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培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37:26

幼儿园语言培训总结篇1

我园将以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巩固语言文字工作取得的成果,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把语言文字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积极深入有序地推进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提高教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积极组织好推普活动,使推广普通话工作,规范语言文字工作深入人心,扩大宣传面。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确保语言文字工作顺利实施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我园将结合实际情况,把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制定专项的培训计划,小组成员明确职责,定期举行汇报总结,针对发现问题,共商共议,及时解决,另外,在教职工考核制度中明确规定: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它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

2、增强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效性

结合我园的实际水平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常规管理之中,把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各项活动中。

纳入课堂教学:为提高幼儿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本年度我园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充分发挥集体活动主渠道作用,在听说中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我园将结合口语培养,引导幼儿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普通话水平。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幼儿规范用语的兴趣。三是“推普”寓于幼儿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规范用语的责任感。将“推普”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校园中、利用节假日走向社会等不同的时机寻找不规范用字、错别字,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对园中的黑板报、宣传栏等进行错别字纠错;将“推普”寓于思想教育活动中。与德育工作相接结合,针对一些活动,将举行演讲比赛、故事会。

纳入教学基本功:教师的语言面貌、语言素质对幼儿有很大影响。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还应当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较高的语言素养。我们将采取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过程培训,突出教师培训的“四性”:全员性、参与性、实践性、全程性,提高全体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加大个别帮扶力度,重点搞好个别教师的语言培训工作。

纳入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幼儿园每学期都要将此项工作写入计划总结中,始终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中。幼儿园还将在教研过程中坚持说普通话、说规范字。坚持在教学评估和教学质量测评等教学活动中,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列为重要考核指标。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过语言关、文字关。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幼儿园语言培训总结篇2

本学期,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发展为本,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幼儿的素质教育,力求发挥好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求使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挖掘家庭、社会资源,使我园的教育

教学在稳步中不断发展。

二、工作思路

依据教体局工作重点和园所自身的发展需求,以研究教学与研究幼儿一体化为基本思路;以园级教研和各教研组的教研为依托;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常态教研为重点;将教研与科研、培训相结合,平行班教研与特色组教研相结合,各领域教学策略研究与特色教师的培养相结合;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提高教师专业意识和能力,提高我园保教质量。

三、现状分析:

1、在教研组建设方面,大家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同伴互助效果明显。本学期将继续深化项目研究,在园本教研制度和文化建设方面总结经验成果。

2、在队伍建设方面,教研组长由召集人、组织者逐步向专业引领者转化,在教研活动中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组织作用和专业引领的作用,但教研组长的专业能力与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但各领域的首席教师还不成熟;青年教师进步较快,创新意识强,但还需加强日常教学的各项基本功。本学期将加强研修,促进各领域领军教师的凸显。

3、在教研组织形式上,将园本教研与平行班组教研以及课堂集体教学相结合,既满足日常教学所需,又引领和支持教师进行专业研究。本学期将继续延续这一做法,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提高活动实效。

4、在教研内容上,从制定教研计划入手,以研究教学策略为抓手,将教研工作指向“真问题”,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缺乏对幼儿学习特点的了解。本学期继续将教学策略的研究作为园本教研的落脚点。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自我反思,将研究教学与研究幼儿一体化,从研究教材教法走向研究幼儿的学习,在对幼儿学习的研究中获得教育智慧。

5、在教研成果的总结与提升方面,各年级组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意识到要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幼儿的学。有的组思路清楚,从本领域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关键经验出发总结教育策略;有的组内容丰富,从幼儿发展特点出发,总结出不同年龄班提问设计的方法。

四、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

(一)加强全园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

1.为教师提供理论学习的机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优秀的幼儿园参观学习,定期开展园本培训活动,通过同伴互助、交流切磋让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鼓励教师多阅读有关幼教专业方面的书籍,经常上专业网站查阅有关幼教方面的教育信息。我园将积极鼓励教师学习提炼经验,升华理论,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撰写经验文章向杂志和网站投稿,并能获得奖项。

(二)以游戏化教学为契机,深化课堂集体教学实效

1、开展园级以体育游戏为主线的身体锻炼活动。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完成幼儿园体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全面发展幼儿的身心,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本学期将在各年龄班的户外身体锻炼活动中开展走、跑、跳、投掷、攀岩和钻爬等户外体育活动,内容上将根据各年龄班的不同要求进行活动。在户外活动中,各年龄班选择不同适合本年龄班的活动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

2、开展园级的集体数学游戏教学活动。

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有许多内容都可以通过游戏来完成。当教师能巧妙地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的目的和内容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也就是说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心理满足的同时,要让其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这将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幼儿喜爱数学,期盼进入数学游戏中。本学期将以各年龄班为单位开展集体数学游戏教学活动,采用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评课、研课的方式进行。

3、开展园级集体语言游戏教学活动。

幼儿园语言游戏这是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运用的环境。这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具有游戏的特点,能够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在幼儿园语言游戏中,游戏的形式与发展语言的任务有效结合,构成了“教学游戏化、游戏化教学”的特点,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本学期将以各年龄班为单位开展集体数学游戏教学活动,采用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评课研课的方式进行。

4、开展园级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当前幼儿园要实施《纲要》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区域活动所具有的自选性、自主性、小组活动,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和相应的活动中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本学期,将对全园的区域活动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时间和内容上的调整,将原来的一周一次的区域活动时间改为每周三次,在内容上提倡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桌面操作材料,增加区域活动的多元化内容,并提倡增加对废旧材料的使用,还将开展全园的活动展示活动。

(三)以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优化一日活动质量为目标,加强课程管理,开展园本研修。

1、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关注常态教学,保教管理人员通过听“随堂课”、“自荐课”、观察选择性活动组织情况,随查教师备课、教学反思、工作日志、《幼儿成长档案》、教育随笔等案头资料,全面掌握教师一线工作的真实情况做好及时的评价和指导。

2、立足我园身体锻炼、语言和数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抓好园本研修。

借助本园经验型教师在身体锻炼、数学和语言教育领域的专业引领作用,实施身体锻炼、数学和语言课堂教学有效性专题研究,以提高我园身体锻炼、数学和语言教学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计划性。

3、做好班级特色工作。进一步开展班级特色工作,每班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特色教学计划,并在计划的指导下认真组织活动并逐步形成班级特色教育的积淀。

4、保质保量的开展区域活动。在科学合理的计划指导下,形成一定的具有班级特色的区域活动长效机制,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内在优势,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1、年级组教研以课题或小专题的形式入手,要求人人参与活动,使每个人都成为小专题的研究者,在研究中做到了研究深入,操作务实,资料规范完整,教学研究、教学实录、研究随笔、观察记录、经验文章和论文等都围绕研究主题、体现研究过程。

2、立足园本特色积淀和当前课程改革实践与幼儿发展的需要,在专家指导下做好科研课题的开题工作。

(五)加强教师反思能力,构建反思型教师角色。

1、通过理论培训和指导,使教师们掌握教师反思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

2、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通过每月撰写教学反思、特色教学心得和教研体会以及学期末教学经验会等形式,切实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六)切实发挥好示范园的辐射影响作用

1、组织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传递我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经验与做法,指导民办园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与环境区域创设工作。

2、接待各级幼儿园教师的来访、咨询、参观。

3、继续做好与嘉禾、永康、宝迪乐和快乐宝贝幼儿园定点帮扶工作,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明确帮扶工作重点,拟定帮扶工作计划,采用邀请来园参加观摩研究讨、网上研、训资源共享等方式,及时传递双方教学实践的经验信息,取长补短、互助提高,真正实现携手共进。

4、认真做好各级教师的培训和幼师实习、见习生的培训指导工作。做到培训工作有计划、有要求,明确业务骨干教师的培训职责与要求,抓好培训双方人员管理,保证外培工作实效。

(七)开展教师主题沙龙活动

注重创设宽松的教研活动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促进教研质量的提高。每月一个主题,请在美术方面有特长的教师担任活动的发起人,组织教师教师进行主题沙龙活动。

五、每月重点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在全园教职工会议上,传达教研计划,明确本学期教研任务。

2.各平行班组长制定本年龄班活动计划。

3.启动园级教研活动:数学游戏、体育游戏和语言游戏。

4.平行班组小教研活动。

5.师徒结对仪式

6.教师主题沙龙活动。

十月份:

1.园级教研活动:数学游戏、体育游戏和语言游戏课堂实践活动。

2.平行班组小教研活动。

3.区域活动展示活动。

4.教师主题沙龙活动。

5.有经验教师(骨干教师)教学活动展示。

十一月份

1.园级教研活动:数学游戏、体育游戏和语言游戏研训活动。

2.平行班组小教研活动。

3.教师主题沙龙活动。

4.送课下乡活动。

十二月份:

1.园级教研活动:数学游戏、体育游戏和语言游戏研训活动。

2.平行班组小教研活动。

3.教师主题沙龙活动。

一月份:

幼儿园语言培训总结篇3

关键词 本科学前教育幼儿英语方向 培养体系

引言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是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根据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于2003年开始设置并正式招生的本科专业方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设置是我院教育系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教育系的办学空间和办学层次,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办学质量,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合格成才,顺利就业,经过对省内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情况的调查分析,我们确立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办学理念和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并重的办学思路,在学生入学之初,在开始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加强英语口语基础的训练,强化幼儿园英语口语,现已形成了课堂教学、课下操练、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教育教学体系。

1 背景

经济社会发展对幼儿英语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幼儿园英语师资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本科专业主要培养中等师范学校的英语师资,而幼儿园一线英语教师则主要来源于中等师范学校,也就是幼儿园教师英教化,还有一个来源就是过剩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来从事学前教育的英语教学工作。随着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由三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开始承担起幼儿园一线教师的培养任务。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具有本科学历的毕业生也开始承担的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工作,专业的幼儿英语师资与英语教育专业和幼儿师范培养的只有中专学历的英语教师应该有什么区别?如何培养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又具备全面发展的专业技能?这是我们创办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幼儿英语方向面临的一个非常实际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学生需要学习系统的国际音标与语音、幼儿园英语口语、幼儿英语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和学前教育教学技能类课程,如何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具有从事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在毕业时能够迅速适应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具有很好的专业技能迁移能力和教学策略生成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经过对国内外英语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与省内外高校的同行交流办学经验,到幼儿园与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研究幼儿英语教师基本素质的内涵,组织全系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实际,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认识到必须实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和以教材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必须在加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突出技能训练,尽快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学生的技能培养过程尤其是特殊技能的形成过程。

2 内容

目标明确、切实实施、科学评价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探索英语语言知识和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培养,尤其是专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一方面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一方面形成实施教学的运作体系,同时要具备完整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2.1目标体系的构建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从事学前教育英语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能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学工作,能从事幼教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结合英语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侧重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可以将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学生的专业技能分为基本技能与综合技能,基本技能主要为英语语言的听、说、声乐、琴法、舞蹈、绘画、手工制作、口语等8个基本方面;综合技能主要为学习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等3个基本方面。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迁移能力,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达到本科幼儿英语师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有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

2.2实施教学的运作体系的形成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主要培养幼儿园英语教师,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期,对于幼儿英语教师来说,发音是否准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一般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外,还应具备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特殊职业技能,这些技能主要不是在课堂上学会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从操作层面上探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方法和途径,其中包括课程教学、课外训练、幼儿园见习与实习、技能训练与竞赛以及科研训练等。

2.3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引导幼儿英语方向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制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标准》,规定考核项目、考核方法以及成绩评定办法。通过课程考核、技能展示、英语儿歌、故事竞赛活动以及论文评比等多种途径对学生技能进行科学的评价,既可以激发学生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使教师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

3 途径和方式

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科学研究相结合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实践教学工作要突出课程渗透、空间拓展、时间贯穿、强化基础和注重规范等教学理念,主要通过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幼儿园实践、技能训练与竞赛以及科研训练等途径进行。

3.1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包括专业课程、活动课程以及素质课程的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应突出“课程渗透”的教学理念,即在各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都要注重突出学生英语语言运用技能和其他技能结合运用的培养。不仅重视学生的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而且还要重视音乐、美术、舞蹈等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

握。音乐(声乐和琴法)课程从第一学期开始,连续开设不能少于六个学期。美术、舞蹈课程开设不应少于四个学期。所有理论课程教学都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时间,所有教学法课程则以实践教学为主,英语语言的相关课程贯穿始终。教学的考核工作突出技能考核,以防止“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3.2课外活动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应突出“空间拓展”的教学理念,即不仅注重课堂教学时间的技能训练,更要注重在课外的一切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参加外语角的活动、参加社团组织,经常进行与幼儿英语教学关系密切的舞蹈、绘画等技能训练活动,既可以进行集中的强化训练,如每周利用早晨和周一晚上集中训练。也可进行分散训练,组织志趣相同的学生互相帮助。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锻炼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技能素质。

3.3幼儿园教育见习与实习

幼儿园英语教育见习与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幼儿园英语教育见习与实习要突出“时间贯穿”的教学理念,即依托一定的实习基地,确定实习的内容,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时间里不间断地进行英语教育见习和实习。

首先,建立实习基地,选择办学条件较好的幼儿园或双语幼儿园作为幼儿英语方向学生的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其次,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幼儿园教学实习、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将集中实习、分散实习、穿插实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使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实习相互补充,以提高学生就业时的适应能力。

第三,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可以将幼儿园实习分为三个时间段:从一年级开始,每周安排半天去幼儿园见习,帮助学生及早认识幼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职责,在见习与实习中培养学生对幼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以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三年级开始随幼儿园各科教学法、尤其是英语教学法、幼儿园游戏理论等课程的开设进行短期实习锻炼,让学生承担幼儿园英语教学工作。到四年级再利用八周时间集中进行专业实习。

3.4技能训练与竞赛

为了提高幼儿英语方向学生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在完成扎实的英语语言教育的同时,应经常开展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技能训练与竞赛应突出“强化基础”的教学理念,即把最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基本技能作为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促进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能训练采用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两种形式,集中训练主要由有关技能课程专业教师进行课堂和课后集中辅导,分散训练则由团总支、学生会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用英语描绘出相应场景,唱好英文歌、弹一曲好琴、画一手好画、写一笔好字、讲一口好故事、有较好的舞蹈表现力等,同时每学期都进行专业技能的竞赛活动,树立竞赛优胜者为技能标兵,发放证书,给予奖励,激励全体学生积极投身于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之中。

3.5科研训练

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学生技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写作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形式,在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应突出“注重规范”的教学理念,即通过严格的毕业论文写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不仅具有一定的科研写作规范,更重要的是具有科研道德规范。具体指导方面,可以成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进行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训练,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课题关,要求学生选择角度小,贴近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的课题进行研究,最好是进行实证性的个案研究。二是写作关,明确专业水平较高,并发表过一定数量论文的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从论文选题到基本规范进行具体的指导。三是答辩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题答辩,第二阶段是论文最终答辩。只有通过开题答辩的学生,才能参加最终的答辩,答辩以后,凡是需要修改的论文还必须进行认真的修改才能最终定稿。

4 意义与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实践教学体系在学院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目前,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完成,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过程中为培养合格的幼儿英语师资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也为省内外同类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4.1理论意义

丰富了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确立了幼儿英语方向本科人才培养应面向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指导思想,在重视学生做人教育、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幼儿英语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了学前教育幼儿英语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具有开拓创新意义。

4.2实践意义

经过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实践教学系统训练的学生,专业思想巩固,业务能力较强,英语运用能力表现突出。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已经成为从事幼儿园英语教学的“熟练工”,因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剑桥教育集团、省、市政府机关幼儿园来我院挑选人才,首届幼儿英语方向毕业生全部就业,其中多数在幼儿园一线就业,还有一部分学生考上研究生和公务员。毕业生就业率100%。

幼儿园语言培训总结篇4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包括宁波市幼儿园园长、幼儿家长和幼儿园英语教师。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三种研究工具,即问卷调查、采访调查和现场观察。

1.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的问卷调查表包括《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表》园长卷和家长卷、《幼儿园英语教师素质和培训需求调查表》。《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表》园长卷由20个题目组成,其中12题答案可以多选,主要包括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的基本情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材及师资来源等)、园长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态度及园长对幼儿英语教育师资的需求等。家长卷共10个题目,主要包括家庭及幼儿基本情况、家长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态度、家长对幼儿园英语活动内容、目标、师资需求等。《幼儿园英语教师素质和培训需求调查表》由20个题目组成,主要包括:(1)教师基本情况,即教龄、专业、学历。(2)专业素质情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教师对培训的需求,包括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

2.采访调查。从开展英语教育活动和未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幼儿园中分别选择2位园长,2位家长,2位教师进行采访。

3.现场观察。选择了市区两所以英语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对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课外英语活动以及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等进行了观察。

二、数据的收集

利用本校幼儿园园长培训的机会发放《幼儿园英语教育及师资现状调查表》共100份,回收96份。利用作为实习带队教师去幼儿园的机会,在实习生的帮助下,向家长和幼儿园英语教师发放问卷各60份,其中回收家长卷58份,回收教师卷60份。另外,笔者对采访调查和现场观察作了详细记录,并收集了视频材料。

三、结果分析及讨论

(一)当前宁波市幼儿园英语教师素质现状及培训需求

表1中的园长和家长都来自开设英语教育活动的幼儿园,其中园长28人,分布于宁波各县市区,家长26人,分布于宁波城区。表中数据显示,在开展幼儿英语教育活动的幼儿园里,家长和园长对本园英语教育活动的满意度很高。园长满意的理由主要是“教师的师资水平(75%)”和“教学方法(71.4%)”。家长选择这两项的比例更高,分别为88.5%和80.8%。值得注意的是,认为“非常满意”的家长占61.5%,认为“非常满意”的园长只占32.1%,结合采访调查,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由于幼儿年龄小,家长对幼儿英语学习的要求相对较低,只要幼儿有兴趣说几个单词、背几首儿歌、学会几句日常用语就满意了,而园长对本园英语教育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他们希望本园的英语教育在与其他幼儿园的比较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社会评价。另一方面是园长和家长对英语教育的观念不同,对质量的评价标准不统一,对本园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样。宁波市幼儿园英语教育的主要师资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占75.0%,英语教师的学历以大专为主,占88.3%。英语等级以三级或B级为主,占58.3%,“无级别”的比例也不低,占30.0%。大部分幼儿英语教师认为幼儿英语教育理论“一般”或“不够用”,比例分别占37.7%和45.0%。他们中认为自己语音语调“标准”的只占18.3%,认为语音语调“一般”的占70.0%,还有11.7%的英语教师认为自己的语音语调“不标准”。在培训需求上,他们认为自己在语言能力、英语教育技能和多媒体制作上都有困难,其中选择“英语教育技能”为最大困难的比例最高,占86.7%。他们最需要提高的素质是语言素质、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选择这三项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6.7%、85.0%和71.7%。他们需要的培训方式依次为同行交流、观摩考察和案例/微格教学。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幼儿英语教师的主要来源是学前教育毕业的教师,他们虽然懂得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采用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学活动,但是,他们的英语专业级别不高,语音语调标准的人数比例相对较低,认为自己掌握的幼儿英语教育理论够用的人数比例也比较低,因此他们的培训愿望较迫切。这样的结论与表1得出的“幼儿园园长和家长对幼儿英语教育满意度高的理由是师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的结论不一致。原因可以解释为:幼儿园英语教师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的责任,对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园长和家长可能为了维护幼儿园的声誉,拔高了幼儿园的英语教学质量。

(二)今后幼儿园英语教育发展前景的预测

从表2可以看出,尽管家长和园长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并不完全相一致,但他们至少达成以下两个共识:一是绝大部分家长和园长赞成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选择“赞成”的家长占82.8%,园长占67.7%。他们选择“赞成”的最主要的理由是“幼儿具有学习语言的优势”,选择该理由的园长和家长的比例分别达到87.5%和84.5%。二是家长和园长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选择“难说”或“不赞成”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合格的师资”。比例分别达到了80.0%和83.9%。可见,家长和园长普遍认为,幼儿学习英语不仅不会增加幼儿负担、干扰汉语学习,相反幼儿具有学习英语的优势。他们赞成幼儿学习英语,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和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幼儿园并非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家长也不是为了跟风。表3显示,园长和家长选择“英语专业的教师”担任幼儿英语教学的比例都比较低,分别只占6.2%和20.7%,理由可能是,英语专业的教师虽然专业素质高,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学前英语教育等相关知识,所以会出现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成人化,教学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在选择“外籍教师”担任幼儿英语教育教师的人数比例上,园长和家长存在较大分歧,选择“外籍教师”担任幼儿英语教师的家长占了51.7%,而选择的园长只占11.5%。理由可以解释为:外籍教师的语音语调标准,而且动作表情夸张,有幽默感,孩子觉得有趣,而且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触多元文化。园长则比较理性分析利弊,他们除了考虑到外籍教师不一定懂得儿童心理、沟通上存在障碍外,还要考虑成本问题。园长和家长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又有英语特长的教师”担任幼儿英语教师的比例很高,分别占95.8%和87.9%。

四、对策

(一)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幼儿园的英语教育活动

长期以来,人们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利弊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采取不闻不问、顺其自然的态度。这样做的危害是:由于缺乏科学教育观念的引导,各地各园在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大,直接影响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效果。[1]部分不具备条件的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盲目开展幼儿英语教育活动,存在教师语音语调不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幼儿今后的英语学习,而且会增加幼儿负担、伤害幼儿身心发展。这样的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是反对者最主要的理由。从本研究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园长和家长赞成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对于已经开设英语活动的幼儿园,家长和园长的满意度都比较高。这就说明,幼儿园开设英语教育活动是顺应时展的需要。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引导、监管和服务的功能,规定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如师资要求、硬件设备、环境创设等。同时实行幼儿英语教师准入制,提高幼儿英语教师的门槛。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对幼儿英语教育活动的情况开展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根据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发挥监管功能,对不具备条件的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采取坚决禁止;对条件具备的幼儿园,教育部门应该发挥其服务功能,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为广大幼儿英语教师的交流提供平台;对条件不够成熟的幼儿园,则要发挥引导和指导的功能,为幼儿英语教师提供培训。

(二)高职设立幼儿英语教育方向,培养合格的幼儿英语教育师资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学前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较低,既具有良好的英语专业水平又懂得幼儿教育的师资匮乏。[2]本研究表明,当前幼儿英语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园长和家长最希望“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而又具有英语特长的教师”担任幼儿英语教育工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经过系统的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又具备跳、唱、画等多种技能,如果英语能够达到三级或四级水平,语音语调标准,又具备基本的幼儿英语教学法知识,基本能胜任幼儿英语教育工作。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学前双语教育的后备力量,在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和增强双语教育能力,是培养幼儿园双语师资的主要途径。由于我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源既有来自普高,也有来自职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普高的学生在唱、跳、画等技能方面相对薄弱,但他们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学校可以根据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成绩以及本人意愿,分出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育方向。学校根据幼儿英语教师任职资格,制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内容。根据本研究,当前幼儿英语教师急需提高的素质是英语教学技能和英语语言能力。另外,姚丹、李章华的调查显示,55.6%的用人单位要求加强英语口语课,88.9%的用人单位要求加强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法,94.4%的用人单位要求双语教师要善于运用英语故事、游戏和歌曲丰富课堂。[3]因此,高职学前教育(幼儿双语教育方向)的课程需要加强语音语调、幼儿园日常用语以及幼儿英语教学法的学习。

(三)幼教培训机构培训在职英语教师,提高现有幼儿英语教育师资的水平

幼儿园语言培训总结篇5

一、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幼儿园对教学的管理中,最基础的要素就是教师。只要紧紧抓住教师这个突出因素,教学的实施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对教学内涵、目标、内容、教法、幼儿学习特征的研究,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幼儿园对教师的培养可有如下做法:

(1)加强幼教师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纪,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意义。教育的成功,奠基在学前,师资是关键。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幼教师资的培训工作,因而十分有必要不断完善幼儿教师培训制度。幼儿教师的进修与培训是教师队伍进修与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的进修与提高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它与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幼儿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加强幼教师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是幼儿园教学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2)用多种方式更新、转变教师观念。幼儿园有必要引进多种教育理念,如多元智能、整合课程、创思等教学理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教师外出进修,或把专家请过来,听取讲座介绍,更新知识和观念。同时到各地的幼儿园等取经交流,积极帮助教师们转换观念、提高技能。

(3)定期进行研讨与培训。定期举行专门研讨会议,内容一般是安排和落实幼儿园近期的活动,讨论和总结上阶段的各类工作,计划和修订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内容。同时通过会议手段使得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交流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内容,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是否合适,教学进度是否需要调整等方面。幼儿园管理者在了解师幼情况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不能仅停留于交流与反馈,还要加强后续管理工作,尤其是针对教师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开展扎实有效的研讨和培训,开辟并拓宽各种教学研究的渠道,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此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开展园本区域活动,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力求教学形式游戏化、多样化;教学内容故事化、情境化。教师要适时适度的介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激励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充分发挥幼儿的自我表现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我们根据个别幼儿胆小,不愿在集体面前表现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给幼儿创设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设置了表达表现区,放置了幼儿熟悉的苹果、香蕉、梨子等各类等材料,使那些内向、胆小的孩子有了一片“自己”的天空,他们看到熟悉的材料,就如遇见久违的朋友,顿时变得轻松自在;他们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让幼儿在成功的体验中逐渐积累自信心。有时,他们还会用自己采集的树叶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信,那时“自信”已完全回到他们的身上。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俗话说的好,“心灵手巧”。幼儿经常动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群的发展,会变得更聪明。于是我们利用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各种物品让幼儿学会在活动中分享快乐,使幼儿的活动更富有特色。

(3)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兴趣和爱好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对有兴趣的事物幼儿会倾向它、注意它,随时随地会对它产生探究的欲望。丰富的区域活动蕴藏着许多智慧和活力,在活动中幼儿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不断地飞翔。在进行拼图活动;制作小动物形象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提高自信心,使幼儿的创造灵感油然而起。

三、加强口语教学,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如果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智力发展也将出现飞跃,进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我们保证了幼儿口语教学与儿歌的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在教学形式上通过小组交流、集体活动、个别谈话和情景对话等,为幼儿创设宽松、平等、自主的语言发展环境,激发了幼儿积极主动对话的兴趣,使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口语表达效果十分明显,大部分幼儿说起话来清晰、流畅、有声有色。

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幼儿吟诵,积累语感。反复吟诵儿歌,还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有些家长喜欢问孩子今天老师教了什么,故事、计算方面的内容,幼儿不一定能随口说上,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家长课堂等形式让家长经常了解我园的教学,家长经常与幼儿交流,既展示了幼儿的能力,又汇报了幼儿学习情况,家长对此非常满意。

四、不断成长,架好与家长之间的桥梁。

孩子未入园之前,家长们总是会打听,我们的孩子在你这里会学到什么呢?你们有什么特色学习课程吗等等。针对于家长的这些担忧,我们幼儿园应该做到对外保持良好的形象与口碑;对内不断提升师资水平与教学质量。让家长明白幼儿园是孩子智力开发、形为品德及文明礼貌的起点,而我们拥有优良的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教学水平。让家长多点了解孩子的学习区、生活区和游戏区是怎样的,和幼儿园所取得的哪些荣誉。我们应定期安排教师对孩子进行家访,让家长看到我们对孩子的重视。把家长的心当作是我们自己的心来看待,认真对待每一位入园的家长,悉心回答其所提出的问题,化解疑虑。让所有的家长都能看到我的

幼儿园语言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口语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学前教育得到空前重视,各中职学校纷纷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旨在为学前教育培养千万名幼儿教师。然而,由于师资、设备、课程设置的相对滞后,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毕业生口语能力还十分薄弱,有相当部分的毕业学生因为口头表达能力限制,无法自如地将所学的技能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加强学生口语能力训练就显得尤为迫切。我在多年的师范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把握本学科课程特性,把口语交际的训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快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在听话和说话课中强化普通话语音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师范生要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必须先学好普通话。由于受母语方言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发音障碍,一些学校虽然把普通话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由于缺乏有经验的专业师资,未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普通话水平达标率并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理论方面做过有益的探讨。比如,在教学中先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然后帮助学生区分母语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掌握发音规律,纠正方言发音,正确练习,同时鼓励学生从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字词(如“您好”、“谢谢”、“请问”等)入手,待掌握以后再逐渐扩大学习范围,以此让学生看到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又如,在训练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怕嘲笑,持之以恒;要求学生每天注意倾听、模仿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包括模仿电视台、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发音及身边普通话说得较好的老师和同学的发音。我注意到,这些做法对学生学习普通话有一定的益处,但单纯的语音训练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找一些喜闻乐见的朗读材料给学生训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语音面貌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口把口”的教学则是最有效的正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尝试了以下几个训练法:

(一)相似分组教学法。教师把语音面貌相似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根据学生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口把口”教学,以此强化普通话“正音”。

(二)“结对子”教学法。将不同语音面貌的两名学生结成一对一的练习“对子”,互相纠正,取长补短。

(三)分组活动教学法。将一个教学班分成若干个练习小组,平常一起听广播、看电视,进行练习对话,教师不定期抽查各小组练习成果,促进成员语音面貌的整体提高。

(四)情境营造教学法。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场所和举办各种活动,在校园里营造人人讲普通话、处处讲普通话的语言学习环境,以此促使学生时时学讲普通话、处处都讲普通话的学习氛围。

二、在阅读和写作课中夯实言语能力的基础

实践表明,技能形成的关键在于知识的积累。同样地,一个人言语能力的形成,也是以一定的语文知识为基础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中职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正确把握表达方式与方法,容易出现卡壳、词不达意、“不懂怎么说”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缘故。阅读和写作是师范学校语文学科的重要课程,它不但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具有适应今后实际工作需要的阅读、写作、文学欣赏等能力的重任,而且是为听话、说话能力打基础。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阅读和写作既是基础课,又是掌握职业技能的专业课。

(一)加强朗读。我国语文传统教学十分注重课文的朗读。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唤起美感、引发兴趣、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最有效的途径。现今中师语文教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从内容来看,诗歌以其感情丰富、意境优美、语言精练、音韵和谐,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可以作为学生训练朗读的首选之作;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绘景状物,都在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切合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体验,应指导学生多读。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材料。此外,朗读一些打油诗、绕口令和三字经、弟子规,不但可以提高用气发声的能力,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兴趣,调剂朗读内容,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十分有利。

(二)注重对话交流。对话交流是学习语言最便捷有效的方法。我在阅读和写作的常规教学中多次作过这样的尝试:一是展示个人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教师所布置的与课程有关的日记、周记、读书心得、作文片断、QQ心情,让其他同学评论并提出修改意见。二是读新闻、讲故事。每晚自修之前,由若干名学生轮流上讲台,面向全体同学讲自己最近听到、看到的新闻或故事、消息,全班同学对新闻、故事本身和上台的同学加以评论。三是展示学习心得。在单元训练中让学生复述其他学科的学习经历与心得体会,让其他学生进行评议。这些方式不但能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对口语训练十分有效。

三、在幼儿文学课中丰富教师口语表达方式

幼儿文学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可以说,幼儿文学课就是为了促成师范生尽早形成具有幼儿特色的语感而开设的。根据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淡化理论,采取大量的朗诵、仿写、模拟、表演等方式进行教学。

(一)即兴表演。选择适合幼儿容易接受的儿歌、童话、寓言、生活故事、图画故事、戏剧等作为活动内容,然后采取相应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如儿歌,先让学生熟读成背,然后进行即兴表演。一般由扮演老师的学生讲授演练,再让扮演幼儿的学生跟老师读一遍,最后合读,在朗读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要有相应的体态语言。

(二)模拟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具或道具,让一名学生充当“教师”,其他学生充当“小朋友”,进行幼儿园模拟教学,同时设计一个以鼓励“幼儿”为主的评价,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三)作品交流。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最后,我都会当场给学生一个素材,要学生立即编成一首儿歌、童谣或一则故事,然后分组交流,或公开朗读,或即兴表演,或模拟教学。

(四)设计态势语。态势语又称为体态语,它是利用身体的动作传递信息的非自然的无声语言。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指出:“信息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由于态势语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起着有声语言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在幼儿园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幼儿文学因其题材与对象的特性,常常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向“读者”(幼儿)呈现,这时如果能够通过适当的态势语表达,往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大胆设计适合自己的体态语,反复训练,使得学生逐渐克服了羞怯心理,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实践表明,以上几种教学方式在幼儿文学教学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表达欲望,提高表达技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四、在幼儿园语言活动指导课中培养语言活动的组织能力与教学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理论性强、需要大量口语实践训练为基础的专业课程,它是对师范生口语能力的总结,更是学生自身语言能力升华为工作语言的重要桥梁。教师可以“模拟教学活动”、实训活动、实践活动、参与校园活动等方式展开教学。

(一)模拟语文教学内容的情景。中师语文教材有许多儿童题材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幼儿语言活动的方式进行模拟教学。如在幼儿文学课中进行儿歌、故事、幼儿戏剧等模拟教学训练。训练开始之前,教师指导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活动方式,教案可分为课题、班级、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后记等六个内容。训练活动时,学生轮流扮演“老师”和“小朋友”。每名学生都有当“老师”的机会和当“小朋友”的机会。

(二)模拟幼儿社交与游戏活动场面。根据幼儿生活场所,如家庭、公交车上、幼儿园、公园、商场、亲戚家等,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组,各人分别扮演虚拟场所里的人物,包括不同年龄层次的大人,不同性别的幼儿,开展日常用语对话、猜谜语、唱儿歌等活动,各位组员轮流充当各个角色,每名学生都有轮流充当“大人”的机会,也都有更多充当“幼儿”的机会。实践表明,模拟教学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加强实训、实践活动中的语言指导。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到幼儿园进行的见习、实训、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也是训练师范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多接触现实中的幼儿、家长和老师,跟他们交流,实地体验幼儿教师工作过程中的语言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训练口语表达。

(四)引导学生参与其他学科自主学习与校园活动。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学科、各学习、生活场所的共同协调。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心理学课程的自主学习中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在德育课加强必要的思维实践训练,在职业活动指导课中进行职业交际语言训练,在日常教学中锻炼胆量、积累话题和表达欲望,还可以通过营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语言展现空间,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其“动口”能力远比“动手”能力重要得多。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课程特性,在语文教学中将口语训练内容分解并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把口语交际的训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既紧紧扣住教学内容,又时时不忘口语交际训练。唯有这样,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活动才能在有限的课时里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全面、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俊荣.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几个环节[J].凯里学院学报,2008,VoL26,(1).

幼儿园语言培训总结篇7

关键词:幼儿园双语教育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一、语言环境问题

学习双语的幼儿主要通过模仿语音、语调来习得第二语言,习得是幼儿学习英语的最佳途径。所以,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第二语言环境刺激,这样才能为其输出第二语言提供了可能,因此,幼儿在学习第二语言期间,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就显得异常重要。

当前,我国大陆单汉语区的幼儿在学习英语这门第二语言时,大多数幼儿园并不具备自然的双语环境,没有外教或外教资源较少,这就需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模拟环境,以给幼儿提供地道的、标准的模拟对象。

首先,教师为幼儿所提供的双语教育环境应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能够激发起幼儿学习欲望的环境材料。并运用幼儿喜欢的语言表达形式。教师也应该注重介绍言语信息背后的文化因素,并尽力扩展儿童接触英语的范围,使幼儿习得英语不仅局限于英语教学中,应扩展到其它教学活动或生活中。

其次,培养幼儿双语能力,主要是培养其听说能力,应以听说为主,认读为辅。教师可为其创设良好的视听环境,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视机、VCD、录音机、电脑、幻灯片和投影仪等,让幼儿在直观感受的同时,能听到匹配的英语输入。教师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如在幼儿日常生活用品上都可以贴上英文标签,并在适当的时间,用英语介绍各件东西的名称。

最后,在幼儿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的创设中还应该注意家园配合,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充分挖掘家庭中的教育资源,适时适量的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家长在幼儿的双语教育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除了在园其它时间一律与家长度过,家长也有责任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双语环境。

二、教材问题

在幼儿园双语教育领域有许多教材,但有些教材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幼儿英语教材的编写状况和使用状况也很复杂。从编写方式看,有的直接引进国外原版的幼儿教材;有的虽然做到了本土化改造,但效果不佳;有的为国内外研究者联合研发;还有教师自己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和幼儿的身心特点自发编写的教材。面对种类繁多的幼儿双语教材,选择起来也异常困难,有的教材需要老师参加系统的培训,培训期满合格后才能上岗;有的教材按字母顺序编排;有的按单词的难易程度编排,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幼儿园及家长选择教材的盲目性,为了保证幼儿更好的学习第二语言,选择优秀的幼儿园双语教材至关重要。

因此,在选择幼儿园双语教材时应该注意:首先,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考虑本园的师资、硬件设施、经费条件和安排教师的培训工作等方面来选择适宜的教材。其次,所选教材应该是成套、成体系的、配音像的多媒体教材,这样才能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和听觉,让幼儿在情境中更直观,更真实地感受第二语言,以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总之,幼儿园双语教育的自身特点就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双语教育内容体系必须是经过科学研究的,是在幼儿已有认知经验水平的基础上被幼儿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与小学双语教材相互衔接、能综合运用声音、画面、VCD、DVD、幻灯片等多媒体的成体系的教材。

三、师资问题

幼儿园提高双语教育的关键就是师资,良好的师资是开展双语教育的基础。不要认为幼儿园中的英语就是短小的单词和简单的句子,只要懂点英语的人就能教,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幼儿学习第二语言时,主要依靠模仿,这就需要幼儿双语教师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英语发音和地道的英语表达。

幼儿园的现状是合格的双语教师比较贫乏,并且双语教师的质量普遍不高,目前幼儿园双语教师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幼师的大中专毕业生,英语专业的教师,聘请的少数外籍教师。从幼师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其英语水平不是很高,英语熟练程度不够,基础不扎实,口语表达能力只有少数人能过关,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英语专业毕业的幼儿双语教师有相当雄厚的英语功底,但他们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不深,不精通幼儿教学法。空有一肚子学问,在教幼儿时,不懂得如何激发起幼儿学英语的兴趣,不能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效果欠佳。而外籍幼教专业的教师毕竟是少数。

针对现状,解决幼儿园双语教育师资问题已迫在眉睫,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首先,提高幼儿师范类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现有英语课的基础上,增加课时,多提供口语练习的机会提高表达能力,使其能胜任幼儿双语教育工作。其次,对幼儿双语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为幼师毕业的双语教师提供英语口语培训,修正其语音、语调、规范其英语表达,而为英语专业毕业的幼儿双语教师提供幼儿教学法的培训。并为这些教师提供互相观摩的机会,利用优缺点互补的方法使这两类教师从对方身上吸取长处,改正自身的不足,已逐步成为合格的幼儿双语教师。

参考文献

[1]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2]吕良环.双语教学探析.全球教育展望.2001(4).

[3]陈琴、庞丽娟.幼儿双语教育问题探析.学前教育研究.2006(5).

幼儿园语言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职业口语;运用技能;职前培养;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7/08-0052-04

教师的职业语言运用能力包括书面语运用能力与口语运用能力两方面,本文讨论的语言运用技能特指职业口语运用技能。职业口语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是贯通教与学的“基本媒体”,职业口语运用技能是评价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

幼儿园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口语运用技能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学前阶段是儿童口语习得的重要时期,成人恰当的话语方式对儿童语言、情感等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是儿童观察、模仿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尤其要注意自身的言语行为。其次,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口语具有“课程”的功能。学前儿童识字量十分有限,大量的教学内容必须依靠教师口头来传达,因此教师的职业口语也成了儿童学习的内容。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口语运用技能具有一定的规范,技能背后存在与话语目的、交际对象等相关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学科知识等,而这些是需要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才能养成的,因此,职业口语运用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

一、职业口语运用技能的内涵与外延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涉及多个领域:教与学、儿童发展、园所发展、专业交流以及社区服务等,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通过语言交往的对象不只是儿童,还包括同行、家长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他们要学习的语言技能主要是运用口语解决相关问题的技能。这一技能也是幼儿园教师职业口语运用技能的核心内容。

(一)口语运用技能的内涵

1 口语运用技能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具有社会组织作用。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沟通”与“合作”特性的社会交往,口语则是实现“沟通”与“合作”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口语运用,一般包含以下因素:“谁对谁”――发话者与受话者;“为何”――话语的目的;“何时”――话语运用的时机,即特定的话语情境;“说什么”――话语内容,等等。这些因素又受教师的价值观、教育信念、儿童观、与现场儿童的关系、对表达内容的理解程度等的影响。从本质上讲,口语运用技能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

2 口语运用技能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口语运用技能包括相应的动作技能和认知策略。动作技能表现为对发音、发声器官的控制。认知策略包含运用言语行为规则、语用结构规则、语用含义规则以及语篇知识、语体知识等的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这些动作技能和认知策略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和长期积累才能养成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口语运用技能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它具有个体性、行动性、情境性、缄默性和反思性等特点。

(二)口语运用技能的外延

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口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实现教育目标、进行有效交流的工具,如传授知识、组织活动、抚慰鼓励幼儿等;二是作为一项学习内容,比如,儿童通过教师的语言了解故事内容,模仿教师说话等。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运用技能应该包括口语运用基础能力、儿童文学作品的口头表现能力、教育活动的口语运用能力和口语运用的反思能力。口语运用基础能力,包括普通话水平、发声技能和口语运用基本技能;儿童文学作品的口头表现能力,指运用有声语言、态势语以及其他辅助媒介表现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教育活动的口语运用能力,指根据教育活动情境运用口语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整合了口语运用基础能力以及对各领域教育内容的把握能力;口语运用的反思能力,是指对自身或他人语言加工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的能力。

二、口语运用技能培养路径探索

(一)探索过程

基于对口语运用技能达标必要性及其含义的认识,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于2007年制定了《语言技能达标考核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规定了每一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口语运用技能标准。《细则》明确了口语运用技能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式以及达标途径等。其中“考核内容”有三项:普通话、幼儿诗歌诵读技能、幼儿故事讲述技能。学生可以参加浙江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组织的统一测试;“幼儿诗歌诵读”“幼儿故事讲述”技能则结合《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学习进行考核,具体由学院“语言技能达标”考核小组组织实施。

基于对口语运用技能内涵的进一步认识,2009年下半年在有关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启动了以幼儿园教育实践为平台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与评价体系建构”,展开了基于职场情境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口语技能学习方式的研究。《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中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口语”模块的学习与考核依托幼儿园教育实践展开,学生在校内课堂学习教育活动口语运用的基本规则,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对所学加以运用。

教育活动口语运用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项教育活动的语言运用方案,实施、反思并撰写实践报告。教育活动的口语运用能力评价有六个要素:伦理信念、话语内容、声音形态、态势语、有效交流、调控反思,其中“伦理信念”指标不计分,但为首要条件,达到这一条件后方可开展其他各项评价。幼儿园指导教师和学院课程学习指导教师分别通过观察实践和审阅实践报告对学生进行评价。幼儿园指导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现场表现”评分,学院课程学习指导教师根据“教育活动口语运用与反思实践报告”(附视频或音频)评分,各占总成绩的50%。由幼儿园指导教师和学院课程学习指导教师共同评价,保证了每一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反思都能落到实处。“幼儿园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与评价体系建构”这一课程实践教学项目的顺利实施表明,基于幼儿园教育实践平台开展“教育活动口语运用及反思能力”的达标考核是完全可行的。

(二)实施策略

达标是学习的结果,根据口语运用技能的知识属性和实施达标的现实条件,实施口语运用技能达标的主要平台是“《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和“幼儿园教育实践”。语言技能达标的实施策略可概括为:依托《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贯通幼儿园教育实践,以学习促达标。建构与幼儿园教育实践整合的《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形态以促进学生口

语运用技能的达标,具体措施包括更新课程目标定位与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以及变革学习方式等。

1 重组课程内容:学习目标指向口语运用技能的养成

以学生的专业发展需要作为学习内容的选择依据,根据口语运用技能的内涵重组《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口语运用基础能力训练、文学作品口头表现能力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运用能力训练。口语运用基础能力训练保留“发声技能”,这是因为“嗓音管理是成功教学的一个关键要素”,从事“幼儿园工作的人出现嗓音问题的风险更高”,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要技能;精简“朗读技能”内容,基础训练模块侧重朗读的基本技巧,把不同文体的朗读训练移到“文学作品口头表现能力”模块中。“儿童诗歌诵读”和“儿童故事讲述”原来完全服从语言学科逻辑,因表达形式的差异被分散组织在不同的单元中。现依据学生专业发展需要重组后整合到“文学作品口头表现”模块。学习目标中加入学前教育活动情境维度,儿童文学作品口头表现能力要求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鲜明的对象感。增加了“教师职业口语运用能力”训练的分量,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教育活动目的、儿童特点以及活动情境选择合适的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并能对口语运用进行反思。

重组课程内容的另一个举措是将部分口语运用基础训练与教师职业口语运用学习整合在一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养成的是特定教育活动情境中的口语运用能力,比如描述、解说等语体表达方式应与教育活动口语运用结合起来学习;态势语在文学作品的口头表现和教育活动口语运用中风格各异、要求有别,因此,学习态势语要结合特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情境。

2 调整课程结构:校内课程学习与职场实践一体化

职场环境是培养职业口语运用技能的最好场所。《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与幼儿园教育实践对接使课程结构更开放,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职业口语的新平台,校内学习与职场实践实现了一体化。有了幼儿园教育实践这个新平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可将在校内学习掌握的儿童文学作品口头表现技能直接应用到给幼儿讲故事当中。又如可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语用规则劝慰哭闹的幼儿,等等。需要强调的是,“校内学习与职场实践一体化”不仅仅是指幼儿园教育实践是校内所学知识的运用场所,还指幼儿园教育实践是完成《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学习的又一平台。修订后的《幼儿园教师口语》教学大纲包含“实践教学大纲”,学习目标指向“教育活动的口语运用与反思能力”的培养,实践的场所是见习、实习幼儿园。所以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教育场景中的口语运用以及相应的反思活动,也是课程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就是说,幼儿园是《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学习的又一个课堂。

幼儿园语言培训总结篇9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培养能力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75-01语言环境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是人所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愿、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根据心理学关键期理论,人类进行语言学习的关键就是学前期,一旦错过了,即使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也不会很明显。以母语的获得为例,超过9~13岁,母语就很难习得,心理学中狼孩就是很好的证明。另一方面,幼儿的发展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离开了语言,幼儿就无法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以至于难以融入社会。因此,语言的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而且也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我们都知道,语言按能力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面笔者就从这四个方面以及语言环境创设与家园联系来谈谈幼儿园如何开展语言教育的实践。

1.在课堂上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语言发展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与口语训练之间架设一座平台,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在课堂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犹如进入说话乐园。

1.1以图激趣,想象语言。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是培养幼儿想象说话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插图让孩子们进行说话练习,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使幼儿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1.2融入生活,延伸语言。生活中有很多优美的事物,为进行说话的口语训练延伸了广阔的空间。如我让孩子说说春天来了,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孩子们通过自己平时在春天看到的点点滴滴积极发言:小草绿了,桃花开了,温度高了,等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融入平时生活的问题使每一个孩子都畅所欲言。

1.3让主题活动成为自然的语言环境。幼儿的行为常受情绪的主导,因此,可以利用他们的情绪和兴趣顺势展开活动,营造一个幼儿可以自主的语言环境。如听了《小老鼠造房子》的故事后,孩子们对造房子失败的小老鼠深表同情,迫切想为小老鼠造一所高级的现代化住宅,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愿望:"我给它造两层楼的楼房,有漂亮的屋顶、好看的门窗,像洋房一样。"我们搬新家了,小老鼠可以住我们的房子。""小老鼠可以住高层看风景,我可以给它设计电梯。"既然孩子在这个话题上有这么多的想法要表达,于是我顺势建议孩子探索主题活动有趣的房子,接下来的探索过程无疑成了幼儿积累经验、丰富语言的过程。而最后的总结性谈话又成了幼儿自主表达的环节,激发幼儿积极动脑、踊跃发言。我深为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所折服,更为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感到欣慰。

基于幼儿兴趣基础上的主题活动是很好的语言环境,可以诱导幼儿进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从而自然地提高语言水平。

2.听听觉是重要的信息通道,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行为的主要途径

俗话说"十聋九哑",造成这种现象除了生理缺陷的因素外,听觉信息输入刺激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可想而知,听在语言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纲要》中对于倾听能力培养的目标规定是"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听懂普通话"。对幼儿倾听行为的培养,重点应放在两方面。

2.1要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这是幼儿进行有效倾听的保证,也是结果,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是集中注意、有礼貌、安静地倾听。在幼儿良好倾听培习惯的养中,老师的作用至观重要,老师要经常提醒幼儿,让幼儿明白倾听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可以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让幼儿认识到倾听的价值。同时,可以用实例让幼儿体验注意倾听和不注意倾听的不同结果。另外,对于幼儿一些不良的倾听行为,老师要及时指出以帮助其纠正。

2.2要培养幼儿对语音、语调的感知力与对语意的理解力。学前期幼儿的思维水平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老师在帮助幼儿理解语意时要注意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并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的发展来确定这种联系的密切度。对于一些较难辨别理解的词句,老师要做到多次重复,耐心解释。

3.发展语言能力应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幼儿的语言学习仅靠语言课及相应的语言活动还远远不够,必须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3.1在音乐课的活动中渗透。音乐是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凭借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可在大班音乐活动中适当加入听音乐、学语言的内容。这种活动应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如:可让孩子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后,对孩子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不仅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

3.2在美术活动中渗透。幼儿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教师可在美工活动中,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幼儿对自己作的画进行讲述。如:在孩子作完一幅画后,请孩子把画面内容讲出来,再请小朋友给画中的小动物说句话等等。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3在计算活动中渗透。在上计算课时,可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计算知识。

幼儿园语言培训总结篇10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校讲故事幼师生策略

一、讲故事在幼师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讲故事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极为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儿童故事具有其生动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活泼可爱的形象,成为幼儿接触最多且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一个好的故事,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为幼儿的行为、品德树立榜样;同时,儿童故事充满想象和幻想的色彩,幼儿可在童话世界里自由翱翔,这对触动幼儿思维灵感、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幼儿的语言关键是在语言教育过程中重视语言交际的功能,重视学前儿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对于学前教育活动自身独有的属性而言,发展语言最有效的途径则是讲故事。讲故事这样一种活泼而生动的教学活动,不仅很好地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也为幼儿的良好心智开启提供了契机。

其次,讲故事教学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幼师生来说,讲故事是一项必备的、最基本的从教技能,讲故事是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的好形式。因此,会讲故事是幼儿教育职业的要求,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并且讲故事也能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因此,必须要把提升幼师生讲故事能力放到当前教学重要的位置。

二、我校讲故事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校已经把讲故事列入能力过关项目之一,并且还开设了讲故事与表演的相关校本课程,在学生各项竞赛活动中也融入了讲故事比赛项目。可谓多管齐下,课程内容异常充实。近年来,随着学校的重视以及师资力量的投入,在讲故事过关能力考核中,幼师生整体呈现出的水平稳步提高,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少数同学运用技巧还不够娴熟,在语气语调、角色把握、面部表情等方面表现次之;还有大部分同学能较好地运用相关技巧,在语气语调、角色把握、面部表情等方面表现得体,但是态势语的表现还不到位,而“即兴讲演故事”这一环明显不到位。除了少数同学堪当大任,大多数同学还处在原地踏步的水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讲故事训练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复杂训练过程,绝非一蹴而就。讲故事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努力多学、多看、多练、多实践。而由于个性、兴趣、爱好不同,幼师生讲故事的热情存在差异,对讲故事的重要性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另外,幼师学生学习的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学生求成心切,更专注于那些见效快的科目,他们平时大都用功于艺体课(钢琴、舞蹈、声乐、视唱、美术等),难以静下心来认真练习讲故事,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讲故事的练习。以上因素导致了目前幼儿的水准基本处在能够运用技巧熟练讲述故事,但是却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状态。

(二)讲故事的能力和语文水平有关

语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师生讲故事的水平和能力。阅读水准直接影响着幼师生对故事文本的理解,进而影响幼师生对故事主题和感情基调的把握、角色的塑造、语音造型的设计、态势语设计等细节的处理。经过了解,多数幼师生阅读水平不高,表现为阅读量少,阅读面狭窄。

从教材的原因看:专业教材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好的教材应当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但目前教材关于讲故事训练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训练的梯度衔接不够到位。如《听话和说话》教材中,关于讲故事训练的内容没有明显的层次性,“朗读故事”与“讲演故事”的教材内容缺乏必要的衔接,并且本教材中对“即兴讲演故事”这一重要的讲故事形式并未提及。如果幼师生缺少这项训练,那么讲故事能力结构是不完整的。

综上所述,幼师生讲故事训练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即兴讲演故事”能力薄弱更是显而易见。

三、提升即兴讲故事能力的对策

针对前文所述的问题,以下探索的对策便是让学生掌握“即兴讲演故事”的能力从而在将来的教学中灵活运用。

所谓“即兴讲演故事”指幼儿教师在特定主题和情境的诱发下,进行即兴创编故事并现场讲演出来。“即兴讲演故事”关键在于即兴创编。

会朗读故事、绘声绘色地讲演故事,似乎讲故事能力已经具备了,但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这些显然还不够,还需要幼儿教师能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即兴讲演故事”,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如果“朗读故事”是讲故事的初级阶段,讲演故事是讲故事的中级阶段,那么“即兴讲演故事”则是讲故事的高级阶段。一年级的朗读故事和二年级的讲演故事训练,为三年级的“即兴讲演故事”打基础。因此本文所说的掌握“即兴讲演故事”能力便是在一二年级已经全然掌握的基础上的再度提升。

很遗憾的是《听话和说话》教材中对“即兴讲演故事”这一重要的讲故事形式并未提及。如果幼师生缺少这项训练,那么讲故事能力结构是不完整的。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幼师三年级的教材《幼儿文学》涉及了“幼儿故事创编”的相关内容,如果能合理运用这些材料,将是对讲故事训练的完善和补充。经过大胆取舍和补充,我认为可以结合三年级教材《幼儿文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如下训练。

(一)改编故事训练

改编故事即将包含适合幼儿欣赏因素的作品进行浅显化、简单化、有趣化地改编,使其适合幼儿欣赏。好的改编也是一种再创作,会改编故事应该成为幼师生的一项能力,通过训练可以为幼师生的即兴创作故事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培养其创作兴趣。在这一训练中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原则:先训练文字改编,然后训练口头改编,最后训练即兴改编。

这项训练需要注意:

1.精心选择原作。并非任何作品都具改编价值,应选择含有幼儿审美特质的原作,同时训练学生具备选择原作的能力。2.应训练学生掌握幼儿故事的基本特征、幼儿心理特点,改编要符合幼儿兴趣、接受水平,符合幼儿故事要求。3.训练学生具备整体改编和细节扩展的能力;整体的改编方向为主题明确化、脉络清晰化、语言生动化,细节扩展宜丰富化、有趣化。

(二)看图讲故事训练

看图讲故事是通过观察、想象把图画内容以幼儿故事的形式生动完整地展现出来。看图讲故事是教师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幼师生应该具备的一项教学能力。此训练可锻炼幼师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现力,为“即兴讲演故事”储备能力基础。训练中由简到难,先看单幅图讲故事,后看多幅图讲故事;先口述故事,后讲演故事。

这项训练需引导学生掌握创作程序和方法:

1.仔细观察,把握形象。需观察图画中的人、景、物、境。理顺人物关系、人景关系。掌握主要内容,既把握整体又要抓好细节。看单幅图需抓住线索,看多幅图需关注画面的独立性和连贯性。2.把握主题。理解图画所表达的意义和主题。3.看图讲故事不是图画说明,需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想象人物情感、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使人物形象化,故事丰满化。

(三)创编故事训练

创编故事指在一定主题或情境的诱发下创作幼儿故事。要求创作的幼儿故事符合特定的主题或情境,同时内容和形式都要符合幼儿故事的基本要求。

创编幼儿故事是幼儿教师的重要技能之一。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把现成的故事形象生动地讲给孩子听,还要善于把握机会,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有用素材,巧妙地把它们编创成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让孩子能够接触到极富时代气息的新鲜故事。在对学生进行故事创编指导时,教师必注意幼儿文学的针对性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所有的创作,前提是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对生活的炽热感情,对人类命运的无比关切,这些往往是一个作家获得成功的关键。儿童文学的创作,包括儿童故事的创编,莫不如此。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和生命的美好,他们才能拥抱生活、理解生活,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其次,幼儿教师为自己的学生创编故事,必须充分考虑到学前儿童的特点,创作故事的主题一定要单一明确,情节一定要简单有趣,形象一定要鲜明突出,语言要尽可能生动浅显。这是幼儿教师在编创故事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否则,就很难获得成功。学前儿童年龄小,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非常有限,比较易于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所以教师在创编过程中一定要使故事的主题尽可能简单明确,让幼儿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情节最好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让孩子听故事就像滑滑梯一样容易而快乐。

在这项训练中教师应注意多练习、多鼓励,多结合幼儿园实践。

(四)“即兴讲演故事”训练

此项训练是对三年来讲故事训练的一次总结,也是一系列训练的综合运用。要在幼师生实习前完成此项训练,以便幼师生将此项技能在幼儿园应用实践,并自行检验。实习结束后,对此项技能进行测试。训练中给每名同学发放《“即兴讲演故事”评价统计表》。学生每星期创作并讲演一则故事,并进行自评、小组评。其中自评项目为记录日期、篇目、程度(好、中、差),小组评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评价。三年级期末时汇总,得出总评成绩,归入《幼师生讲故事能力评价总表》中,作为幼师生讲故事能力总评的一项评价指标。

讲故事训练是一个复杂、长期性的训练过程,尤其是作为高级阶段的“即兴讲演故事”更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但其重要性又不能因为难度大而轻易放弃,因此在保证前两个阶段的熟练掌握运用下再突出强化高级阶段是我校讲故事能力训练的思路。

随着学校的日益发展,目前也欣喜地看到我校越来越重视讲故事能力的培养,在师资队伍组建上突出了语言组的地位,优化了教师结构,更多地在语言教学上突出的专业老师加入了这一行列,并开设了针对性的《讲故事与表演》等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辅导。只要我们对讲故事中的问题采取上述策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讲故事活动,再与学校的见实习结合,幼师生的讲故事技能就会大幅度提高,为他们将来从事幼教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蔡伟忠.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