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38:32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艺术素养;结合;奥尔夫音乐;实训课堂

奥尔夫音乐是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造的教学法,是一套音乐教学的完整体系。它的产生为音乐教育带来一股清流,在当今社会的音乐教育专业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多元、生动的教学方式是它的特色。因为它的多元性、灵活性、时尚性、综合性而受到当今教育界的喜爱。奥尔夫音乐教育一经传入中国,便迅速传播,并受到大家的欢迎。

一、奥尔夫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声音语言、肢体舞蹈动作结合在一起,让儿童进行自主创造,并且将音乐、舞蹈、语言、动作相结合,正是这种从儿童本位出发的特点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可以迅速被世界范围内音乐教育工作者认可。对学生音乐素养提升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有以下作用:

(一)将动作、语言、舞蹈三方面结合教学

通过将动作、语言、舞蹈三方面结合教学,符合受教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式,从受教者本位出发,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挖掘。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奥尔夫的教育过程可以让学生让学生拥有综合性的课堂把握能力,并使自己的音乐素养在结合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通过多元素进行节奏及乐感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培养节奏感,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基础的元素,节奏可以离开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则不能脱离节奏1。奥尔夫音乐的教学,在节奏教学方面加入了很多打击乐器,如三角铁、串铃、响板、沙球、钹等,通过这些元素的加入可以使学生迅速建立节奏感并建立良好的乐感。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念

奥尔夫音乐实训课堂通过多种音乐编创活动来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空间结构感等。音乐是动作、舞蹈和语言的综合体,使人们能够快乐参与进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念。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训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有较强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养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了解并掌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校的基础与实践课相结合,可以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将在学前教育的课堂与奥尔夫音乐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到找到学前教育专业与奥尔夫音乐的共性。音乐教学方面,学生通过接触奥尔夫音乐独具特色的乐器,结合学校的器乐教育,可以自主创造出来多种音乐形式。舞蹈教学方面,奥尔夫音乐课堂将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的结合,对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起到很好的锻炼,配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传统课堂训练,有效地将音乐与肢体语言统一,感官与肌肉统一。正是融合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传统理念,并与奥尔夫音乐教育有所结合,教学成果及优势显著提高。

三、我校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实训课堂情况及教学成果

我校在借鉴奥尔夫音乐实训课堂并不完全照搬,而是在教材建设、教学任务上与传统教育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之下,形成符合本土教学模式的奥尔夫。首先,我校拥有全区最完整的奥尔夫实训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老师在奥尔夫音乐实训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氛围,收效良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导知识、学习技能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和音乐伙伴,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来进行音乐活动创造2。其次,我校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实训课堂中注意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将在学科建设中,将多种学科融合,有利于将学生的学习领域拓宽。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在音乐的学习方面加入视唱练耳,读谱,乐器伴奏,以及节奏教学。在舞蹈肢体方面,加入了舞蹈动作的学习,舞蹈队形的编排以及舞蹈与音乐的编配等等。将教学的每一部分都与奥尔夫教学相结合,使奥尔夫的教学法可以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形成一个整体,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

四、通过开展奥尔夫音乐实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2

奥尔夫教学法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由廖乃雄老师最先引进至国内,迄今为止发展得很好。在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铃木教学法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发展得最好。中国音乐家协会下设了奥尔夫专业委员会,最近也在全国开展了许多活动。7月22日,成都举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奥尔夫培训活动,我受邀参加,但由于与我去德国的行程重合,所以未能成行。而这次深圳主办的奥尔夫活动因为是《中国音乐教育》杂志参与主办的,所以我们特别重视。通常的培训活动只是向大家展示很多课例,传授奥尔夫教学体系中的一些方法和做法,今天却是要就奥尔夫培训的背景、现状以及趋势进行一次探讨和交流。2001至2011的十年来,我们并未对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给予很多鼓励,主要因为这十年是全国上下都在全心全意地致力于音乐课程改革的十年,从2001年进入“课改”开始,我们一直在广泛宣传和推广我们国家提出的许多思想和理念,以及我们“新课标”的探索和实验,这十年间我们集中精力宣传好“新课标”和国家对音乐教育的一些认识,使大家能够有一种统一的对音乐教育的理解。2011年版“新课标”颁布之后,其中的许多思想和理念,包括原则都已深入人心,教学也进入了正常的轨道,各种教学法作为我们在实践中运用的教学方式或手段,开始适时地广泛传播。今年我们在深圳办了奥尔夫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的培训,稍后在北京、厦门和长春三地还有铃木教学法的培训。所以说,“课改”和“新课标”的颁布之后,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各种各样的教学法和国内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都被广泛地宣传和推广,我希望在推动这些教学法的实践当中我们的培训能够成为一个亮点。曾有人提过意见,认为现在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已经举办了多次培训,为什么《中国音乐教育》杂志还要单独参与合作去办一次培训?其实本次培训有别于其他众多的奥尔夫教学法培训,一方面是获得资格认证,另一方面是想在培训后以论坛的形式跟大家交流对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中小学推广的一些认识,并在主要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通过活动和《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给全国音乐教师传递一种信号和信息,让大家关注如何在中国认识、推广和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以及柯达伊、铃木等其他教学法。这就是我们对这个论坛格外重视的原因。今天我们将有一次很好的对话,你们反映的许多问题,就是全国音乐老师都会反映的问题;你们遇到的问题是大家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这个培训班上体现出的问题。所以我准备了几点对奥尔夫教学法的简短的个人认识,特别是结合当前“新课标”和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音乐教育实施中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并不是从书本上来的,而是我作为一个老师的个人思考、对奥尔夫教学法的一些感受以及我所困惑的问题,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提出问题,请专家解答在中国的中小学应该怎样实践奥尔夫教学法。

我的这几点认识跟专家们所讲的不一样,是我自己通过苦思冥想的过程总结出来的,所以可能会有许多很直观、感性的表达,但我觉得这也是它的价值所在,如果我找来奥尔夫教学法的书本写上几条,可能大家会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我的几点认识中包含了许多的思考,比如奥尔夫教学体系在中国要如何实施、它有哪些优点和益处。我想从这个教学方法对国内音乐教育所起作用的角度来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理解“海纳百川”

第一点,我称其为“海纳百川”。不要把奥尔夫教学法看成唯一、独立的体系,我认为这对于教师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不是大家学习后拿到证书就能成为一名奥尔夫教学法教师。

1.永恒―亘古不变的理念:从人的本能出发,发展每个人的潜能,即“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

奥尔夫教学法一个亘古不变的理念就是从人的本能出发,发展每个人的潜能,而不是让教师仅仅掌握一种教学技能―怎样教会学生一个节奏、怎样教会学生识谱、怎样教会学生欣赏一段音乐。音乐的元素性和即兴性,是从人的最本质出发来发展的潜能。有这样一句很经典的话:“音乐教育是培养人可塑造的各种能力”,这各种能力不仅仅是音乐能力,从教育角度来说,不仅仅是为了学习音乐而掌握和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因为音乐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它不是一个必备的生活技能,所以它永远的主题是着眼于人可塑造的各种能力。

2.包容―开放的体系,吸收各个民族的音乐,融合所有国家的方法。“本土化是我们的追求”,从语言、节奏、舞蹈和奏乐入手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必定要跟所在国家的文化、理念和音乐来融合,它发展到今天之所以叫作奥尔夫教学法,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奥尔夫本人,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包容性。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我们国家的方法,像锣鼓经、声势节奏等,包括我们这次培训中与“人音社”教材的结合,都体现了奥尔夫教学法的包容和发展,也正是这种包容体现出了它的生命力。奥尔夫教学法还没传到中国时,我们实验过许多教学方法,奥尔夫教学法引进以后,发现我们曾用的教学方法与奥尔夫教学法是伯仲之间、大同小异的。其实我们在自然状态中使用的许多方法,都可以归纳到奥尔夫教学法当中去,奥尔夫教学法恰恰是总结了各个国家各种各样不同的教学法,然后把它作为理论体系提出。在座的各位老师,在实践当中不要认为奥尔夫教学法和现行的教学法会产生抵触,认为自己运用的是奥尔夫教学法,其实并没有这种区分。前两天有一个教研员跟我说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去参加特级教师的考试,主考官是外省聘请的,也是位特级教师。在说课环节,一位教师陈述自己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讲了一堂民族音乐的欣赏课,考官说,这是一个民族音乐,为什么要用奥尔夫教学法?当场予以否定。这件事说明这个考官对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包容作用和结合作用的认识是不到位的。

3.发展―没有只用奥尔夫的教学,也没有不用奥尔夫的学习,永远在变化中

奥尔夫教学法始终在变化,奥尔夫的学习方法是永远发展的,奥尔夫是一种思想,一种精髓,它有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但大家不能固定思维方式。曾经也有许多人跟我说过,“没有只用奥尔夫的教学,也没有不用奥尔夫的学习”―并不是说某节课就叫作奥尔夫教学法课,但也不能说奥尔夫教学法就完全不用,因为奥尔夫教学法是基于音乐的即兴性、元素性的,这种即兴性存在于节奏等教学中,也存在于我们教学的方方面面。其实在没有奥尔夫教学法之前我们很多方法在教学当中是存在的,只是奥尔夫教学法更加系统地以奥尔夫命名并加以推广。大家在这里经过了五天的学习,如果回去后只是照搬教学法来教学,那么我认为就违反了奥尔夫教学法的本意。它是从人的可塑造的各种能力出发,它的开放的体系,使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到世界任何国家都成了可能,它的不断变化、不断创新,赋予了奥尔夫教学法永恒的生命力,“海纳百川”,千条江河归大海,它同时也带有包容各个民族和音乐的思想。我认为看奥尔夫教学法不要仅仅看到奥尔夫本人,它只是用奥尔夫的名义命名,要把它看成是有利于教育人的一种方法,一种有利于人的发展和教育的方法。所以我们理解“海纳百川”,得出一个结论即“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生命力”。

关注“动中教,做中学”

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的教学大纲中就曾提过“动中教,做中学”,这个理念并不是奥尔夫先生提出来的,那么为什么要讨论这个呢?奥尔夫教学法是一个发展过程,教育理论和哲学思想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奥尔夫教学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对奥尔夫教学法的肯定越来越明确。其实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都有它们各自的长处,但是最重要的是谁更适宜社会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最近写了一本书,叫作《运动发展心理学》,提出一个新的心理学的观点:“运动改变大脑,动作是人类认知的基础。”认为人类运动改变大脑,使人更聪明。这虽然是产生在奥尔夫教学法之后的新理论,但它与奥尔夫的思想不谋而合。那么,如果这样一个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成立,就可以说明在“做中学”特别有利于人的发展。这里人的发展是指什么呢?人的发展不仅仅是音乐的技能,还有人的成长能力、大脑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事物的感觉的发展等,这个理论的出现赋予了奥尔夫教学法新的、出色的现实意义。相信大家通过这些天的学习都已然理解了所有的学习都是在“做中学”。当然针对儿童而言,它讲的是改变大脑和认知的基础,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运动改变大脑,动作是人类认知基础恰恰是对小学生和幼儿园学生而言的,所以说这样一个新的理论赋予了奥尔夫教学法更强的生命力,它迎合了实践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是基于我们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来的,我们用奥尔夫教学法印证了这个方法的正确性。2011年版的“新课标”着重强调了实践性,从音乐教育的哲学上有一个观点叫实践主义哲学,实践主义哲学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出现在奥尔夫教学法实行了几十年之后。我们现在通常知道的指导是审美主义哲学,实践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对审美教育哲学的批评的基础上产生的,认为音乐学习不能全是审美,而且实践主义哲学强调一定要在“做中学”,跟心理学的发展是同步的。我们一直强调“动中学”和主动参与,这些跟人类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是相通的。所以在“新课标”中,并没有提到奥尔夫教学法或柯达伊教学法,但是大家知道无论是“新课标”还是教材,都离不开我刚才提到的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包括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和铃木教学法,更离不开这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奥尔夫先生在当时创造这个教学思想的依据是杜威的民族主义教育,即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所以说所有教学方法的产生,都与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原理有关系。我们现在讲的两个重要的原理―第一个是心理学的原理“做中学”,动作是人类认知的基础;第二个是音乐教育的原理,即实践主义哲学,音乐的所有学习都要通过实践来获得。所以说新的理论又给予奥尔夫教学法以更好的支持,动作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在用动作改变大脑这个理论下,奥尔夫教学法在这方面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四大教学法各有各的优点,也有某些优点超过了奥尔夫教学法,但是在动作作为人类基础认知这一方面,奥尔夫教学法尤为见长。

聚焦“社会交往能力”

1.未来社会中,社交能力甚至会比创造能力更重要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音乐教育的价值上提出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创造价值,也是在国家课程标准中首次使用这样一个价值概念,把社会交往能力作为核心价值提出来只有我们这次的“新课标”,而社会交往价值又是人成长的核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尤其在中国,未来社会中社交能力甚至比创造能力更重要。我们在2001年“课改”的时候征求了上海跨国企业领导者们对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当时我们认为创造能力是中国最为薄弱的教育环节。大家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李约翰难题”,即探讨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创造性,为什么从四大发明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对世界科学文化、科学技术领域有所贡献,所以我们都认为关于创造力的培养可能是他们提及的核心问题,结果反馈回来的意见让我们特别惊讶,所有人的想法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叫作“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他们认为中国人很聪明,有很高的智商,也很勤奋,但是往往招聘到的高学历人才没有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给企业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破坏,用他们的一句话就是:智商越高,破坏性越大。所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社会交往能力甚至会比创造力更重要,相信老师们也有这种体会,而奥尔夫教学法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学习内容,也希望大家把这样一个学习内容充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大家知道我们“人音版”教材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的第一课叫《好朋友》,这个课的设计就是要解决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学习音乐的问题。歌曲首先是老师对学生的点名:“你的名字叫什么?”是用音乐的方式建立师生之间的交往;然后“拉勾勾”建立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能力,这一课的设计实际上体现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在我们所有音乐教学、“新课标”和教学方法当中,特别需要大家注重的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核心能力,这种人类生存的核心能力比音乐能力更重要,比创造能力显得更重要。音乐不是生存本能,但是社会交往是生存本能,奥尔夫教学法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学习内容。

2.奥氏教学别强调合作学习,培养人的交流意识,体现了新的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我国“新课标”中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前面举了教材的例子,最后还有一个结论―人们常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新的观点说“机会是给那些让人感觉到快乐的人”,因为让人感觉到快乐的人可能在与人的交往当中会做得非常出色。所以提炼奥尔夫教学法的一个观点就是它的学习特别注重交互性,这些跟我们“新课标”中的理念都是息息相通的。

强调“感性入手”

审美不仅是价值的判断,对儿童来说,更重要的是感性的培养

奥尔夫教学法非常注重感性。我们常常讲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通常意义上的审美能力是价值判断,判断好与不好,其实审美不仅仅是靠价值来判断,对儿童来说更重要的是感性的培养,我们之所以在新的课程当中把音乐要素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而且这个音乐要素不是作为概念和理论来学习的,就是要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我们讲节奏,节奏可以分解成若干个;我们讲旋律,旋律可以有十几个知识点,都是在讲旋律。这些就是让学生获得一种感受。我常讲即便是我们对一个拍子的认识,其核心能力是感受强弱和强弱有规律的情形;我们讲曲式和结构,我们的核心能力是让学生能够听辨出重复与对比,所有这些都围绕一个核心问题―通过感受来入手音乐的学习。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从感性入手,所以艺术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耳聪则目明”,聪明不是人的理性认识,它是发展人的感觉器官,是指人反应的迅速和准确。“聪”是耳朵,“明”是眼睛,所以包括美术或音乐在内的艺术教育最后发展成听觉、触觉、视觉和运动觉等感觉,作为奥尔夫教学法在实践当中最重要的形式。我经常讲“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奥尔夫教学法并非形式上的画画、做动作(拍手跺脚)和身体接触等,这个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你“不知其所以然”,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就失去了最核心的价值,也无法体现教学成果。即便是审美―“新课标”中审美讲的是感性,而不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我们现在的教学不仅仅是价值的判断,更重要的是感性的培养,所以才有我们“新课标”中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和调性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这句话其实说的就是感性,发展它的感觉和知觉,其实跟奥尔夫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

困惑与思考

前面所说的是我站在个人的角度,手上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的一种思考,下面提几个困惑我的问题。

第一,奥尔夫教学法有没有音乐的形式与载体?我提出这个问题来供大家参考,柯达伊教学法最后的一个形式大家是知道的,是以合唱为主要载体,当然柯达伊教学法最初也有民族性的问题、识谱的问题和柯尔文手势的问题,我们教材中的识谱顺序基本上是按柯达伊教学法的顺序,从“Sol、mi”开始学习;再比如说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是以体态律动的训练为主,铃木教学法是以小提琴为主。我在台湾地区看过一场铃木教学法的音乐会,小提琴、大提琴、长笛都是用铃木的方法来学习的,演奏的效果非常好。奥尔夫教学法是为教育而诞生的,是一种音乐教学方法,但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它的一个音乐载体,这个问题或许不够成熟,不知道跟大家有没有共同的地方,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第二,奥尔夫教学法有理念和方法,但是从初级到高级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层次间的关系是怎样进行的,在小学高年级怎么应用,初中和高中我们应该怎么使用,在这点上我也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好的方法。

第三,如何来评价该体系的成果和成就。因为国家对于“新课标”还要不断地修订,首先在评价上―对教学的评价、对学业的评价和对核心素养的评价都会增加在一个新修订中,对于奥尔夫教学法来说,如何评价这个体系的成果和成就,我也没有想好。所以说这是浅显、也可能是不值得一驳的问题,但也是困扰我多年并跟很多研究奥尔夫教学法的人经常讨论的问题,这个也供大家思考和实践,也许在实践中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3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高校音乐课堂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将动作、语言及音乐融为一体的教学。在我国加大教育力度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不断加深。现阶段我国高校积极增加了音乐等艺术教学比例,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同时可以极大的丰富高校教学内容及形式,有助于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听力及节奏训练,更能够有效的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一)产生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及作曲家,他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父之一,在进行音乐教学研究的过程中,经过不断专研总结出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受到了世界各国音乐界的认可。在该理论长时间的发展中,已经对各个领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成人教育和老年健康等领域。

(二)基本理念

首先,原本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产生及有效应用最主要的基础就是它的原本性。奥尔夫曾指出,这里的原本性不仅仅代表单纯音乐,它同时包含了语言、行为等在音乐中的体现,同时指出原本性指的是不同语言及舞蹈动作是音乐产生的根源。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其原本性,就是要将舞蹈动作、语言及行为等多种因素融入到教学手段当中,这样一来将产生不可替代的教学效果。

其次,人本主义。奥尔夫指出,音乐教学中,原本性同人本主义是密不可分的,人本主义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原本性进行充分的展现。尊重人本主义,要求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以人的发展为基础展开各种教学活动,并不是简单的将知识及结构进行讲解,同时课堂中,学习者是否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奥尔夫的这一教学理念同新课程改革对我国教学的要求不谋而合,充分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积极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是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积极融入到听力训练中,就是对原本性和人文主义进行最大程度的发挥。在进行任何乐器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积极融入打击乐器,学生在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节奏训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同时这种具有声势感的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更深刻的对音乐进行感知。听力训练是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旋律、节奏等多种音乐元素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上要想积极体现奥尔夫教学中的原本性和人文主义,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来进行。例如,《土耳其进行曲》就是高校音乐听力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首曲目,通过对该曲目的欣赏,不断变换的旋律会促使学生不知不觉随着音乐摆动,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会大胆的运用语言和肢体对音乐进行描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听力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二)积极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节奏训练

节奏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根本理念,无论在进行任何一种乐器的教学,掌握好旋律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积极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将动作、语言及音乐融为一体,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有节奏感的朗读,将文字进行不同节拍的变换朗读,并鼓励学生努力去对不断变化的节拍进行感知,从而对节奏掌握的更加轻松。同时也可以在节奏训练中,积极的融入动作,通过不同动作形式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肢体部位所发出的声音应当是有一定节奏的,随着姿势的不断变化出现不同的节拍,学生会对节奏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加体现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本性和人本主义。在学生们积极参与这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其听觉分辨能力得以提升,从而在进行乐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更加良好的节奏调控能力。

三、结语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根本上的不同,它创造性的提出了动作及语言等是音乐发展的本源,同时表明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人本主义。现阶段我国高校在积极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大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对语言及肢体应用的背景下,对旋律、节奏和听力进行更好的掌握。

参考文献: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奥尔夫教法;智障儿童;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针对智障儿童身心、智力等各方面发展不健全等问题的基础上,对这些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方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老师教谱、学生唱谱的模式上,而是通过加强节奏训练,去培养这一类孩子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自觉性,通过乐器教学以及音乐游戏教学去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在提高音乐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去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1奥尔夫教法在音乐课堂教育中的特点

1.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奥尔夫教法在其音乐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在很多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担任唱谱的角色,发挥在课堂的主导作为。但是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之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表达自己与音乐有关的任何想法,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上,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自我意识都得到了很大锻炼,音乐的课堂也就成为了他们自我表达的课堂。对智障儿童实施这种音乐教育法,对智障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都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2寓教于乐,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加入“游戏”环节

无论是在音乐课堂还是在其他课程的课堂教育中,单纯的理论教育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仅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制约,而且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教育理念,寓教于乐,在音乐的课堂上加入了很多游戏的环节,一次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对智障儿童来说也是同样如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的部分,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逆反和抵触心理。

1.3运用包括“人体乐器”在内的各种乐器

单一的唱谱练习会使得整个音乐学习的过程枯燥乏味,奥尔夫教法也意识到了传统音乐教法的这一不足,因而在其音乐课堂上运用包括“人体乐器”等众多乐器。比如用手打拍子等,这样的人体乐器对音乐技巧和学习能力没有很高的要求,也十分适合智障儿童的音乐学习。各种打击乐器可以帮助学生去找准音乐节奏,提高音乐学习的能力。“人体”乐器的应用较为广泛,也能够被普遍学生所接受,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因此这也成为了奥尔夫教法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和内容。

1.4音乐课堂以及音乐教育思想的开放性

开放的教育课堂以及开放的教育理念会使得整个音乐教育充满活力,这不仅是智障儿童唱游与律动课堂所需要的,在整个音乐教育中都显得十分重要。音乐的教育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更加亲近生活,就拿智障儿童音乐教育这一点来看,奥尔夫教法则提倡主动与这些智障儿童交流,不再用传统的一套教育理念去禁锢孩子的思想,而是真正去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与开设音乐教育这门课的初衷相吻合。

2奥尔夫教法在智障儿童唱游与律动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专业化的师资力量有限

奥尔夫教学法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通过寓教于乐等各种形式去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只有接受过专业的奥尔夫教学体系培训的老师才能真正掌握这种教学法教学的精华。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不足已经严重阻碍了奥尔夫教学法在智障儿童唱游与律动课堂应用的发展,很多老师只是掌握了一点这种教学体系的皮毛,一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虽然我国很多机构会经常请一些国外著名专家开展讲座,进行专门的指导,但专业化师资力量有限的问题并没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为了很好得解决专业化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我们要加强这种教学体系的培训,多以地方培训为主,注重师资力量的建设。鼓励教师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和创新这一理论体系,从具体问题出发,了解这一类智障儿童对音乐的心理需求,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2.2乐器等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各种乐器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已经成为奥尔夫教学法的一大特色,但是我国很多地区乐器等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由于乐器的采购成本比较高,很多地方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采购这些乐器的时候不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采购,这也是目前存在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家需要加大相关教育经费的投入,做好各类乐器的购进工作。此外,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简单的乐器来缓解乐器等设备不足的现状。

2.3对音乐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

很多人对于音乐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单纯地认为音乐只是用来享受和放松的工具。由于智障儿童本身在的学习能力就比一般的人要低,其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度不够清晰,因而会忽视孩子音乐的学习。由于奥尔夫教学法的有效开展需要家长、学生以及教师三者的有效配合,孩子和家长对音乐需诶的重视程度不足问题也会阻碍奥尔夫教学法在智障儿童唱游与律动课堂中的应用。我们要加大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宣传力度,改变家长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整个社会对于智障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奥尔夫教学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智障儿童的唱游以及律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宣传和推进这一教育理念的过程中,不断对这一理论创新完善,提高智障儿童的音乐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洋.奥尔夫声势音乐教学对促进智障儿童音乐课堂同伴互动的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新体系综合性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23-01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音乐是手段,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才。我国的音乐专业人才可以说十分稀少,特别是相对于巨大的人口总数,很多人从小没有接受过必要的音乐培训。我们不是要把每个人培养为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也为他们向音乐高深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舞蹈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游戏中增强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本文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儿童的音乐听觉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人们从事音乐活动的主要方式。音乐听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听觉对音乐语言中各种基本要素敏捷的反应力、记忆力和整体的感知力。那么,对儿童进行音乐听觉训练可以从哪些方面要求呢?

首先,可让学生辨别声源(即声音发出的方向)、音色、音的高低。如在《辨音取乐器》的游戏中,教师在学生看不到的地方敲击乐器,每次请能快速听声音并说出乐器名称的学生上来取乐器,然后再由他来敲击,请其他小朋友来听辨,依次传递下去。不过在游戏中要尽量鼓励每个儿童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直到每位小朋友都能分辨并说出乐器的名称。

其次,可让儿童辨别音的强弱、音乐进行的快慢、音的长短以及在音乐中的应用、音乐的结构形式等。如在《咚咚和嗵嗵》的音乐游戏中,教师运用固定的节奏型介绍闹闹和静静的特点,可以这样说:音乐谷里来了两个奇怪的小精灵,一个叫闹闹(f),一个叫静静(p),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来跳舞吧。这时候教师开始放音乐,鼓励学生自由想象闹闹和静静,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当鼓声或音乐强时,学生向下使劲跺一下脚或拍手;当鼓声或音乐弱时,学生踮起脚尖轻轻走或点手心。

2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儿童对音符旋律的感知能力

旋律是最重要的音乐基本表现手段之一,它本身就是乐音的高低、长短、音色、力度、速度、调式、调性等等诸多要素综合运动的结果。例如,在教唱音阶时,就通过肢体游戏让孩子们很快的就学会了,开始笔者先跟小朋友们一起玩摸五官的游戏,笔者说出鼻子、嘴等名称,请学生快速摸自己的五官等,然后继续玩此游戏时变换身体名称来玩,同时加上歌词和旋律开始学习唱音阶。让孩子们初步尝试用身体的部位来表现音阶。谱例如下:摸摸你的|小脚|dodo|dodo|摸摸你的|膝盖|rere|rere|摸摸你的|双腿|mimi|mimi|……

3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儿童的节奏运用能力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幼儿音乐教学重要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讲求寓教于乐,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然后根据律动,结合乐器等进行即兴创作。音乐游戏可以极大地吸引幼儿的关注度,并能够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调动起孩子参与的热情,这对于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奥尔夫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对于初学音乐的幼儿来说,奥尔夫教学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立教学内容,不需要学生必须学会读谱,只是通过简单的听唱,让幼儿对乐理有基本的了解,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为主,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内容

奥尔夫教学讲求的是学习者对音乐秉持的思想和态度,而不受教学理论和技巧的束缚,激励人们不断地发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奥尔夫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与语言结合教学、与动作结合教学以及与奥尔夫乐器结合教学。在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提倡与本地文化相融合,这不仅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借助现代音乐教育体系,让音乐教学可以更好地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服务。将语言结合到奥尔夫音乐节奏练习中,要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名称,以缩短教学的解说时间,但要注意,这些名称要有一定的音乐意味,以拼凑成具有音乐感觉的节奏单元。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反应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将声势、形体表演以及民族舞蹈等结合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形体动作对音乐有更为真切的感受,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奥尔夫教学中,奥尔夫乐器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对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具有重要的作用[1]。奥尔夫音乐教学通常选用的都是简单易操作的乐器,这主要是由于幼儿动手能力有限,教学乐器就如同孩子们的玩具一样,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快乐最重要。

(二)教学特点

从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教学体现出了原本性、民族性、即兴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奥尔夫教学追求的是音乐的原本性,符合幼儿的欣赏特征。在传统教学中,注重教学结果,却忽视学生的教学感受;而奥尔夫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的感受,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发现,这是一个极大的转变过程,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强调结合本土文化,所以在教学中会有展现民族文化的环节,而以游戏作为教学入门的奥尔夫教学,更是强化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奥尔夫教学的游戏性摆脱了传统教学的呆板,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即兴表演,这也是奥尔夫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

奥尔夫教学将语言、动作和乐器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学中可以获得更多展现的机会,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奥尔夫教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国对奥尔夫教学方法的借鉴和应用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教学效果,以使奥尔夫音乐教学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的融合,从而为我国的音乐教学寻找到健康、快速的发展道路。

(一)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从艺术角度来看,音乐、语言和形体动作是分不开的,因此,学习音乐也就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一种综合培养。幼儿因生理和心理特点,对音乐的理解还很狭隘,但奥尔夫音乐教学因结合了语言、动作和乐器,给幼儿提供了多种感知音乐的方式,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2]。在教学实践上,奥尔夫教学不仅结合了本土文化,同时不拘泥于音乐教学范围,让学生有机会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如即兴表演,在结合自由朗诵的基础上,通过对韵律的理解,创造出一种艺术展现形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奥尔夫音乐教学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进而使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下去。在教学课堂上,奥尔夫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方法,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奥尔夫音乐教学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地感知音乐的魅力,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综述

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整个音乐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奥尔夫音乐教学得到广泛关注的情况下,幼儿音乐教学也要充分地借助该种教学方法,以使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充分地考虑到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利用游戏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进而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积极地推广,以使孩子们的音乐梦想得以激发。

【参考文献】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7

关键词:园本课程;奥尔夫音乐;语言领域;红歌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44-01

一、我园申报奥尔夫课题情况

2011年9月,我园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的子课题《中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园本特色教育的融合应用》,结合本园实际情况,我园的课题研究方向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与语言教学的整合”。

二、奥尔夫园本课程开发与创新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德国著名音乐大师卡尔・奥尔夫创立,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以音乐为主线,通过语言、音乐、游戏、体态律动、歌唱、乐器演奏、即兴创作、美术等综合形式来培养孩子的乐感和听力,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主动参与到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增强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兴趣。我园借助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丰富及充实奥尔夫课程内容,以新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进行教法的渗透,将语言领域与奥尔夫音乐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奥尔夫音乐教育内容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形成具有特色的奥尔夫园本课程。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主要以中国特色的红色歌曲音乐元素为主线,小班:选取简单的红歌如:《这是小兵》、《娃哈哈》、《小海军》等,中班:加入红色童谣,如:祖国妈妈真漂亮、国徽等,大班:选取有红色歌曲的交响乐,如:《东方红》、《茉莉花》等,这些红色歌曲有着丰富而深邃的内涵,以其平时的词句、优美的旋律和简练的艺术语言,向大家讲述着革命故事,传播着革命真理,弘扬着革命精神,也寄托着革命信念,因此,我们在园本课程建设上善于吸收和利用了“红歌文化资源”,让幼儿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与浸染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三、奥尔夫园本课程的实施

红歌的创作手法简洁,语言精炼,它来自于民间,真实地反映当代社会、当代历史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所以它具有结构单纯、形象生动、韵律优美、节奏和谐、易诵易记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们除了要保留和发挥这些特点外,还要充分考虑红歌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融入时代的因素,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加入新的元素,赋予园本课程新的生命力,使之成为当代孩子健康发展的新素材。

《红星歌》是一首经典的革命歌曲,主题鲜明、节奏感强,歌词朗朗上口,小班:让孩子体验歌曲的情感,感受音乐,重点通过语言节奏“走过草地,勇敢前进。游过小河,勇敢前进。”掌握固定拍的节奏。中班:让孩子在熟悉音乐,了解音乐的基础上,通过固定的语言:“红星闪闪,指引方向,红星闪闪,照暖心窝”,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如:或者的节奏型,大班:让孩子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a段节奏欢快部分,孩子通过唱的形式表现,B段音乐比较舒缓,共四个乐句,孩子通过配乐朗诵,既分清了乐句,又体验到音乐的不同风格,活动中,教师的全新教法(合唱、朗诵、乐器演奏等)不仅对孩子进行了革命历史的教育,更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了奥尔夫音乐的魅力。

四、奥尔夫园本课程的价值。

1、提高了幼儿的自控能力、注意力、记忆力。

幼儿期的孩子天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无意记忆占优势。针对孩子这一特点,我们主要通过语言节奏游戏、传唱红歌、朗诵歌词、说唱游戏等形式训练孩子,如:小松树的教学,主要通过语言游戏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引入环节:幼儿听鼓声传小松树卡片,固定拍的节奏稳定后,再带入语言节奏的学习,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新枝芽。小朋友,快长大,爱学习,爱祖国;最后,在纯音乐的伴奏下,边玩小鼓、小手的游戏,边念语言节奏。每次我们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保证孩子在活动中有兴趣、精力集中,并慢慢锻炼他们的自控能力,培养其注意力和记忆力。

2、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来完成的。语言本身会有生动、丰富、微妙的节奏,因此我们注重了用语言进行音乐节奏训练,由此,既提高了孩子音乐方面的综合素质,又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一首好的歌曲总是由词和曲两部分组成的,幼儿在优美的曲调中感受音乐,也在生动的唱词中获得文学知识,发展了语言能力。

3、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欲望。

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潜在能力的表现,幼儿同样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使,他们不停地进行各种寻求和探索。如:《浏阳河》a段让孩子尝试如何在抒情缓慢的音乐中朗诵旁白的语言;B段根据音乐主旋律创编各种不同的节奏型;C段创编不同的动作表现音乐,所有的环节都是孩子即兴、自由的创作,孩子们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大大地开阔了他们的探索思路和创新思维。

在建设园本课程上,我们不断摸索、不断积累,为使课程内容更具吸引力,我们把红色歌曲文化资源与奥尔夫音乐活动整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奥尔夫园本课程,通过对课程的实施和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音乐素质、同伴交往、创造力和探索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教师的音乐专业技能包括对音乐选材、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理解、音乐八个元素的掌握(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织体、曲式、风格),都有明显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宁玲.感悟童谣(J).当代幼教.2008,(4).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声势节奏 普通高校音乐教学

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方针的推进,高校音乐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变化,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运用更加科学、进步和具有创造性的方法进行教学工作。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和成功的音乐教学法之一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它的以人为本、提倡原本性的创造性教学方式受到了音乐教育界的普遍欢迎。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由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是一种着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的教学方法。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奥尔夫教育从原本主要面对儿童的扩展到中学音乐课堂、成人教育、音乐治疗、老年健康等各个领域。由于其互动的教学方法,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原本性教学的理念非常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针对普通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文化水平较高但缺乏审美能力,音乐素养严重不均衡及其特殊的心理特征等情况,合理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于课堂教学之中,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声势节奏教学,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比较复杂的学习内容。普通高校学生(非音乐专业),既不能像儿童一样慢慢地学,又不能像音乐专业的学生那样系统地学习,而且其身心特点和学习、生活状态也决定了其速成的要求。

在学习初期,教师编排节奏游戏,由学生共同用声势活动的身体节奏(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表现出来,节奏类型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为主,例如一般的流行节奏,可伴随同类型音乐进行。这个部分完成后,可以进行综合练习,进行不同类型节奏变化并适当加入一些简单的表演(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和声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乐器演奏活动的声音造型,可以选择简单而少量的乐器。随着学习过程的进展,还可以进行一些嗓音造型,但这个部分可以安排得少一些。要以声势节奏贯穿教学的始终,逐渐增加学习内容,让原本抽象的音乐理论变得简单易懂,这不仅让学生体验了音乐的美妙,还让他们理解了乐曲的体裁、曲式结构和风格特点。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了音乐学习的角色。当学生进入角色以后,其表演欲和创造欲就会被激发出来,对后续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以东北财经大学的学生为例,由于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受到的音乐教育差异很大,造成后来在音乐理论学习上的快慢不一的情况。在进行了声势节奏训练(流行舞曲、弗拉明戈舞、踢踏舞等)以后,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变被动为主动,使后续学习进行得很顺利,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侧重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声势节奏教学来指导学生进行即兴性表演和创造性活动。“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部分。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以后,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寻找各种可能性,比如学生用自己的声音、体态、乐器演奏等等进行即兴发挥、创造,还可以创造自己的记谱法。如奥尔夫所说,自己去创造音乐才是最重要的,当学生用并不专业的音乐材料和手法创作出自己的作品时,就像音乐大师的创作一样有意义、有价值,教师要给以鼓励和认可。

一堂成功的奥尔夫课往往会给人以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受。作为参与者的学生们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却也能创造自己的音乐。学生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过程中能够经历一种通常只有专业音乐家才有的合奏感。简而言之,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活动、用原本性的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声势节奏教学还应该从我国的本土文化出发,弘扬民族音乐,扩大音乐教育的范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要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高校学生和中小学生一样,接受民族音乐的教育都远远不够。当代的年轻人在接受本民族的音乐时甚至要比接受西方音乐还吃力。要提高民族素质,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从本土文化出发,在音乐活动中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运用。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族民间音乐博大精深,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教学中丰富的素材。不光是运用本民族的音乐,在音乐的民族性始终不渝地永葆青春的同时,音乐也正日益向着共通、共融的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教育,都日益把其他民族(尤其是音乐文化发达和具有光辉古典传统的民族)的音乐包括进来。只有这样才有助于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昌盛。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中也选用了西方各国各民族的音乐。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面临着与世界接轨的挑战。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奥尔夫教学法,以声势节奏教学为手段,让学生用身体感受、学习不同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特有的节奏、旋律和结构特征,并在创作中与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这种理念本身就是超越一般意义上的音乐教育。

总之,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创造性的教育方法,它的综合教学模式给受教育者创造了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运用其中重要的原本性节奏进行音乐教育,针对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个体音乐素养差异悬殊的特殊国情,可以说是一种应用性非常强的音乐教学方法。我国普通高校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学到大量的音乐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又可以与他人共同学习,加强互相之间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达到提高全面素质的要求。侧重于声势节奏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简便易行,符合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条件,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事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9

【关键词】借鉴;外国;音乐教学法

howdrawlessonsfromforeigncountrymusicteachingmethodxuxiao-jing

【abstract】theauthorpasstointroduceafewkindsforeigncountrymusicteachingmethod,theaimdrawlessonsfrominkid'smusicteachingintheability,takeitsessence,gotoitbadlake.

【keywords】drawlessonsfrom;foreigncountry;musicteachingmethod

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许多国外音乐教学法通过多种渠道点点滴滴的被介绍到我国,为了更好地借鉴外国音乐教学方法,特别是运用到幼儿教学方面,我们应对当今世界几家颇有影响的音乐教法进行了解,再进行借鉴:

1.介绍外国音乐法

1.1奥尔夫教学法。卡尔奥尔夫(1895~1892),西德人,当代大作曲家,儿童教育家。他编著了许多儿童音乐教材,其中以《学校音乐教材》五卷的出版称著于世。他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现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及基本特点简介如下:

(1)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奥尔夫认为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也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创造了多种形式的节奏综合训练,不管是使孩子们边朗读(或唱),边拍手、拍腿、跺脚等过程,还是进行单层次或多层次的节奏的训练,都为儿童容易接受且培养对节奏的敏感性。

(2)使用音色鲜明,节奏突出,易于掌握,便于即兴演奏的乐器。根据儿童教学的特点,形成一整套“奥尔夫乐器”。图1(注:还有一种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暂不介绍)

(3)以儿童熟悉并喜爱是民歌,儿童歌谣和午曲为素材编写有多声部结构及简单和声的教材,其特点是采用调式体系和固定音型。

(4)鼓励学生即兴创作。

(5)注重寓教于乐。

1.2柯达伊教学法。

柯达伊.卓尔丹(1882~1967)是匈牙利的文化巨人。他的一生致力于推行民族音乐及教育运动。由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二世界大战,匈牙利一片废墟,由于采用了柯达伊教学法,使匈牙利的音乐教育水平和国民音乐素质,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柯达伊教学基本特点:

1.2.1遵循“儿童自然发展法”的顺序进行教学。既是要根据儿童在其成长的多时期中的能力来编排课程内容与顺序。

1.2.2柯达伊教学法的工具。

(1)采用首调唱名发以利于确定调性概念。

(2)运用柯尔文手势加强音程感。

(3)用简化法速记音乐。

(4)节奏读法。

1.2.3推崇合唱教学,认为可以训练多声部听觉,有团结,教育的作用。

1.2.4重视音乐教师的选择。柯达伊的教育体系在于,遵循“儿童自然发展法”的顺序进行教学,普及和提高整个民族的音乐水平。

1.3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1865~1950),瑞士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最有名的是“体态律动学”。所谓“体态律动学”强调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身体的动作本身就是音乐的化身,身体的动作产生自音手。反过来音乐也体现在身体动作之中,这样的身体动作是一种充满生命律动的体态,所以叫“体态律动学”。

特点:

(1)以身体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体验和培养节奏感,以及对音乐分句的感觉和理解。

(2)训练注意力集中和听觉记忆。

(3)培养创造欲望。

(4)“默契”的训练。

1.4铃木教学法铃木镇一(1898~)日本人,小提琴演奏家,教学家。现任日本才能教育研究会会长。铃木从三十年代开始从事小幼儿早期教育事业,他以非常成功地教授很小的孩子学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和长笛称著于世,他的学生遍布全世界。

教学特点:

(1)创造学习音乐的环境,让孩子们自动接触音乐,培养乐感。

(2)坚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早期教育。

(3)通过音乐教育开发智力。

(4)重视教师水平。

2.借鉴外国音乐教学法前面介绍了几种外国音乐法,但对这几种音乐教学法,有些人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观点:一是对外国的音乐教学法有“门户之见”。二是盲目模仿。三是只注重运用某一种音乐教学法。而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法过于强调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经常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没有音乐实践活动。总之,中国的传统音乐教学法要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就必须改革创新,要提高全民素质,必须从幼儿抓起。

2.1借鉴外国音乐教学法重视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运用“自然发展法”,结合幼儿“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从节奏入手,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等形式去学习音乐。

2.2给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音乐环境,用极其自然巧妙方式将小朋友引进音乐的学习之中,激发起小朋友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3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挖掘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即兴创作,编曲,表演……等等。

2.4不能滑到另一极端,如片面强调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等。

总之,借鉴外国音乐教学法,要从实际出发,以辩证的观点,而且要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参考文献

[1][美]杰罗姆.汉涅斯著.黄伯春译.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歌唱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篇10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音乐;音乐课堂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奥尔夫音乐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其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应不断地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而丰富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念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它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不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再是具体的、不变的音乐教学法,而是一种可变化的,并且不断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中,奥尔夫所传递的教育理念不是一种新的理念,而是通过总结古老的和不朽的观念得出的。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可有效地将音乐中的动作、舞蹈以及语言结合起来,进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特点

注重综合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更加注重综合性,即不断地将舞蹈、音乐与语言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小学生年龄尚小,成长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又活泼好动。因此,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就应抓住小学生这一成长特点,在教学环节中设置教学情境,进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他们喜欢上音乐,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领悟到生活的多彩多姿。

在课堂上,我们首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课堂的教学情境,有效地结合奥尔夫的音乐教学理念,以此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将手、脚以及大脑都运动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手脚协调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譬如:在教唱相应的歌曲时,老师就可让学生边唱边跳,不仅有效地调动了课堂的氛围,还提高了学生的手脚协调能力,让他们感受到舞蹈的美。因此,我们应不断地将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人本性注重人本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主要特点之一。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较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就应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从而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譬如:在课堂上,老师可安排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来对歌词进行朗读,或者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不断促进学生对歌词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想象力。此外,老师还可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注重即兴性和原本性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而奥尔夫教学理念的原本性就是指: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应尊重孩子的天性,进而保护学生不被程式化的教育所破坏,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就应该解放小学生的音乐天性,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要给学生固定确定的答案和示范,为学生营造一定的想象空间,促使他们开放性的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奥尔夫理念教学法还较为注重音乐的本土化,即在进行相应的音乐教学时,要不断地结合本民族的发展特点,进而彰显民族文化的魅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应有效地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理念,采用国家特有的乐器来进行辅助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结束语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念,不断地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综合性、人本性、即兴性和原本性教学理念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手脚协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运用[J].音乐时空,2014,(21):183-183.

[2]李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4,(1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