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十篇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十篇

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18:48

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篇1

关键词:石油炼制教学研究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6C-0054-02

石油炼制技术课程是我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石油及石油产品的组成、石油加工方法确定和石油加工方法三大部分。本课程教学目的为掌握石油炼制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工艺,使学生具备高素质石油化工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石油炼制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及生产技术。由于石油组成和加工过程复杂,学生普遍觉得课程难学,不宜掌握。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炼油职业技能,在教学上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本课程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

一、教学内容选择

(一)教材的选择

关于石油加工的特色高职教材较少,而且实践性教学内容篇幅较少,不能满足高职教学中对实践教学课时的要求。本课程选择陈长生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石油加工生产技术》教材。课程组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随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正在编写石油化工实训指导书。理论教学与各种实习及综合训练环节相结合,完成培养石油化工操作工的基本训练,为毕业后从事石油化工操作与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精选

所选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规格指标、原油评价方法及加工方案确定、原油加工典型工艺和主要生产操作技术以及介绍国内外石油化学加工技术状况及发展动向。在石油化工行业就业岗位群中该课程主要对应工艺操作岗位、工艺控制岗位、管理调度岗位等。讲授各岗位所应掌握的职业技能和应遵守的岗位职责,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操作同等的原则,在实践教学中补充了与炼厂实际生产相关的实践知识。一方面,我们把石油炼制技术分为石油及其石油产品的组成与性质、原油加工方法的确定、石油加工方法三个部分。在教学中注重介绍与实际工程相关的方法、过程、装备和系统,以及介绍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际应用的阶梯。另一方面,我们将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对每个部分设计了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例如,在催化裂化部分,设计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停车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并在实践操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讨论

随着石化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多样性要求,使职业院校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面临严重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生源素质较差,表现为:学生知识基础差,厌学、不自信、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职业院校教模式、教学方法陈旧,缺乏职教特色,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与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质量不高。

(一)教学资源库的运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通过图片和讲解来完成对设备、生产的认识,因此出现了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导致学生感觉课程枯燥,学习兴致不高。为此课程组教师们通过《石油炼制技术》院级精品课的建设,搜集了大量的视频、动漫、图片、录像等教学资料,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将工厂一些实例和生产设备运行搬到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介绍车用汽油的性能要求时首先通过动漫展示汽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对发动机工作时汽油的运行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掌握汽油的性能要求。增强了学生感性认识以及对抽象事物的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任务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学习的实践教学法。它有为目标性和教学情境而创建的“任务”,使学生根据真实的任务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讨论并逐步通过操作、演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例如:教师介绍粘度概念,提出“测定90号汽油的粘度”,由学生分组讨论,查找测定方案,再由教师指导确定测定方案后按组实施测定,最后通过报告方式完成任务。

(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适合本课程学生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学习特点。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三步曲”,即:老师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学生听、练习、作业。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则采用“四重奏”,即: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在“石油炼制技术”课程授课中,授课教师将授课内容变为任务,下达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共同查阅资料、整理资料、自学讨论、完成任务、汇报任务、互评交流等方式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教师首先将一个班级学生进行角色定位,然后分成由6~8人组成的小组,所下达的任务要求每小组共同完成。学生在查阅资料、研究讨论、方案汇报等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还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内容与课堂教学进度的配合使实践丰富了理论,增加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除了教学实验装置为基础外,课题组教师还应积极开展不同种类石油产品的实验教学研究,进一步完善石油炼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当中坚持预习、提问、实验、报告等环节的工作,以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

三、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的调整

传统的课程成绩考核方式是以期末书面考试为主(占据了总分的60%),强调了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很难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炼油企业往往要求从业人员拥有较强的操作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因此,本课程采用了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扩展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期末考试分=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材料整理及书写报告成绩+课堂讨论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每项各占20%。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率、上课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实验操作规范程度及完成情况;材料整理及书写报告成绩则考核文献查阅、报告书写规范情况,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总结和写作能力;课堂讨论成绩考核针对于实践操作过程的问题、课堂设问中学生的能力,反映学生的快速反应、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则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主。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从根本上避免了“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模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有力地达到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对石油炼制技术这样一门最能体现生产与操作特点的学科,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它是很不容易的。在教学中,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改革创新,才能使石油化工教学适应时代变化,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篇2

石油化学工业简称为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华工产品懂得加工工业。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石油实习报告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中石油实习报告1

这次生产实习的目的是使我们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生了解油气储运工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生产实习,了解专业,增强感性认识,学习基本技能,深化已学的知识,并辅以现场操作人员和教师的讲课,专业录像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油气储运专业的感性认识,了解我国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勤奋学习的热情,培养热爱劳动,面向实践,注重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从中国石油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看,未来几年将是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再仅仅是国内的兄弟企业和正在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而是拥有雄厚资本,资金,技术,管理,营销等优势的超级跨国公司。严峻的挑战和冲击,首当其冲得就是我们的炼油和化工板块。对生产企业而言,设备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基础水平不牢,地动山摇。现在的炼油化工生产常常处于高负荷,满负荷,甚至超负荷操作,生产运行随市场的波动调整频繁,装置和设备的苛刻度不断提高,这些都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检修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设备状况,维护检修质量,操作水平,都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因此,提高对企业员工对设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是企业竞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基础之一。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国家油气储运工程发展后备军的我们,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掌握油气储运工程各个生产流程重要环节,对生产设备状况,维护检修质量,操作水平等进行不断地学习掌握,把这些基础打得更扎实,更牢固,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油库是储存收发石油及产品具有危险性的仓库。石油及其产品的易爆,易燃等危险特性,使油库潜存着巨大的危险性,如果受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激发,就会引起燃烧,爆炸,混油,漏油,中毒及设备破坏等多种形式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周围环境。因此,在整个生产实习过程,我们时刻都被强调注意安全,安全第一,只有有了安全保障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原则。这次生产实习的主要内容是了解鲁宁线管道原由装船,海进江原油,锚地或码头过驳,液体化工产品进罐,储存,出罐装船,出罐装车等主要工艺流程及总体布置情况,掌握管线,各辅助系统,管线的敷设方式,各种管件的规格,作用等内容;参观泵房,港口装卸区,港口灌区,港口供电,供水,供气,供汽系统;了解港口安全消防及环保设施,港口化验室的主要化验项目,化验设备及化验方法,了解炼厂各个主要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原料和产品,了解油气集输系统等。

在实习生产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油事业的一些具体情况和面临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也快速增长。而我国东部各油田已处于开发的后期,产量逐年下降;西部各油田上产较慢,因此,我国的石油进口两也剧增。目前,美国,中国,日本是世界三大石油进口国。由于海运是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所以除在沿海口岸建造停泊的码头外,尚需要建造大量的输油中转设施,大型储罐则是其中重要的设备。美国,日本,德国等为应对异常,保证本国的政治,经济稳定,均建有大型石油战略储备库,制订有石油储备法。美国,德国的石油储备量为90天的原油进口量,日本远高于美国和德国,达160天。而我国的石油储备量虽无正式官方数字,但多数专家估算远低于以上国家。因此,从国家生存发展角度考虑,我国必须居安思危,建立石油储备,以应对突发事件,且有必要尽快制订石油储备法。政府已经做出初步规划,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将会建造一批大型石油储罐。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一大批精通业对石油,石化企业而言,是否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是生产能否平稳,企业能否发展的关键。因此,作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我们要不断地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的社会工作经验。这样,在将来进入工作践,在学习,岗位后学习和实我们才能胜任工作,迎接企业的竞争和挑战,为祖国的建设,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作贡献。

中石油实习报告2

从中国石油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看,未来几年将是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再仅仅是国内的兄弟企业和正在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而是拥有雄厚资本,资金,技术,管理,营销等优势的超级跨国公司。严峻的挑战和冲击,首当其冲得就是我们的炼油和化工板块。对生产企业而言,设备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基础水平不牢,地动山摇。现在的炼油化工生产常常处于高负荷,满负荷,甚至超负荷操作,生产运行随市场的波动调整频繁,装置和设备的苛刻度不断提高,这些都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检修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设备状况,维护检修质量,操作水平,都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因此,提高对企业员工对设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是企业竞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基础之一。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国家油气储运工程发展后备军的我们,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掌握油气储运工程各个生产流程重要环节,对生产设备状况,维护检修质量,操作水平等进行不断地学习掌握,把这些基础打得更扎实,更牢固,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油库是储存收发石油及产品具有危险性的仓库。石油及其产品的易爆,易燃等危险特性,使油库潜存着巨大的危险性,如果受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激发,就会引起燃烧,爆炸,混油,漏油,中毒及设备破坏等多种形式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周围环境。因此,在整个生产实习过程,我们时刻都被强调注意安全,安全第一,只有有了安全保障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原则。这次生产实习的主要内容是了解鲁宁线管道原由装船,海进江原油,锚地或码头过驳,液体化工产品进罐,储存,出罐装船,出罐装车等主要工艺流程及总体布置情况,掌握管线,各辅助系统,管线的敷设方式,各种管件的规格,作用等内容;参观泵房,港口装卸区,港口灌区,港口供电,供水,供气,供汽系统;了解港口安全消防及环保设施,港口化验室的主要化验项目,化验设备及化验方法,了解炼厂各个主要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原料和产品,了解油气集输系统等。

在实习生产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油事业的一些具体情况和面临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也快速增长。而我国东部各油田已处于开发的后期,产量逐年下降;西部各油田上产较慢,因此,我国的石油进口两也剧增。目前,美国,中国,日本是世界三大石油进口国。由于海运是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所以除在沿海口岸建造停泊的码头外,尚需要建造大量的输油中转设施,大型储罐则是其中重要的设备。美国,日本,德国等为应对异常,保证本国的政治,经济稳定,均建有大型石油战略储备库,制订有石油储备法。美国,德国的石油储备量为90天的原油进口量,日本远高于美国和德国,达160天。而我国的石油储备量虽无正式官方数字,但多数专家估算远低于以上国家。因此,从国家生存发展角度考虑,我国必须居安思危,建立石油储备,以应对突发事件,且有必要尽快制订石油储备法。政府已经做出初步规划,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将会建造一批大型石油储罐。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一大批精通业对石油,石化企业而言,是否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是生产能否平稳,企业能否发展的关键。因此,作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我们要不断地中学到更多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社会工作经验。这样,在将来进入工作践,在学习,岗位后学习和实我们才能胜任工作,迎接企业的竞争和挑战,为祖国的建设,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作贡献。

中石油实习报告3

此次实习的重视可见一斑,这也正验证了__大学对校企合作的重视。

8月26日上午10点,我们在师傅的接待下到了__宾馆入住。接着,热情的曾老师便通知我们中午一起和公司领导吃午饭。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是公司的人事部经理。席间,经理和老师的热情好客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同学们的心情因此也就变的很轻松。下午在宾馆休息片刻后,司机便又领者我们去公司仓库领取我们出海用的劳保产品。

8月27日上午,公司安排我们到金融中心培训。在培训之前,老师先让我们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便简要的介绍了一下__公司以及__油田的发展历程:1994年11月西江24-3油田首期投产,紧接着是1995年10月的西江30-2投产和1997年7月通过大斜度延伸技术投产的24-1卫星油田。西江油田在1996年11月9日创下了原油产量147,000桶。西江油田的可控桶油成本只有2.5美元/桶,后来由于含水率升高,目前成本是3美元/桶。卫星油田24-1应用世界上的大斜度延伸井技术开发的大延伸井水平位移8063米的世界记录。并且,__石油深圳分公司曾被中国政府选评为“环保优秀单位”、“行动优秀奖”。在安全方面,公司曾多次获得康菲母公司颁发的“盾牌安全奖”、“总裁安全奖”。另一位是生产部的工程师师傅向我们介绍了油气生产和集输过程。海上平台所需的动力机是由三组发电机通过燃烧原油来提供油,地下水和少量的气由电潜泵抽上平台送到一级分离器90%的水和气在平台被分离了。剩下的油水混合物便由海底管线系统输送到fpso上。经过油轮上的二级分离器、脱水器和脱盐器的处理,合格的原油被储存在油舱等待外输。被分离的水经过特殊处理后再按国家环保要求排放到海里支。要求做到对环境绝对无污染。接着,师傅还介绍了淡水系统,排放系统等。现在的西江油田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后已经到了后期,油田面临着电力短缺,出砂严重等问题,不过产量还是一直保持在60000桶/天。到了下午,便由hse(healthy,safety,environment)朱经理给我们做报告,他结合自己的多年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__公司的hse ms(managementsystem)._经理说:康菲公司现在已经拥有一套相当完善的hsems。目前,这套安全体系已经被很多国内同行借鉴。事实上,__公司的这套体系确实做到了可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_经理说:“安全永远第一是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不变的信条。”介绍完毕后,我们大家对出海安全的顾虑已经消失到九霄云外。我心中顿时有这样一种想法:将来争取成为康菲石油深圳分公司的一名员工,这对我来说将是非常荣幸的。接着是由维修部的_师傅介绍了__油田的维修体系。

8月28日上午根据公司安排,_处长和_科长带领的我及几名同学被分为第一批出海人员。很快我们便坐车来到直升机场,经过安检后,我们便去看安全录像。11:30时,飞机准时起飞,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飞行,我们终于到达了24-3平台上。刚下飞机,平台上的安全员__师傅就跟我们讲安全以及劳保产品怎么使用还有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__公司对安全的重视可见一斑。在小福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宿舍、食堂、电视房还有健身房等。参观完毕后,他便让我们把“t”型卡分别插在救身艇附近和食堂两个用在发生危险警报下集合的地方。之后,我们就又自由参观了生活区以及其他场所。到了第二天早上,在平台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采油区,当发现平台上是用电潜泵采油时,我才觉得自己对这东西一窍不通,老师压根也没讲过,特别是第二天我们参观钻井部分时,当师傅讲到海上钻井所用到的设备时,才发现我们所学的专业课程已经大部分过时。这不禁让我觉得以后自己还有太多的知识与技能需要自己慢慢地学习、掌握。接着,我们又看了泥浆系统,防喷器等一系列设施,加深了我对整个生产流程的了解。

8月29日上午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平台。下午,我们就回宾馆休息了。

8月30日上午,曾老师安排我们在电脑上看安全视频并完成相关作业。下午,我们在开完一个会后就向陈经理以及在座的公司负责人汇报了一下这几天的收获。

回忆_感想_收获

安全第一

回顾这五天的实习,如果要我用两个字来总结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安全”二字。我感觉__石油公司的各个标准作业程序都是围绕“安全”二字而展开的。在西江平台上,随处可以见到安全提示,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在此设施,我们保证每个人的安全”。我想,正是由于在这样一种耳濡目染的环境下,__人的安全意识才这样强,因此在做每一件事情时,他们都考虑到是否安全。__公司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在你不知道做某件事是否安全时,放下它,等问过别人是否也安全时再做。

企业的人性化

康菲公司给我的第二个印象就是非常人性化。人性化管理,就是通过对员工本身特性以及员工和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剖析,在及时有效满足多元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组织与员工之间的恒久良性互动,确保组织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管理模式。所以公司的领导班子们对人都非常平易近人,感觉跟他们在一起交流时没有距离感。此外,“spirit”还是康菲公司的核心企业文化,它包括:安全、人本、诚信、责任、创新以及合作。我想也正是因为公司的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促进工作当中各个细节方面的落实,从而在业绩上做到精益求精。因为只有人们在进行有效的沟通的条件下才能促进公司中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从而减少公司员工间的内耗,从整体上提高公司的效率。

环保不容忽视

另外,__公司给我的第三个印象是他们对环保的重视。目前,在国内的所有能源公司中,__公司在环保方面算是做的的。一个能源巨头企业,首先就应该落实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次实习中,我觉得康菲人已经把公司的规定体现在行为上。比如,海上平台上所产生的废水都是经过层层处理,直到达到公司的标准后才能排放到大海里,而公司的标准一般都比国家标准要高出许多。另外,在海上参观时,我们看到平台周围有很多鱼群经过,我想,用“事实胜于雄辩”来概括这个例子再恰当不过了。

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篇3

关键词:石化行业;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营销人才;培养思路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4-0037-05

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对市场营销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大,我国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校非常多,各高校营销专业的生源及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大环境下,办出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非常重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现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该专业自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办学十一年来,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石化行业办学特色,培育应用型复合石化营销人才。

一、市场营销专业石化办学特色的确定

(一)石化行业办学特色形成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石化类企业,包括国有大中型石化类企业的营销负责人往往不是营销专业出身,而是从企业内部其他技术与管理岗位调任,对营销的总体把握与理解不够,对品牌建设的关注与投入不够;基层营销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大多从其他部门调任,或依靠社会关系上岗,营销知识与能力不足。我国石化行业产能急剧扩张,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结束,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自贸组织的成立,我国石化行业一方面要积极应对来自欧美、中东以及东南亚国家及地区石化产品的竞争;另一方面,应找准机会,开拓国外市场,扩大石化产品出口。我国石化行业正处于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新材料行业蓬勃发展,高端石化产品、高附加值石化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层出不穷,这些产品的推广与市场化是石化营销人才的重大任务。

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数据表明,我国2011年规模以上石化企业达2.68万家,国内产值在2000万以上的石化企业总产值达11.28万亿元。据国家工信部规划,“十二五”期间石化行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将达13%,到2015年行业总产值将达14万亿元左右。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潜力大,普遍要求营销人员对企业忠诚、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其中国营特大型石化企业一般要求英语达到四级以上、学历本科以上,中共党员及学生干部优先,民营石化类企业注重能力与经验,专科、高职层次营销人才也很受欢迎。广东石油化学院每年春季主办全国石化行业专场招聘会,邀请全国各地的石化类企业来校招聘人才,每年包括营销专业在内的各专业大批毕业生在石化行业实现就业,为我国石化行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确定市场营销专业办学特色的基本思路

专业办学特色培育一般从行业特色、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学校办学特色、技能与能力培养特色四个角度考虑。[1]47-48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办学突出石化行业特色,服务茂名本地石化经济发展,体现学校石化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石化营销专门人才。

1.办学面向石化行业,服务茂名本地经济发展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位于广东省茂名市。茂名有“南方油城”的美誉,其产油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石化产业是其支柱产业,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是茂名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全市有各类石化企业超过700家,其中规模以上石化企业100多家。市内中石化茂名分公司是拥有年炼油能力135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100万吨的特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并计划进行改扩建,建成世界一流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市内还拥有省级石化特色产业园区——茂名石化工业区。市内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石化经济的基础雄厚,配套设施齐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扎根茂名本地,毕业生遍布茂名各大石化类企业各部门岗位,并成为技术与管理骨干。

2.办学面向石化行业,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4年。1998年1月,学校由中国石化总公司所属划转为广东省所属。办学六十多年来,学校虽多次更名,但一直保持与延续了石化办学特色。2000年3月,学校升格为广东省属本科院校,石化办学特色进一步显现,现已发展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院校,与茂名石化公司、广州石化公司、湛江东兴石化公司等国家特大型、大型石化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截至今年,学校共培养了六万多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石油化工行业大中型企业和各级政府机关、科研院所。

3.办学面向石化行业,培养应用型复合营销人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办学面向石化行业,在突出石化特色的同时,在学生能力素质方面突出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培养。市场营销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石化行业营销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学生动手能力要强,能高效率策划并执行营销方案。[2]43-45经调研,石化行业对营销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战略营销管理能力,即要能从长远角度系统规划企业营销战略;二是石化品牌建设能力,即要能系统进行品牌建设规划与管理;三是国际商务能力,石化产品市场国际一体化需要大量国际市场营销人才;四是新产品市场开拓能力,我国石化行业高端石化产品、高附加值石化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的推广与市场化是石化营销人才的重大任务;五是关系营销能力,石化行业特点要求石化营销人员具有关系营销观念与能力,开拓、维护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六是销售管理能力;七是物流管理能力,石化产品属大宗商品,要求营销人员应懂得物流的规划、对仓储运输等的管理以及物流信息建设;八是应懂得基础石化技术,这更有利于营销工作的开展。根据石化企业对营销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学生既要具备相应的营销知识与能力,同时应懂得一定的石化技术,还应具备较强实践应用能力。学院主要通过强化与石化类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调整课程设置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三)市场营销专业的办学特色

结合对石化行业的调研结论及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办学定位为面向我国石化行业及茂名石化经济,培养职业道德高、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扎实、石化行业营销应用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要求学生熟悉国内外石化行业发展状况,了解石化行业开展营销的基本思路与流程,掌握石化行业营销的基本规律、途径与技巧,能胜任石化行业基层营销岗位工作以及营销策划与管理工作。市场营销专业办学特色具体化为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石化营销人才,满足石化行业对高层次营销人才的需求。

二、石化营销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石化营销人才培养,要以石化市场需求以及学生成才为中心,以石油文化为引领,以开放办学和校企合作办学为依托,提高办学质量。

(一)紧贴石化营销市场办学

专业办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资源的配置以学生成才为中心。将石化营销人才的培养瞄准基层营销岗位及营销管理岗位,通过市场调查了解这些岗位对营销人才的素质要求,据此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与培养目标相一致。做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与石化企业营销工作相对接,营销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发展和石化营销岗位技能及未来晋升岗位的能力要求相对接,教学环境与石化企业营销工作环境相对接。同时,区别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营销专才的同时,也把学生培养成营销“通才”。做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提高学生对就业及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3]30-34因为石化营销岗位的人才需求与就业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类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也会改变,所以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在瞄准石化营销岗位的同时,应在更宽广的视角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综合素质,使人才培养面向整个社会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二)以石油文化为引领办学

我国石油文化形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石油会战,贯穿于半个多世纪的采油炼油实践,是几代石油人不懈奋斗的结晶。其核心是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其基本内涵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就是我国石油精神的生动写照。优秀石油文化与专业办学相结合,就是要通过到大型石化企业参观学习、主题讲座、主题活动等形式增进师生对石油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在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生实习中,与优秀石化企业合作,使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学习石油文化,形成基于石油文化的实习文化;在课程建设与教学中融合石油文化,如在“两课”等公共课中融入石油文化内容,在专业课中开设“石油文化与石化企业文化”等课程,在“市场营销学”、“推销学”等专业课程中,结合专业技能培养需要,穿插讲授石油文化;在第二课堂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营造石油文化氛围,让学生接受石油文化熏陶。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传承我国优秀石油文化,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更好地适应石化营销岗位工作,提高就业竞争力。[4]110-111

(三)开放办学

应创造民主、自主与鼓励创新的专业办学与学习氛围,秉持开放办学理念,增进与国内外兄弟院校营销专业同行的交流,吸收借鉴国内外同行优秀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式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培养营销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倡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间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建设开放型师资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建设一支视野开阔、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去,开展学术及教育教学方面的交流学习、攻读学位以及到企业挂职锻炼;另一方面积极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营销总监及高层管理人员到学校开设讲座以及兼职授课。

(四)校企合作办学

学校与茂名市政府及其下属县、市、区以及茂名石化行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施校企合作办学。为保障合作办学顺利进行,提高合作各方积极性,在互惠多赢的前提下,与合作方制定长远合作规划,创设浓厚合作氛围,理顺合作的体制机制,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在各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与合作各方构建多层对接的合作模式,即院校与石化产业对接、营销专业与石化行业企业对接、营销专业师生与石化行业营销岗位对接。在院校与石化产业对接方面,学校与茂名市及其下属的信宜市、茂南区以及特大型石化企业——中石化茂名分公司等建立密切产学研合作关系,组建了合作委员会,共建公共实训平台,共同参与石化行业重大技术与管理难题的攻关,共同研究制定茂名石化园区及石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与转型升级,共建科研服务平台,共同建设石化产业研究院;在营销专业与石化行业企业对接方面,邀请石化类企业高管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围绕石化营销岗位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的基本途径;在合作单位建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利用营销专业教师的专业优势,为合作单位提供在管理与营销方面的智力支持,如开展员工培训、帮助其进行市场调查、帮助其策划品牌培育思路与营销方案;在营销专业师生与石化营销岗位对接方面,为营销专业专任老师到石化企业基层营销管理岗位挂职锻炼创造条件,教师科研方向及项目与石化企业密切关联,教师带项目与企业进行深入互动,收集教学素材与案例;营销专业学生与石化企业营销岗位对接,利用营销技能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机会,培养实践能力,并建立实习与就业相对接的机制。

三、强化石化特色的营销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一)动态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一定要科学合理,开设课程一定要与时俱进,贴近市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但课程体系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应密切跟踪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变化,特别是石化行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变化,必要时及时调整课程体系。设置柔性化课程体系,同时突出课程体系的主题化、模块化,特别注重各类课程的衔接,避免彼此割裂,形成一个整合的课程体系。[5]21-23核心专业课程做到与石化营销岗位对接。结合国内国际石化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基层石化营销及管理岗位人员一般应突出品牌建设管理能力、国际商务能力、新产品推广能力、石化物流管理能力及客户关系营销能力,相应设置“现代化工商务”、“化工物流技术”、“品牌运营管理”、“国际商务”、“石化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石化营销人才需要掌握一定的石化技术,在开展营销工作时才得心应手。在开设石化类技术课程时,既要满足石化营销工作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化工工艺学”、“石油产品应用技术与开发”、“石化商品学”等有关石化技术的基础课程。石化行业对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要求比较高,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化工安全与环保概论”、“化学品安全管理”、“安全法规”等课程。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营销过程是一个社会过程,涉及的知识面广,适当增加公共课学时比例,增设专业基础选修课与公共选修课,开设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哲学有关的课程,这些课程既有利于营销工作,也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层次。

(二)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

课程实施杜绝教师本位与教材本位两种不良倾向,建立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6]74-79教师本位即课程实施以教师的知识与经验为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以及教学评价等根据教师经验确定,随意性较大。教材本位即课程实施完全依据教材,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在课程实施中,特别是在核心专业课的教学实施中,建立并实施课程标准,即根据石化行业基层营销及管理岗位的要求,确立课程的实施目标,根据目标确立学生学业的评价标准,根据目标与评价标准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学业评价结果适当修订课程标准。这有利于做到课程教学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当然,总体上,课程教学目标都强调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品德塑造的统一,倡导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在营销专业课教学中,老师主要起到支持与引导作用,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经验判断,在课程互动中,主动生成信息的意义,以自己的方式主动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其中包含了学习者的自我分析、评价、反思、批判与创新。学习过程突出团队合作,分组讨论是课堂学习的基本模式,每个小组针对课题展开分析讨论,彼此密切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锻炼了其人际交往技能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扎实开展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是石化营销人才培养的非常重要的环节。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比例,在实践教学的目的上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职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实践智慧。[7]21-22在实践教学的模式上,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模拟实训与社会实习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做到教师科研与学生科技活动相结合、学生创新科技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同时,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穿插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与组织实施上,既考虑教学计划,也顾及实习单位的工作安排。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双方全过程参与管理学生实习,力求实效。

(四)改革专业课程考核方式

改革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采取以期末试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侧重考核学生对营销理论与知识的识记与理解。为配合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满足应用型石化营销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在考核标准方面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以考核促专业技能与能力培养。[8]27-28在考核工具方面,主要依托学生在课业中所完成的实践课业进行考核。在考核方式方面,注重过程评价,针对实践课业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实行老师评价、企业评价以及学生自己评价等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叶敏,万后芬.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及专业特色的凸显——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01).

[2]肖建中,余德华,朱一庆.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培育的思考——以丽水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07).

[3]王伟廉.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研究,2009,(12).

[4]黄志红.市场营销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5).

[5]陈秋梅,冯鹏义.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重庆工商大学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4).

[6]崔允.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01).

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篇4

由于国家体制的不同,因此对于石油行业的管理机制也存在着差异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主体,实行的是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于我国的石油资源为国家所有,所以由国家进行统一的调配和管理。而发达国家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议会民主、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实行以私有制为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发达国家的项目工程除政府投资或参与的工程项目以外,大部分工程项目(包括石油项目)都是以私人投资为主。

2国内外对于工程造价发展模式的差异

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工程造价模式有三个主要的代表,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和日本。英国的石油工程造价模式坚持的原则是“量价分离”,一方面皇家测量师协会编订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给工程“量”提供了准则;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市场调节功能,相关部门只需要根据市场的情况定期价格指数和成本指数就可以了。两个方面的有效结合,达到了量价分离的目的。

3提高国内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国际竞争力,完善造价体系。与国外的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相比较,得出,要想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造价数据库系统,应从提高国际竞争开始。只有提高了我国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在国际间的竞争力,才能使我国的石油企业真正走上国际的舞台。国内的石油企业应对近些年公司所开展的各种类型的项目以及工程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以往的经验与成绩,找出工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所在。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将工程分部进行总结,通过探讨与研究将新技术体系与原有的造价体系相结合,打造能够提升公司工程造价管理的体系。对于国内的大型石油产业而言,普遍具有分布广的特点。由于区域的不同,应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体系文件。可以看出,提高国际竞争力与建造完善的造价体系,为提高国内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3.2多方调研,加强学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展开竞争的领域越来越广阔,资源竞争同样进行的非常激烈。因此,为提高国内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我国应对石油企业的工程造价体系进行多方调研,利用各种自然因素、地理因素与人为因素对搜集到的各公司、各地区的价格指数进行综合分析。在多方调研的同时应积极加强学习,结合国内外的长处,为石油公司培养出业务水平高超的工程造价人员,国内的石油公司应注重对造价人才的培养,汲取国外先进的造价理念,使造价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为公司建造完整的造价体系。通过多方调研与加强学习的方法,为提高国内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提供重要途径。

4结束语

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篇5

【关键词】石油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石油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经济总量大,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在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排名世界500强的化工企业绝大多数都在中国设立了公司,国内民营化工企业也迅速崛起,由此迅速拉动了对化工类人才的需求。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06年开始招收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三年制高中毕业生,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是我院设置的对应石化产业链中石油炼制领域的核心专业。自专业设立以来,学院一直针对本专业的特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探索,目前初步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员工式”人才培养模式,现对该模式做简单的阐述。

一、依据区域经济,调整优化专业

扬州市地处沿江化工产业带中部,扬州及周边地区拥有大规模石油化工企业数量众多,如中石化扬子石化、金陵石化、南化公司、仪征化纤、江苏油田等大型石化企业都坐落其间,形成了以油品、烯烃、芳烃、氯碱、聚酯、农药、医药等为主的石化产业群。这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域及行业产业支撑。每年定期开展专业调研,调研形式有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走访行业企业、进行企业及学生问卷调查、项岗实习及深入就业基地工厂访谈等方式方法,调研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职业岗位需求及其任务、所需本专业人才结构、人才素质要求等,主动适应区域经济需要,强化专业建设与开发。

二、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

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需要,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改善办学条件,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实现互利双赢。在综合考虑企业所在行业、规模和性质等方面基础上,学校与企业建立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以形成全面稳定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这些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可以为完成学生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就业、教师访问工程师、下企业锻炼、横向服务,形成“厂中校”型实训基地,对人才培养起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在校内建设“生产型、职场化”的实训基地,形成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将职业标准融入专业标准、将岗位任务融入学习领域、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企业氛围,在校内形成“校中厂”型实训基地。

三、“员工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校企合作体制的不断完善之下,学院近几年连续举办了“金陵石化班”“镇海炼化”等订单班。在以企业冠名建设的同时,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教学课程标准、教材建设规划、师资建设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专业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根据企业需要定向培养人才。此模式以校企一体化运行为原则,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和企业员工队伍建设规划目标融合,以学生职业成长规划为动力,以行业晋升职级标准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要求修改并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打造学生的石化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区域经济和石油化工行业一线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终身学习能力强、适应石油化工生产运行操控、工艺管理、技术开发等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完善课程体系,架构“员工式”人才培养模式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专业拓展限选课、专业拓展任选课几部分。第一学年主要进行公共学习领域的学习,安排企业文化体验,使学生感知企业,明确职业成长目标;第二学年主要进行专业学习领域的学习,将专业课程和企业专项课程整合,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安排企业普适性实训和专项实训,使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熟练技能、认同企业;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主要进行专业拓展课程,第二学期主要是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环节,使学生参加企业工作实践,融入企业;实践实训环节在整个学习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包括校内校外两部分实训,实践学时超过总学时的50%。职业素质和专业文化类的课程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

2、“员工式”人才培养坚持“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将企业员工队伍培养目标确定学校专业培养目标,把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员工队伍建设与培养规划之中。专业课程改革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特别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平台采用职场化实际操作和虚拟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强调操作性、职业性和综合性,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

以我院的炼油实体仿真实训为例,该实训依托我院2012年建成的国内首座大型石化生产实体仿真实训基地而设置。炼油实体仿真实训基地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建设,装置外表真实,规模工业化,流程现代化,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自控仪表齐全,配以计算机DCS自控系统,生产参数反映全面,现场与中控室同步控制与互动,完全实现了现代石化生产的全过程。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测量仪表的选择、设备的使用,参数的调节手段等操作技能,学会操作运行数据的分析、操作效果的判断、操作方案的优化方法,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达到了“课堂与车间合一”、“学习与工作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

3、“员工式”人才培养体现“素质教学”的教学要求

“员工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素质教育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强创新和团队协作意识,贯穿劳动纪律和劳动安全的教育。并开设多门公共选修课,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增加人文教育内容,增强对社会各方面的认识,注意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实现由学校一方培养向校企双方共同培养转变,实现企业文化、职业规范、岗位角色、工作流程的全程对接;学生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动力,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企业标准、顾客需求和工作过程;通过岗位实战、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创新设计等,使学生从以教师指导为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构建的主动学习。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学生就业与可持续发展、个性发展与多元需求、普适性需求与企业特定能力需求的关系。

经过几年的不断尝试和发展,得益于“员工式”人才培养模式,我院石化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在不断提高,毕业生广受企业好评。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平均就业率高达100%,很多学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随着市场和企业形式的不断变化,“员工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还在不断的探索和优化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潘万贵.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探索.职教论坛,2013(18),26~28

[2]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110~117

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篇6

论文关键词:环境工程 特色培养 石油石化 工程实践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工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重要性。然后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可供参考的特色人才培养方式,强调培养方案的实施应从加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我们也看到本校通过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服务于石油石化行业的特色人才,在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引言

近几年由于我国资源能源日益短缺以及污染问题不断加剧,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能源行业的发展战略,导致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因此各高等院校纷纷针对各自行业优势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和教育部共建的唯一一所重点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形成了较强的地位和行业优势,因此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

二、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现状

中国的环境工程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环境工程高等教育的师资和办学基础条件方面的不同,各高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环境工程专业的历史发展历程,从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上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比如一些院校由于脱胎于原化工、建材等行业,在课程设置上既开设了化学工程、建筑材料类等课程,又开设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环境类课程,课程间的重复现象很多,实验室建设也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而且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这众多的专业课程,自然是任务繁重、学时紧张,难免是“学习面宽、深度一般”。进而无暇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最终造成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这成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一大困惑。各高校应尽快探索出一种适合本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三、人才培养

(一)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加之各个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与原始基础的不同,从而决定了环境工程专业在各个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的环境人才上有较大差别,因此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特色型环境治理的技术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坚持环境工程专业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主要培养以石油石化行业和社会环保部门为主要服务对象,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案的制定

在不同行业环境治理人才的需求下,高校应按照“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专业方向”的原则,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培养带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校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探索和优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形成“重视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三大原则为基础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专业从培养能够从事环境工程有关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定位出发,针对专业方向需要,培养方案精心安排了专业选修课程。在培养方案及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方面,既要面向社会环保部门,又要突出石油石化领域环境工程的行业特色。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

1.加强基础。学生应比较扎实地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培养环境工程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一向重视基础教育,先后建成了《水处理工程》《环境监测》《物理化学》等校级及部级精品课程。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基础教育环节得到了评估组专家的一致好评。

2.依托优势学科,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服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培养具有特色专业知识的人才,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专业依托“环境化工”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点、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加强学科建设,建成了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队伍,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和中石油创新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综合大实验以及在毕业设计中,教学内容涵盖了石油勘探过程、石油开发过程和石油加工过程等背景知识和对环境工程技术的需求。同时,教师及时地将科研项目中的成功案例编写进教材或讲义中、将科研成果带进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

3.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和实践教学是获取新知识的源泉,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相结合的关键,是训练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本校依托校内外各类实践、实习基地等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实验资源,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为目标,以重视理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和突出石油特色为原则,以石油石化和地方环保为背景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模式,创造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条件。

(1)“211工程”建设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资源。自启动“211工程”建设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建设以来,充分利用学校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累计投入近500万元的建设经费,创建了独具工程或接近工程特点的实验条件和研究场所,总面积约达1300平方米。其中最具特色的有:①水处理工程实验室,包括石油石化污水处理及回用的实验装置等,可进行油田开发、石油炼制过程中排放污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实验与研究;②恶臭污染控制实验室,包括多组分动态配气系统、动态嗅觉检测仪、恶臭污染评估及控制系统;③环境微生物实验室,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落地油污染土壤的问题,筛选高效石油降解菌群,构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④环境监测实验室,包括炼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分析监测技术、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组分监测技术、石油炼化企业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的实验与研究;⑤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实验室,可进行油田开发及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三泥”进行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的实验与研究。所有这些实验室及设备,工程实践性强,可达到与生产企业的情况接近或一致,为保障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实验平台。

(2)完整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部门的紧密结合,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创新和优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课程和环节的结构体系,做到了“工程实践四年不断线”。

一年级学生进入基础性实验室,结合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在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开展实验技能训练;二年级学生进入专业基础实验室,开展环境化学等专业基础实验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实验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技能;三年级学生进入学科专业实验室和研究性实验室,并开展课程设计等综合实验,通过认识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四年级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通过专业综合大实验、校外生产实习、理论联系实践的毕业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总之,实现了四年内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实践训练不间断、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形成的地位优势,使本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石油石化企业紧密结合,形成了有效的工程实践训练的产学研链。

(3)创建了因材施教的平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因材施教的平台,具体措施是: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实行优异生导师制,安排硕士生导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参与科研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安排其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对于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鼓励并引导其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等竞赛活动,指导其进行发明创新,并申请专利。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行一帮一制度,力求做到学困生不掉队。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共有55人次获得科技奖励,有十几名学生获得了社会实践方面的奖励。

(四)培养模式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建立石大科技集团炼油厂、胜利油田稠油厂、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齐鲁石化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等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基地,并在实习过程中聘请石油石化行业专家作专题讲座。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大赛、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等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构成了有效地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模式。

四、特色人才培养的成效

无论是过去计划分配,还是现在的自主择业,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主要就业方向为石油、化工企业环境管理部门、环保企业以及政府事业和研究机构,有些已成为该行业的环境工程领域中高级专家和技术骨干,就业形势较为乐观。

“环境工程”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本科专业,与目前我校许多石油主干专业相比,它面向石油石化行业以外的社会环保部门和研究单位就业适应的面要宽得多,尤其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不断扩大。不仅如此,在石油石化领域,随着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随着“绿色油田”的建设与发展,大量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技术在石油钻井、采油、油气集输、油气加工等领域获得了十分深入而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迫切需要本专业毕业生能将环境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石油石化行业的应用相结合,使本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上既兼顾面向社会,又具有自己的“油味”特色。本专业的这种“双重面向”特色化建设,对于提升本学科毕业生的就业适应面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校作为石油高等学府对于石油工业发展所肩负的责任。

五、专业需求及前景

随着中国资源与能源短缺问题的加剧,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矛盾问题包括环境治理行业将会逐步实现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调整,如倡导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进一步推动了对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

与环境工程专业密切相关联的产业是被称之为“朝阳产业”的“环保产业”。随着我国政府gdp中用于环保比例的逐渐增加以及减排目标要求的提高,国家、社会投入到环保产业的资金将逐渐增加,企业投入到污染源治理的费用也将逐步增加,因此污染治理这个行业必不可少,环保产业的发展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环境工程专业10年以前就被提出是“未来人力资源短缺十大职业之一”。目前的调查结果表明,与往年相比,2010年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明显乐观,目前民营环保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环保部门开始招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投入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将出现上升的势头。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对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将会不断增加,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彭永臻,曾薇.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7,(6):36-37.

[2]谭文轶.对地方高等院校新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08,(10).

[3]吴烈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形式和人才培养定位浅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

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篇7

关键词:石油工程就业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石油工程是石油高校主干专业之一,其专业特点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显著区别于其他工科专业。一方面,国内开设石油工程专业的高校较少,而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加强勘探开发和提高石油产量力度加大,这些都急需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因此,石油行业对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的总体需求保持相对稳定。据调查,近年来石油高校总体就业形势较好,石油工程等主干专业初次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之经过多年的人才储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对于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相对减少,而大部分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有浓烈的“国企情结”,这就产生了签约现实与签约预期不相符的现象。在长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我发现,石油工程专业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这种“难”更多体现在就业过程中,而不是结果上,而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就业心理问题。石油工程是国内石油高校的主干专业,研究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对于全面把握石油高校就业形势、做好石油高校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石油工程作为地矿类专业之一,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对于高校地矿类专业也有借鉴意义。

一、石油工程专业就业特点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有必要研究石油工程专业就业特点。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如知识性强、专业性强、迁移性弱,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有以下特点。

1.就业不难,毕业生大都能在校园双选会上签到工作,过程相对简单,程序较少,但要求较高,几乎所有石油单位都要求通过英语四级,条件相对好点的单位要求通过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二级,对专业排名也有较高要求。

2.分布相对集中,就业单位大都是大型国有企业,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几乎全部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3.环境艰苦,工作地点大都在野外[2],气候恶劣。国内西部地区油田偏远,风沙大,干燥,炎热,有的位于沙漠;东部地区油田寒冷,偏远;海上平台工作内容枯燥,风险大;而国外工作场地大都在炎热、干燥和不稳定的非洲和中亚。

4.收入高,与其他行业相比,石油工程毕业生收入相对较高,但是不同单位之间福利待遇存在较大差别。

二、石油工程专业就业心理问题特征表现

虽然石油工程专业学生整体不难就业,但我们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会遇到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抑郁心理。在和毕业班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有抑郁心理。签约之前揪心,签约之后闹心。在签到工作之前,惆怅满怀,总担心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有的是因为性别原因,石油工程专业女生就业难度普遍高于男生;有的是因为自身条件约束,如英语四级没过,综合成绩排名靠后;有的是因为“中意工作”被别的同学通过非常规渠道获得,例如大部分单位会优先考虑本单位子弟,也有的面试官会照顾老乡或者母校同学。签到工作后依然不开心,老觉得自己的单位不好,工资不高,离家太远,服务时间太长,甚至有同学将签订的就业协议比喻成“卖身契”,并反复地将自己的签约单位和别的单位进行比较,如发现别的单位更好,便滋生违约的冲动甚至行为。这是典型的抑郁心理,轻则影响学习,重则酿成事故。

2.盲从心理。有的学生见较多同学都向一个单位投简历,不管适合自己与否,都一拥而上,海投简历;见到一个单位招很多人,就觉得单位不好,不愿角逐;偶尔听到几个同学说一个单位不好,也对那单位避而远之;见别人选择国企,即使自己很适合私企或者外企,也会选择国企;或者只想进大油田,而不考虑中小油田。这种盲从心理对就业工作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使大量企业不得不调整招聘条件,挫伤了一些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就业分流,也不利于形成合理的就业结构,因为单位和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3.焦虑心理。这种焦虑主要在签约之前,有的是担心自身条件不满足招聘单位要求;有的是因为要作出人生的重要抉择而紧张不安,还有的是因为要面试而紧张,也有的没有目标,不知道要去哪里工作,对就业方向比较困惑,环境好的油田待遇差,待遇好油田的环境差,也有同学担心和自己恋爱对象签不到一个地方而烦恼。

4.自负心理。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条件比较突出的学生身上。有的同学盲目自信,没有仔细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客观分析,在面试中常遭遇挫折和失败;有的同学过于自信,非某个单位不签,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错过很多好机会;有的学生总在等待最好的单位,通过了多个单位的几轮面试关,最后却拒绝签约,给招聘单位留下恶劣印象,将严重影响单位以后在学校的招聘计划。

5.忐忑心理。这种心理的突出表现就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总想等待以后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提前相中了一个单位,又担心这个单位不来或者来得较迟,或者自己竞争不过别人,不知道该不该坚持,该怎样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这种同学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单位好不好,该不该签,殊不知这个问题因人而异,要辩证对待。

三、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部分学生择业观不正确和不成熟是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正确的择业观体现之一是拜金思想严重,择业只关心物质利益,自身价值和贡献考虑较少;个人主义倾向严重,时刻以个人为中心,国家和集体利益考虑得较少;对单位期望值太高,不符合社会实际;只顾眼前,缺乏长远计划和考虑;自我认知不全面,就业心理脆弱[3]。择业观不成熟还体现在分析问题和作出选择时缺乏辩证思想,不能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容易产生就业心理问题。当面临多个就业机会时,理性的决策者会对这些机会进行评估,之后再决定。科学决策的依据是有效评估,而有效评估首选要求资料完整,信息准确全面;而大多数石油企业的资料都是保密的,单凭招聘单位宣讲提供的信息难以作出决定。实际上,很多学生都通过不同渠道去打探就业单位的信息。即使这样,他们所能得到的信息也很片面,不具有代表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谈不上信息权威和准确。

3.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学生易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尤其是女生有浓烈的国企情结,石油工程专业长期的就业传统,使学生产生“石油专业学生应该去国企”的惯性思维,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是铁饭碗”的认识根深蒂固。但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成本控制原因,各大油田公司的人才需求日益饱和,招聘名额逐年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国家逐步放宽对石油投资的限制,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他们对石油工程人才的需求增加,但难以找到合适人才。而学生面临国企进不去,私企不想进的两难境地,因此很纠结。

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学生、企业和学校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对学生而言,持续的忐忑、焦虑、抑郁、苦闷将造成负面情绪积累,不仅影响学习和生活,而且直接影响他们就业,如果调整不当,就容易产生更严重的心理和安全问题。对企业而言,有的单位受关注程度太高,招聘会现场门庭若市,一个普通岗位吸引几百个同学递交简历,增加了招聘的工作量;有的单位招聘会现场门可罗雀,难以招到合适人才,有时不得不多次奔波,增加了单位的招聘成本,同时不利于就业者与岗位的合理匹配。对学校而言,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保证就业率,使学生都能签到工作;另一方面要提高就业质量,调整就业结构,争取使每个学生都签到理想工作,有时会出现就业指导老师比找工作的学生更着急的情况。而学生违约时有发生,这不仅浪费了就业机会,给招聘单位增加了麻烦,而且影响了学校的用人单位中的口碑,使学校左右为难。

四、对策和建议

为了有效应对就业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调试,找到理想工作,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加强思想教育,尤其是择业观和世界观教育。教育学生择业过程不仅要考虑当前,而且要考虑长远,要结合企业发展方向和自己职业规划,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赢。物质条件很重要,但收入和贡献相对应,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以发展机遇为目标更可取。择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有的人适合去研究院做科研,而有的人更适合去现场生产。选择就业单位时,仔细分析他的长处和短处,关键看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和自己的发展目标一致。在择业时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避免静止和孤立。每一个所谓的“好”单位也有不完善的地方,而所谓的不好单位也有很多发展机会。

2.加强石油精神教育。每一个行业都有其核心价值观,而以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是每一个石油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石油精神的教育天天抓,时时讲,应该贯穿于石油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中。每一年到大庆实习的石油工程学生都要参观铁人纪念馆和石油科技馆,就是为了加强石油精神的教育。石油工程学生不仅要有“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气,而且要有“拼命拿下大油田”的勇气、决心和智慧。选择石油就选择了艰苦,但艰苦是相对的,是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急功近利少一点,脚踏实地多一些,很多就业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就业信息网络不仅包括就业网站、就业办公室等就业信息平台,而且应该完善其他信息畅通渠道,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关心的详细信息,力求信息透明、全面、准确,只有基于全面、准确的信息,才能作出理性的选择。就业指导老师可通过已毕业的校友来了解企业的各种信息,并及时负责地给学生。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听信片面的信息而错误决定,或者对道听途说的信息未加甄别盲目采信,甚至以讹传讹。

4.督促学生提高素质。用人单位招聘时很看重实际能力和资格证书,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做好积累和准备工作。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英语水平等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越扎实,面试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也就会拥有更多的入职机会,更有利于学生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1]蒲冠州.我国石油行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篇8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自从2008年江苏省实施新课改以来,全省上下掀起一股新课改教研热。我试着在教学中去尝试,结果收获不小,现将教学中有关化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归纳如下。

1.提纲式自学

该方法适合于对一个单元教材或参考资料的自学,用以统观全局。自学以粗读为主,再精读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每一单元或章节之前,按目的要求列出几个提纲。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熟悉单元教材的内容,掌握其知识结构,在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

2.笔记式自学

眼看千遍不如手写一遍,自学不做记录将收效甚微,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时作摘录的习惯。这种自学方法适用于阅读教材的部分章节和参考书,需要去粗取精,适合高年级学生。特别在阅读参考书时,读书笔记成为自学的一个得力助手,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琐碎,如高中有机部分关于石油及石油产品概述,煤和煤的综合利用,硅酸盐工业、炼铁和炼钢等,都适合采用这种自学方法。

现以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为例,简列提纲如下:

(1)石油和天然气――烃的主要来源。

①天然气;②石油。

(2)石油的成因。

(3)石油的成分。

(4)石油的炼制。

炼前处理:为什么?怎样处理?

①石油的分馏(物理方法加工)

常压分馏

石油的工业分馏

减压分馏

什么叫石油分馏?

分馏的实验装置

②裂化(化学方法加工)

催化裂化目的;

裂解方法。

(5)石油加工后的产品及用途。

(6)石油加工。

通过笔记式自学,可使学生获得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

3.“导学案”式自学

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自学能力。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这也是我校实施新课改的终极目标。

4.分组讨论式自学

在学生个人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一带而过,而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达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收获式自学

化学知识多而杂,系统不甚明显,学生容易一学就会,一多就乱,时间一长就忘,为此就应注意训练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以达到知识系统化。如讲完有机物的聚合反应,必修一二关于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便告一段落,这时指导学生在阅读复习的基础上总结几种反应类型的异同,并列表归纳。

6.对比式自学

化学概念有很多易混淆,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对比,通过自学找出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似点。如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物质;再如裂化和裂解;结晶、结晶水合物,结晶水、湿存水等,它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不反复对比,便易混易错,以至张冠李戴。再者,有些概念还必须通过咬文嚼字才能彻底搞清。凡此种种,只有通过对比式自学才能真正掌握概念。

此外,还有圈点式、眉批式和混合式等自学方法。采用一种还是同时采取几种自学方法,要视教材内容具体情况而定,并需教师精心选择与适当安排,使读、议、讲、写、练结合进行。

总的来说,中学化学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使学生学会阅读化学教材,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认真读书和思考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为使用化学工具书及模型等学习工具打下基础。通过初中到高中的化学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达到如下要求。

(1)能独立阅读化学教材,分清主次,掌握中心,并能归纳、概括写出要点或眉批,旁注。

(2)学会使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模型及各种标本,有条件的还要会使用幻灯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工具。

(3)能改进自学方法和养成认真读书,读思结合,先复习再做书面作业等良好习惯。

以上三条要求是相互联系,不能孤立割裂开来,从初三到高三如何逐步达到这些要求,还要根据各学年的化学教材和学生实际,来研究和拟定各学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篇9

2016助理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

我从入职至今已经一年了。在这段工作期间,我主要是从事公司的基建管理工作。在这一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为一个基建管理员的艰辛和快乐,要成为一个好的管理员的痛苦和压力。初涉社会,我把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倾注于基建管理工作中,把汗水洒在每一个不起眼的工作场面上。转身回顾这一年,有过多少艰辛苦闷,有过多少枯燥寂寞;也曾彷徨,也曾迷惘。而今再回首,一如桐乡的天空,风轻云淡。这时正如张小娴所说,人生过渡时百般艰难,有一天蓦然回首已飞越千山。在工作当中,领导孜孜不倦的指导和同事的帮助,把工作经验倾囊相授,各位领导亲切的关怀,使我有过多少感动和欣慰。这将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和最温馨的回忆。以下是我见习期工作小结,总的来说,收获不小,感触良多。

一.保持心态、摆正位置、遵章守纪、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作为一名初进企业的新员工,我们有的只是理论知识,然而实际操作和理论是有很大的偏差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建筑专业来说,很多宝贵的东西根本无法从书本上学到,都是千千万万的老员工摸索出来的。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良好心态,努力工作,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在工作中,我发现一些老师傅,文凭水平并不高,但实际工作的能力很强,分析现场问题往往一针见血。他们的丰富经验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就是我学习的源泉;事无巨细,必尽全力,不论大事小事,每多做一件事情必然会多学到一些知识,必然会积累经验。积小流成江河,通过一年的工作学习,我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这也是我最欣慰的地方。

二.舍得吃苦,工作能力才会有提高我们都知道建筑行业是艰苦的单调的。既然我们选择了这行,就要把准备吃苦的意识放在首位。建筑这一行风吹日晒是家常便饭,虽然工作是艰苦的,但只要努力了就能慢慢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一年过去了,亲身感觉自己渐渐的越懂越多的时候,收获是喜悦的,以苦为乐,以苦为荣。

三.奋发有为,努力才会有收获。态度决定一切,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但能使别人对你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能促使自己不断努力,积极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去研究、去分析、去解决。在工作中我理解了厚积薄发的内涵,没有长时间的磨炼和积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在基建管理工作,就是把自己当成一名工人,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经验,充实人生;也是一个沉淀的过程,沉淀知识,融汇贯通;更是一个提高能力的过程,增长才干,日渐成熟。我无比珍惜在施工现场的这段时间,将继续努力工作,并将牢牢把握自我,争取超越自我,从而走向成功。

我能适应当前的工作,并能取得不断的进步,是和领导无私的帮助和关怀分不开的,在此表示感谢。在工作中,我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还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知识面和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多学习,多沟通协调,多为领导分忧,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为公司节约项目投资费用,把工程质量尽量做到最优。

2016助理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从毕业后参加工作到现在马上就有一年的时间了。在这近一年的工作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原来学习的知识理解,而且对以前书本中没有接触或接触不深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现将工作总结

思想上,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与水平,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学习上,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自身很好的为自己定位,尽管来到了新疆这块离家乡遥远的地方工作,条件很艰苦,但对我们年青人来说,也不失为一次锻炼自我,挑战自我的机遇。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应该还原回到生活,在新疆这样的一个地方,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来发现的好东西,值得我们来深究学习的地方。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将理论与实际的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不断地改变自我,适时地对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也在工作中逐渐的成长。

工作中,在到达新疆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被安排到骨料工区现场,跟随现场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随后就被安排到电工班跟班锻炼。这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地配合现场的电工师傅工作,听从电工师傅的安排,很好的帮助电工师傅完成了工作任务的同时,我也被正式安排到骨料工区当技术员。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技术员的状态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在工作之余四处收集资料,并多方面向前辈们打听骨料工区的生产运作、机器设备情况。从一开始被正式通知留在骨料工区当技术员开始,我就知道自己的担子很重,我时刻牢记这句话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因为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技术员不仅仅要能处理现场办公室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能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对现场的机器设备运行及维护要做到心中有数。为了能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就不得不来做好机器设备的保养,而他的前提就是要把机器设备的问题提前处理好,把问题解决在无行中。这就要求技术员能很好的发现问题,从而及时地解决问题,以求达到机器设备的检修不影响到正常的生产任务。

目前,我所在的项目部应业主的要求又在我所在的骨料工区补充了一个制石粉工段,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阶段。我们工区作为负责石粉的生产和运作的直接参与者,正在积极的为制石粉设备的安装做好充分的筹备工作。作为工区的技术员来说我有责任和义务为设备的进场能顺利安装做好十足的准备。为了能更好的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任务,我正积极的和设备的供应商一起努力,以求能顺利的、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设备的安装期间,让我深深的感到,一套生产设备能顺利地投入到生产的环节中,其所要做的前期工作是多么复杂,我有幸能参与其中真是我的荣幸,这期间我付出了很多,但我同样也收获不少,我乐在其中。

通过近一年的工作时间,我对工区现场的运作越来越清晰,对机器设备也越来越熟悉,与工区的同事们也是越来越亲近,在大半年的时间内已逐渐的与骨料工区融为一体。另外对工程建设当中的人工骨料生产环节有了整体的认识,在了解这套系统的同时,也在逐步的提高自身对这套设备及自动控制的认识,在新疆工作的这段时间内我的个人工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和领导的关心以及身边同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求实创新,不断磨炼自己,尽我所能把工作做好,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2016助理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

我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2005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后就职于河北华北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内蒙古项目部技术组。到2006年8月工作已满一年,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参加的工程

在这一年之中,我参加了广东大亚湾80万吨聚乙烯工程,采油三厂留十八接转站(二期)改造工程、里二站改造工程、路70联合站改扩建工程以及目前正在施工的华北油田二连分公司太53井组试采地面工程。刚到单位就到广东大亚湾南海石化项目部工作,南海石化项目是由中石化和外企合资建设的工程,在南海石化项目中我参加了1014区块的技术资料的整理和图纸的翻译工作,后期在1012区块负责防腐保温和消尾项工作。回到任丘后参加了采油三厂留十八接转站(二期)改造工程、里二站改造工程,留十八和里二站工程都是老站改造工程,站内动火连头地方多危险性高,加上地方关系复杂,对施工造成很大的不便,在我们技术组张增杰的指导下我主要负责这两项工程的技术资料的整理。今年3月份参加了路70联合站改扩建工程,路70联合站地处河北省肃宁县万里乡与献县孔庄乡两地交界处,古阳河以北,本次扩建的内容有:增建外输系统及脱水系统,增建注水部分及污水处理系统。

目前参加的工程是太53井组试采地面工程,在该工程中我主要负责站内工艺、站外单井和土建部分的施工。乌里亚斯太油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旗北7km,与蒙古国相距约50km,距离阿尔善油田基地约165km,属于二连盆地马尼特凹陷东北端的乌里亚斯太凹陷。太53井组试采地面工程由计量拉油站、天然气压缩、站外系统、阿一联调压站四部分组成。新建计量拉油站1座,位于太53井北侧,站内建9头计量撬1座,分离器2具、换热器2台、天燃气干燥器1具、除油器2具、热水泵2台、注水泵1台、40m3高架油罐4具、10m3回水罐1具,此外,站内还设有分离器操作间、值班室、热水泵房、配电室、维修间、注水泵房、库房、化验室等厂房;站外系统有9口油井和4口注水井的施工;太27注水泵房的扩建工程和3口注水井的试采地面工程;天然气压缩部分位于乌里亚斯太油田太53井北侧,在计量拉油站内中部。该装置为接受一级生产分离器来的试采伴生气,伴生气进装置,经过露点控制撬块分离脱水、脱炔。然后一部分天然气去燃气发电机作燃料,一部分去天然气压缩机增压至25mpa后,进分子筛脱水装置脱水。经增压、干燥后的天然气,充装到CnG高压拖车拉运至阿一联,经调压后为加热炉作燃料;阿一联调压站接受从太53计量拉油站来的CnG压缩天然气,进站经卸气口进入调压撬块,经2次换热、2级节流后,去加热炉作燃料。

石油工程实习自我总结篇10

论文摘要:工程实践教学日益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结合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构建了由实验类、实习类、设计类及创新类四个模块组成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八年的运行经验表明该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拓宽了年轻教师的专业视野,获得了教学改革信息。

论文关键词:油气储运工程;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实践性教学是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本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建立适应深化教学改革需求的新型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作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在石油行业中覆盖面最广、直接面向工程领域、办学历史较长、历史积淀深厚等主要特点。本文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中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培养从事油气储运系统和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一、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特色

实践能力是工科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中,我们安排了充分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课时,本专业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总学分为45学分,其学时近乎于一个学年的总学时,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建了以学科带头人张劲军教授为组长的实践教学团队,负责实践教学环节培养计划的修订、教学组织及教学研究等事关实践教学的所有工作。为了确保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构建了由实验类、实习类,设计类及创新类四个模块组成的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为了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我们不仅在校内建立了多种仿真试验教学设施,还依托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共建了现场实践教学基地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多样化;为了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我们每年把本科教学运行经费的一半用于实践教学。

二、依托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建设高水平现场实践教学基地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依托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在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和华北油田第四采油厂的油田生产实习基地,在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临邑输油站、仪征输油站、黄岛输油站、东营输油站以及中石油管道公司秦皇岛输油站建立的管道生产实习基地,以及在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设计院、中石油管道设计院、中石油管道科学研究院、中石油第四管道工程公司、胜利油田设计院等单位建立的毕业设计基地。各相关企业对我校现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高度重视,不仅指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而且还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这些基地的建设,为本专业在扩招、企业强化安全管理等大环境下保持充分的现场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创建校内仿真试验设施,全面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油气储运所涉及的工作环境大多属于易燃易爆的高危作业场所,严禁无资质人员操作,学生实习过程中很多环节不能着手练习,给专业教学带来困难。仿真试验教学是解决这个困难的有效方法。油气储运仿真教学试验系统是由本实践教学团队自行开发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可用于油气储运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的仿真教学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有:原油长输管道仿真培训系统,成品油库模拟操作系统,原油长输管道泵站流程演示系统,油田联合站流程演示系统,天然气长输管道增压分输站流程演示系统,LnG接收终端流程演示系统等。原油管道仿真教学试验系统;油库仿真教学试验系统;储运工艺系统流程演示系统。初步构成了覆盖储运专业大部分课程的教学试验系统。该系统经逐步完善和成熟,并不断在改进和扩展,其成果已经向十余所开办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高校转让。

仿真教学试验具有直观、生动、安全、易于更新和维护的优点,更主要的是该系统能模拟现场不允许出现的事故状态,演示现场看不到的工况的变化过程。管道运行中的可能工况、意外事故和误操作均可在该系统中演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创新毕业设计模式,全面锻炼和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2003年开始教学团队坚持不懈地探索校外毕业设计模式,并成功应用于连续8届(2003~2010)本科生,为学生提供了直接面对工程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还密切了与生产、设计单位的联系。

1.“三选”是校外毕业设计模式成功实施的起点

选单位、选人、选课题环节是毕业设计的起点,是校外毕业设计模式中最复杂、最关键的环节。选人,要在对学生就业签约、课程补修补考、出国以及校外毕业设计意愿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外派学生名单;选单位,作为研究型大学中的国家重点学科,由科研合作单位、研究生工作站、校外产学研基地、生产实习基地等二十余家单位可供选择,加上毕业生就业单位,校外毕业设计资源是很充足的,关键是调查各家单位的接收意愿,能否提供毕业设计资源(包括毕业设计场地、具备资格的指导教师、满足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等);选课题,课题由各接收单位提出,系教学专家组审核,学生从兴趣及就业角度选择课题。单位、课题、学生之间的选择往往需要反复多次调整,这项工作在大四年级上学期中期开始操作,一般需要9周的时间完成。

2.双导师制保证了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指导方式也是校外毕业设计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校外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由学校和单位各选派一名导师。学生既要接受校外指导教师的现场指导,又要主动与校内指导教师保持联系并寻求指导,并要求校内指导教师主动与校外指导教师联系,以便就学生毕业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达成共识。在毕业设计中期学生以书面形式汇报毕业设计情况,接受教学专家组的审查。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完善,这种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模式在本专业的校外毕业设计中收到了越来越好的效果,发挥了两位导师各自的优势——校内指导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校外指导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转贴于

3.综合性成绩评定保证了成绩评定的公正性

校内、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都统一在学校进行毕业答辩,并聘请校外导师参与答辩过程。由校外导师对学生的工作量、设计水平、独立工作能力进行评价,结合答辩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外单位技术人员参与本专业的毕业设计答辩对改进我们的毕业设计工作乃至整个专业教学计划具有促进作用,他们在答辩过程中发表的意见和提出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用人单位对我校石油主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期望。

新的毕业设计模式的实施,产生了多个方面的效果:第一,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大多数学生至少有5个方面的能力获得了更好的锻炼和提高:(1)工程绘图能力,特别是aUtoCaD绘图能力;(2)在设计工作中正确运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能力;(3)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在工作和生活中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5)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第二,为毕业设计接收单位完成了部分设计和研究任务。自2004年以来,本专业一部分在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直接参与了接收单位的工程设计或科研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获得了接收单位的好评。例如,2004届毕业生沈青和达鑫、2007届毕业生胡京民在中石油规划设计总院直接参与了两个油库的设计工作,他们绘制的设计图纸被作为正式设计文件采纳。2005届毕业生艾勇在中石油规划设计总院直接参与了输气管道压缩机组选型的课题研究,并参加了中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组织的该课题验收会。第三,改善了毕业设计的选题结构。由于本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工作经历、工作经验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校内毕业设计课题一般以科研型课题为主,工程设计类和生产管理类课题偏少,校外毕业设计模式刚好缓解了这一矛盾。

五、拓宽实践教学内涵,构建学生实践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热点,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新尝试,要想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树立适合创新教育的新理念。使大学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变学生被动接受式教育为创新式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大胆质疑与创新。为此,我们搭建了由校内科技创新项目、部级建模大赛、校外社会实践等组成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起到与课内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作用。以实践创新平台为依托,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电子制作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各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蓬勃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李瑞龙同学便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该同学在全美数学大赛中斩获银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得三等奖,更在2006-2009年期间带领我校参赛队伍在机器人大赛中屡获佳绩,其中2008年参赛队破记录地进入了最后16强。同时在全国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中也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校内的各类学科竞赛中更是多次获奖。李瑞龙同学只是我专业众多优秀学生中的一个代表,从大一到大四涌现的优秀创新人才更是数不胜数,先后有10人在全国英语大赛中获奖,6人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奖,5人在全国物理竞赛中获奖,3人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同时实践教学团队中有4位老师在各项竞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