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悟总结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46:04

自我感悟总结语篇1

执笔:曾海霞

【内容提要】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教学三层次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②.“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相互关系:

感悟语言是基础,是前提;积累语言是准备,是保证;而运用语言才是终极目的。我们只有把语言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有机地融和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公理、《纲要》《课标》的有关论述以及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江苏李尊栋和李郭忠两位老师研究的“四读、四培养”等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显语文本色,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积累”——厚实学生的底蕴;强化感悟积累后的“运用”——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1.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原为我校8个教学班,即本课题组8位执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中途三位教师调离我校,又有一位教师参入研究,一年后,这位教师也调离我校。2006年课题组横向发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语文教师推广,课题研究普及全校。

2.研究方法的运用

本课题定位在对“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

3.变量及其操作定义的具体界定:

(1).自变量

①.在实验教师中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具体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言警句,并熟记在心;每月开展课题小组的学习活动;上科研研讨课;参加实验设计等。

②.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精心设计并开展各种的教学活动。具体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摘抄、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上用于交流展示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进行各种主题的语文竞赛等。

(2).因变量

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②.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品词、品句、品读的能力;语言、生活积累;说写结合)

③.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参加本课题实验的人员:庾群若(副校长)、曾海霞(副教导主任、语文教研大组长)、彭素香(副教导主任)、江冰(语文教研组长)、黄彩琼(语文教师)。

2.实验程序

①.研究实施前期阶段(2003年9月——2004年8月)

召开课题开题,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班、观摩学习活动,转变执研教师教学观念;研究具体的研究目标,制定详细务实的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第一阶段相关内容的研究。

②.研究实施的中期阶段(2004年9月——2006年12月)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科教研活动,结合学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讨、展示、竞赛等活动,积累研究事例和资料,根据研究的进展,进行阶段性总结。

a.立足以人为本,构建课题管理机制。

课题组以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按照“教导处——课题组——教师”的运行体系,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b.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和知识。

在调查中发现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内容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印发资料,采用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提升对“感悟、积累、运用”的理论认识,开拓视野,放飞思想,丰富研究的方法与途径,使课题研究深入、有机地展开。帮助教师提升科研理论水平,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性的支持。

科研结题报告·德育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怎样写结题报告

c.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能从平时课堂教育中反思,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在课堂中带着研究的眼光,带着全新的理念走进新课程,实现由职业向专业的转变。

③.研究的总结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8月)

整理各种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工作。

在课题研究中,多次组织教师到拉堡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吸取经验指导课题组开展研究;积极参加每一次总课题组举办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写学习体会,或者开展“沙龙”研讨等等。

三、研究的成果

(一)、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课题实验使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在学校举办的各类赛教课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彭素香老师获柳北区青年教师赛教课二等奖,董燕老师获柳州市的赛教课二等奖。同时,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也不断丰富,撰写的十几篇论文、案例、教案分获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四年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阅读方法得当,阅读面及阅读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前测中,有50%的学生阅读兴趣不大,阅读是父母逼着读,为了完成作业而读;60%的学生只阅读卡通故事、动画故事、武侠小说、战斗故事等,而且只看情节,不重文采;70%的学生一、二个星期只看一本书,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90%的学生没有阅读方法。而后测中,100%的学生都喜欢主动阅读,阅读面广泛,几乎涵盖所有体裁的文学作品,阅读量达到每周三本以上课外书籍;而且学生都能有意识地感悟生活、感悟文学作品、感悟名家名篇的表达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说真话、***事、抒真情”系列训练,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班学生的习作质量高,每学期作文比赛都能获前三名,远远超出对比班的习作水平。2005年参加全国创新杯作文赛有四十多人获奖。

自我感悟总结语篇2

关键词:美化悟性哲语景语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111-0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在教师传授基础知识后,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对优美语句的赏析、品味、领悟后,再把这些优美的句子运用到学生的实际写作中去。更值得重视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对美语的驾驭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起学生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就作文教学而言,笔者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1对悟性能力的培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从易到难,顺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悟性能力是写作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它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培养悟性能力,必须养成阅读的习惯。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经验之谈。因此必须介绍大量的优秀的文艺作品给学生,并引导他们感悟好的句段,使他们感受词语的丰富性,语言的优美性,感受新思想,把握新时代脉搏,走进广阔无垠的书海,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创作出时代的精品。如感悟《妈妈的眼睛》一段,“母亲不再年轻,岁月的雕刀在她眼角刻下深深的鱼尾纹。”让学生感悟“岁月的雕刀”这一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如果把它换成“随岁月的流逝,妈妈的眼角增添了深深的鱼尾纹”。这就不形象了,丧失语感了,失去了语言的优美性和哲理性,使语言变得土气。一位同学在《我依然如故》的作文中写到“当传纯文学已逐步消失,作家们纷纷改行时,我依旧品赏托尔斯泰雨果、巴金沈从文的文学精品。”教师对此加以修改为:“当传纯文学已濒临绝境,作家们纷纷改行时,我依旧相信托尔斯泰的威信,雨果的力量,依然吮吸着巴老的文学乳汁和倾听沈从文的谆谆教诲。”这样的改动,让学生跟着教师找到了语言的感觉,并且能够让学生跟着“感觉走”,去感受一种新的思想境界,一种民族精神的升华。其中一位同学在《我的家乡》中写到这样一段结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人那样淳朴一如家乡的泥土,打我记事的时候,就很少有邻里之间大吵大闹得翻天覆地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家乡的人,只知道与他们在一起就如同雪天坐在火炉旁,心里总觉得暖和,踏实。”这样的结尾很有语感美、含蓄美。教师把它作为范文和同学们一起赏析,感悟一:家乡的人淳朴而不是“土”,所以“家乡的人是那样淳朴一如家乡的泥土。”一句运用很恰当。感悟二:家乡的人和气,互相关爱。因此,“只知道和家乡的人在一起就如同大雪天坐在火炉中旁,心里总觉得暖和,踏实。”一句是点睛之笔,是主题的升华。这种感悟叫“共融”,把自己的感情与小作者的情感及同学们的感情融为一体,这叫“有美共享”“共悟”吧!这样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学生运用时就会下笔如有神了。

所以教师带领学生感悟句段的优美性是培养写作的先决条件。只有培养起学生的悟性能力,才能培养起学生阅读语言文学的习惯,才能使学生的大脑充实起来。

2充分利用哲语的深刻性

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哲语起到增添文章色彩,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并且还能拓展学生思维。如学生收集到《鲇鱼跑了》一文的结尾:“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后,然而在《仙人掌》一文中就写到“当生命面临消亡时,它的力量如爆发的火山”。学生在《门》一文中收集到:“关门是为了防盗、挡风沙、不让蚊子飞进来;开门是为了接纳、迎来一片清新,迎来五彩的人生,世界的光明,请把好大门。”引导学生理解所蕴含的哲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哲语颂扬了国门大开的新气象,改革开放给国人所带来的实惠,但也要把好大门。当学生在自己的文中写到“门是起点之美,是人生的起步,是走向人生的起跑线。”又如学生收集《朋友》中的哲语“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写到“朋友是人生的桥梁,朋友是闯荡江湖的指明灯,朋友是你哭泣时为你抹眼泪的天使”等等。这些哲语运用在文章中提高了文章的含金量,只有使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广泛收集和运用这些哲语,才能够使学生的语言逐渐地优美起来。

3广泛收集景语并加以运用

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景语的描写主要出现在记叙文、小说人物出场的那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广泛的收集、整理、体会、品味它,最后形成自己的东西。如学生在《家乡的晚景》中收集到的:“晚风吹拂田野,日光洒下余辉……”就会产生相类似的想象语句:“晚风吹熟了原野,大地一片宁静,太阳悄悄地躲进了暮色”;在《山乡的炊烟》中收集到的:“山乡的炊烟,总是那么蓝蓝的,带着农家的几丝希望,几丝馨香,总是那么轻舒漫卷的像一个踏春归去的仙女,在微风的护送下,悄然隐入了蔚蓝的天空。”使学生意识到景语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从而产生共鸣。然而在文题近似的《家乡的雾》中就产生相似的意识:“家乡的雾总是那么沉沉,那么朦胧,它迷惘了多少人的眼;总是那么润湿,那么温柔,它滋润了多少人的心”。景语的大量收集、加工、及运用,大大的增添了文章的色彩,也增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所以鼓励他们广泛地收集,消化,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对激发他们的兴趣,燃起他们的写作欲望,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4运用音乐语言的美性,增强文章的美感

自我感悟总结语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后感作文训练方法

写“写后感”是指学生对在写作实践中成功运用的写作经验和写作中出现的失误加以分析总结,进行再认识、再理解并形成理性认识的一种作文训练方法。学生通过内省或与他人交流,形成一种更加内化的认识,成为一种内在的写作能力的积淀,成为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推动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写后感”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析原文,写好“得”与“失”。

教师把批改后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学生往往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这时我让学生把本次作文的“得”与“失”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具体从以下几个步骤来写:

1、明确目标。(以表格形式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认真填写。)

针对上表中的项目内容,教师在学生习作之前作一番“引经据典”的讲解,既是学生习作的要求,又是写“写后感”的依据,还对学生进行了习作知识的传授,可谓一举三得。教师在学生写“得”与“失”之前,对项目内容做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熟悉习作要求,重温写作思路,结合自己的作文写出“得”与“失”。当然,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也可以结合文章体裁或教师的具体要求进行单项训练,对上表中的每一单项进行细化,如第一项,在议论文训练时就可以这样细化:

2、对照作文,写清“为什么”。学生在明确项目要求后写“得”与“失”就有了根据,所谓“得”,即文章符合教师作文要求的成功之处,所谓“失”,即作文不符合要求的失败之处,学生写“得”与“失”实际上是基于对教师作文要求的理解,对照自己的作文实践作一番认真的反思。重点是写清楚“为什么”,写“得”就要写清楚成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值得以后借鉴的经验可以积累;写“失”就要写清楚哪些地方不符合写作要求,重温写作过程,写清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教训值得吸取,在以后的写作中如何避免这些失误。学生在写“得”与“失”的过程中应以“失”为写作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训练的质量,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有力的提高。

学生依据教师的作文要求和自己的写作经验,针对项目内容写出作文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得”与“失”的评估,事实上既强化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又内化了写作训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训练。

二、看评语,写好“同”与“异”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它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有时还会产生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评价,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教师的批语,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在写“写后感”时,要明确写出对教师评语的评价,在反思中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析能力,与教师批语意见一致的,就叫“同”,与教师批语意见不一致的就叫“异”,对赞同的方面要加强积累,对那些有异议的批语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是反驳教师的看法,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1、激发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要敢于挑战老师,对老师的评语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甚至和老师辩论,实践证明,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都能积极地参加到这个环节中来,而且兴趣盎然。

2、重在写“异”。学生在反思教师评语时,不仅要接受老师那些中肯的评语,更要深刻思考那些自己有异议的评语,学生在理解写作要求的基础上把这些思考和看法写出来,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学生如果不能透彻地理解写作要求就不能提出恰当的看法,因此,学生写“异”的过程也就是深化写作知识、内化训练的过程。所以,“看评语”重在写好“异”。

3、有理有据。学生有了思考老师评语的积极性,也知道了“写”的重点,那么如何表达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要有理有据地表达。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观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简洁,不强词夺理、不装腔作势、不无病,这样既完成了对评语的反思,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再训练,一石二鸟,效果良好。

三、做总结,写好“改”与“悟”。

1、看原文明失误,品评语作修改。学生在重新审视自己作文之后,结合自己对写作要求的再认识和教师的引导,要对作文的“失”进行认真的处理,对作文的失误之处要结合教师的评语建议做出恰当的修改,学生不仅要写出修改方案,而且要在原文上立即做出修改,最好能有多种修改方案,比较后选用最佳方案,通过这样的“改”,学生再次对写作的标准进行深入的了解,内化了写作知识,成功之处发扬光大,失误之处力避再犯,因此,“改”是“写后感”的最终的落脚点,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提升了写作水平。

2、作引导写好“悟”,有总结有升华。“悟”,了解,领会之意。学生基于写作标准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不仅明白了本次作文的得失,反思了教师的评语,而且做出了最好的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定会对这次作文有许多独特的富于个性的理解,这就是“悟”,而这种“悟”正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做好引导,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好“悟”:(1)悟主题要知新颖、深刻、切话题;(2)悟构思要知照应、过渡、详略;(3)悟手法要知对比、抑扬、修辞;(4)悟语言要知准确生动、简明周密。诸如此类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在“悟”中写,在写中“悟”,在不断的“悟”中总结写作经验和规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理性的认知,从而使这种“悟”得到不断地升华。

3、勤巡视多交流,读感悟同进步。学生在写感悟的时候,教师要不断地巡视,不仅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要主动地询问学生,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一方面给学生作出恰当的引导和及时的解答,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写后感”,还要不断地鼓励他们同桌之间、前后位之间进行交流,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接下来教师根据巡视时掌握的情况挑选几篇优秀的“写后感”读给全班同学听,或随机挑选出几位同学把自己的“写后感”读给同学们听,然后教师作出点评,通过这样交流给学生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以期获得共同的进步。实践证明,学生在这样的交流氛围中,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比如表现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能从学习伙伴那里获得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感受,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自我感悟总结语篇4

【关键词】感悟;学生主体;阅读教学

萨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也许这句话太诗意,但可以肯定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让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并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它是学生个性化的心理体验,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潜心“朗读”,引导学生感悟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总结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时认为: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阅读感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读的实践中反复锻炼,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感悟”。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马背上的小红军》有一片段,使笔者颇受启发,例子如下:

师:同学们,当你们读到了13小节,知道小鬼的干粮袋里装的是牛膝骨时,不由得想到了什么?想到前面的哪些语句?

生:我不由得想到了前面写小鬼不要青稞面的情景。

师:请你读读前面的有关句子。(生读)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读读这一节,一定会有新的体会,从“小红军把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这句中你看出了什么?

……

通过这一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朗读与感悟相辅相成,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读,追求阅读教学中的悟,把阅读感悟作为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加以继承与发展,让学生在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情。

二、引进生活活水,唤起学生感悟

语文教学中有生活教育,生活体验中有语文学习。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生活体验是语文运用的源头活水。”只有学生亲身体验的,才是学生自己的,才能让学生喷出思想的火花。因此,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要重视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

课文《日月潭》中有一句“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语言较抽象,本人为引领学生体验,在课前做了巧妙的铺垫,特意选在雾蒙蒙,雨绵绵的天气里执教这篇课文,让学生走出教室去直观的感悟、体验。

刹那间孩子们感受到了大山那如梦似幻的美景,甚至有孩子一下子联想到“哦,老师我知道了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原来就像现在这般模样。”学生联系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疑难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在语言阅读中,一旦遇到与生活有关的语言就能在生活的联系中加深感悟。为此,作为教师在平时要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在阅读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引进生活活水,唤起学生感悟。

三、激发独立自主,拓宽学生感悟

感悟的学习是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认为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改造和重组的过程。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强调先试后导,先学后做。因此,笔者认为,阅读感悟还应强调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悟获得美的享受、语言和文学的知识、发现并懂得文中的精义妙理,具有很强的学习自,能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教《荷花》一文时,抓住“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为什么用“冒”让学生自读自悟,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感悟。有的说:用“冒”显得荷花很突出。有的说:用“冒”显得生动,把荷花写活了。如果用“长”、显得不生动。有的说:可以看出荷花的勃勃生机……学生在个性的自读自悟中,丰富了“冒”的内涵,领悟了“冒”所包涵的意义,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正的感悟。

四、插上想象双翼,激活学生感悟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字里行间的情似一股扑面而至的春风,似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润物无声。只有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真切的体验,才称得上是对语言文字有所感悟。因此,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想象中体验情感,是提升学生感悟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

如“桥下河水清澈见底,河边长满了杨柳,柳丝迎风起舞。早晨,小鸟在枝头鸣唱;中午,蝴蝶在花间飞舞;傍晚,成群的小羊在河边悠闲吃着青草……”一段话,教学中,教师用极富感染力的范读,引领学生闭眼想象,让文中美景在学生脑中“过电影”,从而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悟到作者在文中包蕴着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之情,从而使学生把自己对美景的热爱,寄情于朗读之中,想象使感悟插上双翼,语言成为学生心灵中富有活性的生命元素!总之,让学生走进角色,想象场景,才能激活对文本的感悟。正是感悟会之于心,朗读出之于口!

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力,欣赏每一位学生的“悟得”,决不能用自己的感悟标准去简单评判。有道是“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有所悟的乐趣!

让感悟永驻语文课堂,唤起学生由于几年“风雨”而木然尘封的心,让学生于熟视中产生新奇,于陌生中产生疑问,用心灵去扣问赖以生存的世界,使之真正形成丰富的精神底蕴,使之真正语言和生命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

自我感悟总结语篇5

一、注重自主理解感知,培养质疑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需要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思考,形成充分的认知思维和整体理解感悟过程。这样的理解感悟不仅是学生深入探究文本语言表达素材内容后的一种升华,更是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有利于其自我感悟能力不断发展。

注重学生自主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在深入阅读理解的前提下,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文本阅读理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学习方法差异性,允许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喜好确定合适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找出阅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独立思考,形成一定的综合表达认知思维。学生在自主阅读理解的质疑过程中,不仅能够深化对文本的认知体验,还能够培养善思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

以这样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感悟,让学生的独立学习时间更为充分,更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Funwithenglish)9aUnit3teenageproblems的“Readingwhatshouldido?”教学中,建议学生在自学了解生词的基础上画出自己的疑难之处,并要求学生能够围绕“whatdoestheauthorwanttotellus?”和“whatdoyoufindfromthereading?”来自主阅读思考,并建议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疑难问题适当归类,带着疑问进入课程学习过程,有效捕捉解疑的思维方法。

二、倡导自我主动表达,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质疑思考是学生的语言学习的内在需求,更需要其通过一定的表达形式予以呈现,以此来深化思维过程。学生通过自我表达,一方面,能够形成一定的理解感悟运用方法;另一方面,以自主表达交流的形式来呈现自主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帮助其增强自主探究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为他们提供自我表达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和谐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中积极表达交流。教师应多创设富有情境和趣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更好地体现其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建议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探究能力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呈现思考内容,以便有效深化认知过程。运用这样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表达探究过程中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探寻更为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以此提升语言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

学生在这样的自主表达探究过程中,更能够开阔视野,形成丰富的语言感知和实践运用技能。像在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9aUnit4tVprogrammes的“ReadingthetVprogrammesonSaturday”教学中,可建议学生能够针对自身的学习疑难问题,就“whichtVprogramdoyoulikebest?”和“whydoweneedtVprogrammesinourlife?”来表达。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阅读的提示来探寻解题的思路。教师可在学生语言表达过程中进行适当指导点拨,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程学习的互动过程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能够为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引导自我反思总结,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在自主学习认知基础上的总结反思则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提高技能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反思自身的语言学习思维方法、过程表达、存在问题中,不仅能够帮助自己调整学习思维策略,还能够在总结反思过程中更好地温故知新,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

自我感悟总结语篇6

一、传授方法,教学生会读

读的指导可分为指导读通、读懂、读好。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意境优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善意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结合图像来体会。例如教学《美丽的呼伦湖》我先引导学生通过找好句子、自己认为美的反复读。再出示投影,让学生欣赏这美景,并旁白句子。让学生边看图欣赏边读,读出感情读出景色的美。在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录音,感受美景,就像身临其境一样。这样反复读、听、想,学生渐入佳境,仿佛置身于这美景之中,被美景所陶醉。这样,学生不仅对语句有了真切的理解,而且受到美的熏陶。此时,再根据情感的抒发注意声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语句的重点停顿。读中要求领悟修辞表达的妙用;读中发现文章重点段落的构段方法;读中揣摩文章写作的顺序……只有把读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习得方法、运用语言、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读中感悟到语言的点点滴滴的妙用。

二、教学生在读中感悟

感悟,感知而领悟。在读中领悟。就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学生对课文有所领悟,有利于逐步形成阅读和表达的能力,是谓“善教者授其法也”。小学课文都是经编者精心推敲选择的佳作,均有启智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特别注意对重点语句的点拔,诱导通过朗读吟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中,创设情景播放有关杨梅树吮吸甘露的图景,启发学生由其意景美,下雨的声音,吮吸的样子,山林的景象,联想语言文字再进行描述。使每位学生再造想象,感受到物的美,景的美,语言也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不仅能读出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同时课文的语言文字也就通过领悟储存在学生脑中。

课程标准提出的“感悟、积累、运用”,除了读之外,还在着大量的其他学习活动,例如说、听、写、思考、游戏等。读是感悟、积累的重要手段与方式,说、听、写、思考、游戏等也是积累、感悟、运用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在不同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对象运用,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这些方式往往体现为训练,就是“读”也是训练的一种方式之一。我们的语文课堂提倡以读代讲,是为了减少教师对课文进行繁琐零碎地分析,把读书的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作了这样的要求。这说明《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把训练作为其核心内容,但也并非意味着语文教学不需要训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把字、词、句等的训练与读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以读为本”才能真正焕发出其特有的生命力与活力,让学生在扎实有效的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中积累、感悟“语”与“文”,在多层次中品读中进一步感悟和内化语言,进而能在相应的生活图景中积极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三、多形式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要避免单调乏味,有效的策略之一是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在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读书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自读自悟的机会,在生动活泼、乐此不疲的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积淀,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如教《火烧云》这篇课文的4、5、6自然段时,由于这三段的构段方法是相同的,我把读思、读说、读写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引读:“⑴师: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生读有关的句子(师:什么样子的?生读。师:后来怎么变化的?生读。⑵师:忽然又来了什么?生读……老师引着大家这么一读,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性的东西。然后设计读写结合训练:天空里还会变些什么来?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几句话。(①天空里出现或来了什么?②是什么样子的?③后来如何变化、消失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实践证明:通过引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引领学生发现课文构段的规律,可以习得方法,启迪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读思、读说与读写结合,先说后写,水到渠成,为单元的作文教学做了厚厚的铺垫。

四、恰当的评价,促学生多读

自我感悟总结语篇7

一、通读感知――“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是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然而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很少听到教师课始就说“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的,而是想方设法地巧设导语,或创设情境,或改变教学程序,出其不意地“直奔中心”等。当然,做得好,这样会使课堂更灵活,更能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提高阅读效益。但也有许多课前的导入,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标新立异”,让人有一种“作秀”之嫌。譬如课堂伊始,教师就问学生:“你最喜欢读那个段落?为什么喜欢?”试想,学生没有对课文的充分地阅读,何来的感悟?假如我们能更多地从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出发,这个阶段,不管你怎样设计导语,你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裕的通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各种阅读工具自由地、充分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的语言信息,把课文通读并初步读懂。如今,我们从不少课堂中看到,教师一进教室,就非常直白地说:“请同学们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这话是那样的朴实,凸显出教师“以读为本”的新理念,促成学生对“读”的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当然良好的“读”的习惯还需要教师严格的培养。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总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课文,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轮读,对于难读的长句教师还进行示范辅导。我觉得花这个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细读感语――“你读懂了什么?”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强调的是“细读感语”的“感语”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感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感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进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细读感语”阶段的教学最能反映出教师的创造力,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之处。我们教师在评课时,常是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等词加以赞美。但教师在追求这些效应时,却往往犯这样的毛病:语言训练画蛇添足,忽略了学生深入地“读”课文的过程,使分析架空,也就是忽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拼命地讲解与分析,就是学生游离了课文的语言,高谈阔论。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要保证学生细读的质量,细读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特征:

1.读思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有时可以是教师点拨的,但更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点,从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课标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读议结合。课堂是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读书要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强调师生、生生互动。当前,《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没有交流,与文本的对话就无法开展工作。交流会促使阅读活动更加深入,交流也会使学生从一些阅读误区中返回过来。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平等对话,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由地开展阅读活动。

3.读练结合。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各种训练都要以读为基础。练习并非都是要学生拿起笔来写,通过比较读、对比读、换词读、删词读等的精心设计,都是体悟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训练。课堂里师生平等共同学习,在读中思议,在读中质疑释疑,在读中理解感悟,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愉悦,学得扎实。

三、品读悟情――“为什么这样读?”

有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语言特色的理解,我们就会自然地从心中产生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激情,有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需要,这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的读,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更进一步地升华思想,陶冶情感。这一环节的读,教师往往出于自己对课文的感悟,精心辅导学生“应该怎样读好课文”,刻意采用“渲染导情”“范读激情”等手段教学,但有时效果却不一定好,因为学生的感悟与教师不一定是同步,这样做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时,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己品读,采用“读中悟情”、“评读促情”的办法进行辅导,教师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这样问:“你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出自已的感悟,自觉地纠正不正确的朗读方法。为了提高朗读兴趣,活跃气氛,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表演性朗读,如分角色读、表演读、游戏读等,也可组织小组、女生组、男生组、全班等不同范围的齐读,有时还可配合进行录音或教师的范读,在品读中加强感情交流,实现共同升华。

四、诵读积累――“你想将它读背吗?”

自我感悟总结语篇8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阅读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有关键的影响。让学生阅读好,可以增强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能力,可以为中高年级更理想地阅读感悟或是创新性的阅读感悟奠实基础,也可以为写话乃至未来的写作奠实基础。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经常思考学生的阅读问题,现拙于笔端,期求方家予以教正。

一、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需关注朗读技能

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有其低年级的固有特征,一般说来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读中的停顿、语速、轻重等都把握得不是那样准确,也就无法谈得上读文的相关感情问题。而在一般性阅读中,不少同仁总以为孩子们的朗读能力比较低下,总以为暂时更改学生的读文现象比较难。所以,在一般场合下大都是任其自然,不关注学生朗读,致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质量仍然保持低下水准。从语文教学的相关实践看,由于学生的朗读问题,也就完全意义上造成其阅读感悟达不到低年级学生应有水准。因此,我们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质量的提高需关注学生朗读技能的培养,必须做出关注学生朗读技能培养的思考。因此,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经常思考低年级学生朗读水准提高的问题,也经常思考提高低年级学生朗读水准方面的策略,更多的是多让学生进行朗读实践。为了让低年级学生能够通过读提高朗读水准,首先是让低年级学生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地读,而是力求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始进行相关边思边读。实践证明,即使是低年级学生,如果也能够边读边思考,或者就是边思考边读,则比较容易进入阅读感悟的角色。其次,不让低年级学生没有质量地读,对他们的读,多利用音频资源的播放引领学生进入正确朗读的轨道;对他们的读,多进行教师示范性的读,就是一些儿歌和寓言故事乃至一些古诗文,当教者多进行朗读示范,低年级学生也可以在老师多空间语言的传递下进入朗读角色,更会比较快速地进入阅读感悟角色。

二、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需关注课文理解

对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新课程标准有比较具体的界定和要求,如要让学生能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如让学生能够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如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等。诸如此类的阅读要求,要想真正意义上达成,仅凭老师强灌,低年级学生会无动于衷,毫无实质性意义和价值。虽然低年级学生阅读感悟之能力还比较弱,但有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入选低年级课本的篇目都是低年级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感悟的,每个人的阅读感悟能力都是从低阶段逐步培养的。因此,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需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相关意义上说还应当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自主理解。关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是低年级学生我们也需要看重其阅读感悟能力。低年级学生所学习的课文,童话作品比较多,兼有一些寓意故事,这些文本内容故事性都比较强,便于低年级学生在掌握相关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相关道理感悟。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多让学生感悟是教学中所秉承的原则,从不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进行一些比较简便易行的合作讨论,但也不以过多的讨论形式替代低年级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

三、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需关注语文知识

阅读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就是让学生在获取存在于语言文字中的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应当说语言就是发展学生思维的物质外壳,学生离开了语言,审美体验就无从着落。对此,我们应当得出如此结论,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感悟,需要学生凭借语言这个比较理想的物质外壳。真正意义上利用物质外壳感悟文本内容,需要低年级学生能够随文掌握一定的或者就是相关性的语文知识。低年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是不可能做过多说教,只能多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譬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所学习的文本中,语言的生动性多以一些拟人化和打比方的手法实现,那么在让学生读文时,我们可以将一些带有拟人和打比方的句子有重点地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进行一些带有比较意义的读和比较。低年级学生虽然不可能感悟相关拟人和打比方方面的道理,但如果让其将一些句式变化成不带任何拟人和打比方色彩的句子,那么一个个学生会感到有了拟人和打比方其色彩尤其是感彩是不一样的。再比如,在教材文本中有不少多音字的现象,至于为什么要读这样的音,我们无需对学生进行解释,只要学生多读,自然就会产生一定意义上的感悟。只要低年级能够读熟,到了一定可感悟的时段,他们就自然可以感悟出一些多音字之读音的意义和原因。还比如对一些古诗词的朗读,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读纯粹就是些无病,如果对其讲些大道理,肯定就是在对牛弹琴,倘若多做些朗读甚至是诵读方面的示范,学生肯定会做些比较简单的模仿,也会从不断的模仿中产生情感,增强朗读能力,提高朗读水准与阅读感悟能力。

总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需要我们思考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教师有必要思考学生基础打牢的相关性问题。虽然我们不是专业性的科研人员,但草根化的研究实践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自我感悟总结语篇9

[摘 要]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而感悟文本就要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因此,要品读文字,理解情感,填补空白,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文本 感悟 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2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努力尝试着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而感悟文本就要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品读文字,感悟文本

选入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是经过作者或编者精心选择与加工的。大多句子都隐含着深刻的内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情况,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而这种情感并不是非常直白地表露出来,而是隐藏在文字的背后,只有让学生通过品读文字才能获取到。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时,要让学生从品读文字开始,引导他们在理解文字的过程中,感悟文本所包含的内容与情感,从而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特点,教师以“甲天下”一词为主线来引导学生品读文字,唤醒学生对文字的感悟。首先,把文中介绍桂林“水”特点的三个字“静”“清”“绿”,桂林“山”特点的三个字“奇”“秀”“险”这几个关键词串联起来,引导学生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把“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等句子带到情境当中,并结合品读桂林山水的特点字词进行比较,说一说自己的体会,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紧抓住课文的一些关键文字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品读,让学生逐渐感悟桂林山水的与众不同。这既让学生习得了作者抓住特点形象描写与对比描写的写景状物的方法,又让学生具体了解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理解情感,感悟文本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就要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只有真正理解作者蕴含在字里行的情感,学生才能真正地感悟文本。记得一位语文教育家说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唯有情感教育才是推进教学过程优化的最强大的驱动力。”不同的课文蕴藏着不同的情感。情感是融合在语言文字中的一条生命线。无论是科普类课文、写景状物类课文,还是写人记事类文章,都承载着一定的情感,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一个重要载体。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我们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时,除了要让学生从文字层面来感悟外,还要让学生从情感上来感悟。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紧紧抓住“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一句话,提出问题:“这句话是不是有问题呀?船在桂林山水中航行,人却在画中游。人怎么能在画中游呢?”这一问题让学生再一次回归文本,从“画卷”一词入手,再来审视文本的主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与同伴交流、辩论,让学生悟出“桂林山水”背后所蕴藏的丰富情感。最后,教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最后一段,谈自己对桂林山水的理解,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样,学生从心底里产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填补空白,感悟文本

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时,我们总会发现文本中留有很多空白处。而这些空白可以让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填补这些空白,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文本的二次创作,从而真正地对文本产生体验。比如,《桂林山水》一文对桂林的山“奇”的特点,作者作了形象的比喻——“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但是,对这些山峰的奇妙之处却只字未提,这就是文本的留白。如果想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就要让学生来填补这些空白,诱导学生进行想象,感受这些山峰的奇妙之处。除此之外,文章还写到“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想象并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促进他们对文本的感悟。

自我感悟总结语篇10

新的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针对语文课堂上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实行“以读为本”,要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注脚。

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吃透“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一头是“人本”,能始终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求发展。

一、通读感知

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是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你必须要给学生提供读充裕的通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各种阅读工具自由地、充分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的语言信息,把课文读通并初步读懂。

良好的“读”的习惯,还需要教师严格地培养。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总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课文,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轮读,对于难读的长句,教师还进行示范辅导。我觉得,花这个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细读悟语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强调的是“细读悟语”的“悟语”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

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要保证学生细读的质量,细读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特征。

读思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有时可以是教师点拨的,但更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点,从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读议结合。课堂就是同学们交流的平台,读书要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强调师生、生生互动。当前,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没有交流,与文本的对话就无法开展,交流会促使阅读活动更加深入,交流也会使学生在一些阅读误区中返回过来。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由地开展阅读活动。

3、读练结合。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各种训练都要以读为基础。

笔者在教学《养花》一文时,就是这样引导学生细读的。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带若问题“作者是如何将养花写具体的?”自由读文思考,在书上圈、点、画,并在小组上交流。“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读,同学们很快找到答案,“养花,既然是一件快乐的事,那么为什么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呢?”学生再次细读,并相互交流。最后许多同学都说,当花受到摧残时,养花人难免有些忧郁和伤心。这说明作者已对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说明了作者酷爱养花的程度。真是喜从忧来。

三、品读悟情

有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语言特色的理解,我们就会自然地从心中产生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激情,有一种与作者心灵的沟通的需要,这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地读,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更进一步地升华思想,陶冶情感。

这一环节的读,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已品读,采用“读中悟情”、“评读促情”的办法进行辅导,教师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这样问“你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自觉地纠正不正确的朗读方法。如《白杨》一文的朗读教学,在读品读“白杨树的特点”这一片断时,我让学生自己来读。有个学生读得声音太高,太快了,我问:“为什么这样读?”他说:“对白杨树的赞美呀!”于是,我让那位学生从课文中孩子们的对话读起,读到对白杨树的赞美这一段。其他同学也读,许多同学都发表意见,有位同学说:“虽然是对白杨树的赞美,可那是爸爸在孩子们不知道白杨树的特点的情况下告诉他们白养树的特点,一脸的严肃。因此应读得缓慢,声音要读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才行。”于是,我让这位同学来试读,让其他同学通过比较,明白怎样处理才是正确的。有时,还需要老师来一两句示范,帮助学生找到感觉,把课文读得越来越好。

四、诵读积累

“多美的文章,你想把它读背吗?”教师一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哪一位文学家不依赖于对语言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具有具象性的特点,熟读甚至是背诵课文比系统的分析讲解更有效,更需要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熟读成诵,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吸收,发展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