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十篇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十篇

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51:53

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篇1

关键词:英语专业;考试改革;过程性考核

高校英语专业这么多年以来,对学生的评估方式一直是以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构成,两者比重通常为3:7,甚至是2:8。长久以来,在学生心中树立了这样一个概念:期末考试是唯一需要重视的,因而忽视了平时的学习。而英语专业本身不同于其他专业,它需要更多平时的锻炼和积累。因此,从期末结果性考察转向平时过程性考察成为了本次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探索过程中,英语写作、英语泛读、英美文学、英汉翻译、汉英翻译、英美概况、英语口语、英语语音这几门课程被选定为考试改革的试点课程。

一、加大过程性考核

英语写作、英语泛读、英美文学、英汉翻译、汉英翻译这几门课程的考核,在我校历年来都是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它们在期末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为3:7。改革后,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则总成绩构成变为:平时成绩×30%+(过程性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80%)×70%。

1.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即考勤、作业和课堂表现。考勤占三分之一,主要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虽然最终只占总成绩的10%,但如果学生无故旷课三次以上,将没有资格参加期末考试。作业占三分之一,主要记录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课堂表现记录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是否积极,是否认真投入地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也占三分之一。

2.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的设计初衷在于,将本学期的所学的内容进行分解,让学生们在平时完成,以加强学生平时学习的积累。

英语写作课。本课程在我校英语专业的第三、第四和第五个学期开设,每学期共写五篇。要求任课教师收取全班作业,并批阅反馈给学生。

英语泛读课。本课程在我校英语专业的第一至第四个学期开设,前两学期写摘要,后两学期写读书报告,每学期五篇。要求任课教师收取全班作业,并批阅反馈给学生。

英美文学课的过程性考核形式是写一部英、美文学作品的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每学期一次。本课程的考核偏重文学赏析和评论。要求任课教师收取全班作业,并批阅反馈给学生。

英汉翻译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形式是长篇翻译。每学期一次,译文字数至少为1500字。要求任课教师收取全班作业,批阅并集中反馈给学生。

3.期末考试

以上课程均有期末闭卷考试。过程性考核偏向于综合能力的考察,而期末考试则偏向于细节能力的考察。课程内所学的所有知识内容都在考察范围之内。试卷的设计有机结合课内外知识内容,并融合主客观题型,全面地考察学生。

二、改革考试形式

英美概况、英语口语、英语语音这三门课程的改革形式有所不同,结合课程的特点,在期末总成绩构成上仍然是由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成绩,并各占30%和70%。

英美概况课。旧有的期末考试以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但知识量过大,很难掌握,学生也很难有积极性。改革后,每个学生在学期中,根据课本所学内容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并写成书面材料。在期末时,进行脱稿自述,然后回答教师的提问。书面材料成绩+自述成绩+回答问题成绩,一起构成期末考试成绩。

英语口语和英语语音课。传统方式是由每位代课教师测试自己的学生,这样会使学生不重视考试。改革后,由口语考官在学期末进行统一组织测试,口语考官是由其他两至三名教师构成。

三、执行情况和效果分析

所有任课教师都统一思想,认真执行考试改革方案,并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学生的所有考核、考试材料也都一一备案。改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不仅能更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更加清楚英语学习的理念,不再只重视期末考试,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积累。

在改革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首先,改革后的考试考核方式虽然更全面地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工作负担,因此也需要学校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其次,对过程的监管力度倍增,加大了过程性考核比重,丰富了考试形式,也对教学监管人员及教学辅助人员提出了更多要求,因此,要全院系统地同步推进考试改革。

参考文献:

[1]张翠芳,腾志军.浅析普通高校考试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篇2

2004.2.10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围绕学校工作的具体要求,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稳妥推进二期课改,强化“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探索牛津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指导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

2.结合2004中考英语题型的变化,认真抓好初三年级的英语复习以及英语竞赛辅导,争取在竞赛和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3.继续做好牛津英语教学总结和推广工作,开好牛津英语总结现场会,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

三、具体措施:

1.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认真组织好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开展教法、学法研究,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开展各种活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总结和推广牛津英语教学经验,展示牛津英语教学成果,开好牛津英语总结现场会,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

4.开展初三英语教学研讨,实施分层教学,制定阶段复习计划,确保合格率,提高优秀率。

5.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搞好每周一次的“与外籍老师对话”活动,抓好周六的“英语乐园”。利用外教优势,在初二年级中培养一批小记者并开展编辑小报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各年级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科竞赛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加强教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以备课组为单位,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具体工作安排:

2月份: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各备课组制定教学进度表,做好开学各项工作准备。

2.收集并挑选优秀英语小报和英语作文,做好整理工作;收集教师写的有关牛津英语的教学总结或论文,为牛津英语教学研讨作准备。

3.作业常规检查,要求作业规范,书写认真,提高作业质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3月份:

1.做好科技英语以及“上教社”杯英语竞赛的准备和辅导工作。

2.初二年级英语演讲比赛。

3.推选优秀教师参加金山区牛津英语教学评优活动。

4.每周两次利用中午时间开始在预备、初一年级播放《大家说英语》节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5.结合2004中考题型的变化,研讨初三年级的英语复习策略。

4月份:

1.各备课组制定期中复习计划,做好期中复习、考试以及质量分析工作,找出差距,采取措施,及时调整。

2.各年级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调整教学策略。

3.安排好金山区初三年级英语模拟考试工作,并做好质量分析。

5月份:

1.预备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2.牛津英语教学研讨会。

3.做好英语两级考试的各项工作。

4.安排好初三年级英语教学研讨。

5.做好初三年级毕业考试工作并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6月份:

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考试技巧通过率

进入2l世纪以来,世界越来越全球化,信息交流与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正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越来越强的重要性。中国要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就必须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拥有坚实的外语基础和较强的外语能力。而大学英语考试(Cet-4)自1986年在我国高校进行以来已逾l5年,有着很强的权威性与可信度。而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成为了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提高英语四级的通过率,并不是单纯某方面的原因,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现状,学生存在的问题,具体措施,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

一、Cet-4考试现状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办,每年各举行两次。从2005年1月起,报道成绩满分为710分,凡考试成绩在220分以上的考生,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发给成绩单。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调整后写作占15%,听力35%,阅读35%,段落翻译15%。而2016年6月的四级考试对听力试题又了取消短对话、取消短文听写、新增3段短篇新闻。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三本院校的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其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英语在大学不是专业课,学校将其作为基础课处理,没有系统的将英语分为语法,阅读,写作,翻译课程来各个击破,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英语不太感兴趣,大学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很少;上课不想听,下课不做练习;考前还在背单词,对英语语法学习不够系统,考试完全凭语感。

三、具体措施

1.根据课程大纲,合理规划设计。根据大学英语课程大纲以及学生Cet-4考试时间(通常是大二组织学生第一次大学英语考试),教师可提前对4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做规划:

第一学期,着重学生对英语兴趣的培养,信心的树立,单词的积累,语法的巩固,阅读量扩大,并且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第二学期,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要求,利用手头积累的英语材料,做一些相关练习。

第三学期,针对四级考试要求,在听读写译,做一些专项训练和技巧总结。

第四学期,这个学期学生已经进行了一次四级考试,我们应该在上一次Cet-4成绩基础上,针对失分环节,薄弱地方,各个击破。

2.优化课堂教学,利用英语平台,营造学习氛围。优化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用英语授课,营造英语环境。其次,在对文章的学习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转换授课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不断交流和讨论总结,达到预期的效果。

再次,教师在课后还应该通过一些英语平台,布置相关的练习,检测及拓展课堂所学。在这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平台,例如V0a空中英语听力平台,英语翻译平台,写作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译的水平。类似的校园文化活动还有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背诵比赛,英语情景剧,英语角,等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们不仅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而且提高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通过院刊、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宣传英语知识。

3.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管理,着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学风、教风、校风的一个窗口,同其它学科一样,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在其中必定起到关键的作用。针对学生平时比较拖沓的特点,一方面,教师要结合班干部的力量,及时进行监督,并对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做出及时的通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为目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借助教材和课堂测验,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自学能力。

4.考前专项训练和模拟训练,总结做题技巧。历年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教学实践活动表明,在开展多方位的英语教学,抓好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在考前针对四级题型,让学生在听力,写作,翻译,阅读四个方面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定期举行模拟考试,在临考试前,让教学丰富的优秀教师,四级高分学生通过讲座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好的四级考试技巧,解题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考前强化,巩固学生的英语知识,熟练解题技巧。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平时对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系统学习,也需要考前的特殊训练,需要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但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也只是一种检测手段,我们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篇4

 

关键词:高职英语翻译课程培养目标改革考试模式 

 

一、翻译课程的传统考试模式与存在的问题 

 

1.考试次数少,形式单一。翻译课程的考试形式与其它许多课程一样,每个学期末只组织一次,采用闭卷形式。由于考试次数少,平时又常疏忽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管理,一学期的内容拉的战线过长,致使学生不能把整个一学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之100分钟考试,每个学生答题的偶然性,所拟试题的随意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一次考试,欲达到较客观地、如实地、全面地反映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概率会很低。而考试形式单一的弊端是,由于学生思维、理解、记忆等能力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阻碍某些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限制某些学生创造能力的拓展。 

2.命题内容过于程式化。在翻译课程的传统考试中,一般都采用“3+2”的命题模式,即三个客观试题加两个主观试题。这种过于程式化的命题模式看似结构合理,实则与高职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相距甚远。从内容上看,三个客观试题(译文填空、译文改错、译文选择)只注重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机械性记忆和简单运用,而对灵活多样的实用性翻译技巧侧重不够;两个主观试题(英语译成汉语的短文翻译、汉语译成英语的短文翻译)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翻译能力。但由于采用限时的闭卷形式,加之又受到两道主观试题本身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特长得不到发挥,更不能体现其创造性,造成多数学生只能靠上下文做理解性的翻译,很少有人能按照“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在两种语言风格与习惯上斟酌求精。从分数分配上看,三个客观试题占65%或70%,而两个主观试题只占35%或30%。这样的分数分配,容易造成多数学生为了保住及格,把精力和时间都花在相对主观试题容易答的三个客观试题上,而对两个主观试题,尤其是汉译英只是敷衍了事。这种现状也会导致学生平时不用功,期末考试靠突击,虽然也能让多数学生及格,但考试没有对学生形成外部压力和内在的激励作用。 

3.信息反馈与教学脱节。在翻译课程的传统考试中,由于考试是集中在学期末,尽管教师对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做了分析,也发现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由于通过考试发现的问题是在一个学期课程结束之后,加之平时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又知之甚少,而这些问题又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失去了分析总结试卷的意义,结果造成信息反馈与教学相脱节。 

 

二、翻译课程考试模式的思考与改革 

 

1.改革传统考试模式,树立“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理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人同全世界各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广泛融合,人才市场对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正与日俱增。而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高职院校肩负着责无旁贷的使命。 

所谓实用型即具有实效性、实用性。从翻译课程的培养目标而言,就是要使学生毕业后从事外语工作时,能应对多变的社会需要。一方面,学会如报告、广告、产品推广介绍、产品说明书、电子邮件、业务往来信函、应解聘书等各种文体的英汉互译。另一方面,又能应对日常工作中的口语交流。从这一点上说,翻译课程必须兼顾听、说、写的训练,从而满足社会活动中具有中等层次实用型而非高等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需求。而现实的高职院校教学,大多数仍在沿用本科院校过去的授课—练习—考试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个老三段和一个中心”。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期末考试,学校搞得壁垒森严,从管理层到普通教师都是“老内行”,考学生得心应手,而学生应考手忙脚乱。

学校的教育者都没认真反思,期末考试大家辛苦了一阵,却帮了今日教育的倒忙。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已经陈旧得再也不能陈旧啦。对教育者而言,现在亟须从根深蒂固的传统考试模式中解脱出来,摈弃与时代要求相悖的考试观,取而代之的是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理念。把考试当作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2.结合高职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代考试模式 

第一,建立“三结合”考试模式,实行全面考核。笔者所说的“三结合”的考试模式是:(1)实行平时、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这一结合要侧重平时多种方式的考试,加大课外作业和课外作业指导的比重,随时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施以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2)实行口语、笔译考试相结合。这一结合要侧重多种形式的会话训练,加大听、说活动的比重,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可以完成从一般简单会话到就工作相关内容进行正常交际的跨跃。(3)实行开卷、闭卷考试相结合。这一结合要侧重以多个时间段的开卷考试,可在教师指导下,用不同时间(主要是课外时间)按要求完成。 

第二,扩大命题内涵、突出高职实践技能的考试。教师在命题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翻译是实践课不是理论课这一原则。不要依赖教材,力争使试题内容和范围更贴近于社会实际。同时,规定有必答题和选答题,难易程度搭配,增加主观试题数量,并在试题分数和时间分配上也要向主观试题倾斜,提高主观试题在总体成绩中的比例。笔者建议,主观试题的分数与时间分配应控制在65%~70%或以上,以此突出实践技能的考试。 

第三,强化信息反馈,改进课堂教学。考试实际上是对教学的检验。学生考试的信息反馈与改进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信息反馈是改进教学的依据。通过信息反馈,教师会真正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困难,了解他们通过何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从而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计划,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走向学习英语的良性循环。所以,笔者认为:(1)每学期至少要在“三结合”的考试中获取三次信息反馈,这样会随时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2)改变那种在课堂教学中先讲后考的老套路。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尝试先考试后讲授的办法,把学生在考试(指用“三结合”的考试模式)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地归纳、分析、总结,并把这些反馈总结材料作为备课内容,从而带来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实用能力双赢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篇5

关键词:语言测试反拨效应英语教学

一、引言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学和测试是紧密结合的两个要素,测试作为外语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评估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又是测量外语教学成果、提升外语教学水平的必要方法。事实上,测试与教学以一种“伙伴”关系共存于外语教学体系[1],两者相辅相成,而语言测试对教师教和学生学所产生的影响则被称为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20世纪90年代末期,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将反拨效应引入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自此,西方学者不断地认识到语言测试对教学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语言测试反拨效应这一现象展开了大量且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之下,国内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使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国内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阅读了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内的大量研究文献,综合概括了近20年来学者对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重要研究成果。

二、国内语言测试反拨效应实证研究

金艳针对师生就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的设计及其实施的观念和态度访问了28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官及358名口语考试参加者,研究表明,所有考官和绝大多数考生都认为有必要开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对口语考试的设计及其实施持肯定态度。因此,金艳认为:“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对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有积极的反拨效应。”从研究工具的角度来看,在我国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初期,问卷调查和访谈是收集数据的主要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内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在研究工具的选用上得到了一定的突破。2002年,黄大勇利用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等多种手段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反拨效应研究,在此研究中,他分别对120名大学英语教师及l2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六所大学对18名教师的课堂进行了33个小时的课堂观察,结果发现:四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层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态度、时间分配,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总的来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积极反拨效应远远超过其产生的消极反拨效应。2003年,辜向东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开展的最大规模的语言测试反拨效应实证研究,包括管理者、教师、学生在内的4500名考试参加者参与其中。除此之外,此项研究还采用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工具收集研究数据,其中包括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文件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参加者对测试持肯定的态度;(2)相对测试对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更多影响的是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教学态度;(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产生的影响因学校而异,因年级而异,因教师而异;(4)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带来的正面反拨效应远远超过了负面反拨效应。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及结果分析

本项目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以将要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其中男同学有1267名,女同学有2353名,专业涉及文科和理科。此次的调查方法主要以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访问为辅,在此次问卷中,问题涉及大学英语课程课时的安排,学习英语的目的,学习的态度、内容、方式等,分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与学的积极效应和消极影响,结果如下:

我校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异。此次数据表明,只有53.4%的学生真正对英语感兴趣并且愿意主动学习英语,这些同学表示英语是一门普遍且有着重要作用的知识学科,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有47.6%的同学则反映因为大学英语是学校安排的必修课,并且要参加英语期末考试而不得不学,这些同学表示虽然没有兴趣,但大学英语学习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有57.3%的男同学和62.5%的女同学是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而准备考试,而有46.3%的男同学和57.4%的女同学是为了考研、出国留学等继续深造而准备英语学习。

在准备考试阶段,有55.6%的男生和60.6%的女生;表示自己不会特意为了考试而去准备,会像平时一样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和习惯合理地学习;35.9%的学生表示会在考试的前一个月开始着重进行英语复习;11.7%的学生则会在考前的一个学期就着手准备。复习工作一般分为四大块,听、读、写、译,每一大块都是一个必须注意且克服的点,在准备考试的方面因人而异,60.4%的学生会通过找一些原声音频、新闻广播和歌曲之类的材料,循环地进行听力训练,提高自己听的能力。80.5%的学生则会通过反复地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进行训练,熟悉题型,掌握听力节奏。15.6%的学生会通过老师在课堂上播放的听力材料锻炼听力能力。阅读的准备方法方面,有大约30%的学生会选择记单词作为备考阅读的重要方法之一;27.3%的男生和24.8%的女生则会熟练地阅读和背诵教材上的课文材料进行提高;24%的男生和21.4%的女生会集中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文章、报纸、杂志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在写作方面,有55%的学生选择背诵经典的句型和套用四级写作的标准模板进行写作训练,只有约15%的学生会通过英语周记和总结这一方式提高写作水平。翻译方面,有43%的同学会选择做四级真题及模拟试卷进行翻译训练;24.4%的男同学和23.7%的女同学会系统地学习翻译技巧,在平时的练习中总结规律,系统学习;18.5%的男生和14.3%的女生会在课堂上主动和老师同学一起翻译并讨论长、难句的翻译方法。以上数据表明,男女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四、结语

四级考试作为我国最大型的英语考试之一,影响上百万的大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四级考试的内容形式也在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变得更加适应社会地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后续正面反拨效应能够更加突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aldersonJ.&wallD.Dosewashbackexist?[J].appliedLinguistics,1993,14(2):115-129.

[2]BaileyKm.workingforwashback:areviewofthewashbackconceptinlanguageteaching[J].Languagetesting,1996(3).

[3]原萍.成就测试对外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J].外语教学2002(04).

[4]陈晓扣.论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3).

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篇6

关键词:起始年龄;听力;相关性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34-011.近年来,中国的外语学习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

各种双语早教班和国际幼儿园的出现似乎在提醒人们"外语学习越早越好",二语习得好坏与学习起始年龄早晚的关联问题是目前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关键期是否存在一直是研究者们讨论不休的话题,至今尚无定论。1967年,Lenneber在他的重要著作《语言的生物学基础》中提出了"关键期假设"(CriticalperiodHypothesis,简称CpH)的说法,认为人有个生物时间表,其中有一段时间人们很容易极自然的学习语言,而在这段时间外,学习语言的困难性就增大了。一些语言学家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的理论,认为第二语言获得的最佳期是在6~12岁之间。关键期假设理论提出了关于年龄与外语学习之间联系的假想,体现了生理年龄阶段对于学习成效和水平等各方面的影响。

2.研究过程

本研究通过对抽样对象收集和详细记录数据,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英语学习起始年龄与英语听力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提出假设:英语学习起始年龄与英语听力能力相关。并进一步回答以下问题:英语学习起始年龄对英语听力的哪些方面影响最大;就英语听力水平而言,何时是英语学习的最佳起始年龄。课题组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进行精确查询。对以上文献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进行分类整理,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基本掌握国内外有关英语学习起始年龄、英语听力的研究现状。以沈阳建筑大学的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28人)和二年级(30人)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测试等手段,做出调查。

本研究以Bachman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为依托,运用雅思听力真题对受试的英语听力能力进行测试。交际性语言测试是一种行为测试,是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完成实际的交际任务来测量考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注重选材的真实性和多样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以其重视学生的需要,直接测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对外语的教学和学习有积极的反拨作用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影响了传统的英语测试和教学,是目前最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的考试中的测试理论。杨爱英认为雅思测试充分体现了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精髓,是语言测试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雅思测试综合地体现了语言测试的基本要素,并基于语言测试理论的等级模式创建了评分标准。雅思听力材料分为四段:前两段注重考查考生听力理解和记录特定的事实性信息的能力,涉及社会生活范畴的话题。第一段材料以两人间的对话形式出现,如关于旅行安排的对话。第二段材料为一个人的独白,如介绍博物馆开放时间的录音。后两段重点考查考生听力理解特定的信息、态度和发言者的看法的能力,与教育或培训环境下的话题更为贴近。第三段材料是不超过4个人之间的对话,比如老师和学生关于作业的讨论。第四段材料为一个人的独白,如关于一般性学术话题的讲课内容。雅思听力考试听力部分的题型多样,主要的题型有:完成填表、记笔记、流程图、总结,选择题,填空题,完成句子,为图表、计划或地图进行标记,分类,和配对等。

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受试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按照英语学习起始年龄将受试分为幼儿起始组(3-5岁),小学低年级起始组(6-8岁),小学高年级(9-12岁),以及中学起始组(13岁以上),分别为12人,17人,23人和6人。同时调查其他相关因素,如开始英语学习的形式及机构,英语启蒙教师的基本状况,学习强度和频度等。

3.结论

问卷回收之后,我们要对数据进行认真细致的分类整理并使用SpSS软件下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科学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英语学习起始年龄与英语听力的相关性。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英语学习起始年龄与和英语听力有一定的相关性,总体呈现正相关。考生在听力理解和记录特定的事实性信息的能力上与英语学习起始年龄相关性不大,但在考生听力理解特定的信息、态度和发言者的看法的能力与英语学习起始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就英语听力水平而言,6-9岁是英语学习的最佳起始年龄,其次是9-12岁阶段,3-5岁位列第三,而13岁以后开始英语学习的相对听力能力交差。英语听力能力还受到其他因素得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始英语学习的形式及机构,英语启蒙教师的基本状况,学习强度和频度等都对受试目前的英语能力有一定影响。其中在正规机构开始学习,英语启蒙教师水平较好(如大学本科或硕士以上学历,英语相关专业,或发音标准的外籍教师等),学习强度和频度适中,有一定规律性的持续的学习等因素,基本在各年龄段都有正影响。反之,则起反作用。这些因素对起始年龄在3-5岁和6-9岁年龄段的学生影响较大。

总之,起始年龄是影响受试英语听力成绩的因素之一,但是起始年龄因素在整个外语学习过程中并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被试的组内差异的大小无规律可寻,单一的年龄因素不足以解释这一现象。造成不同起始年龄学习者英语学习成绩差异还有其他因素。多因素研究可以呈现更综合的解释,因此将来应采用多因素研究的方法讨论英语学习者的听力能力差异。当然,本研究受试的人数不够充足,专业、域分布及类型较为单一,将来应扩大受试对象范围,选取不同省市、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的英语学习者作为被试,呈现的研究结果才能更具代表性。本研究的结果对从事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启示,为有志于研究听力教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和新的思路,为教育管理机构以及广大家长提供教育规划和子女教育参考。参考文献:

[1]林庆英.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之研究现状述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郑禹.起始年龄与二语语言能力相关性研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12

[3]阴小蓓.关键期假说及二语语言能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篇7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考试模式

一、前言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是衡量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所以考试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考试模式不改革,教师的教学不可能有多大的变化,教育改革也就很难推进。

专业英语,在考试方式上已经做出了相应改革,有些科目已经借助现在的硬件设施,跳出了传统的纸质试卷。比如,口语考试,可以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自己朗读或者对话并随机录音,老师负责听录音打分。但是众所周知,专业四八级考试仍是衡量学生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挥棒,而从专四和专八的公平公正上看,是不允许把实践、操作和平时表现等纳入考试成绩。另外市场选拔人才的标准和高等院校教育的目标说明现在奉行的还不是大众教育,我们始终脱离不了精英教育的轨道。最终的结果就是为了选拔精英,大量的英语专业学生其实是在“陪读”,毕业后没有出路!

多数中国学生学了几十年英语,依然听不懂、看不懂、说不出、写不出,远远背离了为交际而学习英语的初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的命题都是按照选拔精英的标准而设计的,学生必须准确地拼写出单词,错了一个字母,整个单词就全部都错了,这就导致学生花大量的精力去准确地拼写每一个单词上,词汇量无法增加;学生必须准确地用语法来进行表达,语法错了整个句子就是错的,这就导致学生不敢轻易开口、轻易下笔;学生必须透彻地理解英语文章,即便把文章的意思读懂了,把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阅读题做错了也白搭,这就导致学生没有大量阅读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一个词汇量小、不敢说、不敢写、不愿读的学生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这样学到的英语也不能够达到交际的目的。

如何在专业英语期末考试模式上进行改革,使成功素质教育和人才选拔有机地结合呢?有没有既可以促进学生为了交际而学习英语,又能够选拔人才的方法呢?有的。其实,期末英语考试可以按照这样的题型设计和评分标准来操作:

二、题型设计

每学期末只安排一次课程考试,不像现在这样每门课都要考一次,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财力物力等。考试分为四个板块――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突出听说领先。其他科目课程内容全部融入这四大版块中。避免学生出现错误认识,即其他科目不重要可以少花些时间。既然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并重的学生,就要注重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的培养,所以像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词汇学、英美概况等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课程需要融入到这四大板块之中。

考试时,由学生抽签决定先考哪个版块。每个版块由数位老师负责,这样所有的考试半天或者一天就解决了,避免以前长达一个星期的考试时间跨度。具体考试题型如下:

题型一:听力。两个方案,一个就是依照任务教学法,老师每次课前给学生布置数篇听力任务,每堂课都进行测试,期末只需要汇总平时成绩,取其平均值。方案二和方案一有些类似,仍然是任务教学法,不同的是到了期末,老师从布置的任务里面随机抽2到3篇短文让学生边听边写答案,马上给出分数。尽量使每个学生的听力材料不一样,避免漏题行为。

题型二:口语。学生先对某门课程做个自我介绍比如自己学到了什么,时限2分钟;其次学生两到三人分组,自编对话。老师负责创设交际语境。或者由老师指定话题,让学生们临时辩论。时间3~5分钟就可。思维活跃,应变力强的学生肯定说的多,得分就高。

题型三:阅读。这个题型应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定阅读篇目,第二部分为长篇阅读。指定阅读篇目就是老师在学期内指定学生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或者是百本好书。期末只考核学生是否读过、读懂。只要学生都读了而且懂了指定阅读篇目,就应该得满分。这个题型设计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巩固和扩展词汇,积累语言素材,形成语感,并体验阅读的乐趣,因此这个题型把握的度就是读懂就行,绝不能增加题目的难度,给学生带来负担。长篇阅读就是现场提供长篇阅读材料,学生读懂,把意思大致复述出就能够得满分,这个可以就是英美概况或者跨文化交际教材里的东西。该题型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感和阅读速度,促使教师重视学生阅读量的增加、语感的培养和阅读速度的提高。

题型四:写作。和四六八级题型基本一样,但是不设置字数要求,内容则要跟学生的其他课程挂钩,只不过现在全部变成评述题,要求学生给出观点,如从英美概况就可出这样的题目:有人认为英国的教育制度优越于中国的教育制度。你同意吗?再比如,海明威认为,所有美国文学都源于一本书:《哈克贝里芬历险记》。试对其进行评述。评分标准上侧重从整体上看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的流畅程度,单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不影响表达,只酌情扣分,不单纯以错误数量扣分。

三、评分标准

先谈谈专业素质怎么评分。四个板块组成四个分数。按一定比例汇总四个分数,得出学生的总体分数,听力和口语的分数要偏重,建议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个板块比例配置为:30%:30%:20%:20%。分数输入电脑,按从高到低把某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排序,把学生分数分成四个等级aBCD。得a的学生占40%,得B的学生占30%,得C的学生占20%,得D的学生占10%。然后再按一定比例给与学生相应的学分,建立等级学分制,体现差别。规定得C的学生获得本学期所有课程的基本学分,a等级学生,除了给与本学期的基本学分外,再给他们的学分乘以相应的系数比如0.5,B等级的学生可以乘以0.2个系数,而处在D等的学生则乘以负0.2。这样一来,哪些学生专业素质高哪些学生专业素质低马上就一目了然了。

其次,是非专业素质的评分。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在前面的四个板块的评分中没有体现出学生平时的表现。学生是否有迟到早退现象,有否逃课,作业情况如何,课堂互动情况如何,无从得知。这个就得依赖任课老师的平时成绩记载表,学期末汇总所有任课老师的记载表,给学生一定分数,然后再结合其他非专业素质课程,如马哲,实验设计,论文设计等按一定比重给与学生相应的素质学分。依然采用上面提到的等级学分制,体现差别。这样当学生毕业的时候,成绩单上不是每门课程的具体分值,而只是两部分―专业素质学分和非专业素质学分。这既体现了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也有利于用人单位选拔人才。

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篇8

【论文摘要】本文从坚持分级教学、构建立体语言学习模式、组合多型课程设置以及建立综合学业评估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了加强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研究。

团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概念,被定义为“为了共同目标,由技能互补且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群体”。20世纪80年代,团队理论中的同伴互助(peerCoaching)概念运用到教师工作领域,提倡教师共同工作,形成伙伴关系,通过共同研学、示范教学以及系统地进行教学练习和回馈等方式,彼此学习和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伴随着该文件的出台,高校教学团队的构建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结合我校实际,探讨加强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大学英语课程是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设置的一门必修课。它覆盖面广(全校学生)、课程周期长(4个学期),课时多(256学时)、授课频度高(2次/周)、对学生影响较大(毕业、考研、就业、出国都需要英语成绩),被许多人称为窗口课程,因此受到各高校的关注。

大学英语教师任务繁重(教学工作量通常为12课时/周),要独立完成大学英语1~4级全部课程(听、说、读、写、译)的教学,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研读教材、撰写教案、授课讲台、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命题考试、阅卷登分、评定成绩等流程,像一条结构复杂的“流水线”。长期以来,教师独自一人在长长的“流水线”上一遍遍地走过,个体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教学内容的拓宽加深以及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变得异常复杂,仅靠教师传统的“单兵作战”教学模式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于是需要建立一个由业务能力、知识技能、特长优势互补的教师组成的团队教学模式,利用团队合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为了完成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这一首要任务,实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终极目标,我们组建了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依托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教学平台,努力从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学业评价方式和网络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坚持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

为解决我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行政班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依据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将2010级89个新生班作为试点,以高考英语成绩和入学分级测试成绩作为确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初始级别的依据,将学生分到三个不同级别的授课班级(a级高级班、B级中级班和C级基础班)中学习。三个级别的教材不同、教师配备不同、教学要求不同、学习目标不同、考核方式也不同。学生根据所在的不同级别,使用相应级别的教材,遵循相应的教学要求,从a~C级依次在2~4个学期内完成大学英语1~4级的学习,各级别课程考试通过后方可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a、B级分配中国教师和外籍教师各一名,中国教师在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外教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演练外语的真实环境。

我们按照团队成员的年龄、个性、专长分配教师到不同级别的教学组。各分级教学组教材统一,教学内容相同,教学进度一致,组内集体备课,分工合写教案讲义,制作课堂教学课件。老师们通过集会、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分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体会,一改过去相对封闭且处于自身既有经验重复性运转的状态,形成了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团队氛围。

二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深化教改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依照《课程要求》所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我们应力争建设课堂面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网络学习和传统学习相结合的立体语言学习环境。

面授课程的内容重点应放在读写译教学上,兼顾听说教学。自主学习体现在充分利用我校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努力促成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现有雅信达、新时代交互英语,斯伯德课程三个平台,各平台的内容和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学生可前往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自主学习,也可在任何时间、地点登录因特网进行网络学习。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每学期30小时的大学英语学习平台上的指定内容(以听说为主,辅以语法、词汇和写作练习),并就学习内容命题组织三次相关测试,期末则依据测试分数和学习时数评定自主学习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15%)。

我们提倡学有所用、以用促学的教学原则,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多年来,我们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等全国性竞赛的校内选拔赛,并借此契机开展一年一度的校级英语竞赛、词汇与语法能力竞赛和阅读听力竞赛。竞赛全程录像,竞赛组委会为获奖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使用英语的乐趣与喜悦。在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的同时,浓厚了校园的外语文化氛围,也有力地支持和补充了第一课堂的教学。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对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主要采用了发挥专长,分工合作的做法,一方面,利用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指导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授课效果;另一方面,中青年教师思维活跃,精力旺盛,易于接受新观念、新知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使用和管理技能,因此成为实施新教学模式、开展第二课堂的主力军。在这样一个团结协作、共享互动的环境中,每位团队成员的知识、技能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成为携手前进的教师群体。

三组合多种类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成员多毕业于国内名校,近1/3的教师有海外学习工作的经历。各位老师术业有专攻,研究方向和兴趣取向各异。转贴于 为了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为了响应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我们按照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兴趣和意愿,也充分考虑我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因素,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把过去以语言基础教学为主的、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改为包括基础英语课程、应用英语课程和英语提高课程在内的多种类型组合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大学英语精读、泛读、听说、写作等基础必修课程,而且还涵盖了实用英语写作、实用英语语音、高级英语听说、实用英语阅读、科技英语阅读、大学英语6级、英美概况、美国社会与文化、法律英语等12门英语技能类,应用类和文化类选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目的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英语学习个性化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四以促进学生能力提高为原则,建立综合性的学生学业评估体系

国内外学者对学习评价一般分为过程性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者用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后者用来评定学生的最后学习效果。多年来,我校大学英语在学期总评成绩中,体现过程性评价的平时成绩仅占总评成绩的30%,代表终结性评价方式的期末考试则占总评成绩的70%。我们认为,这种传统的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质量的终结性评估为主的做法,不利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的积极性。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在教务处和学院的支持下,我校建立了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测试与评估体系,强调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的相结合,首次大幅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重,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卓有成效的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科学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改革后的学生学业评估体系中,形成性评估占学期总评成绩的65%,对学生进行全面多样化的评价,其中包括检验阶段性学习效果的3次月考(10%×3)、指定自学内容的听力验收测试(10%)、平时成绩(10%)(在出勤、课堂表现、课文预习、小测验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做出评定)和自主学习(15%)(完成大学英语学习平台上的指定内容,并就学习内容进行测试,期末依据测试成绩和学习时数评定自主学习的成绩),形成性评估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在实施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尤为重要。目前,我校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上的教学过程管理软件均能实现对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各种活动的准确记录,既科学又方便地为形成性评估提供了有效保障。终结性评估(期末课程考试)占35%,考试内容与教材和网上指定学习内容相结合,以评价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强调听说能力的考核。

教学团队建设是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努力目标是:建设一支教学质量高、师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大学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绝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将反思与总结前期建设的状况和实践经验,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的人员结构,针对岗位特点要求和教师的专长进行角色界定,分工协作,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并通过承担课程建设等科研工作,使团队成员成为教学科研的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唐镭.论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0

[2]俞祖华等.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鲁东大学学报,2008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

[4]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

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篇9

关键词:试卷分析信度效度区分度

一、引言

教学与测试分不开。测试可以检测教学的结果,为提高改善教学提供有效的信息。如今,英语已经成为对一名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所有院校都有开设英语专业,还有各式各样的英语培训机构。但是老师们教得如何,培训机构培养得如何,人们学英语到底学得如何,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们的英语又怎么样,我们还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来检验。我们熟知的英语考试很多,比如全国英语公四、公六考试,出国留学的雅思、托福考试等等一系列的考试。这些考试测试操作严格,有很完整的试卷设计、测试操作、评分操作、还有试卷分析过程,获得了人们普遍的认可。其实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于大大小小的测试也要学会对测试试卷的分析,以获取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准确信息。我们首先要保证我们的测试是客观的和科学的,从而发现我们在试卷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提高我们的测试水平和测试能力,为教学提供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本论文选取2007级英语专业一次精读半期考试试卷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试卷题目的信度,难度系数,区分度等,为以后此类考试题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和建议。

二、测试的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的基本概念

(1)信度: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即如果用同一份试卷对同一组学生进行前后两次测试的话,两次测试成绩在多大程度上会相吻合。信度受试题的质量、考试的组织、试卷的评判等因素的影响。要保证试卷有较高的信度,首先试卷要有一定的量,一般题量越大,信度越高。同时作为考试结果的分数要有一定的分散度,要呈正态分布,及中间大,两头小。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保证试题具有一定区分度,且难度适中。

(2)效度:效度就是考试的有效性,是指考试是否测量了它所想要测量的东西,即考试是否达到了目的,考试所考的内容是否是想考的内容。效度包括表面效度、同期效度、构卷效度和内容效度。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是指是否考了大纲规定要考的,或者说考试的题目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所有测量的目标。主要是测试的内容是否和测试的目标有关;测试内容是否有代表性;是否全面地体现了要考查的各方面的内容;试卷中是否有足够的题目去体现所要考的各方面内容;测试内容是否适合测试对象等。(刘润清,韩宝成.2000:172)

(3)难度系数:难度一般以正确或错误回答某道题的人数与总体人数之比作为指标,一般来说,最好是测试的平均难度接近0.5。对于对错型项目的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p=答对题目的学生人数/总的答题学生人数

难度系数的数值越大,难度反而越小,项目越容易。

而对于非对错型项目的易度指数难度,就是一组受考的成绩率。所谓的成绩率,就是一组受考在一个项目上的平均成绩与这个项目完全做对时的成绩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p=学生在这个项目上的平均成绩/这个项目完全做对时的成绩

一般来说,难度系数在0.3~0.7之间是可以接受的,难度系数达到0.4~0.6的项目是比较好的。

(4)区分度:区分度是指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区分度用D来表示。当D为正值时,说明试题为积极区分,即高分组通过率高,低分组通过率低,当D为负数时,说明该题是消极区分,高分组通过率低,低分组通过率高。一般来说,我们将所抽出的总学生分为高分组,中等分组,和低分组。高分组和低分组各取抽样总人数的1/3。区分度的计算公式为:

区分度=高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

区分度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区分度可以显示项目的质量。一般来说,区分度应该大于0.2。小于0.2的项目质量比较差,应该予以淘汰。

三、试卷分析结果和讨论

这次我们选择了2007级英语英语语言文化系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总共抽取了26位同学的考试成绩进行试卷分析。

试卷的题目清楚,排版一目了然,试题没有拼写错误。这首先能够保证学生不会因为没有误读题目而答错题目。在此基础上再就试卷进行分析。

1.我们先看一下这份试卷的结构。

这份试卷分为六个部分,考察了学生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写作能力、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识记能力。有四个主观题型,分值占65分。分别是选词填空及词型变换、释义改写、改错、和篇章理解,考察了学生的词汇、语法和写作的能力。两个主观题型,分值占35分。分别是阅读理解和常识选择,考察了学生的阅读推理能力和识记的能力。另外试卷总共题目差不多60个。

从结构上来讲,信度和效度这份试卷是较好的。首先,试卷的题型比较多,有六个。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能力,是具有效度的。像改错,释义改写,篇章理解这样的考察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很好的题目占到了55分,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考试成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60个项目的题量也比较合适。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把答完卷子。对于期中考试这样的非选拔性考试这是合适的。

2.学生成绩

抽取的26人的考试成绩为67.2分,24人及格,2人不及格,通过率为92.3%。

平均分以上的有13个,刚好一半。对于期中考试这样的非选拔性考试是可以的。

再看下面的学生成绩分布图

学生成绩基本上称中间大,两头小的状态,但是60分到65分的人数比较多,正态分布图还是不够明显。初步反映出题目的设置有些问题。当然也许这和我们选择的人数太少有关系。只有对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仔细分析后,我们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试卷的具体质量。

3.试卷的难度、区分度

试卷各个题型的难度系数几乎都在0.6以上,多数在0.7左右,甚至有的达到了0.8,可以知道试卷的总体难度系数不大。对于像期中这样的非选拔性考试来说能够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是可以的。但是选词填空与词型变换这一题难度系数达到了0.8,可以适当加大,而改错题目难度较大,可以适当减小难度。学生说明题目的区分度也是不错的。多数题型的区分度在0.2以上,释义改写和阅读选择的区分度甚至达到了0.4~0.6之间,是很好的。但是选词填空及词型变换、改错的区分度为0,说明题目出得不够理想,这样的题目下次应该不再选择。但这并不是说这样的题型不好,而只是针对这次选择考试的题目还存在问题。下次应避免这样的题目的出现。

具体到各个题型看考察学生的能力,可以发现学生做其它题还好,做改错题,和阅读理解题还不够不理想,特别是改错题,原因到底在哪里?改错题,阅读理解题,还有篇章理解题同样是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什么篇章理解题的难度系数小这么多?改错题和阅读理解有标准的答案,篇章理解的答案却是灵活的,老师在评卷过程中的标准是不是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分数?进而影响了试卷的难度系数值。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卷的信度。

4.阅读理解和常识选择的分析

这一题主要考察的学生的识记的能力,所以只要学生记住了知识就能够答得对。这一题的总的难度系数也只有0.7,算是拉分的题目了。甚至出现了第五题这样的送分题目,一点难度没有外,也没有区分度。虽然说我们需要保证一定的通过率,但是题目也不能没有难度,只是说难度要适中。但是这一题难度不一,好些题目难度不是太小就是太大,比如第六、七、九题就是难度太小,而第十题又是难度太大了。再说区分度,虽然区分度都是正数,是积极的,但是总的来说这题型区分度过小,一、二、三、五、六、七、九区分度都小于0.2,属于应该淘汰的项目。只有四、八、十这3题的区分度可以接受。但从难度、区分度一起看的话,只有第八题是比较理想的题目。即使作为拉分的题目,这道题型所设的题目还是需要大加改进,一定程度上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增加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阅读理解是考外语时学生们通常做过的题型。它的出题可以很灵活,可以考察学生的迅速反应查找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但是老师们通常喜欢出的题就是选择题。

这份试卷阅读理解的平均难度系数为0.612,难度适中,总体比较好。不过有些题目难度还是不够好,比如八、十四、十六。再看比如区分度,很不理想。五道题目的区分度为负数,四道题目的区分度为0,另外还有六道题目区分度不到0.2,总共十五道题目都应该淘汰,比例太高了。但是也有很好的题目,比如说第二题,难度0.42,区分度0.5,刚刚是我们最最需要的。

所以说虽然选择题是老师很容易出的题型,也是老师们喜欢出的题型。但是选择题很难出,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四、小结

作为半期考试,这张试卷的题型是不错的,主观题客观题的分配比例适中,便于老师修改试卷,总体的难度还够,对于非选拔性的考试还算通过。但是试卷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题目项目的难度区分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区分度的把握上,非常弱,不能明显地区分学生的能力。选择题的难度区分度不理想,有些题目该淘汰的应该予以淘汰,该改进的改进。还有评判试卷的标准也要适度。

这只是我们就一次半期考试作的简单的试卷分析。虽然简单,可以反映出试卷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给老师们发现学生们的薄弱处,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比如这次的改错和阅读理解,学生们做得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对症下药,加强学生的语法知识和阅读技巧的训练,或者提醒学生自觉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所以进行试卷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每次考试后,老师们应该坚持进行试卷分析,暴露显示的问题,了解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们如果能做做试卷分析,了解自己的不足,对于提高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晓扣,李绍山.谈语言测试的结构效度[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3),45-49.

[2]黄和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223-240.

[3]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刘润清,韩宝成.外语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苏惠芬.英语试卷质量分析方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06),45-46.

[6]孙成岗.现代语言测试与试卷分析[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4),82-86.

[7]汪美琼.大学英语试卷分析探析[J].青海师专学报,2008(02),103-107.

[8]王新.浅谈试后卷面分析的重要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83-85.

[9]刘丽华.英语专业精读期末考试内容效度的个案研究[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9(01),104-106.

[10]徐欣,王秋生,高庆山.试卷分析学校教学及教学管理的指导作用[J].北方经贸,2000(05),159-160.

英语作文期中考试总结篇10

论文摘要:本研究采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自制了一份英语词汇测卷,测试采用四种题型,分别考察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运用和理解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该词汇试卷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英语词汇水平,具有较高的效度,基本可以应用于分班测试。

一、调查目的

中国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究竟如何?词汇量究竟有多少?是否一份词汇测试卷就可以测试出该生的英语水平?本研究的词汇量调查有三个内容:

1该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整体英语词汇水平处于什么阶段?

2该词汇测试试卷是否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

3该词汇卷是否能有效地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分班?

二、调查概况

(一)测试样本

将测试样本分成两组,第一组参加词汇前测,第二组参加词汇测试。(二)测试工具

本次测试采用了两套试卷,一份为笔者自制的词汇测试卷,一份为当年的期末考试卷。表1数据表明该词汇测试卷的效度为0.97,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可以用来测试综合英语词汇水平。

(三)词汇测试卷的构建2试卷编制。本次试卷共有四大题型,200道题目,每个题型50小题,每小题0.5分,总分100分。(2)搭配题:英文单词搭配中文含义或英文含义。这种题型主要是用于考察学生使用正确单词含义的能力(ellisandSinclair,1989,引自Sheehan,2003)。前测实施后,删去了80题,因此最终的词汇测试卷翻译30题,搭配40题,选择40题,填词10题。填词题被证明是最难的一道题,所以删去了大部分,保留了一小部分,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测试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四)词汇测试卷的再构建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词汇测试结果

从下表2的数据中可以显示每一级词汇的得分情况:

表2数据表明,随着词汇难度的加大,掌握程度随之降低。初中英语词汇量的掌握程度只有74%,这意味着大一新生还有26%的初中词汇没有掌握,同样的,仅有61%的高中词汇被掌握;Cept-B、Cept-a和Cet-4的词汇掌握程度的区别不是很大,造成这一结果现象是由于Cept-B、Cept-a和Cet-4选取的词汇很有限。总的来讲,这一结果表明高职高专大一新生的整体英语词汇水平处于初中和高中阶段。

(二)期末英语考试结果

期末英语考试卷的满分为100分,与词汇测试成绩相比较,期末考试成绩与之很一致。如此高的一致性,说明综合英语能力与词汇量的大小相关。下表显示了期末英语考试成绩与词汇测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期末英语考试和词汇测试的相关性达到了0.78,平方后得到0.61,这个数据表明词汇测试的成绩能够反映期末英语考试中61%学生的成绩,两项测试的一致性程度很高。

Laufer在1998年阐明:许多研究者发现词汇量能很好地预测学习者的阅读理解、写作质量的能力,同时也是语言流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研究数据也同样表明了词汇量与把阅读和写作作为主要考察项目的综合英语能力测试的相关性很高。

(三)期末英语考试与词汇测试排名的相关性比较

统计数据说明,这两项考试的排名相关性为0.64。根据学生的词汇测试成绩和正态分布下的标准差的比率(文秋芳,2005),我们把这129名学生分成三个班:好、中、差。同时也按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班,并把按后者进行的分班看作更加可信,则分错班的学生数如下表所示。根据上表,共有21名学生分错了班,比率为17%,108个学生分入适当的班级,比率为83%。这些数据表明按照词汇成绩分班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被分错班,那么分班就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

四、讨论

(一)该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实际英语词汇水平所处的阶段

从词汇测试的考试结果来看,可以推断该院校的大一新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在上大学之前就应该习得的中学词汇。

根据采访调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一些学生坦言他们讨厌背单词,而且从小也没有养成记忆单词的好习惯,另一些学生直言他们对英语不感兴趣,他们对英语基本知识的了解很贫乏,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认为他们没有环境去练习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还有的学生说他们进大学是来学技术的,英语对他们没有用,所以他们打算放弃。二是我们现行的教育问题:首先,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入学门槛较普通或重点院校要低很多,在招收新生时,英语成绩并没有划定单科成绩录取线,其次,不同地区的初等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来自农村的学生们说他们那儿的有些老师连发音都带有明显的地方口音,很不标准,这使得他们很羞于开口读英语,以致于不愿意学英语这门课程;最后,当前的英语教学在促进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方面做得不够,教师在课堂上说得过多,而学生却练得太少。

(二)该词汇测试试卷是否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三)该词汇试卷是否能有效地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分班

alderson等人在1995年阐明,分班测试应基于所在学院教学大纲涉及的方方面面Hughes(1989)认为分班测试应根据教学内容,这样不同的学生就能够适应不同的水平。

有些研究者认为,单一的测试是不能全面地考查一个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的,分班测试应该对学习者进行一系列的测试(murry,2001)。由于词汇是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一个关键部分,因此我们把词汇测试作为分班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把词汇测试应用于分班考试,但是,如果把所有的学生只分入三个班:好、中、差,则有17%的可能性会把学生分入错误的班级。考虑到分班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效,必须慎重使用词汇测试作为分班考试依据。

五、结论

1词汇测试卷的效度为0.97,具有很高的有效性。测试结果显示,大一的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初中和高中的词汇量,而这些词汇本应该在大学人学前就应全部掌握。测试结果还显示Cept-a、Cept-B和Cet-4的词汇掌握程度很低。词汇量太低很可能是造成英语教与学困难的一个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