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建构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05:24

大班建构教案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班级管理;学生电子档案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56-02

1前言

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教师会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既满足新时代的学生需求,又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和班主任同样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新的班级管理方式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由此可见,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优势,成为目前班主任工作的热点课题。笔者将对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进行讨论。

2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电子档案

在以往的学生档案管理中,往往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且需要纸质资料的统计和管理,工作量较大,加上管理人员有限,使得学生档案的信息内容较为单一,不易管理。针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电子档案,可以有效改善现状,提升管理效率。

构建学生电子档案,可以大大减少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和成本,同时具有更新内容灵活、查询和运用档案方便的优点。在学生的电子档案中,教师可以扩充档案的内容,打破以往以成绩为主的档案管理模式。在开学之初,教师应设计调查表格,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缺点以及家庭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因材施教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将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班级活动的表现情况融入学生电子档案中。

由此可见,通过学生电子档案的构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中,让学生的言行举止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约束。学生电子档案的构建,方便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并能及时地发现在学生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班级管理效率[1]。

3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交流平台

不同时代出生的人由于其生长的时代背景不一而存在时代差异,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才能开展有效的管理。现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现在的学生从幼儿时起就开始从电视、家长以及社会上接触到很多的时代信息,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比父母辈的人更会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学校和家庭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两者需要进行有效的配合才能创建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现在大部分家长则由于工作等原因,对学校和教师的了解仅仅来自于学生的描述,缺乏与教师的直接沟通。

因此,为有效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而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师生交流平台,平台可以是短信形式的校讯通,可以建一个QQ群或是微信群,甚而可以是学校论坛。在网络信息复杂的环境里,教师要对师生交流平台进行信息的严格审核,并引导学生探讨积极向上的话题。通过交流平台,可以有效地增加师生间的亲近感,缓解学生对教师存在的畏惧感,让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有效沟通[2]。在这个交流平台上,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对学习上的一些问题进行共同的探讨和交流,同时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询问;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一起商量讨论,有效地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在交流平台,由于学生可以使用网络昵称代替真名,使得学生更容易说出自己的心声,让教师能够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想法。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起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平台,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而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有效地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及时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过程,避免了只能靠查看学生考试试卷成绩而片面地对学生进行判定。与此同时,当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发生异常时,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家庭情况来分析原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开导,并劝导家长为学生的顺利成长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在这个平台上,各个家长之间还可以交流一些对学生的教育心得,教师则要注意引导话题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家长之间通过学生成绩而相互比较,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

4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家长会内容

在以往的家长会中,主要内容就是对学生成绩的分析及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进而提出一些学生在校期间的问题,内容显得枯燥而空洞。而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活动照片或是短视频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在制作ppt时,教师应力求让全班的学生都能“露脸”,让家长能够清晰地认识到那些成绩不好而班级活动积极或是其他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同样有着可取的一面[3]。如在ppt中插入学生运动会的照片,让家长看到学生积极拼搏的精神面貌,或插入学生助人画面以及获得书法奖、制作奖等。这样一来,家长就能够全面而直观地看到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会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家长会的效能。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可以收集一些学生在家里帮忙做家务,或是与家长一起在外面时帮助别人的照片,在家长会上进行分享,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

5运用信息技术,增强班会趣味性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和学习做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知识方面的传授,学生的道德情操方面的教育则主要集中在班会上,通过班主任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引导式的教育。在主题班会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情境来开展班会活动[4]。如在开展助人为乐为主题的班会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插入一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一些经典图片或是短片,同时还可以播放《爱的奉献》,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到助人为乐的精神本质所在。

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适当播放一些教育意义较强的影片,让学生从枯燥的教师讲解模式中解脱出来,提高参与兴趣。在看完影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QQ空间或是论坛发表观后感,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增强自学能力。在班会之前,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的搜索,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充分发挥班会的效能,让学生的道德情操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

6结语

总之,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学生自身的活跃性、接触信息的宽广性,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的交流平台,加强师生间、教师和家长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家长会和班会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让班级管理两大活动能够具有更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要保持持续的学习,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手机等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学习,在班级管理中才能将信息技术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丽霞.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5):41-42.

[2]高玉波,徐国义.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班级管理效益[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5):101-102.

大班建构教案篇2

毕业设计实践部分所提供建设的空间为尚美楼的公共空间区域。这一实践环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设计和创作。此外每个学生各自完成个人的创意方案设计。室内1201班所选空间为公共展厅的空间建设,建造之初对现有的空间条件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的概念构思和设计工作。在概念构思阶段,班级分组进行设计,并进行汇报选出优胜方案。此阶段因和个人方案同时进行,有同学精力有限,借此较少参与班级空间方案的构思。这是毕业设计分为个人方案和班级空间建设的不足处,可改为灵活的操作选题,将两部分内容相互渗透,班级空间的方案也可作为个人方案的选题,这样对空间建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深入空间建设方案的设计,也实现从方案到实施的完整性。从教学结果看,确实有对空间建设感兴趣的同学投入非常多的时间以致个人方案较草率完成。通过多轮前期概念构思的推敲,室内1201班空间建设最后确定为日式风格茶室的建设,主题为“诧语”。

二、空间建设实施阶段

空间方案确定后,全班分工协作——有方案图纸细化、材料设备的选择和购买、材料加工制作、软装配饰搭配、主体框架建设、后期布置与扫尾工作等环节。空间建设施工的过程最体现班级的团队协作性和优秀学生的领导能力,同时对教师的管理能力也是一项考验。空间建设的过程就是不停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动手建造的过程中,学生们充满了实干的热情。创意方案的实现过程是曲折的,具体到较为复杂的主体框架的施工及电工、木工等难度较大的施工环节,学生的技艺、施工水平难以达到水准,在多次尝试失败后采取与专业施工人员合作方式进行,如茶室主体木质框架请木工制作等。常规有难度但在系里工作室设备条件下可自行完成的部分仍严格要求学生多尝试自行进行设计和制作。如茶室的茅草屋顶制作,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学习茅草屋顶的编制技巧进行制作。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找寻、工艺的精度要求等诸多问题都容易使学生想要走弯路或退而求其次,空间建设在于按照最初的方案设计进行实施,建造环节需对材料选择、工艺制作等进行严格把关。材料选择和配饰搭配在公司就是软装设计师的工作内容。而木工、水电的施工了解也涉及到施工图纸的深化和设计监理及合作的重要性。空间建设按照最初方案标准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今后实际的设计工作和设计从方案到实体空间都有了切身的体会,反之对前期方案设计要考虑更多的可行性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此环节不足之处在空间建设过程始终在教学楼进行,涉及到噪音较大的木工、金属切割等工艺对正常的教学有较大的影响,其次因经费的节俭,对于材料环保性能缺乏考虑,造成教学楼空气的污染。此次毕业设计的空间建设实践推动了系里木工制作等工作室的建设,对于今后的实践教学创造了更完善的设施条件。对于一些特殊的工艺如陶瓷的烧制或玻璃的加工等,也可尝试与工厂联系对接的方式,探索更为灵活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空间建设成果展示

毕业设计之空间建设从最初的概念方案设计到材料选择、主体框架制作、家具配饰制作及后期的布置摆件的实施是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一次重大的突破,在不断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取得了实在的设计、制作经验和空间建设的成果。室内1201班“侘语茶室”设计说明——茶室以侘寂美学理念来阐述茶室的意义,茶室的东西都是小而简洁、安静内向的,茶室空间整体是比较狭小孤立而私人的,有助于个人进行哲思,不在任何地方却也处于任何地方,在茶室里每一样事物的实际尺寸恰与其重要性程度成反比。

四、结语

大班建构教案篇3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学生主动地发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很好地符合了学生学习与认知的自然规律,遵循教育教学原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在高中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与实践。

1.1学案的概念

学案指由教师依据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为指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既呈现了教学主体内容和教学结构,又为学生提供了可供研究的问题、练习,除此之外还关注数学教学的新思想、新方法等。学案是学生在自学、探究、讨论、练习、整理、复习与反思等学习环节作为有据可依的学习材料。

1.2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学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学案源于教案,二者都是由教师设计的,并指向共同的教学目标。教案较学案最大的不同在于教案注重课堂环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构思,是课堂教学的纵向设计,有利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进程。更主要的是以“教”为目的,较少考虑学生“学”的感受。

1.3学案的重要性

学案侧重知识面的拓展与教学过程中辅助材料的提供,是课堂教学的横向设计。其优点是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效地辅助教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学案很好地充当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载体和平台。[1]学案完整地记录并呈现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联结新旧知识,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和载体,开放的形式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2.学案教学模式的构建

2.1学案的主要组成

学案的内容构成一般有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学习活动设计、课内练习、回家作业等,但学案中的栏目大小、名称可能不同,如有的分为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学习指导、课内练习四部分[2],有的分为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导学指路、学习巩固、创新舞台五部分[3],还有的分成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活动设计、达标练习、推荐作业六个部分,或分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读书思考题、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学导练、知识拓展、课外阅读七部分[4]。

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实际需要及数学学科的特点,我校数学教研组所编写的学案主要包括四部分,具体为:(1)课题、课型、学习目标及重难点;(2)课前准备;(3)课堂流程;(4)课后练习。

2.1.1课题、课型、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案的第一部分采取开门见山的形式将以上内容交代清楚,2.1.2课前准备

主要针对学生近一段时期内易错的概念和知识点设置一些问题和习题,请学生课前完成,突出先学后导的思想,目的是将学生推到学习的主动地位上。题目的难度合理控制,习题既有查漏补缺的作用,又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1.3课堂流程

首先提供学生近期易错知识点的变式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给学生第二次学习的机会,提高查漏补缺的有效性。

然后通过典型例题通解通法的分析,体现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同时规范书写过程。在师生合作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教与学双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

最后是课堂练习部分。在课堂例题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暴露的问题做进一步的变式练习,力求课堂上暴露的问题,当堂解决。再次为学生点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练习过程中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想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2.1.4课后练习

这部分内容的作用类似课后作业。仍然以大纲、考纲为依据,难度适中,紧扣当天课堂主题,与课堂练习相结合,重点仍是课堂上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这部分练习可针对学生学习程度不同,设置有梯度的选做题。即照顾差异,又利于共同参与,坚持层次性原则在学案中的使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知识内化整理的机会。

2.2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研究方法是为研究问题服务的,要与研究对象具有适宜性。[5]因此本课题采取了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设计一系列相关题目,采用不记名方式,请学生回答,详细了解我校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情况。

2.2.2师生访谈:考虑到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对于学生的访谈工作主要放在假期。选取班级中数学成绩好、中、差的不同学生展开调查。此时学生没有了学业的压力,交谈比较随意,能够反映出他们的真实想法以及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对教师的访谈主要放在周二下午。这个时间段是我校规定的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访谈在活动室进行,多是同一年级组的三四位教师一起交流和讨论,气氛宽松融洽,被访的教师较能畅所欲言。

3.实验分析

3.1实验假设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提高。

3.2实验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上海市祝桥高级中学的高一年级的6个平行班级。这6个班级进入高中时班级中考平均成绩相差不到0.5分,无显著差距。其中3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级,与另外3个班级形成对比。

3.3实验过程

实验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测。将实验班级与对比班的以高一学年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分析实验班与控制班的现状。第二阶段:实验干预。在实验班采取学案导学教学实验,控制班进行常规教学,为期一年。第三阶段:后测。实验班与控制班参加期末考试,分析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学习现状。第四阶段:6个班级都采取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为期一年。再次分析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学习现状。

3.4实验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实验之前,实验班与控制班的两次考试各项指标差别无显著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对实验班采用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且对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经过一学年的实验后,各项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高二学年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中,3个实验班的均分比3个控制班的均分高出了6.2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分别平均高出26.4和34个百分点。

4.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并分析了该模式对教学的影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于我校学生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的改变是显著的。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学生,在2011年高考中数学成绩取得了喜人的佳绩。

在该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对学生自主学习要求较高,必须注意学生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达成度;(2)对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引导介入的时机、程度和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金月.学案导学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王会.中学生物学教学“学案”的设计[J].生物学教学,2001(5):8-9.

[3]贾伟合.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6):32-35.

[4]崔纪伟.学案教学中如何实施导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9):67-72.

大班建构教案篇4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39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现代学前教育的最重要实施形式是

a.社区学前教育B.托幼机构教育

C.家庭学前教育D.大众传媒教育

2.学前教育具有“公有公育”特点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是

a.现代社会B.工业社会

C.原始社会D.农业社会

3.罗伯特·欧文于1809年开办的专门招收1~6岁贫穷儿童的教育机构,名为

a.人格形成学园B.品格形成学园

C.体格形成学园D.性格形成学园

4.儿童最早的社会交往对象,也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是

a.幼儿园教师B.产院的护士

C.幼儿的父母D.幼儿的保姆

5.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概括为新手、进步的新手、胜任型、能手、专家五个阶段的是

a.布鲁纳B.伯林纳

C.贝尔纳D.加德纳

6.已有研究发现,5—6岁是幼儿

a.口语学习的敏感期B.掌握词汇最快的时期

C.语言学习的敏感期D.掌握数概念的期

7.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青春期B.少年期

C.童年期D.学前期

8.托幼机构教育效益最根本的内涵是

a.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B.托幼机构中受教幼儿的数量

C.托幼机构经济效益的提高D.托幼机构办园成本的降低

9.现代(当前)我国的托幼机构一般包括

a.托儿所、幼儿园B.托儿所、幼儿班

C.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D.托儿所、幼儿班和学前班

10.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家庭教育主要对象是初生到

a.10岁的孩子B.14岁的孩子

C.16岁的孩子D.18岁的孩子

11.儿童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

a.大自然B.家庭

C.社区D.托幼机构

12.我国托幼机构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最明显的是

a.小学化、成人化B.小学化、专业化

C.贵族化、专业化D.贵族化、成人化

13.决定幼儿园班级活动运行特征的主要是

a.幼儿的游戏活动B.幼儿园领导的指示和计划

C.幼儿教师的活动D.幼儿的兴趣活动

14.我国幼儿教育被纳入国家规划发展始于

a.唐朝末年B.明末清初

C.清朝末年D.民国初年

15.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等解放区创办的一种新型的幼儿教育机构,名为

a.育婴堂B.保育院

C.幼稚园D.保养所

16.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尚的动机是

a.对幼儿有爱心B.喜欢在幼儿园工作

C.对教师职业向往D.忠诚于人民的幼儿教育事业

17.“全纳式教育”的兴起始于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18.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目标是

a.经验型教师B.专家型教师

C.家长型教师D.知识型教师

19.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a.40平方米B.50平方米

C.60平方米D.80平方米

20.教师对幼儿影响的是在

a.师幼互动的教学活动中B.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C.幼儿的游戏活动中D.幼儿的体育活动中

21.目前,从多数国家来看,幼儿班级的编班基本上是

a.按兴趣编班B.按年龄编班

C.按能力编班D.按性别编班

22.以分组活动为主,满足不同年龄幼儿活动和发展的需要,这种生活指导方法适合于

a.小班B.中班

C.大班D.混合班

23.现代的行为辅导观点认为,幼儿行为辅导应当是一种

a.矫正性教育B.治疗性教育

C.发展性教育D.干预性教育

24.幼儿园课程这个词,被我国幼教界普遍使用的时间是

a.20世纪上半叶B.本世纪初

C.20世纪下半叶D.上世纪末

25.建国以来影响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种关于幼儿园课程的一般看法是

a.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B.幼儿园课程即教育计划

C.幼儿园课程即教学进度D.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

26.20世纪80年代,全美早期教育协会提出的0—8岁儿童教育方案,即

a.“皮亚杰课程模式”方案B.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

C.确保“提前开端”计划方案D.早期教育适宜发展性方案

27.创办燕子矶幼稚园、著有《幼稚园之新大陆》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陈鹤琴

C.张宗麟D.张雪门

28.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是

a.“个别差异”B.“智力差异”

C.“兴趣差异”D.“气质差异”

29.在获得师幼交往、教育活动、物质环境的使用情况等资料的最基本方法是

a.与幼教人员交谈B.向幼教人员发放问卷

C.在活动室进行观察D.查阅托幼机构保存的材料

30.整个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的中心环节是

a.评价组织准备B.评价方案准备

C.评价实施D.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幼儿教育观

32.幼儿园物质环境

33.整个教学法

34.小组教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简述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内容。

36.简述专业化幼儿教师的特征。

37.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实践要点。

38.简述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集中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论述大班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

40.评述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体系。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大班建构教案篇5

一、“应然”与“实然”的背离:传统班主任培训的误区

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注重理论学习,重点在于提升一线班主任的各种理论素养,指导思想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基于这样的假设:理论素养低下,理论准备不足,是制约班主任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他们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困境。尽管他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班级管理理论,熟知班级管理规律和重要原则,通晓常用的班级管理方法,但一旦到真正面临实际的班级冲突情境时,常常感到这些原理与现实反差很大,有无从下手之感。

在一线班主任身上之所以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脱节,与人们对理论的两个认识误区有关。第一,理论是一种非实践性思想体系,所以有关教育和管理理论的学习过程就仅仅是通过辨别、假设、整理论点、检验假设和论据等程序,找出作为基础的普遍原理,考察这些原理背后的内容。对班级管理和教育理论的这种理解,使理论与当下的班级管理实践完全区分出来,在班主任培训的课堂和许多教育理论书籍中,大量充斥着这种高度漠视班级管理实践活动的深奥、玄之又玄的原则和规律。其实,班级管理和教育理论更应是一种实践性理论,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而是鲜活的班级教育实践问题。理论的目的或功能,不仅是提供理性的解释,更应为相关的班级教育实践提供行动准则。这就决定一线班主任的理论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辨、推理和演绎等层面,更应高度关注与班级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切实有效地发挥理论对班级管理实践的指导和迁移作用,增加理论的效度。

第二,掌握相关理论就一定能够解决班级管理的实际问题。毫无疑问,班级管理理论对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实践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提供认识的框架,进而能够指导和完善班级管理实践。但现实却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班主任熟知相关理论,但却是一个蹩脚的班级管理者;相反,一些教师对教育理论知之甚少,但在班主任的管理实践中却能得心应手。这是因为,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并不是具有严密体系、完全遵循逻辑法则的理性活动。

可以说,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的误区,其根本原因是混淆了“应然”和“实然”的区别。“应然”,是指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看待班级组织和班级管理过程,班级应该按事先设定的计划和理性的原则去运行;“实然”,即实际存在的班级组织及其活动过程,不仅具有合理规范、有条不紊的理性,同时包含大量的非理性。班主任面临的实际班级情境,具有模糊、随机和非理性特征,包含大量的相互联系的可变因素,需要班主任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决策或调整。因此,像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将希望寄托在单纯的理论学习上,指望借助或照搬某些手册或管理宝典所宣扬的原理来解决实际班级管理难题的做法,无疑是幼稚和不切实际的[1]。

从这一角度看,案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架起了一座沟通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班级管理实践的坚实桥梁。将案例研究作为班主任研修的路径和抓手,能够有效地化解传统培训中“应然”和“实然”的冲突。教育与管理理论揭示了班级教育与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班级管理实践却可用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来概括。当下不少学校在校本培训中倡导的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引导班主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对基于班级真实事件和情境而创作的学生转化和班级管理案例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通过模拟决策和判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自身的教育体验,精进班级管理的水平。

不难看出,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将班级管理中真实、典型的问题和冲突展现在班主任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班级教育与管理实际问题的机会。在班级管理案例研究中,班主任必须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分析、讨论复杂、不确定和典型的教育问题,把握问题关键,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班级管理案例研究架设了跨越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鸿沟的桥梁,体现了对不可预期的班级教育事件的一种把握方式,对典型的班级问题的解决方式[2]。

二、案例研究作为班主任研修路径的价值分析

当下,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以教育研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这已成为常识。但教师如何开展研究,开展怎样的研究,却存在不小的争论。英国教育学者斯坦豪斯认为,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者,并非要让他们承担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而是要关注教育实践,反思教育实践,进而不断提升教育实践。因此,让中小学一线班主任完全像专业科研人员一样从事研究,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种做法既没有真正尊重一线班主任的实践优势和现实可能性,同时也没有尊重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使大多数班主任对教育研究产生不应有的畏惧感,不敢或不愿开展研究。

一线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性特征,让他们具备开展案例研究的绝佳条件。对他们来说,记录、描写、分析和反思班级焦点事件,是他们熟悉的一种言说方式。班级管理案例与一线教师的日常工作、经验背景高度契合,在记叙和分析案例时,他们能够很容易地进入角色,找到感觉,自然地运用熟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自如地表达和交流。而且,由于教育案例源于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其生活是与一个个精彩的班级故事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案例研究更是一线班主任的一种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成长方式。对他们来说,论文写作不时会有“失语”的窘迫,但进行班级管理案例研究绝对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诸多学校的实践表明,引导一线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对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容忍模糊,乱中求序

在科学管理理论和科层制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逐渐形成追求规范、清晰和有序的价值观,但现实的班级管理过程始终存在着模糊、无序甚至混乱的一面。由于案例是对真实班级教育情境和教育事件的描绘,真实地再现了教育与管理过程的现实性和复杂性。同时,案例研究是一种乱中求序的过程,一线班主任通过班级典型案例研究,能够较为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班级教育与管理实践的复杂性,提高对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在案例研究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学会利用案例提供的模糊、有限的信息,进行尽可能“满意”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增强对班级管理实际情境中信息不完整性和模糊性的容忍度。

2.增加情境体验,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教育观念形成和决策判断的基础。拥有一个合理、多元的知识结构,对一线班主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完整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类知识构成,即原理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及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和理论学习相比,案例研究的最主要功能体现在它可以为分析者提供一个个逼真的班级教育典型事件和管理冲突情境。班主任可以分享同伴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增加真实班级冲突管理的情境体验,自觉反思班级冲突思路和行为,形成新的教育对策和实际问题管理策略。

显然,案例分析能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第二、第三类知识,从而较好地弥补一线班主任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同时,案例研究还是教育与管理理论的“故乡”,可以提炼、生发新的理论观点,丰富理论内涵,优化理论品质。

3.培养反思精神,发展批判技能

通过反思提高实际的教育与管理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培训理论研究的重要发现。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公式已成为共识,其与以下两种理论的支持有关:经验性学习理论和情境性认知理论。经验性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等,主张学习应该从经验特别是个体问题开始,使学习者感到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更可能导致行为的持久变化。情境性认知理论会同时考虑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认为学习最好通过积极、社会性和真实性的过程来实现,使学习者极大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应在与学习者相关的情境中发生,这才是有效的学习。

班级管理案例研究符合经验性学习理论和情境性认知理论的主张,案例研究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反思实践的方法论因素,因而是一线班主任反思自身班级教育与管理经验的绝佳载体。在实践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虽然某个班级管理的问题被解决了,但班主任对问题解决的真正原因可能并不是十分清晰,仍然停留在经验和自发状态。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将这一事件m行记录和梳理,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现、思考问题,澄清认识的绝好机会。一旦案例研究形成习惯,必然会极大地推动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班主任有效开展案例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

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笔者与浙江省多所中小学合作开展了基于案例研究的班主任研修活动。在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案例开发、案例分析、案例研讨是一线班主任有效开展案例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各校要根据本校校情和班主任的实际水平,抓住关键因素,给予班主任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专业引领。

1.树立案例开发意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开展案例研究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文质兼优的好案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储备丰富、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案例,在校本研修中大力开展案例研究,只能是美好的愿望。优质班级管理案例资源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班主任案例研究的主要瓶颈。要想在班主任研修中大力推行案例研究,学校应在两个层面树立案例开发意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一是重视学校层面的案例收集和知识管理,将班级管理典型事件收集起来,汇编成册,或上传至学校电子资源库,供班主任交流和研讨。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将案例开发视作校本培训的校本课程开发,对本校班主任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认同感,也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是出台相应激励政策,鼓励班主任开展个人层面的案例开发或案例编写。这是指班主任将日常教育与管理实践中的典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加以记录和提炼,以达到积累感性经验、反思班级管理实践得失的目的。

2.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案例分析技术

案例分析有无深度和创造性,决定了案例研究的质量。对一线班主任来说,收集和撰写班级管理案例并无太大的困难,但在案例分析环节则普遍感到棘手。正如美国著名案例教学专家列恩所言:“由于短短几页的案例常常引发深刻而根本的问题,所以案例分析要比案例本身复杂得多。”[3]这是因为案例分析要求班主任能够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原理,利用特定的分析技术,对案例背后蕴藏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系统探究,发掘真正的问题症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线班主任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学校可以适当聘请校外专家,对班主任进行专项的指导和引领,帮助他们系统学习相关前沿理论,掌握案例分析的具体策略和技术。

比如,近年来笔者在杭州天杭实验学校、余杭区仁和中学、义乌市后宅小学等,邀请相关专家为一线班主任系统开设了“班级管理的心理效应”“人性假设与班级管理”“焦点解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的局外人和当事人视角”等专题研修活动。这些专题学习给班主任提供了案例分析急需的思想养分和有力工具,受到各校班主任的热烈欢迎。

3.建立案例研讨制度,打造班主任

专业学习共同体

基于案例研究的班主任研修过程中,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研讨制度,围绕困扰班主任的焦点和难点事件,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案例沙龙活动,为他们彼此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渠道。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传统学校文化中,教师习惯于单打独斗,彼此常常是孤立的。这种“孤独”的教师文化,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案例研究中,学校通过建立案例研讨制度,有规律地开展班级管理案例沙龙活动,可以为一线班主任提供相互合作的环境、情感的支持和团队学习的氛围。这一制度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师“孤独者”文化,搭建班主任彼此交流和了解的平台,形成班主任专业学习共同体,让个体知识经验有机会为大家所共享,实现传统单打独斗式班主任所无法达成的诸多教育和管理目标[4]。从这一角度看,班级案例研究不仅仅只是班主任个体专业成长的推进器,更应该且必须成为促进学校全体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宽阔平台。

参考文献:

[1]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6-98.

[2]周俊.学校管理案例分析的技术与策略[J].中小学管理,2006(11).

[3]小劳伦斯・e.列恩.郗少剑等译.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8.

大班建构教案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学校建设为抓手,营造健康向上,自然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注重宽松、和谐、快乐且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生态过程,构建高品质的*教育生态。

二、总体目标

坚持教育生态理念,全面打造和谐、绿色、平安的生态学校,努力构建集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阳光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六园一体”的生态学校文化。力争通过3—5年的实践,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高品质区域生态教育。

三、主要内容

(一)以绿色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友好型环境

利用广播、校刊、宣传栏等媒体和阵地,营造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气氛。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搞好校园绿化,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步入校园犹如步入花园,充分体现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品质。

(二)以书香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学习型学校

切实加大投入,建设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学生终生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结合“书山有路”教师读书活动,大力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三)以和谐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生态化教育

1、以班级管理为载体,构建和谐的班级生态

创班级生态文化,建生态式班级。树立学生是管理的主人、管理是为了帮助学生生动活泼和积极主动地发展、评价管理成效的标准是管理者对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的反思过程等生态教育下的班级管理理念,采取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在行为上导向学生、在环境上陶冶学生等生态教育的班级管理策略。

2、以生态课堂为载体,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

坚持以生态教育思想为指导,按照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通过有效的策略方法,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协调平衡,营造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和氛围,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全面、和谐、自由、主动、健康发展;坚持教育情境性、心理安全与自由、自主合作探究、动态生成、师生共同成长等原则,着力构建生态课堂。

3、以学校管理为载体,构建和谐的管理生态

倡导对话式管理、标杆管理、项目管理、危机管理等效能管理;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互动沟通机制,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形成教育的合力。

4、以菇乡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生态文化

结合我县实际,全方位挖掘有利于丰富“中国廊桥之乡”内涵的廊桥文化、有利于推动食用菌产业提升的香菇文化、有利于推动竹木加工业发展的筷子文化、有利于激励广大群众创业热情的红色文化等校园文化。

(四)以阳光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成长的绿色平台

拓宽教育教学领域,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充分发展的绿色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亮点,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使之科学化、制度化,为学生的成才构建起绿色平台。

(五)以数字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教育的高速公路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学习知识、体验生活和感悟人生,自觉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能力较强的现代人。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教学活动,使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发生质的变化。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学校管理,使学校向数字校园迈进。

(六)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教育的平安大道

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健全防范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效防止重大案件和突出治安案件的发生,杜绝违法犯罪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为学校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开辟一条平安大道。

四、具体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结合“书山有路”读书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生态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要以生态教育理念加大学生、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力度。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切实加强领导。

2、制定方案,精心组织。要结合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可与发展性项目有机结合起来。

大班建构教案篇7

【关键词】地质地貌学试题库建设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07-02

普通高等教育中,专业骨干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程试题库建设。建成课程试题库,不仅能促进课程考试措施与方法的变革,有效提升考试效率[1-4]。而且还能明显促进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探索,促进教师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共同提高[5]。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教育部指出课程试题库建设是普通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并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应该自主建立不同课程试题库,逐步实现利用课程试题库自行组织考试。因此,在目前的课程教学与教育改革中,加大力度建设和完善课程试题库,对实现普通高等教育中课程考试标准化、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作用[6]。《地质地貌学》是农业资源环境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1998年举行的全国第一次普通高等学校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农业资源环境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为适应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组对该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考查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通过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内容的研究与梳理,以期构建出全面覆盖教材知识点、试题数量适度、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试题类型丰富、难易程度适中,且适用于不同民族教学班级的《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使《地质地貌学》课程试卷管理走向规范和标准化,为实现《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与考试分离,和保证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相对稳定,保证课程考试结果的可靠、有效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地质地貌学》试题库建设内容与过程

1.1建设内容

《地质地貌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地球基本知识、矿物岩石、地质发展史、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风化作用等基础的地学基本理论。另外还有几种主要地貌类型及成因阐述。《地质地貌学》课程授课对象为农业资源环境专业一年级本科生,理论40学时,实习30学时。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宇宙、地球的起源,矿物和岩石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体系,了解地质构造在农业资源区划、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同时要明确《地质地貌学》课程与本专业相关课程《土壤学》、《土壤地理学》、《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学生要初步具有地质与地貌图形的识别与阅读能力,详细了解地面流水、地下水、风、冰川、冻土、湖泊沼泽、海洋及分带性气候的地质作用和地貌特征,重点掌握中国地貌特征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农业资源、水土保持及环境规划等领域。因此,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新疆农业大学专业学科发展中的定位,深入研究《地质地貌学》课程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理清《地质地貌学》课程与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的关联关系,梳理《地质地貌学》教材(梁成华主编)内容框架和知识单元,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为试题库建设奠定材料基础。根据《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目标,将教材知识点结构划分为地球基本特征、地质学、地貌学三大知识模块。《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组老师反复讨论确定各模块知识单元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分层,划分为易理解、较易理解、较难掌握和难掌握四层。

1.2建设过程

《地质地貌学》课程考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师从学生课程考试分数的评判者转变为促进学生自愿和主动学习的引导者。课程考试不仅通过考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应用的情况,从而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改进。也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方面的进步与不足,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和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因此,《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是如何使试题库知识点内容覆盖更加全面、知识结构更完整、形式更灵活多样,试题内容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地质地貌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还要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践生产相关问题的能力。试题命题前教师要对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改革和知识更新的要求,制定课程命题方案。《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命题组成员要对所编知识模块开展定期的会议讨论,试题内容和题型选择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要求《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中试题内容要全面覆盖教材知识点,难点和重点突出,试题类型丰富,难易程度适中,试题数量适度,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并有正确的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2.1确定试题类型

共有6种题型。包括名词辨析、填空、简答、图示、案例分析和论述题。其中前三种题型是客观试题,考核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后三种题型是主观试题,能动性大,主要考核学生的分析、动手运用的能力。

1.2.2制定评分标准

试题满分为100分,分值分布为名词辨析:4小题,每题5分,共计20分;填空题:20空,每空0.5分,共计10分;简答题:5小题,每题6分,共计30分;图示题:1小题,每题6分,共计6分;案例分析题:1小题,2―3个问题,共计10分;论述题:2小题,每题12分,共计24分。

1.2.3确定试题难度

在编写试题时,把试题内容根据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易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即易、较易、较难、难,它们的比例分别为:15%、30%、45%、10%,试题的总体难度由《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组命题教师统一拟定,最终根据试题库试运行期间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结果加以修正。

1.2.4分章编写试题

根据《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规定并结合教学改革和知识更新的要求拟定课程知识要点,课程试题库知识要点要覆盖整门课程。按知识模块分章编写知识点,并以章为单位,构成试题库的子集,原则上要求每章都涵盖6种题型。

1.2.5选题组卷

在试题类型不少于6种,试题内容覆盖全部课程知识点的条件下,对《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进行选题组卷,最终建立包括名词辨析、填空、简答、图示、案例分析和论述题等6种题型的15套标准试题(含15套标准答案),卷与卷之间试题内容重复率不得超过20%,每套试卷满分100分,试题数量必须要求学生在110分钟内能够答题完毕。《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建成后应由课程教学组长、教研室主任、教学主任一次进行检查与审核。对试题进行检查与审核时,要注意试卷在整体体上是否全面反映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难易程度上是否有层次梯度的划分,在试题评分时是否有助于拉开不同水平的差距。组卷试题内容和试题类型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试题库经审核、调整、修改和终审后,经课程教学组长和系主任签字盖章后报教务处,同时报送woRD文档。

2.《地质地貌学》试题库应用效果分析

2.1考试效果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骨干课程《地质地貌学》试题库与试卷库建成以后,首先要进行试题库的试运行。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个教学班(汉族班或民族班)整体或者以一个教学班级为单位抽样让学生用试卷库抽题考试,经对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后,确定考试成绩分布较为合理后再对全部专业班级推广使用。在2013年―2015年的3个教学年度期间,分别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5个教学班进行了《地质地貌学》课程考试的试题库应用。2013年应用班级为农资111班、农资122班,2014年应用班级为农资121班、农资132班,2015年应用班级为农资142班。5个教学班级中农资111班、121班为民族教学班,农资122班、132班、142班为汉族教学班。每个教学班采用2套不同试题,3年共计应用10套试题(表1)。

对表1中不同教学班级的试卷得分情况分析,无论民族班还是汉族班在同一年度的课程考试中,其应用的2套不同试卷的试题分项平均得分及总平均得分都无显著差异,说明《地质地貌学》试题库中所组成试卷知识点的覆盖范围较为均匀,难易程度较为一致。不同教学班级之间,随着教学年度的推进,试题分项平均得分和总平均得分都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民族教学班提高较为显著,总平均得分从65分提高到75分,及格率维持在80%以上。汉族教学班总平均得分从78分提高到82分,及格率维持在85%以上。说明《地质地貌学》试题库中所组成试卷适用于不同民族的教学班。对不同试卷中试题分项平均得分分析,随着教学年度的推进,在能力应用的主观题(图示、案例分析)方面,学生得分率明显提高,图示题得分率从60%左右提高到80%以上,案例分析题得分率从52%左右提高到70%以上,说明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对不同民族之间的教学班级总平均得分分析,民族教学班试卷得分略低于汉族教学班,但差异不显著。

2.2促进教学效果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骨干课程《地质地貌学》试题库的建设与完善,对《地质地貌学》课程考试、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适应《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教学组对《地质地貌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新增《地质地貌学》特色案例库,矿物、岩石、土壤类型以及土壤剖面整段标本。并结合新疆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地貌类型,广泛搜集、整理与新疆地质地貌特征有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建成20个地质地貌实例专题,并总结成文字与图形材料。利用网络和书籍查阅、复印整理与《地质地貌学》课程相关的重要图书20本,提供给学生用于自学和参考。在教学条件上新增《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实习30学时,并制定了统一的野外教学实习路线和地点,为学生野外观察和实践提供了条件。通过《地质地貌学》课程的野外教学实习,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为学生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农业资源与环境111、122、121、132、142班的《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中,继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重点对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反转教学等方式进行推广,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课程兴趣。通过2013年―2015年的3个教学年度教学改革,使得《地质地貌学》课程课堂讲授内容更为丰富,更富思想性,学生对《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显著提升。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教学年度的推进,不同教学班级之间在教师教学态度、教学管理方面的评价和满意度一直较高,无显著差异。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个人课程收获方面的评价和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教学方法得分从91.8上升到94.1,教学内容从92.3上升到94.6,个人课程收获从87.6上升到94.2,总体加权平均得分从90.9上升到94.2。说明《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不仅促进课程考试方法改革,也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并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提高。

3.结论与展望

3.1结论

为了培养具有扎实基础,专业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高专业素质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进行改革。通过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内容的研究与梳理,最终建立包括名词辨析、填空、简答、图示、案例分析和论述题等6种题型的《地质地貌学》课程15套标准试题(含15套标准答案)。通过在不同教学年度和不同民族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班级中的试用,反应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骨干课程《地质地貌学》试题库中所组成试卷的试题内容对教材知识点覆盖较为全面,教学难点、重点突出,试题类型丰富,难度适中均匀,且适用于不同民族的教学班级。另外《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教学单位对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提高。

3.2展望

通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骨干课程《地质地貌学》试题库的建设将逐渐实现该课程教学与考试的分离,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相对稳定,保证课程考试结果的可靠、有效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工作并不能一劳永逸,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目标都会发生变化,课程知识点也会不断更新。因此,《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建设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另外现阶段建成的《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知识点以基础理论和简单的图示、案例分析问题为主,希望在今后的课程试题库完善过程中能把《地质地貌学》课程的野外实习内容包含进来,从而实现《地质地貌学》野外教学实习考核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学生对《地质地貌学》课程理论知识掌握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全面考核。

参考文献:

[1]王晓宇,孟繁疆,贾银江.高等学校试题库建设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60-62.

[2]武灵芝,胡栋,胡晓飞,等.论《生物医学传感器》试卷库的建设[J].时代教育,2011,(4):32-33.

[3]曹雷,张琴英.《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库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7):235-236.

[4]王得玉,马明栋,焦东来,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库的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2):136-137.

[5]王伊娜.建立教学考试试题库或试卷库实施考教分离[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76-81.

[6]邓国庆.谈标准化试题库建设[J].石油教育,2008,(4):25-26.

大班建构教案篇8

一、基本理念

构建和谐、有序、轻松、高效的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基本情况

(1)教师。我校教师专业结构与年龄结构不均衡,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教师专业的不对口和思想的难以转变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但实施一年多来很多教师也在这项改革中不断成长,这是个很积极的信号。

(2)学生。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负担的突然增加,自制力又不强,导致在课堂上很吃力,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小组的合作为他们的学习提高搭建了一个平台,再加上他们的可塑性大,在教师的关注和引导下,假以时日他们应是最大的受益者。

(3)硬件。每节课的教学案由专人印刷,每班分六个学习小组并选举组内干部,每个教室七块黑板,两块喷绘。

三、基本思路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的单向传输过程,而是一个多向的、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教材、教师是构建课堂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否则不成其课堂。课堂的高效在于学生、教材、教师等要素的交互作用,基于此,我们从定向―互动―反思三个模块,以教学案为桥梁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努力构建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并趋于高效的课堂。

每节课开始我们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锁定目标后阅读教材。但教材不是一个简单被动地等待着他们去认识的对象,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来加工、转化、处理、理解教材的内容与精神,使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作为建构新知识的生长素,催生学生有选择地调整或丰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即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由于视界的融合,精神的际遇和理性的碰撞,双方都有输出,有吸收,有肯定,有否定,有再现,有创造,有理解,也有存疑,这样教材也在不断地丰富学生,这是一个动态的独立思考过程。

为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并再一次调动学生的参与,进而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此时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十分必要,由个人―小组―全班的形式,小组通过合作、展示、交流、讨论,充分集中了注意力,并生成了一些新知识,这是动态的合作交流过程。

从独立思考到合作交流,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程度仍有差距,仍很感性。此时需要教师的精彩点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再予以检测、点评,以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再次积累经验并完善认知体系,这是动态的总结升华过程。

最后进行教与学的反思,所定目标是否实现,教学效果如何,教师与学生都在反思中成长。

四、基本流程

⒈定向

每节课前由科任教师设计编写教学案,上课时按小组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⒉互动

通过六步渐进实现三环互动。

(1)学生与教材互动。具体操作:

①预习:全体学生按照教学案的安排预习教材。②尝试:通过预习教材尝试完成教学案上的相应练习,对于有疑惑的内容让他们做好笔记。尝试练习题应以基础知识训练为主,同时要将重难点知识梯度化、层次化,为学生的理解和讨论作好铺垫,这样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进而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2)学生与学生互动。具体操作:

③交流: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预习内容,互相解疑答惑,补充问题答案,详细列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④展示:按上述预习内容,依次由一个小组展示答案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其它小组质疑、点评,完善答案。对于仍旧不能解决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各小组合作讨论。还是不能解答时再求助老师,此时难点和重点让学生很纠结也很好奇。展示这一步应是每节课的亮点,教师要充分驾驭。

(3)学生与教师互动。具体操作:

⑤点拨: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或提问或求助情况进行点拨、引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既体现了专业水平,也让学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⑥检测:点拨讲解完毕后要求学生完成教学案上的习题,巩固达标。

⒊反思

每节课临近下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并由各小组相应科代表将教学案作为课堂作业按组上交,教师批改检测部分的作业,学生不再做课堂作业,下节课还需使用的再下发。根据学生的反思情况和达标情况,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进行教学反思,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学生的教学案使用完后统一放在教师办公室作为常规工作资料。

五、基本保障

⒈两条主线双管齐下

第一条线:教学案的编写。

教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落实和课堂是否高效,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成败。

第二条线:学习小组的建设。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可以说,高校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⒉两项评价双向互动

第一项评价:老师评学生。

①对各小组的课堂学习纪律进行管理与评价,表扬或批评即可,不需赋分;

②布置学生适量的预习、复习、练习或检测任务,并自己进行检查或安排小组长进行检查即可;

③指导学生的小组合作,对不发言、不参与、不负责、不服从的学生进行教育或点评各小组,不需赋分;

④对学生的板演或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评价,一旦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要以此为契机调动本组学生进行纠正,进而调动其他组学生来纠正,如果没有学生能纠正,教师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第二项评价:学生评老师。

大班建构教案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整体教学模式;健康素质

课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是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通过教育使高职学子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学校体育责无旁贷。但是,近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有60%以上的大学生(包括高职生)体育素质低下,超过20%的学生体质健康不合格,16%~25%的学生有心理问题,更有高达65%以上的大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呈普遍下降的趋势。这一结果表明,传统高等学校体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对目前的高职院校而言,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存在诸如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观念、环境和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等方面的难题,但是,体育教育的整体效果涉及深层次的学校体育的生命力问题,高职院校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素质,提高学校体育的生命力,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冲破教学旧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观念,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实质和要求,通过具体的和富于创造性的建构,实现使高职学生的身体健康与专业学习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课题在2003~2004年“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实际,提出了整体教学的观点和实践模式,并据此进行了实验,旨在探索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提高大学生整体健康素质的新理论和新策略。

研究方法与对象

研究对象从我院2003级18个教学班中随机抽取8个班,依据实验前测学生体育与健康综合素质相当的原则,分成4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共205人,其中男52人、女153人;对照班204人,其中男53人、女151人),分别由4位教师施教。实验教学时间为2003年9月至2005年7月。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比较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接受前测,实测项目为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现状、体育知识与认知水平、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实验开始后,对实验班进行整体教学实验,对照班则按常规方法施教;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都接受后测。

测量工具与测试方法选择运用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测量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素质测量表、体育知识与认知测试量表等,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主要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规定的实施办法、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测定。

资料、数据管理将调研的资料和测量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并用SpSS(11.0)软件对资料和数据进行管理、统计和分析。

实验措施

(一)构建科学、可行的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整体教学实验理论

整体教学的涵义整体教学是以整体理念为核心,以《纲要》为指导文件,以人的健康发展为旨归,从整体优化的视角出发,梳理整合体育各要素以及与学校环境、所在专业教育的关系,建构一个教学、资源、管理、环境各子系统协调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一种优质学习与健康服务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思想。

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本实验的理论基础,一是素质教育理论,二是与时俱进的系统科学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四是体育促进健康的七大心理机制,五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整体健康观念,六是全纳学习理论。

(二)构建整体课程教学实践体系

课堂教学将先进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组织、管理、反馈、评价与课程资源开发等集成一个紧密系统,实施一体化链接,在整体实现中达成体育目标。

整合教学设计和实施课案依据健康目标和专业所需身体素质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确定实施课型进行课案编写。本研究要求灵活实施专业素质型、爱好发展型、游戏活力型、自尊自信型、合作交往型、意志—耐受力型、情绪调控型与心理塑造处方型等身心兼顾的课案。

教学组织活动一体化呈现完整的课堂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实施“习得—会学”的学习方略实施以学生为本的管理调控策略建立多元的师生关系,开展开放式、合作式和探究式教学,开展“三自主”学习,通过俱乐部开展选项教学。

实施校内外一体化的活动方案有计划地开展服务性、操作性、组织管理性的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生态体育活动,在节假日、寒暑假要求学生与家人开展家庭体育活动。

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运动锻炼与健康实践实施分类辅导、灵活个体化辅导、创设特定环境的辅导、关爱辅导等;实施温和运动法、接触性运动法、锻炼体验法、体育服务法、自我教育法、游戏竞赛法、生态体育法、形体与表现类运动法、饮食营养调节法等。

反馈评价与学习目标合一实施突出健康和运动主线的“体育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整体评价”方案,此方案由参与态度、体育素质、健康生活方式、生活体育与综合调控评价等内容有机构成。

强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五个一”活动,使教师树立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职业体育观,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课内外体育活动及健康辅导的能力。

结果与分析

实验班学生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水平显著提高,对照班变化不大表1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水平前测综合评定等级分布基本相当,实验后测显示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实验班中,对体育表现出稳定的兴趣或将其视为内心需要的学生(即具有四、五级高水平的学生)达到40.6%,而对照班这一比例只有22.3%;对体育持否定或无所谓态度(即处在一、二级低水平)的学生,在实验班占17.4%,在对照班占35.0%,检验显示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此结果说明,整体教学更能引发高职学生体育学习和运动参与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行为,更能维持并促使学生自觉地坚持体育学练,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意识。

实验班学生体育知识与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对照班提高不明显表2的数据显示,实验班前测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得分为63.6分,对照班为64.5分,对照班略好于实验班,经检验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性。但实验班后测得分达到77.8分,提高明显,而对照班只有64.6分,变化不大。此结果表明,整体教学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扩大体育知识面,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他们科学地进行身体的锻炼实践、培养文明的行为和形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打下了良好基础。

实验班学生体质健康和身体素质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班则呈小幅下降趋势表3、表4的数据说明,整体教学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的同步协调发展,与整体教学的理念和实验假设是相符的。实验后测的数据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质健康除身高、体重和身体综合指数(Bmi)数值与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未表现出差异显著性之外,其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而且,尽管Bmi总体上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但两者后测检出的Bmi过高与不良的人数差异显著,检出率由实验前的22.6%比21.5%变化为实验后的5.8%比25.5%,具有实质性意义,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实验班学生的身体质量好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高于对照班,差距明显,经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

实验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均提高显著,对照班学生变化不明显表5的数据显示,实验前测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自尊自信、兴趣态度、意志、情绪等心理建康水平基本相当。后测数据则表明实验班学生上述心理素质水平有较大的改善,相较对照班变化明显,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自尊自信、兴趣态度、意志、情绪等心理建康水平既是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构成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实质性的、具体的内容。此结果既证明了体育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又证明了整体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比传统教学更胜一筹,可以更好地发挥体育这一独特载体的作用。传统教学可能由于只注重学生的体质增强和技能的获得,忽视学生的兴趣和体育习惯的培养,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导致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效果不明显。结合表6进一步分析显示出,实验前测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SCL-90各因子、总得分、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基本相当,心理健康状况总体相当。而后测数据则显示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除强迫、偏执和精神病性3个因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外,其他如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意、恐怖以及总分、阳性项目数等因子均差异明显,经检验具有非常显著性,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班,而且从心理病态学生检出人数的前后变化(实验前为24.5%比21.0%,实验后为12.3%比29.9%)也可以得到证明。

结论

1.整体教学能够有效地整合高职院校并不充裕的各种教学资源,实现高职学生整体健康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协调和谐发展,提升学校体育综合性教学功能,为新一轮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整体教学模式是由整体教学理念、整体教学形式、整体教学策略及学生整体素质评价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实践架构,是对《纲要》进行整体构建与具体实施的一个范例。对高职院校来说,完整理解、整体把握、完整构建、整体实施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3.研究表明,与高职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使体育课程教学与高职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生长点之一。

4.高职体育教师应依据《纲要》的基本精神,开拓创新,建构更适合于高职学生体育与健康发展的教学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组织体系、学习体系与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体育与职业的“无缝”结合,提高育人效果,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效能。

参考文献

[1]瑞雪.教育部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最新监测结果[J].中国学校体育,2003,(6):74.

[2]邱远.关于体育素质教学一体化策略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1):68-72.

[3]邱远.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理念[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60-63,65.

[4]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内在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37-1638,1641.

[5]邱远,闫虹.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630-1632.

[6]曲宗湖.学校健康教育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7]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邓树勋.体育与健康[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大班建构教案篇10

 内容摘要:构建和谐教育、打造幸福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新的教育形势,让“和谐幸福”之风促动学生的心弦,让“和谐幸福”种子植入学生心田,构建和谐班集体,把班级建设成每一个学生温馨、和谐、幸福的精神家园,让学生扬起幸福风帆,使他们在幸福环境下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体会学习的幸福和快乐,从而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和谐、和谐班集体、构建、以人为本

一、问题的提出

幸福是指人感知自己的需要、条件和活动趋向和谐的生活状态。幸福、和谐是时下接触最多的一个话题,打造和谐幸福校园是当今教育的一件大事。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一部分学生消极对待生活,没有压力和目标,意志薄弱;另一部学生因为家长盲目追求学习成绩,学业上压力较大,心理承受力低,难于应付挫折。所以,现代校园里依然存在不幸福、不和谐的“音符”,如学生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缺少诚信说假话、逃课上网打游戏、混世……。因此,构建和谐幸福的班集体,营造幸福的育人氛围,是时代赋予人民教师的使命,我们要根据新的教育形势,让“和谐、幸福”之风促动学生的心弦,让“和谐、幸福”种子植入学生心田,把班级建设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和谐、幸福的精神家园,使每个学生在幸福班集体的环境下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感恩,学会勤奋,学会自主管理,体会学习的幸福和快乐,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对“和谐幸福”的理解

1、和谐的理解

夸美纽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和谐教育是指从注重人的健康发展出发,创设尊重差异、尊重情感、自主研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使学生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性与社会的和谐。

2、幸福的理解

心理学认为,幸福就是个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综合评价。以个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的幸福就是主观幸福感,换言之,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其生活的喜欢程度。主观幸福感不仅包括认知评价,还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一般来说,有许多愉快情感体验的人,更有可能感觉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

构建和谐教育、打造幸福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班集体是打造幸福校园的重要载体。所以如何构建和谐、幸福的班集体,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需要每位班主任积极思考,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三、和谐、幸福班级的创建

纵观当前和谐班级、幸福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谐班级主要由和谐的教育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班级管理、和谐的评价氛围、和谐的个性发展等五大要素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达到个性的和谐发展目的。因而我们要全面参与,转变思路,以人为本,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和谐班级。

 

1、以人为本,创设和谐、幸福的教育环境

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择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教育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教室环境的好差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要竭尽全力给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平时强调学生保持教室里的安静与祥和,告示学生教室是神圣的,任何时候不允许不文明的言语、动作在教室里发生。根据实际把教室布置得美丽、舒适,地面保持干净,桌椅摆放整齐,从板报设计,特长展示区的布置及宿舍文化等方面入手,酝酿有班级文化品位的物质环境;在教室内张贴名人名言、精美图片字画,“学习园地”让学生自己分工合作设计、完成,能说的说,能写的写,能画的画,能做的做,能评的评……定时更新,评比总结;并请每位同学在自己的课桌椅上贴一张小纸,上面写上"各科目标、竞争对手、我的名言…"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熏陶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室内的文化气氛,引领他们积极向上、崇尚精神价值的追求。这项工作很琐碎,但也很重要,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班集体的和谐幸福教育环境才能得到保障。

 

2、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幸福的人际关系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幸福班集体的核心内容

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健康的师生交流是建立和谐幸福班集体的基础,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重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和心理因素,对于特殊的学生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拥有慧眼善于发现并细心扶持学生生活中一些平凡小事里所蕴含的和谐的萌芽,从学生的不足之处,挖掘出其潜在的积极的教育因素,就会产生很多“化腐朽为神奇”的教育效果,才能为建立和谐班级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和谐班集体供给更多新鲜的氧气。

案例一:在处理学生迟到的问题上,我在统一要求的同时,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一女生小倩,家庭贫穷,性格内向,出现了迟到现象,我没有批评她,而是找她了解迟到原因,并尽力帮她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她非常感激,表示要努力学习,不再迟到,此后,她基本杜绝了迟到现象。而男生文峰,迟到次数比较多,普通的批评教育对他没有什么触动,于是,我对他进行了严肃地批评教育,指出其错误,并把他的在校表现告诉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经过深入的工作,终于使他改掉了迟到的毛病。对于多数偶尔迟到的学生,我采取的措施是:限期为班上做一件好事,或是多学习一点书本知识。经验告诉我,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了学生着想,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就可以在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时得心应手,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和谐的同学关系,是和谐幸福班集体的主要内容

要构建和谐幸福班级必须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一个班就是一个家,如果这个家庭中的每个同学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帮助、照顾、鼓舞,那么他们便是和谐、温馨、幸福的。所以班主任应正确引导,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活动让同学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意识,为班级的利益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让他们感受到幸福校园的温馨。

案例二:去年,班里的小鹏同学不幸患了糖尿病,家里为此债台高筑,他不得不面临辍学,当我把情况告诉同学们后,班干部号召同学们为他捐款,并开展了《爱的奉献》主题班会。班会课上,在《爱的奉献》歌声中,大家你十元我二十元纷纷献上了自己的一片爱心,同时每个人都送给他一句话,“战胜病魔,我们支持你”、“我们为你加油”、“别怕,你有我们”……同学们的话深深打动了我,也鼓舞了凌鹏感动了家长。他们表示不管路有多难也要坚持完成学业。

 

3、以人为本,实施和谐、幸福的班级管理

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以,以人为本,科学民主的管理,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是实现和谐幸福班集体的关键。平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制定适合自己班级的规定;让学生多参与问题处理,参与班级管理,共同分享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取得的荣誉,积极开展主题班会,共同讨论,齐思共想,给学生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为和谐幸福发展保鲜。

案例三:看到同学们的进步,我很快乐,但仍然会看到一些与现代人不相和谐的“音符”,在同学们的提议下,开展了一个题为《舞动现代人旋律》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制定了班会的程序,分别成立了新闻组、宣传组和综合组,并且分头准备。班会课上看着一张张熟悉的、与我们身份不相映衬的图片,他们很不好意思。“我志愿告别不文明行为……”大家举起了右手,握紧拳头,一同宣誓。宣誓完成后,昕隆同学就迫不及待地说:“老师,墙上的脚印我负责在今天之内将它清除,这真与我们的身份以及我们班级的环境不协调。而且我保证它以后都会是干净的。”他很激动,却说得果断坚决。这令我震惊和感动,班会课上同学们根本就没有准备这一个环节。梦杰说“这块有划痕的板由我来负责,我保证明天当老师走进教室时一定是一块暂新的。”受到主持人的感染,倩怡承包了门,豪林承包了灯和风扇,瑞琪承包了粉笔盒……。现在班中的每一个地方、甚至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各自承包的责任地。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的内心有说不出的快乐与欣慰。

 

4、以人为本,强化和谐、幸福的赞赏评价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赞扬是照在学生心灵上的阳光,是点燃学生憧憬和希望的火种,是温暖的春风。如果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赞赏,就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多给后进的学生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给他们赞赏性的评价、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习的内驱力。平时多说一句“你真捧”、“你真行”……对于我们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受冷落的后进生,也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案例四:班上的慧新同学,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不够好,受任科教师批评的次数比较多,且家庭父母闹离婚,该生产生厌学情绪。我虽然多次找其谈心,批评教育和鼓励,效果都不够好。一次在家长会上,我只谈该生的优点,表扬他在镇校运动会上一中气拿到三个第一名,为班争光,对老师有礼貌,近期学习有进步。结果,他从家长口中得知我的表扬后,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

 

5、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的个性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所以赏识每一位学生、鼓励每一位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和谐、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幸福班集体的最终归宿和目的。所以我们要处处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使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体育节”上一展矫健的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文化节”中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

案例五:上完美丽的图案这一节后,我让全班学生人人办一份数学手抄报,在我收到报纸时,发现一个上课喜欢东张西望,而且喜欢讲话的一位男生,他办的板报插画非常漂亮,当时我就当着全班学生对他夸奖了一番,该同学当时还有点不好意思,自这次表扬之后,我发现他对班上的事情,特别是与绘画有关的事,热情很高,非常乐意去做,而且还改掉了上课坐不住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