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半期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47:51

高一下半期总结篇1

关键词: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

妊娠期高血压(HDp)是妊娠期的特有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大量研究结果提示血浆总同型半胱胱氨酸浓度随妊娠期高血压病情加重而升高,但缺乏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相关性的研究以及基于孕产妇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测价值[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于本院门诊行产检的174例孕妇行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检验、留取联系方式,并建立随访数据库。根据随访数据库资料,于产后3个月对研究对象行血压检测。174例孕妇中其中年龄(26.4±4.6)岁,孕周(34.1±2.7)w。所有孕妇均自愿行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检验。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孕妇或孕妇家属均知情同意。

1.2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2,3]①妊娠期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12w恢复正常;②尿蛋白(-);③排除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

1.3高血压定义测前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min。取坐位或卧位,注意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通常测右上肢血压,袖带应与心脏处同一水平。同一手臂至少2次测量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但低于140/90mmHg时,不作为诊断依据,但须严密观察。对首次发现血压升高者,应间隔4h或以上复测血压,如2次测量均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

1.4检验方法采集观察对象清晨空腹12h外周静脉血5ml,肝素抗凝;标本采集后1h内予3000转/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检;采用水解酶分解同型半胱氨酸,直接检测血液中H2S以达到定量目的。检验试剂为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酶法),由中山标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验仪器为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5质量控制用雅培公司提供的标准品作为对照,并对其做稳定性检验,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

1.6研究方法根据成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参考值和依据检测值将174例孕妇分入a(25.0mmol/L)组,分别对应不同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区间。比较各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的价值[5]。

1.7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数据采用(x±s)表示,非正态部分数据采用中位数(25%置信区间,75%置信区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anoVa,发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进行评价。以p

2结果

2.1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妊娠期高血压总发病率174例孕妇血浆总同型半胱酸浓度为(14.54±5.06)mmol/L。174例孕妇中诊断妊娠期高血压21例。妊娠期高血压总发病率为12.07%。

2.2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的相关性四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0.00%、1.64%、28.21%和100.00%。D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均较其他各组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0、0.001)。C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较B组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1。2.3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测价值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RoC曲线下面积为0.972(0.950~0.994)。当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临界值为16.5mmol/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90.8%。

3讨论

上世纪60年代,Coworkers和mudd发现血液同型半胱氨酸蓄积与高胱氨酸尿症之间的关系,随后提出同型半胱氨酸与冠脉硬化相关疾病有关。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有关。目前缺乏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相关性的研究以及基于孕产妇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测价值。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为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细胞内代谢途径包括:①在蛋氨酸合成酶(mS)及维生素B12参与下,与5-甲基四氢叶酸合成蛋氨酸和四氢叶酸;②在胱硫醚-β-合成酶(CBS)及维生素B6参与下,与丝氨酸缩合成胱硫醚,胱硫醚进一步断裂成胱氨酸和α-酮丁酸;③在细胞内形成后排出至血浆参加循环。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的缺乏、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mS)、CBS的缺陷都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由于维生素B12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叶酸是体内甲基的供体,当两者缺乏时可导致mtHFR及CBS活性的降低,阻碍蛋氨酸的再生成,从而造成了Hcy在体内的蓄积。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血浆Hcy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越低,血浆Hcy水平越高。

孕妇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危人群,原因包括:①孕妇新陈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增加,对叶酸和维生素B12需求增加;②妊娠中晚期,体内叶酸和维生素B12自身合成减少,若膳食中供给不足,将导致叶酸和VitB12的缺乏,阻碍蛋氨酸的生成。本研究结果显示,以15mmol/L做为成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上限,27%受检孕妇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提示可能与选择观察对象为晚孕,以及营养因素,即代谢辅助因子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的缺乏有关。

妊娠期妇女由于对HCY损伤敏感性增加,所以HCY水平轻度升高即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内皮素i的分泌增加、血管内皮衍生松弛因子及前列环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管舒、缩因子平衡紊乱,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在妊娠晚期出现临床症状,但早在胎盘形成时就已经出现血管内皮损伤,蜕膜螺旋动脉逐步存在广泛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本研究结果显示,174例孕妇中诊断妊娠期高血压21例,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为12%。

本研究结果提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越高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越大。因此,检测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妊娠期妇女的体格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诊断标准,妊娠期高血压必须在妊娠后才能确诊,时效性较差,不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本研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的价值,结果显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RoC曲线下面积为0.972(0.950~0.994)。当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临界值为16.5mmol/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90.8%,提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是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的良好指标。本研究中,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的临界值为16.5mmol/L,敏感性达到95.2%,提示可作为早期筛查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张玲,王g,闫杰,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0):1559-1561.

[2]黄军垣.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测定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23):106.

[3]李红,赵欣,黄彩梅,等.脂代谢和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8):824-827.

高一下半期总结篇2

一、经济运行态势

总体上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趋势,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完成1165.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创1992年以来同期最快增长水平。工业、投资、消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二是各项经济工作进展顺利,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省政府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三是上半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形势,为全面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三次产业生产形势稳定并持续向好。

农业方面。由于各种政策性因素推动和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加之气候总体较好,农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夏季粮油双丰收,产量同创历史新高。初步统计,夏粮总产量230万吨,增长2.9%;油菜籽产量82.5万吨,增长1.8%。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和蔬菜面积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1%和3.4%。畜牧业继续保持增长的良好势头,上半年畜牧业完成增加值8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

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

工业方面。全省工业生产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支柱产业贡献突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向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84.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0%,持续稳定增长的局面继续巩固。

重工业继续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特别是黑色和有色冶金行业受市场需求趋旺和产品价格普遍提升的影响快速增长,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突出,上半年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67.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8%,高于轻工业增幅2.6个百分点。

在主要工业行业中,电力、有色冶金、饮料、烟草和黑色冶金五大行业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合计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1.4%。在主要工业产品中,发电量、工业硅、铁合金、钢材和十种有色金属、硫酸等产品均实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省第二产业比上年同期增长13.9%,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方面。上半年,第三产业比上年同期增长17.7%,增幅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7.4个百分点。其中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增速均在10%以上,交通运输业增长9.8%,其他服务业增长26.1%。其他服务业增速大幅提高主要是受机关事业单位调资因素影响,据测算,调资因素拉动第三产业增长4.7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近2个百分点。旅游业在上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45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0.1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2.0%和54.9%。

二是需求形势稳定增长。

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总量稳步增长。初步统计,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1.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45亿元,增长19.7%,继续保持稳定合理增长势头。其中,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15.6%、17.2%和33.3%。房地产投资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1.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倾斜。上半年,用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资317.42亿元,占城镇投资完成总额的63.3%。

电力、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依然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领域。上半年,用于电力的建设投资118.80亿元,占城镇投资总额的23.7%;用于制造业的投资85.08亿元,占城镇投资总额的17%;用于交通运输业投资72.99亿元,占城镇投资总额的14.6%。

高耗能工业投资下降。上半年高耗能工业投资完成64.2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5%。

消费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城乡居民购买力不断扩大,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增幅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呈加速升温态势。其中,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9%,快于城市3.1个百分点。

进出口方面。在铁矿砂、橡胶等产品进口增长以及磷酸氢二铵等产品出口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全省进出口贸易继续快速增长。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完成9.3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0%,其中出口6.15亿美元,增长35.4%,进口3.24亿美元,增长16.0%。上半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24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

三是总体效益形势继续趋好。

财政收入方面。在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全省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上半年,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75.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增收49.8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9.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1%。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63.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7%,增支73.58亿元。

企业收入方面。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前五个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81.78,比上年同期提高19.95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7.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7%,实现利税总额136.93亿元,增长27.5%;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3.78亿元,增长36.7%,优势和支柱产业中的电力、黑色冶金、烟草和煤炭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

居民收入方面。随着企业效益提高,工人收入增加,以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调高工资,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08.89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2.2%。由于农产品出售量增加和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走高,以及务工人员增多,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045元,实际增长13.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

从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的走势看,我省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促成这一良好局面的因素主要有三:一是宏观经济环境稳定趋好,加之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我省经济发展正处在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内在增长的动力不断增强;二是煤、电、油、运等要素资源供给总体稳定,部分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工业经济仍在快车道上平稳运行;三是随着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与消费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今年以来,在全国努力抑制经济增长从偏快趋向过热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我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来之不易。

三、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阶段工作建议

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背后,仍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目前夏粮增产已成定局,秋收作物长势良好。3月份以来,部分地区还遭受较为严重的洪涝、风雹灾害。预计夏季水旱灾害并存,防灾减灾任务很重,气候的不确定性可能成为制约秋粮生产和全年粮食增产的最大因素。

(二)工业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节能降耗压力不小。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因素的影响下,今年以来工业增速较往年起伏较大,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和医药行业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我省工业增长的动力主要还是源自高耗能工业的整体反弹,主要是电力、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在国家调控力度不减、节能降耗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下半年工业持续增长将面临较大的压力与难度。

(三)投资增长压力增大。

从速度上看,尽管我省投资多年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与全国及西部地区比较,投资总量仍然偏小,前五个月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上半年与上年同期比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了1.3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1.1和2.6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重点投资领域中的电力、交通运输业投资虽然保持增长但增势减缓,上半年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3和16.9个百分点;作为“西电东送”基础的煤炭行业投资同比下降3.2%。

此外,报批的一些大项目未及时获得审批通过,新开工大项目少和投资规模不足,对下半年投资增长将形成较大压力。

(四)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因素仍然突出。

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农民增收渠道仍不够宽,特别是随着农村外出从业人员增多,农民家庭经营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同时煤炭、仔猪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虽然猪肉价格快速上涨,但农民所得实惠并没有同步增加。

(五)市场物价持续走高。

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省市场物价高开高走。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9%,涨幅同比升高2.7个百分点,涨幅排在全国和西部地区前列。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1%,涨幅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并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7个百分点,成为推动此轮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在宏观经济持续景气的影响下,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3%,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0%,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为继续保持上半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下半年,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抓紧有关政策的落实,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要全力抓好水稻、玉米、烤烟等秋收作物田间管理,确保当前主要农作物良好的生长态势,为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基础。针对今年夏粮增产的情况,采取措施,保持粮食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要关注畜牧业发展形势,保持市场平稳供应,避免畜产品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二)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确保年度节能目标实现。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方向,推进高耗能企业关停并转,提高生产集中度,提升高耗能企业的质量,推动能耗水平逐步下降。二是继续加强煤电运的供需衔接。电煤价格并轨措施已经出台,要指导好企业电煤价格的谈判,抓好省内电煤生产供应。目前时值大送电期间,要合理安排好水、火电出力,提高电力机组的发电效率,平衡好省内外电力供应,确保电网安全迎峰度夏。

(三)加快投资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针对目前投资增长趋缓的情况,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使新建项目早日开工,在建项目加快进度,收尾项目确保完成。对政府投资项目,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建设资金到位率,加快建设资金拨付进度,足额按时到位。提早安排建设资金,保证施工进度需要。

(四)关注物价走势,加强价格调控工作。

高一下半期总结篇3

关键词:2007年;上海市;金融形势;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8-0004-04

2007年上半年,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效益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消费、投资、出口均衡增长的势头进一步明显,消费价格和资产价格呈上升趋势。货币信贷运行总体平稳,货币市场交易活跃。

一、货币信贷与货币市场情况

上半年,上海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少增,企业存款波动较大,储蓄存款分流明显。各项贷款增幅较大,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多增。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波动较大。

(一)各项存款同比少增,各项贷款增幅较大

6月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27849.9亿元和20234.2亿元,增速分别为11.7%和11.9%,分别比上年末回落1.7个和上升1.2个百分点,贷款增速已连续5个月超过存款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1、企业存款波动较大,储蓄存款分流明显。上半年,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增加1486.2亿元,同比少增162.7亿元。其中,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增加1382.7亿元,同比少增155.2亿元;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增加103.4亿元,同比少增7.5亿元。

企业存款波动较大。上半年,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存款增加823.1亿元,同比多增197.3亿元。其中,活期存款增加677亿元,同比多增215.7亿元;定期存款增加146.1亿元,同比少增18.4亿元。企业存款月度增加额波动较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超过1000亿元,主要是受证券市场上半年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

储蓄存款分流明显。上半年,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减少162.1亿元,同比多减856.1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减少358.9亿元,同比多减861.8亿元,分流趋势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证券市场持续向好,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意愿比较强烈。但随着证券市场波动性加大,6月份储蓄存款分流出现减缓迹象,当月储蓄存款新增73.9亿元,同比多增53.7亿元。

同业存款大幅增加。上半年,中外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同业往来增加4325亿元,同比多增2996亿元,其中证券客户保证金存款增加1529亿元,同比多增1133亿元。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证券市场交易活跃,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大量增加;二是居民和企业大量购买证券投资基金,使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转化为基金管理公司存款;三是随着资金信托等业务的快速增长,信托类存款增加较多。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存款活期化特征明显。上半年,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活期企业存款和活期储蓄存款增加873.8亿元,定期企业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减少212.8亿元,这与上半年证券市场交易活跃等原因有关,表明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的政策效应不明显,需要关注其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2、各项贷款增加较多,贷款投向较为集中。上半年,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共增加1636.2亿元,同比多增289.5亿元,达去年全年贷款增量的88%,主要原因是:近几年特别是股改后,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回报率的压力加大,具有较强的“早贷款、早收益”冲动,将全年贷款投放集中于上半年。此外,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贷款增速较高并呈加快趋势。从今年2月份开始,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贷款增速连续5个月超过存款增速,相应导致贷存比出现回升,需关注其对金融机构贷款后续扩张能力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

贷款投放趋于回落。1-4月,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多增551.3亿元,而5-6月贷款同比少增261.8亿元。上半年出台的多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已有部分中资商业银行总行通过提高贷款审批要求、下达贷存比和票据融资上限等措施对信贷规模和投放节奏进行了控制,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速度明显放缓。

贷款期限结构有所优化。上半年,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中长期贷款增加840亿元,同比少增58.5亿元,而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共增加694.5亿元,同比多增322亿元。6月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55.9%,比上年末下降1.1个百分点。

贷款投向较为集中。上半年,上海市中资银行本外币第三产业贷款增加955.5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83%;本外币制造业贷款增加8.23亿元,仅占全部贷款增量0.7%。6月末,上海市中资银行本外币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4860.8亿元,同比增长7.3%,比年初增加176亿元,同比少增97.4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2072.1亿元,同比增长16.7%;商业用房开发贷款余额为499.1亿元,同比增长71.9%。

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多增。上半年,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104.2亿元,同比多增287.2亿元。中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增加68.3亿元,同比多增230.4亿元,其中6月份个人住房贷款新增额占上半年全部新增额的比例达66.5%,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明显上升。中资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减少2.64亿元,同比少减9.2亿元;个人其他类消费贷款增加37.1亿元,同比多增57.8亿元,不排除一些居民将信贷资金用于证券市场投资。

3、贷存比有所回升,备付率总体适度。6月末,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贷存比为62.6%,比上年末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法人银行为64.6%,比上年末上升2.3个百分点。外资银行人民币贷存比为152%,比上年末上升22.6个百分点。

有价证券投资增长较快。6月末,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有价证券投资余额为269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3%,其中地方法人银行为13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4%。但外资银行人民币有价证券投资余额为342.7亿元,比上年末下降5.5个百分点。

备付率总体适度。6月末,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备付率为3.79%,比上年末下降1.1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法人银行为3.1%,比上年末下降3.79个百分点。外资银行备付率为5.58%,比上年末上升3.02个百分点。

4、人民币下浮利率贷款占比继续提高,外币贷款利率水平小幅走低。受人民币基准贷款利率连续上调影响,实际贷款利率水平持续上升,中长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升幅较为明显。二季度,上海市中长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33%,比上年末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短期贷款利率上升幅度0.26个百分点。执行下浮利率的人民币贷款占比为58.3%,比上年末上升5.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性商业银行执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明显上升,股份制银行执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逐步逼近外资银行。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外币存款利率止跌回升,贷款利率小幅走低。今年以来,1年期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从1月份的5.3429%一路下行,并于5月份收于5.1100%的近期最低点。6月份,受外债限额管理政策的影响,市场利率快速上扬,1年期美元大额存款利率为5.4113%,比3月份提高29个基点。受美联储降息政策预期影响,上半年,美元LiBoR总体呈现小幅走低的态势。6月份,上海市1年期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收于6.0387%,比上年末下降10个基点。

(二)外汇存贷款增幅回落,结售汇顺差仍较高

1、外汇存贷款增幅回落。6月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257.5亿美元和365亿美元,增速分别为3.1%和10.1%。

外汇存款有所减少。上半年,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外汇存款比年初减少1.94亿美元,同比多减17.2亿美元。中外资金融机构外汇存款走势分化。上半年,中资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减少5.74亿美元,同比多减12.7亿美元;外资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增加3.8亿美元,同比少增4.5亿美元。

外汇贷款同比少增。上半年,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新增外汇贷款29.3亿美元,同比少增2.55亿美元。中资金融机构外汇贷款增加9.15亿美元,同比少增8.77亿美元,其中进出口贸易融资增加14.4亿美元,同比多增6.47亿美元。外资金融机构外汇贷款增加20.1亿美元,同比多增6.19亿美元。

2、结售汇顺差仍较高,顺差主要来源于经常项目。上半年,上海市银行结汇收入同比增长28%,售汇支出同比增长40.8%,结售汇顺差189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其中,经常项目结售汇顺差同比增长35%,资本与金融项目结售汇顺差同比下降28%,顺差贡献率分别为73%和27%。

(三)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波动较大

1、同业拆借交易量大幅增长,拆借利率宽幅震荡。上半年,上海市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拆入5076.6亿元,累计拆出680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7%和236.1%。累计拆入、拆出量的市场占比分别为18.2%和26.3%。资金拆入方主要是外资银行、上海银行和证券公司,资金拆出方主要是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

数据来源: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同业拆借加权利率宽幅震荡。上半年,上海市金融机构在同业拆借市场拆入、拆出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218%和2.178%。分时段看,由于春节期间资金需求上升,2月份同业拆入、拆出加权平均利率大幅走高,此后逐步回落。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等政策影响,4月份、6月份同业拆借利率均明显上升。其中,4月份同业拆入、拆出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813%和2.684%,创上半年最高水平。

2、债券回购交易量大幅增长,回购利率波动较大。上半年,上海市金融机构质押式正、逆回购累计分别成交22726.3亿元和2645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4%和58.6%,资金净融出额为3730.3亿元。正、逆回购的市场占比分别为13.7%和15.2%。买断式正、逆回购累计分别成交337.1亿元和91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5%和68.6%。

数据来源: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回购利率波动较大。上半年,上海市金融机构质押式正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138%,逆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202%。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正、逆回购加权利率大幅上升至2.629%和2.986%,3月份明显回落。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等政策影响,4月份、6月份正、逆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均出现大幅上升。

3、票据市场交易量大幅增长,市场利率稳步走高。上半年,上海市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累计签发2922.9亿元,同比增长341.5%。累计办理企业直接贴现1920.4亿元,累计办理买断式转贴现转入639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6%和84.3%。累计买入返售票据2095.5亿元,同比增加809.1亿元;累计卖出回购票据178.2亿元,同比减少90.2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贴现和转贴现利率稳步走高。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等政策影响,商业汇票贴现利率从1月份的3.4%左右逐步上升到6月份的3.8%,转贴现利率从年初的3%以下大幅上升到6月份的近4%。

(四)信贷资产质量继续改善,税前利润增长较快

1、信贷资产质量继续改善。6月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43792.2亿元,同比增长29.9%。其中,中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37831.5亿元,同比增长28.7%,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5960.7亿元,同比增长38.5%。其中,贷款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下降。6月末,中资金融机构的贷款资产占资产总额的45.3%,外资金融机构贷款资产占资产总额的51.9%,同比分别下降8.5和1.2个百分点。中资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71%,比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外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0.38%,比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

2、税前利润增长较快。6月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实现税前利润32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9%。中、外资金融机构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2.1%和83.4%。中外资金融机构收入结构优化。上半年,中资金融机构利息净收入占比为83.8%,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外资金融机构利息净收入占比为68%,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二、预测与建议

初步预计,上海市全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3%左右,Cpi涨幅在2%左右。从信贷需求看,基建贷款仍将是拉动全市贷款增长的主要力量,房地产市场变化也将对信贷增量产生一定影响。从信贷供给看,上海市金融机构资金总体宽裕,但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随着外资银行法人化改制进程的加快,中外资银行业务竞争日趋激烈,外资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将继续提高。综合各方面因素,预计下半年上海市金融机构贷款仍将稳步增长,全年各项贷款增加2000亿元左右,同比多增200亿元左右。

1、密切关注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认真贯彻各项宏观金融调控政策。央行上海总部将加强“窗口指导”,及时通报全国和上海市经济金融形势以及金融宏观调控导向。各金融机构要全面理解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的政策取向,密切关注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趋势,积极配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按照货币政策和各自总行要求适当控制贷款规模和投放节奏。同时,要继续优化信贷结构,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投放,加大对中小企业、消费、“三农”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2、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积极转变盈利模式。从总体看,目前各金融机构高度依赖存贷利差盈利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目前的利率政策保证了较高的存贷利差,使得近几年商业银行的利润保持快速增长。但是,我国最终要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存贷利差也将逐步缩小,金融机构不能总是依赖限定的高利差维持较高的利润增长。要进一步加大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力度,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贷款资产占比和非利息收入占比,积极转变盈利模式。

高一下半期总结篇4

关键词:1553B;飞控半物理仿真平台;软件设计方法;移植

中图分类号:tn96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1?0020?04

methodof1553Bbusschedulingbasedonflightcontrolsemi?physicalsimulationplatform

wUJia?ju,YanJian?guo,tiHao?jian

(automationCollege,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ity,Xi’an710129,China)

abstract:1553Bbusiswidelyusedindomesticandinternationalavionicssystems.onthebasisofabriefintroductionon1553Bbuscommunication,theimplementationofbusdatascheduling,monitoring,storageandterminalemulationfunctionsaredescribeddetailedbasedonflightcontrolsemi?physicalsimulationplatformwith1553Bbus.Vxworksreal?timeoperatingsystemisadoptedbytargetmachine.thedesignmethodofsoftwaretypicalmoduleisgiven,whichimprovestheefficiencyofbusdatatransmissionandreducesthebusloadingratesignificantly.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heintendedfunctionscanbeimplementedinflightcontrolsemi?physicalsimulationplatformwith1553Bbusschedulingsoftwareeffectively,anditsworkingperformanceisstable.itprovidesareferenceforstudyingof1553Bbusapplicationsandtransplantinginothersemi?physicalsimulationplatform.

Keywords:1553B;flightcontrolsemi?physicalsimulationplatform;softwaredesignmethod;transplanting

0引言

飞控半物理仿真平台将真实飞机子系统的一部分以实物方式引入仿真回路,其余部分以数学模型描述,进行实物和数字联合仿真,为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地面测试环境,缩短项目的研发周期,减少项目的研发经费。

在飞控半物理仿真平台中,1553B作为一种串行数据总线标准负责飞控计算机与其余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相比aRinC?429,aRinC?629,SCi,aFDX,HSDB等机载数据总线,1553B总线具有如下突出优点:线性局域网络结构、冗余容错能力、支持“哑”节点和“智能”节点、高水平的电器保障性能、良好的器件可用性、实时可确定性[1]。

11553B通信系统组成

从通信系统的角度,1553B总线可分为三种模式,通信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BC:总线控制器(BusController)。对总线进行控制和管理,是所有消息的调用控制者,负责发送命令、参与数据的传输、接收状态响应和监测总线系统。

BBC:备用总线控制器(BackupBusController)。当总线控制器故障时,备用总线控制器开始工作,与总线控制器实现的功能一样。

Rt: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总线上挂载的负载,通过总线进行各个远程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流,对从总线上控制接收到的有效命令做出响应,并在一定时间内回送状态字,完成相应动作。

Bm:总线监视器(Busmonitor)。监听和记录总线上传输的命令和数据的终端,受BC控制,通过设定相应参数,可以记录特定类型的信息,不参与任何总线传输,只起到记录总线数据的作用。

1553B信息流由一串1553B消息构成,1553B规范中规定一个完整的消息包括命令字、数据字、状态字三种类型,所有1553B字都是20b长,其中有效位为16位,每个字都为:

3位同步位+16位数据/命令/状态位+1位奇偶校验

同步和奇偶校验位被1553B硬件用于确定信息格式和数据错误。在同步位中(第1到第3位)1个半比特位为高电平,1个半比特位为低电平;命令字和状态字的同步位相同,先高电平再低电平;而数据字则相反,先是低电平再高电平[2]。三种字结构如图2所示。 2系统拓扑结构

1553B总线设计为多总线拓扑结构,其硬件组成包括:总线耦合器、总线接线器、总线线缆和综合设计在相应设备中的接口板卡,两条1553B总线电缆实现各终端设备a、B通道的物理连接,各终端均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挂接在1553B总线上[3]。

飞控半物理仿真平台采用分布式仿真系统布局设计,同时具备独立仿真和联合仿真的能力。各分布式仿真系统由综合管理计算机、飞控计算机和其他终端设备组成,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仿真环境下,综合管理计算机作为BC,其他终端作为总线上的Rt,BC通过总线调度程序对各终端进行调度。飞参记录器作为总线上的Bm,负责监控飞控半物理仿真平台中1553B总线上的数据通信,并进行通信数据存储,通过对存储文件进行解码可以还原整个通信过程。

3总线控制器软件设计

鉴于飞控半物理仿真平台对实时性和可靠性的严格要求,本飞控半物理仿真平台的下位机使用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4]。

现今,国内外有关1553B的文章仅仅介绍总线控制器和远程终端的单独软件流程,而半物理仿真试验的功能往往需要基于两种单独软件流程拓深来实现,本文给出半物理仿真试验中软件典型模块的设计流程。

实际半物理仿真试验既有周期性消息的同步通信要求,又有非周期性消息的异步通信要求,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的组合调度方法对1553B总线的性能、负载率、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合理的组合调度方法十分重要。

3.1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的组合

在仿真过程中,异步通信是在有请求的时候插入到同步通信中,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重要性。因此,在周期性消息同步通信的同时,完成非周期性消息的异步通信有实际意义。

由于非周期指令发送的时刻由终端决定,总线控制器给外设终端周期性发送方式代码,相应的外设终端接收方式代码后,会返回一个矢量字。外设终端接收方式代码时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1)外设提前将相应的矢量字写入缓存区

如果外设终端提前将矢量字写入缓存区,当BC发送方式代码到该终端时,该终端将会返回相应的矢量字,BC根据返回的矢量字执行相应的操作。

(2)外设没有将相应的矢量字写入缓存区

如果外设终端没有向缓存区写入矢量字,当BC发送方式代码到该终端时,该终端将会返回一个默认的矢量字,BC接收到默认的矢量字将不做任何处理,转向下一数据帧的帧头。

(3)外设向缓存区写入矢量字后未及时清除

如果外设向缓存区写入相应的矢量字,则BC根据返回的矢量字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果下一数据帧外设没有及时清除缓存区中的矢量字,则BC会继续收到此矢量字,从而不断执行此非周期性命令。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如果要执行同步、异步混合通信,外设应提前将矢量字写入缓存区,BC周期性地向外设发送方式代码,对外设回送的矢量字进行判断,如果与预定的矢量字一致,则执行一次非周期性指令,然后转向下一帧调度数据,否则直接转向下一帧调度数据。此后外设将缓存区中的矢量字清除,下一数据帧BC接收不到相应的矢量字,BC执行一次非周期性调度指令。

周期、非周期组合调度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3.2多个非周期性指令的调度方法

当同一个外设终端执行多条非周期性命令时,BC发送方式代码到对应的远程终端,远程终端回送不同的矢量字,BC根据矢量字执行相应的控制命令,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执行多个非周期性指令的调度方法。

(1)每一数据帧发送多个方式代码

如果某远程终端对应[n]条非周期性指令,每一数据帧BC发送[n]个方式代码,远程终端将回送[n]个矢量字,将这[n]个矢量字分别与该远程预定的矢量字进行对比。若与某个预定的矢量字相等时,BC执行相应的控制指令。

(2)每一数据帧发送一个方式代码

每一个数据帧,BC向该远程终端发送一个方式代码,将回送的矢量字分别与预定的[n]个矢量字比较,当回送的矢量字与其中某一个矢量字相等时,BC执行相应的控制指令。

实际编程时,方法(2)总线负载率小、实时性高,调度子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非周期调度时,BC和各远程终端的时间必须同步,即两边基于Vxworks的时间片设置需要相同,才能保证数据通信的同步性,否则会产生丢包、数据通信延迟等现象。

3.3副帧数据的实现

进行飞控半物理仿真时,同一个地址往往交替发送某几类数据,即包含副帧数据。例如,综合管理计算机向某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副帧数为2,即综合管理计算机将向该终端周期、循环地发送两类数据。

(1)BC发送副帧数据

BC向某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在总线调度表中设置,人为改动创建的总线调度表,如果有两个副帧,BC交替执行对应的调度指令;如果有多个副帧,依次执行每个调度指令。此种方法满足飞控半物理仿真平台的数据调度。其他仿真系统中,如果BC向某一终端发送的副帧数非常多,创建中断子程序,BC每执行一个数据帧便进入中断子程序,根据进入中断子程序的次数决定执行对应的副帧数据。

例如,BC向某一终端发送m帧数据,中断子程序执行次数为n,n%m∈[0,m-1],共m种不同的余数,因此该时刻BC应该执行((n%m)+1)条副帧数据。

半物理仿真环境下,BC发送副帧数据的难点在于BC更新副帧数据与BC调度两个进程相协调,如果协调不好,会出现调度数据延迟现象,约40~160ms,具体任务划分可以参考H.Gomma总结的六条原则[5]。

(2)Rt发送副帧数据

如果某远程终端向外发送的数据具有副帧,则该远程终端应周期性地将副帧数据写入缓存区。此时,BC周期性地调度该远程终端向其他外设发送不同的副帧数据。此处难点在于总线控制器调度时间与远程终端写入副帧时间的同步,否则会出现大量丢包和数据通信延迟现象。 3.4Bm模块

飞行参数记录仪作为Bm监控飞控半物理仿真平台中1553B数据通信,监视总线调度的正确性,并将监视的通信数据存储到建立的文件中,根据相应的解码原则可以还原整个1553B总线通信过程。

(1)监视模块

在飞控半物理仿真平台中,BC每一条调度指令执行时间约1ms,为了保障Bm能监视到1553B总线上每一条通信信息,设定Bm运行周期为1ms。在Vxworks的主函数下开启一个监视任务,通过1553B总线的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函数Bustools_Bm_ReadLastmessageBlock()周期性地监视总线上是否有数据通信。

(2)存储模块

在Vxworks操作系统下创建文件observe.txt用来存储数据。当1553B监视到总线上有数据通信时,将数据存储到observe.txt文件中。存储模块用到的Vxworksi/o应用接口函数为creat(),open(),write(),read()等,接口函数库为ioLib。

4总线负载率

查询相关国军标资料[6],可知1553B各条指令每次执行花费的时间如表1所示。

1553B传输方式为半双工,同一时刻总线上只能有一个方向的数据传输,可以通过时间来计算总线负载率。设置数据帧间隔为10μs,通过计算,飞控半物理仿真平台中1553B总线通信的负载率为49.8%,满足技术要求指标。

5结语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飞控半物理仿真平台中1553B总线调度软件典型模块的设计原则。经过实际仿真试验,该调度软 件实现了数据调度、软件监视、数据存储、终端模拟等功能,工作性能稳定,为研究1553B总线在其他半物理仿真平台的应用和移植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廖文彬.miL?StD?1553多功能总线测试卡的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2]颜猛,蒋轩祥.1553总线BC/BBC配置下总线管理软件的研究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3,20(1):20?22.

[3]支超有.机载数据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高一下半期总结篇5

【关键词】积极配置型基金;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方差分析

一、文献综述

现资管理的核心是组合管理。投资组合的管理有两种方式:一是积极型投资组合管理方式,指投资者力图预测市场的未来走势,并据此改变其投资组合中各资产的投资比例,或构建新的投资组合。二是消极型投资组合管理方式,是指投资者在确定各种资产间分散化的投资比例之后,就遵循这一比例不再变化。在强有效或半强有效的市场中,投资者的最佳投资组合管理策略是消极投资组合管理。在弱有效或无效市场中,投资者应利用积极投资组合管理策略去预测市场,捕捉市场时机,获取超额利润。

国内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我国的证券市场是若有效或无效市场,在这样一个市场中应利用积极投资组合管理,事实上我国运作的基金大多数是采用积极组合管理策略,但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水平如何有待研究。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是通过投资组合的动态配置来实现的。李学峰、茅勇峰(2007)认为资产的动态配置可通过资产调整和证券选择进行,其中资产调整指通过调整组合风险资产的持有比例来调整投资组合的风险,即市场时机选择,而证券选择指通过更换风险资产组合中的股票来调整组合单位风险资产的风险,进而调整投资组合的风险。李学峰、郭羽、谢铭(2009)在此基础上涉及了S指标来研究我国证券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认为封闭式基金的管理能力高于开放式基金,市场走势波动也对管理能力有一定影响。

本文继承了李学峰、郭羽、谢铭(2009)的研究,将研究对象具体化,主要讨论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晨星根据基金的资产类型,将我国开放式基金分为七大类:股票型基金、积极配置型基金、保守配置型基金、普通债券基金、短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保本基金。本文主要通过其中的积极配置型基金来研究我国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

二、研究思路

根据积极组合管理的定义和内容,可将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的评价模型设计如下:

式中为第k期内基金整体积极组合管理能力

为第i只股票在第k期内的积极管理能力

为第i只股票在第k期内的持有状态

为第i只股票在第k期内的超额收益率

为第k期市场组合收益率

为基金资产组合中第i只股票在第k期内的收益率

为第k期内第i只股票的流通市值占两市a股总流通市值的比例的平均值

为第k期内基金持有的第i只股票市值占该基金投资总市值的比例的平均值

当>0且>0,或0但

当>0,说明从整体上看,基金积极组合管理有效,且越大,基金经理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越高。当

三、实证研究

1.样本①的选取

本文的基金是从晨星网的基金筛选器中选取的,选择的基金组别为开放式基金,类型为积极配置型基金,基金的成立日期在2006年12月29日之前。输入这些筛选条件后共筛选出54只基金。

数据取自2006年12月29日至2009年6月30日上证a股指数、深证a股指数,上证a股总流通市值、深证a股总流通市值,上证a股和深证a股的复权收盘价格,54只积极配置型基金在2006年12月29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的半年持仓明细②。

本文以基金每半年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为主要研究对象,前十大重仓股在基金投资中占有很大比例,基本能代表其持仓状况,以这些股票为考察对象,可以衡量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由于是积极配置型基金,每半年的持仓明细都要发生调整,其十大重仓股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本文每只基金考察的股票对象均大于十只股票,平均在三十只股票。

2.实证分析

首先统计每个子研究期③期初和期末的上证a股指数、深证a股指数,沪、深两市a股的流通市值,可计算出市场组合收益率,本文以沪、深a股两市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作为市场组合收益率,权数为每个市场流通市值占两市总流通市值的比例。具体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从2006年底至2009年中期,中国的股市先后经历了上涨(2007年全年)、下跌(2008年全年)、上涨(2009年上半年)三个阶段。

然后计算每只基金十大重仓股在每个子研究区间的半年收益率。用-可计算出半年超额收益率。再次,计算十大重仓股的股票流通市值占沪、深a股两市总流通市值比例的平均值。首先查找出十大重仓股股票在期初、期末的股价和流通股份数量。然后计算出重仓股在期初和期末的流通市值④。下一步,统计出沪、深两市a股在每期的期初和期末的总流通市值,加权平均就可计算出。接下来,计算重仓股股票市值占该基金投资总市值的比例的平均值,可从基金的半年持仓明细中统计出每期期初和期末的比例值,求平均数即可。用-可计算出重仓股在每个子研究期内的持有状态。最后,根据模型和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到子研究期内每只基金的整体积极组合管理能力。

四、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通过以上的实证研究,得到了54只基金在5个子研究期内S指标。接下来对这一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首先分别统计出每个子研究期内积极组合管理能力小于0的基金数量,每只基金5个子研究期S指标的平均值,并按S指标平均值的大小对基金进行排列。计算整个研究期的S指标平均值可以排除市场行情对基金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的影响,从整体上衡量每只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7年上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分别有1只基金的积极管理能力较差,2007年下半年有2只基金的积极管理能力较差,2008年下半年就有7只基金的积极管理能力较差,到了2009年上半年积极管理能力较差的基金数量上升到14只。产生这种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2007年上半年为中国股市的大牛市,因此大多数基金经理把握住了市场时机,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较好,即使有部分基金经理的组合管理能力不足,也因为2007年的好时机使基金的业绩呈现出大好形势。2.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股市大跌,使基金合理投资配置难度加大,有部分基金经理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显露出来,共有7只基金S指标小于0。3.经历了2008年的熊市,2009年股市开始复苏,基金经理对后市的预期不一致,有人看多,有人看空,对基金的积极管理方向不同,导致最后有14只基金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较差。

然后,计算每个子研究期内54只基金S指标的算术平均值,该值可以衡量不同研究期内54只积极配置型基金整体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计算结果见表3。

从上表可知,5个子研究期内S指标的算术平均值均大于0,说明积极配置型基金有较高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这个结果也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是弱有效或无效市场,因为可以通过积极组合管理获得超额收益率。2007年上半年基金整体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最高,而2008年下半年基金整体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最低,其它研究期内管理能力居中。由于在2007年全年和2009年上半年股市处于上涨阶段,2008年全年股市处于下跌阶段,因此用方差分析检验一下中国股市行情不同是否会影响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检验结果见表4。

设不同研究期内54只基金S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m1(i=1为2007年上半年,i=2为2007年下半年,i=3为2008年上半年,i=4为2008年下半年,i=5为2009年上半年)

(1)5个子研究期的方差分析

显著性水平为0.05,p值远远小于显著性水平,结论:不同研究期内基金整体积极组合管理能力不同。这一结论说明了基金整体积极组合管理能力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

(2)市场上涨时方差分析

从表4结果中可以看出:1、2、5三个子研究期的基金整体积极组合管理能力不同。但2和5两个子研究期的基金整体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相同。出现这种结果有三点原因:1.2007年上半年,中国股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牛市行情,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中,基金经理即使没有很好的择股和择时能力,也会因为持续的上涨行情而使基金表现良好。2.在经历了2007年上半年的大牛市后,大部分基金经历对后市上涨的预期呈谨慎态度,对基金资产的配置较为保守,导致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不如2007年上半年那么高。3.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股市都呈低迷状态,经济何时复苏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2008年底中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但大部分基金经理仍持谨慎投资态度,所以2009年上半年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水平和2007年下半年大致相同。

(3)市场下跌时方差分析

p值为0.6391远远大于0.05,结论:2008年上半年和2008年下半年基金整体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相同。这一结论说明,当市场处于下跌行情时,基金经理都持谨慎投资态度,对资产配置较为保守,所以积极组合管理能力大致相当。

五、结论

本文以2006年12月29日至2009年6月30日两年半的时间作为研究期间,每半年为一个子研究期,以54值积极配置型基金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我国积极配置型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上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最高,分别只有1只基金的S指标小于0。2009年上半年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最低,有14只基金的S指标小于0。这说明2007年上半年,无论基金经理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水平高低,都会因为赶上了股市大牛市的好行情而使基金业绩良好。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对股市的预期扑朔迷离,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高低显露出来,导致有14只基金积极组合管理无效。

接下来用方差分析检验了不同市场行情是否对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有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市场行情确实会影响基金的积极管理能力。当考察处于同一市场行情两个时期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时,结果表明这两个时期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相当,符合常理,但2007年上半年基金的积极管理能力表现明显好于其它上涨阶段,原因在于2007年上半年是中国股市的超级大牛市,基金经理只要把握住市场时机都会有不错的成绩,所以基金整体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提高。

本文的研究结果启示我们:虽然我国积极配置型基金整体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较高,但还不稳定,会受到不同市场行情因素的影响,因此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水平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可利用S指标这一有力工具进行基金选择,而积极配置型基金确实有着战胜市场组合的能力,投资时可以重视这一基金类型。

注释:

①上证a股指数、深证a股指数,上证a股和深证a股的复权收盘价格来源于大智慧软件相关数据,上证a股总流通市值、深证a股总流通市值分别来源于上交所网站和深交所网站,54只基金的半年持仓明细来源于和讯网。

②基金的半年持仓明细为基金半年报及年报中披露的基金持有的全部股票及该股票占基金投资总市值的比例。

③2007年上半年的期初为2006年12月29日,以后依次每一个半年的期末为下一个半年的期初。

④股票的流通市值=股价×流通股份数量。

参考文献

[1]Jr.Flood,narayanRamachandran.integratingactiveandpassivemanagement[J].Journalofportfoliomanagement,2000(27).

[2]merton.onmarkettimingandinvestmentperformance.i.anequilibriumtheoryofvalueformarketforecasts[J].JournalofBusiness.1981(54).

[3]Grinblatt,titman.performancemeasurementwithoutBenchmarks:anexaminationofmutualfundreturns[J].JournalofBusiness,1993(66).

[4]ChangeC,Lewellenw.C.markettimingandmutualfundperformance.JournalofBusiness,1984(57).

高一下半期总结篇6

一、改进后的分步法介绍

首先,各步骤将成本计算单增加一栏“前步半成品费用”,专门核算耗用前面步骤半成品费用。本步骤发生的其他费用仍按成本项目反映(成本计算单格式见后面所列)。

各步骤成本计算时,耗用前面步骤半成品费用(不论是从前面步骤直接转来或从仓库领出的),对本步骤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分配时,其完工率都按100%计算分配,其他成本项目仍按投料程度或完工程度计算分配。这样由前到后逐步综合结转,最后步骤即得本期产成品的综合总成本。

其次,将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上“单位成本”一行除“前步半成品费用”一项外的其他各项分项汇总,即得反映企业本期成本水平的产成品单位成本及结构,利用其即可进行成本分析。

举例如下:设某企业为连续式多步骤生产(装配式多步骤生产同样适用)。第一步骤主要材料一次投入;第二、三步骤一般材料陆续投入。各步骤月初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率假设均为50%,各步骤成本计算单如表1、表2、表3,由表3(即最后步骤成本计算单)得本期产成品综合总成本,将表1至表3中第⑤行第②③④列分项汇总到表4,由表4第④行得反映企业本期成本水平的产成品单位成本及结构,第⑤、⑥行为成本分析。

二、改进后分步法的特点

1.准确

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了解本期产品成本水平的高低,以便为下期控制、降低成本提供依据,而不是为了了解本期产品到底耗用了各步骤哪期的半成品(也就是本期产成品的成本是由各步骤哪期的半成品成本所构成)。而表4第4行汇总而得的产品单位成本(结构)正反映了前者,现行分步法中成本分析的结果正反映了后者。

因汇总而得的产成品单位成本与产成品综合总成本无关(而综合总成本与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哪期的半成品有关),反映的是单位产品耗用各步骤同期费用之和(即相当于本期产成品耗用的半成品都是由各步骤本期投入本期完工的),故此单位成本准确反映了企业本期的成本结构与水平,用其进行成本分析,不但能随时准确反映出产成品成本结构与水平的变化情况,便于成本控制,且与各步骤对本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结果吻合一致。

高一下半期总结篇7

a股公司半年报业绩同比增长19.1%的水平略低于预期

截至2008年8月30日,共有1596家a股公司公布了2008年半年报,其中拥有可比数据的1595家公司(不包括无2007年半年报数据的金钼股份),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6183.5亿元,较2007年半年报43256.4亿元的水平相比,同比增幅为29.8%;营业成本合计为38069.6亿元,同比增幅为34.8%(2007年半年报营业成本合计28250.7亿元),营业成本上升幅度远快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销售费用合计1570.0亿元,同比增幅为14.8%(2007年半年报销售费用合计28250.75亿元),管理费用合计3789.3亿元,同比增幅为22.4%(2007年半年报销售费用合计3096.7亿元),财务费用合计533.8亿元,同比增幅为22.9%(2007年半年报财务费用合计434.5亿元),2008年半年报上述三项费用总计5893.2亿元,同比增幅为20.3%,三项费用增加幅度远慢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长幅度。

在上述拥有可比数据的1595家公司中,共有1375家公司2008年半年报净利润实现盈利,其余220家公司净利润为负数,亏损公司数量占总公司家数的比重为13.8%,较2007年半年报亏损公司比例13.2%的水平略上升了0.6个百分点。

剔除亏损公司,2008年半年报1375家实现盈利的a股公司,合计实现利润总额7477.7亿元,较2007年半年报剔除亏损后公司后的1384家公司合计实现利润总额6812.1亿元的水平相比,利润总额同比增幅为9.8%;共上缴企业所得税1527.8亿元,同比增幅为-15.6%(2007年半年报实现盈利的1384家公司合计上缴所得税1809.5亿元),平均所得税税率约为20.4%,较2007年半年报26.6%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相比,下降了6.2个百分点,所得税率调整合计贡献利润458.5亿元,相当于2007年半年报利润总额6812.1亿元约9.2%的比重;扣除所得税后,合计实现净利润为5956.2亿元,同比增长19.1%(2007年半年报实现盈利的1384家公司合计净利润为5002.7亿元),较2008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2%的水平相比下滑了1.1个百分点,也略低于此前市场预期业绩增幅在20%的水平。

2008年半年报拥有可比数据的1595家公司,合计实现投资净收益1501.9亿元,同比增幅为11.8%(2007年半年报合计实现投资净收益为1343.3亿元),同比增加额为158.6亿元,相当于同期利润总额增加额约23.8%的比重;资产减值损失总计1044.6亿元,同比上升97.8%(2007年半年报资产减值损失合计528.0亿元),同比减少利润516.6亿元,相当于同期利润总额增加额约-77.6%的比重;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总计-245.0亿元,同比增幅为-336.7%(2007年半年报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计103.5亿元),同比减少利润348.5亿元,相当于同期利润总额增加额约-52.4%的比重。

数据显示,因营业成本同比增速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4.9个百分点,此因素吞噬掉全部a股公司利润约1377.6亿元,相当于2007年半年报全部a股公司利润总额约20.2%的比重;此外,因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出现持续大幅调整行情,导致今年半年报全部a股公司资产减值损失总额同比增加516.6亿元,与此同时,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总额为-245.0亿元,同比大幅减少348.5亿元,虽然今年半年报全部a股公司投资净收益总额同比增幅达11.8%,但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与投资收益三项与a股行情景气度相关的因素加总,合计影响a股公司今年半年报利润总额多大-707.0亿元,相当于全部a股公司2007年半年报利润总额约达10.4%。我们认为,经营成本快速上升与上半年a股市场行情景气度超乎想象的持续低迷,是导致a股公司今年半年报业绩增速低于市场预期的主要原因所在。

八月下旬起分析师业绩预测正经历年内第三次集中下调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今年半年报的陆续披露,自8月下旬起,行业分析师对各自重点研究公司的业绩预测一致预期正经历年内第三次集中下调。今年业绩一致预期集中第一次下调与集中第二次下调发生的时间分别在今年4月份(集中下调诱因为指数跌破4000点这一关键点位)与6月下旬前后(集中下调诱因为国内成品油、电价等价格调整)。我们认为,近阶段业绩增速一致预期的集中下调,可能对短期市场运行趋势产生一定压力,尤其是部分行业公司业绩增速被下调幅度的品种,可能面临潜在的调整风险。

美国“2008年大选”将进入关键阶段

目前美国“2008年大选”流程已进入第二阶段,接下来的第三阶段即全国范围内竞选将于9月下旬起正式展开。我们认为,美国股票市场未来三个月的波动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受到此轮美国“大选”的影响。

在未来约两个月的时间内,美国与美国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将会在竞选辩论等过程中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要问题等内容分别阐述各自的主张,一是如何解决美国次级债危机问题;二是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帮助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三是如何解决伊拉克战争后剩余的问题,如美国是否会尽快从伊拉克撤军;四是美国政府换届后的外交策略主张;五是贸易与环保等问题的政策取向等。

我们认为,鉴于以上问题的解决政策取向还将间接对美国政府财政收支变化、美国本土对金融机构监管力度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随着美国“大选”流程的不断推进,市场对美元汇率、全球石油价格、美国Cpi与全球Cpi、美国房地产价格的底部、美国经济触底并复苏的时间等各重要因素的未来预期也很可能会不断做出显著调整。

就目前原油价格依然高企、全球通胀居高不下、美国房价依然高与本土中产阶级的心理预期、美元汇率低迷格局依旧的全球经济特征而言,我们认为,如果被视为美国中产阶级的利益代言人的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占据上风,则美国“大选”因素很可能成为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以及全球资本市场前景预期持续低迷的现状获得逐步改善的一个重要契机。

不过,事物总是双面的,美国“2008年大选”虽然是全球经济前景预期改善的一个重要契机,但我们并不否认契机中可能酝酿风险,如近阶段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发生的“冲突”及未来可能演变的趋势,不排除可能对全球原油价格阶段性走势产生影响。

市场仍然存在结构性调整潜在风险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部a股与沪深300指数以9月1日收盘计算的最新动态pe(ttm)分别为17.2倍与16.5倍,为a股市场估值历史次低位水平。从静态估值水平角度看,以9月1日收盘计算的全部a股与沪深300指数pe分别约为19.0倍与18.0倍,分别相当于上证综合指数998点(2005年6月6日)对应静态pe的1.2倍与1.4倍,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已有包括船舶制造行业、证券行业与高速公路行业等共14个细分行业最新静态pe值低于998点对应pe水平。表明随着市场的长时间大幅下跌之后,a股市场一批行业的安全边际已显著提高,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不过,鉴于投资者普遍对美国经济何时能够见底复苏、国内房价近半年内会否出现普遍下跌及大小非套现等问题仍心存疑虑,因此,不排除部分估值显著偏高的行业短期内仍面临补跌风险。

高一下半期总结篇8

公司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产能的增加,但公司应收账款、存货以及短期和长期借款均出现大幅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常年为负。由于公司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同时公司切入的新领域已经产能过剩,海外市场开拓不力。巨大的资金压力,或还将使公司在业绩下滑的路上一路狂奔。

业绩下滑速度业内第一

8月20日,公司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13年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6亿,比上年同期增长28.40%;净利亏损-1836万元,同比大幅下滑390.08%。尽管公司此前的业绩也惨不忍睹,但如此大幅的下降幅度,还是让人感到震惊。

2012年以来,耐火材料市场景气度确实有所降低,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相比之下,泰瑞科技的下滑速度显得最为惊人。

记者发现,国内其他5家与瑞泰科技同行的上市公司,北京利尔(002392)、濮耐股份(002225)、鲁阳股份(002088)、金磊股份(002624)和太空板业(300344)在2012年业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在2013年上半年下滑幅度普遍收窄,北京利尔和濮耐股份的净利甚至同比增长了30.50%和21.03%。

面对同样的市场环境,为何唯独瑞泰科技的下滑如此惊人。到底是大环境不好,还是产品无竞争力,公司管理层无能?

财务压力泰山压顶

记者研读公司的多份公告后发现,应收账款正在像一个黑洞一样吞噬公司的利润。

半年报显示,公司期末应收账款高达8.75亿,而期初应收账款则为6.77亿元,增幅达29.3%。这使得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去年同期的-2.41亿元变为-4.97亿元。

对此,公司在公告中解释称,为了增加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公司调整销售模式,耐火材料总包业务增长较快,而总包业务结算方式改由依照客户的产量按季度或半年进行结算,结算周期有较大延长。

公司此前称,公司2013年的工作方向是以“现金流”为管理核心,抓贷款回收,盘活库存。然而,总包业务的结算方式必然导致回收账款的速度大大放慢,这与其工作方向恰恰自相矛盾。尽管公司回应称这只是暂时的,但投资者对此仍持怀疑态度。

记者发现,应收账款中金额前5名单位占应收账款总额的21.79%,其中有3名与公司的关系为“同一实质控制人”,3个单位的应收账款合计为1.36亿元。公司应收关联方账款的总额则为1.66亿,占总应收账款的17.59%。

据知情人士透露,关联方账款由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般都是能拖则拖。公告显示,公司当期坏账准备增加1661万元。

国内外市场难破局

面对困局,公司也在寻求突破。2012年下半年公司进入钢铁行业领域,2013年上半年钢铁行业用耐火材料板块增加营业收入2.01亿元。

但记者注意到,根据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在国内市场,炼钢用耐火材料仅占耐火材料消耗总量的65%,原本专注于炼钢用耐火材料业务的企业开始向其他的领域拓展。

同时,行业内公司纷纷将目光瞄准海外。针对有投资者质疑瑞泰科技董事长和总经理一年6次“逛欧洲”的质疑,瑞泰科技回应称,公司高层走访欧洲和非洲多国,主要是为了争取出口订单。

高一下半期总结篇9

关键词:半潜驳;水压头;深舱

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Semi-submersibleShip

ZHanGYunhui

(GuangdongmarineengineeringConsultants&SurveyorsCorporation,Guangzhou510235)

abstract:asakindofconveyanceforoceanengineering,semi-submersibleshipispaidmoreandmoreattentioninthegrowingoceanengineeringmarket.thisarticledescribes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semi-submersibleship.

Keywords:Semi-submersibleship;waterpressure;Deeptank

1引言

在船舶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海工市场日益壮大,成为船舶市场上的新亮点。而半潜船作为装运大件海工设施的特种船舶,得到一些船东的重视。自航半潜船使用灵活、快捷,但自航半潜船技术门槛高,建造周期长,投入成本大。而半潜驳作为半潜船的一种,建造周期短,投入成本小,船东可根据项目需要装运的货物的尺寸和重量,来选择主尺度合适的半潜驳,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性和便利性。

2半潜船定义

半潜船:系指有较大开敞露天载货甲板,首部或尾部有较高上层建筑或甲板室或浮箱,

在装卸货物作业过程中呈半潜状态的船舶。

半潜状态:系指举升甲板被水淹没,仅依赖上层建筑或甲板室或浮箱提供储备浮力的状态。

举升甲板:系指承载货物并在装卸货物作业过程中被水淹没的开敞露天甲板。

最大沉深:系指半潜作业状态下允许下潜到的最大吃水。

半潜驳通常设一层安全甲板和一层顶甲板。安全甲板和顶甲板在整个上层建筑或甲板室或浮箱内是连续的,且安全甲板在压载舱区域为水密的。

3半潜船结构强度要求

3.1纵向强度

①半潜船应按CCS规范要求,计算总纵强度。

②半潜船总纵强度计算的工况应包括半潜船典型的作业工况,其中应含有假定期望的最危险作业工况。

3.2横向强度

1)半潜船应对整个船长范围内典型横向结构进行横向强度校核。

2)半潜船横向强度计算的工况应包括半潜船典型的作业工况,其中应含有假定期望的最危险作业工况。

3)半潜船横向强度校核,应考虑下述载荷的作用:

①半潜船的自重;

②被运输物件的最大重量;

③特定吃水下的外部静水压力;

④相应于特定吃水下,且半潜船举起被运输物件最大重量时,均布压载水的内部静水压力。

4)半潜船横向强度计算的弯曲许用应力为170/K,n/mm2,弯曲许用应力为95/K,n/mm2,任何点合成应力的许用应力为180/K,n/mm2(K为材料系数)。

3.3局部强度

1)液舱水压头:对板材,取为板材下缘至液舱顶的垂直距离,或至溢流管顶垂直距离的一半,取大者。对骨材,取为骨材跨距中点至液舱顶的垂直距离,或至溢流管顶垂直距离的一半,取大者。

2)压载水舱水压头:水压头还应不小于最大压差水头高。

最大压差水头高系指半潜船在工作沉浮过程中,船体结构某处所承受的内外最大水面差所形成的水头高。

3)空舱和隔离空舱水压头:对板材,取为板材下缘至最大吃水线的垂直距离。对骨材,取为骨材跨距中点至最大吃水线的垂直距离。

4)对采用压缩空气排压载水的压载舱,取与压缩空气的最大压力相当的水压头。

4半潜驳结构设计注意要点

1)半潜驳通常装运的货物比较大且不规则,为满足装货要求,其主尺度一般不满足CCS规范总纵强度的计算条件。应采用直接计算来确定其纵向强度。

2)对设计用于遮蔽航区或港内作业的非自航的半潜驳,其作业状态下的总纵强度中的载荷和计算工况可以按照CCS《浮船坞入级规范》中的相关要求计算。

3)根据半潜驳的作业特点,对典型横向结构进行横向强度校核时。建议对所有的舱都按照一舱满,一舱空的载荷工况进行校核。

4)根据半潜驳的作业特点,当半潜驳即将潜至最大沉深或准备上浮时,船舶浮态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船体局部承受更大的水压头。建议在计算局部强度时,设计结构留一定的余量,所留余量多少应根据船东的实际操作情况,或咨询审图验船师确定。

5)半潜驳压载水舱结构需按深舱要求进行校核,应注意深舱校核的计算系数大于半潜船的要求。建议将压载水舱的空气管(溢流管)优化布置,空气管穿过安全甲板760mm后,弯出甲板室或浮箱外,不向上穿过顶甲板,以避免因溢流管顶过高,造成结构浪费。

5结束语

半潜船因其独特的作业方式,其结构应根据船东的需要、货物的尺寸和重量、深潜作业状态、船舶主尺度和提供储备浮力的上层建筑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减轻空船重量,增加载重量,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高一下半期总结篇10

一、拉动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投资增长速度逐月攀升。今年以来,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月度累计速度呈现逐月攀升的态势,上半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回升到27.1%,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全区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75项,引进到位国内(区外)资金6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6.7亿元,同比增长18.49%。

消费需求稳中有升,城市增长快于乡村。上半年,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869亿元,累计增长16.5%,高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是去年以来月度增长的最高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依然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上半年,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分别为6.4%、23.4%和13.9%,第二产业增幅虽然比去年低2.4个百分点,但依然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规模以上完成工业增加值991亿元,同比增长31.4%,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34.6%、轻工业增长20.2%,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14.4个百分点。

在工业强劲上升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了全面改善。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工业企业利润和销售收入大幅度上升的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快速下降。1-5月份,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2.46同比增长58.1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73.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了18.5%,比上年同期下降69.1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上半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78.7亿元,增长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44元.同比增长17.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8.9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2418元,同比增长19.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4个百分点。

二、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于投资下滑

近年来,我区投资增长已经由前些年的全国首位逐渐下降,前期投资过热的工业、电力等行业投资增长明显收缩,新兴服务业、民间投资比重快速增长,由此带来了投资结构的改善和投资自主增长能力的增强,然而,我区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7.8%,投资拉动型增长特征十分明显,2005年总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05.3%,比全国同期水平高67.2个百分点。投资增长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上,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也很明显。“十五”前几年,随着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我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然而2004年下半年开始的投资下降效应,2005年开始逐渐显现,2006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长幅度比上年下降了1.14,实现利润增长幅度下降了23.6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下降了47.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幅度减少了6.6个百分点。因此,今后一段时期,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仍需要有较高的投资增速支撑,投资增长应在目前的基础上逐步回升。

物价上涨与农牧民收入

上半年,我区居民价格指数为103,农村牧区价格指数为104.2,城市为102.3,农村牧区价格涨幅远高于城市。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价格指数高达107.3:其次为居住价格104.4。

食品价格的上涨虽然有利于增加农牧民收入,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群众的生活负担,提高了农村牧区价格指数,对农民增收产生了不利影响。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3%,涨幅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5个百分点。虽然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较快,但下半年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明显。受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1-5月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3%,其中化肥类平均价格上涨16.3%,成品油上涨10.8%,种子价格上涨8%。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势必增加农牧业生产成本,影响农牧民增收。二是进入5月中下旬以来,许多盟市相继发生苗期害虫。截止到6月20日,全区发生面积达2040.3万亩次。三是部分盟市旱情严重。截止到6月23日,锡林郭勒盟等6盟市旱情严重,上述地区部分牧场牧草因为干旱返青期推迟20天左右;全区受旱农田面积2700万亩,受旱草场34万平方公里。四是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已经基本到位,政策效应对今年农牧民收入增长影响不大。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农牧民非生产性收入,狠抓各类补贴资金的落实工作,并保证农牧民进城务工工资的足额按时发放。

三、全年经济运行趋势判断

根据目前经济运行趋势预测,下半年我区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9%左右。

第一产业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第一产业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全年第一产业增长将达到6%左右。近年来,尤其是2004年以后,我区第一产业突破了长期以来低速徘徊的局面,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出现了较为稳定的增长状态。由于今年农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畜牧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提高到71.8%,耕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和优质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上升,所以尽管天气普遍干旱,但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作用下,农牧民生产热情高涨,为第一产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

第二产业增长仍将呈现强势。预计第二产业增速将达到28%左右。近年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迅猛增长为我区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受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投资增长速度下降,但工业增长速度并未受到明显影响,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从2004年0.67上升到2006年的1.02,表明工业的自主增长能力增强。今年上半年主要工业产品高速稳定增长,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的结构、质量和竞争力均有了改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投资和金融机构贷款等情况也较为理想,工业增长的客观条件较为充分。

第三产业将加快增长。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增长率达到15%左右。近年来.我区加大了对服务业的投资,上半年服务业主要行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投资增长迅猛。从服务业的需求情况看,我区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增长,推动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支出比重迅速增长,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消费快速增长。1-3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3.3%;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9.8%。为第三产业的加快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固定资产投资将加快增长。预计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在目前的基础上缓慢回升,全年增长率将达.35%左右。今年以来,我区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1-2月份为负增长,之后逐渐回升,预计未来将延续这一增长趋势。首先是电力等行业投资增幅比去年有了提高,服务业投资增长强劲。其次是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快增长。截止到5月末,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提高24.9%,现金投放或回笼同比增长407.2%,表明资金供给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