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07:59

画教案篇1

知识目标:版画是将手工与绘画相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既动手又动脑的制作过程引起制作者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细致精巧的劳作能力,启迪学生的智力。

能力目标:欣赏并制作简单的单色版画,体验吹塑纸或Kt板版画特别是油墨拓印过程,通过体验,得到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总课时3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

情感目标:体验版画的创作乐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验吹塑纸(或Kt板)版画的制版过程和拓印的乐趣。

难点:动手能力的培养正和反的概念的理解及实际中应用。

3教具准备

3.1吹塑纸或Kt板、木刻刀、复写纸、油墨、油磙、磨托、印纸,水粉色等

3.2范画作品数幅。

3.3学生准备:厚纸板、吹塑纸、圆珠笔(写不出的芯也要)粗细不同的铅笔,牙签、工具刀,瓶盖、小毛巾、颜料(单色)画笔等。

4教学过程

4.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

这些图片是狂热、可爱的球迷朋友,他们在脸上画满了图案,表达自己对祖国和体育的支持和热爱。

问:你知道他们脸上的图案是怎样上去的吗?

北京举办奥运会,每一位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热心的观众们早就为观看2008年奥运会比赛做了些准备,瞧!(图片)

问:这种方法10秒钟画就好,知道是怎样画上去的吗?

展示实物:底版

将准备好的图案或选择上好色的树叶让感兴趣的同学试试

揭开答案:印上去

4.2新授课

(看视频)

4.2.1什么是版画?

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

4.2.2版画的分类:

(1)根据不同的制版与印刷方式分类:可分为凸版画、凹版画、孔版画、平版画、混合版等。

(2)根据不同的制版材料分类:可分为木版画、纸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和其他材料(吹塑纸、Kt板)等。

4.2.3通过欣赏版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并说出感受。

(1)主要归类:以黑衬白、以白衬黑、黑白互衬。

(2)灰色的处理是黑白木刻的关键。

4.2.4具体制作步骤:

本课的重点:演示作业过程看课件视频

以吹塑纸版画为例

它是利用吹塑纸这种材料,用圆珠笔、5B铅笔或自制粗细不同的硬笔、竹笔在上面用近似篆刻中阴刻的方法,直接刻画出所需要表现的内容。

①画稿、印稿②刻版③滚墨拓印

教师再示范Kt板刻制方法和步骤,展示一些较好的刻纸板的作业(看课件)

4.3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制作,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4―6人一组,题材,方法不限)

教师全班巡视,个别辅导学生:

a:制版

1、注意用刀安全2、凹凸处理得当3、不要将底版戳穿4、刻外轮廓纸选用较粗的笔刻,稍微刻重一点。

B:拓印:各组派代表上来印版,教师协助。

(四)课堂小结,作业展评

展示作业,有可能的话让学生自我评价。

画教案篇2

关键词:三维动画设计;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

一、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动画作为一种新的动画形式广泛地应用于影视传媒、艺术设计、商业制造等众多领域。因此,我国各高校艺术类专业纷纷开设了三维动画设计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三维动画的制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由于该课程的应用领域较广,综合性较强,并且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固有的课程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体系并不能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第一,在以往的三维动画教学模式中,教师以知识点的传授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而不是把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法教给学生。这样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在以往的三维动画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通常用来辅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不够显著,学生存在知识面广却不够精的问题。专业知识、技能与实践应用脱节,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三,在以往的三维动画教学模式中,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熟悉软件功能和掌握工具上,不仅忽视了实践环节中案例的学习与掌握,也缺乏创新的思维方式,更不能独自创造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

二、研究目标

在三维动画设计课程中,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的能力。如何对高校的三维动画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如何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这是高校计算机动画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教师在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中最应该思考的问题。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三维动画设计课程具有直观性、操作性、综合性强的特点,而案例教学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根据三维动画设计的课程性质、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三维动画情境中进行积极思考并创作出富有内涵的作品,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和创作三维动画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在三维动画设计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实施案例实践教学的方法,简称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案例或运用企业实际项目中的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案例灵活运用三维软件进行动画设计与制作。不同于其他课程按照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进行课堂教学,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更强调课堂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创新性,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掌握三维动画的制作方法、技巧和创意思维。案例教学法主要考虑在计算机三维软件环境下给学生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同时,根据教学要求分配任务和案例给学生,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学习和制作案例的过程与结果,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上交的作业、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其中,以教学案例的展示、讲解与学生作业为主。教学案例主要是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演示,通过课堂教学演示、文件共享、学生作业的上传与下载,从而满足学生学习课程的需要。学生作业的提交与评价主要也通过教学软件进行,教师通过查看学生作业能够详细了解学生对案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帮助教师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各项内容,学生也能够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钻研问题的能力,并且学会举一反三,为今后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研究方法

第一,调研法。对高校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组织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出高校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增强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使研究成果具有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第二,文献研究。全面了解近年来高校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特点,使课题研究具有一个较高的立论起点。第三,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践教学的课堂探索,采用项目式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理论+实践”开展学习。从学生分工协作、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作品展示、教学效果等环节综合评价该课题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画教案篇3

关键词:FLaSH;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3-5672-01

1概述

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FLaSH动画现在基本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因此它的学习对象也在日益增长,从原来只有高等院校才开设的课程,到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甚至只要对flas感兴趣,就可以自学,报班学习,这种现象无疑对FLaSH的教学带来非常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FLaSH动画是一门实践性,动手能力非常强的课,学生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案例教学法在FLaSH中的运用。

2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案例为内容,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引导,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放在实践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对实践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师生的双向活动。

3案例教学法具体实践的过程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示范、引导、支配的作用,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播的中介。具体来说:教师应由传递知识的“搬运工”向教学过程的促进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转变。《Flas制作》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如下:

3.1选取案例,做好备课

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基本材料,其质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要重视案例选编环节,精心选编。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设计应针对教学目的,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教师在设计时要把“案例”分解成具体的、浅显易懂的、容易完成的小“问题”。引导完成后,自然地达到或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还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真正实现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同的学科在案例选编时既有共同点也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稍有侧重,对于FLaSH教学而言,根据FLaSH本身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在案例选取方面还要注重精和实,并且案例要有一定的扩展性和深度,可以使用教材上的,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作为补充。Flash的案例十分多,只有选择典型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案例,进行教学,才能吸引学生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3.2导入案例,讲解知识

案例可以作为导语,围绕选择案例涉及到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教学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示范,典型的案例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播放闪闪红星这个案例时,学生都很吃惊的看着屏幕,发出呀呀的惊讶声,不停的问怎么做的,这样就达到预期的知识内容的导入效果,接着进行案例讲解,一步一步遮罩动画的原理的面纱就慢慢揭开了,理论知识自然就变得简单易学了。传统的讲解只能告诉学生遮罩与被遮罩的关系,让他们思考体会,甚至有的学生很难想象。

3.3相互讨论,归纳总结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在案例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独立思考,通过研究讨论,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案例的解决要点,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的焦点和高潮,是一种交互式的探索过程。比如在“闪烁的文字”这个案例中,首先文字背景由无到有,文字的轮廓和写字一样一笔一笔写出来,并且每一个文字在慢慢出现的同时有很多闪烁的星星向下坠落。在演示“”这一综合案例时,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分析讨论如何制作这样的效果。这一阶段重视的是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改变角色,成为促进者和引导者,促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学生的互动可以得到来自教师及其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可培养自身的表达和沟通、反省和批判的能力以及尊重他人意见的态度。有的同学提出它由动作补间动画,遮罩动画两部分动画组成,有的同学说有形状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和遮罩三部分构成,意见基本分为这两种。分析讨论完,让学生自已动手制作,来验证自己答案是否正确,最后由教师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选一个案例操作完成得较好的来展示,总结案例作品的操作技巧,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总结,使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论在原有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升华。

4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使我们走出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走进了以案例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尤其是实践操作行很强的FLaSH课程,通过案例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FLaSH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FLaSH的兴趣,促使学习主动积极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新平.案例教学的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画教案篇4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节“造型·表现”课,陈老师对原教科书内容做了大胆的改动,舍去教科书中大量中外卡通、动漫作品的赏析,直言卡通形象的来源与创作方法。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使整节课的内容更加完整、过程更加流畅、环节更加紧密;同时也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将本课的知识点讲深、讲透。在公开课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们讲得面面俱到,结果反而显得没有主次。陈老师的课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个全新的视角,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启示。

1.可取之处

(1)三段式的作业练习_层层递进

本节课中,陈老师安排了3个作业环节。第一个表情练习环节,教师让学生通过将卡通人物表情与真实人物的表情进行对比,体会卡通表情的夸张,并配以儿歌帮助学生记忆;第二个动作练习环节,教师给卡通形象加上会动的身体,引导学生根据表情想象动作,教师不断改变作业纸的方向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第三个练习环节,教师让小组合作完成有情境的卡通作品。三次作业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草莓哥”的植入——妙笔生花

陈老师在上课伊始就植入自创的卡通形象“草莓哥”。红遍全球的“草莓哥”吊足了学生的胃口。整节课围绕“草莓哥”展开了一系列的情境活动。例如,给草莓哥添加表隋、加上会动的身体,等等,使“草莓哥”这个卡通形象深入人心。教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使学生明白了原来创作一个卡通形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人人都可以创作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隋。

(3)“学生考老师”环节——直面偶然

陈老师在学生掌握了卡通造型的基本方法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自己的身边寻找素材,创作卡通形象。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游刃有余。特别是“学生考老师”这—环节的设计,充分展现出教师直面偶然的勇气、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

2.值得商榷之处

该课课题为“卡通——动起来的漫画”,遗憾的是,在本课中,卡通形象却一直未能“动”起来。

笔者建议,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动画的基本原理,将连续的图片快速翻动,以呈现“动”的效果,再结合自制小动画“弹吉他的草莓哥”和教师手绘的分解图,完整地展示动画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对卡通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知。最后—个作业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并绘制出简单的连续动作或表情变化,装订成册后,再试着快速翻看,让他们体会“动”起来的乐趣。

点评二(张曦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西路小学)

笔者有幸在沈阳赛课活动现场观摩了陈老师的这节课。仔细研读她的教学案例,发现这节课的教学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的诸多理念不谋而合,整堂课上得自然生动,教学过程有梯度,预设和生成也结合得较为完美。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1.可取之处

(1)关注学情,整合资源

对于孩子们来说,卡通是他们非常熟悉的题材。陈老师以猜剪影人物的方式导入新课,提升学生通过外形识别事物的能力。她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将学生熟识的事物和抽象的外形联系在一起,为自己设计的“草莓哥”的出场制造了—个悬念。学生在教师提出的“红遍全球”的问题的启发下,不断搜索记忆,却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教师才生动“揭开谜底”——“草莓哥”的设计者就是老师本人。这种有趣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解除了学生对创作的畏难情绪。

(2)抓住本质,注重细节

面对教学内容,陈老师在处理好卡通外形的基础上,将重心放在卡通表情的设计上。她在讲卡通表情时,随机表扬了一名表情专注的女生,请她回忆一下生活中人们有哪些表情,随后课件出示生活中人物表情的图片与卡通人物表情的图片。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总结出卡通人物的表隋具有夸张的特点,这为他们大胆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目标。猜测“草莓哥”动作和“学生考老师”环节的设计,使课堂呈现出教学相长的美。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挖掘资源、联系旧知、自主吸纳、构建框架,实现对事物的内化和自由创作。

2.值得商榷之处

教师在“拓展延伸”环节给出了“文化衫”的概念,并且表达了对“爸爸去哪儿”这种商业文化衫的否定,给人以武断的感觉。虽然教师鼓励学生创作具有特色的作品这一点并没有错,但是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教师授课时应综合考量的—个要点。教师是否能以更科学的态度去启发学生客观地评价美术,让他们真正能够发现和探索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呢?

点评三(沈聪浙江省嘉善县洪溪小学)

1.可取之处

(1)纵观整节课,无论是开始的激趣阶段,还是之后的“夸张的表情”和“会动的身体”的表现手法的讲授环节,教师都以课件为依托,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达到让他们思维发散的目的。这一直观的方法,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例如:在“夸张的表情”的塑造环节中,教师先向学生出示真实人物的夸张表情,之后,又将“草莓哥”的不同表情的图片—一呈现,让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同时,分析这些表情在表现方法上的特点,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看见”。

(2)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让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板演,让他们认真观察,自己的想法是如何落实到现实中的,又有哪些具体的表现,由此突出本课的知识点。笔者认为,教师若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将互动教学与任务探究法相结合,并以小组合作和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增强实践体验。这样,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本课的导人是以激趣为前提的,教师在其中设计穿插了“看剪影、猜卡通”等游戏,使课堂充满了浓厚的趣味性。之后,教师更是将“草莓哥”形象的构造方法、“夸张的表隋”的塑造方法,以及游戏型教学指导方法进行了有机串联,从而使课堂的趣味性倍增,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小学生天性爱玩,对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从游戏的角度人手展开趣味教学,并借助单元课内容的魅力和特点烘托游戏的趣味性,自然能够全面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两点建议

(1)展示内容过多

值得肯定的是,本课所展现的内容呈现分层递进的特点。但是从整体来看,其中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全部安排在一个课时内讲授,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疲惫。虽然部分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吸收消化的时间,课后极易忘掉部分重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2)提问形式局限

整节课几乎都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虽然教师也安排了“学生考老师”环节,但学生提问的内容大都是由教师设定好的,也就是说,学生的提问缺乏自主性,无法问出自己真正想要求解的内容。我认为,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现状,尤其是他们在课堂中存在哪些问题和疑惑。此外,还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反思时间,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将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

点评四(许灿安徽省亳州第十六中学)

1.本课优点

本课以问题直接导入课题,并以“看剪影、猜卡通”的活动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教师以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为例,结合各种学习环节,如学生表演等,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探索卡通形象的表情、动作的表现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动手实践之前,教师通过让学生找创作素材,进一步拓宽他们的思维。而教师的创作示范(“学生考老师”环节),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创作方法的认识和掌握。分层设置的作业要求,体现了教学面向全体的理念。教学拓展环节设置了情感教育内容,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2.值得商榷之处

本课技法探索的环节较多,教学内容过多,对于学生来说,要在—个课时内全部吸收有一定难度。

从本课教学过程来看,导入环节大约需要5分钟;技法探索因环节多、容量大,需要15至20分钟;评价、拓展环节需要6至8分钟。这样一来,留给学生练习实践的时间仅10分钟左右。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否顺利完成带背景的卡通形象创作,很令人怀疑;课堂练习环节的收效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一点值得引起注意。

3.一点建议

本课可将表情与动作的表现两部分内容分为两个课时进行,这样,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探索可以更深入,练习的时间可以更充分,更能保证教学的有效}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有助于保持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点评五(陈娟娟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这节课的设计十分贴近该学段学生的学情特点和年龄特征。陈老师在短短一节课中不仅教会学生学习、认知、表现卡通,而且让学生创设一幅有情境的卡通作品,表达手绘我心、学会赠予。课堂首尾呼应,学生的收获是满满的。

1.本课亮点

(1)教学内容选择适切,学生乐学

本课教学以深受学生喜爱的卡通为引,让学生通过欣赏、讨论、观察、创作等系列活动来深度认知与表现漫画,孩子们积极投入,乐意表达。选择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并抓住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是这节课的至高着眼点。教师由草莓延伸至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寻找创作素材,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素材,鼓励他们勇于表现,使他们了解卡通来源于生活。

(2)教师直观引入与示范,突破教学难点

在本课中,教学难点的解决途径分析如下:教师通过自创的激趣化的卡通形象.引发学生思考,归纳出拟人的表现手段,并认识到卡通创作的原型来源于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图例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进行模仿,而是以“猜儿歌”的形式来引导他们分辨不同的夸张表隋,让他们学会创作方法。教师的现场演示生动而直观,充分彰显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表情小练习的设计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为自己的“草莓哥”设计表情,依据表情添加动作。

(3)媒材的选择得当,作业形式高效

本课选用了彩色绘画纸材,有效节省了学生在创作表现中的涂色时间,这样,就能将时间重点放在让学生解决卡通形象的基本造型、学会创意表现上。从最后学生完成的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作业效率都很高,这与教师设计作业环节时的周全考虑是分不开的。

(4)习得造型表现,提高美术素养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丰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教师在激发学生大胆表达的同时,提示学生运用美术语言描述作品的构图,这正是学生学习美术学科所应具备的基本美术素养。

2.几点建议

(1)要求造型来源于生活原型,尽管是教师教学中采用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和造型的空间。学生虽然知道卡通形象来源于生活,但是对“高于生活”一词还需要进行实践和反思方能有所领晤。教师在作业要求的分层上显得不是很明确。有些学生的造型能力强,重在卡通造型,有些学生的画面情境营造得很好,教师可从多角度进行预设与生成,这样,后期的评价也就能够更加多样化。‘

(2)画面构图要点可以讲解得更加透彻一些。笔者从该课学生作业中发现,他们的卡通人物造型都偏小。而卡通形象表现的一个要素,就是夸张(包括夸大或缩小),它决定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建议教师在课上提示学生,主体物可以画得大一些,这样,画面就会更加饱满,可以充分表现出卡通形象的视觉冲击力,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点评六(林丽婷上海市青浦区颜安小学)

这堂课,陈老师以生动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1.可取之处

(1)教学思路清晰,难度层层推进

在导入环节,教师开门见山,让学生知道卡通的关键在于“动”,并通过“看剪影、猜卡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授环节,教师出示自己创作的“草莓哥”卡通形象,与学生—起探索不同表情、动作的添加方法;再让学生以自已的实践体验,赋予“草莓哥”新的表情和动态。此环节的设计逻辑清晰,从认知教师的创作方法,到细化创作的表情,再到动作的具体添加方法,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草莓哥”动起来的方法,而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甚至提出将自己的拐杖作为学生创作的元素。

(2)师生互动密切,用爱温暖人心

课堂的大舞台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而是—个师生互动的舞台。陈老师的教学,专业术语准确,描述细致到位,通俗易懂,教态亲切自然,创造出一种民主、平等、易于交流的课堂沟通环境。课堂上,师生不单单有语言的互动,更有情感的交流。教师微笑的表情、对学生充满关爱的眼神,温暖着每—个孩子的心灵。即使行动不便,陈老师巡回指导也绝不马虎,拄着拐杖走到每一个小组,观察着学生的创作过程并及时予以指导。

2.几点建议

(1)陈老师在“看剪影、猜卡通”环节时提醒学生,中国原创的卡通形象也在其中,这容易使学生误认为“功夫熊猫”也是中国原创卡通。笔者认为,此环节可以换成展示—个会动的卡通剪影小视频,使学生对卡通的“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学生作业展示作为美术教学的成果和延伸,可以让学生展示自我和收获快乐。笔者认为,对于五年级学生的能力而言,最后作品的内容实属比较简单。虽说是动起来的漫画,学生最后展示的作品却并没有达到“动”的效果,只是在平面上呈现,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涂色。因此,笔者建议,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可省略探究“草莓哥”基本表现方法这一环节,因为这与教师的示范环节有冲突。

点评七(朱传斌上海市松江区九亭中学)

认真研读了本课教学案例,深感陈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卡通造型“草莓哥”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物品,教学脉络清晰,实用性强,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该课不仅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也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1.本课亮点

(1)由点到面,辐射扩展

教师通过自身设计创作的“草莓哥”卡通形象,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表现表情和动作,并由“草莓哥”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事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对“草莓哥”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了,她将自己的创作心得与学生分享,可以称得上是—位高水平的教师。

(2)发现规律,活学活用

教师以不同人物表情的照片,引导学生分析其眉、眼、嘴的不同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规律,对他们接下来尝试表现不同的表情很有帮助。

(3)作业设计,激发创意

教师采用四人合作完成作业的方式,在降低个人完成难度的同时,也强化了小组合作完成作品的意识。作业要求也考虑到了分层设计,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了不同难易程度的两套作业要求,主题与背景的设计给予学生充足的创意表现空间。

2.值得商榷之处

(1)教学用语还需斟酌

教师出示“草莓哥”剪影后,学生因对其十分陌生而无法猜出,此时,教师故作惊讶:“不会吧?”笔者认为,教师的这种反应在课堂上不太合适,1以乎有种轻视学生的意味。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回答,如,“大家不认识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他”。此外,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措辞也应当多加斟酌。尤其是在教师为灯泡添画了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后,问学生“这幅画怎么样”,这样的提问过于笼统,是无效的。

(2)教师展示的表情过多

教师要求学生为“草莓哥”添加表情,同时学生又可以模仿屏幕上老师画的表情。笔者认为,教师展示的表情过多,会对学生的自由创造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他们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表情。

(3)学生作品较为雷同

笔者特别留意了学生的作品,发现学生作品的表情都较为雷同,作品中的卡通形象大多是欢陕的表情,动作多为举着双手。这也许与教师在之前激发学生设计动作的创意还不够深入有关系。

3.其他教学方法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除了可以采用观察法、对话法、尝试法和练习法,还可以采用游戏法、感知法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表情提示进行填字,也可以提供两幅作品让学生对它们的构图进行比较分析。

点评八(黄华山东省淄博市杨寨中心学校)

作为一节视觉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有效结合的“造型·表现”课,陈老师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探究和创新,师生互动融洽、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效果理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本课优点

(1)分步推进是高效课堂的实现策略。本课教学环节设计得自然流畅,从激趣导入、欣赏感知、表现方法探究、分工合作,再到交流展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2)互动探究是最好的沟通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课堂中思维活跃、全神贯注,在创作、展示中收获自信和认同感,整堂课轻松自然、妙趣横生。

(3)感知体验是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将自主创作的“草莓哥”进行故事化的描述,拉近了学生与探究对象之间的距离;大量的卡通形象表情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认知资源库;教师现场进行“灯泡”卡通形象创作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个性思维,教学方式很“接地气”。

2.值得商榷之处

(1)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让学生了解“卡通”名称的由来,给人以文字说教之感。美术教学应当直观、简洁,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从经典的卡通画人手,让学生先有直观的视觉体验,再介绍这是什么绘画形式,从而赋予课堂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2)范画的选择面略窄。,要想让学生的思维灵感得以激发、个性思维得以张扬,场景的布置、教学资源的配置,以及学生生动、个性的“形象感知体验”等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选取几幅经典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感知。各种表情的“草莓”范作丰富,但卡通形象的表现有些粗糙,没有展现出画面形象的简练、线条的优美和表现手法的巧妙。在“找素材、画卡通”环节,教师在进行板演示范时,也应从画面整体效果、布局、色彩等方面加以考量,做到每一次示范、每一幅范画都有示范性,体现严谨性。

(3)应充分借力,让名作发挥效应。教师一系列“原生态”的范画、演示,让这节美术课更加真实,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教师如能在感知欣赏、拓展交流等环节再添加一些名家名画,会有助于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4)教学重点未能很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漫画”的知识铺垫和“动”的卡通形态,让学生在赏析了简洁、概括、生动、夸张的漫画的基础上,探究面部的表情,把动作、动态精准性作为重点,掌握表现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微视频演示等方式,将某个卡通形象进行动态还原,或者制作不同的动态形象,让学生感知动态与静态、动态形象的连环动作变化,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表现力。

(5)在环节六中,教师让小组分工合作,每人各创作—个卡通形象,再组成—幅情景作品。作为现场比赛课,让众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同时绘制的形象,很难在同一画面中呈现。而且,课堂收尾时显得有些拖沓。建议在第七环节师生共同讨论如何使用收集的卡通作品后,将环节八的内容与之结合,删去向学生赠送“爸爸去哪儿”广告衫,从而使课堂收尾更加简洁有效。

点评九(王蓓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第三小学)

看到《卡通——动起来的漫画》这—课的课题时,我被深深吸引住了。陈老师的教学案例,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层次鲜明,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参与者、交流者,师生互动和谐。本课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作为美术教师,我们都明白,不同的欣赏角度,会使画面产生不同的欣赏效果。在这一课中,陈老师让学生将草莓作业纸横过来或者倒过来添加动作,这样做,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陈老师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教学中,她出示的卡通画,并不是从书本或画册中照搬的,而是自己设计的,令学生耳目一新,不仅让他们增强了自信心,而且明白了原来卡通画可以自己创作。

3.陈老师用课件出示了一首自编的关于画表情的儿歌。为了让学生猜一猜它描述的是哪几种表情的画法,她还特意删除其中的表隋提示,而将画法保留。为了让学生记住匦法,教师用儿歌填字形式来记,而不是用语言反复叮嘱,这样,能有效加深学生的印象,使教学达到—个高潮。

4.在作业环节,教师的分层作业设计能使学生自己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达成目标的方法,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也让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开阔创作的空间。

5.教师在课的结尾向学生赠送礼物,先拿出一件“爸爸去哪儿”广告衫,但是教师否定了这件礼物的创意,因为这是从商店里买来的。然后,教师拿出—件自己亲手绘制的“草莓去哪儿”广告衫,让学生在惊喜之余也能了解到,我们既能从生活中寻找卡通创作的素材,也能将卡通作品运用到生活中,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点评十(厉坚芳浙江省嘉兴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

1.可取之处

(1)抓住细节,渗透方法

教师通过“草莓哥”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表情”和“动作”这两个关键点,进行趣味性渗透教学,学生学得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卡通形象的创作方法,非常有效。

(2)分层作业,因材施教

在作业环节,教师设置了两种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这个环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为中心”的思想放在教学首位,做到了因材施教,值得学习。

2.改进建议

(1)让评价更加多元化

从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本课的教学是深入而有效的,那么,学生的作品肯定也是非常精彩的。我建议,教师可以尝试多元化评价,比如,将师评和学生互评结合起来,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围绕卡通形象的夸张、变形等方面进行评价;围绕有趣的卡通故事进行评价。

(2)让拓展更加有深度

“草莓去哪儿”的广告衫时代感很强,以此作为本课的拓展延伸,很有视觉冲击力。那么,如何把这个拓展部分做得更加有深度呢?建议教师,既可以从草莓本身的意义出发,也可以从学生的心愿出发,进行深入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创想,一定会给人以惊喜的效果。

点评十一(张玉彦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

卡通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绘画形式之一,然而,将趣味的内容和活泼的课堂形式有机结合,是需要运用技巧的。仔细研读陈老师的教学案例,结合笔者在赛课现场听课的记录,我认为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设疑引导巧妙、演示直观精彩,既受学生欢迎、又受同行赞许,是一堂成功的课。

1.可取之处

(1)设疑生趣,巧妙引导

所谓“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激趣的目的。如本课的“激趣导人”环节,教师没有直接出示卡通形象,而是通过“看剪影、猜卡通”的形式,锻炼了学生通过外形特征识别事物的能力。一举两得,岂不妙哉!教师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认识了“草莓哥”之后,探究的兴趣自然地被激发—大名鼎鼎的“草莓哥”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由此解决了本课重点“掌握卡通形象的基本造型方法”。

巧妙的问题设计能够积极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陈老师除了在语言方面进行引导,还通过图片的对比,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创作方法。如,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卡通人物的表隋与真人表情的差异,由学生自己悟出卡通“夸张”的效果,并设计卡通形象的表情。总而言之,这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游戏、交流、动手练习等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成功地探究了卡通的表现形式和造型方法,—步步达成教学目标。

(2)直观演示,精彩拓展

“教师做了扎实有效的示范,卡通表隋、动作的画法演示和‘学生考老师’的环节带给学生有感而发的激励”,这是笔者在现场听课时记录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现在看来依然有同感。示范教学是最直接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技法的教学方法之一。陈老师通过直观的示范,将卡通形象的造型方法(夸张和拟人)和技能有序而又完整地展示给学生,并在最后环节精彩地完成了学生的考验,用扎实深厚的美术素养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在“小结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将展示的作品集结成册,赠送给福利院,超越了审美创造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实现了德育思想的升华。

2.改进建议

唯—美中不足的是,这节课的示范环节可以再缩减些。例如:动作添加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算难点,给“草莓哥”添加动作的环节,可由学生演示,教师把握好时机,在众多学生摸不准或难以掌握时再出手,这时的课堂示范会显得既实用又精彩,课堂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点评十二(吴宝莲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本课教学设计严谨务实,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教学环节流畅而富有动感。整节课精彩纷呈,老师的“精彩‘教”和学生的“有效学”被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可以说,这是—个非常“接地气”的优秀课案例,值得我们学习。研读之余,谈几点认识:

1.亮点之一:以“趣”为线的阳光型课堂

这节课中,陈老师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以“卡通之趣”为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自发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氛围自然、轻松而喻悦。这条线即“激趣(导入)一识趣(揭示创作方法)一知趣(学习夸张的表情和会动的身体)一做趣(师生画卡通)一思趣(卡通的应用)”。以“趣”为线,陈老师带领学生品尝着学习的快乐,学生由“被动学”变成“我要学”,让优化教学变成水到渠成的自然,很好地诠释了高效教学理念。

2.亮点之二:以身说“法”的教学魅力

要想拉近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以身说法最行之有效。本节课中,陈老师四次以身说法,轻松驾驭课堂。

①“草莓哥”的闪亮登场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知道了给草莓加上夸张的表情和会动的身体就可以百变革莓哥,激发起他们学习卡通的兴趣。

②教师自编儿歌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卡通创作的要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③教师板演灯泡卡通造型细节,增强自身魅力,让学生打心眼里儿信服,无形中走进学生的心里。

④教师自己设计的“草莓去哪儿”广告衫给学生带来的惊喜恰如一支兴奋剂,定能让学生们有一种回家小试牛刀的冲动。

3.几点细节的思考

①自编卡通画表情儿歌部分。陈老师真是有心人,注意了汉字的前后押韵,令观者读来朗朗上口。不过,我们阿以在其基础上精益求精,使表达更形象到位,让“慧眼”与“巧手”及时相伴。比如,“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可准确到“眉开眼弯嘴角翘”:“画人哭,泪如泉水喷薄出”只强调了流泪,忽略了其他器官特征,可具体改为“嘴撇眼细泪涌出”;“画人惊,张大嘴巴瞪眼睛”,这个瞪眼睛和前面说“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中的瞪眼有重复之嫌,不防修改为“o形嘴巴大眼睛”。

②在学习夸张的表情部分有一个表情小练习,陈老师让学生添画“草莓哥”表情。同时,陈老师在大屏幕上投影了自己创作的各种“草莓哥”表情作为示例呈现在学生面前。我觉得此处可做改进。从教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但凡有了范作,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框死,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美术创新精神。我们可以给出QQ常用表情。让学生自己去组合创作,从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③教师展评学生画的“草莓哥”表情的时候,可以增加让学生表演自己所画表情这一环节,让其他学生在对比观察中找寻画作的优点及不足之处,从而加强对表情儿歌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画教案篇5

关键词:几何画板;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探讨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相对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很容易因为学科的枯燥而觉得无聊,长此以往,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就会减退。几何画板其应用过程当中,操作性很高,是一种将数学图形与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的数学学习软件,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运用此种方法,在学生的视角看来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兴趣也能得到更长时间的保持,有助于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升起来。

一、几何画板的功能与特点

最开始是由一家美国的技术公司发明了几何画板,后来我国将其引进数学教育当中,它能将数学知识当中的点线面结合起来,运用不同的转换与展示方式将一些抽象的数学定理与数学公式具体化,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是具有一定的特性和功能方面的优势的。

1.把抽象的知识与公式具体化

能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定律及公式通过技术生动、形象、具体地延伸出来就是几何画板最大的一个特点,对于较抽象与晦涩的数学知识来说,这样能将其变得更容易理解,尤其是在几何知识的学习当中,其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重难点知识有所突破,发挥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操作灵活使初中数学学习变得动态

在几何画板的运用当中,数学知识点变得非常灵活,点线面的存在方式与组合千变万化,几何图形多种多样,数学规律变得更加具象及动态,学生操作尤为方便,学生可以在课堂当中自己动手操作,将几何图形进行个性化的组合、拖动,使自身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对其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

3.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情景进行创造

在数学教材中,虽然数学知识的图片与文字有很多,但并不如几何画板所演绎出来的具体、直接,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了更好地体会图形与空间的变化模样往往绞尽脑汁,而在运用了几何画板之后这种情况便不会再发生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来更加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变化,而直接、具体的感受会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总的来说,几何画板就是一个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使数学教学课堂变成数学实验课堂的方式,能大大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优势

1.知识点呈现更直观

与初中数学早先刻板的教学方式相比,几何画板技术可以使

数学当中一些数量与变量的关系呈现得更加具体与直观。比如在初中数学的函数教学当中,其可以具体演示其中一个变量在经过

变化之后使另一个变量发生变化的动态效果,将其中变量与自变

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地展现出来,使初中数学教学从传统的束缚当

中挣脱出来,为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操作简单易掌握

几何画板其操作方式非常简单,灵活性很高,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参与过程当中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有很大的帮助,能将学生从以往只能单纯在枯燥、乏味的课本当中汲取知识的状态中解救出来,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趣味性,也更容易理解。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由晦涩难懂到简单易学,其对所学习的知识点也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提升的同时,其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也都会有所提升。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运用几何画板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1.通过使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对函数及其图像有更好的理解

对函数来说,其表达式一般为二次函数形式,比如y=3x-x2,y=2x+9等。学生如果仅仅通过对书本上的公式进行学习,很难理解其中函数式的含义,但如果运用几何画板来使函数式与数学图形

相结合,学生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就容易得多,在其对函数知识有深刻理解的同时,还可以有更直观的感受与体验。虽然此前教师教学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的时候也会将函数图形展现在黑板上,但运用了几何画板技术之后,学生可以自行操作,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其数学思维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函数的时候,为了让其对y=-x+7与y=x+7的区别有更直观的理解与感受,可以让学生通过在几何画板自己操作绘图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让其利用几何画板分别绘制y=-x+7与y=x+7两个图形,再对两个图形分别进行观察与对比,

让学生说出两个图形不同的地方。

2.可以运用几何画板对勾股定理进行验证,使学生的能力在发现中提升

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行操作几何画板来对其进行验证,学生对知识有了新发现,自然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有兴趣,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自主思考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例如,学生对“勾股定理”进行学习的时候,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绘制一个三角形,将其三条边分别命名为a、b和c,并分别以a、b、c为边长画长方形oa、ob和oc。再通过分别计算得出oc面积刚好等于oa、ob面积之和,证明了勾股定理成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再画一个边长不同的三角形做进一步验证,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3.运用几何画板技术对几何学科角平分线课程进行教学,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在初中数学几何学科当中,教师对角平分线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技术让教学更简单化。

例如,运用几何画板软件创建∠aBC及它的角平分线Be,之后对∠aBe及∠CBe的数值进行分别测量,之后让学生拖动a点以观察角度的变化,使几何课堂变得新颖、生动、有趣,学生在课堂的参与中也更有成就感及主体意识,这样,在教学方式有所简化的同时,教学效率也得到了相对的提升。

在几何画板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其与数学教学当中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更真切、实际地对数学知识的要点进行理解。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应用几何画板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对其教学方式与技巧进行深入研究,并以自身教学内容与知识点为基础,将几何画板的特点与优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让所教学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使学习变得简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积极、主动,有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画教案篇6

关键词:项目驱动;三维动画制作;案例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动画制作已经取代了手工动画制作,动画的展现形式也逐步从二维向三维转换。三维动画用炫目的视觉效果来展现真实事件,在艺术表演、科学设计、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有广泛地应用。目前,我国各高校的艺术类专业或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多媒体三维动画制作课程,但由于该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并且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和实践体系并不能满足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实践性。

1.项目驱动的案例教学

三维动画制作是一门创作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场景、环境灵活运用工具进行动画设计与制作。不同于其他课程按照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和串联关系展开课程,三维动画制作课程更多地强调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践教学的创新性,让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真正掌握动画的制作技巧和创作思维,因此,该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实践创新能力。

项目驱动教学是一种围绕工程项目案例展开教学,让学生在项目研发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在项目驱动教学中,项目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要在项目的驱动下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项目化教学可以弥补传统三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以教代练”“脱离实际”的不足,将教师“教”,学生“学”和实际“做”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学习,给学生无限的学习空间和创新环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项目驱动的案例式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

1)提高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程只能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展开,很少涉及三维动画制作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技巧的训练。项目驱动教学将技能学习延伸到相关的应用领域中,通过项目来构建特定的场景,提供具有可行性和艺术性的学习环境。项目驱动教学可以在复杂枯燥的理论学习中引入各式各样的实际生活元素,用典型的、生动的日常生活案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理性认识的获得打下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

2)综合能力提高。

项目驱动教学打破了以往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项目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工作,变“教师被动讲授”为“学生主动探索”,变理论研究为实际操作,变应试教学为创意培养。学生可以在项目中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在项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综合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维动画制作课程的项目案例需要学生组成团队才能完成,这种人人参与、相互协作的工作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争先意识,并逐步形成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为以后就业或创业打好基础。

2.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驱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项目进行实践,这种实践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共性的知识和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个人知识建构的方法。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系统地讲解共性知识点,并在给学生答疑解惑的过程中达到“教”的教学目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项目制定、项目进行、项目拓展3个阶段。

1)项目制定。

课程项目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项目任务的选择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项目任务除了要涵盖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和要点之外,还要具有真实的研究背景。根据教学经验和对相关场景的调研,建议根据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比如分为模型制作、动画配音、帧动画制作、粒子动画制作、路径动画制作、场景环境渲染等6个模块。项目模块任务确定后,再根据教学安排将项目细化为若干个任务单元,每个单元都要有各自的训练目标和任务知识点。任务单元要根据书本上的教学章节和综合难易度划分,按照由小及大、由易到难的顺序逐步展开。三维动画制作课程中飞机起飞场景动画教学项目设计见表1。

2)项目进行。

项目确定后,教师要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项目实施,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分工互动。项目实施的流程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到,整个教学过程模拟真实的项目实施过程。在项目研究阶段,让学生按照各自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组成项目团队,并指定实践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学生作为团队负责人。教师在该阶段负责安排任务单元和归纳知识点,根据动画设计流程的要求,将项目划分为建模阶段、材质阶段、渲染阶段、动画阶段、影片特效合成阶段。教师要注意把项目任务和书本知识点对应起来,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项目实践学习。

在项目计划阶段,学生根据任务单元和知识点分布进行人员分工和时间安排。一般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安排人员和时间,比如整个团队的音效处理知识掌握较好,就可以适当缩减动画配音阶段的工作时间。教师在该阶段负责提出任务目标和主要研究课题,并给出动画的预览效果作为参考。

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按照计划进行三维动画的设计和制作工作,并在每个任务单元解决教师提出的阶段性问题。教师在该阶段负责解答学生的理论难点问题,在必要时为学生指明设计思路。在每个任务单元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的验收检查。

在项目验收阶段,学生要将完成的项目任务汇总起来,并将各个阶段总结的设计经验和制作技巧与其他同学研究讨论。教师在该阶段负责点评学生的项目作品,指出任务团队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如果项目作品质量具备一定水平,还可以指导学生改进后参加竞赛活动。

从项目计划阶段开始,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要以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来帮助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三维模型分析、材质选择、环境渲染等动画设计环节,让学生思考、分析,在讨论甚至争辩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项目拓展。

项目完成之后,除了要复习书本上的知识点和总结动画制作技巧之外,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任务,让他们课后研究并实现。这些拓展任务要贴近实际,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以便达到知识拓展的目标。学校还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顶岗实训,这样对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制作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哈尔滨师范大学与哈尔滨市的软件公司、动漫公司进行校企合作,选派相关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在企业进行的实训中,全面详实地了解了三维动画制作的流程,并针对自己的爱好,在三维动画制作的相关领域进行了强化训练,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学生通过企业实训提高水平和积累经验,企业通过实训发掘优秀人才,双方达到互利双赢的结果。

教师在项目教学完成后,也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研组每学期末都要组织教学拓展座谈会,针对三维动画制作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进行讨论,为制定项目驱动教学的长效机制提出意见和建议。

画教案篇7

教材分析

纸版画不同于其他绘画,是将手工与绘画相融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剪、刻、撕剥、拼贴等方法制成版面,然后用多种方法印出来的。通过纸版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研究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本课是引导学生用纸版画中最常用,最基础的撕纸拼贴法,运用拓印制作有趣的脸。人物头像对学生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平时经常描绘,但用较厚的纸张剪贴出有趣的五官和头发,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人物的真实写照,应着重启发学生注意观察五官的特征,运用夸张的方法表现制作脸部底板。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纸版画的有关知识。

2、

技能目标:通过拓印练习,学习制作头像纸版画的方法,提高造型能力。

3、

情感目标:感悟纸版画材料的质感和艺术美,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人像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理解并合理进行底版中剪纸头像的拼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双面胶、勺子、

(教师)课件、范作若干、画纸、双面胶、勺子、(剪刀, 灰硬卡纸(剪)、素描纸(印)、黑色卡纸(贴底板)、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

师生交流,同学们好,我是何老师,今天很高兴能给我们班的孩子们上课,所有的孩子都面对何老师,对转过来,手可以轻轻的放在我们的大腿上,也可以放在桌子上。好,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1、

导入。(5分钟)

(1)师:今天何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看好了这是一张白纸,这是? 生:铅笔 师:老师的这根铅笔是有魔力了哦。仔细看。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师摹印硬币) 师:变出来了,是什么? 生:一元钱 师:你们知道怎么变出来的吗?请你来说说 生:下面放了一元硬币。 师:你真聪明,这个方法呢,叫摹印。(板书:摹印)是利用硬币上凹凸不平的纹理印出来的。还有一种更有趣的方法,首先在硬币上印上颜色,然后轻轻放上纸,再看这是什么? 生:勺子 师,这可是何老师的秘密武器哦,我用勺子给它磨一磨。看,印好了。这个方法我们称为拓印。

(2)揭示主题:拓印有趣的脸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拓印一张有趣的脸(板书:有趣的脸),第一步我们要制作一张凹凸不平的底板。就是制作一张脸,(底板就是拓印的物体)

2、探究。

(1)师:那用什么材料做呢? 猜猜看,谁猜出来了?(其实答案就在你们的桌上,仔细找找) 生:纸 师:是呀,被你猜中了。那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做呢?不用任何工具,只用我们的手。开动你的小脑筋,谁想到了 生:撕 师:真聪明,就是用我们的巧手“撕”出一张脸。有四位小朋友已经撕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撕好的底板4张) 师:你觉得谁的底板最有趣呢?为什么?小组讨论一分钟 师:时间到,谁来说一说?(3位学生) 生:爱心脸型、三角形 师:恩,很好。那你还可以想到其他的脸型吗?(1位学生) 生:梯形 师,你想象力真丰富,请坐!再请你来说(1位) 生:眼睛一只大一只小 师:很棒。他观察到了眼睛,你还发现什么呢?(1位) 生: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在撕的时候,可以撕的夸张些,比如撕的大的很大,小的很小,甚至可以将五官进行变形呢。这样的脸就更有趣了。 师:看到这么有趣的脸,我也想来试一试。谁来当当小老师,教教我,我得先撕什么呢? 生:脸型 师:谢谢你,请坐!,那我撕一张瓜子脸,撕的时候我们用食指和大拇指按住,两手往不同的方向撕,速度要快。看,我撕好了。这时候有个小朋友他也撕好了(小脸教具准备好)你觉得他撕的怎么样? 生:太小了 师:对啊,所以撕的时候要把脸型撕的大一些 师:下面我要撕什么呢?你说 生:眼睛,鼻子,嘴巴 师:还有呢? 生:嘴巴,耳朵 师:恩,说的真好,其中我最喜欢鼻子了,我就先撕个大大的鼻子吧。 师:好了,谁愿意来帮我把鼻子贴上去呢?(撕好的五官准备好,双面胶贴好撕好) 生放鼻子 师:恩,谢谢你的帮忙,请回吧。那我可以这样贴吗?这样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侧脸 师:小眼睛真亮。我还需要一只半圆形的耳朵,谁来帮我撕一只?(我们可以利用纸的直边) 生撕眼睛。 师:有眼睛了,谢谢你。接着我还撕了眉毛、眼睛、嘴巴、还有耳朵。我把他们都贴上,加上眼珠就变得更生动了。看看还需要什么? 生:头发 师:我再找找,我觉得这段不错,这段也不错,这个也给他贴上。完成了。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何老师的脸宝宝诞生了。底板做好了,第二步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上色     印(直接印了吗?印之前我们得先上墨) 师:真棒。看好了,这是油滚,上面黑色的是油墨,先在油墨中用油滚将油墨滚涂在拼贴好的底板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来回滚动,看到底板油墨均匀了,就可以进行拓印。把宣纸覆盖在底板上,轻轻放下,不要移动。先用我们的手按一按,再用勺子的反面,磨一磨,磨的时候两个手指按住勺子的正面,从上到下,从左往右均匀的研磨。注意用力均匀。看到表面有脸型后,就可以轻轻拿起纸。 师:印好了。我的作品完成了,我把它贴在展板上。看了何老师的作品,再来欣赏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吧,在他们的作品中你学到了什么? (课件欣赏作品) 生:倒过来,侧脸 师:我们桌上有两张纸,灰色的纸是我们用来撕的,撕好后放在黑色纸上面。明白了吗? 师:好,开始吧

3、创作表现  生创作,师指导(音乐、作品播放) 师:印好的小朋友把作品拿上来吧,贴到我们的展板上,整理好桌子,还可以帮助其他的小伙伴 印不好的,别灰心,涂上颜色再尝试印一张,老师相信你能行!

4、评价小结

师:你看。经过我们的巧手这么多的脸宝宝已经诞生了,你最喜欢哪一张?

生:鼻子有趣,头发有趣(2位学生)

师:我也很想认识一下这位小画家,是谁的。哦,原来是你的,印的真不错,请坐。也可以来夸夸自己的作品,好在哪?也可以说说不足 生: 师:你总结的不错,请坐

4、

课后拓展

师:还有许多作品都很棒,同学们,今天我们拓印了有趣的脸,用纸撕贴制成底板,经过上墨,拓印出有趣的画,我们的作品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纸版画。看,还有两位小朋友也带来了他们的作品,你发现什么了?

画教案篇8

用彩墨画鱼

课时:1

学情分析:由于四年级学生已对彩墨画有一定的认识,对色彩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且他们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喜欢动手实践。而《用彩墨画鱼》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学习来展示出小组的绘画作品,并对绘画作品进行介绍,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学得有成就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认识中国画,并能运用到以后绘画当中。

过程与方法

采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中国画,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特殊的变化,以及鱼的变形手法和鱼磷排列。

难点:特殊技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水墨画工具(毛笔3支、生宣纸一张、中国画颜料、墨汁、毛毡、调色盘、水桶、抹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目的性导入

海洋馆要举办以“海底世界的鱼”为主题的画展,通过欣赏生动、美丽的绘画作品,唤醒人们对海洋、对鱼类的爱护。今天就让我们参与到本活动中来吧!

2、创设情景,观察鱼。

首先,我要带领大家进行一场奇妙的海洋之旅。看一看,那里生活着怎样的鱼儿们?

播放视频。

观察:鱼游动时的姿态。

从外形、色彩、花纹等方面,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鱼?

海里的鱼千姿百态,五彩缤纷,让人忍不住想画下来。

3、

探究

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属清代的《五彩鱼藻纹盘》

(1)

欣赏书中作品--清代《五彩鱼藻纹盘》

瓷盘上描绘了七条橙红色的鱼,它们姿态鲜活,跳跃,搭配青绿色的水藻,给人们喜庆吉祥的美感。

思考:为什么人们爱画鱼?为什么除夕夜我们都要吃鱼?

因为“鱼”跟“余”谐音,人们喜欢用鱼的图案来表达“年年有余”等美好的愿望。

所以今天我们也要来学画鱼。

4、

揭示课题《用彩墨画鱼》

二、新授

1、

欣赏几条有代表性的鱼(热带鱼、鲸鱼、狮子鱼…)

(1)

看看它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2)

想一想它们身上的花纹可以怎么表现,怎么画?

学生说师示范如何画鱼。

分别用两种方法表现鱼的各种形态

师:你们太厉害了,是从哪里学的?

2、

小组探究

书本第29页,对比观察、学习“鱼的画法”中介绍的两种不同的彩墨技法。

讨论:仔细观察,这两种绘画技法有什么不同?

第一种画法:用墨勾画鱼的外轮廓和身上的花纹。待墨半干后染色。

第二种画法:用彩墨直接画鱼头、鱼身,然后用白色勾点鱼身上的花纹。

总结:第一种为勾勒法,第二种为没骨法。

师:我来考考大家。

3、

欣赏学生作品,书本25页

辨一辨,学生作品中哪幅运用了勾勒法,哪幅运用了没骨法?

《鱼妈妈和鱼宝宝》这幅画的构图,在饱满的基础上注意了鱼的大小变化,疏密得当。在用色上,使用了哪些深浅不同的墨色?

这样画出来的水墨画,给你一种什么感受?(画面更加丰富,有变化)

三、

师生体验

这两种画法还可以巧妙地结合运用。

教师示范:

用浓淡墨表现珊瑚、水草等背景。

注意墨、色的变化。

提示学生:

1、

调色后可以在试笔纸上。试一试墨色的浓淡和水分的多少。

2、

染色后如果水分过多,可以用废宣纸将水吸干。在墨色半干的状态下用清水、淡色或重色点染、装饰花纹。

3、

注意画面构图,疏密得当。

四、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

用你喜欢的彩墨技法,表现一幅奇妙的海底世界。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笔墨的使用和画面的位置经营。

五、展示评价

将学生作品组成一整幅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

采访前来欣赏画展的“观众

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谁画的鱼色彩艳丽、花纹丰富、游动的姿态栩栩如生?

六、

谈感受

师:今天参观了“海底世界的鱼”主题画展,你有什么感受?你收获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9、

用彩墨画鱼

画教案篇9

论文关键词:睹物思人,情何以堪,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鉴赏

《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同属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中教学篇目。这两篇文言文篇幅较长,实词虚词用法丰富,但学生手头有相关作者、背景资料,有翻译,还有内容分析,所以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两篇文言文时,设计第一步,就告诉学生要深入课本和资料,第二步将学生分组,整理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第三步,让学生讨论交流两篇文言文的异同。

这两篇课文的作者都属主张古文运动的散文大家,两文又都书写了对已逝世亲人的至痛之情,读来悲恻动人。无论是作者与被记者关系和情感,还有抒情的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作者的形象和思想情感,都有可比性,所以在学生扫除文字障碍之后,通过两文的比较,能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抒情的方式。从比较中还可以学习记叙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以下是让学生讨论交流两篇文言文的异同的教学片段。

师: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及作者与被记者关系和情感,还有抒情的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作者的形象和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哪些异同,请大家畅所欲言。

生:作者都是主张古文运动的大家。

生:都抒发了对已逝亲人的至痛之情。

生:都通过叙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师:情感相同吗?

生:不完全相同。

师:请说一说怎么不完全相同。

生:《祭十二郎文》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生:是的,这篇祭文抒发生离死别之情,深沉真挚,悲哀凄楚,婉转曲折。这得力于作者将叙事、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事显情,融情于事,叙述平常琐事毫不觉得平淡单调,只觉一片哀情出自肺腑,读来催人泪下。

师:这是什么样的抒情方式?

生:这是间接抒情。

生:总之,文章抒发了思念之情、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宦海苦情,难怪有人说它是“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师:而《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生:作者先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师:哪些趣事?

生:第一件,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生:第二件,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生:第三件,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师:为什么记述这些趣事?

生: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深切的悼念之情。

师:两篇文章还有不同点吗?

生:《祭十二郎文》睹“书信”而忆事,而《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则以“竹”为载体。

师:为何以“竹”为载体?

生:文章开始写到画竹的技法,中间写到偃竹记的来历,最后写到作者在文与可病逝之后看到偃竹图,想起文与可,不由产生感伤悲痛的情怀。整篇文章就是围绕竹子在组织材料,由竹子引起了作者的感伤情怀。线索是竹子。

生:由我们还可想到文与可的为人。

画教案篇10

1、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3、揭发想象能力,培养写作兴趣;

二、教学准备

1、几篇范文和几幅想象画

2、各种图形素材

3、“金山画王”或者“画笔”。

三、教学平台

多媒体电教室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1、同学们看过“超级变变变”的游戏吗?想玩吗?好,今天就给大家一个机会,看谁变得更精彩!

2、(出示课件)看,这是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

3、想象说话练习

(二)出示范例,引导想象

1、有一位名叫冬冬的小朋友听说我们在玩游戏,画了一幅画想考考大家(出示图画)看,你们猜一猜他画的是什么?

2、听听冬冬自己是怎么说的。(出示录音)

嗨,朋友们好!我是小东东。很高兴见到你们!这是我送给大家的一幅想象画。这幅画是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组合而成的。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和小太阳一起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快乐地玩耍。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小花小草欢快地随风摇摆,我手中的氢气球也快活地往上跳。我们玩得多开心呀!看,天上的白云姐姐正冲着我们笑,我那可爱的小房子也眨着眼睛向加入我们的游戏中呢!小朋友,你们说,我这幅画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3、谁来帮小东的画起个名字?真好!你们也能像他一样把简单的图形变成一幅漂亮的想象画吗?

4、嘘!等等,小冬冬还有个要求,继续听听!(出示录音)

小朋友们,其实,像我一样画一幅画并不难,但是要把自己漂亮的画介绍给别人就有点难度了。你们知道怎样介绍自己的画吗?

5、怎样介绍自己的画呢?谁来说说看?

6、指名说,老师整理。

7、那好,下面老师就要看看大家的真本领了!请看要求:

(1)打开老师提供的素材文件夹,自选一个图形,想象添加,画成一幅画。范例仅供参考。

(2)每个图形的使用次数不限,可以多种图形重复出现在同一幅图中;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需要的景物。

(3)画完后,小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画。

(4)音乐为限,音乐响起,作画开始,音乐停止,作画结束。

(三)学生开始在电脑上想象作画。

巡视指导

(四)练习说话

1、小组练习说话

2、当全班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

(五)引导写作提纲

1、先介绍这幅画的题目

2、介绍这幅画的内容

3、说说你为什么想画这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