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毕业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12:26

技校生毕业总结篇1

一、在校期间的主要学习和成绩。

在这二学期中,我学习了一些专业课程和一些辅助课程,如专业课:物流概论、第三方物流、会计电算化、会计原理等;及辅助课:公共关系、经济法、英语等。所学到的知识,虽说都是理论知识,听起课会觉得很枯燥,相对跟上机操作的课程比,但老师说得很详细,栩栩如生,相当得有趣,学得不错,不论专业课程还是辅助课程,总得来说成绩是可以的,也获得第一的奖学金,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

二、在校期间的实践

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去工厂或酒店进行实践工作,如做服务员,普通员工。到开学时就回校。学校也曾组织过到工厂实习,因先前有过实习经验,在工厂实习也很快适应。在实践中,我学到在校所学不到的事物,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及应辩能力,让自己升华,长大了很多。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知道学校和社会是不一样的,在学校中,被老师、同学的爱包围着,不受伤害,在社会中,没有人会怜惜你,他们只会为自己的利益生活,而不顾你。你也只能为自己打拼,努力做出成绩让别人看,你是不错的人才,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别人可以做得事,你也可以做得到,也比别人做得更好,如果你不努力的,就什么都不属于你最后也让人更看不起你。实践的好处是让自己认清了社会,知道社会原本的样子,了解社会的现实,比较社会的发展与在学校、家里的不一样,回到学校要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做出规划图,规划自己的未来,做出更好的打算。

技校生毕业总结篇2

关键词:校外实训;实训管理;跟踪管理

1问题的提出

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或毕业设计是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社会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校外完成毕业实训或毕业设计,特别是高职高专软件技术类的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已成为他们毕业实训的主要方式。

高职高专软件技术类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到与学校合作的it公司实训基地;

到社会的软件技术培训机构;

学生自己联系的实训单位等。

学生到it公司或软件培训机构等进行毕业实训,主要有以下优点:

通常是实际项目驱动,技术提高快;

实境训练,技术氛围好,学生进取心强,效果好;

接近社会环境,快速提高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

实训公司或培训机构推荐就业,就业效果好。

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有诸多好处,但对学校却出现了管理难的问题。虽然学生所在实训单位会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毕业实训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后且最关键的一步,学校绝不能放任不管,而且还必须要严格管理。校外实训单位性质不一、实训地域分散、实训周期长短不齐等因素,大大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如何对在校外毕业实训的学生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关系到学生毕业实训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是近年来许多软件学院甚至院校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本文结合我院的具体做法,探讨了如何对校外毕业实训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便于阐述,我们将校外毕业实训划按时间顺序划分为校外实训申请、实训过程和实训成绩评定等阶段,下面依次阐述。

2校外毕业实训申请的管理

为严格管理,我们要求学生到校外进行毕业实训必须事先申请,具体申请时间为毕业实训的前一学期末(两年制即第三学期末),这样学生在该学期结束后,就可以直接去校外实训,帮助学生提前就业。

基金项目:中原工学院2009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软件学院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工教(2009)27号)。

作者简介:韩玉民(1963-),男,教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教育;车战斌(1964-),男,院长,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Soa、软件技术教育;买志玉(1976-),女,专业负责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测试。

具体操作流程要求学生申请校外毕业实训需要填写申请表、校外毕业实训任务书、校外毕业实训保证书等[1],内容如下。

校外毕业实训申请表:主要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校外实训单位、实训时间、课题名称及来源、个人申请理由、校外实训单位签章、学校审批意见等。

校外毕业实训任务书:主要包括校外实训课题的基本信息、学生承担的设计任务、工作进度安排、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基本信息、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实训单位签会等。

校外毕业实训保证书:主要包括实训单位的联系方式、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详细信息和联系方式、学生家长签字和联系方式、学生保证条目和签字等。

上述申请资料主要为了确保学生是真正到实训单位进行实训或实习,且家长知情并同意。这样可有效防止学生离开学校到社会上闲逛而失控,是对学生负责。

通过学校审批的学生就可以按预定的时间到校外的实训单位进行实训。

3过程的管理

校外实训中最重要且最困难的是实训过程的管理,学生在校外实训时,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中途退出实训、与实训单位或培训机构发生矛盾、更换实训单位或中途就业等,甚至有的学生私自退出实训在社会上流荡。所以必须要全程跟踪学生的实训活动,才能及时掌握情况,及时与实训单位沟通并解决矛盾,防止学生出现意外情况。

我们对实训过程的跟踪管理,主要采取指定校内指导教师、对集中实训的学生指定临时负责人、学生要进行周报和月报、学校教师到实训单位探望学生等措施[1]。

3.1校外、校内共管机制

如上所述,我们要求学生在申请校外实训时要提供实训单位和实训指导教师的基本信息,这样可以与实训单位随时进行有效沟通。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跟踪管理,我们还为每个学生都指定有校内的指导教师,他们主要负责与学生保持联系,如通报校内有关通知、收集学生汇报、了解学生实训问题、指导毕业实训报告撰写、批改实训报告等,并参与毕业实训成绩评定。这样就将校外实训学生的管理和指导责任到人,不会造成管理脱节。

3.2定期汇报制度,加强监管

为了及时详细地掌握学生实训情况和实训效果,我们要求校外实训的学生有周报和月报,即每周写周总结,每月写月总结,每一实训阶段要有阶段性的总结。总结的内容可以包括学习、生活、感想、心得、对实训单位和学校课程的意见、建议等方面。总结可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校内对应的指导教师,也可以是纸质的。校内指导教师汇总后交学校实训管理部门。

通过学生的周报和月报,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训情况,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会将实训机构一些好的做法反馈给学校,也会对学校课程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这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周报和月报外,对学生比较集中的实训单位,我们要求实训单位要对学校有正式的周报、月报,或阶段性的学生学习情况汇报,内容主要包括实训进展情况、目前的实训课题、每个学生本阶段的表现等,同时还包括实训单位对学校教学方面的建议。

3.3实地走访学生,了解第一手资料

为了能详细掌握校外学生的实训情况,在实训期间,对学生比较集中的实训单位或城市,我们会派出教师到实训单位走访、看望学生。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与学生座谈、听取学生实训情况汇报、与实训单位座谈等。

教师到实训单位看望学生,可以达到多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方面学校可以掌握学生实训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学生对看望他们的老师非常欢迎,加深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提升了学校影响力;另外还可以增进与实训单位的感情,有利于长期的实训合作和学生就业推荐。因此到实训单位走访学生,是增进学校、学生和实训单位多方感情的有效方式。

4毕业实训成绩评定

毕业实训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最后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训结束后,需要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评价,并给予成绩[1]。

如何对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的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是一个难题。我们采取的是实训单位成绩鉴定与校内指导教师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实训单位成绩鉴定主要包括学生的技术能力、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小组协作与人际沟通能力、软件项目文档质量等方面,主要由实训单位的指导教师来考评。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需要指导教师和实训单位签章。

校内指导教师给学生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包括学生毕业实训报告(论文)质量、学生实训期间对学校的汇报和联系情况等。

由于学生实训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在实训单位完成,所以校外实训单位评定的成绩比例占总成绩的80%。实训单位成绩鉴定与校内指导教师成绩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评价。

5就业跟踪管理

在校外实训单位进行实训,实训单位通常会负责推荐学生就业,且通常是技术水平好的学生优先推荐,所以学生的就业时间跨度很大,管理难度增加。虽然有的学生已就业,但在真正毕业之前,都属于毕业实训阶段,学校必须负责管理。实际上,是由推荐工作的实训单位和学校共同管理,即就业跟踪管理。

就业跟踪主要为及时掌握学生的工作情况,如工作性质、薪酬、对学校培养方案的建议、用人单位的意见等。我们主要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必要时会到就业单位走访,学生也会不定期地进行工作汇报。

6结束语

完善的管理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以及保证制度严格执行的机制,为此,我们制定了专门的《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并由教研室、学生部和教学部等部门联合对校外实习、实训的学生进行管理。在过去四届毕业生的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校外实训的学生没有发生过大的问题,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严格管理也非常赞赏,认为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和管理到位。

由于校外实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实际工作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实训的岗位与所学专业不一致。虽然是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但有的学生喜欢行政管理、it营销等,所以会进行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实训,使学校难以评定毕业实训成绩。

有的学生在实训阶段直接就业,无法完成完整的毕业实训项目开发,给毕业实训成绩评定带来困难。

个别自己联系实习实训单位的学生,可能利用个人关系开具虚假实训鉴定材料、随意拔高实训单位的实训鉴定成绩,扰乱了正常的实训成绩评定秩序。

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最根本的是要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外的实训情况。培养学生的最好结果是使学生都能顺利就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对一些从事不对口专业实训和工作的学生,我们采取比较灵活的考评办法。

校外毕业实训管理是诸多高校面临的一个新的学生管理课题,随着校外毕业实训的社会化和管理制度化,校外毕业实训的管理将更加科学、完善,实训效果也会更好。

技校生毕业总结篇3

关键词:产学研;毕业设计;宁波大学;毕业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15—03



作为高等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教学程序和教学手段,本科毕业设计倍受重视。本科毕业设计不仅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创新型活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既影响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社会声誉。2008年以来全世界爆发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许多出口型企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我国在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探讨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成为高校管理者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继承原有毕业设计模式优点,开拓创新模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对产学研的界定

产,即产业,是指存在并发展于人类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人才、技术、物资、资金、信息等要素及其相互联结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也可将其简单概括为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企业是产业的外在表现形式。本文中的“产”指公司和企业,即依《公司法》和《企业法》成立的从事生产、服务等活动的、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的,并依法取得法人资格,能对外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营利性法人。

广义的“学”是指高等学校,即依法成立的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实施教育的学校,包括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还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本文中的“学”(academy)即是指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而未涉及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研”是指科研院所,即依法成立的根据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以进行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各类技术研究开发为中心的事业法人。本文因主要探讨高校(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的产学研合作问题,因此,这里所说的“研”(Research)主要指高校(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科研能力、活动及科研成果。

在我国,提到“产学研合作”,一般是指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合作,其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学研合作”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狭义的“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所进行的合作与交流。本文所研究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是指高校(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与公司和企业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所进行的科技开发、生产活动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除了“产学研合作”,目前还有“官产学关系”的提法。近年来,学术界和产业界合作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也日趋深入。有学者指出,大学和研究机构均应属于学术界,两者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大学和研究机构可合称为“学”,这个“学”并不单指大学,而是指学术界。在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对两者的合作加以协调和引导,同时给予政策支持。所以,应该将“官”(政府)也加入进来,即形成了“官产学关系”。它体现了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下,政府、产业界与学术界三种力量交叉影响、协调一致向前发展的趋势。国际上,该方面研究的通用概念是“大学一产业一政府”(University一industry一Government),简称UiG。

此外,与“产学研合作”相关的概念还有“产学合作教育”。它是指产业单位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被安排一定时间到产业部门的生产、工作现场参加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它是学校和产业部门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1995年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会员大会将“产学合作教育”改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属于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二、“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基本理论框架

根据“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的目标,在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中,依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途径,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确定毕业设计题目、研究内容,完善管理调控、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等环节,切实提高设计水平,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的教学运行,体现在学校毕业设计教学活动与合作单位生产、科研、经营等活动中。毕业设计中指导教师的理论指导与产业一线技术开发人员的实践教学在量、序、时、空上要合理组合,在实施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当然它的有效运行,取决于合作双方的思想认识、组织制度、管理水平和必要的物质条件。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无论以何种具体实施方式执行,都要求由合作单位和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法。在时间安排上,部分时间应由学校的指导教师来进行理论辅导,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集中或分散指导;余下的时间则由一线技术开发人员来进行实践指导。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要至少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生产科研一线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其余时间用来加强理论学习和查找资料。整个毕业设计教学活动,都要充分考虑到教学活动和行业活动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有序安排。在毕业设计完成后,必须聘请相关专家与理论指导教师共同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对毕业设计进行质量评价。在对毕业设计总体质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过程中产学研结合实施措施。

三、宁波大学“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构建

为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规范毕业设计工作,2002年宁波大学制定了《宁波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从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及工作程序、毕业设计(论文)时间、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原则及要求、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总结与评优九个方面制定了毕业设计工作规范。

为进一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的人才,宁波大学在坚持原有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2011年,结合宁波大学的培养原则,了《宁波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行多样化形式的有关规定(试行)》。提出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毕业设计(论文)除传统形式外,还可以采取:(1)部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并纳入省高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体系的学科竞赛项目中所获奖项;(2)正式发表的论文和著作;(3)专利授予机构已授权的发明专利;(4)其他。这些形式不仅改变了单一的毕业设计模式,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达到了“产学研”结合的目的。

(一)改革毕业设计选题模式

在毕业设计中,毕业设计题目是关键,毕业设计题目在毕业设计中起着“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毕业设计题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好的选题是按时完成毕业设计和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前提。要在毕业设计模式上有所突破,必须首先优化选题设计,讲究科学选题。宁波大学在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别重视选题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对于有些不适合学生完成或学生不感兴趣的选题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既保证了毕业设计选题具有实际意义,也尊重了学生的个人选择,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毕业设计管理制度

1、加强监督管理,创新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在“强化管理、规范组织、精心指导、全面监控、科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下,从规范管理入手,以质量评价为突破口,把过程管理作为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结合毕业设计项目内容,明确阶段与目标,强调对学生的能力、综合素质的训练。建议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规程”。毕业设计工作规程应包括毕业设计的地位与作用、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指导教师的条件与职责、毕业设计的答辩、毕业设计的评分标准、毕业设计的工作总结等,从而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2、明确组织机构。各教学单位成立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组长、4—5人组成的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各专业教研室成立3—4人组成的毕业设计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毕业设计的日常组织和管理工作。各教学单位应成立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本单位毕业设计大纲、管理文件、质量标准的审定,协助做好毕业设计的选题审定和质量检查工作,同时担任毕业设计有关学术问题的裁决机构。

3、完善过程管理指标体系。对毕业设计题目论证、进度、答辩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保证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平时情况,保证教师时间与精力的投入,最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在过程管理中,指导教师负责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单位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教务处负责全校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对毕业设计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毕业设计过程动态检查包括:初期检查、中期检查和后期检查。最后,各单位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要将整个毕业环节的各项工作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形成书面的“毕业设计工作总结”材料交至教务处。教务处在各单位总结材料基础上结合抽查情况对全校毕业设计进行工作总结。

4、建立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指导过程的评价。第二方面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过程的评价。这两项指标能够促使师生互相监督。第三方面是毕业设计阶段完成情况考核(要求指导教师及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前填妥每阶段拟进行的内容)。第四方面是管理部门对各单位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检查评价。

(三)改革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学生到就业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经费、场地和技术力量,完成企业需要的技术课题,毕业设计应采用校企联合共同指导方式,此种方式以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为主,学校教师指导为辅。毕业设计课题经协商确定后,校内指导教师负责过程管理,制定设计进度计划,对设计过程进行监督,并负责对毕业设计撰写进行指导和审核;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则负责对学生具体内容指导,提供相关资料,以及学生与工作现场、设计单位关系的协调。学生要拿出约1/3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和查找资料,约2/3时间深入合作单位进行实地考察。

(四)改革考核制度,规范答辩程序

实施”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要建立有弹性的毕业设计考核制度,规范答辩程序,具体如下:

1、对毕业设计答辩人员要求。邀请来自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专家参加答辩工作,这将使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评判更加客观公正,而且强化了“实践应用”理念,这对高校指导老师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有利于推动毕业设计质量的持续提高。

2、严格毕业设计考核办法,制定严格、科学、量化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毕业设计完成后要进行答辩,评定出成绩,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毕业设计成绩由学生平时成绩、设计说明书交叉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即由指导教师的评分、评阅人的评分、答辩小组的评分组成。评阅人及答辩小组成员可在全校范围内聘请评阅教师,也可在社会上聘请有关专家担任。

3、实行参加毕业设计学生进行答辩资格认定制。只要指导教师或评阅人认为毕业设计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该学生就没有答辩资格,不能参加答辩,必须重新进行毕业设计,直至合格。

4、在严格执行毕业成绩考核办法的前提下,建立不拘一格的评价模式。既要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的评价,也要重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评价。各种评价模式均应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开发人的潜能、展现人的个性、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重点。要把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职业素质及创造力作为评价的重要量值。例如,学生没有齐全的参考资料,学生亲自到现场调查研究,独立思考,经过修改整理,用自己的创新观念而做出来的设计,如果从形式上用老尺度衡量,可能工作量和质量都无法达到要求,但应看到学生是发挥了创意,工作主动,对收获感受深刻,只要毕业设计是新颖的、可行的、正确的,就可以在成绩上予以承认。评价原则要建立在对新颖的、与社会问题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有实际意义的、或涉足学科领域的难点和前沿问题的学生给予支持和成绩上鼓励的基础上。总之,要改变毕业设计成绩主要由学生基本能力来衡量的传统评定方法,在毕业设计工作中要鼓励、强化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要认识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人才水平和质量的关键。

四、结论与思考

与传统的毕业设计相比,“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提升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深入思考。比如学生毕业设计与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去向的关系。在“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中,毕业设计的选题一般会与企业的生产科研相结合、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内容相结合进行设计。但在改革过程中,存在毕业设计选题与学生实习或工作去向脱节的问题。这使得学生对该问题不能有深入的思考,只是进行了文献资料的整理和重组,而无自己的认识。不能完全达到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可见,随着实践的深入,“产学研”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还需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姚国胜,陈建欣.以产学研结合为基础加强高校毕业设计[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2):87—88.

[2]陈鸿雁.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研究[C].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张起祥,李袓欣.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改革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63—165.

技校生毕业总结篇4

关键词: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学生毕业后参加就业,这不仅仅是属于个人生活的需要或者为了生计,这也事关着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发展,只有自身价值得以实现,才能够在社会活动中活动尊严和幸福感。每年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都被社会各界所关注,本篇文章通过目前就业市场的具体情况和近几年来的就业数据、单位应聘的详细数据,结合各个企业和公司在招聘会上的要求,并且根据技工学院的学生自身情况,总结出了目前各大技工职校毕业学生在就业时所必须具有的三项基本素质,从而帮助技工学校的学生能够更容易融入社会,不断的发展自己。

一、技校学生就业的现状

就业困难,是我国社会上一直存在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每年的就业详情被全社会所关注,这其中虽然与每年的毕业的技工学校学生数量众多,岗位不足有一定关系之外,还与技工学校学生的自我能力、知识素养、综合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

我国的技工职业教育历经几十年来的考验,已经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了一大批的专业人才,他们为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和维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渐体现出了技工专业学生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目前的每一个行业的从业队伍中,技校学生以自身坚实的专业技能极其一专业多能力,在就业竞争者中占据着巨大的优势,在求才若渴的社会中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并且成为了社会运作中一个个不可缺少的岗位。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技校学生由于尝试从事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习,自身文化知识等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从而导致了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部分技校学生即便有着一定的专业操作能力,但是总体上技能的等级非常低,并不能聘用之后就能直接开始岗位工作;受到自身知识结构的影响,即便可以通过继续学习教育得到专业技能等级的提升,但是因为自身底蕴不足,难以实现。并且现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各项体制也日趋完善,教育以及劳动人事的制度也不断的得到发展和改革。各个企业在这个过程不断发展,使用人力优化和减员等方式来控制公司的员工能力保持在一定的水准之上,从而导致对员工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经济了世界金融风暴之后,许多企业破产、减产,甚至濒临破产,各个行业的工人需求显而易见的大幅降低,技校专业性人才企业的需求也不断减少,使得就业的压力不断增大。这个过程中还由于一部分技工学生自身素养、心理能力、职业道德等自身综合素质较低,使得一些企业不愿招收,并且通过对某市的技校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的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比例较高,就业稳定率甚至不超过50%,诸多学生还频频跳槽,这些情况都让许多企业畏之如虎,所以,技校学生必须要在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等级之外,还要不断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一、人际交通能力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统计,人除了8小时的睡眠以外,在其余的16小时中,约有70%的时间都在进行社会交往和信息沟通。可见,人的社会交往和信息沟通能力(简称人际交通的能力)对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有着举重轻重的地位。对于毕业生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努力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通能力:

1、大胆参与。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实践与经验的结晶,要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胆参与。社团文化在技工院校校园内可谓方兴未艾,比如有根据专业特点组建起来的电子协会、营销协会等专业社团,有兴趣类的文学社、合唱社,有公共服务类的爱心协会和志愿者服务社等社团。

2、心理相容。心理相容就是宽宏大量。中国有句古语是“大其心—容天下难容之事、宽其心—听天下难忍之言”。毕业生在求职和入职之处,需要反复增加自己的心理容量,使自己做到能相容别人的人,做一个具有宽阔胸怀,有自信心,有坚定意志,有远大理想、开朗、豁达,对人谦让的人。

3、诚实守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无信而不立”,这些古训其中深含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我们无法设想一个虚伪寡信的人能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上风。毕业生就业就更需要诚实守信,如果说企业的员工言而无信,那么,企业的信誉就要大打折扣。

二、组织管理能力

学生毕业后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走上领导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工作中却都会程度不同地用到组织管理才能,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也已经看到这样的现象:毕业生中的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总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看重毕业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属专业范围内训练的基本技能,这里主要阐述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1、口头表达能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首先需要展示的才能就是“说话”,因为用人单位向你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可能就是“为什么要求我们单位应聘,说说你的想法和情况。”虽有才华不善于口头表达,无论如何用人单位会认为这是你的一个缺陷。训练口才要把握这样几点:首先要敢于说话,就是敢在公众面前大大方方地说话,这是练好“口才”的前提;其次要有话可说,就是说话时有丰富的材料和内容,这是练好“口才”的基础;再次还要善于谈话,就是如何把话说得更简练、更生动、更有水平,使人爱听,让人信服,这是练好“口才”的关键。

2、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也是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他们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文字表达能力更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内涵。对技工院校毕业生而言,先不谈他今后如何撰写有关工作的计划、总结,起草文件及至于著书立说,单说求职,递上一份章法紊乱、文理欠通、标点不符的求职信,那他的求职结果就根本用不着招聘人员另行通知,即使侥幸求职过关,你也会在今后的职业岗位上因力不从心而慢慢露出“马脚”,对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技校生毕业总结篇5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作为施工企业人才补充的重要来源,关系着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文章论述了做好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对施工企业的必要性,分析了施工企业在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了施工企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培养应采取的措施和应建立的保障机制。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这一观念已经广泛深入人心,为企业各级管理者所接受。一般来说,企业人才的来源,主要有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种途径。近几年,国内的各大施工企业,在人才引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接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每年9月中旬开始的各工科类院校火爆的招聘场面,便可见一斑。但这些高校毕业生接收进企业后,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为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便是施工企业各级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解决、而且还要解决好的问题。

一、施工企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培养的必要性

1、从企业层面来讲,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工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需要。施工企业又称建筑施工企业,全国现有建筑施工企业约11万家,从业人员达3800万人左右。由于施工企业具有经济效益低、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特点,造成其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和保证。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培养是关键,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只有培养好企业每年接收进来的高校毕业生,才能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其次,是施工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张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铁路投资总额达2.2万亿元,“十二五”已经开始,铁路建设投资规模依然坚挺,铁路投资总额将达到3.5万亿元。对众多的施工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新一轮战略机遇期来临了。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十一五”期间,即2006年-2010年五个年度的产值分别达到了70亿元、88亿元、129亿元、195亿元、205亿元,2011年预计将达到248亿元,而公司的员工总数却由2006年的15400多人下降到了2010年底的15200多人。笔者所在的公司,只是国内众多施工企业的一个缩影,施工任务量不断翻番,而员工总数却没有增加。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加大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要加大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力度。

第三,是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需要。当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已将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人力资源战略的重点,然而国内的大多数施工企业的现状却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高级专业技术及技能人才匮乏,整体学历水平不高,人才密度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平均年龄偏大,这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施工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才可能实现。通过后续学历教育、引进高学历人才等办法,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学历水平,而施工企业急缺的高职称人才,则需要通过职称评审来解决。以笔者所在的公司为例,职称评审对参评人员学历、资历、业绩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在任职年限上,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从毕业到晋升高级职称最快需要10年;全日制大专毕业生,从毕业到晋升高级职称最快需要12年,中专学历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可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培养,是解决施工企业高级职称人才短缺、调整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有效办法之一。

第四,是施工企业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的需要。对于国内大多数施工企业而言,高校毕业生的引进,主要是通过人校招聘这一途径来解决。近年来,随着施工企业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人力资源的缺口也不断加大,这促使施工企业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力度。但是,在接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同样的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招聘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招聘效果好的单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收入高,发展前景好。经笔者在应届高校毕业生中调查发现,在校的高校毕业生主要是向已经进入施工企业的师兄、师姐们了解企业状况的,他们更加看重的是自己在企业的发展前景。可见,要想接收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就必须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加盟企业。

2、从高校毕业生层面来讲,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工作是高校毕业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可见,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人的最高需求。高校毕业生更看重自己在企业的发展前景,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是高层次的需求。高校毕业生有知识、有激情,对未来充满憧憬,如果施工企业能为他们搭建好的成长平台,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他们便会为企业贡献出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

二、施工企业在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对高校毕业生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高校毕业生培养资金投入不足,可以说除了高校毕业生的入职培训外,很少有专项资金是用来培养高校毕业生的。二是对高校毕业生培养时间投入不足,特别是施工一线的高校毕业生,好不容易有一个培训机会,项目部领导却以项目部工作忙等原因而不批准,使得高校毕业生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培训机会。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确实是由于项目部施工生产任务重,关键技术人员离不开,但主要还是由于部分施工一线的管理者认识高度不够,不能从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看待高校毕业生的培养,重使用、轻培养,重眼前、轻长远,甚至错误的认为:高校毕业生的理论知识已经非常扎实了,没有必须再浪费资金和时间去参加培训。

2、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高校毕业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制度完善、机制合理,才能真正培养好高校毕业生。以笔者所在的施工企业为例,在高校毕业生的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前重后轻的现象。高校毕业生在见习期有一整套的培养制度,而对见习期满后三年、五年乃至更长期的培养制度,却很少见到。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励机制、使用机制等机制尚未建立,基本还处于探索阶段。就是企业制定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培养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被打了折扣,不能落实到位。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作为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仍然是传统的人事、劳资、培训等工作,而没有将工作的重点提高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和人才管理的高度;二是由于与高校毕业生培养的相关机制不健全,如考核机制,未将高校毕业生的培养纳入到各级领导的考核体系中。

三、施工企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毕业生作为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施工企业,为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气息和希望,他们从入职到逐渐接受企业文化并完全融入企业,需要企业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因此,施工企业要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班、报告会、文体活动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行业及企业政策、规章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和培训,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践行于日常工作中,并积极宣传和灌输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实现企业文化认同,实现精神上的最终归属并融入企业大家庭。

2、要做好培训工作。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毕业生培养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更新培训观念。施工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要站在企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培养人才,深刻认识到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尽力克服工学矛盾,保证高校毕业生能顺利参加企业为他们提供的各种培训。其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不仅要详细了解行业、专业知识的更新情况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情况,还要站在高校毕业生的角度,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的短板,并结合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出高校毕业生的培训计划。第三,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以往的培训,形式主要以课堂上老师念教材、学员记笔记为主,枯燥乏味,学员们学习积极性低,培训效果差。因此,对于求知欲高、学习能力强的高校毕业生而言,培训既要内容丰富,又要形式多样。如在入职培训中安排拓展训练、军事训练等内容,不仅可以加强培训的趣味性,还可以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组织纪律性;而在业务知识培训方而,则可以采取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新工艺、新技能的培训中。可以采取现场观摩的形式等等。

3、加强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管理。施工企业要切实抓好毕业生见习期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根据专业对口、学用一致的原则,人力资源部门、见习单位、见习指导老师相互配合,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见习计划。其次,要继续落实好“导师带徒制”。要在见习期的不同阶段为他们配备见习指导老师,并签订师徒合同。高校毕业生要在见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见习计划分阶段认真进行学习,在每一阶段见习计划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第三,要做好见习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抽查、电话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高校毕业生的见习计划落实情况、“导师带徒制”落实情况、学习生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成长情况,通过定职考试或考核等形式,对见习期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按时为他们转正定职。第四,要通过开展“优秀见习生”、“优秀见习指导老师”评选表彰活动,对见习期间表现突出的见习生和见习指导老师进行奖励。

4、要注重岗位实践锻炼。施工企业要敢于放手让高校毕业生开展工作,在岗位上压任务、压担子,同时,还要根据企业的需要和高校毕业生自身的能力特点,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轮岗培养计划,在计划中明确需要在哪些岗位上进行挂职锻炼、锻炼多长时间,锻炼期间要完成哪些任务、学会哪些业务知识等内容,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轮岗培养计划,定期进行跟踪考核。通过在不同岗位问的轮换。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的组织领导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逐步将高校毕业生培养成为施工企业的核心人才、栋梁之才。

5、完善激励培养机制。施工企业要根据高校毕业生渴望成才、渴望体现自身价值的特点,采取薪酬、职位、荣誉等激励方式进行培养,使之成为助推高校毕业生获取成功的内在动力。

(1)薪酬激励。针对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可适当将薪酬水平向施工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对高校毕业生渴望成才、渴望体现自身价值的特点,对积极上进、踏实肯干的优秀高校毕业生,给予特殊奖励,倡导“真干活、真拿钱”。对成绩突出的青年骨干特别是专家型人才,实行“特殊津贴”或“专项奖励”。结合项目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薪酬激励方案,如内部承包、奖包并举、目标考核等措施。

(2)职位激励。对综合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高校毕业生要大胆提拔,委以重任,不论资排辈、厚此薄彼。对一些表现平庸、群众不满意的经营管理人员要大胆拿下,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理念。让高校毕业生看到公司前景和自己的前途,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荣誉激励。开展各种形式的评比、竞技类活动,在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导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物质奖励水平,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

6、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每个人职业理想的形成,都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抽象到具体,由不稳定到稳定的发展过程。高校毕业生也不例外,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在随着自己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增强,不断地修改着。因此,施工企业要在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根据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及性格特点等,结合其兴趣、价值观、资质以及行为取向,通过环境分析(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等),与高校毕业生本人一起,制定适应其成长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对高校毕业生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有计划培养。

7、纳入后备人才管理。要统筹兼顾,将高校毕业生培养和提高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有培养潜力的高校毕业生要加以关注,并制定培养计划,可把他们纳入到后备人才队伍进行管理,建立“苗子档案”,定期跟踪,重点培养,并在合适的时机,优先使用他们,不断加快高校毕业生的培养步伐。

四、施工企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应建立的保障机制

1、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对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建立人才培养工作领导组,将高校毕业生的培养纳入对领导考核的范围。由领导组研究并提出加强高校毕业生培养的重大政策措施。

2、加强系统政策研究。人力资源系统要注重加强基础性研究,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和结构,完善培养、选拔条件和程序性规定,确保把学有专长、有发展潜力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培养和开发计划。探索建立对高校毕业生的业绩考核体系和培养方式,提高培养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加强对同行业其他单位高校毕业生培养的先进经验进行学习和研究,进一步完善本单位高校毕业生培养体系。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加大高校毕业生培养和开发投入的同时,在年度培训经费中划出专门比例,用于高校毕业生培养、培训、引进、扶持、激励和管理等项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培养的投入力度,将经费真正投入到高校毕业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4、营造良好培养氛围。要积极宣传加快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宣传各类优秀高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和突出业绩,加大对重点人物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扩大他们的影响和知名度,为高校毕业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对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施工企业只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培养,才能充分调动每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施工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志勇,车建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技校生毕业总结篇6

关键词:德育答辩;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张立忠: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河北石家庄050018

多年来,高等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德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如何评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是长期以来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三)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多元化

技校生毕业总结篇7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除了要求各地和高校继续大力推进就业优质服务,确保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也首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政府观点:

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在今年3月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就毕业生问题强调了两点:

中国在就业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最主要的矛盾是总量的压力和结构性的矛盾并存。所谓总量压力就是今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达到2500万人,其中超过一半是青年就业者,也就是大中专毕业生。还要有900万到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所以总量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另一方面就是结构性的矛盾。所谓结构性矛盾就是媒体广泛报道的: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招工难主要体现在技工和一线普工同样短缺,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就业难。

深度分析:

教育考核体系与企业人才标准疏离

显而易见的事实,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得不到企业的认可,但他们又缺乏实际应用技能,也未接受过相应培训。在这种自身定位和企业需求的落差面前,很多大学生宁可待业也不愿从事那些他们认为“不体面”的工作。一家人才招聘机构对1000多名应届毕业生调查的数据显示:薪资、企业发展前景、保险福利等软待遇这三项是大学生看重的求职要素,此三项所占比例为45%;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大学生求职者更加看重个人发展空间,此项以27%的比例居于首位;同时,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约占总比例的20%。

总之,大学生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许多生产环节进入了技术不断更新的阶段,对求职者技术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现在许多求职者不注重自身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与企业的需求脱节。来自前沿的调查显示,企业普遍希望招收到能直接上岗工作、创造收益的员工,不愿把主要精力放在职工的岗前培训上。

具体措施:

从毕业到就业,需要多方联动

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的人口特有结构与市场经济发展特定阶段形成的综合性社会问题。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洪成文主话来概括:“大学生就业有无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危机出现前有没有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出现后有没有有效的应对策略,这些都是西亚北非部分国家出现政治动荡后带给我们的思维冲击。”洪教授还提出了进一步的方案:

就目前状况而言,特别要创造性地思考就业问题,要善于在“无”处生“有”。例如,仅以高校而言,高等学校无法扩编吸纳大批的新教师,但是可以考虑增加临时编制的教辅或行政人员,瞬间产生数十万的就业新岗位。这些尝试,不可常用,但可急事急用。如此,就可在短时期内缓解就业危机,且有可能起到规避就业危机、消除社会动荡隐患的作用。民办学校系统吸纳公职人员、高校系统扩大非编制性办公人员,以及医疗卫生系统、社会慈善系统、非政府组织甚至部队系统接收工作人员,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

从技术层面看,这些部门和系统,在政策的导向和项目资金的推动下,他们均可以一次性吸纳就业人口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足见其风险化解的强大能力和快速效果,起到快速“化脓”或“消肿”作用,缓解社会压力……

——洪成文《智慧应对大学生就业难》

正是看到了从“毕业”到“就业”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近颁布了一系列的规定和通知,如3月27日颁布了《关于做好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通知》,4月11日又颁布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文件汇编》,对此问题之重视可见一斑。正如人社部尹蔚民部长在人代会上答记者问时所言:

技校生毕业总结篇8

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实现全过程化管理,毕业设计工作由分管校领导负责,实行校、院(系)、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制度。学校教务处在分管校领导的指导下,负责制订毕业设计管理的有关文件,安排毕业设计工作进度,组织毕业设计各阶段的检查、评估等工作;各院(系)成立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系)毕业设计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组织、落实、检查本院(系)毕业设计各阶段任务;专业教研室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具体组织实施本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各级单位严格按制度执行控制管理职能,保证毕业设计的每一个控制环节都能正常进行。

二、毕业设计工作过程化管理措施

毕业设计工作分为前期准备、毕业设计开题、课题研究中期、设计撰写、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等五个阶段。针对每一个阶段提出具体管理措施,构建过程化质量管理体系,

(一)毕业设计前期准备阶段

本阶段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毕业设计各实施主体均参与其中,各行其责。学校教务处下发毕业设计管理的有关文件,要求各院系安排相关人员和学生学习文件,了解毕业设计工作进度安排;院(系)级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及教研室对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实行监督职责,检查指导老师的指导资格,控制每个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核查指导老师提出的课题安排表,组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每个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及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一人一题”选题要求提出毕业设计课题,根据本组学生情况分配课题。

(二)毕业设计开题阶段

本阶段学生主要任务为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撰写、开题报告答辩及外文文献翻译工作。在开题报告阶段,非英语专业学生应完成与毕业设计课题内容相关不少于2000汉字的外文文献翻译任务。外文文献翻译原文有指导老师指定,内容应与毕业设计课题相关。该工作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加强学生查阅外文文献能力和英语翻译能力,通过查阅外文文献,使学生接触本专业最前沿的技术资讯,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尽量将这些前沿技术应用到毕业设计当中,促进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老师应指导学生完成本项工作,并对每一位学生的外文翻译进行详细的批阅。开题报告是在毕业设计具体工作开始之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在开题阶段应熟悉指定的课题任务,查阅资料了解本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该领域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设计任务提出至少三个实施方案,根据课题要求进行方案比选,并提出最优方案,作为下一阶段毕业设计的设计依据。好的开题可以使毕业设计工作事半功倍。为保证开题阶段完成的质量,院系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复杂组织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工作。开题答辩一方面对学生在该阶段的工作效果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及时纠正学生对课题设计的错误之处,保证下一阶段的顺利进行。

(三)毕业设计中期阶段

本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中制定的课题实施方案,在理论分析、总体方案设计、结构计算、等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经常督促、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毕业设计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院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应结合专业特点,适当实施考勤制度,对学生的设计进度进行检查,为考研、实习、求职的学生提供相关咨询和帮助。

(四)毕业设计撰写阶段

本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的撰写、修改和定稿工作。毕业设计工作全环节结束前四周,学生向其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设计初稿;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撰写的毕业设计初稿批改,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提出的意见对毕业设计进行修改,于毕业设计工作全环节结束前二周完成毕业设计的定稿工作。

(五)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阶段

本阶段完成学生毕业设计答辩的资格审查、指导教师评分、组成毕业设计答辩小组、组织学生毕业设计答辩和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等工作。毕业答辩采用公开方式进行,毕业答辩由答辩小组组长主持,学生在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时,答辩秘书应做好答辩记录,供评定成绩和考核检查工作时参考。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和毕业答辩成绩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评分占总成绩的60%,毕业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40%,采用“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制记。

三、结语

技校生毕业总结篇9

关键词:上海;高职毕业生;就业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到了一个事关我国今后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战略高度。事实上,提高就业率也已经成为突破制约我国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瓶颈的关键。目前来看,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社会经济宏观层面和学校内部微观层面。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

1.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一般而言,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总量越大,对人才培养的数量需求越多,质量要求越高,为毕业生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越多。以上海地区为例,2005年GDp总量为9143.95亿元(人民币),人均32258元(人民币),在全国31个省市中名列第一,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发展区遍布的各大跨国公司,独资合资企业,大中型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每年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按教育部最新的统计,截至2005年10月20日,上海市高校共有毕业生11.7万人,其中研究生1.7万人,本科生5.4万人,专科生4.6万人。就业人数大幅增加,总体就业率为93.0%,各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研究生96.6%,本科生93.2%,高职高专生91.4%,无论是总体就业率还是分学历层次就业率都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2.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越高,同时也起到了人才“蓄水池”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根据上海市教委公布的统计结果,2005年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比2003年上升2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到2007年,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65%左右。按照马丁·特罗高等教育阶段发展理论,上海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已经出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所特有的“过度教育”和“人才高消费”现象。

3.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布局。2005年上海市三产比例关系为0.9%:48.9%:50.2%,进入了所谓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但目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75%的比例。因此,上海市政府提出以六大产业为支柱,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以高新技术孵化新型产业的战略方针,对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极大的挑战,但同时对市场适需人才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

但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各类宏观因素具体到每一个高职院校,是不确定也是不可把握的。比如,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世界各地来沪留学生以及全国各地各级来沪就读学生呈每年递增的趋势,跨地区应届毕业生来沪就业使本地就业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因此,笔者试图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从2003年到2005年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为背景,以调研和统计数据为分析依据(以下数据摘引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分年度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从学校微观层面上探讨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可能对高职院校参考制定与调整自身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针更具现实意义。

二、学校内部因素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

1.专业性质。专业性质的不同对就业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工艺、机床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物流管理、市场营销、金融与保险等专业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而计算机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就业率明显偏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两类专业同质化和市场需求饱和化的趋势。

2.企业性质。企业性质的不同,对毕业生就业产生明显不同的向心趋势。其中独资合资以及大中型国企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目标。问卷调查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动机与该类企业提供较高的薪酬和较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毕业生呈显著增加的趋势,而选择中外合资企业的毕业生明显减少。说明在工作薪酬与岗位稳定之间,当前毕业生职业选择的价值观更趋理性与务实。

3.工作薪酬。从2003年—2005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毕业生总体情况来看,就业薪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与上海市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居民收入逐年提高的总趋势是吻合的。2005年我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平均工资为1686元,低于2005年上海全市的职工月平均工资2235元,这一结果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从专业性质差异来看,机电类专业薪酬最高,经管类、计算机类、人文艺术类专业偏低,但相差不是很大,说明工作薪酬与专业性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从历年对新生填报专业志愿的问卷调查统计来看,学生选择专业时对该专业今后预期的工作薪酬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4.性别差异。这里笔者仅仅选取2002和2003年数据为例。2002年,女生(481人)就业率96.7%,略高于男生(409人)93.4%的就业率;2003年,女生(1086人)就业率95.1%,略高于男生(839人)93.7%的就业率。这一结果与我们预期的假设相左,说明在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纯粹的体力型劳动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男女性别在生理构造上的体能差异并不影响企业对人才的录用,或者说没有出现通常意义上的“性别歧视”,即就业率与男女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002年,男生中报到就业比例最高,占50.1%,其次是隐性就业,占37.9%,升学和出国分别占3.6%和2.0%;而女生报到就业比例为48.0%,隐性就业为42.2%,升学和出国比例分别为5.6%和0.8甲o。2003年男生中隐性就业比例最高,占44.6%,其次是报到就业,占39.5%,定向委培,升学和出国分别占3.6%,3.5%和2.5%,另有1人自主创业。女生中隐性就业55.9%,报到就业33.6%,升学和出国分别为4.1%和1.0%,2人自主创业。据调查,隐性就业以非本地生源为主,主要是因为户口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因合同时间过长不愿意签订,其中以女生居多,说明女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有更多的变动预期。但男女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都明显偏低。

2002年,男生平均就业薪酬为1349元,女生为1361元,女生工作薪酬略高于男生。2003年,男生平均就业薪酬为1430元,女生为1315元,男生略高于女生。说明工作薪酬与男女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5.学生素质。为了解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005年我校组织了对本市13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其中国有企业43家,占31.39%;中外合资企业31家,占22.63%;独资企业51家,占37.22%;事业单位3家,占2.19%;集体企业4家,占2.29%;民营企业5家,占3.65%。转贴于

(1)素质权重。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最看重的三项素质依次是:综合能力,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0.47%,19.29%和15.53%,随后才是专业技术和外语水平,分别是13.18%和11.06%。显然,由于现在大部分毕业生在技能证书、外语水平和专业技术方面的水平已相当接近,这些以往就业中的决定性因素已经沦为相对次要的考评因素。企业现在更看重的是一些作为常规教学盲点同时较难量化考核的非智力因素,比如综合能力就包括了职业发展能力、瞬间判断能力、任务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而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看似基本,但往往也是当今青年人的弱项。

(2)适合岗位。有42.11%的受访企业表示在技术性岗位上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行政和一线基层职位上有需求的企业为15.79%,另有13.16%和10.52%的企业需要毕业生从事管理和研发职位。说明企业更看好毕业生从事技术性职位,这一认知与培养知识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吻合的,也说明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当然,兼备技术和行政管理能力的毕业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3)专业需求。调研结果表明,机电类人才的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物流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人才需求相对也比较大。

三、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建议策略

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根基在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努力培养社会和市场适需的专门人才,做到“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而这决非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学校必须同时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采取必要和有效的措施。

1.专业设置。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合理调整与设置一些社会急需的,与产业结构调整匹配的,具有一定高新技术含量的长短线专业。

2.培养计划。充分重视企业对学生非智力素养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扎实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工程师和工艺师为主的岗位目标,制定特色鲜明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

3.就业指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分析当下的宏观就业形势,介绍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与要求,面试技巧与注意事项,择业的要素和优先次序等等。

4.专题报告。邀请企业人事干部、中介机构经理、优秀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就业、从业、创业的艰苦经历和成功经验等。

5.中介机构。学校就业办公室、学院就业工作小组、社会中介机构三管齐下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丰富信息和灵活机制。

6.媒体推荐。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种媒体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毕业生的特点特长等为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7.现场招聘。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型现场招聘会,或自己组织由各类企业参加的校园招聘会,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当场签定劳动协议或试工协议。

8.实习就业。根据与企业达成的协议,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实习实训时,实际上已经实现了预就业,学生拿到文凭就可以与企业签定合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就业。

9.定单培养。学校与有意向性的大型企业签定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学习期满,达到毕业标准,到原定企业参加工作。

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客观因素很多,提高就业率更是一个涉及招生、教学、管理以及就业全过程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仅初步探讨分析了这个问题,真诚地期待高职领域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出意见,共享彼此的智识。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石良平.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预示着什么[n].人民日报,2005—07—15.

技校生毕业总结篇10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从客观因素看

(1)扩招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最直接原因。自199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面向社会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2001~2015年间从114万增加到749万,这无疑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以此计算,目前每年约有200万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2)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及时与市场需求接轨。专业设置和调整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难以适应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需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等教育在专业、学科、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与社会实际需求相比滞后,重理论轻技能、重讲授轻实践、重传统轻创新的教育体系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弱,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其结果就是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3)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有待完善。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内容单调无针对性、缺乏专业性以及存在封闭性,以至于单纯引进西方的“职业规划”,无法完全适应我国教育和社会环境。

(4)在实际招聘中,一些用人单位在性别、学历、地域及残疾方面存在歧视。在2014年对北京地区部分高校毕业生、校招用人单位以及高校就业指导从业人员进行的访谈(以下简称访谈)中显示,约28%的用人单位设置了“985或211院校”门槛障碍,13%的用人单位设置了“生源户籍”和“性别”门槛障碍。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刻意设置过高门槛,对人才“盲目高消费”,使得很多完全有能力胜任岗位的高校毕业生失去了就业机会。

2.从主观因素看

(1)在对用人单位的访谈调查中,针对“您认为高校毕业生最应该提高和改善的是什么”,超过30%的用人单位选择了“职场适应能力”;20%的用人单位认为“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求职心态、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此外,分别有16%、10%和9%的用人单位认为“求职目标”“自我认知”和“实习/实践能力”是高校毕业生最应该改善和提高的(见图1)。

(2)在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访谈调查中,所列出的25个障碍因素中,选择“所学专业”的人数最多,共1632人,占总数的37.71%;排在后面的分别是综合能力、学历层次、实践经验、面试技巧、学校排名、社会关系;所占总数比例均超过25%(见下表)。

(3)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不足、实践经验和求职技巧缺乏、就业观念与现实脱节等方面是高校毕业生自身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一方面,部分高校毕业生过于注重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将注意力主要放在成绩和学分上,忽视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在求职过程中,部分高校毕业生准备不足、缺乏必要的自信和求职技巧、求职中缺乏主动性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毕业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而对用人方的岗位要求、工作环境、能力匹配程度等一概不论,片面认为留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去机关事业单位或待遇优厚的大型企业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中西部、城乡社区、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兴趣不大,导致“有岗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并存。以上这些都成为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障碍。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很多种途径和方法

1.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与系统化

首先,搭建便捷的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可以利用政策、资源等优势与企业建立就业协作机制,开发就业实习基地,把就业指导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引入专业职业咨询顾问,开拓教学思路,开展“第二课堂”“校企就业协作”等多样化的实习教学形式。其次,建立和强化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基层院系及相关专业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在高校内部组成上下贯通的指导网络。

2.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正规化

首先,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职人员队伍。就业指导课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就业指导人员不仅要掌握这些知识,真正做到胸中有丘壑,同时还能有的放矢地去探索新的知识。而现在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势在必行。其次,学校还应该加大投入,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参加各种培训,不定期外出学习,使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向专业化、正规化迈进。另外,学校也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总监、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以及成功就业、创业的校友资源到学校进行专场辅导,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尽快实现稳定就业。

3.找准公共就业服务形式,有效结合公共指导与高校指导

在2014年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访谈调查中,从受访者“最希望得到的就业服务形式”看,排在前三位的是“一对一指导”“专题讲座”和“分组指导”,分别占总数的43.75%、17.23%和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