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06:39

色彩教案篇1

关键词:色彩搭配;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探究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第一、让学生通过一些三角形配色法、对比配色法和同色系搭配法、黑白色任意搭配法等服装搭配方法,学会色彩用于服装的规律。

第二、了解服装颜色和其他配饰的搭配方法和规律。

第三、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设计自己的服装色彩搭配。

第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念。

2.课堂导入

设置特定情形,或者用最新图片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例如,教师播放一些时装杂志上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这节课的教学中去,以达到教学目标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3.教学方法

第一、结合当今娱乐明星图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教育学家顾泠元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把它学好。[1]

当今青少年对娱乐偶像的追逐已经进入到一个情感阶段,也就是说偶像不单单是作为一个自己喜爱的人来看,有时候更是自己学习和向往的对象。现代青少年不仅在语言上开始向偶像靠近,服装搭配方面也是力求能够与自己偶像一致。所以将娱乐明星的一些服装色彩搭配的图片,语言,文字,视频等用于课堂教学,能够紧紧的抓住学生的视线和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色彩搭配出来的服装会给人视觉感官上不同的感受。

第二、直观教学和生动的课堂讲授语言。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认识都是从感官知觉开始的。[2]这一点也就正好说明了直观的教学演示方法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认识和了解所要讲授的东西。图文并茂的将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一个自己感官上的认识。同时能这样教学可以节省下来不少课堂时间能够让学生自由发挥、讨论、创造,避免了因拖沓的课堂讲学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第三、给学生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自己搭配服装展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留出相应的时间让学生去自己讨论,只有经过自己思考的事物才能被真正的了解和接受。所以学生讨论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能充分的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使学生不断的发现新问题,出现新思路。对于美术教学,单纯的讨论并不能真正的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这节服装色彩搭配的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搭配自己喜爱的颜色,然后展示给班上的同学看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在他人面前展现自我)又可以张扬自己的个性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丽,创造美丽。

第四、运用多媒体软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抽象的事物和概念是很难被人理解的,学生在不了解服装色彩搭配的前提下,将一堆教学理论塞入学生的脑中,只会让学生更加的迷惑和不懂。运用多媒体就可以讲一些抽象的概念用某些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图片、视频或者是流行音乐,将服装色彩搭配这节课放入一个轻松时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五、设置各种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能力。设置问题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必用的一个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时间设置问题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在课堂导入的时候设置问题,例如问学生喜欢什么样颜色的衣服?然后接着问学生这些颜色搭配出来会怎样?引出今天课堂讲授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问题能够使学生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认真讨论和分析。在课堂结尾设置问题,能够让学生对这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总结,并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够认识到自己通过这节课学习到了什么,并将自己所学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美术服装色彩搭配教学的教学反思

每一个教师设置教学设计都是希望自己的教学目标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实现,并且能够被广大学生认可,但是在真正的具体实践中往往会因为这种或那种的因素,使教学目标不能够全部得以实现。就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在具体实践之后,有以下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第一,学生在学习了大量文理科知识后都是希望学习到不是纯文字的内容,那么在服装色彩搭配教学中所用到的视频、图片、音乐都会让学生对于教学有一个不一样的认识。就是教学并不单单是枯燥的文字叙述和习题讲解,还可以图文音乐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就深深的受到学生的喜爱。从激起学生兴趣上来看,这样的教学方法还是很成功的。[3]

第二,大多数学生还是不太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更何况是让学生穿着自己搭配设计的服装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课堂教学中设计到让学生自己穿着自己设计的色彩搭配展示给其他人,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反应很小,当老师叫到一个学生上来展示,并且允许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后,学生的参与性就高涨起来。

缺点就是,有些地方会使学生的参与跟老师的指导相脱离。在最后学生展示的阶段,大多数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由班里其他的同学建议。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甚至是开始了玩乐的心态,导致教师不得不重新维持课堂秩序。

三关于美术服装色彩搭配教学的探究

每个教师在自己上课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有时候就是这些独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喜爱上这门学科。美术服装色彩搭配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设置自己的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自己所在区域的文化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置。只有是符合自己现实情况的教学方案才能够被顺利的实施,并被学生接受,学校认可。

参考文献

[1]管惠勇.我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设计教学内容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6

色彩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彩色的鸭子》是一首优美的叙述性散文,作者紧紧围绕鸭子的梦想这根主线,通过优美的词句、重复的句式、富有节奏的旋律,将鸭子的彩色梦想表露无遗。作品形象鲜明,紧扣主线,情节简洁,富有童趣和诗意。除了带给孩子丰富的文字美感、节奏美感和温馨无比的意境之美,最后的结局安排也让我们露出会心一笑。

本次语言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大班幼儿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文字美、节奏美和温馨无比的意境美;了解并尝试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知道梦想不能全部实现,但也要快乐生活。

(二)学情分析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简单事物之间的关联变化也有所了解,能依据文学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联系个人已有经验进行扩展想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感知作品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和感悟力。

作品虽好,但作为大班教材使用,还需要适当修改,原因有二:

1 相对大班幼儿而言,原散文结构比较松散,冗长,是aB、C、DB式的结构,考虑到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改为aB、CB式结构,便于理解掌握。

2 散文中有些句子比较冗长,且句式规律不明显,不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适当修改,句式更为工整、有规律,还降低了难度,易于幼儿理解和诵读。

(三)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 能力目标:了解并尝试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梦想不能全部实现,但也要快乐生活。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难点:尝试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实验探究

二、教学主要环节实录

三、课后集体评析与反思

(一)优点

1 注重意境创设的有效性用温馨美的画面、柔美的音乐、富有情感的朗诵,为幼儿理解、感悟这篇散文,创设了一个诗意的情景;从形、声、情等几方面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去理解、欣赏、感受文学作品。

2 注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幼儿的语言学习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挖掘学习内容是语言教学的好方式。以风车、彩纸、绸带为载体,化解难点,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感知其间的因果关系,帮助幼儿尝试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

3 注重情感体验的有效性本次教学活动,以情感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三次提问:“你觉得鸭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帮助幼儿体验文学作品中的快乐情感脉络。

4 注重回应反馈的及时性注重倾听幼儿的回答,关注幼儿的想法,了解幼儿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给予回应和策略的及时调整。

(二)不足与反思

1 迁移运用中,切入点的把握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幼儿探究操作环节较好地帮助幼儿学会了迁移运用句式“只要……就……”,而且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求,实现了动静交替:但在整个活动中,此环节犹如将在电影院看得十分投入的观众喊出电影院说其他事,然后再叫他接着进去看一般,对浸润意境之中的幼儿情感有所中断。如何既能联系实际,学习迁移运用新的知识点,又能保持住幼儿浸润于散文意境之中的情感不被中断,还有待于寻找到更佳的切入点。

2 欣赏仅仅是感悟这个作品的开始,应有更多的延续和融合。

这篇散文除了文字意境优美之外,它还蕴含着许多的社会教育价值。

色彩教案篇3

摘要:壮锦艺术是广西少数民族多姿多彩民俗风情的一种物化形式,承载的文化寓意远远超出了它的实用功能。壮锦艺术特有的审美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织造技术、朴素明快的图案纹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寓意及必不可少的装饰工艺等方面。在设计类基础课程教学中,借鉴传统民俗艺术养分,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和情感出发,吸收民俗艺术中的造型、色彩、构图、形式美等元素,提高设计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传承本土文化精神。对高校设计类基础课程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壮锦艺术;图案纹样;色彩

壮锦与壮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传承着民俗民间的文化价值。壮锦艺术特有的审美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织造技术、朴素明快的图案艺术、丰富多彩的文化寓意和必不可少的装饰工艺等方面。广西是一个具有深厚民俗文化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对广西民俗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充分发挥其传承性与创造性,以多样化的形式提炼出来,在设计教育改革中进行解析与重构,将本土文化融入设计基础教学,实现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模式的更新,具有一定教育意义。

1壮锦与基础图案教学

壮锦艺术按照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图腾崇拜、、生活习俗的需要,加以发展和变化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织锦风格,壮锦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传统的壮锦图案来自壮族人对大自然及生活的观察、感悟与想象,具有吉祥寓意。壮锦图案图形以简约为表现点,可转化为视觉冲击力较强的设计语言符号,被广泛用于腰带、头巾、壁挂和锦屏等装饰物中,同时其朴素明快的图案艺术也常见于包装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领域。壮锦的图案纹饰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朴素而明快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二是以各种几何纹为底,上饰动植物等图案,形成多层次的复合图形,清晰并具有浮雕感;三是用多种几何纹穿插结合编织形成繁密而富于韵律感的复合几何图案,按照一定的形式美元素排列组合,具有严谨的抽象美。壮锦图案图形特点:将自然形象进行夸张、变形处理,或抽象或意象,高度抽象与概括,反映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以生活中的自然形为依托,根据客观对象的形式结构和基本规律保留对象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元素,造型不再是单纯的描摹客观世界,而是进行抽象或意象处理,融入寓意,表达精神寄托,既有装饰性的审美意趣又反映出壮族民间美术浓重的祈福性质。传统壮锦图案大致分为几何纹样与象形纹样。几何纹样如方格纹、水波纹、云纹、回字纹、同心圆纹等,来源于壮族人对自然日、月、云、水等的崇拜。象形纹样主要是各种花草和动物图像,如丹凤朝阳、蝶恋花、鱼跃龙门、双龙戏珠等,这些图案构思立意深刻,体现出吉祥如意、幸福美好的审美观,充分反映了壮族人民淳朴健康的审美情趣,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壮锦中的图案是对自然界花草树木的高度概括后,又赋予了这些物象丰富的文化内涵,最终使之人性化、吉祥化,其抽象性与装饰性又表现在图案的来源,如壮锦中的八角纹即是太阳纹来源于壮族人对太阳的崇拜。现代设计讲究造型简约而寓意深远,图形单纯独特易于传播和记忆,壮锦图形的造型特点恰恰迎合了当今简约设计的风格,把壮锦图案造型特点融入到基础图案教学中,寻找现代设计与中国本土特色相融合的契合点,借鉴传统民俗艺术养分,创造出独特的设计语言。民俗艺术作品是创作者审美意识的物化,任何作品的创造都来源于艺术素养的培养,在基础图案教学中,应当适当安排采风课程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和情感出发,吸收民俗艺术中的造型、色彩、构图、形式美等元素,传承本土文化精神,提高设计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基础图案教学中融入“壮锦的图案与造型”内容,在创作中安排与壮锦相关主题的设计作业,根据地域特征,使学生了解当地民俗民风从民间美术作品中获取创作灵感。学习壮锦传统图案不能单纯地拷贝或者简单地挪用,而是要在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挖掘和改造传统图案,让传统图案成为现代图案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在这些异彩纷呈的图案中,寻找其造型、色彩和组织形式的规律,运用中国传统图案艺术中提供的丰富的设计元素,使作品既有传统的文化特色,又有时代精神。传统图形的创造者们通过虚构、联想、象征、暗喻和转化等表现手法,利用想象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图形财富,了解中国传统民间图案与国外图案及现代图案设计的主要形式与特征,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习壮锦造型特点,如具象题材的抽象表现,学习其图案造型凝练简洁,构图饱满唯美,创作出具有壮族民族风格特色与现代图案相结合的作品。延伸知识外延学习,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修养。

2壮锦在色彩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色彩教案篇4

关键词:色彩;构成;教学;色彩设计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15-01

一、色彩构成的概念

在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中,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即所谓三大构成。而色彩构成是继写生等架上绘画训练之后又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认识色彩理论,掌握色彩形式法则的艺术设计专业独立的基础科目。它是探讨色彩物理、生理和心理特征,通过调整色彩关系(对比、调和、统一等)以获得良好色彩组合的学说。

二、传统色彩构成教学模式及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从香港和日本引进了色彩构成课(也有人叫装饰色彩课)。其色彩构成理论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图案色彩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色彩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的色彩构成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授课。学生在你讲我听的方式中接受教学内容,再通过手绘训练,以作业形式呈现出来,最终由教师进行品评。作业过程中,学生将大量精力放在色彩的临摹及颜料调配上,不注重色彩设计意识培养,缺乏创造性,同时还困惑在颜料调配不均等表现力差等现象中。整个教学模式追求理论的完整性,注重对色彩理论的试验分析,偏重已有理论成果的再现,不注重对色彩运用的感性分析;不明确色彩构成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对色彩的认识、审美、整合和表现的创新能力。学生深感课程枯燥、乏味。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讲授色彩原理时,教师往往以字代色,致使两种或多种色彩的对比及调和效果,学生只能通过联想加以比较,直观性较差。尤其对一些色彩感觉较弱、对色彩知识了解也较少的学生,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改革措施

(一)注重色彩设计配色能力的培养

色彩,它能改变我们的心情,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心理感觉。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元素一个结构,即色彩、图像、文字和构成三个基本元素连接的设计构成。而三个元素中尤为重要的是色彩。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即使我们企图通过各种色彩对比来培养学生的配色能力,如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但基本上都是临摹已有的各种色彩对比,而且未加重配色在色彩设计中的教学分量,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重配色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自然、生活、美术、商业中,优美的色彩俯拾皆是。而色彩设计,则是指与广泛而普及的生活色彩、自然色彩铺陈有所不同的用色技巧。应用色彩设计,使人类除了领受自然中丰富的色彩外还能致其精髓来创造生活中更精致、更有组织、更符合需要的人工色彩。

然而,在传统教学中,色彩设计运用培训的很少,尤其在基础课中,导致学生在实际的设计中色彩运用能力差。针对此种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强设计用色能力的培养。

首先,将色彩设计应用贯穿于色彩的基本理论中去。如在色相环中,设计成12色或24色同图案不同色相的对比(可以对图案进行各式的设计);或从现实中的生活提炼出基本图案,将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色彩推移运用到图案中。

其次,讲授各种不同设计中的用色原则和技巧。如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设计、企业表观色彩设计、产品色彩设计、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建筑的色彩设计、服饰设计的色彩设计等。

(三)紧随时代步伐、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中,我们可借助于计算机更加直观地讲解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充实课堂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色彩规律。这是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用文字表达、学生靠联想去感受所达不到的境界。对学生而言,表现的手法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手绘训练上,避免了因把精力放在画面的精工细做上、技法的表现上,而忽略了对色彩关系的研究与探讨,从而削弱了观察、思考和创新等思维方面的训练提高等不良倾向。因此,可借助一些绘图软件,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除了教师的课堂讲授外,更多地需要借助大量深入而又系统的色彩作业练习去理解色彩原理,磨练色彩感觉,精纯表现技巧,提高自身的色彩修养,为以后与色彩相关的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新时代新技术赋予我们新观念。色彩构成教学必然要与诸多新兴技术和知识发生关系。而快捷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推陈出新的教学思路是实现创新的重要保障。电脑作为现代高科技处理信息的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摄取、存储和处理视觉形象的功能,为色彩构成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表现形式和巨大的艺术潜能空间。

色彩教案篇5

关键词:服装色彩课程教学方式现代教学手段实践

服装色彩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院校必须学习的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服装色彩设计的基本理论和配色方法,提高服装色彩的审美,通过对色彩的理解、训练掌握熟练地运用各种配色手法和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表达能力,为服装设计打下坚实的色彩理论基础。本课程系统地研究服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服装色彩对人们心理的作用,服装色彩对服装流行与消费的关系等,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传统的色彩教学以学习色彩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如光与色的关系、色立体、色相环、色彩构成、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在色彩理论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点,包括三种色立体的分别讲解,以及色彩对比与调和中运用色块处理。实践表达中有传统的24色或12色等色相环、对比与调和的图案运用。学生学习色彩后对服装依然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色彩与服装的关系,对自身的专业成长没有帮助。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服装色彩课程进行了改革。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其教学的多维性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多维性。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既有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创新素质,又有职业岗位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次体现在教学操作系统运营的多维性。包括教学思路的多角度、教育市场的多空间、办学形式的多层次、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等方面。教学操作系统运营的多维性是培养目标多维性实现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为主。将知识“告诉”给学生,但结果却是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对于刚入校门的学生,色彩是他们刚刚接触的基础课程,我们首先应该正确地引导,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从一无所知到了解服装专业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例如,在教学中可采用头脑风暴的色彩联想方式,给学生展示一组有色图片,让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联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学得快乐,轻松地学到知识,同时紧扣服装主题,围绕服装发散思维。

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特点,我们应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贯彻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思想,使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相渗透,达到知识的系统性和能力的有序性,力求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授课方式有三种:(1)以理论教学为主,穿行部分实训课;(2)讲授理论知识与进行技能训练相结合,以实训课为主;(3)以培养技能为主,集体进行实训课,采用专业周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如采用专题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

二、重视现代教学手段

高职教育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强调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设计也努力体现启发、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难以在封闭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内实现最大程度的主体性,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色彩教学内容整体上由两大部分组成:色彩基础部分和服装色彩应用部分。我们应注重色彩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提供大量图片案例;强化服装色彩搭配设计的实践,服装色彩部分的内容穿插动态VCD最新服装流行资讯,使服装色彩配色内容、感觉与时代同步。

“远看色,近看花”。色彩在于“看”上,再美丽的色彩也不能只是想象就行的。仅仅“讲”课的方式并不适合“服装色彩”课程。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室等现代的方式让学生看到具体的色彩,教师可以制作一定的课件,帮助学生听到、看到具体的色彩。服装色彩课也是一门时尚的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我们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给学生播放国内、国际优秀时装会,通过优秀的案例来讲解其色彩原理,例如迪奥、夏奈尔等国际服装品牌时装作品。如此既能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主动接受的状态下学习到色彩知识。我们还可以在课程中播放音乐,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色彩联想。这称为色彩的共感觉,也就是通过人的其中一感带动其它感觉所产生的共鸣。

三、实践中与市场紧密结合

高职教育中的服装色彩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服装色彩课的教学应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活动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鼓励学生多到市场中观察已成型的服装品牌,这些品牌是如何运作色彩搭配原理的。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色彩的科学基础理论和现代审美的敏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养成融理性与感性为一体,追求技术美与艺术美高度统一的思维习惯,形成一定的实际动手设计能力。授课中应多讲案例分析,例如举出一个品牌,分析它在当年的流行色运用等方面及配色方面是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去制作自己预想品牌的色彩企划案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使用现有资料启发灵感。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校这个平台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启校门,大胆探索校企结合、产教结合的新路子。我们可以在教学环节中把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前段、后段过程中穿插校外写生与市场调研,学生置身于行业中,既能得到实际锻炼,又能降低实践费用,并完善《服装色彩》课实践教学的环节。与国际院校教学模式接轨,能给学生提供寻找各个方面自我差距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生在每次的实践后,都会找到学习本门课程的灵感与动力,同时也使《服装色彩》教学工作从深层次上切实地满足社会需求。

最后应该强调课后辅导。高职学生都是成人,不需要我们像带中学生那样一步一步地教与学,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指导的方式,给学生一些好的网站,让学生找到自己想涉猎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总之,重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快速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韩慧君编.服装色彩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谭莹,张丽英,张敏编著.服装色彩设计.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色彩教案篇6

一、转变教学观念明确为动漫专业服务的色彩教学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该目标体现了对人才能力要求的综合性,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全面性。具体到动漫专业就是要培养适合行业发展,能服务于动画产业,具备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动画专业人才。

当前中职色彩教学主要为绘画写生技法,色彩的对比遵循冷暖法则,强调条件色和作画的程序性,其注重的是绘画性,忽略了动漫专业对色彩实际应用的需要。在教学中,常出现学生能照着实物写生,但为动漫角色或场景上色则感到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色彩写生的技法不知怎样应用于动漫作品的绘制中。中职学校开设色彩课的总课时常为2--3个学期,没有充足的时间先打好绘画基础再转专业方向。因此首先就要明确为动漫专业服务的色彩教学方向,结合动漫专业的岗位要求,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

二、整合教学内容编写与动漫专业配套的色彩教学方案

当前中职学校采用的色彩教材主要围绕如何进行绘画写生与临摹进行。教学内容由色彩基础知识、色彩静物和色彩风景写生知识与技法三部分组成,没有涉及动漫色彩应用知识的教学,导致教学与企业所需的技能脱节。表现为:学校在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师资、设备和学时,培养的学生却无法胜任工作岗位,教学效率低,因此编写与动漫专业配套的色彩教学方案势在必行。在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学时上对原色彩教学方案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从色彩基础知识入手,着重物体大色块的概括,结合动漫色彩的应用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可分阶段有所侧重,第一阶段用一学年完成,着重色彩绘画基础的训练;第二阶段在第三学期进行,第三阶段则在第四学期进行,侧重色彩在动漫中的应用训练。具体安排如下表:

表1基于动漫专业的色彩教学方案

三、优化教学方法实施对动漫专业有效的色彩教学策略

明确动漫专业色彩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后,就要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具体的措施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革新与尝试;针对某一能力的培养设置专项训练,练习内容的设置应系列化;综合应用各种资源,将企业的部分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进行校企合作教学等。具体到色彩专业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基于绘画的色彩基础能力培养

着重色彩原理的理解与形体的概括。引导学生理解物体的结构,培养三维的观察与思维方式,为日后从事三维动画建模和渲染打基础。主要知识点为:色彩三要素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物体固有色、环境色和光源色的成因及其应用;色调的形成与表现等。

学生刚学美术,固有的观察和思维惯性会妨碍其对色彩原理的认知。表现为:学生看不出物体除固有色之外的色彩,不理解物体的结构,找不出细微的色彩变化。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色彩知识,可以设计具有难易梯度的专项练习,用系统的训练不断地渗透色彩知识,提升学生的色彩绘画能力。专项练习设置如下表:

表2基于绘画的色彩基础专项训练

(二)基于动漫专业的色彩表现能力培养

着重动漫角色与场景等题材的色彩综合表现能力培养。在前阶段积累的基础绘画能力上,学习按照动漫专业的用色要求上色。锁定色彩教学的专业化方向,紧扣动漫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主要知识点为:动漫作品绘制的基本要求;不同质感物体的手绘表现技法;手绘综合表现技法的应用等。专项练习设置如下表:

色彩教案篇7

【案例一】

在教授小学低年级学生立定跳远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学习兴致不高。讲解示范完毕,我将学生分成几组并组织到各组的地盘练习。可是还没跳几下,他们就开始“各行其是”,有的坐在地上休息,有的追追打打,更有甚者直接跑去看别的班学生跑步。我气不打一处来,把他们集中起来,狠狠训了一顿。可是训过以后,练习情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让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练习感兴趣呢?

我突发奇想,如果将学生立定跳远的区域由近及远,分别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横线划起来,取名叫“跳彩虹”,也许学生会喜欢吧!说干就干,课余时间我用各色颜料把练习场地画好。第二天上课,学生看到五彩缤纷的线条非常好奇,争先恐后地问我:“老师,老师,这是什么啊?”我说:“彩虹啊!”孩子们更好奇了,一个个睁大眼睛看着我,接着问:“彩虹是用来干吗的呀?”我趁热打铁赶紧把“彩虹”的用处告诉他们:“彩虹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今天同学们就来跳一跳彩虹,看谁能跳到更远一点的颜色,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主动要求分组练习,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浓厚,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向更远的线条发起冲击。我抓住时机,把学生集中起来,又强调了下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这次,学生听得格外认真,接下来的练习也都有意识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一节课下来,我惊喜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比上节课跳的远,动作也规范了,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案例二】

在我教授的排球发球课上,学生的发球命中率非常低,不是出线,就是不过网,更不用说落点准确了。我运用集中指导纠错,加强练习,组织观看发球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强学练,可是教学质量依旧没有多大提高。多次练习下来,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感觉,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对接下来的学练提不起半点兴致。

基于上个案例的经验,利用课余时间,我把排球场重新布置了一下。首先,在球网的最上缘,我涂上了醒目的红色线条;接着又在球场边界插上彩旗,最后我还在所要发球落点的区域内画上不同颜色的线条。

当学生再次走进课堂时,立刻被布置的错落有致、新颖美观的排球场吸引。这次发球练习时,各种颜色会无声提醒他们发球要过网,不能出界,要发在指定的区域。赏心悦目的色彩也提高了学生的学练兴趣,整个课堂气氛都很活跃。学生练习的更加努力、认真。如我预期的那样,这次的发球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自觉自律性差,枯燥乏味的立定跳远练习立刻遭遇了他们的冷遇。但是,这些孩子同样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笔者抓住这一特点,运用色彩效应改变练习环境,创造出“跳彩虹”这项运动,增强了学生的学练乐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色彩丰富的线条不仅让学生在单调乏味的练习中找到了积极的情绪,而且还能让他们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练习目标。

案例二中,色彩主要是起警醒作用。就好像行人看到红绿灯,潜意识就会提醒自己红灯停,绿灯行,看到黄灯要注意。在后来的网球课上,球网上缘的红线,边界的彩旗,发球落点区的彩色线条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时刻都在提醒他们,发球要过网,不要出界,球要落在指定区域。

色彩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有哪些运用呢?

教师可以利用颜色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广播操时,部分学生分不清左右,经常出错手或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红领巾系在某只手腕或脚踝上,告诉他们到哪个节拍时就出系红领巾的手或脚,醒目的红色会时刻提醒学生伸出正确手或脚的时机。

在人的感觉定势上,总觉得浅颜色要比深颜色轻一些。教师可以将颜色的这一特点加以利用。例如,把黑颜色的实心球涂上桔黄色,避免黑颜色带来的重量感;把深颜色的跳高横杆涂上浅颜色,让练习者在视觉上降低横杆的高度(其实高度没变)。

色彩教案篇8

关键词:图案设计;原则;实践

图案涉及的方面极广,渗透在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在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中,我们一般运用的是立体图案和综合图案。图案设计知识是环艺设计和室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根据本专业环艺和室内设计的要求来变形图案和设计图案,并将图案很好地运用到环境和室内中去,这也是图案设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教学中遵循的原则

1.统一性原则

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表述要力求正确。例如,在上《图案设计》这门课时,教师要严格地把握好图案的定义,将图案设计与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向学生展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不是空泛地讲概念。教师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没有理论就谈不上联系实际,因此,理论在教学中尤为重要。为了能使学生自觉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教师必须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讲授。首先,可以将自己的经验联系到课堂中来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其次,可以把图案设计与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相联系。最后,联系当代最新的科学成就实际等。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生动活泼,使抽象的概念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他们有用的财富,而不至于造成学生囫囵吞枣,掌握一大堆无用的空洞死板的概念。图案设计这门课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多安排学生写实、练习等。这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它对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培养技能、技巧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独立、创造性地进行实践,向他们提出严格要求,进行督促、检查,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直观性原则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展示与图案设计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这期间注意选取有代表性、典型的图片、视频等。同时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图案的特点,不同环境下图案的不同。例

如,可以在课堂中对学生展示同样款式不同颜色的图案,向学生阐述图案设计中色彩的运用:第一,色彩的对比规律,包括色相、明度、纯度、面积的对比、冷暖的对比、反差大或是反差小、色彩的饱和度高低、以及不同色彩所占的面积的不同,同时产生相应的心理暗示。如,黄色光感最强,常被人联想到太阳、灿烂、辉煌。第二,色彩的调和规律,从原理上来说,统一和变化是配色的基本规律。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寻统一,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能得到一种美的感受。第三,色彩的构图规律,包括色彩平衡、主次呼应、层次点缀、渐变、机理效果等。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图案设计的魅力。

二、注重图案设计的实践

现如今很多学生在图案设计的实践方面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在归纳图形、想象这一方面比较欠缺练习,需要加强学生的想象力的训练。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在课堂上多采用联想式的启发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轻松开放的氛围。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对学生艺术美感的培养,要学生注重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感受这种美,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培养审美趣味以获得美感体验,开阔视野,所谓见多识广才能厚积薄发,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加强自身的直观形象感受,建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体系。总之,培养学生的人文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艺术交流,只有多交流才能够有艺术的灵感

产生,才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灵感;也要多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室外活动,图案创造很多时候都来自于大自然,可以是山水、动物等等,所以,可以带领学生多走进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求灵感;也要带领学生多参观一些有名的画展,从名家中学习线条的设计和创造。上面三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多进行教学实践。

色彩教案篇9

[关键词]中职教育;刺绣教学;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5-0046-02[作者简介]陶静(1981―),女,广西柳州人,本科,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属于“女红”的一个重要部分。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中国的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柳州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在刺绣上有非常好的地理优势,是我们最佳的教学资源。刺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性,也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一、设计

设计主要是指图案设计。刺绣是以针线的形式来表示各种图案,所以说图案设计是刺绣的基础。服装专业的中职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把传统的民族图案和现代的生产技术结合起来,让传统的民族图案焕发新的光彩。一是做好资料的收集。让学生了解柳州本地的民族分布及其服饰上的特点,不同民族有各自的图案,学生要深入了解这些图案的来源和特点,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民族图案的精髓。二是感受生活。深入民族聚居地,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图案。这个环节是学生刺绣的基础,只有深刻理解刺绣和民族之间的紧密关系,才能让学生把刺绣这一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髓表现出来。

二、配色

配色即色彩的搭配。色彩是表现图案内容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色彩搭配会让同一个图案呈现不同的特点。最常用的配色方法有同类色配合、近似色配合、对比色配合、相对色配合四种。(1)同类色的配色:同类色配合是通过同一种色相在明暗深浅上的不同变化来进行配色。(2)近似色的配色:近似色配合是指在色相环上90度范围内色彩的配合,给人们温和协调之感。与同类色配合相比较,色感更富于变化,所以它在设计中的应用范围比同类色配合更广。(3)对比色的配色:对比色的配合是指色相环上120度―180度范围内的色彩配合。(4)相对色的配色:相对色配合是指色相环上180度两端两个相对色彩的配合,其效果比对比色配合更为强烈。在相对色配色中要注意主次关系,同时还可通过加入中间色的方法使对比效果更富情趣。而柳州本地的传统绣品在颜色的选择上非常鲜艳,颜色之间的对比强烈,凸显了少数民族热情、乐观的生活方式。教师在指导学生配色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保留本地民族的传统用色,并且引入现代的配色理念。

三、绣法

这主要涉及绣法的选择。绣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手工绣花,即在传统的绣绷上完成,以针引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穿刺,通过运针,将绣线组织成相应的图案和色彩。所以其针脚长短不一,随着图案的变化而变化。手工绣花图案,有立体感,富有灵气,艺术效果强,但是对于学生的手针功底要求较高,需要学习不同的针法,花费的时间长,不适应进行批量生产,比较适合作为单个艺术品来制作。二是机器绣花,又称电脑绣花,针脚的长短整齐,绣线之间的疏密比较均匀,整体图案紧密度高。图案一般比较呆板,缺乏艺术性。相对手工绣花来说电脑绣花学生更容易掌握,只要学生学会使用绣花软件,就可以选择不同的针法来设计绣品,学生完成绣花版就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比较适应现今的成衣生产。

四、针法

这主要涉及针法的选择。教师在教授手工绣花的时候注重于不同的针法的教授,包括直绣、盘针、套针、擞和针、抢针、平针、散错针、编绣、施针、辅助针、变体绣等。在讲解的时候要用语简洁,重点讲解操作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旨在要求学生学会针法。但是,学生在手工绣花中针法的选择大多是依靠刺绣者的经验判断,这个需要多加练习,达到一个量的积累。因此,可将手工绣花中的针法仅仅作为一个了解性的知识,只要学生掌握基本的针法操作即可。而电脑绣花学生上手较快,教师重点讲解绣花软件的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绣花软件里的工具。重点学习单针、挨针和他他米三种针法。(1)单针:单针是一种任意形式的针法。它不考虑方向,只能看见线条,宽度只是所用的线的宽度,可以用单针重复来表现。在重量轻的织物上或者是在较重的织物上用粗糙的线来绣时,使用单针的效果较好,它能设计出轻快、流畅的图案。(2)挨针:也叫缎带针。主要用于来填绣形状细长而弯曲的线条,挨针的线条感和立体感都很强,针法生动、活泼,覆盖性也很好,绣出来的绣品往往带有一定的色彩和光泽,常用来装饰衣服或作饰物。但是,对于宽度大的图形,挨针的针迹就会拉的比较长,针迹线拉得越长,就越稀松。如果输入的轮廓线超过了挨镇的最大步长,软件会自动在挨针中加入一些下针点,这样会在挨针中产生一条明显的线条,影响绣品的美观。(3)他他米:他他米主要用于填绣大面积的图形或不规则的图形,它由特殊排列方式的单针组成,这些针迹跨过整个图形,沿与图形边界相垂的方向排列,分别形成一组前进和返回针迹,每一列的针迹都按照一定的偏移值来排列,从而避免在图形中产生明显的分割线。他他米的针迹排列紧凑、平行。

总之,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我们既要挖掘和保护民族刺绣工艺,也要让传统元素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在发扬自己民族特点的时候,也要结合先进的理论,让刺绣焕发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张玉梅,张庆武.中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9).

色彩教案篇10

一、中职烹饪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对烹饪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仅有烹饪技巧而缺乏烹饪工艺的烹饪从业人员日渐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适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学生烹饪技巧与烹饪工艺的协调发展,成为中职学校烹饪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在中职烹饪教育中渗透工艺美术课极为必要。

(一)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面临新的改革。直面中职烹饪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烹饪工艺的欠缺是制约学生烹饪能力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在中职烹饪教育中渗透美术教育,是强化烹饪教育实践性,提高烹饪实用性的有效举措。

(二)是提升学生烹饪工艺的有效举措

当前,中职学校的烹饪教学大多重视烹饪技巧,采用师徒模式,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仅限于达到一般厨师水平。但现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不仅从色香味方面对饮食提出要求,往往更注重视觉欣赏的感观享受。

烹饪美术涵盖烹饪美术的基本知识、图案构成及写生变化、图案的拼摆及酒席菜肴的设计、食品雕刻艺术等,要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强化学生烹饪技巧的同时,可通过工艺美术课程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烹饪能力更符合市场和公众的需求。

二、中职烹饪美术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完善专业课的课程设置

适当开设基础美术课,培养学生完美人性和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形成创造性智能和技能。着重落实烹饪美术课,增强学生对菜品造型的把握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他们将美术知识灵活运用到烹饪工艺创作中,使热菜、面点、冷拼等的造型更美;提高学生对菜肴的色彩搭配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

1.教学内容要与专业对接。虽然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受食材及饮食卫生的制约,烹饪工艺美术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烹饪工艺美术的教学内容必须结合烹饪专业要求,表现的形象要简化、概括,色彩搭配简洁,并且以图案的表现形式为主。具体教学中,重点教学内容是烹饪图案、烹饪色彩、传统特征图形等。

2.课程设置要结合学生特点。中职生在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学习习惯、审美意识、创意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绘画基础较差。二是一些学生对目前流行的动漫比较感兴趣,而对传统绘画和相关艺术如传统图案、民族民间艺术了解不多。三是一些学生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四是学生在课后的主动性练习有待加强。如食品雕刻、课堂训练的时间较短,如果课后不加强训练,学生对对象的基本特征、形态、比例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五是学生实践能力较弱,融入工作岗位比较慢。由此可见,在烹饪工艺美术的课程设置时,应结合专业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安排。如,以学生感兴趣的动漫卡通造型及传统的龙凤图形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方法,使其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乐趣。

(二)着力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1.要重视学生表现力的培养。很多时候,学生会突发地产生一些不错的想法,但就是不能及时完整地表现出来。因此,要加强训练,让学生掌握美术的表现规律。烹饪原料经过改刀后能够生成各种美观的花形,如:“爆鱿鱼卷”、“炒腰花”,就是经改刀加热后卷曲成美妙的形态,增进人们的食欲。又如:用剞刀法改刀对家禽的胗、肝,海产品中的鱿鱼进行处理,为烹饪主题的表达打下基础。

2.加强构图搭配训练。构图普遍地存在于烹饪创作中,图形的整体要通过食材及盛具的结合体现出来。如:冷拼的造型,往往是在一个好的创意下,通过创作过程中的切、配、组、摆等技法形成。为了使烹饪菜肴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实践中,经常采用花卉、动物和风景等图案,通过图案与菜肴的组合,达到优化菜肴视觉效果,给予人赏心悦目之感的效果。实际授课中,可由教师带领学生从简单的圆形、方形等自由纹样、填充纹样、角隅纹样设计为主,再将图案与烹饪菜肴结合,利用果盘、糕点等反复练习,重点教授学生掌握独立式、对立式、圆周对称式和旋转式等图案排列方式,如:果蔬、鱼虾、禽蛋等原料在冷拼和热菜设计中的配合使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写生为基础,进行图案写生变化、结构和组织形式规律、图案创作、图案装饰色彩的练习,掌握图案设计的原则。

3.要注意色彩修养的培养。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与色彩有关的知识,都可以深化对色彩的理解和感受,进而影响到烹饪菜肴的水准。在烹饪色彩教学中,教师要将食品色彩的共性和特性、冷暖色的搭配在烹饪中的运用及不同烹饪手法对菜色的影响等,譬如大虾烹前是灰色,蒸后变成金红色,西红柿、洋葱、枸杞等暖色原料与大蒜、白菜、豆腐都冷色原料有着明显的对比性。尤其是素食烹饪,更应强调色彩的搭配,通过冷暖色调的协调,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烹饪造型是将艺术之美展示于烹饪之上,是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我国烹饪自古以来就“以形写意”、“形神兼备”,使烹饪造型生动有趣、师自自然,体现时代需求和民族特色。当前,烹饪界虽然创新了不少艺术菜点,但不少菜点的造型单调、只注重菜点的娱乐效应式,使创新菜与社会发展主流格格不入,或毫无实际价值。因此,烹饪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烹饪从业人员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进行一些著名的绘画、建筑、古典音乐等赏析。

(四)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