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申请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57:50

种植申请书篇1

项目名称:永吉县西阳镇狼头村一百五十公顷有机水稻种植及优质大米精加工包装项目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所在地:吉林省永吉县西阳镇狼头村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

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项目负责人通信地址:邮编:132201

一、项目管理团队:

团队核心人员:

合作社理事长:

***在2008年3月创办了永吉县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当时合作社名称:永吉县鹏博稻米农民专业合作社——即是三一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前身。

***曾担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曾获得永吉县西阳镇“党支部书记”、“永吉县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优秀奖”、“吉林市文明个人”,合作社2011年获吉林省奖励资金壹拾伍万元。

***先生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知名肥料专家,他研发了“高钙富硒生物有机肥”获得了国家专利,现正领导东北三省土地修复治理的组织工作。主要负责新型生物有机肥、商品及农产品的标准制定,是我合作社高级顾问。

***是一名国家注册的会计师,从事会计工作40余年,现担任我们合作社财务总监。

***是我们三一合作社的基地负责人,从事水稻管理工作十一年多,现主要负责我们三一合作社水稻基地的工作,主要负责水稻种植、农机具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水稻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现正全力研究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和标准。

二、项目的内容和技术创新性、先进性、可行性

具体研发的内容和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本项目是西阳镇狼头村全村水田全覆盖,在一个灌区内便于集中管理,重点解决稻米的质量即营养、口感、度、米饭柔软不回生、有油性。关键技术是对土地治理、增加有机质。采用李树春老师高钙富硒生物肥专利技术,除草采取以生物农药+鸭田稻+机械除草+人工除草相结合模式。除虫以生物模式为主。用生态农业模式采用稻草喂牛,牛粪发酵制成有机肥还田等循环模式。

2、本项目的优势是狼头村的稻花香品种是我们合作社自黑龙江五常引进的品种,经过几年的发展,迅速在乃至全县铺开,我镇已成五常重要稻花香大米原料产地,苦于无加工、无品牌,我们现已注册了“麦泽源”商标,如果将全村整合到合作社名下,便形成基地+加工+品牌销售一条龙,家庭收入肯定大幅提升,新材料、新技术也绝大面积采用。

三、市场前景:

大米是口粮、是钢需产品,尤其是高品质大米,很难有大批量生产的,关键是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不强,最关键是农村生产资金严重短缺,没有资金来源,都是高利贷,农民苦不堪言。只有资金充足,高质量的大米才有保障,而且高质量的大米多少钱求不到,尤其是吉林大米,一个沈阳市场满足不了。

四、商业模式:

种植采用生态循环模式,以基地+加工+订单销售,农民以土地入合作社,按股分红,二次返利,二次把合作社的利润60%返给农民,走新型集体化道路,量才用人,共同富裕。

五、初步预算资金:

1、有机肥生产:钩机30万元、铲车32万元、四轮送肥车20辆60万元。合计122万元。

2、育秧中心:70万元。

3、插秧机8台,收割机2台,总计100万元

4、大米加工厂380万元,厂房120万元,材料库200万元。

5、水稻烘干机25万元。

6、低温储藏库300万元。

7、收购资金400万元。

8、包装:车间150万元,设备300万元,包装材料110万元。

9、流动资金380万元。

10、装载设备150万元。

11、车库50万元。

总计:2997万元

六、发展规划:

第一年以基础建设及有机肥生产为主,动员全村全部加入合作社用1500万元,第二年建加工厂以及附属设施1000万元,余下做预备金,第三年全面建成生态型旅游村,返还资金1000万元。第四年打响品牌返还资金1000万元,第五年形成大米品牌影响力,围绕大米文化做成乡村品牌,将剩余1000万元返还。

七、项目风险分析:

种植申请书篇2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农业植物新品种包括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糖料、蔬菜(含西甜瓜)、烟草、桑树、茶树、果树(干果除外)、观赏植物(木本除外)、草类、绿肥、草本药材、食用菌、藻类和橡胶树等植物的新品种。

第三条依据《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农业部为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批机关,依照《条例》规定授予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以下简称品种权)。

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品种保护办公室),承担品种权申请的受理、审查等事务,负责植物新品种测试和繁殖材料保藏的组织工作。

第四条对危害公共利益、生态环境的植物新品种不授予品种权。

第二章品种权的内容和归属

第五条《条例》所称繁殖材料是指可繁殖植物的种植材料或植物体的其他部分,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六条申请品种权的单位或者个人统称为品种权申请人;获得品种权的单位或者个人统称为品种权人。

第七条《条例》第七条所称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职务育种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育种;

(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完成的育种;

(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3年内完成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育种。

《条例》第七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仪器设备、试验场地以及单位所有的尚未允许公开的育种材料和技术资料等。

第八条《条例》第八条所称完成新品种育种的人是指完成新品种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育种者)。

第九条完成新品种培育的人员(以下简称培育人)是指对新品种培育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仅负责组织管理工作、为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能被视为培育人。

第十条一个植物新品种只能被授予一项品种权。

一个植物新品种由两个以上申请人分别于同一日内提出品种权申请的,由申请人自行协商确定申请权的归属;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品种保护办公室可以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是最先完成该新品种育种的人。逾期未提供证据的,视为撤回申请;所提供证据不足以作为判定依据的,品种保护办公室驳回申请。

第十一条中国的单位或者个人就其在国内培育的新品种向外国人转让申请权或者品种权的,应当向农业部申请审批。

转让申请权或者品种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向农业部登记,由农业部予以公告,并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业部可以作出实施品种权的强制许可决定:

(一)为了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的需要;

(二)品种权人无正当理由自己不实施,又不许可他人以合理条件实施的;

(三)对重要农作物品种,品种权人虽已实施,但明显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不许可他人以合理条件实施的。

申请强制许可的,应当向农业部提交强制许可请求书,说明理由并附具有关证明文件各一式两份。

农业部自收到请求书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需要组织专家调查论证的,调查论证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同意强制许可请求的,由农业部通知品种权人和强制许可请求人,并予以公告;不同意强制许可请求的,通知请求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依照《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申请农业部裁决使用费数额的,当事人应当提交裁决申请书,并附具未能达成协议的证明文件。农业部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裁决并通知当事人。

第三章授予品种权的条件

第十四条依照《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列入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的植物属或者种,从名录公布之日起1年内提出的品种权申请,凡经过育种者许可,申请日前在中国境内销售该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超过4年,符合《条例》规定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及命名要求的,农业部可以授予品种权。

第十五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销售:

(一)以买卖方式将申请品种的繁殖材料转移他人;

(二)以易货方式将申请品种的繁殖材料转移他人;

(三)以入股方式将申请品种的繁殖材料转移他人;

(四)以申请品种的繁殖材料签订生产协议;

(五)以其他方式销售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育种者许可销售:

(一)育种者自己销售;

(二)育种者内部机构销售;

(三)育种者的全资或者参股企业销售;

(四)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条例》第十五条所称“已知的植物品种”,包括品种权申请初审合格公告、通过品种审定或者已推广应用的品种。

第十七条《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所称“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是指至少包括用于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性状或者授权时进行品种描述的性状。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用于新品种命名:

(一)仅以数字组成的;

(二)违反国家法律或者社会公德或者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三)以国家名称命名的;

(四)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命名的;

(五)同政府间国际组织或者其他国际国内知名组织及标识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对植物新品种的特征、特性或者育种者的身份等容易引起误解的;

(七)属于相同或相近植物属或者种的已知名称的;

(八)夸大宣传的。

已通过品种审定的品种,或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的转基因植物品种,如品种名称符合植物新品种命名规定,申请品种权的品种名称应当与品种审定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审批的品种名称一致。

第四章品种权的申请和受理

第十九条中国的单位和个人申请品种权的,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机构向品种保护办公室提出申请。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其他外国组织,向品种保护办公室提出品种权申请的,应当委托机构办理。

申请人委托机构办理品种权申请等相关事务时,应当与机构签订委托书,明确委托办理事项与权责。机构在向品种保护办公室提交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交申请人委托书。品种保护办公室在上述申请的受理与审查程序中,直接与机构联系。

第二十条申请品种权的,申请人应当向品种保护办公室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和品种照片各一式两份,同时提交相应的请求书和说明书的电子文档。

请求书、说明书按照品种保护办公室规定的统一格式填写。

第二十一条申请人提交的说明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品种的暂定名称,该名称应当与请求书的名称一致;

(二)申请品种所属的属或者种的中文名称和拉丁文名称;

(三)育种过程和育种方法,包括系谱、培育过程和所使用的亲本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来源与名称的详细说明;

(四)有关销售情况的说明;

(五)选择的近似品种及理由;

(六)申请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详细说明;

(七)适于生长的区域或者环境以及栽培技术的说明;

(八)申请品种与近似品种的性状对比表。

前款第(五)、(八)项所称近似品种是指在所有已知植物品种中,相关特征或者特性与申请品种最为相似的品种。

第二十二条申请人提交的照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照片有利于说明申请品种的特异性;

(二)申请品种与近似品种的同一种性状对比应在同一张照片上;

(三)照片应为彩色,必要时,品种保护办公室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黑白照片;

(四)照片规格为8.5厘米×12.5厘米或者10厘米×15厘米;

(五)关于照片的简要文字说明。

第二十三条品种权申请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品种保护办公室不予受理:

(一)未使用中文的;

(二)缺少请求书、说明书或者照片之一的;

(三)请求书、说明书和照片不符合本细则规定格式的;

(四)文件未打印的;

(五)字迹不清或者有涂改的;

(六)缺少申请人和联系人姓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的或者不详的;

(七)委托但缺少委托书的。

第二十四条中国的单位或者个人将国内培育的植物新品种向国外申请品种权的,应当向农业部申请登记。

第二十五条申请人依照《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中写明第一次提出品种权申请的申请日、申请号和受理该申请的国家或组织;未写明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申请人提交的第一次品种权申请文件副本应当经原受理机关确认。

第二十六条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和外国其他组织,申请品种权或者要求优先权的,品种保护办公室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其提供下列文件:

(一)申请人是个人的,其国籍证明;

(二)申请人是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其营业所或者总部所在地的证明;

(三)外国人、外国企业、外国其他组织的所属国,承认中国单位和个人可以按照该国国民的同等条件,在该国享有品种申请权、优先权和其他与品种权有关的权利的证明文件。

第二十七条申请人在向品种保护办公室提出品种权申请12个月内,又向国外申请品种权的,依照该国或组织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根据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请求品种保护办公室出具优先权证明文件。

第二十八条依照《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中国的单位和个人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申请人应当在申请文件中说明,品种保护办公室经过审查后作出是否按保密申请处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品种保护办公室认为需要保密而申请人未注明的,仍按保密申请处理,并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九条申请人送交的申请品种繁殖材料应当与品种权申请文件中所描述的繁殖材料相一致,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未遭受意外损害;

(二)未经过药物处理;

(三)无检疫性的有害生物;

(四)送交的繁殖材料为籽粒或果实的,籽粒或果实应当是最近收获的。

第三十条品种保护办公室认为必要的,申请人应当送交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的繁殖材料,用于申请品种的审查和检测。申请品种属于转基因品种的,应当附具生产性试验阶段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审批书》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复印件。

申请人应当自收到品种保护办公室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送交繁殖材料。送交繁殖材料为籽粒或果实的,应当送至品种保护办公室植物新品种保藏中心(以下简称保藏中心);送交种苗、种球、块茎、块根等无性繁殖材料的,应当送至品种保护办公室指定的测试机构。

申请人送交的繁殖材料数量少于品种保护办公室规定的,保藏中心或者测试机构应当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应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补足。特殊情况下,申请人送交了规定数量的繁殖材料后仍不能满足测试或者检测需要时,品种保护办公室有权要求申请人补交。

第三十一条繁殖材料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实施植物检疫。检疫不合格或者未经检疫的,保藏中心或者测试机构不予接收。

保藏中心或者测试机构收到申请人送交的繁殖材料后应当出具书面证明,并在收到繁殖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有休眠期的植物除外)完成生活力等内容的检测。检测合格的,应当向申请人出具书面检测合格证明;检测不合格的,应当通知申请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重新送交繁殖材料并取回检测不合格的繁殖材料,申请人到期不取回的,保藏中心或者测试机构应当销毁。

申请人未按规定送交繁殖材料的,视为撤回申请。

第三十二条保藏中心和测试机构对申请品种的繁殖材料负有保密的责任,应当防止繁殖材料丢失、被盗等事故的发生,任何人不得更换检验合格的繁殖材料。发生繁殖材料丢失、被盗、更换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章品种权的审查与批准

第三十三条在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复审和无效宣告程序中进行审查和复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要求其回避:

(一)是当事人或者其人近亲属的;

(二)与品种权申请或者品种权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三)与当事人或者其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查和审理的。

审查人员的回避由品种保护办公室决定,复审人员的回避由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主任决定。

第三十四条一件植物品种权申请包括两个以上新品种的,品种保护办公室应当要求申请人提出分案申请。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对其申请未进行分案修正或者期满未答复的,视为撤回申请。

申请人按照品种保护办公室要求提出的分案申请,可以保留原申请日;享有优先权的,可保留优先权日。但不得超出原申请文件已有内容的范围。

分案申请应当依照《条例》及本细则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分案申请的请求书中应当写明原申请的申请号和申请日。原申请享有优先权的,应当提交原申请的优先权文件副本。

第三十五条品种保护办公室对品种权申请的下列内容进行初步审查:

(一)是否符合《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

(二)选择的近似品种是否适当;申请品种的亲本或其他繁殖材料来源是否公开。

品种保护办公室应当将审查意见通知申请人。品种保护办公室有疑问的,可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陈述意见或者补正;申请人期满未答复的,视为撤回申请。申请人陈述意见或者补正后,品种保护办公室认为仍然不符合规定的,应当驳回其申请。

第三十六条除品种权申请文件外,任何人向品种保护办公室提交的与品种权申请有关的材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未提出:

(一)未使用规定的格式或者填写不符合要求的;

(二)未按照规定提交证明材料的。

当事人当面提交材料的,受理人员应当当面说明材料存在的缺陷后直接退回;通过邮局提交的,品种保护办公室应当将视为未提出的审查意见和原材料一起退回;邮寄地址不清的,采用公告方式退回。

第三十七条自品种权申请之日起至授予品种权之日前,任何人均可以对不符合《条例》第八条、第十三至第十八条以及本细则第四条规定的品种权申请,向品种保护办公室提出异议,并提供相关证据和说明理由。未提供相关证据的,品种保护办公室不予受理。

第三十八条未经品种保护办公室批准,申请人在品种权授予前不得修改申请文件的下列内容:

(一)申请品种的名称、申请品种的亲本或其他繁殖材料名称、来源以及申请品种的育种方法;

(二)申请品种的最早销售时间;

(三)申请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内容。

品种权申请文件的修改部分,除个别文字修改或者增删外,应当按照规定格式提交替换页。

第三十九条品种保护办公室负责对品种权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并将审查意见通知申请人。品种保护办公室可以根据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陈述意见或者补正。申请人期满未答复的,视为撤回申请。

第四十条依照《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品种权申请经实质审查应当予以驳回的情形是指:

(一)不符合《条例》第八条、第十三条至第十七条规定之一的;

(二)属于本细则第四条规定的;

(三)不符合命名规定,申请人又不按照品种保护办公室要求修改的;

(四)申请人陈述意见或者补正后,品种保护办公室认为仍不符合规定的。

第四十一条品种保护办公室发出办理授予品种权手续的通知后,申请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2个月内办理相关手续和缴纳第1年年费。对按期办理的,农业部授予品种权,颁发品种权证书,并予以公告。品种权自授权公告之日起生效。

期满未办理的,视为放弃取得品种权的权利。

第四十二条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负责审理驳回品种权申请的复审案件、品种权无效宣告案件和授权品种更名案件。具体规定由农业部另行制定。

第六章文件的提交、送达和期限

第四十三条依照《条例》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使用中文,并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科学技术术语和规范词。外国人名、地名和科学技术术语没有统一中文译文的,应当注明原文。

依照《条例》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证件和证明文件是外文的,应当附送中文译文;未附送的,视为未提交该证明文件。

第四十四条当事人向品种保护办公室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打印或者印刷,字迹呈黑色,并整齐清晰。申请文件的文字部分应当横向书写,纸张只限单面使用。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提交的各种文件和办理的其他手续,应当由申请人、品种权人、其他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代表人签字或者盖章;委托机构的,由机构盖章。请求变更培育人姓名、品种权申请人和品种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国籍、地址、机构的名称和人姓名的,应当向品种保护办公室办理著录事项变更手续,并附具变更理由的证明材料。

第四十六条当事人提交各种材料时,可以直接提交,也可以邮寄。邮寄时,应当使用挂号信函,不得使用包裹,一件信函中应当只包含同一申请的相关材料。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提交日。信封上寄出的邮戳日不清晰的,除当事人能够提供证明外,以品种保护办公室的收到日期为提交日。

品种保护办公室的各种文件,可以通过邮寄、直接送交或者以公告的方式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委托机构的,文件送交机构;未委托机构的,文件送交请求书中收件人地址及收件人或者第一署名人或者代表人。当事人拒绝接收文件的,该文件视为已经送达。

品种保护办公室邮寄的各种文件,自文件发出之日起满15日,视为当事人收到文件之日。

根据规定应当直接送交的文件,以交付日为送达日。文件送达地址不清,无法邮寄的,可以通过公告的方式送达当事人。自公告之日起满2个月,该文件视为已经送达。

第四十七条《条例》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期限的第一日不计算在期限内。期限以年或者月计算的,以其最后一月的相应日为期限届满日;该月无相应日的,以该月最后一日为期限届满日。期限届满日是法定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限届满日。

第四十八条当事人因不可抗力而耽误《条例》或者本细则规定的期限或者品种保护办公室指定的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的,自障碍消除之日起2个月内,最迟自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内,可以向品种保护办公室说明理由并附具有关证明文件,请求恢复其权利。

当事人因正当理由而耽误《条例》或者本细则规定的期限或者品种保护办公室指定的期限,造成其权利丧失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2个月内向品种保护办公室说明理由,请求恢复其权利。

当事人请求延长品种保护办公室指定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向品种保护办公室说明理由并办理有关手续。

本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不适用《条例》第十四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二条第二、三款、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限。

第四十九条除《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外,《条例》所称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

第七章费用和公报

第五十条申请品种权和办理其他手续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农业部缴纳申请费、审查费、年费。

第五十一条《条例》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费用,可以直接缴纳,也可以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付。

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付的,应当注明品种名称,同时将汇款凭证的复印件传真或者邮寄至品种保护办公室,并说明该费用的申请号或者品种权号、申请人或者品种权人的姓名或名称、费用名称。

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付的,以汇出日为缴费日。

第五十二条依照《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申请人可以在提交品种权申请的同时缴纳申请费,但最迟自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缴纳申请费,期满未缴纳或者未缴足的,视为撤回申请。

第五十三条经初步审查合格的品种权申请,申请人应当按照品种保护办公室的通知,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审查费。期满未缴纳或者未缴足的,视为撤回申请。

第五十四条申请人在领取品种权证书前,应当缴纳授予品种权第1年的年费。以后的年费应当在前1年度期满前1个月内预缴。

第五十五条品种权人未按时缴纳授予品种权第1年以后的年费,或者缴纳的数额不足的,品种保护办公室应当通知申请人自应当缴纳年费期满之日起6个月内补缴;期满未缴纳的,自应当缴纳年费期满之日起,品种权终止。

第五十六条品种保护办公室定期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公告品种权有关内容。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七条《条例》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所称的假冒授权品种行为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印制或者使用伪造的品种权证书、品种权申请号、品种权号或者其他品种权申请标记、品种权标记;

(二)印制或者使用已经被驳回、视为撤回或者撤回的品种权申请的申请号或者其他品种权申请标记;

(三)印制或者使用已经被终止或者被宣告无效的品种权的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或者其他品种权标记;

(四)生产或者销售本条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所标记的品种;

(五)生产或销售冒充品种权申请或者授权品种名称的品种;

(六)其他足以使他人将非品种权申请或者非授权品种误认为品种权申请或者授权品种的行为。

第五十八条农业行政部门根据《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对封存或者扣押的植物品种繁殖材料,应当在1个月内做出处理。

第五十九条当事人因品种申请权或者品种权发生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讼并且人民法院已受理的,可以向品种保护办公室请求中止有关程序。

依照前款规定申请中止有关程序的,应当向品种保护办公室提交申请书,并附具人民法院的有关受理文件副本。

在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向品种保护办公室请求恢复有关程序。自请求中止之日起1年内,有关品种申请权或者品种权归属的纠纷未能结案,需要继续中止有关程序的,请求人应当在该期限内请求延长中止。期满未请求延长的,品种保护办公室可以自行恢复有关程序。

第六十条已被视为撤回、驳回和主动撤回的品种权申请的案卷,自该品种权申请失效之日起满2年后不予保存。

种植申请书篇3

   住址:丰都县十直镇红庙子村6组。电话:15520181359

   第三人(利害关系人):四川国豪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四川绵阳市青义镇。

   第三人(利害关系人):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四川成都市外东狮子山2号。

   第三人(利害关系人):丰都县植保站十直镇第二服务部。

   法定代表人江金明。住址:丰都县农业局内。

   第三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丰都县农业委员会(原丰都县农业局)。

   被申请人:丰都县人民法院。

   请求事项:申请人不服被申请人丰都县人民法院2011年3月31日《丰都县人民法院答复孙开俊信访意见书》,依据信访条例的规定,申请复查,请求撤销该答复,立案再审。

   事实和理由

   (一)、被申请人原判决书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第三人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和第三人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是“金优725”和“冈优177”的品种所有权人,这两家公司才有审定申请权或引种申请权和掌握“审定”、“引种”文件,而且是这两家公司从四川把种子送至重庆市各区县分配到第三人丰都县植保站十直镇第二服务部书面委托代销,要求以公司的名义销售,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申请人夫妻俩代销种子持的《营业执照》注册登记名称是第三人丰都县植保站十直镇第二服务部,以服务部的名义在经营,案卷第97页第13、14行法定代表人江金明的笔录证实十直镇第二服务部是丰都县植保站的分支机构,第98页第1行证实申请人的妻子陈云珍是服务部的负责人、申请人是从业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而且申请人《行政诉状》中列了上述三个第三人为当事人,被申请人以传票方式传唤当事人在2004年2月10日开庭(案卷104—109页丰都县法院传票存根为证),有一个第三人到庭参加了诉讼,有两个第三人未到庭参加庭审。但被申请人《判决书》中,既未列到庭参加诉讼的第三人四川国豪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驻丰都负责人代吉荣,也没有列未到庭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第三人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第三人丰都县植保站十直镇第二服务部负责人江金明。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条规定,应当立案再审。

   (二)被申请人对本案关键性诉讼请求的问题审理遗漏,原判决和信访答复没有记载,没有查清楚的问题如下:

   1、该种子的来源和进货渠道是否正当正规?

   2、两个农作物新品种的品种所有权人是谁?应该由谁申请审定或申请引种?孙开俊有无权申请审定或申请引种?即使是通过审定了或同意引种了孙开俊有无权掌管该两个品种的“审定”、“引种”文件?

   3、本案中原告孙开俊出示的《农作物种子代销委托书》和《营业执照》经庭审质证,具有关联性,原判决书中已予以确认,既然确认了,在本案中又起了什么作用?

   4、本案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违反《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

   这些最基本的、而且是必须要查清楚的问题都没有查清楚,就断章取义违法认定申请人违法并擅自经营、销售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的“金优725”和四川华丰种业有限公司的“冈优177”小袋包装的杂交水稻种子未经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引进的事实成立。事实上,依法律规定不应是申请人个人在经营种子,而是两家委托单位和营业执照上核定的法定单位在经营种子,即三个第三人(企业)在经营种子,即使是违法行为也是三个第三人(企业)违法。

   (三)、被申请人档案案卷中第45、46页《询问笔录》是假的,是复制的,第三人丰都县农业局存档案卷中也没有申请人亲笔签字的原件。

   (四)、申请人代销的新品种是通过四川审定了的。第三人丰都县农业局没有提供“相邻省市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未经销售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定通过或未经同意引种的,视为经营未经审定种子,参照《种子法》第六十四条按经营未经审定种子进行处罚”的法律依据或规范性文件。被申请人丰都县人民法院依据一审案卷中第95页被告超期提供的《电话记录》为法律依据,违返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二条、五十三条之规定。

   (五)、被申请人丰都县人民法院2004年3月9日(2004)丰法司建字第1号司法建议书明确载明:丰都县农业局作出的处理决定和逾期提交证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

   (六)、被申请人《丰都县人民法院关于孙开俊信访案的复查情况报告》中明确的记载:“七、该案存在的问题经复查,该案存在以下问题:

   1、丰都县农业局办案人员在2002年11月21日检查丰都县十直镇种子市场时,对孙开俊经营的“冈优177”33公斤,“金优725”31公斤杂交水稻种子,经电话请示丰都县农业局局长刘武洪,同意对该批种子进行登记保存。但没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的规定,而是在2003年2月19日才作出处罚决定书送达给孙开俊。

   2、该案我院于2003年12月10日受理本案,同月12日向被告丰都县农业局送达应诉通知书和举证责任须知及在2004年2月10日的开庭传票,告知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定性文件。但丰都县农业局在没有申请延期缓交证据和规定性文件,系规定期限后才提供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那么,丰都县农业局逾期所交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规定性文件能否作为本案的证据采用?

   3、本院以传票方式传唤当事人在2004年2月10日开庭,有一个第三人到庭参加了诉讼,有两个第三人未到庭参加庭审,但判决书中既未列到庭参加诉讼的第三人四川国豪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驻丰都负责人代吉荣,也没有列未到庭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第三人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第三人丰都县植保站十直镇第二服务部负责人江金明。判决书是否存在漏列当事人的严重暇疵?

   4、我院在2004年3月9日以(2004)丰法司建字第1号司法建议书载明:丰都县农业局作出处理决定和逾期提交证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会增加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难度,因而维持2003年6月27日对孙开俊作出的丰农种(2003)字第006号行政处罚决定和判决驳回孙开俊要求赔偿其种子款1280元的诉讼请求。该建议书怎么又被信访人孙开俊复印。

   以上4点,均违反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四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以及判决书中漏列当事人的规定,说明该案确实存在明显的暇疵?但该案已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二审维持,且又经过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对信访人孙开俊申请再审予以驳回。

   八、复查后的处理意见1、该案已经两级法院判决和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查,均认为原判是正确,且已发生法律效力,但案件确实存在明显的暇疵,是否可告知信访人申请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再审?“

   (七)、申请人夫妻俩共同卖种子的行为是履行第三人丰都县植保站十直镇第二服务部目标责任书的相关义务,是在单位上班工作。充分证明申请人夫妻俩都不是经营主体,经营主体是第三人丰都县植保植检站法人单位。有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07年9月18日作出的(2007)渝三中法民监字第57号驳回申请再审通知书为证。

   以上七点足够认定原判决确有错误,应当立案再审纠正。但被申请人2011年3月31日《丰都县人民法院答复孙开俊信访意见书》却说原判决正确,希申请人服判息诉。

   综上所述,被申请人《丰都县人民法院答复孙开俊信访意见书》与《丰都县人民法院关于孙开俊信访案的复查情况报告》中实际复查的结果不相符合,属阴阳法律文书。申请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条之规定及信访条例的规定,特申请信访复查,纠正确实存在明显的暇疵、严重错误的判决和错误的信访答复。

   此致!

种植申请书篇4

第一条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野生植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野生植物是指符合《条例》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野生植物,包括野生植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第三条农业部按照《条例》第八条和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范围,主管全国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并设立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国野生植物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

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由部内有关司局组成。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畜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条例》和本办法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野生植物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野生植物保护

第四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制定和调整由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提出初步意见,经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专家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后,由农业部按照《条例》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五条农业部和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划定并建立部级或省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部级和省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部级或省级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点或者设立保护标志。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点和保护标志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统一制定。

第七条农业部根据需要,组织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档案,为确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保护方案提供依据。

第八条农业部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监测制度,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动态监测。

第九条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业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监视、监测本辖区内环境质量变化对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情况的影响,并将监视、监测情况及时报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条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地或周边地区实施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是否影响野生植物生存环境作出专项评价。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条例》规定,对上述专项评价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对建设项目提出具体意见。

第十一条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造成危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开展野生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三章野生植物管理

第十三条禁止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进行少量采集的,应当申请办理采集许可证。

(一)进行科学考察、资源调查,应当从野外获取野生植物标本的;

(二)进行野生植物人工培育、驯化,应当从野外获取种源的;

(三)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应当从野外获取标本或实验材料的;

(四)因国事活动需要,应当提供并从野外获取野生植物活体的;

(五)因调控野生植物种群数量、结构,经科学论证应当采集的。

第十四条申请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发放采集许可证:

(一)申请人有条件以非采集的方式获取野生植物的种源、产品或者达到其目的的;

(二)采集申请不符合国家或地方有关规定,或者采集申请的采集方法、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数量不当的;

(三)根据野生植物资源现状不宜采集的。

第十五条申请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应当填写《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申请表》,并分别按以下程序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许可证》。

(一)申请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应当经由采集地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采集申请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后,向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申请办理采集许可证。

(二)申请采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应当经由采集地的县级行政主管部门在采集申请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后,向采集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申请办理采集许可证。

(三)采集城市园林或风景名胜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按照《条例》第十六条第三款和本条前两项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负责签署审核意见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签署审核意见。同意采集的,报送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负责核发采集许可证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来的审核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并及时通知申请者。确需延长的,审批时间不超过60日。

接受授权的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在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之前,应当征求本部门业务主管单位的意见。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核发采集许可证后,应当抄送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许可证核发之后,审批单位应当向农业部备案。

第十七条取得采集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许可证规定的植物种(或亚种)、数量、地点、期限和方式进行采集。采集作业完成后,应当及时向批准采集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申请查验。

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在本辖区内的采集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活动,应当进行实时监督检查,并应及时向批准采集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报告监督检查结果。

第十八条出售、收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填写《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二级野生植物申请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报送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审批。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查,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者。

由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批准的,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在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之前,应当征求本部门业务主管单位的意见。

第十九条出售、收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许可为一次一批。

出售、收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许可文件应当载明野生植物的物种名称(或亚种名)、数量、期限、地点及获取方式、来源等项内容。

第二十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采集限定采集方式和规定禁采期。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采集方式和禁采期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规定。

禁止在禁采期内或者以非法采集方式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第二十一条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植物,应当填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申请表》,并经申请者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后,报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申请办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审批表》。

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在报批前应当征求部内相关业务司局的意见。

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应当将签发的进出口许可审批表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和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

第二十二条符合《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并经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批准进行野外考察的外国人,应当在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按照规定的时间、区域、路线、植物种类进行考察。

考察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对外国人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考察活动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及时将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

外国人野外科学考察结束离境之前,应当向农业部提交此次科学考察的报告副本。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三条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培育利用、宣传教育及其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依照《条例》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规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申请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许可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申请表》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审批表》等文书格式,由农业部规定。有关表格由农业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统一监制。《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二级野生植物申请表》等其他文书格式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种植申请书篇5

关键词:植物检疫;制度;方法

在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农业和农村经济遭受到诸多困难和压力。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提出更严更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植物检疫条例》和《种子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植物检疫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植物检疫工作应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才能保障植物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1建立严格的植物检疫待检产品登记制度,做好与检疫有关农产品的市场调查

为保证植物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植物检疫机构应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辖区内的种子、苗木及其他应检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全面调查,主要调查其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经营时间、检疫对象、检疫情况等,逐户进行登记,实行一户一档,确保掌握检疫管理工作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广播、电视、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各经营店扩大教育面,使之家喻户晓。对符合条件的重新核发《植物检疫证》,以提高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从根本上减少人为生产和运销带来疫情的植物及植物产品[1]。

2实施申报检疫证明编号制度,让公众参与检疫监督,保护消费者利益

检疫证明编号包括产地检疫合格证编号,植物检疫证书编号和国外引进种子苗木审批单编号。

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厅先后制定下发了许多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为实行编号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本辖区内从事农作物种苗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应要求其按时申报检疫证明编号,检疫证明编号必须标注在销售的包装物上,以表明该包装物内种苗已实施检疫。

凡建立种苗生产基地的单位和个人,在建立基地前首先向县级植物机构提出申请,填写《种子生产基地植物检疫申请表》。县级植物机构接到申请后,结合作物疫情历史资料及实地考察,证明该基地确无检疫性病虫后颁发《种子生产基地植物检疫证明》。种苗生产基地播种的种子必须是检疫合格的良种,生产季节应申请产地检疫,经检疫合格后颁发《产地检疫合格证》,种子凭《产地检疫合格证》收藏。

对于从外地调入的包装物上无植物检疫标志的种子应在查验《植物检疫证书》的基础上严格复检,补给检疫证明编号,对于不适宜包装的无性繁殖器官果树花卉苗木及其他不易包装的种子要根据《产地检疫合格证》及《植物检疫证书》收藏或调运[2]。

3建立执法汇报检查制度,维护市场检疫秩序

植检机构要充分发挥独立的执法职能,对检疫职权内的大案要案,在处理时决不能手软,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抗压,要不定期组织检查,每年至少安排1~3次大检查。先由各户自查,然后再进行抽查,抽查采用面谈、询问、仓库检查和账目检查等形式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检疫证书包装上的种子检疫编号、标签是否齐全、疫情携带情况等,对于拒查、不汇报和屡教不改的经营户必须依法惩处,以维护市场检疫秩序[3]。

4加强检疫员培训,提高检疫检测手段

植物检疫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是搞好植物检疫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及时组织新老检疫人员学习植物检疫法规、规章和检疫新技术,熟练准确地掌握植物检疫执法的程序及其技术规范,提高检疫执法水平。因此,必须坚持定期培训学习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植物检疫队伍。另外,为满足迅速发展的国内植物工作检疫的需要、实现植物检疫工作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上级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应加大检疫设备购置资金的投入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检疫检测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4]。

5适应新形势,加快植物检疫信息化建设

大市场,大流通,要求有大检疫。因此,开通全国联网的植物检疫办公系统迫在眉睫。使每批种子从生产、加工、调运、销售都处在检疫部门的监管之下,要求种子每个最小包装上都贴有检疫部门核发的检疫标识。检疫标识采用现代商品条码技术,每批货物的所有条码信息连同对应的检疫证书上网公布。同时还应开通检疫信息查询,如输入每个包装上检疫标识条码,可以查到该批货物相关的原始信息,包括产地、产地检疫证证明标号、品种名称、检疫证书编号及相关内容。同样输入植物检疫证书编号也可以查到该批货物所有条码信息。充分发挥信息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上下协调,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开创种子检疫工作新局面。

6参考文献

[1]秦玉金,刘学儒,丁涛,等.植物检疫执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04-205.

[2]吴勇贤.关于基层植物检疫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50,152.

种植申请书篇6

发展大棚蔬菜,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产量,有利于防寒防涝和抗灾度淡,有利于发挥蔬菜种植的示范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发展蔬菜生产,保障*中心城市蔬菜供应。20*年在*等乡镇开发建设的200亩无公害钢架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已投入生产,促进*中心城市蔬菜产销平衡。随着*中心城市的拓展,按人均3厘菜地的要求,蔬菜基地仍然不足,加上城市菜源流向县城和乡镇等情况的出现,致使中心城市蔬菜供应出现季节性、阶段性短缺,菜价高位运行。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菜篮子”工作的意见》(*政综[2007]448号)和《关于*中心城市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开发建设专题会议纪要》([20*]7号)精神,为发展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维护市场菜价稳定,有必要扩大*中心城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开发建设。

二、建设规模

新建、扩建无公害钢架大棚蔬菜生产基地200亩,分若干片区建设。

三、基地选址

新罗区辖区内。

四、补助标准

1、钢架大棚(钢架管材外径不小于3.2cm,棚高不低于3米,宽不低于7米,棚内拱间距不超过100cm,拉杆外径不小于2.5cm并不少于3根)每平方米补助25元。

2、田埂砌砖硬化或三面硬化(面宽不低于30cm)每千米补助20000元。

3、机耕道路硬化(厚10cm×宽3m)每千米补助40000元。

4、配套的蔬菜分拣、整理,肥料、农药储存,农机具存放,蔬菜农残检测室等生产经营管理设施,钢结构、活动板房和砖木瓦结构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150元,简易搭盖不予补助。

5、自动喷灌或滴灌每平方米补助1.5元。

6、农残快速检测仪器(检测结果能数字显示打印)及相关的配套设备每套补助1万元。

五、申报对象

必须具有成片种植大棚蔬菜技术和管理经验且资信良好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扩建项目业主必须在20*年建设项目已通过验收且全部投入生产方可申报2009年建设项目。

六、申报条件

1、生产基地建设用地原则上应符合新罗区万亩设施农业规划,新建必须集中连片30亩以上,其中:大棚使用面积不低于25亩;扩建必须20亩以上,其中:大棚使用面积不低于16亩。

2、基地水利、电力、交通等条件良好。

3、基地土壤、水、空气等符合无公害蔬菜种植要求。

4、基地用地地势平坦,适宜搭建大棚。

七、建设要求

1、大棚用途必须用于蔬菜种植。

2、管理制度健全,生产和经营管理规范,农残检测体系完善,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管理等规定。

3、承办业主必须取得种植、销售蔬菜的工商营业执照。

4、认真履行开发建设管理协议书的各项义务并承担相关责任。

八、实施步骤

1、招商阶段(2009年4月15日前):市经贸委开发建设招商公告。

2、申报阶段(2009年4月16日至25日):申办业主统一向市经贸委报送《*中心城市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申请书》(见附件1)、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生产管理相关制度、项目建设规划平面布局图、土地租赁协议书或租赁土地意向书各一式五份及法人代表或企业的信用报告书原件。

3、审定阶段(2009年4月26日至5月10日):经贸部门、财政部门组织市区相关部门单位审查承办业主申报资料,实地勘验建设用地,检测水质、土壤等工作。开展项目评估,对产地环境、种植技术、管理经验、种植规模、管理措施、建设资质、资信状况和用地租赁等项目要素进行论证(具体评估认证办法见附件2),从中择优确定建设业主,报市政府批准后由经贸部门、财政部门下达建设通知书,并与建设业主签定开发建设管理协议书(见附件3)。

4、建设阶段(2009年5月11日至12月):承办业主实施项目建设。

5、验收阶段(2009年12月底前):经贸部门、财政部门组织市、区相关部门进行项目竣工验收。

九、工作分工

为加强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管理,成立*中心城市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开发建设工作小组,市经贸委领导为组长,市财政局领导为副组长,市经贸委副食品办、财政局经建科、农业局农技站、农科所蔬菜室负责人,区经贸局、财政局、农业局领导为成员。经贸部门负责制定开发建设实施方案、招商公告、受理项目申请,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项目评估论证、确定、验收、监督并会同财政部门下达项目补助资金;财政部门负责受理项目申请、资金筹措、拨付和使用监督,参与项目评估论证、确定、验收;农业部门负责基地生产员工培训和无公害基地认证,参与项目评估论证;市农科所负责技术指导和服务,参与项目评估论证。

十、资金管理

1、基地建设补助资金从市级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和市、区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统筹解决。

2、基地建设补助资金按建设进度预拨,经贸部门、财政部门收到《*中心城市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资金补助申请书》(见附件4)后,10个工作日内组织审核。建设业主完成项目总工程量50%可向经贸、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进度补助资金,待项目全部竣工完成后,经验收,再拨付结算资金。

种植申请书篇7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新饲料是指我国尚未批准使用的新研制开发的饲料。包括创新型饲料和移植型饲料。创新型饲料是指在我国境内研究,创制的单一饲料。移植型饲料是指已在我国境内其他行业使用,首次应用于饲料产品中的单一饲料。

本办法所称新饲料添加剂是指我国境内研究、创制的未经农业部审定公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

第三条国家鼓励研究、创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研究、创制新产品应遵循安全、有效、不污染环境的原则。

第四条研制者、生产者(以下简称申请人)在新产品投入生产前,必须向农业部提出新产品审定申请。

(一)提交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申请表。

(二)提交下列申请资料:

1、产品名称: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并说明命名的依据;

2、新产品研制的目的和依据;

3、有效组分、化学结构的测试资料及理化性质,或者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分类鉴定;

4、生产工艺条件、制造方法、微生物菌种或培养基规格;

5、产品稳定性试验报告;

6、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7、饲喂试验报告;

8、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或添加量;

9、标签式样、使用说明书、包装规格、贮存注意事项及保质期;

10、中试生产总结和"三废"处理报告;

11、安全性评价试验报告,包括一般毒性、特殊毒性、环境毒性和残留毒理等。创新型产品必须在国内进行安全性评价试验。国外正式生产、销售的产品或国内移植型产品应提供靶动物的安全性试验资料;

12、主要参考文献。

(三)提交产品样品:

1、每个品种需连续3个批号的样品及其检验报告;每个批号3份样品;每份为检验需要量的3-5倍;

2、必要时提供标准品或对照品。

第五条农业部自收到全部申请资料后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申请资料不全的,通知申请人限期补全;未按规定补全申请资料的,不予受理。

第六条申请人接到受理通知书后,应当按照受理通知的要求,向农业部指定的饲料质量检验机构提交产品样品和相关资料,进行产品质量复核检验。饲料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在收到产品样品和相关资料后3个月内完成产品质量复核检验,并将新产品质量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书及复核检验报告报送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申请人应当协助饲料质量检验机构进行复核检验。

第七条饲喂试验和安全性评价试验由农业部指定的试验单位承担。

试验过程中因试验品应用造成的不良后果由申请人承担责任。

第八条申请资料完整、质量复核检验合格、饲喂试验和安全性评价试验完成后,由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将有关资料提交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合格的,由农业部发给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并予以公布。

第九条农业部公布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产品质量标准为行业标准;需要制定国家标准的,依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从事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审批、评审、复核试验等工作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为申请人提供的需要保密的技术资料保密。

第十一条申请人应当按有关规定缴纳评审费、质量复核检验费和试验费用。

第十二条取得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的产品实行试产期保护制度。在试产期内,生产者和研制者应当继续进行区域试验,检验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效果、安全性和稳定性。

试产期为两年。在试产期内,不得重复转让技术。

第十三条在试产期内,新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持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副本,向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申请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

第十四条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在试产期满后,需要继续生产的,需在试产期满前六个月内,经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审核后,转为正式生产。新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还应当办理正式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生产企业逾期未提出转为正式生产申请的,撤销试产期保护。

第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种植申请书篇8

第一条为了规范我省树木资源采挖利用管理,保护森林资源,根据《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家林业局关于规范树木采挖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资发[**3]41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我省境内采挖利用树木资源,必须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采挖利用树木资源应注意保护物种资源和植被,严禁非法采挖。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采挖的树木资源,包括活立木、再生树蔸、树桩等。

第二章采挖树木的申请

第五条凡采挖利用树木资源,应由单位或个人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农村居民采挖利用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非国家或省重点保护的零星树木除外。

第六条采挖利用树木资源,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采挖利用树木资源申请书;

(二)符合规定的采挖作业调查设计文件。

第七条因征占用林地需要采挖树木的,除应提交第六条规定的材料外,下列情况还应分别提交:

(一)征占用林地的,应提交《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二)临时占用林地的,应提交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八条采挖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人工珍贵树木资源从事经营活动的,除提交第六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提交野生植物经营许可证。

第九条采挖胸径50厘米以上或树龄100年以上重点保护野生树木或人工珍贵树木,除应提交第六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提交树木的全景彩色照片。

第三章审批发证

第十条审批程序

(一)申请采挖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树木,由所在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派人到现场审核,审核同意的,填写申报表(样式附后),连同申报材料报设区市林业局审核,设区市林业局审核同意后报省林业厅审核,省林业厅审核同意后报国家林业局审批。经批准后,由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核发采集证。

(二)申请采挖国家二级及省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树木,及胸径50厘米以上、树龄100年以上的人工珍贵树木,按照前款的程序报省林业厅审批。经批准后,由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核发采集证。

(三)申请采挖省三级重点保护野生树木,及胸径20—50厘米(不含50厘米)、树龄50—100年(不含100年)的人工珍贵树木,由设区市林业局审批并发放采集证。

(四)申请采挖胸径20厘米以下,树龄50年以下人工珍贵树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并发放采集证。

(五)其他树种,由所在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并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

(六)应由省林业厅审批的树木采挖,属于自然枯死或自然灾害折断死亡的,委托设区市林业局审批发证。

(七)同时被列为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名录的树种,按国家规定的保护等级管理。

第十一条凡采挖胸径5厘米以上的树木,必须纳入当地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列抵年度木材生产计划。

第十二条采挖树木需要运输的,列入国家或省重点保护名录的树木,凭采集证办理野生植物放行证,凭放行证运输;其他树木胸径大于5厘米的,凭采伐许可证办理木材运输证。

第十三条人工播种或扦插繁殖培育的绿化苗木,胸径超过10厘米(含10厘米),凭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证明,办理木材运输证;胸径10厘米以下的,凭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证明运输。

第十四条移植到苗圃地的树木出圃运输,凭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证明和采挖时的野生植物采集证、林木采伐许可证办理木材运输证或野生植物放行证。

第四章采挖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各地每年要按照年度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树木资源采挖利用计划,纳入木材生产计划管理。

第十六条采挖树木资源面积1亩以上(含1亩)或株数20株以上(含20株)的,必须参照森林抚育间伐规程进行采挖作业调查设计。采挖树木资源面积1亩以下或20株以下的,采用简易采挖作业调查设计,简易作业设计必须载明采挖地点、采挖株数、采挖树种、树木胸径、立木蓄积、采挖方式等。

采挖野生树木资源必须注意原生地森林植被和种源的保护,采伐后所保留的同类树种不得少于60%,且应分布均匀。每采挖1株野生树木,应补种3—5株相同树种的幼树。

第十七条采挖作业调查设计必须由具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简易作业设计可由具有林业调查设计资格的人员承担。作业设计实行设计单位或设计人员负责制。

第十八条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野生树木资源的采挖利用规模,根据资源状况核准经营单位的数量,核定采挖计划,严禁超森林采伐限额和采伐计划采挖树木资源。

第十九条严禁在下列地区和森林中采挖树木资源。

(一)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

(二)国家重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

(三)生态脆弱及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四)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五)城镇绿化树木、省道、国道绿化树木。

第二十条对重点保护的野生树木资源要以保护为主,严格控制采挖。各设区市林业局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辖区内非重点保护野生树木但属稀少的树种,定期公布,严格管理,限制出境。

第二十一条在修筑公路、架设电线、修建房屋等建筑工程时,要尽量避开重点保护野生树木,不能避开的,在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时,应由建设规划单位作出书面说明。

第二十二条对因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造成重点保护野生树木濒死的,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治疗和抢救。失去抢救价值的,由县级以上森防检疫机构提供证明材料,方可申请采伐。

第二十三条采挖移植树木资源的单位或个人,在采挖移植前应制定采挖移植技术方案,确保移植树木的成活。因技术运用不当,或其它人为因素造成移植树木大量损毁、死亡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取消其经营资格。

第二十四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树木资源的采挖利用管理,建立采挖、运输、经营管理台帐。基层林业工作站要加强源头管理,建立采挖检查验收制度,对采挖验收不合格的,责令其停止采挖。木材检查站要依法检查,对有合法手续运输树木的,应保证放行;对无合法手续的,应依法查处。

第五章附则

种植申请书篇9

在判断优先权要求是否成立时,对于在后申请来说,需要比较的“主题”既不是说明书的整体内容,也不是一项权利要求记载的某个或某些技术特征,而是在后申请的每一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换言之,在后申请的一项权利要求既是判断在后申请的“主题”的最大单位,也就是不能将不同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组合起来,判断该组合是否能够享受优先权;也是判断在后申请的“主题”的最小单位,也就是不能再将一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割裂开来,得出其中某一部分技术特征能够享受优先权,另一部分技术特征不能享受优先权的结论。此外,在判断优先权要求是否成立时,并不要求在后申请的某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必须完整地反映在首次申请的某项权利要求中,只要在先申请作为一个整体披露了在后申请的该权利要求的各个技术特征即可2。

笔者通过一个驳回决定实例(发文序号:2014031700898600)进一步说明相同主题的判断在优先权核实中的作用。

在先申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US60/772,588)的说明书第12页的实施方案1记载了一种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用于细胞组成分析的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包括来自正常和实体肿瘤组织的液体中的单个颗粒的样品,所述样品通过酶解离和机械方式或通过来自体液的细胞分离获得;(b)……;(c)……;(d)……;(e)……。

在后申请(申请号:200780005269.7)的权利要求1限定了一种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用于细胞组成分析的方法,包括:(a)提供包括动物、植物、细菌或真菌源的全细胞或细胞颗粒的样品,所述细胞颗粒选自由分离的染色体、分离的细胞核、分离的线粒体、分离的叶绿体、以及分离的病毒组成的组;(b)……;(c)……;(d)……;(e)……。

驳回决定认为权利要求1不能享有优先权的理由为:(1)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1中没有限定细胞或颗粒的获得方式是“所述样品通过酶解离和机械方式或通过来自体液的细胞分离获得”;(2)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1中限定了“动物、植物、细菌或真菌源的全细胞或细胞颗粒的样品,所述细胞颗粒选自由分离的染色体、分离的细胞核、分离的线粒体、分离的叶绿体、以及分离的病毒组成的组”,该特征没有记载于在先申中,在先申请记载的是具体的用于细胞组成分析的方法,其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涉及特定的样品和特定的细胞类型以及其他具体的实验条件。因此,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方法与在先申请的上述记载,是存在实质不同的。

针对驳回决定认为权利要求1不能享有优先权的理由(1),在“浅谈优先权中相同主题的判断原则”的文章3中,该文章的作者通过分析审查指南中给出的相同主题的定义,得出了在判断在后申请是否能够享有优先权时应当以“直接和毫无疑义地得出”为判断原则的结论,即修改不超范围的判断原则与优先权中相同主题的判断原则相同。同时,对于业界现有的几种用于判断优先权的方法,作者分别通过具体的实例证明了这几种方法与审查指南中的判断原则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实际上,欧洲审查指南4在第F部分第6章明确指出了相同主题的判断原则与修改不超范围的判断原则相同:“thebasictesttodeterminewhetheraclaimisentitledtothedateofaprioritydocumentis,asfarastherequirementof"thesameinvention"isconcerned(seeF-Vi,1.3(iv)),thesameasthetestfordeterminingwhetherornotanamendmenttoanapplicationsatisfiestherequirementofart.123(2)”。

针对本实例,笔者认为,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1中虽然没有限定在先申请中记载的“所述样品通过酶解离和机械方式或通过来自体液的细胞分离获得”,但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1的整体技术方案在在先申请中已有清楚的记载。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在先申请的整体记载内容能够直接毫无疑义地得出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对于申请人而言,如果要求在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中限定在先申请中记载的所有特征或内容,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尽管在先申请中记载了“所述样品通过酶解离和机械方式或通过来自体液的细胞分离获得”,但该特征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即使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中不限定该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全细胞或细胞颗粒样品的获得方式。因此,在后申请中省却该公知常识性特征而获得的技术方案,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的。

在笔者看来,问题的一个关键似乎在于:在后申请中缺少的技术特征是否属于公知常识。

如果缺少的该技术特征“不属于”公知常识、熟知技术(例如,在先申请中记载了用于细胞组成分析的方法的细胞是需要通过特殊的方法才能够获得的而采用其他方法无法获得),那么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中没有限定该技术特征将会导致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扩大,同时“缺少该技术特征也能实现在先申请的技术效果”无法从在先申请中直接和毫无疑义地得出。因此,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不享有优先权。

如果缺少的该技术特征“属于”公知常识、熟知技术,即使该技术特征在在后申请中没有记载,我们也可以认为在后申请的技术方案也通常包括该技术特征。在本实例中,权利要求1所缺少的技术特征“所述样品通过酶解离和机械方式或通过来自体液的细胞分离获得”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虽然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1中并未限定在先申请中记载的“所述样品通过酶解离和机械方式或通过来自体液的细胞分离获得”,但是细胞或颗粒的获得方式对于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方法而言不是关键的,并且请求保护的分析方法不需要基于细胞或颗粒的获得方式而发生改变。因此,即使在后申请未限定此技术特征,该技术特征也可以从在先申请中直接和毫无疑义地得出。因此,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享有优先权。

针对驳回决定认为权利要求1不能享有优先权的理由(2),笔者认为,在判断优先权要求是否成立时,应当把在先申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即使在叙述方式上并不完全一致,只要在先申请作为一个整体已经阐明了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所述的技术方案,则在先申请文件就清楚地记载了在后申请权利要求所述的技术方案,在后申请可以享有在先申请的优先权。虽然在先申请记载的是具体的用于细胞组成分析的方法,其涉及的是多种特定的样品和特定的细胞类型,但是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1描述的全细胞在在先申请的权利要求11(所述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或真菌的全细胞)中有明确的记载,而细胞颗粒在在先申请的权利要求12-16和说明书的实施例11-16(所述颗粒是动物、植物、细菌或真菌来源的全细胞;所述颗粒是分离的染色体;所述颗粒是分离的细胞核;所述颗粒是分离的线粒体;所述颗粒是分离的叶绿体;和所述颗粒是分离的病毒)中有明确的记载。因此,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的各个技术特征记载在在先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可以享有优先权。

基于上述解释,申请人提出了复审请求。复审委发出了复审决定书(第104808号),其中指出(1)细胞获得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即使在后申请未限定此特征,其整体技术方案在在先申请中已有清楚记载;(2)在先申请作为一个整体清楚地记载了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1中的技术特征“动物、植物、细菌...”。因此,复审委撤销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做出的关于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无法享有优先权的驳回决定。

“相同主题”的含义是什么?是否意味着在先申请和在后申请的内部必须完全相同?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申请人在提出在后申请时,应当允许申请人基于在先申请的记载内容,对技术方案进行重新整理和撰写。在后申请中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在语言表述上不同于在先申请的记载内容,这在涉及专利领域,特别是涉及复杂技术的专利领域是十分常见而又合乎情理的。

种植申请书篇10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林木是指以生产干鲜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味料、香料、工业原料、药材和木材、花卉苗木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经济林木(果)权证是指县以上人民政府依据《森林法》、《物权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有关程序,对集体、个人或其他组织在非林地上种植的经济林木(果),确认所有权,并登记造册,发放的证书。

第四条经济林木(果)权证是证明经济林木(果)所有权的有效凭证,是所有者依法经营、处置、办理抵押贷款和其他行政审批等事项的权益证明。经济林木(果)权证不作为土地权属凭证。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是经济林木(果)权证的发证机关,县级以上林业局主管部门是经济林木(果)权证的登记机关。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经济林木(果)权登记、发证行为。

第七条本办法所称经济林木(果)权利人是指经济林木(果)所有权人。

第八条耕地上的经济林木(果)发证年限以农村土地二轮承包期限为准,不超过剩余承包期限。“四旁”或零星种植的经济林木(果)发证年限最长为70年。流转非林地种植的经济林木(果)发证年限按照流转期限确定,但不得超过剩余承包期限。

第九条经济林木(果)权证登记包括首次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

首次登记是指首次拥有经济林木(果)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按照规定程序到登记机关办理的权属登记。

变更登记是指经济林木(果)权利人所拥有的经济林木(果)权经首次登记后,因某种原因导致原登记的主要权利内容发生变化的,经经济林木(果)权利人申请,登记机关对变化内容进行记载的登记。

注销登记是指因被依法征收征用、自然灾害、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原因,经济林木(果)权利人原已登记的经济林木(果)权全部丧失的,登记机关按规定对原登记经济林木(果)权依法进行注销的登记。

第十条登记范围。在非林地上种植的经济林木(果)或面积达15亩以上的非经济林木,且土地权属无争议的,根据经济林木(果)所有权情况进行登记并发证。

第十一条经济林木(果)权登记发证应按照本办法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全市统一格式。

第十二条经济林木(果)权登记发证分为申请、受理、勘界确权、公示、审核、登记造册、权证制作发放和建档等环节。

第十三条申请。经济林木(果)权利人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济林木(果)权利人申请经济林木(果)权登记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经济林木(果)权登记申请表;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申请人为单位或组织的,提交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同时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申请人为个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非法人或者非申请人本人申请办理经济林(果)权证的,应当提交载明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的委托授权书并提交委托人的身份证明。

(三)经济林木(果)权现状调查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土地流转合同等能够证明土地权属的证明文件;

(四)经济林木(果)权登记公示资料;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经济林木(果)权发生变更的,经济林木(果)权利人还应当同时提交原经济林木(果)权证、经济林木(果)权变更的有关证明材料,并依法到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受理。登记机关认为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认为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或者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

第十五条勘界确权。由乡镇政府派员和村组干部及时组织经济林木(果)所有者到实地调查确认地块四至界线、面积、树种、株数、栽植年限等,如实填写《经济林木(果)权证现状调查表》,经工作人员和所有者签名确认。

第十六条公示。将现状调查内容在经济林木(果)所在组或村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七天。

第十七条审核。权属明确(落实)后,由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县级以上林业局主管部门逐级审核并签署意见。

第十八条登记发证。对经审查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且经公示后无异议的登记申请,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登记、造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放证书。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林业局主管部门、按照档案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将材料进行分类归档,建立档案,分别由县(市、区)、乡镇管理。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应不予登记:

(一)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纠纷;

(二)有关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经调查核实属实的;

(三)不符合本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

对不予登记的申请,登记机关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告知申请人告知不予登记的理由。

第二十一条申请人应当对申请登记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不得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如出现上述情况,两年内不予登记。

第二十二条经发证机关调查,证明申请人以隐瞒真实情况、提交虚假材料等手段获得经济林木(果)权证的,发证机关应当予以撤销,收回经济林木(果)权证或者公告作废,由此产生的后果由申请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