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包括思想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45:49

自我包括思想总结篇1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黄文艺(1971-),男,湖南南县人,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法律思想、法学理论。中国的法学学者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倾听着时代的呼声、回应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在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思想成果并将其运用于中国的法学学术研究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之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深入展开,不仅推动了在执政党的核心政策层面而且在国家政策层面、在国家和社会治理架构上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了我国的治国方略,而且也在思想和理论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给予了多方面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实践和相应的思想和理论,不仅具有特殊的地域性而且也成为一个令全世界都感兴趣的课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实践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中国法学学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法律体系、法治实践的思想阐释和理论研究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成熟程度。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特别地给全国的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依据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而在理论上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任务,这也是中国对于世界的思想和理论贡献。从法学来看,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和已有的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全面总结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体系,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法学学者的重大历史使命。在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本课题的研究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有助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具体内容来看,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军事、科教、外交等各个领域的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所构成的。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毫无疑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归纳、提炼、深化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实践所依凭和展现的法律思想与法学理论成就并将其体系化,将有助于推进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

其次,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学术研究走向繁荣与成熟的基本标志。如何把当代中国众多的法学研究成果和法律实践智慧整合升华为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结构的法学理论体系,是中国法学界必须完成的重大学术任务。通过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梳理、升华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的法治思想与方针政策、人民群众的制度创新实践和法学界的理论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必要的理论论证与学术准备。

再次,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进程。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将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攻坚阶段,也是我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必然面对更为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因而需要更加切实有效的理论来引领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所包括的诸多法律思想和理论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通过系统地梳理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过程中所提出的丰富的法律思想和法治理念,并在合理地借鉴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内的国外法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各项重大理论,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进提供更多富有时代价值和操作意义的思想理论资源。

最后,有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法学研究的理论成就。在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法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包括前苏联的法学研究成果在内的国外先进的法学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吸收和借鉴,民族的特色则显得不够,对世界法学的贡献也极为有限。针对这个问题,中国法学界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强对传统法律文化资源的理论开掘,加强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将承续这一理论努力,致力于总结出一批真正富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法学理论成果,努力向世界展示中国法学的理论贡献,提升中国法学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资源

从现有成果来看,国内法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等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上,中国法学界在法的本质、法与经济、法与阶级、法与国家、法的作用、法与权利义务等问题上,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形成了众多的理论共识。这部分研究成果,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原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对法学的理论指导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国外尤其是西方法学家在有关法律的技术性原理方面的优秀成果,从而打破了法学理论上的僵化和机械论,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这是我国学者重构中国法学理论的自觉尝试和努力。

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的研究上,中国法学界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思想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既包括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法律思想的总体性研究,也包括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某方面法律思想的研究,例如,对马克思的法本质的思想、法律发展思想、人权思想、立法思想、司法独立思想、国际法思想、法经济学思想、法社会学思想的研究,对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党与法关系思想、法律监督思想、司法思想的研究。(1)第二部分,对毛泽东、董必武、邓小平、彭真、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的法律思想以及民主、法治和宪政思想的研究。(1)第三部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法学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及其理论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等。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梳理出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脉络,特别是详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就及其基本样态。(1)

第二,对于新中国建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宪政建设实践的历史回顾与反思。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既体现为大量的学术论文,又体现为众多的专题著作;既包括法学理论界的学者的成果,又包括法律史学界的学者的成果以及部门法学界学者的成果。这些成果立足于历史的真实,在相应的制度层面的描述基础上,对支撑这样的制度及其实践运作的思想、观念、意识和理论进行了总结,并认真研判了这些思想、观念、意识和理论本身及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与实践的妥当性。(1)

第三,对新中国建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法学发展状况的总结性研究。这种总结性研究从重大理论争论的梳理、标志性学术成果的遴选、重要理论创新的概括等方面入手,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中国法学界所取得的丰硕的理论成就进行了高度浓缩的理论归纳、概括和提炼,从而为我们系统地梳理出中国法学研究的重大理论成果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做了很好的前期研究工作。(2)

第四,对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的现实理论以及法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应该说,这部分研究是目前法学理论界科学研究的主体部分,是对法治建设现实问题的理论回答,也是对中国法学本身的发展的自觉思考。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自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命题后,中国法学界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本质属性、基本内容、落实措施、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1)

当然,中国法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相关主题的探讨和研究,并不是上述几点就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出来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中国法学界在上述这些方面对相关主题的理论研究成果仅仅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前提和铺垫,是我们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所必不可少的极其重要的思想与理论素材,但这些成果而并不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我们有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学术梳理、理论整合和思想提升,努力清晰地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等重大理论问题,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做出理论贡献。

而且,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之后,国外关于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研究,主要限于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和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虽然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试图运用马克思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深入批判和解构当代资本主义的法律意识形态和法律制度,并且提出了若干具有启发意义或借鉴意义的法律思想、学说和理论,但总体上来说他们的思想本身仍属于资本主义法律意识形态的范畴,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当然,也有一些西方学者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非常有兴趣,对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宪政建设道路及其实践非常有兴趣,因而也开始了对其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总结。(2)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的政治报告给全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全面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科学地总结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体系的历史重任。中国的法学学者在这样的历史与现时代的国际国内背景下,理当承担起总结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时代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最为重要和最为根本性的任务就是要总结、归纳、概括、提炼出与历史和现实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内在思想主旨和理论内涵的逻辑真正一致的,确实属于“中国”的“独特”的法学理论“模型”。既然是一种属于中国的独特的法学理论模型,就不能是个别的、单独的、碎片化的那些属于中国、也比较独特的法学理论的侧面与碎片,而是一个全面的、成型的整体,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宏观大模样。显然,这就必须、也必然地同时要思考并展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是如何在分析总结出来该理论体系的各个个别化的片段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片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的发掘和整理,建立起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理论体系整体。换一句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目的就是要从理论上清晰地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建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各种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要重点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和“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这两个核心问题。

回答这样两个问题,就是要把零碎的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那些成分与片段,按照完整的理论所应该具有的内在逻辑顺序及其结构加以组合,从而建构起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时代成果与现时的时代精神内涵的彼此关联、也体现出尊重和吸收人类基本价值共识和文明成就与中国独特法律文化传统水乳交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与宏观样式。

因此,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很有必要首先着眼于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思想与理论成果以及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及其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论的思想养成和理论支撑的角度,历史地、纵向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思想传承与方法论原则;其次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法律文化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神影响角度,发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中国文化(文明)”元素或者说“本土资源”,从而构成其“中国特色”之基本内涵之一;再次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经验中总结、归纳、概括和挖掘其所蕴涵和依凭的法律观念、法律思想和法律理论,以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时代内涵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的特殊质素;最后还要从现代民主、法治和宪政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共识入手,从包括各个部门法学在内的整体法学角度,全面总结、归纳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

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就不能不从如下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历史条件的探究。理论体系的建构既是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也是以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进入相当成熟的阶段为现实基础的。深入考察当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的诸种复杂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基础,有助于我们理解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通过考察当下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在思想、学术、实践等方面的条件,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中包含的深刻法律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多年法治建设的巨大成就(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思想、西方资本主义法学理论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学理论(包括前苏联的法学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学术资源;中国法学界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所取得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理论元素。

第二,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理论性质与方法论的研究。理论性质与方法论问题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必须回答的前提性问题。理论性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问题:和古今中外的法学理论体系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有哪些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在中国和世界的法学理论发展史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处于何种历史地位,能做出什么样的理论贡献?也就是说,要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这一命题所包含的三个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深入解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性质、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而方法论问题所主要关注的是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学术界和法律实践界在实质上所创造出来的众多思想理论成果整合并升华为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结构的法学理论体系?只有遵循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和有效的建构方法,才能确立起一个逻辑严谨、内容丰富的法学理论体系。在方法论原则问题上,主要讨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原则问题,包括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如何借鉴西方法学理论、如何总结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等问题。在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上,主要讨论如何提炼出支撑整个法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纲领、哪些理论成果可以纳入到法学理论体系、众多的法学理论成果以什么样的框架结构或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等问题。

第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理论构成或者说理论模型的总结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体系,一方面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和宪政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重大理论,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全部法律,即从实体性法律到程序性法律、从纯粹国内法律到国际性法律,不仅在制度上而且在实践上都体现出来的用以支撑的理论,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体系在事实上也是宏观的和一般性的法学理论及其体系与微观的具体的部门法学理论及其体系的有机结合。与任何别的理论体系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也是由众多理论元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和次序组合而成的具有自身内在的逻辑结构的有机整体。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之理论构成或者说基本模型而言,其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实质内容之所在,而它本身又是、也理应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即在一般抽象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样式,以及在部门法学的具体层面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微观架构。

第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体系的发展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体系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自我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宪政建设实践的发展,随着全球社会发展与法治进步,也随着我国法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问题,一方面是要依据总结、归纳、概括出来而在事实上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指称的中国特色的法律及其实践运作的基本规律和道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来引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宪政实践,促其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总结、归纳和概括发展和进步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宪政实践所催生和发展出来的新的法学理论质素与成分,不断地更新、补充、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体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的问题点

从理论逻辑的完整性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要真正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要真正能够客观真实地总结、归纳、概括和抽象出基于独特的中国法治道路和法治建设实践的“中国模式”的“法学理论”的“中国模式”,就有必要紧紧地围绕着几个核心问题点来展开思考:

第一,有必要在中国与世界的空间交汇、历史与现实的时间节点、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总结、归纳、概括并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体系,在内在逻辑和具体内涵上,就既展现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又充分尊重和吸收了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共识和世界上不同社会民主、法治和宪政建设的有益的经验;既体现了民主、法治和宪政的理论与实践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文化传统的延续,又体现了民主、法治和宪政的理论与实践建设的现实发展与进步;同时,这也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体系的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孕育和催生了相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成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又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有必要在总结、归纳、概括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中,特别地集中于展现该理论及其体系的在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实质内涵上具有的真正属于“中国”的性质、属于“社会主义”的性质的典型特征,而不能是作为外在的标签和符号的“中国”和“社会主义”的直接宣示;同时,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法治建设实践是世界法治建设中的一种独特的模式,那它就不能只是纯粹的“中国”的特殊性的东西,而应该是把“中国”的特殊性作为一种特别的约束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及其体系作为世界法治理论的一种理论模型理应具有任何理论模式在其各自的约束条件下都具备的“普遍真理”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必须揭示出这一点来。

第三,有必要在总结、归纳、概括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样式与微观架构方面,特别地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在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和结构上的完整性。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一方面要体现出其宏观样式层面的理论成就对于其微观架构的引领和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也要体现出其微观架构层面的进步对于其宏观样式的形成的支撑与丰富作用,从而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在法学理论学科层面和各个部门法学学科层面所具有的具体与抽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与有机结合。

针对这些问题点,我们要综合运用知识谱系分析、范畴分析、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历史考察、逻辑分析、调查访问等研究手段和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开展系统的研究。知识谱系分析主要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与其各种思想理论渊源之间历史联系的研究;范畴分析主要用于对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法学范畴体系的研究;文献分析主要用于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上重要思想文献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界重要学术文献的研究;比较研究主要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与古今中外其他法学理论体系间异同的分析;历史考察主要用于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的历史演进过程的考察;逻辑分析主要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的分析;调查访问主要用于对国内外研究机构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或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情况的实地考察。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意在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成果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宪政建设具体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宪政建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悠久文明的真实传承状况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宪政建设对于人类文明,特别是以西方政治文明与法治文明成果为主要代表的政治法律文明成果的吸纳中,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宪政建设基于本国国情而进行的制度与组织创新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理论进步中,客观地总结、归纳、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从而在理论内在逻辑重整的意义上建构出作为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宪政实践的思想与精神支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模型。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应该达到如下目标: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应该全面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在思想渊源上如何体现了中国空间的法律文化与传统的历史资源和现实国情的时代精神的结合,应该展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思想成果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中的一脉相承与发展创新,应该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对于人类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共识的自觉接受与消化融通。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应该既在一般意义上,也就是在法学理论层面上系统地总结、概括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样式,又在各个具体的部门法学层面分别总结、概括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微观架构,从而建构起逻辑一致、结构完整而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一种理论模型。

自我包括思想总结篇2

马克思最早论及社会有机体是在1842年,他分析了“国家生活的有机体”,“我们要求人们不要突然离开现实的、有机的国家生活,而重新陷入不现实的、机械的、从属的、非国家的生活领域。我们要求国家不要在应当成为它内部统一的最高行为的行为中解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页。)认为“国家生活的有机体”的不同部分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是一个统一体。

1847年,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是由“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构成的,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有机体”(同上,第143页。)。

1867年,马克思再次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这种有机体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页。)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孔德、斯宾塞等人的不同,不是将社会有机体简单类比为生物有机体,而是把社会有机体作为一种“社会生命”的存在方式,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运动系统。

在历史的运动过程中,较小的社会有机体逐步整合成较大的社会有机体,得以保存文明成果,通过交流和融合,进一步推进了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有机体经历了氏族、部落、部族、民族、国家等不同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把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视为一个从区域性存在到世界性存在的历史过程,大致分为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几个阶段,他不仅研究了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而且研究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如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的古代社会,探索了原始社会有机体的发育机制,并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目标,因而是社会和谐的体现。

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全面地分析社会结构、动态地展开各种社会关系运动并凝聚于人类自身发展之中的社会发展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有机体是立足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基础之上的,总括社会生活一切关系有机运动的范畴,它既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又包括生产力,同时还包括其他社会要素,主要是人和人群共同体,也包括语言、教育等社会现象。

人是社会有机体的“细胞”,人群共同体好比社会有机体的“器官”或“组织”。生产方式决定并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好比社会有机体的“骨骼”,支撑着社会机体,决定着它的存在和发展。全部社会有机体的“血肉”,包括一切政治的、思想的等等复杂的社会关系,都是在物质生产方式的“骨骼”基础上竖立和“生长”起来的。

社会的存在以人的存在为起点和标志,通过语言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通过教育实现人的世代的社会“遗传”。社会有机体能够不断发育成长的内在机制就在于满足人的需要以及整个社会的需要。社会成为有机体,就在于它具有自我整合、自我扩展、自我更新、自我再生、自主调节的能力。社会有机体必须与周围自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自身的新陈代谢。

社会有机体之“有机”,就在于它是一个和谐的机体。一定程度的和谐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包括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社会有机体内部关系的和谐体现在整体和谐、结构和谐与功能和谐等。一个社会有机体的外部和谐既包括它与其他社会有机体之间的协调关系,也包括它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

自我包括思想总结篇3

03-0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我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学起来轻松自如,心情舒畅,成绩也满意。同样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会有无限的热情和巨大的干劲,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去做它。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有句名言:“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可见培养兴趣是何等的重要。

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同样靠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在学习数学时要克服只为高考而学数学的功利思想,从数学的功效和作用、数学对人的发展和生活需要的高度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比如喜欢几何,可以多做这方面的题目,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体会数学中蕴涵的美,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来带动其他章节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

当然,高中数学学习,只有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和教师若不试图从数学的形式和单纯的演算中跳出来,以掌握数学的本质,那么挫折和迷惑将变得更为严重。可见,学习数学不能盲目地在题海中遨游,更不能就题论题,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应当注重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什么是数学思想方法呢?数学思想方法按层次来分,可分为数学一般方法、逻辑学中的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其中数学一般方法包括一些数学解题的具体方法和技能、技巧,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等等;逻辑学中的数学方法是数学思维方法,包括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整体方法、试验方法等等;数学思想方法则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等等。在教学中老师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学的目标,那么同学们在学习中也要特别重视思想方法的学习和理解。明确技巧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特殊手段,方法是解决一类问题而采用的共同手段,而解决问题的最深层的精灵就是思想。方法是技巧的积累,思想是方法的升华。

自我包括思想总结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继续教育 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机制

一、引言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诸多期待和挑战.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应该引起教育教学界管理者、研究者和教师本人等各方面的更多关注和思考。

我国目前有近6万名大学英语教师,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这一系列工程的操作主体和英语教学改革的先锋,但他们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薄弱、理论素养不足等问题。相关大学英语教师素质调查表明。相当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智能、经验和教学态度上都需发展或成长。…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主要由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担任。这些低教龄和低年龄的教师只是具备了英语学科的知识,其教育专业知识(教学技术)还远未成熟。束定芳在《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师资状况调查表明目前许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理论培训,教学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

由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于2002年初对全国48所院校900多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教师有很强的意愿来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但对于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却比较迷茫。l3这种状况将根本上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因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将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途径

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大学英语教学硬件环境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有效的改善,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却是缓慢的、隐性的、循序渐进的,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是至关重要的,是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和有力措施.可强有力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必须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教师的发展进程。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在职研修等通盘考虑,总体设计。目前,教师教育已建立起包括教师的职前专业准备、人职专业辅导、在职专业提高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英语教师教育不应试图一步到位,一次性地培养出专业成熟的教师,而应扩大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与教师继续教育相挂钩。是终身持续的过程。本文将着重讨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通过继续教育自我发展。

大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传统意义的学历培训和简单的知识更新,而是指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是教师能力水平、知识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由旧到新的发展过程,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人的一般发展到作为职业人的专业化发展。它不仅包括教师个体生活中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情感的发展,还涉及教师工作环境中的学校组织文化和结构。教师的发展需要集体和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

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如教学任务繁重或自我缺乏科研意识等。不少大学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投入不多.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不关心.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相脱节。因而,要通过继续教育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要强化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大科研投入。除去教学这一教师最重要的本职工作,科研同样是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它能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自我包括思想总结篇5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包括文章标题)的含义主要是指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有时也要回答词语的本义。要联系上下文,推断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考查词性多为实词,如代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或相应短语,有时是副词或叠音词等。不同词语要视其词性及具体语境进行解析。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主要指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如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哲理意义、双关意义,一般为文章所要阐述的道理或表达的感情(主旨)。

【设问方式】

重要词语:结合句意或文意概括词语(包括标题)含义。

重点句子:某个句子的含义是什么(或有哪几层含义)。

【背景知识】

重要词语含义:指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具体的语境义。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即联系中心主旨、人物形象、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特殊含义)等。文学作品考点词语含义主要从理解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几方面设题。

常见重要句子:1.段意句(概述段落内容);2.结构句(起总领下文、收束上文、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等作用);3.情感句(表达作者强烈思想感情);4.中心句(体现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

【答题思路】

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找准答题区域,结合上下文分析关键词语或重点句子的含义,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概括作答。

关键词语(包括标题)的含义一般包括两方面,答题模式一般为: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重点句子的含义则要根据上下文与重点句子相关联的区域,筛选、梳理、提炼、概括相关信息,结合赋分情况作答。注意三点:一是审视语境,瞻前顾后;二是联系主旨,关注背景;三是多角度、多层面思考。

【万能模板】

一般答题模板: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

如果重点词语或句子含有特殊语言现象(如修辞),则为:相关术语+效果+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

如果重点句子属结构句,则依据结构作用(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概括含义。如总结句含义的答题模板为:相关内容一+相关内容二+相关内容三……

【考题回放】

1.2010年江西卷(熊召政《饮一口汨罗江》)第16题:

结合文意,概括“泊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6分)

参考答案:(1)忧国忧民者的精神寄托;(2)忧国忧民者苦难的象征;(3)屈原殉国之处。

解析:在此文中,“汨罗江”有两种主要含义,表层意义指作者游玩的自然之江,是浸透屈原的理想和泪水的那条江;深层含义则是指作者由此产生联想与感悟,并赋予“汨罗江”的特定语境义,可根据“何处没有汨罗江”“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等提示语,找到相关语段,进行提炼归纳。

2.2010年天津卷(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第20题:文章结尾说“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这句话有哪几种含义?请概括回答。(5分)

参考答案:(1)故乡是世界的缩影;(2)作者对故乡的爱是永恒的;(3)童年在北极村学到的一切,奠定了作者人生的基础;(4)故乡是作者人生思考与创作精神之源;(5)故乡使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得以升华。

解析:根据小结句综述全篇内容的特点,多角度、多层面展开思考,这个重点句子关联前文五个段落,分别概括文章主体部分五个段落的大义,即可得出答案。

题型二:分析作用题

分析作用类题型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主要考查分析文章标题、重要句子、重点段落的作用,有时还包括分析文学形象的作用、分析人称变化的作用等。如果某重点句子或段落属于描写文字,则是要求分析描写的作用。

【背景知识】

分析作用常见术语:

内容方面――交代原因、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奠定基调、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画龙点睛等。

结构方面――线索、悬念、伏笔、铺垫、照应、过渡、开门见山、引起下文、承上启下、收束全文、起伏跌宕、延迟节制、推动情节发展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营造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细节描写的作用:

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

【设问方式】

文章标题、某重要句子或重点段落在文中有何作用?(变式:某内容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作用?)重要句子、重点段落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题思路】

此类题型,如果笼统设问“在文中有何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内容方面一般包括含义、气氛、主题、情感等方面,常见表述句式如“交代(描写、叙述)了……”“使意义更加丰富充实,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渲染或烘托出……的气氛”,“揭示(表现、深化)了……的主题”,“奠定了……的感情基调”或“升华了……的情感”等。结构方面结合具体情况,参考上述术语准确作答。在小说阅读中,如果问“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作用”,要认识到情节安排实际上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答题时要结合题目赋分情况分要点整理答案,思路要全面,概括要准确。

【万能模板】内容方面+结构方面

【考题回放】

1.2010年北京卷(季羡林《海棠花》)第17题第2小题:

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相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解析:这是分析标题在全文中的作用这一类的题型。标题在全文中的作用常常是情感主旨的落脚点,是全文叙事抒情的线索。主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从赋分情况分析,两方面各2分。

2.2010年全国卷Ⅱ(张承志《大河家》)第14题:

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

参考答案: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结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解析:上述答案中第①点有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第②③点侧重内容方面,第④点侧重结构方面。结合赋分情况看,一般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题型三:概括信息类

概括信息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文章部分或整体信息的筛选、分析、概括,包括概括信息、概述情节等。叙事文学作品概述人物形象特征也可归属概括信息类。

【设问方式】

概括信息:试概括某对象的内容、特征、原因、观点等。试概括作者的态度、观点等。

概述情节: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概述人物形象特征:小说中的某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简要概括某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背景知识】

分析人物形象一般要结合人物描写相关内容作答。描写人物,从内容方面说,分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从描写角度看,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从语言方面看,分概括描述和细节描写。

【答题思路】

解答这类题型先要锁定答题区域,是从文中某个或某些段落中筛选,还是着眼于文章整体。概括信息一般采取直接摘取法、简单整合法和概括提炼法三种方法;概述情节要求抓住关键信息概括整合,力求完整;概述形象特征重在准确、全面。三种题目都要视赋分情况分要点作答。

【万能模板】

概括信息:相关信息一+相关信息二+相关信息三……

概述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般在小说阅读中设题)

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特征一及依据+特征二及依据+特征三及依据……

【考题回放】

1.2010年重庆卷(陈俊峰《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第16题:

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6分)

……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的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么。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们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最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

参考答案:既可守望父母的遗址(祖宗的牌位),又与“文化传统”保持适当的距离;体现出年青一代对属于自己的独立、信心、锐气和生活的追求;可以远离来自人类的威胁。

解析:首先根据题干,可将答题区域锁定在第7、8两段,从原文第7段“那么……那么……”两个句子(照应题干中“第五棵树”)和第8段“因此……”(照应题干中“梢顶”)可以确定,这两处是在陈述“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运用直接摘取法、简单整合法和概括提炼法,对文中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即可得出三个方面的答案。

2.2010年广东卷(沃尔夫冈・博歇尔特《面包》)第16题: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参考答案:①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开端)②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发展)③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高潮)④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结局)

解析:依据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概括,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压缩整合。根据赋分,分四点作答。

题型四:表达技巧类

【设问方式】

写作手法:分析某段或某部分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人称运用有何特点),有何表达效果。

语言风格:分析某段或某部分文字的语言特色或表现特色。

【背景知识】

表现手法的内涵:表现手法指文学作品中采用的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和艺术方法。狭义的表现手法包括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抑扬、渲染烘托、借景抒情、托物抒怀言志、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等。广义的表现手法除包括狭义的表现手法外,还可包括表达方式的艺术性运用(如分析细节描写、白描、描写角度等),篇章结构方法(如铺垫、伏笔、悬念、照应)等。

各类手法的效果分析:

1.修辞手法

比喻:形象生动。

拟人:具有人情味,便于抒发感情,亲切自然。

排比:表达强烈感情,增强气势,突出对象某种特性或丰富内容。

夸张:引起对某物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现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或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使句子音节协调,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引起读者兴趣(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反问:加强语气,强调、强化对象某方面的作用。

反复:使文章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对某方面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对某物的思想感情。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2.表现手法

象征(包括托物言志):借某个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感情),使某物具体可感,令读者印象深刻。

抑扬(包括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突出事物,更令人信服。

对比:突出事物特征。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联想和想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使……的表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色彩。

3.表达方式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远近、虚实、点面、声色。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具体可感、侧面(又叫间接)反衬烘托。

4.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抒情更强烈感人,对某物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灵活自由,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

语言特色术语:质朴自然、形象生动、清新优美、情感浓郁、简洁凝练、精辟深刻、通俗易懂、幽默诙谐、音韵和谐等。

【答题思路】

首先要明确问题类型,到底是要求分析狭义的表现手法,还是分析表达方式的运用或者篇章结构方法。题干中一般有较明确的指示,如题干中说“文中划线部分描写了……试分析表现特色”,可以明确该题要求分析描写特色,属表达方式运用一类;有的明确说“分析语言特色”,是要求着眼整体语言风格作分析;如果笼统说“分析画线内容或指定的表现手法”,则要视对象而定,一般选择特点最明显的作答。第二,答题时概念术语要准确,各类手法要铭记于心,常见语言特色也要心中有数,要做有理有据的分析,答案详略视赋分情况而定。

【万能模板】

写作手法:术语+相关内容+效果

语言风格:观点(含术语)+举例分析

【考题回放】

1.2010年江苏卷(阿城《溜索》)第11题: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参考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解析:题干中要求分析一段描写文字的特色,心中必须明确分析描写特色的基本思路:描写的立足点或观察点,描写的视角变化(如俯视仰视、远眺近观等),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描写,描写的层次性(如上下、内外、主次)。

2.2010年山东卷(老舍《骆驼祥子》节选)第19题: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土混混(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参考答案:运用了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或“有京味儿”“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例如,“土混混”“土混混”“紧一把儿”“松一步儿”“迷迷糊糊”等;质朴自然(通俗),形象(活泼、生动),例如以“仿佛一脚蹬在天堂,一脚蹬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解说“迷迷糊糊”。

解析:这道题目中,主要再从整体上把握语言风格,画线文字口语化、通俗化、地域化特点明显,但质朴中又不失形象生动。应按题目要求举例分析。

题型五:情感主旨类

情感主旨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作品思想情感、中心主旨的把握。

【设问方式】

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或者:分析文章的深刻意蕴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背景知识】

散文阅读常见主题示例:乡土情结、故园情怀、心灵家园、故人怀想、生命意识、反思反省、追求自由、呼唤人性、平等博爱。

分析小说主题常见思路:抓中心句,挖掘题材,联系背景,分析形象,探究情节,梳理情感。

【答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型必须把握的两点:从文本内容出发,把握作者创作的情感倾向性;结合时代背景,剖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概括主题情感的基本模式:通过……的叙述(描写),表达(抒发、抒写)了作者……的情感,表现(彰显、揭示)了……的主题。答题时要注意对主题进行多元解读,关注作者感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意对作品文化内涵的开掘和对社会历史背景的领悟。有多重主题的作品,答题时可使用“既……又……”之类的句式,彰显思辨性;或分多个要点阐述,体现层次感。

【万能模板】

一般模板:内容概括+情感表达+主旨内涵

如果情感主旨多元多样,则须指明具体内容并概括情感主旨,分条作答,答题模板为:①内容一+情感(主旨);②内容二+情感(主旨);③内容三+情感(主旨)。

【考题回放】

1.2010年江苏卷(阿城《溜索》)第14题: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参考答案:

深刻意蕴: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取向:①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起险峻崇高的赞美;②领队、精瘦傻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③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④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对主题情感内涵多样性的把握,要求结合“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分析,赋分6分,主题和情感两方面各答三点即可得到满分。

2.2010年广东卷(沃尔夫冈・博歇尔特《面包》)第18题: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参考答案:小说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下口粮的故事,不但表现了患难与共的真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互相砥砺、互相关爱的精神。或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宽容、尊重,并无私奉献,才能渡过困境。

解析:按照概括主题的基本句式,扣住时代背景“二战后的饥荒出境”(小说注解),提炼出“患难与共”“宽容尊重”等关键词作答。

题型六:结构思路类

结构思路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文章整体或局部结构思路方面的理解分析。

【设问方式】

整体设问:围绕文章线索,梳理作者的思路。

局部设题:某个段落或某一内容与前后有何联系。

【背景知识】

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常见术语:

着眼开头――开篇点题、埋下伏笔、设置悬念、欲扬先抑、交代线索等;

着眼中间――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层层推进、起伏跌宕、承上启下等;

着眼结尾――照应前文、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回味深长、戛然而止等;

着眼整体――提纲挈领、结构紧凑、呼应勾连、思路开阔、贯穿全文等。

【答题思路】

在整体感知环节必须对文章整体的思路有大致了解,如线索是什么,文章如何推进,情感怎样抒发等,答题时要求能合理运用术语,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分析结构思路始终离不开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阐述。着眼局部的考题与上文所述“分析作用类”题型可能有交叉的内容,但设题侧重点有差别,分析作用类题型点明作用即可,分析结构关系的题型则要结合内容分析。

【万能模板】

整体设题答题模板:第一部分内容及作用+第二部分内容及作用+第三部分内容及作用

局部设题答题模板:观点(含术语)+内容分析

【考题回放】

1.2010年重庆卷(陈俊峰《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第15题:

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参考答案: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与我的观察和推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解析:紧紧围绕题干中的线索,分析文章围绕线索展开推进。内容大体分三部分,答题时结合具体文章内容分析。“先写……再写……最后写……”答案层次清晰。每个部分的内容及在文中的地位作用各2分。

2.2010年四川卷(爱默生《自然》)第17题:

简要说明第六段画线部分与第一段画线部分之间的联系。(4分)

参考答案:这两部分前后照应,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化。从最初对自然单纯的喜悦感受进而领悟到:自然不仅有喜悦,有时还会被忧伤笼罩,身处自然中的人也是如此。

解析:先答出术语,再结合内容适当解说。术语与观点2分,解说分析2分。

3.2009年重庆卷(池莉《瓷器的意味》)第16题:

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自我包括思想总结篇6

[关键词]政治;政治学;范畴体系

[作者简介]肖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办公室,广东 广州510006;吴大兵,重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重庆400020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025―03

一、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门学科范畴体系的构建,不可能以个人的主观随意性,想当然地去组织、拼合它的体系结构,必须从学科本质的特征出发,依托于一定的理论基础,遵循相应的组织原则,揭示学科构建的科学规律。那么,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依据所把握的总体要求又在哪里呢?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论是我们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分析事物、洞悉事物的本质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要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我们不妨看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吸收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所提出的一些观点。(1)任何一门科学的思想体系,就是表述这门科学的全部内容的思想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从抽象到具体。这是符合人的认识过程的。人认识一个对象时总是从抽象到具体,科学体系从抽象到具体的安排,最便于人对这个对象的了解。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也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层到深层、从平面到立体、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2)一个科学体系的起点应该是这个体系最抽象的东西。如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人类现代经济生活最抽象的东西,商品便成为他的政治经济学的起点。(3)推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的内在动力是对立统一规律,每一个原理应符合矛盾运动的形式。

2.学界对政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基础。政治研究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学问,古今中外人们始终如一地对政治学研究投入巨大的热情,政治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科学体系中一门具有独立地位的重要科学。自1980年中国政治学恢复后,中国政治学界以及其他学科的学者对政治学的研究和发展做了卓有成效的实质性工作,对政治、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范畴体系等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探索,并在众多的研究领域形成共识,拓展了政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向。因而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根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政治学范畴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开放的,不断发展丰富的,政治学也毫不例外,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前进。它一方面会从政治学已有的内容中进行取舍,另一方面也会从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从其他学科的成果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因而,我们对政治学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固定的框架和模式。

4.对政治学的正确认识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关键。要使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政治学就必须走向科学,即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建立有特定研究对象的政治学理论体系,克服政治泛化和政治概念狭隘化的影响。政治学不能什么都研究,不能把什么社会现象都作为政治现象来研究。从研究对象看,对象是否明确是一门学科能否成立的首要前提。从内容上看,一门学科的对象,决定学科的内容。一门学科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结构;二是对象的运动及其规律。从内容的逻辑安排看,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客观到主观,这几乎成为任何学科构成体系的顺序,这种顺序符合认识的规律,符合认识的历史,也便于读者对一个思想体系的理解。那么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着眼点又在哪里呢?于此,笔者从对政治学的正确认识人手分析和论述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构建问题。

二、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切入点

正确认识政治和政治学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切入点。政治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自从国家(城邦)产生以来,人们就在苦苦地思索、不懈地探索,但仍达不成共识。因为政治学者由于各自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几乎都有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和表述。概言之,对政治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一种规范性的道德;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直占有主导地位,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体和根本问题;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综观以上分析,由于人们的观察点、立足点不同,使得对政治的理解和解释完全不一致。杰弗里・庞顿说过:我们最好不要将一种概念视为某种固有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说对政治的定义,我们无须也不可能用一个单一的模式、方式等框架结构将其固定(这在实质上也是没有必要的)。然而我们通过对政治诠释性的定义,透过其现象的描述、对本质的分析,我们仍不难发现他们对政治的理解有着如下的共识:(1)政治是在以国家存在为前提条件下的一种社会关系;(2)政治所探讨的是一种力量或者说是公共权力的表现、运作及其内在机制;等等。这就是说,在政治的范畴中公共权力是其核心和本质。由此,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及其本质的内核找到了切入点。

政治学的定义显然也只能以政治定义为基准,不同的政治理解必然表现出对政治学的定义的差异。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来看,政治活动的核心就是国家政权。因此,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也就是说,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实结合上述分析,即我们在剖析各家关于政治概念的诠释时,已窥见到政治学包含着以下核心的要义:政治学是研究政治运作、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从本质上看,它所揭示的是在国家中对政治权力的探讨,也就是说对权力的研究是其核心范畴,伴随着权力运作方式、机制、模式等是其必然拓展的范畴系统。由此,我们在建构政治学范畴体系时,权力必然是其体系建构的核心,而其体系的构建是依此为中心依托的展开。

三、政治学范畴体系构建的结构模式

通过对政治、政治学的分析,我们明确了政治学所研究的核心范畴是政治权力,因此从政治权力的层面我们必然要追寻权力的本体、权力的主体、

权力的客体,这三者不仅处于政治学范畴体系的第二个层次,而且由此演绎构建起整个政治学范畴的体系框架。

1.从权力的本体来看,作为政治权力的本体所探讨的自然是政治权力自身的结构、要素及其内部机制。具体来讲可从两个层面来展开。从内部机制的层面看,这是一个处于基础的层面。它应该包括如下范畴: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政治发展及其规律等。(1)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它是人类社会政治的本质内容,其他一切政治现象都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从本质上看它包括:利益与政治、政治权力、政治权利等。(2)政治制度是指政治行为方式在国家权力活动的表现形式。民主与专制是两种基本形式,目前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3)政治思想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对政治的思考所形成的观念形态的对政治的认识和评价。它包括人们的政治观念形态、政治思想及其评判等。(4)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它具体包括以下范畴: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政治行为标准、政治价值评价、政治动机、政治情感、政治习俗、政治心理等。(5)政治行为是指政治活动运行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基本范畴有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等。(6)政治发展及其规律所探讨的是以研究政治运行发展变化及其规律为目的的,尽管目前尚无共识的定义形式,但作为政治学所研究的基本范畴已成事实。

从其表现形式上看,这是其处于从属的地位层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从较为宽泛的角度把政治学范畴概括为七个方面:政治学原理、本国政治、比较政治、国家政治、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国际政治和政治学方法等。(1)政治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中国和外国政治思想史、当代政治学理论和政治哲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社会的意识形态体系等。(2)中国政治包括中国的政治史、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结构、政治制度、政府体制、党的领导和建设、干部与人事、地方政府、民族问题、统一战线问题、人民与政治家问题、中国的政治心理、政治参与过程、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3)比较政治包括各国的政治制度的模式、政治形式,一些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史和现行政府体制、政党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文化、精英人物和一些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政治稳定、政治变迁及其各种模式以及地区研究和国家研究等。(4)公共政治包括公共政策理论、决策科学、政策分析、决策的模型研究及其福利政策、劳工政策、教育对象、科学政策、种族政策、都市政策、外交政策、军事政策的研究等。(5)公共行政包括行政管理、市政学、行政法学、文官制度、比较行政、组织和管理分析、组织理论和行为、人事行政等。(6)国际关系包括国际政治理论、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法、世界性和地区性战略研究、国际战略研究等。(7)政治学方法论包括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调查研究、定量分析、试验设计、个案研究以及政治系统分析、结构功能分析、政治行为分析、政治沟通分析、政治精英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政治决策分析等。

2.从权力的主体来看。权力的主体所探讨的是权力运作的执行者或实施者及其对象。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近现代的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韦伯、罗尔斯等等,一直到当代的政治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国家(亚里士多德所言的城邦)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范畴,并在长时期里成为一部分研究者研究领域的核心范畴。但必须明确的是,国家只是作为政治权力主体的核心范畴,而非政治本身的核心范畴,也就是说从属于权力核心范畴。可以说国家作为权力主体范畴的核心地位是不争的事实。这样伴随着国家这一主体的存在,与之并存的阶级、政府、政党、革命以及其中两个重要的范畴――民族和国际社会等就构成了政治权力主体的范畴体系。

自我包括思想总结篇7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党性强、艺术性强、理论水平高的科学,是一门塑造人类灵魂的高尚艺术。因此,教育者本身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道德水平和理论修养。作为思想政冶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人的政治素质的高低是社会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政治能力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同时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理想的实现不能只靠一部分人,而应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要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争取利益,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思想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是事求,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努力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的具体思维方法,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注意量的积累及时促成质的飞跃,科学地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和方案。

第三,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一切从党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在我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从而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和保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自身应有更高的要求,应该热爱教育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对于教育对象要关心和尊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还要尊重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劳动,配合他们的工作,虚心求教。

第四,知识素质。知识是与实践密切联系的概念,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的人。第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研究。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现阶段,要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不断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随时展,用实践完善理论,以更好地指导实践。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系统的思想政治专业知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原理和范畴研究,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和发展方向等。此外,对一门学科的研究能指导我们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科学等。

第五,能力素质。潜藏在人体身上的一种能动力,包括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有更加具体和丰富的要求,包括调查研究能力,即了解人们的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收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即在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认识和研究人们的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能力;决策计划能力,即正确地提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方法和措施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即组织和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能力;宣传表达能力,即运用文字、语言、形象和网络等方式把教育内容表达出来,传播到群众中,使之被群众所接受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才会顺利展开,才会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自我包括思想总结篇8

什么是考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根据历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规定,考研政治的学科范围包括5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约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法基)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称形政以及当代)约16%。从这5门课程考点的特点来看:

第一门课是原理: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结构来看,《原理》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第1章),主要是从整体上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第2—4章)。其中,第2章介绍的是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第3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第4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5、6章)。其中,第5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关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第6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四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7、8章)。其中,第7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第8章介绍的是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内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原理》这门课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根本,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主要考三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概念;第二是观点;第三是意义。

第二门课程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规律和经验的总结。

从结构来看,《概论》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第1—2章)。其中,第1章从总体上介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条件、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2章从总体上介绍了贯穿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精髓。

第二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第3—4章)。其中,第3章介绍的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4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第5—15章)。其中,第5、6、7章分别从社会性质、发展程度和鲜明特点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第8、9、10、11章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第12、13、14、15章分别从祖国统一、外交政策、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条件。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概论》这门课围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主要考这样三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观点;第二是依据;第三是意义。

第三门课程是纲要: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从结构来看,《纲要》这门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篇。上篇主要介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在教材中,上篇包括第1、2、3章的内容。中篇主要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在教材中,中篇包括第4、5、6、7章的内容。下篇主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下篇包括第8、9、10章的内容。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纲要这门课围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主题,以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为主线,以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为重点。这门课程的考点范围应该包括:第一是史实;第二是原因;第三是观点,观点有可以分为性质、教训和经验三个具体的方面;第四是意义。在《纲要》复习中,考生应该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的考点来进行复习。

第四门课是法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

从结构来看,《基础》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1—3章),道德观教育(4章的全部,5、6章的部分),法治观教育(5、6章的部分,7、8章的全部)。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主要考两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观点,第二是意义。

第五门课是形政以及当代:其中,形势与政策这部分的考题包括两个方面的考点:第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第二,年度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在考研政治的五门课程中,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分数比重比较低,在一百分的试卷中只占十分;第二,题型比较单一,这门课程只考一道分析题,也就是说最后一道分析题考的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相关考点;第三,与国际形势与政策密切结合。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门课的考试范围可以概括为:第一,把握两大趋势,理解一个竞争。

趋势:(1)全球化;(2)多极化。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第二,注意两类威胁,分析三大关系。

威胁:(1)传统安全威胁;(2)非传统安全威胁。

关系:(1)大国关系;(2)南北关系;(3)南南合作。第三,围绕时代主题,掌握一个中心。

主题:和平和发展。

自我包括思想总结篇9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需要体验式教学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课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和课程内容带有某种强制性。课程内容必须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标尺。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区别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相比,除了学科内容的不一样以外,其教学目的和着眼点不一样: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课程在教学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是传播某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学科的人才和为社会服务的实际本领,其课程教学主要指向学科内部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当然他们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其教育的主要指向是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结构,着眼于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在进行课堂教学主导渠道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两类课程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来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考察包括一些旅游也是非常必需的,它可以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把个人的情感性体验注入教学活动中,进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富有思想和感情,增加课堂授课的感染力。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任何课程只有亲身体验以后才能够讲授,但无疑,多一些体验总是更好一些,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尤其如此。

二、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

(一)用“经验”课程观代替“知识”课程观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作为一种外在于学生的知识。这种以“知识”为本质的课程观的最主要问题是与学生思想脱节,与学生生活体验脱节。因为知识一旦产生,它就是属于相对独立于学生的客观体系。把“经验”作为课程的本质,突出了课程与学习者之间的联系,强调了课程内容与学习者生活经验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使课程内容得到了拓展。用“经验观”来代替“知识观”至少有以下优越性:一是用经验来代替知识,扩展了课程的内涵,使课程不仅可以包容用知识定义课程时所含的全部内容,而且还能包容更多的内容;经验既可以包含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也可以包括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经验;既可以包括直接经验,也可以包括间接经验,既可以包括个人经验,也可以包括社会经验等,使课程内容更为宽广。二是用经验代替知识,可以使得课程获得在被定义为知识时无法获得的功能,这就是要让学习者亲身去体验。这种功能的扩展,体现了人们对于课程认识的飞跃,改变了学习者与课程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课程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高度重视的理念。三是用经验代替知识,反映了现代知识观念的变迁。伴随现代知识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知识观念的认识日益深化,现代社会人们对知识观念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术性知识,而是包含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方式的人类社会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如果我们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经验作为课程教学内容,就会更加关注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就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有益于加强学生对课程的体会和理解。

(二)积极吸纳学校现有的有德性的实践活动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在高等教育的若干环节中,存在着很多具有德育作用和效果或者具有德性的以活动作为主要载体的教育方式。这些活动既包括以德育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活动,如学校开展的军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也包括以学术学习为主导的活动,如专业实习、学术沙龙活动等,还包括以娱乐、健身、个人兴趣爱好为特征的活动等;既包括群体性活动,如班团活动、组织生活,又包括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可以是学生主动组织参与的活动,也可以是学校、院系、班级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活动。这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实践活动,虽然有一些并不是作为课程而存在的,但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按照新的教育理念进行体验式教学活动

吸纳现存的具有德育作用的活动,把它作为体验式教学进行系统设计,只是一种消极的实践课程建设的策略,而要使体验式教学更好地实现其德育的功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还必须按照现代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主动地进行体验式教学开发。一是把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经验作为德育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的体验,注重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提供给学生积极健康的、显性和隐性一致的课程经验。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学校德育的主体,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三是从多方面成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机构,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事务中的主人翁的作用,积极营造学生中良好的教育氛围。四是注重个别化教育,注重学生个体性的特点。五是加强学校同社会的联系,使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具有一致性。

自我包括思想总结篇10

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使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真正树立起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发展的观念,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说服力就是要以理服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就是引导、动员和团结员工的感召力、凝聚力,是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入脑入心”的吸引力、生命力,能够被员工乐于接受。增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着眼点和落脚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做好当前国企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探索、创新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方式和方法。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营造一种平等的、宽松的、和谐的氛围,充分尊重职工的情感,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摒弃居高临下、单纯灌输式的工作方式,不应以教训人、管治人、强迫人的姿态出现,不宜单纯依靠条条框框的规章去约束、强迫职工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应从尊重职工的立场出发,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注重激励职工自我成长的内在潜能,引导职工自己去思考问题、明辨是非,让职工在自我成长中体验自我完善,提升全面素质与人生境界。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不同职工的个性。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弘扬个性日益得到人们的宽容和理解,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在不违纪国法与厂规厂纪、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前提下,尊重不同职工的不同个性。这就要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人而异,而不能千人一面,不能教条化、模式化。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本着贴近职工、贴近现实的原则,不能停留于讲大道理或标语口号式的空洞说教。要结合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困难与问题,逐步引导职工分清哪些事有利于企业发展,哪些事不利于企业发展,什么时候是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企业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企业的整体发展等等。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用足激励机制

激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方法,在根据职工心理需要,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疏导职工思想行为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它主要反映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上。

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很多,如何巧妙运用激励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治方面的激励。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想激励。就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职工,使职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明确工人阶级的历史责任,树立坚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地为远大目标爱岗敬业。也就是激励职工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的积极性。二是政策激励。就是善于运用党的政策,引导职工、鼓舞职工、释疑解难,统一职工思想,并且坚定不移地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三个文明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物质方面的激励。物质方面的激励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目标激励。就是展示本单位、本行业的发展前景,提出分阶段的实施目标,组织发动职工为之奋斗。二是竞赛激励。就是开展丰富多样的竞赛活动。赛对象选择要有均衡性,检查评比、总结表彰要有同一性,竞赛形式要有多样性。三是效应激励。包括物质奖励和单位效益、个人劳动所得的分配。物质奖励,就是对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人,生产工作任务完成的好的人,及时论功行奖,论错处罚,做到奖罚严明,切实起到激励、鞭策作用。分配激励,就是在分配过程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按照职工各自的劳动贡献多劳多得,通过效应激励促进职工行为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创水平,争一流。

最后,是精神方面的激励。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彰激励。就是善于发现职工的“闪光点”,通过党、政、工、团各渠道,及时予以表彰鼓励,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歪风邪气有人抓”的氛围,激励职工积极性不断高涨。二是典型激励。就是发挥榜样力量的作用,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职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发现、总结、推广、学习典型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的感召作用和示范导向作用。在发挥典型的作用中一定要注意三c:一要近。以表扬、树立职工身边的典型为主。二要快。抓住时机,及时总结,及时表扬。三要实。先进经验实实在在,有说服力。三是形象激励。发挥单位各级领导干部人格的力量,凡是要求职工共同遵守的事,领导干部自己要带头做;凡是要求职工禁止的事,领导干部自己首先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