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自我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44:47

技校自我总结篇1

技校毕业自我总结范文一珍贵的三年的技校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技校三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虽然我理论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在焊接技术上面可有不小的收获。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读进技校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技校也是需努力认真的学习。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技校的学习旅程。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课本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技术方面的提高,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

我在三年的技校学习中,我认真积极参加每次实习,锻炼了自我的技术,受益匪浅。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老师也对我也是非常的喜欢,参加多次比赛,在焊接专业中小有名气,在我的不断努力中终于拿到了我应该得到的结果,我以优异的成绩那到了高级证书。

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在这三年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三年技校生活,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

总之,三年的技校生涯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小段,也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期间通过理论化,技术培养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思想成熟了很多,性格更坚毅了,更重要的是如何以较快速度一心一意的把我的焊接专业做的更完美。如今我有信心打败所有的困难,努力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奋斗。加油。

技校毕业自我总结范文二经过三年的技校生涯,从中成长了自我,如今是将学业划上圆满句号的时刻,带着这一份成绩我将走向社会,以下是我的自我评价:

在校期间,校园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打下坚定的基础。我思想上没有技校生的厌学情绪,积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不无故旷课,早退,有事及时请假,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管理。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为了扩大知识面和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重视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管理和应变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在校内组织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能有力地组织同学及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从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有出较强的与人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可。

技校自我总结篇2

摄影/高海涛

我国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的压力,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自主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战略抉择。全国科技大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也发出号召,动员全党全社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高教战线如何贯彻落实《规划纲要》

世纪之交和“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迈进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建设进展顺利,高校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的进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战线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需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规划纲要》精神,坚定信心,抢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高等学校是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是弘扬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必须首先树立敢于超越,敢于争先的自信心。《规划纲要》是在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制定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创新主体的责任和使命做了制度性安排。广大高等学校的决策者们需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认真谋划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自觉承担起历史的责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加强队伍建设和加大经赞投入等措施,尽快使一批重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使一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其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体系,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是紧密结合《规划纲要》的实施,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整合高等学校优质资源,加强科研基地建设,积极推进高校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争取国家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给予更大支持,构筑自主创新平台。要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注重发挥综合性大学和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重大项目集成,培育,加强对国家重大项目的培育和引导,增强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能力,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把高等学校的发展融入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

四是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积极探索以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校教师队伍。

五是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高校内部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形成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新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建立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运行机制。弘扬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宽容失败的气度,潜心研究的修养,严谨求实的学风,反对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完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质量监督、评价评估制度,积极探索并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六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过去的20多年,中国的发展,一靠改革,二靠开放。今后的发展,我们还要继续执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中国高等教育要改革,要发展,既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巩固和扩大我们既有的教育优势也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学习与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高校科研要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做到“三个提高”和“三个增加”。“三个提高,就是要提高我国高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声音,提高我国高校在国际学术组织中的地位,提高我国高校在国际刊物编委中的数量:“三个增加”就是要增加我国高校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的数量,增加我国高校在境外申请专利的数量,增加我国高校参与国际大型合作科研项目的数量。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近1800所,专任教师85万,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保持在257左右。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在学研究生超过907,“十五”期间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了1000余万毕业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截至目前在国家批准试点的6个国家实验室中,依托高校建设的3个,另有1个与中科院联合建设。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13个,占总数的61.7%。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达到42个,占全部工程研究中心总数的35.3%。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0个,占全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的29.4%。

“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85项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占立项总数的54.5%。“十五”前四年,全国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8921项,占立项总数的77.9%;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56项,占立项总数的56.2%;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3项,占立项总数的63.3%;获创新研究群体基金42项,分别涉及26所高校,占立项总

数的52.5%。

“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占全国授奖总数55.07%;技术发明奖64项,占全国授奖总数(可公布项目)64.40%;科技进步奖433项,占全国授奖总数(可公布项目)53.57%。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不断推进,高校科技产业产值超过800亿元。根据2004年底对4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统计,在孵企业5037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925项;申请各类专利2700项,获授权专利1524项;企业的从业人员达到近7万人,吸引留学人员1493人。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推动理论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充分发挥了现代化建设“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高等学校加强自主创新的主要措施

大力支持科学家的自由探索和在国家需求与科学前沿紧密结合的基础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夯实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基础,为技术创新提供无尽的源泉,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支持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和团队,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能力。建立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特色。

把科学研究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增强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高水平的研究保证高质量的教育,以高质量的教育保证创新能力持续提高。

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加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服务的力度。

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适当,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高水平大学,要充分发挥这些高水平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的原始创新。

高等学校加强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

到2010年,建立自由探索式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有组织重大科研相结合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基地,形成高等学校全方位多层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格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创新体制机制,形成资源优化配置、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

到2020年,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基地和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涌现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人才和创新成果,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的若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形成高等学校全面支撑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与建设的新局面。

吸引海外高水平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必须办好高等教育。办好一所大学首先要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他们是大学讲台的主体。作为研究型大学,还必须汇聚和培育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现在国内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而且可以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开始进入较为有利的发展时期。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总数达到72.5万人,比1998年增长78%。年龄断层问题基本解决,学历结构明显改善,2003年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1998年增长95.9%.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增长183.3%,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为65.3%,其士学位占25.8%。可以看到,这一比例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我国许多大学进一步加大了吸引人才,特别是吸引海外留学人才的力度。例如,1998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聘任了751名“长江学者”,90%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直接从海外引进200余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引进了世界著名数学家田刚教授和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计算机领域内的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教授。

留学回国人员在各自的教学、科研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成为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在科研,教学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技校自我总结篇3

这是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产学研结合盛会。

6月27日,“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100多所教育部部属高校的校长、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共10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在同一个省,由科技部、教育部和省级人民政府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产学研结合试验,广东是第一家,167所高校已经参与其中,其中有国家重点建设高校72所,70余所高校来自广东省外。

“两部一省”携手,利用国内最强的高校科技资源,与国内最大、最活跃的省级经济体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这是推进我国产学研结合的一次最新尝试,也创出了产学研结合的一种崭新模式。

产学研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产学研结合是喊了很多年的老话题。今天,在新的历史阶段,它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从2005年开始,面对未来的诸多挑战,我国作出了“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国务院总理指出,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是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科技部部部长万刚称,“大学要建立面向国家战略和国际学术前沿的跨学科平台与团队,要积极融入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大循环”。

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说,“产学研结合关系到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成败。”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将产学研结合的地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纲要》强调,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主力军。要坚持产学研结合,鼓励和推动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服务的力度。

为探索一条中国式的产学研之路,2005年9月,教育部与广东省签署《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2006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广东省联合成立了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共同选择广东作为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先行示范区,联合推动省部产学研结合,探索以产学研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广东的新模式。省部产学研结合的开展,树起了我国产学研结合的一面新旗帜,谱写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新篇章。

产学研结合的最好土壤

为什么选择广东?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说,广东有着实行产学研结合的最好土壤。

“产学研结合”的概念在广东并不陌生。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除了“孔雀东南飞”的人才大军之外,还有一支“星期六工程师”或叫“地下工程师”的队伍,借着改革开放硝烟的掩护,跃入了广东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当时的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还不懂得“产学研结合”的概念,但是他们知道那些戴眼镜、懂洋文、衣着朴素、小心翼翼的大学老师,能够真正帮助企业或农村发展致富。改革开放之初,广东民间产学研活动的频繁,当在全国之先、全国之最。项目、人才、资金都格外眷恋着今天才明白的“产学研结合”。

企业要和国内一流部属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自己一定要有必要的技术基础和创新条件,否则,产学研结合就无从谈起。而在广东,全省部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九成以上设在企业,研发机构有近七成设在企业,全省的科技人员近80%在企业,全省的科技活动经费有七成多来自企业,6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品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发,这些都为省部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强烈需求。广东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广东经济发展要再上一个新台阶,根本出路就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少,仍然是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瓶颈。

广东省负责人认为,省部产学研结合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而且还可使其获得持续的技术支持,从而迅速开发出新技术、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为企业赢得市场机遇创造了条件。

省部合作初见成效

省部协议签订后,省部合作在广东省蓬蓬勃勃展开,一系列新的模式相继涌现。

清华、同济、中科大、上海交大等12所高校,联手广东美的、科龙、格兰仕等12家国内家电龙头企业,在广东顺德组建了“白色家电产学研战略联盟”;华南理工、华中科大、哈工大等7所高校联手科达机电、广东锻压机床厂等5家机械装备企业,组建了“机械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两大联盟利用技术优势,加大对基础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了我国家电、机械制造业的研发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并向建立中国自己的行业和技术标准推进。

此外,高校和企业联手的“数字电视产学研战略联盟”、“精密制造产学研战略联盟”、“汽车用高级钢板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已在今年签约。

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产学研联盟是校企合作的新机制,是实施国家重大项目的新载体。下一步,将根据广东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石油化工和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与部属高校共建100个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

广东还建立了20多家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平台,完善了广东区域创新体系,提高了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例如,东莞市分别和华中科大共建了“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和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了“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两个研究院的总投资均达到2.4亿元。

北京科技大学在广州和佛山先后合作建立了“北京――香港科大联合研究中心”、“广钢集团――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研发中心”和“北京科技大学佛山研究院”。

广东还实现了高校与专业镇的对接。在电子信息、服装、五金、家电、陶瓷等领域,已有100多个专业镇与28所高校进行了技术和人才的对接。例如,东华大学与佛山顺德牛仔服装专业镇实施了系列合作项目,使产品附加值提高20%,缩短生产周期30%-50%,并且降低了企业检测成本,促进了牛仔服装行业优化升级。

产学研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平台、高校与专业镇对接等新的产学研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进入广东经济建设主战场,逐步形成了创新型广东建设的力量之源。

2006年,广东省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共有3287个,实现总产值1500多亿元,出口创汇30多亿美元。很多部属高校与广东的合作项目数量迅速增长:清华大学与广东的横向科技合作经费目前已经接近每年1亿元;浙江大学与广东签订实施了100多个技术合同,技术合同交易金额超过3200万元;电子科技大学一年来和广东省27家企业签订了32项合作项目,累计科技经费1557万元……

广东各地政府和企业从中获益匪浅。广钢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联手后,填补了CSp生产线不能生产集装箱板的世界空白,摆脱了我国集装箱板生产长期依靠国外进口的状况,为广东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基地提供了基础条件。

省部合作触及大学深层次改革

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虽有不少成功的个案,但总体上规模较小,层次和质量不高,合作项目比较零散,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而省部合作模式则给产学研结合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开展触及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涉及到了高校办学思路的调整与完善。

我国高校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超过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60%、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26%,但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省部产学研办副主任雷朝滋说,“这关键是高校对建设高水平大学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有不同看法。”他说,高校中有不少人认为搞基础研究和才是做学问,看不起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其实,真正开发出几种被市场所认可的新产品、新技术,并不比在《科学》、《自然》杂志上发表几篇文章容易。

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高校应该全面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中,自觉为经济建设服务,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高校只有在现实中解决第一流的问题,才能真正成为第一流的大学。”

曾经,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参加国家信息办一个会议的时候,it企业的老总提出:“it人才为什么不好用?”陈至立回答:“我们的it人才主要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国外的it人才大部分是从企业里面培养出来的。”

省部产学研结合正在冲击这种旧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很多高校正在将人才培养(尤其是应用学科人才)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企业、工厂第一线去,根据市场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和专业设置方向。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对此感触颇深,他说:“通过省部产学研结合,我们实现了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由原来以学校实验室为主,由校内导师指导学生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逐步向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学生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省部合作带来了办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师聘用、晋升、分配激励制度的调整。东南大学为鼓励教师到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方去,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扩大其研究生培养数量;对广东政府项目实施纵向管理,将其视同于国家纵向科研项目;为鼓励教师承担省部结合项目,专门设立了重大项目岗,对到校经费超过300万元以上项目,经项目负责人申请可以设立1个正高岗位,2个副高岗位,对其职称晋升论文等要求相应降低;对与企业合作的产学研项目,降低学校管理费1%-2%。

技校自我总结篇4

经过一年的工作,我们明确了自我的职责,看清了努力的方向,在新的一年中,我们期待着把工作做得更好,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作出自我应有的贡献。一起来看看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篇,欢迎查阅!

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1

今年来信息中心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局的核心工作,以《象山县水利信息化工作方案》为工作目标,在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和基础网站等方面的开展了信息化建设。现将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20__年主要工作结果和成效:

1、20__年水利信息化总概算投资490万元,已经完成了水文站标准雨量站改建和防汛决策指挥系统等级保护2个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已经签订合同并完成了总工程的60%;平潭水库大坝自动化观测和仓岙水库水质监测已经在招投标程序;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升级已经纳入山洪灾害第二期,预计到下半年才有可能开工;五座中型水库联合调度系统开发项目因价格原因目前还没签订委托合同,没开始建设。

2、今年来,信息中心多次召集各科室信息联络员参加网站信息报送会议,对信息上报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了明确要求。目前象山水利网的更新和维护已经步入正轨,今年累计更新204条信息,新开辟“五水共治”和“群众路线教育”2个宣传专版,接近于20__年全年(214篇)的信息数。

3、做好了水利信息化相关文件上报等工作。做好了宁波市智慧水利、浙江省政务服务网、县电子政府网站等的信息填报工作。

4、做好了水利局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的维护。度对水质监测服务器更换了主板、对网站服务器和防汛决策系统应用服务器进行了操作系统重装,保证了各系统的有序运行。

二、主要存在问题:

1、部分信息化项目进度滞后。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观上的原因,由于要建设象山县山洪灾害项目第二期资料,原计划的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升级项目纳入了其中,需要和山洪灾害第二期项目同步展开。二是信息化项目前期工作没有及早开展,导致了今年部分信息化项目还没完成招投标工作。

2、对信息化项目的跟踪和进度督促上还有不足,和各科室的沟通也还有所欠缺。要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跟踪力度,从前期到实施到竣工都要参与并做好协调工作,加强和相关科室的沟通交流,构成合力。

三、下一年工作计划

1、按照水利信息化方案,扎实做好20__年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确保按时按点完成年度计划。

2、提早谋划,争取信息化项目前期工作提前启动。在10月份年度计划安排好以后,督促各科室开始落实相关职责人员,提前启动项目前期工作。

3、继续做好象山水利网的信息和维护,督促各科室保质、保量的完成信息上报,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新,并做好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2

回首这一年,我挥洒了汗水,收获了期望,但仍有很多的不足和差距。现将个人一年来的工作做一简要回顾并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师德师风

在“亮晒作”及“两学一做”活动的大环境下,本人一向能服从组织、爱岗敬业,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坦坦荡荡做人,兢兢业业工作,敢于直言同事在工作中的问题及矛盾,勇于自省、自警、自励,主动学习并及时查纠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

本学年继续担任全校信息技术教学、教务处干事、微机室管理以及学校公文收发与打印,并主动自发的做好学校宣传工作。任务艰巨,头绪繁杂,但我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服务优先、效率优先的原则,进取服务师生。

(一)教学工作。这一年,借助电教馆和信息技术工作站,我有幸能向更多的同行学习,今日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在我校教研组活动的推动下,找到了自我的差距和不足,不断虚心学习改正,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使我有了很大的提高。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展望学校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我觉得还有许多知识要学,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将继续做好校领导、电教馆及工作站分配的各项任务,让更多的教师指导我的教学,提出意见和提议,不断完善自我,克服自我的不足,力争为校争光添彩。

(二)电教设备及微机室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学校制度、产品说明及培训学习中学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来管理,严格操作,力求规范。可是遇到繁重的系统修复,本人力量有限,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特邀联想售后对机器做过保前检测。因学校校建期间灰尘较大,加之部分班级学生德行差,导致管理上存在漏洞,多媒体有损坏,幸运的是能够及时挽救,未造成巨大的损失。今后将继续加强管理,使微机室成为师生喜爱的部室;进取配合班主任做好整改,让电教设备更好的受益于师生。

(三)学校公文收发及打印工作。此项工作比较特殊,也至关重要,各类文件的报送及部分精神的上传下达有时使我忘却了吃饭及休息时间。在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打印表格文件较多,没有“白+黑”,埋头苦干无怨言;有时候因文件的重要,需及时报送,只好不谈“5+2”,牺牲周末时间来完成。虽然有过苦闷和不解,可是烦忧过后仍旧一如既往地去做好。

(四)学校宣传工作。因自身专业的影响,本人进取做好镇党委政府临时分配的宣传任务,为宣传美丽生态__出一份力。一年来,努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尝试学校微信公众信息的,进取利用微信及校讯通平台向家长传递学校动态,更好地做好家校联系与沟通。本人虽不是党员,但进取向党靠拢,报送学校党建信息十余条。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在生活中,我是个老实人,秉性耿直、心直口快、容易冲动,尽自我的所能真诚的去帮忙别人,当然有时候会被误解,敬请师生给予谅解。我相信经过长期的相处,你们会喜欢我的。

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语言交际本事差,不知变通,以致耽误了许多事,恳请领导和教师们给予原谅。

总之,尽管我付出了努力与汗水,但和优秀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我,努力工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争取更大的提高,让我们为教育事业奋斗青春。

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3

本学期工作即将结束,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信息中心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为宗旨,结合学校实际,团结务实、开拓创新,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信息环境,加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改善了学校的信息化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提高了师生的信息化素养,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现将本学期信息中心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应用为立足点,加强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和学校网建设。

1、学期初,我们组织全组人员对学校的所有多媒体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及时进行了处理,保证了本学期多媒体教学的正常实施。

2、九月份开学初,集中利用两周时间对高一学生借书证的发放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借书证的补做,保证学生开学后图书室、阅览室正常开放。

3、继续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和学校网站的维护。

我们在开学初就对网站的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及时在学校网站上报道学校的各项工作进程,配合学校进行各种正能量的宣传,展示了学校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异常是就读书节的机会在网站上制作了漂移模块,进行专项宣传。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1、加强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和常规教学的管理。本学期,信息中心进取开展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落实信息技术与各学科间的关系,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切实提高了各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

2、开展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策划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为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创作、展示、分享优秀的教育信息成果,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本事与教育软件制作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中心组织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并准备组织课件评比活动,以巩固培训成果,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实施教学的本事。

三、加强了信息化设备的配备和日常管理维护,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益。

目前我校每班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终端,每位教师都配有笔记本电脑,学校共有电脑四百多台,多媒体系统近70多套,学校广播网、电视传输网、数字监控网、信息宽带网、学校“一卡通”网络“五网”俱全。为确保各项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本学期信息中心加大了对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力度,派专人对学校信息技术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和维护。一学期来,信息中心组织人员维修教室音频、视频、网线、广播线共80多次;维修教师笔记本50多台次;调试行政楼、教学楼有线、无线网络20余次;维修交换机、服务器多次,对各处室的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做到有故障及时排除,有问题及时修理,确保教育教学正常有序进行。总之,信息中心本学期在设备维修和网络维护方面,努力做到了有问题及时解决,保障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突出信息技术的服务功能,尽力做好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工作。

1、进取参与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实行网上报名后,时间紧、工作量大,我们信息中心抽掉精干同志,分别用两天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此两项工作,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进取做好广播宣传、会议准备、设备维修与调试等服务工作。根据学校的统筹安排,目前学校的广播设备、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设备等全部归信息中心管理。一学期来,学校召开的各类型会议、报告和讲座等约有几十场,信息中心均能及时为会议调试好音响、投影,安排好转播等事宜。遇到有设施设备出现故障,信息中心也能及时联系人员进行维修,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活动完成情景

本学期根据教育局的安排的学校的要求,完成了各项指标,并取得了在全县排行靠前的位置。

1、开学初,完成县要求,全校师生每人至少上传一份作品到“书香江苏”网站,参加全省评比。

2、完成学校开学典礼的录制和制作,并上报市相关部门完成相关评比。

3、完成全校投影的检查与修,对部分图像不清的投影进行更换或维修。

4、省市教育信息平台的个人作品上传的宣传与发动做的到位,我们学校上传的作品数量一向居于全县中小学前5名,在高中组中一向处于第一位。

5、一向坚持在图书、实验、计算机课中各相关平台的使用,及时利用平台上传相关数据,确保各级网络申通。图书日借流量一向坚持省二级要求,学生实验按时按量完成,确保应做实验完成率达95%以上。

6、进取参加各种信息技术竞赛,教师微课、图书管理论文等活动上报率高,获奖率高。

7、本学期即将完成的是学校活动视频的收集整理,本视频概括了学校的各活动,展现了我校师生的丰富生活。

回顾这一学期工作,我校学校信息化的规范管理与教育技术应用环境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在教师培训、普及应用、资源库建设、硬件设施的配备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规范管理、以学校网络建设为契机,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使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再上台阶。

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4

本学期信息技术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创立教育现代化为契机,以网络和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研究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中的资源作用,逐步提高自我的本事。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各方面约束自我,鞭策自我,对自我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自我的思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对自我思想上有了更加高的要求。一学期来,我还进取参加各业务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默默无声地配合领导和教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这些肯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更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好每一样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使我校的信息技术工作在有序、高效的轨道上运行,学校对信息技术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优化我校信息技术管理水平。

1、做好多媒体的配套使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每种电教媒体的作用,规范操作、讲究实效,并对各教室使用情景进行普查和不定时抽查,使电教媒体真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2、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班级等处室的电脑使用制度、物品借用制度,各多媒体教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分工细,职责明,使用规范,并落实使用登记制度,规范了学生、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及时维护好各处室的计算机的网络,保证学校网络健康、正常、安全运行。

3、对各室电教设备做好了维护保养及维修工作,定期对各室及教师电脑检查“病毒”,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做好多媒体教室的电脑、投影仪除尘工作,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4、增强服务意识,对电教设备坚持做到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二、加强教学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在学校领导的密切关注下,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研组相结合,在教学与科研并进的同时融入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的学习研究,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锻炼,更新观念,提高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平时能对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动态及时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入课堂,带入学校,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得到提高

三、立足新课改,切实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水平

1、定期推广有价值、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软件,本学期每个教室都安装了何教师智能教学平台,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进取性,鼓励他们根据教学资料,自制课堂教学软件,供给原创性资源。广泛搜集高质量的学科资源,充实学校教育资源。

2、及时总结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3、协助每位教师都做了自我的微课,部分教师录了自我的优课。

四、重视各种活动,搞好信息应用

1、在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观摩名师教坛、学习探讨教育理论,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加强课堂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进取渗透学科教育。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我必须还有很多的学校工作要做:电脑设备的维护、文本资料的录入、学校信息平台的建设、课件的制作、音乐的修改、各种活动的摄影摄像……如此繁多的任务我也从不推诿,而总是充分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及时解决。

一个学期忙到头,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学期我收获的同样是硕果累累。

我的忙,我的累,我更为取得的成功感到欣慰和自豪!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今后的各种工作中,我还会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5

信息技术部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我们的成员分散在各个教研组,很多成员都是教育教学中的骨干,他们在完成繁忙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分担了信息技术部的各项工作,作为信息技术部的部长,我一向感到很惭愧,对他们工作中的付出我都无以回报,中国大学网范文之工作总结:信息技术部工作总结。这次学校将感动团队授予我们信息技术部,我想一方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信息技术部的工作能够说是琐碎,繁杂,很多时候做得都是一些救急工作,实在是说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谈不出很多高深的理论。虽然如此,我觉得经过我们信息技术部所有教师的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中还是卓有成效的

第一,我们信息技术部的成员分散在各个办公室,在他们的影响和指导下,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文字处理,制作随堂的教学课件,已经是比较熟练了。当教师们遇到难题时,他们经常会得到身边能手的帮忙,这样能够使问题得到比较快的解决,教师们也不再惧怕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第二,各个办公室的电脑维护也有了专人负责。象徐诚经常会帮低年级的办公室去及时处理各种电脑故障。袁平平也是她所在办公室电脑的第一维护人。

第三,在大型活动中,信息技术部的成员能团结协作。在学校省级“十五”电教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合作——探究型”学习方式的构成的研究》已完成结题的工作中,我们全体成员在教导处金东旭主任的统一部署指导下,大家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徐诚、顾雄二话没说就接下了上录像课的任务,袁平平利用休息时间完成了各项统计工作,徐涛制作汇报要用的幻灯片。金主任化了很多的时间完成了结题报告。

第四,在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中,都能够看到我们信息技术部教师的身影。曹之杰教师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研讨会”“新基础教育”、“党员先进性学习”、“学科发展中心开放活动”、“《江苏教育》学校发展教师论坛”、“全市德育工作会议”、“游戏周活动”、“田径运动会暨体育节”、“感激节研讨活动”、“中老年教师研讨活动”“校艺术节”“2005年暑期校本培训”“普通话连着你我他”主题宣传活动、“绿色学校申报”“局小杯”读书节系列活动、《三年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心理工作室”活动、市《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评优课、周锐来校与小读者见面会、“市科学评优课”“英语朗诵比赛”、全市“特色德育”研讨会作了拍摄和准备工作,1-6年级家长会电视直播工作,这些工作看似单调,琐碎,可是如果没有高度的职责心,是无法坚持保量地完成的。

第五,在信息技术部部长曹之杰的带领下,我们帮忙十多位教师制作修改多媒体课件,参赛、对外公开课等,其中由曹之杰、徐涛、徐诚等人制作的课件在全国、省市级评比中荣获佳绩。共获得市级一等奖三个、省级一等奖一个,部级三等奖一个(常州市仅有两只课件获此奖项)。局小创学习型单位巡礼专题电视片拍摄制作,参加市展评获二等奖,这标志着我校自主开发校本资源的本事已大为提高。

第六,利用学校网,开辟了学校对外宣传的第二个窗口。教师们经过学校网展示自我的成果,交流各类信息,自学校网建立后,先后进行了“我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中老年教师研讨会”、“感激节”研讨"新基础教育”等多项专题研讨,改变了原先的单向交流的活动形式,经过网络,使每一位教师都真正有了话语权。家长们经过学校网了解学校的各类新闻大事,学生们经过学校网发表文章,展示才华。建立了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下教师在三年中的成长轨迹。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信息技术部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很多的不足,下一步工作,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近些年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上舍得投资,在办公室、教室都配备了许多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可是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已有设备的最大作用。

第二,构建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资源信息化系统;在三年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中,在资源库的建设上没有得到较好的评价,这固然有设备方面的原因,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推卸掉自我的职责。事实上,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逐步提高的今日,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留下的资料很有保存下来的必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资源库,这个资源库并不是由一个个精美的课件构成的,那怕是一张图片,一段音乐,一则幻灯片,都能够放入资源库,可是资源库是建设光靠我们信息技术部的几个成员来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要得到各级领导和全体教师的配合,资源库的建设将是我们以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第三,增强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本事,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部教师的很多时间是化在维修电脑,做课件等琐碎的工作上的,做了很多的工作,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

第四,增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本事,提高学习质量;在这方面,作为信息技术应当是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可是很多学科教师也在有意无意地培养着学生的信息技术本事。比如,有的教师自我信息素养比较高,他经常会要求学生上网找资料,在课堂上也会向学生介绍网上的信息,久而久之这个班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会高于其他平行班。

第五,拓展学校教育虚拟空间,促进学校、社区、家庭的___发展。我听说有些班级在班主任教师的带领下,在网上建立了自我班级的同学录,家长、学生、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及时地交流着信息。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资源信息化系统;加强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化体系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建设;营造学校、社区、家庭联动的信息化网络环境。

第六,强信息技术部的内部管理,在分工明确的情景下,对各个成员的工作及时作好记录,让让信息技术部的每一位成员都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

技校自我总结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产业结构

近年来,河南职业教育重视专业内涵与人才类型、层次相适应,遵循“经济发展需要驱动”规则。着力专业结构调整,加快培养专科以上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部分学校根据岗位群、技术水平设置专业,注重针对性与适应性向结合,教育效益与稳定性得到了统一。然而,从实际的调研结果来看,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还是存在于产业数量结构不协调的问题。

一、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数量结构不协调

河南省高职(大专)专业设置与三大产业之间匹配情况:

从以上表格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目前高职专业设置的分布于产业结构的整体分布状况并不协调。具体表现如下:

1.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和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发展变动不相协调。虽然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高职专业百分比逐年上升,但其专业设置未能按照产业发展要求来调整。2009年,我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4.3%,而同期高职专业百分比仅为5.1%,低9.2个百分点。专业设置与第一产业产值比例明显不协调,导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多但素质不高。

2.专业设置分布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与两大产业产值比例不相协调。河南省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在连续三年中的变化较慢,其中,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在三大产业中最多,然而第二产业的相关专业数量却偏少,明显与该产业的发展和在河南省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并不大,然而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设置数量却偏大,因受经济发展变动所带来的就业形势的影响,与第三产业相关的毕业生数已经超过了该产业在河南省能够容纳的数量,这造成目前河南省人才供需不均衡、结构失调,最终导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不足,结构也不够合理,第三产业人才集中于教育、卫生、经济等专业,出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偏差,不能满足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求。新材料、新能源等工程技术人员不能满足需要,高新技术和复合型创新人才整体缺乏。

在调研的109所高职院校中,有26所工科类院校,仅占高职院校总数的23.9%,与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为56.8%的比重相比,比例偏少。这表明我省现阶段面向基层、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工人不足,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弱,这与我省作为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不符。

相对河南省产业结构“二三一”的特征,我省高职专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三二一”的特征。专业结构与我国发达地区和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却难以适应我省产业结构的现状。由于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我省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重化工业化中的高加工度产业主导阶段。而我省高职专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信息化特征,明显超前于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

另外,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许多院校均在办同一专业,发展中面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等问题。从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院校均在办同一专业,导致招生规模不大,发展中面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等问题。这无论对全省还是对于每个职业院校来说,都不利于形成特色优势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以产业总量特征为依据,调整河南省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专业总量与产业总量结构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人才结构与产业总量结构的适应性上。针对河南省人才结构与产业总量结构很不协调的现状,试图以产业总量特征为依据,提出以下调整河南省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的建议。

1.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大现有农林院校与现代农业相关的专业设置的比例,推进农业院校数量和专业布点总量增长。二是推进现有农林类院校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河南省有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比如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许昌陶瓷职业学院等,这些学校在专业领域优势突出,适应了当地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在目前形势下,应以他们为龙头进一步发挥其专业优势,2009年12月5日,依托郑州牧专成立的河南牧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揭牌,这标志着以郑州牧专为主的信阳农专、商丘职院、周口职院、河南农业职院、漯河食品职院等高校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参与全国农牧专业的教育优势竞争。如果这些学校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取长补短,那么在未来,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就能与普通院校本科生甚至硕士生一较高下。要考虑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整合相关专业小类,提高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紧密结合产业需要大力发展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内部的科类结构是当前的主要任务。部分工科类高等专科学校可以改办职业教育,经国家教委批准也可利用少数具有条件的重点工科类职业中专通过改制等方式作为补充。

各职业院校也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自身的条件,专业建设要从数量增长型向专业内涵发展型转变,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逐渐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的优势专业,建立学校的学科优势,形成各职业院校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结构。例如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可以进行区域内教学设备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整合,也可以考虑学校和学科专业的整合,重点要提高与附加值高的高新产业相关的专业质量。

另外,针对目前河南省许多院校均在办同一专业,发展中面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等问题,可以考虑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学校和专业在总体数量上进行压缩,并考虑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性调整,以集中优势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应推广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及行业企业的定向、定点、订单培养与高职院校自主培养相结合的形式,使专业设置、规模与全省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地方需求相适应,避免盲目设置专业,盲目扩大规模,造成招生竞争、就业竞争的加剧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宋海涛.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09(1):1~4

[2]杜锐,王庆锋.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5):181~183

[3]李艳红,曹晔.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现状调查与调整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13~16

技校自我总结篇6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根据市教研室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围绕学校本期工作计划,结合我校的设备条件和师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现有电教软件、硬件的作用,抢占教育的制高点,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切实提高我校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新的跨越。

       二、成立领导仪器、电教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略]

       成 员:[略]

       电教专干:[略]

       实验员(仪管员):[略]

       远程专干(网管员):[略]

       三、工作要点:

       1、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本学年,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将根据自身特点,继续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具体的教师培训工作,我们将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以集中学习为主,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培训效果。

       (1).将继续对中青年教师进行课件制作、收集信息资源等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2).并希望教师能够通过自学一些简单的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应用软件,提升个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组织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借鉴和吸取兄弟学校优秀经验的同时,不断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与层次。

       2、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进一步提升信息中心管理工作

       本学期,紧密联系全市的教育发展思路,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培训工作。在做好为全校教师服务的同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为学科教师提供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有力支撑。

       3、晚上及节假日安排好电教室守护人员。

技校自我总结篇7

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学校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6学校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一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唤起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我校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宣传活动,全体师生通过学习实践,学校预防控制能力、预案管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应急保障能力有效增强,全体师生应急知识和自救能力明显提升。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为了保证活动顺利有效的组织实施,学校领导班子讨论与研究宣传周活动的内容、要求、目标,制定《学校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具体组织宣传周的各项活动。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我校按照县局的要求,做好《河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的宣传学习。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工作,学校利用升国旗仪式进行了以《如何防震减灾》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号召全体师生做到: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积极配合学校的抗灾防灾演练,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从个人做起。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安全教育活动氛围。

三、各班出一期安全教育班刊,搜集相关安全教育的资料,让学生能够从中引起注意,并获得相关安全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学习,提高认识,共同进步。

四、各班开展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通过开好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防骗、防震、防火、防雷电、交通事故、溺水等安全教育,让学生将安全牢记在心中。

五、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将安全教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学校围绕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安全教育主题,认真分析学校目前安全工作现状,针对防震、防火、防雷电以及校园伤害、交通、溺水、用电等事故的薄弱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等,开展了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进行了及时的整改,使学校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再宣传,再动员,再强调。进一步增强了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最大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我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以后的学校工作中,还将一如既往的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不放松,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2016学校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二

5月4日至10日,根据宝坻区教育局《关于开展5.12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及应急演练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周系列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广泛宣传,开展系列活动

1、5月12日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学生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并进行了一次地震疏散演练。

2、5月4日下午,以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学校组织人员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对围墙、大门、消防设施、避雷设备、水电设施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下午,各班出了一期防震减灾的黑板报,由少先队大队部进行评比,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是在过程中学到了很多防震救灾的知识。

3、5月5日下午,以主题班会的形式组织师生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向广大师生普及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防震避震能力知识,重点宣传了地震的应对、防震减灾避险等知识。

4、5月6日10日,组织学生以防震减灾为主题进行手抄报比赛。

二、取得效果

1、学生安全知识面更广了,安全意识更强了,对注意安全的理解更深了。

2、通过对各种灾害避险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更高了。

3、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教育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了。

4、创建了安全的教学环境,形成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良好氛围。2016学校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三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8防灾减灾日。我园根据通知要求,结合本园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活动。

首先,彻底细致地进行了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对幼儿园的周边环境、园舍、器械、安全设备、消毒防蝇工具、大中型玩具等都进行了全面的检修、配置,确保安全无虞。

二、系统地组织了一次防震防火疏散演练。有效地提高了老师和孩子们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利用主题活动、办宣传栏、展示图片等形式,对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和爱心教育。

四、以《给灾区小朋友送温暖》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切身体验了分享的快乐,理解了感恩和互助。

这一系列的活动,对孩子们的触动很大。让他们在了解安全自护的同时,更培植了爱心,懂得了感恩。2016学校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沂南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20XX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在全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界湖小学、幼儿园紧紧围绕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这一主题,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一、积极做好了防灾减灾宣传工作。

我校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召开了各联小校长、幼儿园园长会议,传达了通知精神,要求各校一定要做实做细。学校每天利用校园广播播送有关的防灾减灾知识,通过专题宣传栏、黑板报等途径,让师生更好地了解防灾知识,增强自护意识。

二、大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

各个班级对学生进行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防灾减灾知识教育,讲解了预防地震的基本措施、地震发生时的自护自救措施,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相互讨论,进一步懂得了地震来时并不可怕,要把自救知识牢记在心,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

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校舍(园舍)、厕所、院墙等进行了隐患排查,没有发现新的隐患问题。同时,对学校消防、用电、用水、食堂、交通灯问题进行了检查,未发现安全隐患问题,保障了师生安定的学习工作。

四、做好防灾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各联小、幼儿园认真对待,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之际,全校师生进行了紧急疏散演练活动。随着警报的响起,师生按照事先疏散的路线,立刻进行了逃生,各班主任负责本班的疏散情况,值班教师在自己的地点做好疏导工作,由于准备细致,安排全面,全校师生在1分钟之内撤离出教学楼,无一人出现意外。

中学防灾减灾活动总结【二】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主题,大力弘扬我国传统防灾减灾文化,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师生生命财产为根本,以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为重点,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师生防灾减灾观念,全面提升师生应对各类灾害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科学减灾依法应对”,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认真做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制订了“防灾减灾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方案,形成文件发到每位教师手中。

二、广泛宣传,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从20XX年5月11日-5月17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突出安全工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狠抓学生安全防范,提高学生安全自护能力。现总结如下

20XX年5月11日—17日是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宣传周”,我校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坚持安全知识教育与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制定了“应急逃生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好“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在“防灾减灾宣传周”中做到“防灾减灾日”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校园。加强师生的逃生意识和技能训练,以促进广大师生防范灾害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的提高。

1、积极营造氛围。我校通过宣传橱窗、墙报、广播等各种媒体,通过召开晨会、班会、观看宣传图片等多种形式,重点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通过广泛宣传,扩大舆论影响,积极营造防灾减灾的氛围,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日”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技能。各年级开展了“科学减灾依法应对”的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班级黑板报展示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为主题的橱窗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通过广泛宣传各种灾害的避险知识,提高师生自救能力。

2、5月11日充分发挥升旗仪式的阵地,由校长李强给全校师生讲解汶川地震有关知识和安全常识。在国旗下讲话中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做到: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积极配合学校的防灾减灾演练,防患于未然。同时,在5月12日,各班班主任为学生上好一堂安全教育课。

3、组织全校学生阅读一本防灾减灾的书籍。我校学生人手一本《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手册,在宣传周活动期间,各班集中进行阅读,学生们学会了避险知识,提高了生命安全意识。学校还组织各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自护自救安全知识竞赛”。每班通过筛选各评出3名“自护自救知识小能手”。

4、全校分享“我的避险经历或避险经验”。学校除了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积极参加知识竞赛。特别是三年级还通过开展“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我的避险经历或避险经验”征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并通过各种专题教育活动形式,切实提高了学生及家长的认识。

5、组织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我校经常性地针对冰雹、雷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积极开展防震、防雷、防风、防雨、防火、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技能培训。认真制定《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我校于5月12日,组织全校师生进行逃生演练,全校师生安全疏散花时不到2分钟。由于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提高了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逃生技能,检验了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

6、本周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针对校园门、窗、栏杆、围栏、教室、实验室、电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认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最大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收效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还将一如既往地要求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技校自我总结篇8

本学期在学校的领导下,并结合我校计算机的硬件实际情况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1、结合计算机的硬件实际,开展好常规教学。

开学初,便结合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思考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并写成教案上课。收到较好的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任何教学活动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信息技术更是如此。在学习知识阶段,由于学生一周一节课,理论与实践时间差大,四十五分钟时间,基本按“讲—练—讲—练—总结”这个模式,教师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教师主机边讲边操作演示,把每一个知识点视难易程度,进行一至二遍讲解和演示,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15分钟左右,接着教师利用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重点进行第二次讲解,之后学生再练习10至15分钟,最后5分钟时间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进行总结,把所学知识点系统起来。每一节课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时间安排。这样一路走下来,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在教学中,我经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我们从光盘上或到其它学校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把这些游戏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给学生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本期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还从游戏中学到了许多其它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学生十分喜欢的课程之一。

3、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迅速、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的步伐。

4、结合现状,激发学生为强国而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我认为,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为我国各产业的长足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如何使将来有更多的有志者为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作贡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把我国信息技术业的现状讲述给学生,让他们知道我国信息技术业在世界上的位

5、充分发挥的优势,提高学校办学的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技校自我总结篇9

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宗旨,以适应课程改革建一流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为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教学氛围。我校狠抓师资水平的提高,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一、师资基本情况全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77人,中共党员19人。校级领导3人,参加任职资格培训5人(其中完小校长2人),提高培训1人。专任教师1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76人,占专任教师数的63.3%,中专学历4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专任教师中接受骨干教师市级培训有12人,占专任教师数的10%;目前在读专科还有9人。在职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书;教师全员接受信息技术培训,除免试一人外所有教师均持有教师信息技术模块证书,其中,专任教师获得教师信息技术模块中级证有106人,占专任教师数的88.3%。70%以上的教师具有自制课件能,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力,100%教师能使用多媒体进行上课和上网浏览查阅信息,中层以上学校行政人员具有较好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二、提高师资水平的主要工作学校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每学年初制定好师德师风教育系列活动计划,根据计划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期末做好师德师风工作总结。通过比思想、比奉献;学生评老师、家长评老师等系列活动。不断地提高了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使全体教师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为建一流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思想保证。学校加强了教职工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2003.9到2006.7)利用三年时间使我校的教师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成为科研型教师;每学年初认真制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继续教育活动安排;精心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合格率均达到100%;期末做好继续教育,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工作总结;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组织教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的水平。学校加强了校本培训工作,期初认真制定校本培训计划、校本培训方案;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学校开展了在总课题“合作、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的指导下抓好各学科的课题研究,各学科分课题是:语文科:学生学习方法研究数学科:数学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技能科:探索能力培养的初探学校对各项培训工作进行监管,做好对参加培训教师的点名、考核等;做好培训工作的全程管理工作,期末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学校加强了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市、县级的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掌握多媒体的使用等;开展了“结对子”“老带新”等系列活动;不断地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做好有关师资方面的资料收集和汇总工作,各种证件的核实、复印件的收集装订等工作;对教师的成长做好记录,并做好教师成长记录袋。鼓励教师参加自学考试;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上课,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学校把继续教育、培训情况和业务水平的提高纳入教师的年度考评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校以“双高普九”的验收为契机,努力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校本培训等工作。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几年来我校在师资建设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对照“双高普九”标准,我们的教师在业务水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制作的教学课件大多还比较简单;有些教师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还是不够熟练;今后我校将继续坚持“质量立校、教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策略。为建一流队伍而努力奋斗。沙县高砂中心小学

技校自我总结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知识产权;机制;保护

一、地方高校知识产权面临的现状及背景

1980年3月3日,中国政府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了加入书。1980年6月3日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此后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框架已全面建立,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高校在知识产权方面面临如下问题:国家科技创新主体是企业,高校尚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行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方面缺乏理论的指导,以及国家对高校的科技经费也投入不足;地方高校缺乏整合科技队伍有效的凝聚机制,使得高校的人才、科研基地、实验院所等良好的创新优势也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直接转化为知识产权数量较少;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没有深度且多数研究聚焦在我国的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国内学界对于高校转化研究的针对性不强,对绩效等经济方面的机制探讨较少。

二、收益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通过调研与文献研究,系统掌握当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及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针对各区域高校生存环境的不同展开对比分析,总结共性特征、比对区域差异。深入地方高校实地的调研,组织相关高校代表座谈,深入探讨高校专利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形成的阶段性研究结论依托,运用综合分析法,对国外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政策与现状分析,总结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地方高校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与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我国目前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建设历程较短,知识产权机制体制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高校的产权意识普遍比较薄弱,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地方高校科研成果重复研究多,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技术创新机制相互分割,各自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一定的体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市场经济的条件,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中,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忽视了知识产权的保护,造成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主要表现在:将职务发明成果变为个人发明成果,颠倒了科技成果的所属权,私自做以转让;借退休、调动之际擅自将学校的科技成果据为己有或转让给外单位以获取个人利益;

(二)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忽视了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主体作用。作为高校,拥有大量的科研团队及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在科研成果申请知识产权专利方面拥有优势颇多,但存在资金短缺、市场动态获取延迟等缺陷。而对企业来说,具有资金优势、市场资源、产品质量监督、营销团队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产品或者服务,从而产生经济增长。

(三)专利申请少、与科技成果重复率高

高校知识产权专利的国内外申请量与批准量是衡量科技生产和知识创新的一项重要的指标,目前,专利申请数量少、专利申请积极性不高现象遍存在。高校并未认识到利用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已致科研成果、论文与专利的比例很不平衡。高校技术开发成果急于而不是首先考虑申请专利,从而使其中的属于发明创造的专利技术成果因丧失新颖性而失去法律保护。

四、应对措施及解决对策

地方高校拥有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知识产权专利,并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充分保护的成熟经验。欧美发达国家对在大学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科学的法律体系。以国外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为启示,结合地方高校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现状,探索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对策尤为重要。

(一)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在地方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现象,如学校校名、标识是高校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清华”商标成为全国高校首个被认定的驰名商标的反侵权斗争为例,可见地方高校的发展也应积极申请知识产权专利,保护高校自身的科研成果,防止产权流失。同时,高校的科技工作者也应增强产权意识,积极维护自身及所在高校的利益。

(二)重视校企合作,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运营构架

在中国的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强大优势,涌现出一批由学校智力产生的科研结果为支撑的企业,如清华同方、北大方正、北大青鸟等。要将产学研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利用企业为中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上高新技术产品或者全新的服务模式。

(三)地方高校联合建立知识联盟

对于地方高校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创新激励机制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起知识联盟。高校知识联盟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企业和其他组织间以协议的方式组成的一种使双方获得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致死集约关系。地方高校知识联盟的建立,增加了区域内每所高校的知识容纳水平,使得行业或科研领域的知识得到共享,从而使各个高校的的研究朝着更深的广度和宽度来发展。

(四)合理优化薪酬体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只有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才能更好的防止科技成果的外流和高校知识型人才的流失,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恒定的动力。在薪酬和福利方案的设计中,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不同的选择。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奖励和资助促成其拓宽研究的广度,使薪酬体系更加人性化。(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项目:渭南师范学院2014年人文社科育苗项目(项目编号:14SKYm01)

参考文献:

[1]徐岗.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002

[2]杨洋.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014

[3]SeeeLFenBeinDw.‘publication,patent,andthemarketforuniversityinventions’,JournalofeocnomicBehavior&organization(2007),63:p688-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