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十篇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十篇

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16:16

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篇1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微学习;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9-0075-03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论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提出“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要明确的是,将“互联网+”计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意味着“互联网+”开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教育则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与此同时,便携式个人学习工作和无线移动通讯技术也在逐渐走近教育领域,并推动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悄然改变,其中,微学习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一种现代学习的新常态。因此,把握“互联网+教育”这个我国传统教育变革的新契机,进行微学习的资源建设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教育”

(一)什么是“互联网+”

早在2013年,腾讯Ceo马化腾便最早提出“互联网+”这个理念,他提到“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之后,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在两会上再次提出了“互联网+”的建议,他解释说,“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联结起来,从而在新的领域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

随后,关于“互联网+”的讨论愈演愈烈。中国互联网的筹建者、前国务院信息办常务副主任陆首群总结道,“互联网+”不仅意味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演进的新形态、也意味着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逐步形成演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推动开放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中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1]。

通俗来说,“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互联网+”后面“+”代表的是互相连接,是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连接起来。这里的“+”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叠加融合,而是两者相加大于原本的两个个体,是一种创新,这个创新起到催化剂作用,这个创新使“+”更具意义与价值。

(二)什么是“互联网+教育”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是联系我国当下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的教育问题进行展开的,这意味着“互联网+”计划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便是教育领域。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再加上“免费使用”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犹如一场海啸,席卷整个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改革的浪潮。“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革新了教育,并且对原有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人才培养也是一次深层次的影响[2]。

“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师生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在分离状态下实行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使能够有效实施教学与学习活动。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像mooC、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等模式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互联网+”的盛行之势下,教育凭借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力量节节攀升,实现了教育的“四化”,即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互联网+教育”使我国教育事业推陈出新、大放异彩。

二、微学习资源

(一)微学习内涵及特点

微学习的概念由学习研究专家Lindner首次提出,他认为微学习是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第一,微学习是在数字化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基础上对学习的重新规划;第二,微学习提出松散和分布式知识、即时知识、关联知识等概念,对现有教学理念提出严峻挑战;第三,要用实验方法来看待、分析、设计和开发具体的微学习应用程序和学习内容[3]。国内关于微学习的概念尚未统一,祝智庭教授结合微学习自身的特点,强调微学习内容组块中包含了学习的内涵和品格,微学习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交互界面的简洁性和低技术门槛,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微学习时的非连续注意状态,遵循微学习的流程,激发学习者随即参与的性质等原则[4]。百度百科中认为微学习是碎片化的学习,不受时空和内容的限制,随时随地,想学就学。

通过总结国内学者李艺、顾小清等人的观点,张振虹教授等人将微学习的特点概括为受众全民化、终身化、时空泛在化、内容片段化、过程个性化、体验轻松化和环境生态化。微学习的以上特点使得非正式学习及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二)微学习资源内涵及分类

微学习的主体是微内容和微媒体。微内容是在微媒体的载体之上构成的微学习资源,微媒体是可以传送微内容的一切载体,如微博、微信等。根据学习资源的内涵,微学习资源可以界定为在微型学习的过程中,能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具有微、小、短时性等独特的特征[5]。

微学习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都是传统的学习资源类型,不同的是它们是“微”型的。

(1)文字:微学习资源中的文字字数上限为600个字符,与冗长的学术报告和140个字符的微博相比,它可以将一个微现象简单明了的表述出来,具有短小、精炼、易懂的特点,可以减轻学习者的学习压力。

(2)图像:图像资源形象、直观,与其他资源相比更加有说服力。微学习资源图像素材的格式包含jpg、jpeg、bmp、png、jif等,大小一般不超过2mB,体现了资源微型化的思想理念。

(3)音频: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较强的情境性,音频素材的格式包括mp3、wma、wav等,大小不超过5mB,长度不超过60s,它方便了学习者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

(4)视频:视频是最直观的微学习资源。常规的微视频格式有rmvb、avi、mp4、wmv等,大小控制在20mB以内,短小的微视频在讲解一个小知识点时可能会产生比常规的大视频更大的冲击力。

三、从“互联网+教育”看微学习资源建设

(一)“互联网+教育”对微学习的影响

结合传统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互联网+教育”从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时间和教育资源四个方面提出改革与创新。

1.“互联网+教育”使微学习方法更加灵活

“互联网+教育”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设计和呈现微学习教学内容,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另外,学生可以通过QQ、论坛、微博和e-mail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2.“互联网+教育”的微学习对象范围广泛

“互联网+教育”中的一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范围和自力,他们可以依照个人不同的兴趣、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来学习,从而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两极分化,使学生的微学习更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

3.“互联网+教育”使微学习时间得以延续

在“互联网+”网络环境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微学习,不必像在传统的课堂里,需要受到固定的时间、教室和课程安排的限制。

4.“互联网+教育”实现微学习资源共享

互联网上有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微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自由学习、使用这些微学习资源。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和较偏远地区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他们平时接触不到的教育资源,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二)完善微学习资源建设机制,保障资源管理有效性

历经发展,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拥有庞大的资源库、种类繁多的资源,对这些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与整理是提高资源应用效益,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互联网+教育”对微学习资源建设的实施即是基于这种需要而提出的,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传递”过程渗透在微学习资源之中,学生可以借助于自己获取或者教师设计制作的开放课程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

微学习资源建设的具体流程为: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素材,在具体的微学习资源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为学习者提供内容完整且方便使用的微学习资源(如图1)。

图1微学习资源建设流程

在此过程中,结合“互联网+教育”的启示,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以期能够完善微学习资源建设,保障微学习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1.微学习资源建设要注重分层细化

结合“互联网+教育”提出的微学习资源的建设应该将微学习资源细化为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知识点。这样做一方面能够促使学习者充分利用业余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高学习者进行微学习的学习效率。

2.微学习资源建设要考虑交互需求

结合“互联网+教育”提出的微学习资源的建设应该设置容易操作的交互模块。学习互动是微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微学习资源建设中加入交互的模块,可以使学习者本人更快速及时地获取资源。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面对资源的单向交流,大多是靠学习者自己经验的积累来理解和获取新知识,无法对新产生的疑惑和问题进行解决,而能够与资源或提供者实现直接有效互动,就可以彻底或全面地使问题得到解决[6]。当然,建设过程中交互安排是否合理,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仍然有待考量。

3.微学习资源建设要注重实用可行

结合“互联网+教育”提出的微学习资源的建设应该符合互联网规则,做到切实可行可利用。微学习资源建设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微学习资源的可以在不同移动设备之间无缝兼容,同时,对学习者的需求能给予迅速而准确的反馈,最大化减少资源消耗,能有效提高微学习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实现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4.微学习资源建设要强调系统整合

结合“互联网+教育”提出的微学习资源的建设应该具备一套完整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不能够东西胡乱一把抓,这也是我们在微学习资源建设中需要把握的关键。微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虽然所占比重较小,但是它对知识的累积却起到至关重要的基石作用,我们决不能因为其短小、互为独立而忽略了其对学科整体知识体系的考量。以某一具体学科为例,微学习资源的建设是依据该学科的教学目标将庞大的知识脉络体系划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但这些个体之间是相互连接的,它们又共同组成和支持着整个学科教学体系。

四、结束语

“互联网+教育”是时下热门的研究热点之一,并且,伴随新媒体的层出不穷,致使微学习也逐渐登上了技术教育的大舞台。但这种资源建设以及优质的微学习资源之间的匹配很难把握,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微学习资源建设仍然还处于模式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需要利用新型媒体开发优质微资源,让互联网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使得微学习资源建设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陆首群.互联网的神奇和挑战[J].办公自动化,2015,(03).

[2]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02):85-88+108.

[3]杜智涛,付宏,晏齐宏.国内“微学习”研究的视域――基于共词分析方法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4,(30):31-34.

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篇2

2015年,经总理签批,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的新举措。

一、“互联网+”大背景

国内最早的“互联网+”理念可以追溯到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其中“互联网+医疗”,将有望从根本上改善现实中存在的看病难、买药贵等难题。具体来讲,互联网将优化传统的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一条龙的健康管理服务。患者可以在网上挂号、询诊、购买、支付,既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又提升事中体验,并依靠互联网在事后与医生沟通,从移动医疗数据端监测自身健康数据,做好事前防范,加强医疗自我保健。以此推动社会养老、社会保障等服务。

二、“互联网+医疗”衍生出的人才需求

“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将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如此庞大的服务机构、内容丰富的服务业务以及多层次、多角度的服务形式,势必会应运而生出众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多层次专业人才来满足这种新型民生服务的需求。

三、“互联网+医疗”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

“互联网+医疗”的运营模式中,人员的配备是多专业、多层次的。它需要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各行其职。比如在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中,它不仅需要it网络工作人员,还需要医疗服务人员;不仅要有资深的专家,还要有以志愿服务身份参与其中的初级工作者。

卫校现阶段探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掌握,它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笔者学校的学生中从一年级新生到临近毕业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方面,虽具有专业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层次特点,这正迎合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多层次人员需求。作为学校,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医疗”的大背景、大平台,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以先从一名医疗服务志愿者做起,逐步融入互联网医疗中,完成学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一年级学生群体,因其只有基础医学知识,而对临床知识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护理技能水平的高低。这样的群体可以在以社区为基础的移动医疗中尽自己的能力去参与医疗志愿服务,完成体验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已有的基础医学知识,通过接触临床疾病,逐步对临床知识产生感性认识,促使其产生进一步求学的欲望;二年级学生群w,因其已经初步具备了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就可以凭借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参与互联网医疗具体的诊疗和护理当中,通过实际接触病人并参加医护诊疗,促使其对已有的医学知识的巩固,并对医学行业产生了荣誉感和归属感,帮助学生树立献身医学的远大理想;三年级的学生在为互联网医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夯实专业技能,并在参与中奠定了创业基础,寻求创业机会。卫校的学生在校三年中,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和其自身高低不一的能力和水平,在互联网医疗中以各种形式均能得以锻炼和提高。

四、“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意义

“互联网医疗”是一种新型民生产业,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远景,它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观念,不断地扩大人员投入,不断地增设服务内容和选项。那么,具有不同知识和能力层次的人员加入到互联网医疗护理队伍中,不仅降低了“互联网医疗”的经济成本和资源消耗,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人员更替、观念更新、行业永葆活力。

对职业卫校来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这不仅是学校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探索、改革的条件,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同时也为源源不断的毕业生寻求到了多种创业机会和途径。可以说,“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既是优势互补,又是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方式,前景看好。

五、如何将“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

鉴于以上几点思考,我们不妨模拟一下“互联网医疗”与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模式:首先,由学校收集整理在校学生的信息资源,与“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共建学生实习就业供需数据库;其次,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分批、分层地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社工护理服务标准培训;其次,在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医学理论知识后,学生先以“志愿者”身份投入到医疗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活动当中,分批跟随问诊大夫,进行体验式学习;随着学生对医学知识的不断充实和掌握,学生可利用寒暑假等其他时间,由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进一步深入学习;三年级学生经过参与三年的医疗服务,并完成实习阶段的学习之后,专业知识得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得到锻炼。总结前面的学生表现,对于专业能力强、工作表现优秀者,可被医疗服务公司录用,或者应聘有医疗服务公司推荐的正式工作岗位,成为正式员工;除以上举措之外,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学校还可提供往届毕业生的信息资源,由医疗服务平台与学校共建学生实习就业数据库,医疗服务公司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专长,分流到各家社工机构和社会企业中,实现学生创业和就业。

总之,不论商业还是教育,都会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提出之前,职业教育的常态是需要转变观念,从根本上发展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互联网+”提出之后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破与立”。

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篇3

从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到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勇立时代潮头,才能真正成为为国家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坚力量。

1.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认为互联网思维的重点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和颠覆式创新。古华京在搜狐公众平台上撰文提出“互联网思维精髓大总结:①用户思维;②简约思维;③极致思维;④迭代思维;⑤流量思维;⑥社会化思维;⑦大数据思维;⑧平台思维;⑨跨界思维”。百度百科解释互联网思维时认为“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

总结各种观点,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就是开放、平等、用户至上、扁平化结构、流量思维、免费模式和平台思维。

2.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和优势

百度百科解释互联网的优点有信息交换不受空间限制,信息交换具有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互动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互联网使用者多,信息量大且能被整合利用。在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今天,随着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上述互联网优势更加得到强化。

3.“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思路

3.1发挥互联网优势,在保留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开放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基本是全日制传统教育,只有参加统一考试并取得学籍资格的学生才能到学校来学习,学历教育占据很大比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历在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已经逐步下降,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在工作中仍然存在学习需求,可以说当下社会对全日制之外的学习和受教育需要与日俱增。

高职院校要大力拓展开放教育,亟待发展的不是现在已经成熟的类似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等这样的系统的、长时间的、考取学历为目标的开放教育。而是一种碎片化的,短时的,以学习某些知识或技能,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开放式教育,受教育者不是为了获得某种学历而学习,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目的进行学习。

为了拓展这种开放教育,职业院校应当利用师资和硬件优势,创造以单一知识点、单一技能项目为内容的数字教学资源,组建提供这种开放教育的学习平台,并探索合理的运行方式与制度,以确保教师和院校能够从这种教育模式中获益。

3.2用户至上,体验为王,追求至极的学习和用人体验

现在的高职教育在考虑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的时候,重视的是符合教育部制定的教学标准,符合学校所拥有的教学条件。考虑“我想怎么教”比较多,而考虑“学生需要我怎么教”比较少。在“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思维指导下,教育应当尽快把关注点转移到用户需要和用户体验上来。

在高职教育中,学校的用户其实有两个:学生和用人单位。以“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思维为指导,高职院校应当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看做头等大事!应当把学生上学的体验和用人单位的用人满意度看做头等大事!这种思维的转变在当下行政化色彩浓厚、贴有事业单位标签的高职院校身上殊为不易。

3.3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打造教、学两端的自由、开放平台

当前的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上存在无个性化、自由度低、师生互动不良等缺点。在互联网时代,探索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灵活学习、互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灵活考核模式是顺应时代需要、提升高职教学水平、培养具有专项特长的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例如对于全日制在校生采取传统教学及考核与互联网教学及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安排学生学习时间时留出其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课程安排时除了统一安排的基础课程外,对专业课程采取自主自由的教学方式。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完善的数字教学资源,自由选择学习的科目、章节和学习时间,自由的选择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增强技能的时间和科目,在考核方式上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时间自由的科目考核。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满足不同需要、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交流通畅。

3.4依靠互联网技术,畅通上下游连接,追求连接一切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终端日益普及的今天,高职院校已经有条件将与教学有关的学生、家长、教师、用人单位、学校管理部门和其它各管理部门全部连接的条件;更进一步,学校还可以选择将学校与其它学校、社会学者、社会求学者、社会企业单位进行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连接,真正实现连接一切。一旦做好连接一切的工作就能带来巨大的变革与优势,对学生求学和就业、对家长掌握和管理学生、对教师教学、对学校管理学生、对用人单位招聘、对学校增强知名度和实力都有极大的好处。

3.5发挥互联网优势,改革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这几年,高校教学管理平台应用已经逐渐推广,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迅猛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高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例如教学管理中的请假管理,传统的开请假条的方式不仅不方便而且容易造假,如果给假的老师能够把学生请假信息出来而上课的老师都能看到这一信息,那么请假管理不仅变得便捷可靠,而且请假数据还能得到保存和统计,从而提升了管理水平。

再比如学生管理中的就寝时査宿舍管理,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核査寝室情况,省时省力同时还能保存核査资料,同样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从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并不难,只要从业者有这个意识,经过试验后能够上升为制度或者惯例,则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改革很容易开展和深入。

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篇4

现状

自十年前网络教育起步,规模与质量之争就从未间断,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在线网络课程的优势日益凸现,网络教育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家庭在线教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最受关注的在线教育课程是中小学课外辅导,占比达到29.64%,早期教育、兴趣特长培训、职业培训、学历考试类培训分别占到18.5%、15.22%、12.32%和11.78%,外语类培训只占到6.94%。

在选择在线教育课程时,网友最看中的是辅导网站的专业性和客服的咨询情况,占比达到23.3%,其次是有刺激自主学习的奖励机制,占到16.23%,再次是课程设置中有无互动性,占到14.72%。

在付费在线教育课程的价位选择上,70.4%的被调查者选择300元以下,仅7%表示可以接受1000元以上的付费在线课程。

45.4%的网友认为,在线教育的优势在于学习的自由度,19.95%认为优势是不受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15.31%认为学习资源丰富、全面,13.53%认为可以享受更好更多的师资。在线教育的附加服务中,前三位的选择是:教师互动答疑、提供学生在线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供优质课件下载。

此外,调查中还发现两个值得关注的数据:一是64.2%的网友以及家庭成员,在近一年中未受过任何的在线教育;二是64.97%的参与调查者,对于在线学习的整体满意程度一般。

现代教育报社长总编辑李青认为,从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角度,在线教育大有可为。通过平台、服务集纳更多的教育资源,重新组合进行更合理地配置,从而满足家长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中学生利用电脑学习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以学而思网校为例,这两年的同比增长速度基本上都在百分之百以上。小学生或者学龄前儿童,用pC互联网的可能性不太大,ipad和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机会领域可能会更大。去年移动互联网的app安装量超过一千万,每天活跃用户量上百万次。儿童教育类的下载安装量已经超过游戏的下载量。

目前,家长对在线教育这种形式的接受度还是非常有限。对于学生来说,在线教育的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和教师面对面地沟通,另一方面如果缺乏自制力、在没有家长教师的监控下,效果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

移动互联网另一个比较大的弊端在于如何能够创造学习环境。有些线下的课程体系需要特定的环境,并不适合线上环境。中公教育副总裁、中公网校校长曹青认为,线上教育从最早的文本到录音、视频,到现在和游戏结合的模式,最主要的还是教育产品的本质。

对于一些大型的线下教育机构,可以把优秀师资转到网上,除了产品质量好外,还要依靠平台和技术,互联网教育才会有较好的发展。

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华北大区总经理刘纲认为,目前传统教育对于未来的互联网教育认识还不够到位,未来的互联网技术会彻底颠覆现在所看到的传统教育,这是一个融合的过程,谁能取得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有完全互联网基因的公司,能够更容易取得成功;二是传统教育公司,彻底改造自己。

“教”的问题在于谁来教、什么时候教,以什么成本教;“学”的问题在于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在哪个地方学,而互联网技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在互联网技术下,可以实现互动,通过远程获取最优质的教师资源,比如耶鲁大学公开课,哈佛大学公开课。“现在只是公开课,但是却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

另一方面,互联网能够使这些知识更加聚集、专业,而且使学习的过程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将改变现在的教学形式,学校组织会被赋予更多的互联网基因。在大规模应用的条件下,未来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这个进程是渐变的,可能需要某一个条件,或者一个巨大的组织来改变它。”

趋势

腾讯教育中心总监潘鸿雁认为,网络教育和移动互联教育,一方面未来发展潜力无限,另一方面也是举步维艰。

在过去两年,数字教育领域成为硅谷创业的热门,很多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教育创新公司出现,将近60多个项目拿到风险投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家大型规模企业的成功案例,也没有一个能够被验证是发展成熟的模式。

“我觉得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未来是一个趋势。线下教学之后,可以通过线上服务,消除时空距离,加强课后辅导。”巨人集团总裁尹雄说。做线下教育,最困难的就是时空,因此发展缓慢。

而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可以跨越时空,未来更有可能是作为线下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给未来教育带来一种最直接的服务模式。尹雄认为,如果线下的教育机构有非常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再跟互联网机构合作,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替代线下教学,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线下教学,有非常好的互动和控制,“中小学的孩子,能够专注地对着电脑听一个小时,几乎不太可能,能听到五分钟十分钟就不错了。游戏是例外,我们也不可能把教育变成一种游戏。”

环球天下教育集团总裁张永琪认为,具有自主能力的年轻人应该是线上教育的首要消费者,比如职业类课程、出国考试英语类课程等。下一步可能会出现在中小学和早教领域,通过好的电子课件引起学生的兴趣。

“也不一定放在线上,有些很好的课件可以在白板上实现远程教学,在韩国的课堂里面,可以接受美国老师的教学,这也是互联网的一种模式。”

对于网络教育来说,未来几年更多还是大学生及以上的出国英语类培训和职业类培训为主导。“这可能跟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关系。在中国更多的人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谋生,而不是为了兴趣陶冶情操,这跟美国有比较大的区别。”新东方在线副总裁潘欣说。

在职业教育领域,所培训的是一种技能的提升,只要抓住兴趣、爱好,提供良好的服务,线上教育可以有很大的市场。比如奥鹏的龙门客栈,就相当于一个平台,针对每个问题通过客户端下载软件,就可以在线学习一些相关的课程体系。此外,一些大公司或者跨国公司的员工分散在各地,集中培训上非常有难度,就可以为其提供网上培训的平台。

北京蓝海文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莉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在线教育有三大方向:一是可视化。教育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实质上改变了人们接受教育内容的传统方式。因此通过视听结合手段,应用互动方式让用户有很好的体验感,就变得非常重要。

二是工业化。文化产业有一个共性问题,产品从创作、生产、传播到消费,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教育产品最终如何把内容呈现给用户,要有一个规划体系,内容通过这个平台,变成产品服务,实现价值再反馈到前端,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三是平台化。在移动互联网教育领域,很难找到真正赢利的项目和企业,可能发展方向还是一种资源的融合,要素的整合。

在线教育可以极大缓解教育需求和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未来在线教育的差异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内容和受众上;二是在产业链上开始分散。从创新产品的角度考虑,未来接收信息的方式会改变,如何降低接受专业知识的门槛,投资者会更为关注。此外,基于现在移动互联网能够帮助实现锁定用户、追踪需求、分析消费过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个性化教育产品的定制也是一大方向。

“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内容为王。其次,是体验。部分传统教育是没有办法替代的,但一定有一种模式在传授知识上会替代传统这些东西,这是我们现在密切关注的。”东方富海投资副总监王波说。

线上线下:合作还是pK?

这个时点,互联网对于教育行业非常关键。从今年1月份开始,很多教育行业的老兵遭遇到了互联网行业新兵的冲击。

凯旋创投合伙人李亓认为,可以用教育思维和互联网思维讨论线上跟线下的问题。教育的核心是招生、服务和教学三个环节,如果对应到互联网词汇,招生可以叫倒流量,服务就是用户体验,教学其实就是内容。发展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两者探讨的本质并无大的区别,只是角度不一样。

线上跟线下的结合,不可逆而且是大趋势。从最传统的地域性覆盖,到不分时间地域的覆盖,C2C模式变成一种可能。从传统形态的线上教育到新技术、新平台提供的服务,值得让人期待。

歌石投资副总裁林光国认为,教育行业的两大发展趋势:一个是标准化,无论是软件、课件,或者校园的复制,有一定的标准化后,成长会相对稳定和快速。另外一个就是线上和线下一定要相结合,包括传统教育的线下学校往线上走、线上教育往线下走。

一个学习过程可以分解为教和学两步,“教”一定是以内容和老师为指导,学生作为参与者,现场环节必不可少。“在这个方面,我觉得线上能做的事情,不是太多。”

“学”包含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练习,比如背单词,要靠自己不停地练习。这种重复性的练习,由于不完全依托于内容,很多和信息技术相关的领域可以发挥一些特长。“从这两个不同的方向,可以有不同的力量来投入,创造一些比较好的机会。”林光国说。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核心是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效率。线下教育的硬伤在于老师讲得太累,学生容易疲劳。“实际上大部分线上教育,比线下教育更具有优势。环球雅思老师上课,几十个人的班连着上七天课,这种培训效果值得考量。”

而且在一个地区,名师总是有限,这也是线下教育发展一个最大的制约。线上教育能非常容易地吸引到一些有名的老师,还可以考虑通过游戏的学习方式、移动的方式、互动问答的方式把课件呈现到网上。

虽然线上教育有非常大的优势,不过由于受众太个性化,难建立起标准模式,因此市场发展缓慢。未来,线下教育的企业可能演变成一个内容提供商,成为制度和标准的监督者,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把产品呈现给客户。

“从教学内容来讲,线下学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线上没必要非得跟线下的学校拼内容、拼资源、拼渠道,因为线上有的是流量、有的可能是低成本,这是两说的事。”林光国说。

对于传统教育企业来讲,互联网是丰富自身产品线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现在普遍的做法是课件的录制,如果仅仅只是一种录像,通过拷贝传播,反而对自身企业造成伤害。线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比如智能化互动也是现在摸索的一种模式,利用互联网优势,更多的基于数据分析,为学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

瑞思学科英语高级副总裁丁俊华认为,两者一定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但是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以少儿教育为例,尤其在语言教育过程当中,很多事情并不能被互联网代替。线上教育是附着在线下教育基础上,只是形式不同。线下提供服务和感受,线上提供技术手段和体验。

潘欣认为,对于在线教育来说,基本上有两条路径:一个是独立发展的路径;另外一个是传统的面授教育借助网络技术的帮助,建构一种新的混合式学习的模式,既可以提升传统面授教育竞争壁垒,也可以抑制在线教育一些强势的点。

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篇5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教育产业经济

一、引言

“互联网+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这一思维的提出曾被认为是教育界的一场革命。的确,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互联网+教育更是成为了引领时代步伐的先进领域。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未来发展的主方向,而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如进一步地发挥互联网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的支撑作用,更是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将通过对发达国家在互联网加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的大学教育提出一些思考。

二、国外大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先进经验

(一)美国“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先进之处

在投入和参与度上,美国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高等教育院校以及教育机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哈佛、麻省理工等名校纷纷采用“互联网+教育”方式,将学校课程放置在网络上供给学生学习。还有美国一些名校,例如杜克大学,和专业技术公司合作,建立了在线连盟,旨在向连盟内的学生提供课程。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在不间断地使用互联网提高教学质量,并提供在线教学成果展示,

在技术研发上,美国也显得尤为成功。近年来,美国教育出版商数字化出版成为了大学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的巨大推力。比如,培生、麦格劳-希尔、汤姆森教育集团等出版商借助他们的教育出版资源开发出了很多在线学习资源和科研资源。出版商与技术厂商合作密切,不断创新,不仅如此,美国的教育出版商也在不断转型,除了提供数字化教材之外,还突破性地提供不同形态的教学软件和内容。

在资金来源上,美国的资金渠道多样,金额巨大。美国“互联网+教育”的投资资金很少来自于政府,大多来自于民间的公益基金。资金来源决定美国很多课程是开放的、公益的。比如美国的在线教育视频网站。Coursera与另外12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万学生报名参与。它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教授共同创办的,其获得的几千万元美金是有公益性质的。不仅如此,新的在线教育公司层出不穷,公司的投入巨大且集中于技术研发,例如,Knewton,他们依托领先的技术优势,开发了适应学习的在线系统,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二)德国“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先进之处

在政策层面上,德国联邦政府尤其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010年,德国联邦政府了《信息与通讯技术战略:2015数字化德国》。该战略为实现在2015年达到“数字化德国”的目标,详细规划了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相关研究项目。其中,增强教育人员与学生使用新媒介的能力是关键的一点。德国在工业4.0的经济发展计划背景下,为了培养更多高等教育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大学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进程。

在授课方式上,德国很好地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2001年,德国就已实现了大部分学校免费上网。目前,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德国远程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虚拟教育、移动学习已成为德国远程教育的新起点。德国的大学在远程教学技术的应用方面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把移动学习作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一个重点,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

(三)英国“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先进之处

完善的支持服务系统。英国大学的在线教育课程大多有一个学习包,里面包括学习教材、录音带、作业等。例如,英国开放大学提供给学生的技术媒体资源主要有印刷课程材料、盒式录音磁带等。

学习方法灵活多样。英国的大学教育在“互联网+”下的发展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网络实现课程选择、作业提交、作业批改、师生互评。除此之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比如登陆在线教育网站,可以下载学习指南,获得课程学习的相关信息。

高质量的课程和严格的质量标准。英国在线教育自主决定课程,并对课程、教学、评价等有关质量标准负责。以英国开放大学为例,开放大学已有46门课程,用internet作为辅助工具,实现通过网络进行授课、提交作业、批改作业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将课程内容传送给学生,而是包括学生可以通过下载测试题进行自我检测,从而进行质量监控。英国非常重视网络在大学教育中的细节,在各环节都进行妥善的管理,确保在线课程能有效实施。

三、“互联网+”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不足

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篇6

【关键词】互联网+;95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1.“互联网+”的新时代校园

“互联网+”是时下比较热搜的一个话题,在今年的3月,总理在2015年的工作报告中十分明确的表明了“互联网+”计划的重要性,并在报告中制定出了详细的互联网发展方案,进而促使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金融等各个领域之间可以发展的更加和谐和融洽。在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渐的关注到了“互联网+”这一新鲜事物,并充分体现出了在网络背景下,各行各业均有可能产生新的价值体现和增值现象,而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教育行业自然也被涵盖其中。实际上,“互联网+”并非是一个象征性的口号,它意味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互联网+”中的“+”所代表的不是加号和相加,而是我们经常到的“化”。更加直白一些解释,“互联网+”所具有的真正价值是行为的数据化与数据的连接化以及连接的广泛化等等,在网络背景中的各类传统行业不是要将互联网简单的引入到日常的工作内容中,而是要与之产生动态的连接,进而在不断的互动与反馈的过程中形成更多的创新与融合元素。由此可见,“互联网+”的新时代校园所指的就是在保证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之上,将互联网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进行深度应用,进而逐渐形成一个更加符合时展的新型校园环境和教育管理模式,为此,笔者对“互联网+”背景中的新时代校园做出了如下的总结:

1.1大学+科技

“互联网+”的出现无疑为当代大学校园带来了很多新挑战和新机遇,校方管理者要积极开设一些与高科技信息技术有关的应用性课程,通过领域融合的教学理念来全面提升95后大学生的网络综合素质。互联网技术教学“不仅要将学生所学习到专业技术与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社会项目中,同时还希望学生可以将诸如市场分析、营销以及电子商务的知识真正的应用到产品设计与项目策划中。”除此之外,校方领导还需要尽可能多的为大学教育者与学生提供一些学习与培训的机会,联合其他高校共同组织一些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的渠道,进而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高科技应用人才。

1.2大学+学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意味着传统时代的结束,这场信息的革命是全人类共同经历的一次完美蜕变。作为95后大学生来说,在“互联网+”的新时代校园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获取知识,而是要将所学到的知识变成为自己所用的学识。为此,95后大学生要逐渐适应“指尖上的学习”,熟练掌握和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并懂得如何在海量的知识信息中快速且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除此之外,高校的教育者也要主动将在线学习与各种类型的网络学习软件引入到课堂中,让大学生逐渐掌握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方法。

1.3大学+创新

提到“互联网+”,想必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创新”二字,的确,在这个全民创新的网络信息时代中,95后大学生也必须要敢于质疑和解放思想。正如陆九渊所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身为“互联网+”时代中的高校教育者来说,一方面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出他们的创新意识与批判精神,另一方面则需要尽可能的丰富当前的高校校园文化,让95后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进而在一次次真实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养分,为自己后期的发展和进步打下夯实的基础。

2.95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形成原因

2.1多元化

95后的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存在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一方面对于外界陌生的人或事表现出很大的包容性,另一方面却又敢于去挑战权威,喜爱刺激和改变。此外,95后的大学生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干扰,他们非常赞同和喜爱创新意识和打破局限。

2.2矛盾化

2.2.1表里不一

很多95后大学生在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面前表现的热情开朗,时时刻刻都充满了活力与笑容,但是在陌生人面前却显得过于自卑拘谨,不愿意去主动与他人交流。尤其是在受到他人的质疑与不认可时,95后的大学生就会或多或少的展现出愤怒、自卑或者是主动逃避和退缩的状态。此种表现其实并非是这些年轻人不想要去交朋友,只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太过孤傲和脆弱,从而因“爱面子”和“怕受伤”而不敢去主动。

2.2.2个性张扬但依赖性较强

当代的95后大学生一方面不希望被家长和老师所束缚和管教,渴望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和学习,而另一方面在生活自立方面又显得能力较差,尤其是在遇到各种困难时总想要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依赖性较为严重。

2.3形成原因

2.3.1独生子女

这些95后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为独生子女,由于他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富足,并且从小就受到了所有家庭成员的百般宠爱,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最重要的存在。尤其是在初入大学生活后,一旦遇到困难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逃避。

2.3.2移动互联网时代

95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复杂且多变的,尤其是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大范围普及的今天,互联网俨然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所不能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由于这些95后的年轻人还并不具备较强的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所以难以避免的会受到网络中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进而衍生出了很多新型的性格问题。

3.互联网+模式下95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措施

3.1利用新媒介来创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手段

在95后的大学生群体中,新媒体正以我们难以预估的速度飞快的发展着,高校教育者如果想要在网络背景下更好的展开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去主动的接触和学习由新媒介所带来的各类新技术和新文化,并同时结合95后大学生的特征与爱好来对原有的教育模式做出适当的调整。

首先,运用引导式的宣传方法代替说教式。95后的大学生是一个多元化元且矛盾化的群体,教育者应当在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监督工作中引入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而逐渐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隔阂;其次,教育者要将管理手段逐渐转变为自己的工作平台。在过去的时间里,很多高校都会采用实名认证、使用权限以及实时监督等方式来控制学生的网络行为,此种方式虽然从表面上看来能够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同时也十分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和不满心理。为此,教育者要将重心逐渐的转移到事前和常B的管理工作中,充分运用微信、微博、QQ以及博客等社交工具来同学生展开交流。

3.2运用先进技术来加强网络的管理与监控

“互联网+”校园离不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持,高校的文化建设工作者不能从监管学生网络行为的角度来进行一味的打压,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互联网技术水平,为95后大学生营造出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首先,校方要加大对校内网的监控力度,充分应用防火墙、数字签名等成熟技术,对学生所经常使用和浏览的网站展开密切的审查和监督;其次,校方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使用规范制度,在其中将学生应遵守的各项原则、义务以及责任等内容做出明确;最后,校方应将网络教育的重点放到对大学生的伦理教育工作中,教给他们如何甄别网络信息的方法和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与此同时,校方还要经常性的举办一些以网络教育为主题的培训活动,聘请一些影响力较高的网络红人来到校园中现身说法。

3.3坚持以人为本,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全面的网络服务

在日后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校方要时刻提醒自己“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在将大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主要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将校园网络文化的技术水平、教育范围以及信息内涵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规划和提升,让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调节心理、就业咨询、放松娱乐以及结识朋友的优秀平台,运用丰富自身基础内涵的方式来平衡95后大学生的性格矛盾,帮助他们学会用理性来管理冲动和盲目。除此之外,校方还应当在校内网中开设一些交流论坛、新闻时事、视频点拨、游戏指导以及名师讲座等板块,让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可以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进而争取早日将网络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入到正确的轨道当中。

3.4强化实践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能够让95后大学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校方管理者应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实践培训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专业来全面落实“三段式”的创业教育模式,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阶段,根据大一和大二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来展开实践教学,并利用学生的寒暑假时间来组织一些公司实习和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充分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将他们的创业与工作激情提早激发出来;第二阶段,校方管理者要结合大三学生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节奏来科学化的分配一些实习任务,并同时邀请一些各个行业中的精英人员来到校内为学生展开就业指导,通过对实际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阶段,校方管理者要结合95后大学生当前的就业现状,将学生按照专业与个人特色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并为表现优秀的毕业生提供一些到知名企业中参与实训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最后的在校期间内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技巧,进而为日后的创业与工作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

【参考文献】

[1]周定财.“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1(5):79-81.

[2]陈建亮.高校辅导员对90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探析[J].宁德师专学报,2011(3):123-125.

[3]黄荣怀,张金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4):12-17.

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篇7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大中医院校网络和互联网已经接轨。网络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医学教育的每个角落,为医学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使资源更加多元化,医学生学习模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网络学习的交互性、开放性、多样性,从而使学习更加个性化,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不断优化,众多高等医学院校正在朝着“高质量、深改革、强管理”的方向发展,学习高等医学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发展时代,但目前,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中医院校教学甚少,很多中医院校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学生从中不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符合复合型精英中医药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本文将通过浏览文献、定点时间、反复研究、总结等措施,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对中医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深入分析,最后对其进行总结与完善。

一、自主学习的概述

“自主学习”教育模式指的是在教师引导之下,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了解并深入掌握所学知识,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合理运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理论发展于20世纪中期,主要是国外教育心理学分析的对象。而我国最初研究自主学习理论已经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我国众多学者开始围绕自主学习展开探索。在教学不断发展过程中,自主学习显然已得到各界领域的大力注重。教育不单单是对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能够从“自由学习”逐步转化为“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高自主能力,为其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二、互联网环境下中医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不佳的原因与分析

(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由于中医院校自身专业的特殊性质,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觉得单调、枯燥无味,以至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过程中缺乏充沛的热情。医学课程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以致用,一般学生在实习之前,鲜少有机会能临床跟诊,课本学习本身就较为乏味,学生学习兴趣逐步降低。当代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期间,大多认为要注重课堂知识的学习,而课堂之外,应该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娱乐休闲,学生学习惰性随之增强,这对于主动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二)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构和途径单一高校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当前,中医院校学生获取知识、学习方式有些单一,以至于学生不能创新思维方式,不能拓宽解决问题的方式,只能掌握一些书本知识。中医院校学生学习要将课堂听讲、课后学习相结合。其一,学生学习中有一定的依赖性,依赖于教师对知识的讲授;其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对于教材理论知识较为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有所忽略。

(三)过于夸大自主性目前,不少高校正在纷纷实践自主学习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自主性,学生掌控着选择权。虽然课外活动已经实现多元化,但其中实质性的内容相对稀缺,其活动形式的作用、动机没有体现出来,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发展成为“活动主义、体验主义”,自主学习逐步衍化为“自己学习”。

(四)专业指导不到位大学时期的学生,虽然已经拥有了知识的鉴别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但还存有一定的可塑空间,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正确指导,防止误入歧途。高校教师给予科学研究、课堂教学过多的重视度,忽视了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有关引导,学生主体性、自主性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互联网环境下中医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创设以及完善互联网环境下中医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组建此模式可从三个方面共同展开,分别为:讲、思、练,通过该模式的构建,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整体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从而培养出高水平、高标准的中医人才。

(一)课前五分钟小讲堂如今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使用互联网技术,查询最新的中医知识,并做成ppt的形式,供学生讲解时运用。学生作为主讲人,包括讲课内容以及形式都要由学生当家做主。在上课之前,进行五分钟的ppt课堂讲解,其中可以包含最前沿的中医知识、某个病症最新研究,还可以是对所关注问题的自身见解、经验等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在同学讲解时,听讲的学生要在评论表中对其进行评分,并定期选出优秀分享者,从而更好地激励发挥自身所长,投入到此项活动当中。

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篇8

【关键词】“互联网+”;成人教育;影响与思考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从此,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的“互联网+”被人们所知晓,“互联网+各传统行业”的创新潮流席卷祖国大地。就成人教育而言,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借力新信息技术,实现成人教育迈上新台阶,是当前成人教育工作的紧要课题。

一、“互联网+”的提出及内涵

(一)“互联网+”的提出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itFin)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二)“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的定义一般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联合起来,并进一步融合,使得传统产业的业务体系以及生产要素等方面得到更新、提升,以此助力经济的转型和升级。笔者认为应该分为三个层次来看:一是强调了“互联网+”的关键因素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系列信息技术和平台,这是前提;二是明确了“互联网+传统行业”所产生的变革包括传统行业的业务体系、生产要素等方方面面;三是表明了“互联网+传统行业”并不只是相加而已,其直接目的是促进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更深层的目的是更好地帮助传统行业实现自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互联网+”对成人教育的影响

(一)“互联网+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有别于普通全日制教学教育形式,成人教育不限年龄。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获得专业资格,或使他们的发展转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使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行为素质得到提高。“互联网+成人教育”,并未改变成人教育本身的属性和功能。仍然以满足成人学习需求为目标,以互联网技术、信息、思维为手段和方法,通过搭建成人教育平台,整合资源等等,使得成人教育学习模式进一步创新和高效。“互联网+”改变的是成人教育的学员需求分析、实施形式、教学方式和手段、考核评估等方面。形象点说,学校、教师、教室、学员这几个传统关键因素构成传统成人教育,而如今,通过搭建成人教育平台、通过用户各自的移动终端,相关学员、院校、教师自由选一起构成了“互联网+成人教育”。

(二)“互联网+成人教育”模式对成人教育的影响(采用swot分析法)

1优势

(1)创新教学组织模式。传统的成人教育模式同学历教育一样,是由教室、教师、教材、学员等几个要素构成的,教师是开展授课的权威,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学员只要做好接受和配合即可。然而“互联网+”状态下,学员的学习将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时候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利用互联网,一方面灵活安排时间集中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学员工学矛盾等;另一方面,将成人教育学习课程资源上传到网络,学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移动端、客户端等形式自由地选择课程。互联网的线上线下相互结合,创新了教学组织模式。(2)搭建的开放学习平台。“互联网+”所倡导的一个很重要的思维就是平台思维。传统的学习平台往往是学校,而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搭建起来的开放性、共享性的学习平台,能更好地实现学习的实时化。一是“互联网+”模式下,学员通过登录学习平台可以实现全天候自主学习;二是学员可充分利用多种终端渠道进入平台学习,比如网页、微信、qq、app等等;三是借助平台,学员可以就学习问题随时同在线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探讨;四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可以根据学员的学习数据掌握学习状态,进行课程推荐或订制,延展学员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2劣势

(1)缺乏情感交流。成人教育理论中关于学习的需求有一个就是社交需求。人是社会人,两个或多个终端的人单单通过互联网的、通过机器转换后的交流缺乏肢体、眼神、心灵的碰撞,这与传统课堂的语言、行为的交流不同。一方面,互联网中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员知识掌握情况以调整教学;另一方面,学员与教师、学员彼此之间同样都是缺乏面对面形式的交流沟通,这种情感交流互动环节的缺失无法满足学员的情感和社交需求。(2)学习过程失控。在传统的成人教育模式中,学员们一般集中于课堂,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学习,教师对于学员的学习过程和状态可以通过点名、提问、小测验等形式进行把控。一方面通过了解学员情况当堂调整教学;另一方面也为下堂课的教授内容安排提供参考。然而,在“互联网+”情境下,学员的学习状态很难及时掌握,讲授与理解之间容易存在节奏错位,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3机遇

(1)“走出去”和“引进来”。“互联网+”实现各类资源互通共享、信息充分交流,各类机构的成人教育资源也都可以挂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上。一方面“走出去”有利于提升各类成人教育资源影响力,形成特色,打造精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各类资源的相互融合,把优秀的课程资源等“引进来”为我所用,借此来提升成人教育学习资源的质量和水平。(2)交流合作,互利共赢。互联网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开放。传统成人教育一直受制于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未来,随着受众规模的增加,受众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整体复合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成人教育能够给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就催生了各类成人教育资源的交流、合作,通过合作打造更符合学员需求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通过合作加强成人教育院校之间的交流,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4威胁

(1)教师教学要求高。一是要求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和素养。要求教师熟练使用各类网络教学工具,掌握网络教学方法,及时更新网课内容;二是要求教师在虚拟学习环境中能够通过网络关注到学员的学习状态,做好教学控制;三是要求教师做好课后答疑。网络学习讨论社区具有全天候的特征,教师很难做到全天候及时参与学员的讨论、及时答复学员的疑问。(2)成人教育机构的博弈与竞争。互联网这一开放式、大规模的学习平台在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施教主体间的博弈与竞争。在成人网络学习市场的竞争中,各类成人教育学习资源在满足不同受众需求同时,其所能提供成人教育资源的课程质量、服务水平、受众体验等因素都会影响该类学习资源的市场受欢迎程度和市场占有率。对于落后的、体验差的、不能满足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将会被网络市场所淘汰,提供该类学习资源的成人教育机构在网络上的生存受到直接威胁。

三、“互联网+”背景下成人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更新理念

互联网思维指的是用户思维、极致思维、平台思维、简约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流量思维、跨界思维。“互联网+成人教育”就是要求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成人教育,就是要求我们要了解和掌握互联网思维思考的方式,在工作时融入互联网思维方式,学会用互联网思维方式提供更好的成人教育学习资源和服务。以“用户思维”为例来说,就是要求我们在设计成人教育学习方案时要以学员为中心,充分考虑学员学习需求和体验,以此来进一步优化方案设计。

(二)创新模式

今后的成人教育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渐渐深入,必将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以线上为主的学习模式,针对这种形势,需要提前布局,构建“互联网+成人教育”的新模式。一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成人教育线上、线下学习体系,做到无缝对接,全天候实现学习自主选择;二是建立健全学员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网络化,实时掌握学员学习进度、学习动态;三是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实时分析学员需求,优化课程安排。

(三)整合资源

一是整合教师资源,打造成人教育师资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成人教育师资库,成人教育行业要建立健全入库条例和规则,参考利用大数据技术筛选学员反映好的、授课质量较高的教师入库。二是整合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各种类、各级别的成人教育的课程资源包括视频、ppt课件、文稿等等收集起来建立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实现共通共享,对外开放。三是从高校或者其他培训机构以及国外汲取优秀的教学资源,同样把他们纳入教学资源库,丰富课程内容,满足学员需求。

(四)搭建平台

“互联网+成人教育”模式下的学习要求打破时间、地域等限制。这就要求今后的成人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以及终端学习平台。比如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微信公众号、app等等形式进行学习。这些网络平台和终端学习平台的搭建,一是利于各类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在网络上的共享交流;二是利于学员充分利用自由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三是便于利用大数据实时跟踪、了解学员的学习进度情况、学习需求情况。

(五)及时更新

互联网思维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用户思维,就是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一切从用户出发,注重用户体验。另外一个重要原则是迭代,指的是更新换代、不断创新。同样的,成人教育工作因为学员的个体差别,需求也有差别,而且由于学员不断变化,需求也不断在变化,这就决定了“互联网+成人教育”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对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的学习系统、学习平台、学习资源等等,需要依据学员的反馈不断更新、不断升级,如此才能做到及时满足学员需求,使其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白露.互联网思维下干部教育培训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2):83—85.

[2]吕小刚.以“互联网+教育”构建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6(4):62—64.

[3]王德禄.关于“互联网+”的战略思考[J].中关村,2015(12):72—73.

[4]黄威威,崔伟.浅淡“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J].党政干部学刊,2015(7):60—63.

[5]黄楚新,.“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

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篇9

深圳市市长许勤:

习主席的演讲把当前互联网发展的重点、方向都点明得非常清楚,使大家能更好地统一思想来付诸于实施。他的演讲不仅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对全球的互联网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在网络空间也会是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进一步用互联网的思维和发展新趋势去推动国际合作,在网络空间上加强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发展,我认为非常重要。

这次会议意义非常重大。中国最高领导人出席,正好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之时,实际上是给大家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互联网、网络经济和信息经济将会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关注和改变、调整思维模式,更多去转变我们的观念和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产业和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用互联网的方式去面对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去组织发现资源,更好地去用互联网把过去彼此独立的资源聚合起来,共同来形成发展新的生产要素。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始人兼总裁郭台铭:

习主席这种世界领军人物对此次大会这么关注,让我感受到中国在世界上话语权越来越重。我相信互联网大会会像奥林匹克大会那样一年比一年精彩。

我非常仔细地聆听了习主席的主旨演讲,我最关注的是网络安全的问题。任何事情有利必有弊,网络要自由方便,而且现在是分享时代,但必须要有管理,现在全世界的网络这么发达,尤其网络使用频繁的是年轻人,一定要有秩序。

网络安全不止是一个国家层面的而是全世界层面的问题。网络应该受到管理,这不是单一地区的问题。它需要制定规则,提高层次,像巴黎的气候峰会那样,但也不能完全靠西方的峰会,西方技术领先,他们有他们的行为规范,东方有东方的规范,这需要大家共同制定行为准则、规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

我觉得习主席的演讲非常给力,立意很高、战略深远,论点透彻,观点鲜明,而且演讲亲切。他从乌镇入手,说乌镇是个千年古镇,但是随着网络创客、网络医疗和智慧旅游的发展,使得乌镇传统文明和现代网络应用相结合,这是个完美的典范,体现互联网改变世界。他又说,互联网使世界更多彩,互联网使生活更丰富,过去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现在互联网使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而且他展示的未来互联网,还会开拓经济发展的新境界,美好生活的新空间,同时也提出了网络治理的新命题。

习主席非常明确地提到了互联网发展的目标,四个原则、五大主张,非常全面地把中国在发展互联网以及在互联网国际治理方面的观点,公开、开放地向全世界显示,显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大国在世界互联网发展上的责任和贡献。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檏:

我觉得非常振奋。这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第二届,级别之高,是我们业内人士都没有想到的。从出席会议的政府官员与国外嘉宾来看,我觉得挺有影响。中国正在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今年的大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大会。

习主席所讲的也是业内人非常关心的话题。每一个人,每个公司所处的地位不同,所做的事情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从高通的角度来说,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习主席所讲到的互联互通,网络的实质就是互联互通。在全球互联网经济发展上,中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

习主席特别谈到互联网治理,这给我很深的印象。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是由人在使用,在实体世界,他谈到过“命运共同体”,对虚拟世界,他同样用“命运共同体”理念来影响大家,这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参会者,我拥护习主席的发言,拥护五点主张,拥护他所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

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

听了习主席的演讲感受最大的是非常提振信心。以前我们电商在说话的时候,总觉得有点低声下气,对未来充满着迷茫,底气不足,其实政府的信心和企业家的信心是相关的。此次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互联网领域的优秀企业家,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规格非常高,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多领域深层次地探讨全球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寻求合作与共荣。

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大使加尼姆·希卜里:

习主席的演讲十分全面,其中谈到的五点主张,涉及到了所有人的共同利益。我认为在习主席的演讲下,大家都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尤其是在针对网络安全问题方面。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利弊同时存在。正如习主席所说,我们应该互联互通,共同协作,将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优势最大化,同时也要预防和控制其发展所带来的弊端。习主席的发言对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和治理非常有价值,而他的亲自出席,也为此次互联网大会带来了足够的诚意和对未来积极发展互联网的决心。

冰岛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公使衔参赞鲍德松:

我认为主席的演讲主要体现了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电子信息的传播,这也是互联网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作为大国,联合周边国家共同计划发展互联网,这使得世界倾听中国声音,并让其他国家积极参与其中。我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会使中国互联网走在行业前列。

夏威夷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

我觉得主席的演讲非常的清晰、有力、让人印象深刻。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对于互联网的治理也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期许,举办国际会议让大家讨论要制定怎样的规则来满足不同的需求,这也是很必要的。只有全世界共同的努力,互联网才会变得更好,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认为中国的重要性还会加强,这次峰会影响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互联网的发展会有长足显著地影响。

卡巴斯基实验室创始人兼Ceo尤金·卡巴斯基:

互联网行业实习自我总结篇10

近年来,教育改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伴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将教育改革的焦点逐渐与互联网相连,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断占据着重要位置。此外,关于数学天才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我国的数学人才却寥寥无几。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互联网的出现及特点、数学人才与数学天才的定义及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互联网时代下数学教育发展与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数学教育方面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数学人才与数学天才;互联网时代;发展与创新

近年来,关于数学天才的报道是层出不穷。比如,沈阳二十中的数学天才在滑铁卢大学组织的国际数学竞赛中获得冠军。又如,22岁的刘路因其在数学上的专长而成为我国最年轻的教授。关于这类数学天才的报道不胜枚举,但在这些报道的背后,人们不禁反思,数学天才如此之多,为何数学人才却少之又少。如何把所学理论用于实际生产与生活中,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基于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网络通信的日益发达与普及,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社会。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数学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

一、互联网的诞生及特点

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的美国,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可以多台电脑同时操作的网络。互联网减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与外地的朋友和亲人进行视频从而减小彼此之间的距离,缓解相思之苦;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学习到课堂上老师没有传授的知识,总而言之,互联网的存在为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互联网之所以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是因为互联网本身具备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互联网具有一个自由的环境。与现实的环境相比,互联网具有很大的自由,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浏览各种自由流动的信息,看这种自己需要的视频,数学天才与数学人才也可以通过视频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帮助自己更好发展。第二、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与熟知,数学天才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共享与别人共同讨论某一问题。第三、可以供人们免费享用。出于保护人们知识产权的立场,互联网上的某些信息需要人们付费才能观看,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信息观看与网站访问是免费的,为数学天才提供方便。第四、互联网是一个平等的地方。在现实社会的环境中,人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平等的事情,例如,数学天才有一些数学方面的想法,如果想要和有权威、有能力的数学家交流时十分困难的。但是互联网却有很大的不同,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无身份、无距离的平等交流,为数学天才的想法能够与他人讨论与分享。第五、满足与他人合作的愿望。互联网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合作的平台。互联网实现了人们无距离的交流,数学天才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与有权威的数学家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数学项目。

二、数学天才与数学人才

(一)定义

所谓的数学天才与数学人才都是在数学方面有着非常大潜力的人,但是数学天才与数学人才并不等同。随着互联网速度飞快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学天才被人们所熟知,比如华裔澳大利亚的“数学神童”陶哲轩以及草根数学家周玮等等。数学天才是指生下来就具备某方面的天赋,这种天赋是一般人很难超越的,但是数学人才是后天“加工”形成的。数学天才即使有再强的数学计算或者数学推算的能力,如果离开了后天老师对他的数学教育也终将像仲永那样“泯为众已”。因此,数学天才要想成为数学人才还需要后天的努力,不断地学习,用更多的知识培养自己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数学人才。

(二)数学天才与数学人才的反思

在中国,我们并不缺少数学天才,可是我们的数学人才少之又少。数学中国网作为数学爱好者最喜爱的网站之一,每年都会推出许多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使数学爱好者兴奋不止,但是能真正将这些数学模型应用到企业发展领域的人数并不多。为什么数学爱好者能够将数学模型用理论的方式解决出来,却无法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思维不够敏锐。多数数学天才生下来就具备数学方面的天赋,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总会有自己的见解,但是这种见解只是局限于理论的模型。由于长期平面化、不够立体的数学模型使数学天才的思维局限,不能很好地开发。

2、知识结构不够稳固。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来说,书面上已经形成的知识结构就是数学天才所要学习的内容,但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的来源一无所知,因此在他们大脑中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就仅仅是书本上面的一页纸,这就导致了数学天才“纸上谈兵”,无法成为真正地数学人才。

3、教育绝对的“平等化”。在传统的数学教育时代,很多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师,不能根据学生本身擅长的方面进行个性化教育。对于数学天才来说,课堂上简单的教学不能增长他们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流逝,数学老师讲的内容他们早就懂了,但是由于教学模式的要求,数学天才只能坐在教室等待老师一遍又一遍讲解自己熟知的内容,导致数学天才的能力逐步下降。

4、学生在性格上的局限。对于数学天才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害羞的。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天才出于担心出错的角度,不愿意回答课堂上老师提问的任何问题,一方面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不利于数学天才将想法说出来与他们共同讨论。

三、互联网下数学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它的改革不断牵涉着社会各界人们的心。网络时代下的数学教育与传统的数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网络时代下的数学是生动形象、动静结合、操作简单、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一门学科。互联网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使学生在课堂上摆脱了枯燥的时代,一方面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吸引着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断推动着数学教育的向前发展。

(一)立体化与生动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下数学教育事业变得立体化与生动化。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数学辅助工具是一些尺子、圆规以及相应的数学模型,一旦上到几何时,许多学生表示想象不出来,听不懂。时间一久,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数学的想法,这非常不利于数学教育的发展。互联网时代下,教师通过互联网将各种数学模型变得十分立体、生动。例如,当数学老师在讲正方体的表面积时,由于传统数学教育方式的限制,学生只能够看到一个已经制作好的正方体数学模型不能将它展开,但是互联网时代下,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同学播放正方体展开之后是什么模样以及表面积是如何计算的,使同学们对于正方体印象更加深刻。立体化、生动化的教学模式是数学教育的一大发展与创新,有助于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数学人才。

(二)互联网下的探究式学习,强化了学生知识结构

数学是一门注重思考与动手实践的学科。互联网时代下,数学教育摆脱了“一对多”的教育模式,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应该注重对知识形成的掌握。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网络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中,学生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并动手操作使学生对知识结构印象更加深刻。这种深入角色式的体验,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原理,从而进一步地强化了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互联网是一个培养人个性化发展的舞台。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做到“挖掘自身潜能”的学习。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可能就是几页数学题目,学生做完之后,老师要收上来进行批改。这种数学教育不但不受老师的喜欢,还不能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在互联网时代下,老师可以选择将题目放到互联网上,分为简单、一般、困难三个档次。当学生登录到互联网上时,老师针对每个学生具体的情况按下简单、一般、困难三个键,这时学生就可以在互联网下写作业,写完之后由互联网本身进行修改并统计哪些题目是学生犯错率最高的题目,然后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种个性化的数学教育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使一些数学天才通过后天的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变成一位数学人才。这样的教学模式使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学教育不断进行着发展与创新。

(四)自由发言、资源交流

互联网最大的优点就是虚拟化。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害怕数学问题回答错误不敢发言,课堂氛围冷清只有老师一个人在一直不停地讲话。然而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学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与创新,互联网时代下,学生与老师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下进行讨论。老师通过互联网将学生全部匿名化,不管是谁发言都不能看到名字,即使是老师发言也是匿名。这样,匿名环境下学生可以大胆发言、不怕出错、不怕害羞,能够有效做到资源共享,做到各抒己见,不断开阔学生的思维。

四、结语

总之,随着互联网不断地发展与普及,知识的日复一日的更新,使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的教学模式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互联网下,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不断增强对数学自信心。新时期、新技术,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推动互联网时代下数学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为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数学人才。

作者:贾灵柯单位: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参考文献:

[1]曲枫.“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成人教育发展体系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7(1):61-63.

[2]陈丽,林世员,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10.

[3]李霞霞.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z1).

[4]谢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6.

[5]吕雪飞.“互联网+”下的中学数学教育[J].才智,2016(25).

[6]胡青云.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育影响研究[J].才智,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