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04:59

跑步教案篇1

人数

日期

执教

班级

组班形式

自然班

周次

课次

20

内容

主题

投掷:走或跑几步垒球掷远5——(5)

基本内容ii:小篮球10——(5)

重点

动作连贯、出手有力

难点

积极进取

学习

目标

1、形成正确投掷姿势,发展力量素质,体验成功的快乐

2、学会运球急停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提高灵敏、协调等素质

3、能乐于和伙伴一起积极探索、共同学练,养成互动、合作的习惯与方法

课序

时间

教学

内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与队形

次数

时间

强度

二、

1’

3’

14’

课堂常规:

球操:

基本内容ii:小篮球

运球急停双手胸前投篮

1

1

8-10

1

7-10

1

2‘30

5‘-6

教与学

(1)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

要求:认真听讲

教与学

(1)教师提出要求

(2)师生共同操练

要求:积极投入、活动充分

教与学

(1)示范:运球急停双手胸前投篮

(2)小组学练:模仿学练,寻找动作要领

掌握快速运球、投球的方法

(3)比赛1:看哪组用最短时间投中篮次数

最多

(4)交流:快速运球、投球的方法

散点

散点

小组

14

2’

1’

投掷:走或跑几步垒球掷远

放松

小结

下课

8-10

1

8-10

1

5‘-6

1

(5)小组学练:相互帮助、指正

(6)比赛2:看哪组用最短时间投中篮次

数最多

要求:

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教与学

(1)师述:今天你还能进步吗?能在“学习

单”中填上更好的成绩吗?

(2)交流:整个投掷过程中的关键动作

(蹬地转体、快速挥臂、甩腕时刻、走或跑与投掷动作的衔接)

(3)互助:以小组为单位做到互帮互助,共

同提高

(4)第一次投掷:你能投到哪一个区域?

(5)师述:我们还有最后一次投掷机会,相

信同学们会有新的突破

(6)互助:以小组为单位做到互帮互助,共

同提高

(7)第二次投掷:你能投到哪一个区域?

(8)记录:把你今天最好成绩记录到

小组

a

B

C

D

散点

散点

‘30

“学习

单”中去

(9)小结:五节课都有进步的同学有多少?

五节课有四次进步的同学有多少?五节课有三次进步的同学有多少?

要求:克服困难、勇攀高峰

教与学

(1)教师引导学生放松

(2)师生同练

要求:轻松快乐

教与学

(1)共同回顾(2)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场地

器材

垒球30只

学习单4份

篮球30只

安全

保障

1、准备活动充分

2、学生有保护自我与他人的意识

3、练习中及时作安全提示4、合理安排学生练习队形及学练方向

预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全课

内容主题

45%左右

42%左右

跑步教案篇2

同时,在教研室“一定要代表一种理念”的要求下,结合平时对教师的要求,我在备课前给自己定了几个原则:力争在自然状态开课,力避公开课器材多和表演化现象;力求运用“自主探究式、开放式”学习模式,通过学生的自我尝试体验和自我观察,自主学习掌握弯道跑技术,发展耐力素质;力争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课程理念,尊重原教学班的学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遵循“发现—探究—运用”三个基本的认知规律,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理念,力争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变成自发的探索、实践、创造过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一项较长距离的周期性有氧运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坚持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是增强体质行之有效的锻炼手段之一,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及责任感、耐挫力和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有积极的作用。本课选自七年级教材耐久跑单元第三课时,主要学习弯道跑技术。

三、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较高的可塑性,能很快形成条件反射,但注意力不能持久,身体容易疲劳,本课学生对耐久跑教材已有所了解,因为耐久跑练习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十分艰苦;以往练习形式单调枯燥,学生怕苦畏难思想严重,对耐久跑学习及锻炼抵触情绪较大,所以,变换练习形式、提高学习兴趣是本课关注的侧重点。

四、学习目标

1.学生能知道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及弯道跑动作要领。

2.90%以上的同学能掌握弯道跑技术,学会多种发展耐力的方法,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3.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感受团队的力量,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竞争的魅力和创新的乐趣。

五、学习重点

重点:弯道跑时身体重心的控制。

难点:学生身体各部分协调用力的能力。

六、教学流程

(一)收心热身、激发兴趣阶段(7~8分钟,强度:小~中)

1.课的导入:以“圆”为题,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圆”给人以完整、流畅、优美的感觉。以问题:构成圆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圆心、半径,转入画圆操练习。)

2.画圆操(6节,每节4个八拍):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尝试以身体各关节为圆心来画最大最美的圆,从上至下,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各关节肌肉充分活动开。

【设计意图】以“圆”为主线,从对“圆”的认识,到在圆上尝试做画圆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起到热身的目的。

(二)尝试体验、探究发现阶段(10~12分钟,强度:中)

1.课的导入。以举例提问方式导入主教材弯道跑技术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耐久跑的健康价值。

2.问题探究。学生带着三个问题(①哪种姿势最难跑?②在圆上跑与直线上跑有什么不同?③出现了什么现象,你用什么办法克服的?)做不同姿势的练习:用橡皮筋捆住双手跑弯道只用左手跑弯道只用右手跑弯道双手配合跑弯道。通过不同练习形式的体验比较、交流研讨发现弯道跑技术的特点,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思想教育。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弯道跑技术并对学生进行“关爱残疾人”的人文教育。

4.再次体验所学技能。学生运用研讨、交流的经验,再次检验弯道跑技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设计意图】①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高练习兴趣。②通过不同练习形式的体验比较、交流研讨发现弯道跑技术的特点,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预期:学生可能会总结出身体内倾及摆臂大小的问题,但对脚掌的发力难以发现。③针对学生不用双手跑步时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关爱残疾人”的人文教育。

(三)巩固知识、发展能力阶段(6~8分钟,1次,强度:大)

耐久跑练习(5分钟定时跑)。练习办法:

1.结合图案创设的耐久跑练习及竞赛: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在场内自由研讨、创设各种图案并展示(问题提示:如何才能将设计的图案最好地展示出来?)。

要求:①每组创设4~6个图案,其中必须包含有1~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图案,以进一步体验新学的内容。②在5分钟以内,以小组为单位,全组同学用匀速跑进的方法展示各小组研讨的图案。③展示练习时,每组排头手持一面标示自己组名称的小红旗,在展示图案之前可由一人或集体向老师报告将要展示的图案,以便于老师观察记录评比。④教师及时记录各小组展示图案的名称、数量、效果,并负责对竞赛结果的评价。

2.竞赛结果评价及庆祝胜利:第一名小组同学,可以扛着自己的队旗骄傲地绕场跑一周。

【设计意图】①耐力素质练习,并进一步巩固弯道跑技术。②通过小组合作跑,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③通过小组报告行进图案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四)探索创新、拓展能力阶段(10~12分钟,强度:中~小)

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用橡皮筋创编各种游戏活动。

【设计意图】①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②调节运动负荷。③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协调素质和合作能力。

(五)恢复身心、兴趣延续阶段(3~5分钟,强度:小)

1.小结与评价:师生共同小结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互交流运动后的体会与感受。

2.放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

要求:同学们尽力感受音乐的美、尽力去想象音乐中的场景。

【设计意图】因本课以有氧练习为主,故选择音乐以恢复身心、兴趣延续为目的。

3.收还器材,师生道别。

七、场地器材

场地:足球场1片;器材:50厘米橡皮筋48根、4面队旗、收录机1台。

跑步教案篇3

我们在第2期讨论了教案中的教材分析与教学重难点之间的关系,这期将深入探讨几个理论问题:(1)学情分析应包含哪些内容?(2)课堂教学目标的格式如何?应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制定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4)教学目标与教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请大家议一议学情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三种假设:假设之一:课堂教学目标只与教材存在关联,与学情没有关系;假设之二:课堂教学目标与中等以上学生的水平和基础相关;假设之三: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分成不同的层次,以照顾体育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

【江苏苏州·凌志雄】:我的观点是:(1)学情分析应包括两大部分:①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即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班级水平、成熟程度、心智发展水平及对所学内容的态度等进行分析。②分析学生的技能储备。即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新授知识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2)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制定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从时间逻辑上说,学情分析是即时的,而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因此,要设计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就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有了准确的学情分析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而教学重难点应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来确定教学重难点。

【江西南昌·胡敏】:(1)“假设之一:课堂教学目标只与教材存在关联,与学情没有关系”这个假设理念我不赞同。要完成一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不光需要对教材做好分析,同时也需要对所要授课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解并分析,才能更好地做好课的设计,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2)“假设之二:课堂教学目标与中等以上学生的水平和基础相关”这句话也不全面。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基础会有影响,但不能片面地认为与中等以上学生的水平和基础相关,要知道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体育弱势学生,他们对教师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关注他们,会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还会造成良性的“蝴蝶效应”。(3)“假设之三: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分成不同的层次,以照顾体育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赞同。体育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是“弱势群体”,体育教师要多关注,由于他们基础较差,会有自卑心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更不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有目的地将他们的目标降低,帮助他们在完成目标的同时寻回自信,提高了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福建泉州·郑钦漂】:我认为,首先,分清三者主次关系即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有的放矢: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体,作为主体的他们,学情尤为重要,设计再好的目标,如果没有切中学情,就犹如对牛弹琴,如果没有因人而异,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其次,要把好脉。第三,教案文本应该追求底部深厚,中部坚挺,顶部开花。一份有份量的文本教案,不要面面俱到,唯有切合实际,专注关键,理清顺序,关注过程,重视结果,教学的最终领悟才能实现最大化。

【甘肃兰州·瞿学维】:我认为,学情分析就是任课老师多去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习惯、兴趣、班级的基本情况等方面,对备课和上课很重要。大的方面,有助于制定教学目标,细节方面,可以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去考虑如何分组?需要多少器材?等等。

【山东临沂·于松峰】:我的观点是:(1)学情分析包括:学生此年龄段的身体素质情况、兴趣爱好、男女生的差异、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接触程度、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等。(2)课堂教学目标:我们通常从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来确定,确定的每一个目标都必须有明确地针对性与可测量性;在技能目标中,大致分两个层次,一部分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掌握程度,另一部分又会达到什么程度。(3)在全面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分析,确立本节课教材教学的重难点,有了学情分析与教学的重难点,才能准确地制定出教学目标。(4)教法与教学目标对应并为教学目标服务,教法既有导入、启发、辅助练习等,也有难点突破、提高动作技术质量的方法。

【江苏南京·李安成】:我认为:(1)学情分析应包含:学生情况分析;学理情况分析;教学场地器材情况分析;教学环境情况分析;教学天气因素情况分析;教师教学本身情况分析。(2)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制定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首先,我们应该对教材的学理、教材本身、教学保障、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其次,依据教材内容来进行学情分析。然后,制定教学目标,最后,依据教材教法来确定教学重难点。(3)教学目标与教法之间的关系:教材教法当中实质上涵盖了某个技能动作的正确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预设可能出现的错误技术动作、针对可能出现的错误技术动作所能采取的针对性、实效性纠错策略、教法建议。因此,教学目标在前,教学方法在后。先依据教材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再选取出适合学生学练的教学方法。

二、小学教案编制技能案例分析

【案例】:

一、教材内容:乌龟赛跑

二、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50人

三、学情分析:小学生喜欢跑跑跳跳,这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其中快速跑就是其中一项热门的体育活动。它动作简单,容易开展,但简简单单的跑枯燥无味,可运用情境导入以及多种渠道设计这堂课,主要强调育心和育体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欢乐的气氛中达到应有的效果。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注重强调如何让学生赛跑,使他们在形式多变的辅助练习中掌握技能,整节都是腿部活动,结合游戏(保龄球赛)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活动,让学生享受体育,拥有健康。

四、教学目标:⑴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大胆展示自己;⑵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快速跑辅助练习,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跑的基本要领,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⑶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快速跑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喜悦;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五、教学流程:集合情境导入摆臂后蹬跑胸前贴纸跑保龄球赛放松操;其中快速跑练习为:摆臂、后蹬跑、胸前贴纸跑:三个动作的要领示范讲解清楚,摆臂练习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击掌的节奏性锻炼学生的协调、灵敏能力;胸前贴纸跑是跑时将闪光纸贴于胸前,严禁纸掉落在地面,所以学生意识到只有拼命的跑才能不让纸掉落,以便来锻炼学生的跑速,但要强调学生跑时的正确姿势和安全问题。

【浙江省温州·项为人】:以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来看,不适宜进行后蹬跑教学,建议利用跨步跑或单换跳作为跑的辅助练习较为妥当。另外,正确的摆臂姿势只能通过走—慢跑—中速跑等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逐渐建立与掌握摆臂的概念与技术,而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就能实现90%的学生初步掌握,况且是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在贴纸跑中早已忘乎所以了,还管什么正确的摆臂,跑得快就行。建议技能目标为:通过跑的辅助练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跑的正确姿势,体验与感受快速跑的方法与乐趣,培养快速奔跑能力。

【山东·李登云】:我认为这个教案至少有5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快速跑不是热门的体育活动,很少人用快速跑去锻炼,采用慢跑的较多。其次,快速跑运动并不简单,要有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等,内容很多,每一项学起来都不是那么简单,以著名的飞人“迈克尔·约翰逊”为例,他的跑步姿势则非常的怪异,挺胸、撅屁股、梗脖子等,这是非常标准的错误动作。第三,保龄球对快速跑要求不高,换句话说,这个游戏对本节课的教材没有帮助作用。第四,单纯的摆臂练习和后蹬跑练习是专业运动员或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方法,非常枯燥,建议换一种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的方法。第五,学生贴纸跑,有的老师采用贴报纸跑,我在上课的时候用过几次,确实,学生为了不让纸掉下来拼命的跑,但是在跑的时候,学生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纸别掉下来,采用各种身体姿势进行保护,这样就忽略了跑的姿势,导致动作变形。

三、初中教案编制技能案例分析

【案例】:

一、教材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保健》二年级教材。鱼跃前滚翻(第2次课);变向跑(复习)。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学校初二年级男生,二(3)班,共40人。该班男生特别喜欢体育活动,身体素质普遍较好,班级纪律好,集体荣誉感强,在鱼跃前滚翻第一课次后,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鱼跃前滚翻”基本技术动作,为本课次授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理解变向跑运动在生活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5%的学生完成动作优美流畅,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学习变向跑提高快跑过程中控制身体、调整速度和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通过艺术体操教学,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四、学练法

1.前滚翻练习,2次;要求:在练习过程中两腿有伸直过程。2.手撑标志线做远撑前滚翻练习3~4次;要求:双手远撑。3.教师示范鱼跃前滚翻完整动作,并结合图解,归纳、诱导、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及保护帮助方法。4.学生在保护帮助下自由练习鱼跃前滚翻。5.跃过同伴平举的手做鱼跃前滚翻动作并逐渐过渡到穿越呼拉圈动作。6.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结合教师评价,组内讨论进行自我评价。选择练习难度,通过练习反馈进行自我调整。按照练习难度分为三组:基本完成组(a组)、达标组(B组)、创新提高组(C组)。7.请2-3名不同类型的同学示范鱼跃前滚翻动作。8.反应跑练习:背对或面对前进方向,从不同预备姿势开始,听信号转身跑2次。9.复习各种形式的变向跑:“之”字形跑、绕圈跑、折返跑各2次。10.变向跑接力游戏。

【河北石家庄·翟国胜】:我认为该教案有以下几个问题:(1)鱼跃前滚翻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对学生的身体多方面要求比较高,是否可以将两个教学内容调换一下位置,先进行复习内容变向跑练习,充分活动身体的各部分器官组织,再进行新授鱼跃前滚翻的教学;(2)技术是完成动作的方法,是理论,它与技能是有区别的,而技能是完成该动作的能力,所以说学生掌握的是鱼跃前滚翻技术,而不是该动作的技能;(3)教学目标定的高了。两次课让25%的同学比较熟练优美的完成动作,80%的同学能够完成鱼跃前滚翻,可能困难一些,因为每次课主教材的有效时间不会超过30分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很难完成,因此建议在目标上降低一些,当然如果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远撑前滚翻的动作技能,达成目标可能容易些;(4)根据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的原则,无论是远撑前滚翻还是鱼跃前滚翻,动力的来源都是摆臂前伸及下肢的快速蹬地,做鱼跃前滚翻的目的是假想越过障碍物及遇到危险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因此,可以借助跳箱的最上面一层或者折叠的小体操垫子。作者采取钻过呼啦圈的设计很好,也可以由一位或两位同伴在练习者前面手臂拉在一起,起到辅助与保护的作用;(5)教师把学生分为完成、达标、创新三个组别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考虑到技术的难度,练习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分组过多可能会影响教师的巡回指导,建议分为两个组即可,可以命名为达标创优组(基本能完成动作的同学或学困生)和勇攀高峰组(比较熟练完成动作的同学)。

【江西南昌·胡敏】:从上述教案部分内容看,课的内容安排和教学设计还是较合理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翟国胜老师提出的“两个教学内容调换”我也觉得会好些。另外,有些学校由于垫子不多,在“学练法”内容中,要达到一定的练习密度在时间上会比较紧(关键是要看这个案例设计中器材的安排);在通过辅助器材练习鱼跃前滚翻时,除了上述的几种方法,还有一些例如毛巾、书等也可以。安全保护和帮助非常重要。

【江苏南京·李安成】:我认为教学目标与学练法应改为如下表述:

(1)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跳跃腾空前滚翻是区别于蹲撑前滚翻的关键,理解变向跑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健身意义。②技能目标:5~10名男生有明显的高度和远度,同时滚动圆滑、流畅、动作轻松、协调稳定、姿态优美这样的优秀评价标准;3~5名男生能有跳起动作,同时滚动不够圆滑,动作不够流畅稳定、协调轻松和不够优美的合格评价标准;其他所有的男生有腾起的高度和远度,同时能具有圆滑滚动、动作轻松、协调稳定、姿态比较优美的良好评价标准。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艺术体操教学,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能力。

(2)学练法:①兔跳接前滚翻,体会身体跳跃起、直臂顶肩的动作。②从高处向下做远撑前滚翻,体会手支撑与顶肩的动作。③越过红横幅做鱼跃前滚翻,体会蹬摆充分、身体腾起要有一定高度。④越过不同距离的鱼跃前滚翻,体会手向远处支撑。⑤组合动作:侧手翻—鱼跃前滚翻,体会身体侧向翻转与腾空、滚动的身体感觉。⑥向学生传授一下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现场示范、学生模仿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技能,保护者站(跪)立在练习者的侧面,一手托肩,另一手托大腿,帮助练习者缓冲、低头、前滚。

四、高中教案编制技能案例分析

【案例】:

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学习脚内侧踢球、停球技术;教学比赛。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二年级足球班男生,共45人。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法

(一)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

教法:(1)讲解脚内侧正面传地滚球;(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3)学生练习,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学法:(1)踢固定球,做脚内侧踢球、支撑腿站位及踢球部位模仿练习;(2)两人一球,一人用脚底挡球,另一人做脚内侧摆腿练习。

(二)学习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

教法:(1)讲解脚内侧接地滚球;(2)教师示范;(3)学生练习,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学法:两人一组,每组一球,一人用脚内侧传地滚球,另一人用脚内侧接球,然后再练习用脚内侧接、传球,两人反复练习。

【浙江湖州·张万永】:我认为,第一,教材内容应改为“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这一点误区很大。第二,学情分析应结合“教学内容”来谈。第三,运动技能目标不够具体,是否能按照“内容、条件、标准”的要求进行规范化、具体化。第四,教法阐述相对简单,无法看出成效,而且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未作表述。

【浙江宁波·andychar】:这份高中足球选项课教案类似于我们平时上课的一份简案。总的来说思路清晰,简单明了。但没有明确本次课的课次,相应的教学目标也比较笼统,没有突出本课次重点和解决本课次难点的教学策略。该教案细化了本课的学情分析,简化了该课的教法与学法。该课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观察、纠错辅导、学生反复练习,建议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提高教学效果。既然该课是高中足球选项课,那么,最好能增加“课课练”这个项目,以便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最后,第四部分的“教法”可改为“教学过程”,且每个教学步骤应明确相应的组织形式。

【江西赣州·廖全胜】:我认为有两点需要思考:(1)学情分析那一段,后半部分可以不要,改成学生对足球学习情况的介绍。(2)教学目标中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可以发展灵敏性,加强合作。至于能不能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靠某一节课来完成好像不可能。

【浙江金华·邵伟德】:该教案中“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的学法是:(1)踢固定球,做脚内侧踢球、支撑腿站位及踢球部位模仿练习;(2)两人一球,一人用脚底挡球,另一人做脚内侧摆腿练习。这个学法安排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练习1与练习2似乎颠倒了,应先进行“一人用脚底挡球,另一人做脚内侧摆腿练习”,后踢“固定球”;其二,这个技术中有三个分解的较为固定的技术关键:一是支撑脚离球的位置;二是摆动腿运行的轨迹;三是触球脚内侧的部位与球体的部位。就这两个练习能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吗?

【点评与总结】:在上期讨论的基础上,本期着重“学情分析内容;课堂教学目标的格式;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网路交流与讨论。在此基础上,还结合了小学、初中、高中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老师们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就学情分析而言,有的老师提出了学情分析应包括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班级水平、成熟程度、心智发展水平及对所学内容的态度、学生的储备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新授知识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的老师认为学情分析应是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兴趣爱好、男女生差异、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接触程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等;还有的老师认为学情分析应包含学生情况、学理情况、教学场地器材、教学环境、教学天气因素;教师教学本身等方面的分析。以上观点主要的差异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若从宏观角度来看,学情分析应包含学生、教师、教材、环境、天气等,也就是说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要素。而从微观角度来看,学情分析只指来自学生方面的情况。到底哪一种视角较为正确?我们认为,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学情分析若涉及的面太广,就会造成教案各个要素之间内容重复的现象。因此,从微观角度分析学情较为客观;其次,在进行学情分析时不应面面俱到,而要着重围绕与结合上课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不能空谈,这样才更有针对性。

跑步教案篇4

关键词:体育训练有氧代谢训练方案与步骤

中学生的体育训练,内容以发展有氧代谢为主,多采用有目的的游戏性训练手段。随着训练的时间日增,逐渐加大难度及强度,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此外要特别强调安全教育和医务监督。

在进行短跑教学训练问题上,往往容易出现急躁的迫切心情,在教学中不顾学生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水平,盲目地加大运动量,不注意训练节奏,忽视科学地安排劳逸结合,机械地搬用成年人的方法,不重视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致使学生产生了“速度障碍”,感到枯躁,不愿意参加训练。教学训练有它固有的规律性,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水平,制定教学训练方案与步骤,即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必须完成教学任务,两者必须是统一的。多年的短跑教学训练笔者是这样做的。

1注意发展耐力基础的全面身体训练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有氧代谢(耐力练习)。二是无氧代谢(速度耐力的练习)。耐力性的全面身体训练,就是要通过长时间用力不大的有氧活动来加强最大吸氧的能力,为今后提高无氧代谢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此,在教学训练时,除了安排专项技术及其它柔韧性练习外,还安排800--1000米耐力跑练习,每次跑完脉博开始为150--170次/分左右,强度不能过大,根据学生训练水平提高而提高运动量的强度,达到教学训练的目的。

①增强体质,改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②保证了健康,培养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品质;

③巩固跑的技术,从小培养放松跑的习惯;

④促进新陈代谢,较快消除肌肉乳酸(运动后肌肉感觉酸痛的生化物质),为改善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时造成缺氧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这方面的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发展速度、力量、弹跳力、灵敏性等素质的游戏性练习。如障碍跑、跨栏跑、追捕、接力、单足或双足跳等。每次练习的时间不拖得太长,当学生适应了此时期的诱导性教学训练后,在以后的教学中适应穿插一些强度较大的项目。如高抬腿跑、后蹬跑等。以便把全面身体训练的素质逐步转移到与改进技术有关的素质训练上去。

2注意重视和抓好发展速度的转移

这个问题是短跑教学的重要课题。速度是短跑项目的最重要因素。也是难以发展和提高的素质。少年时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较高,活泼好动,是发展速度的好时期。如果把耐力的全面身体训练时间安排太长,也会造成学生对短跑产生速度障碍。

为此,根据课堂教学训练的次数、时间、学生训练的情况来决定耐力训练时间和长短,把发展耐力和发展严谨的训练目的作主次的安排。发展速度采用如下的主要手段:

①反复跑60m、100m、200m;

②加速跑60m、80m、100m;

③行进间跑20m、30m、50m;

④线间跑10m;

⑤接力跑50m×4;

⑥听各种讯号做的起动练习10m--20m左右;

⑦支撑或不支撑的原地快速高抬腿练习。

3注意发展速度的同时,严格要求技术的规范化

3.1狠抓跑的基本功练习

优秀运动员的技术都要经过艰苦地磨练而获得。好的技术,不仅是在形态上,更重要是在力学结构上较合理。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同感觉吧,改正一个错误动作要比学一个新的动作难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抓好基本功--跑的专项技术练习,经常采用小步跑、后蹬跑、跨步跑和以上专项技术的综合练习,在练习中从严要求反复进行。

3.2抓好途中跑

途中跑是短跑中最重要组成部分,这段时间长,速度最快,又要跑得轻松自如。在加快步频的基础上应充分加大上、下肢摆幅度。归纳起来在技术上注意四点:

①跑得稳。重心起伏不要太大,如果用力方向是向上的,是蹬地角度过大的原因。

②频率高。跑的过程爬地、后摆、腿等连续动作都要快,不能消极等待。如何快不来呢?主要是小腿和踝关节力量差。这方面我注意加强辅活动。如跳绳、向上小步跑、蹬跳,弹性跑等来发展下肢力量。另外加强大腿后肌群收缩力量。

跑步教案篇5

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7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省活动的通知》(教体〔20*〕3号)精神,大力开展我校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用强身健体的实际运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我校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的提高我校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三、活动时间

20*年10月26日至2009年4月30日

20*年11月11日举行起跑仪式

四、参加对象

全校各年级健康学生,以班为单位集体进行。

对身体患有疾病、不适宜进行剧烈运动的非健康学生,须经学生本人书面申请、学生家长、班主任签字同意并经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学校将为该类学生单独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方案。

五、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委员:*

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

六、实施细则

(一)、各年级跑操安排:

跑步路线分两处,操场环行跑道和一二三号楼一周水泥道路;早读安排高二高三两个年级,上午课间大休息安排初一初二两个年级,下午课外活动安排初三高一两个年级。

(二)注意事项:

1、各班按指定路线进行跑操。

2、各班必须安排领跑学生,要求各班主任带操。

3、跑操过程严禁打闹、叙话现象。

4、注意学生安全,做好适当的准备工作。

5、跑操过程整齐有序,学生会文体部负责跑操检查打分工作。

6、检查标准:

(1)跑操前各班在教室楼前整好队,有专人带队到达指定位置。

(2)跑操过程队形整齐,无打闹、叙话现象。

(3)跑操结束各班保持队形有秩序的退回班级。

(4)各班级统计员,将全班同学累积的总里程数按记载要求真实、客观地记载在本班每日长跑活动情况记录周报表中,并于每周一及时上交到校团委办公室。

7、各班上报、申请心肺功能患有器质性疾病或体征有严重不适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活动。

8、节假日和寒假期间,学生要自觉坚持长跑并做好记录,家长签字证实。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定期检查。学校要求各科室、各年级组、各班级要对这次的“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长跑活动高度重视,值班领导、值班教师以及体育组全体教师负责检查,各班级要指派有责任心的学生干部(男、女生各一名)做好记录登记工作。

2、学校把冬季长跑工作作为考核年级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分管领导和体育教师分散到年级组内随同跑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学校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跟踪记录学生体质变化情况。在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学校将统计每个班级学生冬季长跑的总里程。此记录将成为评选校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依据之一。

4、学校体育组全体教师要抓好冬季长跑活动组织工作,按年级、班级分工到人,定期做好各班预算里程和完成情况的记录检查工作。

5、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活动期间安全保卫组各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既要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又要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6、对活动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优秀班级、学生和教师,学校将报请县级及以上主管部门进行表彰,学校并给予奖励。

八、考核与表彰

1、考核

参与率考核: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对体育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

实效性考核:活动结束时对学生的能力检测进行考核(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达标率)。

竞技性考核:活动结束时开展小型体育竞赛来进行考核评定,对突出的学生和班级进行奖励。

跑步教案篇6

比赛实施方案

我校自2015年上半年体育场投入使用以来,跑操一直是同学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几个学期全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每天一跑已基本形成习惯,但跑操的质量始终上不来,与其他名校跑操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提高跑操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提高班级凝聚力,为构建更加和谐、更加富有活力的校园环境。经研究特举行全校跑操比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比赛时间:4月中下旬(如遇雨天时间待定)

二、集合地点:学校体育场

三、比赛路线:分班按学校跑操路线行进一圈

四、参加班级:6-9年级

五、总指挥:王立文

副指挥:姚小平

六、评委:

高春平

邬烈金

姚志刚

范后猛

七、比赛规则及评分细则

1、出勤(10分)

各班在籍学生全部参加,有伤病及特殊情况缺勤者需出示假条。无故缺勤一人扣2分,扣完10分为止。(各班主任于比赛前一天2上交政教处,由政教处在比赛前统一交给各评委,如不上交则视为无人请假。)

2、精神面貌(20分)

(1)集合过程中,要做到快、静、齐,比赛时要步伐整齐、精神饱满10分。

(2)跑步时,两手半握拳放在腰际,两臂随节奏前后摆动。抬头、挺胸5分。

(3)领跑员跑在队伍内侧,各班队伍前要有一名旗手,比赛前一周升旗仪式举行授旗仪式,请各班选好旗手(由于班旗较重,建议选身材较为高大,手部力量较大的同学做旗手)5分。

3、口号(20分)

各班跑步过程中,要喊口号,声音宏亮有气势,口号应具班级特色。请各班自定跑操口号,并将口号内容于3月20日上报政处,上报后各班自行训练。

4、步伐(30分)

跑步过程中,成标准的跑步姿势5分,步伐整齐5分,方阵中横看成行5分,竖看成列5分,整看成方10分;每项根据情况酌情扣分,每项扣完为止,不重复扣分。

5、服装(20分)

服装要求统一为校服(凡是没有校服的同学自行与别班同学借穿),未穿校服的每生扣5分,扣完20分为止。

6、各评委公平、公正根据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然后按平均分排定名次。

八、统计组

郑筱翩

刘超凌

九、摄像:张小白

十、后勤保障:

后勤处

十一、奖励办法:

1、班级奖励: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纪念奖6名。除颁发奖状外,另奖班主任100元、80元、60元、40元奖品。

2、年级奖励:奖各班的积分之各为年级得分,按高低分别奖年级积分10分、8分、6分、5分。

十二、教职工跑操方法:

全体教职工分成男女两个方阵,方法与前面的要求相同(除特殊的教职工可不参加外),其目的是展现精神面貌、调动工作热情、培养锻炼习惯。

跑步教案篇7

关键词:体育课;合作学习;策略

一、体育课合作学习之“乱”的分析

1.从教学准备上分析:准备不足之“乱”

不少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环节欠缺细致的考虑,在实际的教学中忽略了合作学习的组成因素――共同目标、明确的责任分工、互等。不怎么准备就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场面热热闹闹,但是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种热闹只是表面的,小组内的学习效率并不高。

如案例一:节水平(二)的常态课30米障碍接力跑比赛。授课老师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由每个小组的成员自己摆放障碍物,各个障碍物摆放的方法、距离、摆放顺序等都由学生自己商定后进行合理摆放。过障碍物的方式分别为:跳过小河、绕过小树林、跨过小山坡、钻过小山洞四种方式。摆放好后,就用自己摆放的场地进行障碍接力跑比赛。这是一个需要小组成员讨论并制定一个合理摆放障碍物的方法、距离、顺序的合作学习案例。单从教学设计上看似乎没有问题,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却是另外一番场景,在老师说开始后学生先是抢器材,把器材弄得乱七八糟,然后是对怎么放的问题争论不休,谁也不听谁的,甲摆放好的器材被乙拿走,乙摆放好的器材被丙拿走,很长时间还没有摆好。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强制干预,四个小组才全部把障碍跑的场地布置好,可是马上要下课了,练习的时间都不多了,更何况比赛。产生这种“乱”的情形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在备课中没有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充分考虑,案例一中,学生出现了没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小组分工不明确、不互相帮助等问题,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在学生开始学习前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动员,使其意识到团队学习的重要性,并提示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要分好工,鼓励学生要以大局为重。

2.从学习方式上分析:合而不作之“乱”

合而不作,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虽然在一起集体学习,但小组成员之间并没有因为在一起而对学习产生影响。

如案例二:水平(二)50米迎面接力跑比赛。教师的要求是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50米的迎面接力比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只是在跑道上一起以比赛的形式跑了几次。美其名曰学生在接力跑中,给棒与接棒不就是一种合作学习的过程吗?说明执教者对什么是合作学习还没有弄明白,就把合作学习搬进了体育教学中来。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序一般为:接受任务明确目标、提出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开展探讨明确进程、展现成果互相学习、实施评价思考得失。因此,经过反思修改后的教学片段呈现如下:在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先完成一次比赛,各小组根据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小组迎面接力跑比赛的成绩。各小组学生在接到任务后,就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某小组学生甲说:“我刚才在接乙的棒的时候拿的是棒的中间,导致我后来与丙交接棒的时候掉棒了。再发生这样的情况你们看怎么办?”乙说:“我通常是在跑步的过程中用另一只手去稍微调整一下。”丁说:“这样会影响跑步速度的,不如直接用身体调整。”小组长说:“那么我们分成两个实验小队,测试进行比较一下,看哪种方法好,你们说行不行?”大家都说:“好。”小组长说:“丁,你和丙负责计时……”经过实验验证,最后小组长总结:“刚才试验了以后,大家一致认为首先应该在接棒的时候注意力集中,避免发生握棒没有握好的情况出现,假如真的发生了,不能用两只手调整,要用身体与握棒的手调整。好,接下来比赛大家一起加油吧!”“加油!”所有学生异口同声地喊道。从这一合作学习的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组成员在改进接力跑交接棒技术时通过问题提出―共同探讨―验证―达成一致,这样一个过程来完成共同的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经验,互得到了体现,团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与前者相比,这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二、拨“乱”反“正”的策略

1.加强学习,提高对合作学习的理解

我们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在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之前,必须全面了解合作学习的相关知识。如:合作学习的定义、教育功能、运作理念、分组模型、合作方式、运用时机、操作要素以及合作学习的局限性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熟练、正确地运用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2.教师正确、及时地做好指导和评价工作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所处的是主导者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与支持。教师要对所有小组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功进行认可和表彰。对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给予学生认可的、实质性的鼓励和表扬。

跑步教案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效果;教学理念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初中教育中的体育教学地位不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那么,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就成为初中体育教学的首要问题。

一、实时掌握学生情况,动态调整教学方案

初中阶段是人生跨度最大的阶段,告别了少年,经历了青春期,步入了青年。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智会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教师要实时掌握学生情况,把握学生心理变化规律和身体发育情况,动态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首先,教师要考虑学生运动的起点和进步的幅度,不能使运动负荷超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相适应;其次,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计划。

二、完善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

实现教学内容的自身整合,意在改变传统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变化方式与拓展方式,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作为体育教师,应善于在尊重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化,从而实现教材内容的完美整合。例如,在教学跑步运动时,可以改变传统的单纯性跑步活动,将其变成具有多样性和目的性的游戏活动,将短跑运动融入各种奔跑游戏中,将弯道跑融入十字接力活动中,将长跑融入定向运动中。通过体育运动与游戏活动的有机整合,不但优化了课堂教学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加强问题方面的引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上课时,我们可以抽出一两分钟的时间,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对教材内容积极展开思考和探究。比如,在练习立定跳远时,为了能让学生快速掌握跳远技巧,可以问学生:青蛙、袋鼠、小兔子跳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可以学一下它们跳跃的样子,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比较一下它们谁跳的最远?原因是什么?手臂向前上方摆动是否有助于向前跳呢?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随时总结教学经验,探究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跑步教案篇9

关键词:教材选择;教学设计;基本方法

“教材选择、教学设计、基本方法”三个方面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即课前的教材选择和分析,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设计教学过程,采取什么样的教学与评价方法等。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更多是新的教学理念,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操作策略,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效果也会不同。

一、教材选择

(1)因为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估,一般只是以“达标率、体育中考和大课间的评比”来作为衡量的标准,所以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上课教材“达标化、中考化”现象。为了避免教师在教材选择上的随意性,导致教学计划不合理和学校教师各自为战,且技能教学偏向于球类的不良情况,建议实施“统一选择教材”替代“教师自主选择”。相对地统一每学期的部分教材,有利于教师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开展教学,也有利于形成学校的体育教学特色。

(2)围绕统一选择教材这个中心,结合学校的场地设施等实际条件,本着科学发展创、拓展教学资源的原则,共同制订出学校体育教学计划,规定技能考核内容,明确相应的评价标准。教务处也可以全面了解全校各个教师的教学进度情况,便于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和学期的教学质量评估。这样,既解决了以往各自为战,随意教学,重素质、轻技能等弊端,又规避了“放羊”式教学陋习的出现。

(3)因为统一了全校的教材与计划,规范了技能考核的内容与标准,所以集体备课制才能实现,才能对学校有限的场地与器材统一安排和充分利用,才能对教学单元与单元模块做到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样,能让教师从繁重无用的教案抄写中解脱出来,把时间用于研究教材、探讨教法、加强示范的演练上,理论上减少了工作强度,实际上提高了工作效度,真正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

二、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内容:接力跑。

课堂实录1:教师讲解接力跑的要求和规则。按照教师的要求,学生分4路纵队听口令比赛,教师巡视监督,分别采用接力棒、篮球、软排球等作为接力的媒介,接力形式为迎面接力、绕杆接力。几次比赛下来,学生开始喊“累”了,并且开始出现犯规,教师进行评价总结时效果不佳。

课堂实录2:课前,教师把班级学生按照数量和能力进行分组,各组男女生实力均匀。距离上采用长短距离结合,分别采用接力棒、篮球、软排球作为接力媒介,接力形式采用“绕杆接力”。跑的形式:等距离跑、长短接力、换物接力。跑的顺序可以根据各个小组的情况进行调整,女同学尽量跑短距离的。这个期间男同学尽量照顾女同学,能力强的同学都争抢跑长距离,整个过程各小组都能齐心协力。即使比赛进行了很多次,学生仍然意犹未尽。

案例分析:

方案1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忽视了学生情感的问题,没有发挥团队的作用,只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进行跑和比赛。

方案2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学生表现出的是对练习的渴望和对才能展现的渴望,都能参与到跑的设计中去,发挥了学生个体的主动性,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得。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最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因情感所产生的对教材的参与效率的变化。方案2较方案1更适合学生的健康发展。方案1的相互监督机制虽然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师的管辖范围,无意中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同时小组之间相互揭短,增大了参加练习的学生的心理负担。这些不足显然与《新课程标准》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不相适应。方案2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相互欣赏,突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强调了通过集体努力而获取的成功,关注个体在集体中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基本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文规定:“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这和过去所提的“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有了本质的区别,称之为新“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方法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它还包括获取认知、使用知识的途径和步骤。

虽然综合方案1与方案2采用的是相同的教材,但设计操作的思路却不相同。同样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但方案2取得的教学效果是较成功的。在方案2的设计中,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采用每组男女混合方式,使各小组的实力相当,这样既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又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与学生能相互指导,男女同学之间也能相互交流,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分组形式进行比赛,增强了团队责任感、荣誉感以及组员之间的凝聚力。

跑步教案篇10

一、表格式体育教案的基本格式与内容

体育教案的格式多种多样,有表格式、讲义式、提纲式等。其中表格式教案是体育教师应用最为广泛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清晰、明了、统一、规范(见表1)。

表格式体育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引导者、授课班级、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场地器材、教学进程、教学强度预计、教学密度预计与教学反思。其中教学进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部分,它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组成,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进程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的选择、师生活动的预设等,确保形成一节完整的课。

二、编写表格式体育教案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应完整正确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体现出“目标引领内容”,我们现在常用的教学目标主要有“领域目标”和“三维目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说说怎样将教学目标表述清楚。

参照教学理论的说法,具体的教学目标应是可操作的、可检测的行为目标。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由对象、条件、程度和行为四要素构成。

(1)对象:就是学习的主体,即学生。在表述目标的语句中学生应该是主语。

(2)条件:是产生学生行为的前提,影响学习成果的限制范围。

(3)程度:是学习成果的标准,专指通过教学后达到何种程度。

(4)行为:是指学生能做什么。

这四个要素,构成了教学目标表述中的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以体现学习者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行为上的变化。[1]

例如:学习肩肘倒立的教学目标

(1)理解肩肘倒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以及完成动作的相关原理(条件),学生(对象)能够主动(程度)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肩肘倒立动作。(行为)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条件),提高(程度)学生(对象)倒立时的平衡能力。80%的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能正确完成肩肘倒立动作;2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肩肘倒立;所有的学生都能用正确的姿势给同伴做保护与帮助(行为)。

(3)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条件),培养(程度)学生(对象)之间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体会合作取得成功的喜悦(行为)。

这些目标清楚具体,且可操作、可检测,如“80%的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能正确完成肩肘倒立动作;2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肩肘倒立”,这里的80%和20%都是可测的,通过观测就可以知道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因此,在教学目标中应尽量使用量化的写法。

2.教学重难点应仔细推敲

教学重难点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在一个完整技术动作中的某一个主要环节,或者是指组合技术动作中的核心部分,它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技术动作的完成。在教案中的表述应以简洁为主,而且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成递进关系,教学重点是侧重一个技术动作的核心部分,教学难点则是侧重整个动作的完成质量。如果在一节课中,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确,将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教参中寻找教学重难点,还可以采用动作剖析法和学生演绎法仔细推敲教学重难点。如动作剖析法就是认真分析技术动作的结构,找到完成技能的关键环节,从而确定教学重难点。例如,在教学肩肘倒立时,通过对技术动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完成动作时,手臂的支撑和肘的位置是最为关键的,如果没有手臂的夹肘支撑,是无法形成倒立的,因此,教学重点就定位在夹肘支撑上。要想倒立完成得优美,必须挺髋伸腿,因此教学难点就定位在挺髋伸腿。在案例中的表述应为“教学重点:两肘夹紧;教学难点:挺髋伸腿”。这样的表述方式清晰、明了、简洁,能有效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3.教学环节应主次分明

教学环节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部分组成。在编写表格式体育教案时,要以基本部分为主,结合基本部分再来编写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先设计主教材的教学引导、环节设计、解决重难点的辅助练习、练习次数和时间等。在主教材设计达到最优化的情况下,再来结合主教材的需要设计准备活动,落实辅助教材,以及根据主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安排结束部分的身心放松内容。例如在教学肩肘倒立一课时,主教材是肩肘倒立,补充性教材是快速跑游戏。这一课的教学环节可以这样表述:(1)专项准备活动;(2)学习肩肘倒立,包括引导、尝试、辅助练习、完整练习、互帮互练、成果展示这几个方面;(3)奔跑游戏;(4)放松、课堂小结。像这样的表述方式,能有效突出主教材,让整个教案更加翔实。

4.课的内容应详略结合

课的内容就是一节课中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它与教学环节相对应,每个教学环节下都有相应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在教案中表述时应掌握以下原则,即主教材详写、次教材略写、动作要领精写。例如,以肩肘倒立一课为例,在教学肩肘倒立的动作环节应详写为:(1)引导:①用身体姿势表示英文字母(单人,双人或多人合作)。②请学生用倒置的身体姿势展示“L”。(2)尝试:尝试完成肩肘倒立动作(2人一组合作完成,注意保护与帮助)。(3)辅助练习。秘诀1:夹肘挺立的练习;秘诀2:后滚翻臀脚着地,两肘内夹手插腰(2人一组);秘诀3:双脚离地找平衡(强调保护与帮助)。(4)完整练习:两人小组完整练习,强调保护与帮助。(5)互帮互练:出示学习材料,组内相互帮助学习。(6)成果展示:所有的同学展示所学的成果。而次教材可以简单地写为“奔跑游戏:①绕垫跑;②跨垫跑;③一波四折”。

这样的表述形式有效做到了教学内容书写时详略结合,并通过秘诀将动作要领精细化、形象化。

5.练习手段应丰富多变

练习方法能有效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多种练习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让学生被不同的练习方法吸引,从而提高练习效果,增进技能的掌握。在表格式教案中,也应将练习方法的多样性表述出来。例如,小组比赛的练习可表述为:自由选择小组比赛、选择邻近小组比赛、挑战作为目标比赛等;两人合作练习可表述为:互帮互练、我练你看,找到不足等;在技术教学环节,所表现出来的练习方法应更为丰富、更加科学,并且与教学任务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投掷实心球》时,我们可以根据实心球的动作特点,选择这样几个练习方法:“对地投掷实心球,感觉甩臂和压肘;用投掷的方法打挂在空中的物体,解决投掷角度;地上画优秀、良好、合格线,给学生提供动力”。而这些方法在教案的表述时,应以简洁为主,如上述投掷实心球的方法,在教案中可以表述为:“对地投球练习、投掷空中目标物练习、挑战优秀练习”。

6.教学预设应游刃有余

教学预设主要是指在表格式教案中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这两块内容,这两块内容主要是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想法,对整节课活动过程的一个设想,因此,这两块内容应是恰到好处,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例如背越式跳高的第一课时教学,我们可以先教学生助跑起跳,或者原地跳背弓,但绝不可以教助跑起跳过竿,因为前者不需要任何的基础,而后者却涉及到助跑方法、过竿背部动作、落垫动作,贸然进行必将影响课堂教学安全。例如,在助跑起跳这一内容的教学预设时,笔者通过小学生田径队队员实践发现以下步骤较为合理:①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甩提右膝靠左肩;②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甩提右膝与右手(膝和手成螺旋式甩动),以左脚脚尖为活动点转体180°(手摆至左侧肩上方);③以有力脚为起跳脚,采用弧线助跑,1步、2步、3步……开始学习。“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这两块内容的表述形式是对应的,例如,在“教师活动”这一块表述“教师、示范讲解弧线助跑方法,并组织学生练习”,那么,在“学生活动”这一块应这样表述“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示范,认真练习”。

7.练习密度应恰到好处

练习密度好比是技术教学课的生命,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动作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一节课的练习密度是由课的性质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复习课的练习密度要高于新授课,可以高达45%以上,新授课一般练习密度达到25%就可以了。例如,在教学前抛实心球的新授课时,在持球方法、徒手练习、投掷过空中的线等环节每人可以安排4-6次,其中完整练习每人应达到12-20次。在案例的表述中应在次数栏里写“4-6”,时间栏写好预计时间几分几秒。只有练习密度恰到好处,适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8.场地器材应安全合理

在落实场地器材时,应充分考虑到器材的安全性、场地的合理性。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们需要的器材是垫子,这里我们就应该考虑大个子的学生一张垫子够不够,协调性、柔韧性差的学生是否需要在两边放垫子进行保护。在教学单杠时,首先要考虑单杠本身的牢固程度如何,杠下应如何放置垫子进行保护。还有在教学加速跑时,就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和其他班级是否会发生冲突等,这一切都需要考虑清楚,确保课堂教学。

三、编写体育教案的几点建议

1.广大体育教师应该写详案和教学反思。详案有利于老师们理清教学思路,把握课堂教学语言,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写教学反思有助于老师们发现教学不足、方法不当的地方,记录好的练习方法,以便以后使用。

2.提前一个星期完成教案,能有效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随便写一个甚至没教案就去上课,还能让老师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教案中的教学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