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实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26:10

中职实训总结篇1

论文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 管理体制 措施 体会

论文摘要:以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及管理为案例,从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管理体制和校企合作三个方面阐述了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探究与体会。同时对实训基地的外在因素做了概要,管理规范所须力量,建设好实训基地不是一朝两夕的事。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电工电子专业实训课是中职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中起着基础的作用。下面结合我校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实训基地”)与管理的具体案例,谈谈几点体会。

我校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为了适应当前实训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训教学任务。在实训教学中,为体现柔性教学的灵活性,往往在实训模块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设计了基础实训(验证性)、提高型实训(综合性实训、应用性实训)和创新型实训等三种类型的实训项目,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我校实训基地承担近十门专业基础课的实训教学。从培养适应现代电子制造业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的特点,把电工基础、电子组装工艺、电子测量实训教学目标定位为“验证性实训+电子专业基本技能培养”;把“模电、数电、pLC技术”实训目标定位在“验证性实训+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把“电子创新实训、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功能定位为在“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

实训课程具体主要是这样安排的: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子创新都在电工电子基础实训室完成;电力拖动控制、电机与变压器在电机控制线路实训室进行;pLC技术、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在pLC自动化实训室完成;电力电子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在现代控制系统实训室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单片机技术在单片机调试实训室配套相应的软件完成教学。由于实训课程的多变,留有机动调整的余地。

为了加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保障学院的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实训基地的课程开出率及改善实训有序开展的工作条件,在“引领技术,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中,在管理体制方面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实训基地及相关设备设施

以专业工种为基本单位,设立基地负责人制度,专门负责建设和场地管理。人选从具体从事专业实训工作的教师中产生,要求有较强专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教科研水平。(亦可从学部理论教师中产生兼任实训基地专业管理人员)

2耗材及易损件采购及管理

采购由专业工种负责人上报需购清单于实训开放中心,统一由专业负责人协助资产管理中心进行采购。有关材料的管理设一总的管理员,所有的账目,钥匙统一保管,出库入库完整记录。中心通过基地项目负责人完成场地调整,资产清理、登帐等工作。

3实训教学管理

由实训中心统一管理,主要是日常场地设备安排,对与实训相关人员,由中心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进行约束。教学人员理论实训交叉的,须遵守实训场地使用管理规定,全部或大部分课在实训室的,由实训中心负责管理。中心对项目发展建设把握思路,提出建设性建议。

4基地负责人职责

a.根据学校教学大纲的规定,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各项实训教学任务必须要有实训教材、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记录,保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b.实训室应积极承担科研任务,努力提高实训技术水平。c.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等工作,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d.组织各类与实训相关的活动5.其他:考虑到实训工作较为繁重,为明确各工种功能职责给予一定的补贴待遇。

为全方位地行使实验基地的各项职能,我们采取了几点措施: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我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浙江工业及周边地区先进电子制造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要达到培训目标就必须保证实验室设备配备先进合理,而靠学校投入是很难实现的,如我校实验基地电子组装工艺实验室是由日东电缆衢州公司共建而成。我们主要从“定向班培养”模式方面实现共建。

日常事物管理——集成化管理理念就是体现节约、高效、实用的管理。节约是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一条主线,我们采用人力资源合理的日常管理模式,由实训中心主任、实训室负责人和优秀学生构成管理团队,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担任实训室负责人,要求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这样能做到及时维护设备和及时修改实验项目,实现高效、实用的管理。全员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实训基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的做法:①实训基地按学期由实训中心主任召集各专业负责人对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制定改进和完善计划;②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鼓励开展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并负责教学的监督和考核。

中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笔者认为不能将基地建设单纯看作是设备的建设,更不能单纯看作是本校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专业教师针对性培训,提高技术力量,尽量争取各类基地经费的划拨,尽快适应及熟练运用所配置的培训设备,以保证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中职实训基地建设不是一朝两夕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管理好实训基地,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实训基地管理方案,要全体使用基地人员和谐构建。笔者也是借助学校的现状,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人员资源共享,以便交流。

参考文献

[1]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国期刊网

[2]何新凤、曾柳娟、韦永森、黄平、王艳玲.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中职实训总结篇2

论文关键词:电网公司;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一、背景分析

什么是“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就是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且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多种能力的叠加与复合,是择业、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必备要求。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它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基础,职业能力与其在企业任职的每个阶段、每个岗位相对应,与之相匹配。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企业中职业能力低下越来越难以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反之,职业能力越强,就越能取得高绩效和高业绩,适应企业需要,获得职业发展先机。广大员工渴望得到职业能力提升,在职业发展各环节得到企业全方位支持,渴望其自身价值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得以体现,并由此实现与企业同成长,因此,提升员工职业能力是员工和公司双方共同的目标。

二、素质现状分析

广东电网公司坚持以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强调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面优化组织结构,完善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人员,提升全员素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2008年以来,广东电网公司完成50个代管县接收接管,随之而来的农电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员工素质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

截至2010年底,广东电网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1.4万人,其中在岗约为11万人,为在职员工总数的96%。但总体而言,素质技能偏低,职业能力亟待提高。

在年龄结构上,平均年龄38岁,45岁以下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78%,老龄化现象有加剧的趋势。

在学历结构上,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总数的18%,中专及大专学历的占39%,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43%,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偏少,高技术、技能人才相对缺乏,学历结构不尽合理。

在专业技能上,已获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员工占总数的26%,其中获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占9.4%;获得技能等级资格的员工占总数的34%,其中获得技师及以上资格的占2.4%,高技能人才占比不高。

在人力资源配备上,供电企业电力调度、变电等核心生产人员的实际人均素质当量与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值的比例位于74%~97%,职能管理人员比例为84%,配置标准偏低。

总体而言,现有员工素质呈现出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技术技能等级偏低、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等诸多问题,面临新业务延伸所急需的人才紧缺,通信、调度、变电、配电等一线生产人员不足,冗员与缺员并存,结构性缺员等严峻挑战,全员现状已不能适应广东电网公司创建国际先进企业的发展要求,提高全员素质工作势在必行。

三、培训现状分析

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员工教育培训,推进员工队伍建设,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工作步入创先专项工作领域新里程。教育培训坚持围绕“组织能力”下功夫,在员工学习和发展方面,努力创建岗位能力培训体系,强化培训计划性和针对性。将培训管理重点从过去更多关注“人员”培训转变为关注“能力”培训,把企业发展需要的能力“复制”到员工身上,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和学习力氛围;从零散式办班培训向项目制管理转变,摆脱事务管理,强化培训需求分析,突出为电网发展建设服务,采用策划、实施和评估闭环管理;从事务型管理向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致力于整个企业学习发展体系建设,为员工提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绩效改进方案;从传统培训向知识管理转变,开发公司内部核心知识和技能,使之有效得以传承和推广;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和方法,力促将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成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生产、可靠供电、客户服务、经营绩效和综合支持”五大核心能力的管理体系,为实现公司创先目标和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截至2010年底,培训总量从2005年7.7万人次上升到35万人次,全员培训率从2005年82.4%提升到99.1%,一线员工培训率连续3年达到100%,初步构建了培训管理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培训基地体系、培训师资体系和网络培训体系,形成分级管理、分级实施的培训模式。尽管如此,但由于教育培训基础薄弱,员工和企业对教育培训需求迫切,教育培训依然处于追赶企业发展的过程,依然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一是培训与员工绩效、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关联不够,职系发展通道单一,员工主动学习激励机制不健全,员工学习的内生动力不够。

二是培训资源短缺。培训基地依然滞后、专家型内训师不足、培训课程课件不丰富、信息化培训平台不统一等,还不能满足员工培训需求。

三是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培训与生产现场、与生产应用未能有效结合,对员工职业能力提升支撑不足,培训标准、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亟待转变。

四是专职培训管理人员缺乏。除广州供电局外,其他各供电局都未成立实体化运作的培训中心,多数地市供电局专职培训管理人员仅为2人,县区局仅设专职培训管理人员1人,不能对日益增长的培训业务实施科学有效管理。

四、全员素质提升工程总体目标

全员素质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广东电网公司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效能显著增强,员工职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公司创先发展战略需要的员工队伍。

全员素质提升工程总体思路:全员素质提升工程以南方电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为统领,以以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创先为载体,一体化为主线,积极践行以员工为本、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实施基于员工职业能力发展规划的个性化培训,全面提升员工职业能力素质,造就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效能优异”的“三优”员工队伍,为公司迈向国际先进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五、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工作内容

1.开展全员需求调查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访谈、现场调研等手段,全面、深入调查分析公司各类各层员工个性化职业能力提升需求及培训需求,为科学设计基于员工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和个性化培训计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完善培训需求调查程序,固化培训需求调查工具、表单,构建常态化的全员培训需求调查信息化平台,实现员工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指引、个性化培训需求、菜单式课程库选择、职业能力测评的有效结合,提升员工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2.员工课程库体建设与管理

逐步建立各层级各专业线岗位胜任标准模型,健全岗位能力培训标准,以岗位序列和岗位说明书、业务流程和作业表单为基础,建立分层清晰、分类科学、检索快捷、界面友好、选择自主的矩阵式课程库体系。

3.员工职业能力发展设计与规划

科学制定员工职业能力发展规划,绘制员工职业发展路径图,为员工个性化能力发展提供培训指引。转贴于 全员立足岗位,制定个人职业能力发展规划,重点落实学历层次、专业技术等级、技能等级和执(职)业资格规划,鼓励员工通过业务培训和在职进修等渠道提升职业能力,鼓励员工持高证、持多证。

4.个性化培训计划制定和实施

按照公司发展战略需求和业务发展需求,以员工职业能力发展规划为基础,结合个性化培训需求调查,协助员工制定落实年度个性化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使员工职业能力发展做到长期有规划,年度有计划,过程有管控,培训有提升。

实施过程中,坚持统筹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公司指导与个性设计相结合,在职培训和在职教育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学选修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科学合理地利用培训资源,分类分层分专业地开展个性化培训工作。

领导人员职业能力提升,主要以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培训学习为主,培训形式以国内外考察、基层专题调研、高层次短期学习研讨为主,重点提升决策能力和带队伍能力。

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主要以管理人员胜任力为基础,根据能力测评结果,从菜单式课程库体系中选择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岗位主修课以及基于职业能力要求个性化培训课程,形成成个性化培训计划。由公司和地市供电局分级分业务线组织实施,培训形式可采用课堂培训、专业研讨、考察学习、轮岗锻炼和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结合在职学历教育。重点提升统筹管理、沟通协调、组织实施能力。

技术人员职业能力提升,主要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以岗位培训标准为依据,结合新知识、新设备、新工艺发展需求,在课程库中选择,形成成个性化培训计划。由公司和地市供电局分级分专业组织实施,培训形式采用集中培训、网络自主学习、脱产培训、技术考察和交流等多种方式,结合在职学历教育。重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解决实际技术应用和技术攻关难题的能力。

技能人员职业能力提升,主要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以岗位培训标准为依据,以熟练掌握生产流程、工作标准、作业表单为核心,在课程库中选择,形成成个性化培训计划。由公司和地市供电局分级分专业组织实施,培训形式采用实操技能训练、网络自主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师带徒等现场培训方式,结合在职学历教育。重点提升岗位技能等级和学历层次,有效保证安全生产。

——班组长职业能力提升,以分专业类别的班组长岗位培训标准为依据,采用主题培训、实操培训、自学+辅导、在职学历教育等方式,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县级子公司技能人员职业能力提升,以岗位要求和岗位培训标准为依据,适应安全生产需求为重点,依托电力学校资源,开展在职中专中技函授教育为主要方式,推行学历教育和技能等级双持证,通过班组内训、送教上门、网络学习、自学+辅导等方式,使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共同提升。

——辅助岗位人员职业能力提升,以在职中专教育为主,提升文化水平,着重抓好企业文化和服务理念教育,强化职业素质。

5.效果评估与反馈

优化员工培训效果评估、反馈机制,将个性化培训计划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综合评估结果与员工绩效改进、薪酬调整、职位变动等有机结合,联动运作。

建立员工个人职业能力档案,定期跟踪和管理员工职业发展状况,及时反馈员工职业能力提升状况,实现员工学习与发展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六、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员素质提升工程是推进企业战略、全面创先的基础工程。要认真组织发动,加强宣传发动,把思想统一到企业发展的高度上来,以深化创先为载体,以一体化管理为主线,持续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公司全员素质提升。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工作,要分工明确,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全面了解掌握进展情况,有效落实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工作方案,积极稳妥、高效有序、全面推进。

3.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建立有效沟通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工作的实施进度和效果,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真正抓出实效。

中职实训总结篇3

河北省总工会按照全总的要求,高度重视职工素质建设工作,结合本省实际,创造性地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经省总工会和省政府联席会议研究通过,部署开展了“河北省职工现代职业素质提升工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河北省职工现代职业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职工职业素质“六个提升”的总体目标,力争每年帮助10万人提升技术等级,10万人提升职业学历,5000人提升创新研发能力,5万人提升创业就业能力,50万人提升安全健康能力,全面提升职工的职业素养,培育和造就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依托社会教育资源搞好职工对接培训

各级工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做好协调对接服务上下功夫,紧密结合企业和职工需求,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搞好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唐山市总工会推动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实施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的方案》,市总工会牵头,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国资委等9个部门为成员单位,3年培训主导产业的高技能人才900人,培训在岗技术工人40万人,培训就业和再就业人员12万人,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各级工会联合教育部门和有关高校开办“职工周末大学”和网络开放大学,组织职工参加职业学历提升教育。省总联合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搭建“河北省职工教育培训网”,利用高校的网络教育资源开展培训。冀中能源集团从2011年开始组织一线优秀职工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资格认证网络课堂远程培训,由企业承担学费并对考试成绩优秀的学员进行奖励,首批培训结束后15%的学员得到了提拔,50%的学员获得了优秀班组长荣誉。华北油田公司大力推进网络化教育培训,成立专门的课件开发团队,目前上线课件1万多个,每年举办网络培训班80个,培训职工12000多人次,成为职工知识更新和提升能力的主渠道。各级工会还积极与人社部门、技能鉴定部门联合,以开办“职工假日技校”等形式,组织职工参加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技能认证培训和鉴定。石家庄市连续3年实施“万人培训”计划,每年对一万名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所需经费由市县两级工会承担。

利用工会培训资源搞好特色培训

提升和扩展职工服务中心职能,将服务中心建设成为融教育培训、困难帮扶、文化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省总每年为此投入1000万元,重点做好新型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创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各级工会依托职工院校强化校企合作,紧紧围绕企业需求搞好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冀中能源集团等一批企业在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挂牌设立了培训基地,定期选送优秀职工参加集中培训。县以上工会、企业工会以及工人文化宫、俱乐部,通过举办职工大讲堂和岗位创新流动大讲堂等形式,传授知识技能,提高职工职业素质,每年接受培训的职工达到300多万人次。河北钢铁集团举办“一线职工岗位创新流动大讲堂”,组织“金牌工人”和一线工人发明家,进工厂、人车间、到班组,现场答疑解惑,与普通职工分享成长历程、创新思路和先进技术,增强了职工“我能创新”的信心和能力。我们还积极引导企业提高职工教育培训水平,争创“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充分发挥全国总工会命名的全国示范点的带动作用,引导职工学知识、学技术、长本领。

加强部门联合,形成推进合力

每年与科技部门联合实施职工创新能力培训,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目前,已建立1500多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吸引高技能人才近万人,引领广大职工岗位创学、岗位创新、岗位创优,形成技术创新成果11.4万项。省总工会今年将重点培训1000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等高技能职工。我们与安监部门联合,开展职工安全知识培训,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师、企业文化师、心理咨询师、优秀班组长等职业培训。

中职实训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以中共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继续深入实施南通市“百万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程”,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强化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促进企业改善劳动环境、完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以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建筑、船舶修造、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危险行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以光盘播放、职工自学、专业培训结合、辅以职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推动开展职工“电视培训”,激发广大职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热情,从而杜绝“三违”行为,推进“隐患治理年”相关措施的落实,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目标。2*年全市“电视培训”工作要实现三个“明显增加”。即全市参加培训的职工数量较去年明显增加,尤其是农民工数量要明显增加;中小非公企业开展“电视培训”的数量明显增加;企业职工“电视培训”经费投入明显增加。全市“电视培训”职工数量原则上要确保4万人,其中农民工要占到六成以上,各镇指标纳入政府安全生产责任状。

三、培训内容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

2.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事故案例分析、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分析、危险源和隐患辨识、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事故现场紧急疏散和应急处理、个人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维修、职业病防治等。

3.农民工安全常识和安全生产的必备知识、自我保护基本意识及基本技能。

三、组织形式

1.培训教材。今年仍用去年已经由市“电视培训”领导小组调整过的教材和统一订购的光盘。

2.培训机构。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由其独立承担对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电视培训”工作。不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要及时组织农民工到附近有条件、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或职业院校进行培训。

3.培训形式。各企业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统筹安排,采取集中培训、半工培训、班前和班后培训等形式开展教学和职工自学活动。要针对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特点,利用电视、多媒体播放教学光盘,利用广播播放通俗易懂、便于消化的安全知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活动来进行教育培训。

4.考试和发证。市职工电视培训领导小组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颁发由南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南通市总工会统一印制的南通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合格证书。

四、实施步骤

今年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从4月份开始到11月底结束,具体培训时间各镇可在总体要求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第一个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各镇、各企业及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发动,到目前为止,各乡镇已实施了宣传发动阶段的各项工作。

第二个阶段:组织报名阶段。各镇、各部门要发动广大职工积极组织报名,特别是要重点组织好农民工的报名工作。全市组织报名工作要在7月底结束。

第三个阶段:实施培训阶段。各镇、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本地区“电视培训”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各企业是“电视培训”的责任主体,要负责做好本单位职工的“电视培训”工作。全市培训工作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

第四个阶段:考试发证阶段。学习培训结束后,由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办公室将考试试卷送到指定的考点,市总工会、市安监局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巡考,统一于11月上旬组织考试。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考试内容均在《职工安全生产知识》读本内。考试成绩合格者,12月上旬发给培训合格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由各镇、有关单位到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取(领导小组设在市安监局宣教培训科)。

第五个阶段:总结表彰阶段。年底,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领导小组将对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对培训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组织工作者和优秀学员,报南通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领导小组表彰。

五、总体要求

1.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加强领导,制定方案,采取措施,抓好落实,确保活动取得成效。力求通过广泛深入、形式多样、声势大、效果好的培训活动,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要做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指导工作。坚持“统一要求、统一规划、材、统一考核”的原则组织实施,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认真开展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

2.严格要求,扎实推进。一是保证教材到学员手、光盘到车间班组,必须做到被培训人员人手一册教材,每100人一套教学光盘。二是要保证足够的培训和学习时间。各个企业要统筹安排,分期分批安排职工参加“电视培训”,要确保培训时间、培训质量、参培人数三落实。无论采取哪种培训方法和形式,都必须保证每位参加培训的人员有不低于24小时的培训时间。三是要进行严格的考试。坚决克服走过场,形式主义现象。

中职实训总结篇5

年,按照公司(局)的整体部署,结合我公司矿井建设的基本需求,在公司(局)人力资源部和安全监察部关心与指导下,我公司进一步加强了职工培训工作力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会同各部门、各项目施工单位管理,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职工培训工作。现就全年培训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公司人力资源部完善员工培训制度,促进培训有效开展。本着“干什么、学什么,

练什么、比什么”的原则,始终坚持“向培训要素质,以素质促发展”的培训方针,不断完善各种培训制度,逐步实现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培训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的稳定性、有效性、实用性,确保安全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截至年12月14日,我公司共有245人次参加由集团公司、澄合培训中心、社会职能部门和本公司等举办的各类培训42项,使用培训经费86945元。培训范围涉及矿长(副矿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新员工入井培训、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党纪政纪、冬季三防、驾驶员安全行驶培训等多个方面。

二、年职工培训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年度公司培训计划完成情况

截止年12月14日,公司已组织和参与培训42场次,参培人员245人次,占到公司总人数的500%。其中,安全资格证培训(复训)6期,共培训13人次(矿长2人次、副矿长7人次、管理人员4人次);新工人安全技术培训1期,培训14人,为14人办理了入井资格证;涉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2期,共培训4人次;通风系统培训1期,培训3人次;公司自培10期,培训175人次;其他培训22期,培训40人次。

2.积极协助施工单位搞好培训工作

截止年11月30日,公司积极协助施工单位组织参与培训,多次邀请澄合培训中心为施工单位进行新工人安全技术培训,共培训220人,为220人办理了入井资格证。仅年给施工单位发放培训通知

次,培训包括各工种。此外,公司每周四下午还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集中培训,每周四对施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落实全员持证上岗,抓好施工单位班组“三个一”工作,并在moumou公司推广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培训制度建设情况

公司年逐步完善培训制度,制定了《moumou公司员工培训制度》,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学_环境。针对以往培训工作缺乏完整系统性、培训管理幅度力度较弱、培训资金偏少、培训科目及受训人员较少的问题,今年我公司管理层进一步加大了对员工培训工作的管理力度,建立培训台账,并在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发自主培训模式,形成了每周二公司内部自主培训,每周四给施工单位培训的长效培训制度,鼓励职工参加业务培训,并将在年逐步实施受训人员将培训成果带回所在部门,以促进部门全体成员业务素质的共同提高这一新举措。同时为每位职工发放了一套学_记录簿,每个部门配备有电脑,为职工自我学_营造了良好的学_氛围。

4.培训经费使用情况

年按照公司培训经费提取方案,共提取培训经费143608.12元,支取培训经费86945元,结余56663.12元,培训经费使用率为60.54%。其中安全培训使用37660元,安全培训资料使用31520元,其他管理培训使用17765元,购培训设备使用18683元(投影仪),培训经费使用符合公司规定,未出现违规、违纪使用经费情况。

5.规范信息化管理,建立各类培训台账和电子文档

建立了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台账、新工人入井培训台账、公司培训经费使用台账等台账,从培训班次、人次、培训机构、培训地点等进行了登记汇总;为每一名培训员工建立了培训档案,制定了员工培训教学大纲,建立了培训电子教案,保证每次培训都有记录,每次培训都有案可查。

6.加大对职工的安全宣传

公司充分利用网络、书籍等载体,对员工安全意识、职业技能鉴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提高广大员工的认同、参与和支持意识。积极宣传职工参加函授、成人高考、职称考试等社会性考试,年有5人参加函授大专、大学学_,6人参加了成人高考考试,3人参加了职称考试。成功举办了“百日安全”与“冬季三防”系列大型安全宣传活动,为施工单位发放了安全宣传传单__多张,发放了煤矿安全生产书籍6种,共计234本。在立井、斜井区域宣传职工班前安全信息提示卡制度,要求各矿建单位高度重视入井安全的宣传。

7.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技能培训

公司年共举办各类岗位技能培训8期,培训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培训、公文写作培训、驾驶员岗位技能培训、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等。通过实行鉴定前自我培训,公司组织3名同志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为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做好准备。

总的来说,在公司(局)的监督指导下,在公司领导的重视下,年度职工培训计划顺利完成,通过培训强化了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和业务能力。与年度的培训工作相比,我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内部培训力度,在培训项目数、培训课程次数、接受培训人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增长。

三、职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虽然,我公司年度的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公司的培训工作仍存在较大难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于公司主要业务的开展在矿井建设,部分工程技术人员都无法放弃现场工作而准时参加业务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下降,培训课时不够,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考核机制,致使公司培训效果值得商榷。

二是受硬件和软件的双重制约,员工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后期考核、电子档案管理比较薄弱,这也是制约我公司培训效果的一个困难。

三是随着公司明年年底的投产,公司职工人数的增多,公司专管培训的职工偏少,组织培训工作与生产有时会有冲突,这对培训质量有一定影响

四、改进措施

对于年度的职工培训工作,我们充满信心。在公司(局)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在公司管理层的正确领导下,公司人力资源部将科学、合理安排制定、执行落实好各项培训工作。对于目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们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促使培训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适时安排合适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必要时适时增加培训项目数、培训课程与受训人员人数。

2.通过思想,提高受训人员的学_自主性与学成后的知识分享度。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培养我公司部分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内部讲师。同时,进一步加大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矿务局对口单位来我公司讲学授课的频率,促使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及时更新自身技术知识,提高业务素质能力。

4.公司员工培训与职业技能工作明年的重点将放新进员工的培训上,并将重视培训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后期考核、培训档案管理,加大对员工的培训经费的使用管理。

5.在执行程序上,年将按照“需求确认——设计策划——实施培训——培训效果评价——培训改进”程序,规范职工培训的运作。

6.将继续加大培训硬件设施的投入。

中职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新形势煤炭企业教育培训

目前国内煤炭市场低迷,各大煤炭企业纷纷限量限产,生产压力降低,煤炭企业抓好这次契机,将精力投放到职工的培训教育方面,使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从本质上取得进步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

把职工教育培训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将其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树立“停产不停训”的理念。目前生产压力降低,煤炭企业一把手要将部分精力从生产中解放出来,投入到职工的教育培训上,亲自来抓。要做到高层重视、中层支持、基层理解,提高职工素质要以教育培训部门为主体,齐抓共管。

加大宣传力度,使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从而提高思想认识。要通过舆论引导、警示提示、现场教育、业余帮教等多元化宣传方式,通过载体作用于职工的心理,提升职工意识,让职工从心理上重视教育培训。

二、完善培训机制

将教育培训工作重点转移至过程控制、效果考核评估上,建立、健全过程控制、效果考核评估机制。

有效的培训过程控制需要良好的管理作为保障。一是管理制度建设。为保证培训有序开展,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来保证。培训管理内容主要是培训制度、培训激励制度、考核评估制度、培训奖惩制度。规范的领导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和培训质量反馈体系,规范安全培训的组织、培训、考核、发证、反馈等项工作,促进培训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落实培训教师、参培学员、教职员工,落实教学组织管理、后勤保障管理措施。质量控制要与培训执行过程与考核相结合,重点是培训过程控制,及时观察培训过程中参训者的反应及意见。培训计划执行应注重弹性原则和例外管理。注意事前沟通,塑造学习气氛,增强学习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监督。不是为了找麻烦,而是为了培训质量的稳步提高,更是为了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培训效果评估反馈。培训的效果评估一方面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对培训工作的总结,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适当调整培训课程。效果评估的方法分为过程评估和事后评估。效果评估结果应与薪酬挂钩,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培训积极性。应用评估模型分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效果层等四个层次。对培训采取间接培训效果法、直接培训效果法、现场培训效果法评估。间接培训效果主要是在培训后通过问卷方式对培训方式、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直接培训效果的评价依据主要为考核结果,以参加培训的人员的考核分数来确定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效果,现场培训效果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情况和发生的安全事故的频数来确定。效果评估要写出评估总结报告,通过评估不断调整工作方法。

三、精细化管理教育培训,丰富教育培训形式

教育培训要紧扣“五个结合”。一是把教育培训计划和施工一线生产实际相结合;二是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三是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四是把事故案例剖析与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学习相结合;五是以公司集中组织教育培训与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

切实做到全员教育培训。不能关注基层职工的教育培训,忽视对中、高层的教育培训。忽视对中、高层的教育培训,只会使全员素质水平出现畸形现象,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积极调动职工全员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做到全员互动教育培训。

集中培训与“三个一”日常培训相结合。由于限产轮休,职工生产压力降低,可以更好地进行煤炭企业层面以脱产形式的集中教育培训,同时,各生产区队采用“三个一”即“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的辅助手段进行教育培训,达到教育培训效果最大化。

针对在职员工的特点,“投其所好”,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实行“动态”安全教育培训形式。即:培训地点不仅仅只放在室内进行,同时也把专业实操培训搬到生产一线,施行现场启发式教育培训,增加职工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让富有生产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安全专责、班组长在生产现场直接讲授,采取现场提问和互动的培训方式,激励职工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使之寓教于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了员工的学习趣味性。

深化形势任务教育,坚持“六必访、七必谈”,开展副总以上领导讲堂活动。坚持每周进行深化形势与任务教育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副总以上领导讲堂,同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六必方、七必谈”,丰富职工安全、技术技能,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安全培训教师库。煤炭企业教育培训机构要聘请相当数量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教师库”,每次培训除部分专职教师授课外,耍从“教师库”中聘请相当人员作为培训教师的主体从事教学任务。从业教师具有执业资格的同时,要适时能力“注册”,定期接受上级培训机关的继续教育,定期地深入煤炭企业现场进行锻炼,做到灵活教学,用于指导实践。同时,教师库中的教师也可以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为教育培训教师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鼓励教师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专职培训教师应定期到企业生产一线实习和调研,熟悉现场的生产、组织、管理,增长实践经验,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鼓励安全培训教师参加行业技术理论研究,进行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实践,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跟踪行业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时将新技术、新业务补充到教育培训当中。

提高教师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意识通过再培训和评优等活动,激励安全培训教师树立责任意识,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使教育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总结

煤炭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作为“软件”工程,有利于安全生产、提高技能,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煤炭企业安全渡过这一轮寒流袭击。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煤炭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俊.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煤炭工业.2012(10).

中职实训总结篇7

1长庆钻井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

美国学者汤姆?w?戈特认为,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的基本目标是确认绩效差距,即通过寻找“理想技能水平”和“现有技能水平”之间的“缺口”来确认培训需求[2]。根据i.L.Goldstein和e.p.Braverman、H.Goldstein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构建的Goldstein模型,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一般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三方面进行研究[3]。

1.1组织分析

按照川庆钻探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要求,长庆钻井确定了“11851”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提高速度、效率、素质,着力控制投资、成本、规模,不断强化安全、环保、稳定,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努力促进总量与效益的同步增长、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统一。为此,企业出台了相关文件政策,并配有专项资金,实施“人事劳资部门牵头、业务部门主办、职工培训中心实施、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和“以钻井培训基地为主体、工程项目部为区域中心、基层队(站)为基本单元、外部培训资源为补充”的培训运行机制,2009年项目部层面就近举办管理、技术及操作骨干等培训班94期、4379人次;职工培训中心服务现场,巡回钻井队进行传帮带培训,共培训124支钻井队、3011人。

1.2任务分析

通过构建员工培训体系,总体任务目标是要使总公司培训工作全覆盖、分层次、有重点地展开,大力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钻井持续提速注入了活力;通过培训使基层员工培训工作有效开展,提高了员工安全意识和岗位操作技能,减少了违章行为,降低了事故率,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具体来说,一是提高单机单队作业能力,通过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环境,以员工队伍提素保障了钻井生产提速;二是提高员工队伍安全意识与技能,实现安全环保持续稳定好转;三是管理、技术、操作三支队伍整体素质不断适应生产经营发展需要,使得长庆钻井长期保持国内同行业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的钻井公司的局面。

1.3人员分析

长庆钻井现有用工总量近8000人(不含内退318人))。首先,从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来看,大学及以上学历相对较少,占总数的33.7%;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相对较多,占总数的21.1%。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人员相对较少,仅占总数的5.6%。其次,专业技术人才中高学历者缺乏,研究生仅占总数的2.9%;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为1:21.3:72.3,与国家标准为1:4:9的比例相差较大,职称结构还不尽合理。第三,从操作技能人员结构情况分析,高级工比例仅占17.9%,与发达国家平均40%的水平相差甚远;技师比例为1.46%、高级技师比例为0.25%,与中油集团公司技师3%、高级技师1%相比有一定差距。熟练操作技能人员明显不足,高技能人才较为紧缺。

1.4需求分析结果

有关研究认为,一个人的能力由体能、技能与智能三者组成。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为社会所创造的财富与价值则为1∶10∶100。三种能力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创造财富与价值),为一列等比级数1∶10∶100(即体能∶技能∶智能)[4]。通过对长庆钻井人员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人力资源各层次各岗级都存在问题,不尽合理的人员结构将导致工作创新和开拓性不足,必须要借助人力资源培训来进一步加强新知识、新思想的管理知识,缩短员工成长期,为今后的发展作好充分的人才储备。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2长庆钻井人力资源培训理论基础

企业员工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活动,使得员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改进动机、态度和行为,从而能够更好地胜任现职工作或新的工作,进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战略的实现,推动个人职业发展[5]。长庆钻井作为一个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公司,设有专门的钻井专业培训机构,专业技术资源得天独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培训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可以采用“3+1”模式定义培训体系,“3”指的是培训的三大体系:课程体系、讲师体系、制度体系,“1”是指每年的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四个模块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企业的培训体系,如图1所示。

2.1课程体系

建立满足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需求的培训课程体系,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建立课程体系需要从岗位维度和功能维度出发,构建结构化的而为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2.2讲师体系

培训师队伍建设是整个培训体系非常核心的部分,优秀培训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丰富的专业工作经历、有较好的培训技能和现场经验。可以建立总公司、项目部(专业公司)、钻井队(基层队站)三个层面的兼职教师库,对部分兼职教师进行了成人教育理论及培训技能的培训。从长庆钻井的实际出发,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龙头、兼职教师为主体、外聘教师为补充的热心培训、专业齐全、数量充足、技艺精湛的培训师队伍。

2.3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是有关培训规划和培训制度、流程的总称,是一切培训活动的重要依据和指导原则,也是让培训效果落地的重要保障。不断完善和强化已经出台了的《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实施细则》、《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员工培训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培训管理制度体系,根据工作变化需要,不断补充完善,重点抓好制度的落实。

2.4年度培训计划

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课程体系、讲师体系、制度体系相互结合的体现形式。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培训过程监控、培训效果评估等。尤其是要加强培训需求分析还需,培训效果评估要从培训中心扩大到总公司各个层面的培训班,形成pDCa有效循环。

3长庆钻井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构建措施

3.1培训工作流程设定

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制定培训年度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培训考核评估、培训年度总结等各环节,制定工作流程,按照流程开展培训工作(见图3)。

3.1.1培训需求调查

根据总公司发展战略、员工队伍现状及生产经营需要,分别由机关部门提出本业务范围内的培训需求计划,各单位提出本单位的培训需求计划。

3.1.2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人事劳资部将各部门、各单位提出的培训需求计划整理分类,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进行需求分析评估,提出年度培训计划方案。总公司主管领导召集专题会讨论培训计划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提交总公司办公会审议、批准,以总公司文件形式下达年度培训工作计划。

3.1.3根据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职责要求,组织实施培训计划

人事劳资部———各类送外及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机关有关部门———本业务范围内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职工培训中心———井控、司钻取(换)证及总公司下达的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工程项目部、专业公司———本单位管理、技术人员及操作技能骨干人员岗位培训的组织实施。钻井队、基层队(站)———本单位员工日常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的组织实施。

3.1.4培训工作考核评估

实行两级考核,一是依据总公司综合业绩考核细则,考核机关部门、工程项目部、专业公司的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二是各工程项目部、专业公司依据基层建设考核、等级队达标考核细则,考核钻井队、基层队(站)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考核结果与单位经济利益挂钩。3.2建立外部合作培训运行机制

3.2.1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专家考察学习制度

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是企业的核心,对于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及时了解、学习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应建立高层考察学习制度,定期到国内外一流企业、公司及海外工程项目进行学习和考察,以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提高总公司管理、技术核心层的综合竞争能力。

3.2.2中层管理、技术人员厂外轮训制度

中层管理、技术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根据总公司现有培训资源实力,对中层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主要借助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公司及社会资源实施。应充分利用西安高校林立、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市场化运行,以培训项目、培训课程招标的形式,选择信誉好、师资力量强、培训质量高的院校作为总公司中层管理、技术人员定点培训基地,形成联合办学或厂外培训网络。在运作上采取签订培训合同的方式,明确培训目标和质量要求,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保证培训质量。

3.3完善内部有机培训运行机制

3.3.1完善钻井培训中心建设,切实发挥培训主阵地作用,打造“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基地

长庆钻井下属的职工培训中心是川庆钻探公司在长庆区域唯一的专业化培训机构,培训教学设施较为完备,能够同时承担近300人的日常培训需求。目前培训业务包括钻井井控取证及换证培训、钻井司钻取证及复审培训、基层管理人员培训、HSe及其它培训。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培训软硬件配套建设,优化培训教学环境,将钻井培训中心建设成集课堂理论教学、准军事化作风训练、现场操作实习、职业技能鉴定和网络远程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基地,重点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操作训练的实习基地、适应性培训教材的研发基地、兼职培训教师的实训基地、井控、司钻资格的培训基地五个方面的建设,使培训中心成为培养各类人才的大学校和指导公司培训工作的示范地。

3.3.2发挥项目部区域中心作用,建立钻井队管理、技术及操作骨干人员制度化培训体系

①钻井队管理人员日常培训。根据总公司年度工作总体要求,针对项目部生产经营阶段性工作重点,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巡回帮促等形式,建立基层管理人员经常化培训制度。由项目部人事劳资办公室负责、各职能办公室参与,培训内容突出安全管理、基层建设、企业文化等,每年至少轮训1次,使基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总公司发展思路、项目部工作要求及基层管理工作的方法、技能等,为提升基层建设水平夯实基础。②钻井队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主要由各项目部技术管理办公室负责,总公司技术管理与发展部给予指导,针对各区块钻井工艺技术特征,采取驻井指导、技术交流、集中辅导、师徒结对等方式,对钻井队技术人员进行钻井提速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旨在使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掌握钻井提速的技术规范、技术措施,提高技术应用及处理复杂事故的能力,为钻井生产快速平稳运行提供保障。③钻井队大班骨干人员培训。针对安全生产、设备管理、班组管理等需求,由项目部人事劳资办公室负责,以集中办班方式,对钻井队大班骨干人员进行培训,这部分人员都是钻井队的兼职教师,所以,培训既是对他们岗位知识技能的一次充实提高,也是对钻井队“培训者”的培训。

中职实训总结篇8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迅速提高师资水平,是任何中职学校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特别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师资队伍的现状更加不容乐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不熟”,不熟悉中职教学特点与规律,缺乏中职教育的经验积累。二是“不足”,师资来源渠道不畅,专职教师不够,具有高级职称者更少。三是“不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一般不够高。中等职业教育对技能要求很高。作为中职教师,除了应该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学校亟需建立一支真正的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到实践中去学习。学校应定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去,以利于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活力、吸引力及实用性,同时也为他们开设新学科提供素材。当然,学校也可以到企业中去聘任一些在实际行业部门担任过职务者来讲授相应的课程。被聘的兼职教师的课往往很有特色,言之有物,生动形象,实用性强,且可以把行业中新发展、新动态、新问题带进课堂中,引进案例教学。让他们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上课,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及技能培养。

2提高实训教学比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和考核都应在实验室或车间中进行,以“学会做”为标准。很显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转化,而实践又为学习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当今我国中职教育中对实训问题普遍解决不力,缺乏可靠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践场所。有的虽有成功经验,也缺乏总结推广。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基本上一个模式,教室加示范操作室,这样简单的模式是难以培养出一流的服务和管理人才的,并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改进实训教学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提出不同的个性化要求,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摆脱传统的普教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1)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联合,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训。实现校企联合,可以实现校企两方的“双赢”。对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不需动用多大资金的情况下,学生的实训课有了保证。学生通过在企业的见习、实训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企业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窗口。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约2/3的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徒工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工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力的培训;学徒工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社会合伙人(企业主和工会)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强调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

(2)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促进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否提高,新的课程,先进教学方法能否推广,在一定意义上都取决于实训基地的硬件装备水平,软件先进程度和教学环境的优越程度。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动手能力强,能为企业所用,学校就要不断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

(3)实训中教师要加强“教”“学”与“考”的关系。在课程的设置上,80%为技能,20%为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教师示范,学生动手,教师一定要放下架子,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引入到实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两个重要的因素,两方面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对中职教育尤其重要。

(4)除了保证学生正常的实训以外,学校和老师在日常学训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推荐他们参加省级、部级的同类大赛。

中职实训总结篇9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即开发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每个阶段、过程所涵盖的内容都非常系统、细致。一是开发管理。开发管理是继续教育培训的前提,主要包括继续教育培训的市场可行性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确定培训主要对象、授课教师的选取以及确定招生宣传方案,培训方案、培训地点的选择与确定等相关的问题。二是过程管理。过程管理主要指教与学全过程的监督与检查,确保规范、有序、有效地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对学员来说,主要是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考核,以及课程毕业设计等情况进行跟踪、了解、管理,对任课教师来说,主要涉及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反馈、管理。三是后期管理。后期管理主要是做好培训的总结评估、资料存档工作,培训结束之后的总结必不可少,只有总结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发现培训过程中的一些优势做法,才能为今后的培训积累宝贵的经验。同时,做好收集工作主要包括培训学生名单、成绩档案、培训授课教案、考试试题等材料。

二、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内容所涉及的三个过程,涵盖面广,牵涉到学校很多个部门,比如招生计划主要由培训处完成,教师的安排由教务处、甚至需要院系来配合,所以培训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否则很难做好。因为过程复杂,也就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继续教育培训的工作实际,就目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一是机构身份不明。高职院校关于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身份、职责没有统一的规定,有些高职院校培训机构从属某个院系,有些从属于机关,如果把它作为院系的一个机构,基本上很难发挥它的职能,会出现上下协调沟通不畅,学校资源很难整合,运行效率低,服务水平差的局面,有些高职院校只是把培训机构作为创收的主要来源,无视专业分散、学员学历参差不齐等问题,完全丧失培训机构本身应有的职能,严重挫伤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积极性。二是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模式落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没有真正重视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也就疏于对继续教育培训的管理,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没有信息反馈的畅通渠道,没有工作的有效监督等等,事实上,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要有规范的管理和优秀的教学质量,才能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继续教育培训面临学历水平低、生源构成复杂等困难。三是师资力量薄弱。部分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职的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都是在学校正常教学任务的教师安排好了之后,才会安排继续教育培训的课程教师,没有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另外因为部分高职院校对教育培训思想上不重视,这方面的教师招聘流程标准不透明、不公开,导致管理师资力量也非常薄弱。

三、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完善的有效途径

针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重视。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培训在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要明确机构所承担职责和历史使命,要给予相应管理机构职权,教育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更是要端正认识,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资源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和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二是完善制度,严格管理。逐步完善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可以考虑实行教育培训分级管理架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作为职能部门进行监管,所有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由下一级的院系继续教育机构完成,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作为职能部门对教学效果、学员的满意程度等进行跟踪、考核,确保教学质量。同时要经常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的研讨会,总结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三是加强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为了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应该定期组织继续教育的管理人员与教师进行培训,比如讲座、考察、研修等形式,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师资水平、业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四、结束语

中职实训总结篇10

王玉普指出,开展职工基本职业素质培训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会组织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点。各级工会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职工基本职业素质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全面提升广大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为推动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王玉普强调,各级工会要以就业为导向,把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密切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推动工会培训纳入国家培训项目、新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培训、学历提升教育等,提高职工基本职业素质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住全国工会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和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契机,深入基层了解掌握职工的学习培训需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职工职业素质培训不断取得新成效。

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倪健民主持启动仪式。

“全国职工职业素质培训基地”同时揭牌。据了解,由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工网承办的全国职工基本职业素质培训,将依托现有的800个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和100所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同时运用中工网等网络教育平台,打造集职工基本职业素质培训、上岗资格培训、职业证书培训、职工学历提升教育相结合的工会网络“大学校”,为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培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