青小的时候,家里穷啊,吃不起肉”。

陈艳青出生在苏州农村,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经济上比较困难,所以父母让陈艳青去了体校,希望将来能到西山小学当个体育老师。陈艳青去体校时,大姐读初三,二姐读初一。家里原来很穷,总向亲戚朋友借钱。那时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是靠种果树和种田,1992年盖房子一共借了很多钱。那三年家里从没买过西瓜。爸爸说,送陈艳青出去训练尽管知道很辛苦,但从没打算让她回来。小小年纪的陈艳青也知道“只有吃苦,才有回报,穷人家的孩子不怕吃苦”。

陈艳青的老家太湖西山,是我国著名的茶叶碧螺春产地。她家也种了不少碧螺春茶树,从小就跟着父母上山采茶的陈艳青亲眼目睹了无数次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采茶是个技术活,每到春季,苏州的采茶女可谓是高度稀缺。陈祖福说,女儿是个心灵手巧之人,这点从采茶就能看得出。一斤新茶要用16万个新鲜的茶尖才能炒出,一个熟练的采茶女一天要采上12个小时。陈艳青一天采茶至少在42万个茶尖,大约能炒出两斤多的碧螺春。

成功后,陈艳青总是惦记着家中的父母,总是存上点钱就往家里寄,但她父母却依然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我们没有一次伸手向女儿要过一分钱,女儿主动孝敬我的钱,等将来她结婚全部还给她,一分也不要。我和她妈妈有生存能力,能够自力更生,不可以用她的汗水钱。艳青一年流下的汗水,一个拖拉机可能也装不下。”

奥运夺冠后,龙清泉和父母在家中合影留念。

周洋冬奥会夺冠后,父母在家乡替她领取奖金。

一周军训总结篇9

(西昌学院武装〈保卫〉部,四川西昌615013)

【摘要】西昌学院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是全国重要的彝族聚居区之一,属四川省管理的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军训具有鲜明的特点,其工作体制的创新和研究顺应民族特色和时代的需求。如何做好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工作和建立军训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以西昌学院为例,从军训工作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环节进行分析,旨在对新时期大学生军训工作体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方法与技巧

大学生军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是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如何提升新时期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的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就此,本调研团队在西昌学院校园网页做了一个关于“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要不要取消?”课题的调研,对我校2011级参加军训的民族学生做了1000个抽样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14份,弃权86份。下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对大学生军训工作的一点认识与实践。通过问卷调查的汇总,结果:有70.5%表示反对取消,在我校的调查中93.06%的同学认为军训是很有必要或者可以接受的,这说明大学生军训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是受欢迎的。

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当务之急大的难点,就在于机制的创新。改革军训工作体制机制,尤其是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方法的创新,能够推动我国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以下几点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实践与认识,供读者的参考:

1根据解放军军事训练大纲,单独制定大学生军训教学大纲,统筹兼顾民族地区特色,提前做好军训前期筹备工作

大学生军训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没有一部针对大学生军训的教学大纲,各级学生军训都是引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大纲》,使学生军训目的、方法、时间以及达到的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照搬照套现役军人《军事训练大纲》有关,虽然学生接受短期的军训,但是学生军训效果走马观花的感受,没有抓住学生军训的要害,似乎成了形式主义,让各级学生军训工作走了样,变了调,没有真正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为了提升各级学生的军训效率,规范全国学生军训工作的行为,作者认为国家层面应当制定《学生军事训练大纲》行政法规,通过行政法规统一指导全国学生军训工作,使学生军训工作作出具体化、系统化,以及要求学生军训要达到的标准和军训的目的。同时通过《学生军事训练大纲》限制学生军训的泛滥,明确学生接受军训的层次和对象,取消中小学军训泛滥的局面,让大学生饱满热情接受祖国统一的军训,杜绝从小学生起军训到大学的视觉疲劳,根除学生军训成为“老油条”的问题。

1)按照《学生军事训练大纲》行政法规,因地制宜,制定大专院校大学生军训的教学大纲,提前精心谋划军训的内容,做到早计划、有安排、提炼军训工作的尚方宝剑。

2)提前制定大学生军训工作机构的联动机制。

做好军训工作的联动机制保障,是检验军训效果的保证和前提。大学内军训工作部门,环环相扣,特别需要涉及到学校武装部、学生处、团委、后勤、医院及各院系的密切配合。因此必须做到周密规划,统筹安排,协调一致,才能保障军训工作的顺利展开。

3)因地制宜,兼顾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根据军训对象,因人施教,提升民族学生的军训质量。

西昌学院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州府,地理位置特殊,接壤云贵川交界处,是全国重要的彝族聚居区之一,也是四川省属新建的本科院校。

开展大学生军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其军训方法的创新,顺应民族大学生多的特色,不断创新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方法至关重要。自2004年建立本科院校以来,我校学生军训模式由过去到驻军训基地训练改为校内军训,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军分区承训,学生辅导员担任连队指导员配合部队开展工作。每年军训前成立由凉山军分区司令部和学校领导及各相关部门组成的军训指挥部。下设军训团,由部队参谋长任军训团团长,学校武装部部长任军训团政委,形成了部队和学校相互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指挥部例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军训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军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军训内容也不只是单一的队列、内务训练,而是把军事理论、入学教育、安全教育、文艺汇演、新生运动会等融入其中,使军训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参与的兴趣得到提高。

4)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效果,不断创新军训方法与实践

在对彝族学生的调查中,同学们对学校的军训工作表示了认可,81.5%的同学表示对军训内容的安排比较满意,40%的同学表示十分满意,满意度达到92%;45%的同学倾向于半个月的军训时间,42%的同学倾向于10天;88%的同学选择在校园内军训,12%的选择在驻军训练基地。从这些数据说明,在校内军训,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军训效果好坏。

2不断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方法,兼顾移风易俗双语教育能力,强化“一日生活制度”的核心,紧扣军训效果与实践

谋划好军训前期筹备工作,是军训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全面考虑军训期间需要加强的各个环节,积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推进军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2.1强化“一日生活制度”管理,准确引导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习惯,自觉接受新的养成和良好习惯

大学辅导员是一个学生走向成人,迈向社会的后期启蒙者。教师的举止和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气质发育和后期发展。在军训中辅导员及教师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深入训练现场,主动了解参训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态,及时解决军训中的问题。在与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相处中,围绕军训目的,抓住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薄弱环节,创新思想教育方法,强化管理,让少数民族心服口服。方法创新思路如下:

(1)既可保障学生的军训效果。又可利用军训机会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在开展军训期间,要求辅导员始终坚守在训练场,做到行为世范、学为人师的表率。

(2)抓好学生骨干并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在军训班中担任副班长、宿舍长等职务,一方面通过他们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开展军事训练,另一面可以考察他们的能力,便于学生干部的进一步培养。

(3)合理安排文体活动,调节军训气氛。同时在军训中穿插了军事理论、入学教育、安全教育、文艺汇演、新生运动会等活动,充分丰富了他们的军训生活,缓解了他们的疲劳,同时还达到了鼓舞士气、陶冶情操的目的。

2.2正确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科学实施军训主要内容

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参加过军训,但诸多限制,他们只进行了以队列为主的部分军事训练,缺少系统性和后继性,对军事训练内容、方法、意义等了解不深。为了提高军训效果,在大学阶段的军事训练层次应该更高一些。

调研中,我校2013级新生中41.65%的学生喜欢擒敌拳这个军训科目,18.43%的学生希望增加国防知识、现代科技等军训内容。

因此,不但要对其进行队列训练,还要加强他们学习军事理论和现代科技的力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军事素质。此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施训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同时,教官、带队教师和学生骨干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不提倡学生带病坚持训练。

2.3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与军训宣传阵地相结合,激励少民族学生饱满的训练热情和昂扬士气

军训中要充分利用校园彝语新闻、校园网、军训简报、总结会、标语口号等宣传阵地,成立军训宣传报道小组,不断挖掘感人亮点,大力宣传优秀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在大学生军训中,坚持每日表彰优秀营、连、班,学生日出记者团认真拍摄学生刻苦训练的每一瞬间,对于优秀典型及时在校园新闻网宣传报道,使学生军训士气得到了鼓舞,保持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高涨情绪。

2.4加强后勤安保工作,保障军训开展

首先军训中要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严把饮食卫生关,饮食部门负责人每天现场督导,确保学生饮食健康。

其次建立医疗保障机制,实行医生随营制度,每天配备两名随训医生值班,及时救治伤病学生和处置突发伤病员。

最后,安全保卫到位,训练场地、门口等地方保卫人员站岗,不允许军训无关人员私自进入训练场地,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此外,军训相关人员配备对讲机、专用车辆,为工作开展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便利。

2.5关注彝族地区学生心理,开展针对辅导

科学分析和把握军训过程中,彝族学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是确保学生军训圆满完成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军训阶段心理变化基本上分为“新奇期”、“疲倦期”、“适应期”和“留恋期”四个阶段。军训初始,大学生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因此要做好训前动员及宣传工作,让他们明确军训的目的和要求,在思想上真正做好吃苦的准备,引导他们以积极向上和乐观的态度,投入到艰苦的军训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训练难度的加大,开始出现厌倦期,学生会感到各种不适应,学生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个别同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同时指挥部适当安排一些文体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厌倦期后,学生逐步适应军训生活节奏,训练质量和组织律性都得了加强,这时士气可鼓不可泄,要不断鼓励学生坚持训练,克服困难,取得军训的最终胜利。军训后期,学生开始留恋军训生活,这个时期要引导学生巩固军训成果,使他们把军训的收获、体验加以提炼升华,从而从思想上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3认真总结民族地区军训方法与技巧,形成军训后期成果提炼

当前我国大学生军训多为两周左右的集中教育,军训教育效果随着军训结束也逐渐淡化。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每年军训中的方法和成果,形成文字和影视图片资料,通过广泛收集和整理,积极探索军训中的方法与技巧,逐步完善军训成果的长效机制。只有善于总结,勇于创新训练技巧与方法,不断改进大学生国防教育效果,有效把军训成果融合到素质教育中去。

3.1认真总结,提升民族地区军训教育内涵

军训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军事训练,更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相关领导应加强对军训教育工作的再认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校相关辅导员、班主任、教师和参训学生对军训重要性的认识。军训后期,学校应及时总结军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善于发掘和继承优良做法,不断提升军训教育的内涵。同时要求参训学生认真撰写军训感言,通过对国家安全形势、社会责任、军训生活等方面的感悟,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通过大学生军训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抽样调查:50.16%的少数民族学生觉得军训使他们的意志力得到了锻炼;47.73%的彝族学生认为自己的组织性、纪律性得到增强;47.67%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军训中加强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作风。

3.2逐步建立健全大学军训机制,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军训成果的转化

逐步完善大学军训工作机构,巩固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推行军训工作部门双语教学能力,逐步实现民族地区军训成果的转化,建立大学生军训长效机制有着深远的意义。

例如经过军训中,彝族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身体素质都得到增强,借此制定和完善早操早读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对于学生增强体魄、健康成长终身有益;军训之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借此制定完善评奖评优表彰制度,能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等等。

因此,我们要将整理内务、身体锻炼、组织纪律、心理素质等军训内容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军训成果转为长效机制,发挥军训教育的最大效应。

3.3因地制宜,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规范军训教学大纲

随着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日益变化,我们更应当在每次军训结束后,广泛调研,及时归纳军训工作的发展规律,保障军训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特别是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工作中,因地制宜,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规范军训教学大纲。大学应当注重制定自己特色的军训教学大纲,不能照搬照套现役军人的《军事训练大纲》,因为施训对象不同。大学需要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大纲》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特点的军训教学计划,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工作原则,始终遵循军训工作的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做到科学施训。

军训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堂课,如何保证其科学规范,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82.8%的学生认为此次军训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77.03%的学生认为军训虽然辛苦但是可以接受,说明此次军训是比较成功的;在军训过程中比较难克服的因素方面,36.86%的学生认为是天气炎热,26.29%的学生认为是睡眠不足,这些都是学校今后军训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时期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不仅仅是军事技能和思想品质的训练和提升,还关系到民族学生人格人品的健康和发展。用以军训的成果转化,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形成优良的学风和校风,为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今后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健全新时期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方法与技巧,大胆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勇于破除军训中不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机制弊端。周密规划,统筹安排,做好军训前期准备工作;加强过程管理,采取有效激励,巩固军训工作成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搞好军训后期成果提炼,促进军训成果转化。军训工作的创新,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共创民族地区大学生军训工作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的通知(教体艺〔2007〕7号)[J].2007.

[2]陈永添,梁元元.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及创新[Z].学理论,2011(16):209-210.

一周军训总结篇10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开展八一建军节的活动总结(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__周年,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营造军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奋斗的浓厚氛围,扎实做好“八一”期间拥军优属工作,区新村街道着眼驻地___实际需求,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活动,以多种形式庆祝“八一”建军节。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建军__周年纪念,利用社区中固定的“双拥国防”宣传栏以及各居民区中的黑板报、电子屏幕、宣传橱窗等各种宣传阵地,宣传有关的优抚优属政策,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国防意识和拥军意识,形成弘扬拥军优属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广泛开展多层面的走访慰问活动。

(一)积极开展迎“八一”街道领导___走访慰问工作。

“八一”期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等领导分头来到___总队直属大队和三支队一大队走访慰问了驻地___官兵,带着全街道社区居民的拥军情意,向___官兵致以节日的祝贺。同时根据___的实际需求,赠送___三支队一大队价值___元音响和电视机,为___总队直属大队送去价值___元的饮料和水果。感谢他们为稳定和谐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召开“互谅互解互帮助,共建共赢共和谐—庆八一军政恳谈会”。

军地双方就军地加强互动,开展全方位合作,努力形成军地双方优势互补、共建共赢提出了新的思路。特别就在___官兵中探索开设劳动技能培训,为提高士兵的就业技能提供帮助,切实解决士兵___后的就业难问题,使战士___回乡后能用所学的本领为建设___新农村做出贡献形成共识,并为每人送上价值___元的慰问品。街道领导表示,街道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驻地___建设,并将竭尽所能提供帮助。

(三)向辖区内优抚对象进行实物慰问。

广泛开展优抚对象的上门走访慰问活动,___开展烈士家属专项慰问活动,由街道领导带队亲自对辖区内部分烈士家属代表进行走访慰问,关心烈士家属的生活、工作情况,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把党和政府对优抚对象的关爱及时送到每户对象家中。并且开展街道烈属、因公属等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精神慰藉活动,召开街道主要领导与优抚对象代表共话“八一”情座谈会,并送上慰问品。

(四)举办“军嫂联谊活动”。

关心军嫂生活,扎实推进军嫂工作室为___军人培训工作。联谊会上,感谢军嫂工作室为___军人就业做出的贡献,继续依托军嫂工作室开展___士兵职业培训,举行“技能培训进军营活动启动仪式”,并送上慰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