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培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37:47

播音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播音主持;系统学习;专业规律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150-03

放眼各级各类广播电视机构及广播电视新兴媒体,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播音员主持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非播音主持专业院校毕业的播音员主持人不但在人数上大大领先于经专业培养者,甚至其中一些著名者的成功经历,也在挑战专业培养的底线。

于是,关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否有必要存在,播音与主持艺术是否有学有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路径是否合适等一系列问题,拷问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办学者,也动摇着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学习者。

这似乎揭示了一个现实的结果:在走向播音主持成功的路上,确实有无师自通的情况。无论是人民广播初创时期的那些成功的老播音员的成功创业,还是在与经过专业培养的播音员主持人并肩战斗时并不逊色、甚至出色的表现者,还有在播音主持的顶级大赛中让经过专业培养者当配角的佼佼者,都证明播音主持的专业培养过程并非不可逾越的过程。但是,之所以在以上的判断中加上“似乎”,却保留了笔者对“无师自通”的深度解读,即“无师”是表面现象,“自通”之“自”恰恰证明了“师”是“有的”。

一、播音主持的规律来源于实践的总结,实践即师

在广播还是新鲜事物的年代,人民广播的第一代播音员麦风、孟启予、钱家楣、丁一岚、齐越等,虽未经过正规专业训练,但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每天认真读报,互相切磋,探讨和掌握播音要领,以勇敢开拓者的姿态,独立开创人民广播播音一代新风。亲身的实践和不断的总结,使他们逐渐掌握了播音的规律。作为实践总结的《陕北台播音组关于训练和培养播音员的意见》、《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训练播音方法》等已指出了选择播音员的标准、播音员应注意的事项,如怎样准备稿件、如何掌握抑扬顿挫快慢轻重、如何表达语气情感,规定了播音手续,播音员应遵守的制度等[1]。

在专业播音教学尚未起步的年代,我国人民广播的老一代播音员,靠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靠对播音实践的执着探索,靠互相切磋、研究、探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为广大受众欢迎的、“憎爱分明、刚柔相济、亲切自然、严谨生动”的独特播音风格。尽管缺少成文的专业教材,中央台和各地方台播音组的业务学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出现了许多业务研究的论述。1954年齐越的《播音员和实况转播》、夏青的《克服报道新闻的八股腔》、徐恒的《播音员和播音工作》等文章,以及苏联播音员撰写的播音经验文章,在播音界一时洛阳纸贵。1955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播音工作经验,领导和专家也分别就播音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由此可见,播音主持有着可以被人掌握的内在规律。早期播音员在播音实践中就在不断探索着它的规律,并在实践中遵循被探索出来的规律,播音主持业务理论体系的建构也得益于播音主持业务的实践。播音主持并非“无师”,实践是播音主持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师”。即使在播音主持已经形成独立学科、播音主持理论研究已上升到学术级别的今天,播音主持的理论体系仍要用实践不断丰富、发展,播音主持的训练体系仍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齐越先生1963年在上海台讲话时就说“培育新播音员,实践很重要。[2]”、“只有那些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并善于从生活和人民中积累情绪记忆的,才可能获得丰富的想象力。[3]”著名播音主持艺术家、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始人关山先生也指出“表达能力的提高须通过多读、多练、多实践,才能掌握纯熟的技巧。[4]”

二、姊妹专业的“他山之石”可“攻”播音主持“之玉”,其他领域知识即师

请留意提两代播音大师的经历:

齐越(1922~1993)先生194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新闻系,同年10月参加革命,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担任编辑,1947年担任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

解放战争时期,许多重要的文告新闻经齐越同志播出,鼓舞了人民的士气,瓦解了敌人的斗志,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几十年漫长播音生涯中,齐越以特有的庄重、深沉的声音感染了千百万听众。

夏青(1927~2004)先生1948年入东北大学中文系读书并参加革命,1950年5月在新闻总署主办的北京新闻学校第一期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在播音岗位上勤恳钻研奉献40余年,呕心沥血全身心扑在党的新闻事业中,出色地完成各项播音任务,为播音艺术的发展,为播音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尽管从事播音工作之前的经历不同,但二位大师受过的高等教育均与播音主持专业相关。播音主持作为以有声语言传播信息的创造性工作,是新闻学、传播学、文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属边缘学科。齐越先生以新闻学的专业基础和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新闻实践,加上他广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使自己深厚的语言天赋得以开发,最终成为一代播音大师。夏青先生以汉语言文学(中文)的深厚积淀,通过新闻学校的专业培训,成为具有严谨新闻工作作风、深厚语言文化功底的播音大师。

我们也注意到,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岗位上,除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外,各种不同专业学历的毕业生中以新闻学和汉语言文学(中文)和外语、艺术等毕业生为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从事过一段新闻采编或艺术等工作之后转而从事播音主持工作。这样的例子,远的有齐越先生(西北大学新闻系)、夏青先生(东北大学中文系)、张颂教授(北师大中文系)、傅成励(北京大学中文系),近的有白岩松(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崔永元(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水均益(兰州大学外语系)、张泉灵(北京大学德语系)、撒贝宁(北京大学法学系),在地方台这种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央视首位播音员沈力(曾在部队担任演员)、著名主持人陈铎(曾任演员、编辑、导演、摄影等)、朱军(曾在部队担任演员)、毕福剑(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毕业),也是播音主持艺术与姊妹艺术相通的例证;而方明老师从广播技术转行播音的道路也证明了文化功底与广播事业氛围影响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外和境外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中优秀主播和主持人的杰出表现,也提供了可供人民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学习借鉴的广阔来源,20世纪90年代的“珠江模式”带来了广播大板块主持人模式的大变革,在世纪之交广播新闻改革大变革以及电视新闻和娱乐节目的持续变革中,一大批来自于演艺界和新闻采编岗位的优秀人才走上主持人位置,播音员主持人专业错位成为更为普遍的现象。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播音主持专业能被其他专业代替的理由,也并非说明,非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播音员主持人是无师自通。应该说,播音主持专业需要姊妹专业、姊妹艺术的滋养,新闻、传播、文学、艺术等专业的基础和采编、艺术等专业的从业经验,以及可供借鉴的“外来的和尚”、“他山之石”也是播音主持之师,加上有声语言和表达能力的条件,这部分人迈进播音主持门槛是水到渠成。

三、播音员主持人的成长和培养必须符合和尊重艺术规律

播音主持专业是综合新闻、传播、文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之长的边缘学科,但不是以上专业的简单相加或无序综合,而是以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专业的需求为纽带,特别是以语言表达为其专业业务的核心,构成有核、有序、有特色的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学科,其中心就是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规律。

成功的播音员主持人,不论是否经过播音主持专业的培训,都在从事播音主持之前或之中注重研究播音主持艺术规律,将姊妹专业、姊妹艺术中符合播音主持艺术规律的部分运用与播音主持之中,将不符合播音主持艺术规律的部分摒弃,将其缺口和不足在实践和继续学习中弥补。

齐越先生1963年在《播音员与稿件》一文中就曾指出:“播音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语言艺术创作。在向其他语言艺术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吸取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融会于我们的创作中,使播音发展成为更具有特点、更具有独立风格的语言艺术。[5]”

夏青先生的笔记本,“从50年代到90年代约有100多本,更多的是他学习时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习兴趣是广泛的,天文、地理、马列、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方面,更是精心钻研”,“播音员的素养之一,要有高度的思想、学识水平,这要靠日积月累的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识结构”[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是夏青先生的座右铭。

陈醇先生在《播音语言表达的几个问题》中记述了1979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教研室播音语言表达座谈会上讨论的观点:“我们要向电影、话剧演员学习感受力、想象力,解决我们播音中目前突出存在的一个样式、一个腔调的问题。同时,我们应该坚持播音的强烈的政治鼓动力量和严正的语言逻辑力量。即使播音员播送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也应有我们自己的特点。[7]”

张颂先生1983年的著述《朗读学》成为1990年《播音创作基础》的准备。张颂先生在《朗读学》中论述了朗读学受到语音学、语言学、文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生理学、心理学的指导、影响和制约,与教育学、美学的历史渊源关系,并特别强调了作为演讲学的孪生兄弟,孕育和生发出播音学和朗诵艺术,在同其他姊妹艺术的交流中成长,在不断输出输入中壮大。这也正是当时“在朗读学的基础上,向新闻广播电视宣传发展,以新闻性为特征,进行‘目中无人,心中有人’的有声语言的宣传,正孕育着的播音学”的特点[8]。从《播音创作基础》看其与《朗读学》的相通之处,可谓无处不在。而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三大内部技巧中也会看到与“内心视像”、“潜台词”、“创作交流”的承继关系[9]。

因此,所谓无师自通,并非自然形成的先天智慧的体现,而是后天不同领域学习中与播音主持专业学习内容相通部分成果的体现,更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内部规律并进一步付诸实践的结果。这充分证明了播音主持专业是有学有术的,其学术的属性是任何学科都普遍具有的实践性,也是其作为边缘学科的综合性的具体体现。

四、系统学习是掌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规律的捷径

上述论述的结论十分明显:播音主持是有学有术的。但这学和术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封闭固守的,而是不断从播音主持实践中汲取营养,使其成为更符合培养播音主持规律的科学。

同时要承认,具有厚实相关专业知识底蕴的播音员主持人,通过播音主持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可以逐渐参透播音主持规律,大多数未经过专业培训的播音员主持人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学习的欠缺,使实践中的学习成为继续教育的一部分。但每个具体播音员主持人的具体实践总是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而经过众多播音员主持人多年实践证明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播音主持规律,以播音主持专业培训的方式传授给即将或正在从事播音主持实践的后学者,成为指导业务实践的理论和专业技能基础,避免了在实践中从头摸索、重复错误、以失误或教训为代价后的对真理的认识。

播音主持的专业培训给后学者提供了专业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范本,成为掌握播音主持规律的捷径,也是播音主持专业高等教育成功的基础。尽管现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仍有需要不断改进、创新、提高的巨大潜力,但主流教学单位的人才培养效果和其多年来积累的人才培养经验,证明其仍有其存在的理由,多数未经专业培养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过程中选择专业进修或再学习以求提高,也是播音主持培训有效地理由,播音主持专业教材不但成为高校教材,也成为不少在职播音员主持人读本,更是播音主持理论体系被认可的理由。

一个未经证实的故事是,某著名主持人在高校新闻系学习时与播音专业学生同寝室,对学习知识如饥似渴的他,不但饱读相关专业的有用和“无用”的书,而且与同寝室友共同参加晨练,共同研播例稿,共同完成播音实践作业,几乎是编外“辅修”。而从其主持节目中语言表达的功力判断,除声音条件等硬指标外,几乎毫不逊色于播音专业学生。这或许可以称为“近朱者赤”或许干脆就承认了“辅修专业”的辅修效果。十分重视播音实践的关山先生曾指出:“要提高传播效果,增强受众参与感,还必须扎扎实实研究和运用语言的艺术规律。”这是从实践中来、掌握了实践规律、又在实践中大放异彩的老播音员的经验之谈,是对“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这一真理的深刻认识的结果,也是本文的鲜明观点:播音主持的规律来源于播音主持艺术实践的总结,同时,新闻、传播、语言、表演等姊妹专业“他山之石”可“攻”播音主持“之玉”,但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成长和培养必须符合和尊重艺术规律,而通过系统学习是掌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规律的捷径。

参考文献:

[1]姚喜双.播音导论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齐越.寄语青年播音员[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6.

[3]齐越.献给祖国的声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4]王振堂.中国播音学文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5]齐越.寄语青年播音员[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6.

[6]葛兰.在“夏青播音成就研讨会”上的发言[Z].内部资料,1998.

[7]陈醇.陈醇播音文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播音培训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93-02

为适应高校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选拔要求,普通高级中学在培养播音主持艺术生时,应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相关课程,使学生具备相关艺术专业的基本素养。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同的课程设置,展现的是不同的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是不一样的专业人才。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的课程设置也该有别于其他班级的课程设置。结合多年的工作体验,笔者就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的课程设置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影响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课程设置的因素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播音主持专业培养出来的正是第三产业人才。播音主持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目前已成为高校热门专业之一。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未来的就业方向为影视传媒、文化团体、大型企事业单位、网络媒体、it产业的新闻播音、节目主持、庆典主持、宣传、策划等。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对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的课程设置有重要影响。

高中阶段,播音主持艺术生只要能通过高考艺考,具备升入高校深造的基本素质即可。可以说,高考艺考内容直接决定了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课程的设置。一般来说,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高考艺考不分阶段进行,考试内容为:自我介绍、朗读指定稿件、朗诵自备文学作品、即兴评述、才艺展示。部分高校自主招考则分两个阶段进行。初试阶段考试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朗读指定稿件。复试阶段考试内容包括:朗读指定稿件、朗诵自备文学作品、即兴评述、才艺展示并回答主考提问。自我介绍、朗读指定稿件、朗诵自备文学作品等环节考查的是学生的语音面貌和对作品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即兴评述、回答主考提问等环节考查的是学生在无文字依据的前提下,快速思考并表达的能力;而才艺展示考查的是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普通高中在设置播音主持艺术班课程时,应综合考虑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和高考艺考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力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的课程设置,应有别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设置,不必像高校专业设置那样细而全。笔者认为,为培养出能通过高校遴选的合格人才,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的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课程

播音主持类人才未来的就业方向,决定了他们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文化知识的积累。相当一部分的播音主持艺考生为了能通过艺考,完全放弃学校教育,依托于校外机构的专业培训。结果,他们在语音面貌上虽然会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在自由交流与表达上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在文化高考中,这类学生也会明显处于劣势。可见,播音主持艺术生也必须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在播音主持艺术班的课程设置中,文化课的安排不容忽视。只有让播音主持艺术生在高中阶段就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普通高中在文化课程设置上是具有优势的,学校应该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为播音主持艺术班的学生授课,播音主持艺术班的文化课教学课时也应该与非艺术班的教学课时保持一致。播音主持艺术生参加文科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其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所以,文化课程设置可以倾向于文科方向的安排。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体育等科目,作为必修课应该贯穿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可将声乐、器乐、舞蹈等科目设置为选修课,同样贯穿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

(二)语音基础课程

作为未来的语言类职业工作者,播音主持艺术生应该能说一口纯正、圆润的普通话。良好的普通话语音面貌,是播音主持艺术生立足职场的根本。为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语音面貌,普通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从高一开始就应该开设语音基础课,每周两节课,高二、高三可增加到每周四节课。授课方式以讲练法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从音素的练习开始,进而到单、双音节的练习,再进行文章的诵读等。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促使学生逐步消除方言音,矫正发音,最终达到拥有纯正语音面貌的目的。

语音基础课程包括基础发声、朗诵、即兴评述等内容。高一阶段可开设基础发声课,内容包括气息的掌握、发声技巧、普通话正音等;高二阶段可开设朗诵技巧课,内容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自备稿件的朗诵技巧和训练,新闻稿件等指定稿件的朗诵技巧和训练等;高三阶段可开设即兴评述课,内容包括话题审题、话题评述结构、话题材料的准备和选用等,同时,进行综合考场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和技巧。

(三)实训课程

基于专业特点,高中播音主持艺术班应该安排实训课程,使学生更快地成长起来。为让学生在面对听众或观众时不怯场、能圆场,学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上台主持的机会,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及各种校园文艺活动可以作为学生的实训平台。

实训课程可以从高二开始设置,由专门的教师负责实训指导,不必挤占学生正常的教学时间,可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学生分批次轮番进入学校的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等部门实习;学校举办文艺活动期间,让播音主持艺术生上台担任主持人。让学生在实训中提高能力,比教师单纯地教授相关知识的效果要好得多。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相关技巧指导;实训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促使学生更快地成长。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播音主持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工作,只有通过不断的实际运用,学生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的实训课程,不但能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场发挥和应变处置能力。

(四)形体课程

播音主持工作是面向大众的工作,从业者的形象、气质颇为重要。而良好形象、气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能在高中阶段就让播音主持艺术生接受形体的训练,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播音培训总结篇3

分析了培养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从教师人文素养培养、英语课程设置、英语课外活动举办等方面对英语教学中开展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英语教学;双语播音主持;人文素养

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报考和招生时都需要较高的文化分数,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为例,每年对于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入校分班的笔试和口试。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比普通播音班学生有更高的培养目标,比如在英语测试中必须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本文以英语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的必修课程,然而由于中国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长期的枯燥学习令他们对大学英语课缺乏热情。特别是有些英语教师沿袭了高中英语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单纯地进行词汇和语法讲解,缺乏相关文化知识的补充,令学生对大学英语课提不起兴趣。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包含英语词汇与语法的基础训练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训练,还应该包括英美文化,英美文学。大学英语课堂中将文化与英语教学结合,能提高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分析

(一)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目前,很多高校英语教师对传统的中国文化的知识有所欠缺,还有一些教师疲于授课,没有时间读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利用点滴时间读书,利用假期进修,丰富自己的内涵,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教给学生。特别是教授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英语教师,更是要从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注重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修养。

(二)利用课本资源拓展知识,积淀文化底蕴人文素养需要文化知识的积淀。文化知识的积淀则需要不断发掘和利用课本资源,拓展知识渠道。例如,笔者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e英语教程》,该书有一个单元是讨论中国的国画,教师根据这个主题展开延伸,将西方的著名画家和中国的画家进行风格比较,再将中国国画和西方油画进行比较,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再如,有一个单元分析了中国当代的建筑师,讲述这个单元要融合中西方建筑艺术,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学生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的进步。

(三)英语教学与专业结合,与文化接轨双语播音主持专业(英汉双语)的专业特殊性,要求设置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如英语播音与主持、英语思维、英语国家概况等。目前很多高校的双语播音主持专业都设立了类似的课程。这不仅要求英语教学与专业结合,更需要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单纯的双语教学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

(四)开设内容丰富的英语选修课对于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除了英语必修课,开展一系列英语选修课,比如“高级媒体英语视听说”“影视英语”“英语电影视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都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五)举办英语课外活动,搭建学生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仅仅靠短暂的英语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注重英语课外活动形式的多样化,通过丰富的英语课外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自身人文素养。笔者所在学院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英语风采的平台,举办了丰富的英语实践训练活动。比如,为了锻炼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每年都要举行英语播音与配音大赛,至今已经举办十届。比赛首先在全校进行海选,再进入到复赛,最终决赛,每一个环节都指派相关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培训指导。这个比赛可锻炼学生的口语输出能力,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比如请选手进行即兴图片英语评述的环节特别考查选手的知识底蕴。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比如赴美社会实践(summerworkandtravel),每年都有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美国体验生活,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回来的学生还要进行汇报演讲。这个实践活动使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受益匪浅。

(六)重视人格塑造和德育培养一段时间以来,知识性电视节目颇受欢迎。然而,只重视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人格的养成,也谈不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诗经•小雅》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提到品德的重要性。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也曾说“只教孩子知识,而不培养其心灵,只能给社会培养一批麻烦。”在英语教学中,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和德育的培养。比如,每年利用西方的感恩节,对学生进行感恩之心的培养。

总之,在传媒越来越国际化的当代,需要高质量的具有文化素养的双语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应该加大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天欣.浅析高校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4(6):101-102.

播音培训总结篇4

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

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的追求精英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管理者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社会经济也将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领域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竟争。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档栏目或一台晚会的主持,而是延伸出了婚庆主持人、会议主持人等新兴行业的主持。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为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迫使高等教育管理者们思考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播音与主持专业鱿业状况分析

在对某普通艺术高校200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电视台、电台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38%;在传媒公司、文化礼仪公司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11%:在高校、中小学、文化培训机构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28%;各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占23%。从调查结果来看,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转行从事了传媒行业相邻的工作,即便是在电视台就业的学生,也是大部分从事了编导、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而担任主持人角色的少之又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先后增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近年该专业教育“产出”的毕业生人数大增,面对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激烈竟争,就业形式堪忧。作为普通艺术高校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学生毕业之后,定位是精英,还是大众化?所以我们不能的一味的效仿精英教育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符合就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为主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和舞台表演训练,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素质和岗位提升能力。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裸程设,分析

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模式应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需要出发,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面对以学科设置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课程与就业岗位的联系。

从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院校开设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语音基础、语言技巧、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等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培养体系,课程内容缺少相互渗透,很难达到“一专多能”,而且与当今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脱轨,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应体现“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课程的拓展性,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为学生不同的职业定位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群。在每个方向模块中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按照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设置的职业核心课和就业技能课,选修课是与播音主持专业相关的边缘性学科的技能课。另外,还将多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求将本专业相对应的证书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例如《普通话等级证》、《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婚庆主持人资格证》等。

3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撰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招收了较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根据就业调查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从事了播音主持工作,多数学生转行或待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交叉性学科,存在若干发展方向,如主持人、播音员、编辑、记者、文化礼仪等,这些方向与专业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和综合化的人才。而目前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业务水平单一,难以达到广播电视媒体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播音与主持的相关的理论技巧,养成了单一播音主持特色,等到工作实践中,只能适应传统的播音主持技巧,对广播电视采编制作、摄像、礼仪主持等工作无法胜任。

所以,结合普通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制定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宽进严出”的教学方法。即宽口径招生,对在校的学生进行分块管理,制定并实施“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入学1-2年时间内进行专业平台基础课群教育,在学生一年的学习中,了解学院的情况、专业的内容,学院也了解了每位学生的的专业情况,在第二学年,从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学生发展潜力、个人发展兴趣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比如说适应在播音方向发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前的实践技能和把握稿件的能力;对于适合做电视主持人的学生,加强镜头前的实践和备稿、控场等相关业务能力;对于文字功底很强的学生,可以试图培养其文稿策划和编辑的能力;对表演天赋较强的学生,可以加强公关礼仪(婚庆主持、会议主持)方面的培养。在打好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分方向培养的方式,对学生快速适应就业及社会工作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定岗定位的分流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在宽而坚实的基础上,力求精而深。根据岗位定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培养,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我们的培养岗位主要分三个方面,即播音主持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方向、公关礼仪主持方向。

3.1播音主持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角色的工作。这个方向对学生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本功底、较强的思辨能力、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形象条件。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和镜头前“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语言创作能力。

在播音与主持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主要的课程是语言技巧、思维训练、播音文体、节目主持艺术、主持人形象塑造、文艺作品演播、电视节目采编与制作、播音作品鉴赏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C1)每学期进行一场专业汇报,包括朗诵、不同风格的栏目主持。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熟知一线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工作现状,开学后上交实习报告,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3.2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和企事业单位担任编辑、记者、节目策划与制作等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广播电视编导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创作、编辑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方面的管理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文学史、采访与写作、节目采编与制作、电视艺术概论、影视编导基础、非线性编辑技术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Z)每学期末上交最低两个自编自导的栏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开学后上调查实习报告,获得学期的实践学分。

3.3公关礼仪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婚礼、晚会、庆典和展会等主持和策划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有声语言运用能力、市场调研、综合分析与创意策划能力。

在公关礼仪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主持和策划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礼仪基础、非节目主持艺术、表演基础与技巧、商务口语表达、展览会策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1)每学期上交最低两个由自己参与主持或策划的节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播音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播音主持;广电;金话筒

中图分类号:G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3-0207-02

2009年播音主持委员会在省广电协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健康的行业发展方向,积极为会员服务、为基层播音员主持人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广泛开展调研、走访活动,了解我省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情况,反映他们的心声,为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信息

播音主持委员会是播音员主持人的行业组织,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家园。播音主持委员会成立以来,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向社会各界,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播音主持的实际情况,反映广大播音员主持人的心声,成为不少会员单位决策时的重要因素。

省电台积极采纳播音主持委员会的相关建议,对一线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了“评星定级”,用分配政策,鼓励播音员主持人积极上进。整个过程公正、公开、透明,在台内台外赢得广泛好评。不少兄弟省台纷纷表示,准备学习陕西电台的这个做法。

二、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小家”的计划步骤及时统归到“大家”的大盘子中,在创造力、能动性当中融进灵活性、及时性

2009年初,播音协会召开了一次理事会议,就年度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制定了一份比较翔实的工作计划。但是,上级部门关于国庆宣传的总体要求出来以后,我们及时调整了思路,修订了原来的工作计划,在做好各自本职工作的同时,结合大局,安排调整学会活动。

在国庆前夕,由于安保工作的需要,不少会员单位都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提前到岗、双岗、随时待命,这使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但是全系统播音员、主持人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出现一例迟到早退、脱岗误班现象,局、台领导在多次会议上提出表扬。

在国庆安保期间,播音员主持人自觉遵守安保规定,主动配合武警战士、公安部门的工作,得到了武警和保卫部门的高度赞扬。

三、始终不渝带领会员,学业务,钻业务,争取出作品,出成果;积极组织我省播音员、主持人选送作品参加全国评奖。省电台,省电视台分会协助各有关单位,评定优秀作品推荐全国参评作品

近两年,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以及各个单位内部目标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播音员、主持人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在播音主持业务上下的功夫也越来越多,取得的成果也比较可喜。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电台播音员包志坚同志喜获2009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在协会的积极组织、广泛联络下,雷抒雁诗歌朗诵晚会在西安、咸阳演出多场,受到了广泛好评;省电台播音员赴中央台学习归来汇报会圆满成功,受到特邀点评专家于芳、卫东的充分肯定;省电台听众喜爱的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圆满完成。

西安电台、西安电视台在去年内部改革时,新招录了进40名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省学会的负责同志,尤其是严一宁、何大庆同志,对新同志手把手的带,扶上马,送一程,使这些同志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为西安广电队伍增添了活力。

另外,今年4月份,我们配合局培训中心,完成了对全省新近参加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培训和普通话等级测试工作。配合人事部门,完成了播音专业职称评定业务评审工作。

四、业务研讨向高端化、纵深化、广泛化发展

为提升市县广播电视台站播音和节目主持水平,解决播音员、主持人普遍关心的职称评定、作品创优、资格证考试等实际问题,10月16日,播音主持委员会特邀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理事长、国家广电总局专家组成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铁城来陕,召开了一次播音主持高端对话会。会上安排铁城就有关问题做详细讲解,参会的各个地市台播音员、主持人还就自己的问题和铁城对话互动。这个活动在基层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在播音主持委员会的参与和协作下,省电台组织了为期3个月的播音员、主持人业务培训,每两周一次,邀请中央媒体、相关院校的专家,对播音员、主持人授课;陕西电视台针对电视传播的特征,每周对播音员、主持人进行集中训练,主要内容是形体训练、体态语言等需要强化的业务问题;每月组织专家讲座;创办了内部刊物《说说》,受到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一直好评。

播音主持委员会还一直致力于帮助基层会员的学习进步。陕西电台开展了对基层播音员提供免费培训机会的“播音陕西”活动,轮流选调各个市区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到省台学习提高,省台播音员手把手的传帮带。这项活动已经开展了半年多时间,已培训安康商洛,铜川电台新闻主播,效果较好。

五、关心理事和会员的工作生活情况,营造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

播音主持委员会聘请了部分退休的同志作顾问,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一些同志退休的时候,专门召集座谈会,话友谊,论业务;特殊节日期间,登门拜访,让播音委员会成为一个团结、和谐、融洽的大家庭。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的规划未来。在2010年度,播音主持委员会计划在省广电局和省广电协会的领导下,在全体会员和全省广电职工的大力支持下,紧密配合全局的工作部署,坚持以学术、理论建设为中心任务,在提高全省播音主持艺术整体水平、学术理论研究、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培训、优秀节目评奖、办刊出书、开通网站、加强学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多干实事,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委员学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广播电视的改革发展和新闻宣传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中心,以提高全省播音主持整体水平为目的,围绕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实际,组织各种学术理论研讨活动。

根据我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全省广播电视播音和节目主持工作中所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力争学术上的前瞻性、深度上的规律性、应用上的可操作性和工作上的指导性,努力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来认识,推动播音和节目主持工作。

2010年度,计划进行两项比较大的学术活动。

一是计划联合陕西地区高等院校新闻传播院系,推出“聆听陕西――中华美文主题诵读沙龙”系列活动。

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在古今美文的熏陶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在与世界交流的大潮中挺起我们民族丰姿独具的脊梁;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创新精神的21世纪合格的公民。

活动形式:每月一次,每次主题诵读,确定一个积极向上、具体集中的主题,例如:大唐诗韵、陕西山水、温良谦逊、自强进取等,围绕主题选定诵读的经典名篇和新创力作文稿,由陕西省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选定资深播音员、主持人诵读演绎,相关专家现场解读点评,现场听众可以提问交流,互动双赢。

同时,省电台、省电视台还分别计划结合品牌节目,组织专题朗诵晚会;省电台计划举办一次“赴中央台学习归来回报朗诵晚会”,届时还将邀请中央台专家来陕指导。

二是继续做大做强“和谐正声――金话筒区县行”这个品牌。这项活动的宗旨是组织省内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专业的骨干力量组成专家组,到基层进行“传、帮、带”,以期通过专家们的指导帮助,提升基层广播电视台(站)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水平,改进基层广电台(站)的宣传效果,为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社会和谐贡献一份力量。

这项活动2007年推出以后,在全国范围产生了热烈反响,全国协会的有关领导充分肯定了这项活动,并且认为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省内各地也纷纷发出邀请,希望能够到他们那里。经过和各市协会的充分协商,今年计划到安康、商洛、榆林、延安等市开展活动。同时,不断向全国兄弟省市同行学习取经。计划组织1-2次到其他省区市学习取经活动。

三是积极参与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新闻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从建设一流的广播电视队伍出发,计划同局培训中心和两台人事部门合作,举办1-2期不同节目类型播音员、主持人培训班。

培训班计划采取两种形式:一是“观摩型”,就是播音员、主持人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培训班,互相观摩节目,然后谈感想、提建议,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二是“讲授型”,就是请局、台领导和全省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讲述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业务知识,对刚参加播音和节目主持工作的年轻同志进行“入门”基础教育;请国内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从理论的层面提高编、采、播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培训,帮助刚刚步入广播电视战线的新人尽快掌握业务知识,迅速地成长,使其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有新的提高。

四是认真做优秀播音主持作品评奖工作,争取多出作品,多出人才。

受局里委托,播音主持委员会将承担陕西广播电视奖优秀播音主持作品奖项的评审工作。根据中广协会有关评奖通知精神,委员会的评奖工作强调按章程办事、按程序办事,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起到激励先进的作用。为了把节目评奖工作做好,委员会计划组织相关领导、业务骨干和离退休老同志组成评委会,从而使评审工作具有权威性。开评委会时,坚持做到三点:一是严格执行评选规则和评选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评委的意见。在投票表决环节中,一等奖获得的票数必须达到评委人数的三分之二;二是严格掌握评选的标准。特别是对一等奖的评选中,要坚持优中选优,不将就不照顾,力争评出名副其实的精品佳作;三是提倡改革创新精神,促进多出作品,多出人才。

同时,加大对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包装推介力度。计划在省两台选择2-4位优秀播音员、主持人,为他们举办1-2次作品研讨会。

五是办刊出书,记录和汇集学术理论研讨的成果。

六是加强委员会自身建设,严格内部管理。

为了圆满完成2010年的工作任务,我们将坚持以下几点:

一、委员会必须在省广电协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广播电视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舆论宣传工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政治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很强的一个行业。作为这个行业的社会团体组织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与全局工作“同步”、“合拍”。省协会作为播音主持委员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对委员会各方面工作负有全面、直接的领导责任。委员会必须紧紧围绕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自觉接受领导和管理,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要及时请示汇报,不能自行其事。

二、委员会要坚持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中心,积极推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理论创新。继续举办中断两年的全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结集出版,推荐全国参评。

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之一是继续举办中断两年的全省播音主持优秀论文选,获奖论文集结出版并推荐全国参评,组织、推动理论研究,为广播电视实际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因此,委员会在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时,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学术理论研究来进行。一是在理论的未知领域垦荒,发表独树一帜的见解,填补理论研究的空白;二是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某些方面再发展一步、前进一步,形成更系统更完整的理论。委员会除了组织理论研讨会外,还可以结合节目评奖、节目监评组织研讨活动,使学术理论创新真正落到实处。

播音培训总结篇6

摘要:国内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没有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体系,对高职高专如何培养具有采、编、播合一的并具有个性化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更没有新的科学的研究。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现状、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难点、教学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点、教学研究的思路、教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期为我国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随着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与冲击,国外媒体到国内来参与竞争,广播电台、电视台在办台观念、用人机制、经营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电视一线的改革直接影响着教学,我们急需研究在新的形式下应该如何培养具有采、编、播合一的并具有个性化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

从目前国内开设的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的现状看,尚没有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体系,培养的学生缺乏采访、编辑、即兴评述、节目策划、对手配合、设备操作等能力,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实践环节、教材等需要形成一个新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系统。从所了解到的教学现状、教育课题和相关科研项目上看,针对性的研究和讨论较少且不能适应广播、电视的播音与主持发展的需要,而已有的观点多为练习有稿播音,对无稿、个性化主持及对采访、编辑制作节目的能力的培养鲜有研究,对高职高专如何培养具有采、编、播合一的并具有个性化的播音员、主持人更没有新的科学的研究。

一、我国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现状

1.课程结构、设置、课时分配不合理,很多新节目类型没有科学的理论阐述,而有一些现今少用或消失的节目类型却仍在课程中,如文艺播音、通讯播音等;而新兴的广播、电视主持形式在教学中少有体现,如服务类节目、娱乐类节目、广告影视配音、活动与会议主持等。课程里除了播音与主持有稿专业知识,少有采访、编辑、即兴评述、节目策划、对手配合、设备操作等知识结构,也少有无稿主持的训练。

2.实践环节设置课时较少,特别是小课教学课时较少,而理论课较多,造成学生缺乏主持节目、采访、编辑、节目策划、对手配合、设备操作等实践能力。

3.考试制度落后,没有实行项目考核,没有实行教考分离,没有实行“会诊”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缺乏一套适合适应现今传媒的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材。

5.没有完全坚持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的原则,使学生主持个性发展不足。

6.没有完全实行项目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试,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7.教学的定位不够准确,应做出修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趋增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数量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增加,社会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需求逐步加大,高职高专播音与主持人的培养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并且在教学质量上进一步提高。

二、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难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一线进行了改革,其越来越窄播化的发展,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有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即兴评述、节目主持、节目策划、对手配合、广播设备应用等综合能力,要求广播主持人应有个性化的魅力。

根据现今对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通过对我国电台、电视播音与主持现状、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的分析、调查、访问、交流,根据不断发展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需要,尝试调整课程规划与设计、培养目标、改进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改进考试方法等,制定相应的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方案、实践方案、教材建设方案、课程考核方案等,探讨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模式,培养适应现今电台、电视台所需要的播音员与主持人。

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改革的难点是:没有可以借鉴成熟的经验,没有改革成功的典范。

三、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点

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改革的主要切入点是:研究改革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改进考核办法、创新改进教学方法等。

创新之处是:将构建新的课程结构、新的课程设置、新的培养目标、新的实践教学形式、新的考核办法、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课程结构:实行“宽基础,活模块”教学改革,新的课程设置分为新闻类课程、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文学类课程,增开了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电视化妆、声乐训练、表演基础、形体训练、影视广告配音业务、活动与会议主持、市场营销、非线编辑、网络新闻等。

新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省、市、县级台的具有个性的采、编、播合一的播音员、主持人。

实践教学坚持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时做出成品节目,除了小课实践,还有安徽省电台、各地市电台、院电台、系模拟台、小课辅导间等为学生提供平台,增加实践时间,培养具有个性的、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

新的教学方法是:实行项目教学法,教学完成各个项目,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研究的思路

第一阶段:搜集信息,阅读文献,为课程教学改革做准备。

第二阶段:完成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教学双纲、实践教学训练方案、双项考核办法。

第三阶段:完成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中专业课程、基础课程的改革方案。

第四阶段: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五阶段: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修正、总结。

第六阶段:逐步编写高职高专专业教材。

五、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全面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广播、电视主持与播音教育方面的文献和研究报告,形成研究的素材。

2.调查调研法:对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剖析广播电台的现状。对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的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了解教学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切入点。

3.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全面了解教学现状,为制订对应的主持与播音课堂教学规程和评价模式提供基础。

4.交流研讨法:研究并借鉴其他院校好的经验和做法。

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依据我国的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的教学现状,通过对高职高专的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培养的质量,提高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采、编、播的能力与个性发展的空间,推动我国主持与播音专业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秋燕.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m].科学出版社,2004,10.

[2]付程.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

[3]陈雅丽.实用播音教程广播播音与主持[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

[4]胡正荣.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6.

播音培训总结篇7

共青团是学校青年学生工作的基础和源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学团总支书记的工作,明确学校团总支书记在学生每个年龄阶段的具体任务,把团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健康成长的坚强核心,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部分组织发展(±40分)

1、工作衔接(±6分)

(2)加强对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的发展对象工作的领导,把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的发展对象工作列入团员发展工作计划,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2分)

(3)每年初一新生开学(9月份),中心学校团总支书记对新进学生进行彻底摸底工作,并在开学之初做好确定团组织发展和培养对象,并及时地做好组织观察工作。(±2分)

2、团员发展(±8分)

(1)做好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积极地和有计划地发展新团员。按照"积极慎重,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好组织发展工作。每学期都要制定发展工作计划,坚决杜绝在毕业年级突击发展入团的现象。(±3分)

(2)把握和坚持团员标准,正确把握入团条件。(±2分)

(3)严格按照团章要求,发展新团员应具备的条件,要防止仅仅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入团的主要标准或唯一标准。严格履行入团手续入团。(±3分)

3、团员教育(±6分)

(1)从新团员教育入手,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坚持经常地对团员进行教育。开展组织活动,实行组织生活制度。根据一定时期团的工作任务和学生思想实际,由学校团委集中组织开展教育评议团员工作,一年一次。(±3分)

(2)对共青团员进行团内纪律教育。

a、开展训诫教育:对不符合团员标准或违纪团员,要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受到学校行政处分的一般要给予一定的团内处分;对确实有违纪行为又够不上学校行政处分的可给予一定的团内处分;(±2分)

B、给予团员处分务必慎重,团支部要先进行调查,核实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召开支部全体团员大会形成决定后再逐级上报学校团委,团总支征求学校党组织意见后决定;给予开除团籍处分的须报县级团委批准。对品学兼优,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要给予表扬和奖励。(±3分)

4、团员证与团籍管理(±6分)

(2)团籍年度注册。(±2分)

(3)团员证的日常管理。(±2分)

5、指导班级团支部建设(±6分)

(2)帮助聘请班级团支部辅导员,由学校从班主任和优秀青年教师中选聘,委托校团委管理的班级团支部工作的指导者。(±2分)

(3)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中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开展适应中学生各个阶段特点的思想教育活动。(±2分)

6、统筹总支建设(±6分)

(1)重视团总支建设,努力使其成为朝气蓬勃的、团结教育全校团员青年的坚强核心,成为学校党政组织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维护青年学生具体利益的代表者。(±3分)

2、组织团员代表大会和选举团委的产生并正常履行职责。(±3分)

第二部分 学生会(±30分)

1、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做好同学服务工作,团结带领引导同学成为热爱祖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同时指导班委工作。做好学生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10分)

(1)加强对学生团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增强做社会工作的责任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学习与工作的关系。(±5分)

(2)做好团干部的培训,组织学生团干部学习有关文件,熟悉团的业务。学校团委每学期至少对支委以上干部集中培训一次。(±5分)

2、建立学生会干部例会制度(±10分)

(1)每周学生会干部周例会,检查和布置工作。(±5分)

(2)每月一次部长会议,分析和讨论工作。(±5分)

3、建立各种渠道,开展各种活动,交流、探讨学生会的工作经验、体会,互相促进提高。(±5分)

4、建立学生会干部核评比制度。每年"五四"期间,学校团总支要表彰一批优秀干部,各县(市、区)团委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表彰一批优秀学生干部。(±5分)

第三部分广播台工作(±30分)

2、主持广播站日常工作。(±24分)

(1)根据学校指示、决议和有关精神,提出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和落实意见。(±3分)

(2)做好广播播音员的选拔。(±3分)

(3)做好广播播音员的培训。(±3分)

(4)规范组织节目录制。(±3分)

(5)引导学生编辑处理广播音源文件。(±3分)

(6)对广播音源内容进行审核,在质量上、和政策上负责。(±3分)

(7)定时定点播放音。(±3分)

(8)广播台播音值班制度。(±3分)

3、搞好学期总结,督促检查各部工作。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并及时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采访及其他工作。(±1分)

播音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朗诵艺术;播音主持;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05-02

朗诵艺术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把静止的文字作品转化为立体的有声语言的过程。朗诵艺术进一步拓展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蕴,增加了作品的活力,深受大家的喜爱。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不同的场景和人物,在形象塑造和表达技巧上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作品类型,以不同的声音形式来表达。朗诵艺术是播音主持训练的重要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朗诵艺术与播音主持教学关系密切

播音员主持人既是新闻工作者,也是语言艺术工作者。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推广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弘扬中国优秀语言文化的责任。所以播音员、主持人要有良好的语言艺术功底,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如果吐字归音不准确,呼吸控制不自如,就会影响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诵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是有声语言和副语言表达的融合。要求朗诵者在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用气发声的基础上,激发相应的情感,使发声器官协同一致,发出表情达意的声音。而这种创作过程,正是播音员、主持人提升有声语言表达魅力的有效方法。在播音主持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播音发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副语言的使用能力。这些训练内容,都可以与朗诵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文学作品朗诵当中,把播音主持理论与语言表达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播音发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引入朗诵艺术,还可以提高学生进行播音主持训练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在镜头前的自信和表现力。朗诵艺术在播音主持教学中运用广泛,不可或缺,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朗诵艺术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应用

朗诵艺术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普通话语音矫正、情声气结合以及声音弹性的训练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只有做好语言艺术相关的准备,才能为将来的播音主持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一)朗诵艺术与普通话语音教学。播音员、主持人承担着传播规范化语言的责任,需要具有良好的普通话水平。早在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水平。所以普通话语言教学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播音主持专业的普通话语音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在学习中通过声母、韵母、声调、调值、吐字归音等方面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朗诵艺术讲究对普通话语音的准确控制,对字音的清晰度要求很高。通过朗诵作品的练习,可以检测普通话语音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声调和调值在连续的语流中是否规范。目前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在普通话等级考试中,一般也有文学作品的朗读,通过朗诵艺术的训练,也可以对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在初期的训练中,可以先找一些短小的古诗词进行练习,比如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古诗词对仗工整,节奏感强,意境丰富,对于打开口腔、辨析普通话语音具有很好的训练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学生能够达到字音的圆润饱满时,就可以继续练习一些节奏变化比较丰富的朗诵作品,选取一些较长篇幅的稿件进行朗诵训练。比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建设国家的豪情,在这种富有变化的语言训练中,可以检验普通话语音的掌握情况,为将来学习播音发声和语言表达课程打下基础。

(二)朗诵艺术与呼吸控制训练。气息是播音发声的动力,是感情和声音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播音主持专业大学一年级的播音发声课程中,呼吸控制的训练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学生需要掌握的胸腹联合呼吸方式,要求气息下沉,加强丹田的控制,达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的状态。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形成新的呼吸习惯。在这种训练中,朗诵艺术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朗诵艺术也讲究气息的灵活运用,讲究气息与感情的融合,这与播音主持教学对气息的要求比较接近。通过朗诵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呼吸控制能力,如:换气的时机、补气的方法等。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选用一些经典诗词作品,结合气息的要求进行训练。比如选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诚挚的爱。我们在朗诵的时候,要注意气息是否到位,是否准确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方式进行调节。还要注意补气的方法,特别是在连续的语流中,偷气和抢气的运用。这种与朗诵艺术相结合的语言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呼吸控制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三)朗诵艺术与声音弹性训练。声音弹性是指播音时声音形式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也就是声音的伸展与变化。很多时候体现为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方面的对比。只有具有了这种层次性,有声语言的表达才会更加生动,更有艺术感染力。在加强声音对比训练中,我们可以与朗诵艺术相结合。朗诵艺术当中,这种明与暗、刚与柔的对比也非常普遍。比如我们可以选取舒婷的作品《致橡树》作为练习材料,这首诗表达了女性新的爱情观。里面的诗句“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第一句表达了共同分担那些困难的时刻,第二句表达了一起分享美好的时光。我们在练习的时候,第一句和第二句的高低、快慢、强弱都是有区别的,要注意这种分寸的把握。总之,做朗诵练习的时候,既要注意声音的可变性,还要注意声音层次的变化,很多对比都是以复合形式出现的。

(四)定期举行朗诵艺术大赛,搭建专业实践平台。针对播音主持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定期举行朗诵大赛,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也可以结合播音主持项目课程,举行朗诵方面的学科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验教学成果。比如,播音主持专业大学二年级开设了语言表达课程,可以在朗诵比赛中,让学生体会播音表达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的灵活运用,在朗诵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控制能力。目前全国也有很多大型的朗诵赛事,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举办的全国朗诵大会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夏青杯”朗诵大赛,已经成为全国播音主持专业的朗诵盛会,吸引了大批播音主持学子积极参赛,很好地促进了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

三、结语

播音主持专业的很多训练方式都吸收借鉴了其他艺术门类的方法,比如表演艺术、曲艺、声乐等。只有加强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沟通交流,才能进一步丰富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朗诵艺术,其表达方式与播音主持的语言教学有许多共通之处。朗诵艺术历史悠久,在对文学作品内涵和情感的挖掘上,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结合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探索朗诵艺术与播音主持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朗诵艺术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喜双.播音主持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付程.实用播音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克萌.朗诵艺术与播音员主持人[J].电影评介,2010(07).

作者简介:

播音培训总结篇9

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专业人才素质,以满足业界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笔者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现状调查的调研活动。调研于2014年5月至11月间进行,调研对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或频道频率)。调研主要采用面访和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面访针对电台电视台台长或总监等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口头访问,开座谈会是约请电台电视台领导、频道频率负责人以及播音员主持人代表进行讨论座谈。调研涉及全疆各级电台电视台23家,既包括新疆电视台、乌鲁木齐市人民广播电台、和田地区电视台、吐鲁番电视台等市级台、地级台,也包括伊宁县、和硕县、皮山县等县级台。调研内容涉及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现状、选拔标准、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等。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调研是在新疆范围内进行,但除了某些特殊性需求如双语人才,新疆各级媒体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状况在全国范围内也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对其他省市高校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1.不同层级广播电视媒体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要求各有侧重

在省一级的广播电视媒体中,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更为综合,不仅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上有所要求,而且在政治素质以及文化素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市)级电台电视台对于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更为具体。良好的播音品质、台风特色,以及具有采访编辑制作主持的复合能力通常被认为是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县级电台电视台在我国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的系统中处于最基层一级。相比较而言,人才、资金、设备等方面无法与更高层级电视媒体相提并论,播音主持人才相对缺乏。因此县级电台电视台更加看重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功:标准的普通话,良好的阅读写作表达能力。

2.广播电视媒体播音主持队伍人员结构和素质与媒体发展不协调

首先是人员性别比例失衡,布局不均衡。大部分媒体中男主播非常缺乏。调查数据显示,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女性占总人数的63.2%,男性只占36.8%。其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播音主持专业背景的人才缺乏。在实际工作中,接受过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和非专业出身的播音员主持人各有优势,将他们合理使用才会发挥更大的效用。但调查显示拥有播音主持专业背景的只占总人数的29.5%,其他专业背景的占70.5%。再次,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欠缺,对节目的主动参与度不够。大多数播音员、主持人仍然停留在只负责按照编导提供的稿件、串词出镜或出现场的阶段,并不参与节目生产的其他过程,也缺乏必要的资料准备,导致对节目的融入度不够,很难成为节目的亮点。

3.广电媒体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建设的建议

广电媒体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建设的建议主要体现为:高校在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时应“有重点,广普及”,即针对新闻、综艺、社教等不同类型的节目在培养时要有侧重点;高校为媒体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服务;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走与媒体合作之路。此外,因本次调查主要在新疆各级媒体进行,由于新疆民族、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调查显示新疆媒体的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十分匮乏。因此媒体单位建议高校在培养播音主持人才时,注重双语人才的培养,满足媒体的特殊需求。缺乏双语人才是新疆各级电台电视台普遍存在的情况。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电台电视台不仅播出汉语节目,同时也播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在新疆,精通本民族语言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其他民族语言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宣传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调查显示新疆的大部分电台电视台双语人才供不应求,双语人才需求量大。

二、从媒体需求出发完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学校招生起到在岗人员的培训进修,都是培养过程的一部分。高校要明确职责,面向社会培养人才。

1.个性化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突出个性特征

播音主持工作的丰富性决定了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目标的复杂性。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全方位、多素质的,涉及面广,关注点多。用一句话简单的概括,就是要“德才兼备,一专多能”。②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杂家”,在学校培养阶段专业课学习是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样不可或缺。院校要从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性特色的培养。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来说,发掘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播音主持是一个庞大的行业领域,从客观严肃的新闻节目到关照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还有轻松活泼的娱乐节目,这些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各不相同。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在部分课程设置上区别对待,设置针对不同节目类型的课程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培养,能更好地使专业教育适应媒体需求。

2.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使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对接

目前我国高校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上,由于经费、师资力量、招生规模等方面的因素,基本延续了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大课学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受阻,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互动。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性很强,需要教师同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在教学上应将大课与小课协调搭配。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同媒体合作交流,确保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对接。高校应该开辟多种途径加强与媒体的联系。比如学校聘请电台电视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播音员主持人为客座讲师,给学生授课,增强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让学生熟悉和了解媒体的工作流程和用人方向,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还可以尝试与媒体合作开办栏目,让教师和学生参与节目生产全过程。此外,高校还可以采取订单方式为媒体定向培养学生。学院根据媒体的具体岗位要求,招收一定量的学生,由学院和媒体共同进行定向培养,通过毕业实习和综合考核,达到媒体岗位要求者,进入媒体工作。

3.拓宽教育理念,提供终生教育服务

高校应拓宽教育理念,将媒体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在校生的教育上,更应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与媒体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播音主持人才。高校可以为电视台现有的播音员、主持人开办培训班,重点提高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根据调研显示,现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有一部分并非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因此在后期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理论缺乏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冲破这一瓶颈,就需要再进行专业理论教育。高校可以定期开展培训班,为媒体从业人员进行持续的继续教育。这样媒体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素质,而且高校可以及时了解将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4.改变就业观念,面向地(市)、县等基层媒体培养人才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省级广电媒体的播音主持岗位大部分趋于饱和状态,而地市级、县级等基层媒体的人才却有很大的空缺。这种状况与基层媒体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密切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就业观念有关。学生往往不愿意去基层媒体就业,认为只有在较大的媒体单位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高校在平时对学生尤其是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时,应强调地市级、县级等基层媒体工作的广阔空间,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基层媒体单位是锻炼人才的摇篮。由于人才缺乏,学生在基层媒体单位能够更好地施展身手,有机会在不同岗位上进行磨练,更快地锻炼提升自己。

5.把握区域特点,满足当地媒体的特殊需求

播音培训总结篇10

一、听力训练及其相关的基础和基本能力训练:

1)学会正确发音,这是提高听觉接受能力的第一要素。学习时应有意识地聆听录音材料中的语音现象,注意辨别同化、省音、连读、失爆等现象,还要注意句子的重音、语调、语气等。并要经常模仿,达到自己的发音与标准发音基本一致的程度。

2)平时要多积累词汇。积累词汇不一定要抱着单词表一味地枯燥记忆。可以通过大量听读有关英美文化的文章,在享受异域文化的乐趣、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也积累了大量词汇。

3)应掌握英语时态、语态、语气、句子结构、常用句型的习惯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语言技能是综合性的,听力理解能力不是孤立的,而是语言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不可分离。读是写的基础,在读中可以学会写,读也可以促进听。所以,只有几项基本技能共同提高,才能培养全面的语言技能,在语言的能力上产生质的飞跃。只有在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同步提高时,听力理解能力也才会有质的突破。听力理解能力与词汇量、语法知识、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背景知识以及一个人的记忆能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听力理解、尤其是较长的文章的听力理解的必备条件。虽然听力理解测试主要测试的是听力,但是如果不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很难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完并理解题目,做出是非判断;也很难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及读完并理解问题句、概括出答案并填写在试卷上。也就是说,只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才会在听力上有质的飞跃。实践证明,在各类英语考试中,绝大部分听力得分高的考生,其他各项的成绩也很优秀。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中,听与读为语言的接收能力,说与写则为产出能力。

5)平时要不间断地进行听力训练。仅靠教材或做听力练习题很难真正提高听力水平,所以要利用各种媒体。听英文广播是提高听力的一种很好的途径。比较好的英文广播有Voa,BBC,ChinaRadiointernational等。听力练习一开始就听标准语速的英语广播,如Voa、BBC的节目,若很难听懂,则可以先从Specialenglish开始。慢速广播语速慢,较容易接受。收听广播时,先要训练对整体内容的理解,抓住要点,逐步培养快速反应能力和对连读意群及语调的适应性。如果只是单纯地听,又听不懂,就很难集中注意力,故可在最初练习阶段边听边写,若写不下来,还可以把所听内容录下来,反复地听,直到能听懂、写下为止。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逐字逐句地听写训练,提高对细节的准确把握。考生最好能踏踏实实地坚持一、两个学期的训练,不仅听广播,而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媒体,如卫星广播电视、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等。电视、广播、互联网上的材料新,用词新,考生可以学到许多新的表达方式。同时,最好进行不同声音的听音训练,包括英音、美音,男、女、老、少的声音,带耳机听,不带耳机也听,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各种不同声音的材料及各种不同的听音环境和条件。

二、进行提高记忆能力和做笔记的能力的练习:

在短文听力理解中,困扰考生的一个大问题是记不住所听的内容。听懂并要记住,才能进行判断和归纳总结。四六级和考研听力中的话语较长,短时记忆非常重要。

1)培养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关键是训练对所听信息的快速捕捉、短时记忆和理解消化。主要靠大量听力实践训练来训练大脑对听力信号的反应,技巧在这个层次上是少量的。理解和消化也应靠大量的听力实践,训练大脑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信息的反馈和处理。

2)注意听对话或短文的主要意思。在听的过程中,不要回想或考虑没有听清的细节或没有听懂的词句,否则会影响听下面的内容。

3)听的时候要根据问题和选项有目的地去听。听的目的就是弄明白该问题要求考生做什么,然后快速找到有关资料并做出正确答案。因此,如果有个别单词听不懂也不必过于担心。

4)要把听到的内容在逻辑上联系起来。相互关联的内容容易记住。比如,如果听的是小故事,那么可以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把人物、情节联系起来记。如果听到的是其他类型的短文,要注意听出主题句和论述、说明主题的论据。

5)用做笔记的方式帮助记忆。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单词的前两、三个字母或中英文符号记下主题、论据、重要的人名、地名、数字、时间。做笔记时要记录一些重要的数据和重复率较高的词,这样回答问题就不用单纯靠记忆。平时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训练提高书写速度。

6)听写是训练听力的有效方法。在做听写练习时要注意,不要为了写下前面的单词而错过后面的许多内容。在通常情况下,第一遍很难写下全部内容,尤其是较长的单词或句子。所以,第一遍选写下较容易或很熟悉的单词,较长的单词先写下前面两个字母;不会写的单词可以写下第一个字母或其大概的音标,听第二遍的时候再进行补充、完善。

7)听力训练要有正确的方法。练听力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能边听边干别的事情。最好边听边写,把听到的内容做记录。这样既可以集中注意力,又可以获取具体信息。

三、培养听力理解中的预测技能:

预测能力是听力理解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指在做听力题之前,根据每个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来判断总体的内容。如果试卷上的四个选项都为地点、时间或人物等,就可以判断问题是以where,when,who,what,why,how等开头的特殊疑问句。可以指在听的过程中,根据已获得的信息线索,包括主题句、关联词、语言环境等,预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或说话人下一步要讲述的内容。因此,听时要特别注意与这些方面的信息相关的词。

1)根据主题句进行预测。听短文时,要从第一个句子就开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对该短文进行预测。预测的内容包括讲话或谈话的主题、说话人的意图、目的、态度等。这些预测会影响听话人对这段话的理解。预测从第一句话开始是因为这句话往往是主题句,对下文的内容有概括的作用。因此,抓住第一句话对听懂全文至关重要。每段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该段的段落主题句,概括该段的主要内容。每段的段落主题句也往往紧扣主题。故可以根据各段的主题句概括该段内容和全文内容。

2)逐句预测。这是听的过程中最自然的过程。逐句预测,逐句验证,然后运用逐渐增加的信息,去预测下一句的内容,这样累积起来,就可以把握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