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自我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46:55

实践活动自我总结篇1

作为一个英语非师范类的学生来说,教导孩子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但是“学以致用,反哺社会”是当代大学生孜孜以求的目标,同时这也是本次“微笑服务社区,青春奉献社会”羽之翼暑期实践团的初衷。作为外语学院的学生,我们在学好汉语的同时更努力地学习外语,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学业上丰硕的成果。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不断的促进我们职业素质的养成。但是我们总是希望将自己所热爱的专业以及所学的知识传递下去,虽然我们并没有具备教师方面的经验,但我们的心里充溢着这满满的热情。

于是这个暑假我们这一群人在结束学业的时候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开始了我们为期十天的“教师生涯”,让我们有机会把理论转化为实践。酷热的夏天,火辣的太阳,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更是激起了我们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决心,越是艰苦的环境,越是能激发出我们的潜能。

于是2012年6月28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微笑服务社区,青春奉献社会”暑期实践活动“羽之翼”实践小分队来到了目的地:东南社区,开始了我们的实践。

28,29日一整天,队员们都在东南社区的菜场设点上开始招生工作。虽然当天的招生工作我并没有参与,但是能够想象到家长们的热情询问和孩子们的殷切期待,这一点就足够让我们充满信心地继续进行工作。两天的招生工作共招得学生38人。

6月30日,暑期班开幕仪式在东南社区隆重举行,这次的开幕仪式不像那些那么的拘谨,隆重,但正好迎合了我们以及孩子们的心情。在尾声,孩子们进行了班干部的竞选,而我作为评委,看着他们那时而腼腆,时而胆大的表现,真是感慨万分,曾几何时我也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现今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样单纯的我早已不在。

我所负责的是给小朋友们上影视欣赏课,为了迎合社区以及今年建国60周年的纪念日,我们给小朋友们播放的是红,有利于唤起他们革命使命和主人翁的意识。然而,给这些顽皮的孩子上课哪里有那么的容易,早在昨天知晓今天上影视欣赏课,孩子们早就乐翻了,一个个的争着要看动画片。往常的我当然会随了他们的心愿,但此时我的身份是一个教师,哪能这么胡闹呢,就循循利诱,让孩子们安安静静的观看红了。虽然爱玩的天性还是存在的,但是都是非常渴求知识的,所以也是非常认真的在观看,对于我们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也能够回答的非常准确。

经过时间的磨合,原本的生疏不再存在。盈盈笑语中,结束了一堂又一堂的课。在七天的教程中,令同学们艺术涵养得到了熏陶,英语水平得到了强化。看着他们认真的做着暑假作业,总是会回想起自己,找到自己已失的童真,相信是自己最大的收获吧。

实践活动自我总结篇2

近年来,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教学主管部门制定活动方案,学生具体实施”的模式[3],还存在诸多问题:

1.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参与学生受限。根据我们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3.4%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7.5%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社会实践;且55.3%的学生认为以往实践形式单一,主要由教学主管部门组织社会实践全过程。这种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学生只是被动参与,不能发挥所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很少,失去了社会实践应有的意义。

2.社会实践内容单调,无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其中35.3%的人认为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贫乏,不能满足临床医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需求;其中32.9%的学生认为以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

3.社会实践保障不到位,缺乏专业教师指导。长期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不足;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模式与技能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2010年起,对临床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项目化运作。即改变过去以教学主管部门来进行发动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全新模式,以进一步丰富我院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医学生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的情感,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

根据以往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出现问题的思考,我们提出了由“酝酿选题———自由组队———设计方案———申请答辩———实施实践———总结评优———宣传交流”七个环节组成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每一个环节中,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历练,培养医学生健康的情感,充实的精神世界,正确的医学道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我院在尝试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运动实践中,首先对项目选题进行了的精心的规划,根据当前学校党政的工作重心及临床医学热点问题,设计社会实践主题范围,申请实践的学生团队应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再进行细化,提出与主题相符的项目选题。要求社会实践选题应该遵守医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弥补医学生在临床工作和科研理论工作中接触较少或者缺少的范围和领域。

2.学生自愿参加,自由组队。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各实践团队应根据自己团队的项目内容特点和需求,自行联系1至2名指导教师加入到实践队伍中,其中至少要有1名专业指导教师。各位指导教师对实践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为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3.提倡学生根据自己团队的特点自主发挥,自主设计实践的实施方案。在设计实践方案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应适当介入,对一些专业问题、细节问题进行把关。

4.申报团队填写统一的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请表,同时提交申请草案、资金预算表等材料。我院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委员会根据申报团队的立项申请进行可行性评审。通过初审的团队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以制作幻灯的形式进行答辩。答辩内容包括实践活动的内容、意义、预期成果、安全性以及资金预算和所需帮助等。对通过答辩的项目我院将从资金、专家建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5.社会实践团队成立后,以团队成员为主体和主导,严格按照既定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引导和协助。我院高度重视实践团队成员的安全问题,要求每个团队出行前召开安全动员会,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团队指导教师要作为团队安全联络员,积极应对突发或紧急事件,密切关怀实践团队成员安全和健康。各实践队员团结协作,共同保证实践安全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应对活动进行有效监控,保留证明信、宣传单、活动照片、影像资料等,以备评估时进行检查。

6.撰写实践报告是对整个实践活动的总结,也是实践成果的体现。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团队根据实践情况填写社会实践总结表,由团队共同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的实践报告。此外,实践团队的每位成员在充分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特长,通过实践深化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独立撰写一份有价值和意义的个人实践总结。每个团队上交社会实践团队总结材料、个人总结、照片、视频、宣传材料等,展示了每个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活动后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委员会根据各项目团队上交总结汇报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及量化考核,内容包括前期准备、实施过程、经费使用以及实践成果等。我院根据综合评定情况对优秀团队和个人予以鼓励表彰,表彰结果将作为我院医学生综合评定的一部分考核项目。

7.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不仅要做好立项和实施,更重视实践成果的宣传交流。我们将实践团队实践报告、个人实践总结编纂成册发给在院的医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体会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方式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交流会、成果展示等多种宣传方式请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讲感受、谈体会、说经验,还可以邀请兄弟院校社会实践团队来我院进行交流学习,从而扩大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

实践活动自我总结篇3

一.否定自然辩证法

萨特是从否定自然辩证法开始自己的“人学辩证法”的理论建构的。

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是一种“把先验的和没有得到证明的辩证法说成自然界的根本规律。”[1]在他看来,承认自然界自身存在着普遍的辩证规律是一种完全违背辩证理性的“十足的神学”。他说:“自然辩证法不可能是形而上学之外的任何东西。在实践中发现辩证理性,然后,把它当作无条件的规律投射到自然界,再回到对社会的研究,声称自然的这种难以理解的、非理性规律制约着社会,这一套程序在我们看来是完全的脱轨。”[2]

所以,萨特认为,承认自然辩证法包含着这样一种危险:即妨碍人的主观性和人的自由的发扬。他说,在“现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由于坚持自然辩证法的客观实在性而“否认思维本身的全部辩证运动,把思维溶化于普遍的辩证法之中,把人分解在世界之中而把它消除”[3]。“这种外在的唯物主义硬使辩证法成为外在性:人的本性脱离了人而寓于一种先验的规律之中,寓于一个超人的自然中,寓于一种从星云开始的历史中,对于这种普遍的辩证法来说,……人类史不过是自然史的特殊化而已”[4]

萨特认为,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不同,马克思本人把辩证法看作是人的实践的创造物。因为,“如果辩证法作为人的无条件的规律从外面控制人的话,宇宙就变成一个梦。但是,如果我们想象,每个人都随心所欲,而这些分子的冲突又产生大规模的结果,那我们将发现平均数或统计结果,而不是历史的一种发展。所以,在一种意义上,人象臣服于一种敌对力量那样臣服于辩证法,而在另一种意义上,人创造辩证法;如果辩证理性是历史的理性,这个矛盾其本身就必须历史地生存下去,这就意味着人在创造辩证法的范围内被辩证法所控制,又在人被辩证法控制的范围内创造辩证法。”[5]

萨特的主张是:“辩证法应当在许多的人同自然界、同种种‘既定条件’的关系之中和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被探究。在这里,它会找到作为各种计划彼此冲突的结果的源泉。只有人的计划的种种特点才能说明,这个结果乃是一种新的、具有其本身的意义的实在性,而并非仍然简单是一个平均数。”[6]

因为,在自然界中,各种现象是与自身等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至多也是并列和杂多的关系。所以说自然界是不存在总体的,因而也就没有辩证法可言了。人的实践领域完全不同于自然界,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总体的观念。当然,人的实践领域并非处处洋溢着人的自由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也到处都会遇到物质必然性。不过,这种必然性是与自然界中的机械必然性有着根本区别的辩证必然性。因为,实践领域中的总体观念把物质必然性与人的目的、选择、自由、计划、责任等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客观的和主观的存在都从属于一个总体,是在总体中相互联系着的部分或环节。

萨特批评黑格尔、恩格斯只知道例举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却未真正理解辩证法。他说,恩格斯“只限于列举辩证法的规律,如果这些规律的每条都不是作为揭示辩证法总体的一个‘侧面’的时候,那么,辩证法的可理解性是不可能出现的。”[7]在他看来,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都只能在总体化的意义上来加以理解。比如:否定之否定的问题只有在总体化的范围内才能提出。因为,作为总体化的人的实践就是一个否定和扬弃的过程,人不仅通过实践否定和扬弃对象世界,使对象世界内在化,而且,人同时也通过实践否定和扬弃着自身,使自己外化和物化到对象世界中去,随着实践活动的连续展开和不断延伸,也就具有了否定之否定的性质。同样,对立统一规律也只有在总体化的过程中才有意义。因为,人与对象世界、主体与客体、部分与整体等等的对立统一都是发生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的。质变量变是从属于总体化的运动,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变化所表明的正是总体化的内在结构。

萨特把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与客观辩证法混为一谈,认为辩证法是由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研究作为人的领域的社会历史时提出的,是在历史现实的发展规律和对这些历史现实的认识的发展规律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因此,辩证法的动力就是人们的总体观念,辩证法的形式也就是人们创造历史现实的实践活动。他把到自然界中去寻找辩证法,看成是一种违背了辩证法的基本精神而进行的“错误的推广”。

二.“人学辩证法”

萨特所理解的辩证法仅仅是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理性。人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然,从而把辩证法导入自然之中,使自然界表现出辩证法的特征。但从本质上讲,辩证法只能是人的知识形态。既使自然科学的某些范例是辩证的,那也只能证明人的理性是辩证的,而不能证明自然本身是辩证的。萨特说:“在辩证法家那里,

辩证法是建立在既与的现实结构,又与我们的实践的结构相关的基本主张上的。我们断言认识过程是辩证的,同时又断言对象(不论它是什么东西)运动本身也是辩证的,而且这种辩证法是同一个东西。把这两种命题拉到一起,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形式,或者换句话说,它们规定着世界的合理性。”[8]

在历史领域中,也不存在那种象历史背后的神的意志力一样的辩证法,而是历史认识的结果。萨特说:“如果我们不想把辩证法重新变成一种神的法则和形而上学的宿命,那么,它必须来自一个个的个人,而不是来自我所不知道的什么超个人的集合体。”[9]“辩证法如果存在的话,那就只能是总体化过程中许多的个别性所造成的许多具体的总体化的总汇,这就是我所说的辩证法的一元论。因为辩证法乃是总体化的活动,除了由正在进行的总体化所产生的各项法则之外,再也没有别的规律。”[10]

当然,总体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被社会所总体化;另一方面是社会被个人所总体化。但整个总体化的基础是个人的实践,正是由于个人的实践才产生和保持了人的总体性。因为,人处于历史的中心,是人把散漫的社会历史现象联结成一个总体的,社会的总体化是以每个个人的总体化为前提的,而个人的总体化又是体现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的。所以,辩证法归根到底就是产生和保持个人总体的方法,要把握辩证法就只有到以个人实践为基础的个人总体化和从个人总体化到社会总体化的进程中去寻找。或者,干脆说辩证法就是实践,是人改变和创造对象、赋予对象以意义,同时实现着人的总体化的活动。

我们知道,萨特终生致力于建构一种“人学”,这种局限于个人视野中的人学自然要把人的内心世界夸大为整个世界。因而,他是不相信人的内心世界之外还会有其他的存在的。

到了写作《辩证理性批判》的时候,由于接触马克思主义而发现了实践范畴,从而找到了个人超越自己的内心世界的途径。这时萨特本可以告别个人的内心体验走上认识客观世界的道路,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他就能在对自然和社会历史的深入研究中取得积极的成就。遗撼的是萨特没有这样做,而是依然囿于个人的目力所能达到的世界范围,站在个人这个圆点上来理解通过实践构成的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世界。这样一来,萨特并没有因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汲取了实践概念而使他的存在主义有什么长进。因为他的结论还是原来的结论,即只相信人所涉及的世界的真实性,纯粹客观的世界则被划入乌有之乡或者说被划进了假定的领域。

所以,萨特要否认客观的自然辩证法,把辩证法严格地限制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人的实践活动所能涉足其中的领域里,认为只有在这个领域中,辩证法及其规律才是真实的。

由于在人的世界中来考察辩证法,辩证法的全部内容就成了个体的人的自我发展、社会、人的物质界、作为人的自我发展的环境和中介的关系。辩证法的这些内容就是“总体化”,总体化就是辩证法。辩证法是一切总体化所普遍具有的形式,而总体化则是辩证法的普遍法则。要理解辩证法的规律就必须立足于总体化的观点上。萨特认为,一切辩证法的动力都存在于总体观念中,因为只有把各种现象理解成不是孤立地、单纯地出现的,而是在总体的综合统一之中的,辩证法才是可能的。

萨特认为,如果假定人及其对象之外存在着辩证法,那么必然会使辩证法变成不可理解的。相反,以人的总体化为根据,辩证法就获得了可理解性。因此,个人实践的领域就是辩证法的限度,个人的总体化是辩证法可理解性的唯一基础。社会历史是人的客观性领域,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是人的总体化的总汇,因而是辩证的。在社会历史中,一切事物现象的辩证性质都取决于它们是否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即是否包含着个体的总体化的作用。所以,人的总体化又是辩证法的最高原则。无论辩证法研究什么问题,其中心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一切历史现象中认识人的总体化。这样一来,萨特的辩证法就是总体化的辩证法,是对个人总体化的记录和描述。辩证法的学说作为一系列命题的抽象体系,来源于个体的总体化,是对个体的人及其关系世界的整体与部分的多样性的把握,是对个体的人的总体化进程以及个体的人的实践所造成的历史总体化的进程的把握。反过来,辩证法的命题体系又对个体的总体化提供指导,帮助个体的总体化与历史总体化的融合。

萨特承认,把历史作为一个总体加以考察是马克思的最伟大功绩。在马克思之前,历史学家们看不到历史的总体性质,而是陷入到对个别历史事件的分析之中,把历史看作无数个偶然产生和消灭的个别事件的集合。马克思从生产关系出发,发现了历史是建立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和随生产关系的演变而发生变化的总体,从而揭示了历史的总体性。因此,总体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存在的思维的基本范畴。

应当指出,萨特关于马克思发现了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历史总体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是,问题在于萨特对生产关系的理解却不同于马克思,他不是把生产关系理解成人们的具体的物质联系,而是把生产关系看作是个人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结成的联系。因此,在萨特所理解的生产关系范畴中,我们看不到在特定的生产方式中作为阶级的历史实践主体,而只能发现作为个人的实践主体。萨特在历史中所看到的唯一积极因素就是个体的总体化,而历史本身则是被动的。尽管他把历史理解成使一切个别事件和过程结合成总体的运动,但历史总体却是被构成的总体。因此,历史辩证法也由于沾染上了惰性因素而成为“反辩证法”的领域。所以,辩证法的源泉只存在于作为个体总体化的个人实践之中。也就是说,实践是辩证法的真正王国,而个人的实践则是辩证法的原初的经验。

三.推衍“历史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实践活动的现实性是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在社会关系中,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相联系的是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进程是不依赖于个人的意志和愿望而进行的。同样,个人的实践活动任何时候都是处于既与的物质环境中的。比如,人的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工具”、“机器”等物质条件,都是先前世代人的物化,是作为客观实在摆在人们面前的。面对着这些物化了的客观实在,人的实践活动又不得不一再地重复着物化,即在每一次实践活动中使自己物化。每一个体的总体化都不可能从零开始,人只有在既与的历史总体中才能实现趋向于总体化的努力。

然而,萨特反对强调历史的客观性,认为历史中的人是独一无二的“原子”,历史的必然性恰恰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人是历史的主体、创造者。因为,人的实践不仅是对象性的活动,而且是创造对象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依据一定的社会条件实现自己个人的计划,创造性地参与劳动过程,使自己存在和创造自己的生活。人的物化所表明的也正是人把对象世界创造性地纳入人的生活,使之成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

人在创造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创造了历史辩证法。历史是作为人的创造活动的辩证结果而出现的,是作为个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生联系的个人之间的结构的演进。所以说,历史的客观性、必然性,即历史的辩证法只不过是个体总体化的规律,它尽管表现出了与个体总体化的矛盾,但却是从属于个体总体化的,或者说是个体总体化的副产品。

人的实践的社会结构的辩证性、人的总体化的历史规律等等宏观视野中的辩证法,都根源于个人的实践。人的实践活动在物质世界中展开,在物质对象中具体化。易言之,人借助于实践活动在物质中使自我客体化,这种客体化一方面是人对自己的舍弃,另一方面又使人所追求的事业在世界上出现,从而在客观世界中重新发现自己。用哲学术语来表述,就是“异化”和“总体化”。萨特认为,实践既是人的异化活动又是人的总体化过程。实践的这种二重性和二重化的运动表明实践本身就是辩证法的原型,社会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都只不过是实践辩证法的展开。

总体化是客体的主体化。萨特认为,主体的客体化使实践获得惰性,而客体的主体化则使实践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因此,实践所具有的客观性成分的多少也就意味着这一实践所具有的惰性的多少。根据这个思路,个人实践是惰性因素最少的实践,因为在个人实践中,人能够充分地意识到他自己的主体性,他的实践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都早已在他的谋划中预演过了,他是从未来的角度认识他从事实践的环境、条件的,他是根据他所掌握的现实的可能性来设计他自身的总体化道路的。

与个人实践相反,社会实践则由于自身的客观性而是具有不同程度的惰性因素的惰性实践。因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以多数人为核心的实践集合体,这个主体本身就是针对个人而言的客观化了的主体。在这个主体中,共同意志使个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缩减甚至完全褪化。因此,虽然实践活动也具有个人实践的那种从计划、目的,到手段的选择和目的的实现等等有机模型,但是,它作为集合体的活动却是个人的被动领域,所以说社会实践是惰性实践。

根据萨特的理解,惰性就是实践的消极性,是反映在物质必然性和其他人的意志等等之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否定因素。因而,惰性因素也是对辩证法的否定。本来,实践是辩证法的源泉,由于实践中包含着惰性因素,实践这个唯一的辩证法王国却包含和孕育着反辩证法的因素,实践的规模和性质直接关系着反辩证法因素的多寡强弱。

在个人实践这个惰性因素最少的领域中,“思维的存在”和“存在的思维”是直接统一的,因而这种实践直接地就是辩证法,或者说是一切辩证法的原型和构成因素,其他的辩证法都是从这种辩证法发展而来和由这种辩证法构成的。因此,萨特把个人实践的辩证法称作“构成的辩证法”。在作为辩证法的最原初的构成因素的“构成的辩证法”之中,物质必然性是从属的因素,是被自由地克服了的因素,是不被人作为“摆脱不了的命运”而加以承受的因素。因而,反辩证法的因素是以隐蔽的形式深埋在辩证法的形式之中的。

在社会实践领域中,由于客观性因素的增强,惰性因素便偷偷地渗入到个人的自由活动中去,腐蚀着实践的创造精神并使其枯萎。客观必然性以外部规律的面目“吞食了全部有计划、有目的的结构”。这种实践作为人们的活动是一种由外部控制的活动,其特征是“积极的被动性”。与那种体现了人的天赋自发的活动的个人实践相比,这种实践是一种“变了形的”、“被歪曲了的”实践。因此,社会实践虽然也处在辩证法的疆域之中,但却是一种“外在的辩证法”或者说是一种被构成的辩证法。在社会实践中,“反辩证法性”和“反实践性”的因素明显化起来,辩证法的王国成了反辩证法的王国。

可见,萨特关于辩证法的思路是把实践设定为一个圆,个人处在这个圆的中心,个人的实践活动包含着辩证法的强力,一旦从紧紧围绕着圆心的个人实践向外层扩展的话,那么距圆心越远辩证法就越稀薄,如果在社会实践中随着辩证法的越来越稀薄而出现了辩证法的否定形态的话那么一旦越出社会历史走到实践领域这个圆之外的自然界,就根本不存在什么辩证法了。所以在萨特那里,否定自然辩证法是顺理成章的。

萨特认为,反辩证法作为辩证法的否定形态,依然是自由的个人活动的无机形式,即与个人活动密不可分的。其实,在个人的实践中反辩证法的因素就贯穿于辩证法的模型之中,但为什么在进入社会实践中之后,反辩证法的因素才演化为惰性因素并损害着社会实践呢?在萨特看来,根本原因是进入社会实践之后,实践活动的各个因素和各个环节都缺乏了对于个人的可把握性和可理解性。由此可见,在萨特那里辩证法一词无非是表示实践的主体性和对于主体的可把握性。哪里能够彰明主体性,哪里就有辩证法;无论哪里,一旦彰明主体性的途径稍有涩滞,辩证法就遭受着惰性的破坏。

萨特把“反辩证法”看作是辩证法名目下的反题。因为,无论是个人实践还是社会实践都无法摆脱物质必然性的惰性因素,相反实践的现实性正是建立在这种必然性之上的,所以,“反辩证法”存在于辩证法内部,是辩证法的环节。在人的总体化过程中,反辩证法的因素是贯穿于始终的,但在每一次实践或每一个阶段的总体化中,反辩证法有一个从隐到显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在一次次实践中看到,从辩证法到辩证法的反题即反辩证法。这时,辩证法的行程仅仅走了一半,所以必须有新的一次实践出现,作为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合题。人的总体化就是在这样的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展开的。

可见,萨特对社会实践充满着怀疑,他根本不愿意去发现社会实践与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而是从个人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的发展。所以当萨特去探讨历史辩证法时,就陷入了所谓“反辩证法”、“构成的辩证法”、“被构成的辩证法”“外在的辩证法”、“惰性的实践”、“反实践性”等等概念的诡辩之中。他引入的概念越多,思想变得也就越加混乱,以至于搞不清什么是历史辩证法。

注:

[1][2][3][4][5][7][8][9][10]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伦敦1976年英文版,

实践活动自我总结篇4

一.否定自然辩证法

萨特是从否定自然辩证法开始自己的“人学辩证法”的理论建构的。

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是一种“把先验的和没有得到证明的辩证法说成自然界的根本规律。”[1]在他看来,承认自然界自身存在着普遍的辩证规律是一种完全违背辩证理性的“十足的神学”。他说:“自然辩证法不可能是形而上学之外的任何东西。在实践中发现辩证理性,然后,把它当作无条件的规律投射到自然界,再回到对社会的研究,声称自然的这种难以理解的、非理性规律制约着社会,这一套程序在我们看来是完全的脱轨。”[2]

所以,萨特认为,承认自然辩证法包含着这样一种危险:即妨碍人的主观性和人的自由的发扬。他说,在“现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由于坚持自然辩证法的客观实在性而“否认思维本身的全部辩证运动,把思维溶化于普遍的辩证法之中,把人分解在世界之中而把它消除”[3]。“这种外在的唯物主义硬使辩证法成为外在性:人的本性脱离了人而寓于一种先验的规律之中,寓于一个超人的自然中,寓于一种从星云开始的历史中,对于这种普遍的辩证法来说,……人类史不过是自然史的特殊化而已”[4]

萨特认为,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不同,马克思本人把辩证法看作是人的实践的创造物。因为,“如果辩证法作为人的无条件的规律从外面控制人的话,宇宙就变成一个梦。但是,如果我们想象,每个人都随心所欲,而这些分子的冲突又产生大规模的结果,那我们将发现平均数或统计结果,而不是历史的一种发展。所以,在一种意义上,人象臣服于一种敌对力量那样臣服于辩证法,而在另一种意义上,人创造辩证法;如果辩证理性是历史的理性,这个矛盾其本身就必须历史地生存下去,这就意味着人在创造辩证法的范围内被辩证法所控制,又在人被辩证法控制的范围内创造辩证法。”[5]

萨特的主张是:“辩证法应当在许多的人同自然界、同种种‘既定条件’的关系之中和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被探究。在这里,它会找到作为各种计划彼此冲突的结果的源泉。只有人的计划的种种特点才能说明,这个结果乃是一种新的、具有其本身的意义的实在性,而并非仍然简单是一个平均数。”[6]

因为,在自然界中,各种现象是与自身等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至多也是并列和杂多的关系。所以说自然界是不存在总体的,因而也就没有辩证法可言了。人的实践领域完全不同于自然界,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总体的观念。当然,人的实践领域并非处处洋溢着人的自由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也到处都会遇到物质必然性。不过,这种必然性是与自然界中的机械必然性有着根本区别的辩证必然性。因为,实践领域中的总体观念把物质必然性与人的目的、选择、自由、计划、责任等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客观的和主观的存在都从属于一个总体,是在总体中相互联系着的部分或环节。

萨特批评黑格尔、恩格斯只知道例举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却未真正理解辩证法。他说,恩格斯“只限于列举辩证法的规律,如果这些规律的每条都不是作为揭示辩证法总体的一个‘侧面’的时候,那么,辩证法的可理解性是不可能出现的。”[7]在他看来,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都只能在总体化的意义上来加以理解。比如:否定之否定的问题只有在总体化的范围内才能提出。因为,作为总体化的人的实践就是一个否定和扬弃的过程,人不仅通过实践否定和扬弃对象世界,使对象世界内在化,而且,人同时也通过实践否定和扬弃着自身,使自己外化和物化到对象世界中去,随着实践活动的连续展开和不断延伸,也就具有了否定之否定的性质。同样,对立统一规律也只有在总体化的过程中才有意义。因为,人与对象世界、主体与客体、部分与整体等等的对立统一都是发生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的。质变量变是从属于总体化的运动,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变化所表明的正是总体化的内在结构。

萨特把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与客观辩证法混为一谈,认为辩证法是由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研究作为人的领域的社会历史时提出的,是在历史现实的发展规律和对这些历史现实的认识的发展规律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因此,辩证法的动力就是人们的总体观念,辩证法的形式也就是人们创造历史现实的实践活动。他把到自然界中去寻找辩证法,看成是一种违背了辩证法的基本精神而进行的“错误的推广”。

二.“人学辩证法”

萨特所理解的辩证法仅仅是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理性。人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然,从而把辩证法导入自然之中,使自然界表现出辩证法的特征。但从本质上讲,辩证法只能是人的知识形态。既使自然科学的某些范例是辩证的,那也只能证明人的理性是辩证的,而不能证明自然本身是辩证的。萨特说:“在辩证法家那里,

辩证法是建立在既与的现实结构,又与我们的实践的结构相关的基本主张上的。我们断言认识过程是辩证的,同时又断言对象(不论它是什么东西)运动本身也是辩证的,而且这种辩证法是同一个东西。把这两种命题拉到一起,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形式,或者换句话说,它们规定着世界的合理性。”[8]

在历史领域中,也不存在那种象历史背后的神的意志力一样的辩证法,而是历史认识的结果。萨特说:“如果我们不想把辩证法重新变成一种神的法则和形而上学的宿命,那么,它必须来自一个个的个人,而不是来自我所不知道的什么超个人的集合体。”[9]“辩证法如果存在的话,那就只能是总体化过程中许多的个别性所造成的许多具体的总体化的总汇,这就是我所说的辩证法的一元论。因为辩证法乃是总体化的活动,除了由正在进行的总体化所产生的各项法则之外,再也没有别的规律。”[10]

当然,总体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被社会所总体化;另一方面是社会被个人所总体化。但整个总体化的基础是个人的实践,正是由于个人的实践才产生和保持了人的总体性。因为,人处于历史的中心,是人把散漫的社会历史现象联结成一个总体的,社会的总体化是以每个个人的总体化为前提的,而个人的总体化又是体现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的。所以,辩证法归根到底就是产生和保持个人总体的方法,要把握辩证法就只有到以个人实践为基础的个人总体化和从个人总体化到社会总体化的进程中去寻找。或者,干脆说辩证法就是实践,是人改变和创造对象、赋予对象以意义,同时实现着人的总体化的活动。

我们知道,萨特终生致力于建构一种“人学”,这种局限于个人视野中的人学自然要把人的内心世界夸大为整个世界。因而,他是不相信人的内心世界之外还会有其他的存在的。

到了写作《辩证理性批判》的时候,由于接触马克思主义而发现了实践范畴,从而找到了个人超越自己的内心世界的途径。这时萨特本可以告别个人的内心体验走上认识客观世界的道路,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他就能在对自然和社会历史的深入研究中取得积极的成就。遗撼的是萨特没有这样做,而是依然囿于个人的目力所能达到的世界范围,站在个人这个圆点上来理解通过实践构成的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世界。这样一来,萨特并没有因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汲取了实践概念而使他的存在主义有什么长进。因为他的结论还是原来的结论,即只相信人所涉及的世界的真实性,纯粹客观的世界则被划入乌有之乡或者说被划进了假定的领域。

所以,萨特要否认客观的自然辩证法,把辩证法严格地限制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人的实践活动所能涉足其中的领域里,认为只有在这个领域中,辩证法及其规律才是真实的。

由于在人的世界中来考察辩证法,辩证法的全部内容就成了个体的人的自我发展、社会、人的物质界、作为人的自我发展的环境和中介的关系。辩证法的这些内容就是“总体化”,总体化就是辩证法。辩证法是一切总体化所普遍具有的形式,而总体化则是辩证法的普遍法则。要理解辩证法的规律就必须立足于总体化的观点上。萨特认为,一切辩证法的动力都存在于总体观念中,因为只有把各种现象理解成不是孤立地、单纯地出现的,而是在总体的综合统一之中的,辩证法才是可能的。

萨特认为,如果假定人及其对象之外存在着辩证法,那么必然会使辩证法变成不可理解的。相反,以人的总体化为根据,辩证法就获得了可理解性。因此,个人实践的领域就是辩证法的限度,个人的总体化是辩证法可理解性的唯一基础。社会历史是人的客观性领域,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是人的总体化的总汇,因而是辩证的。在社会历史中,一切事物现象的辩证性质都取决于它们是否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即是否包含着个体的总体化的作用。所以,人的总体化又是辩证法的最高原则。无论辩证法研究什么问题,其中心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一切历史现象中认识人的总体化。这样一来,萨特的辩证法就是总体化的辩证法,是对个人总体化的记录和描述。辩证法的学说作为一系列命题的抽象体系,来源于个体的总体化,是对个体的人及其关系世界的整体与部分的多样性的把握,是对个体的人的总体化进程以及个体的人的实践所造成的历史总体化的进程的把握。反过来,辩证法的命题体系又对个体的总体化提供指导,帮助个体的总体化与历史总体化的融合。

萨特承认,把历史作为一个总体加以考察是马克思的最伟大功绩。在马克思之前,历史学家们看不到历史的总体性质,而是陷入到对个别历史事件的分析之中,把历史看作无数个偶然产生和消灭的个别事件的集合。马克思从生产关系出发,发现了历史是建立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和随生产关系的演变而发生变化的总体,从而揭示了历史的总体性。因此,总体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存在的思维的基本范畴。

应当指出,萨特关于马克思发现了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历史总体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是,问题在于萨特对生产关系的理解却不同于马克思,他不是把生产关系理解成人们的具体的物质联系,而是把生产关系看作是个人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结成的联系。因此,在萨特所理解的生产关系范畴中,我们看不到在特定的生产方式中作为阶级的历史实践主体,而只能发现作为个人的实践主体。萨特在历史中所看到的唯一积极因素就是个体的总体化,而历史本身则是被动的。尽管他把历史理解成使一切个别事件和过程结合成总体的运动,但历史总体却是被构成的总体。因此,历史辩证法也由于沾染上了惰性因素而成为“反辩证法”的领域。所以,辩证法的源泉只存在于作为个体总体化的个人实践之中。也就是说,实践是辩证法的真正王国,而个人的实践则是辩证法的原初的经验。

三.推衍“历史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实践活动的现实性是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在社会关系中,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相联系的是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进程是不依赖于个人的意志和愿望而进行的。同样,个人的实践活动任何时候都是处于既与的物质环境中的。比如,人的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工具”、“机器”等物质条件,都是先前世代人的物化,是作为客观实在摆在人们面前的。面对着这些物化了的客观实在,人的实践活动又不得不一再地重复着物化,即在每一次实践活动中使自己物化。每一个体的总体化都不可能从零开始,人只有在既与的历史总体中才能实现趋向于总体化的努力。

然而,萨特反对强调历史的客观性,认为历史中的人是独一无二的“原子”,历史的必然性恰恰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人是历史的主体、创造者。因为,人的实践不仅是对象性的活动,而且是创造对象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依据一定的社会条件实现自己个人的计划,创造性地参与劳动过程,使自己存在和创造自己的生活。人的物化所表明的也正是人把对象世界创造性地纳入人的生活,使之成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

人在创造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创造了历史辩证法。历史是作为人的创造活动的辩证结果而出现的,是作为个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生联系的个人之间的结构的演进。所以说,历史的客观性、必然性,即历史的辩证法只不过是个体总体化的规律,它尽管表现出了与个体总体化的矛盾,但却是从属于个体总体化的,或者说是个体总体化的副产品。

人的实践的社会结构的辩证性、人的总体化的历史规律等等宏观视野中的辩证法,都根源于个人的实践。人的实践活动在物质世界中展开,在物质对象中具体化。易言之,人借助于实践活动在物质中使自我客体化,这种客体化一方面是人对自己的舍弃,另一方面又使人所追求的事业在世界上出现,从而在客观世界中重新发现自己。用哲学术语来表述,就是“异化”和“总体化”。萨特认为,实践既是人的异化活动又是人的总体化过程。实践的这种二重性和二重化的运动表明实践本身就是辩证法的原型,社会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都只不过是实践辩证法的展开。

总体化是客体的主体化。萨特认为,主体的客体化使实践获得惰性,而客体的主体化则使实践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因此,实践所具有的客观性成分的多少也就意味着这一实践所具有的惰性的多少。根据这个思路,个人实践是惰性因素最少的实践,因为在个人实践中,人能够充分地意识到他自己的主体性,他的实践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都早已在他的谋划中预演过了,他是从未来的角度认识他从事实践的环境、条件的,他是根据他所掌握的现实的可能性来设计他自身的总体化道路的。

与个人实践相反,社会实践则由于自身的客观性而是具有不同程度的惰性因素的惰性实践。因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以多数人为核心的实践集合体,这个主体本身就是针对个人而言的客观化了的主体。在这个主体中,共同意志使个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缩减甚至完全褪化。因此,虽然实践活动也具有个人实践的那种从计划、目的,到手段的选择和目的的实现等等有机模型,但是,它作为集合体的活动却是个人的被动领域,所以说社会实践是惰性实践。

根据萨特的理解,惰性就是实践的消极性,是反映在物质必然性和其他人的意志等等之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否定因素。因而,惰性因素也是对辩证法的否定。本来,实践是辩证法的源泉,由于实践中包含着惰性因素,实践这个唯一的辩证法王国却包含和孕育着反辩证法的因素,实践的规模和性质直接关系着反辩证法因素的多寡强弱。

在个人实践这个惰性因素最少的领域中,“思维的存在”和“存在的思维”是直接统一的,因而这种实践直接地就是辩证法,或者说是一切辩证法的原型和构成因素,其他的辩证法都是从这种辩证法发展而来和由这种辩证法构成的。因此,萨特把个人实践的辩证法称作“构成的辩证法”。在作为辩证法的最原初的构成因素的“构成的辩证法”之中,物质必然性是从属的因素,是被自由地克服了的因素,是不被人作为“摆脱不了的命运”而加以承受的因素。因而,反辩证法的因素是以隐蔽的形式深埋在辩证法的形式之中的。

在社会实践领域中,由于客观性因素的增强,惰性因素便偷偷地渗入到个人的自由活动中去,腐蚀着实践的创造精神并使其枯萎。客观必然性以外部规律的面目“吞食了全部有计划、有目的的结构”。这种实践作为人们的活动是一种由外部控制的活动,其特征是“积极的被动性”。与那种体现了人的天赋自发的活动的个人实践相比,这种实践是一种“变了形的”、“被歪曲了的”实践。因此,社会实践虽然也处在辩证法的疆域之中,但却是一种“外在的辩证法”或者说是一种被构成的辩证法。在社会实践中,“反辩证法性”和“反实践性”的因素明显化起来,辩证法的王国成了反辩证法的王国。

可见,萨特关于辩证法的思路是把实践设定为一个圆,个人处在这个圆的中心,个人的实践活动包含着辩证法的强力,一旦从紧紧围绕着圆心的个人实践向外层扩展的话,那么距圆心越远辩证法就越稀薄,如果在社会实践中随着辩证法的越来越稀薄而出现了辩证法的否定形态的话那么一旦越出社会历史走到实践领域这个圆之外的自然界,就根本不存在什么辩证法了。所以在萨特那里,否定自然辩证法是顺理成章的。

萨特认为,反辩证法作为辩证法的否定形态,依然是自由的个人活动的无机形式,即与个人活动密不可分的。其实,在个人的实践中反辩证法的因素就贯穿于辩证法的模型之中,但为什么在进入社会实践中之后,反辩证法的因素才演化为惰性因素并损害着社会实践呢?在萨特看来,根本原因是进入社会实践之后,实践活动的各个因素和各个环节都缺乏了对于个人的可把握性和可理解性。由此可见,在萨特那里辩证法一词无非是表示实践的主体性和对于主体的可把握性。哪里能够彰明主体性,哪里就有辩证法;无论哪里,一旦彰明主体性的途径稍有涩滞,辩证法就遭受着惰性的破坏。

萨特把“反辩证法”看作是辩证法名目下的反题。因为,无论是个人实践还是社会实践都无法摆脱物质必然性的惰性因素,相反实践的现实性正是建立在这种必然性之上的,所以,“反辩证法”存在于辩证法内部,是辩证法的环节。在人的总体化过程中,反辩证法的因素是贯穿于始终的,但在每一次实践或每一个阶段的总体化中,反辩证法有一个从隐到显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在一次次实践中看到,从辩证法到辩证法的反题即反辩证法。这时,辩证法的行程仅仅走了一半,所以必须有新的一次实践出现,作为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合题。人的总体化就是在这样的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展开的。

可见,萨特对社会实践充满着怀疑,他根本不愿意去发现社会实践与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而是从个人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的发展。所以当萨特去探讨历史辩证法时,就陷入了所谓“反辩证法”、“构成的辩证法”、“被构成的辩证法”“外在的辩证法”、“惰性的实践”、“反实践性”等等概念的诡辩之中。他引入的概念越多,思想变得也就越加混乱,以至于搞不清什么是历史辩证法。

注:

[1][2][3][4][5][7][8][9][10]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伦敦1976年英文版,

实践活动自我总结篇5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贯彻落实中央转变作风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委党组具体实施办法为切入点,以“狠抓落实年”为着力点,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开门搞活动,坚持分类指导,坚持领导带头,强化正风肃纪,坚决反对和重点解决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不落实的问题,大力倡导清廉、敬业、和谐、务实、创新、学习“六种风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保持清廉本色,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吉林振兴发展的目标凝聚强大力量。

二、活动安排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委实际,全委教育实践活动从2013年7月开始,到2013年12月底结束。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建制3个环节,重点抓好8项工作。

(一)启动部署(7月上旬至8月上旬)

1.制定活动方案。在广泛听取意见、找准问题的基础上,7月22日前研究制定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具体环节安排及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实施方案经省委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审核把关和委党组讨论通过后实施,并报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各处室、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于8月5日前制定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案,经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把关后实施。

2.建立组织机构。成立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党组书记任克军任组长,党组副书记、主任李国强任第一副组长,其他党员委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党委、人事处、监察室、办公室、综合处、财务处、政策调研室、老干部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由王峻岩兼任,集中抽调人员参与办公室工作,具体负责教育实践活动的日常工作。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及时成立教育实践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3.召开工作会议。7月26日召开全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对全委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对委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开展民主评议。各处室和单位一般应在8月9日前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对本处室和单位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4.建立督导联系组。建立由各位党员委领导任组长,与委领导分管工作、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和督导等“三位一体”的联系督导组,实现对全委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工作的全覆盖,对分管处室的教育实践活动实施全程督导,对联系点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和步骤等全程参与和指导检查。党员委领导要按要求抓好督导联系组的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直接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参加联系点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加强活动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和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二)开展学习教育(7月上旬至8月底)

把搞好学习教育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位任务,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报告、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开展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重点研读党的十以来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作风建设、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省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部署要求。学习委党组关于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加强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和委领导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各处室、各单位要以集中和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落实好学习时间、参加人员、学习内容、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要在学习中找差距,进一步激发学习教育动力,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三)广泛听取意见(7月至12月)

把听取意见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贯穿全过程。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联系督导组、各单位领导班子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统筹安排,集中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突出问题,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听取意见和建议,把听取意见建议作为接受群众教育和监督的过程。要坚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监督和评判,虚心听取意见,认真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认真研究、深刻分析问题产生根源和本质,正确对待各种意见建议,妥善做好意见建议反馈工作。

要分别同分管处室和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谈话听取意见建议;深系单位及基层农业部门、工作服务对象面对面地听取意见建议;认真梳理近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有关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意见中涉及到的问题;深入分析近年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通过召开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采取灵活、公开的方式,向省直相关厅局、各行业部门、基层农业部门发送征求作风建设意见函和测评表,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各单位也要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充分征求意见,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自我批评和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四)汇总上报情况(8月中下旬)

各处室各单位要根据阶段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情况,形成报告,同时将民主评议情况汇总、主要领导讲话要点、梳理的干部群众意见建议等材料附后,报省农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全委情况及时汇总,上报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委督导组。

(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9月下旬到10月中旬)

委党组班子9月下旬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各处室和单位10月中旬之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1.找准问题。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方式,对班子和个人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打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要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设置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对照,查找自身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负责同志带头与班子成员逐一谈心,班子成员之间互相谈心,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人和党员、群众谈心,要注意听取上级督导组的意见建议,沟通思想认识,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班子内部通报情况,为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做好准备工作。

2.制定方案。要围绕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切实找准穴位、抓住要害。委党组班子民主生活会方案报省委督导组审核把关后实施,各处室各单位的民主生活会方案,报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把关后实施。

3.撰写材料。全委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谈心、征求意见情况,对照、对照廉政准则、对照为民务实清廉和改进作风建设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认真查摆自身思想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亲自动手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深刻剖析产生的根源,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整改措施。委党组班子及其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报省委督导组审阅,处级领导班子、处级和副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材料分别报委教育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联系督导组审阅,其他党员和干部对照检查材料由本处室和本单位审阅。

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按照所确定的主题,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要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勇于批评和深刻剖析自己,又要按照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开展相互批评。要以揭短亮丑的勇气,动真碰硬;以敢于交锋的精神,深挖根源;以触及灵魂的态度,让党员、干部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达到找准问题、划清是非、解决问题的目的。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支部或党小组专题民主生活会。各联系督导组全程参加联系点单位领导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

5.上报专项报告。专题民主生活会结束后,要形成专项报告,委党组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专项报告经省委督导组审阅后,报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处室和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专题报告,经各联系督导组组长审阅后,报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落实整改(10月中旬至12月)

1.制定方案。重点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整改责任书、时间表,明确整改的项目、措施、责任和时限,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委党组班子整改方案经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督导组审阅后,报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处室和单位的整改方案,经各联系督导组组长审阅后,报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集中整改。把解决问题作为整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问题,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长期自觉的行动。采取责任倒逼、专项整治、教育整顿等措施,在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基础上,集中一段时间,对确定的整改项目进行集中治理,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列出时间限期整改。

3.梳理总结。集中教育实践活动告一段落后,要继续抓好整改措施落实,巩固扩大活动成果,要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活动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后上报。全委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总结报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各处室和单位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总结报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七)健全完善制度机制(7月初至12月底)

把制度建设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发扬“钉钉子”精神,围绕克服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解决不落实问题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责任制的落实强化作风建设,以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法抓作风建设,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八)总结工作(12月中下旬)

教育实践活动结束时,召开全委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各单位要对各自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对继续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要求。全委总结大会结束时,对委党组班子及成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各处室、各单位也要进行民主测评,重点是解决问题、改进作风情况。

三、目标原则

高度重视,切实把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严肃政治任务,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穿始终,把反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解决不落实问题贯穿始终,把整风精神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沿着正确轨道健康深入推进。

(一)始终坚持“五个基本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防止出现“运动式”做法,不搞人人过关;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揭短亮丑,不文过饰非;坚持讲求实效,开门搞活动,请群众参与、监督和评判,着力推动突出问题的解决;坚持分类指导,针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提出适合各自特点的目标要求和办法措施;坚持领导带头,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始终做到“五个准确把握”:把活动总要求作为重要遵循,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把整风精神作为重要保障,着力在真查真改上下功夫;把领导带头作为重要方法,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把开门搞活动作为重要途径,有序组织群众参与;把制度建设作为重要措施,健全完善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三)始终解决“五个突出问题”:认真解决制约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一顽症”问题。突出解决知行不一、不求实效,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问题;突出解决心里没有群众、漠视群众疾苦,脱离群众等问题;突出解决意志消沉、情趣低俗、追逐名利、贪图享受等享乐主义问题;突出解决铺张浪费、假公济私、以公谋私等奢靡之风问题;突出解决不想抓落实、不会抓落实、不敢抓落实、不愿抓落实、不真抓落实等“不落实”问题。

(四)始终围绕“五个目标任务”:扎实抓好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使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使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务求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使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汇聚推动“三农”发展力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委党组统一领导下,在省委督导组指导下开展。各教育实践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要认真负起责任,精心组织指导,不断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及时了解掌握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发现、分析和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主要负责同志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投入足够的精力抓好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工作谋划要亲自研究,不能分给别人,开展活动要亲自去抓,不能指望别人,解决问题要亲自负责,不能推给别人,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活动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沿着正确轨道深入推进。

(二)坚持示范带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走在前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带头开展学习,带头听取意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推动“狠抓落实年”,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症结和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制定具体措施,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注重工作统筹。坚持统筹兼顾,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三农”改革发展有机结合,与推进全委中心工作和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有机结合,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防控廉政风险、建立健全反腐倡廉责任区有机结合,做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正确处理好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合理安排,把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

实践活动自我总结篇6

同志们: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县委动员大会精神,经办党支部及时研究,并经县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同意,我们召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大会,主要是根据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精神和实施意见,全面动员和部署我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县农办毕主任带领指导检查组,今天亲临会议作指导。我代表扶贫办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结合扶贫工作,就如何搞好我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扶贫部门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不断提升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消除贫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基础工作。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工作,对于全面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

从扶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非常必要。近30年的扶贫开发,我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贫困、落后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特别是08年发生的雪害、地震、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大事件,给我们扶贫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是贫困地区因灾遭损严重,恢复重建任务繁重;二是贫困人口数量多,消除贫困任务艰巨。按照人均纯收入1067元这一新的扶持标准,目前我县贫困人口达13.31万人,贫困面达46.3%;三是受当前不利形势的影响,贫困人口增收难,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扶贫攻坚更趋艰巨。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认识,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行动去破题。

第二

从扶贫工作水平提升的需要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非常重要。在探索中前进、创新中发展是我办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们在上级扶贫部门支持下先后探索总结了扶贫资金滚动使用、群众参与式扶贫、互助发展资金等经验在全省产生了较大影响和重要作用,我县扶贫工作多次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国务院、省、市扶贫办的表彰奖励。但面对当前和今后,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实现扶贫工作的创新,科学推进扶贫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特别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一个加大、两个提高”,以及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更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因此,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做到。

第三

从扶贫队伍建设和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非常及时。我办历来十分重视自身思想和队伍建设。尤其是经过“三讲”、“三个代表”、“先进性教育”等活动,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党员党性觉悟不断提高,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扶贫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新目标。我们的工作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比,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比,与农民群众的期望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存在着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影响着我们扶贫队伍的形象。因此,只有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才能进一步查找我们的不足;深入剖析根源,才能从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建成一支业务精湛、高效务实、作风优良的扶贫队伍。

总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县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的需要,也更是我们扶贫部门出色履行职能,完成党和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目标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认真严肃地对待这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要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我们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切切实实抓紧抓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二、正确把握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全办上下要坚决贯彻落实县委蒲书记在学习实践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县委实施意见,办学习实践领导小组要围绕当前扶贫形势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办此次活动的实施意见、活动方案,时间计划表,要细化量化指标、责任到人,抓好督查落实。在活动中要认真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

正确把握指导思想。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一面旗帜、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一个总要求、把握一个重点,抓好三个着力点。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要紧密联系扶贫工作实际,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经验,认真分析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查找解决影响扶贫工作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指导,探索扶贫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新举措,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开拓新局面、再上新台阶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

认真落实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四个目标要求,既:在提高思想认识上有新突破;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有新举措;在创新机制上有新发展;在促进科学发展上有新成效。四项要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思想认识是基础,解决突出问题是重点,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促进科学发展是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要有新突破,在攻坚克难上要有新突破,在狠抓落实上要有新突破,在提高效率上要有新突破,在为民谋利上要有新突破。

提高思想认识就必须紧扣主题,全面学习掌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的各项内容、规定科目,联系工作实际,总结思考单位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的“不适应、不符合”的方面,进一步明确单位和个人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解决突出问题,就要从扶贫部门的职责、扶贫工作的性质、任务出发,找出影响和制约扶贫开发科学推进的症结,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并从各个层面,层层分析,具体总结,列出不同层面、不同职责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逐项明确,逐项解决。创新体制机制,就需要既要明确扶贫办自身运作中体制机制方面亟待创新的重点,又要注意从“大农业、大扶贫”的宏观层面上对体制机制方面认真研究、积极思考。

总之,要实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要求,就要把务求实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扎实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破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题,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扶贫工作改革创新,真正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

第三必须严格坚持四条主要原则。

一是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首先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就是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中开展解放思想为主题的大讨论,促进思想观念转变、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和体制、机制障碍,努力使我们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工作理念等,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突出实践性。就是要紧扣实践深化学习,通过学习推动实践。要紧密联系我们思想、工作和发展的实际,以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为实践载体。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起来,与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结合起来,与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重实践、求实效贯穿到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三是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在学习讨论、总结工作、查找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吸收群众参与,广纳群众意见。即查找问题要多听取群众意见,整改过程要组织群众监督,活动成效要由群众来评判,而且将通过具体措施来落实群众路线的贯彻。四是正面教育。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就是要在学习讨论、查找问题、个人剖析、民主生活会等环节都充分体现“正面”二字。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身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使大家都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受到教育。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为加强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领导,我办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全办的学习实践活动负全责,下设办公室,负责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工作。同时,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领导小组和成员要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上下联动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和监督格局。

第二

把握关键环节,高质量地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从3月开始至8月结束,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三个环节,加上活动开始前的准备环节和活动结束时的总结测评环节,共11个环节。我们要严格按照县委和我办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同时认真抓好各环节的活动及阶段间的衔接。第一阶段主要是学习和调研。抓好学习,深入调研。并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委有关要求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第二阶段是分析检查。要着重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分析检查,个人剖析等。切实查找班子和个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问题、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第三阶段是整改落实阶段。要着重抓好整改落实方案的制定、突出问题的集中解决、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要做好活动总结,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每一阶段、每个环节的进度都要以保证质量、扎实有效为前提,决不能单纯赶进度,影响质量成效。

在各个阶段、环节,我们还要注意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强化舆论宣传。总结经验、典型引路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要善于及时发现和总结好的经验和办法,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要探讨和运用好载体,确保“一学习三争创三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见成效”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设专栏、编发新闻、简报、标语,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宣传扶贫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第三

切实以身作则,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带头作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责任重大,作用突出。一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学习中要带头完成规定的笔记,撰写规定体会、调研文章等,积极主动使学习成为自己内在需求,成为自觉行动。二是要带头开展调查研究。要围绕如何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如何在大局中谋划扶贫、实施扶贫等课题,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三是要带头解放思想。各级领导干部要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表率,要以自身的思想解放,推动全体党员、干部思想的新解放。四是要带头分析检查问题。每个领导干部都要紧扣主题,自觉查找问题,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营造民主团结、务实创新的良好氛围。五是要带头整改落实。领导干部既要带头参与集体的整改,又要带头搞好自身的整改。要敢于负责,敢于碰硬,下功夫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自身工作和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办成几件实事、好事,使群众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第四

实践活动自我总结篇7

会上,李XX部长做了总结讲话。她指出,我部从今年3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县委第一督导组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把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整改落实、建章立制贯穿始终,着力解决了党员干部"四风"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作风明显转变、精神明显振奋、效能明显提升、能力明显提高的显著成效。

会上,20余名无党派代表人士对统战部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民主测评。我部机关干部对部机关、班子以及班子成员进行了民主评议。

县委第一督导组副组长武XX高度评价了我部教育实践活动,对活动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统战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明显,特点突出,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党内风气明显改善。二是坚持打牢学习教育基础,理想信念明显强化。三是坚持开门搞活动,群众观念明显增强。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五是坚持弘扬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六是坚持制度创新,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初步形成。最后,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全面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深入学习系列讲话精神贯彻始终;二是全面落实整改方案,持之以恒地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继续抓好整改方案的全面落实;三是总结运用好教育实践活动中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联系群众、组织生活等方面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推动统战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推动统战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拓展阅读:

中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材料汇报

当天的总结会议由党总支委员、校长陈XX主持。会议首先由党总支书记白XX作学校教育实践活动总结报告,随后由督导组副组长胡XX同志对我校教育实践活动做出评价并提出今后工作要求。

白XX同志报告中的分为三部分,基本情况及主要任务,主要措施与特色做法,主要成效与经验体会,最后结合落实整改方案,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胡依群副组长代表第四督导组对我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了需要继续改进的问题,对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使我们深受鼓舞和鞭策。

实践活动自我总结篇8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迈向社会,与社会接轨的良好形式。俗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须躬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活动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活动总结1经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有不少的收获,虽然我是当孩子们的老师,但我从孩子们身上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兼职工作是我人生的一次宝贵经历,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快乐也有心酸。我知道人生路漫漫不可能是一直顺风顺水,总会有些风风雨雨磨练你的意志、锻炼你的人格。只有在风雨中不低头的玫瑰,才会开出傲人的花蕾。

在一开始,当暑期班的老师联系到我时,我还不能一口答应下,总觉得当老师是一离我很遥远的事情,而且我也没有信心能教好小孩子们。到后,因为确实找不到其他的暑期兼职,我自己也想了想,以后总会碰到一些自己没有尝试的事情,如果一直逃避,那终将一事无成,所以后我还是联系了老师,答应了这个事情。在学校的程结束后,我回家休息了一天就去了补习班。提前一天去补习班,一是熟悉补习班的环境,二是在前做好我的准备工作,给孩子们留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在后的日子里,与孩子们由陌生到熟悉,我也有了一定的教学程序,孩子们也逐渐适应了我的教学程序。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几个小插曲,正是由于这几个小插曲,我对一些事情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第一事情便是作为一个工作者,就要有一个工作者该有的态度,承担一个工作者该承担的责任。平常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前认真备,认真批改孩子们的作业,耐心为他们讲解题目,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但除此之外,其他发生在教室里的事情也不能不管。就拿那次的两个小男孩闹矛盾的事情说吧,虽然这是小事,与孩子们的学习无关,但若放任不管,搞不好就会成为大事。我作为他们的老师,就应该协调好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我的劝解之下,连个小男孩也和好如初,我也感到开心。这事虽小,但让我对工作者该承担的责任有了新的认识,不仅要做好分内的工作,与工作相关的其他事情,自己能尽力的还是该尽一份力,这样不能帮助别人,也能让自己感到开心。

第二事情便是在以后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如果一种方式不行,就该做出适当的调整,直到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绝不能将就,否则会埋下隐患。这是在教七年级的孩子们音标的过程中认识到的。在第一天教孩子们音标时,我原本是打算先教他们读单词,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带入音标,但是那天发现这个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教了他们单词后,他们连单词怎么读都容易忘记,别谈记音标了。对此,我想了第二种方法,就是先教他们音标,再教他们怎么运用音标读单词。虽然不知道这个方法效果怎么样,但我决定还是要试一试。那天的都上完后,我整理了48个音标,并将他们分类,每个英标还找了便于记住音标读法的单词。我认为这个方法对于他们学习音标很有帮助。音标是学习单词的基础,单词又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所以学习音标很有必要。后证明,这个方法确实效果比第一种方法的效果好了不少。从这事中,我知道人做事情是不会一蹴而就的,想要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尝试不同的方法,最终选择一个最好的。

我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到的当然不只这些,这只是提到的两点,其他的还有很多,简单的言语并不够我表达,我只是概括的说两点。总之,这个暑假我过的很充实,很感谢暑期班的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也很感谢孩子们教会我许多。这个夏天的回忆,我会一直珍藏在我的脑海里。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活动总结2经过全体同学的努力,我们于2月22号下午圆满的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家教活动。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同学们交流了各自的感想。其中万健同学的感想值得大家学习,他认为:“通过这项活动,我意识到了钱财的来之不易,那么这个意识将给我今后形成正确的理财观打下一个深厚的基础。同时在辅导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一个耐心、机智的处事习惯,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结合他人的建议把工作做得更好,这一点是我走向社会前所接受的最有效的磨练”

我个人认为:首先,这个活动是十分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当今大学生虚度光阴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组织并参与这样的活动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正如条例中所说的“生活在严格教育体系下的我们,对于社会、责任、实践,甚至对于报酬是怎样得来的,还一无所知发起这项活动。既贡献了自己身上的一份余热,也提高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其次,通过活动我们也很好的实践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提倡的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积极上进的人生观;促进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以及增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号召。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活动中我再次认可了老师的教育,即人的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大学生就业准备绝不仅仅是最后半年或一年才需面对和投入的任务,而应该是贯穿在我们生活过程中的一件大事。通过组织和参与“爱心

辅导”活动,我个人对于社会的理解以及就业的估计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在组织管理能力上更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尽管不是真正的`就业,但是体验到了一种在校园里和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带有一定压力的就业氛围,给自己为人生发展而做出的准备提供了帮助。

暑假即将结束,组织并参与“爱心辅导”活动使我的暑假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尽管在这次“爱心辅导”活动中我们取得的经济报酬是微薄的,但是我们收获的精神食粮却非常丰富。因为它让我初步领悟到一个人不管学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在体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活动中都离不开“扎实、勤奋、虚心”这样的立身之本。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活动总结3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结束了,这两周有辛酸有苦楚,也收获了欢乐。不是35°的高温就是可以淹没金陵古都的暴雨,要么是顶着烈日跑遍南京各大小旅游景点,要么就是冒着大雨去各个组织机构碰壁。这两周,认识了以前完全陌生的队友,这两周,在空荡荡的校园自己陪自己。

放了假的学校很安静,特别是东区,但是也很荒凉,东区的食堂关了,于是东区的孩子的午饭就是各种泡面米线。早上,挤上拥挤的公交车再转地铁,随着漫不经心的游客涌进了旅游景点,可是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漫步,我们也没有时间去观赏那美丽的风景,我们关注的都是各种景点的指示牌及标志,看多了以至于条件反射到哪都会看看这儿的标志对不对,哪错了,正确的是怎样的。

其实,来了南京上学这么久,从来没有去过南京的旅游景点,这次算是把这四年里要去的地方去遍了。

这两周很想家,特别是累了,饿了,热了,一个人的时候。原本30号考完就会收拾行李马上回家却因为社会实践留了下来。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收拾回家了,小寝空了,大寝空了,宿舍楼空了……晚上一个人躺在宿舍也会怕,也会无聊起来。

其实在团队跟大家在一起的时间还是蛮快乐的,大家一起走访一起收集对青奥的祝福,一起在肯德基吃超值午餐,一起走冤枉路,一起淋雨,一起整理资料……

晚上,因为宿舍太热睡不着,等着日出,早上有精神的去走访调查。不得不说,团队里的女生很给力,不怕苦不怕累,不会喊腿酸,没有怨言,队长也很给力,很有想法,第一次做社会实践就能想的很周到。

不管怎么说,这次的社会实践是告一段落了,还有好多东西要整理,大家一起加油吧。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活动总结4暑假期间化学化工学院开展了以“宣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防止水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关爱老人,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一系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指导教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筹划工作

为进一步落实大庆师范学院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践行志愿者精神,积极服务于社会,发挥大学生在当代社会的先进性作用,化学化工学院团总支积极开展了“20--年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广泛宣传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同学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热情。并征集最与专业相关、最能服务社会、最能服务农村的社会实践内容,并在全系范围内征集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旗和队服方案。最终通过研讨,拟定了以“宣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防止水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关爱老人,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20--年暑期社会实践内容,并组建了社会实践服务团,服务团成员20人。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化学化工学院在20--年暑期开展了以下几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开展了“宣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项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们对当地游客和村民发放调查问卷来调查和了解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一心乡和龙虎湖畔人们对环保知识的了解情况,同时宣传环保知识,加强当地村民的环保意识。

2、开展了“防止水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项社会实践有目的从以下几个指标对泰康龙虎湖的水质水样的检测:水样的浑浊度、嗅和味、pH值、电导率、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以及离子的含量等项目的检测分析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龙虎湖水质是否被污染。并通过与生活饮用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比对,判断湖水是否能作为自来水水源(型集中式供水或者分散式供水的源头)。以及该水源是否可以作为灌溉或养殖用水。

3、开展了“关爱老人,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此项活动目的是关爱孤寡老人,通过为他们打扫卫生,与他们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与们建立亲情关系,帮助他们驱除孤独,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弘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作为指导老师,我深刻认识和理解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实践的宗旨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人的一生中,真正的学校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

在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上,我精心策划、精心组织。首先让学生们充分了解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意义,实践出真知,让同学们认识到社会实践是自己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在未来竞争中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们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本次的实践活动对于我和所有队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与磨练,队员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提高,专业知识得到了补充,社会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练,为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深入到广大农民家庭调查中,我更加体会到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苦与困难,同时我也认识到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农村生活相结合确实对农民生活的改善和我们大学生的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在今后的团委工作中,我会以次为一个工作重点,让我校的大学生在服务社会,服务农村的同时也得到自身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铁人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活动总结5根据各级有关部门关于促进“高中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精神文件指示,在我校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文艺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我班级今年总结历年在活动开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加大了对所选拔人员业务素质和礼仪素质的培训工作力度,除此外还在选拔机制上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

首先在参与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工作同样进行了变革:

亮点一:定期开展常规的业务知识的宣讲、培训工作,对此次参与者进行活动具体业务的培训工作,主要以礼仪知识为主,突显我校高中生的风采,其次还有一些办公软件应用方面的知识宣讲等其次,还每周定期召开了经验交流大会,以做到精益求精的精心培养:

亮点二:召开新参与人员同往届参与者的经验交流大会,一方面为新参与人员讲诉他们参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等,另一方面也为新参与人员解答疑问;与此同时还讲诉了发生在他们身上有趣的、记忆深刻的事。而后,在今年选拔机制上同样做了调整,做到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并将选拔中的每一步都进行透明化:

亮点三:评委全部由往年参加过四进社区的三年级的学长担当,而非学生会成员担当评委

亮点四:各考场的评委分组情况是临时抽签决定,而非指定评委的分组

实践活动自我总结篇9

关键词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

医学生教育,不仅要加强专业业务素质的培养,而且必须加强其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社科素质、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它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为重点,以教会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为目标。医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临床医学教育,要使医学生把接收的教育信息内化为自身素质,只有经过切身的体验和躬行实践才可能实现。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高校实践育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

作为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临床医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重要教育途径。

形势的发展对医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探索新的路子,那就可能使社会实践落后于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无法适应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大局。目前医学社会实践中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未来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的医学技能,又要具备全面的创新能力、人文精神、交流艺术和服务意识。要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高度看待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改变认为社会实践仅是思政部门一家要关心的问题的不恰当态度,正确理解社会实践在培养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服务档次亟需提升,服务内容有待创新,服务时间需要外延。近年来,不少医学院校在本科生中开展了一系列医疗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本科生自身条件的限制使服务质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往往忽视了研究生群体在提升服务档次和创新服务内容中的作用。此外,由于医学院校普遍存在课程多、学习负担重、业余时间少等原因,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集中于寒暑期,平时实践断断续续,缺乏时间连贯性。

(3)缺乏开拓精神,激励考评机制不健全,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有些单位开拓精神不足,活动主题缺乏时代特色,活动形式因循守旧,在学生中失去了号召力;另一方面,缺乏一套好的考评和激励机制,使学生缺少必要的引导,挫伤其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也是一个使学生失去参加实践兴趣的重要因素。

二、“七步走”模式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我们对临床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项目化运作。即改变过去以教学主管部门来进行发动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全新模式,以进一步丰富我院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医学生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的情感,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

(1)首先对项目选题进行了的精心的规划,根据当前学校党政的工作重心及临床医学热点问题,设计社会实践主题范围,申请实践的学生团队应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再进行细化,提出与主题相符的项目选题。要求社会实践选题应该遵守医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弥补医学生在临床工作和科研理论工作中接触较少或者缺少的范围和领域。

(2)学生自愿参加,自由组队。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各实践团队应根据自己团队的项目内容特点和需求,自行联系1至2名指导教师加入到实践队伍中,其中至少要有1名专业指导教师。各位指导教师对实践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为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3)提倡学生根据自己团队的特点自主发挥,自主设计实践的实施方案。在设计实践方案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应适当介入,对一些专业问题、细节问题进行把关。

(4)申报团队填写统一的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请表,同时提交申请草案、资金预算表等材料。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委员会根据申报团队的立项申请进行可行性评审。通过初审的团队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以制作幻灯的形式进行答辩。答辩内容包括实践活动的内容、意义、预期成果、安全性以及资金预算和所需帮助等。对通过答辩的项目将从资金、专家建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5)社会实践团队成立后,以团队成员为主体和主导,严格按照既定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引导和协助。要求每个团队出行前召开安全动员会,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团队指导教师要作为团队安全联络员,积极应对突发或紧急事件,密切关怀实践团队成员安全和健康。各实践队员团结协作,共同保证实践安全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应对活动进行有效监控,保留证明信、宣传单、活动照片、影像资料等,以备评估时进行检查。

(6)撰写实践报告是对整个实践活动的总结,也是实践成果的体现。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团队根据实践情况填写社会实践总结表,由团队共同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的实践报告。此外,实践团队的每位成员在充分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特长,通过实践深化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独立撰写一份有价值和意义的个人实践总结。每个团队上交社会实践团队总结材料、个人总结、照片、视频、宣传材料等,展示每个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7)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不仅要做好立项和实施,更重视实践成果的宣传交流。将实践团队实践报告、个人实践总结编纂成册,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交流会、成果展示等多种宣传方式请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讲感受、谈体会、说经验,还可以邀请兄弟院校社会实践团队来我院进行交流学习,从而扩大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

实践活动自我总结篇10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

学习实践活动转入整改落实阶段以来,办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就进一步做好本阶段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确定了整改落实阶段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抓深入、抓推进、抓落实。办领导充分认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解决重要问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突出解决问题这个重点,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客观分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状,对前阶段查找整理出的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进行逐条分析,制定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并分别召开班子会,党员干部座谈会就整改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了修改和完善意见。

二、把握整改落实这个重要环节,集中力量抓整改。

通过整改集中解决问题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也是对此项工作实际成效的重要检验。基于此种认识,我们紧紧抓住整改落实这个中心环节,在前一段边学边改,边议边改,初步解决一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集中精力抓整改,抓落实。精心制定整改方案。结合前两个阶段查找出来的影响和制约我办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归纳了进期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把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排队,区别轻重缓急,列出整改时间表,做到了整改项目,整改措施,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完成时限“五落实”。办领导和各科室在整改过程中突出“三个围绕”:即围绕大局抓整改,围绕发展抓整改,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抓整改。办活动领导小组针对整改工作及时进行督导,对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解决问题。

三、精心组织回头看,切实在解决问题上取得实效

(一)明确工作内容。8月11日,办党组明确了开展“回头看”工作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认真查找本单位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是否存在工作薄弱环节,要查漏补缺,认真加以“补课”;二是认真查看本单位查找突出问题是否准确,尤其是对制约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问题是否找得准确;三是本单位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扶贫工作科学发展”主题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进一步明确本单位发展思路,对促进本单位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否建立;四是本单位在整改落实阶段,是否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整改落实,没有整改的要明确时间抓紧整改,暂时没有条件整改的要积极创造条件整改,并通过适当方式向职工群众通报。

(二)切实加强检查。在开展“回头看”工作中,我办采取了单位自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抽查的方式进行。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对各位干部职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回头看”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认真查阅资料,确保“回头看”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三)认真巩固提高。通过“回头看”,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补课”,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定动作。如学习时间不足的,进行补足;个人自学没有做读书笔记的,进行补记;整改方案问题不突出、措施不具体的重新制定方案。通过“回头看”,使我办的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

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着眼长远从根本上解决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保证科学发展观落实的制度保障。为此,我办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机制,废除了已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整村推进“5:4:1”资金拨付标准,建立了更为科学的“8:2”资金拨付标准,完善了公车使用制度,建立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细则。为全面贯彻完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保证。

五、搞好了总结和测评工作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我办对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努力使总结的过程成为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过程,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期实践。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开展好群众满意度测评。

(一)认真总结成效和经验。我办按照县委和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学习实践活动提出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我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实际,对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和经验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总结工作既真实反映和评价学习实践活动的整体情况、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也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既认真总结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思路,突出工作特色和亮点,又提出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的努力方向及主要措施。

(二)精心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主要测评了两项内容:一是对解决本单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二是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合理确定了参评人员的规模、范围,既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要规模适中、范围恰当。我办从实际出发,参加测评的参评人员主要是组织我办干部职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和全县13乡镇参加测评。测评的具体方式以书面测评进行。测评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并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整改落实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块。

(三)召开总结会议。根据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及测评结果,做好了总结报告并召开总结会议。总结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及特点、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