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装实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22:54

电装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模拟训练器;维修训练;设计

引言

随着我军高新装备的不断配发,模拟训练器的研制已经在各个兵种大范围的开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目前主要局限在对实装操作的模拟训练装置研制上,较少开展维修模拟训练装置的研究,归其原因主要为:经过装备操作训练,操作步骤较好掌握,便于进行操作模拟训练装置研制;但装备维修训练,局限于真实故障的产生和需要维修人员较高的理论水平,不便于实际模拟。“某型装备超短波通信网模拟训练器”综合运用多种技术,仿真度较高,可广泛用于院校、部队的教学与培训,可开展操作使用模拟训练[1]、通信组网操作训练、分解结合训练、维修模拟训练等科目。

1系统组成

系统组成包含a站设备及B站设备,两个站体设备完全一致,分别包含主控计算机1台、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1台和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1台,可实现两站体之间的操作及维修训练。

a站与B站通信时借助电台模拟装置采用无线方式实现,可进行话音和数据传输。在站体内部,模拟的单体设备通过RS-485总线与主控计算机连接,主控计算机作为RS-485总线主控设备,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和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作为子设备,主控计算机可以通过RS-485总线实时在线主动查询和设置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和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更加逼近实装操作。通过主控计算机还可以设置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工作状态,采集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工作参数,并与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进行组网通信,用于代替实装进行模拟维修训练。

2系统功能

超短波通信网模拟训练器具有以下功能:(1)单装操作训练:能进行通信控制设备的操作使用训练,操作使用方式、操作界面与实装一致;能通过主控计算机软件设置超短波电台模拟训练器的各种参数。(2)通信组网训练:能进行超短波通信网组网训练。(3)分解结合训练:能进行单装设备的分解结合训练,其内外部结构与实装一致。(4)故障设置及维修训练:能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人工手动两种方式设置并模拟单装设备各电路板的故障,其故障现象与实装一致;维修训练可以定位至电路板级,对故障电路板进行换件或通过主控计算机清除故障,可排除单装设备故障。

3硬件系统设计

3.1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

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在内、外部结构上与实装相同,结构图如图2所示,由底板提供总线插槽,总线插槽上插接嵌入式mCU、人机操作界面、8块接口板、电源、键盘接口、外设接口等电路板,其中键盘控制板和LCD显示屏位于前面板内侧,与实装结构一致。采用RS485接口通信方式连接到主控计算机,主控计算机软件对通信控制设备进行设置,可设置参数和模拟故障,mCU根据主控计算机软件参数设置情况,做出相应处理。主控计算机软件设置故障时,mCU通过继电器的断开控制接口板的通断,模拟故障现象,学员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并定位故障位置,及时维修故障,完成故障维修模拟训练,并从中了解整个故障分析思路和故障排除过程,为以后在实装维修中打下牢固基础。

3.2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

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结构图如图3所示,硬件结构包括嵌入式mCU、无线模块、RS485通信接口、话机接口和数据设备接口。其中嵌入式mCU通过RS485通信协议和主控计算机连接,通过数据设备接口和通信控制设备连接,主要接收来自主控计算机软件设置的频段参数和密钥,通过串行接口将数据写入无线模块,对无线模块参数设置完成后,如果通信双方电台频率设置在同一频段内,密钥相同,两部无线电台之间就可进行话音和数据通信。

4软件系统设计

4.1上位机软件

主控计算机软件部分主要包括系统通信组网操作设置、自动故障设置模块。其中系统通信组网操作包含站体身份选择模块、电台参数设置模块、链路监控状态模块、数据通信模块等;自动故障设置包含故障设置模块、故障恢复模块、考核模块等。

4.2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软件

软件由通信模块、话音通信传输控制模块、通信参数控制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组成。通信模块负责模拟电台的通信传输,一方面数据通信传输,另一方面进行通信参数的接收,接收到收发两方的通信参数后进行判别,是否为正确的通信参数,如若正确,则进行通信传输,否则不进行通信传输,即使有数据或话音信号进行传输,通信参数控制模块必须给出能够传输或不能传输的决策。话音通信传输控制模块主要负责控制话音传输,而数据传输模块则负责数据通信传输。

4.3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软件

通信控制设备一方面进行通信监听,另一方面监测用户输入进行状态查询和参数设置,移植了Vxworks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多任务调度功能,可同时运行多个进程并行工作。

5结束语

文章提出并设计的模拟训练器,功能齐全,满足了使用部门对训练器可靠性和逼真度的多方面要求,较好地解决了院校和部队维修保障分队训练装备缺乏及实装训练成本高昂的问题,起到良好的教学和训练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军事经济前景。

电装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能力平台实训模块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是部级示范学校,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研究、教学基本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有近五年的实践与探索,深刻体会到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技术人才,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训练为突破口,建立实训基地,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劳动者的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施工、制造等技术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为此,我们将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这两个方面。

1.电子工艺实训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遵纪守纪、操作规范的职业作风。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求实创新的职业意识。

为落实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实训中心结合每个实训模块制定和完善学生的行为规范,并结合技能培训题目,专门设计培养团结合作、求实创新意识的内容,将素质养成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电子工艺实训的技术基础能力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个涵盖多个技术领域、门类齐全、专业众多的产业。因此电子工艺实训的技术基础能力目标确定为:

(1)电子基本能力平台――从事电子操作技工必备的基本能力。

(2)电子专业能力平台――从事电子产品开发、制造,维护技术人员必须的基本能力。

(3)电子职业能力平台――从事高新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和对高新技术设备进行操作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环境对实训课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和实际操作的效果,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均按照电子工厂的环境、氛围设计实施的。

1.实训场地

目前实训基地一期建有三个实训车间,每个车间建有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设有20个工位(每个工位配备一套工具和一只万用表,可供一个学生使用),总共120个工位,可同时接纳三个班120人的学生进行电工、电子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培训。实训基地二期建设已启动,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和职业能力的培训。

2.实训车间工位的布局

由于电子工艺实训离不开手工焊接、装配、调试、总装等工艺流程,故将实训车间分成两个区域:装配区和调试区,装配区有40个工位,调试区有6个工位,这两个区域完成的功能、培训目标不同。装配区用于完成手工焊接练习、电子产品装配等过程,调试区用于完成电子产品的测试、调试等过程。

3.实训车间的环境布局

营造一种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氛围对于实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实训车间的墙面上悬挂实训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等,并布置与电工、电子工艺实训相关的实物(各种电子元器件)展板。

三、实训教学管理

实训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实训的效果。

1.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实训基地的管理模拟工厂的管理模式,设立拉长(Line)、总拉长负责制,即每条生产线配备一名拉长(指导教师),指导20名学生的实训工作,各拉长服从总拉长的统一管理。拉长和总拉长都设立了相应的岗位负责制度。

2.实训教学课程及内容。电子工艺实训属于电类各专业最基础的技术层面,也是学生动手操作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同时也为专业能力训练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此已开设的实训教学课程有初级、中级电子工艺实训、实用电工实训、电气工程实训、计算机拆装实训等。将要开设的课程有:集成电路应用实训、彩电维修实训、表面贴装实训、印制电路板制作实训等。其中初级电子工艺实训内容包括三个模块:手工焊接技术、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简单电子产品――数字万用表的组装;中级电子工艺实训内容包括六个模块:手工焊接技术、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较复杂电子产品――调频调幅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电路工作点的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收音机故障分析排除能力等。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3.学生实训管理。为强化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首先要接受实训前的教育,内容有实训的目的、意义、要求及安全用电教育等,学生考勤要打卡,上下班各一次,学生进入实训车间必须穿工作服,佩带胸卡才能上岗,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其次,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实训内容的实施、操作要点,设立一些实训内容专门训练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4.学生实训考核评定。学生实训成绩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结果,采用模块考核与评分结合的方法,例如,电子工艺实训成绩100分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两部分,职业道德素质考核占30分,操作技能考核占70分。在教学内容的实施操作中,始终把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并贯穿在实训的全过程中,培养出工科电类、非电类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四、在实训教学中完善实训教学文件

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积累和总结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逐步完善了实训教学文件。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还应有实践经验,特别是动手操作的能力。为此,实训中心把教师分批送到电子工厂参加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电子工艺生产实习,熟悉工厂生产程序及全面质量控制,掌握电子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从电子工厂引进技术人员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六、取得技能资格认定,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电子工艺实训面向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学生。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岗位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从事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高。因此,经过正规培训并获取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配合信息产业部进行相关的技能等级鉴定方面的工作,学生在毕业时除获取相应的毕业证书,经过培训考核后,还可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或上岗证书,这也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职业技术基础。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短短两周的实训,学到了课本以外的许多东西,有岗前培训之意,这适应2l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2]陈桂珍等.加强实验室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实验技术与管理.

电装实训总结篇3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硬件结构;插件;培训

中图分类号:tm4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教学中,学员要熟悉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等设备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保护测控装置及各种自动控制装置。若在每个具体装置中都全面介绍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但重复太多,浪费时间,而且也不容易全面深人地介绍清楚,且不利于学员理解掌握。因此在培训中,都要对各种装置的共性部分进行统一介绍,即介绍装置的基本结构、原理与接线。下面就装置部分教学培训工作进行总结,与大家分享。

一、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装置部分教学培训中,首先要把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弄清楚。成套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微机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装置都是由若干模块组成的,它们的硬件结构都是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软件及硬件模块化的组合与数量不同。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种子系统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人/输出回路、开关量输人/输出回路、微机系统、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和电源。

装置采用统一硬件平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硬件采用整体面板、国际标准机箱。装置强弱电彻底分离,CpU板采用印刷板、表面装贴技术,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装置采用统一数据库处理,在设计装置功能模块时提炼不同功能应用信息的共性,建立一个统一的应用功能数据机构模块,包含每种功能所需的一切信息,形成功能程序的统一的开发平台,降低了功能模块程序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功能模块程序的可靠性。

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回路1.模拟量的输入电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一次设备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都是属于模拟量,由于微机只能识别数字量,故模拟信号必须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输人到微机中进行处理。

2模拟量输出电路。培训中简要说明模拟量输出电路的组成、数/模(D/a)转换器工作原理。

三、开关量输入及输出电路

开关量输人、输出电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员只有明白了断路器、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状态是如何被采集和输出后才能更好地工作。

1.开关量输入电路

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变电站内需要的状态信号引人微机系统,如断路器状态、继电保护信号等。开关量输人电路由消抖滤波电路、信号调节电路、控制逻辑电路、驱动电路、地址译码电路、隔离电路等组成。

2开关量输出回路

开关量输出电路主要是将CpU送出的数字信号或数据进行显示、控制或调节,如断路器跳闸命令和屏幕显示、报警信号等。开关量输出电路与输人电路基本一样。简单的开关量输出主要包括保护的跳闸出口以及本地和中央信号等,一般都采用并行接口的输出来控制有触点继电器(干簧或密封小中间继电器)的方法,但为提高抗干扰能力,最好也经过一级光电隔离。

四、微型机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算法

微型机系统的CpU是由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成,不仅能进行算法逻辑运算,还能执行各种控制功能。配备一定容量的存储器、输人/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计算机监控系统都应具有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部分,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基本测控单元的主要内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一种经过优化后用于处理实时信号的微控制器。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对采样值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所需的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量,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者线路和元件的视在阻抗,或者某次谐波的大小和相位等,并根据这些参数的计算结果以及定值,通过比较判断决定装置的动作行为,而完成上述分析计算和比较判断以实现各种预期功能的方法就称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算法。其主要任务是如何从包含有噪声分量的输入信号中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各种电气量参数。培训中要说明研究算法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运算的精确度和提高运算的速度。算法的运算速度将影响自动化装置检测量的检测和自动化装置的动作速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和监控对算法有不同要求。

五、人机对话、通信和电源插件

1.人机对话

主要介绍人机对话微型机系统的硬件原理、键盘响应电路、屏幕(液晶)显示电路、打印机的接口电路、多机通信和巡检开关、人机对话插件等。重点讲清人机界面操作和命令菜单使用说明。

2.通信插件

通信插件承担着装置的管理和通信任务,是承接装置与夕卜界通信及交换信息的管理插件,如与面板、pC调试软件、监控后台、工程师站、远动、打印机等的联系,根据保护的配置组织上送遥测、遥信、Soe、事件报文和录波信息等。

3.电源插件

每个装置均有一个独立的开关电源,向其他插件供电,此开关电源与插件面板构成电源插件(又叫电源模件)。培训中要重点说明输出电压的作用。输出电压十SV为CpU及其芯片提供工作电源;15V为模拟输人回路运放提供工作电源;+24V为开出、开人回路提供电源。六、操作回路培训中分两个方面介绍操作回路。一是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让学员明白操作回路的基本原理;二是让学员看懂实际的操作回路。1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

首先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总体上分为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两大部分,介绍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的工作过程。手动操作时可选择遥控操作或就地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遥控”位置时在后台机上手动遥控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就地”位置时工作人员在装置上就地操作断路器。然后介绍自动操作时保护接点通过连接压板直接接人控制电源进行断路器操作,并介绍防跳回路的作用和原理。最后介绍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和事故信号。

2.断路器操作回路实例

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与实际操作回路还有一些距离,为了学员更好地工作,还需要讲解断路器实例操作回路,如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RSC-941a型装置操作回路和南自ioKV线路保护测控柜断路器操作回路。

七、测控装置

测控装置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综合考虑变电站对数据采集、处理的要求,以微机技术实现数据采集、控制、信号等功能。采用现场测控网络与安装于控制室的中心设备连接,依靠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间隔测控单元实现全变电站的监控。装置完全按照间隔单元实现测量、记录、监视、控制等功能,能够满足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电装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实践教学;机电产品拆装;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05-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永不枯竭的动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才能让当代的大学生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当前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与“用”脱钩的现状。我中心经过长期调研提出了《基于大工程背景下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的总体方案》,对中心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课程中的“机电产品拆装”实训模块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构建了《机电产品拆装》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一、开设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的目的

《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是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课程的模块之一,是对我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的以机电产品认知为目标的机电产品拆装通识常识教育。以机电产品拆装实训为载体,使大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机电产品的基本结构、传动原理、传动过程、连接方法等;通过学习掌握机电产品的拆装工艺技巧,零部件拆卸后正确放置、分类和清洗方法,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机电产品拆装实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引入和环节的组织

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此,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将学习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围绕任务引出知识点和解决方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每个“任务”为中心,在一连串“任铡钡那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操作,当学生完成所有的“任务”后,也就完成了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我们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根据对大学生所应具备素质的要求,对实训内容进行分解,将所用到的知识点、技能进行归类,形成若干个任务模块,每个任务模块有明确的实训目的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我们本着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自行设计制作了具有机电产品典型结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拆装难度适中、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由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和涡轮蜗杆减速器组成的实训装置。避免了教学设备市场采购带来的结构比较复杂、涉及专业知识过多、对大学生专业水平要求过高的缺陷。我们将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分为:教师讲解视频演示学习拆装拓展训练四个环节,真正实现“学用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理论都是大学生所熟知的,每个“任务”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如何应用于实践,遇到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使学生手脑并用,弄清机电产品实训装置的基本结构、传动原理、连接方法、拆装基本工艺技巧和常用拆装工具的选择使用。最后将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归类总结,进行拓展训练,指导教师给予评价。

实训的评价标准:(1)学生是否遵守考勤制度和课堂纪律;(2)学生是否弄懂机电产品实训装置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3)学生制定的拆装方案是否合理;(4)学生拆装的工艺过程是否正确;(5)学生对拆装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正确;(6)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拆装;(7)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否协调;(8)学生是否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三、教学实施的过程

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大学生在实训中,既是学习者,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要提供及时的引导,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解释。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依据中心自制的12套机电产品实训装置,将参加拆装实训的学生分为12个组,每组3―4名学生,每组1台实训装置和1套工具。分组完成后,首先由指导教师利用ppt简要讲解实训要求、实训步骤、实训目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机电产品实训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本次拆装用到的工具如何选择使用。接下来通过视频演示机电产品实训装置的结构和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拆装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结构,掌握拆装工艺要求。然后布置(下达)任务。任务一:理论应用。针对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接通电源后就会转动起来这一现象,提出“电动机转动实现了什么样的能量转化?利用了什么原理?转化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拆装的步骤和操作要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并让同学们结合视频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上述问题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由教师指定同学来讲解,全班学生给予评议。完成这一任务的目的是使学生们通过互动交流,既明晰了各个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二:学习拆卸。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刚才讨论的拆装步骤,依照视频演示按照从外到内、由上而下、先拆组后拆零的拆卸原则对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进行拆卸,并把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进行正确分类放置,指导教师给予引导和指正。学生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机电产品的拆卸方法技巧,掌握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零部件拆卸后正确放置、分类,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任务三:学习装配。学生以组为单位对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进行机装配。教师给学生明确的装配步骤原则上与拆卸的步骤相反,同时强调装配过程不是零件的单纯组合就位,而是要确保零件配合精度,装配过程中必须仔细踏实,严格求精,规范操作,严禁盲目粗糙、乱敲硬套,违反规则的野蛮装配,指导教师负责监查和指导。学生相互协作完成任务,熟悉常用拆装工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团队意识、安全意识。任务四:拓展训练。以组为单位自行完成对涡轮蜗杆减速器进行拆装和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装置的总装,要求学生摆脱依赖,制定拆装方案,方案上交指导教师后进行拆装。指导教师对学生制定方案的合理性、实施过程工艺的正确性、完成速度的快慢和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的协调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合理的、带有创新的工艺方法,请学生进行讲解,全班同学评议。如此,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团队意识,而且起到让学生重视技能学习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四、Y语

经过两年的实际教学检验,与课程改革之前相比,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反映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对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学习更加容易;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也更省力。教学改革起到了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作用,达到了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的目的。因此,要不断更新实训内容,培养出更多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扎实的创新型人才,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义臻,张丽.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机电产品拆装实习教学[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2,(02):179-180.

[2]果莉,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9,(01):14-16.

[3]徐雅斌,等.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03):125-127.

Reformandpractic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productsDisassemblyandassemblytrainingCourseBasedoninnovativetalenttrainingGoal

CaoXue-feng,SUnYi-ying

(engineeringtrainingCenter,Shijiazhuangtiedao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050043,China)

电装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剩余电流;保护;仿真;开发;应用

Ruralactiontoprotectthesystemsimulationresidualcurrentpracticedevic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

FangXianghui

Zhejiangpowerprofessionaltechnologyinstitute,Jiande,311600,China

abstract:Ruralactiontoprotectthesystemsimulationresidualcurrentpracticedevic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andfilltheblankofinthisfield,thispaperintroducesthedevelopmentofthedevicedevelopmentidea,aim,systemcomposition,functioncharacteristicsandapplicationeffect.

Keywords:residualcurrent;protect;simulation;develop;apply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作为一种有效降低农网触电伤亡事故的后备保护装置,已经使用和推广了三十余年,在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事故,消除大量触电事故隐患,促进低压电网管理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以下称保护装置)的安装和投运率达到100%的要求,对低压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要求进一步提高。但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也长期存在如下难题:

(1)投运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低压电网运行中投运率低、维护工作量大。

(2)维护难―确保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正常投运是个烦琐、细致、持续的工作。供电线路所处的环境差异和用电情况的不确定性很大,这使得剩余电流出现的随机性很大,即使同一线路在不同时段和不同气候下都不会相同,故障原因和故障地点的不确定性使得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运行维护较为困难。

(3)管理难―在管理上,由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数量多、分布广,甚至安装地点偏远,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因此无法及时获取线路的漏电信息和运行信息,无法科学地对线路进行实时有效管理。

加强生产一线供电所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运行、维护、管理、检修的技能水平,提高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投运率、正确动作率,我们研究开发了农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装置。

wt-F1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装置就是针对三级剩余电流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进行模拟,呈现出实际运行的工作状态。学员通过实际的计算、操作、观察、排除等步骤,逐步提高现场查处、排除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故障的能力。

1开发的主要技术依据

农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装置开发的技术依据主要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农村安装运行规程(DLt736-2000)》《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6829-1995)》《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同时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低压配电装置及低压线路等相关技术规程与规范。

2装置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2.1实体部分的功能及特点

机柜采用标准GGD柜型,符合现场低压配电柜形式。设备采用现场常见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组成与市电隔离的tt系统,面板方便学员进行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安装、接线和测试实训;系统按照农村电网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布局元件,可以设置三十多种(处)故障;装置一级至三级均可以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故障,并且剩余电流可以调节;一级、二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具有通讯控制功能,可以通过pC软件或者本地操作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值、动作时间等参数,验证学习各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设计安装要求;装置可以设置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接线错误故障,模拟仿真剩余电流保护器不投入或不切除等故障;具有无功补偿电容自动控制回路、单相照明控制回路、负载电阻模块,可以实现无功补偿控制器电源故障模拟、居民用户故障模拟、动力用户故障模拟;可以考查学员的识图能力和进行故障查找、处理及正确使用工器具、常用表计的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2.2系统原理图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2.3模拟故障设置种类

装置一级至三级均可以设置剩余电流保护故障,并且剩余电流值可以调节,也可以从外部通过试跳笔任意调节剩余电流值;故障点可以单个设置,也可以组合设置;故障点由计算机软件统一设置,设置完成后由学员查找,分析原因并通过短路桥或者恢复线恢复故障。一级、二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具有通讯控制功能,可以通过pC软件或者本地操作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值、动作时间等参数,验证学习各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设计安装要求及时序配合问题。

图2中K1~K30为模拟系统的故障设置点,其中K1点可模拟由于中性线接地阻抗过大形成零线与地线之间的悬浮电压;K2~K8,K21~K23点可模拟接线错误、电源故障、相线接地、零线接地故障等原因导致总保护RCD1有剩余电流提示、跳闸、误动作等现象;K12~K13,K16,K24~K26,K34~K8点可模拟接线错误、电源故障、相线接地、零线接地故障等原因导致中级保护RCD2和RCD3有剩余电流提示、跳闸、误动作等现象;K9~K11,K14,K15,K27~K33点可模拟接线错误、电源故障、相线接地、零线接地故障等原因导致末级保护RCD4~RCD8有剩余电流提示、跳闸、误动作等现象。

2.4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装置通过pC软件全程操控,具有考生信息编辑、打印功能,方便教学实训;pC软件集成多种理论教学内容,可以设计生成输出多种理论试卷和实训操作试题;设计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信息管理实训模块,训练学员完成基础台账资料的录入、更新、故障报警记录等操作步骤;具有联机控制功能,单台计算机可以联机控制多台装置,方便教师在考核时统一进行故障设置,统一考试计时,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性;在联机控制相对应的端口与设备要对应。

软件主要内容有安装、主界面、培训环境、应用培训和资料管理共5项。在培训环境界面中设置了考生界面和教师管理界面以方便教学与培训,在学生界面下只能设置故障,而不能显示故障位置,教师可以点击[设置/显示故障],然后输入密码,在原理图中则显示故障点位置,如需隐藏故障,点击[隐藏故障]即可,同时在[设置/管理密码]菜单下可以管理密码用户。在原理图区内可进行如下操作:当鼠标移动到一个故障点时,鼠标右下角会出现该故障点状态及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红色表示该故障点已经设置,蓝色表示故障点尚未设置。可利用鼠标左键双击故障点、鼠标右键点击故障点、弹出菜单进行选择故障设置或取消故障点。

在题库工具栏,双击试题iD或者试题名称,可以将题库中的试题加入故障设置列表,点击“发送”可以设置题库中的故障点。

在原理图区单击鼠标右键可以选择查找故障点、切换点、已设故障、调整大小、恢复原大小、已设故障加入题库等功能。

双击原理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则弹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远程控制界面。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控制界面,可以远程监控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运行状态,同时可以操作分、合闸与试跳,在菜单中可以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各个参数、查询读取跳闸参数及故障类型。

在资料管理界面,可以对供电企业和供电所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管理台账资料进行管理与查看。

3应用

wt-F1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装置是针对三级剩余电流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模拟,呈现出实际运行的工作状态。学员通过实际的计算、操作、观察、排除等步骤,逐步掌握现场查处、排除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故障的能力。

3.1培训操作的主要内容

3.1.1历史记录查询

利用设备自动跟踪功能查询并记录剩余电流中级保护装置上次跳闸原因和总跳闸次数等历史记录。

3.1.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性能测试

GBl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规程规定:“为检验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运行中的动作特性及其变化,运行管理单位应配置专用测试仪器,并应定期进行动作特性试验”。如在实际运行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上进行动作特性测试练习,将会造成低压电网跳闸,影响供电可靠性。在wt-F1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装置上直接进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工作性能测试,不仅安全、保护器动作后也不会造成市电停电。可测试的项目主要有:剩余动作电流值测试、分段时间测试、极限不驱动时间测试三项。

3.1.3故障判断、分析和排除

wt-F1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装置可模拟33种引起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拒动、误动的故障。这些故障既可单一设置,也可组合设置。

(1)可以相互组合的故障点见表1。

表1

(2)不可以相互组合的故障点见表2。

表2

3.2培训操作、考核流程

(1)学员入场,准备好相应工具。

(2)培训操作、考核开始(以教师口令为准),教师开始计时。

(3)测试剩余电流总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及动作电流,并填写记录单。

(4)查询剩余电流中级保护装置上次跳闸原因和总跳闸次数,并填写记录单。

(5)向教师申请首次开始故障查找,查看故障现象。

(6)向教师报告:申请停电、做好安全措施,并进行故障排查。接地故障排查必须在停电状态下进行,不得拆卸柜内元器件。

(7)若学员判定为非接地故障时,允许申请第二次通电查找故障(带电排查)。否则认为第二次通电学员故障排查结束,终止故障排查。

(8)修复故障。

(9)清理现场,整理工具。

(10)报告结束,教师结束计时,学员离场。

(11)培训操作、考核终结时间一到(以教师口令为准),学员必须立即停止操作。

电装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中职;光电子技术;课程设置

在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笔者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要求,重新对以前所开设的课程进行梳理,分析该专业人才在社会中所承担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归纳出培养该专业人才所需的相关具体能力,并结合学校实训条件确定了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

一、专业建立初期开设的相关课程与存在的问题

我校光电子技术专业(LeD应用技术专业)的设立构想是在2010年初形成的。当时本地政府为了大力发展绿色照明产业,培养一批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满足LeD新光源产业发展需要的初中级人才,决定2010年秋季在我校(中职)新建LeD应用技术专业。

在专业开设初期,并没有对当时相关工作岗位进行调查了解,只是根据中职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和学校的实训条件,初步制定出光电子技术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主要有以下几门:

光学基础课,是一门了解光的本质,光的基本规律和光学基本知识的课程,培养学生对光学基础知识的初步了解。LeD封装技术课,了解LeD芯片与LeD灯珠的生产工艺过程,掌握有关生产设备的使用操作。LeD电源驱动与控制,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介绍LeD驱动电源的各种类型与工作原理,是LeD产品应用的重要知识。在开设这门课之前必须开设电子技术(模拟、数字)课程,这是电子知识应用的基础。同时还开设单片机技术课,实现对LeD的编程控制。二次光学设计课,此门课是对LeD出光效果的二次设计,使LeD灯具更加符合产品的有关功能要求,采用的软件是tracepRo,其功能是进行产品的建模与光学仿真。

以上几门重要的专业课的开设,使学生能够了解LeD的基本知识和封装结构,并且基本上可以将LeD灯珠应用于灯具产品上,懂得电源驱动与控制方法。但是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上哪些具体的工作岗位呢?又具有哪些必要的素质和能力呢?学生毕业后能否找到适合的工作呢?我们并未详细分析和考虑过此问题。很明显这样的课程设置,不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如何调整光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使它更适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是光电子技术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光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岗位与应具备的能力调查

1.人才培养要适合相应的社会岗位和工作任务。

经历了前期的课程设置探索与教学实施,我们深深地意识到人才的培养不能与社会对相应人才的要求脱离。故我校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对口专业的企业实习;通过派遣有关专业课教师到LeD企业学习;通过走访当地很多LeD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到当地LeD产品批发市场的市场调查等,使我们对光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工作使我们了解到LeD企业有哪些典型的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具备哪些具体的素质,掌握哪些工作能力;了解到LeD企业产品的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机制,LeD产品在市场中的需求状况以及LeD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对我们实现“实训即生产”的实训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帮助。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总结出几个典型的社会工作岗位:LeD封装工艺生产岗位、LeD灯具设计与组装岗位和LeD产品采购与营销岗位。

2.典型工作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

LeD封装工艺生产岗位是LeD封装企业在生产LeD灯珠产品过程中,需要操作有关设备的岗位。这些岗位需要对LeD芯片与LeD封装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要熟练操作设备机器,要求心明手快,手脚协调能力较强,还有能承受长时间上班的身体素质等。

LeD灯具设计与组装岗位是LeD灯具企业在产品外观创新方面对人才的要求。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同时能熟练使用几种产品外观设计软件,又能掌握简单的编程能力实现对产品的智能控制,并能正确组装有关LeD灯具配件。

LeD产品采购与营销岗位包括产品原材料的采购检验和产品的宣传销售工作,故要求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的待人品德,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懂得产品销售的有关途径和方法等。

三、学习领域的新课程改革

在对社会工作岗位的调查和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总结后,就可以考虑对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重新设置,但是笔者认为专业课程的设置还应考虑另两个方面的因素,那就是中职学生的自身认知能力水平和学校的实训设备条件。

作为中职学生,他们不同于高职或本科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整体较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厌倦,但对于动手操作等技能的学习却有较强的学习兴趣。故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不能太理论化,要多一些技能操作方面的训练课程,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另一方面,学校的实训条件也是制约课程设置的重要因素。现在很多专业技能的提升都需要有配套的相关实训室及实训设备,否则实训课程无法开展,学生的技能训练也无法进行。我校的实训室建设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继建成LeD封装室、LeD检测室、LeD驱动室和LeD灯具组装室等。

根据以上分析,我校光电子技术专业的新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适用于LeD封装工艺生产岗位开设的课程有:光学基础课、LeD封装技术课和LeD检测技术课。同时配置了LeD封装生产车间和一整套LeD检测设备。通过以上课程和实训的开展,可以使学生适应LeD封装工艺生产的相关岗位。比如LeD固晶机操作工、焊线操作工、灌胶操作工和分光检测操作工等。

(2)适应于LeD灯具设计与组装岗位开设的课程有:电子技术课、单片机技术课和灯具设计课(trace-pRo、pRo—e软件)。同时配置了单片机实训室、灯具组装实训室和计算机软件设计实训室。通过以上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适合灯具外型设计岗位的人才和LeD产品组装岗位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3)适应于LeD产品采购和营销岗位开设的课程有普通话和应用文课、礼仪课、电子电器采购和营销课等。通过以上相关课程的开展,能培养适合于产品销售、来料检验、LeD产品业务跟单和LeD产品网上开店、实体开店销售等具体工作岗位的人才。

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设,应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要求开展,由社会工作岗位或工作任务归纳出具体的行为能力,再转换成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并进行学习情境或学习单元的设计。以上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具体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来说,具体的课程设置应视特定的情况而定。

(作者单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电装实训总结篇7

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技能与能力培养体系

(一)课内实验课内实验按照“由简单到综合、由学习到创新”的思路,设置了由操作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四个层次”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操作性实验,重点针对电工电子技能方面的工程训练,使学生掌握元器件的辨识、使用,仪器仪表的操作,基本电工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测试方法等。验证性实验,重点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想模型与实际物体相结合等问题。通过实验比较深入的理解基础理论,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以及在实践中运用、推广和提高知识的能力。设计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设备,组装实验系统以及调试、测试、分析和总结等能力。综合性实验,以自由组合形成选题小组,通过自选或自定设计题目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从选题、方案论证、电路设计、电路实现、装配调试,直到最后的文档整理和总结报告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二)集中技能培训集中技能培训是针对具体问题,学生通过器件选择、产品制作、安装调试等训练,熟悉电工、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以及器件和电路的安装、测试和调试方法。在内容选择上,与现代电工电子技术实际应用并将国家职业技能考核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在训练方法上,让学生身临实践现场“真刀真枪”地训练。(三)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实践活动安排在课外进行,针对各专业常见的实际问题以及电子设计竞赛、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工技能鉴定等活动,开展综合训练、创新设计或自主实验,对学生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行再提高。同时,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设备的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在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候,根据现场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实际,给学生布置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实习内容,学生在专业实习的同时,得到电工电子技能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查阅文献、咨询等多种渠道开展自学活动,构建各自独到的见解。组织讨论。教师在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疑、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思考,踊跃发言。对于错误的、模糊的观点,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效果评价。评价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之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同学评价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共同进步;通过教师的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布置课后思考题,进一步实现知识的升华。pBL教学法的灵活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电工电子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整合和交流表达、团队合作等实际工作能力。集中实践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电工工艺实习和电子工艺实习等集中实践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1.电工工艺实习首先进行电工安全知识、电工工具使用、电工仪器仪表的选择与使用、导线的连接与绝缘的恢复、室内线路的敷设与安装、动力线路的敷设与安装、电缆接头的制作和常用低压电器的选择与安装等基本技能与能力训练,然后,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典型机床动力配电盘或电气控制柜为载体,将相关教学模块、训练项目与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电工产品的安装、调试以及技术文件的编写,掌握电工产品的生产工艺与调试、测试方法。2.电子工艺实习首先进行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等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方法以及电子器件辨识与检测、电路板制作与焊接技术等基本技能与能力训练,然后,以方波发生器、电压报警器和Smt技术的Fm收音机为载体,将教学模块、训练项目与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和测试以及技术文件编写等训练,掌握电子产品整机装配与调试工艺流程以及整机装配与调试的项目和方法。

作者:张运波郑文姜志宏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电装实训总结篇8

课题。

关键词:原因分析;实训兴趣;学习动机

一、妨碍学生电工实训兴趣发展的原因分析

1.实训课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我校电工实训存在过多的重复过程,在第一次安装线路过程中,学生可能感觉到很新鲜、很有趣,但在后期的巩固阶段就没有了先前的兴趣,重复性的安装同一个电路,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降低学生的兴趣。甚至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干脆就不再安装此线路,这种“填鸭式”教学是为了学生在考工中能取得好成绩,拿到等级证书,但学生的兴趣爱好被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扼杀了。

2.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没有实现有机的结合,中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虽然近年来一再强调重视并加强实训教学改革,在职业教育中实训已经提高到相当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就是以实训为主体,但是,在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上面做得还不好,教学和实训两大主管部门彼此间没有配合的非常默契。例如,现在参加的实训班级还没有学过电力拖动、电子线路,在实训中理论知识的缺乏必然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生想听但是听不懂,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3.教师重视实训,严格要求学生是非常必要的,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策略不当,也是妨碍学生兴趣发展的主要因素

电工实训与电视是密不可分的,在电工实训中必然要和电打交道,过分强调安全用电,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训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实验时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教师在实验中应以身示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应人为增添实验的“紧张”气氛。教师在强调安全用电、实验操作规范以后,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同时加强巡视指导,给学生带来鼓励和安全感。总之,实验教学和其他课堂教学一样,如何从情感陶冶、示范引导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或消除学生实验时的心理障碍,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激发实训兴趣和学习动机

1.优化技能训练及采用多元化教学

电工实训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与维修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训练,既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又注意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还要锻炼学生从事维修电工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可增加一些在技巧上的难度,除做好规定实验外,还可增加探索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考核的权重,设计含有新信息的综合实训等,以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训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使之在学生竞赛或者今后的工作生涯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好地为维修电工这块作出贡献。

2.强化学生基本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维修电工实训是由线路安装、电子线路安装、排除机床故障构成的一个统一体,学生实验能力的大小不仅表现在实验结果的准确率上,而且更多地体现在实训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实验中也许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实验不会次次成功,但应引导学生如实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安排重做,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对于电路拖动线路安装与故障排除这两项,要对电路原理非常熟悉,但由于客观原因,部分学生对原理的掌握并不是很好,那么,对这两部分学习有一定难度,对于这个情况,在线路安装过程中,除了原理图,我们还准备了接线图,把电路图的每个元器件触点的数字符号全部在接线图上表示出来,然后相同的数字用线连接起来,这样的话在学生对原理图不够了解的情况下也可以顺利接线,大大提高安装电力拖动线路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故障排除中,在对原理熟悉的情况下,准确找到出现故障的点,在接线图上准确找到触点的数字标记,对应找到线路中的故障点,排除故障。在电子线路安装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元器件,并学会正确安装元器件。

3.采用多媒体及其他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采用多媒体技术来颠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以生动的图片、影像来吸引学生,把复杂的电路利用多媒体分解成若干部分,使学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听觉以及视觉,增强培训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装实训总结篇9

(重庆迪科汽车研究有限公司,重庆400051)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在人们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学习驾车成为一种趋势。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许多驾驶培训学校开始自行改装或购置电动教练车以节约培训成本,这些车型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这无疑阻碍了电动教练车的普及。现提出基于现有前驱燃油轿车改制纯电动教练车的方案,并根据教练车的使用要求及特点进行匹配设计和校核,以确定驱动电机规格和动力电池容量。

关键词:电动教练车;动力系统;仿真计算

0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产销量连年上涨。其中乘用车市场增幅最高,而个人用车市场为增长主力。随着个人用车的普及,学习汽车驾驶在近年来形成一股热潮,这也催生出一个巨大的驾驶培训市场。

驾驶训练大多都在训练场地进行,人员和车辆相对集中,而场地训练中教练车总是处于低速行驶状态,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燃烧效率低下,排气中有害成分浓度较高,对场地中的学员和教练伤害较大。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国内很多驾驶培训机构提出了发展纯电动教练车的需求,期望以电动车零排放、低使用成本的优势改善驾驶培训现状;国家标准的进一步提高,也对电动车替换燃油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方案在现有成熟燃油车型基础上开发纯电动教练车,其优点有:

(1)开发难度低。

市场配套产品成熟度较高,比较容易达到既定的性能目标。

(2)开发成本低。

开发周期短,产品短期内能上市,见效快。

(3)生产投入低。

生产可以沿用现有生产设备,基本可以做到混线生产。

国内也出现了采用蓄电池或电缆供电的电动教练车,这些产品都存在着一些致命的问题,导致纯电动教练车没能大规模普及。

(1)集成水平较低。

改装后的车辆状态变化明显,无法通过国家标准审查,不能正常上户。

(2)改装手段落后。

对车辆结构破坏较大,影响整车性能,缩短使用寿命,且无法大批量规范化生产。

(3)操控感觉差。

由于没有专门的控制和模拟系统,纯电动教练车和燃油车辆在操控感觉上完全不同,实际培训效果差。

(4)持续行驶里程低。

蓄能装置能量密度低或者充电线缆长度有限,都影响了教练车的正常使用。

如何改善现有纯电动教练车的缺点,成为电动教练车能否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

下面将以某前置前驱车型为例,对燃油车型开发电动教练车进行具体描述。

1总体方案

1.1设计要求

(1)开发车型与原燃油车型一致,为四门两盖、五座车型。

(2)基于现有前置前驱燃油车型改制,对白车身不做非必要的改动。

(3)完全使用电能作为驱动能源,能源系统使用带电源管理系统的锂电池。

(4)达到2016—2020年中央财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最大车速≥100km/h,最大爬坡度20%,保证单次充电后150km续驶里程。

(5)保留离合器和变速器系统,能模拟普通车辆的操作,控制系统需设置怠速系统。

(6)满足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能获取牌照和上路行驶。

(7)满足GB/t28382—2012《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的要求。

(8)满足国家对驾驶教练车辆GB7258、GB18565的技术要求,达到Jt/t198中规定的二级车以上技术条件。

1.2布置方案

(1)将原动力总成中发动机换为电动机,传动系统部件(离合器、变速器等)保留,采用直连方式连接(图1)。设计新的悬置系统,保证使用原车悬置安装点。

(2)去除机舱内的进、排气系统,在动力总成上方增设电气安装板,安装电机控制器、充电机、高压分线盒和DC—DC转换器。

(3)储能系统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根据空间布置分为两个电池包,一个位于后排座椅下原油箱位置,另一个位于后行李箱内,需考虑安全防护装置和内装饰。

(4)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基本保持原车状态。制动系统增设电动真空泵和真空罐。转向助力油泵安装在驱动电机上,通过皮带带动。转向参数和制动力参数根据整车质量和轴荷变化进行调整。

(5)对白车身不做结构性调整,可去除无用的安装结构,增设电池包安装和线缆安装结构(图2)。

1—电机控制系统和充电机总成2—驱动电机带变速器总成

3—前电池包总成4—后电池包总成

1.3小结

本方案采用成熟的车身平台,配置新的电驱动动力总成,继承了原车型的车身、底盘、附件和内外饰总成,这些都是经过大批量生产实践和用户使用验证的。

该方案成熟稳定,并且80%以上的系统和总成都可直接沿用,既降低了开发风险,又减少了开发和生产成本,而且采用电驱动在nVH性能、动力性能、操控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2驱动系统参数计算

2.1系统参数计算流程

根据需要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要求,通过分析计算,确定满足目标性能的动力系统参数。

其主要流程如图3所示。

2.2驱动电机参数计算

2.2.1计算用基本参数列表

计算用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2.2.2参数取值说明

(1)空气阻力系数。

根据同类车型的比较,初步确定空气阻力系数为0.32。

(2)迎风面积。

根据车身外表面及各种附件的数模投影计算出迎风面积a=2.068m2。

3结论

经过上述布置和计算校核,以前驱燃油车型为基础开发纯电动教练车是可行的。

由于使用了锂电池及新增了电气设备,整车采购成本比原车高一倍以上,但根据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电动教练车可以获得国家补贴,同时各省市还对新能源车辆有地方性的补贴。再加上国家对新能源车辆免税、不限牌等种种优惠政策,实际采购成本还可能会低于常规车型。

电动教练车在节能减排上效果明显,同时维护简单、使用效率高、使用费用低,能明显降低驾驶培训的成本。随着社会对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和政府的积极导向,教练车这个相对封闭的领域也会慢慢地向着新能源方向发展,此时开发纯电动教练车也是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余志生.汽车理论[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王震坡,孙逢春,刘鹏.电动汽车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王荣兵.纯电动C照教练车研制[J].电子设计技术,2013(10):30?31.

[5]王钲强,宋书全.纯电动汽车的设计与开发[J].汽车技术,2013(2):26?28.

[6]佳伟.电动汽车的心脏:4种电池技术一览[eB/oL].[2014?08?12].http://leiphone.com/news/201406/h?elect?skill?view.html.

收稿日期:2015?06?30

电装实训总结篇10

关键词:技术本科;创新实训教学;装置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34-02

我们学校是2004年专升本的新本科院校,在50多年的职业教育中,依托行业背景和丰富的办学资源,形成了突出的职业教育特点及优势,因此,我们升本后定位为:“应用型技术本科教育”,我们的理念是“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培养的目标是生产一线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学校升本以后,面临着教学的转型,要从高职教育转向本科教育。高职高专的教育主要是技能教育,培养的着力点是动手能力。尤其是近年来为了满足技能型人才的增量需要,工程训练基本上都是以等级工培训为核心的,而技术本科教育虽然强调应用,但教学重点是应用知识和技术,培养的人才不是技能型的工人,而是一线的工程师,这与高职教育有很大不同。应用型本科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外,还必须掌握一些应用技术或者说是工程实践的要素,比如:工程的设计知识、安装与调试知识、生产维护知识等。通过技术本科教育应能缩短或消除学生到工作岗位后的过渡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支撑和扎实的工程基础。基于以上考虑,学校给我们下达了一个课题,即:要开发具有技术教育特色,适合一线工程师培养的教学装置,我们结合现代工业生产的实际,开发了一套具有机电复合、工业网络、开放性较强的实训装置,在此介绍给大家。

一、实训装置的开发研究

我们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参观了一些大学的实验室,走访了多家教学仪器厂,给我们的感觉是现有实训装置不能完全适合技术本科教育,原因是一些研究型大学注重的是前沿科学,实验室的专业性太强,而教学仪器厂的产品,往往是重美观,轻实用;重便捷,轻开放;重实验性,轻实训性;功能单一,不具柔性。为此,我们自己开发了一套实训装置。我们认为还是有其长处和特点的。

1.实训项目设计。我们的开发团队,有多年的实践和工业生产的经验,在广泛听取生产一线专家和技术人员建议的基础上,对实验的内容和项目进行了遴选。就设备的类型而言,应包括继电控制、变频控制、计算机和pLC控制、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技术。基于这种思路,我们确定了实训装置的开发方向和功能:(1)工件的顺序传送线。工件的传送、定位、抓取等环节在工业自动化生产,尤其是汽车业、加工业生产中非常多见,它具有物流控制的特性,也具有自动化要求的特性。整个生产线由5段辊式传送带组成,上料和下料部分机械手。正常工作时,每段传送带只能存放一个工件,当前面一段的工件取走后,检测装置会发出空位信号,从而指挥后面的传送带启动,工件自动前行,到达指定位子后停止,实行自动补位。在这个实训项目中,学生能够掌握工件如何检测、采用什么方法检测、各种检测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等。由于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控制方法的训练,所以,每段的传送带选择了用普通交流电机恒速驱动。当然,对于这种精确、快速的控制pLC的采用是必不可少的。(2)运料车控制。运料车、过跨车在钢铁生产、煤炭生产、原材料生产中广泛使用,它结构虽简单但具有机电复合的特点,控制方便。该项训练可以让学生了解类似移动设备的简单控制方法,由于结构简单,机电一体,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结构及动作原理,通过位置控制、变速控制来掌握pLC与变频器的使用,学会交流电机的交流变速控制概念。通过改变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的位置,改变卸料点的位置,学生自己通过改变检测开关的组合及pLC的程序,可以实现多种运输方案。(3)恒压供水实训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物理量的定值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加热炉的恒温控制、轧钢机的恒速控制、卷取机的恒力矩控制、高层建筑的水压恒定控制等。虽然生产中用到的物理量是多样的,但其控制方法是相同的,因此,学生只要掌握了恒压供水的控制方法,到生产岗位后就可以举一反三,照此办理了。(4)电梯模拟装置。电梯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电梯的控制具有典型特点。我们的电梯装置,具有透明的结构,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传动装置的所有动作,能清楚看到轿厢的移动、变速和启停。由于是可视的机械结构,学生更能理解机械与控制的关系,这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有益处。

2.实训装置的特点。我们设计装置的出发点就是要具有真实性,尽量接近生产实际,同时我们注重开放性,尽量让学生能看清,能动手,同时,必须兼顾设备的先进性,让学生掌握前沿知,与实际接轨。(1)力求与实际相符以体现真实。先前,我们所看到的实训或实验装置,基本上都是封闭的,以模拟仿真功能为主,例如:水位的高低用信号灯指示,电梯的移动也是图形加指示的方式,明明是电机控制装置却没有电机,明明是位置控制却没有移动,学生看到的或摸到的只是信号灯。这对于毫无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只是当作一个游戏或看看热闹,益处不大,原因是实验装置与实际的应用相差甚远。有一次我们带学生到工厂参观时,学生竟不认识做实验用过的元件和设备。我们的装置就是要克服这些弊端,使每个环节都能在生产实际中找到出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它们需要移动就移动,需要旋转就旋转,就连一些检测元件学生也能看得见,摸得着,可调整,给学生的东西是真真切切的。(2)块化设计以体现柔性。以前很多的实训装置集成度较高,一种装置只能做一个或两三个简单的实训项目,而且一旦出厂,内容就固定不变了。由于追求了美观和集成度,往往就只能做一些抽象化的实验,牺牲的是功能性和实用性,也降低了性价比。我们的装置,既可分散为单体实验,又可组合成系统实验。我们把各装置按功能划分,分成多个模块,如:继电器模块、按钮信号灯模块、pLC模块、变频器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等。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使用。既方便了学生,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pLC模块,我们是按照GGD固定式开关柜(箱)的标准制作,pLC采用标准导轨安装,为了便于学生完成基本项目实训,箱内配备了按钮和信号灯,pLC的i/o接口也只是就近引到端子上,pLC与其他元件的关系一目了然。除了继电器、pLC模块外,还有变频器模块、计算机网络模块、机械传动模块等。(3)分立式安装以体现开放性。我们见到过实训装置大多为封闭式的,元器件都装在内部,学生看不到,摸不着。学生所能做的是在面板上插线,看指示灯。而我们开发的装置是把元器件敞露在外,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安装、去接线,检查和调试。学生不但明白了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实现的过程,在弄懂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又掌握了元件特性和工程实现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证明:开放性的实训装置,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增强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是有极大帮助的。在设计继电器、pLC、变频器等模块时,我们都充分考虑了它们的开放性,所有元件和设备都是只安装到位而不连线,每个元件都是相互独立的,学生在实训时根据需要再把它们连接起来。为了方便学生接线和减少元件损失,我们在元件旁引出了接线端子。其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了两个模块,其余类似,不再赘述。

该装置中元件与元件之间是独立的,元件之间的连线也是学生自己根据需要进行的,用多少接点,用哪个接点学生根据需要而定。这样的实验实训,学生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学生能学到应有的知识。(4)瞄准生产前沿以体现先进性。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技术水平是超前于我们的教学的,我们设想实训教学应作为生产一线的岗前培训和练兵,因此,实训的装置水平至少不能落后于目前工业应用的先进水平。例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工业生产中就已应用了现场总线,之后工业以太网技术也相继成熟,可以说工业以太网技术代表着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把以太网技术引入到我们的机电复合实训装置中,通过工业以太网把各个实训装置连接起来,这样投资增加不多,却具有了一个重要的功能,也提升了整体实验装置的先进性。我们的现场总线的主站选用了S7—300的西门子pLC,从站是S7—200和变频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技术本科教育对我们来说是新事物,我们只是在创新实训装置的研发上作了一点尝试,我们开发的创新实训装置具有技术和技能实训的长处,虽然不尽完美,确实受到了学生和老师们的认可,该课题的研发为我们进一步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建国.技术本科教学领域若干问题探讨[J].技术教育研究,2007,12(3):5.

[2]张艳馥.工程类实践教学改革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167):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