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05:05

长城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认知:

1、国人民是祖国的捍卫者,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2、知道保卫祖国、热爱人民的故事。

情感;

热爱中国人民。

行为;

积极参加学习和慰问的活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对学生进行热爱的教育。全套教材仅这一课是关于热爱的教育。

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来自人民,是为人民服务的;的基本职能或者说主要任务是保卫祖国,他们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甚至鲜血和生命。因此,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应当崇敬他们,热爱他们,向他们学习。

本课的教学要点是:中国人民是祖国的坚强保卫者,是祖国的钢铁长城;爱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热爱,积极参加学习和慰问的活动。

教法建议

1、教学时,既要突出战士生活的艰苦,又要使学生感受到战士的以苦为乐,这正是的可爱之处。

2、教师在选择故事时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全方面地反映的生活,使学生了解、热爱。

3、课上所讲的故事,反映的的生活要尽量真实、具体、感人。

4、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组织学生和见面或一起搞一些活动,以增进了解。

5、在利用课文方面,教学时应让学生知道,岛虽小,但它是祖国的前哨,驻守小岛就是保卫祖国,使祖国不受敌人侵犯,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宁。所以,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们却以苦为乐,这正是战士高尚品德所在,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二课祖国的钢铁长城

教学目标

认知:

1、国人民是祖国的捍卫者,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2、知道保卫祖国、热爱人民的故事。

情感;

热爱中国人民。

行为;

积极参加学习和慰问的活动。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人民是祖国的保卫者,要热爱。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时;夏日,我们随父母在树荫下乘凉时;冬夜,我们全家人在温暖的屋中欣赏电视节目时,你知道是谁在保卫着我们?

是中国人民。

板书:中国人民

2、在战争年代,战士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你知道他们的英勇事迹吗?

(出示、挂图,请知道的同学讲,老师适当补充。)

在战争年代,有成千上万个像、这样的战士,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为了打败侵略者,为了今天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二、学习课文。

1、过渡语:战争年代,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杀敌;在和平时期,叔叔们又是怎样为保卫祖国奉献自己青春年华的呢?

2、看课文1~3段(投影课文插图1)。

(1)战士们在这个孤岛上担负着什么任务?

虽然我们进入了经济建设时期,但是世界上还有一些敌人总想侵略我们,某部三连战士,为了守卫祖国海上大门而驻守在这里。

(2)岛上生活条件是怎样的?

岛上没有淡水,战士们都得省着用,而且还有断水的危险。一年四季气温很高,晚上蚊叮虫咬。

(3)看课文第4段(投影课文插图2)。

战士们在岛上是怎样站岗放哨、苦练杀敌本领的?

头顶烈日苦练本领,汗水湿透衣服,肩背晒脱皮;晚上站岗蚊叮虫咬;出海巡逻有些战士晕船。

4、看课文第5~6段(投影课文插图1)。

(1)岛上生活条件这么艰苦,战士们为什么对小岛爱得很深?

(2)战士们想不想自己的亲人和自己的家?他们为什么以岛为家?

(3)“乐为祖国守孤岛”,表达了战士们的什么心情?

小结:为了祖国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让千千万万的人们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战士宁愿自己多吃苦,把对亲人的思念深深埋在心里,乐为祖国守孤岛。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板书:祖国的钢铁长城

三、巩固延伸。

1、看一看。

驻守在孤岛上的战士们乐为祖国守孤岛。在北疆、在海南、在高原、在雪岭,处处都有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为祖国筑起了钢铁长城,是祖国坚强的保卫者。

板书:祖国坚强的保卫者

(看书中“看一看”栏目和录像。)

2、讲一讲。

(1)人民不仅是祖国坚强的保卫者,也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和人民群众心连心。

板书:人民的子弟兵

(出示挂图,看图讲爱人民的故事。)

(2)你们还记得1998年抗洪的情境吗?

(启发学生回忆抗洪英雄,补充李向群、高建成事迹。)

四、总结。

1、学习这课书,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2、中国人民是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全国人民最可爱的人。我们少年儿童要热爱他们,学习他们,用他们乐为祖国守孤岛和为人民利益英勇献身的精神,不断激励自己,做一个像他们那样的人。

板书: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

十三祖国的钢铁长城

长城教案篇2

关键词:人才培养;城建档案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的发展、崛起、转型使城建档案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缩复制技术广泛应用,正使档案工作由经验向科学转变、由手工向现代化转变、由劳力向智力转变、由简单向复杂转变。与此相适应,社会对城建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而且要求他们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知识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由此可见,新形势下的城建档案人才培养工作尤为重要。

城建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三条途径:一是优化学校教育;二是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三是人才自身素质的培养。其中,学校教育是开辟人才来源的基本途径,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措施,人才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培养城建档案人才的基础工作。这是因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没有学校教育,就不可能出大量的人才,但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基本是初级人才,少数是中级人才,高级人才和大量的中级人才,主要靠在工作实践中成长发展。因此,以上三条途径都尤为重要,必不可少。

1优化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档案工作人员的主要来源,教育模式适应与否,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都直接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学校档案专业教育是档案事业的未来。目前,我国高校在实施档案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只注重灌输书本知识,实践性课程种类单一、课时偏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偏少等。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1使教学方式多元化

制订合理学习计划,带学生去各类档案馆参观实习、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讨论式、参观走访式、表演式等多种灵活的教育方式;改变以往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提倡“教师精讲、学生边思维、边实践”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加注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可以在网上与个别学生或学习小组交流,把主要精力用在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学习思考上而不是讲课上。

1.2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注重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工作

校内实践需要投入一定经费,建立档案模拟实验室,要学生在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深刻的理解相关原理,掌握档案工作的整理、保管、鉴定、利用等各环节,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进行相关档案保护技术的试验等。同时,满足学生认识实习与毕业实习的要求,档案学专业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建立起省、市、区、县档案馆及集团、公司档案馆等多个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1]。

1.2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城建档案人才既要掌握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和方法,又要熟悉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城建档案管理理论和方法;既要具备理论知识、书本知识和科研能力,又要有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动手、动脑能力;既要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知识;既擅长档案专业领域,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由此可见,学校教育方在人才培养上应当订立目标计划,采取多种形式,优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

2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2.1对档案学校教育水平给予大力支持

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要把档案专业教育看做是整个档案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给予更进一步的重视和支持。

2.1.1对档案专业教育层次和规模提出意见

档案管理机关,特别是省级以上档案管理机关应当在规划整个城建档案事业的时,同时规划城建档案的教育事业,如在自己管辖的地区范围内要设那些层次的城建档案教育事业,要多大规模等等,并努力与学校和教育行政机关联系落实。

2.1.2对档案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城建档案专业人才最需要那些方面的知识,档案管理部门可经过进一步的地域调研,根据实际的需要向学校提出建议和要求,以求得最大程度的学用一致。

2.1.3对教学工作提高实质性的支持

档案部门需要认真接待档案专业师生的参观实习活动,并给予创造条件、安排计划、做必要的辅导等等,另外,还可以提供经费、设备等的支持。

2.2搭建城建档案人才库

新形势下涌现的档案潮、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数控化、历史档案的征集与抢救、建设工程的声像跟踪服务、电子文档的转换、信息中心的管理与利用等项目的展开,让人员编制较少的城建档案馆难以招架。需要寻求本地的技术和智力支持、探索地方档案人力资源的合作方法,组建城建档案技术人才资源库,发挥库中人才的技术力量,把城建档案基础性工作调控在基层完成,以促进城建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转变思维,借鉴成功经验,冲破单位间的壁垒,争取基层单位的支持,以城建档案专业技术学会的形式,把分散在各企业的城建档案工作优秀人才组织起来,创建“城建档案技术人才储备库”,运用库中技术人员的智慧、力量和示范作用,引领、开创档案事业多赢发展的特色之路[2]。

2.3加强城建档案人才培训力度

加强对人才的定期培训工作,重点进行计算机操作、行政及企业管理、档案理论、法律法规及城建档案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参加短期培训、专业培训,组织课题攻关等多种形式,开展以知识更新和一专多能为重要内容的在职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提高学历层次,加大定向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对培养对象进行高层次学历教育,以丰富、加深培养对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一批具有高学位,高水平的中坚力量;

开展短期出国培训,考察,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档案设备和实验条件培训我们自己需要的高级人才。

城建档案单位要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定期组织一些学术活动以及有关的社会活动,如专题讲座、研讨、交流、考察和咨询等强化知识更新。

2.4领导要重视

领导要重视。作为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人才的重要性,用发展的眼光加大对档案人员的关注、培养和使用的力度,以便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3]。

3人才自身素质的培养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断地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是每个城建档案工作者必有之路,在新形势下,城建档案人员要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学理论、学业务、学新技术,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爱岗敬业,树立扎根思想,专心搞好档案工作。

城建档案人才首先应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理论水平。

城建档案人才应有服务精神。应牢记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根本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忠于职守、踏踏实实地工作。

长城教案篇3

摘要:文章在简析了苏州科技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系城市科学类课程群教学方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革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该系教学团队在近三年的教学改革中采用的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教学网站辅助教学法等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对高校同类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群 教学方法 改革

教学方法是一种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使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科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专业要求、学生特点,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从多方面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所有从事教育活动的有识之士的重要目标和一直努力思考的问题。

城市科学类课程群是以城市这一共同研究对象为纽带的一组课程,包括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生态学等课程,在笔者所在的苏州科技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系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自2007年起,我系组织骨干教师组成了教学团队,首先通过专家听课、学生问卷调查、成功教改案例的集体学习等手段,对该课程群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了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教学中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二是重教法、轻学法;三是教学手段优化不足、师生沟通渠道不畅。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群的特点、学生和专业的特点,在广泛咨询教学专家、大量学习有关教育学理论和最新文献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以创新为支撑”的改革原则,并在课程内容改革、教学团队和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相关活动的配合下。重点进行了近三年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本文介绍了我们在实践中一些成效显著的做法。希望对同类专业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拉近理论与现实距离,增进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就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案例为教材,让学生通过自已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及在集体讨论,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过程。近几十年来,案例教学法在国内外受到高度重视,在哈佛,所有的课程全部都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讲授,一个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中大约要用800个案例

由于城市科学类课程群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交叉性强、理论性强等突出特点,使得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的独特优势在这类课程中正可得到发挥。因此。自2007年开始,我们开始吸收哈佛等模式的优点,有意识地筛选针对各种教学内容和目的的教学案例,利用教学网站做成案例库,将案例教学渗透到越来越多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三年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具有独特的优势,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能制造各种讨论点的各类案例,并将其改编以适应各种不同教学目的,同时做好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案例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设计,对学生增进学习兴趣、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用生动、形象、有趣、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专业知识的价值,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讲授城乡地域的划分时,我们根据学生多来自长三角的苏、锡、常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苏州、常州在行政区划调整时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同效果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在这两个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应用于另一个案例城市滁州的行政区划调整建议中,学生在学完之后发觉“专业知识居然能对城市建设实践产生如此大的指导作用、是否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感觉,缩短了教学和实践的距离,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其次,案例教学法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对抽象的理论,并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分析实践。由于所有案例均是城市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事实,很多是发生在师生身边的案例,所以学生能够轻易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譬如讲授城市群时,我们选用学生生活于其中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案例,并与珠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讲授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时以美国东北部和我国福建沿海地区为案例,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城市都出现在山麓、河口,而且河流越大、城市就越大等现象。上课时应用这些案例,使学生通过思考深刻认识到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各种条件,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学生夸后从事与城市有关的规划、调查、研究等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最后,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案例中都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寻的许多问题,学生要透过众多的、暗含的、看似不相关的情景去观察、分析、讨论和体验。作出判断、推理和论证,无形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的能力、群体协调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同时,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不唯一的。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查资料,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作出分析和判断,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科学设计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重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竞争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这也决定了教学不仅是让学生积累现成知识。而且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认知过程来感知现象,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将知识通过“内化”转化为素质。项目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够综合培养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城市科学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广泛地引入了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操作模式是:将综合性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个研究性项目。譬如某城市交通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某城市空间布局与地价的关系分析、某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等,分别布置给由若干学生自由结合形成的各个项目小组,由项目组成员负责研究方案设计、实地调研、报告撰写。最终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并制作ppt在课堂上汇报。学生为了完成这样一个项目,需要调动所有学过的相关知识、主动补充未学过的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际研究课题的设计、调研、报告撰写及汇报的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地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譬如。05级有一个组的同学为了得到部分资料,连续多日到某个政府机关去“报到”,最后终于打动对方。给他们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学生自己也领悟到了许多调研的技巧,感到收获颇多。而项目小组一次次的汇报,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在相互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锻炼了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对比发现,从大三开始,设计课程较多、经常开展此类项目教学的资源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上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用人单位也时常反映“该专业的学生显得比较成熟”。

三、积极建设教学网站。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形成“无限”课堂

网络课程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为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利用学校局域网提供的条件,搭建了课程群教学网站,网站的功能模块有教师介绍、课程简介、多媒体课件和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参考资料、试题库、习题库、教学论坛、课后答疑、典型问题、优秀作品、学生成绩管理、考试管理、作业递交与批阅等等。随着应用的深入,教学网站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巨大促进作用日益显现,解决了长期困扰教学活动的一些突出矛盾。

首先,城市科学类课程群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内容纷杂,交叉性强等突出特点。且由于我国处于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各类新现象、新事物发展日新月异,城市科学类课程的许多知识更新非常快,任何优秀的教材都难以赶上时代的变化,不断压缩的课堂教学时数又使教师很难给学生补充足够的最新知识和理论。而教学网站首先是一个资源中心,借助教学网站,可以为师生构建一个时时更新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信息的资源库,使师生紧贴学科发展前沿,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地域限制,根据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拥有的资源共享,丰富网站的资源库。这就解决了教学时数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此外,网站还能够将任课教师精心准备的讲义、教学课件、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制作的优质课件、作业等积累起来,实现开放式共享和反复利用。

其次,在以前的授课活动中由于许多课程为大班上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渠道狭窄、严重缺乏互动,教师不知道学生的需求,学生则选择“爱听就听、不想听不听”的态度,不会主动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反馈。调查中甚至发现一些学生在课程即将结束时还不知道任课老师姓名的事情。借助网络平台,很好地实现了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把需要解答的问题张贴到电子公告板上,教师在公告板上作答。其他学生也可通过公告板看到问题。的解答,也可以通过意见箱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建议和反馈,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或需要深入学习的内容随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

第三,由于我系所开设的城市科学类课程群面对的是三个培养方向不同、基础差别较大的专业,学生的基础和素质又千差万别,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而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的超大容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由以教为主变为,从学为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长城教案篇4

承诺逾两年终实现

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曾公开表示,异地高考改革方案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还爽快地表示方案公布时间“用不了十个月”。随后,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又表示该方案将于年内出台。

这种“承诺”由来已久。事实上,从去年起,教育部官员也多次表示正在制定“异地高考、中考”方案。袁贵仁早在2011年两会上就曾明确表示,此问题“目前正在加强调研”。去年底,袁贵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时亦明确表示,教育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直至今年初公布的《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仍强调将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承诺”实现前,来自民间的力量仍不断给教育部施压。5月23日,包括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在内,来自北大、清华、社科院等单位的15位学者建言国务院、教育部,请求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切实推进教育与社会公平改革”。而去年的10月24日,张千帆等人也曾联署致信国务院,呼吁“废除高考户籍限制”。作为利益直接相关者的大量随迁子女父母,更是通过各种方式呼吁政策转变。

缘何方案出台如此漫长?“工作难度大,需要各方沟通”,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一名学者向记者介绍。从2010年年底,国家教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开始就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办法”在内的高考改革方案进行调研,大量听取了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等各方意见。

涉及人员数目庞大是复杂原因之一。目前,我国有2.53亿农民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迁进城或在流入地出生,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有1260.9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有936.74万人。

此外,各地教育水平、高校录取指标差异,也不可忽视。就连杜玉波也坦言:“这个问题很复杂,十几个省分省出题,且课本也不一样。”

全国统一规划给予地方一定自由

此前,记者获悉,教育部已联同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杜玉波的表态,目前这一意见已报国务院批准。

事实上,地方试点已先行一步。今年“两会”前,山东省就率全国之先公布了“异地高考”政策,即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与山东考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随后,上海、广东、福建、青海等多地先后类似政策。而北京、湖南、安徽等地也纷纷表示正在调研,将会出台相关政策。

各地政策有所不同。比如山东和福建仅要求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而上海则要求父母为“引进人才”。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即使全国统一方案出台,各地仍有权限制定结合当地实情的方案。

据杜玉波透露,此意见将会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具体方案。

这就使得不同地区的不同定位、发展,将产生不同的方案,“一刀切”将得以有效避免。一名参与《意见》制定的学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通过的《意见》将在全国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给予地方一定的自由空间,即因地制宜。

比如在对父母的要求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可获得异地高考资格的学生的父母在当地的纳税年限等不宜全国统一,各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比如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比较集中,可适当将年限提高。

焦点

“缓冲期”有多久?

各省方案多选择2014年前施行,全国方案期限不会超过地方。可以发现,即使地方政府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当即执行者也极为罕见。而2014年则是较多省份所选择的期限,比如山东、福建、广东也称将于2014年前试行。

此次国家制定的《意见》亦不例外。“不可能马上开始实施,毕竟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一位参与制定方案的教育系统人士透露,《意见》设有缓冲期,但其期限不会超过地方。

对于多地已经公布的路线图,储朝晖表示,地方的改革方案应该服从于全国。因为全国制定异地高考方案是一个统一规划,中央提出几点政策和改革方案,分配至各个地方政府,政府再自行执行。

综观已出台方案的地方,可以发现,外来人口较多和高等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仍为少数。“人多的地方困难大,肯定需要综合考虑,结合社会福利等因素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袁振国表示。

如何避免“高考移民”?

方案将包括在流入地连续就学的年限这一项。

即使现行高考要求返回原籍考试,仍不可避免出现部分人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即俗称“高考移民”。

而今户籍约束放开,是否会引发更严重的“高考移民潮”?

据杜玉波透露,方案将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连续就学的年限这一项。另据一位教育系统内部人士透露,作为“随迁子女”,该方案必将包括对父母的要求,含工作时间等。

长城教案篇5

一、重新调整规划城区中小学布局。

针对城区学校入学难、班额大等问题,我局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了“中学整体搬迁至黄龙新校区,中学整体搬迁至现中学,现中学用于新建一所小学。新城区预留的90亩土地适时新建初中,将城区规划中预留的教育用地(原板鸭市场)适时新建一所小学”的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该方案实施后,县城河北即有初中1所小学2所,县城河南也有初中1所(中学)、小学3所。同时,加大小学、小学扩建步伐,在小学、小学各新建一幢教学楼。我局已于元月16日邀请了部分家长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校长教师代表就该调整方案召开了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该调整方案科学合理,可行性、操作性强,将能很好的解决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问题,缓解大班额和入学难现象。

二、大力开展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

针对圩镇中小学入学难、班额大的问题,我局以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一方面加紧圩镇中小学改(扩)建步伐,在圩镇中小学内新建、改建教学楼,扩大圩镇中小学容量;另一方面改善农村、偏远山区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学校吸引力,引导农村、偏远山区学校辖区内学生就近入学。2013年,我局向上争取资金843万元,新建校舍8幢、建筑面积达3761㎡,新建篮球场9个,装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92套……极大地扩大了圩镇学校的容量,改善了农村、偏远山区的办学条件,缓解了圩镇中小学入学难、大班额现象,解决了山区、农村适龄儿童就学难问题。

三、适当调整山区、农村学校网点布局。

因部分山区、农村学校生源少、办学效益不高,我局已于多年前将其撤并。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就近入学的需求,撤并学校存在恢复的必要。为此,我局在充分考虑全县各乡镇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现有布局等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3-2015年)》,提出了“2013年起恢复将池江镇杨村小学、杨柳小学、洋前小学等3所学校恢复三年级,逐年恢复池江镇板棚小学五、六年级;2014年起逐年恢复吉村镇右源小学四、五六年级,准备新建青龙镇长里教学点;2015年起逐年恢复青龙镇元龙小学、池江镇同心小学四、五、六年级,青龙镇同盟小学五、六年级,新建池江镇小汾教学点、路萁教学点,青龙镇留地教学点”的长远目标。届时,我县部分农村学生“就学距离过远、途中耗时长、体力消耗大”等问题将得到较好地解决。

长城教案篇6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习惯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务工人员,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家庭为单位定居城市的务工人员也越来越多,城市的学校中出现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情况。这些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习惯方面与城市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随意较多,语言行为、卫生习惯较差,这既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又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当然,他们也有许多优点,如:生活节约、自立能力较强,多数学生热爱劳动,能吃苦耐劳,不娇气等,这些都值得城市的学生学习。学校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课题。我认为,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良好习惯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肯定激励,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摸清情况,区别对待,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予更多的关爱,课堂上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课堂互动,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肯定并激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优点及独特性,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敢于展示自我、欣赏自我。同时用真诚的爱来引导感化他们,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还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正确对待优点和不足,这样有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生生结对,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采用结对子,一帮一的形式让城市学生带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齐头并进,实行“城”“乡”结对子活动,可以利用同桌的优势,让城市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多交流、多沟通,潜移默化,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创设和谐的育人班级环境,教室的黑板报要定期更换,更换的主题要围绕本课题的内容而定,使学生一进到教室就明确要养成怎样的良好习惯。通过加强班集体建设,唤醒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自觉加强个性修养的自主意识,凡事多一点宽容、忍让,相互之间多一份鼓励和支持,少一些指责和误会。同学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共同生活在班集体中,体验班级和学校的温暖。另外学校要营造友爱、宽松、和谐的校园支持系统,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增强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人格的完美发展,进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全校教师联动,全面正确引导

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作用,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同伴关系、家庭背景等情况,给他们配备专门的导师,从学习上辅导、行为上引导、生活上指导,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温情。同时引导他们参加积极向上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经常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关心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档案,因材施教

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成长档案,进行个案研究,随时记录他们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根据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在实践中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教师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教育技巧和教育策略,对一些存在比较严重的行为偏差现象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根据他们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与家长做好沟通和配合工作,与家长一起制定学生的教育方案,达到教育的一致性,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矫正他们的“行为偏差”,巩固他们的良好行为。建立贴近学生的德育目标,把《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守则》进一步细化,选择以养成教育作为立足点,在实施中要结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特点,使目标切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五、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共同担负起培养责任

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职业不稳定,缺乏教育子女的方法。学生受着父辈一些比较落后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影响,缺乏有效管教,他们的行为很容易产生偏差。我们要通过构建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消除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形成合力。建立家访联系制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举办家长学校,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让他们重视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及行为习惯的需求,通过召开家长会,设立家长开放日等方式,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学生在课堂及学校的实际状况,与教师主动沟通研究教育方法,形成合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不能单靠学校一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学校是争取社会力量支援的协调者、沟通者,要善于发现有利资源,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把握良机。如城关区教育局举办的社区少年宫,采取因地制宜、自愿参加、特色发展和公益性的原则,在学生尤其是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点,学生均可自愿免费参加“社区少年宫”的各项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校外时间既得到一定安全防护,又享受到丰富的课余生活,这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言是一大福音。

参考文献:

[1]梅晓艳.浅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2(8).

长城教案篇7

本刊贵州通讯员 周端敏

日前,浙江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举行教科文卫委全体会议,集体听取了浙江省档案局局长王立忠关于修改浙江省实施档案法办法以及档案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省人大教科文卫委认为,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浙江省档案局法规宣传处 蒋锦萍

投资2亿余元、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集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新华书店、博物馆于一体的延庆文化中心于9月30日上午,举行文化中心落成开放仪式。县委书记侯君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淑君、县长孙文锴等领导出席仪式。

本刊北京通讯员 李松龄

在山东省寿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寿光市档案局的帮助下,寿光市企业产品入网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截止到目前,全市已有42家企业加入了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寿光市企业产品有了“电子身份证”。

山东省寿光市档案局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全面反映十堰档案事业发展的变化,十堰市档案局(馆)、十堰电视合拍摄了《篷勃发展的十堰档案事业》档案专题宣传片。

湖北省十堰市档案局 袁汉学

日前,经大连市副市长曲晓飞批准,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被纳入大连市综合实力百强民营企业考核加分项目。

大连市档案局 邓 连

湖北省荆门市档案信息网经过改版后增加了馆藏精品的展示功能,突出了档案资料的电子查阅功能,改版以来,日平均浏览量达150多人次,累计访问量也由改版前的4000多人次大幅上升到17000多人次。

湖北省荆门市档案局 肖 洒

北京市房山区档案局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在以“捐赠衣被温暖灾区”为主题的“募捐月”活动中,踊跃捐赠。

北京市房山区档案局邱鸿伟 王荣霞

湖北省谷城县教育局把在职教师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表现情况记录归档,建立“师德”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聘任、工资调整、评先表模的重要依据,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发挥了较好的监督作用。

湖北省谷城县档案局 焦家均

10月6日,抚州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与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与安全。

江西省抚州市档案局 叶友江

为充分展示拜城县改革开放30年来档案工作取得的辉煌业绩,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继续发扬“凝心聚气、真抓实干”的拜城精神,拜城县档案局于近日举办了改革开放30周年拜城县档案工作回顾展。

新疆拜城县档案局 王四新

山东省兖州市近日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各有关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提高对做好民生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把各级档案室建成整合、保存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中心。

山东省兖州市档案局李长江 吴鹏飞

9月27日,《档案中的克拉玛依》一书作为2008年建市50周年的庆典书籍,在克拉玛依市建市50周年庆祝大会上正式发行。该书由克拉玛依市档案局主编,市委、市政府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市长许卫喜亲自为该书撰写序言。

新疆克拉玛依市档案局 牟建平

9月19日,九江市档案局征集到了九江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捐赠的《一所地方大学的崛起――教育文集》等著作文章及其参与的光盘等,以及杨院士捐赠的《时间序然列分析的工程应用》等代表著作。

本刊江西通讯员 黄生生

长城教案篇8

   关键词:都市旅游;重庆;对策

   重庆是一座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积淀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立体感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都市旅游,绝不只是看看广场,逛逛商场,烫烫鸭肠。重庆独特的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风貌、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背景和人文景观说明它完全是有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前景的。因此,如何把握重庆发展都市旅游无可代替的优势,把都市旅游特色发挥到极致,将都市旅游产品建设成为世界级品牌,成为重庆旅游乃至重庆的象征,是重庆发展旅游业要解决的重要任务和主要问题。

   一、重庆发展都市旅游的意义

   依托大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特点,以丰富多彩的都市和都市生活为载体,整合都市的相关资源和产业,把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各种产业融为一体,作为自身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和目标定位,展现都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形象,形成富有魅力的旅游胜地,这就是都市旅游[1]。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西部最大的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文化、科教和旅游中心以及水陆空交通枢纽,创新、建设、发展和繁荣山城都市旅游,对于促进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5]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都市现代化建设速度,增强大城市辐射带动和发展大农村的综合能力,缓解城乡日益突出的就业压力与矛盾,不断提高城乡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其快速赶上和超过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意义。

   二、重庆都市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重庆人杰地灵,经济发达,商贸繁荣,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与当代交相辉映,商贸与文化互为融合。重庆市的都市旅游是在直辖以后发展起来的,目前,都市旅游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业发展规模小,只是片区性地开发,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旅游产品还是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旅游线路的互补性不强。重庆的旅游业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尽管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对地区性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整体看,它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较小,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作用不明显。其具体问题如下:

   (一)重庆蕴藏着发展都市旅游巨大的潜力

   重庆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市区有部级风景名胜区1个,部级森林公园3个,部级自然保护区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7个,市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它在自然地貌的基础上,凭借独特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背景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旅游资源。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才树立起“山城”重庆的城市形象,重庆是2007年中国最美城市第六位。城市规模是发展都市旅游最基本的条件,重庆在城市规模和功能方面也已有了自己的优势,发展都市旅游的规模和功能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档次:它既是中国第四个直辖市,又是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和全国的特大城市;工商业发达,购物点非常集中,商业街区具有国际氛围。

   (二)都市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的建设宣传缺乏自身特色

   发展都市旅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留住旅游者,为此,必须树立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只有这样,旅游业才能壮大发展,才能带动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到北京和上海的旅游者不仅仅是中转集散,并且还以那里作为“旅游目的地”,是冲着故宫、长城等文物古迹的都市旅游城市品牌去观光游览;是冲着商业大都会的都市旅游城市品牌去观光购物。目前,到重庆的旅游者大都是冲着长江三峡和大足石刻而来的过境旅游者,“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还不醒目、不突出,旅游集散地仍是重庆的主要功能,旅游产品还没有升级为都市旅游品牌。

   (三)旅游时空问题及城市旅游设施规划与供给的不足

   重庆的都市旅游近几年明显地表现出时空的局限性问题,这点已经有学者提出来了,笔者也深有感触。时间问题表现在人们出游多集中在白天,空间问题则表现在出游的地方多集中在城中心,甚至是个别中心,如解放碑、观音桥步行街。时空上的高度集中造成了热点地段的旅游供给严重紧张,人均占用空间和使用设施设备量缩小,从而使游客的体验质量大大降低,也影响了城市的容量,影响到重庆都市旅游的形象,也使得“重庆三宝”之一的夜景旅游资源和城市其他区域的旅游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造成浪费。南滨路是市民和游客欣赏夜景的好去处,但是这个休闲带的旅游设施供给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重庆人都引以为豪的城市中心解放碑,密集的高楼大厦与身旁矮小的破烂旧式建筑完全不协调,与“购物天堂”的美誉也不协调。另外,各个城区的过渡连接区域,尤其是山坡上杂草丛生,树木无人管理,甚至在山坡墙面上有从山上流下的难看水流,严重影响重庆的都市形象。

   (四)重庆都市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重庆发展都市旅游以来,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已经有了显着改进,但是综合素质仍然不高,旅游从业人员与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从业人员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虽然饭店、宾馆、交通等各方面的配套设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其旅游综合服务水平不高。旅游者在景区景点入口的滞留、游览过程中对景区主题不清楚,大多停留在观光层次。旅行社及导游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尤其在各旅行社的价格竞争中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出游质量,而导游服务质量也同样是旅游者评价都市旅游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重庆都市旅游市场定位思路需更新

   市场定位的正确与否,决定都市旅游发展的成败。都市旅游作为一个产品最终要走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而无视市场之手,盲目开发产品,最终将遭到市场的报应,这已经为许多地区失败的经验教训。新的休假制度的出台和人们需求日益扩大的情况下,重庆都市旅游的市场定位也应相应的有所变化和调整。

   三、重庆都市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提供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水平,加强都市旅游开发意识。将都市旅游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形成全民参与的态势。

   2.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旅游是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来满足游客的需求的,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旅游人才来支撑。都市旅游涉及的行业众多,而这些行业往往需要旅游专业人才,发展都市旅游必须抓紧培养人才。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岗前培训、岗位培训、持续培训。要严格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和“持证上岗”制度。3.建立和完善都市旅游的管理体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都市旅游形象[8]。加强对重点旅游项目的前期论证,协调利用各方的旅游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行业自律管理,为都市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和良好的运行环境,把都市旅游培养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要认真思考重庆都市旅游形象的定位问题,加强自身特色

   定位本身就意味着“牺牲”,因为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要素是非常多的,具体就重庆而言,就体现在“重山重水的山城风貌”、“高峡平湖的三峡风光”、“几度迁徙的移民文化”、“朝天汇流的码头文化”、“抗战时期的陪都文化”、“英勇不屈的红岩精神”、“直辖重庆的新兴成就”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是重庆独有的旅游资源,但要在短短的一句形象口号中体现出来,不可能。我们可以建构起重庆都市旅游形象的结构。如果要为重庆都市旅游提出三条形象口号并不太难,譬如“风云际会的二战远东名城、雄伟豪壮的山水园林城市、热力四射的西部经济中心”,但如果要提出一条形象口号,“西部风采,热力重庆”更为合适。如果把三峡这一重庆最为重要的旅游要素包括进来,则可用“神奇西部、热力重庆、风光三峡”这一形象口号[7]。

   (三)解决重庆的时空局限的问题,从整体上规划城市风光建设

   要解决时间问题,可以充分重视夜景旅游资源的开发。重庆夜景是重庆的一大名片,也是重庆一大“宝”,既然白天的旅游供给不足,就应当充分利用夜晚的时间来分散游客的流量[4]。在城市建设上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更应注意整体效果,达到完整统一。对一些影响整体风格的建筑和设施加以重点规划和建设。(四)提高重庆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质量

   首先是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重庆人性格豪爽、耿直,但由于沿袭码头文化和山地意识,重庆人相对来说言语较为粗野,不够文明,与直辖大都市的名气还不太相符[6]。其次是都市文化形象,由于特殊的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环境,它的文化发展还较为落后。比如重庆市区的路标、站牌,甚至是搞宣传拉出的一些横幅,会出现拼音错误,更严重的是还有错别字,这大大影响了重庆人的文化水准。再次是要充分挖掘独特的文化现象的内涵。如火锅,不但要做得好吃,还要做得美,让人们感觉吃火锅是种文化体验,这点重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再如“棒棒军”,这是重庆特殊的文化

   现象,他们的出现曾经为重庆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但是重庆既是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名城,还是现代都市,“棒棒”穿梭在城市街头,甚至经常出现在解放碑等中心商业区,如王府井百货、美美百货、“纽约百货”大厦的门口,对重庆的城市形象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重庆某报曾提出一个建议,要给“棒棒”找个“家”,给他们一个被统一管理的地方,让他们有自己的稳定的人力形式的职业,如“棒棒服务站”或“人力服务公司”之类。对此观点笔者也很赞同。

长城教案篇9

关键词:城建档案;建筑文化;有机结合

建筑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求所创造的建筑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城建档案作为建筑文化的一种无形财富,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代进行有机的串联,让人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历史建筑的相关资料。通过城建档案,可以使得前人的建筑文化更好的积淀,成为进行再创造的重要基础,从而不断的推进城市建筑的健康发展,为后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促进建筑文化的广泛传播。

1.城建档案和建筑文化的关系分析

城建档案,作为记录和传承城市建设的历史,是人们开展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成果,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文化资源。城建档案馆一般包含了公用设施、交通运输、医疗卫生以及名胜古迹与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城建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反映了城市在历史变迁中的各种资料,可以说城建档案本身就凝聚了厚重的建筑文化,是开展城市各项工作的依据。研究城建档案和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应该结合更加广袤宽广的地域文化,结合建筑所处的历史背景,探究城市建筑背后所承载的重要人文精神。

2.城建档案对于建筑文化的价值分析

2.1城建档案的存史价值探讨

城建档案记载着城市建筑的发展变迁,在存史、育人和实证方面都存在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建档案是历史的记录,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建筑文化是在长久的历史建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是建筑发展的精神动力,能够为城市建筑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城建档案在记录城市建筑发展演变的同事,也记录了经济、政治、科技等多方面的信息,所以城建档案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所记录的建筑物本身,也可以为科技、政治等多个方面的提供一定的历史资料,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建档案的重要作用。

2.2城建档案的资政价值探讨

城建档案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重要文献资料,现如今翻看城建历史资料,我们会发现我国城市建筑曾尝试过很多种不同的风格,走过不少的弯路,比如当“欧陆风”流行的时候,很多城市都建设了“巴黎一条街”、“罗马花园”,似乎不是欧洲古典建筑就很难被认可,而事实上一味的模仿、生搬硬套,能够体现出民族建筑文化的项目却少之又少。我国古代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建筑堪称世界建筑的典范,如长安城、故宫、颐和园等,这些建筑充分的体现了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建筑风格,现代建筑应该从这些建筑中汲取精华,进行城市建筑设计。目前建筑文化所出现的注重模仿西式建筑,忽略传统建筑的状况发人深思,复兴传统的建筑文化的使命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去努力开拓。

2.3城建档案的实证价值探讨

中国历史上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城市建筑都毁于战争,现在的人们只有通过城建档案了解城市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变迁的过程。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城建档案也逐渐开始有计划有规划的进行保存,城建档案逐渐的保存到了专门的机构,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城建档案成为了建筑文化发展中其他介质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实证资料。

2.4城建档案的教育价值探讨

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优美的城市建筑和历史遗迹都可以发挥出教育的价值。建筑是历史事实的重要组成,是城市文明能够延续的重要体现。传统建筑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很有可能被一些人所遗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快了一些古建筑消失的速度。物质形态建筑的消失,并不会完全抹杀承载在建筑里我们民族所特有的善良和勤劳的品质,城建档案就在这一方面弥补了建筑消失所产生的不足。人们群众可以通过城建档案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使民族精神能够更好得到培育和宏扬。比如一些地区的城建档案馆同时也是十分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为青少年开展历史文化的教育,因此城建档案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3.提升城建档案和建筑文化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筑文化长期发函的积淀和历史缩影,因此城建档案应该切实承担起利用和挖掘城市建筑文化的历史重任,这对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提升市民素质与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可以产生比较积极的影响作用。

3.1将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和建筑文化进行融合升华,从而形成新的传承性的文化资源产品。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重点工作,在这些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大量的历史资料,另外还需要城建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的考察,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城建档案的一个挖掘的过程。

城建档案在进行编研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大量的馆藏资料,同时还要结合大量的实地考察,这个过程本身也就是挖掘建筑文化的重要步骤。通过全方位的考察了解建筑文化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以便可以使得城建档案的文化含量会被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向着文化资源的转化。在不断的挖掘过程中形成新的传承性的文化资源产品,从而更好的促进新的文化资源产品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对原有的文化资料进行有效地传承。

3.2建设建筑文化的展示中心,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

通过建设建筑文化展示中心,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形象生动的展示出建筑文化及其建筑的历史风貌的发展轨迹给公众。建筑文化展示中心展示的内容可以包括建筑的特色,介绍建筑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等,通过这些展示可以激发公众热爱家乡的美好清洁。建筑历史的荣誉之感、城市的风采历程等都可以通过展示展现出来。城建档案的教育作用,能够比较好的展示出历史上城市建筑物的重要成就,以此来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历史,了解城市建筑发展的轨迹,对于处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讲,也可以从城建档案中获取更多的城建精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筑物的不断发展,很多旧的建筑物在不断的消失,这也给人们关于建筑会有更多的思考。总的来讲,就是要充分的发挥城建档案的历史价值,给人们更多的思考,让社会公众在城建档案的展示中获取知识。

3.3加快信息化的建设速度,强化建筑文化的传播能力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建档案的工作人员应当重视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开展对于城建档案的宣传工作,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好的了解,逐步改变人们对于城建档案认识的误区,使得城建档案能够走进人们的生活,为市民的生活增添色彩。在传播工具上可以大胆的尝试微博等一些新的互动平台,不仅仅可以对城建档案的资料进行有计划的展示,同时也可以获取群众对于城建档案的建议,更好的改善工作。

4.小结

城建档案和建筑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城建档案中有很多能够体现建筑文化的历史资料,需要不断的去挖掘和利用。通知也只有城建档案更好的对民众进行开放,让公众了解城建档案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城建档案的价值,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研究分析了城建档案和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建档案工作顺利开展,为宏扬建筑文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规划局)

参考文献

长城教案篇10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综合能力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新目录增加了“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是支撑城乡建设事业的人才技术的重要保障。因此,将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城乡和谐统一的重要支撑性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总体规划使学生“望而却步”

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大一至大四的专业课程学习阶段,都是从复杂的城市系统当中分别抽取出其中的某个构成要素进行学习、研究,大五阶段再将之前接触的城市小范围的规划设计综合起来对城市全局进行规划设计。即专业的学习是由微观到宏观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使得学生到最后面对复杂的城市系统,往往困惑重重,无从下手,望而却步。究其原因,学生缺乏全面综合把握城市并梳理各相关要素的能力。

2.城市总体规划教师选题“真题假做”

长期以来,在总体规划教学中,教师规划选题一般为“真题假做”,以此学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但是往往受现实因素的制约,最大的问题是对规划对象调研不充分,对现状的认识和理解模糊,导致在对城市某方面进行规划布局不细致,出现大量不切实际、想入非非、与现实相左的规划方案出现。“有限的教学时间无法完成日益深化的城市总体规划内容”[1]。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以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为前提

在我国目前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的新时期,应培养学生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并全面掌握经济、地理、人文、社会、政治等内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适应时代需求,避免“规划中一旦涉及到政治、经济、管理的宏观把握和综合协调平衡就显得手足无措,以致规划赶不上变化”[2]。如此以来,教师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应尽量渗入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做到能结合时代特点分析城市问题,全面把握城市错综复杂的构成要素。

2.以改革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式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某个具体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介绍与分析,使学生迅速进入到城市总体设计氛围[3]。这一方法可在城市总体规划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完之后进行,选取具有不同特点的城市总体规划案例,诸如平原城市、山地城市、滨水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等,旨在通过对具体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全面分析,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逐渐具备评价城市具体问题的技能,在下一步城市规划方案过程中能够对总体规划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论证,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2)成果汇报。组织方案汇报是提升总体规划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4]。这一方法在学生编制规划成果的各个阶段均可进行,采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自己的规划成果。通过成果汇报,展示对城市不同的理解认识及采用的不同规划思路,学生之间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学生从宏观层面上对能对自己的规划方案进行全面认识,从而加深对总体规划编制框架及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

(1)方案协调能力的培养。城市形成多个规划方案容易,但要在众多方案中择优却不易。首先,在方案构思之前,应使学生彻底熟悉现状城市发展条件及制约条件,把握城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形成的方案务必尊重现状、符合实际,准确定位城市,全面分析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其次,注重规划方案的地域性特色,避免现今“千城一面”的现象。因此,整个过程中的综合协调对最终规划方案成功编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方案表达能力的培养。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方案的表达能力是指文字(文本、说明书)表达能力和图纸表达能力。从现状踏勘、调查、初步方案、意见征询和最终方案都须要向政府部门汇报,征询相关部门的建议。因此,课程中要求学生的图纸表达做到准确、清晰、美观。汇报成果表达做到用词准确、逻辑严密、语句简练地表达出规划意图,并能客观、准确地对总体规划成果进行文字说明。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优秀的方案表达能力,并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结语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也就成为了一项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总体规划的教学应从现实出发,紧扣时代背景和新形式转换教学模式和方法,能使学生在掌握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升其规划实践的宏观思维能力。只要城市总体规划教学方法的紧扣新时期的时代特点,一定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城市规划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有川,崔东旭,张军民.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3):74-77.

[2]刘立钧,白梅.城市规划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变革[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