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11:45

亲子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培养幼儿爱读书,乐读书,会读书的习惯,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环境氛围。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读书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指导家长共同营造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二、活动主题:打开阅读之门,让书香飘进万家,让亲子共读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开花!

三、活动口号:“我与孩子同读书、共成长”

四、活动时间:2013年4月——2013年5月

五、活动对象:全体教师、幼儿及家长。

六、活动准备

确定适合本年级幼儿阅读的书目;起草“亲子阅读倡议书”;“流动小书包”:小书包、经典绘本、制作好导读手册、阅读记录表。

七、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上旬

程序:

1、制订“打开阅读之门”读书月活动方案。

3、各年级初步确定推荐书目。

2、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1)创设“打开阅读之门,让书香飘进万家”宣传栏

(2)利用班级博客等宣传读书活动内容

(3)发放“亲子阅读倡议书”,宣读读书月活动方案。向家长推荐适合本年级幼儿阅读的书目,让全体师生、家长共同关注并能参与活动。

(二)、实施操作阶段:4月中下旬

班级阅读活动的开展:

1、开展“好书分享”活动。

(1)丰富班级图书,发动家长,鼓励孩子把家里的好书带到幼儿园,与同伴一起分享。

(2)引导幼儿进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的交流。

2、班级统一阅读时间:

(1)自由阅读:每天固定10—20分钟的幼儿阅读时间。

(2)经典小故事:教师每天午睡前十分钟给小朋友讲一个经典小故事。

(3)经典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

3、各班级在走廊墙壁创设“分享阅读”专栏:指导家长阅读的文章、亲子阅读的经验分享、展示“好书分享”“亲子阅读”的照片等

4、开展“流动小书包”活动。

(1)准备好“流动小书包”。每个班级准备5个“流动小书包”,每个书包里放有一本精彩图书,导读手册(帮助家长如何指导幼儿阅读该图书),阅读记录表(记录下阅读时的收获、感悟),并附有“幼儿园推荐书目”“家长推荐书目”。

(2)5个“流动小书包”在班级的5个组同时开始流动,流动到哪个小朋友,该小朋友下午就可以将小书包带回家,家长在导读手册的指导下,进行亲子阅读,并可以填写阅读记录,还可以在“家长推荐书目”中推荐图书。看完后归还,小书包在本组继续流动。

(3)本小组流动完以后,与其他小组交换,本班级流动完后与同年龄段其他班交换。

5、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各项活动

小班开展换书活动,让幼儿将家里的书带到幼儿园和班级小朋友交换阅读,体验分享的快乐;

中班开展修书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浆糊、透明胶带修补有破损的书籍;

大班开展修书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浆糊、透明胶带修补有破损的书籍;教会幼儿用彩笔绘制图书,或将旧图书上的图案剪贴下来重新组合成“新书”。

家庭亲子共读活动:

向家长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家长积极投身到“打开阅读之门,让书香飘进万家”的活动中来,进行宣传发动。

1.建议家长带幼儿参观书店,到图书馆看书,到网上购书,以拓宽读书渠道,努力丰富自己的家庭藏书柜。倡导家长在幼儿过生日时以书为礼,过春节的时候,送好书压岁。

2.建议家长将每天睡前半小时时间定为“家庭读书时间”,开展每天晚上30分钟“亲子共读”,促进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共同成长,撰写家长陪读感悟。

3.建议利用家园互动平台及班级网站、电子成长档案等平台开展家庭亲子阅读好书推荐,使读书真正成为家庭的温馨港湾。

《亲子共读一本书》系列活动:

小班:家长陪同幼儿共读绘本故事书

中班:家长陪同幼儿共读绘本故事书,亲子共同制作书签活动

大班:家长陪同幼儿共读绘本故事书,童话故事书,亲子共同制作一本图书活动。

(以上亲子制作在园内展示)

(三)总结汇报阶段(一月上旬可结合学期迎新年汇报活动)

形式:1、家长亲子阅读心得评比,亲子阅读经验分享;

2、小班开展“亲子诗歌朗诵会”

3、中班可“家庭故事表演赛”

4、大班:“故事大王”、“童谣”、“绕口令”比赛

亲子活动教案篇2

亲子沟通;个案工作;小组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沟通,是指家长与孩子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良好的亲子沟通能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不良的沟通会引发亲子冲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龄期到青春期过渡的阶段,是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时期。

社会工作是帮助人和社会解决问题的专业,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本文试图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亲子沟通特点,发现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尝试用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由此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小学生顺利度过成长关键期,避免心理社会危机。

二、城市小学生亲子沟通状况

通过自编家长版和学生版亲子沟通问卷,对某城市小学4~6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家长版亲子沟通问卷主要了解家长在沟通动力(沟通的动机和意愿)、沟通能力(沟通的技巧和策略)和沟通评价(对沟通的满意水平)三个方面的情况。本次调查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88份,有效问卷162份,四、五、六年级家长问卷分别为53份(30.2%)、61份(37.7%)、48份(29.6%)。同时对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访谈和开放式调查,结果发现:

(一)部分家庭亲子沟通状况不良,60%的家长认为需要亲子沟通指导

本研究发现,大多数城市高年级小学生家庭的亲子沟通状况良好,但也有一些家庭在沟通动力、沟通能力和沟通评价方面不甚乐观,分别为9.9%、2.1%、5.6%。在是否需要亲子沟通指导问题上,60.0%的家长认为需要(非常需要的占26.8%,比较需要的占33.2%)指导,仅5.7%的家长认为根本不需要亲子沟通的指导。

(二)家长与孩子在沟通方面存在代际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孩子与父母对亲子沟通的评价相距甚远,显示出代际差异。在家长版亲子沟通问卷中,家长对亲子沟通的评价较高,然而对沟通评价较低,而且在沟通内容上,孩子希望父母关心自己的情绪和感受(67.7%),而家长却认为自己能很好地理解孩子(73.2%)。

(三)四年级的亲子沟通评价较六年级亲子沟通状况差

对三个年级的亲子沟通状况进行比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三个年级的家长在沟通评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3.29,p=0.04),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发现,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四年级的父母对亲子沟通的评价要低于六年级的父母(p

(四)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亲子沟通有影响

家长版亲子沟通问卷结果显示,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对亲子沟通的影响分别表现在沟通动力(F=3.20,p=0.04)和沟通评价上(F=2.93,p=0.04)。主要表现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亲在沟通动力方面更积极(p

三、社会工作介入亲子沟通的程序与方法

(一)反馈调查结果,进行需求评估

在问卷调查结束后,我们在学校的协助下邀请曾经填写问卷和在亲子沟通方面感兴趣的家长参加座谈。在座谈中,社会工作者就调查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向家长做反馈,同时就亲子沟通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跟家长进行分享。由家长提出来在这方面的具体问题和需要获取的资源。座谈结束后,对座谈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汇总,总结家长目前在亲子沟通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1)家长、孩子在学习与娱乐、亲子沟通方面的认知差异;(2)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3)学龄期向青春期过渡孩子的身心与社会发展特点;(4)亲子沟通的技巧培训(各年级有差异);(5)亲子沟通中的具体问题。同时从对学生的开放式问卷中我们也发现孩子的需求:(1)独立与做主;(2)尊重与理解;(3)自我计划与安排;(4)亲子沟通中的具体问题。将需求评估与调查结果相联系,结合社会工作的特点,我们以增进亲子沟通动力、提升亲子沟通效果为目标,采取以下工作方法开展介入工作。

(二)具体介入

1.家长学校。家长学校以讲座的形式进行,主要参加对象为需要亲子沟通技巧培训及对亲子沟通感兴趣的家长。社工提前一周将讲座内容、时间、地点进行,由家长自愿参加。根据评估的结果来确定讲座和分享的内容,如“如何做父母”、“倾听与尊重”、“吾家有子初长成”等,主要是针对亲子沟通中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做法进行分享和评析,了解高年级孩子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特点,增加亲子沟通的技巧,做与时俱进的家长。

2.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个别方式对感受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增强其社会适应功能。

在对亲子沟通教育的介入中,我们将学校的“心语工作室”与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社”结合起来,面向家长与学生开展个案服务,主要对象为在亲子沟通方面遇到困难并希望得到解决的家长和学生,由社会工作者对家长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会谈,在这个过程中,严格遵守个案工作的伦理守则、工作原则,遵循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的程序,并做好相应的个案记录。

对在个案工作中经预估发现的家庭沟通方面的问题,经家庭成员的同意,邀请家庭成员进行家庭治疗,面向家庭成员开展工作,对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沟通模式等进行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引导家庭成员发现问题,转变沟通的理念和方法,从而解决沟通中的问题。

3.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方法之一,它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有目的的互动,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的工作方法。根据前期工作中发现的需求和普遍性的问题,开展小组工作,主要参加对象为有共同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小组主题有“妈妈训练营”、“孩子属于他自己”、“人际交往训练小组”、“我不是胆小鬼”、“不要只是学习”等,由社会工作者信息,招募小组成员,并对报名者进行初步的评估,遴选小组成员,组成同质性小组。活动地点为学校舞蹈室或社会工作服务站。每个小组开展2~5次活动,充分利用小组动力解决大家共同的问题,工作者做好引导、回馈、分享、总结、跟进等活动,并对小组效果进行评估。

(三)社会工作介入亲子沟通的评估

在评估时,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工作者在每次活动后都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同时邀请学校教师、社会工作督导对介入活动进行评估。到目前为止,社会工作介入亲子沟通教育的评估结果显示,介入活动前后,服务对象有较明显的认知和行为转变。在家长层面上,对介入满意的有92.3%,在沟通能力和沟通评价方面,家长和学生表示在介入前后亲子沟通效果和对沟通评价有了显著的变化。从督导的层面上看,我们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有效的改善亲子沟通状况、介入亲子沟通教育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亲子活动教案篇3

2016学校父亲节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主题:父亲的责任、父亲的期望、父亲的情怀

二、活动意义:

1、扎扎实实开展感恩教育。主要针对年轻的学员,让体会父母的不易,珍惜学习的机会,激发学习的兴趣。

2、因势利导开展责任教育。一方面针对已经成家的学员,引导他们把家庭的责任心有效地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引导未来的父亲(年轻学员),意识到做父亲的责任,对家庭、对孩子、对父母的责任。

3、年轻教师开展感恩活动。感谢老教授们父亲般的指导和关怀,体现出老有所为的社会问题,以此展现学校的师资力量。

4、探索与新闻媒体有效联动的机制。

三、活动策划

(一)老教授篇

1、社会意义:

中国目前正在进入老年社会,老有所养、老有所为正在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同时,由于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一大批有经验、身体好的行业专家退休了,这是社会宝贵的财富。如何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成为一大问题。潍坊通达国际海运学校把20多位离退休的老教授、老领导聘请到学校,充实到学校关键岗位,由此实现了专家治校的发展战略,规范了学校管理,推动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育质量。

2、活动安排

(1)老教授在航海模拟器前进行实践教学。

(2)一群老教授在本船前研讨学校发展。

(3)一位老教授在指导学校制作海图

(4)一群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向一位老教授献花。

(二)学生父亲篇

1、社会意义

在通达海运学校,一大批父亲级的学员,他们年龄最大的已经48岁,有的孩子都上大学了,但为了更好了发展,让家庭更加幸福,抛妻别子来到学校学习,尽到了更大的家庭责任,也成为儿女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在校期间学习异常刻苦,成为楷模,也是整个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典型。听听他们的诉说,就会让文字记者们感动,写出很好的稿子。由此,也可以反映出学校在航海界的影响力。

2、活动安排

(1)潍坊通达国际海运学校父亲学员父亲节座谈会

(2)可以拍摄一组父亲级学员在校学习生活的一组照片。

(三)年轻学员篇

1、社会意义

现在大中专学生的感恩意意识普遍低下,学习也不刻苦,在父亲节开展一些活动,可以让他们意识到父母的不易,珍惜学习的机会。更让他们意识到:做一个男人,做一个父亲,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2、活动安排

(1)组织父亲级学员与年轻学员座谈。

(2)组织两个图案:一是学员排成一个心型,心里面排成DaD(英文爸爸的意思);另一个心里面排成父两个图案后面大一条幅通达学子祝天下父亲福如东海三联阅读

四、拟邀请的媒体名单(略)

2016学校父亲节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主题:父亲的责任、父亲的期望、父亲的情怀

二、活动意义:

1、扎扎实实开展感恩教育。主要针对年轻的学员,让体会父母的不易,珍惜学习的机会,激发学习的兴趣。

2、因势利导开展责任教育。一方面针对已经成家的学员,引导他们把家庭的责任心有效地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引导未来的父亲(年轻学员),意识到做父亲的责任,对家庭、对孩子、对父母的责任。

3、年轻教师开展感恩活动。感谢老教授们父亲般的指导和关怀,体现出老有所为的社会问题,以此展现学校的师资力量。

4、探索与新闻媒体有效联动的机制。

三、活动策划

(一)老教授篇

1、社会意义:

中国目前正在进入老年社会,老有所养、老有所为正在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同时,由于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一大批有经验、身体好的行业专家退休了,这是社会宝贵的财富。如何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成为一大问题。潍坊通达国际海运学校把20多位离退休的老教授、老领导聘请到学校,充实到学校关键岗位,由此实现了专家治校的发展战略,规范了学校管理,推动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育质量。

2、活动安排

(1)老教授在航海模拟器前进行实践教学。

(2)一群老教授在本船前研讨学校发展。

(3)一位老教授在指导学校制作海图

(4)一群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向一位老教授献花。

(二)学生父亲篇

1、社会意义

在通达海运学校,一大批父亲级的学员,他们年龄最大的已经48岁,有的孩子都上大学了,但为了更好了发展,让家庭更加幸福,抛妻别子来到学校学习,尽到了更大的家庭责任,也成为儿女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在校期间学习异常刻苦,成为楷模,也是整个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典型。听听他们的诉说,就会让文字记者们感动,写出很好的稿子。由此,也可以反映出学校在航海界的影响力。

2、活动安排

(1)潍坊通达国际海运学校父亲学员父亲节座谈会

(2)可以拍摄一组父亲级学员在校学习生活的一组照片。

(三)年轻学员篇

1、社会意义

现在大中专学生的感恩意意识普遍低下,学习也不刻苦,在父亲节开展一些活动,可以让他们意识到父母的不易,珍惜学习的机会。更让他们意识到:做一个男人,做一个父亲,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2、活动安排

(1)组织父亲级学员与年轻学员座谈。

亲子活动教案篇4

关键词:幼儿行为;家庭成因

前言:

为探讨幼儿行为问题的家庭成因,笔者深入幼儿园、家庭进行观察和调研,选择两个有明显行为问题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对研究对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一、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男孩,6周岁,有严重的自闭症。在幼儿园一整天的活动中,几乎从不开口说话,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提问他,并对问题答案给予许多明显的语言和动作提示,他也一声不吭。课间,很少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外面玩,从不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手脚协作能力很差,跳绳从未成功跳过一下。一些小朋友悄悄对笔者说:“老师,他是‘哑巴’,从来不说话的。”笔者试探地问其他小朋友:“你们请他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小朋友说:“以前我们请过他一起玩游戏,但是他每次都不理人,现在我们都不喜欢跟他玩了。”

笔者友好地尝试跟他接近,主动跟他一起玩,逗他说话,小男孩并没有怕生的表现,没有排斥表现,甚至有时抬头对笔者笑,但从来不与笔者说话。班里的老师说,这位小男孩有语言障碍,说话模糊不清,刚进幼儿园时,不但不说话,也不听教师的指令,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憋尿憋急了,也只是发出哼哼的响声,而不会用言语表达出来,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在小男孩可以按教师的指令行动了,有时候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下,还可以说几个单词,但很少成句。通过家访,得知小男孩的父母至今仍两地分居,父亲是个生意人,母亲当过教师,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优越。小男孩2岁前由祖父母抚养,2岁后跟在父亲身边,一直上幼儿园才由母亲带养。小男孩的母亲对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对儿子的自闭症很着急和忧虑,曾尝试过许多矫正的办法,但收效都不大。男孩的父亲则认为,儿子的自闭症是遗传于妻子,他认为妻子也不爱说话,非常文静,有点孤僻。在教育观念上,父亲认为对孩子应该从小管教,理由是现今社会风气腐化,道德败坏,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从小严加管教可以防止孩子以后误入歧途,而母亲却认为孩子有行为障碍,应宽容地对待孩子。

案例二

某男孩,6周岁,非常好动,上课时根本不注意听,要么离开座位搞小动作,要么逗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只有在教师斥责时才稍稍收敛一下,很快又会故态复萌。平时常常以打、踢、推、咬、威胁等方式攻击其他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霸道,常常跟其他幼儿抢玩具,难以协调他跟别的幼儿合作,几乎每天都会受到教师的处罚。一些小朋友说他经常打人,不喜欢跟他玩。这个男孩的接受能力较差,作业很马虎。见笔者主动跟他玩,跟他说话,表现得很开心,就主动与笔者分享玩具,常常缠着笔者,但好动的行为收敛不多。教师说他可能有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的行为问题,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因为班上孩子较多(30多个),教师无法分出较多时间和精力去约束他,只要他不对教学活动影响太大,一般任其自然。在与教师访谈和家访中,得知男孩的父母在香港,抚养他的是他姑妈姑夫,姑妈曾经在一间中学当过老师,已退休,现在一间公证所做公证员。姑夫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姑夫为人性情淡薄温和,平常对男孩教育过问不多,管教的任务主要落在姑妈身上。男孩的姑妈说,四岁前,男孩一直由姨妈抚养,姨妈对他很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使得这位男孩从小就非常霸道,无法无天,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发脾气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来到姑妈家后,姑妈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管教严厉,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就尽量满足,不合理的不管他怎样吵闹,发脾气也不理不睬,对他的一些过激行为,常会加以严厉责骂甚至体罚。因此,男孩对姑妈一直又怕又依赖。男孩的父母每四个月回来大陆探望儿子一次,男孩常向父母告姑妈的状,但是父母也赞同姑妈的管教方式,不加理睬。男孩每次与父母团聚都很开心,缠着父母不肯放,如果他见到父母对其他孩子亲热点会非常不满。姑妈说,他对管教这个孩子已精疲力尽,有种受挫感。

二、案例分析

从上面两个案例中,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以上案例中的两个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都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虽然两个孩子的抚养者都非常爱孩子,但这种爱毕竟代替不了父母的爱。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

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上的不协调或是心理方面的不平衡。[1]

案例一先由祖父母抚养,再由父亲抚养,最后又与母亲生活,由于祖父母、父亲、母亲的三个生活环境中的语言都不同,孩子不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过着动荡的生活,结果导致孩子语言障碍和缺乏安全感。而由于语言障碍,使儿童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心中产生自卑,环境适应能力差,社会发展受到阻碍,从而形成孩子畏缩。孤僻的性格,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最终造成自闭症。案例二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父慈母爱,使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行为。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分析父母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专制型、宽容型、民主型三类。专制型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作为附庸,压制其独立性、创造性,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干预,经常采取强制手段让孩子听命于父母,漠视孩子的兴趣和意见,不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有发言权,要求子女随时都要遵守父母的规定,稍有违背就会遭到训斥或惩罚,有时甚至是过于粗暴的惩罚。与之相反的宽容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的淡漠。父母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父母任孩子自由地、不受约束地发展,他们虽然也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但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很少奖励或惩罚。民主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亲子关系平等基础上的。其主要表现是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曾绮、卢咏莉通过调查研究,指出父母双亲的严厉的教育方式都与儿童被负提名、儿童的攻击性、学习问题等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被正提名。儿童的害羞等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严厉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负相关。母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儿童被负提名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攻击性和学习问题有显著的负相关。[3]天津社会学院的关颖等通过对天津市区、郊区各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实施问卷调查,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证实了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得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反之,父母采取宽容型和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其低分组的比例远远超过民主型。我们的案例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案例二的第一个抚养人姨妈,因为孩子不是自己的,生怕过于严厉的管教,会招来他人的非议,因此不敢用纪律约束孩子,采取宽容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过分纵容、放任,养成孩子粗暴、反叛的性格。而轮到姑妈抚养时,姑妈意识到对孩子采取宽容放纵的严重性,又过分控制、约束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结果非但没有纠正孩子的坏行为,反而激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可见,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父亲和母亲教育方式的综合体。由于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素质不同,其教育方式上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相同与不同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方式均不恰当,对儿童行为的消极影响比较严重;如果父母双方,一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则两种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和抵消作用,因此在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上,不良因素少于父母均为不恰当教育方式的组合。[4]在案例一中,孩子的父母对管教孩子应采取什么方式一直存在分歧,父亲认为要严加管教,母亲则认为应宽容孩子。本来,由于父母两地分居,孩子生活环境几经迁徙,加上语言障碍,已使孩子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如果父母教育方式矛盾,孩子在父母两方摇摆,无疑更加深孩子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恐惧、犹豫、退缩和孤僻。此外,孩子的父母尝试过许多办法,也无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使父母产生绝望的情绪,从而放弃对孩子的行为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孩子的自闭程度。

第三,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等通过遗传、言行和所营造的家庭环境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孩子。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母亲与子女的接触较多,关系也比父亲密切,对子女的影响比当父亲的大,若母亲有情绪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或是心理疾病,会对子女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在案例一中,孩子的母亲患有轻微忧郁症,沉默寡言,内向孤僻,必然比一般母亲给孩子的刺激少,而拒绝多,从而影响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的正常建立,扰乱子女的身心发展,导致孩子的行为偏差。

三、启示

通过本次个案研究,我们认为要防治幼儿产生行为问题,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尽可能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

一方面,孩子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要,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感情饥饿和被遗弃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若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孩子打容易受到溺爱,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观念的差距,往往施以不正确的教育。若把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抚养,由于生怕教育不好孩子不好交待,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巨大的压力感往往使他们产生紧张和焦虑,因而对孩子的言行过分敏感,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2.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谐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个性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家庭成员之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生活、成长,他们会感到自由、舒畅、温暖、幸福,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家长还应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转学、家庭搬迁等,以便使一些不良情绪在开始产中时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转移教育重心,改进教育方式

现在有不少的家庭教育把重点放在教孩子读书、写字、画画、弹琴上,把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

4.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而且是父母的性格、感情、行为、语言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家长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60%。这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必须先从父母自身做起,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的言谈和行为是心灵的声和形,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例如,父母在饭桌前、电视机前的种种谈论,对某些不正之风的痛心疾首,对周围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的赞扬,对不良行为的谴责,对邻居的热情帮助,待人谦虚礼让等,都会在孩子心理产生影响,父母切不可忽视这些生活细节,琐碎小事。孩子纯洁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光辉形象的感染,也最爱听故事。父母要向孩子多讲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童年、少年时代的故事,给孩子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以崇高的人物形象之感染孩子。此外,父母要做孩子行为习惯的表率。平时家庭中的琐事,父母要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作息时间有规律,家长有良好的业余爱好,不要打牌,玩麻将成瘾,切忌浪费时间……这些都是“小事”,然而,孩子的行为特征就是由这些家常小事而点点滴滴塑造起来的。[5]综上所述,亲子关系,育儿方式,父母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行为有重大影响。我们的研究提示父母要尽可能亲自抚养孩子,对孩子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式一致,保持父母健康的心理状况,这些是预防孩子发生行为问题、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亲子活动教案篇5

本学期,我园保教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2018学前教育教研工作》会议精神,在区托幼办和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室的领导下,依托幼儿园保教人员团结协作的力量,根据学期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自身建设,发挥好保教人员的专业性作用,以传承、创新的工作方式,扎实开展幼儿园保教工作,确保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现将本学期业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程管理:优化课程方案,关注课程执行

今年是新三年课程实施方案制定的第一年,我园以课程实施方案的完善与优化为重点,加强课程管理与监控力度,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提高课程领导力与执行力,促进课程实施的实效性。我们的做法是:

1.课程领导小组利用暑期组织召开课程实施方案修订会议,听取领导小组、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在这一年中实施课程方案中的意见,根据大家提出来的问题、困惑和建议,分组进行讨论修订内容,如:园长整体构思幼儿园办园宗旨、办园理念、培养目标,课程方案中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并且修改完善课程背景和条件等;业务副园长根据园长整体架构进行修订方案中其他板块的具体内容;保教主任搜集一年来我园课程实施中优秀的课程资源、并且制订托班年龄段的课程设置、作息时间等;教研组长调整完善共同性课程中主题活动的教学内容以及选择性课程中运动特色课程的内容,增加“生态崇明”特色课程和室内运动内容等。

2.抓好两种监控,一是间接监控,在日常管理中把业务计划的目标分解落实到每月、每周、每日中进行日常业务管理,如:生活活动中老师的指导和站位,集体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中老师的有效讲评,专用活动室个别化学习活动环境的创设等,通过观摩分析课程实施情况,并把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反馈,与大家共同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确保课程实施质量。二是直接检查,定期对严格执行一日作息时间进行检查,对户外运动环境创设进行检查,分阶段对老师的案头资料进行检查,尤其是通过推门课对集体学习活动的实施进行检查,保证了备课内容和实施内容的一致性,保证了学习活动的质量,每次检查后都注意及时反馈与跟进指导,大大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3.在听评过程中有思考,采取预约式与推门式观摩活动,加强对课程实施的观摩、反馈和监控,优化课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做好“听”的工作,还要保证“评”的效果。“听”定对象:年轻教师听流程,保证活动流程的顺畅。青年教师听重点,看看活动重点与目标的达成度。骨干教师听细节,关注提问的有效性和细节上的把控。听课内容因人而异,侧重点不同。“评”形式多样。有课后直接的反馈,有个别重点评课,在评课中关注老师的直接指导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小组研讨式评课,把活动作为某个案例和平行班的老师共同评课、研讨。通过听评活动帮助自己找准了问题,把控好课程实施的质量,让执教者相互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

二、课程实施:抓住课程弱项,确定专题研究

乡土运动是我园的特色课程,但是室内运动却是老师们在课程实施中的弱项。为了使我们的运动课程更加完善,让老师们能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并且能关注各年龄段幼儿运动发展的要求,本学期,我们以聚焦“幼儿园室内运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为专题教研内容,从理念学习、互动研讨、现场观摩、方案分享、教研故事撰写等形式,让教师从理念践行到实践有了行为上的转变。

每两周一次的小教研活动,老师们积极参加,群策群力。小教研活动中各组分别根据大教研专题内容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如小托班在研究趣味性材料投放中,老师们有选择现有的运动器械材料,分高低结构进行探讨,有自制的材料投放,从颜色、形状、材质等各方面考虑,不仅满足幼儿的兴趣,还考虑运动中投放的适宜性,但是在自制的材料中没有很好的凸显我们的乡土运动特色。在中班空间有效利用的研究中,老师们根据各班的教室场地,教室外走廊、楼梯的利用,进行了研究,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空间中高空的利用、楼梯的有效利用等,还没做到全面有效的利用。大班关于有效观察与指导的研究中,老师能关注运动中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材料投放和场地布置中有层次性的体现,并且能关注到幼儿的兴趣点,进行生成和拓展,还能和幼儿进行及时的互动沟通,让孩子们在运动玩的更有趣。

每月一次的大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次的大教研活动都会分四个板块进行展开,分别是:信息速递、常规教研、专题教研和活动预告。及时分享市、区内获得的一线教育教学信息,如:教研室施主任关于松江茸北幼儿园户外运动的照片分享;区教学新星金雅文老师在区教学工作会议上的发言《追梦少年的成长记》;教学月活动中“丰富学习经历,支持主动发展”,教育局周文叶副局长解读“丰富”一词,和莺莺幼儿园黄凯园长关于中“经历、经验、关键经验和目标”的关联;常规教研中有对保教质量分析的反馈、理论学习、网上自学等内容;专题研究中有分组学习《运动》中基本动作活动,遴选适合室内运动的内容、学习指南中关于幼儿在运动中的发展目标,还组织了一场围绕“室内运动方案制定、区域划分、材料的选择”三个问题开展分组研讨活动,现场观摩室内运动场景,分享交流优秀的室内运动方案,业务园长分享自己的室内运动教研故事《室内运动中一颗“耀眼”的小星星》,在一学期的室内运动研究中,我们整理了13份室内运动情境性方案,每个年龄段各动作发展的室内运动方案,12篇关于室内运动的教研故事,利用寒假修改完善教研故事,下学期开学初进行分享交流。

三、队伍建设:丰富学习经历,关注教师发展

1.外出培训多,内容涉及面广

本学期我园教师外出培训的人次达到了108次左右,其中片级培训共计11次,涉及语言、美术、建构、点心制作等丰富多样的培训,区级培训两次是关于语言专题培训,另外还有区级的教学月展示活动,片级的教学月展示,“爱上课”工作坊学员交流活动,课题开题活动、绿色共同体活动,共计21次的活动。

2.教学月展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今年我园在“一人一课”的教研课基础上,根据活动内容和执教情况,选定了大班组的祝旖旎老师和姚瑶老师,中班组的任佳怡老师和张婷老师,小班组的陈云老师上“一课三研”,并且第三研时在园内进行教学月展示,其中陈云老师作为崇东片“爱上课”工作坊的学员,代表我园进行了“爱上课”活动的交流展示。我们三个年龄段分别成立了研讨小组,从选材到活动目标的制定、环节设计的架构等都进行了一步步的研讨。第一次教研,组内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围绕“活动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重难点的制定是否准确”“组织形式是否适宜”“教育手段是否有效”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第二次教研活动,执教教师进行片段教学,继续磨课,完善活动设计。最后第三次的教研活动时,分别拍录像,在教研活动时大家再一起回放点评。从教具的摆放与出示、音乐的衬托选择、教师的回应有效性等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优点,指出不足,形成进一步的方案。

四、幼儿发展:家园合力促发展,亲子活动显温情

让幼儿的每一步成长看得见,关注课程实施与幼儿经验的融合,结合家长社区资源开展各类亲子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幼儿头脑奥林匹克亲子擂台赛活动

为了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与能力,结合市、县相关活动,我园组建了头脑奥林匹克亲子擂台赛兴趣小组,并组织开展各项项目活动,有“纸车跑圈”、“低空飞行”、“智能服装秀”、“竖立的伞骨架”和“智能社区”五个项目,家长和孩子们在兴趣活动中获得了有益的成长。

2.亲子系列活动

(1)“敬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培养孩子尊敬老人、亲近家人,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好家风。九月份我园开展了大班“敬老爱亲,你我同行”的亲子绘画活动。

(2)为了展现“快乐游戏、快乐成长,让智慧在孩子的指尖跳动”的科学理念,十二月份我园开展了“欢乐建构,创意无限”的亲子建构活动。

亲子活动教案篇6

《亲子园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这一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使家长的教育行为方式日趋科学,使婴幼儿的潜能开发更为充分有效,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共同推进0岁一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

【关键词】亲子园;亲子园课程;教学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9-0008-06

【作者简介】徐剑眉(1977-),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幼师世纪城旗舰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公布《2001年世界儿童状况》时指出,保障儿童权利应该尽早入手,因为通过健康投资以及提供社会服务等措施,在儿童的健康、教育和营养方面进行早期投入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将来必然会产生丰厚的回报。这表明,儿童的早期教育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早期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重视和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2003年3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10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发展幼儿教育,提出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为每个0岁~6岁的婴幼儿及其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的早期教育服务。这些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早期教育的发展,为推动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据。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婴幼儿早期教育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有关0岁~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日益增多。如庞丽娟/李辉合著的《婴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徐云主编的《儿童早期教育与训练》(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鲍秀兰主编的《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楼必生著的《科学教育:先学前期儿童潜能开发――0-3岁儿童潜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武汉大学的“零岁教育方案”等。这些研究都从某一个层面对0岁~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进行了论述,既有理论的,也有实践的,可谓成绩卓越。

从1998年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很多亲子园。那时开亲子园的,并不都是从事幼教工作的,而是看中了这个市场和商机,因此在办园理念和课程设计等方面有很多偏颇,在研究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许多做法缺乏理论的支撑;2.实践研究的时间不长,还没有显出预期的效果;3.商业炒作成分较多,研究成分较少,影响方案的科学性和生命力;4.这些研究大都各自为政,所研究的只是侧重于该领域的某一方面,显得零星而不全面。在这种状况下,开发和研究一种适合0岁~3岁婴幼儿年龄特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亲子园课程,就显得尤为迫切。

亲子园课程,是专门为0岁~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设计的教育模式。它能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婴幼儿进行大脑潜能的开发,促进其在身体、生理、心理、行为诸方面得到健康平衡的发育和发展,使其获得多种早期经验,为今后身心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所以,《亲子园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这一课题,旨在填补0岁~3岁婴幼儿教育的空白,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得以提高,使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日趋科学,使0岁~3岁婴幼儿的潜能开发和干预更为有效和充分,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推进我国亲子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二、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通过科学性、实用性、互动性、可操作性的活动,发展婴幼儿的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等能力,使婴幼儿的成长需求得到满足,并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亲子园课程。

(二)立足本园,总结一套适合本地区、本园的亲子园课程体系,及对家长系统进行保教指导的策略,帮助家长获得科学育儿经验,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使亲子园家长由自然型家长转化为教育型家长,优化亲子关系。

(三)培养一支具有亲子教育理论和经验的教师队伍,创建一个高质量的早教基地,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四)了解我市0岁~3岁幼儿早期教育现状及需求,为亲子园顺利开设提供可行性报告。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园的亲子教育模式,为亲子园建设提供指导、设计和实施,总结亲子课活动方案,为当前亲子园开展和以后亲子园运作提供资料。

(五)探索如何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社区0岁~3岁早期教育服务形式,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保教知识宣传,使部分散居婴幼儿及其家长得到保教知识指导,提高教养水平、总结出0岁~3岁亲子教育的活动设计。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一)调查研究法

以幼儿园所处社区为中心点,辐射到周边社区调查家庭实施0岁~3岁婴幼儿教育的现状。

1.调查亲子园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现状及家长对亲子园课程的需求。

2.调查我市其他亲子园的课程设置及有关情况,以便参考借鉴。

3.调查婴幼儿已具有的各种能力处于何种发展阶段。

(二)行动研究法

根据0岁~3岁婴幼儿发展和生理及心理特点,设计亲子教育的活动方案,用以指导0岁~3岁婴幼儿教育,同时又依据活动方案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改,完善方案。

(三)案例分析法

根据0岁~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的特点,分析个别案例中的教育实践,并进行总结评价。

(四)经验总结法

主要是将音像资料和文字记录资料及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形成文本材料。

四、研究的结论与成果

(一)探索出亲子园课程实施中教师成长的策略

优秀的亲子师资队伍是亲子园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所以,我们挑选出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喜欢孩子、乐于钻研、基本功过硬的教师,作为亲子教师的培养对象。我们制订了课题活动制度,制定出亲子师资培训计划和制度,将师资培训和严格管理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总结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通过园本培训和课题研究,提高亲子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园本培训是实现亲子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参加课题前,我园的亲子教学仅在一个亲子班开展,亲子教师是兼职的幼儿园教师;参加课题后,我园开始培训自己的亲子教师。我们园本培训每月一次,园本教研每两周一次;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教研课、观摩课。经过培训,教师们了解了0岁~3岁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研究出了比较适合婴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学会了如何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何通过宣传,让家长知晓我们的教育理念,让家长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让婴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与此同时,教师们的教科研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和进步。

2.建立亲子教师成长档案,促进亲子教师的自我反思。

我们以园本培训为载体,为每一位亲子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关注教师个体的职业成长生涯,探索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问题,提升教师教育的指导质量。成长档案中,收集了教师专业学习成就和进步的材料,有个人发展规划,有每次教研活动的记录和分析材料,有教师个体观摩学习进修等资料,真实反映出教师专业成长历程,能够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不断提高。园方通过教师成长档案,进行跟踪和分析,解析教师的优势与不足,自然就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借助专家辅助、外出学习考察、网络交流等形式,提升亲子教师的专业层次,拓展教师的研究视野,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从而加速了亲子教师的成长步伐。

(二)总结出实施亲子园课程的策略

很多人认为“0岁~3岁亲子教育”是一个无所不装的“筐”,因而整个市场“杂”“乱”“盲目”“功利”。其实,0岁~3岁亲子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优化的课程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一项包括教育理念、课程结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技术在内的综合性、整体性的教学实践研究。

1.亲子园课程的准确定位

据不完全统计,徐州大大小小的亲子早教机构有几十家。主要有四种类别:幼儿园办的亲子班、个人举办的早教机构、社区里办的活动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办的早教咨询中心。我们认为,“0岁~3岁亲子课程”不能等同于智力开发,亲子园课程的意义也应是为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指导。我们的课题是以家长为突破口,突出对家长的指导、教育内容在家庭中的延伸以及对婴幼儿的适宜刺激与有效引导。

2.亲子园课程的科学实施

既然研究亲子园课程,首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给予家长和孩子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科学的。我们的主要观点是:

(1)亲子教育是近年来的新生事物,它离不开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体现。应逐步实现一体化亲子教育,采取多种方式让社会了解婴幼儿早期开发的重要性,鼓励家庭和社区参与到亲子教育中。

(2)亲子教育课程应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握成长的敏感期,寓教于乐,让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游戏中有所获得。同时应结合园本课程,开发出富有特色的亲子教育课程。

(3)课题研究小组,应不断了解学习吸收国际最前沿的早教理论,定期观察亲子教育活动中婴幼儿的反应与表现,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性的亲子课程作准备。

(4)亲子教育的内容与项目应不断拓展,满足不同家长与市场的需求,如婴幼儿心理咨询与矫正、婴幼儿游泳、婴幼儿抚触、准妈妈课程、户外训练等等。

(5)亲子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应注意课程在家庭中的延伸和渗透。

为了科学实施亲子园课程,我们把握住以下几点关键因素:

(1)课程:课程绝不只是教材,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亲、子、师三方相互作用,共同探求新知、沟通情感的过程,也就是一种复杂的“会话”,即强调经验和体验的建构。

(2)教学:教学不再是教孩子学,而是师生、家长的交往。所谓交往,即三者之间通过会话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产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3)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同时增添了对家长的指导以及对教师提升方面的目标。

(4)教师观:教师是孩子潜质的开发者,是家庭育儿的引领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孩子成长的合作者。

(5)学习方式:0岁~3岁婴幼儿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对宝宝学习和发展的关怀、支持和熏陶。我们根据亲子园课程参号性、互动性、科学性、趣味性的特点设计活动,遵循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开展活动,更多地借鉴现实生活情境,激发婴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积极建构了亲、子、师三方互动的学习模式,即教师传递给家长、家长传递给孩子、孩子反馈给教师和家长,让三方在探究、参与、合作、发现、体验中共同成长。

在我园的亲子教育课程中,更多的是通过亲子游戏的形式,指导家长,促进婴幼儿发展。从广义上讲,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配合交流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亲子游戏,在亲子课程开展初期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平时教学中从没遇到过的问题,如:精心设计的游戏不受欢迎;游戏过程中家长跑来跑去,追逐自己的孩子……游戏结束,教师往往身心疲惫,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对此,我们进行了主动学习,实践后进行反思、总结,再实践再总结,逐步地使参与活动的三方(教师、孩子、家长)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并整理出一些经验来。如反思怎样的游戏受欢迎?首先要考虑游戏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具体来讲,有内容的趣味性、丰富性、材料的操作难易度等。其次,要考虑内容是否适合亲子共同游戏。以往我们有些游戏只适合孩子单独玩,家长就无所事事了,而一些美工劳作类的游戏,往往是家长包办着做,孩子就没有了参与的机会,这也是游戏不受欢迎的因素。另外,在游戏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时间的把握、调整,动静游戏的搭配、衔接等,使游戏的开展波浪起伏、推向高潮,始终吸引着孩子和家长的参与。

(6)评价: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了我们原有对亲子园课程评价标准的认知,目前,我们还在不断努力探索,以期形成一套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价值取向上向情感、健康(身体、心理、身体适应)、社交、能力、习惯等方面拓展,评价对象由单一的幼儿评价发展为对幼儿的评价、对家长的评价以及对教师的评价。通过评价,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显性教育价值和隐形教育价值。

3.亲子园课程的系统整理。

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音像资料和文字记录资料及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形成文本材料。由于措施得力,该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和显著的成效。

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初步建构起一个亲子园课程的理论框架和教学系统;在实践成效方面,体现出了家长、孩子、教师、课程、亲子园、推广等六个方面的实践意义。课题完成了独具特色的三本亲子园手册:《宝贝计划之案例篇》《宝贝计划之家长指导篇》《宝贝计划之教案篇》。2010年9月,由我主编,由课题组成员参编的《0―3岁亲子教育实用教材》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在我市部分亲子园和幼师下属的各实验园进行使用和推广,直接指导了亲子园教育和婴幼一体化教育的开展,使亲子园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上了新的台阶,对本地区幼儿园亲子园、班建设起到了指导、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研究出对亲子园家长进行教育教学指导的策略

要实施优质的早期教育,首先要提高的就是家长的早教意识和早教技能。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对家长的教育教学指导作为研究的重点,以亲子游戏为载体,以专题讲座、互动课堂、沙龙论坛、大型活动为推手,开展家长特色活动,全面提升了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水平。

亲子园主要开班形式有:

1.托班:我们积极探索如何利用现有的托班设施设备,发挥其作用,为社区散居婴幼儿所用。

2.双休日亲子园:这也是幼儿园创办亲子园的形式之一,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科学地进行延伸和拓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操作流程等。

3.准爸爸准妈妈班:进一步形成准爸爸准妈妈培训班的操作模式;了解准爸爸准妈妈们的需要,完成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

4.社区早教指导和入户指导:摸索出了不同家庭的指导策略。

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科学的课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能够发展孩子的能力。这就要求课程活动既能够利用和发挥孩子现有的能力,又能够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

2.家长要能和孩子平等地参与到课程当中。家长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应当是课程的参与者,并且跟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

3.课程的形式应该注重相互配合,家长能自然而然地引发孩子智能的发展。设计的各项活动应让婴幼儿主动寻求家长的配合,这样家长就能顺理成章地教给孩子一些知识和技巧。

4.整个课程过程要能够给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带来乐趣。要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而家长则能够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

针对以上课程特点,我们对家长进行教育教学指导的主要要点在于:为婴幼儿创造安全的、具有激发性的环境,鼓励他们操作、探索、尝试,使他们在挫折和经验中进行学习。同时,在组织过程中,着重三个部分:游戏前对内容、环境、材料、家长要求的准备;游戏中气氛的营造、内容的实施、针对不同参与者的种种表现给与有针对性的指导;游戏结束接受家长的咨询、教会家长在家庭中的教育延伸等。如亲子游戏是教孩子玩,还是指导家长怎样和孩子玩?这是关于游戏指导对象的问题。初期,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指导者和玩伴,结果游戏组织得很辛苦。孩子们不听,家长们忙着训斥自己的孩子,结果仍不清楚怎样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当教师担当了某个孩子的玩伴,他的家长就袖手旁观……为此,我们进行了“亲子游戏该组织谁、指导谁?”的讨论。根据几次的实践反思,我们认识到,这些在家长陪同下,一周来一次的小年龄孩子,对老师的熟悉、亲近程度是远远不及家长的,即使是与老师熟悉的孩子,此时也是要粘着家长的。在游戏中,如果教师要求孩子安静下来,看老师、听老师说,孩子大多是做不到也不情愿的,他们的脸往往转向了家长,游戏也就开展不起来了。但是换个对象就不一样了。家长能很快理解游戏的玩法,承担起指导孩子游戏的义务;他们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习惯,会用各自相应的办法吸引孩子游戏;希望孩子获得快乐,有好的表现的家长们,参与时显得积极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而教师此时的任务是观察,给有需要的家长提供帮助或指导。

同时,家长特色活动的开展,使家长们对0岁~3岁亲子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深刻,意识越来越浓厚,亲子园课程对家庭亲子教育实施了具体而有效的辅导。如特色活动《妈妈老师好》,请热心教育工作或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家长,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一名助理教师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实际操作自己独到的教育技能和方法,并与教师、家长共同分析、分享;如常规活动《今天我解读》,每一次的亲子活动中,教师们都会向家长讲解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准备此游戏?2.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3.在家中家长可以怎样延伸?如创意活动《游戏总动员》,家长通过举一反三在家中创造的游戏与其他家长共同分享或是将自己小时侯玩过的、有意思的,同时,可以促进孩子们得到很好发展的游戏与大家交流分享;再如各类大型活动,《活力宝宝大赛》《亲子圣诞嘉年华》《家教聊天室》以及亲子采摘、亲子户外、亲子植树、亲子游艺、亲子制作等体验实践活动,延伸了课程的内涵,扩大了亲子教育的影响,更加有效地实施了对0岁~3岁婴幼儿家长的教育指导。

(四)摸索出促进亲子园长足发展的有效策略

通过此项研究,直接指导了我园亲子园教育和婴幼一体化教育的开展,使亲子园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上了新的台阶,对本地区幼儿园亲子园、班建设有指导、辐射、带动作用。

在教改教研、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踊跃参与,积极研讨,使课题焕发出勃勃生机,研究成果的推广也为学校的发展、亲子园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将成果内化为亲子园的常规教学行为。

这包括理论学习的方式改进,教师的反思行为的确认,新教学方法应用,研究交流的形式的优化、教学模式的运用等。

2.用成果推进亲子教育新的课题研究。

这包括亲子师资的培训,对亲子教师和婴幼儿成长的评价,教学方法的创新等。

3.以成果改进亲子园的教学管理。

这包括对亲子教师的评价方式,课堂教学对亲子教师的基本要求,对教师理论学习的整体勾划,骨干教师开展专题研究的基本模式等。

4.让成果成为开展教育科研的基本模式。

五、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的尝试与研究,使我们越发感受到0岁~3岁亲子教育是场革命,是从教育孩子到父母自身教育、是3岁~6岁幼儿教育向下延伸至0岁~3岁亲子教育的革命。目前,我们会将我们的经验进行分享和进一步推广,同时也会继续坚持,不遗余力地深入研究,我们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努力的方向:

1.早教市场行业规范,对从业者实行职业准入制度。

2.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的早教网络的构建。

3.和家庭及社区合作制订课程计划、课程管理、课程评估及家教指导的实效评估。

4.成立亲子教师志愿者资源库,建立专业的亲子师资培训,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0岁~3岁亲子教育中来,并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同时,全面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水平,科学地为家庭提供服务与帮助,为社区服务注入新的活力与理念。

5.发挥骨干示范园的辐射作用,开展社区辐射、城乡早教结对活动。

6.进一步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亲子教育课程,增加课程中对婴幼儿的观察,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富有地方特色和关注个别差异的个性早教课程。

亲子活动教案篇7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给予关注和解决。本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矫正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努力。

关键词:

留守儿童;问题矫正;策略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随之增多。他们常年不在父母身边,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的身心出现问题,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基于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留守儿童问题矫正的策略与方式方法。

一、建立成长记录档案

建立留守儿童详细资料档案,重点记录留守儿童个人、家庭成员包括思想、学习、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利于教师适时对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引导、指导、鼓励。有了成长记录档案,学生的变化和进步就能一目了然,不仅记录他们成长中的点滴进步、获奖情况,还要记录他们的苦恼困惑、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帮助、转化他们的具体方案与措施。这样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就能有的放矢、卓有成效。我班一名男生本来学习上问题不大,表现也不错,但自从升入五年级以来成绩一直下滑,学习懒散,经常调皮捣蛋,打伤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特别不服教师的管教。经了解,原来该生的父母今年刚离异并均去外地务工,留他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老人觉得孩子可怜,只知疼爱、不懂教育,对孩子心理及情感受到的伤害也不知如何排解,使得孩子的心理和情感迷茫、失落,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摸清了该生的症结所在,我便对症下药,帮助他很快走出低谷,不仅表现进步,而且学习成绩迅速提升。

二、让孩子感受亲情

许多留守儿童都误以为父母离家外出是不爱他、不在乎他、不喜欢他了,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逆反心理。小学阶段的孩子身心脆弱,离不开家长的疼爱和关怀教育,长时间感受不到亲情关怀,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疾患和行为偏差,不仅学习跟不上,而且难以身心健康地成长。帮助留守儿童感悟亲情、沟通亲情,可以有效地满足其对亲情的渴望。于是,我们一方面通过主题班会、亲情作文等活动,让学生倾诉出对父母的思念、依赖;另一方面利用节假日和学生生日的机会,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与父母通过亲情电话或者微信感受亲情与关爱,消除心理、情感误解。这样的活动虽然无形中增大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但使孩子的心理得到了疏导,情感得到了交流,利于学生形成活泼开朗、阳光向上的性情,教师再忙再累也是值得的。

三、丰富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留守儿童缺少与家人的相处,往往内心孤独,于是我们致力于改变学校过于单调、枯燥的学习与生活。一方面,在教学中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和展现特长的机会,使他们充满信心,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留守儿童的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校生活对他们的吸引力,以期淡化他们对家人的思念,燃起对学习生活的热情。如开展各种形式的班队会活动,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才艺展示、精品作文欣赏、健康游戏、看电影等活动。这些活动让留守儿童置身于学校大家庭中,使他们体验到了生活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四、做好帮扶工作

亲子活动教案篇8

三八节亲子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意义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亲子活动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幼儿与家长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的一种活动。因此,随着此次三八妇女节的到来,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这次亲子活动,让幼儿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通过表演节目和妈妈一起游戏,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二、活动主题:我爱妈妈

三、活动目标:

1.知道三八节,并用各种方式向妈妈表示祝贺。

2、通过和妈妈的一起游戏,增进幼儿与家人之间的情感。

3、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1.通知妈妈或者女性家长来园参加亲子活动。

2.准备游戏需要的材料。

3.布置活动场地。

五、具体活动方案:

(一)场地安排:

1、小班各班以班为单位在教室进行活动。

2、中班及大班以年级组为单位在活动室开展活动。(其中,中班做好预案,如天气好,在操场开展活动。)

(二)活动流程:

1、主持教师向妈妈们致欢迎词。

2、幼儿表演节目给妈妈看。

3、亲子游戏。

4、献朵花儿给妈妈。

5、活动结束。

三八节亲子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目标

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

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通过表演节目和动手制作,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二、重点和难点

知道三八节,并向妈妈表示祝贺。

三、材料准备

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妈妈在家里辛苦做事以及在单位辛苦工作的录象。

在家观察妈妈做的事,或和妈妈谈谈单位里做的事(教师可适当地交代任务:“看看你妈妈在家里做了什么事,”或者“妈妈在单位里做什么事”)。

老师创设环境:“妈妈喜欢”的物品展览会。(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准备好搭建舞台的材料。如积木、桌布、花盆、彩色纸等等。

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四、设计思路

本活动通过三八妇女节,为妈妈开展庆祝活动,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从而培养能力激发幼儿主动活动。

中班幼儿很依赖妈妈,单很少体会妈妈的辛苦,也很少想到为妈妈做事,所以,活动设计,尽可能激发幼儿体会情感;中班幼儿单独表现、表演的能力都较弱,所以,在设计时,尽可能引导幼儿共同来完成一件事。

五、活动流程

讨论表演的节目——搭建大舞台——庆祝活动——送礼物

(一)讨论表演的节目

讨论表演节目的内容,确定节目单。

1、说说三月八日是什么节。

2、讨论表演节目的内容。

说明:告诉幼儿“我们为妈妈开一个庆祝会,说说庆祝会上,愿意为妈妈表演什么节目”。

3、制定节目单。

说明:老师可引导幼儿合作为妈妈表演。节目内容可以是说明:座位安排,可让妈妈坐在舞台前,幼儿坐在周围。

活动进行。

(1)主持人引导幼儿说说庆祝会的意义。

(2)按节目单表演节目。

说明:幼儿在表现自己时,感受到快乐的情绪,同时也使妈妈为自己孩子的表现在高兴。主持人的语言应根据节目内容有所设计。

(3)播放妈妈在家做事和在单位做事很辛苦的录像。

说明:录像将平时幼儿熟视无睹的内容显的直观真切。因而能产生较大的感染力。录像可以是教师设计录制的,也可以是班上某一家长的。

(4)妈妈说心声。

说明:通过妈妈代表说心声,体会妈妈爱“我们”的情感同时也激发幼儿爱妈妈。

(5)集体表演《我的好妈妈》。

说明:幼儿在体会爱妈妈的情感中,表达爱妈妈的情绪。这时应该是感情的高潮。也是庆祝会的高潮,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尤为重要。教师可作为主持人充满激情地组织表演。如,当幼儿说完悄悄话,教师可以说:“我们的悄悄话,是我们的心声,妈妈,谢谢您们,妈妈,祝您们节日好”幼儿齐:“祝妈妈节日好”掌声响起。

(四)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当然,制作礼物也可以放在庆祝活动前进行,那么,礼物便可在庆祝活动结束前赠送。

和妈妈一起观赏展览会。和妈妈一起说说喜欢什么。

说明:展览会里的物品,可以是妈妈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是学习用品、范围广一些为好,以免引起误导。

制作礼品

(1)老师制作,幼儿观察议论制作方法。

先在粉红色的纸上画上妈妈最喜欢的东西。选择妈妈喜欢的色纸,做一朵花,粘在画的一角。

说明(1):由于幼儿在表现能力上的差异,所以,老师在示范“礼物”之后,还应在环境中提示一些典型的“礼物”范例。同时鼓励幼儿积极想象。

(2)“花”的制作方法,可让幼儿边讨论边明确方法。如。教师可出现预料中的错误,让幼儿分辨。

(2)祝贺,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送礼物中,体会和表达爱妈妈的情感。教师可一道幼儿说些祝贺的话,如:我送妈妈连衣裙,祝妈妈永远漂亮。

(五)建议

本设计可分多次进行。

以后,可产生幼儿的“我帮妈妈”纪事本,主要记录幼儿如何减少妈妈的辛苦。

活动主题:我的好妈妈

活动意图:现在的孩子在家都具有特殊的地位,集宠爱于一身,是家中的“小霸王”。然而,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必须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学会爱,因此,我们借“三八”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为妈妈开展庆祝活动,激发孩子爱的情感,并让孩子在快乐的活动氛围中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

2、关心妈妈,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

3、愿意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时间:3月8日——3月12日

活动内容:

1、体验活动:照顾蛋宝宝

大班、学前班的孩子每人带一个生鸡蛋,小、中班的孩子每人带一个熟鸡蛋,运用自己的智慧,在一天的各项活动中,照顾蛋宝宝,而不让鸡蛋摔坏,体验做妈妈的辛苦。

2、我眼中的妈妈:

祝福好妈妈:小班幼儿每个人对妈妈说一句祝福语。

夸夸好妈妈:中班幼儿夸妈妈。

漂亮的妈妈:大班每个幼儿给妈妈画张相。

妈妈的新发型:学前班幼儿每人为妈妈设计一个新发型

(以上活动有各班教室做好详细记录,并布置主题墙,让妈妈们感受孩子们的爱)

3、我爱好妈妈:

每天离园之前老师都请小朋友每天回家都做一件事:有时是帮妈妈拿鞋子,有时是帮妈妈倒茶,有时是给妈妈唱一首歌,让幼儿在此过程中学会爱,学会关心。

三八节亲子活动方案三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培养幼儿的基本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三八”妇女节之际,特举办本次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充分了解母亲,真正从内心感到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以及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主题:

妈妈,您辛苦了

三、活动方式:

(一)活动组织

为了把这次主题活动真正搞出成效,我们年级组以各班为单位展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二)活动宣传

1、活动通告。

2、每班收集一名身边的优秀妈妈的优秀事迹,并请她们带好照片。

(三)活动准备

1、三月一日布置幼儿观察妈妈每天都在做些什么?(有条件的可到妈妈单位去看一看,了解她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量,体会其中的辛苦。)

2、开展“妈妈,您辛苦了”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想、看、找、做,真正理解妈妈,体谅妈妈,主动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一看:妈妈从早到晚都在做哪些家务,或到妈妈单位看一看。

二想:这么多年来,妈妈都为你做了些什么?哪些事令你最感动?

三找: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妈妈的?是否尊敬她?是否替她分担了家务……找出不足及改正的办法。

四查: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历史上典型的母爱子、子敬母的事例。

五做:主动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碗、叠被子……将孝敬父母落实在行动上。

3、将以上要求整理成材料,准备在主题班会上交流、汇报。

四、活动安排:

1、3月1日-3月7日

(1)了解妈妈(奶奶、外婆、奶奶)的生日;

(2)了解妈妈(奶奶、外婆等)的爱好

(3)帮助妈妈(奶奶、外婆等)做一件家务事;

(4)给妈妈(奶奶、外婆等)送一份礼物(或一束鲜花);

(5)有条件的,提倡用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的形式给妈妈发送祝福语;

2、3月8日

(1)清晨,对妈妈说一声“我爱您”;

(2)请妈妈到幼儿园开展“庆三八——包馄饨”活动。

(3)召开“妈妈,您辛苦了!”主题班会,邀请本班母亲参加。

(4)放晚学回家后为妈妈(奶奶、外婆)按摩十分钟、和妈妈拥抱五分钟

(5)陪妈妈(奶奶、外婆)睡一夜觉,体会爱的温馨。

 

三八节亲子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幼儿园三八妇女节亲子活动方案2016年3篇

2.2015年幼儿园三八节活动方案汇总

3.妇女节亲子活动方案三八妇女节亲子活动方案

4.庆三八亲子活动方案

亲子活动教案篇9

关键词:单亲母亲;帮扶机制;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07-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亲母亲”这一群体逐渐被人们所熟悉,群体数量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生活压力、身心健康、子女教育等,压得她们喘不过气,在艰难生活的同时也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如何去帮助她们,如何调动社会各项资源去建立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是现在亟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单亲母亲基本情况

单亲母亲面临着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在实践调查访问过程中,了解到她们主要被经济问题、就业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以及身心健康问题等困扰。现在社会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单亲母亲这一群体也不例外。据调查了解,单亲母亲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只占少数,绝大多数都属于生活困难人群。她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工作收入、低保,月收入还不超过500元,远远达不到基本生活保障的要求。同时由于文化程度低造成了就业难以及子女教育难,这一层面上更加剧了经济的拮据。当面对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双重角色冲突时,加上生活的重担使她们显得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憔悴和沧桑,承受着心理上的各种煎熬,离婚后的指责、丧偶后的悲痛、子女沟通难的压力、负面情绪无法释放等,生活的阴霾笼罩在她们心里。

二、现有帮扶支持现状及局限性

社会帮扶支持及现有的社会支持域,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一般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应该由政府、社会、单位、家庭及受助对象自身潜能发挥机制等组成(王琳,2005)。

1.政府主导亲友为辅。我国的社会救助工作传统上由政府主导,随着社会对单亲母亲群体的关注日益增长,政府也开始将更多的关注投放到这一群体身上。相关数据显示,淮安市政府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出台关于帮扶单亲母亲的政策,全市设立单亲特困母亲帮扶基金600万元,每年将资助每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1000元。从民政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住房帮扶、司法帮扶、残联帮扶以及妇联帮扶更全面地救助单亲母亲家庭。妇联承担着对单亲母亲关怀与支持的责任,提供一些临时的生活救助以及精神上的慰问,并联系发动社会的力量帮助单亲母亲家庭。社区是人们生活的载体,它提供人们安心栖息的场所,例如为单亲母亲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争取就业机会;帮助她们辅导子女功课,减轻心理压力;开展一系列文娱活动,让单亲母亲参与其中。单亲母亲脱离困境目前主要依靠的还是政府、妇联、社区层面的支持。此外,亲人、邻里、社会组织机构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面临困境时他们提供了最温暖的支持。在调查了解中,90%的单亲母亲家庭都得到过亲友、不同组织的不同程度的帮扶。

2.当前帮扶支持的局限性。①帮扶领域狭窄,虽然社会各层面都提供相应的帮助,但是具体的帮扶领域很窄,例如就业帮扶只提供一些就业信息,没有落实到就业培训等实处;教育帮扶仅限于学校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医疗帮扶仅仅局限于一些特定疾病,对于其他的重大疾病,单亲母亲根本没有经济能力去承担。②服务周期较短,不同的帮助措施在不同的地方开展,但是大部分都存在周期短的问题,就像妇联只在节假日的慰问,不免减弱了诚意;其他的各种技能培训也只是“3分钟热度”,只是解决了燃眉之急,这样表层次、短期性的帮助,无法从根本解决单亲母亲的困境。③缺乏专业素养,针对一个群体开展救助服务,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帮扶机制,从各个层面搭起框架组织。但是在单亲母亲帮扶措施中没有专门的领导机构,起不到统筹的效果,也没有具体的方案措施和专业的工作人员,导致效率不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至少三分之二的社区缺乏专业的服务咨询点,也没有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帮扶的过程中也就缺少了专业性。

三、建立有效长期的帮扶机制

家庭结构不完善,单亲母亲自身的限制以及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使本就发展基础很差的单亲母亲家庭很难获得摆脱困境的资源与机会。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这些家庭处于物质(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和社会贫困的三重贫困之中(董云芳,2010)。然而目前局面性、短期性的帮扶机制未能有效地解决她们的问题,如何建立全面的、长期的帮扶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各方面调查结果,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结合社会工作视角探讨如何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关爱单亲母亲。

1.政府主导力量的推进。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为单亲母亲提供帮助,建立相关的政策并实施,保障单亲母亲的权利以及权益。①互助网络平台的建设。单亲母亲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离婚率的不断上涨,单亲母亲的队伍逐渐壮大,这就意味着单亲母亲数量以及规模在不断变动,建立完善的单亲母亲网络体制是必要的。一方面,方便单亲母亲信息登记和资料的汇总,能够及时了解其群体的确数;另一方面,有利于帮扶措施和方案的实行,针对单亲母亲的不同需要给予帮助,这样就具有针对性且效果显著。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单亲母亲群体,发挥社会力量,借助媒体扩大单亲母亲的影响力,制作单亲母亲宣传片、宣传栏,在提供救助的同时更懂得尊重她们,理解她们的艰辛。②社会救助机制的完善。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离不开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协作,制定社会救助政策,建立社会救助机制,能够有效地帮助单亲母亲解决生活问题。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是最基本的,当接近30%的单亲母亲家庭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时候,我们能体会到实行这一项政策是多么重要,对于那些特困单亲母亲家庭有必要将其纳入低保系列。提供住房救助确保了社会救助体系的平等性,安排一些经济适用房并对单亲母亲家庭提供特殊住房贷款,给予她们最大范围内的优惠,保证她们有房住,有安身立命的栖息处。而医疗救助给单亲妈妈提供了奋斗努力的身体保障,提供健康咨询点、定期免费体检等。在教育救助方面,给予单亲母亲家庭子女提供教学优惠政策,帮助他们申请助学金,从政策上贯彻落实。社会的不断发展,追随着西方国家的脚步,我国也在不断扩大社会福利。享受社会福利是每个人的权利,从社会福利政策到一套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自上而下高效执行,从根本上解决单亲母亲的生活困境。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借鉴与运用。从社会工作的角度主要是结合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种工作方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建立具体、长效的单亲母亲帮扶机制。①个案工作,人与人最好的沟通就是面对面,个案工作正是采取了此形式与案主更好地接洽,给案主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帮助。在个案工作这一层面,我们可以给单亲母亲提供以下帮扶:一是,拓宽社会救助渠道。在调查访谈过程中,H女士是家庭比较贫困的单亲母亲,因为原来的工作致使腿部受伤造成行动不便,现在下岗在家,还要供女儿上学、照顾婆婆,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户口的原因申请不到当地的低保户资格,了解到她的大概情况后,我们走访当地民政局以及残联中心,为H女士争取低保户资格,经过几番努力最终成功。从这一情况中我们了解到第三方力量的重要性,了解和准确把握单亲妈妈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行之有效的长期“一对一”帮扶行动,借助社工的力量拓宽单亲母亲社会救助渠道。二是,疏解心理隐患。所调查的95%的单亲母亲心理上都存在隐患,担心子女的教育问题、工作问题、与人相处问题、以后生活状况等,这些问题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帮助她们释放自己的压力,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积极面对生活。②小组工作。从小组工作层面建立帮扶机制主要是借助小组的力量达到共同进步、互帮互助的效果。一是,成立单亲妈妈互助小组。单亲母亲作为一个孤独的个体需要他人给予的精神支持,项目过程中成立的“单亲母亲俱乐部”让她们有更多时间彼此交流,明白自己不是孤单的一人。同时定期组织一些活动,丰富她们的业余生活。还可同步开展治疗小组、社会化小组等。二是,建立结对帮扶小组。调动社会阶层的力量,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结对帮扶单亲母亲家庭,不仅给予其经济上的直接帮助,还要摆脱这样单一的经济救助形式,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比如企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建立一套长期的帮扶方案,解决单亲母亲就业问题。③社区工作,集体的力量总是强大的,社区工作方法的理念就是充分利用公共资源,集合大家的智慧解决居民问题。运用社区工作方法解决单亲母亲问题。一是,建立创业就业培训体系,现在单亲母亲很多在非正规部门就业,从事短期的临时性的工作,而这使得她们处于“高风险、低技能、低收入、缺保障”的不利境地(何兰萍,2007)。提供就业信息,定期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职业培训,让单亲妈妈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自主创业机会。二是,成立子女教育辅导中心,定期开展公益讲座,为单亲妈妈解决关于子女教育的困惑,同时开展一些知识讲座,给她们提供一个自我学习的平台,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以更好地与子女沟通。例如每周开展单亲母亲家教培训,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庭幸福指数。三是,成立心理咨询工作室。在个案工作中也提到了心理辅导,社区工作理念与其不同的是,社区工作理念的侧重点是让社区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工作点,让单亲母亲有一个专业的场所来咨询。所以在社区内建立心理咨询工作室是非常必要的。除以上措施,还有法律援助中心,普及相应的法律知识,让单亲母亲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利。义务提供婚恋介绍,给单亲妈妈寻找第二幸福。同时社区还定期组织志愿者服务,这在一定层面上也起到了长效帮扶的作用。社区通过组建“家庭资源中心”,协助单亲妈妈家庭提高自身潜能,应对家庭困境,恢复和发展其社会适应功能。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单亲母亲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来更好地解决她们的困境。要调动社会各层面的力量、资源从深层次改变她们目前生活状况,帮助其建立自信、自强、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王琳,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中的政府责任[J].南方经济,2005,(4):33-35.

[2]董云芳,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析――以“阳光家庭服务项目”为例[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2):12-17.

亲子活动教案篇10

时间飞快,2021年即将到来,意味着元旦也将来临,那么幼儿园迎元旦会举办哪些活动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最新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1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幼儿园将开展亲子活动,对来年的家园合作奠定了基础,也让家长和幼儿感受到在幼儿园的快乐,对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主持人:_____

活动安排:

8:30——9:00热身运动;亲子活动;早操活动;

9:00——9:30幼儿生活活动;

9:40——10:30幼儿制作新年贺卡;家长会。

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游戏,增近亲子情感。

2、通过亲子合作制作,引导幼儿体验新年到来的快乐。

3、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园元旦亲子活动的材料、音乐、音箱、奖品等的准备。

2、幼儿园迎新年的环境布置,场地装饰等,如幼儿园墙面布置、挂饰等。

活动过程:

1、新年心愿包活动

准备:红信封、纸、蜡笔、记号笔

玩法:各班家长和孩子共同在纸上画或写新年心愿,再装入红信封袋内。

2、传纸杯(双亲和孩子)

目的:提高幼儿的自信,增进孩子与家长共同学习进步的乐趣。

准备:纸杯和吸管

玩法:父母口含吸管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宝宝听口令从起点出发将纸杯送给妈妈,妈妈将纸杯套在吸管上送给对面的爸爸,爸爸用吸管将妈妈吸管上的纸杯移过来再送给对面的宝宝。先到终点者为胜。

规则:游戏中爸爸妈妈只能用吸管传杯子,不得用手拿杯子。

3、运“西瓜”游戏

目的: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提高幼儿与家长紧密配合的能力。

准备:“西瓜”(球),焰火棒或纸棒。

人数: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玩法:幼儿和家长同时握住两根棒的两端,用棒夹住“西瓜”,从起点出发,绕过指定物返回后再运下一个“西瓜”(“西瓜”落地后可重新夹好,继续前进),在规定时间内搬运“西瓜”最多的家庭为胜。

4、运彩球

准备:彩色的球、圈

玩法:适用于小班幼儿,每班10名幼儿,分两对面站立,用圈赶彩球行进走,走至对面交给另一位幼儿,依次往返接力。

5、抢气球游戏

准备:凳子或椅子;各色气球;拴气球的绳子。

玩法:老师或主持人发出指令,复习颜色。如果说红色就要跑到拴有红色气球的椅子旁,用力把气球坐爆。分组比赛,小组第一晋级下一轮,直到轮完初赛,最后小组第一之间进行决赛,分出获胜者。请几位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听主持人发令,按照规则进行。

结语:本次亲子活动,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感受和家长一起玩的喜悦与鼓舞,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新年的礼物。最后,祝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家庭团团圆圆、幼儿园越办越红火!

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2一、设计思路:

以“庆祝新年亲子游园”为主题,让幼儿在自由欢乐的氛围下,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各项游园活动,体验节日的愉快气氛,欢欢喜喜地享受节日带来的快乐。本次游园活动,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了进一步了解幼儿园以及亲子同乐参与活动的机会。

二、活动总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和家长感受节日的气氛,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

2、让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体验到努力就会有成功的快乐。

3、通过游园活动,感受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三、活动安排:

活动总负责人:

活动具体负责人:

照相报道:

音响设备负责人:

车辆摆放:保卫科及家长委员会成员

四、活动时间:20__年12月31日上午9:00开始入园参与游园活动10:30活动结束。

五、活动地点:大操场、各班

六、活动对象:全体幼儿(每位幼儿要有一名家长陪同来园参与亲子游园活动)

七、活动方法及细则:

1、每个班级设一个活动区均向家长和幼儿开放,全园分成14个公共活动区域,

2、每名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可以跨越楼层和班级进入任何一个教室活动区游戏,获胜者可直接在班级兑奖

八、注意事项:

对幼儿要求:(与幼儿及家长讨论制定)

1、参加活动注意安全,不拥挤,要排队。

2、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乱丢垃圾。

3、中大班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谦让小朋友。

对教师要求:

1、班长统筹安排本班活动,做好相应的活动安排及分工。

要求:每班晨检室设定一个排队等候区,三位老师具体分工,有一名教师负责组织游戏活动,一名教师维持活动区秩序,一名教师负责兑奖。

2、活动区游戏的名称与规则及家长须知海报于12月30日日傍晚张贴在本班级门口。

3、各班教师提前做好环境布置和活动准备工作,确保本班财产不受损坏。

在活动期间为幼儿做好各项活动的服务工作,维持活动区秩序。

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3活动主题:

展现自我、突出个性,学会合作、增进亲情,热情洋溢、爱在中一。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庆祝元旦亲子系列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亲子活动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元旦节;

2、使家长在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获得更多幼儿在园情况的一些信息反馈,从而更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3、通过向家长展示幼儿的元旦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新年欢庆气氛的班级环境。

2、作好班级幼儿展示活动的安排;

抓好幼儿生活技能的教育和学习;设计一系列亲子游戏活动,并做好活动物品的准备。

3、由幼儿园准备活动礼品。

活动地点:___

班级教室:___

活动形式:儿歌、歌曲表演、亲子游戏活动等。

活动内容及程序安排:

1、亲子游戏:吹鸡毛

目的:提高幼儿与成人的肺活量和灵活运动身体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玩法:比赛时分为黄队和红队,每队两个家庭,只能用吹的方法阻止鸡毛落地,不能用手帮忙,哪队能够先把鸡毛吹过教室中间竖立的圆环即为获胜队。此游戏进行1次。

2、幼儿表演

儿歌《老师的手》、《别说我小》

歌曲《我们是中班小朋友》、《头发、肩膀、膝盖、脚》

3、亲子游戏:运气球

目的:培养幼儿与成人的合作能力,发展幼儿的平衡感。

玩法:家长和小朋友面对面,夹住气球运至指定地点,在规定时间(2分钟)内,以运气球数量多者为胜。规则手不碰球,途中掉落或爆破均无效。此游戏每次两组家庭,共游戏2次。

4、幼儿表演

儿歌《家》、《月亮》

歌曲《国旗多美丽》、《认识你呀真高兴》

5、亲子游戏:蹲蹲乐

目的:锻炼家长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玩法:请四组家庭参与,分别给每组家庭以不同的动物命名,任意指定一种动物开始下蹲,同时还要念词:“__蹲,__蹲,__蹲完__蹲。”指定别的动物组做同样的下蹲动作,依此类推但不能马上回指。说错或者忘记蹲的家庭淘汰出局,直至剩下最后一个家庭为获胜队。此游戏进行1次。

6、幼儿表演

儿歌《团结友爱亲又亲》、《落叶》

歌曲《朋友越多越快乐》、《买菜》

7、亲子游戏:贴鼻子

目的:培养幼儿与家长的配合能力,发展幼儿对方位的语言表达能力。

玩法:将家长的眼睛蒙上,原地转三圈,请小朋友用语言指挥家长将鼻子贴到人物的准确位置即获成功。家长要将眼睛蒙好不能偷看。此游戏每次选两组家庭,共进行2次。

8、幼儿表演

儿歌《秋天的颜色》、《秋天的画报》

歌曲《逛公园》、《郊游》

9、亲子游戏:两人三足

目的:练习两人相互配合用三条腿跑步,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玩法:在场地两端画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请两队家长和孩子站在起跑线上,用一根长带子将家长和孩子相邻的一条腿绑在一起,家长双手背后,听到口令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出发向终点线跑,到终点线后反回,以先反回到起跑线者为胜。此游戏进行2次。

10、幼儿表演

儿歌《小熊砍树》、《新年》

歌曲《螃蟹歌》、《咚咚锵》

11、亲子游戏:拷贝不走样

目的:锻炼家长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模仿能力。

玩法:事先在纸上写一个词语,请四位家长参与活动,把词语给第一位家长看,并让他做一个动作来表示这个词语的意思,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位家长根据前面一位家长做的动作猜出这个词语。此游戏进行2次,猜的准确的为获胜队。

12、幼儿表演

儿歌《小雪花》、《下雪天,像过节》

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

13、亲子游戏:奇趣口香糖

目的:锻炼家长面部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

玩法:请四位家长进行游戏,每位家长将一块口香糖放至鼻子上端,面部向上,利用脸部的各种动作将口香糖移至口中,谁先吃到口香糖的家长为获胜者。游戏期间不允许用手碰触口香糖或掉落在地都算淘汰。此游戏进行1次。

14、幼儿表演

儿歌《拜年》

歌曲《听》、《雪花和雨滴》

15、亲子游戏:踩气球

目的:锻炼幼儿和家长的勇敢和合作精神,发展其小腿肌肉能力。

玩法:事先准备好四种颜色的气球,每种颜色各10只气球,请四组家庭参与比赛,哪组家庭最先把气球全部踩爆即为获胜家庭。此游戏进行2次。

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4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元旦节的由来,通过本次元旦节亲子活动增进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联系。

2.本次元旦节亲子活动意促进家长和教师、幼儿和家长、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和游戏,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3.幼儿乐意和同伴以及家长一起参加表演活动和游戏活动。

4.家长和幼儿一起体验本次元旦节活动带来迎接新年新气象的愉快。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园庆祝元旦节活动的场地布置

2.元旦节联欢会上的自助食物

3.现场的音乐准备

4.气球道具

5.塑料筐、纸球、小棒、蒙眼布

6.元旦节小礼物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园园长上台讲话:

光阴似箭,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又送走了一年。这一年里,孩子们在幼儿园收获成长,老师们在幼儿园兢兢业业,不断突破;幼儿园也在这一年里累积了更多的经验,在明年将的一面展现给各位家长和孩子。为了迎接新的一年,本次幼儿园举办了庆元旦亲子活动,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其中,感受和体验元旦节亲子活动带来的快乐。

2.幼儿园庆元旦集体表演

(1)请欣赏中班带来诗歌朗诵《比大小》;

(2)请舞蹈班小朋友带来舞蹈《大树和小鸟》;

(3)请欣赏歌舞表演《洗脚》。

3.元旦节亲子游戏

(1)《我为爸爸妈妈剥桔子》

每一名幼儿到篮子里面拿出一个橘子,来到爸爸妈妈的跟前自己剥橘子给爸爸妈妈吃;

(2)《运皮球》

每五组家长和幼儿面对面,幼儿站在爸爸的脚上,将皮球放在两个人的中间,一起运到终点的大篮子里面。

(3)《勺子搬豆豆》

每五个幼儿一组比赛,用勺子舀花生,运到终点处爸爸妈妈那里,最后清点看看哪位幼儿运的花生最多。

(4)《赶小猪》

幼儿和妈妈一起,手持小棒,将地上的彩球赶到门洞处。

(5)《救小动物回家》

幼儿双脚齐跳进入呼啦圈,一个一个跳完之后在终点拿起一个小动物玩具,最后原路返回送小动物回家。

(6)《谁是你的宝贝》

教师请出十名家长为一组,将家长们的而眼睛都蒙好,再请来自己的宝宝,间隔三米远,家长在原地转三圈之后,凭感觉去摸自己的孩子,摸到自己宝贝之后摘掉蒙眼布,看看这是不是你的宝贝,摸对了有奖品,摸错了来继续游戏。

四、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以及家长齐唱歌曲《新年好》,在离园的时候发放元旦节礼物。

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5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加强家园联系,增进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更好地了解教师的工作。

3.通过亲子游戏活动,提供一个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感情的机会。

4.通过活动使家长和孩子充分感受新年的欢乐。

5.通过家长的反馈,以完善和改进幼儿园和教师自身的不足。

二、活动内容

1.幼儿早操表演、亲子游戏、优秀家长颁奖。

2.老师向家长介绍我园的教育教学情况。

3.幼儿展示本学期所学的技能。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新年欢庆气氛的环境。

2.撰写活动方案;

抓好幼儿生活技能的教育和学习。

3.加强早操练习;

展示幼儿作业、绘画作品等。

四、活动时间及程序安排

(一)活动时间:12月30日下午3点到5点10分

(二)活动程序

1.全园活动

地点:操场

(1)3点40之前家长签到。

(2)4点领导致辞。

(3)庆元旦幼儿早操表演、亲子游戏活动、优秀家长颁奖。

2.班级活动

地点:本班教室

(1)向家长介绍我园的教育教学情况。

接下来请各位检阅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2)幼儿展示活动。

(3)交流反馈。