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06:22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篇1

1.让幼儿学会大声清楚地朗读儿歌,发准字的读音

2.教育幼儿爱清洁,培养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小猪,小狗等图片

2.视频展示台

活动过程:

1.师声问好

2.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有几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班,你们看他们是谁?”教师出示小鸭的图片。

幼:“小鸭子。

师出示小鸡图片

幼:“是小鸡。”

教师依次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师:“有这么多的小客人来到我们班,小朋友高兴不高兴呀?”

幼:“高兴”

师:“小鸭是怎么叫的啊?”

幼:“呷呷呷--”

师生一起模仿小鸭叫。

师:“小鸡是怎么样叫的啊?”

幼:“唧唧--”

师生一起模仿小鸡叫。师生逐一学习小猫,小狗的叫声。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师:“小鸭为什么叫呢?它叫我剪指甲。”“小鸭叫呷呷呷--,叫我剪指甲。”幼儿复述。

师:“小鸡为什么叫呢?它叫我擦鼻涕。”“小鸡叫唧唧--,叫我擦鼻涕。”幼儿复述。

教师逐一教幼儿完整地学习儿歌,鼓励幼儿大声地念儿歌。同时教幼儿读准:“嘎,洗,裳,洁”等字的读音。

4.幼儿跟念2-3遍,教师请个别幼儿表演儿歌。在个别幼儿表演儿歌时,纠正不正确的字的发音。

5.教育幼儿要爱清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结束教学活动。

附儿歌:小鸭叫呷呷呷,叫我剪指甲。

小鸡叫唧唧唧,叫我擦鼻涕。

小猫叫喵喵喵,叫我把脸洗。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篇2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英语大班教学;项目模拟;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94-02

一、合作性学习组织教学

现代大学因扩招而使得教学班型普通偏大,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学习目的多种多样,对于英语的学习状态鱼目混杂,学习热情高低起伏,很难一言以蔽之。因此,我们主要采取合作性学习的方式来组织开展教学,并进一步通过项目任务划分的方式,来尝试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大班化不利因素。合作性学习开展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项目任务教学形式确保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以亲身经历和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参与学习实践,互相配合,相互协作,完成任务。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注重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划分项目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就是让学生组建英语学习团队,突出目的性,分类型。这样,就十分有必要将有英语需求的学生单独分组,集中强化训练,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二、合作性学习对象分析

论文为方便论述,将参与教学实践研究的会展策划与管理1班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2班做个案实践研究,并进行同级同教材共时比较。首先针对各个班级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根据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大一第一、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可以将各班学生根据学生成绩划分成优、中、一般三组,然后各组内由学生自由组建“项目小组”,突出“项目小组”学习的带动和辐射功能。以学生王甲、魏乙、孟丙、朱丁这一组作个案分析:

1.小组成员分析。①王甲优势:英语口语基础好,性格开朗活泼,善于交际,平时课堂敢于发言,英语语音语调标准,中学阶段受到过专业的外教训练;不足:英语词汇量掌握不够均衡,口语交际词汇量高,书面语词汇量偏弱,业余课外活动较多,时间安排总是满满的。②魏乙优势:性格外向,思维敏捷,创新能力比较突出,课堂参与积极;不足:英语发音带有地方口音,词汇量欠缺。③孟丙优势:书面语词汇量相对比较高,课堂参与积极性高,性格不张扬;不足:口语交际相对较弱,语音语调有待加强。④朱丁优势: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较好,语音语调标准,发言流利,词汇量比较丰富;不足:思维滞后,上课爱走神。

2.小组整体评价。该小组属于典型的互补型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口语交际能力与书面读写能力互相补充,基础较好学生可以对基础相对较弱学生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成员性格互补性明显,共同完成项目作业的创新性和合作性强。

3.小组自我组建诱因。小组成员都是课堂积极参与的典范,或在每次上课时都于前排就坐,彼此形成默契,学习听课过程中相互关注,争抢回答问题已经成为这个小组成员的一组习惯。因为都比较积极活跃,容易相处,在教师引导下极易于组成有竞争力的学习小组,并与其它小组形成对照,个性突出,比较有典型。

三、合作性学习项目模拟实践

合作性学习项目可以采取开展多种教学模拟项目活动的方式。首先是进行项目设置。该项目涉及到的项目模拟活动包括产品宣传、展销接待、洽谈等。在项目设计环节,为发挥合作性学习小组的整体优势,特选择突出pK环节的项目模拟设计,有效实施项目小组合作培养模式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指导原则。“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原则。

2.步骤。编辑策划、脚本、任务分工策略、岗位分析、基本语言归纳、实施、拍摄、修订完善提高、总结反思。

3.手段。现代流媒体技术手段,手机摄像或笔记本电脑摄像。

4.角色定位。①教师角色定位:教师承担学习情境设计任务,根据典型的模拟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模拟活动,在学生完成项目作业过程中,教师同时还是指导者,负责学生作业进程的监控、督促、修订、掌舵等工作。②学生角色定位:学生模拟职场工作的真实情境、完成任务,通过具体的任务编辑、策划、分工协作、语境分析、语言选词造句、语句修改等语言活动,进行实践体验、分析评价、反思改进,通过具体行动将学习的内容掌握牢固、扎实,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

5.活动。①会展产品促销宣传项目模拟,以公司内部会议的形式进行应用语言的图表说明,产品宣传介绍和产品图片的描述。②产品展销接待项目模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一整套商务接待及相互简介的任务。语言范围为应用交际。③项目洽谈模拟,即模拟谈判,语言交际涉及洽谈,甚至是辩论。

6.所有活动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料收集和信息处理、互联网资源检索、图书馆资料查阅,同时涉及大量的写作和修订任务。

四、问卷调查与教学总结

我们在两个学期的教学结束之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做了专门的项目教学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做了对比分析。

1.合作学习初步构建。根据问卷情况,100%的学生都与同学分组完成相应的项目作业,合作性学习在两个班级推广很成功。参与项目小组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都能够在领到项目作业后,把完成作业和教材所学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通过互联网查找信息,并进行很好的归纳。

2.团队协作,促进与压力共存。1班85%的同学在完成项目作业时,得到了来自团队同学的支持和鼓励,2班为84%。1班60%的同学感受到了来自其他同学优秀表现所造成的莫名压力,2班学生对此的反应为62%。学习小组确实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上作用不小。

3.注意学习方法,反复审核每个步骤的任务完成情况。在不断重复修订、共同审核作业、协调作业进度、采用流媒体拍摄手段等问题的回答上,1班为100%,2班为96%。这说明学生合作学习开展的非常好,且有条不紊。

4.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明显。89%的学生认为自身英语有了很大提高,其中1班为95%,2班为85%。70%的学生认为自身对英语更加有兴趣,继续学好英语的信心更大了。合作性学习在改善目前大学大班化授课造成的不利因素方面,的确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补充作用。合作性学习是对现有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它是以项目作业任务的方式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够取代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解决大班化授课的不利因素上,只有改变现有的授课班型,化大为小,才是最可取的语言学习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2]张刚.基于谈判过程的英语案例教学设计[J].考试与评价,2012,(1).

[3]张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3).

[4]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篇3

  语言文字工作计划范文

  本学年我校在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过程中,将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有利于普及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不断提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全面推进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我们力求引导学生在愉快学习中热爱语言、感受语言、运用语言,以语文学科的优势打造出学校的品牌,培养一批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本学年来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建立三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形成了以校长主管,教务处、办公室、总务处负责,语文教研组监督,全员落实的立体化管理模式,围绕“严管理、重落实、创特色”的总体思路开展工作,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

  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务处、语文教研组负责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学生在家庭和面向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同时,学校的指示牌、标志牌、标语牌规范用字情况,由总务处和教务处负责;校刊、校报的规范用字情况由办公室和校报组成员负责;对师生的专门培训、常规检查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等,由教导处负责。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确保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地顺利进行,学校制定了《语言文字工作实施计划》,明确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与此相应,学校还制定了《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同时修订了《教职工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要求,并把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作为教师上岗、评优、聘任、晋升职务的必备条件。

  三、加强学习,多方宣传

  学校将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根据上级语委一年一度的“推普周”的要求,开展学习和宣传工作。学校将利用平时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全校教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达标评估的通知》等法规、文件。

  学校将利用升旗仪式、校宣传窗、班级黑板报、小报、永久性标语牌、小星星电视台等途径和载体,加强“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宣传,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意识。特别重视每年的“推普周”工作,认真组织好学校的内外宣传:制作宣传版面、分发推普宣传单,积极搞好推普宣传,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力度。

  学校还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创办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专栏,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管理实现信息化、公开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政教处还要求各班精心布置教室内部环境,提出规范用字要求,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教育每位同学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检查身边的牌匾、标语、黑板报等活动,净化我们的语言环境。

  四、抓好普通话的推广,切实落实语言文字工作。

  (1)将语言文字普及工作与教学五认真有机结合。

  教务处将实施教师备课笔记不定期抽查的制度(文字书写是必查内容),并提供反馈、指导意见,要求教师及时矫正。班级语言文字工作小组记录教师课堂用语用字情况,定期向教师反馈。学期结束,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一项依据。学校提供专项经费,供师生培训、购买资料和开展活动使用,以保障语言文字工作顺利开展。

  (2)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教学竞赛有机结合。

  学校还将结合“教师基本功竞赛”“三新优质课选拔赛”“春华杯教师教学竞赛”“秋实杯教师教学大比武”进行青年教师过“四关”活动,即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规范书写教案、规范使用电教设备。这些工作的开展对提高青年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和能力,营造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氛围,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3)面向全体教师,推广普通话。

  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工作,教师的榜样是关键。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教师自身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能力对学生影响深远。所以,学校本学年将特别注重对广大教师的普通话素养、运用规范汉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召开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专项工作落实大会,组织教师学习,以强化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外,学校还将聘请校内普通话水平较好的老师对普通话水平较弱的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学校要求教师率先垂范,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讲标准普通话、用规范字。教导处还组织有关领导“看”课,检查教师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情况,并要求班级推普员将教师讲标准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的情况进行记载,作为教师学期考核的依据。现在我校教师能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进行教学和日常交流。

  (4)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主,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为使推广语言文字的工作辐射所有学科,本学年我校要求师生必须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同时规范学生用语、用字行为。学校每周二中午为“美文诵读”,学生聆听优秀的文章,积累词语。每班每学期举行一次班内“钢笔字书法”优秀作品展示,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内容分层次、分阶段落实,强化与常规相结合,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收到了显著成效。

  语言文字工作计划范文

  根据国家和上级语委文件的重要精神,我校本学年的语言文字工作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为主题,以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为主要目标,加强学习,科学管理,扎实活动,以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更深入地开展。现制定本学年的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语言文字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开展达标校创建活动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

  成立语言文字工作组织机构,组长:王相发,副组长:谭奕旭、邹艳

  二、提高认识

  进一步增强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自觉性,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学校办“有品味学校”和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的大局,学校在上学年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对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进一步营造优良校风,具有重要意义。

  1.根据“三纳入一渗透”。纳入学校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学生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继续把语言文字工作放到重要地位加以重视,并列入目标考核。

  2.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各类工作计划之中并制定专项工作意见。目标要明确、措施要得力,要突出特色和创新性,年终要进行专项总结,切实增强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效性。

  三、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提高语言文字工作规范性

  1.加强组织建设,明确职责抓重点。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做到分工合作、齐抓共管,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研组、班级三级管理网络体系,并重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三结合”作用,校内外相互配合,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实施。

  2.加强制度建设,措施得力抓落实。学校要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各项语言文字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的有关规定。在学生常规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评优、教职员工考核、评选先进和学生评优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充分体现,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讲好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学习、工作、生活的语言。一是把推普工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和任期考核的考核条件之一。二是教师必须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标,把普通话教学纳入教师业绩评估标准。在评优质课,评先进时,也把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师职业语言列入评比条件。三是全体师生上课、集体活动必须使用普通话,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平时交谈提倡使用普通话。把推广普通话列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中。推行规范汉字。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用字都必须符合要求。学校的各种文件、通知、标语、标牌和教师板书必须严守规范。

  3.加强检查考核。管理到位促深化,加强课堂检查,把普通话教学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以真正有效地规范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行为,学生普通话使用要规范,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对听、说、读的规定标准。学生同教职工交谈、学生之间交谈应100%使用普通话。加强校园用语用字的监督和整改工作,通过加强检查考核,使管理到位,以促进规范化工作得到深化。

  4.认真搞好“两课”教学。做到有教师专任或兼任,有计划,有备课,切实提高写字课和诵读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用普通话交流、诵读的能力。并且要相应开展写字比赛和诵读比赛,通过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写好规范汉字、说好普通话及进行经典诵读的兴趣。

  5.加强档案建设。建立语言文字工作专项档案,做到专人专管、分类明确、内容充实、及时整理,注意保留原始资料,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验收档案资料的准备工作。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将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开展以语言文字规范化为内容的系列活动,在学校大门口悬挂条幅,在学校显要位置张贴标语,定期出宣传专栏,举办一次诵读比赛和一次写字比赛,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利用校园广播播出一期专题节目。通过开展活动,积极营造师生都说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良好校园环境。

  五、学校要开展一次面向社会的推普周实践行动

  引导我校师生开展社会用字检查。对我校周边村庄、机关单位、商铺店牌等用字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做好记

  语言文字工作计划范文

  根据国家和上级语委文件的主要精神,我校20xx——20xx学年的语言文字工作将以创建“xx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为主要目标展开。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自觉性

  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学校创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的大局,继续做好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对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进一步营造优良校风,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三纳入一渗透”(纳入学校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学生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继续把语言文字工作放到重要地位加以重视,并列入目标考核。

  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各类工作计划之中并制定专项工作意见,目标要明确、措施要得力,要突出特色和创新性,年终要进行专项总结,切实增强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效性。

  二、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提高语言文字工作规范性

  自20xx年新学期开始,我校在语言文字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五个加强”:

  (一)加强组织建设,明确职责抓重点

  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做到分工合作,齐抓共管,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年级组教研组、班级三级管理网络体系,并重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三结合”作用,校内外相互配合,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制度建设,措施得力抓落实

  学校要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各项语言文字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的有关规定,在学生常规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评优、教职员工考核、评选先进和学生评优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充分体现,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讲好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学习、工作、生活的语言。一是把推普工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和任期考核的考核条件之一。二是教师必须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标,把普通话教学纳入教师业绩评估标准。在评优质课,评先进时,也把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师职业语言列入评比条件。三是全体师生上课、集体活动必须使用普通话,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平时交谈提倡使用普通话。把推广普通话列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中。

  推行规范汉字,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用字都必须符合要求。学校的各种文件、通知、标语、标牌和教师板书必须严守规范。

  (三)加强检查考核,管理到位促深化

  根据市级示范校要求,我校目前在职教师全部参加了普通话的培训和测试,并测试达标;加强课堂检查,把普通话教学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以真正有效地规范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行为;学生普通话使用要规范,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听、说、读的规定标准,学生同教职工交谈,学生之间交谈,应100%使用普通话。

  (四)加强培训竞赛,丰富内容形式

  学校将积极组织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与比赛,逐步养成“人人说普通话,人人写规范字”好习惯。组织一次教师普通话演讲和应用文写作竞赛活动;一次教师板书设计竞赛活动;一次数学教师特殊符号的发音培训;一次学生读书活动,使语言文字的推广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五)加强档案建设,做好“市级示范校”验收准备工作

  建立语言文字工作专项档案,做到专人专管、分类明确、内容充实、及时整理,注意保留原始资料,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做好“泉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验收档案资料的准备工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篇4

第22届“推普周”活动方案

为更好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就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第2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教育用函{2019}3号)文件精神。根据《州语委

州教育局关于转发(省语委

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2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的通知》(黔南教语发(2019)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营造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生活为目标,全面、深入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积极引导全校师生员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扎实提高师生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识与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活动时间:

2019年9月16-19日

三、活动主题:

普通话嵩七十华诞,规范字书爱国情怀。

四、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进一步浓厚校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校园用语用字良好习惯,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1. 借助学校网站宣传推普周活动方案,做到校园内外人人知晓。

2. 利用一次专题校会,向全体教师解读推普活动方案及落实。

3. 在学校大门、教学楼处张贴以宣传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标语和宣传海报,利用电子屏显示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说好普通话,沟通你我他;使用规范字,方便千万家”等宣传标语,形成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氛围。

(二)利用传媒宣传。

1. 一次主题黑板报。

以“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三)

做好系列活动。

1. 开展硬笔字书法比赛

于星期四第一节课在四年级教室开展书法比赛。一二年级为低年级组,三四年级为中年级组,五六年级为高年级组,(每班选三个同学参加)每组评出一

三等奖。

2.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于星期四课间操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朗诵。

3. 在学生中开展 “写规范字·做文明人”规范汉字书写活动

各班在班级内开展“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规范汉字书写活动,每班评比书写最漂亮的写字作品并且以板报的形式在全校进行展示。

六、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李能德

副组长:李敏慧

秦丽

(二)工作小组

成员:全体教师

七、工作要求

每位师生应当从我做起,建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树立“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形象,有力地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篇5

一、促进托班儿童语言的发展

托班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积累了一些词汇,所表达的句子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发出的正确音也越来越多,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欲望也在增长。这一时期,儿童语言发展速度最快,是掌握基本语法和句法的关键期。研究表明,成人语言的音韵、声调及响亮程度等对婴儿有着十分具体的影响。夸张的音韵是引起婴儿注意的线索,成人的语言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婴儿言语的差异。所以,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应该是语音语法规范的,词汇丰富的,富有韵律的。

儿歌的字音往往比较押韵流畅好听,能吸引儿童注意力;儿歌的语法简单清晰规范,句子短小,易于儿童理解和模仿;儿歌内容的丰富多彩,是儿童听到看到摸到的世界。教师念儿歌就是在讲述周围的世界,给儿童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范本的同时,也让儿童明白语言的功能――表述周围的世界,表述自己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沟通。

二、稳定托班儿童的情绪

托班儿童的情绪是易变的,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原因一方面是来生理上的,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兴奋还远超过抑制,故情绪不稳定,另一个原因是心理活动受当前现实的制约,情感不深刻,不系统。心理学家认为,低幼儿童对音乐的敏感几乎是本能的、先天的,音乐韵律合乎人的心律跳动,会引起低幼儿童生理的。儿歌与音乐密切联系,儿歌有的悦耳和谐的音韵和鲜明的节奏能使幼儿产生愉悦感,它就像音乐一样满足幼儿听觉上的需要,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宝宝喝水时,教师念“小茶杯喝开水,我和茶杯亲亲嘴”,宝宝会觉得幼儿园里的物品是那么亲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是能把幼儿身边接触到的各种事物或者对幼儿的行为要求都变成琅琅上口的儿歌,幼儿自然就会感到教师与家长的不同,进而产生好奇心和崇敬的心理,使之愿意听老师讲话,愿意跟在老师身边,愿意跟老师一起活动。自然和谐的儿歌韵律伴随着有节奏的生活和游戏,孩子的紧张心理就会放松下来,焦虑的情绪也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据观察,80%~90%的托班幼儿对教师发出的琅琅上口的儿歌会认真倾听,约50%的幼儿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要跟着一起念。

三、提高托班幼儿行为认知能力

一首儿歌往往包含着浅显的、为幼儿所能理解的内容,使幼儿在欢快活泼的情态中了解周围的事物。它还有很强的动作性,幼儿听后就知道做什么,有很强的行为指导意义。托班幼儿刚进入集体生活,对一切都是陌生的。怎样才能让幼儿知道各种行为规则,并乐意接受它呢?儿歌的唱诵就是一个指导幼儿行为的好方法。在幼儿刚刚进幼儿园时,很多孩子不要喝豆浆,老师用普通的表达方式说豆浆很好喝,营养好,宝宝喝了能长得壮,左劝右劝他就是不喝。如果,当老师在倒豆浆时有节奏地、反复不断地念“豆浆香,豆浆甜,宝宝最爱喝豆浆。每天喝一杯,身体长得棒!”效果就会不一样。幼儿会认真地听着有节奏的儿歌声,并且在儿歌语言的引导下发现豆浆确实是香甜的,当然也就喜欢上喝豆浆了,不仅让幼儿了解了儿歌的意义,更是行为调控的好方法。

四、儿歌在托班教育活动中独特的存在方式

儿歌在托班教育活动中独特的作用决定着儿歌在托班独特的存在方式。以往常见的儿歌教学多数是正规的课堂教学,而在托班,我认为正规课堂教学可以是很少的一部分。托班幼儿的思维处在直觉行动阶段,这时候的思维是非常具体的,而且只是在活动中进行。所以托班儿歌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多的是在一日活动过程中的渗透,和在游戏情境中反复不断的强化。

1 儿歌渗透在托班一日活动由

案例1:吃饭时间到了,教师要求孩子去洗手。教师念《洗手歌》边念边做洗手的动作。念完后说:“你们会自己洗手吗?会洗就跟我来吧!”教师带等孩子走向卫生间,看见有些孩子很着急要跑,马上念:“小朋友,学着走,轻轻走呀,慢慢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乖孩子呀自己走!”又听到一首新儿歌孩子们的眼睛都看着老师,脚下的步伐也就慢了。大家都走到卫生间后,教师再次念《洗手歌》,幼儿开始洗手。这时孩子身临其境,更能理解儿歌的意思,大多数幼儿按儿歌的内容去打湿小手,擦肥皂,搓手,冲洗,擦毛巾。等到洗手完毕,教师开始念:“吃饭了,吃饭了,大家吃饭了!饭一口,菜一口,饭菜吃完了,你胖了,我胖了,大家都胖了!”孩子们很自然地坐在饭桌旁开始吃饭。

在幼儿园里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他要在集体中学会自理,以适应集体生活。托班幼儿刚进入集体生活,集体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是他们新的学习内容,如吃饭、喝水、洗手、入厕、搬椅子等等。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开始,教师就要指导幼儿学会很多生活自理内容,如果教师都用平板的说教方式教孩子,其效果不会很好。相应的儿歌出现在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中时,幼儿最容易理解并接受它,其行为指导作用也是最大的。

案例1中,教师分别用三首儿歌组织了吃饭前的一系列活动。教师没有特别学习这三首儿歌,也没有冗长的行为要求说教,在幼儿要进行洗手、走路、吃饭的时候出现相应的儿歌,它就是教师的指导语,让幼儿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所以说,儿歌可以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

2 儿歌穿插于游戏情境中

儿歌和游戏是相依相存的,念儿歌而不做游戏会显得单调乏味,做游戏而不念儿歌会觉得呆板扫兴。对托班幼儿来说,儿歌不仅是愉悦的,而且是实用的,它往往具有组织游戏的作用或者作为游戏的补充。

案例2:老师带孩子玩《开汽车》的游戏,每个人拿上“方向盘”后,教师说:“小汽车,嘀嘀嘀。开到东,开到西。我是快乐的小司机!”于是,大家就出发了。开了一阵后,老师说:“西湖到了,我们坐一下,拿上茶杯喝口水吧!”接着边做动作边带孩子念:“小茶杯,喝开水,我和茶杯亲亲嘴l”接着大家继续“开汽车”。教师说:“我肚子饿了,咱们开到饭店去吧!”“饭店”到了,教师念:“吃饭了,吃饭了,大家吃饭了!饭一口,菜一口,饭菜吃完了,你胖了,我胖了,大家都胖了!”孩子们也纷纷做着吃饭的动作边念儿歌。“吃饱后”,大家要到保育员阿姨家,于是汽车继续开。“到了”阿姨家,阿姨请孩子们“吃糖”。于是教师念:“红纸包,绿纸包,剥开糖纸瞧一瞧,里面藏着糖宝宝!”孩子们比吃了糖果还开心。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篇6

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一】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发言稿和幼儿的发言稿准备好。

2.本园领导的发言和中班幼儿的欢送词。

3.布置好会场。

4.向家长发来园参加毕业典礼的通知。

5.各班准备表演的节目。

活动目的

1.进一步增进幼儿对幼儿园、教师的情感。

2.激发幼儿做一名毕业生的光荣感,增强成为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过程

1.主持人宣布毕业典礼开始。

2.幼儿园领导讲话。

主要内容:祝贺大班小朋友从幼儿园光荣地毕业,并对毕业生们进一步提出希望,同时也感谢家长们三年来对幼儿园的支持。

3.老师代表发言:对毕业的幼儿表示祝贺,并感谢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辛勤培养等。

4.家长代表发言。

5.幼儿代表发言。

6.各班文艺演出:

①毕业献词。(大一)

②舞蹈:向前冲。(中班)

③三句半表演。(大一、大二)

④毕业歌。(大二)

7.幼儿园向大班幼儿赠送礼物。

8.演出后,在音乐声中家长可带幼儿在园内拍照,留作纪念。

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二】

活动准备

1.请每位幼儿邀请自己的父母参加毕业典礼。

2.给每个幼儿准备一顶博士帽、一本通讯录和一本毕业相册(内有一张毕业照)。

3.幼儿使用完成的毛线画一幅,花环若干。

4.为幼儿化妆,表演道具若干。

5.选定一教师(简称师,下同)与一位大班幼儿(简称幼,下同)担任毕业典礼的主持人。

活动过程

师:亲爱的大班小朋友。

幼:亲爱的老师、爸爸、妈妈,

合:你们好!

幼: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毕业了。让我们珍惜这一特殊的日子,把美好的时刻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师:XX届毕业典礼开始。

幼:我们非常感激培育我们成长的老师和阿姨,也舍不得离开。

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三】

活动目的:

1、表达告别老师和同伴的情感。

2、享受集体表演的乐趣,感受联欢会的欢乐气氛。

3、欣赏同伴的表演,增进与好朋友的互动关系。

活动时间:2010年6月23日早上9:30~11:30

活动地点:幼儿园大班教室

活动人员:大班全体幼儿、家长及教师

活动准备:幼儿手册

活动流程:

(1)、主持人出场。

(2)、园长寄语。

(3)、家长代表讲话。

(4)、大班组教师寄语。

(5)、大班幼儿汇报演出。

(6)、颁发毕业手册

(7)活动结束。

一、主持人发言稿

亲爱的小朋友,亲爱的家长们,你们好!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我们龙马幼儿园大班的毕业典礼一、开始部分

甲:离别的钟声即将敲响,我深深的感受到那份与你们分别的伤情。作为老师,我内心有说不出的高兴和不舍,为你们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而高兴、又为你们即将离开我们而依依不舍。

乙: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让我们珍惜这一特殊的日子,把美好的时刻永远留在心中。

甲:幼儿园给了我们很多很多,我们将永远铭记。

乙:小朋友们,让我们听听园长老师的教诲和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吧!

二、(园长寄语)

甲:幼儿园是一个花园、一片沃土,园长、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如今,幸福、健康、茁壮成长的小苗苗就要离开这块土地了。家长的心中也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敬意。

乙:首先,有请大班爸爸,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讲话。

甲:接下来有请大班妈妈,她又会对我们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三、(家长发言)

老师像妈妈一样一点一点教我们学习,她们关爱着我们的成长,让我们在离园之前,再一次听听老师说的话。

四、(大班老师寄语)

五、汇报演出

1、甲:为了今天的毕业典礼,我们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精彩的节目,快看,那边来了一群小精灵!请欣赏由大班小朋友表演的《跳动的精灵》。

2、乙:他们是一群讲卫生、爱护环境的娃娃,她们开动脑筋变废为宝。请欣赏《环保时装秀》。

3、甲:时间时间像飞鸟,滴答滴答向前跑,今天我们毕业了,明天就要上学校,忘不了,幼儿园的愉快欢笑,忘不了,老师们的亲切教导,老师老师再见了,幼儿园幼儿园再见了,等我戴上红领巾,再向你们问个好!请欣赏大班小朋友为大家带来的合唱表演――《毕业歌!》。

六、颁发毕业手册

我们的毕业典礼即将接近尾声,现在我们将为每个小朋友颁发毕业手册,同时我们幼儿园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精美的小礼物,看看是什么呀?对了,这可是老师特意为你们准备的哦!让你们从现在开始,学会自己存钱!好不好啊?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篇7

关键词小班幼儿数学区材料互动特点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性、抽象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幼儿只有通过在活动中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才能逐步建立起数概念。所谓数学区,就是在幼儿活动室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种可用以进行数学活动的各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和操作。以往有关数学区活动的研究中,研究重点大多集中在数学区环境的布置、材料的投放,以及教师的指导上,而对数学区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过程关注较少。本文以数学区中幼儿与材料互动为切入点,试图得出一些幼儿与材料互动的特点,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乐于边操作边自言自语

小班幼儿在操作材料时,经常会自言自语地操作,所谓的自言自语指幼儿自我中心言语:幼儿在活动或游戏过程中自发的、似乎并不在意能否达到与别人沟通的语言。这种自言自语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对幼儿思维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的意义。

观察记录――案例:套筒。

时间:周三上午;地点:数学角;观察对象:圆圆;年龄:三周零五个月。

圆圆来到数学区,到材料架上挑了一盘套筒材料。这盘材料由大小、颜色各异的套筒组成,其作用是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来感知和比较大小。圆圆领了材料后,安静地操作起来。她拿起一大一小两个套筒,对着大的套筒说:“这个大。”然后试着把小的套进大的套筒。“呵呵,套进去了。”圆圆说。接着圆圆放下手中较大的套筒,在材料盘中挑了较小的套筒,试图套进第一次拿起的套筒。“装不下去。”圆圆边说边放下第二次拿起的套筒,“不要这个了,换一个。”

分析: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在前运算阶段。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会通过自言自语的出声思维来解决问题。圆圆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说的一些话都属于自我中心语言,即不是对别人说的话。如她说“这个大。”那么她就知道另外一个小,即意识到要把小的套筒套进大的。她说“装不下去。”表明她知道自己遇到了问题,也许她也在问自己:“套不进去该怎么办呢?”接着她又说了“不要这个了,换一个。”她通过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解决了在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小班的幼儿经常会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自言自语,在区域活动中,一些教师要求幼儿高度的安静,这对幼儿的内部言语的发展和意识的产生、幼儿思维和认知的发展都是有害的。教师不仅不应该去破坏幼儿的自我中心语言的发展,还应鼓励幼儿的自我中心语言。

然而教师在认识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语言时,还须明白幼儿在操作材料时,有时会出现言行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小班幼儿在将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进行归类时,不少幼儿能根据感官判断其共同特征(如形状特征)并进行归类,但在语言表达上却出现了不一致,如说成“红片片我送你回家,而不是方片片我送你回家。”继而就把方形的片片拿在了手中。这也是幼儿动作内化的过程中伴随的正常现象。教师在平常的活动中,应该重视语言在幼儿操作材料过程中的作用,在平时的活动中做好观察记录,认识幼儿目前的发展水平。

二、偏爱形象夸张、色彩鲜艳的材料

小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是引起他们注意的主要原因。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容易受外界事物及自身情绪的干扰。观察事物随意性强,目的性差,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的事物才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对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

观察记录――案例给动物喂食。

时间:周三上午;地点:数学角;对象:小明;年龄:三周零五个月。

小明拿到“给动物喂食”的材料后很高兴,嘴里念着“青蛙要吃饭咯!小狗要吃饭咯!”这份材料由两个纸巾盒做成,盒子的正面分别画着绿色的青蛙和黄色的小狗,青蛙和小狗的图画占了整个纸巾盒的正面,青蛙的嘴是三角形的,并挖空,小狗的嘴是正方形的,挖空;纸巾盒的旁边放了些绿色的三角形和黄色的正方形。小明拿起小三角形放进青蛙的嘴里,继而又拾起黄色的正方形放进小狗的嘴巴,并不时发出笑声。当所有的“小食物”都投完后,小明纸巾盒打开,把“小食物”全部倒出来,重新进行第二次操作。

分析:幼儿的表情也是参与教学活动时心理体验的直接表现方式之一,它是幼儿释放感情,表达意愿的重要方式。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小明无论是在拿到这份材料,还是进行材料操作,由其语言和表情可以看出,他都是高兴的。卡通形象色彩鲜艳、形象夸张,其表现方式符合幼儿的特殊认知习惯,能够满足儿童简单的情感需求,是儿童生命力的源泉。这份材料卡通人物的选择是幼儿熟知的青蛙和小狗,让幼儿根据动物嘴巴的形状选择该动物所吃的食物,再加上鲜艳的色彩,幼儿对这份材料很感兴趣。幼儿不自觉地就被卷入操作过程中并在无形中学会根据颜色和形状判断事物的特征。因此,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应选择形象夸张,色彩鲜艳的材料,这些材料能在视觉上刺激幼儿,让孩子乐于探索,乐于操作。

三、热衷生活性的材料

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概念的源泉,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从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来看,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如果不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儿童就很难理解,而现实生活成为幼儿通向抽象数学知识的桥梁。生活性强的材料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对调动小班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价值。

观察记录――案例:我帮妈妈戴戒指。

时间:周五上午;地点:数学角;对象:明明,年龄:三周零十个月。

数学区活动开始了,明明和其他幼儿来到数学区,明明最先拿到了套戒指材料。这盘材料是由卡纸剪成的一只手,和一些“戒指”。幼儿可以根据手指上的数字套上相应的戒指数量。我走到明明身边,问他:“明明,为什么喜欢套戒指啊?”“我妈妈也有戒指,我要帮妈妈戴戒指。”操作10分种后,先后有多位幼儿提出跟明明交换材料,明明表示还没玩够。

分析: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很喜欢这份材料,每次很多幼儿都希望拿到这份材料,并且玩的过程中还有多位小朋友提出交换这份材料,说明幼儿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有较大的热情,明明的回答“我妈妈也有戒指,我要帮妈妈戴戒指”也证实了这点。材料的选择应以研究儿童的生活为前提,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充分把握日常生活对儿童的发展价值,对现实生活进行发现、挖掘、审视、过滤和利用。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生活,发现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并认真做好记录,再结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材料的选择和投放。

四、喜欢情境性的材料

情境性的材料是指材料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故事中蕴含着要求幼儿探索解决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可以看出,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已经开始倾向于“感受”、“体验”等情绪情感的投入。情境性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绪情感,吸引和暗示幼儿参与到与材料的互动中来。

观察记录――案例蝴蝶找家。

时间:周三上午;地点:数学区;对象:小云;年龄:三周零三个月。

小云拿到“蝴蝶找家”的材料后,坐下来,独自操作材料。这份材料由绘有不同颜色的蝴蝶和花朵的卡纸组成。幼儿可以根据花朵的颜色让不同颜色的蝴蝶找到自己的家。小云拿起一只黄色的蝴蝶,随即让蝴蝶在空中“飞舞”一圈,另一只没有拿材料的手也在做“飞舞”的动作,然后再把“蝴蝶”放到家中。随后她又拿起另外一只红色的蝴蝶,在空中化了几圈后放到红色的花朵上,每送完一只蝴蝶,她都会露出微笑。她把蝴蝶都送回家后,又把蝴蝶倒回材料盒,重新开始操作起来。当她准备第三遍操作的时候,她看到我在看她,她有点不好意思,抿了一下嘴,小声地说:“蝴蝶宝宝要回家。”

分析:据老师介绍小云是一个较为内向的女生,平时话也不多,能力发展也较为一般,由案例可以看出其挑选的材料难度也较低,只根据颜色这一特征对物品进行匹配。但根据小云在材料操作中的表现可看出,小云的感情已经充分地融入到了材料中。如她在送蝴蝶回家的时候,另一只手也在做飞舞的动作,仿佛自己就是手里的那只小蝴蝶。当然她也可能把自己当成了蝴蝶妈妈,正在护送蝴蝶宝宝回家。这份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含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幼儿拿到材料后,通过材料的操作和摆弄,能在解决问题(帮蝴蝶找家)过程中,不自觉地学会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再如案例三中的“给动物喂食”、小动物喝酸奶、小鱼一家等等,都是情境性的材料。小班幼儿很容易被材料本身包含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在摆弄的过程中想到动物数量与食物、数字、颜色的匹配,让幼儿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隐藏在材料背后的教育要求。

作的对象,即材料,并不能帮助幼儿建立起数概念,真正能帮助幼儿建立起数概念的是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是幼儿对材料进行操作。幼儿乐于在操作过程中自言自语,教师应明白这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幼儿偏爱形象夸张、色彩鲜艳的材料,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幼儿所爱的事物有一定的把握;幼儿热衷于生活性的材料,教师应注重幼儿生活;幼儿喜欢情境性的材料,教师应能在环境和材料中充分地创造情境,吸引幼儿与材料进行互动。总之,了解幼儿与材料互动的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学区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菁.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J].学前教育究,1999,(1).

[2]王晓芬.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看幼儿的自我中心语言[J].幼儿教育,2007,(9).

[3]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篇8

一、新手型教师在语言活动中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弊端:

(一)新手型教师往往忽视幼儿主体地位,提问难度把握不准。

案例一:笔者在准备一节语言公开课时,选择了大班的《山坡哪儿去了》。前期,笔者准备了一些图片,动物手偶等多种教具,反复推敲了教案,觉得流程和问题都很清楚了。开始,活动进行地很顺利,可是在接近尾声,让幼儿自己得出山坡不见的真正原因时,幼儿的回答令人哭笑不得。有的说被大老虎弄没了,有的说龙卷风刮走了等等。可想而知,这个活动是不成功的。

活动后,评委老师帮助分析:幼儿对于环保方面的知识经验几乎没有,特别是泥石流等,对于幼儿来说是十分陌生的。这样忽视幼儿主体地位的提问,是得不到任何正确的回应的。

(二)新手型教师往往急于宣布答案,提问后等待时间太短。

这样的问题我们也经常可以发现:往往有一个幼儿回答出令老师满意的答案,老师就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其实很多能力弱的幼儿还没有从上个问题中走出来,却又茫然地进入了下个问题。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集体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以大部分的幼儿的水平为标准进行教学。不是个别反应快的孩子领悟了就可以了。有的时候,老师应该多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多听听不同的声音,也许你也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新手型教师往往照搬教材,提问不能随机应变。

案例二:笔者试用期时,参加单位新教师教学比赛时,尝试了一节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这个活动是其她老师参加市教学活动比赛的成功教案。所以我认为这么优秀的教案是不用做任何改动,就完全照着教材开张了活动。活动中环节很紧密,流程很清晰,让人感觉还不错,但是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时,一个问题“老鼠妈妈累了,小老鼠你们累不累啊”把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原计划时,小朋友会回答累了,然后坐到老师身边一边休息一边听老师念儿歌。可没有想到,当时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在大教室内爬得很兴奋,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所以异口同声地说“不累”,还要继续爬。

很多听课老师在下面偷偷地笑了起来,作为新教师没有公开课经验的笔者,当时愣住了,成为这节课最大的败笔。如果拿到教案后,笔者能认真推敲各个问题,或者在活动开展中能考虑到幼儿兴奋的情绪,及时转变问题,那么也不会让教师自己那么尴尬与措手不及了。

二、新手型教师在幼儿语言活动中有效提问的方式:

(一)提问要从教材出发——注重问题准确性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教师教学实践与备课本上的完全不同。有些新手型教师觉得语言课堂教学很简单,课前没有仔细推敲教材,上课想到什么就问什么,常出现偏题或教师无法解答孩子问题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一个孩子会回答的情况。所以课前老师要好好研究教材,并查询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从而精心设计每个问题,且问题的提出要简洁、清楚,指向性明确,便于幼儿理解。同时教师在实践时要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与幼儿掌握的程度及时调整问题。

(二)提问从幼儿角度出发——注重幼儿主体性

案例三:在一次工作室活动时,笔者发现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彩虹的尽头》非常不错。教师的提问很精彩,她的精彩体现在幼儿的回答很出色,整个活动幼儿的精神一直很饱满,课堂氛围好。当时笔者认为可能是这个活动“彩排”了很多次,所以才有这么好的效果。一段时间后,有幸再一次观摩这个老师上同一节课,但是是用别的幼儿园的孩子。笔者发现很多环节该教师做了细微的调整,例如:开始出示幻灯片彩虹时,她直接问自己班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她们班的孩子在她三年的培养下,面对这样的提问,会直接回答是什么样的彩虹,能运用比喻的手法完整优美的回答。然后她放录音,一起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面对她不熟悉的孩子,她选择了另一种策略。她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回答彩虹。老师接着说那么我们一起听听故事里怎么说的。“彩虹像宝石项链一样挂在天空”。你们觉得它还像什么呢?幼儿受了启发,踊跃地回答。

不难看出,案例三中,该教师能事先考虑到不同孩子的不同经验、认知、语言表达等能力的不同,及时调整自己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幼儿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如果面对所有的孩子都是用同一个模式去套,忽视幼儿主体地位,那么结果肯定不如人意。

(三)提问要从多维度切入——注重问题开放性

案例四:中班语言活动《小熊长高了》,讲完故事后,老师第一个问题就是故事好听吗,幼儿齐声回答“好听”。这样问题的回答幼儿根本不需要进行思考,往往变成揣摩教师的心里,教师希望我回答什么,我就回答什么。后来老师又问小熊长高了吗?你们想不想长高之类的问题。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篇9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

为了使全国“第13届推普活动”深入开展,我校成立了以孔宪平校长为组长,以主管教学的魏宽好等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推普”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实的推普活动方案,这使我校“推普”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记录,使“推普”活动得到了顺利开展。为了确保推普工作的落实确有成效,我校推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将长期存在,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持之以恒地做推广普通话和规范语言文字工作。为此,我们把本次活动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9月13日——14日,为宣传发动阶段,组织大家学习有关的文件精神,成立“推普”工作领导小组。

2、9月15日——16日,有关活动小组成员制订所辖班级的活动计划,对校园的“推普”标语进行刷新、装饰,最大限度地营造活动氛围。

3、9月17日——18日,各年级开展活动(学校普通话演讲比赛)并做好记录。

4、9月18日——19日,对推普周工作全面分析,认真总结。

二、加强了业务学习

在宣传周期间,我校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相应的普通话基础知识,使我校全体师生对普通话有了新的理解、体会、认识和应用,积极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进行了积极有效的舆论宣传

1.在校门口设立、张贴醒目标志:进入校园,请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在每个教室、办公室的醒目处悬挂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标语。

2.在各宣传栏、教学楼入口等处张贴由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领导小组统一制作的海报以及标语。

3.在教学楼、操场悬挂宣传条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民族凝聚力。营造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氛围,扩大了推普宣传的影响。

4、9月13日早晨的国旗下讲话上,我校进行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主题演讲,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5.在校全体教师大会上强调教师必须说普通话,并带动学生说普通话,要求学生在校任何地方都说普通话。

四、抓好活动主题,搞好活动项目

1、为了抓好普及普通话和规范字的阵地建设,努力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舞台,我校举办了“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朗诵会活动,经过初赛复赛,我校九年级(1)班,八年级(2)班各有一名同学荣获校演讲比赛第一名。2、在校园内广泛开展纠错行动,对黑板报、作业等进行检查,发现不规范用字马上予以纠正。引导学生到公共场所,进行使用规范字、纠正错别字调查活动。

3、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及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促进我校推普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对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开展自查、互查,对不规范用字、用句和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进行整改。利用我校的推门听课,创新教研课的听课活动,使普通话工作与教学紧密结合。

4、开展推普主题班会。9月17日的主题班会课上,每班都进行了推广普通话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说绕口令比赛;用普通话讲故事、演讲比赛。各班的主题班会,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在同学们的心里加强了说普通话的必要性、重要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学校要求各班出一期以“热爱祖国,和谐生活”为主题的黑板报。内容为热爱祖国及宣传推广普通话。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于推普宣传活动之中,倡导文明、规范、健康、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并对各班的推普板报作了评比。

6、语言文字领导小组设计测试卷,在全校师生中进行一次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题测试。

7.认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到推普的活动中来。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篇10

关键词:评价语;小学教师;导向;激励;关爱;延缓;尊重

中图分类号:G650;G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32-02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无论是在教育上还是教学上,教师的评价语言都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本文对小学教师评价语进行研究。

一、教师评价语的内涵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媒介,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评价”是教育学研究中一个专业术语,人们把“评定价值”简称为评价。教师评价语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桥梁,其本质特征为价值判断的一种语言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评价语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瞬间作出即兴、即时、即地的评价时所用的语言。在教育指导过程中,评价的实施者为教师,实施对象为学生,它具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对象、依据教师自身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外部评价的特点。众所周知,教师是通过言语表达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运用评价语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因此,正确合理地运用评价语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教师评价语的作用

教师评价语言是教育工作者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全面展现,真实体现了教师的文化内涵以及个人的独特魅力。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在自我认识能力上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淡薄,不能客观地看待自身,对周围事物及周围环境认识浅薄等。教有效运用教师评价语可以帮助学生成长,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发展作用

教育的目的和价值皆在于学生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产生学习动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案例一:爱美学生爱上了学习。五年级L同学是一个喜欢打扮不爱学习的女生。一天,教师发现L同学将指甲油带到学校涂抹,在没收指甲油时教师这样评价该生的行为:“爱美是女生的天性,老师也爱美,但是需要分时机分场合,这是学校,你是学生,真的喜欢指甲油可以在家中涂抹。如果今天老师允许你涂指甲油,那么明天每个女生都会涂指甲油。学校有校规,班级有班规,现在我先没收指甲油,如果你连续一个星期上数学课积极举手发言,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就将指甲油还给你。老师相信,你是聪明的孩子,能明白老师说的话,也相信你一个星期后你会拿回你的指甲油。”一个星期过去,L同学如愿拿回指甲油。两个星期过去,L同学上课仍积极举手发言。一个月过去,L同学的月考成绩有明显提高。自指甲油事件,L同学注意了美的方式,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事情。她写一张纸条对老师说:“谢谢老师,我喜欢你。”教师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向L同学摆事实讲道理,并借助评价语言,有效地促进L同学的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在教师评价的影响作用下,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自我发展,向往美好生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导向作用

教师评价目的不只是判断学生的“对与错”“好与坏”,而要在评判的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告诉学生如何去想、如何去做才是正确的,反之亦然。皮亚杰研究表明:“小学生认知水平尚处于前运算阶段。”小学生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小学生的自我评价中消极评价往往多于积极评价,并且其自我评价更多依赖于他人的外部评价,而教师评价在他人评价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判。

案例二:“乡下学生”要自强。五年级的m同学是一名从乡下转到城里学校的男生,原学校教学设施不够完善,使m同学到新学校后对一切都感觉很新鲜。由于m同学没用过钢琴上音乐课,没见过白板,同学们就嘲笑他是“乡巴佬”。教师知道事情原委之后,对班级的同学进行了教育:“如果别的同学给你起外号,你愿意吗?因为你个子小叫你矮子,因为你胖叫你胖子,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m同学以前在乡下念书,没有好的教育环境,但这不应该成为大家嘲笑他的理由。老师从小生活在城里,所以老师很羡慕m同学能在农村生活。现在他来到我们班级就是班级里的一员,希望同学们友好相处。”“乡巴佬”外号事件后,再也没有同学嘲笑m同学,m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他的进步每个人都看得见。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常常表现为对教师言听计从甚至是崇拜,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影响着学生对同学的评价,对于学生之间的评价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使积极导向作用最大化,这样不仅会对被评价者产生影响,还能使聆听者产生共鸣,促进他们主动反思。

3.激励作用

激励作用的评价语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对于生活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的评价,会使学生获成功体验。

案例三:我要寻找丢失的一角。三年级阅读课,教师给学生讲了一个绘本故事《寻找丢失的一角》,这是一个关于“缺陷”和“满足”的故事,故事大概内容如下:一个圆丢失了一角,嘴里唱着:“啊,我要寻找丢失的一角。”他跋山涉水,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丢失的一角,因为他完整了,他再也唱不了歌了。于是他将一角轻轻放下又开始唱起歌来;“啊,我要寻找丢失的一角。”生:“他又要去寻找他丢失的一角了,但是他很开心。”师:“是啊,你有你自己的独特体会,这是属于你自己的独特感受,非常不错,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开卷有益,多读多想多感受,相信你会从读书中成长。”生:“老师,我也要寻找我丢失的那一角。”此后,这个学生成了上阅读课最积极的学生,每次上阅读课她都聚精会神地读书,并且有自己独特体会,她的语文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在这个案例里,教师通过自己的合理评价让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主动地去阅读、去思考,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读书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见,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三、教师评价语分类

教师评价主要分为三种:书面评价、口语评价、非语言评价。本文依照李润洲先生的分类,进一步将教师评价语分为三类:口语评价、书面评价、肢体语言评价。

1.口语评价

口语评价是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即时的、即地的口头点评,如口头表扬、鼓励以及口头批评。教师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相关情况,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做出判断和反馈。

(1)口头表扬、鼓励。案例四:百元大钞事件。五年级的S同学在走廊捡到4张百元大钞,并在事发之后第一时间交给了老师。课堂上教师对S同学进行了表扬:“S同学在走廊捡到400元钱交给了我,对于她拾金不昧的品德我提出表扬。我们学过的课文《钓鱼的启示》中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我想S同学是真正地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希望其他同学向S同学学习,做个诚实的好孩子。”S同学听了羞红了脸。教师的口头表扬使S同学体会到被表扬的喜悦,他今后肯定还会拾金不昧,其他人也一定会向S同学学习。

(2)口头批评。案例六:班级小偷成为“班级英雄”。三年级某班发生一起偷笔事件,一堂体育课后,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的笔丢了,便纷纷向老师“报案”。教师通过学校监控录像,发现了一名可疑的学生,但在藏“赃”地点未发现丢失的笔,却意外发现一摞学校图书馆的书。教师私下找了该同学,对其展开询问,该同学随后承认自己偷了同学的笔和学校的书。但是,接下来老师却这样对该同学们说:“在老师心目中你是听话懂事的孩子。第一,偷东西是不应该的;第二,偷东西之后说谎是不应该,你既然敢做就要敢当。”该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哭了。教师继续教育该同学:“你喜欢好看的笔,可以用零用钱去买;你喜欢看书,可以和阅读老师借。”同学们丢失的笔找到后,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对该同学进行批评,反而表扬该同学是勇于举报高年级同学的“英雄”。该同学听了,把头低得更低了。此后,班级再也没有丢过笔,“英雄”在班级里与同学团结互助,并主动帮助老师工作。教师对学生某种错误的认识、看法、做法进行批评时,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而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口头批评教育只有加强艺术性,让学生乐于接受,能心服口服地改错,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书面评价

书面语言评价语是教师在书面上对学生进行的点评,以“书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在以后学习生活中扬长避短,提高教育效果。书面评价作为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接对话的一种形式,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3.肢体语言评价

肢体语言是全世界通用的一种语言,肢体语言评价是教师以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势和声调等非言语方式对学生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如“点头”给予肯定,“微笑”给予鼓励,“竖大拇指”表示赞赏,“眼神”沟通心灵。

四、教师运用评价语的原则

1.关爱性原则

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小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关怀和爱,关爱性原则指的就是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对学生展现的积极情感态度。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应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杜绝侮辱性、责骂性评价语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延缓性原则

延缓性原则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评价,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给予学生表达见解和主张机会。教师应客观看待学生举手发言但无作为现象,面对学困生的回答采用延迟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再想一想”“别紧张,慢慢说”,尊重保护每一个学生。

3.尊重性原则

师生互相尊重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尊重性原则表现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以独立个体同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话语表达权,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尊重学生差异性则是爱生情怀的表现。教师不应只关注学优生,更要关注学困生。面对学困生,给予更高一层次的赞赏;面对敏感的学生,评价尽量委婉含蓄;面对自卑的学生,尽量使用鼓励话语,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发展。

五、结束语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语言应该像冬日午后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去抚平学生的心灵创伤,让学生的心灵之花更好地`放。期待教师评价语受到更多关注,得到深入研究,让教师评价语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晓莲.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探讨[J].教育艺术研究,2016(37).

[2]郑燕燕.新课改中课堂评价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3]孙月芹.基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D].宁波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