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推荐二十七篇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推荐二十七篇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推荐二十七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51:25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一篇

今年的夏天,还是一如既往的聒噪。

树上的知了还在一遍遍地重复着那枯燥无趣的叫声。又是夏天了,那么那聒噪的知了,是不是有些要蜕皮了?还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在这段时间跑到树下,翻开泥土,寻找知了褪去的薄膜。好久都不找了,既然心血来潮,那么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跑去了小区后的一片小树林里,仔细寻着,不一会儿手里的小袋子里边便有了三四个蝉壳。突然,我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一个丑陋的知了——不过它已经死了,看样子它是在蜕皮时没能成功而死的。

我仔细看了看这只知了,它的爪都紧抓着树根裸露的部分,我拔出来用了不少力气。它勾得竟是那么使劲!

我突然有些悲哀,为这只还未蜕变的蝉。我不知道它有过怎样的经历,不知它在土地里熬过了多少岁月,不知它是否会想象有一天它会飞出旧壳的样子,我只知道,它的'结局是事与愿违的,但我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它真的很努力地去拼过——从它那嵌进树干的四肢里,我仿佛看到了它在忍受着折磨,拼尽全力想要完成蜕皮的样子。我看出了它有多努力,多渴望。它终究还是失败了,或许,它就差那么一点点。

我似乎觉得这是上天开的一个玩笑,就好像我们的生命中也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玩笑。

我深知,它失败了,可我又无比的明白,它并不是一个失败者,它已经拼尽了全力去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它此生无悔!只要努力过,就已足够!

只要还有斗志,只要还有梦想,即使自身渺小,即使路途遥远,即使前方坎坷,也要勇敢地去面对,去挑战,去尝试,去拼搏,就必定能在困境中体会出不同的滋味!

风,轻轻划过。

我又望了望手中的蝉,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强者,它在绽放,像一朵盛开的花一样,绽放在生命的长河里……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二篇

暑假里的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去环城公园捉知了,真是太有意思了。

夜幕降临了,我们走到了环城公园。

爸爸打开手电筒,对着一棵棵大树开始了“扫描”,结果没有“扫描”出任何“可疑迹象”。突然,眼尖的我发现了一个小黑影在树上爬,于是我就叫起来:“爸爸你用手电筒照一下,看看这是什么东西!”爸爸妈妈听见了,都赶快跑了过来,用手电筒一照,真的是一只知了!我们的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容。妈妈把我看到的知了捉住,放进了瓶子里,我们又开始“搜寻”着下一个目标。

最后,我们一共捉了27只知了,别人看着我们的“战果”都羡慕不已,我心里美极了。

捉知了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三篇

一天炎热的下午,妈妈看我满头大汗,又十分无聊的样子,便让我和她去粘知了。我一听乐得直蹦。我们准备了粘知了的“武器”——一根可以伸缩的钓鱼竿,把树胶粘在竿子顶头,一个袋子,用来装知了的。装备到位,我们便兴致勃勃地上路了。

我们来到门前的那棵大梧桐树下,知了们正在举行劲爆的“演唱会”。不一会,我便盯上了目标——树枝上的一只大知了。这只知了好像还不知道它已经“大难临头”了,依旧在树上“高声歌唱”。按妈妈说的要求,我就脚步轻轻,像做贼一样悄悄靠近了它,来到那棵大树下,它一点也没察觉到我们。我心里暗暗高兴:“嘻嘻,看你怎么逃出我的手掌心。”我举起竿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靠向知了,知了一下子警觉地飞走了,竹竿却给我一下子粘在了树上。妈妈一看,便语重心长地说:“你这样冒冒失失地粘知了肯定不行,粘知了讲究的是胆大心细,不但要有耐心,还需要技巧。一定要稳,你明白吗?”我听了妈妈的话连连点头。

不一会,我又发现了一只知了,这回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我轻轻地、慢慢地把竿子伸向大树上的知了。谁知,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加上我举竿子的时间又长了,竹竿就像一位喝醉酒的小丑,一会儿晃到左,一会儿晃到右,等竹竿终于稳住了,可机敏的知了也早已逃之夭夭了。

这下子可把我给急坏了!我刚想放弃,妈妈却对我说:“怎么了?想放弃?这样哪行呢?你一遇到挫折就想放弃,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呢,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说完,妈妈默默地走开了。

我再次拾起竿子,继续进行我的“捕蝉行动”。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一颗颗豆粒大的汗珠从我的额头上缓缓滴落。这次,我先慢慢地使竿上的树胶靠近知了,直到还有一定的距离时,才快速地轻轻一粘,大功告成,我终于顺利地粘到了一只知了。这个小东西拼命挣扎,想要挣脱,可它哪里逃得过树胶的粘力,还是乖乖成了我的“小俘虏”。后来,我又粘到了好几只知了。我和妈妈提着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暗暗地想:今天粘知了真带劲,它不但能让我感受到了乡村之夏的魅力,还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四篇

学校下午班睡觉起床的`时候看到一只蝉。

刚捡回来,下午班的另一个同学说他怕:蝉”。有一次,他们一家人去旅行,在帐篷里打了个盹,当我醒来时,一只蝉坐在它的脸上,吓了他一跳,所以他害怕蝉。

然后我拿着它去了乒乓球台,同学们都在打乒乓球的时候,我们班的林志峰看到我只拿着一个,问我:“是的。”

他把它带到他的班级,许多学生环顾四周。

黄明杰来了,他捡起来扔进了我的在袖子上方,然后我抓住它,扔给了孝庄南的裤子,过了好久才脱下来。

张拿了红领巾来吓唬卓。

快到上课时间了。张把和黄明洁扔到了草地上。

第二天去上体育课看草,已经死了。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五篇

今天我和我的朋友小乐去盘龙谷玩,路上的风景可迷人了,青青的山,绿绿的水。

最让我感到开心的是在那里抓知了。由于天气特别热,树上的知了都在叫着:热死了,热死了。突然有知了从我站的头上掉了下来,我连忙把它捡起来,拿在手上,发现它并没有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于是我们就给它取了个名叫哑巴知了。我还想再捉几只,于是我就把哑巴知了放进了瓶子里,发现树上还有好几只知了。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又捉了好几只。我非常高兴的说:看来今天的运气可真好啊!我要把这些知了带回去。

回家的路上,我仔细的观赛了它,发现知了有六条腿,两根短短的触角,头上长着两只黑溜溜的大眼睛,还有两双透明轻巧的翅膀、它的嘴巴合起来是椭圆形,可爱极了。如果爸爸妈妈还带我去,我还想回去抓知了。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六篇

一大早,我就被一阵阵“知了知了”的蝉鸣声吵醒了。望着窗外,我静静地聆听着它的歌声,忽高忽低,忽快忽慢,让我仿佛听到了不同节奏的音乐。

今天的天气预报显示气温高达40度,外面没有一丝风,蝉把他的歌声分了段,中间是短暂的休止符,每一段歌声都是忽然开始,然后快速升高,这一段歌声也响亮到了极点。几秒钟后,响亮的歌声逐渐降低,渐渐弱了下去,这时的歌声仿佛像有人在低低的哭泣,隐隐约约的,慢慢消失了。接着一段新的歌声又忽然响起,随之停顿,蝉就这样重复着歌声无休无止地唱了下去。

有人说,整个夏天,蝉一点事情都不做,只是终日唱歌。可是,它这是在用生命唱歌呀!蝉的生命只有五个星期,在这期间,他近乎狂热地高唱凯歌,从清晨旭日东升,他们就唱响了第一个音符,一直到皓月当空之时,乐队的演奏才会停止,音乐会要整整持续12个小时以上,不过假如是阴天或者有气温低的日子,音乐会就不开了。虽然这些音乐单调而尖锐,但我由衷的敬佩着这夏日里的歌者,这个用生命去歌唱的歌者。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七篇

夏天到了,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知了们在柳树上叫着“热死了!热死了!”我就对爸爸说:“爸爸,你们小时候是怎么过暑假的呀?”爸爸得意地说:“我们小时候好玩的可多了,有摸螺蛳、抓鱼、捉知了……”“咦!捉知了!”我打断爸爸的话,“爸爸,我也想捉知了。”爸爸看着我羡慕的表情就答应了。

周末,爸爸果真带我去捉知了。爸爸说:“你等我一下。”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他手上拿着一根几米长的竹竿和一捆铁丝。我连忙问:“这是做什么的?”爸爸说:“等一会你就知道了,现在你去拿老虎钳和一个尼龙袋。”我把东西递给爸爸。爸爸说:“来。”他让我到旁边坐下,说:“这是捉蝉的工具。”过了一会儿,爸爸把工具做好了。

“去捉蝉喽!”我欢呼道。爸爸说:“安静点!”爸爸!那儿有一只!”我悄悄地说。爸爸说:“我来!”爸爸轻轻地把知了套住向左一拐,就捉到了。爸爸给我看了看。“哇!真可爱!”“我来试试。”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捉了两次,终于被我捉到了。我兴奋地欢呼起来,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池塘边的柳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过了一会,我们又捉了好多好多。

天快黑了,我和爸爸拿着战利品高高兴兴回家了。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八篇

“抓知了喽,抓知了喽!”我开心地叫着。拿着妈妈给我做好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绑着一个塑料袋,向树林出发。一路上,我谨记妈妈的方法:看到知了轻轻走过去,用塑料袋口对准知了,知了一飞就会飞进袋子里,知了就算抓住了。

我来到小树林边上,听到知了在树上大声地叫唤着:“知了,知了,热死了,热死了。”听这声音,妈妈说这是噪音,我却认为这是向我表示友好的召唤,知了跟我捉迷藏呢?我听到了知了的叫声,就知道知了肯定在树上,于是望眼欲穿地盯着树干和树枝。

“太好了,我看到一只知了了。”我边自言自语边用塑料袋口对准知了,可还没等我靠近知了,知了就“扑啦”一声飞走了,接着,又有几只知了飞走了,好可惜呀!第一次抓知了以失败告终。我不放弃,继续前行,可不知怎么的,知了就是不飞入我的袋子,我只好空手而归。

午睡醒来的外公看到我没抓住知了就说:“要抓知了呀,到晚上我帮你抓。”

“真的吗?外公万岁。”我围着外公转了一圈,高声叫道。于是我期盼着夜晚的来临。

到了晚上,外公拿着一个大手电筒带着我出发了。我们来到一颗大树下,只见外公把手电筒打开,让光亮照着大地,然后拉着我蹲在边上。突然,一只知了“吱”地一声飞向了亮光,我直扑过去,没等知了反应过来就抓住了它。接着,又是一只飞来,两只飞来……不一会儿,好多的知了前赴后继地扑向亮光,好似飞蛾扑火。我抓知了就像捡小石头那样简单,太过瘾了。

当我满载而归时,我在想:抓知了也有学问,看来大自然真的是太神奇了!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九篇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从外面回来,爸爸告诉我他抓了两只知了,它们是从树上自己掉下来的。知了被放在了茶几上,有一只居然飞到了吊灯上面,好不容易才又被抓了下来。

第二天,我决定画知了,挑了一只不是很活跃的知了,拿出了上学期末奖励来的素描本,准备把它画下来。

谁知那知了很不安稳,在我桌子上爬来爬去,甚至还飞了起来,吓得边上看我画画的小朋友尖叫了起来。我给了一支笔给知了,让它抱住了笔,这样它总算安静了下来。我开始了画画,拿出一只浅色铅笔先将知了的轮廓确定好,然后将头部,腹部,翅膀描了出来。然后画上眼睛,触角,嘴巴,再把腹部一笔一笔的画出了。画翅膀时得先把腹部画出了,然后再画上翅膀的线条和对照翅膀的纹路,慢慢画出一个逼真和精致的翅膀了。

现在线条,外形都完成了,唯一缺德就是颜色了,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我拿出了碳棒和炭笔,用碳棒吧知了的背脊涂上黑色,其它的包括翅膀也上了颜色。然后在把它的脚上涂上了黄色。这样一只栩栩如真的知了大功告成了,好开心啊。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十篇

夜晚,乡村的夜晚,一只只脱壳而出的蝉在树叶中,在竹林中流连。夏天是它们的世界,它们在这样的晚上尽情欢呼。

爸爸和杨伯伯要去捉知了蛹。其实,我很怕知了,尤其是刚蜕皮的知了蛹,“白白嫩嫩”的,看了让人起鸡皮疙瘩,不过我还是鼓起勇气决定一探究竟。

我们拿起手电筒,在竹林中慢慢前进,每棵竹子我都要拿起手电筒照着看看,会不会有惊喜,却只发现许多蝉蜕。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已经在半山腰了,怎么一个也没发现呢?我接着往上走,越来越困难,根本爬不上去,脚也不听使唤,立在那儿根本上不去,要费好大劲儿才迈上去。一直觉得捉不到知了的我顿时豁然开朗,找到一只大知了,我着急地喊:“快!快!有!”杨伯伯一听,问:“在哪儿?”我回答道:“在这儿!快!”他迅速赶来,一把抓住,说时迟,那时快,知了早已进瓶。爸爸又叫我:“方赟哲,快来。”我疑惑地慢慢走了过去,一只大青蛙蹲在树叶中,爸爸抓起来放在我面前。爸爸真坏,明明知道我怕青蛙还放在我前,真可恶!我讨厌青蛙!

周围响起蝉叫声,一呼一应,很有节奏,仿佛在演奏歌曲。我发现了许多蝉,胆子也越来越大,不怕蝉了,还敢放在手上玩呢!我渐渐有经验了,知了喜欢呆在树叶中,或者灌木丛中,还喜欢呆在热的地方。我又在山洼处找到一只知了,我匍匐前进,生怕惊着它,让它飞走。我眼睛死死地盯着它,又用手罩住它,把它捧起……就这样,一只知了被我轻轻松松地捉住了。

爸爸告诉我,他们小时候最喜欢捉知了,三更半夜地跑出来捉知了也不怕。虽然这次收获不大,但是我从中得到了许多乐趣,这才是真正的乡村生活。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十一篇

夏天到了,烈日炎炎,知了在枝头上吱吱地唱着歌。朋友们,你抓过知了吗?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就抓到了两只呢。

这两只知了,一只大,一只小,外形都差不多。他们头上有两颗粉宝石一样的圆东西,鼓鼓的。眼睛大大的,像两颗黑宝石,背上像穿着一层绿黑色的铠甲,腹部有两片鳞甲,那是知了用来发声的器官。

为了抓这两只知了,我可费了不少劲呢!我们寻找了好多树,却不见知了的踪影,我心里直嘀咕:是不是下了雨,知了被淋死了呢?或者还没到知了活动的季节,知了还未从地里钻出来呢?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片树木葱郁的地方,我对爸爸说:“我们在这里找一找吧!”爸爸点头同意。我们小心翼翼地进了树林,我就听见爸爸开心的大嗓门:“抓到了!抓到了!我抓到了一只!”我赶紧飞奔过去,“哇!真的是我魂牵梦绕的知了啊!爸爸,你真是太棒了!”

妈妈站在树林外,高声问道,“真抓到知了呢?”一副不相信的口吻。我骄傲地伸出我的手,“这是什么?”不料,妈妈把手掌张开,“我也抓到了一只,给你!”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我高高兴兴地跟着爸爸妈妈,欢呼雀跃地回家了。

虽然这次我没有亲手抓到知了,但是下次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抓到它。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十二篇

以前的蝉非常勤劳,它长得像蝴蝶总是勤快地飞来飞去,那为什么蝉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呢?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起来听听吧!

话说蝉是个勤劳的家伙,曾经有个幸福的家,可是它听说了寒号鸟的故事以后,蝉想试一试寒号鸟的是怎样生活的。于是每天它就趴在树上,不去干活,总是在做白日梦。朋友都来叫它去干活,可是它每次都说:“知了知了……”但它就是不去。

结果到了夏天,它醒来,忽然发现自己的翅膀变硬了,身子也变得丑陋了——这就是现在的蝉,看见自己变成这个样子,它很后悔。每当朋友们叫它,他就叫得更厉害了,“知了知了……”

所以每到夏天,蝉就总是“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十三篇

暑假期间,妈妈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昆虫记》。一打开书,我就被里面的栩栩如生的文字给吸引住了,开始津津有味,全神贯注的看起来。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知道,也给了我一些启示。

蝉,这种动物,大家都很熟悉吧!对,它就是在炎热的夏天叫得令你不耐烦的“知了”。其实,大家都没有真正了解过它的生活。小时候,听妈妈讲过蝉的故事:在寒风乍起时,没有储存粮食的蝉去找蚂蚁借粮食吃,蚂蚁却冷冷地说:“你曾在夏天唱歌,那你就在冬天跳舞吧!”后来,在学校读了拉封丹的写的故事,更认为蝉是一个可恶的家伙。

但在法布尔的《昆虫记》当中却是这样的:七月的午后热得令人窒息,蚂蚁们想从干枯的花儿上取水解渴,蝉不停地吸着甘甜的树汁,后来不耐烦了,它们想成群结队地赶走蝉,对蝉又拉又扯。蝉被这些强盗弄得恼怒不堪,向它们喷出一些臭汁。蚂蚁们根本不理睬它,继续喝着树汁,虽然这里面的树汁快喝完了,但等到再渴的时候,它们会故伎重演,去抢其他的汁液。

蝉的卵虽然很多,但能活下来的只有几十个。蝉的幼虫通过它从地下爬上地面,从而蜕变成真正的蝉。一共要经历漫长的四年,这漫长的四年中,除了挖掘,就是死亡,一旦它们经历种种磨难,最终破土而出,穿上新的衣裳,难道不该高唱一下吗?

拉封丹编了蝉的寓言,而法布尔却用细心观察替蝉正了名,他认真的态度,真值得人们学习!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十四篇

暑假的一个早晨,我们一家回到老家。

到了老家我觉得太没意思了,我就去问妈妈:“我可以做什么吗?”,妈妈说:“你就坐在院子里看风景吧!”,我说:“那好吧!”。

到了中午我突然听到了知了的声音,可是中午没有知了,只有晚上才有。于是我找到过年的摔炮摔了起来,摔完了。我恨不得马上到晚上去捉知了。

终于到了晚上,我迫不及待地和爷爷去捉知了了。我看见爷爷拿了一根木棍一直在掏地上的小窟窿眼,于是我也像爷爷一样那样做。但是爷爷对我说:“不是这样的”,你不能掏大的,要看小的而且土要薄。可是找了很久,我腰都酸了也没找到一只。

天越来越黑了,我们拿出了手电筒在树上、地上一遍一遍的找。突然我看到一个东西在动,我仔细一看是一只知了,正加紧速度的往前爬,我赶紧叫来妈妈,因为我不敢碰他。8点后好多知了都出来了,一个一个的都乖乖送上门来了。

爷爷把抓的知了淹了一下,说:“明天早上炒了吃。”到了早上我早已闻到知了的味,我下了床吃了一个,真好吃。

通过这次抓知了的过程,我知道了抓知了也是有技巧的。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脚踏实地有耐心。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十五篇

每一到夏天,树上会有一些知了,在拼命地叫:“知了,知了。”天气越热它们就叫的越欢,声音也变了,好像在叫:“热死了,热死了……”公知了个头稍大,颜色稍深,胸部有两个音囊,可以发出声音,母知了个头稍小,颜色稍浅,尾部有一根细长的产卵器。

知了很机灵,稍微受到一点惊动,它马上就飞跑了。但它也有个弱点:速度很快的东西,它看得见,速度很慢的东西,它看不见。暑假里,爸爸经常带我去捉知了,我玩的很开心。一次,我们骑摩托车过了娄底汽车南站到新星南路路旁,那里的知了很多,一棵树最多有五六只。发现了知了,就慢慢地走过去,差不多有半米的时候,停下脚步,慢慢的伸出双手,离知了只有一个拳头距离时,突然一伸手就把知了捉到了。我们把知了放在摩托车后备箱里。这个环节速度一定要快,否则里面的知了就飞跑啦,先把后备箱开一条缝,然后迅速把知扔进去就行了。不一会我们捉了四十多只知了。

捉知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篝火。晚上,在树底下升一堆篝火,再爬到树上用力摇树枝,知了受到惊吓就往火堆旁飞。打开手电筒,不一会儿就可以捉半洗衣脸盆,农民把它们炒着吃或者喂鸡。人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捉知了目的是好玩,过一会就把它们放掉了。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十六篇

傍晚我们从鱼塘出来,看见对面树林有人影、灯光,我问爸爸:“他们在干什么呢?”爸爸说:“在捉知了。”爸爸又说:“咱们也去捉知了吧。”“好”。我和妈妈不约而同的回答。

到了林子,爸爸说:“知了的卵是产在树根的泥地里,孵化后就顺着树干往上爬,所以我们看着树干就能发现它。”话间刚落,就听到爸爸兴奋地喊:“我抓到一只!”我赶快跑过去问爸爸在哪里?爸爸伸出手来让我看,真丑呀!它是椭圆形的,眼睛像小土球,前爪像拉拉咕的前爪,身上沾着泥土,身体是灰褐色的。“它怎么跟我见过的不一样?”我问道。爸爸说:“夜里它蜕壳,蜕完壳就长翅膀了,就变成我见过的那种了。”

天色已晚,爸爸说:“咱们回家吧!”回到家里,我把知了放到了纱窗上。第二天早上,我发现一只知了成功蜕壳,长出了翅膀,不知飞到哪去了。我仔细的观察了纱窗上的壳,这是一个很完整的壳,背部有一道裂开的口子,看来它是从背部出来的。另外一只只出了三分之一,头、后背只出了一点,就憋死了。看来这只没有那只强壮。通过这次观察,我简单的掌握了知了的习性。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十七篇

炎热的夏天又到了,我的好朋友——知了又出来啦!此时,我总爱在浓荫下扬起小小的脸庞,搜索知了的踪影,它们呢老爱躲在浓浓的树叶里,一声一声长唱:“知了,知了……”像似一对好朋友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记得有一次,我正听得出神,突然,一只知了从浓荫中飞出来,停在了阳台上。我灵机一动捉起它,并把它放在塑料杯里,然后,用纸包住杯口,再用绳子扎起来,最后,在纸上弄出几个小洞洞,逗知了玩呢!知了呢好像也很开心似的,竟然在杯子里唱起了歌,跳起了舞。有时它停下来了,我用力一摇杯子,它又会叫个不停,跳个不停,然后,我也跟着手舞足蹈,学着跳啊,唱啊,开心极了。

突然间,我发现知了蜕下了壳,便兴奋地跑去告诉妈妈:“知了又长大啦!”想让我的发现与妈妈一起分享,可妈妈却严肃地说:“是啊,知了长大要脱壳,这是段艰苦的过程;人的成长也是一样的,长大,要经过多少苦难,多少磨练呀。”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自主轻声地说:“放了它!放了它!”一打开杯口,那知了已消失在浓浓的树荫里“知了——知了——”的鸣叫,此起彼伏,不见停歇。

我兴奋地高喊:“知了,你是我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快乐成长吧,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十八篇

夏天的时候,树上老是有知了在不停地唱着歌,我们这些小孩子可调皮了,拿着自制的工具就去粘知了。

工具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一根长竹杆(几米长的那种,如果不够长还可以把两根竹杆用绳子接连起来的),一些蜘蛛丝。工具制造是这样的,先在房檐屋角里寻找些蜘蛛丝(尽量多找些),把找到的蜘蛛丝弄成一团就用衣角包裹着,再用牙齿不停地把蜘蛛丝咬成粘性很强的,粘手的一团东西(原先白色的蜘蛛丝变成了黑色的了),弄好后就把这团东西粘在竹杆的末端,然后就拿着竹杆到树底下寻找树干上的知了了。粘知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眼睛要亮,听见知了的声音后必须立刻发现知了的踪迹,否则会把知了惊吓地飞走了的;第二必须眼疾手快,发现知了的踪迹后就必须立刻轻手轻脚地从知了的背后粘住它,否则又会吓跑了它。其实说着挺容易,粘起来可费劲了,竹杆越长越难控制,那竹杆会左右晃动,不听主人的吩咐,你越想早点粘住知了,你就越不成功。我曾经好几次就因为竹柑晃动把知了吓飞了的,看着即将到手的知了飞走了,心里非常不爽,心想又要再来一次了。

粘了知了后,我们小孩子们常把知了的用来振飞的翅膀剪掉,这样知了就不能高飞了。然后我们就可以斗谁的知了的叫声大,谁粘的知了大了。粘知了又是件不好玩的事情,因为衣角上弄蜘蛛丝的黑迹是洗也洗不掉的,我曾经想把痕迹毁灭,可是越洗越大面积,回到家,妈妈不用问就又知道我去粘知了了,又骂了我一顿,说衣服又报废了,并且警告我不准再粘知了。我只好一声不敢出地低头去干活去。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十九篇

昨天晚上,哥哥捉了四只知了,那知了真好玩,真可爱。是棕色的,我怕它咬人,就问哥哥:“哥哥,他会咬人吗?会得病吗?我们能吃它吗?”哥哥漫不经心的说:“不会咬人,但会挠人,不会得病。最好吃它的方法是油炸,进入嘴里,香香的,脆脆的。好吃极了!

我说:“好多知了呀!”可妈妈说:“就这点?我可是捕过好多呢!今天晚上就去。”我心里真高兴,因为我可以去田野玩了,还可以捉知了。晚饭过后,我就拉着妈妈去树林捉知了。

天黑了,夜静了,静的点可怕。只传来了几声鸟叫,知了在树上直发哆嗦,妈妈有点害怕了。而我——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和妈妈说说笑笑。一边观察着树上有没有知了。走到半路,妈妈停下了脚步,哆哆嗦嗦的对我说:“菲菲呀,咱们走吧!天黑了,妈妈有点害怕。”我在心里暗暗自笑:“妈妈,谁让你在哥哥面前夸下海口,现在还不如我哥哥呢!”

咦,趴在树上的是什么?是知了?是虫子?这让我们有了一点信心,妈妈赶忙拿起手电筒,一照,我们一看,垂头丧气。原来是一只大水牛。

咳,不成功。事实证明妈妈在吹牛,我们扫兴而归。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二十篇

传说在很早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他看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他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知了就来到大雁家。大雁认真教它飞行的每一个动作,但由于知了身体肥胖,翅膀短小,所以学起来很吃力。第一天就累得筋疲力尽,而且手臂还被划破了。

知了想,我这个爸妈的心肝宝贝哪儿吃过这样的苦啊?想到这里就后悔了,干嘛非要遭这个罪呢?还是别学了吧!

知了无精打采地回到了家,一头扎进了被窝里。妈妈急忙过来关切地问:“宝贝,怎么了?哪儿不舒服吗?”“妈妈,学飞太难了,都快累死我了。妈妈,你看这儿……”知了一边向妈妈诉着苦,一边伸出手臂让妈妈看。妈妈一看更心疼了:“宝贝,学飞太难了,看你摔成这个样子,咱们就不学了吧?”妈妈的话正合知了的心愿,于是知了点了点头,就不再跟大雁学飞了。

知了每天在家玩耍,爸爸妈妈宠着、惯着它,别提有多开心了。突然有一天,知了看见和它一起学飞的麻雀从身边飞过,动作是那么轻快,心中不免有点后悔:那么笨的麻雀都学会飞了,我要是坚持下来,一定比它飞得还要高,还要好,还要快。不行,我还要继续跟大雁学飞一

当天,知了就不好意思地找到大雁,说明来意。大雁语重心长地说:“想学飞,怕吃苦,没有毅力,是永远也学不会的。”知了信心十足地说:“大雁老师,请相信我,现在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那好吧。”大雁再次耐心地教了起来。

知了这次学飞有了很大进步,再不叫苦叫累了,很快就能飞离地而,并且还能从这个树枝飞到另一个树枝,大雁一再表扬它。

不久,知了又可以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了。

正当知了学飞越来越充满信心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次飞行中,知了一不小心竟从空中掉了下来,把腿摔折了,从此它就彻底放弃了学飞的想法。

由于知了的放弃,最终导致他的子孙后代就再也飞不高,飞不远了。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二十一篇

知了在窗外“知知”的唱歌了,所以夏天又回来了,夏天的来到。我放了暑假,可是爸爸妈妈还要在上三四天的班于是,妈妈就把我带到外婆家去玩了。

在外婆家没有许多的玩伴、没有许多的玩具,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电视,很无聊。所以我经常想出一些小游戏,把大家(妹妹、哥哥)叫来一起玩。

这天,天气非常炎热,于是我就叫外婆带我们去捡田螺。在我们的再三要求下外婆终于同意了。我们拿了两个盆就向清湖大桥下面的小溪边出发了。一到小溪边我马上就感受到一阵清风朝我吹过来,那儿又没有太阳炎热的照射,水面又清又凉,可以说那里是夏天的天堂了,最令人感到舒服。

因为前几天的洪水刚退所以没有多少人来捡田螺,所以我就和妹妹比赛谁捡的多。田螺大的像我们的大拇指了。刚才我就摸了一个圆溜溜的大田螺,我连忙叫了出来:“快来看,我捡到了一个最大的田螺。”妹妹马上走过来看。妹妹一看跟我说:“就是一个小石头嘛。”我一看还真是一个小石头,我好失望啊!

我们捡了有一个多小时了,我的盆里已经快满了,妹妹只捡了一半。这时外婆说要回家做晚饭了,要回家了。所以这一次比赛我赢了。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二十二篇

夏天来了。在这个炎热晴朗的.季节,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各种美味的食物。例如,可以在水上公园玩,我们可以吃又甜又好吃的冰淇淋。夏天还有一个特别的项目,——,来抓“认识猴子”。

随着城市的发展,蝉在城市越来越难见到。我们只能在有大量土壤的郊区或公园里抓蝉。

夏天的一个晚上,八点了,蝉应该出来了。我和父母出发去河边公园。当然,我们必须有合适的工具来抓蝉。我们带了水桶、手电筒和铲子。当我们到达河边公园的草地时,我们开始在地上寻找一个小洞。爸爸突然打了:‘啊,我发现了一个小洞,但我不知道是不是?’所以我们用一把小铲子挖了个洞,但是什么也没有。我拿起手电筒,在树上寻找。不久,我看见一个黑色的东西爬在树上。我太高兴了,我立刻从树上抓起它,放进了我的桶里。哈哈,我抓到了一只猴子。我不知道爸爸妈妈怎么了。我看了看我爸妈的水桶,哇!妈妈和爸爸已经有十几只猴子在他们的桶里了。里面的猴子爬来爬去,我很高兴看到这一幕!我们带着战利品兴奋地回家了。当我到家时,我妈妈告诉我:知道猴子是蝉的幼虫。只有当它们蜕皮时,它们才能变成蝉。鸡蛋壳是治疗咳嗽和感冒的良药。知道猴子还能吃东西!母亲把洗干净的猴子带到厨房,倒了一点油。当油热的时候,妈妈把猴子倒进油锅里,锅里发出噼啪声。煎了一会儿,香味扑鼻。离开锅后,放一点孜然粉和一个在你的嘴里。它又脆又甜又美味。

捕蝉是我暑假里最有趣的事情。我不仅吃了美味的食物,还增加了我的知识。我要去抓蝉!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二十三篇

夏天是知了出土的最好季节,夏天的知了鸣总会吵得人心烦意乱。但雨后抓知了也是最好的机会。

在一个大雨过后的傍晚,我们一家人开车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抓知了。听说那里的树林很多,是出知了很多的地方。爸爸把车开到一片树林边停下来,那里已有好多人了。

我们拿出准备好的抓知了工具,手电筒和一根长杆,还有盛淡盐水的大口瓶子。淡盐水是怕知了变黑,大口瓶是容易把知了倒出,手电和长杆各有用途。

天还不太黑,我们钻进树林,开始抓知了时还用不上手电筒,我们在树林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天渐渐黑下来,我们打开手电,树林里手电的一道道光束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这时候的知了已经从土里钻出来,缓缓地爬上树,我们逮个正着。爬得高的知了我们就用长杆把它捅下来。

我们仔细的搜寻着每一棵树,一步步慢慢向前,生怕丢下一只知了。天很晚了,我们才带着收获高高兴兴的回家。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二十四篇

一个夏天的早晨,空气十分清新,景色十分宜人。看,路边的石榴花远远看去,就像燃烧的烈火,又像鲜艳绚丽的晚霞。花瓣中星星点点的淡黄色的花蕊在晨风中抖动,漂亮极了!旁边还有好多的野花和小草在争奇斗艳。“哗啦啦”的小溪也在欢乐地唱着歌,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诗人袁枚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他边走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好不快活!这时,迎面来了一个人。他是谁?诗人袁枚仔细地打量着:这是一个可爱的小牧童,他头戴斗笠,身穿极富乡村气息的农家衣裳,光着小脚丫,骑着大黄牛,边走边吹着笛子,吹完一曲,便又唱起了动听的歌曲,歌声一瞬间传遍了整个林子。树上的鸟儿听了,也纷纷亮开歌喉,与小牧童赛起歌来,林中顿时充满了生机。

忽然,小牧童闭口不唱了,大黄牛也停下脚步不走了。这是为什么呢?诗人袁枚瞪大了眼睛,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在这时,只见小牧童策身下牛,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一棵大树下。袁枚认真的思忖着:这是一棵高大粗壮且枝叶繁茂的柳树,小牧童究竟来这儿干嘛?袁枚再仔细一看,原来树上一个细嫩的枝条上藏着一只正在唱歌的知了!大概是它的歌声吸引了小牧童的目光吧!再看看小牧童,他站在树下抬起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树上的知了,双手已经搭在了树干上,接着就蹑手蹑脚地向树上爬去。到了知了所在的枝头,小牧童没敢轻举妄动,而是耐心的观察了一会儿,趁知了专注着唱歌放松警惕,他才猛地一扑。松开手一看,哪有什么知了!再定睛一看,狡猾的知了已经逃到了旁边一个枝头。小牧童利用树荫作掩护,两个手指准确迅速地一夹,就把小知了逮住了。牧童高兴的大叫道:“我捉到知了了!我捉到知了了!”他边高兴的叫着,边“哧溜”一下“滑”下树干来,又骑上黄牛,唱着欢快的歌,接着向前走去。

诗人袁枚目睹了这些情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二十五篇

麦子已经金黄,在风中摇动着它那金灿灿的、让人喜欢的麦穗。麦子收完了,大量的知了开始出没。

前两天,我和妹妹、姨早早吃过晚饭,拿着铲子、塑料瓶、手电筒来到附近的小树林里,开始了抓知了行动。

姨告诉我,知了洞的洞口是一个比蚂蚁洞大一点的小眼,用手轻请一捅,洞口便大了些,正好够一个大拇指伸进去。知了洞有的很深,深到要用铲子挖很久,才可看到底;有的则较浅,一眼便可望到底。知了十分聪明,只要它感到有人进入了自己的房间,就会躲到洞底,往一个方向“打墙”,躲过人们的捕抓,这是知了的惯用方法,可就是这司空见惯的方法,让许多抓知了人毫无办法。知了的动作非常敏捷,仅仅一眨眼的时间,它就已经“打洞”躲到泥土里去了。

知了长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在天黑时爬到树上,蜕皮后就变成夏天在树上一直叫个不停的知了了。

第一天,我们抓了一只知了;第二天,由于第一天的经验,我们抓了十八只;第三天,我们经验更加丰富,一共抓了二十七只。

通过这次的抓知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应该学会自救,才能独立、自主的生活。

抓知了,是一种乐趣,更让我受益。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二十六篇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你经历了数年的磨炼,就为了在这个炎夏一展歌喉,你在泥土里蓄积能量,只为了一瞬间的生命绽放。对于炎炎夏日,你始终坚强忍受,淡然应对。

以前,我真的有点讨厌你们,在天干物燥的三伏天,趴在树枝上,“知了知了”的叫个没完,无论是中午,还是晚上,无论是平地还是山间,都会响着你单调、悠长的鸣叫。我试图躲进屋子里让自己安静下来,可是,你们空灵般的声音仿佛被施了魔法,穿过厚厚的墙壁,固执地溜进我的耳朵,吵得我心浮气躁,难以入眠。有几次,我恨不得拿起石头将你们打下。以往的夏天,有你们,就是一个字——烦。

去年夏天,颠覆了对你们的认知和印象,因为我亲眼目睹了你们从泥土里钻出来,从幼虫变成蝉的美妙。

那是在星期一的下午,我本想蹲在地上找蜗牛,却在一个圆圆的洞口边,看见了小小的你,你的身体是棕色的,尾巴和腹部都有一圈圈的条纹,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好像在看着我。你犹如刚会走的婴儿,步履蹒跚,左摇右晃的在土地上留下你歪歪扭扭的脚印。我小心翼翼地把你捧到手心,向不远处的家走去。这时,我忽然感觉手心痒痒的,嘿!原来是你在挠我啊!我爱怜的抚摸着你。经过楼梯,把你带回家中。轻轻的把你放到一个木盆里,并目不转睛地看着你的一举一动。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夜晚,我忽然发现,你不动了。难道你还没有变成蝉就夭折了吗?不禁鼻子一酸。可是,你的生命还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脆弱。只见几分钟后,背壳中央慢慢裂开了一道缝,一抹鲜绿投入了我的眼帘:那是你的背部,鲜绿鲜绿的,有如被洗过的树叶一般。你使劲的顶着原来的躯壳,一下,两下……这时,你好像很痛,慢慢的停了下来,我目不转睛的望着你背上的大口子,那个口子很大,看着脆弱无力,仿佛你只要再一使劲就可以顶出来了,但事实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你又顶了几次,结果还是不容乐观。正在我冥想的时候,你又使劲的顶了起来。慢慢的,更多鲜绿色的部位露出来了:触角,前胸,腹部……在20分钟后,你终于从幼虫的驱壳里钻出来了,我轻轻的帮你展平翅膀,捧着你走向树丛。望着你爬上小树,在浓密树叶中隐身匿迹。我在树下静静地听着,仿佛听见了在众蝉的合唱声中也有你稚嫩的声音。

蝉,奇妙的生物!你就像一个君子,厚积而薄发,经过五年的顽强抗争,只为一个夏天的生命,你在地下从未抱怨,只是默默等待绽开歌喉的一天,为了一时的快乐,等待着。如果妈妈没有产前对阵痛的忍耐,那么我们也不会健康出生;如果居里夫人不能忍受镭射线对她肌肤的侵害,那么她也得不了两次诺贝尔奖;如果腊梅不忍受严寒,那么也不会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场景了……所以,唯有忍耐,才可成功。

知了与知了之间的作文第二十七篇

生活中,有成功、有挫折;有思考,也有发现;有甜蜜的回忆,也有美好的憧憬……是啊,在那些事当中,我常常想起那一件——

记得有一次,我回爷爷家,看见爷爷在竹竿上缠一些绿绳子,我走过去仔细一看,原来是用来抓知了的“小手”。那时候正是盛夏,天气炎热,知了也很多。爸爸准备中午带我去消灭那些知了,可是爷爷说:“中午太热了,别中暑。”我和爸爸只好听从爷爷的话。

终于等到了下午,我、爷爷和爸爸拿着塑料袋和竹竿出发了。一到菜园,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果树,其次是那些绿油油的大葱。从树丛中传来阵阵蝉鸣,知了,知了……

我们开始分工,爷爷和我负责抓,爸爸负责找。过了一会儿,爸爸突然停住,用手指给我们看,顺着爸爸指的方向,有一只知了正在若无其事地唱着歌,但它却不知道“死神”正慢慢地向它逼近……就在一会儿后,知——的叫声打破了原来有节律的声音,变得更加刺耳,成功抓获。

该轮到我这个新手出马了,不一会儿,爸爸在一棵茂密的桃树上发现了一只知了,我小心翼翼地靠近,10厘米、8厘米、5厘米,随着知了的叫声,我松了一口气,把杆子放下来一看,糟糕!原来我速度太快,把知了吓跑了。后来爷爷一直成功,而我呢,却一直失败着。

天边布满红彤彤的的晚霞,它们仿佛是时间的使者,告诉我们应该回家了。或许,你认为我的收获只有这几只知了,但我却觉得,我最大的收获是这些欢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