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实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30:13

创业实训总结篇1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完善我市SiYB创业培训的教学管理工作,确保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创业成功率,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教学管理细则。

第二条市创业培训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全市的创业培训工作。包括创业培训的教学管理,技术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估和培训推广开发工作。

二、SYB培训机构的管理

第三条培训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1、符合《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SiYB)操作指南的相关要求。

2、教学管理应配备专用计算机、打印机等必须设备,并开通中国项目网站(网址:),培训期间的茶歇要有专门的场地,不得与培训教室混用。

3、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使用统一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中国项目“马兰花”标识。报名须知、工作流程等要公示上墙。

第四条培训机构必须选派专人负责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学员管理和培训实施工作。

第五条培训机构应派专人担任培训班班主任,协助SYB教师做好各项教学教务工作,负责学员考勤,发放、收集、汇总每日意见反馈表,了解掌握学员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情况,随时改进工作。

第六条每期SYB培训班结束后,培训机构应按要求整理、汇总创业培训原始档案。档案资料包括:

1、学员入学登记表;

2、参训学员身份证复印件;

3、已创业学员营业执照复印件;

4、《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失业证》复印件;

5、每日意见反馈表;

6、培训评估表;

7、考试卷;

8、综合成绩汇总表;

9、培训班活动报告;

10、学员创业计划书。

三、培训实施及教学管理

第七条SYB培训的实施,分为学员报名、初审、筛选、分班、开班准备及审批、实施培训、日常培训监督管理、结业考核、结业审核及发证等工作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1、培训学员的报名、筛选、分班工作由各培训机构负责。各培训机构首先要全方位开展创业培训项目的宣传推介工作,招生时应按照SYB技术要求认真开展学员的面试、筛选,把具有较强创业愿望和已创业的微小创业主吸收到SYB培训中,并按学员情况分类编班。

2、报名手续。筛选教师应按SYB培训入学登记表(1份),认真评分,提出录取意见并签字,核查学员提供的所有资料、证件的原件、复印件;填写学员登记汇总表,一并报培训机构进行审核,然后归类存档。

3、培训初审。培训机构提出开班申请报市创业培训领导组办公室,市创业培训领导组办公室根据各培训机构的开班申请,审核培训学员情况,检查教学场所及设施准备情况等相关准备工作。

4、开班审批。经市初审达到开班条件后,报省厅核准、同意后方可开班。

5、实施培训。各培训机构在实施培训前要进行开班动员,宣传国家的积极就业政策及SiYB培训政策,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创业热情。创业培训的日常管理由各培训机构负责,并按照创业培训的技术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进行教学监督管理。监督的内容包括:学员的到课率、教学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授课教师的授课方式、内容、进度、每日意见反馈的处理情况及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工作等。

6、结业考试。SYB培训结业包括考试成绩、创业演讲成绩、创业计划书成绩三部分。培训结束后,由各培训机构组织结业考试。每一位学员都要针对自己的创业项目,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创业计划演讲。培训教师要辅导学员完成创业计划书。市、县两级劳动保障局负责巡视督考,建立试题库,负责统一命题制卷。

7、总结评估。为确保教学质量,培训班的总结评估包括学员座谈会、班级总结、SYB培训评估。

四、培训要求

第八条严格按照《项目操作指南》的要求,规范运作。培训实行小班教学,每班学员不得超过30人。

第九条培训课时不得少于80学时。培训教室课桌以“U”字型摆放。茶歇应配备2种以上的饮品、2种以上的水果、糕点,并能满足茶歇使用。

第十条教师必须按照“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原则,针对性地指导学员完成《创业计划书》。

第十一条学员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后,培训机构要配合市创业培训领导组对每个学员进行六个月以上的跟踪服务,并定期将跟踪汇总表报市创业培训领导组办公室。

第十二条各培训机构必须在开班前一周将有关申请材料逐级上报,培训结束后15天之内,将培训班活动情况逐级上报。

第十三条各培训机构存在下列问题之一的,取消开展SiYB培训资格;

1、教学质量、数量连续两年不能达到国家项目办和省、市规定标准者;

2、一年内无正当理由未开展培训的;

创业实训总结篇2

试点地区: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试点工作在北京、天津、南昌、青岛、成都、大庆、杭州、柳州、通辽、鹤壁、合肥、咸阳、银川等13个城市以及中南大学进行。试点目标:通过试点,引进和开发一套符合我国创业者需要的创业实训的技术和方法,建立创业实训与创业培训有机结合、相互衔接的机制,为创业者模拟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增强创业能力提供服务,不断提高创业者的开业成功率和稳定经营率。

试点内容:建立创业实训工作体系、建立创业实训教师队伍、举办创业实训实验班、丰富和完善创业实训教学资料。

试点时间:试点启动和实施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试点总结和完善阶段,2008年4月至2008年7月。根据各试点城市和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对模拟公司创业实训课程方案和有关教学资料进行修改和完善,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并逐步向全国推广模拟公司创业实训技术。

全国创业培训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

委员会由劳动保障部、发展改革委、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劳动保障部。

委员会主任为张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副主任为于法鸣(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司长)、刘康(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

联系人:张小姐

电话:0371-6369180013503457105

传真:0371-63691801

邮箱:

网址:省略

地址:郑州市农业路72号国际企业中心a座1205

博思人才旗下拥有河南it、制造、食品、医药、汽车、广告、服装、房地产、酒店餐饮九大行业招聘品牌网站,

用户包括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及80%以上的中原行业优秀企业。

博思人才网招聘

博思邀请优秀人才的加盟,现诚聘以下职位:

猎头顾问:2名

猎头顾问助理:2名

产品经理:1名

人力资源管理:1名

招聘顾问:5名

pHp程序员:1名

创业实训总结篇3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成效

2008年,湖南省有宁乡县、株洲县、茶陵县、湘乡市、祁东县、汨罗市、邵阳县、新邵县、临澧县、安乡县、娄星区、安化县、蓝山县、江永县、冷水滩区、回龙圩区、麻阳县、溆浦县、洪江市、沅陵县、龙山县、凤凰县、泸溪县、古丈县等24个县列为农业部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试点县,依托12所农业职业院校对1550名返乡农民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创业培训。为总结各试点县开展创业培训一年来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课题组在各县农业局的配合支持下,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成效进行了跟踪调查。

一、24县农村劳动力状况分析

24县中既有经济强县,也有扶贫开发县,还有经济处于湖南省中等水平的县,共有734.35万人,占湖南省劳动力总数3167.7万人的23.2%;务农劳动力436.21万人,占湖南省务农劳动力总数1805.78万人的23.5%;外出务工304.14万人,占湖南省外出务工总数1361.92万人的22.3%;返乡农民工73.38万人,其中返乡创业10.82万人,返乡创业率在20%以上的县是茶陵县、安乡县、沅陵县、洪江市、汨罗市和湘乡市等6县,占25%,这6县从总体上反映出经济愈强的县,其辖区内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愈强,通过创业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前后从业状况分析

从整体上看,返乡农民工通过创业培训后,从业状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具体说来,1170名返乡创业农民工中,培训前以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运输、商业、服务等行业,培训后的从业范围更广了,除培训前从事的行业外还涉及到工业、建筑等行业。在种植业方面,由培训前的603人减少到培训后的536人,减少11%;在养殖业方面,由培训前的513人增加到培训后的515人,增加0.4%;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由培训前的18人增加到培训后的26人,增加44.4%;在工业方面,由培训前的无一人从业增加到培训后的10人,增加100%;在运输业和商业方面,均由培训前的2人增加到培训后的12人,增加500%;在建筑业方面,由培训前无一人从业增加到培训后的6人,增加100%;在服务业方面,由培训前的9人增加到培训后的16人,增加77.8%;在其他业方面,由培训前的22人减少到培训后的21人,减少4.5%。通过分析发现,对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在从业领域所产生的效益是显著的,集中反映在两方面:种植业和其他业上均有小幅度的减少,说明这些行业的比较效益低,劳动强度大,返乡农民工愿意转向经济周转快,效益好、劳动强度相对较低的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和服务业等行业,特别是建筑业和工业,增幅达到了100%。由此可见,返乡农民工投身创业,最大的创业动机在于经济效益,能带给他们短、平、快的效果就认为是实现了成功创业。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前后人平纯收入状况分析

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两个根本性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其创业素质,增加其创业收入。实践证明,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前后人平纯收入呈现显著的差别:1170名创业者中,培训前人平纯收入在0.5万元以下的是246人,占创业者的21%,0.5―1万元的是276人,占创业者的23.6%,1―1.5万元的是262万元,占创业者的22.4%,1.5―2万元的是176人,占创业者的15%,2万元以上的是210人,占创业者的17.9%。培训后,创业者的人平纯收入发生了质的变化,呈现阶梯性向上发展,即人平纯收入越高,在这个跨度内的人数越多,0.5万元以下的是141人,占创业者的12.1%,较培训前降低了近9个百分点,而在2万元以上的达到了436人,占创业者的37.3%,较培训前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创业培训的确给了返乡农民工一把“金钥匙”,为他们增收致富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四、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前后生产、经营规模分析

通常认为,一个产业的发展是由少到大逐渐起来的,零星的生产或经营不会带来快的经济效益,更不会壮大经济的蓬勃发展。只有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将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和做优,才是发展规模经济的根本所在。开展创业培训,培养更多的规模户出来也是政府扶持培训的一个根本性的目的。创业培训一年后的成效已经显示,返乡农民工对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的观念得到了实质性的转变,大部分返乡农民工将这种观念转化成了实际行动,而且尝到了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的甜头。具体说来,呈现出以下一些变化:从规模种植户的情况来看,由培训前的246户发展到培训后的377户,增长53.3%;从规模养殖户的情况来看,由培训前的292户发展到培训后的382户,增长30.8%;从规模经营户的情况来看,由培训前的22户发展到培训后的88户,增长300%;从发展企业与合作组织的情况来看,由培训前的10户发展到培训后的36户,增长260%。这些变化进一步表明,正因为实行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后,农民的人平纯收入才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

五、返乡创业农民工中规模种植、养殖、经营农户文化结构分析

由表1可见,1170名返乡创业农民工中,规模种、养、经营户达到了835户,占返乡创业农民工的71.4%。这些农户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以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所占份额最大,为51%,其次是初中文化的,占43.4%,再次是大专以上文化的,占4.7%,小学文化的几乎寥寥无几,占0.9%。所以说,文化程度与其从事规模种植、养殖、经营成正相关,文化水平越高,说明其驾御市场的能力也相对较强,抵抗生产经营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开展创业培训无疑是提高这两种能力的良策。

六、返乡创业农民工创办的企业规模及企业年产值分布结构

表2显示,1170名创业者共办企业231个,其中容纳3人以下的企业是107个,占企业总数的46.3%;容纳4―7人的是90个,占企业总数的38.9%;容纳8―20人的是22个,占企业总数的9.5%;容纳20人以上的是12个,占企业总数的5.2%。从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规模来看,目前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所办的企业都是一些中小企业,这说明兴办企业是一个由小到大逐渐发展的过程,而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所办企业年产值中,5万元以下的企业是49个,占21.2%;5―10万元的是87个,占37.7%;11―50万元的是55个,占23.8%;50万元以上的是46个,占19.9%。由于企业规模不大,企业年产值并不高,以5―10万元的诸多,比例接近40%,而50万元以上的还不到20%。因此,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年产值是创业者继续创业努力的方向。

七、结论与政策含义

综上所述,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前后在从业、人平纯收入、生产经营规模上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因此,要大力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使其“会”创业。转移创业培训工作重点,由原来重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向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转移,拓宽创业培训范围。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创业意识问题,增加创业意识培训的内容,语言更通俗,案例更贴近现实生活。项目选择上提醒返乡农民工要立足农村、结合专业技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小”、“特”见长,树立“大”产业意识。加强市场营销、金融财务、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一是要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实践性、适用性和综合性。培训机构要组建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制定鼓励返乡农民工完成学业与创业的政策,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要凸显生源地农业产业特色,课程设置要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与方法要强调实用技术培养。二是要分层次培训返乡创业农民工。选拔为创业培训的返乡农民工要求都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也就是说在创业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各个返乡农民工在选择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各有千秋,为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培训需求,可以将创业培训分为两个层次:初级班(普通班),即对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进行引导性创业培训,发动和鼓励他们创业;重点班,即对有一定规模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发展性培训,让他们的产业做大,有利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在有限的培训资金下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三是要构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体系。目前针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的创业培训主要是以种养业为主,与大学生等群体创业有显著的差别,返乡农民工创业主要扎根在农村地域,需要对政策法规、农业技术、生产管理、营销服务、市场信息等方面有较系统地了解或掌握。因此,很有必要构建一个培训链条,编写一套系统的创业培训教材,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组建一个结构合理的讲师团。

(注:本文属湖南省博士后经费资助项目《国际金融危机下湖南农民工返乡创业形势、对策及其长效机制研究》(湘财行指[2009]102号)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海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创业培训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4).

创业实训总结篇4

根据财经管理系专业和商务信息实训中心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财经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习平台,以供应链为中心,制造型企业经营理念、上下游业务关系、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环境,形成“三个仿真”的仿真综合实习平台。三个仿真即利用实训中心环境仿真企业工作环境、仿真企业与服务机构生产、流通、资金、协同管理流程、仿真企业工作岗位。实现财经管理系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与实务、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六个专业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跨专业综合实习,每次参加实训人数根据实训室实际情况为120-200人。模拟企业有制造企业8家、模拟贸易公司2家、模拟银行1家、模拟工商局1家、模拟税务局1家、模拟会计师1家、模拟招投标1家、模拟物流公司2家、模拟国际货代1家、新闻中心1家、证劵公司1家。仿真企业n位工作岗位。

二、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教学组织和任务内容

1.配备实习指导教师

根据实训平台的实际情况,初步配备4名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具体有综合实指导1名,负责综合实习中教学活动的组织、总体进度与安排;模拟企业指导教师1名,负责指导模拟生产制造企业的模拟进度与指导,要求具备经营模拟课程的教学经验;服务机构指导教师1名,负责各服务企业/机构的模拟进度与指导,要求具备服务业机构业务流程教相关专业教学经验;技术人员1名,负责在模拟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2.教学任务项目

根据教学任务流程,完成16个仿真实训项目,具体有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筹建,包括企业机构筹备、企业设立;第二部分为制造企业经营,包括企业经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生产配置、财务管理、销售与市场管理、企业竞争力提升、经营总结8个项目;第三部分为现代服务业环境,包括工商局业务模拟、税务局业务模拟、银行业务模拟、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模拟、国际货代业务模拟、招投标中心业务模拟、物流公司业务模拟7个项目,每个项目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实现具体仿真岗位和具体业务技能,完成业务链流程,资金链流程等,填制模拟业务表格、单据、凭证等。

三、跨专业综合实训考核评定

根据综合实训的项目任务设置,每一学生需要在跨专业实训平成具体的项目任务,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系统平台会自动计算学生完成的时间、质量、经营情况等,给学生评定成绩。最后结合学生在仿真实训的出勤、最后的实训总结综合评定学生实训成绩。

四、总结与展望

创业实训总结篇5

刚才,区县局(产业)工会代表**航天局工会吴海中主席和班组长岗位培训教学点、授课教师、班组长的代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交流发言,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对班组长岗位培训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听了很受启发和鼓舞。市国资委党委吕永杰副书记、市工商联陈平田副主席、市质量协会唐晓芬会长分别授牌、送书,这说明**市班组长岗位培训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吕永杰同志对加强班组长岗位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2016年,市总工会会同市经信工作党委、市国资委、市工商联,联合召开了**市加强班组建设航天现场推进会,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本市加强班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今天,我们四家单位又联手启动班组长培训,这是对《实施意见》的具体落实、实质性推进,是对全市班组建设工作的再动员、再推动、再深化。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本市班组长岗位培训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班组长岗位培训的重要意义

为充分了解和掌握本市班组建设现状,切实加强和推进本市不同类型企业的班组建设工作健康发展,去年,市总工会会同市经信工作党委、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委托市质量协会,对本市129个区县(局)产业工会、1000家企业工会和10000个班组进行了班组建设现状调查。从调查结果看,93.4%的企业开展了班组建设工作,88.3%的企业有班组建设的领导机构,87.1%的企业在开展班组建设中有规划、指导意见和规章制度。调查显示,本市班组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广泛覆盖制造业、服务业等各类业态和国有、非公等不同所有制企业;加强班组建设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内在需要,在为企业发展凝心聚力、提升职工素质、夯实基础管理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班组长是班组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是企业最基层的负责人,既是生产者,也是组织领导者。班组长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班组以至企业的发展。这次调查显示,26.8%的企业认为班组长队伍素质还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46.6%的班组长迫切希望培训交流、提高能力,44.5%的班组长认为最困难的问题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这反映了班组长队伍整体素质与企业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为班组长履行职责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因此,提升班组长综合素质,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全面实施“班组长培训计划”,每年培训不少于1万名班组长。各单位要根据企业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班组长培养、选拔、任用、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班组长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拓宽班组长成长发展的渠道。

二、精心组织,全面规划和统筹班组长岗位培训工作

2016年,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市总工会起草了《**市班组长岗位培训实施方案》,提出由市总工会、市经信工作党委、市国资委、市工商联成立班组长岗位培训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统筹班组长岗位培训工作。各区县局(产业)工会建立联络员制度,全力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要将班组长接受教育培训的情况纳入工人先锋号、职工小家的评选内容之中。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实际,尽最大可能的分期分批安排班组长参加培训。从而形成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分层推进、分步实施的班组长岗位培训工作格局。在培训中要做到“三个结合”、“五个统一”,即坚持培训讲课与班组长间交流学习结合、课堂培训与示范点参观结合、市级培训与区县局、企业培训结合;统一培训大纲、统一培训教材、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师资认可、统一考试颁证。参加培训的老师要精心备课、耐心讲解、用心总结、至心服务。

针对班组长的岗位职责和基本特点,市总工会会同市质量协会联合编写了《**市班组长岗位培训教程》。为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在2016年**市团队创先特色班组中,遴选部分班组的先进经验,与市工人文化宫《主人》杂志编辑部共同组织编撰了《活力班组》??2016年**市团队创先特色班组案例集。在培训的同时,我们将建立班组长培训学员数据库,了解本市班组长队伍的变化情况,为推进和加强班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将推行班组长能力和绩效跟踪评估,全面了解和掌握班组长通过培训后,在岗位上作用发挥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市总工会将在深入实施“班组培训计划”的同时,进一步搭建班组长交流平台,探索举办班组长论坛,在《劳动报》开辟“班组建设园地”,开设班组长网页,借助网络、媒体,拓展班组长学习渠道。成立**市班组长沙龙,组织优秀班组长参观考察班组建设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帮助班组长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素质,促进班组长更好地成长,使班组的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发挥优势,扎实有效地推进班组长岗位培训工作

据调查,近70%的企业班组建设归口工会。各级工会要切实承担起工作职责,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积极配合行政,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推动班组建设取得新进展。当前班组长培训工作是我们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抓手。各级工会在抓好班组长培训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班组长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的新举措,切实将群众威信高、综合素质强的职工推荐、选配到班组长岗位上来,给有能力、想干事、能干好的职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要关心班组长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关注班组长的成长,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为他们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企业工会要建立班组长学习档案卡,记录班组长参加培训的时间、内容等相关信息。

创业实训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目标,以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抓手,以标准化、精细化服务管理为手段,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培训各项政策规定与措施,全面细化实名制采集和管理信息,建立健全组织实施、监督管理、考核评估的措施和办法,在强基固本和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有效推进培训工作上层次和规范化、常态化运行,促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区就业培训3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技能培训13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1万人;农牧民工就业技能培训13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1万人;创业培训4万人,培训后成功创业2万人,带动就业岗位8万个。

三、培训对象

就业技能培训:法定劳动年龄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各类城乡劳动者。重点是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

创业培训: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和处于不同创业阶段的创业者。重点是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创业人员;改善企业培训重点是处于创业阶段的各类创业者和个体工商户。

四、培训容和培训形式

各地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拉动就业、重点和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园区和扩展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的作用,紧紧围绕自治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工业支柱产业,能源、冶金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升级,大力扶持装备制造、新兴化工产业和推进沿黄沿线产业带建设以及实施双百亿工程和库区移民安置等重点工程开展就业培训。巩固和扩大合作企业范围,增加就业岗位和渠道。大力开发家庭服务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急需培训项目,扩大第三产业的专业就业技能培训。

要充分发挥各定点培训机构优质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的作用,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等模式,努力实现学员与企业、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鼓励和引导定点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培育精品专业和特色培训品牌,形成鲜明的区域培训特色。年底前各盟市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比例要达到培训总人数的60%以上,至少打造和培育形成2个以上生源充足、区域知名度高、就业效果好,在全区有开发潜力的特色培训品牌。

各定点培训机构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本人意愿设置培训专业、确定课程和教学计划。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特点、市场和企业用工需要、紧缺工种和专业、新落地工程项目、劳务转移就业对接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本着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培训机构或企业委托定点培训机构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规范和要求确定培训容并组织实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定点培训机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根据居住分散的特点,培训地点、培训设备尽可能向农村牧区转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送培训进企业、入嘎查等方式按需施教,尽最大努力方便参加培训人员,有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

要在开展创办企业培训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改善企业培训。启动并实施创业模拟实训,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自建创业模拟实训室,根据实际需要积极拓展培训模式,充实必要的培训容,丰富和完善创业培训技术,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培训时间

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要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政办发〔2009〕55号)要求,不得少于120课时。在每期培训班的教学安排上,与本专业(工种)直接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应占总课时的90%以上,其中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不低于总课时的60%。创办企业和改善企业培训均不少于10天(80课时),其中,授课时间不少于9天(72课时),企业考察不少于1天。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1月至3月)。主要工作:一是做好劳动力资源、培训对象和企业用工调查摸底,建立生源和岗位用工信息数据库。二是制定培训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三是做好培训计划和资金测算工作。四是落实定点培训机构,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五是分解下达目标任务。3月底前,各地区要向自治区专题报送劳动力资源、培训对象和企业用工调查摸底情况和年度就业培训实施方案及培训计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全面组织就业培训,认真做好跟踪监督与服务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期间,自治区通过月调度、季分析、半年总结、转发工作交流信息等方式,总结交流各地好的的做法和经验,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各地要积极向自治区报送相关信息,及时落实统计、分析和报告制度。按照实名制管理要求及时采集、录入培训和就业信息。

第三阶段:评估验收阶段(2012年12月)。对年度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公布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促进落实。各地在2013年1月5日前将本地区就业培训工作总结和综合评估情况报自治区。工作总结要肯定成绩、找准问题,突出工作亮点和特色,提出下一年度工作思路。

七、保障措施

(一)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全力以赴落实目标任务。各地区在3月底前要将培训任务逐级分解下达到定点培训机构,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健全和完善考核办法,坚持日常考核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确保全区就业培训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各级要把城乡劳动力的培训率、鉴定率、就业率、转移率等指标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充分调动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上半年,自治区出台就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估操作办法,各地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任务,落实监管措施,实施有效监管。建全和完善定点培训机构基础台帐,实行规范化管理,落实实名制管理要求。严肃查处培训不实、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弄虚作假、骗取套取资金等违规行为的培训机构。切实实行定点培训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和退出机制。各地务于5月底前上报本地区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名册,承担的培训任务及培训专业。

(三)强化指导与服务,提高劳动者培训后的就业稳定性。加大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后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度,对参加培训的城乡劳动力,只要符合条件的,相关部门要从简从快为其组织职业技能鉴定,保证符合条件的城乡劳动力能够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要紧紧围绕企业和市场用工需求,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对接,积极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

(四)全面落实实名制管理要求,促进工作精细化管理。把实名制管理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纸质档案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两种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就业培训信息采集容,制定落实措施,出台实名制管理办法。加强统计员和业务人员集中培训,提高落实能力。各级就业培训部门要及时采集信息,健全独立的电子版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能准确及时反映工作情况,为分析研究就业培训提供充分依据,并确保记载真实全面,查有实据。

创业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边境;农村青年;创业培训;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2)01-0084-04

我国农村创业活动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帮助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农村青年创业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但广大农村青年的整体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创业准备不足,这些现状都影响了整个创业活动的推进。关注和研究农村青年的创业培训,通过发现与创业培训相关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的质量,可以更好地教授农村青年创业实用技术,树立农村青年创业信心,使创业成功率得到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力量。

边境欠发达地区因偏远的地理位置和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农村青年的创业及其培训上存在很多问题,但也因其特殊的环境和地位又具备独特的优势。边境欠发达地区可以实现创业,应该鼓励创业,更要提高创业培训的质与量。

1那坡县概况

那坡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陲,南及西南部与越南接界,国界线长207km,是广西陆上疆界线最长的县份之一,现已开通平孟国家二级口岸和念井、百南、那布3个贸易点。全县辖9个乡镇,2010年底总人口达到21.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9.09万人,18至35岁青年人数6.64万人,含有壮、瑶、苗、彝等少数民族。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1.34亿元,财政收入814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9元。

那坡县经济发展以传统农业为主,在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机遇面前,该县将桑蚕产业打造成为县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种桑面积3.01万hm2,收入值达3587.59万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6%,具有发展特色林区经济的资源优势。作为广西八角重点生产基地县,2010年全县八角鲜果产值达2400万元;烤烟生产态势良好,2010年全县烟叶收入322.6万元。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林下养鸡、养蜂、养竹狸、养野猪等特色养殖,2010年全县水产畜牧业产值达2.91亿元。那坡县矿产资源丰富,但大多数未能开发,铝土矿采选项目处于起步阶段。

那坡县是我国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地势偏险,信息闭塞,科技薄弱,经济生产水平落后,人口少且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是广西发展较为滞后的县份。

2那坡县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现状分析

目前,那坡县正在推进“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阳光工程”项目)、扶贫项目培训、农技推广站指导培训、劳动力输出技能培训、农村干部培训等农村人员培训项目。本文从培训内容、培训经费、培训组织与主体、培训对象、培训方式等方面作分析。

2.1培训内容

以实用技术为主,配以引导性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面,通过“阳光工程”项目和扶贫办培训项目,2010至2011年两年间全县共完成近8000人的培训,包括培训农机使用与维修员、村级动物防疫员、乡村旅游服务员、村镇建筑工匠、畜禽繁殖员、农村经纪人、病虫专业防治员、果桑茶园艺工、加工和流通企业技工、地方特色职业农民等。就业技能培训方面,围绕计算机操作、电工、厨师、砌墙工、缝纫工、医药商品购销等培训内容,2008~2011年共培训1738人。引导性培训主要是结合那坡县边境资源及特色,进行政策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权益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培训。

2.2培训经费

主要来源于自治区农业厅(中等实用人才培训项目)、扶贫办、自治区阳光办公室(“阳光工程”项目)以及那坡县财政拨款(县各部门培训及项目培训配套资金)。培训经费主要用于教材费、讲课费、实习费、考察费、学员食宿费、宣传发动及组织调研费等。学员免收培训、资料和食宿等费用,还获得一定的误工和交通补贴。

2.3培训组织与主体

首先是依托县党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泛开展培训,如组织部、基层办、农业局牵头负责农村干部大中专学历培训,涉农部门和科技部门负责农业产业化及新品种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财务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政法部门负责村级治安保卫方面培训,计生、团委、妇联等部门负责对农村妇女干部、团支部书记、计生专干培训。二是依托县职业学校和就业服务中心,由人社局和扶贫办采取常规培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方式,重点对输出劳动力进行劳务输出就业技能培训。

2.4培训对象

主要面向广大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优质培训项目更多从具备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有转移就业愿望和创业愿望的中青年中推荐。政府部门注重农村干部或能人培训,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结合边境地区特点,还开展了“边境定工干部”培训,提高边境0~3km25个边境村村干带头致富能力和各项工作能力。此外,还重点对外出务工群体和返乡农民工进行就业及再就业的技能培训。

2.5培训方式

一是集中授课,以全脱产形式进行;二是短期培训(2~3d),大多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开展;三是进村培训,主要是利用乡村学校和“农事村办”服务站为阵地巡回讲座,或是到“农家课堂”培训基地,深入田间地里现场教学;四是现场参观,实地参观大中型企业、养殖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或自办农业企业等;五是实践学习,统一组织安排到创业实践基地,或是到能人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全过程实习;六是通过乡、村的远程网络资源进行电视学习培训;七是利用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平台开展结对帮扶培训。

3边境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3.1培训支持力度较低,培训环境不容乐观

首先,培训经费投入少。目前国家对农村基层教育的经费投入比较少,更无法谈及农村青年的专项培训经费。且由于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困难,对上级培训项目的配套资金常落实不到位。其次,创业培训口号大于行动。政府对创业培训的支扶多表现为政策上的宣传引导,实质开展有效培训不多,很多培训挂靠开展,只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第三,培训环境不容乐观。边境欠发达地区整体教育环境落后,县职校、农业广播学校等成人教育机构功能不全,民间培训机构缺乏。第四,培训宣传不足。培训宣传多以简单方式停留在县乡级表面,没有深入农户宣传培训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培训成果的示范推广作用。

3.2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效果不明显

首先,培训整合力度不够。涉及农村青年培训工作的部门有教育、人劳、农业、畜牧、扶贫、妇联、共青团等十几家部门,多头管理,基本上各自为政,没有能够整合培训资源,难以形成合力。二是培训缺乏长远规划,内容设置不甚合理。调研发现,各种培训班中,会议精神宣传及政策性引导几乎超过培训内容的50%,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面也多局限于传统的种、养殖业,有关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效益农业和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没有涉及,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三是培训对象及内容重复,提高培训有困难。如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村妇女能手等,参加了共青团、妇联组织的培训后,又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参加村干部培训班,两次培训的内容既不系统又有重复,不能进行提高培训的同时还浪费了培训资源。四是培训质量不高。如现场参观多只限于本县的一两个参观点,远程网络教育缺乏有组织的学习等。据统计,农民利用远程网络收看电视娱乐节目的占绝大多数,远程网络教育形同虚设。五是对受训者的跟踪服务跟不上,培训成果转化率低,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3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创业知识培训匮乏

欠发达地区农民多还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努力,只有少部分能考虑长远的更高要求的发展,加上青年外出务工人数比例高,真正在乡土发展的人数少,有些地方还没有农村青年创业成功的典型例子,整体创业氛围薄弱。而目前的创业培训多集中在实用技能培训上,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设计、创业发展、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在内的创业知识培训匮乏。

3.4培训师资薄弱,培训力量不足

边远欠发达地区历来就面临人才稀缺的问题。农村实用技能的培训导师队伍多由县涉农部门的“土专家”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现今选择涉农专业的大学生和立志扎根农村发展的人才日益减少,加之目前乡镇农技站、农广校等基层农业工作者的待遇实在较差,很难留住人才,基层农业专业人才出现了严重断层的情况。另外,由于边境地区商业、企业发展缓慢,管理经营方面的创业导师极度匮乏。

3.5农村青年自身因素的制约

首先,农村青年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边境居民常易流露出自我满足、安于现状的状态。其次,农村青年的文化水平较低也影响培训的成果转化。据笔者2011年初对那坡县四个乡镇调研发现,调查劳动力4986人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67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3.5%,初中文化程度的3121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2.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9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9%。调研还发现,身居大山中的人群从信心和胆识上要弱于近大中城市的人群,从而制约创业培训的选择。

4推进边境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工作的对策

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要有效推进边境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工作,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是原则,因势利导是方法。要根据当地实际开展培训,坚持骨干培训与普及培训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实地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在改善环境、完善体系的同时,重点抓好成功创业的农村青年的示范带头作用,全面提高农村青年参加创业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1争取边境支扶,改善整体创业及其培训环境

首先,利用国家对边境支持投入的优势,改善整体经济投资和发展环境,带动创业发展。如2008年总书记对那坡县边境扶贫工作做了重要批示后,那坡县掀起“兴边富民”、“强基兴边”工程建设高潮。其次,改善整体教育环境,为创业培训提供优良土壤。随着国家对边境欠发达地区教育环境的关注,势必将为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环境加大投资。第三,力争更多的培训资金和项目,提高培训条件,改善培训环境。第四,加大培训宣传,并通过建立“农家书屋”等载体,从根本上树立农民求知、求新、求进的观念。

4.2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效果

首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政府主导的培训,可以县党校、职校和农广校为主要阵地和牵头单位,充分整合各部门资源,统一部署,系统培训。其次,科学制定培训目标和计划,尤其是对培训内容要周详考虑,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应具针对性、时段性,实用性,既要全面包含实用技能、创业知识、综合素质培养等内容,又要系统分有基础层次、夯实层次和提高层次。第三,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走出去,不但要鼓励边境农村青年先到社会历练,增长见识,培养意识,甚至是筹备资金,走“职教学习―外出务工―返乡创业”道路,还包括要组织边境农村青年走出大山,到先进的、资源丰富的地方参观学习、参加培训;引进来,包括引借优秀师资开展有效培训,包括通过引进项目、校企合作等方式拓展培训主体,包括组织利用好覆盖广知识丰的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第四,加强跟踪服务,扶上马,送一程,提高培训成果转化率。

4.3将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培训内容的突破口,提高培训效率

首先,根据边境农村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把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技术培训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努力做好“山”的文章、“水”的文章、“边贸”的文章。实践表明,在良好的产业环境下发展创业效果很好,培训成果转化效率较高,且易形成群起之势,带动大规模成功创业。如百合乡清华村围绕全县优势桑蚕养殖产业加强技术培训,开展创业活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立的者兵桑蚕产业合作社,辐射带动了整个百合乡以及百南乡、德隆乡的桑蚕产业发展。德隆乡青年黄乾,发挥处于森林山区的优势,选定学习特色养殖技术,创建了野猪养殖场,两年时间产值已达百万,并带动了附近农民的学习创业。

除了技术培训,还应针对优势、特色产业的产品流通、规模化管理、扩大发展等进行特例培训,将创业培训贯彻到实处,实施出效果。

4.4全力帮扶打造成功典型,发挥成功创业者的示范带头作用

创业重在立志。在致富榜样稀缺的边境欠发达地区,成功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不仅表现在行业、技术上的成功,更能增强边境地区农村青年的创业意志和信心,全面提高农村青年参加创业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首先要选择有创业潜力的农村青年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如更具创新能力的敢于作为的党员村干、文化水平较高又致力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强且目标明确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其次,将创业培训资源和创业扶助适当倾斜,寻求技术专家和成功创业者作为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扶持,跟踪服务,全力培养本地区的创业致富带头人。最后,就是要充分发挥培训成果的示范推广作用,努力实现由政府出资培训向自愿出资培训转化。

4.5创优服务环境,全面鼓励农村青年积极参加创业培训

一是建立“绿色通道”,加大农村青年参与培训的名额,放宽农村青年参与培训的条件,简化参与培训的各种手续;二是通过激励的方式,吸引青年积极参加培训。如加强培训成果考核,推行考核优秀者获取优惠政策和优先扶助创业的机制;加强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为培训者颁发技能证书或绿色证书等,凭证书优先推荐担任农技站技术员等。

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培训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是世界各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为农业大国,农民创业致富奔小康,是实现我国农村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农民创业培训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惠民工程,更是一份崇高的事业,应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步伐。

参考文献:

[1]魏江,徐蕾,等.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创业培训体系构建――基于甘南、甘孜的调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7):104~108

[2]姚志萍.益阳市农村青年技能培训问题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3]张川昌,骆玉岐.农民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辽宁部分农民创业统计调查[J].农业经济,2010,(12):35~37

[4]李岭梅,赵鹏程.以县农广校为基地构建创业培训新模式――基于武胜县农民创业培训调查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64~67

创业实训总结篇8

>>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改革“赛训结合,以赛促改”的高职会计教学系统化改革高职房地产专业“赛训结合,以赛促改”实践探索以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实训平台建设工学结合视域下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模式“以赛促教”搭建工学结合项目教学平台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训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和路径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英语听说实训探析高职“工学结合”链式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机电实训教学探索工学结合综合课程及实训平台建设研究数控实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模拟公司实训”模式探索外贸函电课程以赛促教,以实促改以赛促学、以学促赛、赛教结合“以学促赛、以赛促学、赛教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情景模拟和机房实训结合下的《实用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钱俊.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综述[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25.

[3].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光明日报[n].2015-10-21(3).

[4]夏似飞,李勇,唐婷.“总理,您好”――在湖南考察首日掠影.湖南日报[n].2014-07-04(2).

创业实训总结篇9

2012年4月9日—11日,由湖北省企业http://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以下简称“省企联”)组织的“全省第三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基础理论及务实推进培训班”在黄陂木兰天池成功举办,这是省企联第三次举办此项内容的专题培训。

本期培训班是在比较有利的条件下举办的,一是有前两次举办此类培训班的成功经验;二是通过前两次的培训,全省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数量大幅增长,质量稳步攀升,尤其是部级成果取得重大进展;三是2012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的召开,提出了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总要求,这些都为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回顾本期培训班,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目标明确。就是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新一轮企业战略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基本思路,通过培训,帮助和引导企业加强管理,构筑中国式的科学管理体系,推进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的层次、水平和竞争力。二是重点突出。就是紧盯当前企业管理的三大主题,即转型·队伍·创新,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这一重点,在课程设置上,既涵盖企业管理现代化基础理论、创新理论及其应用,又包含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培育、提炼、总结,以及成果申报、审定的基本程序、标准和要求,因此说,培训具有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三是授课层次高。授课老师,既有长期从事管理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教授,又有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实践的专家学者,是湖北学术界、管理学界、企业界知名人士,而且长期从事湖北省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工作,其授课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极具权威性。四是求知热情高涨。课堂秩序良好,学员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听讲,课间或下课后,学员们不耻下问,踊跃请教老师,相互研讨,考u盘,留下通讯方式,这都充分反映出学员们的求知欲望。五是成效明显。教授们讲课主题鲜明,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环环相扣,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企业管理创新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也较好地回答了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培育、提炼和总结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问题。效果主要体现在:理论上的进步、实践上的进步和队伍建设上的进步,使学员们在理论上得到升华,务实上得到推进。在此基础上,还延伸出了三个班,企业当即与教授们敲定了授课时间和内容,可见,本次培训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使培训真正体现出了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本期培训班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与新形势的要求,与企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灵活教学形式,精选教学内容,加强教学互动,深化教学研讨,开拓教学市场等方面,还有待做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

对于进一步做好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创新和发展工作,培训班提出了以下建议和要求。一是要把理论武装成果转化为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创新发展的战略思维。即要把创新的先进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经

转贴于http://

创业实训总结篇10

“十三五”以来,园区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认真履行园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按照工作部署,认真做好园区人才工作,推进人才工作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园区“十三五”期间人才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人才工作情况

1.人才总量持续扩张。截至目前,园区人才总量2428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3112人,高技能人才4962人。

2.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数逐年增长,截至目前,从学历层次上看,本科及以上学历2340人,专科学历3906人,高中及以上学历为16036人;从年龄结构上看,45周岁以下人才比重占40%;从职称结构上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26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才692人,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才1149人;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36916人,第三产业2673人,人才资源随着产业结构同步发展,呈现向第三产转移的态势,新兴产业人才快速增长。

3.招才引智成果丰硕。通过每年的春秋季“招才引智进高校”活动、各类公开招聘等先后共引进各类人才3200余人,实现园区高层次人才的全面提升。

4.人才市场有效整合。园区人力资源市场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市场功能日趋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主渠道作用日益突出,形成以市场招聘信息宣传栏、苏宿人才网、微信公众号“三位一体”的招聘宣传模式,开发了一套集就业、人才信息于一体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园区企业用工情况和人才现状。“十三五”期间,先后有6500家(次)用人单位入场招聘,8万人(次)入市应聘,约2万多人通过市场实现流动与就业。

园区“十三五”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必须清醒看到,当前人才发展现状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为: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特别是领军和拔尖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相对比较缺乏;人才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区域分布还不够合理;人才创业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缺乏与创业创新相匹配的投融资体系,社会化、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尚未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的地位尚未普遍确立,用人单位的主体意识不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二、人才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将是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园区经济加速济转变的关键期。在新一轮拓园的形势下,园区人才发展既迎来良好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机遇来看,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加快,人才工作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发展、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人才资源支撑,使科技、人才的地位更加凸显。

从挑战来看,“十四五”期间园区将处于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阶段,产业的转型升级迸发出巨大的人才需求,对人才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更加繁重。

三、“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举措

(一)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大力推进产学研交流合作

实现与8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电子信息类、机电控制类、教育类等人才总量不低于4500人。充分利用科技部门资源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定期上门征集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及时反馈给高校和科研院所,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企业,进行点对点的合作开发,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在园区的转化。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和人才实际需求,加大引才力度,加快各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二)继续加大创新平台建设

将进一步结合园区特色产业,以各类平台建设为抓手,引导和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并按照认定办法进行申报,以争取省市两级相关政策支持。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和人才实际需求,加大引才力度,加快各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三)抓好各类人才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